CN102955625B - 触摸屏面板及其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面板及其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5625B
CN102955625B CN201110243020.8A CN201110243020A CN102955625B CN 102955625 B CN102955625 B CN 102955625B CN 201110243020 A CN201110243020 A CN 201110243020A CN 102955625 B CN102955625 B CN 1029556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strips
touch
touch panel
transparency conducting
conduc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430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5625A (zh
Inventor
施博盛
郑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Funa Yuanchuang Technology Co.,Ltd.
Shih Hua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 HUA TECH Inc
TIANJIN FC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 HUA TECH Inc, TIANJIN FC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 HUA TECH Inc
Priority to CN2011102430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55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55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5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5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5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摸屏面板,该触摸屏面板中部占主要面积部位的区域定义为触控区域,位于触控区域周围边缘区域定义为走线区域,该触摸屏面板包括:一绝缘基底,具有一表面;一透明导电层,该透明导电层固定于绝缘基底的对应触控区域;多个电极,该电极相互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电连接;以及多条导线,该导线设置在走线区域,用于所述电极与一外部的控制器之间电信号的传输;其中,该触摸屏面板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导电带,该第一导电带设置于走线区域,所述第一导电带沿着所述导线延伸并与所述导线间隔设置,每一第一导电带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第二端悬空设置。本发明还涉及一所述触摸屏面板的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

Description

触摸屏面板及其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面板及其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电话与触摸导航***等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在液晶等显示设备的前面安装透光性的触摸屏的电子设备逐步增加。这样的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触摸屏,一边对位于触摸屏背面的显示设备的显示内容进行视觉确认,一边利用手指或触控笔等按压触摸屏来进行操作。由此,可以操作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
按照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介质的不同,现有的触摸屏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其中电容式触摸屏因敏感度较高、所需触碰力度较小而应用较为广泛。
在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中,为了检测触碰信号,必须在触控面板上设计导线电路布局等感测区,并连接到控制器,以检测手指或触控笔的触碰位置。但是,使用者有时会不小心触碰到感测区***的导线电路布局,由于该导线也会感应到能量,因而将造成控制器读取到的信号异常,导致控制器的误判断,进而导致触摸屏的误显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因触碰触摸屏面板的感测区***的导线而引起触摸屏误显示的触摸屏面板及其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
一种触摸屏面板,该触摸屏面板位于中部占主要面积部位的区域定义为触控区域,位于触控区域周围的边缘区域定义为走线区域,该触摸屏面板包括:一绝缘基底,具有一表面;一透明导电层,该透明导电层固定于绝缘基底的对应触控区域的表面;多个电极,该多个电极相互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电连接;以及多条导线,该多条导线设置在走线区域,用于所述电极与一外部的控制器之间电信号的传输;其中,该触摸屏面板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导电带,该至少一第一导电带设置于走线区域,所述至少一第一导电带沿着所述导线延伸并与所述导线间隔设置,每一第一导电带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端悬空设置。
一种所述触摸屏面板的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控制器感测触摸屏面板上的触控信号;当感测到“走线区域有触摸,同时触控区域无触摸”时,控制器启动一扣减机制,并利用该扣减机制将走线区域上触摸的电容信号扣减掉。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触摸屏面板在走线区域设置至少一导电带,所述至少一导电带沿着所述导线延伸并与所述导线间隔设置,所述导电带的一端与一外部的控制器电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控制器利用该导电带的电容信号可以启动一扣减机制,将误触碰走线区域而产生的电容信号扣减掉,避免触摸屏误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的触摸屏面板沿线II-II的剖面图。
图3A至图3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中透明导电层的一侧边设置电极时第一导电带的一种设置情况。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中透明导电层的一侧边设置电极时第一导电带的另一种设置情况。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中透明导电层相对的两侧边设置电极时第一导电带的一种设置情况。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中透明导电层相对的两侧边设置电极时第一导电带的另一种设置情况。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中透明导电层相对的两侧边设置电极时第一导电带的另一种设置情况。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中碳纳米管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9A至图9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中导电带的电容-时间曲线图(图9A)和触摸屏面板的电容-时间曲线图(图9B)。
图10A至图10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在使用过程中控制器启动扣减机制时导电带的电容-时间曲线图(图10A)和触摸屏面板的电容-时间曲线图(图10B)。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的另一种电容-时间曲线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2中的触摸屏面板沿线XIII-XIII的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在使用时触摸屏面板的电容-时间曲线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触摸屏面板10,20
触控区域10A
走线区域10B
绝缘基底12
粘胶层13
透明导电层14
第一导电带15
第一端151
第二端153
第二导电带17
电极16
导线18
控制器1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触摸屏面板及其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屏面板10,该触摸屏面板10包括一绝缘基底12,一粘胶层13,一透明导电层14,多个电极16,多条导线18以及至少一第一导电带15。
所述触摸屏面板10定义有两个区域:一触控区域10A与一走线区域10B。所述触控区域10A为所述触摸屏面板10可被触碰实现触控功能的区域,所述走线区域10B为所述触摸屏面板10内多条导线18的设置区域。所述走线区域10B为触摸屏面板10靠近边缘的较小面积的区域,其可以位于触控区域10A的至少一侧。所述触控区域10A为包括触摸屏面板10中心区域的较大面积的区域。所述走线区域10B通常位于所述触控区域10A的***。即,该触摸屏面板10位于中部占主要面积部位的区域定义为触控区域10A,位于触控区域10A周围的边缘区域定义为走线区域10B,所述触控区域10A与走线区域10B的位置关系不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区域10A为触摸屏面板10的中心区域,所述走线区域10B环绕触控区域10A。所述触控区域10A的形状与触摸屏面板10的形状相同且面积小于触摸屏面板10的面积,所述走线区域10B为触控区域10A以外的其它区域。
所述粘胶层13设置于绝缘基底12的一表面,所述透明导电层14、多条导线18以及至少一第一导电带15均设置于粘胶层13的一表面,所述电极16设置于透明导电层14的表面。其中,所述透明导电层14设置于绝缘基底12位于触控区域10A的表面,所述多条导线18以及第一导电带15设置于绝缘基底12位于走线区域10B的表面。所述多个电极16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4的一侧边或者相对的两侧边并且每一个电极16均与所述透明导电层14电连接。所述导线18的数量与所述电极16的数量相等,每一个导线18的一端与一个电极16电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控制器11电连接。该导线18通过电极16将所述透明导电层14与一外部的控制器11电连接,用于所述电极16与一外部的控制器11之间电信号的传输。
可以理解,所述粘胶层13为一可选元件,即,所述透明导电层14、电极16、导线18和第一导电带15可以是镀在绝缘基底12上,或者,透明导电层的粘结性较好,可以不使用胶粘剂而直接粘在绝缘基底12上。
所述电极16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4表面,且位于透明导电层14的一侧边或相对的两侧边。所述电极16的设置位置与采用该触摸屏面板10的触摸屏的触控原理与触控点侦测方法有关,所述电极16的个数与该触摸屏面板10的面积与触控分辨率有关,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形选择。当触摸屏面板10的面积越大,分辨率要求越高时,所述电极16的个数越多。反之亦然。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屏面板10仅一侧边间隔设置电极16时,电极16的数量为六个;所述触摸屏面板10相对的两侧边均间隔设置电极16时,所述触摸屏面板10相对的两侧边均间隔设置六个电极16。
所述第一导电带15与所述导线18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带15与所述导线18平行间隔设置。第一导电带15与导线18的间隔距离不限,只要第一导电带15不会与导线18接触,并且使用者的手指或所使用的触控笔在按压或触摸到第一导电带15时,可以同时按压或触摸到导线18即可。所述至少一第一导电带15沿着所述导线18延伸,优选地,所述至少一第一导电带15沿着导线18延伸至贯穿整个走线区域10B为止。每一条第一导电带15均包括第一端151和第二端153,所述第一端151与所述控制器11电连接,所述第二端153悬空设置。所述悬空设置是指所述第一导电带15的第二端153与所述触摸屏面板10上所有导电体以及所述外部的控制器11电绝缘设置,所述触摸屏面板10上所有导电体包括透明导电层14、电极16、导线18等,即,所述第二端153不与控制器11、透明导电层14、电极16、导线18等电连接。
第一导电带15的设置情况有很多种,第一导电带15的设置情况随导线18设置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以下仅列举第一导电带15的四种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以下第一导电带15的设置情况,再结合实际,可以选择合适的设置第一导电带15的情况:
(1)触摸屏面板10中透明导电层14的一侧边设置电极16且多条导线18沿着相同的方向与控制器11电连接:
第一导电带15的第一端151与外部的控制器11电连接,第二端153沿着导线18延伸至透明导电层14且与该透明导电层14间隔绝缘设置。所述间隔绝缘设置是指第一导电带15与透明导电层14有间隔并且没有电连接。第一导电带15可以设置于导线18的***、内围或者相邻导线18之间,也可以同时在导线18的***、内围或者相邻导线18之间设置多条第一导电带15。所述导线18的***是指远离透明导电层14的方向,所述导线18的内围是指靠近透明导电层14的方向。可以理解,除导线18的***设置一第一导电带15以外,还可以同时在导线18的内围和/或者相邻导线18之间设置多条第一导电带15。请参见图3,图3A中第一导电带15设置于导线18的***;图3B中第一导电带15同时设置于导线18的***和导线18的内围;图3C中第一导电带15同时设置于导线18的***、导线18的内围以及相邻导线18之间。
(2)所述多个电极16设置于透明导电层14的一侧边,所述控制器11设置于透明导电层14的另一侧边,所述多条导线18环绕所述透明导电层14设置,该多条导线1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极16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11电连接:
第一导电带15至少有以下两种设置情况:
第一种情况:所述触摸屏面板10包括一条第一导电带15,该第一导电带15设置于所述多条导线18的***,并在走线区域10B内包围所述多条导线18。
请参见图1,第一导电带15的第一端151与外部的控制器11电连接,第二端153沿着***的导线18围绕透明导电层14一圈一直延伸至控制器11且与该控制器11间隔绝缘设置。所述间隔绝缘设置是指第一导电带15与控制器11有间隔并且没有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带15也可以设置于相邻的导线18之间。
第二种情况:所述触摸屏面板10包含两条第一导电带15,该两条第一导电带15设置于所述多条导线18的***,该两条第一导电带15共同包围所述多条导线18。
请参见图4,触摸屏面板10包含两条第一导电带15,即,触摸屏面板10包含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和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沿着与所述电极16相对的一侧的导线18延伸,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沿着与所述电极16在同侧的导线18延伸。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的第一端151与外部的控制器11电连接,第二端153悬空设置;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的第一端151与外部的控制器11电连接,第二端153悬空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两条第一导电带15的第二端153可以相交替设置:例如,所述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延伸直至与所述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相交替,或者所述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的第二端153与所述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的第二端153的连接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第二端153的延长线等等。
所述第一导电带15也可以设置于相邻的导线18之间。
(3)所述多个电极16分别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4相对的两侧边,所述控制器11设置于透明导电层14的另一侧边,所述多条导线18环绕所述透明导电层14设置,该多条导线1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极16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11电连接。
第一导电带15至少有以下两种设置情况:
第一种情况:请参见图5,触摸屏面板10包含两条第一导电带15,即,触摸屏面板10包含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和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与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分别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4设置电极16的两侧边的导线18的***;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和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均沿着导线18延伸;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的第一端151与控制器11电连接,第二端153悬空设置;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的第一端151与控制器11电连接,第二端153悬空设置。
可以理解,除透明导电层14相对两侧边的导线18的***分别设置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和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之外,还可以在相邻导线18之间设置第一导电带15。
第二种情况:请参见图6,触摸屏面板10包含三条第一导电带15,即,触摸屏面板10包含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和第三条第一导电带15。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与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分别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4设置电极16的两侧边的导线18的***,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和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均沿着导线18延伸;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的第一端151与控制器11电连接,第二端153悬空设置;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的第一端151与控制器11电连接,第二端153悬空设置;第三条第一导电带15间隔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4中没有设置电极16且与控制器11相邻的一侧边,第三条第一导电带15包括一个第一端151和两个第二端153,所述第三条第一导电带15的第一端151与所述控制器11电连接,所述第三条第一导电带15的两个第二端153均悬空设置且沿不同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条第一导电带15的形状可以为
可以理解,所述第三条第一导电带15也可以为两条第一导电带15:第四条第一导电带15和第五条第一导电带15,该两条第一导电带15中靠近第一端151的部分可以重合,远离第一端151的部分沿不同方向延伸,即,第四条第一导电带15和第五条第一导电带15远离第一端151的部分沿不同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导电带15也可以设置于相邻的导线18之间。
(4)所述多个电极16分别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4相对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所述控制器11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4的第一侧边,部分导线18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层14对应所述控制器11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电极16与所述控制器11,另一部分导线18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层14的第二侧边,并围绕透明导电层14延伸至所述透明导电层14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电极16与所述控制器11。
请参见图7,触摸屏面板10包含两条第一导电带15,即,触摸屏面板10包含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和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设置于透明导电层14第一侧边的导线18的***;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设置在围绕透明导电层14设置的导线18的***。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的第一端151与外部的控制器11电连接,第二端153悬空设置;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的第一端151与控制器11电连接,第二端153悬空设置。
可以理解,除透明导电层14相对两侧边的导线18的***分别设置第一条第一导电带15和第二条第一导电带15之外,还可以在相邻导线18之间设置第一导电带15。
本发明上述所列举的第一导电带15的多种设置情况中,触摸屏面板10也可以包括多条第一导电带15,该多条第一导电带15可以与所述导线18相交替设置,即,每相邻两条导线18之间设置一条或多条第一导电带15;或者相邻两条导线18之间设置一条第一导电带15,同时另外相邻两条导线18之间设置多条第一导电带15等等。当然,所述多条第一导电带15也可以设置于导线18的***。另外,所述第一导电带15的数量不限,第一端151和第二端153的数量不限,导线18和控制器11的设置位置也不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合适的第一导电带15设置情况及第一导电带15中第一端151和第二端153的数量。
进一步地,可以在使用者容易触碰到所述触摸屏面板10的走线区域的位置设置多条第一导电带15,这样,触摸屏面板10防止因走线区域误动作而出现误显示的功能会更加良好。
所述绝缘基底12为一曲面型或平面型的结构。该绝缘基底12具有适当的透明度,且主要起支撑的作用。该绝缘基底12由玻璃、石英、金刚石或塑料等硬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形成。具体地,所述柔性材料可选择为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PE)、聚酰亚胺(PI)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材料,或聚醚砜(PES)、纤维素酯、聚氯乙烯(PVC)、苯并环丁烯(BCB)或丙烯酸树脂等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基底12为一平面型的结构,该绝缘基底12为柔性聚碳酸酯(PC)。可以理解,形成所述绝缘基底12的材料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材料,只要能使绝缘基底12起到支撑的作用,并具有适当的透明度即可。
所述透明导电层14的材料不限,可以为一碳纳米管层、一ITO(氧化铟锡)导电层、一TAO(氧化锡锑)导电层等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碳纳米管层由若干碳纳米管组成,该碳纳米管层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基本平行于该碳纳米管层的表面。所述碳纳米管层的厚度不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所述碳纳米管层的厚度为0.5纳米~100微米;优选地,该碳纳米管层的厚度为100纳米~200纳米。由于所述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均匀分布且具有很好的柔韧性,使得该碳纳米管层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以弯曲折叠成任意形状而不易破裂。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层14仅为一碳纳米管层。
所述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及多壁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0.5纳米~50纳米,双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0纳米~50纳米,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5纳米~50纳米。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大于50微米。优选地,该碳纳米管的长度优选为200微米~900微米。
所述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无序或有序排列。所谓无序排列是指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向无规则。所谓有序排列是指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向有规则。具体地,当碳纳米管层包括无序排列的碳纳米管时,碳纳米管相互缠绕或者各向同性排列;当碳纳米管层包括有序排列的碳纳米管时,碳纳米管沿一个方向或者多个方向择优取向排列。所谓“择优取向”是指所述碳纳米管层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在一个方向或几个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取向几率;即,该碳纳米管层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的轴向基本沿同一方向或几个方向延伸。所述碳纳米管层之中的相邻的碳纳米管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在碳纳米管层中形成多个间隙。
当所述碳纳米管层作为透明导电层14时,所述多个电极16可以设置在与碳纳米管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所述碳纳米管层的至少一侧边。
所述碳纳米管层包括至少一碳纳米管膜。当所述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膜时,该碳纳米管膜可以基本平行无间隙共面设置或层叠设置。请参见图8,所述碳纳米管膜是由若干碳纳米管组成的自支撑结构。所述若干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该碳纳米管膜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延伸方向基本朝同一方向。而且,所述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延伸方向基本平行于碳纳米管膜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碳纳米管膜中多数碳纳米管是通过范德华(VanDerWaals)力首尾相连。具体地,所述碳纳米管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大多数碳纳米管中每一碳纳米管与在延伸方向上相邻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当然,所述碳纳米管膜中存在少数随机排列的碳纳米管,这些碳纳米管不会对碳纳米管膜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取向排列构成明显影响。所述碳纳米管膜不需要大面积的载体支撑,而只要相对两边提供支撑力即能整体上悬空而保持自身膜状状态,即将该碳纳米管膜置于(或固定于)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体上时,位于两个支撑体之间的碳纳米管膜能够悬空保持自身膜状状态。
具体地,所述碳纳米管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数碳纳米管,并非绝对的直线状,可以适当的弯曲;或者并非完全按照延伸方向上排列,可以适当的偏离延伸方向。因此,不能排除碳纳米管膜的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数碳纳米管中并列的碳纳米管之间可能存在部分接触。
具体地,所述碳纳米管膜包括多个连续且定向排列的碳纳米管片段。该多个碳纳米管片段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每一碳纳米管片段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碳纳米管,该多个相互平行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结合。该碳纳米管片段具有任意的长度、厚度、均匀性及形状。该碳纳米管膜中的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
所述碳纳米管膜可通过从碳纳米管阵列直接拉取获得。可以理解,通过将多个碳纳米管膜平行且无间隙共面铺设或/和层叠铺设,可以制备不同面积与厚度的碳纳米管层。每个碳纳米管膜的厚度可为0.5纳米~100微米。当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碳纳米管膜时,相邻的碳纳米管膜中的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向形成一夹角α,0°≤α≤90°。
所述碳纳米管膜可通过从碳纳米管阵列直接拉取获得。具体地,首先于石英或晶圆或其它材质之基板上长出碳纳米管阵列,例如使用化学气相沈积(ChemicalVaporDeposition,CVD)方法;接着,以拉伸技术将碳纳米管逐一从碳纳米管阵列中拉出而形成。这些碳纳米管藉由范德华力而得以首尾相连,形成具一定方向性且大致平行排列的导电细长结构。所形成的碳纳米管膜会在拉伸的方向具最小的电阻抗,而在垂直于拉伸方向具最大的电阻抗,因而具备电阻抗异向性。
所述粘胶层13是透明的。所述粘胶层13的作用是为了使所述透明导电层14更好地粘附于所述绝缘基底12的表面。所述透明导电层14通过所述粘胶层13固定于绝缘基底12表面。所述粘胶层13是透明的,该粘胶层13的材料为具有低熔点的热塑胶或UV(UltravioletRays)胶,如PVC或PMMA等。所述粘胶层13的厚度为1纳米~500微米;优选地,所述粘胶层13的厚度为1微米~2微米。本实施例中,所述粘胶层13的材料为UV胶,该粘胶层13的厚度约为1.5微米。
所述电极16设置于透明导电层14的表面以将部分透明导电层14覆盖。所述电极16的材料为金属、导电浆料或ITO等其他导电材料,只要确保该电极16能导电即可。所述电极16可以通过刻蚀导电薄膜,如金属薄膜或氧化铟锡薄膜制备,也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法制备。
所述导线18的材料可以为金属、导电浆料或ITO(氧化铟锡)等其他导电材料,所述导线18可以通过刻蚀导电薄膜,如金属薄膜或氧化铟锡薄膜制备,也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法制备。
所述第一导电带15为一具有一定宽度的导线,该导线的宽度不限,该导线的材料可以为金属、导电浆料或ITO(氧化铟锡)等其他导电材料。第一导电带15可以通过刻蚀导电薄膜,如金属薄膜或氧化铟锡薄膜制备,也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法制备。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16、导线18和第一导电带15通过丝网印刷导电浆料一体形成。该导电浆料的成分包括金属粉、低熔点玻璃粉和粘结剂。其中,该金属粉优选为银粉,该粘结剂优选为松油醇或乙基纤维素。该导电浆料中,金属粉的重量比为50%~90%,低熔点玻璃粉的重量比为2%~10%,粘结剂的重量比为8%~40%。
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触摸屏面板10的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该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控制器11感测触摸屏面板10上的触控信号。
步骤二、当感测到“走线区域10B有触摸,同时触控区域10A无触摸”时,控制器11启动一扣减机制,并利用该扣减机制将走线区域10B上触摸的电容信号扣减掉。
本发明提供的触摸屏面板10在使用时,当走线区域10B有触摸,同时触控区域10A无触摸时,控制器11可以启动一扣减机制,将走线区域10B上触摸所显示的信号扣减掉,这样,触碰走线区域10B的电容信号不会影响触摸屏面板10的显示信号,触摸屏面板10就不会因在走线区域10B有触摸而出现错误的显示。控制器11将走线区域10B上触摸所显示的信号扣减掉而启动扣减机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走线区域10B有触摸,同时触控区域10A无触摸。另外,由于走线区域10B由导线18和第一导电带15组成,使用者的手指或触控笔触碰到走线区域10B中第一导电带15时,一定会触碰到导线18。
请参见图9,图9A为第一导电带15的电容-时间曲线图,图9B为触摸屏面板10的电容-时间曲线图。第一导电带15的电容-时间曲线图上,当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高于环境电容标准线,同时又低于触控区域的触摸标准线时(请参见图9A),可得知使用者触碰到了第一导电带15。即,所述使“走线区域10B有触摸”成立的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一导电带15的电容-时间曲线图上,所述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线高于所述环境电容标准线,同时又低于触控区域10A的触摸标准线时,所述走线区域10B有触摸。
触摸屏面板10的电容-时间曲线图上,当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高于环境电容标准线,同时又低于触控区域的触摸标准线时(请参见图9B),可得知使用者没有触碰触控区域10A,即,使“触控区域10A无触摸”成立的判断条件为:所述触摸屏面板10的电容-时间曲线图上,所述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线高于所述环境电容标准线,同时又低于触控区域10A的触摸标准线时,所述触控区域10A无触摸。
当“走线区域10B有触摸,同时触控区域10A无触摸”这两个条件成立时,控制器11可启动一扣减机制。该扣减机制为:请参见图10A,控制器11对第一导电带15的电容-时间曲线图上的环境电容线进行更新,使环境电容线追踪到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线,将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变小,甚至为零,如图10A中修正后的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线所示;同时,请参见图10B,控制器11对触摸屏面板10的电容-时间曲线图上的环境电容线进行更新,使环境电容线追踪到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线,将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变小,甚至为零,如图10B中修正后的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线所示。修正后的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变小,甚至为零,可以理解,控制器11将走线区域10B上触摸的电容信号通过第一导电带15的电容信号扣减掉了,这样,触碰走线区域10B的电容信号不会影响触摸屏面板10的显示信号,触摸屏面板10就不会因在走线区域10B有触摸而出现错误的显示。即,触摸屏面板10不会误显示。
可以理解,当触控区域10A上有触摸时,控制器11不能将走线区域10B上触摸所显示的信号扣减掉,如图11所示,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线超过了触控区域的触摸标准线,可得知使用者触碰了触控区域10A,此时,若走线区域10B上有触摸时,控制器11不能将走线区域10B上触摸所显示的信号扣减掉。但是,使用者的手指或所使用的触控笔一旦离开触控区域10A,控制器11立刻启动上述扣减机制,将走线区域10B上触摸所显示的信号扣减掉,最终,触摸屏面板10只会显示触控区域10A上触摸的信号,而不会显示走线区域10B上触摸的信号,即,触摸屏面板10不会出现误显示。另外,当使用者的手指或所使用的触控笔先触碰到走线区域10B,还没来得及触碰触控区域10A时,控制器11也立刻启动上述扣减机制,将走线区域10B上触摸所显示的信号扣减掉。
可以进一步理解,使用者在使用触摸屏面板时,可能会先触碰到走线区域10B,还没有触碰到触控区域10A,此时,所述扣减机制启动,将走线区域10B上触摸所显示的信号扣减掉;然后,使用者触碰到触控区域10A,即,使用者同时触碰到走线区域10B和触控区域10A,此时,所述扣减机制不启动,控制器11不能将走线区域10B上触摸所显示的信号扣减掉;最后,使用者的手指或所使用的触控笔离开触控区域10A,控制器11立刻启动上述扣减机制,将走线区域10B上触摸所显示的信号扣减掉。这样,触摸屏面板10只会显示触控区域10A上触摸的信号,而不会显示走线区域10B上触摸的信号,这样,触碰走线区域10B的电容信号不会影响触摸屏面板10的显示信号,触摸屏面板10就不会因在走线区域10B有触摸而出现错误的显示。
具体实施例二
请一并参见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触摸屏面板20,该触摸屏面板20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导电带17,该第二导电带17与所述第一导电带15并排且间隔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4的同一侧边,除第二导电带17的宽度大于第一导电带15的宽度这一区别以外,触摸屏面板20的其余结构及材料均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触摸屏面板10相同。
第二导电带17的设置与第一导电带15的设置情况相同。进一步地,触摸屏面板20也可以包括多条第一导电带15和多条第二导电带17,该多条第一导电带15和多条第二导电带17可以与所述导线18相交替设置,即,每相邻两条导线18之间同时设置一条第一导电带15和一条第二导电带17;或者每相邻两条导线18之间同时设置一条第一导电带15和多条第二导电带17;或者每相邻两条导线18之间同时设置多条第一导电带15和一条第二导电带17;或者相邻两条导线18之间设置一条或多条第一导电带15,同时另外相邻两条导线18之间设置一条或多条第二导电带17等等。当然,所述第一导电带15和第二导电带17也可以设置于导线18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合适的第一导电带15和第二导电带17设置情况。
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所述触摸屏面板20的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该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控制器11感测触摸屏面板20上的触控信号。
步骤二、当感测到“走线区域10B有触摸,同时触控区域10A无触摸”时,控制器11启动一扣减机制,并利用该扣减机制将走线区域10B上触摸的电容信号扣减掉。
所述第二导电带17的宽度大于第一导电带15的宽度,那么当使用者同时触摸到所述第一导电带15和第二导电带17时,由于触摸到的第一导电带15和第二导电带17的长度相等,则宽度较宽的第二导电带17的电容强度大于第一导电带15的电容强度,当“走线区域10B有触摸,同时触控区域10A无触摸”这两个条件满足时,控制器11利用第二导电带17与第一导电带15的电容强度之差,将走线区域10B触摸所显示的电容信号扣减掉,进而避免触摸屏面板20误显示。所述“走线区域10B有触摸,同时触控区域10A无触摸”的判断方法,即,如何判断“走线区域10B有触摸,同时触控区域10A无触摸”,已经在具体实施例一中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中所述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的区别为:所述扣减机制不同。
本实施例的扣减机制为:控制器11直接将第二导电带17与第一导电带15的电容差记录下来,并将该电容差扣减掉,即,控制器11将走线区域10B上触摸的电容信号扣减掉。
请参见图14,当“走线区域10B有触摸,同时触控区域10A无触摸”这两个条件满足时,第二导电带17的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线高于第一导电带15的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线,控制器11直接将第二导电带17与第一导电带15的电容差记录下来,并将该电容差扣减掉,这样得到修正后的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线。修正后的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变小,甚至为零,可以理解,控制器11将走线区域10B上触摸的电容信号通过第二导电带17与第一导电带15的电容差信号扣减掉了,这样,触摸屏面板20就不会显示触摸走线区域10B的信号,即,触摸屏面板20不会误显示。
可以理解,本发明提供的触摸屏面板20还可以包括多条宽度不相等的导电带,即,多条导电带中每一条导电带的宽度均不相等,并且所述导电带并排且间隔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4的同一侧边。由于多条导电带中每一条导电带的宽度不相等,当使用者同时触摸到所述多条导电带时,由于触摸到的导电带长度相等,则宽度越宽的导电带的电容强度越大,即,该多条导电带中每一条导电带的电容强度不相等,控制器11记录多条导电带之间的电容差,并将该电容差扣减掉,触摸屏面板20就不会显示触摸走线区域10B的信号,即,触摸屏面板20不会误显示。
本发明提供的触摸屏面板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本发明提供的触摸屏面板在走线区域设置至少一导电带,所述至少一导电带沿着所述导线延伸并与所述导线间隔设置,所述导电带的一端与一外部的控制器电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控制器利用该导电带的电容信号可以启动一扣减机制,将误触碰走线区域而产生的电容信号扣减掉,避免触摸屏误显示。第二,本发明提供的触摸屏面板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30)

1.一种触摸屏面板,该触摸屏面板位于中部占主要面积部位的区域定义为触控区域,位于触控区域周围的边缘区域定义为走线区域,该触摸屏面板包括:
一绝缘基底,具有一表面;
一透明导电层,该透明导电层固定于绝缘基底的对应触控区域的表面;
多个电极,该多个电极相互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电连接;以及
多条导线,该多条导线设置在走线区域,用于所述电极与一外部的控制器之间电信号的传输;
其特征在于,该触摸屏面板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导电带,该至少一第一导电带设置于走线区域,所述至少一第一导电带沿着所述导线延伸并与所述导线间隔设置,每一第一导电带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外部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端悬空设置,所述悬空设置是指所述第一导电带的第二端与所述触摸屏面板上所有导电体以及所述外部的控制器电绝缘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面板上所有导电体包括透明导电层、电极、导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带靠近所述导线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导电带沿着导线延伸至贯穿整个走线区域为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设置于透明导电层的一侧边,所述控制器设置于透明导电层的另一侧边,所述多条导线环绕所述透明导电层设置,该多条导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触摸屏面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导电带,该至少一条第一导电带沿着所述多条导线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带设置于所述多条导线的***,并在走线区域内包围所述多条导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面板包含两条第一导电带,该两条第一导电带设置于所述多条导线的***,该两条第一导电带共同包围所述多条导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第一导电带的第二端相交替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相对的两侧边,所述控制器设置于透明导电层的另一侧边,所述多条导线环绕所述透明导电层设置,该多条导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触摸屏面板包含至少两条第一导电带,该至少两条第一导电带沿着所述多条导线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面板包含两条第一导电带:第一条第一导电带和第二条第一导电带;第一条第一导电带与第二条第一导电带分别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设置电极的两侧边的导线的***;第一条第一导电带和第二条第一导电带均沿着导线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面板进一步包括一第三条第一导电带,该第三条第一导电带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端,该至少两个第二端悬空设置且沿不同方向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相对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的第一侧边,部分导线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层对应所述控制器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电极与所述控制器,另一部分导线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层的第二侧边,并围绕透明导电层延伸至所述透明导电层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电极与所述控制器,所述触摸屏面板包含至少两条第一导电带,该至少两条第一导电带沿着所述多条导线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面板包含两条第一导电带:第一条第一导电带和第二条第一导电带;第一条第一导电带设置于透明导电层第一侧边的导线的***;第二条第一导电带设置在围绕透明导电层设置的导线的***。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触摸屏面板包括多条第一导电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一导电带与所述多条导线相交替设置。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带设置于导线的***。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一导电带设置于相邻的导线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面板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导电带,该第二导电带与所述第一导电带并排且间隔设置,且该第二导电带与所述第一导电带的宽度不相等。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带和第二导电带设置于导线的***。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二导电带、所述至少一第一导电带与所述导线相交替设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条导线之间同时设置一条第一导电带和一条第二导电带;或者每相邻两条导线之间同时设置一条第一导电带和多条第二导电带;或者每相邻两条导线之间同时设置多条第一导电带和一条第二导电带;或者相邻两条导线之间设置一条或多条第一导电带,同时与该相邻两条导线不相邻的另外相邻两条导线之间设置一条或多条第二导电带。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面板进一步包括多条导电带,该多条导电带与所述第一导电带并排且间隔设置,该多条导电带与所述第一导电带中每一条导电带的宽度均不相等。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为一氧化铟锡导电层或一氧化锡锑导电层。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为一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由若干碳纳米管组成,且该若干碳纳米管沿一固定方向择优取向延伸,所述多个电极设置在与碳纳米管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所述碳纳米管层的至少一侧边。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导线和第一导电带的材料为金属、导电浆料或氧化铟锡中的任意一种。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面板进一步包括一粘胶层,该粘胶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基底,所述透明导电层通过该粘胶层固定于所述绝缘基底,所述粘胶层的材料为热塑胶或UV胶。
2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26项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屏面板的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控制器感测触摸屏面板上的触控信号;
当感测到“走线区域有触摸”,同时“触控区域无触摸”时,控制器启动一扣减机制,并利用该扣减机制将走线区域上触摸的电容信号扣减掉。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触摸屏面板的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带的电容-时间曲线图和所述触摸屏面板的电容-时间曲线图均包括一环境电容线、一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线、一环境电容标准线与一触控区域的触摸标准线;所述使“走线区域有触摸”成立的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一导电带的电容-时间曲线图上,所述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线高于所述环境电容标准线,同时又低于触控区域的触摸标准线时,所述走线区域有触摸;所述使“触控区域无触摸”成立的判断条件为:所述触摸屏面板的电容-时间曲线图上,所述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线高于所述环境电容标准线,同时又低于触控区域的触摸标准线时,所述触控区域无触摸。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触摸屏面板的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带的电容-时间曲线图和所述触摸屏面板的电容-时间曲线图均包括一环境电容线、一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线、一环境电容标准线与一触控区域的触摸标准线;所述扣减机制为:所述控制器对第一导电带的电容-时间曲线图上的环境电容线进行更新,使环境电容线追踪到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线,将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变小,甚至为零;同时,控制器对触摸屏面板的电容-时间曲线图上的环境电容线进行更新,使环境电容线追踪到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线,将感测电容与环境电容的差值变小,甚至为零。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触摸屏面板的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面板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导电带,该第二导电带与所述第一导电带的宽度不相等;所述扣减机制为:控制器将第二导电带与第一导电带的电容差记录下来,并将该电容差扣减掉。
CN201110243020.8A 2011-08-23 2011-08-23 触摸屏面板及其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 Active CN102955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43020.8A CN102955625B (zh) 2011-08-23 2011-08-23 触摸屏面板及其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43020.8A CN102955625B (zh) 2011-08-23 2011-08-23 触摸屏面板及其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5625A CN102955625A (zh) 2013-03-06
CN102955625B true CN102955625B (zh) 2015-11-11

Family

ID=47764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3020.8A Active CN102955625B (zh) 2011-08-23 2011-08-23 触摸屏面板及其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556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14573B1 (fr) * 2013-12-11 2016-12-2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commande tactile
CN106951125B (zh) 2017-03-30 2019-09-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122090B (zh) * 2017-06-23 2023-06-23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容屏及终端
CN108132732A (zh) * 2018-01-31 2018-06-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移动终端
CN109828689B (zh) * 2019-01-31 2022-07-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268168B (zh) * 2021-07-21 2021-11-05 深圳贝特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芯片感应通道走线抗干扰结构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3965A (zh) * 2009-07-08 2011-01-12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装置
TWM405600U (en) * 2010-09-09 2011-06-11 Li Invest Co Ltd D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201867785U (zh) * 2010-09-08 2011-06-15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电容触摸感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73664B2 (en) * 2006-12-18 2013-02-12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Two circuit board touch-sensor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3965A (zh) * 2009-07-08 2011-01-12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装置
CN201867785U (zh) * 2010-09-08 2011-06-15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电容触摸感应装置
TWM405600U (en) * 2010-09-09 2011-06-11 Li Invest Co Ltd D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5625A (zh) 2013-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01565B2 (en) Portable computer
CN102419655B (zh) 触摸屏面板
CN101676832B (zh) 台式电脑
CN101625617B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US9304630B2 (en) Touch panel
CN101470565B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2478992B (zh) 触摸屏
CN101458607B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2955625B (zh) 触摸屏面板及其触控信号的优化方法
EP2275909A2 (en) Touch panel and detecting method thereof
CN104216543A (zh) 触摸屏
CN104423739A (zh) 触控装置
CN104516595A (zh) 触控装置
CN104679359A (zh) 触控装置
TWI448939B (zh) 觸摸屏面板
CN102819341B (zh)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US20140340590A1 (en) Touch panel
CN102819338A (zh) 触摸屏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TWI447628B (zh) 觸摸屏面板及其觸控訊號之優化方法
CN101458609A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2819334A (zh) 触摸屏
CN102479015A (zh) 电容式触摸屏
CN102819336A (zh) 触摸屏面板
CN102645989A (zh)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2819337A (zh)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ial Park, Gui'an New District, Guizhou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Guizhou Funa Yuanchua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ih Hua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300457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o.80 Haiyun Street No.15 factory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FUNAYUANCHUA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ih Hua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