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9341B -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9341B
CN102819341B CN201110154076.6A CN201110154076A CN102819341B CN 102819341 B CN102819341 B CN 102819341B CN 201110154076 A CN201110154076 A CN 201110154076A CN 102819341 B CN102819341 B CN 1028193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dhesive
carbon nanotube
routing region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40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9341A (zh
Inventor
郑嘉雄
黄柏山
施博盛
胡君怡
赵志涵
吴志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Funa Yuanchuang Technology Co.,Ltd.
Shih Hua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 HUA TECH Inc
TIANJIN FC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 HUA TECH Inc, TIANJIN FC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 HUA TECH Inc
Priority to CN2011101540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19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19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9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9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9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绝缘基底,该绝缘基底的一表面上定义两个区域:一触控区域和一走线区域;在所述绝缘基底的表面形成一粘胶层;固化位于所述走线区域的粘胶层;在粘胶层表面形成一碳纳米管层;固化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粘胶层,以将位于触控区域的碳纳米管层固定;去除位于走线区域的碳纳米管层得到一透明导电层;以及形成电极和导电线路。

Description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电话与触摸导航***等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在液晶等显示设备的前面安装透光性的触摸屏的电子设备逐步增加。这样的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触摸屏,一边对位于触摸屏背面的显示设备的显示内容进行视觉确认,一边利用手指或触控笔等按压触摸屏来进行操作。由此,可以操作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
按照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介质的不同,现有的触摸屏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其中电容式触摸屏和电阻式触摸屏的应用比较广泛。
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式和电阻式触摸屏通常包括至少一个作为透明导电层的铟锡氧化物层(ITO层)。然而,ITO层作为透明导电层通常采用离子束溅射或蒸镀等工艺制备,在制备的过程,需要较高的真空环境及需要加热到200℃~300℃,因此,使得ITO层的制备成本较高。此外,去除部分ITO层的方法通常为激光刻蚀,该方法不仅制备成本较高,而且制备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制备成本低,且效率高的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一种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绝缘基底,该绝缘基底的一表面上定义两个区域:一触控区域和一走线区域;在所述绝缘基底的表面形成一粘胶层;固化位于所述走线区域的粘胶层;在粘胶层表面形成一碳纳米管层;固化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粘胶层,以将位于触控区域的碳纳米管层固定;去除位于走线区域的碳纳米管层得到一透明导电层;以及形成电极和导电线路。
一种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绝缘基底,该绝缘基底的一表面上定义两个区域:一触控区域和一走线区域;在所述绝缘基底的表面形成一粘胶层;固化位于所述走线区域的粘胶层;在粘胶层表面形成一碳纳米管层;固化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粘胶层,以将位于触控区域的碳纳米管层固定;形成电极和导电线路;以及去除位于走线区域的碳纳米管层得到一透明导电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实施例先使得位于走线区域的粘胶层固化,后形成碳纳米管层,所以大大降低了去除走线区域的碳纳米管层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制备成本,提高了制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触摸屏面板沿线II-II的剖面图。
图3至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的走线区域与触控区域的位置关系图。
图7为图1的触摸屏面板中的透明导电层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的结构分解图。
图10为图9的触摸屏沿线X-X的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的触摸点定位***。
图12为图11中的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合并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触摸屏面板 10
触控区域 10A, 20A
走线区域 10B, 20B
绝缘基底 12
粘胶层 13
透明导电层 14
掩模 15
电极 16
导电线路 18
碳纳米管层 19
触摸屏 20
第二绝缘基底 220
第一导电线路 221
第一透明导电层 222
第一电极 223
第二透明导电层 224
第二电极 225
第一绝缘基底 226
第二导电线路 227
第三绝缘基底 228
感测电路 22
驱动电路 24
控制器 26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触摸屏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触摸屏面板。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屏面板10,该触摸屏面板10包括一绝缘基底12,一透明导电层14,至少一电极16以及一导电线路18。
所述触摸屏面板10定义有两个区域:一触控区域10A与一走线区域10B。所述触控区域10A为所述触摸屏面板10可被触碰实现触控功能的区域,所述走线区域10B为所述触摸屏面板10内导电线路与电极设置的区域。所述走线区域10B为触摸屏面板10靠近边缘的较小面积的区域,其可以位于触控区域10A的至少一侧。所述触控区域10A为包括触摸屏面板10中心区域的较大面积的区域。所述走线区域10B通常位于所述触控区域10A的***。所述触控区域10A与走线区域10B的位置关系不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以下给出当所述触摸屏面板10为矩形时,触控区域10A与走线区域10B的几种位置关系。
如图1所示,所述走线区域10B可以为靠近触摸屏面板10边缘的环形区域,所述触控区域10A为走线区域10B环绕的区域;如图3所示,所述走线区域10B可以为靠近触摸屏面板10一边的条状区域,所述触控区域10A为走线区域10B以外的区域;如图4所示,所述走线区域10B可以为分别靠近触摸屏面板10相对两边的平行条状区域,所述触控区域10A为走线区域10B之间的区域;如图5所示,所述走线区域10B可以为靠近触摸屏面板10相邻两边的L形条状区域,所述触控区域10A为走线区域10B以外的区域;如图6所示,所述走线区域10B可以为靠近触摸屏面板10相邻的三条边的U形条状区域,所述触控区域10A为走线区域10B以外的区域。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区域10A为触摸屏面板10的中心区域,所述走线区域10B环绕触控区域10A。所述触控区域10A的形状与触摸屏面板10的形状相同且面积小于触摸屏面板10的面积,所述走线区域10B为触控区域10A以外的其它区域。
所述透明导电层14,电极16以及导电线路18分别设置于绝缘基底12的一表面。其中,所述透明导电层14仅设置于绝缘基底12位于触控区域10A的表面。所述导电线路18仅设置于绝缘基底12位于走线区域10B的表面。所述电极16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4至少一侧边,并与导电线路18和透明导电层14分别电连接。所述导电线路18将该透明导电层14与一外接电路(图未示)电连接。由于本发明的透明导电层14仅设置于绝缘基底12位于触控区域10A的表面,而导电线路18仅设置于绝缘基底12位于走线区域10B的表面,即,透明导电层14与导电线路18没有交叠的部分,所以当触控笔或手指触碰到走线区域10B时,不会在导电线路18和透明导电层14之间产生电容干扰信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触摸屏的准确度。
所述绝缘基底12为一曲面型或平面型的结构。该绝缘基底12具有适当的透明度,且主要起支撑的作用。该绝缘基底12由玻璃、石英、金刚石或塑料等硬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形成。具体地,所述柔性材料可选择为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PE)、聚酰亚胺(PI)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材料,或聚醚砜(PES)、纤维素酯、聚氯乙烯(PVC)、苯并环丁烯(BCB)或丙烯酸树脂等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基底12为一平面型的结构,该绝缘基底12为柔性聚碳酸酯(PC)。可以理解,形成所述绝缘基底12的材料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材料,只要能使绝缘基底12起到支撑的作用,并具有适当的透明度即可。
所述透明导电层14包括一碳纳米管层。所述碳纳米管层由若干碳纳米管组成,该碳纳米管层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基本平行于该碳纳米管层的表面。所述碳纳米管层的厚度不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所述碳纳米管层的厚度为0.5纳米~100微米;优选地,该碳纳米管层的厚度为100纳米~200纳米。由于所述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均匀分布且具有很好的柔韧性,使得该碳纳米管层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以弯曲折叠成任意形状而不易破裂。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层14仅为一碳纳米管层。
所述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及多壁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0.5纳米~50纳米,双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0纳米~50纳米,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5纳米~50纳米。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大于50微米。优选地,该碳纳米管的长度优选为200微米~900微米。
所述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无序或有序排列。所谓无序排列是指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向无规则。所谓有序排列是指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向有规则。具体地,当碳纳米管层包括无序排列的碳纳米管时,碳纳米管相互缠绕或者各向同性排列;当碳纳米管层包括有序排列的碳纳米管时,碳纳米管沿一个方向或者多个方向择优取向排列。所谓“择优取向”是指所述碳纳米管层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在一个方向或几个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取向几率;即,该碳纳米管层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的轴向基本沿同一方向或几个方向延伸。所述碳纳米管层之中的相邻的碳纳米管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在碳纳米管层中形成多个间隙。
所述碳纳米管层包括至少一碳纳米管膜。当所述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膜时,该碳纳米管膜可以基本平行无间隙共面设置或层叠设置。请参阅图7,所述碳纳米管膜是由若干碳纳米管组成的自支撑结构。所述若干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该碳纳米管膜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延伸方向基本朝同一方向。而且,所述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延伸方向基本平行于碳纳米管膜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碳纳米管膜中多数碳纳米管是通过范德华(Van Der Waals)力首尾相连。具体地,所述碳纳米管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大多数碳纳米管中每一碳纳米管与在延伸方向上相邻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当然,所述碳纳米管膜中存在少数随机排列的碳纳米管,这些碳纳米管不会对碳纳米管膜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取向排列构成明显影响。所述碳纳米管膜不需要大面积的载体支撑,而只要相对两边提供支撑力即能整体上悬空而保持自身膜状状态,即将该碳纳米管膜置于(或固定于)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体上时,位于两个支撑体之间的碳纳米管膜能够悬空保持自身膜状状态。
具体地,所述碳纳米管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数碳纳米管,并非绝对的直线状,可以适当的弯曲;或者并非完全按照延伸方向上排列,可以适当的偏离延伸方向。因此,不能排除碳纳米管膜的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数碳纳米管中并列的碳纳米管之间可能存在部分接触。
具体地,所述碳纳米管膜包括多个连续且定向排列的碳纳米管片段。该多个碳纳米管片段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每一碳纳米管片段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碳纳米管,该多个相互平行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结合。该碳纳米管片段具有任意的长度、厚度、均匀性及形状。该碳纳米管膜中的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
所述碳纳米管膜可通过从碳纳米管阵列直接拉取获得。可以理解,通过将多个碳纳米管膜平行且无间隙共面铺设或/和层叠铺设,可以制备不同面积与厚度的碳纳米管层。每个碳纳米管膜的厚度可为0.5纳米~100微米。当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碳纳米管膜时,相邻的碳纳米管膜中的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向形成一夹角α,0˚≤α≤90˚。
所述碳纳米管膜可通过从碳纳米管阵列直接拉取获得。具体地,首先于石英或晶圆或其它材质之基板上长出碳纳米管阵列,例如使用化学气相沈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方法;接着,以拉伸技术将碳纳米管逐一从碳纳米管阵列中拉出而形成。这些碳纳米管藉由范德华力而得以首尾相连,形成具一定方向性且大致平行排列的导电细长结构。所形成的碳纳米管膜会在拉伸的方向具最小的电阻抗,而在垂直于拉伸方向具最大的电阻抗,因而具备电阻抗异向性。
所述碳纳米管膜可以直接铺设于绝缘基底12的表面,也可以通过一粘胶层13固定于所述绝缘基底12表面。所述粘胶层13的作用是为了使所述碳纳米管膜更好地粘附于所述绝缘基底12的表面。所述粘胶层13是透明的,该粘胶层13的材料为具有低熔点的热塑胶或UV(Ultraviolet Rays)胶,如PVC或PMMA等。所述粘胶层13的厚度为1纳米~500微米;优选地,所述粘胶层13的厚度为1微米~2微米。本实施例中,所述粘胶层13的材料为UV胶,该粘胶层13的厚度约为1.5微米。
所述电极16可以设置于绝缘基底12位于走线区域10B的表面,也可以设置于绝缘基底12位于触控区域10A的表面,还可以部分设置于绝缘基底12位于走线区域10B的表面,部分设置于绝缘基底12位于触控区域10A的表面。所述电极16的设置位置与采用该触摸屏面板10的触摸屏的触控原理与触控点侦测方法有关,所述电极16的个数与该触摸屏面板10的面积与触控分辨率有关,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形选择。当触摸屏面板10的面积越大,分辨率要求越高时,所述电极16的个数越多。反之亦然。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屏面板10包括六个电极16,且该六个电极16间隔设置于透明导电层14一侧。所述电极16的材料为金属、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或ITO等其他导电材料,只要确保该电极16能导电即可。所述电极16可以通过刻蚀导电薄膜,如金属薄膜或氧化铟锡薄膜制备,也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法制备。
所述导电线路18包括多个导线,其材料可以为金属、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或ITO等其他导电材料。所述导电线路18可以通过刻蚀导电薄膜,如金属薄膜或氧化铟锡薄膜制备,也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法制备。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16和导电线路18均为银导电浆料,且该电极16和导电线路18通过丝网印刷法同时形成。
请参阅图8,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触摸屏面板10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一绝缘基底12,并在该绝缘基底12的一表面形成一粘胶层13。其中,所述绝缘基底12的所述表面上根据上述图3至图6所示的触摸屏面板10的触控区域10A和走线区域10B定义有触控区域10A和走线区域10B。
所述粘胶层13的材料不限,只要是在某一条件下可以实现局部固化的粘胶都可以,如:热塑胶、热固胶或UV胶等。所述形成一粘胶层13的方法可以为旋涂法、喷涂法、刷涂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基底12为一PET膜。所述粘胶层13为一厚度约为1.5微米的UV胶层,其通过涂敷的方法形成于PET膜一表面。
步骤二,固化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粘胶层13。
所述固化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粘胶层13的方法与粘胶层13的材料有关。所述热塑胶可以通过局部冷却固化,所述热固胶可以通过局部加热固化,所述UV胶可以通过局部紫外光照固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化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粘胶层13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通过一掩模15将位于触控区域10A的UV胶层遮挡;
其次,采用紫外光照射位于走线区域10B的UV胶层,以使位于走线区域10B的UV胶层固化;
然后,去除掩模15。
所述掩模15悬空设置于所述粘胶层13远离绝缘基底12的表面上方。所述紫外光照射的时间为2秒~30秒。本实施例中,所述紫外光照射的时间为4秒。
步骤三,在粘胶层13表面形成一碳纳米管层19。
所述碳纳米管层19可以通过印刷、沉积或直接铺设等方法形成于粘胶层13表面。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纳米管层19为一具有自支撑作用的碳纳米管膜,其可以直接铺设于整个粘胶层13表面。当碳纳米管层19形成于粘胶层13表面后,由于粘胶层13位于走线区域10B的部分已经固化,所以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碳纳米管层19仅形成于粘胶层13表面,且通过范德华力与固化的粘胶层13结合。因此,所述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碳纳米管层19与粘胶层13的结合力比较微弱。由于粘胶层13位于触控区域10A的部分尚未固化,所以位于触控区域10A的碳纳米管层19则会部分或全部浸润到粘胶层13中,且通过粘结力与粘胶层13结合。因此,所述位于触控区域10A的碳纳米管层19与粘胶层13的结合力比较牢固。优选地,所述位于触控区域10A的碳纳米管层19中的碳纳米管部分浸润到粘胶层13中,部分暴露于粘胶层13外。
进一步,为了使位于触控区域10A的碳纳米管层19浸润到粘胶层13中,还可以包括一挤压该碳纳米管层19的步骤。本实施例中,采用一PET膜铺设于碳纳米管层19表面,轻轻的挤压该碳纳米管层19。
步骤四,固化位于触控区域10A的粘胶层13,以将位于触控区域10A的碳纳米管层19固定。
所述固化位于触控区域10A的粘胶层13的方法与步骤二相同,需要根据粘胶层13的材料选择。所述固化位于触控区域10A的粘胶层13的步骤实际为将粘胶层13位于触控区域10A的未固化部分进行固化。由于位于触控区域10A的碳纳米管层19浸润到粘胶层13中,所以该步骤中位于触控区域10A的碳纳米管层19会在粘胶层13固化的过程中被固定。而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粘胶层13已经固化,所以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碳纳米管层19不会被粘胶层13固定。本实施例中,通过紫外光照射的方法使位于触控区域10A的UV胶固化。
步骤五,去除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碳纳米管层19得到一透明导电层14。
所述去除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碳纳米管层19的方法可以为通过胶带粘结剥离或通过清洁滚轮剥离。所述清洁滚轮表面具有一定的粘性,可以将碳纳米管层19粘住并剥离。由于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碳纳米管层19仅通过范德华力与粘胶层13结合,与粘胶层13表面结合力较弱,所以通过胶带粘结或清洁滚轮滚动可以很容易的将该走线区域10B的碳纳米管层19去除。本实施例中,通过胶带粘结的方法将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碳纳米管层19去除。由于本实施例先使得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粘胶层13固化,后形成碳纳米管层19,所以大大降低了去除走线区域10B的碳纳米管层19的难度。当然,去除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碳纳米管层19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比如激光刻蚀、粒子束刻蚀或电子束光刻等。
步骤六,形成电极16以及导电线路18。
所述电极16和导电线路18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法、化学气相沉积、磁控溅射等方法制备。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16和导电线路18通过丝网印刷导电浆料一体形成。该导电浆料的成分包括金属粉、低熔点玻璃粉和粘结剂。其中,该金属粉优选为银粉,该粘结剂优选为松油醇或乙基纤维素。该导电浆料中,金属粉的重量比为50%~90%,低熔点玻璃粉的重量比为2%~10%,粘结剂的重量比为8%~40%。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步骤五和步骤六的顺序可以互换,即先形成电极16和导电线路18,然后再去除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碳纳米管层19。该方法中,导电线路18形成于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碳纳米管层19表面。由于先形成电极16和导电线路18,所以该方法中去除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碳纳米管层19的方法优选为激光刻蚀、粒子束刻蚀或电子束光刻等。由于先形成电极16和导电线路18,然后再去除位于走线区域10B的碳纳米管层19,所以该方法制备的触摸屏面板10的电极16和导电线路18与粘胶层13之间保留了部分碳纳米管。可以理解,所述丝网印刷的导电线路18可作为激光刻蚀时所需的对位掩模(mark)。
可以理解,通过在本实施例制备的触摸屏面板10的表面设置一光学透明胶层(OCA Layer)以及一盖板(Cover Lens),从而覆盖上述透明导电层14、电极16以及导电线路18可以得到一触摸屏。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结构的触摸屏面板的触摸屏。本发明提供的触摸屏面板适用于电容式单点触摸屏、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电阻式单点触摸屏、电阻式多点触摸屏等各种采用透明导电层结构的触摸屏。本发明实施例仅以电容式多点触摸屏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请参阅图9及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20,该触摸屏20包括一第一绝缘基底226、一第二绝缘基底220、一第一透明导电层222、一第二透明导电层224、多个第一电极223、多个第二电极225、一第一导电线路221、一第二导电线路227以及一第三绝缘基底228。
所述触摸屏20定义有两个区域:一触控区域20A与一走线区域20B。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屏20为一长方形,所述走线区域20B为所述触摸屏20靠近相邻的两边的边缘L形条状区域,所述触控区域20A为走线区域20B以外的其它区域。
所述第一绝缘基底226、第二透明导电层224、第二绝缘基底220、第一透明导电层222以及第三绝缘基底228由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在本说明书中,“上”“下”仅指相对的方位。本实施例中,“上”指触摸屏20靠近触碰表面的方向,“下” 指触摸屏20远离触碰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24较第一透明导电层222远离触摸屏20的触碰表面。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22和第二透明导电层224分别设置于第二绝缘基底220相对的两表面。所述第一绝缘基底226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24下表面,并将第二透明导电层224覆盖。所述第三绝缘基底228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22上表面,并将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22覆盖。进一步参阅图11及图12,所述多个第一电极223间隔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22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电极225间隔设置且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24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线路221将多个第一电极223与一感测(Sensing)电路22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线路227将多个第二电极225与一驱动(Driving)电路24电连接。然而,根据各种功能的需求,上述各层之间还可***额外的其它层。
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22和第二透明导电层224仅设置于第二绝缘基底220位于触控区域20A的表面。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22和第二透明导电层224为具电阻抗异向性之导电膜,例如碳纳米管膜、或者经蚀刻或激光切割处理之碳纳米管膜。在碳纳米管膜经过激光切割处理的情况下,碳纳米管膜上将有复数激光切割线,这样的处理并不会影响碳纳米管膜原先就具有的电阻抗异向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导电层222为图案化的氧化铟锡层,第二透明导电层224为未经蚀刻或激光切割处理的碳纳米管膜。
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22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具电阻抗异向性。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22在平行于导电层表面上一第一方向之电阻抗小于其它方向之电阻抗,即,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22在该第一方向之电阻抗最小。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24在平行于导电层表面上一第二方向之电阻抗小于其它方向之电阻抗,即,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24在该第二方向之电阻抗最小。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多个第一电极223间隔设置于第一透明导电层222平行于第二方向的侧边。所述多个第二电极225间隔设置于第二透明导电层224平行于第一方向的侧边。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X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Y方向。所述多个第一电极223间隔设置且沿Y方向排列,所述多个第二电极225间隔设置且沿X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导电线路221与第二导电线路227仅设置于走线区域10B。所述第一导电线路221与多个第一电极223均为银导电浆料,且通过丝网印刷法同时形成。所述第二导电线路227与多个第二电极225的材料也均为银导电浆料,且通过丝网印刷法同时形成。
所述第一绝缘基底226、第二绝缘基底220以及第三绝缘基底228为一曲面型或平面型的结构。该所述第一绝缘基底226相当于下基板,主要起支撑的作用。该第二绝缘基底220主要起绝缘隔离的作用。该第三绝缘基底228相当于上基板,可以提高触摸屏20的耐久性和触摸感受。该第一绝缘基底226、第二绝缘基底220以及第三绝缘基底228的材料与上述绝缘基底12的材料相同。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绝缘基底226、第二绝缘基底220以及第三绝缘基底228均为一聚酯膜。所述第三绝缘基底228可以通过一光学透明胶层(图未示)与第一透明导电层222贴合固定。所述光学透明胶层的材料为压克力等。
图1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屏20之触碰点定位***,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222沿第一方向例如X轴方向或纵轴方向之电阻抗相对于其它方向上的电阻抗为最小;第二透明导电层224沿第二方向例如Y轴方向或横轴方向之电阻抗相对于其它方向上的电阻抗为最小。各个第一电极223分别通过第一导电线路221连接至一感测电路22,其用以读取各个第一电极223的感应电讯号。各个第二电极225分别通过第二导电线路227连接至一驱动电路24,其逐一或同时输入同样的脉冲波形或其它波形之电讯号至各个第二电极225。换句话说,第一电极223在此作为感测电讯号接触垫,第二电极225在此作为驱动电讯号接触垫。感测电路22及驱动电路24由一控制器26所控制。
图12显示图11中第一透明导电层222和第二透明导电层224的合并示意图。在图11及图12的示意图中,显示了十三个第一电极223,以及七个第二电极225。藉由图11及图12所示之触摸屏20之触碰点定位***,当触控笔或手指触碰到触摸屏20时,第一透明导电层222和第二透明导电层224之间所产生之第一电容C1值及第一透明导电层222和触控笔或手指之间所产生第二电容C2值,将会造成所有第一电极223之感测电讯号具有特定的特征,因而可藉此判断触摸屏20之触碰表面上触碰点的位置坐标例如X轴或横轴之坐标及Y轴或纵轴之坐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特性使得碳纳米管层具有良好的韧性及机械强度,且耐弯折,故采用碳纳米管层作为透明导电层,可以相应的提高触摸屏的耐用性;进而提高使用该触摸屏的显示装置的耐用性;第二,由于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碳纳米管,故,该碳纳米管层也具有均匀的阻值分布,因此,采用该碳纳米管层作为透明导电层可以相应的提高触摸屏的灵敏度及精确度;第三,由于碳纳米管层仅设置于绝缘基底位于触控区域的表面,而导电线路仅设置于绝缘基底位于走线区域的表面,即,碳纳米管层与导电线路没有交叠的部分,所以当触控笔或手指触碰到走线区域时,不会在导电线路和碳纳米管层之间产生电容干扰信号,从而提高了触摸屏的准确度。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绝缘基底,该绝缘基底的一表面上定义两个区域:一触控区域和一走线区域;
在所述绝缘基底的表面形成一粘胶层;
固化位于所述走线区域的粘胶层;
在粘胶层表面形成一碳纳米管层;
固化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粘胶层,以将位于触控区域的碳纳米管层固定;
去除位于走线区域的碳纳米管层得到一透明导电层;以及
形成电极和导电线路,其特征在于,先在位于走线区域的碳纳米管层表面形成电极和导电线路,然后再去除位于走线区域的碳纳米管层并使得电极和导电线路与粘胶层之间保留部分碳纳米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的材料为热塑胶,所述固化位于走线区域的粘胶层的方法为局部冷却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的材料为热固胶,所述固化位于走线区域的粘胶层的方法为局部加热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的材料为UV胶,所述固化位于走线区域的粘胶层的方法为局部紫外光照射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位于走线区域的粘胶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一掩模将位于触控区域的UV胶层遮挡;
采用紫外光照射位于走线区域的UV胶层;以及
去除掩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通过印刷、沉积或直接铺设的方法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粘胶层的表面形成一碳纳米管层的步骤之后,位于走线区域的碳纳米管层仅形成于固化的粘胶层表面,位于触控区域的碳纳米管层部分或全部浸润到未固化的粘胶层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粘胶层的表面形成一碳纳米管层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一挤压该碳纳米管层,从而使位于触控区域的碳纳米管层浸润到粘胶层中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位于走线区域的碳纳米管层的方法为通过胶带粘结剥离或通过清洁滚轮剥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和导电线路通过丝网印刷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或磁控溅射法制备。
11.一种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绝缘基底,该绝缘基底的一表面上定义两个区域:一触控区域和一走线区域;
在所述绝缘基底的表面形成一粘胶层;
固化位于所述走线区域的粘胶层;
在粘胶层表面形成一碳纳米管层;
固化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粘胶层,以将位于触控区域的碳纳米管层固定;
形成电极和导电线路;以及
去除位于走线区域的碳纳米管层得到一透明导电层,其特征在于,先在位于走线区域的碳纳米管层表面丝网印刷形成电极和导电线路,再以所述电极和导电线路为对位掩模刻蚀去除位于走线区域的碳纳米管层并使得电极和导电线路与粘胶层之间保留部分碳纳米管。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位于走线区域的碳纳米管层的方法为激光刻蚀法、粒子束刻蚀法或电子束光刻法。
CN201110154076.6A 2011-06-09 2011-06-09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819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4076.6A CN102819341B (zh) 2011-06-09 2011-06-09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4076.6A CN102819341B (zh) 2011-06-09 2011-06-09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9341A CN102819341A (zh) 2012-12-12
CN102819341B true CN102819341B (zh) 2016-02-24

Family

ID=47303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4076.6A Active CN102819341B (zh) 2011-06-09 2011-06-09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93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29916B2 (en) 2012-06-22 2018-07-24 C3Nano Inc. Metal nanowire networks an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US9920207B2 (en) 2012-06-22 2018-03-20 C3Nano Inc. Metal nanostructured networks an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CN103970314B (zh) * 2013-01-28 2017-04-1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11274223B2 (en) 2013-11-22 2022-03-15 C3 Nano, Inc. Transparent conductive coatings based on metal nanowires and polymer binders, solution processing thereof, and patterning approaches
CN104978058B (zh) * 2014-04-04 2019-05-07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电路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US9183968B1 (en) 2014-07-31 2015-11-10 C3Nano Inc. Metal nanowire inks for the formation of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s with fused networks
CN110922916B (zh) * 2019-12-11 2021-12-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胶层和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和制备方法、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2362A (zh) * 2005-08-12 2008-10-22 凯博瑞奥斯技术公司 基于纳米线的透明导体
CN101464759A (zh) * 2007-12-21 2009-06-24 清华大学 触摸屏的制备方法
CN101943963A (zh) * 2009-07-08 2011-01-12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导电板及应用其的触摸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01961A1 (ja) * 2009-06-30 2011-01-06 Dic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層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2362A (zh) * 2005-08-12 2008-10-22 凯博瑞奥斯技术公司 基于纳米线的透明导体
CN101464759A (zh) * 2007-12-21 2009-06-24 清华大学 触摸屏的制备方法
CN101943963A (zh) * 2009-07-08 2011-01-12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导电板及应用其的触摸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9341A (zh) 201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9341B (zh)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1464763B (zh) 触摸屏的制备方法
TW201250558A (en) Touch screen
TWI512555B (zh) 觸摸屏面板及其製備方法
CN104516595A (zh) 触控装置
TWI453634B (zh) 觸摸屏面板的製備方法
CN102819338A (zh) 触摸屏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TW201250967A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screen
TWI428667B (zh) 觸摸屏面板的製備方法
CN102645989B (zh)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2819334A (zh) 触摸屏
CN102819335A (zh)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2819337B (zh)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2479015B (zh) 电容式触摸屏
TWI447978B (zh) 觸摸屏面板的製備方法
TWI425562B (zh) 觸摸屏面板的製備方法
CN102819336A (zh) 触摸屏面板
CN102819366A (zh) 触摸屏面板及触摸屏
CN104423746A (zh) 触摸屏的制备方法
CN108089778B (zh) 一种触摸屏
CN104423744A (zh) 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9340B (zh) 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4423668A (zh) 触摸屏的制备方法
TW201250800A (en) Touch panel
TWI447481B (zh) 觸摸屏面板的製備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8

Address afte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ial Park, Gui'an New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izhou Funa Yuanchua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ih Hua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300457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Haiyun Tianji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o. 80 Building No. 15 Street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FUNAYUANCHUA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ih Hua Technology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