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7914A - 车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7914A
CN102917914A CN2011800273906A CN201180027390A CN102917914A CN 102917914 A CN102917914 A CN 102917914A CN 2011800273906 A CN2011800273906 A CN 2011800273906A CN 201180027390 A CN201180027390 A CN 201180027390A CN 102917914 A CN102917914 A CN 102917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ide connecting
rear side
end side
fron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73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竹弘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17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79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0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cinematic
    • B60N2/161Rods
    • B60N2/1615Parallelogram-lik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56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the occupant to get in or out of the vehicle, e.g. stowing a seat forw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5Gear wheel driven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用座椅(10),在使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转动的情况下,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45、55)不仅能沿上下方向移动,而且能沿前后方向移动。在此,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45、55)所在的范围设定为跨过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固定端侧轴部(43、53)的水平线(M、N)位置的范围。另外,由于转动中心连接线(L)设定为朝向前侧而朝上侧上升的朝前上方倾斜的方向,因此,不仅能抑制座椅坐垫(11)在前后方向上的变位量,而且能增加座椅坐垫(11)在高度方向上的变位量,从而在乘客上下车时能更好地使座椅坐垫(11)上升。

Description

车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汽车等车辆上的车用座椅。更详细地,本发明涉及在乘客上下车时座椅坐垫能上升的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车室板上设置有可供乘客坐下的车用座椅。该车用座椅包括可供乘客弯下腰坐下的座椅坐垫。在这种车用座椅中,已知一种设有可改变弯腰坐下的座椅坐垫的高度位置的升降机构的车用座椅。在下述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公开的车用座椅中,在座椅坐垫的前方和后方位置配置有在宽度方向上成对的连杆(前侧连杆、后侧连杆)。与一般的连杆结构同样地,上述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的下端侧被连接成能相对于车室板侧的底座构件旋转,上述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的上端侧被连接成能相对于坐垫框旋转。在此,由于连杆的下端设于底座构件,因此,连杆的下端是即便在连杆旋转时其前后位置及高度位置也不发生改变的固定端。与此相对的是,连杆的上端设于坐垫框,因此,连杆的上端是在连杆旋转时其前后位置及高度位置会发生改变的可动端。
在此,在后侧连杆上设有使后侧连杆相对于车室板侧旋转的驱动机构。通过操作上述驱动机构,就能驱动后侧连杆相对于车室板侧的固定构件转动。这样,随着后侧连杆的驱动旋转,与坐垫框连接的前侧连杆也从动地相对于车室板侧的固定构件转动。因此,就能改变座椅坐垫的高度位置。
另外,上述座椅坐垫的高度位置的改变用于与乘客的体格相应地适当对乘客坐下时的乘坐者姿势进行调节。因此,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座椅坐垫的高度位置的变位量仅是与一般乘客的体格差相对应的细微的变位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30300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286237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乘客中有老人等从座椅起立时脚力不够的人。例如,也有在从弯腰坐下的姿势改变为起身站起的姿势的情况下,因脚力不够而无法很好地站起这样的乘客。因此,要求能对高度位置进行改变,以预先提高从座椅坐垫起身的高度位置,这样,即便是上面这样的乘客也能容易站起。也就是说,要求能对上述座椅坐垫的高度位置进行改变,以使乘客上下车时座椅坐垫的高度位置比通常的座椅坐垫的高度位置高得多的车用座椅。
但是,由于上述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的上端、即可动端相对于其下端、即固定端设定在后侧的位置,因此,一旦上述可动端朝上侧移动,则可动端也随之朝前侧移动。因此,在增长连杆的长度时,虽然能使座椅坐垫的高度位置的变位量增加,但座椅坐垫的前后位置的变位量也增加。这样,在增高座椅坐垫的高度位置的情况下,座椅坐垫的前后位置也朝前侧移动,在车室内顶板朝向车室前侧下降等情况下,会产生坐在座椅坐垫上的乘客的头部受到车室内顶板阻挡这样的不良情况。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乘客上下车时能使座椅坐垫上升的车用座椅中,在抑制座椅坐垫在前后方向上的变位量的同时,增加座椅坐垫在高度方向上的变位量,以在乘客上下车时能更好地使座椅坐垫上升。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车用座椅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即,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是在乘客上下车时可使座椅坐垫上升的车用座椅,其特征是,在配置于车室板侧的底座构件与构成上述座椅坐垫的骨架的坐垫框之间,在处于相对于上述座椅坐垫的乘坐姿势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中的前后位置关系中的前方位置及后方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使该坐垫框朝上侧上升的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上述前侧连杆及上述后侧连杆各自的下端侧构成为能转动地连接于上述底座构件的固定端侧轴部,上述前侧连杆及上述后侧连杆各自的上端侧构成为能转动地连接于上述坐垫框的可动端侧轴部,将上述前侧连杆及上述后侧连杆各自的上述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设定为朝向处于上述前后位置关系中的前方位置而朝上侧上升的朝前上方倾斜的方向,转动上述前侧连杆及上述后侧连杆时该前侧连杆及该后侧连杆各自的上述可动端侧轴部所在的范围设定为跨过上述前侧连杆及上述后侧连杆各自的上述固定端侧轴部的水平线位置的范围。
根据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在使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分别以固定端侧轴部为转动轴支承点转动的情况下,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不仅沿上下方向(高度方向)移动,还沿前后方向(水平方向)移动。由于在上述转动时,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所在的范围设定为跨过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各自的固定端侧轴部的水平线位置的范围,因此,设置有在上述可动端侧轴部在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变位的过程中,对上述可动端侧轴部的变位方向的前后方向(水平方向)的朝向进行切换的部位。也就是说,在可动端侧轴部跨过固定端侧轴部的水平线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在跨过上述水平线位置时,上述可动端侧轴部在前后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变位方向的前后朝向切换。因而,由于考虑了切换可动端侧轴部在前后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变位方向的前后朝向的部位来设定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的转动,因此,与可动端侧轴部在前后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变位量相比,能更有效地增大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的可动端侧轴部在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的变位量。
此外,根据该第一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由于将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各自的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设定为朝向处于前后位置关系中的前方位置而朝上侧上升的朝前上方倾斜的方向,因此,能减少可动端侧轴部各自跨过连接线而处于连接线下侧的机率。也就是说,在可动端侧轴部各自跨过上述连接线而位于连接线下侧这样的情况下,前侧连杆与后侧连杆间的联动转动容易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但根据该第一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能消除上述联动转动的不稳定,能使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的联动转动稳定。
进而,根据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不仅能抑制座椅坐垫在前后方向上的变位量,而且能增加座椅坐垫在高度方向上的变位量,从而在乘客上下车时能更好地使座椅坐垫上升。
第二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是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是,转动上述前侧连杆及上述后侧连杆时该前侧连杆及该后侧连杆各自的上述可动端侧轴部所在的范围设定为在上述前侧连杆及上述后侧各自的上述固定端侧轴部的水平线位置的高度方向的上方及下方处于相同的转动范围。
根据该第二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所在的范围设定为在各自的固定端侧轴部的水平线位置的高度方向的上方及下方处于相同的转动范围,因此,能通过将切换上述可动端侧轴部的变位方向的前后方向(水平方向)朝向的部位设定为中间位置,来设定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的转动范围。藉此,不仅能抑制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在前后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变位量,而且能最有效地增大在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的变位量。
第三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是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或上述第二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是,上述前侧连杆及上述后侧连杆各自的上述可动端侧轴部的最下端的高度位置设定为相对于将上述前侧连杆及上述后侧连杆各自的上述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上述连接线位于上侧。
根据该第三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各可动端侧轴部的最下端的高度位置设定为相对于将各自的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位于上侧,因此,可避免可动端侧轴部各自跨过连接线而位于连接线下侧。藉此,能消除前侧连杆与后侧连杆的联动转动的不稳定,从而能使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稳定地联动转动。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不仅能抑制座椅坐垫在前后方向上的变位量,而且能增加座椅坐垫在高度方向上的变位量,从而在乘客上下车时能更好地使座椅坐垫上升。
根据第二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不仅能抑制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在前后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变位量,而且能最有效地增大在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的变位量。
根据第三技术方案的车用座椅,能消除前侧连杆与后侧连杆的联动转动的不稳定,从而能使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稳定地联动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上升前的上升机构的侧视图。
图2是示意表示上升后的上升机构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前侧连杆和后侧连杆的动作的示意第一动作图。
图4是表示前侧连杆和后侧连杆的动作的示意第二动作图。
图5是表示前侧连杆和后侧连杆的动作的示意第三动作图。
图6是示意表示作为变形例的前侧连杆和后侧连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车用座椅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表示上升前的上升机构30的侧视图。图2是示意表示上升后的上升机构30的侧视图。另外,图1及图2是示意表示车用座椅10中的座椅坐垫11的上升的图,特别是以能使坐垫框12和上升机构30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图示。因此,在图1及图2中,重点示出坐垫框12、上升机构30及滑轨机构20,而省略对除此之外的车用座椅10的结构的图示。另外,在图1及图2中,将图中的左方设定为车用座椅10的前方,将图中的右方设定为车用座椅10的后方。此外,将图中的上方设定为车用座椅10的上方,将图中的下方设定为车用座椅10的下方。上述车用座椅10的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与相对于座椅坐垫11的乘坐姿势方向相一致。因此,以下说明的前后及上下的位置关系是以相对于上述座椅坐垫11的乘坐姿势方向为基准而成为相对位置关系中的前后及上下的位置关系。
在图1及图2中记载有设置在汽车等车辆中的车用座椅10。该车用座椅可供乘坐车辆的乘客坐下,其包括供乘客弯腰坐下的座椅坐垫11和在弯腰坐在座椅坐垫11上时作为靠背的椅背15。另外,虽未具体图示,但椅背15构成为具有适当的骨架,并由构成骨架的坐垫框12支承。
此外,上述车用座椅10构成为可在乘客上下车辆时(以下称为“乘客上下车时”)使座椅坐垫11上升,从而对于从上述车用座椅10起身时脚力不够的人也能使其容易地上下车。
上述座椅坐垫11的作为骨架的坐垫框12通过滑轨机构20和上升机构30而固定在车室板F上。
在下文中将详细记载,在上述坐垫框12上,能转动地连接有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上端侧(可动端侧轴部45、55)。为此,在上述坐垫框12上设有轴支承连接部121、122,该轴支承连接部121、122用于将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和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可转动地连接。
滑轨机构20配置在车室板F侧。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滑轨机构20包括脚撑21、21和滑轨25。脚撑21、21通过适当的紧固构件固定在车室板F上,并对滑轨25进行固定支承。因此,上述脚撑21、21左右成对地配置在滑轨25的前后位置。
滑轨25包括下轨26和上轨27。下轨26被上述脚撑21、21固定支承。具体来说,下轨26的下部被固定在固定于上述车室板F的脚撑21的上部。因此,下轨26被固定在车室板F上。上轨27被组装在上述下轨26上。组装好的上轨27可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上述下轨26相对滑动。这样相对于下轨26相对滑动的上轨27可相对于下轨26固定在适当的滑动位置上。也就是说,这样固定在下轨26上的上轨27会被固定在车室板F上,以对下文中说明的上升机构30的连杆支承构件31进行固定支承。
在上述车室板F侧的滑轨机构20与坐垫框12之间设置有上升机构30。因此,坐垫框12通过上升机构30而被固定在滑轨机构20上。
上升机构30用于使坐垫框12朝上侧上升,其包括连杆支承构件31、前侧连杆41、后侧连杆51及驱动机构60。
连杆支承构件31是固定支承在上述上轨27上且对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进行支承的构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连杆支承构件31相当于本发明的底座构件。上述连杆支承构件31具有沿着上述上轨27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形状。此外,连杆支承构件31的下部与上轨27的上部结合。此外,在连杆支承构件31的前方位置及后方位置的各位置上,设置有分别对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进行轴支承的前侧轴支承部33及后侧轴支承部35。上述前侧轴支承部33及后侧轴支承部35形成为具有朝上侧突出的形状,从而对下文中说明的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下端侧进行转动轴支承。
另外,在下文中也会详细记载,将上述前侧轴支承部33及后侧轴支承35中的、对前侧连杆41的下端侧(固定端侧轴部43)进行转动轴支承的前侧轴支承部33的高度位置设定为比对后侧连杆51的下端侧(固定端侧轴部51)进行转动轴支承的后侧轴支承部35的高度位置高。也就是说,如图所示,形成为对前侧连杆41的下端侧进行转动轴支承的前侧轴支承部33比对后侧连杆51的下端侧进行转动轴支承的后侧轴支承部35朝上侧突出的形状。
接着,对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进行说明。
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构成为所谓的平行连杆。具体来说,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两者形成为大致相同长度的大致长板状。即,在大致长板状的前侧连杆41中,下端侧构成为可转动地连接至连杆支承构件31的前侧轴支承部33的固定端侧轴部43,上端侧构成为可转动地连接至坐垫框12的轴支承连接部121的可动端侧轴部45。此外,在大致长板状的后侧连杆51中,下端侧构成为可转动地连接至连杆支承构件31的后侧轴支承部35的固定端侧轴部53,上端侧构成为可转动地连接至坐垫框12的轴支承连接部122的可动端侧轴部55。另外,在将上述固定端侧轴部43、53及可动端侧轴部45、55可转动地连接时,形成为适当的轴支承结构。此外,在上述后侧连杆51上,与该后侧连杆51一体化地设置有下文中说明的驱动机构60的从动齿轮62。
驱动机构60用于使上述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转动,以使坐垫框12上升或下降。驱动机构60配置成对后侧连杆51进行驱动。即,驱动机构60包括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对来自上述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力进行减速的减速齿轮61及与上述减速齿轮61啮合并将减速后的驱动力传递的从动齿轮62。在此,从动齿轮62配置成与上述后侧连杆51呈一体化的状态,并使轮齿沿后侧连杆51的转动周向设置。
这样,当乘客对驱动机构60进行操作时,驱动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旋转,并利用上述旋转驱动来驱动减速齿轮61旋转。这样,上述减速齿轮61对啮合的从动齿轮62进行驱动,从而使与上述从动齿轮62一体化的后侧连杆51转动。另外,若如上所述转动(驱动)后侧连杆51,则经由坐垫框12使前侧连杆41也转动(从动),利用上述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的转动,使坐垫框12相对于车室板F靠近、远离。也就是说,能改变座椅坐垫11的高度位置。
接着,参照图3~图5的动作图,对上述前侧连杆41和后侧连杆51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
图3~图5是示意表示构成上升机构30的前侧连杆41和后侧连杆51的动作的图。即,图3是示意第一动作图,图4是示意第二动作图,图5是示意第三动作图。因此,按图3、图4、图5的顺序,上升机构30使坐垫框12上升。相反,按图5、图4、图3的顺序,上升机构30使坐垫框12下降。也就是说,图3表示坐垫框12位于最下端位置的情况,车用座椅10整体呈图1所示的状态。此外,图5表示坐垫框12位于最上端位置的情况,车用座椅10整体呈图2所示的状态。
在此,图3~图5所示的符号L是将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固定端侧轴部43、53彼此连接的线。以下,将上述固定端侧轴部43、53彼此连接的线规定为转动中心连接线L。此外,图3~图5所示的符号M表示与前侧连杆41的固定端侧轴部43相同的高度位置,并将其规定为固定端侧轴部43的水平线。此外,图3~图5所示的符号N表示与后侧连杆51的固定端侧轴部53相同的高度位置,并将其规定为固定端侧轴部53的水平线。此外,图3~图5所示的符号12示意表示了上述坐垫框,其意味着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45、55连接成能相对于坐垫框12转动。也就是说,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处于可经由上述坐垫框12而与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联动转动的状态。
在此,如图3~图5所示,转动中心连接线L设定为随着朝向前侧(朝向前方位置的方向)而朝上侧上升的朝前上方倾斜的方向。具体来说,如上所述,前侧连杆41的固定端侧轴部43的高度位置位于比后侧连杆51的固定端侧轴部53的高度位置高的上侧。此外,通过转动前侧连杆41,上述前侧连杆41的可动端侧轴部45所在的范围便被设定为跨过前侧连杆41的固定端侧轴部43的水平线M位置的范围。此外,通过转动后侧连杆51,上述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55所在的范围便被设定为跨过后侧连杆51的固定端侧轴部53的水平线N位置的范围。也就是说,在上述上升机构30将坐垫框12从最下端位置上升至最上端位置时,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45、55以跨过彼此的水平线(符号M、符号N)位置移动。在此,如图3所示,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45、55的最下端的高度位置设定为相对于上述转动中心连接线L位于上侧。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车用座椅10,能起到如下所述的作用效果。
即,根据上述车用座椅10,在使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分别以固定端侧轴部43、53为转动轴支承点转动时,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45、55不仅沿上下方向(高度方向)移动,而且沿前后方向(水平方向)移动。由于在上述转动时,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45、55所在的范围设定为跨过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各自的固定端侧轴部43、53的水平线(符号M、符号N)位置的范围,因此,设置了在上述可动端侧轴部45、55在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变位的过程中,对上述可动端侧轴部45、55的变位方向的前后方向(水平方向)的朝向进行切换的部位。也就是说,在可动端侧轴部45、55跨过固定端侧轴部43、53的水平线(符号M、符号N)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当跨过上述水平线(符号M、符号N)位置时,上述可动端侧轴部45、55在前后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变位方向的前后朝向切换。
因而,由于还考虑了对可动端侧轴部45、55在前后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变位方向进行前后切换的部位,对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的转动进行了设定,因此,与可动端侧轴部45、55在前后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变位量相比,能更有效地增大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的可动端侧轴部45、55在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的变位量。此外,根据上述车用座椅10,由于转动中心连接线L设定为朝向前侧而朝上侧上升的朝前上方倾斜的方向,因此,能减少可动端侧轴部43、53各自跨过转动中心连接线L而处于转动中心连接线L下侧的机率。也就是说,在可动端侧轴部45、55各自跨过上述转动中心连接线L而位于转动中心连接线L下侧这样的情况下,前侧连杆41与后侧连杆51间的联动转动容易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但根据上述车用座椅10,能消除上述联动转动的不稳定,能使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的联动转动稳定。进而,根据上述车用座椅10,不仅能抑制座椅坐垫11在前后方向上的变位量,而且能增加座椅坐垫11在高度方向上的变位量,从而在乘客上下车时能更好地使座椅坐垫11上升。
根据上述车用座椅10,可动端侧轴部45、55各自最下端的高度位置设定为相对于转动中心连接线L位于上侧,因此,可避免可动端侧轴部45、55各自跨过转动中心连接线L而位于转动中心连接线L下侧。藉此,能消除前侧连杆41与后侧连杆51的联动转动的不稳定,从而能使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的联动转动稳定。
接着,参照图6,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6是示意表示作为变形例的前侧连杆41a和后侧连杆51a的图。在图6所示的变形例中,上述前侧连杆41a及后侧连杆51a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45a、55a所在的范围设定为在前侧连杆41a及后侧连杆51a各自的固定端侧轴部43a、53a的水平线(符号Ma、符号Na)位置的高度方向的上方和下方处于相同的转动范围。另外,图6所示的符号12a是坐垫框,图6所示的符号La是将前侧连杆41a及后侧连杆51a各自的固定端侧轴部43a、53a彼此连接的转动中心连接线。
也就是说,由双点划线所示的前侧连杆41a及后侧连杆51a表示上述前侧连杆41a及后侧连杆51a位于最下端位置的情况。与此相对的是,由实线所示的前侧连杆41a及后侧连杆51a表示上述前侧连杆41a及后侧连杆51a位于最上端位置的情况。接着,相对于前侧连杆41a及后侧连杆51a各自的固定端侧轴部43a、53a的水平线(符号Ma、符号Na)位置,双点划线(最下端位置)及实线(最上端位置)各自表示的前侧连杆41a及后侧连杆51a的转动范围为在上述固定端侧轴部的水平线(符号Ma、符号Na)位置的高度方向的上方及下方相同的转动范围。
在图6所示变形例中,由于前侧连杆41a及后侧连杆51a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45a、55a所在的范围设定为在各自的固定端侧轴部43a、53a的水平线(符号Ma、符号Na)位置的高度方向的上方及下方处于相同的转动范围,因此,能通过将切换上述可动端侧轴部45a、55a的变位方向的前后方向(水平方向)朝向的部位设定为中间位置,来设定前侧连杆41a及后侧连杆51a的转动范围。藉此,不仅能抑制前侧连杆41a及后侧连杆51a各自的可动端侧轴部45a、55a在前后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变位量,而且能最有效地增大在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的变位量。
另外,本发明的车用座椅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所述对适当部位进行改变来构成。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前侧连杆41及后侧连杆51形成笔直的大致长板形状。但是,作为本发明的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的形状,不限定于这种笔直的大致长板形状,也可以选择适当弯曲的形状,以避开适当的配置构件。也就是说,在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构成为平行连杆的情况下,只要可将固定端侧轴部与可动端侧轴部间的路径结构形成为平行连杆即可,关于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自身的形状,能选择适当的形状。
(符号说明)
10车用座椅
11座椅坐垫
12、12a坐垫框
121、122轴支承连接部
15椅背
20滑轨机构
21脚撑
25滑轨
26下轨
27上轨
30上升机构
31连杆支承构件
33前侧轴支承部
35后侧轴支承部
41、41a前侧连杆
43、43a固定端侧轴部
45、45a可动端侧轴部
51、51a后侧连杆
53、53a固定端侧轴部
55、55a可动端侧轴部
60驱动机构
61减速齿轮
62从动齿轮
F车室板
L、La转动中心连接线
M、Ma(前侧)固定端侧轴部的水平线
N、Na(后侧)固定端侧轴部的水平线

Claims (3)

1.一种车用座椅,是在乘客上下车时能使座椅坐垫上升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配置于车室板侧的底座构件与构成所述座椅坐垫的骨架的坐垫框之间,在处于相对于所述座椅坐垫的乘坐姿势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中的前后位置关系的前方位置及后方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使该坐垫框朝上侧上升的前侧连杆及后侧连杆,
所述前侧连杆及所述后侧连杆各自的下端侧构成为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构件的固定端侧轴部,
所述前侧连杆及所述后侧连杆各自的上端侧构成为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坐垫框的可动端侧轴部,
将所述前侧连杆及所述后侧连杆各自的所述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连接线设定为朝向处于所述前后位置关系中的前方位置而朝上侧上升的朝前上方倾斜的方向,
转动所述前侧连杆及所述后侧连杆时该前侧连杆及该后侧连杆各自的所述可动端侧轴部所在的范围设定为跨过所述前侧连杆及所述后侧连杆各自的所述固定端侧轴部的水平线位置的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转动所述前侧连杆及所述后侧连杆时该前侧连杆及该后侧连杆各自的所述可动端侧轴部所在的范围设定为在所述前侧连杆及所述后侧连杆各自的所述固定端侧轴部的水平线位置的高度方向的上方及下方处于相同的转动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连杆及所述后侧连杆各自的所述可动端侧轴部的最下端的高度位置设定为相对于将所述前侧连杆及所述后侧连杆各自的所述固定端侧轴部彼此连接的所述连接线位于上侧。
CN2011800273906A 2010-10-01 2011-03-07 车用座椅 Pending CN1029179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3893A JP5556553B2 (ja) 2010-10-01 2010-10-01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0-223893 2010-10-01
PCT/JP2011/055194 WO2012042923A1 (ja) 2010-10-01 2011-03-07 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7914A true CN102917914A (zh) 2013-02-06

Family

ID=45892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73906A Pending CN102917914A (zh) 2010-10-01 2011-03-07 车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562031A4 (zh)
JP (1) JP5556553B2 (zh)
CN (1) CN102917914A (zh)
WO (1) WO201204292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6667A (zh) * 2019-08-09 2022-03-18 株式会社Posco 座椅框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89871B2 (ja) * 2013-11-07 2018-03-07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高さ調整装置
IT201700115553A1 (it) * 2017-10-13 2019-04-13 Sabelt Spa Sedile regolabile per auto sportiv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66189A (en) * 1971-10-28 1974-09-11 Rentrop Gmbh P A Seat primarily intended for motor vehicles
CN2064763U (zh) * 1990-04-13 1990-10-31 航空航天工业部川西机器厂 无级升降装置
JP2001088589A (ja) * 1999-09-20 2001-04-03 Tachi S Co Ltd シートリフターの操作力軽減機構
CN1411350A (zh) * 2000-08-31 2003-04-16 东京座椅技术株式会社 车座
JP2005132252A (ja) * 2003-10-31 2005-05-26 Tachi S Co Ltd リフタ付きシート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87329U (ja) * 1982-12-06 1984-06-13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シ−トリフタ
GB2213370B (en) * 1987-12-14 1991-11-20 Porter Co P L Adjustable seat support mechanism
JPH0237052A (ja) * 1988-07-27 1990-02-07 Tokyo Seat Kk 車両用シートの高さ無段階調節装置
JP3573376B2 (ja) 1995-07-19 2004-10-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多機能シート
FR2749549A1 (fr) * 1996-06-10 1997-12-12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Siege d'automobile a assise reglable en hauteur
JPH11301321A (ja) * 1998-04-21 1999-11-02 Toyota Motor Corp シート用乗員検知装置
JP4501698B2 (ja) * 2004-06-02 2010-07-1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硬度可変式の車両用シート
JP2009286237A (ja) 2008-05-29 2009-12-10 Shiroki Corp 座席シートのリフタストッパ機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66189A (en) * 1971-10-28 1974-09-11 Rentrop Gmbh P A Seat primarily intended for motor vehicles
CN2064763U (zh) * 1990-04-13 1990-10-31 航空航天工业部川西机器厂 无级升降装置
JP2001088589A (ja) * 1999-09-20 2001-04-03 Tachi S Co Ltd シートリフターの操作力軽減機構
CN1411350A (zh) * 2000-08-31 2003-04-16 东京座椅技术株式会社 车座
JP2005132252A (ja) * 2003-10-31 2005-05-26 Tachi S Co Ltd リフタ付きシート構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桓 等: "《机械原理》", 30 May 1996, 高等教育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6667A (zh) * 2019-08-09 2022-03-18 株式会社Posco 座椅框架
US11897371B2 (en) 2019-08-09 2024-02-13 Posco Seat fr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42923A1 (ja) 2012-04-05
EP2562031A4 (en) 2018-01-17
JP2012076611A (ja) 2012-04-19
EP2562031A1 (en) 2013-02-27
JP5556553B2 (ja)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1870B (zh) 车用座椅
CN103153694A (zh) 车辆座椅
CN107914605B (zh) 车辆座椅
CN103269903A (zh) 具有高度调节装置的车辆座椅
CN104044490B (zh) 车辆用座椅结构
CN104512288A (zh) 车辆座椅
CN102529763A (zh) 车辆用座椅
CN103189231B (zh) 车用座椅
KR101215205B1 (ko) 전방 쿠션 이동부를 갖춘 절첩 평탄 기구를 갖는 제2 열시트 조립체
CN104999938B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JP2010520101A (ja) 車両座席
JP2019172189A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4364120A (zh) 适于车辆座椅的脚蹬以及车辆座椅
CN102917914A (zh) 车用座椅
CN104379399A (zh) 车辆用座椅装置
US20190184879A1 (en) Head restraint follower
CN103648840B (zh) 车辆座椅装置
US9387777B2 (en) Seat underframe for motor vehicle seats
GB2442583A (en) Vehicle seat head restraint with movable lateral portions
KR101232075B1 (ko) 차량 시트용 레그 레스트 장치
CN112937386A (zh) 具有可变双躺椅式的前后座椅的汽车及座椅控制方法
JP4349116B2 (ja) 車両の燃料タンク配設構造
JP7073129B2 (ja) 被移動部材の移動機構及び移動機構を有する乗物用シート
CN114206667A (zh) 座椅框架
CN221393145U (zh) 座椅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