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6869B - 利用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粘结基底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粘结基底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6869B
CN102896869B CN201110211078.4A CN201110211078A CN102896869B CN 102896869 B CN102896869 B CN 102896869B CN 201110211078 A CN201110211078 A CN 201110211078A CN 102896869 B CN102896869 B CN 1028968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adhesive
redox curing
curing system
opt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10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96869A (zh
Inventor
袁寅啸
宋崇健
周绪岗
吕道强
沙比尔·阿特瓦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unbang Semiconductor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kel China Co Ltd
Henkel IP and Holdin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kel China Co Ltd, Henkel IP and Holding GmbH filed Critical Henkel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110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96869B/zh
Priority to TW101122923A priority patent/TWI548715B/zh
Priority to CN201280036338.1A priority patent/CN103717400B8/zh
Priority to KR1020147001205A priority patent/KR101952980B1/ko
Priority to PCT/CN2012/078807 priority patent/WO2013013589A1/en
Priority to EP12817262.4A priority patent/EP2736720B1/en
Priority to JP2014521923A priority patent/JP6156703B2/ja
Publication of CN102896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6869A/zh
Priority to US14/162,880 priority patent/US903985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96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68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4Pe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7Amine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C09J5/04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involving separate application of adhesive ingredients to the different surfaces to be join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C09J5/06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involving heating of the applied adhesiv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16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use of irradi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粘结基底的方法,所述基底具有阴影区域和透明区域,所述方法包括:借助氧化还原固化体系在阴影区域粘结基底,并借助包含紫外光引发剂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在透明区域粘结基底。

Description

利用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粘结基底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粘结基底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报道了可紫外光固化(以下简称为UV光固化)的粘合剂以来,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所述UV光固化粘合剂是指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迅速固化的粘合剂。如今,UV光固化粘合剂已在许多工业装配领域成功应用,尤其是需要快速装配的高技术产业领域,例如液晶显示器(LCD)制造业、照相机等光学产品制造业、光盘制造业、手表制造业、手机按键的装配、电子线路板的制造、偏光部件的制造等光电信息产业的电子部件制造。在日用品领域,例如在玻璃家具的制造、玻璃工艺品的组装、玩具、珠宝等装饰品的组装上也普遍使用UV光固化粘合剂。因为这样可获得快速、高效的生产效率。
例如,张南哲、许素莲在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上报道了《UV光固化粘合剂在LCD制作中应用》,其中主要讲述了紫外光固化粘合剂在液晶显示器(LCD)制作中的应用以及对它的技术要求。
在用于例如LCD产品的触摸屏部件与基材粘合中,举例来说,例如美国的3MInnovativePropertiesCompany于2010年3月24日递交了PCT国际申请WO2010/111316A2,其涉及具有显示屏的光学组件,其中显示面板采用粘合剂层或粘合剂组合物,以便将显示面板粘结至基本上透明的基材。所述粘合剂层包括: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和包含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活性稀释剂的反应产物,以及增塑剂,其中,粘合剂层中的反应产物可采用紫外光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而得到。
但是,现有技术中使用这些传统的UV光固化粘合剂,在一些具体的应用领域中可能会遇到问题。举例来说,当液晶面板与基材之间存在阴影区域,即光线不能透过的部分时,就会遇到由于紫外光/可见光不能透过,从而导致粘合剂不能完全固化的情形(比如基板边框的油墨区,触摸屏上的软电路板等),并会相应导致未粘合边缘的腐蚀、老化疲劳或粘结剥离的问题。通常所述阴影区域例如是边缘部分中有油墨涂层的部位等等。
为了解决阴影区域的固化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双固化粘合剂和固化方法,通常是将紫外辐照固化与热固化或湿气固化相结合。
例如,在CharlesR.Morgan等人的US4605465中(其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此),提供了一种可紫外固化和热固化的含热塑性材料的组合物。CN101654607公开了一种高纯度光热-双固化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胶粘剂是一种固化时间短、纯度高的电子封装用的胶粘剂。
梁红波等人的“光/潮气双重固化聚氨酯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高分子学报,2009年12月第12期,第1211-1218页)研究了光/潮气双重固化聚氨酯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方法中阴影区域被热或潮气固化,但使用热和湿气进行固化都各有缺陷。加热进行固化可能对显示组件特别是LCD造成破坏,另外,热固化粘合剂需要低温运输和储存。而使用潮气固化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以使潮气扩散到全部阴影区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以上缺陷的固化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采用热固化和潮气固化所带来的缺陷,本发明人提出一种不使用热或湿气固化阴影区域的方法和材料。本发明中在阴影区域使用的粘合剂可以在室温下固化和凝固,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像湿气固化那样等待很长时间,并且在阴影区域使用的粘合剂可以在室温下储存。因此,在进行紫外辐照固化后,可以简单地将基底置于室温条件下,阴影区域中的粘合剂在24小时内即可固化。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1、将两个基底粘结在一起的方法,所述基底具有阴影区域和透明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借助氧化还原固化体系在阴影区域粘结基底,并借助包含紫外光引发剂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在透明区域粘结基底。
2、根据第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基底的阴影区域上涂布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还原剂组分,在第二基底整体上涂布含有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的所述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
3、根据第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制备第一基底时,在阴影区域涂布掺入了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还原剂组分的油墨组合物,在第二基底整体上涂布含有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的所述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
4、根据第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基底的阴影区域上涂布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还原剂组分,在第二基底的阴影区域上涂布包含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组分的阴影粘合剂,在第二基底的透明区域涂布所述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并在第二基底上所述阴影粘合剂与所述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之间涂布围坝粘合剂,
所述阴影粘合剂是光学透明的粘合剂或不透明的粘合剂,
所述围坝粘合剂是在25℃下的粘度为20000-60000cps的光学透明粘合剂。
5、根据第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二基底的阴影区域上同时分配并混合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氧化剂组分和还原剂组分,并在第二基底的透明区域涂布所述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然后将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粘合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涂布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和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述两个基底层合在一起,并使用UV点固化预固化所述两个基底;
检查粘合好的基底间是否有缺陷,必要时,可以在此时返工;
使用紫外光源辐照固化透明区域中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并将粘合的基底置于室温下24小时实现氧化还原固化。
7、根据第一至五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选自一种或多种有机过氧化物。
8、根据第一至五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还原剂选自胺、吡啶、醛胺缩合物和硫脲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第一至五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还加入氧化还原固化反应促进剂乙酰丙酮铜。
10、根据第一至五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紫外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或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的利用紫外光照射固化粘合剂从而粘合基底的图示。
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案。
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案。
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方案。
图5显示了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同样含义。在抵触的情况下,以本说明书包括定义为准。
除非另外说明,所有的百分数、份数、比例等都以重量计。
当以范围、优选范围、或者优选的数值上限以及优选的数值下限的形式表述某个量、浓度或其他值或参数的时候,应当理解相当于具体揭示了通过将任意一对范围上限或优选数值与任意范围下限或优选数值结合起来的任何范围,而不考虑该范围是否具体揭示。除非另外指出,本文所列出的数值范围旨在包括范围的端点,和该范围之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固化”是指通常、但不一定是通过至少一个变量,例如时间、温度、射线、在这种材料内固化催化剂或催化促进剂的存在和用量或类似物诱导下的材料状态、状况和/或结构的变化。该术语覆盖完全及部分固化。对于本发明的目的而言,该术语是指至少部分固化,在更理想的情况下基本上或者完全固化。
基底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适合用于粘结或层合各种基底,特别是显示装置中的各种部件,特别是用于透光零部件间的装配或透光材料与不透光材料的粘接。透光材料如玻璃或透明塑料等;不透光材料如金属、不透明塑料、陶瓷、石材、皮革或木材等。塑料可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和聚酯(PET)等。最优选本发明用于粘合塑料基底或玻璃基底,例如玻璃-玻璃基底、玻璃-塑料基底或者塑料-塑料基底等。
本文中“阴影区域”是指在粘合两个基底时,紫外光无法辐照到,从而粘合剂无法完全固化的暗区,比如基板边框的油墨区、触摸屏上的软电路板等。
氧化还原固化体系
本发明中使用的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包含室温反应性氧化还原体系。所述室温反应性氧化还原体系是公知的氧化还原对体系,并且不需要在本文中进行详尽的讨论,它们包含至少一种氧化剂和至少一种还原剂,该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室温下具有共反应性,从而产生可有效引发加成聚合反应并使粘合剂固化的自由基。合适的氧化还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体系例如基于有机过氧化物与叔胺的体系(例如苯甲酰过氧化物与二甲基苯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基本上任何已知的氧化剂。代表性的氧化剂包括但不限于:有机过氧化物,例如苯甲酰过氧化物和其他二酰基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例如氢过氧化枯烯;过酸酯,例如过氧苯甲酸β-丁基酯;酮类氢过氧化物,例如甲乙酮氢过氧化物;过渡金属的有机盐,例如环烷酸钴;以及含有不稳定氯的化合物(例如磺酰氯)。
代表性的还原剂包括但不限于:胺、吡啶、醛胺缩合物、硫脲衍生物等。
所述胺选自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三乙胺、N,N-二异丙醇对氯苯胺、N,N-二异丙醇对溴苯胺、N,N-二异丙醇-对溴-间甲基苯胺、N,N-二甲基对氯苯胺、N,N-二甲基对溴苯胺、N,N-二乙基对氯苯胺以及N,N-二乙基对溴苯胺。
所述吡啶例如3,5-二乙基-1,2-二氢-1-苯基-2-丙基吡啶。
所述醛胺缩合物例如正丁醛苯胺缩合物促进剂808。其他胺醛缩合产物披露于U.S.专利Nos.5,385,958、6,984,689和5,621,032中,这些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所述硫脲衍生物例如N-苯甲酰硫脲、四甲基硫脲。
本发明中使用的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的还原剂组分的组成可以是例如:基于还原剂组分的总重量,含有:
还原剂(比如胺)1-20重量%,
固化反应促进剂(比如金属离子)0-1重量%,和
挥发性溶剂或单体80-99重量%。
这里,可以加入过渡金属催化剂例如铜盐或螯合物作为固化反应促进剂以加快固化反应。所述铜可以是羧酸铜、环烷酸铜、乙酸铜、辛酸铜、月桂酸铜、苯甲酸铜、铜的脂肪酸盐、甲酸铜、铜金属、乙酰丙酮化铜、2,4-戊二酮铜络合物、任何其他类似的铜化合物、合金、汞齐和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已知的铜衍生物。正如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公知的,也可以使用其他金属例如钴、铁、钒的离子等。
对于所述挥发性溶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挥发性溶剂,适宜的挥发性溶剂例如醇、醚、酮和低分子量的烷基酯。特别优选异丙醇、乙醇、甲氧基丙醇、乙氧基丙醇、乙氧基乙醇、丙氧基乙醇、丁氧基乙醇、丙酮、甲乙酮和N-甲基-2-吡咯烷酮。
所述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水解聚马来酸酐单体、(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
用作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包括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优选是单官能和多官能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烯基酯、和(甲基)丙烯酸杂环基酯。所述烷基优选是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并且所述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所述取代基优选选自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为2-20的环氧基、羟基等。所述烯基优选是碳原子数为2-20的烯基,并且所述烯基可以具有取代基;所述取代基优选选自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为2-20的环氧基、羟基等。所述杂环基优选是碳原子数为2-20的杂环基,其中杂原子优选选自氮和氧,并且所述杂环基可以具有取代基;所述取代基优选选自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为2-20的环氧基、羟基等。
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代表性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2-乙氧基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癸酯、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二烯基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丙烯酸己内酯、吗啉(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和它们的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单官能和多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或更多种的单官能和多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分别组合使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的还原剂组分可以是包含紫外光引发剂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LOCA)的形式,所述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可以是任何已知的粘合剂。
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LOCA)
所述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LOCA)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用于粘合基底的任何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其包含紫外光引发剂,例如PCT专利申请公开WO2011/084405、WO2011/017039、WO2010/132023、WO2010111316中公开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在此以援引的形式全文加入本发明。
所述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的粘度为500-10000cps(25℃)。
紫外光引发剂
可以使用各种紫外光引发剂。紫外光引发剂通过在200-500纳米的波长范围内有效,尤其是在不可见光相邻的光谱部分和仅仅高于超出该光谱的可见光部分有效,例如在大于200纳米至约390纳米内。
响应紫外辐射以引发并诱导(甲基)丙烯酰基官能化的可固化组分固化的可用于本发明的引发剂包括但不限于,二苯甲酮和取代的二苯甲酮、苯乙酮和取代的苯乙酮、苯偶姻及其烷基酯;呫吨酮和取代的呫吨酮、氧化膦、二乙氧基苯乙酮、苯偶姻甲醚、苯偶姻***、苯偶姻异丙醚、二乙氧基呫吨酮、氯代硫代呫吨酮、N-甲基二乙醇胺二苯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1-酮、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4-吗啉基)苯基]-1-丁酮及其混合物。
这种紫外光引发剂的实例包括以商品名“IRGACURE”和“DAROCUR”商购于CibaSpecialtyChemicalsInc.的引发剂,具体地“IRGACURE”184(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907(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369(2-苄基-2-N,N-二甲基氨基-1-(4-吗啉基苯基)-1-丁酮)、500(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和二苯甲酮的结合物)、651(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1700(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和2-羟基-2-甲基-1-苯基丙-1-酮的结合物)和819[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和“DAROCURE”1173(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烷)和4265(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和2-羟基-2-甲基-1-苯基-丙-1-酮的结合物);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以LUCIRINTPO商购于巴斯福公司(BASFCorp.))。当然,此处也可使用这些物质的结合物。当然要理解划分为紫外光光引发剂的这些光引发剂中的一些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尾吸收,因此横跨紫外光与可见光固化引发剂之间的线,但尽管如此,也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包括在本发明内。
本发明更具体地可以使用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等。
可提供紫外光和可见光二者的光源的实例包括弧光灯。可使用常规的弧光灯,例如水银短弧光灯。可使用紫外光固化的灯组件(它可包括弧光灯,例如在赫尔姆斯(Holmes)等人的美国专利No.6520663和赫尔姆斯(Holmes)的美国专利No.6881964中公开的那些,其内容援引并入本申请中)。
可用于紫外光和/或可见光固化的可商购的灯组件的实例是“ZETA7420”(购自HenkelCorporation,RockyHill,CT.))。“ZETA7420”包括玻璃滤光器以降低短波和中波灯发射。该组件可发射可见的蓝色和绿色区域内的光。
其他添加剂成分
除了以上所述的各种成分以外,本发明中使用的氧化还原固化体系还可以任选含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辅助成分,例如但不限于:光稳定剂、热稳定剂、光引发促进剂、热引发促进剂、流平剂、增韧剂、增塑剂等。
增塑剂
增塑剂可以改善或调节粘合剂组合物与基材的粘结性能。特别地,用于本发明的增塑剂为液态,在接受光辐照时不会发生交联固化,从而可以调节粘合剂固化后的硬度,提供固化后充分柔软的粘合剂组合物,将粘合剂层压和/或贴合至基底,例如显示器屏幕产生的应力最小化。
用于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的增塑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接受光辐照时不会发生交联固化即可,可以提到例如聚丁烯、聚丁二烯、氢化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和主链为聚醚的低分子量增塑剂等,以及它们的衍生物。这些增塑剂的示例性例如分别如下:
优选地,聚丁烯的重均分子量(Mw)不超过5000,例如可购自Daelim公司的PB-950、PB-1300、PB-1400、PB-2000和PB-2400等;可购自BP公司的IndopolsL50、H-7、H-8、H-35、H-50、H-100、H-300、H-1200、H-1500、H-1900、H-2100和H-6000等。还包括改性的聚丁二烯己二酸盐,如Santicizer409A等。
优选地,聚丁二烯或氢化聚丁二烯重均分子量(Mw)不超过40000。聚丁二烯的示例性实例如可购自Sartomer公司的Ricon130、Ricon134、Ricon156和Ricon131等;可购自NipponSoda公司的B-1000、B-2000和B-3000等;氢化聚丁二烯的示例性实例如可购自NipponSoda公司的GI-1000、GI-2000和GI-3000等。
优选地,聚异戊二烯的(Mw)不超过60000,例如可购自Kuraray公司的LIR-30和LIR-50等。
优选地,主链为聚醚的低分子量增塑剂(Mw)不超过3000,例如可购自Eastman公司的RosinEsters系列,如TEG-EH。
上述各成分的含量可以根据需要,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合适地选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两个基底粘结在一起的方法,所述基底具有阴影区域和透明区域,所述方法包括:借助氧化还原体系在阴影区域粘结基底,并借助包含紫外光引发剂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在透明区域粘结基底。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第一实施方案:
参考图2,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中,在第一基底的阴影区域上涂布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还原剂组分,在第二基底整体上涂布含有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的所述含有紫外光引发剂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
随后将上述两个基底层合在一起,并使用UV点固化预固化基底。检查粘合好的基底间是否有缺陷(比如气泡)。如有缺陷,可以在此时返工。使用紫外光源辐照固化透明区域中的LOCA,并将粘合的基底置于室温下,阴影区域中的粘合剂在24小时内固化。
第二实施方案:
参考图3,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中,在制备第一基底时,在阴影区域涂布掺入了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还原剂组分的油墨组合物,在第二基底整体上涂布含有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的所述含有紫外光引发剂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
随后将上述两个基底层合在一起,并使用UV点固化预固化基底。检查粘合好的基底间是否有缺陷(比如气泡)。如有缺陷,可以在此时返工。使用紫外光源辐照固化透明区域中的LOCA,并将粘合的基底置于室温下,阴影区域中的粘合剂在24小时内固化。
所述油墨组合物可以是本领域公知的用于印刷基板的常用油墨组合物,但在其中掺入了本发明的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还原剂成分,任选地掺入固化反应促进剂。
本实施方案中使用的第一基底例如可以如下制备:
在玻璃板边缘的阴影区域涂布包含本发明中使用的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还原剂组分的油墨组合物。将该油墨组合物印刷在玻璃板边缘上,油墨的厚度控制在10-20微米,用紫外光固化印好的油墨。油墨固化过程中,其中的还原剂不参加反应。
第三实施方案:
参考图4,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案中,在第一基底的阴影区域上涂布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还原剂组分,在第二基底的阴影区域上涂布包含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组分的阴影粘合剂。在第二基底的透明区域涂布所述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并在第二基底上所述阴影粘合剂与所述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之间涂布围坝粘合剂。所述阴影粘合剂是光学透明的粘合剂或不透明的粘合剂。
所述围坝粘合剂是粘度为20000-80000cps(25℃)的光学透明粘合剂。随后将上述两个基底层合在一起,并使用UV点固化预固化基底。检查粘合好的基底间是否有缺陷(比如气泡)。如有缺陷,可以在此时返工。使用紫外光源辐照固化透明区域中的LOCA,并将粘合的基底置于室温下,阴影区域中的粘合剂在24小时内固化。
所述围坝粘合剂的粘度远高于市售液体光学粘合剂的粘度(市售液体光学粘合剂在25℃下的粘度一般为500-10000cps)。使用所述围坝粘合剂的目的是防止阴影粘合剂混合/扩散入透明区域中。当所述阴影粘合剂是不透明的粘合剂时,如果阴影粘合剂混入透明区域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中,可能影响透明区域的光学透明度。
第四实施方案:
参考图5,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案中,在第二基底的阴影区域上同时分配并混合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氧化剂组分和还原剂组分,并在第二基底的透明区域涂布所述的液体透明粘合剂,然后将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层合在一起。
用于同时分配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氧化剂组分和还原剂组分的装置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购自TAHIndustries的NanoTM。
随后使用UV点固化预固化基底。检查粘合好的基底间是否有缺陷(比如气泡)。如有缺陷,可以在此时返工。使用紫外光源辐照固化透明区域中的LOCA,并将粘合的基底置于室温下,阴影区域中的粘合剂在24小时内固化。
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可以含有开放时间延长剂,从而在分配并混合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氧化剂组分和还原剂组分后有足够的时间将第一基底层合在第二基底上。
“开放时间”是指在将两部分粘合剂混合之后,在该混合物凝固和固化之前的时间。所述开放时间延长剂可以是蜡基组分。该类体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术语“蜡”不但包括狭义的蜡,还包括脂肪醇。例如,可以使用石蜡等。在60-62℃下熔融的石蜡,例如得自IGI,Agincourt,Ontario,Canada的蜡1977A是合适的。
在本发明中,所述室温是指15-35℃的温度范围。
实施例
下面用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实施例1对应于上述第一实施方案。
·含有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
63份带有丙烯酸酯的聚氨酯,3641AA,购自Bomar
14份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12份2(2-乙氧基乙氧基)丙烯酸乙酯
6份丙烯酸异冰片酯
0.5份糖精
1.5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
1份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
2份氢过氧化枯烯
所有份数是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总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
·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还原剂组分
89.98份乙醇
0.02份乙酰丙酮铜
10份N,N二甲基甲酰胺
所有份数是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总的还原剂组分。
根据上述组成配制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含有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氧化剂的液体透明粘合剂和还原剂组分。分别将上述用于含有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的液体透明粘合剂和还原剂组分的化合物各自加入混合容器中,如购自FlackTekInc.,Landrum,SouthCarolina的Max200(约100cm3),使用购自FlackTekInc.的HauschildSpeedmixerTMDAC600FV,将所述混合物在2200rpm下运转4分钟进行混合。
按照第一实施方案的步骤将所述含有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氧化剂的液体透明粘合剂涂布在第二基底整体上,将还原剂组分涂布在第一基底的阴影区域上。
将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层合,然后,使用USHIOSP-9点光源设备对基底进行预固化,辐照能量为约680mJ/cm2,辐射功率为约170mW/cm2,照射时间为约4秒。检查预固化后的基底是否有瑕疵,必要时进行返工。之后,使用FusionDRS-10/12UV设备对基底进行紫外辐照固化,辐照能量为约3000mJ/cm2,辐射功率为约600mW/cm2,照射时间为约5秒。最后,将基底放置在室温(25℃)下。
使用SANSCMT7504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设备来测定阴影区的粘合剂固化状态和固化时间。
测定发现,在室温下放置约10分钟后,阴影区域的氧化还原固化体系完全固化。
实施例2
实施例2对应于上述第一实施方案,其中使用的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还原剂组分中不含固化反应促进剂。
·含有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
70份带有丙烯酸酯的聚氨酯,3641AA,购自Bomar
14份丙烯酸异冰片酯
12.5份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3份氢过氧化枯烯
0.5份糖精
所有份数是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总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
·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还原剂组分
78份丙酮
2份N-苯甲酰硫脲
20份N,N二甲基甲酰胺
所有份数是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总的还原剂组分。
根据上述组成配制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含有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和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还原剂组分。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
按照第一实施方案的步骤将所述含有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氧化剂的液体透明粘合剂涂布在第二基底整体上,将还原剂组分涂布在第一基底的阴影区域上。
将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层合,然后,使用USHIOSP-9点光源设备对基底进行预固化,辐照能量为约680mJ/cm2,辐射功率为约170mW/cm2,照射时间为约4秒。检查预固化后的基底是否有瑕疵,必要时进行返工。之后,使用FusionDRS-10/12UV设备对基底进行紫外辐照固化,辐照能量为约3000mJ/cm2,辐射功率为约600mW/cm2,照射时间为约5秒。最后,将基底放置在室温(25℃)下。
使用SANSCMT7504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设备来测定阴影区的粘合剂固化状态和固化时间。
测定发现,在室温下放置约3小时后,阴影区域的氧化还原固化体系完全固化。
实施例3
实施例3对应于上述第二实施方案。
·玻璃基板
在玻璃板边缘区域涂布包含本发明中使用的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还原剂组分的油墨组合物。首先将液态油墨组合物印刷在玻璃板上。油墨的厚度控制在15微米。用紫外光固化印好的油墨。
·油墨组合物的组成为
所有份数是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总的油墨组合物。
·含有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
63份带有丙烯酸酯的聚氨酯,UV-3000B,购自NipponGohsei
14份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12份2(2-乙氧基乙氧基)丙烯酸乙酯
6份丙烯酸异冰片酯
0.5份糖精
1.5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
1份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
2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所有份数是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总的氧化剂组分。
根据上述组成配制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含有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
按照第二实施方案的步骤将所述含有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涂布在第二基底整体上。
将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层合,然后,使用USHIOSP-9点光源设备对基底进行预固化,辐照能量为约680mJ/cm2,辐射功率为约170mW/cm2,照射时间为约4秒。检查预固化后的基底是否有瑕疵,必要时进行返工。之后,使用FusionDRS-10/12UV设备对基底进行紫外辐照固化,辐照能量为约3000mJ/cm2,辐射功率为约600mW/cm2,照射时间为约5秒。最后,将基底放置在室温(25℃)下。
使用SANSCMT7504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设备来测定阴影区的粘合剂固化状态和固化时间。
测定发现,在室温下放置约30分钟后,阴影区域的氧化还原固化体系完全固化。
实施例4
实施例4对应于上述第三实施方案。
·含有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的阴影粘合剂
70份带有丙烯酸酯基团的聚氨酯
14份丙烯酸异冰片酯
12.5份2-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3份氢过氧化枯烯
0.5份糖精
所有份数是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总的氧化剂组分。
·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还原剂组分
89.98份异丙醇
0.02份乙酰丙酮铜
10份三乙胺
所有份数是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总的还原剂组分。
·光学透明围坝粘合剂
40份具有(甲基)丙烯酸酯结构的聚异戊二烯,UC-203,购自Kuraray公司
50份具有悬吊1,2-乙烯结构的聚丁二烯,LBR307,购自Kuraray公司
2份3-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6份二环戊烯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dicyclopentenyloxyethylmethacrylate)
2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
所有份数是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总的光学透明围坝粘合剂。
在25℃测得粘度为30000cps。
·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
63份带有丙烯酸酯的聚氨酯,3641AA,购自Bomar
14份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12份2(2-乙氧基乙氧基)丙烯酸乙酯
6份丙烯酸异冰片酯
0.5份糖精
1.5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
1份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
2份氢过氧化枯烯
所有份数是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总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
上述阴影粘合剂、光学透明围坝粘合剂和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的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
按照第三实施方案的步骤将所述含有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氧化剂的阴影粘合剂涂布在第二基底的阴影区域上,将所述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涂布在透明区域上,并在第二基底上所述阴影粘合剂与所述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之间涂布所述光学透明围坝粘合剂。
然后,将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层合,使用USHIOSP-9点光源设备对基底进行预固化,辐照能量为约680mJ/cm2,辐射功率为约170mW/cm2,照射时间为约4秒。检查预固化后的基底是否有瑕疵,必要时进行返工。之后,使用FusionDRS-10/12UV设备对基底进行紫外辐照固化,辐照能量为约3000mJ/cm2,辐射功率为约600mW/cm2,照射时间为约5秒。最后,将基底放置在室温(25℃)下。
使用SANSCMT7504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设备来测定阴影区的粘合剂固化状态和固化时间。
测定发现,在室温下放置约30分钟后,阴影区域的氧化还原固化体系完全固化。
实施例5
实施例5对应于上述第四实施方案。
·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氧化剂组分
70份带有丙烯酸酯的聚氨酯,CN8004,购自Sartomer
14份丙烯酸异冰片酯
12.5份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3份氢过氧化枯烯
0.5份糖精
所有份数是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总的氧化剂组分。
·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还原剂组分
70份CN8004,购自Sartomer
14份丙烯酸异冰片酯
12.5份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3份三乙胺
0.5份乙酰丙酮铜
所有份数是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总的还原剂组分。
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LOCA)
63份带有丙烯酸酯的聚氨酯,UV-3000B,购自NipponGohsei
14份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12份2(2-乙氧基乙氧基)丙烯酸乙酯
6份丙烯酸异冰片酯
0.5份糖精
1.5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
1份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
2份氢过氧化枯烯
所有份数是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总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
上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氧化剂组分、还原剂组分和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LOCA)的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
按照第四实施方案的步骤使用购自TAHIndustries的NanoTM将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氧化剂组分和还原剂组分分配在第二基底的阴影区域上,并将所述及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分别涂布在第二基底的透明区域上。
将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层合,然后,使用USHIOSP-9点光源设备对基底进行预固化,辐照能量为约680mJ/cm2,辐射功率为约170mW/cm2,照射时间为约4秒。检查预固化后的基底是否有瑕疵,必要时进行返工。之后,使用FusionDRS-10/12UV设备对基底进行紫外辐照固化,辐照能量为约3000mJ/cm2,辐射功率为约600mW/cm2,照射时间为约5秒。最后,将基底放置在室温(25℃)下。
使用SANSCMT7504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设备来测定阴影区的粘合剂固化状态和固化时间。
测定发现,在室温下放置约30分钟后,阴影区域的氧化还原固化体系完全固化。
如上所述,本发明利用紫外辐照固化和室温下的氧化还原固化,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基底很好地粘合在一起,不需要加热和湿气,很好地解决了阴影区域难以固化的问题。
尽管以典型的实施方案来示例和阐述了本发明,但其意图不是将本发明限于所显示的细节,因为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下可能存在多种改动和替代。由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仅通过常规实验就可能获得在此公开的本发明的改进和等同方案,所有这些改进和等同方案均应视为是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之内。

Claims (6)

1.将两个基底粘结在一起的方法,所述基底具有阴影区域和透明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借助氧化还原固化体系在阴影区域粘结基底,并借助包含紫外光引发剂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在透明区域粘结基底,
其中在第一基底的阴影区域上涂布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还原剂组分,在第二基底的阴影区域上涂布包含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的阴影粘合剂,在第二基底的透明区域涂布所述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并在第二基底上所述阴影粘合剂与所述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之间涂布围坝粘合剂,
所述阴影粘合剂是光学透明的粘合剂或不透明的粘合剂,
所述围坝粘合剂是在25℃下的粘度为20000-60000cps的光学透明粘合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涂布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和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述两个基底层合在一起,并使用UV点固化预固化所述两个基底;
检查粘合好的基底间是否有缺陷,必要时,可以在此时返工;
使用紫外光源辐照固化透明区域中的液体光学透明粘合剂,并将粘合的基底置于室温下24小时实现氧化还原固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氧化剂选自一种或多种有机过氧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的还原剂选自胺、吡啶、醛胺缩合物和硫脲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还原固化体系中还加入氧化还原固化反应促进剂乙酰丙酮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紫外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或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
CN201110211078.4A 2011-07-25 2011-07-25 利用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粘结基底的方法 Active CN1028968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1078.4A CN102896869B (zh) 2011-07-25 2011-07-25 利用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粘结基底的方法
TW101122923A TWI548715B (zh) 2011-07-25 2012-06-27 利用紫外輻照固化-氧化還原固化黏合劑體系黏結基底之方法
KR1020147001205A KR101952980B1 (ko) 2011-07-25 2012-07-18 Uv 방사 경화-산화환원 경화 접착제 시스템을 사용하는 기판의 결합 방법
PCT/CN2012/078807 WO2013013589A1 (en) 2011-07-25 2012-07-18 A method for bonding substrates using a uv radiation curing-redox curing adhesive system
CN201280036338.1A CN103717400B8 (zh) 2011-07-25 2012-07-18 使用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粘结基底的方法
EP12817262.4A EP2736720B1 (en) 2011-07-25 2012-07-18 A method for bonding substrates using a uv radiation curing-redox curing adhesive system
JP2014521923A JP6156703B2 (ja) 2011-07-25 2012-07-18 Uv照射硬化型−レドックス硬化型接着剤系を用いる基材の接着方法
US14/162,880 US9039852B2 (en) 2011-07-25 2014-01-24 Method for bonding substrates using a UV radiation curing-redox curing adhesive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1078.4A CN102896869B (zh) 2011-07-25 2011-07-25 利用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粘结基底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6869A CN102896869A (zh) 2013-01-30
CN102896869B true CN102896869B (zh) 2016-03-02

Family

ID=475694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1078.4A Active CN102896869B (zh) 2011-07-25 2011-07-25 利用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粘结基底的方法
CN201280036338.1A Active CN103717400B8 (zh) 2011-07-25 2012-07-18 使用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粘结基底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6338.1A Active CN103717400B8 (zh) 2011-07-25 2012-07-18 使用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粘结基底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039852B2 (zh)
EP (1) EP2736720B1 (zh)
JP (1) JP6156703B2 (zh)
KR (1) KR101952980B1 (zh)
CN (2) CN102896869B (zh)
TW (1) TWI548715B (zh)
WO (1) WO20130135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99818A1 (en) 2013-10-08 2015-04-09 Dymax Corporation Tri-curable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JP5778304B2 (ja) * 2014-02-28 2015-09-1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デバイス封止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JP5778303B2 (ja) * 2014-02-28 2015-09-1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デバイス封止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US9315695B2 (en) 2014-06-26 2016-04-19 Dymax Corporation Actinic radiation and moisture dual curable composition
WO2016053877A1 (en) 2014-09-30 2016-04-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methods and articles thereby
WO2016106352A1 (en) 2014-12-23 2016-06-3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ual cure polythioether
US10174146B2 (en) 2015-05-14 2019-01-08 Dymax Corporation Dual cure acrylic formulations and methods to cure thereof
JP6638125B2 (ja) * 2015-07-08 2020-01-29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EP3549994A4 (en) 2016-11-30 2020-08-05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ADHESIVE COMPOSITION, ADHESIVE LAYER, AND ADHESIVE SHEET
CN107526470A (zh) * 2017-08-23 2017-12-29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水胶贴合预固化夹具及预固化方法
WO2019157265A1 (en) * 2018-02-09 2019-08-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imer-initiated cure of structural adhesive film
EP3749725B1 (en) * 2018-02-09 2024-05-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ilm-initiated cure of structural adhesive film
CN109370505A (zh) * 2018-09-21 2019-02-22 苏州吉格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v-化学双固化双组份胶水及其制备方法
EP3924999A4 (en) 2019-02-15 2022-11-02 Kulicke & Soffa Netherlands B.V. DYNAMIC RELEASE STRIPS FOR SEPARATE COMPONENT ASSEMBLY
CN109971370A (zh) * 2019-02-27 2019-07-05 惠州市德佑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双重固化液态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及其促进剂的制备方法
GB2583920B (en) * 2019-05-10 2023-09-27 Henkel Ag & Co Kgaa Method for bonding three-dimensional articles made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102019216737B4 (de) * 2019-10-30 2023-08-10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stoffschlüssigen Verbinden eines ersten Bauteils mit einem zweiten Bauteil
JP7264024B2 (ja) * 2019-11-27 2023-04-25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接着剤
EP4078662A4 (en) * 2019-12-17 2024-05-29 Kulicke & Soffa Netherlands B V ADHESIVE STRIPS FOR RECEIVING DISCREET COMPONENTS
WO2023031695A1 (en) * 2021-09-02 2023-03-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epara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s with minimal gel content
DE102021131779A1 (de) * 2021-12-02 2023-06-07 Marelli Stuttgart (Germany) GmbH Verfahren zum Zusammenbau einer Anzeigeeinheit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nach dem Verfahren zusammengebaute Anzeigeeinheit
CN116487585A (zh) * 2022-01-13 2023-07-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86492A1 (en) * 2007-12-28 2009-07-0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hermally and actinically curable adhesive composition
CN101482786A (zh) * 2009-01-08 2009-07-15 深圳市中显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基板贴合方法
CN101495293A (zh) * 2006-07-28 2009-07-29 洛德公司 双重固化粘合剂配制物
CN101802119A (zh) * 2007-09-26 2010-08-11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及粘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38763A (ja) * 1982-02-12 1983-08-17 Kyoritsu Kagaku Sangyo Kk 接着剤組成物
US4605465A (en) * 1982-04-26 1986-08-12 W. R. Grace & Co. UV and thermally curable, thermoplastic-containing compositions
JPS62125913A (ja) * 1985-11-27 1987-06-08 Kyoritsu Kagaku Sangyo Kk 自動車用ガラスの取付方法
JPH01207371A (ja) * 1988-02-15 1989-08-21 Seiko Epson Corp 小型防水装置用接着剤
JP2863025B2 (ja) * 1991-05-21 1999-03-0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接着構造体の組立方法
EP0537006A3 (en) 1991-10-10 1993-06-16 Elastochem, Inc. Fluxed composites
US5385958A (en) 1993-03-05 1995-01-31 Dymax Corporation Activator formulation and composition utilizing same
FR2804121A1 (fr) 2000-01-24 2001-07-27 Michelin Soc Tech Composition de caoutchouc pour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e charge blanche renforcante et un systeme de couplage ( charge blanche/elastomere)
US6520663B1 (en) 2000-03-23 2003-02-18 Henkel Loctite Corporation UV curing lamp assembly
JP2008059945A (ja) * 2006-08-31 2008-03-13 Nagase Chemtex Corp 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US7910033B2 (en) * 2007-04-03 2011-03-22 Sony Chemical & Information Devic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mage display device
WO2010111316A2 (en) 2009-03-27 2010-09-3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assembly having 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disassembling same
SG166693A1 (en) 2009-05-15 2010-12-29 Hi P Internat Ltd A method for insert molding glass or an inorganic material
KR20120041238A (ko) 2009-08-03 2012-04-30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반사방지성 투명 emi 차폐 광학 필터
CN101654607B (zh) 2009-09-08 2013-01-16 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光热-双固化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KR20110051048A (ko) * 2009-11-09 2011-05-1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입력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SG181534A1 (en) * 2009-12-17 2012-07-3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Display panel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DE102010030437A1 (de) 2010-06-23 2011-12-29 Henkel Ag & Co. Kgaa TPU-Kaschierklebstoff
JP2013253117A (ja) * 2010-09-28 2013-12-19 Denki Kagaku Kogyo Kk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5837320B2 (ja) * 2011-04-08 2015-12-24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5293A (zh) * 2006-07-28 2009-07-29 洛德公司 双重固化粘合剂配制物
CN101802119A (zh) * 2007-09-26 2010-08-11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及粘接方法
WO2009086492A1 (en) * 2007-12-28 2009-07-0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hermally and actinically curable adhesive composition
CN101482786A (zh) * 2009-01-08 2009-07-15 深圳市中显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基板贴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7400A (zh) 2014-04-09
KR20140047072A (ko) 2014-04-21
EP2736720A1 (en) 2014-06-04
WO2013013589A1 (en) 2013-01-31
KR101952980B1 (ko) 2019-02-27
EP2736720B1 (en) 2016-09-07
TWI548715B (zh) 2016-09-11
CN103717400B8 (zh) 2016-08-10
US20140138013A1 (en) 2014-05-22
JP6156703B2 (ja) 2017-07-05
TW201305305A (zh) 2013-02-01
JP2014527099A (ja) 2014-10-09
CN102896869A (zh) 2013-01-30
US9039852B2 (en) 2015-05-26
CN103717400B (zh) 2016-01-20
EP2736720A4 (en) 2015-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6869B (zh) 利用紫外辐照固化-氧化还原固化粘合剂体系粘结基底的方法
US11299601B2 (en) UV-photocured resin layer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553081B (zh) 黏合劑組合物及其用途
US9708518B2 (en) Optical transparent dual cure adhesives composition
KR102219043B1 (ko) 광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2426494B (zh) 一种触摸屏基板的粘合方法及其粘结剂
JP2014523472A6 (ja) 接着剤組成物
CN102898956A (zh) 光固化的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EP2643729A1 (en) Electronic display including an obscuring lay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3477270A (zh) 制造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3450817A (zh) 粘合剂组合物
CN102898962A (zh) 双固化粘着组合物
CN109504321A (zh) 一种无溶剂型uv光固化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5421A (zh) 用于两步法粘合剂体系的促进剂
JP5221040B2 (ja) 近赤外線吸収透明粘着シート
JP2017179193A (ja) 多層型粘着剤
JP2017535638A (ja) Uv硬化性粘着剤(psa)又は段階処理可能なpsa系を用いた組立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23

Address after: 201203 Zhang Heng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No. 928

Applicant after: Henkel Co.,Ltd.

Applicant after: HENKEL IP & HOLDING GmbH

Address before: 201203 Zhang Heng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No. 928

Applicant before: Henkel Co.,Ltd.

Applicant before: Henkel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23

Address after: 201203 Zhang Heng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No. 928

Applicant after: Henkel Co.,Ltd.

Applicant after: Henkel Corp.

Address before: 201203 Zhang Heng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No. 928

Applicant before: Henke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24

Address after: Dusseldorf

Patentee after: HENKEL AG & Co.KGaA

Patentee after: HENKEL IP & HOLDING GmbH

Address before: 201203 Zhang Heng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No. 928

Patentee before: Henkel Co.,Ltd.

Patentee before: HENKEL IP & HOLDING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0

Address after: Room 106A, north side, first floor, sensor Industrial Park, No. 15, Gangao Road,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Runbang semiconductor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Dusseldorf

Co-patentee before: HENKEL IP & HOLDING GmbH

Patentee before: HENKEL AG & Co.KGa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