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1744A - 通过使用不同资源执行重传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过使用不同资源执行重传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1744A
CN102891744A CN2012102497537A CN201210249753A CN102891744A CN 102891744 A CN102891744 A CN 102891744A CN 2012102497537 A CN2012102497537 A CN 2012102497537A CN 201210249753 A CN201210249753 A CN 201210249753A CN 102891744 A CN102891744 A CN 102891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unch point
package
transmission
resource group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97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从廉
杨华龙
颜嘉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02891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17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一无线通信***的至少一发射点重传一封包到所述无线通信***中一移动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有于一第一次传输中,通过使用一第一资源群组,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移动装置;以及在所述至少一发射点于所述第一次传输中传送所述封包后,于一第二次传输中,通过使用一第二资源群组,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移动装置。

Description

通过使用不同资源执行重传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尤其指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用来通过使用不同资源来执行重传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画(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为了改善通用行动电信***(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制定了具有较佳效能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其支援第三代合作伙伴计画第八版本(3GPP Rel-8)标准及/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画第九版本(3GPP Rel-9)标准,以满足使用者日益增加的需求。长期演进***被视为提供高数据传输率、低潜伏时间、封包最佳化以及改善***容量和覆盖范围的一种新无线介面及无线网络结构,包含有由复数个演进式基地台(evolved Node-Bs,eNBs)所组成的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一方面与用户端进行通信,另一方面与处理非存取层(Non Access Stratum,NAS)控制的核心网路进行通信,而核心网络包含伺服闸道器(serving gateway)及行动管理单元(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等实体。
先进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为长期演进***的进阶版本,其包含有载波集成(carrier aggregation)、协调多点传送/接收(coordinated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CoMP)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等先进技术,以延展频带宽度、提供快速转换功率状态及提升小区边缘效能。为了使先进长期演进***中的用户端及演进式基地台能相互通信,用户端及演进式基地台必须支援为了先进长期演进***所制定的标准,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画第十版本(3GPP Rel-10)标准或较新版本的标准。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程序是使用于一通信***(如长期演进***及先进长期演进***)中,用来提供高效率及可靠的通信。不同于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程序,前向错误更正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de,FEC)及软合并(soft combining)会被使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中。详细来说,于一传送端(如演进式基地台)传送包含有多个编码的位元的一封包(如一数据串流(data stream)、一讯框(frame)或一传输区块(transport block))到一接收端之前,传送端会先将所述封包分割为多个区块,即多个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于一次传输或重传(retransmission)中,传送端仅会传送多个冗余版本中一冗余版本。根据重传中所传送冗余版本与之前所传送的冗余版本是否相同,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的软合并可分为两种:追赶合并(chase combining,CC)及增量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IR)。当所述封包的相同冗余版本于每次重传中被传送时,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是一基于追赶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CC-based HARQ)。当所述封包的不同冗余版本可于重传中被传送时,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是一基于增量冗余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IR-based HARQ)。
举例来说,在传送端于第一次传输中传送封包的一冗余版本到接收端后,若接收端可通过解码所述冗余版本,成功地还原封包,接收端会回传一收讫确认(acknowledgement,ACK)到传送端。相反地,若接收端未能通过解码所述冗余版本,成功地还原封包,接收端会回传一未收讫错误(negativeacknowledgement,NACK)到传送端。在此情形下,接收端会储存所述封包的冗余版本于接收端的软性缓冲器(soft buffer)中,并等待传送端于第二次传输(即第一次重传)中重传所述封包的一冗余版本。当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是一基于追赶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时,第一次传输及第二次传输中所传送的冗余版本是相同的版本,当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是一基于增量冗余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时,第一次传输及第二次传输中所传送的冗余版本可为不同的版本。在接收端于第二次传输中接收冗余版本后,接收端可通过联合解码两份冗余版本(相同或不同),以还原封包。因此,接收端有较大的机率还原封包。接收端会持续进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即累积所述封包的冗余版本),直到所述封包被还原或到达最大重传次数。由于具有少量错误的封包可直接通过使用前向错误更正码被还原(即不需要重传),具有较多错误的封包可通过联合解码多个冗余版本被还原。因此,通信***的输出量(throughput)可因重传次数减少而增加。
先进长期演进***使用载波集成以达成更高频带宽度的数据传输,可通过聚合5个频带宽度为20MHz的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s,CCs)以支援高达100MHz的频带宽度,其中每个分量载波均向后相容于3GPP Rel-8所规范的单一载波。先进长期演进***同时支援连续及非连续的分量载波,载波集成可通过聚合非连续分量载波以增加频带宽度弹性。当用户端被设定有载波集成时,用户端可于一或多个分量载波上接收及/或传送封包,以增加输出率(throughput)。于先进长期演进***中,演进式基地台可配置不同数量的上行链路(uplink,UL)分量载波及下行链路(downlink,DL)分量载波予用户端。更进一步地,用户端所使用的分量载波必须包含有一下行链路主要分量载波(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PCC)及一上行链路主要分量载波,其余分量载波则分别为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次要分量载波(secondarycomponent carrier,SCC)。下行链路主要分量载波及上行链路主要分量载波用来提供用户端及演进式基地台交换控制信息。上行链路次要分量载波及下行链路次要分量载波的数量相关于用户端能力及可分配的无线资源。
另一方面,当协调多点传送/接收被设定予用户端及多个发射点时,用户端可同时与多个发射点进行通信,即通过部分或所有发射点存取服务。举例来说,一发射点可为一演进式基地台、一中继站(relay node)或演进式基地台的一远端天线(远端无线站台(remote radio head,RRH))。更详细来说,一演进式基地台可管理单一发射点或多个发射点。也就是说,不同发射点的小区识别(cell ID)可为不同(当由不同演进式基地台所管理时)或相同(当由相同演进式基地台所管理时)。因此,由于可达到较佳的信号质量,传送于用户端及多个发射点间的信号较易于被还原。
详细来说,当有多个发射点参与协调多点传送/接收的运作时,其中一发射点为一服务点(serving point)(即服务小区(serving cell))。一般而言,服务点与用户端间的链路质量是优于其他发射点与用户端间的链路质量。进一步地,协调多点传送/接收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别:联合处理(JointProcessing,JP)及协调调度/波束成形(Coordinated Scheduling/Beamforming,CS/CB)。联合处理及协调调度/波束成形的主要差异是当使用(即启用)联合处理时,所有的发射点均具有用户端所需数据;而当使用协调调度/波束成形时,仅有服务点具有用户端所需数据。联合处理可进一步分类为联合传送(joint transmission)及动态点选择(dynamic cell selection)。当使用联合传送时,用户端的数据可通过多个发射点传送(如以同步或非同步的方式)到用户端,以改善信号质量及/或消除干扰;当使用动态点选择时,用户端的数据仅会通过其中一发射点(如根据用户端的建议或选择)传送到用户端,以改善信号质量及/或避免干扰。另一方面,当使用协调调度/波束成形时,用户端的数据仅会通过服务点传送到用户端,此时其他发射点会通过停止传送数据或调整波束成形来减轻干扰。
然而,根据已知技术,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及协调多点传送/接收同时运作时,用户端的封包只能在使用相同资源的情形下,通过同一发射点传送到用户端。也就是说,一发射点通过使用一组资源区块(resource blocks)将封包传送到用户端后,仅能由相同的发射点通过使用相同的一组资源区块来执行所述封包的重传。若用户端与所述发射点之间的链路质量不佳或资源区块所经历的信道质量不佳时,可能会需要大量的重传才能还原所述封包。在需要由相同的发射点通过使用相同的资源来执行重传的规则的限制之下,无法实现协调多点传送/接收所支援的多样性(diversity)。如此一来,在协调多点传送/接收运作时,将无法最大化用户端的输出率。因此,如何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及协调多点传送/接收同时运作时,最大化用户端的输出率是待解决的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及其通信装置,用于通过使用不同资源来执行重传,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一无线通信***的至少一发射点(transmission point)重传一封包到所述无线通信***中一移动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有于一第一次传输中,通过使用一第一资源群组,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移动装置;以及在所述至少一发射点于所述第一次传输中传送所述封包后,于一第二次传输中,通过使用一第二资源群组,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移动装置。
本发明还公开一无线通信***的至少一发射点(transmission point),用于重传一封包到所述无线通信***中一移动装置,所述至少一发射点包含有一装置,用来于一第一次传输中,通过使用一第一资源群组,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移动装置;以及一装置,用来在所述至少一发射点于所述第一次传输中传送所述封包后,于一第二次传输中,通过使用一第二资源群组,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移动装置。
在此配合下列图示、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权利要求书,将上述及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与优点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不同资源群组来重传封包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多个分量载波上不同资源群组来重传封包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多个分量载波上不同资源群组来重传封包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多个发射点及多个分量载波上不同资源群组来重传封包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不同阶层来重传封包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无线通信***
20                         通信装置
200                        处理装置
210                        储存单元
214                        程序码
220                        通信介面单元
30                         流程
300、302、304、306         步骤
400~408、500~508、600~  资源群组
608、700~717、800~803
CC1~CC3、CC1a~CC3a、     分量载波
CC1b~CC3b
LR1、LR2                   阶层
PKT1~PKT3、PKT1a~        封包
PKT3a、PKT1b~PKT3b、
PKT1c~PKT6c、PKT1d、
PKT2d
ReV0~ReV2                冗余版本
TP1~TP7                  发射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10的示意图,其简略地是由7个发射点(transmission points)TP1~TP7及一用户端(user equipment,UE)所组成,其中每个发射点可与用户端进行通信(如数据传输及接收)。无线通信***10较佳地可为采用宽频分码多重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的通用行动电信***(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或者,无线通信***10可为采用正交分频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及/或正交分频多重存取(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先进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或先进长期演进***的后继者。此外,用户端及发射点TP1~TP7可运作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程序,以改善用户端的输出率,其中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的软合并(soft combining)可为追赶合并(chase combining,CC)及增量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IR)。
需注意的是,发射点TP1~TP7及用户端是用来说明无线通信***10的结构。实际上,发射点TP1~TP7可为通用行动电信***中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的基地台(Node-Bs,NBs),或者为长期演进***或先进长期演进***中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Evolved-UTRAN,E-UTRAN)的演进式基地台(evolved NBs,eNBs)、中继站(relay nodes)及/或远端无线站台(remoteradio head,RRH),不限于此。用户端可为移动电话、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电子书及可携式计算机***等装置。此外,根据传输方向,可将发射点及用户端分别视为传送端或接收端。举例来说,对于一上行链路(uplink,UL)而言,用户端为传送端而发射点为接收端;对于一下行链路(downlink,DL)而言,发射点为传送端而用户端为接收端。
此外,无线通信***10可视为一由多个发射点所构成的多点合作网络(multi-point cooperative network),其包含有多个发射点。也就是说,用户端可传送信号(如封包(packet))到发射点TP1~TP7中一第一组发射点,用户端再从发射点TP1~TP7中一第二组发射点接收信号,其中第一组发射点与第二组发射点可相同或不同。如此一来,可改善信号的信号质量。举例来说,无线通信***10可为先进长期演进***,亦即无线通信***10支援协调多点传送/接收(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CoMP)。协调多点传送/接收可被设定为联合处理(Joint Processing,JP)(即联合传送(joint transmission)或动态点选择(dynamic point selection))或协调调度/波束成形(Coordinated Scheduling/Beamforming,CS/CB),不限于此。进一步地,在不失一般性的情形下,图1中发射点TP1可被视为用户端的服务点(serving point)(即服务小区(serving cell)),其中服务点与用户端间的链路质量是优于其他发射点与用户端间的链路质量。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2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20可为图1中的用户端或发射点,包含一处理装置200、一储存单元210以及一通信介面单元220。处理装置200可为一微处理器或一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储存单元210可为任一数据储存装置,用来储存一程序码214,处理装置200可通过储存单元210读取及执行程序码214。举例来说,储存单元210可为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SIM)、只读式内存(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内存(Random-Access Memory,RAM)、光盘只读内存(CD-ROM/DVD-ROM)、磁带(magnetic tape)、硬盘(hard disk)及光学数据储存装置(optical data storage device)等,而不限于此。通信介面单元220可为一无线收发器,其根据处理装置200的处理结果,用来传送及接收信息(如消息或封包)。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30的流程图。流程30用于图1的发射点TP1~TP7中,用来从发射点TP1~TP7中一或多个发射点重传封包。流程30可被编译成程序码214,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00:开始。
步骤302:于一第一次传输中,通过使用一第一资源群组,从发射点TP1~TP7中至少一发射点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用户端。
步骤304:在所述至少一发射点于所述第一次传输中传送所述封包后,于一第二次传输中,通过使用一第二资源群组,从发射点TP1~TP7中至少一发射点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用户端,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群组及所述第二资源群组是不同资源群组。
步骤306:结束。
根据流程30,于第一次传输中,通过使用第一资源群组(resource group),从发射点TP1~TP7中至少一发射点传送封包到用户端后,用户端未能还原(如解码)封包,因此用户端要求重传所述封包。接着,于第二次传输(即第一次重传)中,通过使用第二资源群组,从发射点TP1~TP7中至少一发射点传送封包到用户端,其中第一资源群组及第二资源群组是不同资源群组。由于在两次传输中,封包分别通过第一资源群组及第二资源群组传送到用户端,这两次传输所经历的信道通常不相关(uncorrelated)(即不同),两次传输的所遭遇的信道不会同时处于不良状态,即封包不会于两次传输中均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于用户端接收及合并两次传输中所收到的封包后,用户端有很高的机率可成功地还原封包。即使用户端仍未能于第二次传输后还原封包,用户端可继续流程30,即于第三次传输中,通过使用第三资源群组,从发射点TP1~TP7中至少一发射点传送封包到用户端,其中第二资源群组及第三资源群组是不同资源群组,直到封包被正确地还原或到达最大重传次数为止。因此,可实现不同资源群组所提供的多样性(diversity),使封包在较少的重传次数内被还原。如此一来,可改善用户端的输出率。
需注意的是,本发明的精神在于通过使用不同资源群组(即资源)来执行封包的重传,以实现(即获得)不同资源群组所支援的多样性,进而改善用户端的输出率。流程30的实现方式是未有所限。
举例来说,请参考图4,其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不同资源群组来重传封包的示意图。于图4中,以格纹方块表示配置予用户端用来执行封包的初始传输或重传的资源区块(resource block),以空白方块表示未使用或配置予其他用户端的资源区块。详细来说,用户端准备使用资源区块400~408,从发射点TP1、TP3及TP4接收封包PKT1~PKT4,其中一资源区块(即资源区块400~408中一资源区块)用来表示位于同一列的格纹方块。时间(即传输及重传)、频率(即资源区块)及空间(即发射点)等参考座标也绘示于图4中。较佳地,根据频率指标(frequency index)(即子载波(subcarrier index)指标),资源区块存在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one-to-one correspondence)。举例来说,资源区块400、403及406的频率指标是相同,资源区块401、404及407的频率指标是相同,以及资源区块402、405及408的频率指标是相同。为便于说明,将资源区块400~408分为3个资源群组RG1~RG3,其中资源群组RG1包含有资源区块400、404及408,资源群组RG2包含有资源区块401、405及406,以及资源群组RG3包含有资源区块402、403及407。
首先说明封包PKT1的传送方式如下。于初始传输中,发射点TP1、TP3及TP4使用资源群组RG1传送封包PKT1到用户端后,用户端未能还原封包PKT1。用户端会请求封包PKT1的第一次重传,例如回传对应于封包PKT1的未收讫错误(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接着,于第一次重传中,发射点TP1、TP3及TP4会使用资源群组RG3来重传封包PKT1到用户端。也就是说,会通过使用不同用于初始传输的资源群组的另一资源群组来执行第一次重传。于第一次重传后,若用户端仍未能还原封包PKT1,于第二次重传中,发射点TP1、TP3及TP4可使用资源群组RG2来继续重传封包PKT1到用户端。以上叙述持续直到用户端可还原封包PKT1(如在第二次重传后)或到达最大重传次数为止。相似地,于初始传输、第一次重传及第二次重传中,发射点TP1、TP3及TP4会分别使用资源群组RG2、RG1及RG3来重传封包PKT2到用户端。此外,于初始传输、第一次重传及第二次重传中,发射点TP1、TP3及TP4会分别使用资源群组RG3、RG2及RG1来重传封包PKT3到用户端。
因此,根据以上所述,可通过使用不同资源群组来执行封包的传输(如重传),进而实现不同资源群组所提供的多样性,使封包在较少的重传次数内被还原。如此一来,可改善用户端的输出率。此外,由于在每一次传输中,有多个封包被传送到用户端,可进一步改善用户端的输出率。
另一方面,本发明也可通过使用多个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s)来实现(提供)不同的资源群组,以提供发射点TP1~TP7中一发射点(如发射点TP1)使用不同的资源群组于传送封包到用户端。举例来说,请参考图5,其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多个分量载波上不同资源群组来重传封包的示意图。于图5中,分量载波CC1~CC3是用于提供不同的资源群组,以格纹方块表示配置予用户端用来执行封包的初始传输或重传的资源群组,以空白方块表示未使用或配置予其他用户端的资源群组。
详细来说,用户端准备使用分量载波CC1~CC3上的资源区块500~508,从发射点TP1接收封包PKT1a~PKT4a。此外,于图5中,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的软合并是增量冗余,即封包PKT1a~PKT3a中的每个封包有多种冗余版本。也就是说,当需要重传来还原封包时,在一次重传中,发射点可传送封包的一种不同冗余版本。封包PKT1a~PKT3a中的每个封包可有不同数量的冗余版本。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封包PKT1a~PKT3a的冗余版本的数量分别为3、3及2。根据冗余版本的数量,冗余版本分别标示为ReV0~ReV2。首先说明封包PKT1a的传送方式如下。于初始传输中,发射点TP1使用分量载波CC1上的资源群组500传送封包PKT1a的冗余版本ReV0到用户端后,用户端未能还原封包PKT1a。用户端会请求封包PKT1a的第一次重传,例如回传对应于封包PKT1a的未收讫错误。接着,于第一次重传中,发射点TP1会使用分量载波CC2上的资源群组504来重传封包PKT1a的冗余版本ReV1到用户端。也就是说,用于第一次重传及初始传输的分量载波是不同(进而是不同的资源群组)。于第一次重传后,若用户端仍未能还原封包PKT1a,于第二次重传中,发射点TP1可使用分量载波CC3上的资源群组508来继续重传封包PKT1a的冗余版本ReV2到用户端。以上叙述持续直到用户端可还原封包PKT1a(如在第二次重传后)或到达最大重传次数为止。
相似地,当用户端未能于第二次重传前还原封包PKT2a时,于初始传输、第一次重传及第二次重传中,封包PKT2a的冗余版本ReV0~ReV2会由发射点TP1分别使用分量载波CC2上的资源群组503、分量载波CC3上的资源群组507及分量载波CC1上的资源群组502传送到用户端。另一方面,当用户端未能于第二次重传前还原封包PKT3a时,于初始传输、第一次重传及第二次重传中,封包PKT3a的冗余版本ReV0~ReV1会由发射点TP1分别使用分量载波CC3上的资源群组506及分量载波CC1上的资源群组501传送到用户端。接着,于第二次重传中,封包PKT3a的冗余版本ReV1会再次由发射点TP1使用分量载波CC2上的资源群组505传送到用户端。换句话说,在同一次重传中,多个封包的冗余版本不需要相同,一封包的冗余版本也不需要于每次传输中改变。
需注意的是,于上述实施例中,封包是通过发射点TP1(即仅有一发射点)传送到用户端。然而,封包也可通过发射点TP1~TP7中一组发射点(如发射点TP1及TP3)传送到用户端,不限于此。因此,根据以上所述,可通过使用不同分量载波(即不同资源群组)来执行封包的传输(如重传),进而实现不同分量载波所提供的多样性,使封包在较少的重传次数内被还原。如此一来,可改善用户端的输出率。此外,由于在每一次传输中,有多个封包被传送到用户端,可进一步改善用户端的输出率。
请参考图6,其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多个分量载波上不同资源群组来重传封包的示意图。相似于图5,多个分量载波是用于提供不同的资源群组。于图6中,以格纹方块表示配置予用户端用来执行封包的初始传输或重传的资源区块,以空白方块表示未使用或配置予其他用户端的资源区块。
详细来说,用户端准备使用位于分量载波CC1a~CC3a上的资源区块600~608,从发射点TP1~TP7中一发射点(如发射点TP1)接收封包PKT1b~PKT3b,其中一资源区块(即资源区块600~608中一资源区块)用来表示位于同一列的格纹方块。时间(即传输及重传)、频率(即资源区块)及载波(即分量载波)等参考座标也绘示于图6中。为便于说明,将资源区块600~608分为3个资源群组RG1a~RG3a,其中资源群组RG1a包含有资源区块600、604及608,资源群组RG2a包含有资源区块601、605及606,以及资源群组RG3a包含有资源区块602、603及607。换句话说,资源群组RG1a~RG3a中每一资源群组均包含有分布于分量载波CC1a~CC3a的资源区块。
首先说明封包PKT1b的传送方式如下。于初始传输中,发射点TP1使用资源群组RG1a传送封包PKT1b到用户端后,用户端未能还原封包PKT1b。用户端会请求封包PKT1b的第一次重传,例如回传对应于封包PKT1b的未收讫错误。接着,于第一次重传中,发射点TP1会使用资源群组RG3a来重传封包PKT1b到用户端。也就是说,用于第一次重传及初始传输的资源群组是不同。于第一次重传后,若用户端仍未能还原封包PKT1b,于第二次重传中,发射点TP1可使用资源群组RG2a来继续重传封包PKT1b到用户端。以上叙述持续直到用户端可还原封包PKT1b(如在第二次重传后)或到达最大重传次数为止。相似地,于初始传输、第一次重传及第二次重传中,发射点TP1会分别使用资源群组RG2a、RG1a及RG3a来重传封包PKT2b到用户端。此外,于初始传输、第一次重传及第二次重传中,发射点TP1会分别使用资源群组RG3a、RG2a及RG1a来重传封包PKT3b到用户端。
需注意的是,于上述实施例中,封包是通过发射点TP1(即仅有一发射点)传送到用户端。然而,封包也可通过发射点TP1~TP7中一组发射点(如发射点TP1及TP3)传送到用户端,不限于此。因此,根据以上所述,可通过使用不同资源群组来执行封包的传输(如重传),进而实现不同资源群组所提供的多样性,使封包在较少的重传次数内被还原。如此一来,可改善用户端的输出率。此外,由于在每一次传输中,有多个封包被传送到用户端,可进一步改善用户端的输出率。
另一方面,本发明也可通过使用多个发射点及多个分量载波来实现(提供)不同的资源群组。不同于图5及图6,发射点TP1~TP7中二个发射点(如发射点TP1及TP3)会使用多个分量载波上的资源群组来传送封包到用户端。举例来说,请参考图7,其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多个发射点及多个分量载波上不同资源群组来重传封包的示意图。于图7中,分量载波CC1b~CC3b是用于提供多个资源群组,以格纹方块表示配置予用户端用来执行封包的初始传输或重传的资源群组,以空白方块表示未使用或配置予其他用户端的资源群组。
详细来说,用户端准备使用分量载波CC1b~CC3b上的的资源群组700~717,从发射点TP1及TP3接收封包PKT1c~PKT6c。于初始传输中,发射点TP1分别使用资源群组700~702来传送封包PKT1c~PKT3c到用户端,以及发射点TP3分别使用资源群组703~705来传送封包PKT4c~PKT6c到用户端。若需要第一次重传来还原封包PKT1c~PKT6c,不同于初始传输中所使用的资源群组会被用来重传封包PKT1c~PKT6c。如图7所示,于第一次重传中,封包PKT1c~PKT3c会分别从发射点TP1(使用资源群组707及708)及发射点TP3(使用资源群组709)传送到用户端,以及封包PKT4c~PKT6c会分别从发射点TP1(使用资源群组706)及发射点TP3(使用资源群组710及711)传送到用户端。
相似地,若用户端仍未能还原封包PKT1c~PKT6c,用户端会请求第二次重传。如图7所示,于第二次重传中,封包PKT1c~PKT3c会分别从发射点TP1(使用资源群组714)及发射点TP3(使用资源群组715及716)传送到用户端,以及封包PKT4c~PKT6c会分别从发射点TP1(使用资源群组712及713)及发射点TP3(使用资源群组717)传送到用户端。
值得一提的是,当重传一封包时,可同时改变资源群组及发射点。举例来说,于第一次重传时,同时改变了用于传送封包PKT3c及PKT6c的资源群组及发射点。于第二次重传时,同时改变了用于传送封包PKT2c及PKT5c的资源群组及发射点。因此,通过于单一传送(如重传)中同时改变资源群组及发射点,可获得更多的多样性(即频率及时间)。此外,通过将图7中的发射点TP1及TP3分别替换为发射点TP1~TP7中一第一组发射点及一第二组发射点,其中第一组发射点及第二组发射点可部分不同或完全不同,将可获得更一般的实施例。
因此,根据以上所述,可通过使用不同分量载波(即资源群组)及不同发射点来执行封包的传输(如重传),进而实现不同资源群组及不同发射点所提供的多样性,使封包在较少的重传次数内被还原。如此一来,可改善用户端的输出率。此外,由于在每一次传输中,有多个封包被传送到用户端,可进一步改善用户端的输出率。
另一方面,本发明也可通过使用一发射点的多个阶层(layers)来实现(提供)不同的资源群组。举例来说,请参考图8,其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不同阶层来重传封包的示意图。于图8中,发射点TP1的阶层LR1及LR2(即至少两个传输天线)是用于提供不同的资源群组。也就是说,阶层LR1可提供资源群组800及801,阶层LR2可提供资源群组802及803。以格纹方块表示配置予用户端用来执行封包的初始传输或重传的资源群组,以空白方块表示未使用或配置予其他用户端的资源群组。
详细来说,用户端准备使用阶层LR1及LR2所提供的资源群组800~803,从发射点TP1接收封包PKT1d~PKT2d。首先说明封包PKT1d的传送方式如下。于初始传输中,发射点TP1使用阶层LR1所提供的资源群组800传送封包PKT1d到用户端后,用户端未能还原封包PKT1d。用户端会请求封包PKT1d的第一次重传,例如回传对应于封包PKT1d的未收讫错误。接着,于第一次重传中,发射点TP1会使用阶层LR2所提供的资源群组803来重传封包PKT1d到用户端。也就是说,用于第一次重传及初始传输的阶层是不同(进而是不同的资源群组)。以上叙述持续直到用户端可还原封包PKT1d(如在第一次重传后)或到达最大重传次数为止。相似地,由于用户端未能于第一次重传前还原封包PKT2d,于初始传输及第一次重传中,发射点TP1会分别使用资源群组802(由阶层LR2提供)及资源群组801(由阶层LR1提供)来传送封包PKT2d到用户端。
因此,根据以上所述,可通过使用不同阶层所提供的不同资源群组来执行封包的传输(如重传),进而实现不同阶层所提供的多样性,使封包在较少的重传次数内被还原。如此一来,可改善用户端的输出率。此外,由于在每一次传输中,有多个封包被传送到用户端,可进一步改善用户端的输出率。
需注意的是,如图4、图6、图7及图8所示,追赶合并是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也就是说,当需要重传一封包时,相同的封包(即封包的相同冗余版本)会于每次重传中被传送到用户端。然而,本发明的实现方式并不受限于所述限制,根据适当的修改,也可使用增量冗余于图4、图6、图7及图8中。举例来说,当使用增量冗余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时,封包PKT1~PKT3的不同冗余版本、封包PKT1b~PKT3b的不同冗余版本及封包PKT1c~PKT6c的不同冗余版本可于重传中被传送到用户端。相似地,如图5所示,增量冗余是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但也可以追赶合并取而代之,即于每次重传中,传送封包的相同冗余版本到用户端。
此外,图1中的发射点TP1、TP3及TP4及图7中的发射点TP1及TP3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实际上,参与传送封包到用户端的发射点的数量是未有所限,参与传送封包到用户端的发射点可根据用户端的决策、服务点(即发射点TP1)的决策、发射点TP1~TP7间的协调或随机地来决定(如选择),不限于此。除此之外,上述实施例仅绘示了封包的重传,即假设用户端未能还原实施例中的所有封包。然而,当实施例中的一封包可被用户端还原时,发射点不需要重传所述封包,排定予所述封包的资源可用于传送其他封包,以有效率地使用资源。
除此之外,以上所述的资源群组可视为一种资源观念,而不限于一特定数量的资源、一特定形式的资源或一特定型态(pattern)的资源。举例来说,一资源群组可为一资源区块或一组资源区块,其中所述组资源区块可包含有连续及/或不连续的资源区块(如图4及图6)。此外,使用于传送封包的资源群组,不需要于每次传输(如重传)时重新决定(如改变或选择)。举例来说,可仅于部分的重传改变用于传送封包的资源群组,而在其他的重传中,资源群组维持不变。
另一方面,于一传输中,从发射点传送到用户端的封包可为相同、部分不同或完全不同的封包。换句话说,封包间的差异是未有所限。举例来说,请参考图4,封包PKT1及封包PKT2可为相同封包。或者,封包PKT1及封包PKT2各包含有二个子区块(subblock),其中封包PKT1的第一个子区块及封包PKT2的第一个子区块是相同,封包PKT1的第二个子区块及封包PKT2的第二个子区块是不同。或者,封包PKT1及封包PKT2是完全不同的封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依本发明的精神加以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如图4到图8),而不限于此。前述的所有流程的步骤(包含建议步骤)可通过装置实现,装置可为硬件、韧体(为硬件装置与计算机指令与数据的结合,且计算机指令与数据属于硬件装置上的只读软体)或电子***。硬件可为类比微计算机电路、数字微计算机电路、混合式微计算机电路、微计算机晶片或硅晶片。电子***可为***单晶片(system on chip,SOC)、***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嵌入式计算机(computer on module,COM)及通信装置20。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用来通过使用不同资源(即资源群组)来执行重传。根据本发明,可通过使用不同的资源群组来执行封包的重传。在实现多样性的情形下,可以较少的重传还原封包。如此一来,可改善用户端的输出率。此外,由于多个分量载波可提供较多的资源群组,发射点可于单次传输(如重传)内传送更多的封包,可进一步改善用户端的输出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从一无线通信***的至少一发射点重传一封包到所述无线通信***中一移动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有:
于一第一次传输中,通过使用一第一资源群组,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移动装置;以及
在所述至少一发射点于所述第一次传输中传送所述封包后,于一第二次传输中,通过使用一第二资源群组,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移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传输及所述第二次传输是重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传输是一初始传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次传输中,通过使用所述第一资源群组,所述封包的一第一冗余版本是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被传送到所述移动装置,以及于所述第二次传输中,通过使用所述第二资源群组,所述封包的一第二冗余版本是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被传送到所述移动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冗余版本及所述第二冗余版本是一相同版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群组及所述第二资源群组是根据所述移动装置的一决策或所述至少一发射点的一服务点的一决策被决定,以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移动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群组及所述第二资源群组是根据所述至少一发射点间的协调被决定,以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移动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群组及所述第二资源群组是随机地被决定,以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移动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资源群组中的资源区块及第二资源群组中的资源区块是不同资源区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资源群组及第二资源群组是位于不同分量载波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次传输中,通过使用所述第一资源群组,所述封包是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的一第一组发射点被传送到所述移动装置,以及于所述第二次传输中,通过使用所述第二资源群组,所述封包是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的一第二组发射点被传送到所述移动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群组是所述至少一发射点的一发射点的一第一阶层,以及所述第二资源群组是所述至少一发射点的所述发射点的一第二阶层。
13.一无线通信***的至少一发射点,用于重传一封包到所述无线通信***中一移动装置,所述至少一发射点包含有:
一装置,用来于一第一次传输中,通过使用一第一资源群组,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移动装置;以及
一装置,用来在所述至少一发射点于所述第一次传输中传送所述封包后,于一第二次传输中,通过使用一第二资源群组,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移动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至少一发射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传输及所述第二次传输是重传。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至少一发射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传输是一初始传输。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至少一发射点,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次传输中,通过使用所述第一资源群组,所述封包的一第一冗余版本是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被传送到所述移动装置,以及于所述第二次传输中,通过使用所述第二资源群组,所述封包的一第二冗余版本是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被传送到所述移动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至少一发射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冗余版本及所述第二冗余版本是一相同版本。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至少一发射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群组及所述第二资源群组是根据所述移动装置的一决策或所述至少一发射点的一服务点的一决策被决定,以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移动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至少一发射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群组及所述第二资源群组是根据所述至少一发射点间的协调被决定,以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移动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至少一发射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群组及所述第二资源群组是随机地被决定,以传送所述封包到所述移动装置。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至少一发射点,其特征在于,第一资源群组中的资源区块及第二资源群组中的资源区块是不同资源区块。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至少一发射点,其特征在于,第一资源群组及第二资源群组是位于不同分量载波上。
2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至少一发射点,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次传输中,通过使用所述第一资源群组,所述封包是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的一第一组发射点被传送到所述移动装置,以及于所述第二次传输中,通过使用所述第二资源群组,所述封包是从所述至少一发射点的一第二组发射点被传送到所述移动装置。
2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至少一发射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群组是所述至少一发射点的一发射点的一第一阶层,以及所述第二资源群组是所述至少一发射点的所述发射点的一第二阶层。
CN2012102497537A 2011-07-19 2012-07-18 通过使用不同资源执行重传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Pending CN1028917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09481P 2011-07-19 2011-07-19
US201161509472P 2011-07-19 2011-07-19
US61/509,481 2011-07-19
US61/509,472 2011-07-19
US13/488,455 2012-06-05
US13/488,455 US20130021987A1 (en) 2011-07-19 2012-06-05 Method of Performing Retransmissions by Using Different Resource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1744A true CN102891744A (zh) 2013-01-23

Family

ID=46762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97537A Pending CN102891744A (zh) 2011-07-19 2012-07-18 通过使用不同资源执行重传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21987A1 (zh)
EP (1) EP2549676A3 (zh)
JP (1) JP2013027046A (zh)
KR (1) KR20130010867A (zh)
CN (1) CN102891744A (zh)
TW (1) TWI5302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9569A (zh) * 2017-02-13 2019-09-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无线通信的反馈重传重复编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53785B2 (en) * 2012-05-04 2016-02-02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cell incremental redundancy
US8838119B2 (en) 2012-06-26 2014-09-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cell configuration
US9954649B2 (en) 2015-04-29 2018-04-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RQ in cloud RAN with large front haul latency
KR102533829B1 (ko) * 2016-03-04 2023-05-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자동 반복 요구 방식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신 및 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WO2018150084A1 (en) * 2017-02-17 2018-08-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Efficient and fast data recovery using network coordination information and harq feedback channel
KR102448533B1 (ko) 2017-03-23 2022-09-28 프라운호퍼 게젤샤프트 쭈르 푀르데룽 데어 안겐반텐 포르슝 에. 베. 모바일 통신 네트워크의 무선 액세스 네트워크의 엔티티들 간의 신뢰할 수 있는 데이터 패킷 송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3002A (zh) * 2003-08-26 2006-10-0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点到多点传输
CN1951042A (zh) * 2004-02-07 2007-04-18 桥扬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重复请求(arq)的多载波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99632A (zh) * 2007-09-29 2009-04-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为数据传输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27622A (zh) * 2008-03-07 2009-09-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Mimo-harq通信***和通信方法
WO2010049970A1 (ja) * 2008-10-28 2010-05-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協調的harq通信方式を用いた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00296389A1 (en) * 2009-05-21 2010-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ilure indication for one or more carriers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N101924619A (zh) * 2009-06-16 201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lte***中的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和装置
US20110075611A1 (en) * 2009-09-29 2011-03-31 Hyung-Nam Choi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rror correction for coordinated wireless base st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07345A1 (en) * 2004-03-22 2005-09-22 Onggosanusi Eko N Hybrid ARQ schemes for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4413869B2 (ja) * 2006-01-17 2010-02-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US20080144572A1 (en) * 2006-12-15 2008-06-19 Makhijani Mahesh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Frequency Diversity in Scheduled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s
WO2009132203A1 (en) * 2008-04-25 2009-10-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Harq process utilization in multip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151940A1 (en) * 2008-08-05 2010-02-1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mmunication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 transmitting data
JPWO2010032714A1 (ja) * 2008-09-17 2012-02-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2356766A2 (en) * 2008-10-31 2011-08-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multiple carriers in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communications
KR101634177B1 (ko) * 2009-01-15 2016-06-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패킷의 처리 및 전송 방법
JP5424086B2 (ja) * 2009-01-29 2014-02-26 国立大学法人電気通信大学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送信端末、受信端末及びデータの再送方法
WO2010120808A1 (en) * 2009-04-13 2010-10-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mi-synchronou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US20100302951A1 (en) * 2009-05-26 2010-12-02 Ou Meng-Hu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Radio Link Failure
US8386876B2 (en) * 2009-08-14 2013-02-26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redundancy versions on different degrees of freedom
FR2959895B1 (fr) * 2010-05-07 2012-08-03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Reseau cooperatif a strategie de demande de retransmission adaptative
US20120163357A1 (en) * 2010-12-24 2012-06-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re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acke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3002A (zh) * 2003-08-26 2006-10-0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点到多点传输
CN1951042A (zh) * 2004-02-07 2007-04-18 桥扬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重复请求(arq)的多载波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99632A (zh) * 2007-09-29 2009-04-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为数据传输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27622A (zh) * 2008-03-07 2009-09-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Mimo-harq通信***和通信方法
WO2010049970A1 (ja) * 2008-10-28 2010-05-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協調的harq通信方式を用いた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00296389A1 (en) * 2009-05-21 2010-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ilure indication for one or more carriers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N101924619A (zh) * 2009-06-16 201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lte***中的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和装置
US20110075611A1 (en) * 2009-09-29 2011-03-31 Hyung-Nam Choi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rror correction for coordinated wireless base station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9569A (zh) * 2017-02-13 2019-09-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无线通信的反馈重传重复编码
CN110249569B (zh) * 2017-02-13 2022-04-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针对无线通信的反馈重传重复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10867A (ko) 2013-01-29
TW201306633A (zh) 2013-02-01
TWI530219B (zh) 2016-04-11
EP2549676A3 (en) 2016-12-21
JP2013027046A (ja) 2013-02-04
EP2549676A2 (en) 2013-01-23
US20130021987A1 (en) 201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1510B (zh) 处理用于载波集成的软性缓冲器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2905362B (zh) 处理上链路时序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CN101488832B (zh) 信道检测及处理方法、终端、基站
CN105049157B (zh) 重传复数个封包到移动装置的方法及复数个发射点
EP2835928B1 (en) Methods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US116382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and data information resource mapping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305010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820341B2 (en) Determination of requirement of UE processing time in NR
TWI530219B (zh) 透過使用不同資源執行重傳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CN101931514B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2056228A (zh) 上行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信息捆绑指示传输方法和基站
KR102523840B1 (ko) 지시 방법,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및 사용자 장비
US971312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data transmission resource
US2022004669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and data information resource mapping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51298B2 (en) Message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20120182918A1 (en) Method of Handling Latency Impact on CoMP HARQ and Feedback Oper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480348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US1135620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multiple responses
CN107113119A (zh) 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2594532A (zh) 处理延迟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及回传的影响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7939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