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4707A - 电力供应*** - Google Patents

电力供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4707A
CN102884707A CN2011800229655A CN201180022965A CN102884707A CN 102884707 A CN102884707 A CN 102884707A CN 2011800229655 A CN2011800229655 A CN 2011800229655A CN 201180022965 A CN201180022965 A CN 201180022965A CN 102884707 A CN102884707 A CN 102884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section
load
electric
predi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29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崎利哉
须山敦史
清水敦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84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4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20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e.g. CAD, simulation, modelling, system secu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供应***,其中用户可以容易地确定消耗蓄电部放电而获得的电力的最优方法。电力供应***(1)包括:蓄电部(11),通过放电来供应电力;可放电时间预测部(55),预测当向负载部(31)中包括的多个负载中的预定负载供应电力时,蓄电部(11)可以执行放电的时间段;以及通知部(70),通知用户可放电时间预测部(55)预测的可放电时间。可放电时间预测部(55)预测其中接收电力供应的负载的组合不同的多个可放电时间,并且通知部通知所述可放电时间。

Description

电力供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应电力的电力供应***。
背景技术
近年来,蓄电池的容量已大大增加,并且对蓄电池在存储家庭、商店、建筑物等中消耗的电力方面的利用已经进行了研究。在这些蓄电池中,预先存储电力,并且因此可以在任何时间对电力放电(也就是说,供应电力)。因此,当例如在家庭、商店等中消耗的***电力(从电力公司供应的电力,在以下描述中同样如此)瞬时增加时,通过蓄电池的放电来供应电力,该电力可以用于减小***电力的瞬时消耗。也可以将蓄电池用作紧急电力供应源,例如当由于灾难等导致停止向家庭、商店等供应***电力时。
此外,蓄电池不能对超过蓄电池中预先存储电量的电力进行放电。因此,当用户对蓄电池放电时,可能蓄电池无法放电超过预期的时间。
因此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电力供应***,所述电力供应***基于正在放电的蓄电池的电压值来预测蓄电池可以放电的时间,并且显示所述时间。具体地在该电力供应***中,基于将所述电压值只减小预定幅度所需的时间,修改对所述蓄电池可以放电的时间进行预测的方法,并且因此精确地预测蓄电池可以放电的时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5-37232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利用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电力供应***,用户可以掌握蓄电池能够放电的时间。然而,甚至当用户可以掌握所述蓄电池能够放电的时间时,用户难以基于所述时间来确定消耗电力的最优方法(例如,是否允许使用诸如照明装置和空调之类的各种装置(负载))。当要求蓄电池高效地放电来供应电力时,例如当由于灾难等导致不能使用***电力并且不能预期蓄电池足够地充电时,对上述消耗电力的方法的优化是必要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供应***,在所述电力供应***中用户可以容易地确定消耗由蓄电部放电而获得的电力的最优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供应***,所述电力供应***向负载供应电力,所述电力供应***包括:蓄电部,所述蓄电部通过放电来供应电力;可放电时间预测部,所述可放电时间预测部预测当向预定负载供应电力时所述蓄电部能够执行放电的时间段;以及通知部,所述通知部通知用户所述可放电时间预测部预测的可放电时间,其中存在多个负载,所述可放电时间预测部预测其中接收电力供应的负载的组合不同的多个可放电时间,并且所述通知部通知所述可放电时间。
优选地,如上所述配置的电力供应***还包括:剩余容量测量部,所述剩余容量测量部测量在所述蓄电部中存储的电量;以及负载需求量预测部,所述负载需求量预测部预测供应给所述负载的电量,其中所述可放电时间预测部基于所述剩余容量测量部测量的电量和所述负载需求量预测部预测的电量来预测所述可放电时间。
在这种配置中,所述可放电时间预测部可以精确地预测可放电时间。所述可放电时间预测部可以通过将利用所述剩余容量测量部测量的电量除以利用所述负载需求量预测部预测的电量来预测所述可放电时间。
优选地,如上所述配置的电力供应***还包括:负载测量部,所述负载测量部测量供应给所述负载的电力或者电流;以及数据库,所述数据库记录与所述负载测量部测量的电力或电流有关的信息,其中所述负载需求量预测部基于所述负载测量部测量的电力或电流以及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的与供应给所述负载的电力或电流有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预测供应给所述负载的电量。
在这种配置中,所述负载需求量预测部可以精确地预测供应给所述负载的电量。当所述负载需求量预测部基于在所述数据库中记录的与供应给所述负载的电力或电流有关的信息来预测供应给所述负载的电量时,可以选择性地使用与在预测时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由所述负载测量部测量的电力或电流有关的信息。
优选地,如上所述配置电力供应***还包括:发电部,所述发电部通过发电来供应电力;以及发电量预测部,所述发电量预测部预测所述发电部供应的电量,其中所述可放电时间预测部基于所述剩余容量测量部测量的电量、所述发电量预测部预测的电量以及所述负载需求量预测部预测的电量来预测所述可放电时间
在这种配置中,所述可放电时间预测部考虑到所述发电部供应的电量来预测所述蓄电部的可放电时间。因此,所述可放电时间预测部可以精确地预测所述可放电时间。所述可放电时间预测部可以通过用所述发电量预测部预测的电力量与所述剩余容量测量部测量的电量相加之和除以所述负载需求量预测部预测的电量,来预测所述可放电时间。
优选地,如上所述配置的电力供应***还包括:发电测量部,所述发电测量部测量所述发电部供应的电力或电流;以及数据库,所述数据库记录与所述发电测量部测量的电力或电流有关的信息,其中所述负载需求量预测部基于所述发电测量部测量的电力或电流以及在所述数据库中记录的与所述发电部供应的电力或电流有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预测所述发电部供应的电量。
在这种配置中,所述发电测量部可以精确地预测所述发电部供应的电量。当所述发电测量部基于在所述数据库中记录的与所述发电部供应的电力或电流有关的信息来预测所述发电部供应的电量时,可以选择性地使用在与预测时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与所述发电测量部测量的电力或电流有关的信息。
优选地,在如上所述配置的电力供应***中,可以将电力公司供应的***电力供应给电力供应***,还包括通过发电来供应电力的发电部,并且当停止所述***电力的供应时,将通过所述蓄电部的放电而供应的电力和通过发电部的发电而供应的电力中的至少一个供应给负载。
在这种配置中,当在导致***电力供应停止的灾难等发生,不能使用***电力并且无法预期在蓄电部中足够地存储了电力时,可以高效地对蓄电部放电并且供应电力。
本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配置中,通过通知部向用户通知可放电时间,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掌握当向特定负载供应电力时对蓄电部放电多长时间来供应电力。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确定消耗对蓄电部放电而获得的电力的最优方法。
根据以下所示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意义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然而,以下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和构成要件的术语的意义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所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供应***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力供应***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3是示出了预测发电量的方法的图;
图4是示出了预测负载需求量的方法的图;
图5是示出了可以选择的负载模式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了当可以选择图5所示的负载模式时通知部的通知示例(显示示例)的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变体的控制部的控制流程;以及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变体的电力供应***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供应***。
《电力供应***的配置》
首先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供应***的配置示例。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供应***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在附图中,连接附图的方框的实线箭头表示电力交换,而虚线箭头表示信息交换。
图1所示的电力供应***1包括:蓄电相关部10,包括蓄电部11,所述蓄电部11存储所供应的电力,并且通过放电来供应电力;太阳能发电部20,通过太阳能发电来供应电力;负载相关部30,包括负载部31,所述负载部31消耗电力;电力调节器(下文中称作powercon)40,调节电力交换;控制部50,控制单独各个部的操作;数据库60,记录所述控制部可以获取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以及通知部70,受到所述控制部50的控制并向用户提供通知。
蓄电相关部10包括:蓄电部11;充电/放电调整部12,对所述蓄电部11充电和放电;充电/放电测量部13,测量在所述蓄电部11中存储的电力或电流、以及从所述蓄电部11释放的电力或电流;剩余容量测量部14,测量在所述蓄电部11中存储的电量;温度测量部15,测量安装所述蓄电部11的空间(下文中称作蓄电部安装空间)的温度;以及温度调整部16,所述温度调整部调整所述蓄电部安装空间的温度。
蓄电部11由例如大容量蓄电池形成,并且通过所述充电/放电调整部12充电和放电。例如,充电/放电测量部13测量例如每单位时间(例如1分钟)在蓄电部11中存储的电量或者电流的量,以及每单位时间从所述蓄电部11释放的电量或者电流的量。例如,剩余容量测量部14具有表,所述表示出了蓄电部11的电压值和蓄电部11中存储的电量之间的关系,剩余容量测量部测量蓄电部11的电压值,参考所述表,并且从而测量在蓄电部11中存储的电量。例如,参考蓄电部11的完全充电和完全放电的状态,剩余容量测量部14(在充电时)加上或者(在放电时)减去充电/放电测量部13测量的电力或电流的积分值,并且从而测量在所述蓄电部11中存储的电量。
所述温度测量部15由例如热敏电阻或热电偶之类的温度传感器形成,并且测量蓄电部安装空间的温度。蓄电部安装空间可以是对于例如商店等建筑内的所有空间或一部分空间而言公共的空间,或者可以是与在建筑物内的其他空间分离的空间,或者是所述建筑物外部的空间。温度调整部16由诸如气冷扇或者空调(下文中称作aircon)之类的装置形成,其可以调节温度;温度调整部16不局限于诸如降低温度的气冷扇或者空调(冷却)之类的装置,并且可以包括诸如提高温度的空调(加热)、太阳能加热***或者放电热利用***之类的装置。除了蓄电部安装空间的温度之外(代替地),温度测量部15可以测量蓄电部11的温度。除了所述蓄电部安装空间的温度之外(代替地),温度调整部16可以调节蓄电部11的温度。
将通过测量充电/放电测量部13、剩余容量测量部14和温度测量部15获得的信息(下文中称作充电/放电信息、剩余容量信息和温度信息)输入至控制部50。充电/放电调整部12、充电/放电测量部13、剩余容量测量部14、温度测量部15和温度调整部16可以包括在负载部31中,随后将描述负载部31(可以消耗电力)
例如,太阳能发电部20由安装在户外的太阳能发电面板形成,并且可以通过将施加的光(阳光)转换为电力来发电。
负载相关部30包括:负载部31;配电部32,按照需要将所供应的电力供应至负载部31;以及负载测量部33,测量供应给负载部31的负载的电力或电流。
负载部31由消耗所供应的电力的多个装置(负载)形成。例如,负载部31可以包括诸如电灯之类的照明装置、空调、冷却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对驱动电动车的蓄电池(电池)充电的EV充电装置。依赖于使用的方面,甚至将相同的装置作为不同的负载来处理。例如在照明装置中,将夜间照明和日间照明看作是不同的负载。配电部32将从电力公司供应的电力(下文中称作***电力)和从电力调节器40供应的电力选择性地供应给负载部31的负载。负载测量部33针对每一个负载测量供应给负载部31的多个负载的每单位时间(例如一分钟)的电量或电流量。一个负载测量部33可以测量供应给各个单独负载的每单位时间的电量或者电流的量,或者多个负载测量部33可以测量供应给相应负载的每单位时间的电量或者电流的量。负载测量部33可以测量供应给多个(例如所有)负载的每单位时间的电量或者电流的量的总和,或者可以测量供应给预定负载组(例如,诸如电灯之类的将电能转换为光的照明装置组,或者诸如空调之类的将电能转换为电力的电力装置组)的负载的每单位时间的电量或电流的量的总和。
将通过利用所述负载测量部33的测量而获得的信息(下文中称作负载需求量信息)输入至所述控制部50。负载测量部33可以包括在所述负载部31中(可以消耗电力)。
电力调节器40包括:太阳能发电部转换器41,将输入的直流电力转换为预定的直流电力,并且将其输出;逆变器42,将输入的交流电力或直流电力转换为预定的直流电力或者交流电力,并且将其输出;蓄电部转换器43,将输入的直流电力转换为预定的直流电力,并且将其输出;发电测量部44,测量利用太阳能发电部20的发电而供应的电力或电流。
太阳能发电部转换器41将太阳能发电部20供应的直流电力转换为适于由逆变器42或者蓄电部转换器43处理的直流电力,并且将其输出。所述逆变器42将通过配电部32输入的交流***电力转换为适于由蓄电部转换器43处理的直流电力,并且将其输出。逆变器42也将从太阳能发电部转换器42输出的直流电力或者从蓄电部转换器43输出的直流电力转换为适于由配电部32或者所述负载部31处理的交流电力,并且将其输出至配电部32。蓄电部转换器43将从太阳能发电部转换器41输出的直流电力或者从逆变器42输出的直流电力转换为适于通过蓄电部11充电的直流电力,并且将其输出至蓄电部11。蓄电部转换器43也将通过蓄电部11的放电而供应的直流电力转换为适于通过逆变器42处理的直流电力,并且将其输出。发电测量部44测量作为从太阳能发电部20输出的直流电力并且输入至太阳能发电部转换器41的每单位时间(例如1分钟)的电量或者电流的量。
将利用发电测量部44的测量而获得的信息(下文中称作发电量信息)输入至控制部50。太阳能发电部转换器41、逆变器42、蓄电部转换器43和发电测量部44可以被包括在负载部31中(可以消耗电力)。
控制部50包括:充电/放电控制部51,控制充电/放电调整部12的操作;发电量预测部52,预测太阳能发电部20产生的电量;负载需求量预测部53,预测负载部31消耗的电量;温度控制部54,控制温度调整部16的操作;以及可放电时间预测部55,预测蓄电部11的可放电时间。控制部50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安装到所述电力调节器40中,或者可以独立于所述电力调节器40而安装。
必要时,控制部50在数据库60中记录如上所述获取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必要时,所述控制器读取在数据库60中记录的信息。数据库60可以形成为使得所述数据库60可以记录由另一电力供应***产生的每一个信息。
充电/放电控制部51基于发电量预测部52预测的并由太阳能发电部20产生的电量(下文中称作发电量)、以及通过发电量预测部52预测的并由负载部31消耗的电量(负载需求量),来控制充电/放电调整部12。这样,根据预测的策略(例如,用于减小***电力的消耗以降低电力释放),可以执行蓄电部11的充电和放电。发电量预测部52和负载需求量预测部53可以不但参考在预测时获取的发电量信息和负载需求量信息,而且参考在数据库60中记录的信息(例如,过去获取和记录的发电量信息和负载需求量信息,以及通过对这些信息执行统计处理(例如,在诸如一周或一个月之类的预定时间段上进行平均)而获得的信息;下文中将其称作过去的发电量信息和过去的负载需求量信息)(后面将描述其详情)。
例如,基于温度信息、充电/放电信息和负载需求量信息,温度控制部54识别蓄电部11的当前温度或者未来温度的变化(具体地,温度的升高),并控制温度调整部16的操作。因此,可以将蓄电部安装空间的温度改变为适合所述蓄电部11操作的温度。
例如,基于剩余容量信息、以及发电量预测部52和负载需求量预测部53预测的结果,可放电时间预测部55预测其中蓄电部11能够释放电力的时间。可放电时间预测部55将对所预测的时间加以表示的信息(下文中称作可放电时间信息)输入至通知部70,并且使通知部提供对该信息的通知。例如,通知部70显示字符或者图像或者产生声音,从而通知用户所述可放电时间信息(后面将描述其详情)。
充电/放电控制部51、发电量预测部52、负载需求量预测部53、温度控制部54、可放电时间预测部55、数据库60和通知部70可以包括在负载部31中(可以消耗电力)。
图1所示的电力供应***1的配置仅仅是个示例;可以使用另一种配置。例如,代替逆变器42,可以包括太阳能发电部逆变器和蓄电部转换器两者,所述太阳能发电部逆变器将从太阳能发电部转换器41输出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并且将交流电力输入至配电部32,所述蓄电部转换器将从蓄电部转换器43输出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并且将交流电力输入至配电部32,以及将通过配电部32输入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并且将直流电力输入至蓄电部转换器43。另外,代替所述蓄电部转换器,可以包括放电逆变器和蓄电转换器,所述放电逆变器将从蓄电部转换器43输出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并且将所述交流电力输入至配电部32,所述蓄电转换器将通过配电部32输入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并且将直流电力输入至蓄电部转换器43。
各个单独模块的包含关系只是为了易于描述;可以代替地使用另一种关系。例如,充电/放电测量部13和充电/放电调整部12可以被包括在电力调节器40中(可以不被包括在蓄电相关部10中)。此外例如,蓄电部转换器43可以被包括在蓄电相关部10中(可以不被包括在电力调节器40中)。发电测量部44可以被包括在太阳能发电部20一侧(可以不被包括在电力调节器40中)。
尽管在如上所述的配置中,将蓄电部11供应的电力通过电力调节器40和所述配电部32供应给负载部31,然而可以依赖于条件将蓄电部11供应的电力直接供应给负载部31。例如作为特定配置,可以包括电力故障检测部和切换部,所述电力故障检测部检测***电力供应的停止,所述切换部在电力调节器40和负载部31之间切换蓄电部11的电力的目的地。通过电力故障检测部检测到***电力供应的停止时,切换部可以将蓄电部11电力的目的地从电力调节器40切换至负载部31。
当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力故障检测部、并且所述电力故障检测部检测到***电力供应的停止时,控制部50的可放电时间预测部55和通知部可以自动地开始操作。另外,可以自动地操作预定的负载(例如,照明装置)。可以由用户指示可放电时间预测部55和通知部70的操作的开始。
控制部50可以通过网络等获取与当前或者未来天气有关的信息(例如,阳光的存在、环境温度、湿度或者降雨量);可以提供用于产生与天气有关的信息的观测装置,并且可以获取来自观测装置的与天气有关的信息。控制部50可以在数据库60中记录所获取的与天气有关的信息。控制部50也可以产生与时间有关的信息或者从外部获取与时间有关的信息,并且将所产生或者获取的与时间有关的信息记录在数据库60中。利用这种配置,发电量预测部52和负载需求量预测部53也可以基于天气或时间来执行预测。因此,可以进一步精确地执行预测。
代替通过太阳能发电来供应电力的太阳能发电部20(或者除此之外),也可以提供以另一种方法供应电力的发电部(例如,燃料电池或者发电机)。
《预测可放电时间的操作和通知操作》
将参考附图描述图1所示的电力供应***中预测可放电时间的操作和通知操作的示例。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力供应***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并且示出了图1所示的方框图中与预测可放电时间的操作和通知操作相关的部分。如图1所示,连接图2方框的实线箭头表示电力交换,而虚线箭头表示信息交换。下面将描述由于灾难等导致的***电力供应停止的情况。
(发电量预测部)
首先将参考图2和图3描述控制部50的发电量预测部52执行预测的方法。图3是说明了预测发电量的方法的图。如上所述,发电量预测部52可以从发电量测量部44获取发电量信息,并且从数据库60获取过去的发电量信息。
发电量预测部52可以基于在预测时获得的发电量信息(也就是说,由发电量测量部44实际测量的值)来预测发电量(发电量预测方法G1)。例如,基于在预测时获得的发电量信息和预测时的条件(例如天气、季节和时间),预测发电量的后续变化。
发电量预测部52可以基于从数据库60获取的过去的发电量信息来预测发电量(发电量预测方法G2)。例如,通过选择性地参考预测时的条件(例如,天气、季节、天、日期、时间、区域、电力供应***1(具体地,太阳能发电部20)的尺寸以及具有电力供应***1的商店等的尺寸)以及在相似条件下获得的过去的发电量信息,来执行发电量的预测。
发电量预测部52可以基于在预测时获得的发电量信息和从数据库60获取的过去的发电量信息来预测发电量(发电量预测方法G3)。例如,可以通过对利用发电量预测方法G1预测的发电量和利用发电量预测方法G2预测的发电量进行平均来执行发电量的预测。
发电量预测部52可以使用除了发电量预测方法G1至G3之外的方法来预测发电量。用户可以选择任意的发电量预测方法;发电量预测部52只执行特定的发电量预测方法。
(负载需求量预测部)
现在将参考图2和图4描述通过控制部50的负载需求量预测部53执行预测的方法。图4是说明了预测负载需求量的方法的图。如上所述,负载需求量预测部53可以从负载测量部33获取负载需求量信息并且从数据库60获取过去的负载需求量信息。
负载需求量预测部53可以基于在预测时获得的负载需求量信息(也就是说,由负载测量部33实际测量的值)来预测负载需求量(负载需求量预测方法D1)。例如,基于在预测时获得的负载需求量信息和预测时的条件(例如,天气、季节、日期和时间)来预测负载需求量的后续变化。
负载需求量预测部53可以基于从数据库60获取的过去的负载需求量信息来预测负载需求量(负载需求量预测方法D2)。例如,通过选择性地参考预测时的条件(例如,天气、季节、天、日期、时间、区域、电力供应***1(具体地,负载部31)的尺寸以及具有电力供应***1的商店等的尺寸)、以及在相似条件下获得的过去的负载需求量信息,来执行负载需求量的预测。
负载需求量预测部53可以基于在预测时获得的负载需求量信息和从数据库60获取的过去的负载需求量信息来预测负载需求量(负载需求量预测方法D3)。例如,可以通过对利用负载需求量预测方法D1预测的负载需求量和利用负载需求量预测方法D2预测的负载需求量进行平均来预测负载需求量。
负载需求量预测部53可以使用除了负载需求量预测方法D1至D3之外的方法来预测负载需求量。用户可以选择任意的负载需求量预测方法;负载需求量预测部53可以只执行特定的负载需求量预测方法。
对于每一种负载,可以从负载需求量预测方法D1至D3中选择要应用的负载需求量预测方法。例如,如果负载需求量预测部53可以获取与特定负载有关的负载需求量信息,则可以应用负载需求量预测方法D1以执行针对该特定负载的预测,而如果负载需求量预测部53不能获取与特定负载有关的负载需求量信息,可以应用负载需求量预测方法D2来执行针对该特定负载的预测。
(可放电时间预测部)
将参考图2和图5描述控制部50的可放电时间预测部55执行预测的方法。图5是示出了可以选择的负载模式的示例的图。
如图2所示,负载部31包括多个负载(第一负载311、第二负载312,...和第n负载31n;n是2或更大的整数)。因此如图5所示,可以存在用户可以供应(可以使用)电力的负载的多种组合(可以选择的负载模式)。如图5所示,可以将相同类型但是使用条件不同的负载看作是不同的负载(例如,日间照明和夜间照明)。图5所示的负载和负载模式R1至R5仅仅是示例;可以包括其他负载或者其他负载模式,或者可以省略其中任一个。
可放电时间预测部55预测负载模式R1至R5下的可放电时间。可放电时间是对例如以负载模式R1至R5所示的负载(由图3中的圆形标记表示的负载)供应电力时蓄电部11可以执行放电的时间加以表示的时间。可放电时间预测部55可以针对预测时供应电力的负载的组合(当前负载模式,可以将其看作是上述负载模式之一)来预测可放电时间。
具体地,例如可放电时间预测部55可以根据以下公式(1)计算可放电时间。在以下公式(1)中,假设可放电时间是T(小时),剩余容量测量部14测量的并存储在蓄电部11中的电量是A(kWh),负载需求量预测部53预测的每分钟的负载需求量是B kW(即每小时60B kW),以及发电量预测部52预测的每分钟产生的电量是C kW(即每小时60C kW)。尽管为了便于描述,在以下公式(1)中,负载需求量B和发电量C不是时间的函数(不随时间改变),但是它们可以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改变)。负载需求量B可以包括维持电力供应***1所必要的负载的电量(例如,控制部50或通知部70)。在夜间或者下雨的情况下,发电量C接近零。
T=(A+60C)/60B    (1)
例如,通知部70通知根据上述公式(1)预测的可放电时间。将参考图6描述当通知部70是显示装置时的通知示例(显示示例)。图6是示出了当可以选择图5所示的负载模式时通知部的通知示例(显示示例)的图。
如图6所示,通知部70向用户通知(显示)与负载模式R1至R5和当前负载模式相对应的可放电时间。尽管图6示出了同时显示与多个负载模式相对应的可放电时间的情况,但是可以根据用户的指示、时间的流逝等来顺序地显示可放电时间。
在上述配置中,通过通知部70通知用户所述可放电时间,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掌握当将电力供应给特定负载时蓄电部11放电多长时间来供应电力。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确定消耗蓄电部11放电而获得的电力的最优方法。
具体地,例如当用户期望“如果使用夜间照明,同时蓄电部11中存储的电量是足够的,则使用另一负载”时,用户只检查“其中使用夜间照明并且可放电时间超过所需时间(早晨)的负载模式”,因此可以容易地确定要使用的负载的适当组合(负载模式)。
《变体1》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供应***1中,可以通过诸如微计算机之类的控制装置来执行控制部50等的一部分或全部操作。另外,将通过这种控制装置实现的功能的全部或一部分描述为程序,并且在程序执行装置(例如计算机)上执行所述程序,其结果是可以执行所述功能的全部或者一部分。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图1和图2所示的电力供应***1可以通过硬件或者硬件和组件的组合来实现。当利用软件配置充电***的一部分时,通过软件实现的模块部分表示该部分的功能模块。
《变体2》
在这种变体中,以预定的间隔重复可放电时间的预测,并且对与负载组合相对应的可放电时间进行更新,从而可以处理使用实际负载时产生的变化。例如,每30分钟就计算并重新显示可以执行放电的时间,该时间是基于当前的蓄电池剩余量,当使用在列表中显示的负载时可以执行放电的时间。
具体地,控制部执行图7的流程图中所示的控制;每当使用定时器57经过30分钟时(S01),计算和显示基于此时剩余蓄电池量的、在使用在列表中显示的负载组合时仍然可以使用多少小时(S03和S04)。
《变体3》
在这种变体中,显示了在输入的时间中可以使用的负载的组合。
例如,当用户想要知道在剩余的三个小时内可以使用什么负载时,如果用户通过触摸板或者按键等输入装置输入三个小时,显示基于电力的当前量以及发电预测量可以在三个小时或者以上(至少三个小时)上使用的负载组合。
当用户想要知道在特定时间之前可以使用什么负载组合时,可以计算从当前时间到所述特定时间的时间段,并且在输入时间段进行设置;另外,如果事先知道电力公司执行停电的时间,可以计算从当前时间到停电时间的时间段,并且在输入时间段进行设置。
《变体4》
在这一变体中,用户从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多个负载组合中选择一个负载模式(组合),并且根据所选择的负载模式控制各个单独的装置。如图8所示,在控制部50中,进一步提供用于选择负载模式的选择部(80)和用于控制负载部的负载控制部(56),并且基于用户选择的负载模式来控制各个单独的装置。具体地,参考负载和时间之间的表来控制照明装置的强度以及控制空调等的温度,并且将其接通和关断。当可以利用红外遥控器操作这些装置时,可以通过输出红外信号来执行控制,并且可以针对每一个负载来控制电开关板以控制每一个装置的接通和关断。
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该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各种修改是可能的。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可以用于供应电能的电力供应***。
参考符号列表
1  电力供应***
11 蓄电部
13 充电/放电测量部
14 剩余容量测量部
20 太阳能发电部
31 负载部
33 负载测量部
44 发电测量部
50 控制部
51 充电/放电控制部
52 发电量预测部
53 负载需求量预测部
55 可放电时间预测部
60 数据库
70 通知部
80 输入/选择部

Claims (10)

1.一种电力供应***,包括:
蓄电部;
可放电时间预测部,当向预定负载供应电力时,所述可放电时间预测部预测其中所述蓄电部能够执行放电的时间段;以及
通知部,所述通知部通知用户所述可放电时间预测部预测的可放电时间,
其中存在多个负载,所述可放电时间预测部预测其中接收电力供应的负载的组合不同的多个可放电时间,并且所述通知部通知所述可放电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供应***,还包括:
剩余容量测量部,所述剩余容量测量部测量在所述蓄电部中存储的电量;以及
负载需求量预测部,所述负载需求量预测部预测供应给所述负载的电量,
其中所述可放电时间预测部基于所述剩余容量测量部测量的电量和所述负载需求量预测部预测的电量来预测所述可放电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供应***,还包括:
负载测量部,所述负载测量部测量供应给所述负载的电力或电流;以及
数据库,所述数据库记录与所述负载测量部测量的电力或电流有关的信息,
其中所述负载需求量预测部基于所述负载测量部测量的电力或电流以及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的与供应给所述负载的电力或电流有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预测供应给所述负载的电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力供应***,还包括:
发电部,所述发电部通过发电来供应电力;以及
发电量预测部,所述发电量预测部预测所述发电部供应的电量,
其中所述可放电时间预测部基于所述剩余容量测量部测量的电量、所述发电量预测部预测的电量以及所述负载需求量预测部预测的电量,预测所述可放电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供应***,还包括:
发电测量部,所述发电测量部测量所述发电部供应的电力或电流;以及
数据库,所述数据库记录与所述发电测量部测量的电力或电流有关的信息,
其中所述发电量预测部基于所述发电测量部测量的电力或电流以及在所述数据库中记录的与所述发电部供应的电力或电流有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预测所述发电部供应的电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供应***,
其中能够将从电力公司供应的***电力供应给所述电力供应***,
还包括通过发电来供应电力的发电部,以及
当停止所述***电力的供应时,将通过所述蓄电部的放电而供应的电力和通过利用发电部的发电而供应的电力中的至少一个供应给负载。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供应***,
其中每预定时间段执行所述可放电时间的预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供应***,还包括:
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输入时间段;
其中显示在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时间段中能够供应的负载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供应***,还包括:
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输入时间,
其中显示在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时间上能够供应的负载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供应***,还包括:
选择装置,所述选择装置选择所显示的负载的组合之一;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负载,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选择装置选择的组合来控制所述负载。
CN2011800229655A 2010-05-11 2011-05-10 电力供应*** Pending CN1028847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09170 2010-05-11
JP2010-109170 2010-05-11
PCT/JP2011/060700 WO2011142330A1 (ja) 2010-05-11 2011-05-10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4707A true CN102884707A (zh) 2013-01-16

Family

ID=44914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29655A Pending CN102884707A (zh) 2010-05-11 2011-05-10 电力供应***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27891B2 (zh)
EP (1) EP2571138B1 (zh)
JP (1) JP5891460B2 (zh)
CN (1) CN102884707A (zh)
WO (1) WO201114233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0163A (zh) * 2016-08-31 2016-11-16 宁波日林电子有限公司 光伏离网***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7851994A (zh) * 2016-02-25 2018-03-27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力供需预测***、电力供需预测方法及电力供需预测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76985A1 (ja) * 2011-11-24 2013-05-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電力供給制御方法
JP5780989B2 (ja) * 2012-03-16 2015-09-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設備コントローラ及び分散電源システム
JP2013247751A (ja) 2012-05-25 2013-12-09 Sony Corp 電力制御装置、電力供給制御方法及び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DE102012212321A1 (de) * 2012-07-13 2014-01-16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m Ermitteln und/oder Steuern einer Betriebszeit eines mit einem Kraftwerk, insbesondere Photovoltaikkraftwerk, und einem Energiespeicher gekoppelten Verbrauchers,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mit einem Kraftwerk gekoppelten Energiespeichers
JP6072465B2 (ja) * 2012-08-07 2017-02-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力管理装置
JP6158562B2 (ja) * 2013-04-01 2017-07-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6091609B2 (ja) * 2013-05-14 2017-03-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負荷制御装置、負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75020B2 (ja) * 2014-01-14 2018-02-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ネルギーマネジメントシステム
JP6004451B2 (ja) 2014-03-26 2016-10-05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データセンター、データセンター間での負荷分散方法
US9409492B2 (en) 2014-04-21 2016-08-09 Honda Motor Co., Ltd. Method for precise demand response and control, and a system thereof
JP6414743B2 (ja) * 2014-11-28 2018-10-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源制御装置、電源制御プログラム、電源制御方法及び電源制御システム
JP6495697B2 (ja) * 2015-03-13 2019-04-03 株式会社東芝 監視制御装置
JP6525661B2 (ja) * 2015-03-26 2019-06-05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JP5838006B1 (ja) * 2015-06-25 2015-12-24 東邦エネルギア株式会社 配電装置
EP3179593A1 (de) * 2015-12-11 2017-06-14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r energiereserve für eine energieversorgungsanlage
US20170179723A1 (en) * 2015-12-16 2017-06-22 National Chung 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ustered energy-storing micro-grid system
CN107612108B (zh) * 2017-09-27 2021-07-09 保定锐迅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的控制装置
JP2019164057A (ja) * 2018-03-20 2019-09-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負荷推定装置および可搬型の電力供給装置
KR102636457B1 (ko) * 2019-04-09 2024-02-15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Ess 및 그 ess의 제어 방법
JP7452490B2 (ja) 2021-05-18 2024-03-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0940A1 (en) * 2000-03-13 2001-09-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processor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EP1367689A2 (en) * 2002-05-31 2003-12-03 Hitachi, Ltd. Supervising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areal power information
CN1585953A (zh) * 2001-09-13 2005-02-23 Abb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电力需求的方法和***
JP2009284723A (ja) * 2008-05-26 2009-12-03 Toshiba Corp 電力需給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力需給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E75374B1 (en) * 1989-11-13 1997-09-10 Nat Csf Corp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JPH0946923A (ja) 1995-08-03 1997-02-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太陽光発電装置
JPH10268987A (ja) 1997-03-25 1998-10-09 Ricoh Co Ltd バッテリ駆動式電子機器
CN1134877C (zh) * 1998-08-28 2004-01-14 英维思能源***(新西兰)有限公司 电池电荷测量与放电剩余时间预测方法与设备
JP2000324716A (ja) 1999-04-30 2000-11-24 Haneda Hume Pipe Co Ltd 太陽電池装置
JP3932786B2 (ja) * 2000-08-17 2007-06-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池駆動端末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JP4317399B2 (ja) 2003-07-14 2009-08-19 古河電池株式会社 蓄電池の放電残時間推定方法
JP2005224018A (ja) * 2004-02-05 2005-08-18 Fuji Robin Ind Ltd 防災倉庫
JP4808036B2 (ja) * 2006-02-15 2011-11-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01389971B (zh) * 2006-02-28 2011-09-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寿命判断装置及电池寿命判断方法
US20080040223A1 (en) * 2006-08-10 2008-02-14 V2 Green Inc. Electric Resource Module in a Power Aggregation System for Distributed Electric Resources
JP4650405B2 (ja) 2006-11-28 2011-03-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型情報処理端末及びそのバッテリ管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EP2147359A2 (en) * 2007-05-09 2010-01-27 Gridpoin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the discharge of distributed power storage devices and for levelizing dispatch participation
JP4703736B2 (ja) * 2009-03-02 2011-06-15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0940A1 (en) * 2000-03-13 2001-09-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processor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585953A (zh) * 2001-09-13 2005-02-23 Abb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电力需求的方法和***
EP1367689A2 (en) * 2002-05-31 2003-12-03 Hitachi, Ltd. Supervising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areal power information
JP2009284723A (ja) * 2008-05-26 2009-12-03 Toshiba Corp 電力需給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力需給制御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1994A (zh) * 2016-02-25 2018-03-27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力供需预测***、电力供需预测方法及电力供需预测程序
US10797484B2 (en) 2016-02-25 2020-10-06 Omron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and demand prediction system, power supply and demand predic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power supply and demand prediction program
CN107851994B (zh) * 2016-02-25 2020-11-10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力供需预测***、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130163A (zh) * 2016-08-31 2016-11-16 宁波日林电子有限公司 光伏离网***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71138B1 (en) 2016-04-20
EP2571138A1 (en) 2013-03-20
JPWO2011142330A1 (ja) 2013-07-22
US20130049468A1 (en) 2013-02-28
JP5891460B2 (ja) 2016-03-23
EP2571138A4 (en) 2013-12-11
US9627891B2 (en) 2017-04-18
WO2011142330A1 (ja) 2011-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4707A (zh) 电力供应***
CN102742120B (zh) 能量供需控制***
JP5598914B2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CN103493325A (zh) 控制设备、电力控制***和电力控制方法
WO2011042785A1 (ja) 電力管理システム
JP5845066B2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JP6148631B2 (ja) 蓄電装置の放電開始時刻決定システム
AU2018413264B2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off-grid microgrids management
KR20200119367A (ko)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용 수요전력 예측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요전력 예측 방법
JP2019068667A (ja) 充放電制御装置
JP2019054584A (ja) 発電システム評価方法および発電システム評価装置
US11183876B2 (en) Power analyzer and method for the use thereof
JP6055198B2 (ja)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JP5969365B2 (ja)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WO2012026573A1 (ja) 電力管理装置
JP2017195752A (ja)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制御方法
JP6769889B2 (ja)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制御方法
JP5780989B2 (ja) 設備コントローラ及び分散電源システム
JP6598070B2 (ja) エネルギー予測システム
JP5983237B2 (ja) 電力マネジメントシステム
JP2020078143A (ja)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JP2024049749A (ja) 電力制御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6103893A (ja) 電力管理装置、電力管理方法、及び電力管理用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