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0435A - 同轴用发声部筒及具有此发声部筒的双向耳塞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同轴用发声部筒及具有此发声部筒的双向耳塞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0435A
CN102870435A CN201180013931XA CN201180013931A CN102870435A CN 102870435 A CN102870435 A CN 102870435A CN 201180013931X A CN201180013931X A CN 201180013931XA CN 201180013931 A CN201180013931 A CN 201180013931A CN 102870435 A CN102870435 A CN 102870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s stridulans
sound
fixed part
coaxia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39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基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0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04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6Spatial arrangements of separate transducer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耳塞式耳机。本发明包括:耳机主体,在内部空间分别配置输入电信号时产生再生音频段的互相不同的音的第1发声部和第2发声部;壳体,具备第1固定部、第2固定部、分隔壁,其中,在所述第1固定部***配置所述第1发声部,在所述第2固定部***配置所述第2发声部,所述分隔壁在所述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之间形成排出在所述第1发声部产生的音的至少一个第1音排出孔;盖帽,贯穿形成至少一个第2音排出孔,并组装于所述第2固定部,所述第2音排出孔朝外排出互相混合通过所述第1音排出孔排出的音和在所述第2发声部产生的音的混合音;基板,向所述第1发声部和第2发声部提供电源及电信号。

Description

同轴用发声部筒及具有此发声部筒的双向耳塞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用发声部筒及具有此筒的双向耳塞式耳机,更详细而言涉及在筒的限制的内部空间同轴配置产生低音的低音发生单元的所谓低音扬声器和产生高音的高音发生单元的所谓高音扬声器的同时,有效地改善相互间的音干涉,并通过小型化、模组化而能够提高音响品质和制造性的同轴用发声部筒及具有此筒的双向耳塞式耳机。
背景技术
通常,头戴式耳机是整体覆盖使用者的耳朵而向使用者传达声音,耳塞式耳机是塞进耳内而向使用者传达声音。
所述耳塞式耳机是将通过电子输入信号转移到位于音响板的音响线圈而产生的上、下移动来振动空气的单一扬声器内置于耳机主体内部,从而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而传达给使用者。
但是,在具有单一扬声器的耳塞式耳机或头戴式耳机,无法将声频频段的所有的音再生为预定的声压(SPL),即使特定频率产生满足的声压,也由于扬声器的大小或振动板的材质等多种要素而音响的品质有所不同。
因此,通过组合如低音扬声器、中音扬声器、高音扬声器等具有互相不同的再生频段的发声单元用扬声器来满足使用者的多种要求,并制作双向、三向、多向等多种扬声器***而使用。
但是,现有的双向耳塞式耳机或头戴式耳机,由于产生低音的低音扬声器和产生高音的高音扬声器平行排列于横轴,因此不适合要求小型化及轻量化的耳塞式耳机的设计,而多使用选择使用于助听器的超小型扬声器的平衡电枢(Balanced Armature)形扬声器的耳塞式耳机,但其制造过程复杂且在音质方面对于低音再生有限制。
耳塞式耳机时,由于内置发声单元的扬声器的内部空间狭小,因此难以同时内置具有再生音频段的互不相同的2个以上的扬声器,由此,难以对应想听如前后方向感和空间感的立体音响的使用者的多种要求,而对于使耳机高级化有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所述问题点而被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同轴用发声部筒及具有此筒的双向耳塞式耳机。在有限的内部空间以同轴配置具有再生音频段的互不相同的发声单元,因此组装工序简单,且能够对于耳塞式耳机的使用者提供具有立体感且优秀的音质的音响,在保持耳塞式耳机的小型化的同时,能谋求高级化。
作为达成所述目的的具体的手段,本发明提供同轴用发声部筒,所述筒,在内部空间配置输入电信号时产生再生音频段的互不相同的音的第1发声部和第2发声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备第1固定部、第2固定部、分隔壁,在所述第1固定部***配置所述第1发声部,在所述第2固定部***配置所述第2发声部,所述分隔壁在所述第1固定部和所述第2固定部之间形成排出在所述第1发声部产生的音的至少一个第1音排出孔;盖帽,贯穿形成至少一个第2音排出孔,并组装于所述第2固定部,所述第2音排出孔朝外排出互相混合通过所述第1音排出孔排出的音和在所述第2发声部产生的音的混合音。
优选为,所述第1发声部由产生中低音的低音发声部或产生具有相对高于中低音的再生音频段的高音的高音发声部中的一个构成。
优选为,在所述第1固定部的内部面或外部面形成用于配置至少一个信号线的线配置槽,所述信号线电连接于所述第2发声部。
优选为,所述第2固定部,从所述分隔壁的上部面朝铅直方向延长预定高度,并沿着圆周方向隔预定间隔突出形成多个分隔条以使所述第1音排出孔朝外露出。
优选为,所述第2固定部形成为等同于或高于所述第2发声部的高度,以便在与所述盖帽组装时,在所述盖帽和第2发声部之间能够形成混合具有再生音频段的互不相同的音的混频空间。
优选为,所述第2固定部具备与所述第2发声部的下部面接触的隔板,以便在所述第2发声部和分隔壁之间形成预定间隔。
更优选为,所述隔板由从所述分隔壁延长或与所述分隔壁分离的独立部件构成。
本发明提供双向耳塞式耳机,其为耳塞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主体,在内部空间分别配置输入电信号时产生再生音频段的互不相同的音的第1发声部和第2发声部;壳体,具备第1固定部、第2固定部、分隔壁,在所述第1固定部***配置所述第1发声部,在所述第2固定部***配置所述第2发声部,所述分隔壁在所述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之间形成排出从所述第1发声部产生的音的至少一个第1音排出孔;盖帽,贯穿形成至少一个第2音排出孔,并组装于所述第2固定部,所述第2音排出孔朝外排出互相混合通过所述第1音排出孔排出的音和在所述第2发声部产生的音的混合音;基板,向所述第1发声部和第2发声部提供电源及电信号。
优选为,所述第1发声部由产生中低音的低音发声部或产生具有相对高于中低音的再生音频段的高音的高音发声部中的一个构成。
优选为,所述耳机主体包含前方主体和后方主体,所述前方主体在其前端具备塞入使用者的耳内的***部件,所述后方主体与电缆连接并组装于所述前方主体,其中,所述电缆在端部设置有与基板电连接的连接端子以向所述第1发声部和第2发声部提供电源及电信号。
优选为,在所述第1固定部的内部面或外部面形成有从所述基板延长的配置有至少一个信号线的线配置槽,所述信号线电连接于所述第2发声部。
优选为,所述第2固定部,从所述分隔壁的上部面朝铅直方向延长预定高度,并沿着圆周方向隔预定间隔突出形成多个分隔条以使所述第1音排出孔朝外露出。
优选为,所述第2固定部形成为等同于或高于所述第2发声部的高度,以便在与所述盖帽组装时,在所述盖帽和第2发声部之间能够形成混合具有再生音频段的互不相同的音的混频空间。
优选为,所述第2固定部具备与所述第2发声部的下部面接触的隔板,以便在所述第2发声部和分隔壁之间形成预定间隔。
更优选为,所述隔板由从所述分隔壁延长或与所述分隔壁分离的独立部件构成。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组装于耳机主体的内部空间的壳体以同轴配置产生中低音的第1发声部和产生高音的第2发声部,而组装耳塞式耳机的工序简单,因此,可节约成本,且对于耳塞式耳机的使用者可传达没有音响干涉地混合中低音和高音的具有立体感的混合音,在保持耳塞式耳机的小型化的同时,能够谋求高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同轴用发声部筒的双向耳塞式耳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同轴用发声部筒的纵截面图。
图3是示出设置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同轴用发声部筒的壳体的图,其中图a是立体图,图b是纵截面图,图c是俯视图,图d是仰视图,图e是侧视图。
图4是示出设置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同轴用发声部筒的盖帽的图,其中图a是立体图,图b是纵截面图,图c是俯视图,图d是仰视图。
图5是设置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向耳塞式耳机的电路构成图。
<符号>
110:耳机主体,111:第1发声部,112:第2发声部,113:前方主体,114:后方主体,120:壳体,121:第1固定部,122:第2固定部,123:分隔壁,124:隔板,125:第1音排出孔,126:线配置槽,130:盖帽,131:圆柱管,132:凸缘,135:第2音排出孔,140: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双向耳塞式耳机100,如图1至图5所示,包含,耳机主体110;由壳体120和盖帽130构成的同轴用发声部筒100a及基板140。
如图1所示,所述耳机主体110是在预定大小的内部空间分别具备在输入电信号时产生中低音的第1发声部111和产生高音的第2发声部112并塞入使用者的耳内的构造物。
此时,虽示出说明了所述第1发声部111由产生中低音的低音扬声器构成,所述第2发声部112由产生相对高于中低音的再生音频段的高音的高音扬声器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可选择性地构成为所述第1发声部111由产生高音的高音扬声器构成,所述第2发声部112由产生中低音的低音扬声器构成。
所述耳机主体110,包含:前方主体113,在前端具备塞入使用者的耳内的***部件113a;后方主体114,连接于电缆114b并与所述前方主体113的后端结合时形成预定大小的内部空间,其中,所述电缆在端部设置有与基板140电连接的连接端子114a以向所述第1发声部111和第2发声部112提供电源及电信号。
此处,在所述前方主体113的外部面形成如文字及图形等的表示部113b,在所述后方主体114设置有贯穿形成所述前方主体的一侧面的结合部115以能够在与所述前方主体113结合时,产生结合力的同时朝外露出所述表示部113b。
此处,虽示出说明了所述表示部113b设置于前方主体113,而结合部115设置于后方主体114,但并不限定于此,所述结合部可设置于前方主体,而所述表示部可设置于后方主体。
所述***部件113a由硅胶材质制成以便塞入使用者的耳内而接触于皮肤时在使用上感觉不到不便而可方便使用,所述前、后方主体113、114可由注塑成型的树脂制成。
在结合于所述***部件113a的前方主体113的前端贯穿形成排出孔以便排出在所述壳体120内部产生的中低音及高音而能够传达到耳内。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同轴用发声部筒100a包含壳体120和盖帽130,所述壳体120***有第1发声部111和第2发声部112并同轴配置,所述盖帽130密封除音排出孔以外的朝上部开放的壳体120的上端。
此处,虽示出说明了所述同轴用发声部筒100a组装于塞入使用者的耳内的耳塞式耳机主体的内部空间,但并不限定于此,可适用于头戴式耳机或小型及中大型扬声器。
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壳体120包含第1固定部121、第2固定部122及分隔壁123,所述第1固定部121是朝下部开放的大致圆柱形的支撑构造物,使如低音扬声器产生中低音的再生音频段的第1发声部从下部***配置到上部。
所述第2固定部122是朝上部开放的大致圆柱形的支撑构造物,使如高音扬声器产生高音的再生音频段的第2发声部112从上部***配置到下部。
所述分隔壁123形成于所述第1固定部121和第2固定部122之间,并贯穿形成有至少一个第1音排出孔124,以能够排出在所述第1发声部111产生的中低音。
此处,所述第1固定部121和第2固定部122设置为具有相同的同心圆,以能够在同轴上垂直地层叠配置第1发声部111和第2发声部112,且优选形成为与所述第1发声部111的外部面接触的第1固定部121内部面的内径大于与所述第2发声部112的外部面接触的第2固定部122内部面的内径。
虽示出说明了所述第1发声部111***配置于第1固定部121,而所述第2发声部112***配置于第2固定部122,但并不限定于此,所述第2发声部112可***配置于第1固定部121,而所述第1发声部111可***固定于第2固定部122。
从而,***配置于所述第1固定部121的第1发声部111和***配置于所述第2固定部122的第2发声部112在相同的假想的垂直轴上以同轴配置,且所述第1发声部111的外径形成为相对大于所述第2发声部112的外径。
优选为,在所述第1固定部121的外部面形成有从所述基板140延长的配置有至少一个信号线的线配置槽126,所述信号线电连接于设置在所述第2发声部112的基板并传达电源及电信号,所述线配置槽126优选从所述第1固定部121的下部端延长至所述第1音排出孔124。
此处,虽示出说明了所述线配置槽126形成于第1固定部121的外部面,但并不限定于此,可凹陷形成于所述第1固定部121的内部面。
并且,所述第2固定部122从所述分隔壁123的上部面沿铅直方向延长预定高度,并设置有沿圆周方向隔预定间隔突出形成的多个分隔条122a以能够朝外部露出贯穿形成的第1音排出孔125,所述第1音排出孔125用于排出在所述第1发声部111产生的如中低音的音。
因此,在所述多个分隔条122a之间形成有狭缝形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形成产生于所述第1发声部111并通过第1音排出孔125排出的音的排出路径。
而且,所述第2固定部122优选形成为等同于或高于所述第2发声部112的高度,以便在与所述盖帽130组装时,在所述盖帽130和第2发声部112之间能够形成混合中低音和高音的混频空间。
此处,虽示出说明了所述多个分隔条122a沿圆周方向隔预定间隔形成3个条,但并不限定于此,可形成为2个或3个以上。
所述第2固定部122为了确保所述第2发声部112和信号线之间的连接区域而设置有接触于所述第2发声部112的下部面的隔板124,从而在所述第2发声部112和分隔壁123之间形成预定间隔。
所述隔板124优选在与形成在所述第1固定部121的外部面的线排出槽126对应的区域形成延长配置信号线的凹槽124a。
此处,虽示出说明了所述隔板124在所述第2固定部122和分隔壁123之间的边界区域形成为一体,但并不限定于此,可由大致环形的独立部件构成,所述独立部件独立地配置于所述分隔壁123的上部面以与所述第2固定部122分离。
所述隔板124由独立部件构成时,改变配置于所述第2发声部112和分隔壁123之间的隔板124的形成高度,通过改变所述第2发声部112的配置高度可放大或减小混合具有再生音频段的互不相同的中低音和高音的混频空间,因此可提供更优秀且最佳的立体音质。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盖帽130覆盖***配置有所述第2发声部112的第2固定部122的开放的上部,是在第2固定部122从上部***至下部而使其下端接触于所述分隔壁123的盖部件。
在与所述第2发声部112对应的盖帽130贯穿形成至少一个第2音排出孔135,所述第2音排出孔135朝外部排出混合通过第1音排出孔125排出的中低音和产生在所述第2发声部112的高音的混合音。
所述盖帽130在与所述第2发声部112对应的上部面贯穿形成至少一个第2音排出孔135,并由圆柱管131和凸缘132构成,所述圆柱管131,其内部面接触于所述第2固定部122的外部面,而所述凸缘132,从所述圆柱管131下端水平延长以便其下端接触于所述分隔壁123的上部面。
此处,在所述凸缘132和分隔壁123之间可通过粘接剂而粘接组装,以防产生于第1发声部111和第2发声部112的中低音及高音朝外部漏泄。
如图2所示,所述基板140在所述第1发声部111的下部面设置为一体并与所述第1发声部一起***配置于第1固定部121,通过连接端子114a连接于组装在所述后方主体114的电缆114b,并与第1发声部111和第2发声部112并列连接而提供运转所述第1发声部111和第2发声部112的电源及电信号。
因此,通过所述基板140向所述第1发声部111和第2发声部112分别施加电源及电信号时,产生在所述第1发声部111的中低音通过贯穿形成在所述分隔壁123的第1音排出孔125朝与盖帽130组装的第2固定部112的内部传达。
接着,产生于所述第2发声部112的高音在形成于与所述第2固定部122组装的盖帽130和第2发声部112之间的混频空间内,与朝所述第2固定部122内传达的低音没有音干涉地混合后,通过第2音排出孔135朝外排出具有立体感的混合音。
尽管由特定的实施例示出说明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为在不超出由权利要求范围而定的本发明的精神或领域的范围内可对本发明进行多种改造及变形。

Claims (15)

1.一种同轴用发声部筒,所述筒,在内部空间配置输入电信号时产生再生音频段的互不相同的音的第1发声部和第2发声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备第1固定部、第2固定部、分隔壁,在所述第1固定部***配置所述第1发声部,在所述第2固定部***配置所述第2发声部,所述分隔壁在所述第1固定部和所述第2固定部之间形成排出在所述第1发声部产生的音的至少一个第1音排出孔;
盖帽,贯穿形成至少一个第2音排出孔,并组装于所述第2固定部,所述第2音排出孔朝外排出互相混合通过所述第1音排出孔排出的音和在所述第2发声部产生的音的混合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用发声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声部由产生中低音的低音发声部或产生具有相对高于中低音的再生音频段的高音的高音发声部中的一个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用发声部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固定部的内部面或外部面形成用于配置至少一个信号线的线配置槽,所述信号线电连接于所述第2发声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用发声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固定部,从所述分隔壁的上部面朝铅直方向延长预定高度,并沿着圆周方向隔预定间隔突出形成多个分隔条而使所述第1音排出孔朝外露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用发声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固定部形成为等同于或高于所述第2发声部的高度,以便在与所述盖帽组装时,在所述盖帽和第2发声部之间能够形成混合具有再生音频段的互不相同的音的混频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用发声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固定部具备与所述第2发声部的下部面接触的隔板,以便在所述第2发声部和分隔壁之间形成预定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用发声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由从所述分隔壁延长或与所述分隔壁分离的独立部件构成。
8.一种双向耳塞式耳机,其为耳塞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主体,在内部空间分别配置输入电信号时产生再生音频段的互不相同的音的第1发声部和第2发声部;
壳体,具备第1固定部、第2固定部、分隔壁,在所述第1固定部***配置所述第1发声部,在所述第2固定部***配置所述第2发声部,所述分隔壁在所述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之间形成排出从所述第1发声部产生的音的至少一个第1音排出孔;
盖帽,贯穿形成至少一个第2音排出孔,并组装于所述第2固定部,所述第2音排出孔朝外排出互相混合通过所述第1音排出孔排出的音和在所述第2发声部产生的音的混合音;
基板,向所述第1发声部和第2发声部提供电源及电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用发声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声部由产生中低音的低音发声部或产生具有相对高于中低音的再生音频段的高音的高音发声部中的一个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用发声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包含前方主体和后方主体,所述前方主体在其前端具备塞入使用者的耳内的***部件,所述后方主体与电缆连接并组装于所述前方主体,其中,所述电缆在端部设置有与基板电连接的连接端子以向所述第1发声部和第2发声部提供电源及电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用发声部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固定部的内部面或外部面形成有从所述基板延长的配置有至少一个信号线的线配置槽,所述信号线电连接于所述第2发声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用发声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固定部,从所述分隔壁的上部面朝铅直方向延长预定高度,并沿着圆周方向隔预定间隔突出形成多个分隔条以使所述第1音排出孔朝外露出。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用发声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固定部形成为等同于或高于所述第2发声部的高度,以便在与所述盖帽组装时,在所述盖帽和第2发声部之间能够形成混合具有再生音频段的互不相同的音的混频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用发声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固定部具备与所述第2发声部的下部面接触的隔板,以便在所述第2发声部和分隔壁之间形成预定间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同轴用发声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由从所述分隔壁延长或与所述分隔壁分离的独立部件构成。
CN201180013931XA 2010-03-15 2011-03-11 同轴用发声部筒及具有此发声部筒的双向耳塞式耳机 Pending CN1028704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22780 2010-03-15
KR1020100022780A KR101116981B1 (ko) 2010-03-15 2010-03-15 동축용 음발생부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갖는 투웨이 이어폰
PCT/KR2011/001698 WO2011115390A2 (ko) 2010-03-15 2011-03-11 동축용 음발생부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갖는 투웨이 이어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0435A true CN102870435A (zh) 2013-01-09

Family

ID=44649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3931XA Pending CN102870435A (zh) 2010-03-15 2011-03-11 同轴用发声部筒及具有此发声部筒的双向耳塞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57286B2 (zh)
JP (1) JP5650251B2 (zh)
KR (1) KR101116981B1 (zh)
CN (1) CN102870435A (zh)
WO (1) WO2011115390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4160A (zh) * 2014-04-16 2014-08-06 东莞泉声电子有限公司 双喇叭耳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85923A4 (en) * 2012-08-15 2016-06-29 Jerry Harve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ASE CORRECTION HEADSET HEADSET
KR101479964B1 (ko) * 2013-11-14 2015-01-08 주식회사 티피오스 저음 조절이 가능한 투웨이 이어폰
KR101498487B1 (ko) * 2014-01-07 2015-03-04 주식회사 티피오스 투웨이 이어폰 구조
TWM493215U (zh) * 2014-08-06 2015-01-01 Jetvox Acoustic Corp 雙頻同軸耳機
KR101644738B1 (ko) * 2015-02-12 2016-08-01 부전전자 주식회사 케이블 스토퍼부재가 구비된 이어폰
KR101724154B1 (ko) * 2016-03-31 2017-04-06 채성수 2-유닛 사운드 밸런스 이어폰시스템
USD906297S1 (en) * 2019-09-13 2020-12-29 Apple Inc. Pair of earphones
USD907009S1 (en) * 2019-09-20 2021-01-05 Apple Inc. Case with earphones
USD909347S1 (en) 2019-09-20 2021-02-02 Apple Inc. Earphone
USD978842S1 (en) 2020-11-11 2023-02-21 Apple Inc. Pair of earphone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5836A (en) * 1989-01-19 1990-10-23 Koss Corporation Stereo headphone
US20090220113A1 (en) * 2008-02-29 2009-09-03 Tiscareno Victor M Multiple receiver venting system
US20100046783A1 (en) * 2008-08-21 2010-02-25 Jetvox Acoustic Corp. Dual-frequency coaxial earphones with shared magn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320042B (de) * 1973-04-11 1975-01-27 Akg Akustische Kino Geraete Wenigstens zwei dynamische Wandler aufweisende Hörermuschel oder in Schaumstoff eingebettete Wandlerhalterung
JP2516904B2 (ja) * 1985-08-24 1996-07-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ヘツドホン
JP2530595Y2 (ja) * 1986-08-28 1997-03-26 アシダ音響株式会社 2ウエイ形イヤホン
JPS6386997A (ja) * 1986-09-30 1988-04-18 Sanwa Denko Kk ヘツドホン
KR940000417Y1 (ko) * 1991-11-22 1994-01-24 금성포스타 주식회사 동축형 스피커 지지구의 결합장치
JPH0678388A (ja) * 1992-08-25 1994-03-18 Sony Corp スピーカ装置
KR100865121B1 (ko) * 2007-03-30 2008-10-24 에스텍 주식회사 동축 스피커
TWM344699U (en) * 2008-05-08 2008-11-11 Jetvox Acoustic Corp Dual band coaxial earphone
KR200462922Y1 (ko) * 2008-08-21 2012-10-11 제트복스 어쿠스틱 코포레이션 공유 자석을 갖는 이중 주파수 동축형 이어폰
TW201216725A (en) * 2010-10-06 2012-04-16 Cotron Corp Earphon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5836A (en) * 1989-01-19 1990-10-23 Koss Corporation Stereo headphone
US20090220113A1 (en) * 2008-02-29 2009-09-03 Tiscareno Victor M Multiple receiver venting system
US20100046783A1 (en) * 2008-08-21 2010-02-25 Jetvox Acoustic Corp. Dual-frequency coaxial earphones with shared magne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4160A (zh) * 2014-04-16 2014-08-06 东莞泉声电子有限公司 双喇叭耳机
CN103974160B (zh) * 2014-04-16 2018-08-14 东莞泉声电子有限公司 双喇叭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57286B2 (en) 2016-05-31
WO2011115390A2 (ko) 2011-09-22
US20130010998A1 (en) 2013-01-10
WO2011115390A3 (ko) 2011-12-29
JP5650251B2 (ja) 2015-01-07
JP2013523002A (ja) 2013-06-13
KR101116981B1 (ko) 2012-03-14
KR20110103624A (ko) 201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0435A (zh) 同轴用发声部筒及具有此发声部筒的双向耳塞式耳机
CN109218927B (zh) 发声装置
TWI558168B (zh) 多重驅動器耳機
US20140140565A1 (en) In-ear earphone
CN107517420B (zh) 耳机装置
KR101309072B1 (ko) 투웨이 이어폰의 음 발생기 홀더 구조
CN204334906U (zh) 具有导音管的耳机结构
CN101904179A (zh) 声学***
US9578403B2 (en) 2-way speaker with coaxial effect
EP3413582B1 (en) Headphone
CN214315592U (zh) 扬声器组件及终端设备
RU2680663C2 (ru) Внутриканальный наушник
CN110267174B (zh) 一种基于微型扬声器的车内独立声场***
CN214708004U (zh) 一种耳机
CN214708007U (zh) 一种耳机
CN215187292U (zh) 耳机
CN213602676U (zh) 电子装置
CN111615040B (zh) 一种医疗助听器耳机
CN210183541U (zh) 一种多发声单元组合结构
CN213152363U (zh) 三音腔分路分频喇叭模组
WO2017222415A1 (ru) Внутриканальный наушник
CN217770334U (zh) 一种多声道有线耳机
CN220511233U (zh) 耳机
CN211744717U (zh) 包括四边形微型扬声器的混合型音响设备
CN218352682U (zh) 一种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