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5021B - 光学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5021B
CN102855021B CN201110174763.4A CN201110174763A CN102855021B CN 102855021 B CN102855021 B CN 102855021B CN 201110174763 A CN201110174763 A CN 201110174763A CN 102855021 B CN102855021 B CN 1028550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device
touch control
optical touch
control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747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5021A (zh
Inventor
赖鸿庆
林俊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xart Imag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Pixart Imag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xart Imaging Inc filed Critical Pixart Imaging Inc
Priority to CN2011101747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550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55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5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5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50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s In Physical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其具有感测区域并且包括多个导光元件、光源模块、光感测元件及辅助导光元件。各导光元件具有面向感测区域的第一出光面。上述导光元件包括第一导光元件及第二导光元件。光感测元件与辅助导光元件设置于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之间。光感测元件包括面向感测区域的光感测端。辅助导光元件位于光感测元件与感测区域之间,且具有面向第一导光元件的第一入光面、面向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二入光面及面向感测区域的第二出光面,而第二出光面连接于第一入光面与第二入光面之间。这种光学触控装置能避免盲区的问题。

Description

光学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触控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光学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触控装置是常用的实现触控功能所需的电子元件之一。图1是现有的一种具有三个影像感测元件的光学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现有的光学触控装置100包括沿矩形轨迹的四个边依次排列的反光条112a、112b、112c、112d。光学触控装置100还包括发光元件122a、122b、122c,用以提供光线至反光条112a、112b、112c、112d,其中发光元件122a设置于反光条112a与反光条112b的相邻两端之间,发光元件122b设置于反光条112b与反光条112c的相邻两端之间,而发光元件122c设置于反光条112a与反光条112d的相邻两端之间。反光条112a、112b、112c、112d用以反射发光元件122a、122b、122c提供的光线。另外,光学触控装置100还包括影像感测元件132a、132b、132c,其中影像感测元件132a设置于反光条112a与反光条112b的相邻两端之间,且发光元件122a配置于影像感测元件132a上。影像感测元件132b设置于反光条112b与反光条112c的相邻两端之间,且发光元件122b配置于影像感测元件132b上。影像感测元件132c设置于反光条112a与反光条112d的相邻两端之间,且发光元件122c配置于影像感测元件132c上。
但是,光学触控装置100存在一定的盲区(blind zone)。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影像感测元件132b的视野(field of view, FOV)涵盖反光条112a、112d,但反光条112a与反光条112d之间存有间隙以设置影像感测元件132c。由于影像感测元件132c无法反射光线,导致影像感测元件132b无法感测到在区域150内的触控点C,所以区域150即为所谓的盲区。另外,影像感测元件132c在感测时也有类似的盲区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常用的解决办法是利用影像感测元件轮流感测并搭配发光元件进行补光。举例来说,当影像感测元件132b进行感测时,发光元件122a、122b提供正常亮度的照明光线,而发光元件122c则提供亮度较暗的补偿光线,以进行补光,进而使反光条112a与反光条112d之间的间隙的亮度与反光条112a、112d的亮度相似,如此可解决盲区的问题。同理,当影像感测元件132c进行感测时,则通过发光元件122b进行补光。
但是,为了使发光元件122b、122c能视情况提供正常亮度的照明光线或亮度较暗的补偿光线,需要设计复杂的驱动电路,这导致光学触控装置100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触控装置,以有效解决位于对角的两相对的光感测元件具有的盲区问题,并有利于简化驱动电路的结构,降低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其具有感测区域且包括多个导光元件、光源模块、光感测元件以及辅助导光元件。多个导光元件配置于感测区域的多个侧边旁,各导光元件具有面向感测区域的第一出光面。多个导光元件包括第一导光元件以及第二导光元件,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设置于感测区域的相邻的两个侧边旁。光源模块用以提供光线至这些导光元件内。光感测元件设置于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之间,光感测元件包括面向感测区域的光感测端。辅助导光元件设置于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之间,且位于光感测元件与感测区域之间。辅助导光元件具有面向第一导光元件的第一入光面、面向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二入光面以及面向感测区域的第二出光面,而第二出光面连接于第一入光面与第二入光面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辅助导光元件的该第二出光面具有与光感测端相对应的非雾化(non-haze)区域以及非雾化区域以外的雾化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非雾化区域为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二出光面包括平行于第一导光元件的第一出光面的第一平面、平行于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一出光面的第二平面以及连接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第三平面,且光感测端朝向第三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各导光元件为导光条,且各导光元件还具有与第一出光面相连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第一侧面为入光面,第二侧面为邻近辅助导光元件的出光面。而光源模块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提供光线至第一导光元件的第一侧面,而第二发光元件提供光线至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一侧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还包括扩散片,设置于辅助导光元件与光感测元件之间,而扩散片具有与光感测端对应的非扩散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光感测元件包括壳体以及具有光感测端的感测单元。壳体具有开口,感测单元设置于壳体中,并从开口露出光感测端,且壳体的暴露出光感测端的表面设有雾化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辅助导光元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以固定光感测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辅助导光元件与第一导光元件及/或第二导光元件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辅助导光元件具有腔体,而光感测元件设置于腔体中,且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端面向辅助导光元件的第二出光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其具有感测区域,且包括多个导光元件、光源模块、光感测元件。多个导光元件配置于感测区域的多个侧边旁,这些导光元件包括第一导光元件以及第二导光元件。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设置于感测区域相邻的两个侧边旁,并分别具有面向感测区域的第一出光面以及与第一出光面相连的第二出光面。其中,第二出光面与第一出光面的夹角为锐角,且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这些第二出光面为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面。光源模块用以提供光线至导光元件内,而第一导光元件及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二出光面适于将光线导引至第二出光面之间的区域。光感测元件设置于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二出光面之间。光感测元件包括面向感测区域的光感测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各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还具有与第二出光面相对的入光面。光源模块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提供光线至第一导光元件的入光面,第二发光元件提供光线至第二导光元件的入光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各第二出光面设有多个微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光感测元件包括壳体以及具有光感测端的感测单元,壳体具有开口,感测单元设置于壳体中,并从开口露出光感测端,且壳体的暴露出光感测端的表面设有雾化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还包括扩散片,其设置于光感测端之前,且扩散片具有与光感测端对应的非扩散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利用位于光感测元件与感测区域之间并设置于相邻两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之间辅助导光元件,将由相邻两导光元件出射的光线进一步导引至位于相邻两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之间的光感测元件所在区域。这样,能有效解决位于对角位置的两个相对的光感测元件具有的盲区问题,且可简化光源模块的驱动电路,从而降低成本。此外,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面为第二出光面,其与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面向感测区域的第一出光面的夹角为锐角。因此,第一导光元件及第二导光元件适于将光线导引至第一导光元件及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二出光面之间的光感测元件所在的区域,以有效解决位于对角位置的两相对的光感测元件具有的盲区问题,并简化光源模块的驱动电路,从而降低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具有三个影像感测元件的光学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光感测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光学触控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光学触控装置200具有感测区域201,且包括配置于感测区域201的多个侧边旁的多个导光元件210、可提供光线至导光元件210内的光源模块220、用以感测位于感测区域201的触控点的光学资讯的多个光感测元件230以及用以辅助地将光从导光元件210导向对应的光感测元件230所在区域的辅助导光元件240。
各导光元件210具有面向感测区域201的第一出光面215。在本实施例中,感测区域201大致呈矩形,因此,上述多个导光元件210包括配置于矩形感测区域201的四个侧边旁的第一导光元件211、第二导光元件212、第三导光元件213以及第四导光元件214。其中,第一导光元件211与第二导光元件212设置于感测区域201的相邻的两个侧边旁,第三导光元件213与第四导光元件214设置于感测区域201的相邻的另外两个侧边旁,第三导光元件213与第一导光元件211相对,第四导光元件214与第二导光元件212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各导光元件210(即,第一导光元件211、第二导光元件212、第三导光元件213或第四导光元件214)例如为导光条,且各导光元件210还具有与第一出光面215相连的第一侧面216及第二侧面217,第一侧面216与第二侧面217相对,第一侧面216为入光面,第二侧面217为出光面。
在本实施例中,光源模块220包括第一发光元件221以及第二发光元件222。第一发光元件221及第二发光元件222可为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或其它合适的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221例如是设置于第一导光元件211与第四导光元件214的相邻两端之间,以提供光线至第一导光元件211的第一侧面216以及第四导光元件214的第一侧面216,而光线经由这两个第一侧面216而进入第一导光元件211与第四导光元件214内。第二发光元件222例如是设置于第二导光元件212与第三导光元件213的相邻两端之间,以提供光线至第二导光元件212的第一侧面216以及第三导光元件213的第一侧面216,而光线经由这两个第一侧面216而进入第二导光元件212与第三导光元件213内。需要注意的是,光源模块220的发光元件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根据实际设计的需要,光学触控装置200的光源模块220可包括更多个发光元件。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光感测元件230可为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互补式金氧半影像感测元件(CMOS image sensor)或其它种类的光感测元件。这些光感测元件230包括第一光感测元件231以及第二光感测元件232。其中,第一光感测元件231设置于第一导光元件211与第二导光元件212的相邻两端之间,第二光感测元件232设置于第三导光元件213与第四导光元件214的相邻两端之间。各光感测元件230(即,第一光感测元件231或第二光感测元件232)包括面向感测区域201的光感测端235。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光感测元件的立体示意图。请参照图3,各光感测元件230包括壳体236以及具有光感测端235的感测单元237。壳体236具有开口238,感测单元237设置于壳体236中,并且感测单元237的光感测端235从壳体236的开口238露出。各辅助导光元件240设置于对应的光感测元件230与感测区域20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触控装置200包括两个辅助导光元件240,分别设置于第一光感测元件231与感测区域201之间以及第二光感测元件232与感测区域201之间。为了便于叙述,下面将以设置于第一光感测元件231与感测区域201之间的辅助导光元件240为例,对辅助导光元件24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请配合参照图2与图4,辅助导光元件240设置于第一导光元件211与第二导光元件222的相邻两端之间,并位于第一光感测元件231与感测区域201之间。
辅助导光元件240具有面向第一导光元件211的第一入光面241、面向第二导光元件212的第二入光面242以及面向感测区域201的第二出光面243,而第二出光面243连接于第一入光面241与第二入光面24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光面243例如包括平行于第一导光元件211的第一出光面215的第一平面246、平行于第二导光元件212的第一出光面215的第二平面247以及连接于第一平面246与第二平面247之间的第三平面248。
在本实施例中,光线从第一导光元件211及第二导光元件212的第二侧面217出射后会分别经由辅助导光元件240的第一入光面241及第二入光面242进入辅助导光元件240内,并从辅助导光元件240的第二出光面243出射。因此,辅助导光元件240可将光线导引至第一导光元件211与第二导光元件212之间的用于设置第一光感测元件237的间隙,以消除第二光感测元件232感测时的盲区。同理,因第三导光元件213与第四导光元件214之间也设置有辅助导光元件240,所以第一光感测元件231感测时的盲区也可被消除。换句话说,本实施例通过辅助导光元件240能有效消除位于对角位置的两相对的第一光感测元件231与第二光感测元件232感测时的盲区。此外,因本实施例不需对光源模块220的发光亮度进行调变,所以能简化光源模块220的驱动电路,从而降低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辅助导光元件240的第二出光面243的出光亮度更为均匀,辅助导光元件240的第二出光面243例如具有与光感测端235相对应的非雾化(non-haze)区域244以及非雾化区域244以外的雾化区域245。在本实施例中,非雾化区域244例如是设置于第三平面248的开口,但其也可为非雾化的透光表面。此外,第一平面246、第二平面247以及部分第三平面248设有雾化结构(如扩散粒子),以形成雾化区域245。第一光感测元件231的光感测端235朝向第二出光面243的第三平面248,并正对非雾化区域244。另外,第三导光元件213与第二导光元件212之间也可设置另一光感测元件,而第四导光元件214与第一光感测元件211之间也可设置另一光感测元件。
上述辅助导光元件240可与第一导光元件211或第二导光元件212其中之一一体成型,也可以与第一导光元件211和第二导光元件212两者一体成型。另外,在非雾化区域244为非雾化的透光表面的实施例中,图3的壳体236的暴露出光感测端235的开口238端的表面可设有雾化结构。再者,辅助导光元件240可设有固定部,以固定第一光感测元件231。在图4中,固定部例如为固定槽251,而第一光感测元件231卡合于固定槽251中。
以下将再配合图式说明固定部的实施例,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固定部的形式。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的局部示意图。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200a与光学触控装置200大致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光学触控装置200a的辅助导光元件240a具有腔体249以作为固定部,而第一光感测元件231设置于腔体249中,且第一光感测元件231的光感测端235面向辅助导光元件240a的非雾化区域244。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与光学触控装置200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辅助导光元件240b还包括固定部252,以固定第一光感测元件231。固定部252设置于辅助导光元件240b与第一光感测元件231相对的表面。第一光感测元件231包括与固定部252配合的定位结构239。第一光感测元件231通过定位结构239与固定部252的配合而使第一光感测元件231与辅助导光元件240b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252为凸柱结构,而定位结构239对应固定部252设置于第一光感测元件231的壳体236,并为与凸柱结构配合的卡孔结构。这样,呈凸柱结构的固定部252嵌入呈卡孔结构的定位结构239,使得第一光感测元件231固定于辅助导光元件240b。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200c与光学触控装置200大致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光学触控装置200c还包括扩散片260。扩散片260设置于辅助导光元件240c与第一光感测元件231之间。扩散片260具有与第一光感测元件231的光感测端235对应的非扩散区域262。该非扩散区域262例如为开口。辅助导光元件240c的第二出光面243c的第一平面246c、第二平面247c以及第三平面248c未设有雾化结构。当然,本实施例也可采用辅助导光元件240,只是此时扩散片260的非扩散区域262应当与辅助导光元件240的第二出光面243的非雾化区域244相对应。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请配合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300具有感测区域301,且包括配置于感测区域301的多个侧边旁的多个导光元件310、可提供光线至导光元件310内的光源模块320、用以感测位于感测区域301的触控点的光学资讯的多个光感测元件330。
各导光元件310具有面向感测区域301的第一出光面315以及与第一出光面315相连的第二出光面317。在本实施例中,感测区域301大致呈矩形,因此,上述多个导光元件310包括配置于矩形感测区域301的四个侧边旁的第一导光元件311、第二导光元件312、第三导光元件313以及第四导光元件314。其中,第一导光元件311与第二导光元件312设置于感测区域301的相邻的两个侧边旁,第三导光元件313与第四导光元件314设置于感测区域301的相邻的另外两个侧边旁,第三导光元件313与第一导光元件311相对,第四导光元件314与第二导光元件312相对。
在本实施例中,各导光元件310(即,第一导光元件311、第二导光元件312、第三导光元件313或第四导光元件314)例如为导光条。其中,第一导光元件311与第二导光元件312的第二出光面317为第一导光元件311与第二导光元件312的相邻两端面,第三导光元件313与第四导光元件314的第二出光面317为第三导光元件313与第四导光元件314的相邻两端面。各导光元件310的第二出光面317与第一出光面315的夹角α为锐角。此外,各导光元件310还分别具有与第二出光面317相对的入光面316,且各导光元件310适于将光线导引至感测区域301。
光源模块320例如包括第一发光元件321以及第二发光元件322。第一发光元件321及第二发光元件322可为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或其它合适的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321例如是设置于第一导光元件311与第四导光元件314的相邻两端之间,以提供光线至第一导光元件311的入光面316以及第四导光元件314的入光面316,而光线经由这两个入光面316而进入第一导光元件311与第四导光元件314内。第二发光元件322例如是设置于第二导光元件312与第三导光元件313的相邻两端之间,以提供光线至第二导光元件312的入光面316以及第三导光元件313的入光面316,而光线经由这两个入光面316而进入第二导光元件312与第三导光元件313内。
上述光感测元件330可为电荷耦合元件、互补式金氧半影像感测元件或其它种类的光感测元件。这些光感测元件330包括第一光感测元件331以及第二光感测元件332。第一光感测元件331设置于第一导光元件311与第二导光元件312的第二出光面317之间。第二光感测元件332设置于第三导光元件313与第四导光元件314的第二出光面317之间。各光感测元件330(即,第一光感测元件331或第二光感测元件332)包括面向感测区域301的光感测端335。光感测元件330的结构与图3及图4所示的光感测元件230结构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因各导光元件310的第二出光面317与第一出光面315的夹角α为锐角,所以从第一导光元件311及第二导光元件312的第二出光面317出射的光线323会被折射至第一导光元件311及第二导光元件312的第二出光面317之间的用以设置第一光感测元件331的区域,这样能消除第二光感测元件332感测时的盲区。同理,从第三导光元件313及第四导光元件314的第二出光面317出射的光线323会被折射至第三导光元件313及第四导光元件314的第二出光面317之间的用以设置第二光感测元件332的区域,这样能消除第一光感测元件331感测时的盲区。换句话说,本实施例能有效消除位于对角位置的两相对的第一光感测元件331与第二光感测元件332感测时的盲区。此外,因本实施例不需对光源模块320的发光亮度进行调变,所以能简化光源模块320的驱动电路,从而降低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各导光元件310的第二出光面317可设有多个微结构(图未示),以扩散光线323。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300a与光学触控装置300大致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光学触控装置300a还包括扩散片360。扩散片360设置于对应的光感测元件330的光感测端335之前。如图9所示,扩散片360设置于第一光感测元件331的光感测端335之前,且扩散片360具有与光感测端335对应的非扩散区域362,该非扩散区域362例如为开口。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学触控装置利用位于光感测元件与感测区域之间并设置于相邻两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之间的辅助导光元件,将由相邻两导光元件出射的光线进一步导引至位于相邻两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之间的光感测元件所在区域。这样,能有效解决位于对角位置的两个相对的光感测元件具有的盲区问题,且可简化光源模块的驱动电路,从而降低成本。此外,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面为第二出光面,其与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面向感测区域的第一出光面的夹角为锐角。因此,第一导光元件及第二导光元件适于将光线导引至第一导光元件及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二出光面之间的光感测元件所在的区域,以有效解决位于对角位置的两相对的光感测元件具有的盲区问题,并简化光源模块的驱动电路,从而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光学触控装置具有感测区域,且包括多个导光元件,可提供光线至所述多个导光元件内的光源模块,光感测元件,以及辅助导光元件,所述多个导光元件配置于所述感测区域的多个侧边旁,各所述导光元件具有面向所述感测区域的第一出光面,所述多个导光元件包括第一导光元件以及第二导光元件,所述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感测区域相邻的两个侧边旁;所述光感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之间,所述光感测元件包括面向所述感测区域的光感测端;所述辅助导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之间,且位于所述光感测元件与所述感测区域之间,所述辅助导光元件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的第一入光面、面向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二入光面以及面向所述感测区域的第二出光面,而所述第二出光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二入光面之间;各所述导光元件为导光条,且各所述导光元件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连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所述第一侧面为入光面,所述第二侧面为邻近所述辅助导光元件的出光面,而所述光源模块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提供光线至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的第一侧面,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提供光线至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一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辅助导光元件的第二出光面具有与所述光感测端相对应的非雾化区域以及位于所述非雾化区域以外的雾化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非雾化区域为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出光面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的第一出光面的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一出光面的第二平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第三平面,且所述光感测端朝向所述第三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光学触控装置还包括扩散片,其设置于所述辅助导光元件与所述光感测元件之间,所述扩散片具有与所述光感测端对应之非扩散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光感测元件包括壳体以及具有所述光感测端的感测单元,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感测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中,并从所述开口露出所述光感测端,且所述壳体的暴露出所述光感测端的表面设有雾化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辅助导光元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以固定所述光感测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辅助导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导光元件及/或所述第二导光元件是一体成型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辅助导光元件具有腔体,而所述光感测元件设置于所述腔体中,且所述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端面向所述辅助导光元件的第二出光面。
10.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光学触控装置具有感测区域,且包括多个导光元件,可提供光线至所述多个导光元件内的光源模块,以及光感测元件,所述多个导光元件配置于所述感测区域的多个侧边旁,所述多个导光元件包括第一导光元件以及第二导光元件,所述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感测区域相邻的两个侧边旁,所述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分别具有面向所述感测区域的第一出光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连的第二出光面,其中所述第二出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的夹角为锐角,且所述第一导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的这些第二出光面为所述第一导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面,所述第一导光元件及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的这些第二出光面适于将光线导引至这些第二出光面之间的区域;所述光感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的这些第二出光面之间,所述光感测元件包括面向所述感测区域的光感测端,各所述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还具有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相对的入光面,所述光源模块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提供光线至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的入光面,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提供光线至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的入光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是:各所述第二出光面设有多个微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光感测元件包括壳体以及具有所述光感测端的感测单元,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感测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中,并从所述开口露出所述光感测端,且所述壳体的暴露出所述光感测端的表面设有雾化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光学触控装置还包括扩散片,其设置在所述光感测端之前,且所述扩散片具有与所述光感测端对应的非扩散区域。
CN201110174763.4A 2011-06-27 2011-06-27 光学触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550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74763.4A CN102855021B (zh) 2011-06-27 2011-06-27 光学触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74763.4A CN102855021B (zh) 2011-06-27 2011-06-27 光学触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5021A CN102855021A (zh) 2013-01-02
CN102855021B true CN102855021B (zh) 2015-05-13

Family

ID=47401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7476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55021B (zh) 2011-06-27 2011-06-27 光学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550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33181B (zh) * 2014-09-18 2016-05-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式觸控感測裝置及其觸控信號判斷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4709A (en) * 1997-03-14 1999-06-22 Poa Sana, Llc User input device for a computer system
CN101432647A (zh) * 2006-05-01 2009-05-13 Rpo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光学触摸屏的波导材料
CN101907958A (zh) * 2010-08-12 2010-12-08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光学式触控模组
CN101963870A (zh) * 2010-08-20 2011-02-02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具有减光结构的导光柱及其光学触控装置
CN101996000A (zh) * 2009-08-28 2011-03-3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触控装置
CN102043540A (zh) * 2009-10-15 2011-05-04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触控装置及其光学触控装置的定位方法及线光源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72753B1 (en) * 1998-10-02 2005-12-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rovided with display device
US8854336B2 (en) * 2009-02-25 2014-10-07 Pixart Imaging Inc. Light guide module, optical touch module, and method of increasing a signal to noise ratio of an optical touch module
TWI403942B (zh) * 2009-10-22 2013-08-01 Quanta Comp Inc 光學觸控系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4709A (en) * 1997-03-14 1999-06-22 Poa Sana, Llc User input device for a computer system
CN101432647A (zh) * 2006-05-01 2009-05-13 Rpo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光学触摸屏的波导材料
CN101996000A (zh) * 2009-08-28 2011-03-3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触控装置
CN102043540A (zh) * 2009-10-15 2011-05-04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触控装置及其光学触控装置的定位方法及线光源模块
CN101907958A (zh) * 2010-08-12 2010-12-08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光学式触控模组
CN101963870A (zh) * 2010-08-20 2011-02-02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具有减光结构的导光柱及其光学触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5021A (zh) 2013-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55155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7356211B2 (en) Lighting system
US20120105739A1 (en) Lens unit, light emitting-module,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8967847B2 (en) Illumination assembly and display module
CN101382255B (zh)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US9383253B2 (en) Optical touch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light guide components each with an acute angle between light emitting surfaces
CN102112800A (zh) 照明装置以及具备该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US7793448B1 (en) Display module and illumination sign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08066152A (ja) 面照明装置
US7926962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01066592A (ja) 非発光型表示装置を備える電子機器、導光板及び照明装置
CN102855021B (zh) 光学触控装置
US20100163760A1 (en) Multi-optical axis photoelectric sensor
CN103458150A (zh) 光导和图像读取装置
US10175408B2 (en) Planar illumination apparatus
JP2004349019A (ja) 面光源装置
JP2007052938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US9218091B2 (en) Optical touch panel assembly and light sensor thereof
TW201342160A (zh) 光學式觸控裝置
JP2007273133A (ja) 面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352616A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5235560A (ja) 面状照明装置
JP5514009B2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3430228B (zh) 电子装置和在电子装置中引导光的方法
JP2004252278A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