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2491A - 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2491A
CN102772491A CN2012102939655A CN201210293965A CN102772491A CN 102772491 A CN102772491 A CN 102772491A CN 2012102939655 A CN2012102939655 A CN 2012102939655A CN 201210293965 A CN201210293965 A CN 201210293965A CN 102772491 A CN102772491 A CN 102772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radix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939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2491B (zh
Inventor
陈咸川
谢吟灵
沈融
吴晨
肖姝云
李欣
陈基敏
范代丽
施丹
姜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filed Critical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to CN2012102939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724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72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2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2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2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它包含黄芪25-40份、桑葚10-20份,可进一步包含丹参10-20份、当归10-20份、地龙6-12份、水蛭5-8份,还可进一步包含石菖蒲6-12份、泽泻6-12份、茶树根5-15份,牛膝5-18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药中的应用。其优点在于:该药物根据LEAD症状予以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活血通络化痰的同时侧重益气补虚,进而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从病机上截断痰、虚、瘀相互为患继续发展的环节,从防治上降低脉痹传心的危险性,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原料组分少,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LEAD)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使下肢组织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的疾病。我国文献报告,北京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为16.4%,代谢综合征人群为22.5%,糖尿病人群为19.4%,发病率十分之高。
在祖国医学历代医学书籍中并没有关于“下肢动脉硬化疾病”的记载。根据LEAD的临床表现,本病应属于祖国医学“脱疽”、“脉痹”范畴,广义上亦属“血瘀证”范畴。《圣剂总录》一书中始有“脉痹”一词,其曰:“血性得温则宣流,得寒则凝涩,凝涩不行,则皮毛萎悴,肌肉痹”。《素问·痹论》指出“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诸病源候论》中对四肢缺血疾病的描述为“经脉所行,皆起于手足,虚劳则血气衰损,不能温其四肢,故四肢逆冷也”。《灵枢·痈疽篇》对“脱疽”有详细的描述:“发于足指,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为脾肾亏虚、痰瘀阻滞,其病机性质为本虚标实。因为“肾为先天之本”为元阴元阳所寄之处,是生命之根,主藏精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LEAD多见于老年人,《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景岳全书》云:“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源源而来,而实化于脾”。老年人脾肾虚衰,脾虚气弱则脾运不健,脾不健运而生湿生痰,痰湿入脉,阻滞血液正常运行,血行不利,则成瘀血。现代人由于饮食结构及工作压力导致的饮食规律改变,导致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加之缺乏体力劳动,又有熬夜房劳者,则造成脾肾两虚体质。又《诸病源候论》曰:“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成痰也”,痰浊瘀血结聚于络脉,形成气虚痰瘀。《灵枢·卫气失常论》说:“人有脂,有膏,有肉”,而若脂膏过多,则形体有变,少则“体无膏泽”。膏脂与津液同源,是津液的稠浊者,其能化入血中。若其摄入过多,利用、***功能失常,可使血脂升高发为痰浊,痰阻于脉络,脉络不通而瘀滞于脉管,痰瘀互结发为本病。现代中医医家认为高脂血症和高凝状态属于中医的“痰瘀”范畴。痰凝和血瘀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关键,而“瘀”的实质则被认为包括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形成、高血凝及高脂血症等在内的病理状态。
目前已报道的用于治疗LEAD疗效显著的中药组合物较少,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200410072690.8,申请日:2004-11-09,公开了一种治疗脉管炎、硬皮病及动脉硬化性下肢血管闭塞症药物及其制剂,它是以丹参、鸡血藤、乳香、没药、郁金为原料并根据每味中药不同特性,分别粉碎成细粉,用水提取等预处理后,再按比例混合制成片剂、胶囊剂等剂型,该药物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疗效显著。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CN 200910017097.6,申请日:2009-07-24,公开了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肉桂10~15份,黄芪40~60份,桂枝10~20份,仙灵脾30~50份,鬼箭羽30~50份,三七5~10份,红花10~20份,川芎6~10份,黄连10~15份,川牛膝10~20份,经疗效实验表明该中药制剂具有改善动脉内膜增生,减少斑块厚度及稳定斑块的作用。上述两种药物的药味数较多,给药物的制备带来不便,也增加了药品的成本。因此,研制治疗LEAD效果显著同时还具备味数少、易制备、成本低优点的中药组合物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它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芪25-40份、桑葚10-20份。
优选的,所述的黄芪是27-35份、所述的桑葚是13-17份。
优选的,所述的黄芪是30份、所述的桑葚是15份。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可进一步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丹参10-20份、当归10-20份、地龙6-12份、水蛭5-8份。
优选的,所述的丹参是12-18份、所述的当归是12-18份、所述的地龙是8-11份、所述的水蛭是6-7份。
优选的,所述的丹参是15份、所述的当归是15份、所述的地龙是9份、所述的水蛭是6份。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可更进一步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所述的石菖蒲是6-12份、所述的泽泻是6-12份、所述的茶树根是5-15份,所述的牛膝是5-18份。
优选的,所述的石菖蒲是9份、所述的泽泻是9份、所述的茶树根是10份,所述的牛膝是12份。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药剂可以是片剂、胶囊剂、颗粒、口服液、合剂或糖浆剂。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如上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优点在于:
1、根据LEAD症状予以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活血通络化痰的同时侧重益气补虚,从而解决以下问题:从全身症状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从病机上截断痰、虚、瘀的相互为患继续发展的环节,从防治上降低脉痹传心的危险性,从而与中医辨证论治和治未病相合,深入其根本,疗效明显;
2、由纯中药制成,无毒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
3、原料组分少,原材料丰富易得,价格便宜,制备工艺简单,适合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一)
黄芪25份、桑葚20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二)
黄芪40份、桑葚10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三)
黄芪25份、桑葚10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4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四)
黄芪40份、桑葚20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5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五)
黄芪27份、桑葚17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6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六)
黄芪35份、桑葚13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7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七)
黄芪30份、桑葚15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8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一)
黄芪25份、桑葚20份、丹参10份、当归20份、地龙6份、水蛭8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9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二)
黄芪40份、桑葚10份、丹参20份、当归10份、地龙12份、水蛭5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0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三)
黄芪25份、桑葚10份、丹参20份、当归20份、地龙6份、水蛭5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1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四)
黄芪40份、桑葚10份、丹参10份、当归10份、地龙12份、水蛭5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2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五)
黄芪40份、桑葚20份、丹参20份、当归18份、地龙6份、水蛭5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3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六)
黄芪27份、桑葚17份、丹参12份、当归18份、地龙11份、水蛭7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4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七)
黄芪35份、桑葚13份、丹参18份、当归12份、地龙8份、水蛭6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5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八)
黄芪25份、桑葚17份、丹参12份、当归20份、地龙8份、水蛭7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6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九)
黄芪25份、桑葚13份、丹参20份、当归10份、地龙6份、水蛭8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7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十)
黄芪30份、桑葚15份、丹参15份、当归15份、地龙9份、水蛭6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8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三的制备(一)
黄芪25份、桑葚20份、丹参10份、当归20份、地龙6份、水蛭8份、石菖蒲6份、泽泻12份、茶树根5份,牛膝18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9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三的制备(二)
黄芪40份、桑葚10份、丹参20份、当归10份、地龙12份、水蛭5份、石菖蒲12份、泽泻6份、茶树根15份,牛膝5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20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三的制备(三)
黄芪25份、桑葚10份、丹参20份、当归20份、地龙6份、水蛭5份、石菖蒲12份、泽泻12份、茶树根5份,牛膝5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21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三的制备(四)
黄芪40份、桑葚10份、丹参10份、当归10份、地龙12份、水蛭5份、石菖蒲12份、泽泻6份、茶树根5份,牛膝18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22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三的制备(五)
黄芪40份、桑葚20份、丹参20份、当归18份、地龙6份、水蛭5份、石菖蒲12份、泽泻12份、茶树根15份,牛膝5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23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三的制备(六)
黄芪27份、桑葚17份、丹参12份、当归18份、地龙11份、水蛭7份、石菖蒲6份、泽泻12份、茶树根5份,牛膝5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24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三的制备(七)
黄芪35份、桑葚13份、丹参18份、当归12份、地龙8份、水蛭6份、石菖蒲12份、泽泻9份、茶树根10份,牛膝18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25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三的制备(八)
黄芪25份、桑葚17份、丹参12份、当归20份、地龙8份、水蛭7份、石菖蒲12份、泽泻12份、茶树根15份,牛膝18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26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三的制备(九)
黄芪25份、桑葚13份、丹参20份、当归10份、地龙6份、水蛭8份、石菖蒲6份、泽泻12份、茶树根5份,牛膝18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27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三的制备(十)
黄芪30份、桑葚15份、丹参15份、当归15份、地龙9份、水蛭6份、石菖蒲9份、泽泻9份、茶树根10份,牛膝12份,常规方法煎煮。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27所述的常规方法煎煮是中药汤剂常规的制作方法,即将所述的原料药加水煎煮成汤剂。
实施例28  治疗LEAD药物片剂/胶囊的制备
取实施例1-27任一所述的药物,加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滤出药汁;再加6-10倍量水,煎煮0.5-2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2-3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入药用辅料(按照常规的方法选用药用辅料),真空干燥,粉碎制粒,压制成片剂或填充装胶囊。
实施例29  治疗LEAD药物颗粒的制备
取实施例1-27任一所述的药物,加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滤出药汁;再加6-10倍量水,煎煮0.5-2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2-3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入药用辅料(按照常规的方法选用药用辅料),真空干燥,粉碎制粒,干燥,整粒,得20g颗粒,分装10g/袋。
实施例30  治疗LEAD药物合剂/口服液/糖浆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27任一所述的药物,加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滤出药汁;再加6-10倍量水,煎煮0.5-2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2-3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适当制药辅料(按照常规的方法选用药用辅料),制成合剂、口服液或糖浆剂。
实施例31  本发明的治疗LEAD中药组合物的临床试验
一、研究对象
1.病例来源
本研究收集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2010年-2012年老年科病房及门诊IIa期老年LEAD气虚挟痰瘀证患者。
2.样本含量
N=120例。设定α=0.01,β=0.2,power=0.80,δ=2(μαβ)σ/√N。
3.纳入标准
按美国心脏协会(AHA)1993年外周血管疾病诊疗指南,ABI ≤ 0.90,有动脉阻塞的可能性者;同时符合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Fontaine法临床分期属于IIa期者(Fontaine法临床分期――I期:无症状,但可伴有下肢功能不全或下降;IIa期:轻微跛行;IIb期:中至重度跛行;III期:缺血性静息痛;IV期:溃疡或坏疽。)即可诊断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入选。入选后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16751.2—1997)中气虚证和痰瘀互结证标准,结合2008年第二届全国老年周围动脉硬化性疾病专题研讨会中《下肢动脉疾病诊疗原则》的相关内容,属气虚挟痰瘀证者最终纳入研究对象。最终入选患者拟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一、治疗组二、治疗组三和对照组四组,四组病人年龄60-80岁、性别不限,合并症、年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4.排除标准
(1)排除属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Fontaine法临床分期属于IIa期以外的其他临床分期者;排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雷诺病、冷损伤血管病等其他肢体缺血性疾病;
(2)所有患者均排除急性感染、肿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手术或创伤、***病等影响免疫因子水平的其他疾病。除外妊娠、哺乳期妇女、对本试验中药组合物或西药过敏者、昏迷、脑功能严重障碍者。由于药物(如酚噻嗪类、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及某些避孕药等)而引起的高脂血症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正在使用肝素、甲状腺素治疗以及其它影响血脂代谢药物或使用免疫抑制、增强剂的患者。
5.随机化方案分组
先用计算机产生120个随机数字,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一、治疗组二、治疗组三和对照组,然后将结果放入事先准备好的信封内。将纳入者根据时间顺序编号,然后抽取信封分组。
二、研究方法
1.踝臂指数检测
受试者测量前6h禁止吸烟、饮酒、喝茶或咖啡。检查前24h停用血管扩张剂。患者仰卧位,放松休息至少5min,将标准台式水银血压计袖带缚于上臂及下肢踝部。上臂袖带气囊标志处对准肱动脉,袖带下缘距肘窝横纹2~3cm,袖带松紧度以恰好能放进一指为宜;下肢袖带气囊标志处位于下肢内侧,袖带下缘距内踝1~2cm,袖带松紧度同上。听诊器置于肱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处。踝血压、臂血压值各测3次,取平均值作为踝血压、臂血压值。测量的顺序对双侧踝动脉压有一定的影响,一般从右侧肱动脉开始,依次是右侧足背动脉、右侧胫后动脉、左侧足背动脉、左侧胫后动脉、左侧肱动脉下肢踝动脉的收缩压与同侧肱动脉收缩压之比,计算量测得ABI,取低值进行分析。分别予研究对象在试验开始纳入研究时和试验结束给药时检测。
2.给药方式
治疗组一、二、三分别服用实施例7、17、27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煎煮至浓度为含生药量0.25g/mL,每天2次,每次140ml口服,加用:辛伐他汀(由默莎东公司提供),每天1次,每次40mg口服;拜阿司匹林(德国拜耳公司),每天1次,每次100mg口服;赖诺普利(五洲制药公司提供),每天1次,每次10mg口服。
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由默莎东公司提供),每天1次,每次40mg口服;拜阿司匹林(德国拜耳公司提供),每天1次,每次100mg口服;赖诺普利(五洲制药公司提供),每天1次,每次10mg口服;各组给药3个月。
3.中医症状量表评估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1997)中气虚证和痰瘀互结证标准,结合2008年第二届全国老年周围动脉硬化性疾病专题研讨会中《下肢动脉疾病诊疗原则》的相关内容,制作本试验中医症状评估量表,见表1。
表1  中医症状评分量表
Figure 2012102939655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四组患者试验开始及结束时分别进行中医症状量表评分,并进行自身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
症状分级与计分、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如下:
症状分级与计分为:重度为3分,中度为2分,轻度为1分,无症状为0分;
疗效判定标准: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4.股动脉内-中膜(IMT)检测
   在试验开始前及结束时用彩色超声多普勒(ATL5000/VIVID7型)探头频率7.5~13MHz进行检测。受检者取仰卧位,显示股动脉管腔和前后壁内-中膜,测量IMT,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将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股动脉分叉平面以上1.0cm处。
5.血清检测方法
(1)ELLISA方法检测IFN-γ、IL-4并计算其比值。
(2)血脂测定(包括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日立7170s型,全自动大型生化分析仪。
实验前、实验结束各检测一次。
6.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Figure 488369DEST_PATH_IMAGE002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
三、结果
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各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治疗组一30例,显效7例;有效17例;无效4例;加重2例;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二30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4例;加重2例;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三30例,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加重2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30例,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6例;加重4例;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一、二、三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一、二、三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一、二、三之间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
表2 各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Figure 157248DEST_PATH_IMAGE00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Smax(斑块面积)、IMT比较
各组Smax、IMT的检测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治疗组一、二、三治疗前后Smax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有下降趋势。治疗组一、二、三治疗后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一、二、三治疗前后IM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有下降趋势。治疗组一、二、三治疗后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各组治疗前后Smax、IMT比较(
Figure 150612DEST_PATH_IMAGE002
±S)
Figure 967258DEST_PATH_IMAGE004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IL-4、IFN-γ比较
IL-4、IFN-γ检测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治疗组一、二、三治疗后血清IL-4水平均明显升高,IFN-γ水平明显减低,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0.05);治疗组一、二、三治疗后血清IL-4水平均明显升高,IFN-γ水平明显减低,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0.05);治疗组一、二、三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各指标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0.05)。
表4 各组治疗前后IL-4、IFN-γ比较(
Figure 704270DEST_PATH_IMAGE002
±S)
Figure 791437DEST_PATH_IMAGE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血脂(Tc、TG、HDL、LDL)比较
血脂(Tc、TG、HDL、LDL)检测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治疗组一、二、三治疗前后Tc、TG、HDL、LDL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0.05、P>0.05、P>0.05);治疗组一、二、三分别与对照组疗后Tc、TG、HDL、LDL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0.05、P>0.05、P>0.05)。
表5 各组治疗前后Tc、TG、HDL、LDL比较(±S)
Figure 462907DEST_PATH_IMAGE006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LEAD,经中医症状评分显示有效率明显增加,同时Smax值、IMT值有所下降,IL-4、IFN-γ有明显升高,表明其疗效显著。其原因主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从LEAD为脾肾虚为本,痰瘀为标之病的病理病机入手,根据LEAD症状予以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活血通络化痰的同时侧重益气补虚。该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中,君药黄芪:甘温,善入脾胃,为补中益气要药,又能入肺补益肺气,脾肺之气推动津液输布,不至形成痰瘀,黄芪亦能补气生血,补气行血;君药桑葚:甘、酸、寒,归肝、肾经,能补益肝肾之阴,兼能凉血退热,补血养肝;臣以丹参、当归、地龙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其中丹参性苦寒,既凉血活血,又清热消痈,善能通行血脉,祛瘀止痛,与善活血调经、清热解毒之茶树根合用,共作祛除热毒,疏通血脉之功;当归甘温质润,长于补血,为补血之圣药,又辛行温通,补血活血,散寒止痛,为活血行气之要药,得黄芪之用,则补血、行气、活血之力更专;地龙咸,寒,性走串,善于通经行络,与黄芪、当归相配,更益活血通络之效,另有利尿之功,可使湿浊从小便而去;佐以石菖蒲、茶树根,泽泻化湿利水,清热解毒;石菖蒲辛温芳香,善化湿浊、醒脾胃;泽泻甘,寒,利水消肿、渗湿、泄热,性淡渗,其利水作用较强,合用石菖蒲、地龙、茶树根、牛膝,则湿浊尽去,并有佐丹参、茶树根清热之用;牛膝是为使药: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是为肾经引经药。诸药共用,同奏培补疏脉活血之效,从而从全身症状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从病机上截断痰、虚、瘀的相互为患继续发展的环节,从防治上降低脉痹传心的危险性,与中医辨证论治和治未病相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芪25-40份、桑葚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芪是27-35份,所述的桑葚是13-1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芪是30份,所述的桑葚是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丹参10-20份、当归10-20份、地龙6-12份、水蛭5-8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丹参是12-18份、所述的当归是12-18份、所述的地龙是8-11份、所述的水蛭是6-7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丹参是15份、所述的当归是15份、所述的地龙是9份、所述的水蛭是6份。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石菖蒲6-12份、泽泻6-12份、茶树根5-15份,牛膝5-18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菖蒲是9份、所述的泽泻是9份、所述的茶树根是10份,所述的牛膝是12份。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药剂是片剂、胶囊剂、颗粒、口服液、合剂或糖浆剂。
10.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药中的应用。
CN201210293965.5A 2012-08-17 2012-08-17 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027724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3965.5A CN102772491B (zh) 2012-08-17 2012-08-17 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3965.5A CN102772491B (zh) 2012-08-17 2012-08-17 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2491A true CN102772491A (zh) 2012-11-14
CN102772491B CN102772491B (zh) 2014-03-26

Family

ID=47117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93965.5A Active CN102772491B (zh) 2012-08-17 2012-08-17 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7249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8392A (zh) * 2014-11-07 2015-01-21 田丽华 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硬化的中药
CN104435449A (zh) * 2014-12-23 2015-03-25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45244A (zh) * 2015-03-14 2015-05-27 朱延朋 一种治疗动脉硬化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14767801A (zh) * 2022-05-10 2022-07-2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一种防治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4353A (zh) * 2004-11-09 2005-07-06 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脉管炎、硬皮病及动脉硬化性下肢血管闭塞症药物
CN101041045A (zh) * 2007-04-19 2007-09-26 韩曙光 通脉抗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9470A (zh) * 2011-11-11 2012-03-28 吴淑玺 一种活血通络的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4353A (zh) * 2004-11-09 2005-07-06 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脉管炎、硬皮病及动脉硬化性下肢血管闭塞症药物
CN101041045A (zh) * 2007-04-19 2007-09-26 韩曙光 通脉抗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9470A (zh) * 2011-11-11 2012-03-28 吴淑玺 一种活血通络的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6 July 2012 *
骆丽娟: "益气补肾活血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辽宁中医杂志》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8392A (zh) * 2014-11-07 2015-01-21 田丽华 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硬化的中药
CN104435449A (zh) * 2014-12-23 2015-03-25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435449B (zh) * 2014-12-23 2018-09-07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45244A (zh) * 2015-03-14 2015-05-27 朱延朋 一种治疗动脉硬化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14767801A (zh) * 2022-05-10 2022-07-2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一种防治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
CN114767801B (zh) * 2022-05-10 2023-04-1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一种防治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2491B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107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7064A (zh) 抑制恶性肿瘤转移的中药
CN108743892A (zh) 升阳益胃汤方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772491B (zh) 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631647A (zh) 一种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中成药混合物
CN1977899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CN109224039B (zh) 一种治疗肾脏纤维化的二黄益肾中药组合物
CN105999049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及其引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30837B (zh) 一种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10038066A (zh) 一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2591A (zh) 一种具有减肥降糖降脂作用的组合物
CN103157062A (zh)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等妇科包块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641424B (zh) 一种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中成药混合物
CN102614344B (zh) 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型牙周炎的中药、制造方法及给药方式
CN101062340B (zh) 养肝复原中药组合物
CN113274439A (zh) 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189649A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41381A (zh)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中成药
CN102631483A (zh) 一种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中药
CN110463799A (zh) 一种护肝通便茶的野生植物组合物
CN102641422B (zh) 一种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中成药
CN113413445B (zh)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109946A (zh) 一种治疗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生物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5770520A (zh) 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5853582A (zh) 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胆石症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