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2601B - 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 - Google Patents

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2601B
CN102642601B CN201210134295.2A CN201210134295A CN102642601B CN 102642601 B CN102642601 B CN 102642601B CN 201210134295 A CN201210134295 A CN 201210134295A CN 102642601 B CN102642601 B CN 1026426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ylinder
top flange
fixed
pins
h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42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2601A (zh
Inventor
刘爱永
范会渠
张维磋
唐�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ICH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ICH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ICH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ICH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342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26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2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2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2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2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包括左船体和右船体,固定的船舶甲板,可以沿吊机运行轨道移动全回转式起重吊机,采用液压爬行式的机构,能够牢固地将起重吊机固定在吊机运行轨道上,防止在吊高比较高和吊装比较大、重的物体时起重吊机发生倾覆的危险;还包括可沿甲板运行轨道前后移动的活动甲板,本发明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可以作为起重船、运输船和铺管船等多功能的船使用。

Description

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体可移动多功能全回转式起重船。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石油的开发,大型海上工程和海难救助事业的发展,大型起重船舶作为必不可缺的主要工程船舶,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这方面发展很快,特别是随着南海深水地区的油气田的开发,势头更加迅猛,在我国,海上平台吊装已有不少,现在海上平台的拆卸也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些工程的主要装备就是大型起重船;我国最近的大型桥梁工程很多,这些工程的桥面板吊装主要靠大型起重船;此外又发展了大型起重船快速打捞沉船的新概念,失事沉没的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就是用大型起重船打捞的,由于起重量不够,在水下将潜艇切割成两端才分别吊起,这些市场需求促使大型起重船成为发展热点。
目前世界上能够建造起重力千吨以上巨型起重船的国家不多。过去,我国只能从日本、荷兰等国家进口大吨位的起重船。现在,我国已经能设计和建造具备千吨甚至接近万吨重力的起重船。但是起重船的真正核心技术仍没有攻克,特别是复杂的配重压载调节***和大功率起升电机控制***的专利技术还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该起重船在航行和作业时的稳定性好,并且扩大了普通起重船的工作范围和使用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所述起重船包括左船体和右船体,所述左船体和右船体共用设在起重船头部的一个驾驶室和一个控制室,所述左船体和右船体之间为船舶甲板和吊装区域,所述船舶甲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在左船体和右船体上,所述船舶甲板位于吊装区域前方,所述船舶甲板上方设有可相对船舶甲板前后移动的活动甲板,所述左船体和右船体的尾部各设有一台可相对左船体或右船体360°旋转的起重吊机,所述两台起重吊机可分别相对左船体和右船体前后移动。
优选地,所述左船体和右船体上各设有一条供活动甲板移动的甲板运行轨道,所述每条甲板运行轨道包括第一上翼缘、第一腹板和第一下翼缘,所述第一上翼缘和第一下翼缘相互平行、并通过与第一上翼缘垂直的第一腹板连接,所述第一下翼缘固定在船舶甲板上;还包括第一锁住油缸、第二锁住油缸和运动油缸,所述第一锁住油缸和第二锁住油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锁住油缸和运动油缸垂直设置,所述运动油缸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锁住油缸上,所述运动油缸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锁住油缸上;所述活动甲板位于第一上翼缘上方,所述第一锁住油缸固定在活动甲板上,所述第一腹板上沿活动甲板移动方向开有多个供第一锁住油缸和第二锁住油缸的活塞杆穿入固定的腹板孔,使得当第二锁住油缸的活塞杆穿入一个腹板孔被固定、第一锁住油缸的活塞杆离开另一个腹板孔时,所述活动甲板和第一锁住油缸在运动油缸的驱动下同时移动,其中活动甲板在第一上翼缘上滑动,第一锁住油缸相对第一上翼缘移动;当第一锁住油缸的活塞杆穿入一个腹板孔被固定、第二锁住油缸的活塞杆离开另一个腹板孔时,第二锁住油缸在运动油缸的驱动下相对第一上翼缘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平行于活动甲板的悬臂板,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甲板上,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悬臂板上,所述悬臂板位于船舶甲板上方,所述第一锁住油缸固定设在悬臂板上,所述第二锁住油缸可在悬臂板上滑动。
优选地,左船体和右船体上各设有两条分别供两台起重吊机移动的吊机运行轨道,所述每条吊机运行轨道包括第二上翼缘、第二腹板和第二下翼缘,所述第二上翼缘和第二下翼缘相互平行、并通过与第二上翼缘垂直的第二腹板连接,所述第二下翼缘固定在船舶甲板上,与每条吊机运行轨道配合设有多个中间夹紧油缸,所述多个中间夹紧油缸均固定在起重吊机下方,所述多个中间夹紧油缸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二上翼缘夹紧或松开,还包括以第二上翼缘为对称、上下设置的多对前夹紧油缸,以及以第二上翼缘为对称、上下设置的多对后夹紧油缸,所述多对前夹紧油缸和多对后夹紧油缸分别位于多个中间夹紧油缸的两侧,所述每对前夹紧油缸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二上翼缘夹紧或松开,所述每对后夹紧油缸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二上翼缘夹紧或松开,所述多对前夹紧油缸和多个中间夹紧油缸之间固定有第一推拉油缸,所述多个中间夹紧油缸和多对后夹紧油缸之间固定有第二推拉油缸。
优选地,所述中间夹紧油缸的缸筒端固定在一中间托板上,所述中间托板固定在起重吊机下方,还包括两个截面为矩形的前框架和后框架,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分别位于中间托板的前后两侧,所述前框架包括平行的第一上板和第一下板,所述第一下板开口,第二腹板穿过第一下板的开口使得整个前框架罩在第二上翼缘上,所述每对前夹紧油缸的缸筒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上板和第一下板上,所述后框架包括平行的第二上板和第二下板,所述第二下板开口,第二腹板穿过第二下板的开口使得整个后框架罩在第二上翼缘上,所述每对后夹紧油缸的缸筒端分别固定在第二上板和第二下板上。
本发明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的双体船体增加了船舶在航行和作业时的稳性,全回转式的可移动起重吊机和活动甲板扩大了船舶的工作范围和使用功能,并且该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可以作为起重船、运输船、铺管船等具有多种功能的船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的主视图,其中活动甲板为收起状态。
图2为本发明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的又一主视图,其中活动甲板为放开状态。
图3为本发明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的俯视图。
图4为从图3中的A向看过去的活动甲板与第一锁住油缸、第二锁住油缸和运动油缸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甲板运行轨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向示意图。
图7为活动甲板与第一锁住油缸配合的示意图。
图8为活动甲板与第二锁住油缸配合的示意图。
图9、图10和图11分别为活动甲板前后移动过程示意图。
图12和图13为起重吊机前后移动过程示意图。
图14为中间夹紧油缸夹紧吊机运行轨道的示意图。
图15为中间夹紧油缸松开吊机运行轨道的示意图。
图16为多对前夹紧油缸夹紧吊机运行轨道的示意图。
图17为多对后夹紧油缸松开吊机运行轨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包括左船体1和右船体2,左船体1和右船体2共用设在起重船头部的一个驾驶室和一个控制室,左船体1和右船体2之间为船舶甲板3和吊装区域4,船舶甲板3的两侧分别固定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上,船舶甲板3位于吊装区域4前方,船舶甲板3上方设有可相对船舶甲板3前后移动的活动甲板5,图1为活动甲板5收起状态,图2为活动甲板5运行到吊装区域4处的放开状态。
如图3所示,左船体1和右船体2上各设有一条供活动甲板5移动的甲板运行轨道6,如图5和图6所示,每条甲板运行轨道6包括第一上翼缘61、第一腹板62和第一下翼缘63,第一上翼缘61和第一下翼缘63相互平行、并通过与第一上翼缘61垂直的第一腹板62连接,并且第一下翼缘63固定在船舶甲板3上;如图4所示,还包括第一锁住油缸71、第二锁住油缸72和运动油缸73,第一锁住油缸71和第二锁住油缸72平行设置,第一锁住油缸71和运动油缸73垂直设置,运动油缸7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锁住油缸71上,运动油缸73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锁住油缸72上,如图7所示,活动甲板5位于第一上翼缘61上方,第一锁住油缸71固定在活动甲板5上,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腹板62上沿活动甲板5移动方向开有多个供第一锁住油缸71和第二锁住油缸72的活塞杆穿入固定的腹板孔64,使得当第二锁住油缸72的活塞杆穿入一个腹板孔64被固定(图8所示)、第一锁住油缸71的活塞杆离开另一个腹板孔64时,活动甲板5和第一锁住油缸71在运动油缸73的驱动下同时移动,其中活动甲板5在第一上翼缘61上滑动,第一锁住油缸71相对第一上翼缘61移动(如图7和图9所示);当第一锁住油缸71的活塞杆穿入一个腹板孔64被固定、第二锁住油缸72的活塞杆离开另一个腹板孔64时,第二锁住油缸72在运动油缸73的驱动下相对第一上翼缘61移动(如图4和图10所示)。
如图4所示,还包括一平行于活动甲板5的悬臂板8,一连接板81的一端固定在活动甲板5上,连接板81的另一端固定在悬臂板8上,悬臂板8位于船舶甲板3上方,第一锁住油缸71固定设在悬臂板8上,第二锁住油缸72可在悬臂板8上滑动。
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活动甲板5移动的过程如下:第二锁住油缸72的活塞杆***一个腹板孔被锁住,第一锁住油缸71的活塞杆收缩离开另一个腹板孔,运动油缸73以第二锁住油缸72为支点,运动油缸73的活塞杆收缩带动第一锁住油缸71、悬臂板8前进,带动活动甲板5前进,到位后,第一锁住油缸71的活塞杆***一个腹板孔被锁住,第二锁住油缸72的活塞杆收缩离开另一个腹板孔,运动油缸73以第一锁住油缸71为支点,运动油缸73的活塞杆伸展推动第二锁住油缸72前进,如此往复。
如图3所示,左船体1和右船体2的尾部各设有一台起重吊机9,两台起重吊机9可分别相对左船体1和右船体2前后移动,扩大了起重吊机的吊装工作范围,并且移动到位后,两台起重吊机9可相对左船体1或右船体2做360°旋转,而且能够通过变幅改变吊重,吊高和吊距,由于是双体船身,改变了起重吊机在侧舷方向的吊装能力(双体船在侧舷方向的稳性得到了很大的增强)。
如图3所示,左船体1和右船体2上各设有两条分别供两台起重吊机9移动的吊机运行轨道10,如图14所示,每条吊机运行轨道10包括第二上翼缘11、第二腹板12和第二下翼缘13,第二上翼缘11和第二下翼缘13相互平行、并通过与第二上翼缘11垂直的第二腹板12连接,第二下翼缘13固定在船舶甲板3上,与每条吊机运行轨道10配合设有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如图12和图15所示,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均固定在起重吊机9下方,具体为中间夹紧油缸14的缸筒端固定在一L形的中间托板19上,中间托板19固定在起重吊机9下方,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二上翼缘11夹紧(图14所示)或松开(图15所示);还包括以第二上翼缘11为对称、上下设置的多对前夹紧油缸151,152(图16所示),以及以第二上翼缘11为对称、上下设置的多对后夹紧油缸161,162(图17所示),如图12和图13所示,多对前夹紧油缸151,152和多对后夹紧油缸161,162分别位于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的两侧,每对前夹紧油缸151,152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二上翼缘11夹紧(图16所示)或松开,每对后夹紧油缸161,162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二上翼缘11夹紧或松开(图17所示),如图12和图13所示,多对前夹紧油缸151,152和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之间固定有第一推拉油缸17,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和多对后夹紧油缸161,162之间固定有第二推拉油缸18,第一推拉油缸和第二推拉油缸根据实际需要,也可设置多个。
如图16和17所示,还包括两个截面为矩形的前框架20和后框架21,前框架20和后框架21分别位于中间托板19的前后两侧,前框架20包括平行的第一上板201和第一下板202,第一下板202开口,第二腹板12穿过第一下板202的开口使得整个前框架20罩在第二上翼缘11上,每对前夹紧油缸151,152的缸筒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上板201和第一下板202上,后框架21包括平行的第二上板211和第二下板212,第二下板212开口,第二腹板12穿过第二下板212的开口使得整个后框架21罩在第二上翼缘11上,每对后夹紧油缸161,162的缸筒端分别固定在第二上板211和第二下板212上。
本发明起重吊机的移动过程如下:如图12所示,起重吊机9比较重,直接利用其自重压在吊机运行轨道的第二上翼缘11上,多对前夹紧油缸151,152和多对后夹紧油缸161,162从第二上翼缘11的上方和下方来夹紧第二上翼缘11(即夹紧吊机运行轨道10),中间夹紧油缸14松开第二上翼缘11,以前夹紧油缸151,152和后夹紧油缸161,162为支点,第一推拉油缸17和第二推拉油缸18推拉起重吊机9和中间夹紧油缸14前进,到位后,如图13所示,中间夹紧油缸14夹紧第二上翼缘11(即吊机运行轨道10),前夹紧油缸151,152和后夹紧油缸161,162均松开第二上翼缘,以中间夹紧油缸14为支点,第一推拉油缸17和第二推拉油缸18向一个方向推拉前夹紧油缸151,152和后夹紧油缸161,162,到位后,重复前面的动作,达到起重吊机9在吊机运行轨道10上前后移动的目的,在起重吊机9移动过程中,上述由各液压油缸构成的液压爬行机构还可以保证起重吊机抓紧在吊机运行轨道上,即使起重吊机收到风载荷或其他的载荷,或者在吊高比较高和吊装比较大、重的物体时,也能避免起重吊机发生倾覆。
如图1和图3所示,船舶的放货区是两层甲板,上层活动甲板5可以沿甲板运行轨道6前后移动,当移动到两台起重吊机9之间的吊装区域4时,活动甲板5和放货区的船舶甲板3形成整体船的甲板,相当于扩大了下层船舶甲板的面积,增大了放货区域,可作为运输船使用;如果在活动甲板5或船舶甲板3上安装管道张紧器、管道焊机、液压绞车、破口机、对口器、托管架等铺管专用设备,该起重船可以作为铺管船进行铺管作业,因此本发明的起重船可以作为起重船、运输船和铺管船等多功能船使用。如果活动甲板5运行到放货区上时,双体船体之间形成吊装区域4,两台起重吊机9之间可以协作吊装作业,吊装大吨位设备,船舶的整体稳性很好。本发明的双体船体还分布着多个压载舱22(图1所示),根据作业实际要求进行注排水压载配重,调整船体稳性,本发明的结构为海上施工提供了有效而经济的技术支持。本发明的起重船还包括生活楼,驾驶室,控制室和直升机起降平台。
以上只是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任何采用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非实质性修改,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船包括左船体(1)和右船体(2),所述左船体(1)和右船体(2)共用设在起重船头部的一个驾驶室和一个控制室,所述左船体(1)和右船体(2)之间为船舶甲板(3)和吊装区域(4),所述船舶甲板(3)的两侧分别固定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上,所述船舶甲板(3)位于吊装区域(4)前方,所述船舶甲板(3)上方设有可相对船舶甲板(3)前后移动的活动甲板(5),活动甲板(5)可以沿甲板运行轨道(6)前后移动,当移动到两台起重吊机(9)之间的吊装区域(4)时,活动甲板(5)和放货区的船舶甲板(3)形成整体船的甲板,所述左船体(1)的尾部和右船体(2)的尾部各设有一台可相对左船体(1)或右船体(2)360°旋转的起重吊机(9),所述两台起重吊机(9)可分别相对左船体(1)和右船体(2)前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船体(1)和右船体(2)上各设有一条供活动甲板(5)移动的甲板运行轨道(6),所述每条甲板运行轨道(6)包括第一上翼缘(61)、第一腹板(62)和第一下翼缘(63),所述第一上翼缘(61)和第一下翼缘(63)相互平行、并通过与第一上翼缘(61)垂直的第一腹板(62)连接,所述第一下翼缘(63)固定在船舶甲板(3)上;还包括第一锁住油缸(71)、第二锁住油缸(72)和运动油缸(73),所述第一锁住油缸(71)和第二锁住油缸(7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锁住油缸(71)和运动油缸(73)垂直设置,所述运动油缸(7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锁住油缸(71)上,所述运动油缸(73)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锁住油缸(72)上;所述活动甲板(5)位于第一上翼缘(61)上方,所述第一锁住油缸(71)固定在活动甲板(5)上,所述第一腹板(62)上沿活动甲板(5)移动方向开有多个供第一锁住油缸(71)和第二锁住油缸(72)的活塞杆穿入固定的腹板孔(64),使得当第二锁住油缸(72)的活塞杆穿入一个腹板孔(64)被固定、第一锁住油缸(71)的活塞杆离开另一个腹板孔(64)时,所述活动甲板(5)和第一锁住油缸(71)在运动油缸(73)的驱动下同时移动,其中活动甲板(5)在第一上翼缘(61)上滑动,第一锁住油缸(71)相对第一上翼缘(61)移动;当第一锁住油缸(71)的活塞杆穿入一个腹板孔(64)被固定、第二锁住油缸(72)的活塞杆离开另一个腹板孔(64)时,第二锁住油缸(72)在运动油缸(73)的驱动下相对第一上翼缘(61)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平行于活动甲板(5)的悬臂板(8),一连接板(8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甲板(5)上,所述连接板(8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悬臂板(8)上,所述悬臂板(8)位于船舶甲板(3)上方,所述第一锁住油缸(71)固定设在悬臂板(8)上,所述第二锁住油缸(72)可在悬臂板(8)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船体(1)和右船体(2)上各设有两条分别供两台起重吊机(9)移动的吊机运行轨道(10),所述每条吊机运行轨道(10)包括第二上翼缘(11)、第二腹板(12)和第二下翼缘(13),所述第二上翼缘(11)和第二下翼缘(13)相互平行、并通过与第二上翼缘(11)垂直的第二腹板(12)连接,所述第二下翼缘(13)固定在船舶甲板(3)上,与每条吊机运行轨道(10)配合设有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所述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均固定在起重吊机(9)下方,所述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二上翼缘(11)夹紧或松开,还包括以第二上翼缘(11)为对称、上下设置的多对前夹紧油缸(151,152),以及以第二上翼缘(11)为对称、上下设置的多对后夹紧油缸(161,162),所述多对前夹紧油缸(151,152)和多对后夹紧油缸(161,162)分别位于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的两侧,所述每对前夹紧油缸(151,152)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二上翼缘(11)夹紧或松开,所述每对后夹紧油缸(161,162)的活塞杆伸缩可将第二上翼缘(11)夹紧或松开,所述多对前夹紧油缸(151,152)和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之间固定有第一推拉油缸(17),所述多个中间夹紧油缸(14)和多对后夹紧油缸(161,162)之间固定有第二推拉油缸(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夹紧油缸(14)的缸筒端固定在一中间托板(19)上,所述中间托板(19)固定在起重吊机(9)下方,还包括截面为矩形的前框架(20)和后框架(21),所述前框架(20)和后框架(21)分别位于中间托板(19)的前后两侧,所述前框架(20)包括平行的第一上板(201)和第一下板(202),所述第一下板(202)开口,第二腹板(12)穿过第一下板(202)的开口使得整个前框架(20)罩在第二上翼缘(11)上,所述每对前夹紧油缸(151,152)的缸筒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上板(201)和第一下板(202)上,所述后框架(21)包括平行的第二上板(211)和第二下板(212),所述第二下板(212)开口,第二腹板(12)穿过第二下板(212)的开口使得整个后框架(21)罩在第二上翼缘(11)上,所述每对后夹紧油缸(161,162)的缸筒端分别固定在第二上板(211)和第二下板(212)上。
CN201210134295.2A 2012-04-28 2012-04-28 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 Active CN1026426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4295.2A CN102642601B (zh) 2012-04-28 2012-04-28 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4295.2A CN102642601B (zh) 2012-04-28 2012-04-28 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2601A CN102642601A (zh) 2012-08-22
CN102642601B true CN102642601B (zh) 2014-09-10

Family

ID=46655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4295.2A Active CN102642601B (zh) 2012-04-28 2012-04-28 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26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36459B2 (en) 2016-11-17 2020-11-17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Self-propelled integrated ship for transporting and installing immersed tubes of underwater tunnel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CN106628018B (zh) * 2016-11-17 2021-03-23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自航式大型构件运输安装一体船及施工工艺
CN106516021B (zh) * 2016-11-17 2021-06-11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自航式水下隧道沉管运载安装一体船
CN106428440A (zh) * 2016-12-01 2017-02-22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铰接桁架式双体起重船
CN106498982B (zh) * 2016-12-27 2019-06-28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沉管沉放和锁定回填的施工工艺
CN106592633B (zh) * 2016-12-27 2019-02-22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沉管隧道施工***及施工工艺
CN112810759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上海交通大学 大型重工件运吊船
CN112810760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上海交通大学 多功能铺管船
CN115180075B (zh) * 2022-07-28 2023-05-16 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抢险打捞起重船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73528A (en) * 1964-07-20 1966-09-20 Michael C Kiefer Windsurfer
FR1517432A (fr) * 1966-04-04 1968-03-15 Perfectionnements aux dispositifs de levage
JPS58532A (ja) * 1981-06-25 1983-01-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着底式浚渫作業船
JPS619388A (ja) * 1984-06-22 1986-01-16 Nippon Kokan Kk <Nkk> 双頭船首コンテナ船
JPH0656075A (ja) * 1992-08-11 1994-03-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水中工事用作業船
CN101772450A (zh) * 2007-03-30 2010-07-07 雷米蒂尔(塞浦路斯)有限公司 升降式支撑船只及其方法
CN201534603U (zh) * 2009-11-20 2010-07-2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海洋工程双体船
CN102080370A (zh) * 2009-11-27 2011-06-01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滩涂或者近海区域的基础施工平台
CN202686702U (zh) * 2012-04-28 2013-01-23 上海利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73528A (en) * 1964-07-20 1966-09-20 Michael C Kiefer Windsurfer
FR1517432A (fr) * 1966-04-04 1968-03-15 Perfectionnements aux dispositifs de levage
JPS58532A (ja) * 1981-06-25 1983-01-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着底式浚渫作業船
JPS619388A (ja) * 1984-06-22 1986-01-16 Nippon Kokan Kk <Nkk> 双頭船首コンテナ船
JPH0656075A (ja) * 1992-08-11 1994-03-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水中工事用作業船
CN101772450A (zh) * 2007-03-30 2010-07-07 雷米蒂尔(塞浦路斯)有限公司 升降式支撑船只及其方法
CN201534603U (zh) * 2009-11-20 2010-07-2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海洋工程双体船
CN102080370A (zh) * 2009-11-27 2011-06-01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滩涂或者近海区域的基础施工平台
CN202686702U (zh) * 2012-04-28 2013-01-23 上海利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2601A (zh) 2012-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2601B (zh) 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
CN107697242B (zh) 一种自动化浮标回收布放装置
CN100537348C (zh) 一种海上平台整体建造吊装方法及其专用吊机
CN101492140B (zh) 铝合金双体船整船下水的工艺方法
CN202007400U (zh) 一种用于导管架施工的海上基础施工平台
CN107792303B (zh) 一种半潜式海洋起重平台及其操作方法
CN101811563A (zh) 一种海上沉船的打捞方法
CN102659028B (zh) 双体可移动自升式起重船
CN101870435B (zh) 直升机平台的翻转式吊装方法
CN107856819A (zh) 浮动船厂及浮动式舰船维修和建造方法
CN202687806U (zh) 双体可移动自升式起重船
CN102826459A (zh) 一种用于海洋平台的水下结构件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
CN202686702U (zh) 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
CN112810759A (zh) 大型重工件运吊船
CN107631893A (zh) 一种模拟液压千斤顶同步提升沉船的升沉补偿试验台
CN210971453U (zh) 大型重工件运吊船
CN210971454U (zh) 多功能铺管船
CN205916301U (zh) 月池及具有其的海工设备和设置在该月池上的滑移装置
CN207000767U (zh) 便于布置水下机器人的船舷延伸平台
WO2019008357A1 (en) DEATHING SHIP AT SEA AND ITS METHODS OF USE
NL2031544B1 (en) Jack-up vessel and metho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elongate construction elements offshore
CN216918395U (zh) 半潜式海工起重吊装平台
CN214690098U (zh) 一种沉船打捞滚轮架
CN204415680U (zh) 起重船
CN102897672A (zh) 全回转拖船纵向吊运装置及整船吊运下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