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1356B - 一种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1356B
CN102641356B CN201210157835.9A CN201210157835A CN102641356B CN 102641356 B CN102641356 B CN 102641356B CN 201210157835 A CN201210157835 A CN 201210157835A CN 102641356 B CN102641356 B CN 1026413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m
virus
treatment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78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1356A (zh
Inventor
曲敬来
高雪
陈生
齐继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WANG INVEST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WANG INVEST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WANG INVEST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WANG INVEST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578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13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1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1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1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13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叶5-25克、紫菀5-25克、柴胡5-25克、荆芥穗5-25克、牛蒡子5-25克、杏仁5-25克、甘草1-15克。上述原药材配以辅料和矫味剂,经过常规工序直接或间接制成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胶囊、口服液、颗粒剂、糖浆、片剂、泡腾颗粒、滴丸、气雾剂、喷雾剂、含嗽液、漱口水等多种剂型。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由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所导致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是一种关于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治疗以下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为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是指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所导致的呼吸道病毒感染。
背景技术
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为各种病毒和细菌。体弱、过敏以及慢性鼻窦炎者常易患本病,尤其当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环境时更易感染。下呼吸道病毒感染时除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外,咳嗽在早期多呈干性,在后期转为湿性咳嗽.还有部分病人伴喘鸣、呼吸节律增快、嗜睡、精神食欲差等症状,下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如据病原学的研究表明,病毒性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8%,在同期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中约占5%,尤其在当前因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爱滋病患者中,其发病率更是急剧升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因而如何能够快捷有效的治愈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有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其中以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最为常见。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炎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多由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咳嗽、无痰或痰呈粘液性,伴有发热和乏力、胸闷。其他症状常有声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X线胸片显示血管阴影增多、增强,但无肺浸润阴影;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或鼻病毒性支气管炎常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病毒性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一般发生在婴幼儿,表现咳嗽、哮喘,严重者可出现紫绀;病毒性肺炎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表现发热、咳嗽、气逆、气促、鼻扇,重者可出现***及指甲青紫,胸透可见肺部阴影。
因为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途径进行复制,所以,一般来说,如果不使用能够对宿主细胞产生毒性作用的药物很难将其消除。目前,国内外西医对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多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由于鼻病毒、冠状病毒的亚型较多,难于运用疫苗来预防病毒的发生。对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的防治方法就是根据抗原抗体学说运用疫苗来预防病毒的发生,但由于病毒的抗原不断发生着变异,疫苗往往也就失去效力。而用于抗病毒的药物,基于病毒的变异性及药物的耐药等问题,而且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使病毒的防治问题仍很严峻。
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归属于中医的“感冒”、“咳嗽”、“喘证”、“哮病”之中,中医理论认为“肺主气,司呼吸”。这里所说的“气”,一方面是指呼吸之气,一方面是指肺和其他脏腑表现在呼吸方面的功能。“肺开窍于鼻及咽喉,外合皮毛”。《素问.咳论》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说的是肺通过鼻咽部和皮肤毛窍与外界相通,犹如一道屏障,主管人体的防御机能。外来的风、寒、暑、湿、燥、火(统称为六淫之邪)等致病因素往往通过鼻咽部和皮毛,首先侵犯于肺,引起肺气失于宣发或肃降时,均会使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喘息、咳痰等症状,此属外感咳嗽。六淫之邪致病,多以风邪为主,冬多风寒,春多风热,夏多暑湿,秋多风燥,梅雨季节多挟湿邪。而非时之气挟时行病毒伤人,则往往不限于季节,而且病情多重,易造成传染流行。而流行性感冒,属温病的风温范畴,属时行感冒,其特点也正囊括了外感呼吸病的特点:应时而来,发热高,病情重,传染流行性强、范围广。
中药不仅具有耐药性低、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且还有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解热镇痛及抗菌消炎等综合功效,其在防治病毒感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表明,清热解毒类中药有许多具有直接抗病毒的作用,如金银花、野菊花、大青叶、贯众等。
发明内容
因此,人们对疗效更好的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制剂仍存在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有关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报道。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并通过体外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更好疗效的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针对上述病因病机,采用有针对性而且具有独特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作用的中草药配制而成。该组合物主要由紫苏叶、紫菀、柴胡、荆芥穗、牛蒡子、杏仁、甘草组成,具有清热宣肺、化痰平喘之功,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由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所导致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或预防由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所导致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为达到更好的疗效,本发明药物可与原料药法半夏、紫苏子相结合。
为达到更好的疗效,本发明药物还可与原料药黄芩、桑白皮相结合。
为达到更好的疗效,本发明药物还可与原料药麻黄或防风相结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叶5-25克、紫菀5-25克、柴胡5-25克、荆芥穗5-25克、牛蒡子5-25克、杏仁5-25克、甘草1-15克。
优选用量为:紫苏叶5-20克、紫菀5-20克、柴胡5-20克、荆芥穗5-20克、牛蒡子5-20克、杏仁5-20克、甘草3-10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原料药紫苏叶、紫菀、柴胡、荆芥穗、牛蒡子、杏仁、甘草加水煎煮合并滤液、浓缩、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20-80%,回收乙醇,使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备用。将制备的稠膏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干燥、粉碎装入胶囊,即可制备成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胶囊;或将稠膏与颗粒剂常用辅料混合,制粒,干燥和分装成袋,即可制备成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颗粒剂;或将稠膏与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煮沸,加水稀释,静置,过滤,混匀分装成瓶,即可制备成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液;或将稠膏加入蔗糖、矫味剂、防腐剂,煮沸,加水稀释至1000ml,静置,滤过,混匀,分装,即得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糖浆,其中所述蔗糖重量>450g,所述矫味剂为甜菊苷、糖精钠、安塞蜜、甘草甜素、环已烷氨基磺酸、天冬酰胺、醇糖、天冬甜精、薄荷脑、各种香精及各种果味料,用量为0.1~10%,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及其钾钠盐用量为<0.3%、羟苯甲酯类用量为<0.05%,所述分装使用的包材为玻璃瓶、塑料瓶;或将制备的稠膏与片剂常用辅料混合、压片,即可制备成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片剂。
如果还与原料药法半夏、紫苏子结合,其制备方法为:
取原料药紫苏叶、紫菀、柴胡、荆芥穗、牛蒡子、杏仁、甘草、法半夏、紫苏子加水煎煮合并滤液、浓缩、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20-80%,回收乙醇,使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备用。将制备的稠膏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干燥、粉碎装入胶囊,即可制备成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胶囊;或将稠膏与颗粒剂常用辅料混合,制粒,干燥和分装成袋,即可制备成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颗粒剂;或将稠膏与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煮沸,加水稀释,静置,过滤,混匀分装成瓶,即可制备成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液;或将稠膏加入蔗糖、矫味剂、防腐剂,煮沸,加水稀释至1000ml,静置,滤过,混匀,分装,即得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糖浆,其中所述蔗糖重量>450g,所述矫味剂为甜菊苷、糖精钠、安塞蜜、甘草甜素、环已烷氨基磺酸、天冬酰胺、醇糖、天冬甜精、薄荷脑、各种香精及各种果味料,用量为0.1~10%,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及其钾钠盐用量为<0.3%、羟苯甲酯类用量为<0.05%,所述分装使用的包材为玻璃瓶、塑料瓶;或将制备的稠膏与片剂常用辅料混合、压片,即可制备成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片剂。
如果还与原料药黄芩、桑白皮结合,其制备方法为:
取原料药紫苏叶、紫菀、柴胡、荆芥穗、牛蒡子、杏仁、甘草、法半夏、紫苏子、黄芩、桑白皮加水煎煮合并滤液、浓缩、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20-80%,回收乙醇,使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备用。将制备的稠膏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干燥、粉碎装入胶囊,即可制备成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胶囊;或将稠膏与颗粒剂常用辅料混合,制粒,干燥和分装成袋,即可制备成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颗粒剂;或将稠膏与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煮沸,加水稀释,静置,过滤,混匀分装成瓶,即可制备成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液;或将稠膏加入蔗糖、矫味剂、防腐剂,煮沸,加水稀释至1000ml,静置,滤过,混匀,分装,即得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糖浆,其中所述蔗糖重量>450g,所述矫味剂为甜菊苷、糖精钠、安塞蜜、甘草甜素、环已烷氨基磺酸、天冬酰胺、醇糖、天冬甜精、薄荷脑、各种香精及各种果味料,用量为0.1~10%,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及其钾钠盐用量为<0.3%、羟苯甲酯类用量为<0.05%,所述分装使用的包材为玻璃瓶、塑料瓶;或将制备的稠膏与片剂常用辅料混合、压片,即可制备成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片剂。
如果还与原料药麻黄或防风结合,其制备方法为:
取原料药紫苏叶、紫菀、柴胡、荆芥穗、牛蒡子、杏仁、甘草、法半夏、紫苏子、黄芩、桑白皮、麻黄或防风加水煎煮合并滤液、浓缩、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20-80%,回收乙醇,使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备用。将制备的稠膏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干燥、粉碎装入胶囊,即可制备成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胶囊;或将稠膏与颗粒剂常用辅料混合,制粒,干燥和分装成袋,即可制备成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颗粒剂;或将稠膏与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煮沸,加水稀释,静置,过滤,混匀分装成瓶,即可制备成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液;或将稠膏加入蔗糖、矫味剂、防腐剂,煮沸,加水稀释至1000ml,静置,滤过,混匀,分装,即得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糖浆,其中所述蔗糖重量>450g,所述矫味剂为甜菊苷、糖精钠、安塞蜜、甘草甜素、环已烷氨基磺酸、天冬酰胺、醇糖、天冬甜精、薄荷脑、各种香精及各种果味料,用量为0.1~10%,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及其钾钠盐用量为<0.3%、羟苯甲酯类用量为<0.05%,所述分装使用的包材为玻璃瓶、塑料瓶;或将制备的稠膏与片剂常用辅料混合、压片,即可制备成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片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述的剂型:胶囊、口服液、颗粒剂、糖浆、片剂、泡腾颗粒、滴丸、气雾剂、喷雾剂、含嗽液、漱口水;其中所述片剂为口崩片、泡腾片。
本发明药物选择紫苏叶、紫菀、柴胡、荆芥穗、牛蒡子、杏仁、甘草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其中紫苏叶辛、微温,无毒,归脾、肺二经,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气喘为方中君药;选用紫菀、柴胡、荆芥穗、牛蒡子、杏仁,是因为紫菀苦、辛、甘、微温,归肺经,功善润肺化痰止咳,多用于咳嗽有痰;柴胡苦、微寒,归肝经、胆经,功能:疏散退热,升阳舒肝,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荆芥穗辛、微温归肺、肝经,有解表散风、透疹的功效;牛蒡子辛、苦、性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透疹、宣肺利咽散肿;杏仁苦、温、有毒,归肺、脾、大肠经,具有宣肺止咳、降气平喘、润肠通便之效,善治咳喘证,以上五药为臣药和佐药共同辅佐君药;甘草作为使药既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之功,又可调和诸药;诸药配伍,清疏并用,升降共投,共奏清热宣肺、止咳平喘之功。
为了达到好的疗效,本发明药物还与法半夏、紫苏子组合。这是因为痰浊阻滞,肺气不降,故选法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既具有助紫苏叶降逆止咳之功,又有燥湿化痰之用;紫苏子辛、温,归肺、脾经,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的效果。
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本发明药物还与黄芩、桑白皮组合。这是因为痰浊日久化热,故选有名的清热泻火中药黄芩,其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清肺火及上焦之实热;桑白皮甘寒,入肺经,可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为了获得最佳疗效,本发明药物还与麻黄或防风组合。这是因为风寒外袭肺气不宣,故选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发散解表,胜湿止痛,祛风解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多年中医抗呼吸道病毒临床实践中总结运用出的经验方,加之科学的实验依据,各组份既能发挥各自的药理作用,又能起到相互的协同作用,使药理作用增强,配方合理,药味精炼,该方用于治疗或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在流行期间,作为通用方用于治疗与预防皆有效,剂型和制备工艺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治疗或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叶5-25克、紫菀5-25克、柴胡5-25克、荆芥穗5-25克、牛蒡子5-25克、杏仁5-25克、甘草1-15克。为达到好的疗效,本发明药物可与原料药法半夏、紫苏子相结合;为达到更好的疗效,本发明药物还可与原料药黄芩、桑白皮相结合;为了获得最佳疗效,本发明药物还可与原料药麻黄或防风相结合;
实施方式1:
称取原料药紫苏叶10克、紫菀10克、柴胡10克、荆芥穗10克、牛蒡子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以上七味药物共70克,加水煎煮合并滤液、浓缩、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为20-80%,回收乙醇,使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备用。加入β-环糊精,加热溶解、搅拌、滤过、喷雾干燥热空气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喷干粉加入调味剂,混匀,物料在40℃温度下干式制粒、整粒、分装成袋,即得本发明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颗粒剂。
实施方式2:
称取原料药紫苏叶10克、紫菀10克、柴胡10克、荆芥穗10克、牛蒡子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以上七味药物共70克,加水煎煮合并滤液、浓缩、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为20-80%,回收乙醇,使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备用。稠膏内加入2倍膏重的95%乙醇,充分搅拌,室温下静置24~48h,取上清液,沉淀物用65%乙醇洗涤1~2次,洗涤液与上清液合并,如有醇提液,亦与上清液合并,过滤澄明后,入减压浓缩罐或酒精回收塔回收乙醇直至药液无醇味止。脱醇后的药液,加蒸馏水稀释后,加热至100℃,使胶体凝聚,调pH4.5~5.0,再低温0~4℃冷藏24h,使凝聚的胶体沉淀,然后,滤过至澄明,加入适量的矫味剂和防腐剂,静置后,再滤过澄明,低温存放,灌装前做最后的净化过滤,滤液置灯检仪下检测澄明后,上机灌封于直管易拉盖营养瓶内,每只口服液瓶内装10ml±4%,即得本发明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液。
实施方式3:
称取原料药紫苏叶10克、紫菀10克、柴胡10克、荆芥穗10克、牛蒡子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法半夏10克、紫苏子10克,以上九味药物共90克,然后按实施方式1所述的方法制成颗粒剂。
实施方式4:
称取原料药紫苏叶10克、紫菀10克、柴胡10克、荆芥穗10克、牛蒡子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法半夏10克、紫苏子10克,以上九味药物共90克,然后按实施方式2所述的方法制成口服液。
实施方式5:
称取原料药紫苏叶10克、紫菀10克、柴胡10克、荆芥穗10克、牛蒡子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法半夏10克、紫苏子10克、黄芩10克、桑白皮10克,以上十一味药物共110克,然后按实施方式1所述的方法制成颗粒剂。
实施方式6:
称取原料药紫苏叶10克、紫菀10克、柴胡10克、荆芥穗10克、牛蒡子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法半夏10克、紫苏子10克、黄芩10克、桑白皮10克,以上十一味药物共110克,然后按实施方式2所述的方法制成口服液。
实施方式7:
称取原料药紫苏叶10克、紫菀10克、柴胡10克、荆芥穗10克、牛蒡子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法半夏10克、紫苏子10克、黄芩10克、桑白皮10克、麻黄10克,以上十二味药物共120克,然后按实施方式1所述的方法制成颗粒剂。
实施方式8:
称取原料药紫苏叶10克、紫菀10克、柴胡10克、荆芥穗10克、牛蒡子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法半夏10克、紫苏子10克、黄芩10克、桑白皮10克、防风10克,以上十二味药物共120克,然后按实施方式2所述的方法制成口服液。
试验例1:中药组合物体外抗鼻病毒(HRV,N36)的实验观察
测试原理:以人胚胎上皮细胞为病毒宿主,测定样品抑制鼻病毒引起人胚胎上皮细胞病变程度。
测试材料和方法:1.病毒株:鼻病毒(HRV,N36)。
2.样品处理:取实施例1、5、7、8制得的稠膏加水溶解并分别制成1000mg/ml的溶液装瓶备用;3000rpm离心20分钟后取上清液,用50%的枸橼酸钠调pH7.2~7.6,倾入无菌试管中,121℃、15—20分钟高压灭菌,取出后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实验时溶液样品用培养液1:10稀释开始,作2倍稀释,共8个稀释度。
3.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RBV) 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4.测试方法:
①将人胚胎上皮细胞(2~4)×1050.1ml接种到 96孔微量塑料培养板,每孔100μl  37℃,5%CO2培养1~2天,生长成单层细胞。细胞生长液为MEM100ml,含胎牛血清10%、3%谷氨酰胺1%、青霉素及链霉素各100U/ml、NaHCO3 5%;当细胞长成单层,弃生长液,接种病毒前需用预温的PBS或Hanks液洗细胞二遍。
②控干,加100μl 10~100TCID50病毒悬液感染细胞,37 ℃吸附1~2h,弃病毒液,再加含有不同浓度待测化合物的维持液100μl,每个浓度2孔,37 ℃ 5%CO2温箱孵育继续培养。设正常细胞对照、药物毒性对照、病毒对照、利巴韦林(RBV)阳性对照及病毒TCID50滴定。
③ 每日在倒置显微镜下检查及记录细胞病变(<25%为一个加号、25~50%为两个加号、50~75%为三个加号、75~100%为四个加号),直到病毒对照孔(不加待测化合物)出现 3~4个加号的细胞病变时为实验终点。记录各孔细胞病变程度,计算每组平均细胞病变程度,与病毒对照组比较,用Reed和 Muench法计算抑制50%细胞病变的化合物浓度即半数抑制浓度(IC50)。
④ 同时按③的标准计算药物对细胞的毒性,用Reed和 Muench法计算发生50%细胞病变的化合物浓度即半数毒性浓度(TD50)。
⑤ TD50/ IC50为选择指数(SI)。
5.实验结果
            试验例2:中药组合物体外抗流感病毒甲型的实验观察
测试原理:以MDCK(狗肾细胞)为病毒宿主,测定样品抑制流感病毒甲型引起MDCK细胞病变程度。
测试材料和方法:
1.病毒株:流感病毒甲型A/粤防/243/72(H3N2)。
2.样品处理:取实施例1、5、7、8制得的稠膏加水溶解并分别制成1000mg/ml的溶液装瓶备用;3000rpm离心20分钟后取上清液,用50%的枸橼酸钠调pH7.2~7.6,倾入无菌试管中,121℃、15—20分钟高压灭菌,取出后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实验时溶液样品用培养液1:10稀释开始,作2倍稀释,共8个稀释度。
3.阳性对照药:达菲。
4.测试方法:①将MDCK细胞(2~4)× 105 0.1ml接种到 96孔微量塑料培养板,每孔100μl  37℃,5%CO2培养1~2天,生长成单层细胞。细胞生长液为MEM 100ml,含胎牛血清10%、3%谷氨酰胺1%、青霉素及链霉素各100U/ml、NaHCO3 5%;维持液不加血清,因血清内含有抑制流感病毒复制的非特异性抑制素,当细胞长成单层,接种病毒前需用预温的PBS或Hanks液洗细胞二遍,以除去残留的含牛血清的生长液,以1%白蛋白10%替代牛血清,并加0.25%胰酶0.2%,其他成分同生长液。
②弃生长液,控干,加100μl 10~100TCID50病毒悬液感染细胞,37 ℃吸附1~2h,弃病毒液,再加含有不同浓度待测化合物的维持液100μl,每个浓度 2孔,37 ℃ 5%CO2温箱孵育继续培养。设正常细胞对照、药物毒性对照、病毒对照、利巴韦林(RBV)阳性对照及病毒TCID50滴定。
③ 每日在倒置显微镜下检查及记录细胞病变(<25%为一个加号、25~50%为两个加号、50~75%为三个加号、75~100%为四个加号),直到病毒对照孔(不加待测化合物)出现 3~4个加号的细胞病变时为实验终点。记录各孔细胞病变程度,计算每组平均细胞病变程度,与病毒对照组比较,用Reed和 Muench法计算抑制50%细胞病变的化合物浓度即半数抑制浓度(IC50)。
④ 同时按③的标准计算药物对细胞的毒性,用Reed和 Muench法计算发生50%细胞病变的化合物浓度即半数毒性浓度(TD50)。
⑤ TD50/ IC50为选择指数(SI)。
5.实验结果
       试验例3:中药组合物治疗鼻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1.1 资料和方法
1.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2009年12月至2012年3月确诊的鼻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年龄1~61岁,符合下列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合物)60例,对照组(利巴韦林)60例。治疗组60例随机分配到实施方式例1、5、7、8组(简称治疗组A、B、C、D)各15例,对照组60例随机分为四组(简称对照组A、B、C、D)各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分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 诊断标准
1.1.2.1西医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有肯定的鼻病毒感染病史,急性起病,病程≤2天;伴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干痒、咳嗽、声嘶等症状;
(2)体检: 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两肺呼吸音稍粗糙或不粗糙;
(3)血清学检查:采用RT-PCR法检测鼻病毒阳性,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算及分类均在正常范围之间或白细胞计数低下;
(4)X线胸片检查基本正常。
1.1.2.2中医诊断标准:
临床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干痒、咳嗽、声嘶等症状为主要特征,舌略红、苔略薄黄、脉滑数。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中药组合物颗粒剂,口服,每日两次,每次用量相当于各生药材10g;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泡腾颗粒150mg/次,每日3次,口服。儿童酌减。疗程为5天。
1.3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五天内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干痒、咳嗽、声嘶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显效:治疗五天内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干痒、咳嗽、声嘶等临床症状体征减轻2/3以上;   
     有效:治疗五天内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干痒、咳嗽、声嘶等临床症状体征减轻2/3~1/3; 
  无效:治疗五天内自觉或其他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4 结果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1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A)治疗鼻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干痒、咳嗽、声嘶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A临床改善总有效率76.58%;对照组A临床改善总有效率35.36%;治疗组A与对照组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1中药组合物治疗鼻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5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B)治疗鼻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干痒、咳嗽、声嘶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B临床改善总有效率84.39%;对照组B临床改善总有效率40.56%;治疗组B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5中药组合物治疗鼻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7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C)治疗鼻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干痒、咳嗽、声嘶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C临床改善总有效率90.23%;对照组C临床改善总有效率46.63%;治疗组C与对照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7中药组合物治疗鼻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8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D)治疗鼻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干痒、咳嗽、声嘶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D临床改善总有效率87.54%;对照组D临床改善总有效率42.76%;治疗组D与对照组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8中药组合物治疗鼻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试验例4:中药组合物治疗流感病毒甲型H1N1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1.1 资料和方法
1.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2009年12月至2012年3月确诊的流感病毒甲型H1N1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年龄1~68岁,符合下列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合物)60例,对照组(利巴韦林)60例。治疗组60例随机分配到实施方式例1、5、7、8组(简称治疗组A、B、C、D)各15例,对照组60例随机分为四组(简称对照组A、B、C、D)各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分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 诊断标准
1.1.2.1西医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有肯定的流感病毒甲型H1N1感染病史,急性起病,病程≤2天;伴有发热、咳嗽、咳痰、流涕、鼻塞、咽痒、咽干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2)体检: 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两肺呼吸音稍粗糙或不粗糙;
(3)血清学检查:采用RT-PCR法检测流感病毒甲型H1N1阳性,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算及分类均在正常范围之间或白细胞计数低下;
(4)X线胸片检查基本正常。
1.1.2.2中医诊断标准:
临床上以发热、咳嗽、咳痰、流涕、鼻塞、咽痒、咽干痛、声音嘶哑等症状为主要特征,舌略红、苔略薄黄、脉浮数。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中药组合物颗粒剂,口服,每日两次,每次用量相当于各生药材10g;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泡腾颗粒150mg/次,每日3次,口服。儿童酌减。疗程为5天。
1.3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五天内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痛、咳嗽、声嘶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显效:治疗五天内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痛、咳嗽、声嘶等临床症状体征减轻2/3以上;   
     有效:治疗五天内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痛、咳嗽、声嘶等临床症状体征减轻2/3~1/3; 
  无效:治疗五天内自觉或其他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4 结果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1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A)治疗流感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痛、咳嗽、声嘶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A临床改善总有效率75.23%;对照组A临床改善总有效率35.86%;治疗组A与对照组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1中药组合物治疗流感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5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B)治疗流感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痛、咳嗽、声嘶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B临床改善总有效率85.58%;对照组B临床改善总有效率40.33%;治疗组B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5中药组合物治疗流感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7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C)治疗流感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痛、咳嗽、声嘶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C临床改善总有效率90.39%;对照组C临床改善总有效率46.86%;治疗组C与对照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7中药组合物治疗流感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8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D)治疗流感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痛、咳嗽、声嘶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D临床改善总有效率88.43%;对照组D临床改善总有效率43.86%;治疗组D与对照组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8中药组合物治疗流感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试验例5:中药组合物治疗鼻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1.1 资料和方法
1.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2009年12月至2012年3月确诊的鼻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年龄1~72岁,符合下列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合物)60例,对照组(利巴韦林)60例。治疗组60例随机分配到实施方式例1、5、7、8组(简称治疗组A、B、C、D)各15例,对照组60例随机分为四组(简称对照组A、B、C、D)各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分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 诊断标准
1.1.2.1西医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有肯定的鼻病毒感染病史,急性起病,病程≤3天;伴有发热、咳嗽、咯痰、鼻涕、声嘶、喘鸣、气促等症状;
(2)体检: 咽部充血,局部***轻度肿大或触痛,两肺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
(3)实验室检查:采用RT-PCR法检测鼻病毒阳性,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均在正常范围之间或白细胞计数低下;
(4)X线胸片或CT检查可见支气管炎或肺炎。
1.1.2.2中医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以发热、恶寒、咳嗽、咯痰、鼻涕、声嘶、气逆、气促、喘鸣为主要特征,舌略红、苔略薄黄、脉滑。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中药组合物颗粒剂,口服,每日两次,每次用量相当于各生药材10g;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泡腾颗粒150mg/次,每日3次,口服。儿童酌减。疗程为7天。
1.3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七天内发热恶寒、咳嗽、咯痰、鼻涕、声嘶、喘鸣、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显效:治疗七天内发热恶寒、咳嗽、咯痰、鼻涕、声嘶、喘鸣、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体征减轻2/3以上;   
     有效: 治疗七天内发热恶寒、咳嗽、咯痰、鼻涕、声嘶、喘鸣、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体征减轻2/3~1/3; 
  无效:治疗七天内自觉或其他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4 结果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1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A)治疗鼻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恶寒、咳嗽、咯痰、鼻涕、声嘶、喘鸣、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A临床改善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A临床改善总有效率35.31%;治疗组A与对照组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1中药组合物治疗鼻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5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B)治疗鼻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恶寒、咳嗽、咯痰、鼻涕、声嘶、喘鸣、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B临床改善总有效率83.35%;对照组B临床改善总有效率39.99%;治疗组B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5中药组合物治疗鼻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7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C)治疗鼻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恶寒、咳嗽、咯痰、鼻涕、声嘶、喘鸣、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C临床改善总有效率91.73%;对照组C临床改善总有效率46.61%;治疗组C与对照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7中药组合物治疗鼻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8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D)治疗鼻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恶寒、咳嗽、咯痰、鼻涕、声嘶、喘鸣、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D临床改善总有效率87.84%;对照组D临床改善总有效率43.33%;治疗组D与对照组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8中药组合物治疗鼻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试验例6:中药组合物治疗流感病毒甲型H1N1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1.1 资料和方法
1.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确诊的流感病毒甲型H1N1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年龄6~69岁,符合下列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合物)60例,对照组(利巴韦林)60例。治疗组60例随机分配到实施方式例1、5、7、8组(简称治疗组A、B、C、D)各15例,对照组60例随机分为四组(简称对照组A、B、C、D)各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分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 诊断标准
1.1.2.1西医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有肯定的流感病毒感染病史,急性起病,病程≤3天;伴有发热、咳嗽、咯痰、鼻涕、声嘶、喘鸣、气促等症状;
(2)体检: 咽部充血,局部***轻度肿大或触痛,两肺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
(3)实验室检查:采用RT-PCR法检测流感病毒甲型H1N1阳性,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均在正常范围之间或白细胞计数低下;
(4)X线胸片或CT检查可见支气管炎或肺炎。
1.1.2.2中医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以发热、恶寒、咳嗽、咯痰、鼻涕、声嘶、气逆、气促、喘鸣为主要特征,舌略红、苔薄黄、脉滑数。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中药组合物颗粒剂,口服,每日两次,每次用量相当于各生药材10g;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泡腾颗粒150mg/次,每日3次,口服。儿童酌减。疗程为7天。
1.3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七天内发热恶寒、咳嗽、咯痰、鼻涕、声嘶、喘鸣、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显效:治疗七天内发热恶寒、咳嗽、咯痰、鼻涕、声嘶、喘鸣、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体征减轻2/3以上;   
     有效: 治疗七天内发热恶寒、咳嗽、咯痰、鼻涕、声嘶、喘鸣、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体征减轻2/3~1/3; 
  无效:治疗七天内自觉或其他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4 结果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1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A)治疗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恶寒、咳嗽、咯痰、鼻涕、声嘶、喘鸣、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A临床改善总有效率78.31%;对照组A临床改善总有效率36.01%;治疗组A与对照组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1中药组合物治疗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5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B)治疗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恶寒、咳嗽、咯痰、鼻涕、声嘶、喘鸣、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B临床改善总有效率81.82%;对照组B临床改善总有效率34.72%;治疗组B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5中药组合物治疗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7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C)治疗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恶寒、咳嗽、咯痰、鼻涕、声嘶、喘鸣、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C临床改善总有效率90.98%;对照组C临床改善总有效率46.19%;治疗组C与对照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7中药组合物治疗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8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D)治疗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恶寒、咳嗽、咯痰、鼻涕、声嘶、喘鸣、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D临床改善总有效率81.01%;对照组D临床改善总有效率42.36%;治疗组D与对照组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8中药组合物治疗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试验例7:中药组合物治疗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
1.1 资料和方法
1.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2009年6月至2012年4月确诊的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年龄6~69岁,符合下列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合物)60例,对照组(利巴韦林)60例。治疗组60例随机分配到实施方式例1、5、7、8组(简称治疗组A、B、C、D)各15例,对照组60例随机分为四组(简称对照组A、B、C、D)各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分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 诊断标准
1.1.2.1西医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有肯定的流感病毒感染病史,急性起病,病程≤2天;伴有发热、咳嗽、咯痰、声嘶、咽痛、气逆、气促为主等症状;
(2)体检:体温升高,咽部充血,局部***轻度肿大或触痛,两肺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
(3)实验室检查:采用RT-PCR法检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均在正常范围之间或白细胞计数低下;
(4)X线胸片或CT检查可见支气管炎或肺炎。
1.1.2.2中医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咯痰、声嘶、咽痛、气逆、气促为主要特征,舌略红、苔薄黄、脉浮数。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中药组合物颗粒剂,口服,每日两次,每次用量相当于各生药材10g;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泡腾颗粒150mg/次,每日3次,口服。儿童酌减。疗程为7天。
1.3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七天内发热、咳嗽、咯痰、声嘶、咽痛、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显效:治疗七天内发热、咳嗽、咯痰、声嘶、咽痛、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体征减轻2/3以上;   
     有效: 治疗七天内发热、咳嗽、咯痰、声嘶、咽痛、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体征减轻2/3~1/3; 
  无效:治疗七天内自觉或其他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4 结果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1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A)治疗乙型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咳嗽、咯痰、声嘶、咽痛、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A临床改善总有效率66.09%;对照组A临床改善总有效率25.56%;治疗组A与对照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1中药组合物治疗乙型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5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B)治疗乙型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咳嗽、咯痰、声嘶、咽痛、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B临床改善总有效率72.66%;对照组B临床改善总有效率33.06%;治疗组B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5中药组合物治疗乙型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7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C)治疗乙型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咳嗽、咯痰、声嘶、咽痛、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C临床改善总有效率76.33%;对照组C临床改善总有效率34.65%;治疗组C与对照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7中药组合物治疗乙型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运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例8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D)治疗乙型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发热、咳嗽、咯痰、声嘶、咽痛、气逆、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D临床改善总有效率73.23%;对照组D临床改善总有效率29.99%;治疗组D与对照组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例8中药组合物治疗乙型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在缓解临床症状时间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中药组均优于利巴韦林组。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紫苏叶5-25克、紫菀5-25克、柴胡5-25克、荆芥穗5-25克、牛蒡子5-25克、杏仁5-25克、甘草1-1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原料药的用量还可以是:紫苏叶5-20克、紫菀5-20克、柴胡5-20克、荆芥穗5-20克、牛蒡子5-20克、杏仁5-20克、甘草3-10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原料药还有:法半夏5-20克、紫苏子5-20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原料药还有:黄芩5-20克、桑白皮5-20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原料药还有:麻黄5-20克或防风5-20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口服液、颗粒剂、片剂、泡腾颗粒、滴丸、气雾剂、喷雾剂、含漱液;其中所述片剂为口崩片、泡腾片。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由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所导致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 
CN201210157835.9A 2012-05-21 2012-05-21 一种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1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7835.9A CN102641356B (zh) 2012-05-21 2012-05-21 一种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7835.9A CN102641356B (zh) 2012-05-21 2012-05-21 一种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1356A CN102641356A (zh) 2012-08-22
CN102641356B true CN102641356B (zh) 2014-12-10

Family

ID=46654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783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1356B (zh) 2012-05-21 2012-05-21 一种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13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0555A (zh) * 2015-11-14 2016-01-20 蓝本祥 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药物
CN106421314A (zh) * 2016-04-29 2017-02-22 曲敬来 一种治疗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8599A (zh) * 2016-04-29 2016-10-12 深圳市中医院 一种治疗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8481A (zh) * 2016-06-20 2016-10-1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镇咳祛痰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15739A (zh) * 2018-02-05 2019-08-13 深圳市瑞莱贵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或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27738B (zh) * 2021-09-23 2023-08-01 天津中医药大学 紫苏叶提取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57A (zh) * 1994-08-16 1995-08-23 欧致新 一种小儿感冒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552433A (zh) * 2003-12-19 2004-12-08 上海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634288A (zh) * 2004-11-10 2005-07-06 向静芝 一种预防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纯中草药药枕及其制备工艺
CN101062096A (zh) * 2006-04-28 2007-10-31 大百汇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温毒型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2188574A (zh) * 2010-05-14 2011-09-21 深圳市齐旺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甲型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20120003249A (ko) * 2010-07-02 2012-01-10 주식회사 케이알바이오텍 패모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항 호흡기 바이러스용 조성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57A (zh) * 1994-08-16 1995-08-23 欧致新 一种小儿感冒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552433A (zh) * 2003-12-19 2004-12-08 上海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634288A (zh) * 2004-11-10 2005-07-06 向静芝 一种预防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纯中草药药枕及其制备工艺
CN101062096A (zh) * 2006-04-28 2007-10-31 大百汇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温毒型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2188574A (zh) * 2010-05-14 2011-09-21 深圳市齐旺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甲型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20120003249A (ko) * 2010-07-02 2012-01-10 주식회사 케이알바이오텍 패모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항 호흡기 바이러스용 조성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1356A (zh) 2012-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1356B (zh) 一种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7369A (zh) 一种治疗呼吸道雾霾侵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8599A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85311A (zh) 预防或治疗感冒和/或流行性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657804B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1335A (zh)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23996B (zh) 一种治疗外感时疫、风热感冒的中药
WO2014190555A1 (zh) 一种抗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并止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8574B (zh) 一种治疗甲型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1143844A1 (zh) 一种治疗甲型流感病毒亚型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93061A (zh) 一种治疗或预防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3356728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CN104840734A (zh) 清咽保健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16764B (zh) 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931262B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
CN102552807A (zh) 一种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074906A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CN102552789B (zh) 一种治疗湿温型流感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670855B (zh) 一种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601A (zh)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鼻咽炎的药物制剂
CN106421314A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2688B (zh) 一种用于治疗湿毒型流感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92432B (zh)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感染邪热犯肺证的中药合剂
WO2022253267A1 (zh) 一种治疗儿童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CN101313937A (zh) 治疗流感病毒甲型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