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7660A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7660A
CN102597660A CN200980162175XA CN200980162175A CN102597660A CN 102597660 A CN102597660 A CN 102597660A CN 200980162175X A CN200980162175X A CN 200980162175XA CN 200980162175 A CN200980162175 A CN 200980162175A CN 102597660 A CN102597660 A CN 102597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heat
aforementioned
medium
thermal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21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7660B (zh
Inventor
山下浩司
森本裕之
鸠村杰
若本慎一
竹中直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97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7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7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7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wo pipes connecting the outdoor side to the indoor side with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with simultaneous cooling and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5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 F25B2313/025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with bypas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bridge circuits of on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7Condenser contro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实现节能化的空调装置。设置能够对向热源侧热交换器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量与向绕过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旁通配管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比例进行调整的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对在热源侧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量进行控制,按与空调装置实施的运行状态无关的方式可靠地进行稳定的节能运行。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例如大厦用多空调机等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厦用多空调机等空调装置中,例如使制冷剂在被配置在建筑物外的作为热源机的室外机与被配置在建筑物的室内的室内机之间循环。然后,制冷剂散热、吸热,由受到了加热、冷却的空气进行空调对象空间的制冷或制热。作为制冷剂,例如多使用HFC(氢氟烃)制冷剂。另外,还提出有使用二氧化碳(CO2)等自然制冷剂的方案。
另外,在被称为冷风装置的空调装置中,由配置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生成冷热或温热。然后,由配置在室外机内的热交换器对水、防冻液等进行加热、冷却,将其输送到作为室内机的风扇-盘管装置、板式散热器等,进行制冷或制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还具有这样的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在被称为排热回收式冷风装置的热源机与室内机之间连接4根水配管,同时地供给被冷却、加热了的水等,能够在室内机中自由地选择制冷或制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还具有按在各室内机的近旁配置1次制冷剂和2次制冷剂的热交换器、向室内机输送2次制冷剂的方式构成的空调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另外,还具有按用2根配管对室外机与设有热交换器的分支单元之间进行连接、向室内机输送2次制冷剂的方式构成的空调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0444号公报(第4页、图1等)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80818号公报(第4、5页、图1等)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89465号公报(第5~8页、图1、图2等)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343936号公报(第5页、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以往的大厦用多空调机等空调装置中,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存在制冷剂漏到室内等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记载于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那样的空调装置中,制冷剂不经过室内机。然而,在记载于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那样的空调装置中,需要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中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然后往室内机侧输送。因此,热介质的循环路径变长。在这里,如要由热介质输送用于做规定的加热或冷却的功的热,则由输送动力等产生的能量的消耗量比制冷剂更高。因此,如循环路径变长,则输送动力变得非常大。因此,可以得知,在空调装置中,如能良好地对热介质的循环进行控制,则能够实现节能化。
在记载于专利文献2的那样的空调装置中,为了使得能够对各室内机选择制冷或制热,必须将4根配管从室外侧连接到室内,成为施工性差的空调装置。在记载于专利文献3的空调装置中,需要对室内机个别地设置泵等2次介质循环装置,因此,不仅成为昂贵的***,而且噪声也大,不是实用的空调装置。此外,由于热交换器处在室内机的近旁,不能排除制冷剂在接近室内的场所发生泄漏这样的危险性。
在记载于专利文献4的那样的空调装置中,热交换后的1次制冷剂流入与热交换前的1次制冷剂相同的流路中,因此,在连接了多个室内机的场合,在各室内机中不能发挥最大能力,成为能量被浪费的构成。另外,分支单元与延长配管的连接由制冷2根、制热2根共4根配管进行,结果成为与用4根配管连接室外机和分支单元的***类似的构成,成为了施工性差的***。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能够实现节能化的空调装置。另外,目的在于获得不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或室内机的近旁、能够实现安全性的提高的空调装置。另外,目的还在于获得能够减少室外机与分支单元(热介质变换机)或室内机的连接配管、提高施工性并且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空调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至少具备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多个节流装置、以及使热源侧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连接前述压缩机、前述热源侧热交换器、前述多个节流装置、以及前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形成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循环回路,其中:在前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中,设置旁通配管和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该旁通配管连接前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前后,绕过前述热源侧热交换器;该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能够对向前述热源侧热交换器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量及向前述旁通配管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比例进行调整。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由于设有能够对向热源侧热交换器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量及向旁通配管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比例进行调整的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不论空调装置实施的运行状态如何,都能够可靠地进行稳定的节能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设置例的概略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设置例的概略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回路构成的一例的概略回路构成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回路构成的另一例的概略回路构成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全制冷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全制热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热源侧送风装置与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的联合控制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回路构成的另一例的概略回路构成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AK控制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
图1及图2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设置例的概略图。下面,根据图1及图2说明空调装置的设置例。在该空调装置中,通过利用使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热介质)循环的冷冻循环(制冷剂循环回路A、热介质循环回路B),各室内机能够自由地选择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作为运行模式。而且,包含图1在内,在以下的图中有时各构成部件的大小的关系与实际情况不同。
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具有作为热源机的1台室外机1、多台室内机2、设于室外机1与室内机2之间的热介质变换机3。热介质变换机3由热源侧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室外机1和热介质变换机3由导通热源侧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与室内机2由导通热介质的配管(热介质配管)5连接。另外,由室外机1生成了的冷热或温热经由热介质变换机3被分送给室内机2。
在图2中,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具有1台室外机1、多台室内机2、以及设于室外机1与室内机2之间的被分割成了多个的热介质变换机3(母热介质变换机3a、子热介质变换机3b)。室外机1和母热介质变换机3a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母热介质变换机3a与子热介质变换机3b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子热介质变换机3b与室内机2由配管5连接。另外,由室外机1生成了的冷热或温热经由母热介质变换机3a及子热介质变换机3b被分送给室内机2。
室外机1通常配置在作为大厦等建筑物9的外面的空间(例如屋顶等)的室外空间6中,经由热介质变换机3向室内机2供给冷热或温热。室内机2配置在能够向作为建筑物9的内部空间(例如居室等)的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的位置,向成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热介质变换机3按能够作为室外机1及室内机2之外的别的箱体设置在室外空间6及室内空间7之外的别的位置的方式构成,室外机1及室内机2分别由制冷剂配管4及配管5连接,将从室外机1供给的冷热或温热向室内机2传递。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中,室外机1和热介质变换机3使用2根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与各室内机2使用2根配管5连接。这样,在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中,使用2根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连接各单元(室外机1、室内机2及热介质变换机3),施工变得容易。
如图2所示,还可以将热介质变换机3分成1个母热介质变换机3a、从母热介质变换机3a派生了的2个子热介质变换机3b(子热介质变换机3b(1)、子热介质变换机3b(2))。这样,能够相对于1个母热介质变换机3a连接多个子热介质变换机3b。在该构成中,连接母热介质变换机3a与子热介质变换机3b的制冷剂配管4成为3根。该回路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说明(参照图4)。
而且,在图1及图2中,以热介质变换机3被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的但作为室内空间7之外的别的空间的顶棚背面等空间(以下简称为空间8)的状态为例进行了表示。热介质变换机3除此以外也可设置在存在电梯等的共用空间等。另外,在图1及图2中,以室内机2为顶棚箱式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为顶棚嵌入型、顶棚悬挂式等,只要能够直接或通过管道等将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吹出到室内空间7中,则什么类型的室内机都可以。
在图1及图2中,以室外机1被设置在室外空间6中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表示,但不限于此。例如,室外机1也可设置在带换气口的机械室等被围住的空间中,另外,只要能够用排气管道将废热排出到建筑物9外,则也可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或者,在使用水冷式的室外机1的场合,也可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即使在这样的场所设置室外机1,也不会发生特别的问题。
另外,热介质变换机3也可设置在室外机1的近旁。但是,如从热介质变换机3到室内机2的距离过长,则热介质的输送动力变得非常大,因此,需要留意节能的效果降低。另外,室外机1、室内机2及热介质变换机3的连接台数不限于图1及图2所示的台数,只要相应于设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建筑物9决定台数即可。
图3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以下称为空调装置100)的回路构成的一例的概略回路构成图。下面根据图3说明空调装置100的详细构成。如图3所示,室外机1和热介质变换机3经由设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另外,热介质变换机3和室内机2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由配管5连接。
[室外机1]
在室外机1中,按用制冷剂配管4串联的方式搭载压缩机10、四通阀等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储液器19。另外,在室外机1中设置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单向阀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以及单向阀13d。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单向阀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以及单向阀13d,能够与室内机2要求的运行无关地使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处于一定方向。
另外,在室外机1中,风扇等热源侧送风装置44设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近旁。此热源侧送风装置44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供给空气。而且,在室外机1中,经由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设置旁通配管4c,该旁通配管4c连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前后而绕过热源侧热交换器12,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说明。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设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单向阀13a的之间。旁通配管4c按连接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和处在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与热源侧热交换器12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的方式设置。
压缩机10用于吸入热源侧制冷剂,对该热源侧制冷剂进行压缩而使其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最好例如由能够进行容量控制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用于对制热运行时(全制热运行模式时及制热主体运行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制冷运行时(全制冷运行模式时及制冷主体运行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制热运行时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在制冷运行时作为冷凝器(或散热器)起作用,在从风扇等热源侧送风装置44供给的空气与热源侧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使该热源侧制冷剂进行蒸发气化或冷凝液化。储液器19设在压缩机10的吸入侧,储存过剩的制冷剂。
单向阀13d设在热介质变换机3与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用于仅在规定的方向(从热介质变换机3到室外机1的方向)容许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单向阀13a设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热介质变换机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用于仅在规定的方向(从室外机1到热介质变换机3的方向)容许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单向阀13b设在第一连接配管4a上,用于使在制热运行时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往热介质变换机3。单向阀13c设在第二连接配管4b上,用于使在制热运行时从热介质变换机3返回了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往压缩机10的吸入侧。
第一连接配管4a用于在室外机1内对处在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与单向阀13d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和处在单向阀13a与热介质变换机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进行连接。第二连接配管4b用于在室外机1内对处在单向阀13d与热介质变换机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和处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单向阀13a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进行连接。而且,在图3中,以设置了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单向阀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以及单向阀13d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表示,但不限于此,不一定非要设置它们。
[室内机2]
在室内机2中分别搭载利用侧热交换器26。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由配管5与热介质变换机3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进行连接。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从省略了图示的风扇等送风机供给的空气与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用于供给到室内空间7内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
在该图3中,以4台室内机2与热介质变换机3连接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表示,从纸面下开始,图示为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室内机2d。另外,相应于室内机2a~室内机2d,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而且,与图1及图2同样,室内机2的连接台数不限于图3所示4台。
[热介质变换机3]
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搭载2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2个节流装置16、2个开闭装置17、4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2个泵21、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而且,在图4中说明将热介质变换机3分成母热介质变换机3a和子热介质变换机3b的情形。
2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作为冷凝器(散热器)或蒸发器起作用,由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将由室外机1生成的、储存在热源侧制冷剂中的冷热或温热传递给热介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设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的节流装置16a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之间,在全制热运行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加热,在全制冷运行模式时、制冷主体运行模式时、以及制热主体运行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冷却。
另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设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的节流装置16b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之间,在全制热运行模式时、制冷主体运行模式时、以及制热主体运行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加热,在全制冷运行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冷却。
2个节流装置16(节流装置16a、节流装置16b)具有作为减压阀、膨胀阀的功能,用于对热源侧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其膨胀。节流装置16a在制冷运行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上游侧。节流装置16b在制冷运行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上游侧。2个节流装置16最好由能够可变地对开度进行控制的节流装置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
2个开闭装置17(开闭装置17a、开闭装置17b)由二通阀等构成,用于对制冷剂配管4进行开闭。开闭装置17a设在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上。开闭装置17b设在对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与出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进行了连接的配管上。
4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由二通阀等构成,相应于运行模式对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以下称为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在制冷运行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下游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以下称为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在全制冷运行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下游侧。
作为热介质送出装置的2个泵21(泵21a、泵21b)为使在配管5中流动的热介质循环的泵。泵21a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的配管5上。泵21b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的配管5上。2个泵21例如最好由容量可控制的泵等构成。而且,也可将泵21a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之间的配管5上。另外,也可将泵21b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之间的配管5上。
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由三通阀等构成,用于对热介质的流路进行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设置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在这里为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三方中的一个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三方中的一个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三方中的一个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连接。而且,与室内机2对应,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
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由三通阀等构成,用于对热介质的流路进行切换。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置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在这里为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三方中的一个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三方中的一个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三方中的一个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而且,与室内机2对应,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为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
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由能够对开口面积进行控制的二通阀等构成,用于对向配管5流动的热介质的流量进行调整。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在这里为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一方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另一方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连接。而且,与室内机2对应,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出口侧(下游侧)的场合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设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入口侧(上流侧),将一方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将另一方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
另外,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设置各种检测装置(2个第1温度传感器31、4个第2温度传感器34、4个第3温度传感器35、以及压力传感器36)。由这些检测装置检测出的信息(温度信息、压力信息)被送往对空调装置100的动作进行统一控制的控制装置(图示被省略),用于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热源侧送风装置44的转速、设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近旁的图示被省略的送风机的转速、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频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的切换等的控制。
2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第一温度传感器31a、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用于对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了的热介质即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的热介质的温度进行检测,最好由例如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一温度传感器31a设在泵21a的入口侧的配管5上。第一温度传感器31b设在泵21b的入口侧的配管5上。
4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4(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d)设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之间,用于对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出了的热介质的温度进行检测,最好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二温度传感器34被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对应的个数(在这里为4个)。而且,对应于室内机2,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为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b、第二温度传感器34c、第二温度传感器34d。
4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5(第三温度传感器35a~第三温度传感器35d)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用于对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或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了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最好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三温度传感器35a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b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节流装置16a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c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d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节流装置16b之间。
压力传感器36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d的设置位置同样地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节流装置16b之间,用于对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节流装置16b之间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
另外,图示被省略的控制装置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根据由各种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信息及来自遥控器的指示,对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送风机的转速(包含开/关)、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节流装置16的开度、开闭装置17的开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切换、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切换、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开度等进行控制,实施后述的各运行模式。而且,控制装置可对各单元设置,也可设在室外机1或热介质变换机3中。
导通热介质的配管5由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的配管和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配管构成。配管5被相应于与热介质变换机3连接的室内机2的台数形成分支(在这里各形成4个分支)。另外,配管5由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通过对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进行控制,决定是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还是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
另外,在空调装置100中,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压缩机10、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开闭装置17、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制冷剂流路、节流装置16、以及储液器19,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A。另外,由配管5连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介质流路、泵21、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利用侧热交换器26、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B。即,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分别与多台利用侧热交换器26并联地连接,将热介质循环回路B形成为多个***。
因此,在空调装置100中,室外机1和热介质变换机3经由设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进行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和室内机2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进行连接。即,在空调装置100中,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使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热源侧制冷剂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图4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以下称为空调装置100A(1))的回路构成的另一例的概略回路构成图。下面根据图4说明将热介质变换机3分成了母热介质变换机3a和子热介质变换机3b的场合的空调装置100A(1)的回路构成。如图4所示,热介质变换机3由母热介质变换机3a和子热介质变换机3b按将箱体分开的方式构成。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如图2所示那样将1个母热介质变换机3a与多个子热介质变换机3b连接。
在母热介质变换机3a中设置气液分离器14和节流装置16c。其它的构成部分被搭载于子热介质变换机3b中。气液分离器14与连接到室外机1的1根制冷剂配管4和连接到子热介质变换机3b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2根制冷剂配管4连接,用于将从室外机1供给的热源侧制冷剂分离成蒸气状制冷剂和液状制冷剂。节流装置16c设在气液分离器14的液状制冷剂的流动的下游侧,具有作为减压阀、膨胀阀的功能,用于对热源侧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其膨胀,在制冷制热混合存在运行时,将节流装置16c的出口控制为中压。节流装置16c为开度能够可变地控制的节流装置,例如最好由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将母热介质变换机3a与多个子热介质变换机3b连接。
下面说明空调装置100实施的各运行模式。该空调装置100根据来自各室内机2的指示,可在该室内机2中进行制冷运行或制热运行。即,空调装置100能够在全部室内机2中进行同一运行,并且能够在各个室内机2中进行不同的运行。而且,空调装置100A(1)实施的各运行模式也相同,所以,省略空调装置100A(1)实施的各运行模式的说明。以下,空调装置100也包含空调装置100A(1)。
在空调装置100实施的运行模式中,存在正驱动的室内机2全部实施制冷运行的全制冷运行模式、正驱动的室内机2全部实施制热运行的全制热运行模式、制冷负荷一方较大的作为制冷制热混合存在运行模式的制冷主体运行模式、以及制热负荷一方较大的作为制冷制热混合存在运行模式的制热主体运行模式。下面关于各运行模式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的流动。
[全制冷运行模式]
图5为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全制冷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5中,以仅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发生了冷热负荷的场合为例对全制冷运行模式进行说明。而且,在图5中,用粗线表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5中,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
在图5所示全制冷运行模式的场合,在室外机1中,使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地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驱动泵21a及泵21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开放,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使热介质循环。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一边向室外空气散热,一边冷凝液化,成为高压液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了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过单向阀13a从室外机1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流入了热介质变换机3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由开闭装置17a后被分支,在节流装置16a及节流装置16b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
该二相制冷剂分别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从而一边对热介质进行冷却,一边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了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从热介质变换机3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流入了室外机1的制冷剂经过单向阀13d,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中。
此时,使得作为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a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出的温度的差获得的过热度成为一定地对节流装置16a的开度进行控制。同样,使得作为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c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出的温度的差获得的过热度成为一定地对节流装置16b的开度进行控制。另外,开闭装置17a打开,开闭装置17b关闭。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打开,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关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打开,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关闭。
下面,说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
在全制冷运行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将热源侧制冷剂的冷热传递给热介质,由泵21a及泵21b使受到了冷却的热介质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21a及泵21b加压而流出了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然后,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从室内空气吸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此时,借助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为用于提供室内需要的空调负荷的必要流量地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了的热介质经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泵21a及泵21b内。
而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在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流动。另外,在室内空间7中需要的空调负荷能够通过将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出的温度或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地进行控制来提供。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哪一个的温度都可以,也可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此时,确保朝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流动的流路地使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成为中间的开度。
在实施全制冷运行模式时,热介质不需要流往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含达温停机(サ一モオフ)),因此,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使得热介质不流动到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图5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由于存在热负荷,因此,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另外,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发生了热负荷的场合,只要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开放,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全制热运行模式]
图6为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全制热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6中,以仅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发生温热负荷的场合为例说明全制热运行模式。而且,在图6中,用粗线表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6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6所示全制热运行模式的场合,在室外机1中,使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热源侧制冷剂按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方式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地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驱动泵21a及泵21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开放,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使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说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第一连接配管4a中流过,通过单向阀13b,从室外机1流出。从室外机1流出了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流入了热介质变换机3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分支,经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分别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一边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边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了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a及节流装置16b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该二相制冷剂经过开闭装置17b,从热介质变换机3流出,流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中。流入了室外机1的制冷剂流过第二连接配管4b,通过单向阀13c,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
然后,流入了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从室外空气吸热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了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中。
此时,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出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求出该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出的温度的差,获得过冷度,使该过冷度为一定地控制节流装置16a的开度。同样,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出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求出该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出的温度的差,获得过冷度,使该过冷度成为一定地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另外,开闭装置17a关闭,开闭装置17b打开。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关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打开,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关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打开。而且,在能够测定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中间位置的温度的场合,也可使用该中间位置的温度代替压力传感器36,能够廉价地构成***。
下面,说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
在全制热运行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双方,将热源侧制冷剂的温热传递给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在泵21a及泵21b的作用下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21a及泵21b加压而流出了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然后,热介质由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向室内空气散热,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此时,借助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为用于提供室内需要的空调负荷的必要流量地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了的热介质经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泵21a及泵21b。
而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在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流动。另外,在室内空间7中需要的空调负荷能够通过将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出的温度或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地进行控制来提供。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哪一方的温度都可以,也可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
此时,确保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流动的流路地使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成为中间的开度。另外,本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应按其入口与出口的温差进行控制,但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入口侧的热介质温度为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出的温度基本上相同的温度,能够通过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b减少温度传感器的数量,能够廉价地构成***。
在实施全制热运行模式之际,不需要使热介质流到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含达温停机),因此,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将流路关闭,使得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6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存在热负荷,因此,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另外,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发生了热负荷的场合,只要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开放,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冷主体运行模式]
图7为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制冷主体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7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发生冷热负荷、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发生温热负荷的场合为例说明制冷主体运行模式。而且,在图7中,用粗线表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7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7所示制冷主体运行模式的场合,在室外机1中,使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地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驱动泵21a及泵21b,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使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之间、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说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一边向室外空气散热一边冷凝,成为二相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了的二相制冷剂经过单向阀13a从室外机1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流入了热介质变换机3的二相制冷剂经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流入作为冷凝器起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二相制冷剂一边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边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了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b中膨胀而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16a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从而一边对热介质进行冷却,一边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该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从热介质变换机3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流入了室外机1的制冷剂经过单向阀13d,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被再次吸入压缩机10中。
此时,使作为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a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出的温度的差获得的过热度为一定地对节流装置16b的开度进行控制。另外,节流装置16a全开,开闭装置17a关闭,开闭装置17b关闭。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打开,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关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关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打开。而且,也可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出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使作为该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出的温度的差获得的过冷度为一定地对节流装置16b的开度进行控制。另外,也可使节流装置16b全开,由节流装置16a对过热度或过冷度进行控制。
下面,说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
在制冷主体运行模式下,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将热源侧制冷剂的温热传递给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在泵21b的作用下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冷主体运行模式下,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将热源侧制冷剂的冷热传递给热介质,受到了冷却的热介质在泵21a的作用下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21a及泵21b加压而流出了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
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此时,借助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为用于提供在室内需要的空调负荷的必要的流量地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b而导致温度下降了一些的热介质经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泵21b中。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a而导致温度上升了一些的热介质经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再次被吸入泵21a中。
在此期间,暖和的热介质与冰冷的热介质借助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不会混合,分别被导入存在温热负荷、冷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而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在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往制热侧、制冷侧都流动。另外,在室内空间7中需要的空调负荷在制热侧能够通过将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地进行控制来提供,在制冷侧能够通过将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出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地进行控制来提供。
在实施制冷主体运行模式之际,由于热介质没有必要流往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含达温停机),因此,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将流路关闭,使得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7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存在热负荷,所以,使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另外,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发生了热负荷的场合,只要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开放,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热主体运行模式]
图8为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制热主体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8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发生温热负荷、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发生冷热负荷的场合为例说明制热主体运行模式。而且,在图8中,用粗线表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8中,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
在图8所示制热主体运行模式的场合,在室外机1中,使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热源侧制冷剂按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方式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地对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进行切换。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驱动泵21a及泵21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开放,关闭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使热介质循环。
首先,说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了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过第一连接配管4a,通过单向阀13b,从室外机1流出。从室外机1流出了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变换机3。流入了热介质变换机3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流入作为冷凝器起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气体制冷剂一边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边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了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b中膨胀而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16a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而蒸发,对热介质进行冷却。该低压二相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从热介质变换机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中。
流入了室外机1的制冷剂经过单向阀13c,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流入了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了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中。
此时,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出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求出该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出的温度的差,获得过冷度,使该过冷度为一定地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另外,节流装置16a全开,开闭装置17a关闭,开闭装置17b关闭。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1)打开,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2)关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1)关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2)打开。而且,也可使节流装置16b全开,由节流装置16a对过冷度进行控制。
下面,说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
在制热主体运行模式下,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将热源侧制冷剂的温热传递给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在泵21b的作用下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热主体运行模式下,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将热源侧制冷剂的冷热传递给热介质,受到了冷却的热介质在泵21a的作用下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21a及泵21b加压而流出了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
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此时,借助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为用于提供在室内需要的空调负荷的必要的流量地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b而使温度上升了一些的热介质经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再次被吸入泵21a中。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a而使温度下降了一些的热介质经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泵21b中。
在此期间,暖和的热介质和冰冷的热介质借助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不进行混合,分别被导入存在温热负荷、冷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而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在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往制热侧、制冷侧都流动。另外,在室内空间7中需要的空调负荷在制热侧能够通过将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地进行控制来提供,在制冷侧能够通过将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温度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出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地进行控制来提供。
在实施制热主体运行模式之际,热介质不需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含达温停机)流动,因此,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使流路关闭,使得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7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由于存在热负荷,因此,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另外,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发生了热负荷的场合,只要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冷剂配管4]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具备几个运行模式。在这些运行模式下,热源侧制冷剂在连接室外机1与热介质变换机3的制冷剂配管4中流动。
[配管5]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实施的几个运行模式下,水、防冻液等热介质在连接热介质变换机3与室内机2的配管5中流动。
[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容量控制]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虽然如以上那样动作,但要求在各运行模式下相应于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周围环境的外气的温度、湿度适当地对冷冻循环进行控制,发挥出与在作为空调对象的室内空间7中的热负荷等相应的加热能力或冷却能力。为了相应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周围环境对冷冻循环进行控制,需要对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的热交换量(热量)进行控制。热交换器中的热量Q[kW]大致由下述式(1)表示。
式(1)
Q[kW]=A[m2]×K[kW/m2K]×(Tr-Ta)[℃]
在式(1)中,A表示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m2],K表示热交换器的内部的制冷剂(热介质)与周围的流体之间的传热系数[kW/m2K],Ta表示热交换器的周围的流体的温度[℃],Tr表示热交换器的内部的制冷剂(热介质)的温度[℃]。而且,式(1)为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动作的场合的式子,在作为蒸发器动作的场合,空气温度与制冷剂温度反过来。如对此式进行简化,则由下述式(2)进行表示。
式(2)
Q[kW]=AK[kW/K]×(Tr-Ta)[℃]
在式(2)中,AK为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与传热系数的积,表示单位温度的传热系数的表示能力的值[kW/K]。根据此式(2)可以得知,如热交换器的内部的制冷剂的温度Tr与热交换器周围的流体的温度Ta的温度差相同,则对AK进行控制,就能够对在热交换器中的热量Q进行控制。
在这里,考虑热源侧热交换器12。应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发挥的能力根据外气的温度、湿度、负荷侧的必要热量、压缩机10的频率等决定。例如,在制冷运行中,可考虑使压缩机10的频率变化,将蒸发温度(低压)控制为一定值,热源侧热交换器12作为冷凝器(气体冷却器)动作,对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热量进行调整,将冷凝温度(高压)控制为一定值。在冷凝器的周围环境、蒸发器中的冷却负荷变化了的场合,相同的制冷剂在冷冻循环内循环,因此,如不对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的热量进行控制,则不能使冷冻循环内的冷凝温度(高压)为目标的值。
因此,必须对与周围环境的变化、运行状态的变化相应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热量进行控制。如上述那样,根据式(2),为了对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热量进行控制,只要对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AK进行控制即可。
从图3~图8所示,在室外机1中设置用于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送出空气的热源侧送风装置44。另外,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入口侧流路与出口侧流路之间设置绕过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旁通配管4c。另外,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入口侧流路与旁通配管4c的入口流路的汇合点,设置能够对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与向旁通配管4c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比例进行调整的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即,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热交换量由热源侧送风装置44及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进行控制。
热源侧送风装置44由通过旋转产生风的叶片、用于使叶片旋转的马达、以及用于对马达的转速进行控制的变频器构成。对这样的热源侧送风装置44的转速进行控制,能够使通过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空气的风量变化,使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AK变化。
另外,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为电子式的由步进马达等使2个流路的开口面积变化的构成。通过对这样的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进行控制,能够控制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与向旁通配管4c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比例。通过对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控制,能够对制冷剂保有的能量进行控制,能够控制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提供给周围空气的热量。
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量Qr由下述式(3)表示。
式(3)
Qr=Gr×(hri-hro)
在式(3)中,Gr表示制冷剂的质量流量[kg/h],hri表示热交换器的入口制冷剂焓[kJ/kg],hro表示热交换器的出口制冷剂焓[kJ/kg]。
即,设制冷剂的焓hri及hro相同,如使制冷剂的质量流量G r变化,则能够使热交换器的热量Qr变化。从上述式(2)可以得知,在热交换器中的热量变化意味着热交换器的AK变化。因此,如对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进行控制,从而对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流入制冷剂流量进行控制,则能够对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AK进行控制。
由于热源侧送风装置44反抗周围空气的空气阻力进行旋转,所以,为了稳定地使其旋转,需要以根据送风装置的构造决定的最低转速以上的转速使其旋转,如成为最低转速以下,则会停下来。因此,在空调装置100中,联合地进行由热源侧送风装置44产生的空气的风量的控制和由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产生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控制,能够进行适当的AK的控制。
图9为表示热源侧送风装置44和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的联合控制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下面根据图9对热源侧送风装置44和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的联合控制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AK随热交换器的种类等而不同,因此,用与由热交换器能够发挥的最大的AK相对的比例表示,以下将此比例称为AK[%]。即,AK取0~100的值。而且,设AK的控制目标为AKn。
如空调装置100的运行开始,则图示被省略的控制装置开始联合控制的处理(ST0)。首先,控制装置判定AK控制的模式(以下称为modeA)(ST1)。如判定modeA为1(ST1;1),则控制装置判断AKn是否比可由热源侧送风装置44控制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容量的最小值AKmin大(ST2)。
如判断出AKn 比AKmin大(ST2;是),则控制装置将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设定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流路全开、旁通配管4c的流路全闭那样的开度(ST3)。然后,控制装置对热源侧送风装置44进行控制,根据下述式(4)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容量控制(ST4),完成处理(ST9)。即,控制装置在判断了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的必要热交换量足够大时,优先于由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进行的热源侧制冷剂流量控制,实施热源侧送风装置44的转速的控制。
式(4)
[数式1]
Figure BDA0000157910810000291
在式(4)中,AKmax表示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容量的最大值(=100)[%],AKmax及AKmin表示可由热源侧送风装置44控制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容量的最大值及最小值[%],FANmax表示热源侧送风装置44的最大转速[%],FANmin表示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最低转速[%]。
另一方面,如判断出modeA为2(ST1;2),则控制装置判断AKn是否比AKmin小。如判断出AKn在AKmin以下(ST6;是),则控制装置如下述式(5)那样对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的开度(开口面积)进行控制,实施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容量控制(ST7),完成处理(ST9)。即,控制装置在判断出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的必要热交换量变小了某种程度时,优先于热源侧送风装置44的转速的控制实施由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进行的热源侧制冷剂流量控制。
式(5)
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的开度=最大开度×(1-AKn/AKmin)
而且,在ST2中,在判断了AKn为AKmin以下的场合,控制装置设modeA为2(ST5),转移到ST6的判定。另外,在ST6中,在判断AKn比AKmin大的场合,设modeA为1(ST8),转移到ST2的判定。
在图9中,modeA为1,意味着为使热源侧制冷剂全部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进行热交换并且使热源侧制冷剂基本上不向旁通配管14流动的热交换模式。另外,modeA为2,意味着为不使热源侧制冷剂全部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进行热交换而且对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旁通配管14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比进行调整的热交换模式。
在这里,按开度为零时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流路全开而且旁通配管4c的流路全闭,最大开度时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流路全闭而且旁通配管4c的流路全开的方式,对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进行设置。另外,AKmax、AKmin的值例如被设定成AKmax为100、AKmin为25等。
通过这样地控制,空调装置100在AK大时使热源侧送风装置44的转速变化,对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热交换量进行控制,在AK小时使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的开度(开口面积)变化,对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热交换量进行控制,能够使AK从大约0到100进行变化。
而且,虽然以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为能够控制三通流路的流量比的三通阀(三通流量调整装置)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流路及旁通配管4c各个的流路设置能够控制开口面积的二通阀(二通流量调整装置)等,分别地进行控制。在此场合,只要使得双方的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的开口面积的合计值不太变化地进行控制即可。
另外,在这里,虽然以热源侧热交换器12作为冷凝器动作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作为蒸发器动作的场合也可以同样地进行说明,获得同样的效果。另外,在热源侧制冷剂为CO2等在高压侧向超临界状态转化的制冷剂时,同样的情况也成立。
如以上那样,在空调装置100中能够进行各运行模式时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热量的控制。可是,作为对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AK进行控制的方法,也可考虑将热源侧热交换器12分割成多个(例如分割成4个),相应于AK值使得使用的热交换器的容量(传热面积)产生变化的方法。
如热源侧热交换器12内的制冷剂的质量流量及热源侧送风装置44的风速相同,则热源侧热交换器12内的制冷剂的管内传热系数及管外传热系数不变,因此,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内的前进单位长度的场合的制冷剂的保有能量变化量(焓变化量)相同。因此,在使传热面积(A)变化而改变AK的场合,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出入口焓变化量与AK大致成比例地减少。因此,通过使压缩机10的频率降低,改变热源侧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内前进单位长度的场合的热源侧制冷剂的保有能量变化量(焓变化量),从而能够一边使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出口的制冷剂状态量即过冷度成为相同的状态地进行控制,一边实施AK控制。
然而,使用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的方法不改变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传热面积,而是使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配管内的热源侧制冷剂的质量流量下降地实施AK控制。此时,如热源侧送风装置44的风速相同,则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管外传热系数不变,因此,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内的制冷剂前进单位长度的场合的制冷剂的焓变化量变化不那么大。因此,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出口制冷剂的过冷度变大,与通过旁通配管4c而来到了的热源侧制冷剂汇合了的热源侧制冷剂的状态成为与将热源侧热交换器12分割成多个、使传热面积变化了的场合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出口制冷剂相同的状态。
另外,热源侧制冷剂温度越低则密度越大,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内积存越多的热源侧制冷剂。如在制冷剂回路内存在很多的剩余制冷剂,虽然能够由前面的方法进行AK控制,但实际的剩余制冷剂由储液器19的容积决定,因此,如在延长配管的长度大的场合在所有的运行模式下都由此前说明了的控制方法进行AK控制,则可以预料到制冷剂量不足的情况。
因此,可考虑这样的方法,该方法将热源侧热交换器12分割成2个,对一方的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量进行回收,从而提供不足的制冷剂量,进行稳定的控制。即,如图10所示空调装置(以下称为空调装置100A(2))那样,将热源侧热交换器12分割成2个(热源侧热交换器12(1)、热源侧热交换器12(2)),并联地连接它们。另外,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2)的制冷剂流路的前后设置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41(1)及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41(2),由剩余制冷剂回收配管42及剩余制冷剂回收装置43连接热源侧热交换器12(2)与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41(2)之间的流路和储液器19的入口配管。于是,如图11所示那样进行AK控制。
图1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A(2)的AK控制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下面,根据图11对空调装置100A(2)实施的AK控制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如空调装置100A(2)的运行开始,则图示被省略的控制装置开始AK控制的处理(UT0)。首先,控制装置判断AK控制的模式(以下称为modeA)(UT1)。如判定modeA为1(UT1;1),则控制装置判断是否AKn比最小值AKmin大(UT2)。如判断出AKn比AKmin大(UT2;是),则控制装置使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41(1)及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41(2)全开,剩余制冷剂回收装置43全闭(UT3),使热源侧制冷剂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1)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2(2)双方流动。
然后,控制装置将AKmax1代入AKmax,将AKmin1代入AKmin(UT4)。控制装置将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设定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流路全开、旁通配管4c的流路全闭的那样的开度(UT5)。然后,控制装置对热源侧送风装置44进行控制,根据上述式(4)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容量控制(UT6),完成处理(UT18)。
另一方面,如判定modeA为2(UT1;2),则控制装置判断是否AKn比AKmin2大(UT8)。如判断出AKn比AKmin2大(UT8;是),则控制装置判定是否AKn比AKmax2小(UT9)。如判断出AKn比AKmax2小(UT9;是),则控制装置使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41(1)及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41(2)关闭,将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2)流动的流路截断,而且使剩余制冷剂回收装置43打开,经由剩余制冷剂回收配管42将热源侧热交换器12(2)内的制冷剂回收到储液器19内,仅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1)与空气进行热交换(UT10)。
然后,控制装置将AKmax2代入AKmax,将AKmin2代入AKmin(UT11)。控制装置将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设定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流路全开、旁通配管4c的流路全闭那样的开度(UT5)。然后,控制装置对热源侧送风装置44进行控制,根据上述式(4)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容量控制(UT6),完成处理(UT18)。
另外,如判定出modeA为3(UT1;3),则控制装置判断是否AKn比AKmax3小(UT14)。如判断出AKn比AKmax3小(UT14;是),则控制装置使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41(1)及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41(2)关闭,将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2)流动的流路截断,而且使剩余制冷剂回收装置43打开,经由剩余制冷剂回收配管42将热源侧热交换器12(2)内的制冷剂回收到储液器19内,仅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1)与空气进行热交换(UT15)。
然后,控制装置如下述式(6)那样控制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的开度(开口面积),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容量控制(UT16),完成处理(UT18)。
式(6)
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的开度=最大开度×(1-AKn/AKmax3)
而且,在UT2中,在判断了AKn为可由热源侧送风装置44控制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容量的最小值AKmin1以下的场合,将modeA设为2(UT7),转移到UT8的判定。另外,在UT8中,在判断了AKn为AKmin2以下的场合,将modeA设为3(UT12),转移到UT14的判定。另外,在UT9中,在判断了AKn比AKmax2大的场合,设modeA为1(UT13),转移到UT2的判定。另外,在UT14中,在判断了AKn比AKmax3大的场合,将modeA设为2(UT17),转移到UT8的判定。
在图11中,modeA为1,意味着为使用全部热源侧热交换器12进行热交换而且热源侧制冷剂基本上不流往旁通配管14的热交换模式(第一热交换模式)。另外,modeA为2,意味着为使用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一部分进行热交换而且热源侧制冷剂基本上不流往旁通配管14的热交换模式(第二热交换模式)。另外,modeA为3,意味着为使用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一部分进行热交换而且对流往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旁通配管14的制冷剂的流量比进行调整的热交换模式(第三热交换模式)。
通过这样地控制,空调装置100A(2)使被回收到了储液器19内的热源侧制冷剂在制冷剂配管4的内部移动、补充到作为冷凝器动作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出口侧,因此,能够防止在制冷剂回路内热源侧制冷剂不足而变得不能适当地进行容量控制的情况,能够进行稳定的AK控制。
而且,在这里,AKmax1、AKmin1、AKmax2、AKmin2、AKmax3按值大的顺序成为AKmax1、AKmax2、AKmax3、AKmin1、AKmin2地设定。另外,这些值被设成例如AKmax1为100,AKmax2为60,AKmax3为40,AKmin1为25,AKmin2为20等。另外,AKmin2也可为与AKmin1相同的值。
在这里,以剩余制冷剂回收配管42及剩余制冷剂回收装置43被连接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2)与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41(2)之间的流路与储液器19的入口侧流路之间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它们也可连接热源侧热交换器12(2)与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41(1)之间的流路与储液器19的入口侧流路,或连接热源侧热交换器12(1)或热源侧热交换器12(2)与压缩机10的入口侧流路。
另外,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41(1)、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41(2)、以及剩余制冷剂回收装置43可为电磁阀那样的开闭阀,也可为电子式的能够由步进马达进行流路的开闭的阀。另外,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虽然最好为电子式的由步进马达等连续地使开口面积变化、对流量进行控制的装置,但也可使用多个电磁阀等,按分多级使开口面积变化的方式构成。
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分割如使得被分割了的2个热交换器的内容积大致相等,则控制性良好。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使得被分割了的2个热交换器的内容积不同地进行分割。
在这里,以具备进行热源侧制冷剂与水等热介质的热交换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直膨式的空调装置中也能够按同样的方法进行室外热交换器的热量的控制,在该直膨式的空调装置中,制冷剂在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循环,该室内机收容了进行热源侧制冷剂与作为热介质的空气的热交换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另外,在为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使热介质与热源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水冷式的热源***的场合,也能够由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5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热量的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空调装置100、空调装置100A(2))由于如以上那样动作,因此,不论为什么样的运行状态,都能够适当地控制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中的热量及制冷剂量,可靠地进行节能运行。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仅发生制热负荷或制冷负荷的场合,使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为中间的开度,使热介质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双方流动。这样,能够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用于制热运行或制冷运行,因此,传热面积变大,能够进行效率良好的制热运行或制冷运行。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混合发生了制热负荷和制冷负荷的场合,使与正进行制热运行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切换到与加热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流路,将与正进行制冷运行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切换到与冷却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的流路,从而能够在各室内机2中自由地进行制热运行、制冷运行。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只要为三通阀等切换三通流路装置、开闭阀等进行二通流路的开闭的2个阀的组合等切换流路的装置即可。另外,也可将步进马达驱动式的混合阀等使三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阀、2个电子式膨胀阀等使二通流路的流量变化阀的组合等,用作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在此场合,流路的突然的开闭导致的水击也能够得到防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为二通阀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设为具有三通流路的控制阀,与旁通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旁通管一起设置。
另外,热介质流量控制装置25最好使用步进马达驱动式的能够对在流路中流动的流量进行控制的装置,可为二通阀,也可为将三通阀的一端封闭了的阀。另外,作为利用侧热介质流量控制装置25,使用开闭阀等进行二通流路的开闭的阀,重复进行开/闭,控制平均的流量。
另外,按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为二通流路切换阀那样进行了表示,但不限于此,也可使用多个三通流路切换阀,同样地使制冷剂流动地构成。另外,也可使用四通阀构成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作为能够进行制冷制热混合存在运行的装置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即使是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及节流装置16分别为1个,与它们并联地连接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仅能够进行制冷运行或制热运行的任一个的构成,也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仅连接了1个的场合当然也同样成立,另外,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及节流装置16,即使配置多个进行相同动作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及节流装置16,当然也没有问题。另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以内装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内装在室内机2中,或与热介质变换机3和室内机2各成一体地构成。
作为热源侧制冷剂,可使用例如R-22、R-134a等单一制冷剂、R-410A、R-404A等拟似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化学式内含有双键的CF3CF=CH2等其温室效应系数为比较小的值的制冷剂、其混合物、或CO2、丙烷等自然制冷剂。在为了加热而正在工作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进行通常的二相变化的制冷剂冷凝液化,CO2等成为超临界状态的制冷剂在超临界的状态下受到冷却,但除此以外哪一方都进行相同的动作,获得同样的效果。
作为热介质,例如可使用盐水(防冻液)、水、盐水与水的混合液、水与防腐蚀效果高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因此,在空调装置100中,即使热介质经由室内机2泄漏到室内空间7中,由于热介质使用安全性高的热介质,因此,有利于安全性的提高。
另外,一般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安装送风机、通过送风促进冷凝或蒸发的场合较多,但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可使用利用了辐射的板式散热器那样的热交换器,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也可使用由水、防冻液使热移动的水冷式的热交换器。即,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只要为能够散热或吸热的结构的热交换器,则不论什么种类都可以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为4个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对个数进行限定。另外,虽然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为2个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不限于此,只要按能够对热介质进行冷却或/及加热的方式构成,则设置几个都可以。另外,泵21a、21b不限于各一个,也可并联地排列多个小容量的泵。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只要为三通阀等进行三通流路的切换的阀、2个开闭阀等进行二通流路的开闭的阀的组合等对流路进行切换的装置即可。另外,也可将步进马达驱动式的混合阀等使三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阀、2个电子式膨胀阀等使二通流路的流量变化阀的组合等,用作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在此场合,流路的突然的开闭导致的水击也能够得到防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为步进马达驱动式的二通阀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设为具有三通流路的控制阀,与旁通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旁通管一起设置。
另外,热介质流量控制装置25最好使用步进马达驱动式的能够对在流路中流动的流量进行控制的装置,可为二通阀,也可为将三通阀的一端封闭了的阀。另外,作为利用侧热介质流量控制装置25,使用开闭阀等进行二通流路的开闭的阀,重复进行开/闭,控制平均的流量。
另外,虽然对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为四通阀的场合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使用多个二通流路切换阀、三通流路切换阀,相同地使制冷剂流动地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作为能够进行制冷制热混合存在运行的装置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即使是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及节流装置16分别为1个,与它们并联地连接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只能进行制冷运行或制热运行的任一个的构成,也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仅连接了1个的场合当然也同样成立,另外,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及节流装置16,即使配置多个进行相同动作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及节流装置16,当然也没有问题。另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以内装在热介质变换机3中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内装在室内机2中,或与热介质变换机3和室内机2各成一体地构成。
作为热源侧制冷剂,可使用例如R-22、R-134a等单一制冷剂、R-410A、R-404A等拟似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化学式内含有双键的CF3CF=CH2等其温室效应系数为比较小的值的制冷剂、其混合物、或CO2、丙烷等自然制冷剂。在为了加热而正在工作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通常的进行二相变化的制冷剂冷凝液化,CO2等成为超临界状态的制冷剂在超临界的状态下受到冷却,但除此以外哪一方都进行相同的动作,获得同样的效果。
作为热介质,例如可使用盐水(防冻液)、水、盐水与水的混合液、水与防腐蚀效果高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因此,在空调装置100中,即使热介质经由室内机2泄漏到室内空间7中,由于热介质使用安全性高的热介质,因此,有利于安全性的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空调装置100中包含了储液器19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不设置储液器1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空调装置100中具有单向阀13a~单向阀13d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它们也不是必须设置的部件。因此,即使不设置储液器19、单向阀13a~单向阀13d,当然也进行同样的动作,产生同样的效果。
另外,一般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安装送风机、通过送风促进冷凝或蒸发的场合较多,但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可使用利用了辐射的板式散热器那样的热交换器,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也可使用由水、防冻液使热移动的水冷式的热交换器。即,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只要为能够散热或吸热的结构的热交换器,则不论什么种类都可以使用。另外,不对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个数进行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分别与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各连接了1个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相对于1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分别连接多个。在此场合,只要使与相同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第二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相同地动作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以具有2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不限于此,只要按能够对热介质进行冷却或/及加热的方式构成,则设置几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都可以。
另外,泵21a、21b不限于各一个,也可并联地排列多个小容量的泵进行使用。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对热介质侧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泵21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实施安全而且节能性高的运行。
符号的说明
1室外机、2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室内机、2d室内机、3热介质变换机、3a母热介质变换机、3b子热介质变换机、4制冷剂配管、4a第1连接配管、4b第2连接配管、4c旁通配管、5配管、6室外空间、7室内空间、8空间、9建筑物、10压缩机、11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2热源侧热交换器、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单向阀、13d单向阀、14气液分离器、15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6节流装置、16a节流装置、16b节流装置、16c节流装置、17开闭装置、17a开闭装置、17b开闭装置、1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9储液器、21泵、21a  泵、21b泵、22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5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6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利用侧热交换器、31第1温度传感器、31a第1温度传感器、31b第1温度传感器、34第2温度传感器、34a第2温度传感器、34b第2温度传感器、34c第2温度传感器、34d第2温度传感器、35第3温度传感器、35a第3温度传感器、35b第3温度传感器、35c第3温度传感器、35d第3温度传感器、36压力传感器、41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42剩余制冷剂回收配管、43剩余制冷剂回收装置、44热源侧送风装置、45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46流路切换部、47流路切换部、100空调装置、100A(1)空调装置、100A(2)空调装置、A制冷剂循环回路、B热介质循环回路。

Claims (12)

1.一种空调装置,至少具备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多个节流装置、以及使热源侧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
连接前述压缩机、前述热源侧热交换器、前述多个节流装置、以及前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形成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循环回路;
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中,设置旁通配管和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
该旁通配管连接前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前后,绕过前述热源侧热交换器;
该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能够对向前述热源侧热交换器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量及向前述旁通配管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比例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中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大体全部通过前述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为三通流量调整装置或多个二通流量调整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向前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供给空气的热源侧送风装置;
联合实施前述热源侧送风装置的转速的控制和由前述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进行的热源侧制冷剂流量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前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中的必要热交换量比规定值大时,
优先于由前述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进行的热源侧制冷剂流量控制,实施前述热源侧送风装置的转速的控制;
当在前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中的必要热交换量比规定值小时,
优先于前述热源侧送风装置的转速的控制,实施由前述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进行的热源侧制冷剂流量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并联地连接了的多个热交换器构成前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中,具备:
设置在前述多个热交换器中的一部分的前后的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
将前述多个热交换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一端或另一端与前述压缩机的吸入侧的流路连接的剩余制冷剂回收配管、以及
设置于前述剩余制冷剂回收配管的剩余制冷剂回收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热交换模式、第二热交换模式以及第三热交换模式;
该第一热交换模式使用全部前述多个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而且基本上不使热源侧制冷剂流往前述旁通配管;
该第二热交换模式使用前述多个热交换器中的一部分进行热交换,而且基本上不使热源侧制冷剂流往前述旁通配管;
该第三热交换模式使用前述多个热交换器中的一部分进行热交换,而且对向前述热交换器和前述旁通配管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量比进行调整,
在前述第一热交换模式下,
使前述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打开,使前述剩余制冷剂回收装置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第二热交换模式及前述第三运行模式下,
使前述制冷剂流路截断装置关闭,使前述剩余制冷剂回收装置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前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多个热交换器的容积大致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热介质送出装置和使前述热介质与空调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
在前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上,连接前述多个热介质送出装置和前述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形成多个热介质循环回路;
在前述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各个的入口侧或出口侧,设置用于调整热介质对于前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循环量的利用侧流量控制装置;
在前述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各个的入口侧及出口侧设置对热介质的流路进行切换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压缩机及前述热源侧热交换器被收容在室外机中,
前述多个节流装置、前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以及前述多个泵被收容在热介质变换机中,
前述利用侧热交换器被收容在室内机中,
前述室内机、前述热介质变换机、以及前述室外机分别各成一体地形成,能够设置在相互离开的场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至少2根制冷剂配管连接前述室外机与前述热介质变换机,用2根热介质配管连接前述热介质变换机与前述室内机。
CN200980162175.XA 2009-10-28 2009-10-28 空调装置 Active CN1025976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68455 WO2011052046A1 (ja) 2009-10-28 2009-10-28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7660A true CN102597660A (zh) 2012-07-18
CN102597660B CN102597660B (zh) 2015-05-06

Family

ID=43921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2175.XA Active CN102597660B (zh) 2009-10-28 2009-10-28 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16420B2 (zh)
EP (1) EP2472202B1 (zh)
JP (1) JP5511838B2 (zh)
CN (1) CN102597660B (zh)
WO (1) WO201105204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5463A (zh) * 2013-02-19 2015-10-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N110806037A (zh) * 2019-10-21 2020-02-18 广州大学 一种多联式空调热水联供***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29205B2 (en) * 2011-01-20 2017-11-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O2013081132A1 (ja) * 2011-11-30 2013-06-06 株式会社サムスン横浜研究所 空気調和機
DE102012008878A1 (de) * 2012-05-02 2013-11-07 Man Truck & Bus Ag Kreislaufsystem für ein Nutzfahrzeug
JP5911590B2 (ja) * 2012-10-10 2016-04-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US9933192B2 (en) * 2012-12-20 2018-04-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5897154B2 (ja) * 2013-01-08 2016-03-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6288496B2 (ja) * 2013-12-03 2018-03-07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熱源機運転台数制御装置、熱源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94116B2 (ja) * 2014-06-27 2018-09-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暖同時運転型空気調和装置
CN105276857B (zh) * 2014-06-30 2019-07-09 庄雅凤 温度控制***
JP2016038107A (ja) * 2014-08-05 2016-03-22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
JP6623678B2 (ja) * 2015-10-26 2019-12-25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6625240B2 (ja) * 2016-11-16 2019-12-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制御装置及び空気調和制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1952A (ja) * 1991-01-10 1996-1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H10325641A (ja) * 1997-05-22 1998-12-08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JP2000346488A (ja) * 1999-05-31 2000-12-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2106995A (ja) * 2000-09-29 2002-04-10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CN1395074A (zh) * 2001-06-26 2003-02-05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多方式燃气热泵式空调装置
JP2004226015A (ja) * 2003-01-24 2004-08-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温水供給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7833A (en) 1991-01-10 1993-08-2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conditioning system
JPH05280818A (ja) 1992-04-01 1993-10-2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多室冷暖房装置
US5526650A (en) * 1993-09-21 1996-06-18 Nippondenso Co., Lt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EP0800940A3 (en) * 1996-04-10 2001-06-06 Denso Corporation Vehicula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JPH10325589A (ja) 1997-05-22 1998-12-08 Daikin Ind Ltd 熱回収型空気調和装置
JP2001289465A (ja) 2000-04-11 2001-10-19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4658395B2 (ja) 2001-06-26 2011-03-2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マルチ型ガスヒー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装置
JP3899993B2 (ja) * 2002-04-19 2007-03-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123829B2 (ja) 2002-05-28 2008-07-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0437805B1 (ko) * 2002-06-12 2004-06-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695034B (zh) * 2002-10-30 2010-11-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KR100504498B1 (ko) * 2003-01-13 2005-08-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용 과냉확보장치
JP3757967B2 (ja) * 2003-08-25 2006-03-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2005140444A (ja) 2003-11-07 2005-06-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070022777A1 (en) * 2004-06-11 2007-02-01 Masaaki Takegami Supercooling apparatus
EP1816416B1 (en) * 2004-11-25 2019-06-1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er
KR20080019251A (ko) * 2005-06-15 2008-03-03 다이킨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냉동 장치
JP2007298196A (ja) * 2006-04-28 2007-11-15 Denso Corp 内部熱交換器付配管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4245064B2 (ja) * 2007-05-30 2009-03-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1952A (ja) * 1991-01-10 1996-1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H10325641A (ja) * 1997-05-22 1998-12-08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JP2000346488A (ja) * 1999-05-31 2000-12-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2106995A (ja) * 2000-09-29 2002-04-10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CN1395074A (zh) * 2001-06-26 2003-02-05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多方式燃气热泵式空调装置
JP2004226015A (ja) * 2003-01-24 2004-08-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温水供給システ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5463A (zh) * 2013-02-19 2015-10-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N110806037A (zh) * 2019-10-21 2020-02-18 广州大学 一种多联式空调热水联供***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06037B (zh) * 2019-10-21 2021-10-26 广州大学 一种多联式空调热水联供***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72202B1 (en) 2019-03-20
EP2472202A4 (en) 2016-09-07
US9316420B2 (en) 2016-04-19
US20120192588A1 (en) 2012-08-02
EP2472202A1 (en) 2012-07-04
WO2011052046A1 (ja) 2011-05-05
JPWO2011052046A1 (ja) 2013-03-14
CN102597660B (zh) 2015-05-06
JP5511838B2 (ja)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7660A (zh) 空调装置
CN102483250B (zh) 空调装置
CN103229003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365510B (zh) 空调热水供给复合***
CN102575881B (zh) 空调装置
CN102597657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261815B (zh) 空调装置
CN102483249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917834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483273B (zh) 空气调节装置
EP2672199A1 (en) Air-conditioning device
CN103842742B (zh) 空调装置
CN103080668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874892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221759A (zh) 空调机
WO2012172613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5180497A (zh) 空气调节装置
WO2014128970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3210262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483272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753898A (zh) 空调装置
CN104823002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597661B (zh) 空调装置
CN104797887A (zh) 空调装置、空调装置的设计方法
CN103097832B (zh) 空气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