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3862B - 干式清洁箱及干式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干式清洁箱及干式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3862B
CN102553862B CN201110462247.1A CN201110462247A CN102553862B CN 102553862 B CN102553862 B CN 102553862B CN 201110462247 A CN201110462247 A CN 201110462247A CN 102553862 B CN102553862 B CN 1025538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e
cleaning medium
cleaning
clea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622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3862A (zh
Inventor
渕上明弘
冈本洋一
塚原兴治
村田省藏
种子田裕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53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3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3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38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7/00Clean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single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08B7/02Clean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single group in this subclass by distortion, beating, or vibration of the surface to be cleaned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式清洁箱,其包括箱部分,箱部分包含与清洁目标接触的开口部分,把外部空气吹入内部空间的空气输入管;通过抽吸经空气输入管引入到内部空间的空气,在内部空间产生循环空气流的抽吸口;多孔单元,其构造成从清洁目标上除去的物体经多孔单元至吸入口侧;以及路径限制元件,其形成圆柱形,沿着循环空气流的中心轴方向延伸,并被构造成使得圆柱形的内部与作为抽吸路径的抽吸口联通。

Description

干式清洁箱及干式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通过使清洁介质飞动,使清洁介质接触或碰撞清洁目标而清洁清洁目标的干式清洁设备。更优选的,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清洁介质与清洁目标的任何部分接触而清洁清洁目标的干式清洁设备,在干式清洁设备中使用的干式清洁箱,以及使用干式清洁设备的干式清洁方法。
例如,本发明可用于去除遮蔽夹具中的焊剂,遮蔽夹具被称作浸盘或载盘并在使用流动焊锡槽的处理中使用。特别地,本发明可适于去除狭窄区域,如清洁目标的侧面和邻近开口的焊剂。
背景技术
近来,用于遮蔽要被焊接的区域之外的区域的夹具普遍在使用流动焊锡槽进行的焊接处理中使用,但是这些遮蔽夹具(又称作浸盘和载盘)需要定期清洁以避免遮蔽精度的降低,遮蔽夹具表面焊剂的积聚将降低遮蔽精度。
典型地,这种清洁通过将夹具浸到溶剂中进行。因此,需要使用大量的溶剂。导致成本增加,且操作者的工作量沉重。一种已知的技术是喷射溶剂至清洁目标而无需浸泡。但这个方法没有克服需要大量溶剂的问题。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已知一种通过使清洁目标与飞动的清洁介质接触来清洁清洁目标的干式清洁设备。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JP4-83567和JP60-188123(分别是专利文献1和2)公开了一种清洁方法,其通过压缩空气的循环气流使得清洁介质在圆柱形容器(箱)内沿圆周方向飞动并使飞动的清洁介质与位于由圆柱形容器的侧面形成的开口处的清洁目标碰撞,用于实现对清洁目标的清洁。然而,在这个方法中,循环空气流是由压缩空气产生的。由于这一特征,当清洁目标与容器(也就是清洁设备)的开口分离时,一些清洁介质会从这个开口泄漏。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在开口提供一个网状元件来阻止清洁介质的泄漏。然后,由于这个网状部件,当清洁介质与清洁目标碰撞时,清洁介质的能量将减少。更进一步,清洁介质可能停留在网状元件上。结果,会降低清洁性能。
更进一步,在专利文献2中,提供了盖住开口的帽元件,用来阻止通过开口的清洁介质的泄漏。然而,这个帽元件可能会引起在从开口分离清洁目标时,操作者需迅速地操作帽元件。结果,可能需要额外的工作量以及注意力,这个设备可能需要复杂的机构,清洁设备的操作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且这个清洁设备也可能更容易坏掉。
对于已描述的现有技术,可参考日本公开的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JP2009-226394。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干式清洁箱,通过使清洁介质与清洁目标碰撞来清洁清洁目标,清洁介质利用空气流而飞动(吹起)。干式清洁箱包括箱部分,箱部分包含清洁介质在其内飞动的内部空间;与清洁目标接触的开口部分,这样清洁介质可以与清洁目标碰撞;外部空气通过其流入内部空间的空气输入管;通过抽吸经空气输入管已经引入到内部空间的空气,在内部空间产生循环空气流的抽吸口;多孔单元,从清洁目标上除去的物体经多孔单元至抽吸口侧;以及路径限制元件,其形成圆柱形,沿着循环空气流的中心轴方向延伸,并被构造成使得圆柱形的内部与作为抽吸路径的抽吸口连通。更进一步,箱部分在中心轴方向被分为多个区域,且多个区域单独包含清洁介质。
附图说明
通过接合附图的下面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会更加清晰,其中:
图1A和1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干式清洁箱的截面图;
图2是多个相互连接的干式清洁箱的截面图;
图3是图2中C1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图2中C2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5是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干式清洁箱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6A至6D是显示目视不同清洁箱的清洁性能的试验结果的图片;
图7是显示图6A至6D的图片的特征的曲线图;
图8A至8C是显示目视包含相互连接的多个清洁箱的不同构造的清洁性能的试验结果的图片;
图9是显示图8A至8C的图片的特征的曲线图;
图10显示改进实施例的构造图,其包含相互连接的多个清洁箱;
图11A和11B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干式清洁箱的截面图;
图12是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干式清洁箱的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干式清洁箱整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干式清洁箱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5A和15B是比较实施例的干式清洁箱的截面图;
图16是包括相互连接的图15A和15B的多个干式清洁箱的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7A和17B是基于本发明的干式清洁设备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8A至18B显示了干式清洁设备的清洁操作;
图19是显示干式清洁设备的一种示例性用法的视图;
图20是显示负压与流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21是显示清洁介质的循环速度与循环路径宽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22是显示清洁性能与倾斜角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23是显示清洁性能与从空气流入口至开口部分距离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24是显示清洁性能与清洁介质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25A到25D是显示薄片形的清洁介质与清洁目标碰撞时的图案的示意图;
图26是显示不同的清洁介质的机械特性的分布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克服已描述的干式清洁设备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的申请人已经在申请号为2010-175687的日本专利申请中提出了干式清洁设备的发明。在干式清洁设备中,提供一个与干式清洁设备的箱连接的抽吸单元,使得当箱的开口设有清洁目标时,薄片状的清洁介质利用循环空气流而飞动,循环空气流由通过抽吸单元的空气流路径从箱外至箱内的空气流动而产生,通过提供如网状多孔单元使清洁介质保留在箱内,箱内的空气和灰尘能通过网状多孔单元,而清洁介质不能通过,这样清洁介质的循环飞动能够通过循环空气流而持续。
根据这个干式清洁设备,当箱的开口与清洁目标分离时,由于开口的内部压力与大气压力基本相同,因此循环空气流可能会消失,由于抽吸空气引起的负压,更多空气将通过开口进入箱内。结果,通过吸收在多孔单元上,清洁介质保留在箱内,且不会从开口泄漏。
根据本发明申请人的先前发明,如在图17A与17B中示意性显示的,抽吸单元6用于抽吸在箱4内的空气,开口部分18与清洁目标20相接触以封闭开口部分18,在箱4内产生负压,这样外部空气流以高速进入箱内,产生循环空气流30使清洁介质5飞动,从而清洁介质5能与清洁目标20的要被清洁的表面碰撞来实施清洁。在这种情况下,循环空气流30的路径的截面由路径限制元件16限制。
在开口部分18封闭之前,通过抽吸单元6的抽吸操作使清洁介质5吸附在作为多孔单元的分离板14上,这样使清洁介质保留在箱4内。
根据这种构造,操作者能控制该设备并容易地移动箱4。更进一步,操作者能容易地使开口部分18放置在清洁目标20理想部分的正确位置以便于清洁清洁目标20。结果,自由度变得更高。但是在另一方面,在一次清洁操作中要被清洁的区域被局限于与开口部分18的区域基本相同的区域。因此,为了清洁较宽的区域,需要经常移动设备,这将增加操作者的工作量。
为了清洁较宽区域成为可能,同时在清洁中维持自由度(可用性),可能需要增加开口部分18的面积。另一方面,从清洁的原理来看,增加在平行于循环空气流的旋转方向的方向上的开口部分18的面积是优选的。于此,这个方向可称为中心轴方向(axis center direction)。然而,当干式清洁箱4简单地在中心轴方向扩展时,清洁介质5可能不会飞动至与箱4的底表面(在中心轴方向的一端)设置分离板14的区域相反的区域。结果,与设置分离板14的区域相反的区域的清洁性能会降低。也就是说,总体上会发生不均匀的清洁。
如上所述,在上述的干式清洁设备中,清洁介质5被吸附并保持在分离板14上直到开口部分18被封闭,当开口部分18被封闭时清洁介质5从分离板14分离并飞动。由于这个特征,在远离分离板14的区域,清洁介质5不容易飞动。
更进一步,当箱4和开口部分18的尺寸增加时,需要增加清洁介质5的数量。但是,即使箱4和开口部分18的尺寸增加,分离板14的面积可能不会增加。结果,在远离分离板14的区域,清洁介质5的飞动及吸附的效果变得不足。结果,还未被吸附到分离板14的清洁介质5更有可能从开口部分18泄漏。
更进一步,多个箱能在中心轴方向上被设置成一列。但是,如图17A和17B显示的,在中心轴方向,箱4包括用于产生循环空气流的上箱4A和连接到抽吸单元6(吸附单元)的下箱4B。结果,当多个箱4在中心轴方向被排列成一串时,下箱将干涉两个上箱4A之间的连接。
结果,多个箱(更具体地,多个上箱4A)在它们之间不留下任何间隙的情况下不会直接地相互连接。也就是说,通过连接多个箱,干式清洁箱不适于同时清洁较宽的区域。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提供一种干式清洁箱,可以同时清洁较宽的区域并在清洁操作中具有自由度,不会引起不均匀的清洁以及清洁介质从箱内泄漏,以及提供一种包括干式清洁箱的干式清洁设备。
为此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使用路径限制元件来限定抽吸路径,每个箱(也就是上箱)不再都需要下箱,路径限制元件限制循环空气流的路径的截面。这样,使在中心轴方向设置多个箱和增加开口部分的面积成为可能。
下面描述本文使用的术语的定义。
本文使用的术语“箱”是指具有空间的容器状结构,空间是在该结构内有可能产生循环空气流的地方。术语“空间是循环空气流可能产生的地方”涉及一个具有包含连续内表面的形状的空间,使得空气可以沿着内表面循环。更优选地,空间具有包含旋转体状的内表面或内部空间的形状。
本文使用的术语“空气流路径”是指一个允许空气在特定方向上流动的单元,典型地是具有管状及光滑的内表面。进一步,“空气流路径”也可以指利用具有光滑的表面的板状路径限制板在空气沿着该表面流入并且空气流动的方向被确定时形成的路径。
在空气沿直线流动的普遍例子之外,在空气沿着具有低的流动路径阻力的柔和曲线流动的情况下,特定的空气流动的方向也可以被确定。然而,除非另有描述,术语“空气流路径的方向”是指在空气流入口的吹出的空气流的方向。进一步,在这里,空气流路径具有直管的形状,一端连接空气流入口,另一端作为与箱外的大气连通的空气引入口,称作“入口”。通常,入口包括具有低流体阻力的平滑内表面,具有圆形、方形或裂缝形的截面。
进一步,在这里,术语“循环空气流”是指一种在空气流入口的位置处利用引入的空气流加速的气流,其通过沿着箱的内表面改变流动方向流动,返回到空气流入口的位置,并与引入的空气流汇合。通常,循环空气流由利用沿封闭空间的内壁的切线方向流入(引入)的空气流产生,封闭空间具有连续(无限)的内壁。
下面,接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参考图17A至19,描述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申请人的先前发明的干式清洁设备的构造和操作。
进一步,基于先前发明的研究,引出了本发明,接合图20至24描述。
接合图17A和17B,描述了一种作为本发明的基础技术的手动干式清洁设备2的构造。图17A是沿着图17B中的线A-A截取的水平截面图,图17B是沿着图17A中的线B-B截取的垂直截面图。
如图17A和17B所示,干式清洁设备2包括干式清洁箱4(下文中简称为“箱”),其具有清洁介质5在箱内飞动的空间以及在箱4内产生负压的抽吸单元6。箱4包括具有柱形的上箱4A及具有倒圆锥形的下箱4B。上箱4A和下箱4B互相组合成一体构成箱4。箱4不限定具体的尺寸。例如,优选地,箱4的直径范围从约10mm至约300mm,使得操作者将发现其便于操作。
在这里,附图中所使用的术语“上”和“下”用于说明。因此,例如,在实际使用中,设备可能不基于术语“上”和“下”使用。
如图17A所示,抽吸口8与下箱4B的倒锥形的顶部整体地相连,以便起到抽吸管的功能。如图17B所示,抽吸单元6包括抽吸软管10和抽吸装置12。抽吸软管10的一端连接抽吸口8,抽吸软管10的另一端连接抽吸装置12。抽吸口8的横截面积基本上与抽吸软管10相同,并不限制于具体的值。优选地,横截面积的范围从约100mm2至约10000mm2。例如,最佳的横截面积是例如基于干式清洁设备2的尺寸和抽吸装置12的规格选择的。作为抽吸装置12,可以使用家用的真空清洁器、真空马达、真空泵、或者通过抽吸液体间接产生低压或负压的装置。抽吸装置12可能具有如图20所示的特征,具有减少趋势(也就是,当负压增加时流量也增加,当负压减小时流量也减小)。依赖于这种类型,抽吸装置12具有如图20线(a)或线(b)的特征。
进一步,依赖于干式清洁设备2的形状,干式清洁设备2具有线(c)或线(d)的特征。普遍地,当干式清洁设备2具有线(c)的特征时,选择具有线(a)的特征的抽吸装置12。另一方面,当干式清洁设备具有线(d)的特征时,选择具有线(b)的特征的抽吸装置12。在这里,术语“上表面”、“底表面”等等仅用于描述。
重新回到图17B,上箱4A包括在上箱4A的底部表面部分的接合凹入部分4A-1。接合凹入部分4A-1与下箱4B的上端部分可分离地接合。上箱4A的上表面4A-2是密封的。出于解释的目的,描述了上箱4A与下箱4B接合。然而,本发明不受这种构造的限制。任可其他固定上箱4A与下箱4B的位置关系及密封上表面4A-2的方法都可能使用。这些方法包括,例如使用螺钉、销钉及胶水等方法。在上箱4A与下箱4B之间的分界区域,在上箱4A的底表面部分提供一个多孔的分离板14作为多孔单元。分离板14是板元件,具有冲压金属形成的多个孔。分离板14的孔的大小这样决定,以便于在抽吸过程中阻止清洁介质5向下箱4B移动。更具体地,分离板14的孔的直径在一个范围内选择,例如从0.1mm至10mm。在图17A中,省略了分离板14的某些部分的图示。进一步,清洁介质5的尺寸为了解释的目的而放大。
作为多孔单元,任何合适的多孔物体都可以被使用,只要该物体不能通过清洁介质5而能通过空气及污垢(也就是,从清洁目标去除的物质)。例如,狭缝板、网或者类似物质均能使用。进一步,作为多孔单元的材料,任何合适的材料都可以被使用,只要该材料具有平滑的表面。例如,树脂、金属或者类似物质均能使用。
多孔单元被这样布置,使得多孔单元的表面与循环空气流的中心轴基本成直角。通过这样处理,空气沿着多孔单元的表面流动,这阻止清洁介质5在多孔单元上停滞。
为了减少循环空气流衰减及清洁介质5的停滞,箱的内表面优选是平坦且光滑的,没有不均匀。
吸附到多孔单元上的清洁介质5可能会被沿着与循环空气流基本平行的表面设置的多孔单元重新吹起。
箱4的材料不限于具体的材料。优选使用如铝、不锈钢或者类似的金属,以减少外部物质的吸附及由摩擦带来的清洁介质的消散。进一步,由树脂制成的材料也能被使用,只要该材料能耐摩擦。
在上箱4A的中心部分,设置了具有柱形的流动路径限制元件16,作为箱4的一部分。流动路径限制元件16与上箱4A具有相同的柱轴。进一步,流动路径限制元件16的下端固定至分离板14。
流动路径限制元件16设置用于挤压循环空气流的流动横截面积,以便提高循环空气流的速度。也就是,通过使用流动路径限制元件16,形成允许循环空气流在该空间内流动(移动)的环形空间。换句话说,形成清洁介质飞动的空间。
必须注意,流动路径限制单元16的中心轴(柱轴)并不总是需要与上箱4A的中心轴相同。也就是,流动路径限制元件16的中心轴(柱轴)可能与上箱4A的中心轴不同,只要能形成环形空间。
流动路径限制单元16不限定具体的尺寸。然而,如图1B所示,需要具有合适的循环路径宽度W4,以便于避免清洁介质5的聚集与堵塞。进一步,如图21所示,当循环路径宽度W4过窄时,清洁介质5的循环速度可能因清洁介质5的拥堵而降低。另一方面,当循环路径宽度W4过宽时,路径横截面积也增加。结果,流动速度可能降低,也就是,清洁介质5的循环速度也可能降低。因此,优选循环路径宽度W4的范围从5mm至50mm,其根据在上箱4A内提供的清洁介质5的尺寸和数量选择。
进一步,在上箱4A侧表面的一部分,形成一个开口部分18。提供了开口部分18,这样利用被循环空气流被吹起的清洁介质5通过开口部分18的开口与清洁目标接触或碰撞。
如上所述,基本上,上箱4A具有柱形。然而,通过形成开口部分18,上箱4A具有例如,如图17B所示的形状。也就是,上箱4A具有这样的形状,即,除了开口部分18外,外周部分能极大程度地避开(离开)清洁目标20。结果,提高与清洁目标20的局部接触(也就是,精确的清洁)的自由度成为可能。
开口部分18由通过平行于上箱4A的柱轴的平坦的横截面表面切断上箱4A的侧面形成。因此,当从与柱轴垂直的角度看,开口部分18的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在上箱4A的侧边的另一部分,形成一个空气输入口22。进一步,一个入口24(也就是,空气进入管)作为循环空气流的生成单元并作为通风路径,其从外部与上箱4A连接,使得外部的空气可通过入口24和空气输入口22进入上箱4A。进一步,入口24的中心轴(也就是,通风(空气流动)方向)被设置成基本平行于分离板14。入口24的通风方向相对于上箱4A的径向方向倾斜,这样,当入口24的中心轴延长时,中心轴24的延长线到达开口部分18。
入口24相对于开口部分18的倾斜角度不限于具体的角度。然而,可以想到倾斜角度和清洁介质5与清洁目标20碰撞的冲击角度基本相同。因此,如果清洁介质5与清洁目标20的碰撞角度接近于水平,冲击能量会消失。图22显示了倾斜角度与清洁性能的关系。如图22所示,当倾斜角度为90度时,清洁性能最大,当倾斜角度变小时,清洁性能也降低。
图23显示了清洁性能与空气输入口22和开口部分18之间距离的关系。如图23所示,空气入口22和开口部分18之间距离越短,清洁性能越好。
因此,优选的是,入口24的位置基于上述两个特征(条件)之间的平衡决定。进一步,优选空气输入口22的尺寸这样决定,以便于空气输入口22内的流动速度在50m/s至150m/s的范围内。流动速度(m/s)可能很容易地基于以下公式确定:
流动速度V(m/s)=抽吸流量Q(m3/s)/空气输入口的面积S(m2)
当空气流速度为上述范围之外的值时,清洁介质5的能量效率可能会降低,且清洁性能也可能会降低。
入口24具有延伸到上箱4A高度方向的宽度。只提供一个直径或者宽度小于上箱4A的高度的入口24。可选地,可以沿上箱4A的高度方向排列入口24的多个单元。
进一步,空气输入口22的合适尺寸可以根据需要的抽吸流量来改变。为了响应变化,可互换地提供具有不同的开口面积的空气流动路径形成的元件(空气流动路径的宽度改变的元件)。通过选择一个合适的空气流动路径形成的元件,通过响应抽吸流量来改变空气输入口22的尺寸,这使得容易地获取适合的流动速度成为可能(细节在下面描述的第三实施例中给出)。
由于通过形成封闭空间而产生的循环空气流,被吸附到分离板14上的清洁介质5可能被吹起,并重新飞动。
进一步,开口部分18的尺寸足够大,市的当开口18被释放时(也就是,当开口18从清洁目标20分离时),在开口部分18的内部压力变得基本上与大气压相同。同样,开口部分18位于这样的位置,即,当开口部分18被释放时,开口部分18的内部压力更可能与一个压力值相同,该压力值基本上与大气压相同。
通过具有上述的构造,当干式清洁设备2没有与清洁目标20接触时,开口部分18的内部压力变得基本上与大气压相同,这样减小了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之间的压差。结果,通过开口部分18的开口进入上箱4A的空气流的量明显减小。另一方面,进入上箱14的空气流的量增加。结果,这使阻止清洁介质5从箱4内泄漏成为可能。
进一步,当开口18被释放时空气流的量会比开口18封闭时空气流的量大2倍或3倍。结果,当开口18被释放时,薄片状的清洁介质5被吸附在多孔单元(分离板14)上而不会飞动以从箱4内泄漏。
开口部分18的尺寸足够大而具有比空气输入口22大2倍或3倍的面积,这样不会受空气输入口22的影响。当开口部分18在上箱4A中心轴方向的宽度与上箱4A在中心轴方向的宽度相同时,开口部分18与中心轴成直角方向的宽度会比空气输入口22的宽度大2倍或3倍。
进一步,当上箱4A的高度在不改变抽吸单元6的情况下增加时,这可能需要减少空气输入口22的尺寸,以便保持通过空气输入口22的空气流的速度。另外,可能需要减少开口部分18在与中心轴垂直方向上的宽度。
通过使用这种方式,当开口部分18封闭时,箱4A的密封度将增加。同时,当开口部分18从清洁目标分离时,阻止清洁介质5的泄漏。
在这里,清洁介质5是指薄片清洁片的组件。进一步,在这里,清洁介质5是指薄片清洁片的单元。
在这里,薄片清洁介质5是指薄片材料,具有等于或小于100mm2的面积。清洁介质5的材料可以是具有持久性的薄膜,如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丙烯、纤维树脂等等。清洁介质的厚度可以在从0.02mm至0.2mm的范围内。然而,依据清洁目标20,变化清洁介质的厚度、尺寸或者材料是有效的。也就是,任何种类的清洁介质都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因此,必须注意,上面提到的对清洁介质的限制仅仅是举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清洁介质不限于上述提到的清洁介质。
进一步,清洁介质的材料不限于树脂。也就是任何具有薄片形状且重量轻的适宜材料,使得容易被吹起,如纸片、布料、云母、矿物、陶瓷、玻璃、金属箔或类似物都可以使用。
在干式清洁设备2中提供的清洁介质5的合适的量可以基于内部空间26的容量确定。如图24所示,当清洁介质5的量少于合适的量时,清洁性能会降低。另一方面,当清洁介质5的量多于合适的量时,内部空间26的清洁介质会互相干扰,结果,不能获得必须的循环速度,从而降低清洁性能。
进一步,清洁介质5能否被容易地吹起也取决于清洁介质5的形状。因此,在干式清洁设备2中提供的清洁介质5的合适的量可以根据清洁介质5的形状而变化。
如上所述,在内部空间26存在合适的量的清洁介质5。因此,当需要增加干式清洁设备的长度(宽度)时,通过使用分隔板使内部空间26分成多个空间,使得清洁介质5将不会移动到另一个空间,这使阻止清洁介质5不均匀的分布成为可能。通过这样做,这使降低不均匀的清洁成为可能。
在这里,上箱4A内,内部空间26具有环形形状,这样内部空间26的清洁介质5可以通过旋转空气流被吹起,并与面对开口部分18的清洁目标20接触或碰撞。另一方面,由流动路径限制元件16等等形成的内部空间34内,没有循环空气流。
接着,结合图18A和18B描述由具有上述构造的干式清洁设备2执行的清洁操作。在图18A和18B中,元件的厚度等等没有精确的描述,且在内部空间34用阴影显示的部分作为静止空间,使得容易被理解。图18B显示了一种情况,其中开口部分18从清洁目标20分离,这样当开口部分18被释放时,空气可以被吸入。另一方面,图18A显示了一种情况,其中开口部分18设置在清洁目标20的位置上并封闭。
在开始清洁操作之前,清洁介质5被提供(供应)至箱4内。已经供应至箱4内的清洁介质5如图18所示,被吸附在分离板14上并储存在箱4内。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抽吸单元6的抽吸操作,在箱4内产生负压。因此,箱4外的空气通过入口24流入箱4内。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入口24内空气流的流动速度和流量都较小。结果,箱4内产生的循环空气流30可能不够强劲,无法吹起已经吸附在分离板14上的清洁介质5。
当清洁介质5被供应并储存在箱4内时,如图18所示,开口部分18与清洁目标20表面上要被清洁的区域接触,从而形成密封状态。
当开口部分18被封闭时,通过开口部分18的开口的空气吸入流停止。结果,箱4内的负压迅速增加,通过入口24的空气吸入量和流量都增加。然后,由入口24限定的空气流作为高速空气流从入口的输出口(也就是,空气输入口22)流出进入箱内。
由于从空气输入口22流出的空气流,储存在分离板14上的清洁介质5被吹起并飞动到面对开口部分18的清洁目标20的表面。
空气流变成沿着箱内壁流动的循环空气流30从而形成环形空气流。然而,由于抽吸单元6的抽吸,空气流的某些部分穿过分离板14的孔。
当上述在箱4环形流动的循环空气流30返回至接近入口24的空气输入口22的位置时,循环空气流30与来自入口24的空气流汇合并加速。因此实际上,作为循环空气流30,产生从上箱4A-2到分离板14流动的螺旋空气流。如上所述,在箱4内形成稳定的循环空气流30。
清洁介质5通过循环空气流30在箱4内循环,这样清洁介质5可以重复地与清洁目标20的表面碰撞。由于碰撞产生的冲击,清洁目标20表面的污物以颗粒或粉末的形式被分离。
被分离的污物颗粒通过抽吸单元6穿过分离板14的孔而被排出箱4之外。
在箱4内形成的循环空气流30的转动轴与分离板14的表面成直角。因此,循环空气流30沿着基本平行于分离板14表面的方向流动。
因此,循环空气流30沿着水平方向吹动吸附在分离板14上的清洁介质5,并在清洁介质5与分离板14之间流动,以便于从分离板14拔起清洁介质5,并将清洁介质5再次吹起。
进一步,当开口部分18封闭时,上箱4A内的负压会增加接近于下箱4B的负压。因此,吸附清洁介质5到分离板14的吸附力会减少,这使得清洁介质5更容易再次飘起。
由于循环空气流30沿一个稳定的方向加速,因而循环空气流30极有可能变成快速空气流,其也能帮助清洁介质5在箱4内的快速的飞动。当清洁介质5在以高速旋转的空气流中飞动时,清洁介质5不太可能被吸附到分离板14上,粘附在清洁介质5上的污物颗粒由于作用于污物颗粒上的离心力极有可能离开清洁介质5。
图19显示了一种使用上述干式清洁设备2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干式清洁设备2去除在流动焊锡槽中使用的浸盘100的遮蔽开口部分101-103附近的污物。被去除的焊剂积聚并粘附在遮蔽开口部分101-103的孔附近。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9所示,抽吸口8附近的基座部分被手HD把持。然后,当空气被抽吸装置12抽吸时,箱4的开口部分18紧压到要被清洁的部分。
在开口部分18紧压到要被清洁的部分之前,箱4内的空气被抽吸,且清洁介质5被吸附到分离板14上。因此,尽管开口部分18的方向是向下的,清洁介质5也会被阻止从箱4泄漏。
同样,在开口部分18紧压到要被清洁的部分后,箱内形成密封状态。因此,没有清洁介质5从开口部分18的开口泄漏。
当开口部分18紧压到要被清洁的部分时,通过入口24流入的空气量显著增加。结果,在箱4内生成强劲的循环空气流30,其吹起被吸附在分离板14上的清洁介质5,这样清洁介质5与粘附并固定在要被清洁的部分上的焊剂FL碰撞,从而去除焊剂FL。
清洁操作者可以把持吸入口8附近的基座部分,并相对于浸盘100移动清洁设备2的位置,这样在要被清洁的部分上连续地移动清洁设备2,从而去除所有粘附并固定在要被清洁的部分的焊剂FL。
在图19的状态下,浸盘100的遮蔽开口部分101的外周区域已经被清洁,而遮蔽开口部分102和103的外周区域还没有被清洁。
在清洁操作中,即使在开口部分18相对于要被清洁的部分移动的同时开口部分18与要被清洁的部分分离,如上所述,清洁介质5也不太可能从箱4泄漏。结果,清洁介质5的量是稳定的或者是很难减少的,从而能够持续地维持清洁性能。
然而,例如,通过不断地与清洁目标20碰撞,清洁介质5可能会逐渐地被损坏。在这种情况下,被损坏的清洁介质5与从清洁目标20(例如,浸盘100)去除的焊剂(也就是污物)一起被抽吸装置12收集。因此,储存在箱4内的清洁介质5的量会逐渐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额外的清洁介质5将被供应至箱4内。
接着,结合图1至10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干式清洁箱。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全部描述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上述构造中相同的元件,且省略重复的描述。图1显示了第一实施例的箱50。箱50相应于上箱4A。路径限制元件16具有中空的圆柱形结构。进一步,在中心轴方向的长度L比同样方向的箱宽度W1要短。
进一步,分离板14从路径限制元件16的边缘到箱50的各自边缘延伸形成圆锥形。也就是,分离板14被这样设置以便于从箱50的各自边缘在中心轴方向进入箱50的内部。分离板14的第一边缘被固定至路径限制单元16的各自边缘,分离板14的第二边缘被固定至箱50的各自边缘。通过具有这样的构造,开口部分18在中心轴方向的宽度W2基本上与宽度W1相等。
进一步,如在图1A中示例性的显示的,具有在内周侧的突出部以及在外周侧的缩进部的凹入接合部50a沿中心轴方向形成在箱50的一个边缘部上。同样,具有在外周侧的突出部以及在内周侧的缩进部的凸起接合部50b沿中心轴方向形成在箱50的另一个边缘部分上。
进一步,如图2所示,具有抽吸口8的抽吸罩52与能和在图2右侧上的凸起接合部50b接合的凹入接合部分50a接合。另一方面,终端罩54与能和凹入接合部50a接合的凸起接合部50b接合。进一步,当抽吸单元6与抽吸罩52的抽吸口8连接时,与干式清洁设备2相似的干式清洁设备被构造。
在这种情况下,路径限制元件16作为抽吸路径与抽吸口8连通,这样可以被抽吸单元6抽吸。
本实施例的箱50是指在两个边缘部分都具有接合机构的可组合箱(sectionalchassis)(单元箱)。因此,通过沿中心轴方向连接多个箱50,箱50的尺寸以及开口部分18的整个开口区域可以容易地增加。
图2显示了三个可组合箱50连接的例子。出于解释的目的,抽吸罩52以及终端罩54以简单的方式显示,在箱50之间的接合部分被分离。
沿中心轴方向的连接箱400的宽度W3是单个箱50的宽度的3倍。以同样的方式,连接箱400的开口部分18的开口的总面积是单个箱50的开口部分18的开口的面积的3倍。图3是接合部分的部分C1的放大图。图4是另一个接合部分的部分C2的放大图。图5是图2的连接的箱400的透视图(被连接的箱50数量是4个,比图2所示的构造多了一个)。
在图2中,当空气被抽吸单元6抽吸时,路径限制元件16形成连续的抽吸路径,并在内部空间26产生负压。然后,当开口部分18被清洁目标20封闭时,快速空气流通过入口24被引入,由此产生循环空气流。由于循环空气流,清洁介质5飞动。被清洁介质5清洁的机制与上面描述的相同。
通过增加作为可组合箱的箱50的数量可以容易地增加宽度W3。通过这样做,开口部分18的开口的面积相应地扩大。
在每一个箱50中,如上描述的清洁功能独立地执行。因此,即使当更多数量的箱50连接来增加连接箱400的宽度W3时,例如,清洁介质5也能会以基本相同的方式飞动并吸附到分离板14上,而不论箱50的数量。
因此,在远离分离板14的区域的清洁介质5不能按需要飞动并且在该区域的清洁性能将会降低的问题,以及不均匀清洁的问题都不会发生。然而,随着箱400的宽度增加,内部空间26的路径横截面的面积越大,循环空气流的速度越低。结果,清洁性能将会降低。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减少连接箱400的外部直径,使得保持内部空间26的路径横截面的面积成为可能。通过这样做,即使当连接箱400的宽度增加时,通过保持循环空气流的速度,使维持清洁性能成为可能。
这个实施例的上述描述中,描述了一种情况,具有圆锥形并也作为分隔板的分离板14被固定在路径限制元件16的两个边缘部分。然而,箱50内在终端罩54侧的分离板14可以是一个平坦板,不具有分离功能。进一步,平坦板可以沿着垂直中心轴方向的方向延伸,从而没有延伸形成圆锥形。
当使用平坦板时,优选减少平坦的盘的厚度以便于不影响开口部分18的功能(也就是,不增大开口部分18的开口之间的非清洁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平坦板的功能是避免清洁介质5穿过平坦板移动。因此,只要板具有上述功能,任何板可以作为平坦板使用。
进一步,当使用多孔平坦板时,空气可以沿着连接箱400流动,从而能降低在连接箱400的箱50之间循环流动速度的变化,甚至减少不均匀的清洁(细节在下述的第三实施例中描述)。
然而,为了获得更高清洁性能,并减少不均匀的清洁,使用具有圆锥形的多孔分离板14可能会更加有效,因为它们具有更高的抽吸效率。
如图2所示,通过在路径限制元件16的各自边缘部分提供分离板14,当开口部分18被释放时,清洁介质5可以单独吸附到两个分离板14上。也就是,吸附到一个分离板14上的清洁介质5的数量将减少。
当开口部分18的开口被封闭并产生循环空气流时,这个构造有助于在内部空间26的中心轴方向产生更均衡分布的清洁介质5。这意味着,由于上述构造,对于每个箱50沿中心轴方向的不均匀清洁将显著减小。
进一步,通过具有这个构造,即分离板14设置成沿中心轴方向从箱50的各自边缘拉入箱50的内部,连接箱50的接口结构会减少。结果,这使一个箱50容易地连接另一箱50成为可能,并有效地沿中心轴方向扩展开口部分18的开口的宽度。
如图4所示,在连接部的宽度S比连接箱400的宽度W3要小得多。然而,由于宽度S,不能维持开口部分18沿中心轴方向的连续性。也就是,不能维持连续性的部分不能被清洁。未清洁的区域可以通过在清洁操作的过程中或结束后,沿中心轴方向轻微地移动连接箱400实现清洁。
为了结构化的清洁未清洁的区域,如图4所示的用V形双点划虚线表示的,具有V形截面区域并且当箱50互相连接时与清洁目标20点接触的突起56设置成突起56围绕开口部分18的开口的外周。
图6A至6D是在目视各种清洁箱50的清洁性能的试验结果的图片。这些图片由清洁压敏片十秒钟形成,压敏片固定在树脂板上,以便于显示由清洁介质5与压敏片碰撞产生的冲击点,借助扫描仪扫描这些冲击点的图像。图片的部分越暗,该区域的冲击点密度越大,也就是,更多的清洁介质5已经在这碰撞,且清洁性能越高。图7的曲线(a)至(d)显示了图6A至6D各自的情况。
图6A显示了使用具有如下构造的图1A和1B的清洁箱的结果(以下称“两侧间隔25mm型”)
箱4的外部直径:100mm
路径限制元件16的外部直径:60mm
箱4的高度(=W1):25mm
开口部分的尺寸:(W1)25mm×(W3见图1B)25mm
清洁介质5的量:1g
图6B显示了使用具有如下构造的图1A和1B的清洁箱的结果(以下称“两侧间隔50mm的类型”)。也就是,沿中心轴方向的箱的长度比图6A中的箱的长度长。
箱4的外部直径:100mm
路径限制元件16的外部直径:60mm
箱4的高度(=W1):50mm
开口部分的尺寸:(W1)50mm×(W3)25mm
清洁介质5的量:2g
图6C显示了使用具有与图6B相同构造的清洁箱的结果,除了两个分离板14中的一个的孔被封闭之外(也就是,在终端罩侧的分离板14的孔),使得只有其中一个分离板可以作为分离板14使用(以下称“一侧间隔50mm的类型”)
图6D显示了使用图1的具有如下构造的清洁箱的结果(以下称“紧凑两侧间隔50mm的类型”)。也就是,清洁箱4和路径限制元件16的外部直径比图6B中的那些清洁箱短。
清洁箱4的外部直径:50mm
路径限制元件16的外部直径:30mm
清洁箱4的高度(=W1):50mm
开口部分18的尺寸:(W1)50mm×(W3)25mm
清洁介质5的量:1g
在图6A至6D中,右手侧表示抽吸口侧,左手侧表示终端罩侧。进一步,右边和左边方向(也就是,水平方向)表示中心轴方向。
如图6C所示,在“一侧间隔50mm的类型”中,更多的冲击点存在于分离板侧。也就是,观察到不均匀的清洁。进一步,在这个“一侧间隔50mm的类型”的分离板的区域比“两侧间隔50mm的类型”的分离板的区域小。因此,可以吸附并储存在分离板14的清洁介质5的量将减少。结果,清洁性能将降低。进一步,当清洁箱从清洁目标(此时为压敏片)分离时,一些清洁介质5可能不能留在清洁箱中而是分散在压敏片附近。这是因为远离分离板14的清洁介质5不太可能被吸附在分离板14上。
如图6B所示,在“两侧间隔50mm的类型”中,当清洁箱被分离时,一些清洁介质5未被储存而是分散开。然而,在“两侧间隔50mm的类型”中分散的清洁介质5的量比“一侧间隔50mm的类型”分散的清洁介质5的量少。这意味着当清洁箱的长度等于或者大于预定长度时,开口部分18被分离时,难于完全储存(容纳)所有的清洁介质5。
然而,当路径限制元件16具有多孔形,且箱内的空气可以被抽吸单元6抽吸时,清洁介质5可以储存(容纳)在路径限制单元16上,很难观察到分散的清洁介质5。
进一步,在“两侧间隔50mm的类型”中的清洁性能比在“两侧间隔25mm的类型”中的清洁性能要差。这可能是由于开口部分的面积增大(也就是,要被清洁的区域增大)。
如图6D所示,在“紧凑两侧间隔50mm的类型”中,内部空间26的容积(尺寸)减小。由于这个变化,当与参考图17至19描述的清洁箱相比时,在维持相同的清洁性能时,开口部分18的面积(也就是,要被清洁的区域)将增大。
图8A至8C是目视各种清洁箱的清洁性能的试验结果的图片。测量条件与上述情况相同。图9的曲线(a)至(c)显示了图8A至8C各自的情况。
图8A显示了使用具有两个“紧凑两侧间隔50mm的类型”的箱的清洁箱的结果,其具有如下构造(以下称“连接型”)。
清洁箱4的外部直径:50mm
路径限制元件16的外部直径:30mm
清洁箱4的高度:50mm×2
开口部分18的尺寸:(W1)100mm×(W3)25mm
清洁介质5的量:1g×2
路径限制元件16:多孔形
图8B显示了带有导管收集器的使用“连接型”的清洁箱的结果,具有基本上是抽吸单元6两倍高的抽吸能力。
图8C显示了使用“连接型”的清洁箱的结果,该清洁箱使用厚的平坦板作为分离板14。
如图8C所示,当使用厚的平坦板的“连接型”被使用时,在100mm长的区域内,在清洁箱之间的连接部上观察到宽的未清洁区域。也就是,观察到不均匀的清洁。在其它区域,观察到均匀的冲击点,但是清洁性能相对较低。
如图8A所示,当使用“连接型”的清洁箱时,除了在100mm长的区域内,在清洁箱之间的连接部的限制区域外,可以观察到相对均匀的冲击点。
进一步,路径限制元件16具有多孔形。因此,分离板的面积可以根据长度而增加,更多的清洁介质5可以储存在清洁箱4内。结果,当开口部分18从清洁目标20分离时,不会观察到清洁介质5泄漏。
然而,“连接型”的清洁箱的清洁性能比“紧凑两侧间隔50mm的类型”的清洁箱的清洁性能差,这是因为开口部分的面积增大(也就是,要被清洁的区域增大)。
如图8B所示,在“连接型”的清洁箱中具有更强劲的抽吸单元,与结合图17至19描述的清洁箱相比时,在100mm长的区域内维持预定的清洁性能水平,这使得增加开口部分18的面积(也就是,增加要被清洁的区域的面积)变得可能。
如图5所示,当操作者使用连接的箱400时,操作员把持连接箱400的一侧。连接箱400的长度越长,连接箱400的移动操作越困难。同时,使用性及移动性都降级。为了克服不便之处,如图10所示,在连接箱400的各自边缘部分提供一个抽吸罩52,以形成两侧抽吸类型的连接箱。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保持能力的管58用于结合来自连接箱400的两个边缘部分的空气,管59用于传递组合空气至抽吸单元12。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多个箱50作为可组合箱被连接成连接箱400的例子。然而,可以提供具有多个区域的整体结构的清洁箱50,具有如上描述相同的清洁性能。
接下来,结合图11和12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如上所述,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上面描述的具有相同或等同功能的元件,并省略重复的描述。在该实施例中,路径限制元件16同样作为抽吸路径。然而,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构造在于路径限制元件16也具有分离板14的功能。
如图11所示,箱60包括具有多孔形的路径限制元件16,这样空气可以穿过路径限制元件,而清洁介质2不能穿过路径限制元件16。
即使当具有分离功能的元件具有圆锥形时,由于元件的表面沿着循环流动的方向形成,清洁介质可以被吸附在表面上,并从元件表面沿箱60的中心轴方向经过整个表面吹起。也就是,当沿中心轴方向箱60的长度增加时,被吸附的清洁介质5的分布是不偏的。因此,在开口部分18的整个宽度都可以获得均匀清洁性能,且当开口部分18分离时可以阻止清洁介质5泄漏。
当多个箱60被连接时,在保持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清洁性能的同时,增加要被清洁的区域的面积是可能的。在图12中,显示了具有一体结构的箱500。然而,如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可以使用由接合机构连接的多个箱60。
图12显示了一个构造,其中管62的一端直接与路径限制元件16连接,而不使用抽吸罩52。然而,与上述实施例相似的,管62可以通过抽吸罩52与路径限制元件16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干式清洁箱与结合图17至19描述的干式清洁箱不同。
接下来,结合图13和14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特点是分离板14和路径限制元件16都是多孔形。
如图13所示,沿中心轴方向,平坦形的分离板14被固定至可组合箱50和多孔路径限制元件16的边缘部分,以便于与路径限制元件16连通。进一步,改变空气流动路径的宽度的空气流动路径宽度改变元件80作为空气流动路径宽度改变单元可拆卸地提供在入口24。实际上,提供具有不同开口面积的多个空气流动路径宽度改变元件80,这样操作者可以选择合适的空气流动路径宽度改变元件80来适应需要的空气流量。
通过具有空气流动路径宽度改变元件80,空气输入口22流动的空气的流动速度可以容易地被优化。
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为了确定在空气输入口22流动的空气的流动速度,提供多个空气流动路径宽度改变元件80的方法。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种方法。例如,通过调整设置在入口24的机构(如阀)可以改变开口的面积。
图13显示了使用两侧抽吸方式的单个可组合箱50。为了增加要被清洁的区域的面积,如图14所示,可以连接多个可组合箱50。图14显示了包括4个使用两侧抽吸方式的箱的构造。
如上所述,分离板14和路径限制元件16都为多孔形。因此,这使相邻的箱之间连通成为可能。结果,可以减小在多个箱之间流动的循环空气的流动速度的变化,并可以减少不均匀的清洁。
接下来,参考图15和16,描述获得本发明的过程中研究的构造,作为比较实施例。
如图15A和15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箱70内,分离板14以倾斜的方式设置,抽吸口72形成在箱70的侧表面一侧,在此通过倾斜的分离板14形成空间79。在此种情况下,路径限制元件16不作为抽吸路径。
这个构造使沿中心轴方向连接多个箱变得容易,可被应用于结合图17至19已经描述的箱上。也就是,通过不在柱形箱的底面,而在侧面形成抽吸口72,可以去除连接部上的干扰结构。
图16显示了基于可组合箱70的连接箱600。然而,如图16所示,为每个箱70提供抽吸口72和抽吸管74。因此,在连接箱600内,这个构造将变得复杂。结果,使连接箱600的把持和操作变得困难。
但是,在另一方面,当与结合图17至19描述的箱相比时,在连接箱600中,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相似的是可以容易地增加开口部分18的面积(也就是,同时要被清洁的区域)。
进一步,如上所述,清洁介质5的材料和尺寸可以根据清洁目标20上的污物类型进行选择。接下来,描述了用于去除薄膜状物质如粘附到清洁目标20上的焊剂的适当的清洁介质5例子。
图25A至25D示例性地显示了薄片清洁介质5的碰撞模式。如图25C所示,当清洁介质5容易塑性变形时,清洁介质的边缘部分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形来增加接触面积并减小冲击力。结果,在碰撞时在清洁介质边缘部分的接触力被分散,从而降低清洁性能。因此,清洁介质不足以挖入到污物如焊剂中,从而降低清洁设备的清洁性能。
如图25D所示,当清洁介质5容易延展断裂时,清洁介质的断裂面的塑性变形可能增加接触区域,并降低冲击力。结果,在碰撞时在清洁介质5边缘部分的接触力被分散,从而降低清洁性能。因此,清洁介质5不足以挖入到污物如焊剂中,从而降低清洁设备的清洁性能。
另一方面,当清洁介质5容易脆性断裂时,清洁介质的断裂面的塑性变形很少发生。因此,清洁介质的边缘部分的接触力不太可能消失。
进一步,即使当薄膜状物质粘附到清洁介质5的边缘部分,通过不断地经历脆性断裂,新的边缘部分不断形成。结果,清洁性能不会降低。
脆性材料包括玻璃片、陶瓷片、例如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聚交酯酸制成的树脂膜片等。
另一方面,当弯曲力反复施加于清洁介质5时,清洁介质5可能会断裂。在本发明中,清洁介质是否由脆性材料形成是基于耐折强度而定义的。
当由脆性材料形成的清洁介质5具有低于65的耐折强度时,由清洁介质5不断碰撞产生的毛边可能不会保持在清洁介质5上,但是清洁介质5可能会破损并分散(见图25B)。这种情况下,因为毛边不保持在清洁介质5上,可以维持清洁介质的边缘区域。
进一步,当由脆性材料形成的清洁介质5具有低于10的耐折强度时,清洁介质5极有可能在清洁介质5的中心破裂而不形成毛边(见图25A)。
因此,可以维持清洁介质5的边缘部分。由于清洁介质5的维持的边缘部分,清洁介质5足以挖入污物如焊剂中。因此,清洁介质5的清洁性能(粘附薄膜的去除性能)不会随时间降低。
在这里,清洁介质5的术语“薄片形”涉及一种形状,其具有从0.02mm到0.2mm的厚度,等于或小于100mm2的面积。
术语“铅笔硬度”是指基于JIS(日本工业标准)K-5600-5-4定义的方法测量的数据。该数据对应于不会损坏和弯曲被测试(评价)的薄片形的清洁介质5的最硬的铅笔的笔芯号。
进一步,术语“耐折强度”是指基于JIS P8115定义的方法测量的数据。该数据对应于待评价的薄片形的清洁介质以135度的角度和0.38mm的半径(R=0.38mm)前后折叠的次数。
例子
这个例子中,由包括玻璃纤维的环氧树脂形成的托盘,在托盘上粘附有焊剂,用作清洁目标的样本。托盘用来在使用流动焊锡槽的焊锡过程中遮蔽PCB上不被焊锡的区域。当重复使用这个遮蔽夹具时,焊剂可能以薄膜的形式厚厚地积聚在遮蔽夹具上。因此,需要定期从遮蔽夹具上去除焊剂。典型的粘附的焊剂的铅笔硬度是2B,薄膜状的焊剂的厚度的范围从0.5mm至1.0mm。
作为清洁设备,使用如图1所示的包括干式清洁箱的干式清洁设备。作为连接至清洁设备的抽吸单元,使用真空度为20kPa的抽吸性能的装置。准备粘附有焊剂的托盘。开口部分的区域(45mm×60mm)限定为一个样本单元。然后,托盘被清洁三秒。每个箱的清洁介质的量为2g。使用薄片形的清洁介质,清洁结果在下面的表1中显示。
在表1中,符号的含义如下:
×:很难去除
△:部分残留
○:大部分清除
◎:很好的清除
一:清洁介质分散并从清洁槽中排出
数据指示了不同类型的清洁介质的特性,使用如表1所示的耐折强度和铅笔硬度。
根据表1的结果,当清洁介质的铅笔硬度小于2B,即焊剂的铅笔硬度时,焊剂很难去除。这是因为,当清洁介质与焊剂碰撞时,清洁介质不足以挖入薄膜状的焊剂内部来去除焊剂。
如上所述,清洁介质由空气流被吹起并与清洁目标反复碰撞。由于反复碰撞,清洁介质的损伤会加速。结果,清洁介质因断裂或变形而降级。
进一步,图26显示了不同类型的清洁介质类型的机械特性(也就是,耐折强度和铅笔硬度)。
接着,结合表1和图25,清洁介质的形状退化被更清楚的描述。清洁介质为玻璃、丙烯<1>、丙烯<2>及COC(聚丙烯)的情况,它们具有小于10的耐折强度,如图25A所示,由于碰撞的冲击力,清洁介质在清洁介质的中间断裂。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断裂的表面变为清洁介质的新的边缘部分。因此,清洁性能不会降低。
清洁介质为TAC(三醋酸基)<1>、TAC<2>和PI(聚酰亚胺)<2>的情况,它们具有等于或大于10但小于65的耐折强度,如图25B所示,由于碰撞的冲击力,清洁介质不会在清洁介质的中心断裂,而是在清洁介质的边缘部分形成毛边。然后,只有毛边的部分破损。因此,可以维持清洁介质的厚度,从而维持去除焊剂(污物)的能力。
在清洁介质的材料的耐折强度等于或大于65的情况下,清洁介质不会因碰撞断裂,但是会在清洁介质的边缘部分产生塑性变形。
图25C显示了边缘部分被塑性变形及卷曲的情况,使得末端部分成为水滴形。这种状态可在PI<1>上观察到。
图25D显示了边缘部分塑性变形及卷曲的情况。这种状态可在SUS、PS<1>、PS<2>、PE、PET、TPX上观察到。
由于边缘部分的塑形变形,清洁介质具有如图25C和25D的状态,边缘部分形成水滴形。结果,碰撞时的冲击力减小。因此,如表1所示,与多个样本碰撞之后的清洁介质,清洁性能大幅下降。
基于上述的结果,为了去除以薄膜形式积聚的粘附的焊剂,当使用铅笔硬度等于或大于焊剂、耐折强度等于或大于0且小于65的脆性材料的清洁介质时,在长时间内稳定地获得所需的结果。
基于本实施例的图,表1和表2显示了不同类型的清洁介质的耐折强度范围。
如表1和2所示,耐折强度的平均值或最小值为0(在这里,如玻璃、COC和丙烯<2>)的薄片形的清洁介质由面对折叠力非常脆的材料形成,其在短时间内易于消散。因此,将增加运行成本。
进一步,指示好的清洁性能的PI<2>的最大耐折强度是52。
因此,当清洁介质的耐折强度的范围从0到52时,清洁介质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好的清洁性能。
进一步,表现出脆性断裂(脆裂)的状态的清洁介质中,最大的耐折强度9是由丙烯<1>形成的清洁介质。因此,清洁介质可以被分为两类。也就是,表现出耐折强度在0到9范围的清洁介质可以如图25A所示那样脆性断裂。进一步,表现出耐折强度在10到52范围的清洁介质可以如图25B所示那样脆性断裂。
进一步,由丙烯<2>形成表现出最小耐折强度为0的清洁介质非常脆,不能长时间使用,如表1所示。另一方面,由丙烯<1>形成的表现出最小耐折强度的清洁介质可以维持长时间的清洁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注意:
×:由于塑性变形产生卷曲
由于塑性变形产生水滴状的边缘部分
表2
  序号   材料   平均耐折强度   最大耐折强度   最小耐折强度
  3   丙烯<2>   2   8   0
  4   丙烯<1>   4   9   1
  7   PI(聚酰亚胺)<2>   45   52   41
  8   PS(聚苯乙烯)<1>   88   115   65
根据各种类型的清洁介质的耐折强度的平均值,为了保证去除薄膜状粘附的物质如焊剂,优选使用具有等于或大于薄膜状粘附物质的铅笔硬度的清洁介质,其耐折强度的范围从2至4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即使当箱的长度沿中心轴方向延伸时,也可以执行均匀的清洁,可以防止清洁介质的扩散,可以增加清洁区域的面积而不降低清洁性能。
进一步,通过沿中心轴方向连接多个箱,可以轻易地获得所需长度的箱。
尽管本发明已经参照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且清楚的描述,但所附的权利要求并不因此受限制,而是应该理解成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得到的所有变形和可替代的结构,它们都完全落在本文提出的根本教导内。

Claims (14)

1.一种干式清洁箱,其通过使清洁介质与清洁目标碰撞来清洁该清洁目标,所述清洁介质被空气流吹起,所述干式清洁箱包括:
箱部分,该箱部分包括:
所述清洁介质在其内飞动的内部空间;
开口部分,该开口部分构造成与所述清洁目标接触,使得所述清洁介质与所述清洁目标碰撞;
空气输入管,该空气输入管构造成把外部空气引入到所述内部空间;
抽吸口,其设置用于通过抽吸已经经所述空气输入管引入到所述内部空间的空气,在所述内部空间产生循环空气流;
多孔单元,该多孔单元被构造成使从所述清洁目标上除去的物体可以从其穿过至抽吸口侧;以及
路径限制元件,该路径限制元件形成沿着所述循环空气流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柱形,并被构造成能使得柱形的内部与作为抽吸路径的抽吸口连通,
其中,所述箱部分沿所述中心轴方向被分为多个区域,且
所述多个区域独立包括所述清洁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清洁箱,其中所述多个区域被构造为沿所述中心轴方向互相连接的可组合箱,所述箱部分通过连接多个所述可组合箱而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清洁箱,其中所述可组合箱基于可拆卸的凹入-凸起接合结构互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清洁箱,其中具有所述抽吸口的抽吸罩连接至所述箱部分的一个边缘口,且封闭抽吸路径的另一个边缘口的终端罩连接至所述箱部分的另一个边缘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清洁箱,其中具有各自抽吸口的抽吸罩连接至所述箱部分的在所述中心轴方向上的相应边缘口上,使得空气可以从所述箱部分在所述中心轴方向上的两个边缘部分被抽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清洁箱,其中开口部分沿所述中心轴方向的宽度基本上与箱部分的沿所述中心轴方向的多个区域的每一个的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清洁箱,其中所述多孔单元被设置在沿所述中心轴方向的所述路径限制元件的一个边缘部分,
其中所述多孔单元提供在所述路径限制元件在所述中心轴方向上的一个边缘部分的外边界与所述箱的内边界之间的连接,且
所述多孔单元包含连续表面,所述循环空气流沿着该连续表面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清洁箱,其中所述多个可组合箱被作为多个多孔单元的分隔板分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清洁箱,其中所述多个可组合箱被具有薄板形的分隔板分隔。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清洁箱,其中所述多个可组合箱被连接至所述抽吸路径的分隔板分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式清洁箱,其中所述多孔单元具有锥形,以拉入所述箱部分的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清洁箱,其中所述路径限制元件作为多孔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清洁箱,进一步包括:
空气流路径宽度改变单元,其被构造成改变所述空气输入管的宽度。
14.一种干式清洁设备,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清洁箱;
被包含在所述干式清洁箱的内部空间内的所述清洁介质;以及
被连接至所述干式清洁箱的抽吸口的抽吸单元。
CN201110462247.1A 2010-11-17 2011-11-17 干式清洁箱及干式清洁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38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7203 2010-11-17
JP2010-257203 2010-11-17
JP2011-153243 2011-07-11
JP2011153243A JP5712826B2 (ja) 2010-11-17 2011-07-11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3862A CN102553862A (zh) 2012-07-11
CN102553862B true CN102553862B (zh) 2014-10-29

Family

ID=45592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6224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3862B (zh) 2010-11-17 2011-11-17 干式清洁箱及干式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13750B2 (zh)
EP (1) EP2455192B1 (zh)
JP (1) JP5712826B2 (zh)
CN (1) CN1025538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9786B2 (ja) 2011-12-12 2016-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14039921A (ja) * 2012-07-23 2014-03-06 Ricoh Co Ltd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5939067B2 (ja) * 2012-07-23 2016-06-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6098123B2 (ja) * 2012-07-25 2017-03-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除去装置、再生システム及び除去方法
JP6492429B2 (ja) * 2013-10-15 2019-04-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分離板の装着方法
CN113814226B (zh) * 2020-06-19 2023-01-24 理光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干式清洗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7254B (zh) * 2008-06-18 2011-01-05 株式会社理光 清洁设备和清洁方法
JP2012115823A (ja) * 2010-11-10 2012-06-21 Ricoh Co Ltd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CN1994588B (zh) * 2005-11-02 2012-07-11 株式会社理光 干式清洁设备及干式清洁方法
EP2492024A2 (en) * 2011-02-25 2012-08-29 Ricoh Company, Ltd. Dry type cleaning case and dry type cleaning device
CN101254502B (zh) * 2006-09-06 2012-10-10 株式会社理光 干式清洁设备和干式清洁方法
CN101959621B (zh) * 2008-02-27 2013-09-18 株式会社理光 清洁装置和清洁方法
CN103402658A (zh) * 2011-02-25 2013-11-20 株式会社理光 干式清洁机架、干式清洁装置和干式清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344616A (de) * 1955-07-01 1960-02-15 Waagner Biro Ag Fliehkraftabscheider
JPS60188123A (ja) * 1984-03-08 1985-09-25 株式会社エムテ−樋川 表面清掃方法
JPH0459087A (ja) * 1990-06-21 1992-02-25 Masazumi Nara 飛翔体を用いた清掃方法および清掃装置
JPH0483567A (ja) * 1990-07-24 1992-03-17 Masazumi Nara 飛翔体を用いた清掃方法および清掃装置
AU647607B2 (en) * 1991-05-20 1994-03-24 Air Force Limited Device for clean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DE4437891A1 (de) * 1994-10-22 1996-04-25 Johannes Greb Mobile Kugelstrahlanlage in Baukastensystem
DE19726897C2 (de) * 1997-06-25 2000-01-13 Voith Sulzer Papiermasch Gmbh Verfahren zum Reinigen eines Transportbandes
US6474355B1 (en) * 2000-10-12 2002-11-05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Particle removing vacuum system for assembly of FBGA packages
JP2005034782A (ja) * 2003-07-17 2005-02-10 Sony Corp 洗浄装置及び洗浄方法
US7111797B2 (en) * 2004-03-22 2006-09-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on-contact fluid particle cleaner and method
EP1778417A4 (en) 2004-08-20 2013-06-19 Ricoh Co Ltd POWDER CONTAINER, CLEANING METHOD AND CLEANING APPARATUS FOR CLEANING POWDER CONTAINER
JP4598694B2 (ja) * 2005-06-22 2010-12-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洗浄装置及び洗浄方法
JP4580916B2 (ja) 2005-11-02 2010-11-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洗浄装置と洗浄方法
US7854648B2 (en) 2006-12-15 2010-12-21 Ricoh Company, Ltd. Cleaning medium and dry clean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4860764B2 (ja) 2008-02-27 2012-0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洗浄装置及び洗浄方法
JP4758497B2 (ja) 2008-07-10 2011-08-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洗浄装置及び洗浄方法
JP5273534B2 (ja) 2008-09-17 2013-08-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乾式洗浄装置と洗浄方法及び洗浄された洗浄物
JP2010175687A (ja) 2009-01-28 2010-08-12 Nippon Hoso Kyokai <Nhk>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JP5440544B2 (ja) * 2010-08-04 2014-03-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およ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5640631B2 (ja) * 2010-10-12 2014-12-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洗浄媒体回収方法、洗浄媒体供給方法、洗浄媒体回収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洗浄媒体供給用カートリッジ
JP5953975B2 (ja) * 2011-10-26 2016-07-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洗浄媒体飛散防止部材、洗浄対象物保持体及び乾式洗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4588B (zh) * 2005-11-02 2012-07-11 株式会社理光 干式清洁设备及干式清洁方法
CN101254502B (zh) * 2006-09-06 2012-10-10 株式会社理光 干式清洁设备和干式清洁方法
CN101959621B (zh) * 2008-02-27 2013-09-18 株式会社理光 清洁装置和清洁方法
CN101607254B (zh) * 2008-06-18 2011-01-05 株式会社理光 清洁设备和清洁方法
JP2012115823A (ja) * 2010-11-10 2012-06-21 Ricoh Co Ltd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EP2492024A2 (en) * 2011-02-25 2012-08-29 Ricoh Company, Ltd. Dry type cleaning case and dry type cleaning device
CN103402658A (zh) * 2011-02-25 2013-11-20 株式会社理光 干式清洁机架、干式清洁装置和干式清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55192A3 (en) 2014-11-19
US8713750B2 (en) 2014-05-06
JP2012121017A (ja) 2012-06-28
JP5712826B2 (ja) 2015-05-07
EP2455192B1 (en) 2018-07-25
CN102553862A (zh) 2012-07-11
US20120117749A1 (en) 2012-05-17
EP2455192A2 (en)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3862B (zh) 干式清洁箱及干式清洁设备
CN101722161B (zh) 除尘器
CN102649119B (zh) 干式清洁容器和干式清洁设备
US9597716B2 (en) Dry-type cleaning chassis, dry-type cleaning device, and dry-type cleaning system
KR20130045345A (ko) 건식 클리닝 하우징, 건식 클리닝 장치 및 건식 클리닝 방법
JP5793980B2 (ja)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14039921A (ja)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6492429B2 (ja)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分離板の装着方法
KR102126826B1 (ko) 흡기장치
JP5903867B2 (ja)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13121575A (ja)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5919787B2 (ja)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RU256768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акуумной чистки, содержащее узел с подвижной поверхностью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вибрирующего воздушного потока
JP6069917B2 (ja)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14226581A (ja)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性能評価装置及び洗浄媒体の選定方法
JP2016059837A (ja)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13085984A (ja)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5939067B2 (ja)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2012035193A (ja) 洗浄装置および洗浄方法
JP2015160200A (ja)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13132620A (ja) 洗浄媒体の補給構造、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14140805A (ja)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15202450A (ja)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16016400A (ja) 乾式クリーニング筐体及び乾式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