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8092A - 防振连结杆 - Google Patents

防振连结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8092A
CN102478092A CN2011103707167A CN201110370716A CN102478092A CN 102478092 A CN102478092 A CN 102478092A CN 2011103707167 A CN2011103707167 A CN 2011103707167A CN 201110370716 A CN201110370716 A CN 201110370716A CN 102478092 A CN102478092 A CN 102478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portion
connecting rod
inner core
pair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707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坂田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78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80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Spring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向防振衬套的橡胶状弹性部赋予压缩力。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防振连结杆(10),具备:杆主体(16),在一端部具有第一筒状部(12)且在另一端具有第二筒状部(14);第一防振衬套(18),设置于第一筒状部(12)内;第二防振衬套(20),设置于第二筒状部(14)内。杆主体(16)分为包括第一筒状部(12)的第一部分(40)和包括第二筒状部(14)的第二部分(42),第一部分(40)在第一筒状部(12)的周方向(C)的一处设有分割部分(44),在该分割部分形成为开口形状。另外,设置于第二部分(42)的保持部(50)保持分割部分(44)处于关闭状态,由此第一部分(40)和第二部分(42)结合成一体。

Description

防振连结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能防止汽车发动机对车体的振动的同时能作为用于将汽车发动机连结于车体的转矩杆等而使用的防振连结杆。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车体和振动发生源发动机之间设置有用于抑制发动机在滚动方向上的移动和振动的被称为转矩杆的防振连结杆。该防振连结杆一般具备:在长尺寸方向的两端部具有筒状部的杆主体,和具备内筒配件和橡胶状弹性部且设置于杆主体各筒状部内的一对防振衬套,并且将所述内筒配件作为安装部件安装于发动机或车体(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2)。
对于这种防振连结杆,下述专利文献3公开了如下形成方法:在长尺寸方向上将杆主体分开形成为多个部分,并通过将这些多个部分结合一体来形成转矩杆。但是,在该文献中,在位于两端的筒状部之间的臂部将杆主体分割,并通过熔接将这些结合成一体。
另一方面,在下述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将大径侧的筒状部与小径侧的筒状部和臂部分离而设置的防振连结杆。但是,在该文献中,将臂部连结于大径侧的防振衬套的内筒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139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183727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6-112553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8-749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地,作为防振连结杆的防振衬套的结构,有将事先成形的防振衬套安装于杆主体的筒状部而组合的情况、和将防振衬套的橡胶状弹性部直接一体成形在杆主体的筒状部上的情况。特别是后者的情况,难以对杆主体的筒状部进行缩径加工,因此,存在不能向成形后的橡胶状弹性部赋予压缩力的问题。向橡胶状弹性部赋予压缩力有利于抑制由成形时的收缩(收缩)所导致的特性降低,并且有利于利用橡胶状弹性部的预压缩来提高耐久性。因此,需要向防振衬套的橡胶状弹性部赋予压缩力,但在所述现有技术中,由于杆主体的结合一体化而无法向防振衬套橡胶状弹性部赋予压缩力。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向防振衬套的橡胶状弹性部赋予压缩力的防振连结杆。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防振连结杆,具备:杆主体、第一防振衬套(bush)和第二防振衬套。所述杆主体具有设置于长尺寸方向的一端部的第一筒状部和设置于长尺寸方向的另一端部的第二筒状部。所述第一防振衬套具备在所述第一筒状部内与其轴平行地配置的第一内筒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筒和第一筒状部之间的第一橡胶状弹性部。所述第二防振衬套设置于所述第二筒状部内。另外,所述防振连结杆的特征在于,所述杆主体分为包括所述第一筒状部的第一部分、和包括所述第二筒状部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周方向的一处设有分割部分,在该分割部分形成为开口形状,所述第二部分具备用于保持所述分割部分处于关闭状态的保持部,通过用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分割部分,由此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结合成一体。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防振连结杆中,第一筒状部在其周上的一处具备分割部分,并以该分割部分处于关闭的状态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结合成一体从而形成杆主体。通过将这样形成为打开状态的第一筒状部与第二部分的结合成一体,使该第一筒状部呈关闭状态,由此能够向第一橡胶状弹性部赋予压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案的防振连结杆的立体图。
图2是相同防振连结杆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的剖面图。
图4是沿图2的IV-IV线的剖面图。
图5是相同防振连结杆分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案的防振连结杆的主视图。
图7是相同防振连结杆分开状态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防振连结杆   12...第一筒状部        14...第二筒状部
16...杆主体            18...第一防振衬套      20...第二防振衬套
24...第一内筒          26...第一橡胶弹性部    28...弹性连结部
30、32...空洞部        34...阻挡橡胶部        36...第二内筒
38...第二橡胶弹性部    40...第一部分          42...第二部分
44...分割部分          44A...端部             45...缝隙
46...固定片部          48...卡合突起          49...嵌合凹处
50...保持部            52...夹持片部          54...卡止突起
56...倒角              58...凹槽              60...间隙
62...缝隙              C...周方向             L...长尺寸方向
M...垂直于长尺寸方向的方向      O1...第一筒状部的轴心
O2...第二筒状部的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防振连结杆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案)
图1-5表示作为一个实施方案的防振连结杆的转矩杆10。该转矩杆10安装于汽车车体和振动源发动机之间,用于抑制发动机在滚动方向的移动和振动。
转矩杆10包括:杆主体16、第一防振衬套18、第二防振衬套20,所述杆主体16在其长尺寸方向L的两端部分别具备大径的第一筒状部12和小径的第二筒状部14,所述第一防振衬套18设置于第一筒状部12内,所述第二防振衬套20设置于第二筒状部14内。
杆主体16包括所述第一筒状部12、第二筒状部14、设置于两筒状部12、14之间的臂部22,杆主体16由铝合金等轻金属或树脂等刚性材料形成。第一筒状部12和第二筒状部14的两者的轴O1、O2互相平行且与杆主体16的长尺寸方向L垂直而设置,第一筒状部12以大径形成。
在该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筒状部12在所述长尺寸方向L上的长度(即,直径)D1比在垂直于该长尺寸方向L的方向M上的长度(即,径)D2更大,其呈剖面椭圆形状的筒状。通过将其形成为这样的椭圆形状,在第一筒状部12的外周面上设置在所述垂直方向M上对置的一对平面部12A、12A。另一方面,第二筒状部14形成剖面圆形的圆筒状。
第一筒状部12上设置的第一防振衬套18具备:第一内筒24,其以与第一筒状部12轴平行且同轴状配置在第一筒状部12内;第一橡胶状弹性部26,其由橡胶弹性体构成,其设置于该第一内筒24和第一筒状部12之间并连结该两者。第一内筒24为由金属等构成的刚性部件,其连结于车体与发动机中任一个例如车体侧。
第一橡胶状弹性部26粘结固定在第一内筒24的外周面与第一筒状部12的内周面之间。在该例中,通过在第一内筒24与第一筒状部12之间一体硫化成形橡胶弹性体来形成第一橡胶状弹性部26。第一橡胶状弹性部26由一对弹性连结部28、28形成,所述弹性连结部28、28在垂直于所述长尺寸方向L的方向M上、在夹持第一内筒24的两侧连结支撑第一内筒24和第一筒状部24。详细地讲,如图2所示,在长尺寸方向L上的隔着第一内筒24的两侧设置有向第一内筒24的轴向X贯通的一对空洞部30、32,由此,形成上下一对的弹性连结部28、28,其用于连结第一内筒24的上下一对侧面和与该侧面对置的第一筒状部12的上下内周面之间。
一对空洞部30、32中比第一内筒24更靠近臂部22侧的空洞部32上设置有与第一橡胶状弹性部26连结的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阻挡橡胶部34。阻挡橡胶部34设置于第一筒状部12的内周面并从该内周面向第一内筒24侧突出形成。
设置于第二筒状部14上的第二防振衬套20包括:第二内筒36,其以与第二筒状部14轴平行且同轴状配置在第二筒状部14内;第二橡胶状弹性部38,其由橡胶弹性体构成,其设置于该第二内筒36和第二筒状部14之间。第二内筒36为由金属等构成的刚性部件,其连结于车体与发动机中任一个中的另一个例如发动机侧。
第二橡胶状弹性部38是设置在第二内筒36和第二筒状部14之间的整个圆周上的筒状橡胶部件,粘结固定(具体为硫化粘结)于第二内筒36的外周面。另外,第二防振衬套20以向轴向压入通过在于杆主体16的第二筒状部14的方式被第二防振20来安装,该第二防振衬套20具有硫化成形于第二内筒36的外周上的第二橡胶状弹性部38。
所述杆主体16分为包括第一筒状部12的第一部分40、和包括第二筒状部14的第二部分42,并通过将第一部分40和第二部分42结合一体化来形成。在该例中,第一部分40仅包括第一筒状部12,另一方面,第二部分42包括第二筒状部14和臂部22。
如图5所示,作为第一部分40的第一筒状部12在周方向C上的一处设置有分割部分44,由此,在分割部分44处形成为开口形状。即,分割部分44通过在第一筒状部12的圆周上切断一处,在该一处形成为在整个轴向X的切口的形状,由此,第一筒状部12呈剖面C字状。分割部分44设置在第一筒状部12的周方向C上的相当于与臂部22连结的连结部的位置上。
如图5所示,分割部分44在隔着缝隙45而对置的一对端部44A、44A上具备向第一筒状部12的轴直角方向(与轴向X垂直的方向)突出的一对固定片部46、46。即,固定片部46从所述端部44A向径向外侧突出而形成,通过将固定片部46的对置的面46A、46A接合(以下,将该面46A称为接合面)使分割部分44呈关闭状态。一对固定片46、46的顶端上分别设有互相向外突出的卡合突起48、48。即,卡合突起48从一对固定片部46、46的各顶端分别向互相分开的方向延伸设置,在该例中,垂直于固定片部46而突出形成。由此,在各固定片部46的所述接合面46A的相反侧形成有嵌合凹处49,其用于收纳后述保持部50的卡止突起54。另外,如图5所示,作为第一部分40的第一筒状部12以剖面Ω状形成。进而,如图2所示,一对固定片部46、46以通过接合剖面呈T字状的方式形成。
另一方面,第二部分42在臂部22的顶端部具备用于保持所述分割部分44处于关闭状态的保持部50,用该保持部50来保持分割部分44,由此使第一部分40与第二部分42结合成一体。如图2所示,保持部50以在所述一对固定片部46、46接合的状态下(即,分割部分44关闭的状态下)夹持该一对固定片部46、46的方式构成。
详细地讲,保持部50具备夹持接合的固定片部46、46的一对夹持片部52、52。夹持片部52在臂部22的顶端部向第一筒状部12侧突出而形成。另外,在一对夹持片部52、52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互相向内突出的卡止突起54、54,该卡止突起54用于卡止所述固定片部46、46的卡合突起48、48以免其在长尺寸方向L上发生脱落。即,卡止突起54分别从一对夹持片部52、52的各顶端向互相接近的方向延伸设置,在该例中,垂直于夹持片部52而突出形成。由此,如图5所示,保持部50形成为剖面T字状的凹状部,以嵌合使剖面呈T字状的上述的所述已接合的固定片部46、46与其进行嵌合的方式。形成为剖面T字状的凹状部。
如上所述,将分开形成为第一部分40和第二部分42的杆主体16结合成一体时,在将一对固定片部46、46在接合的状态下压入一对夹持片部52、52之间。详细地讲,将接合的固定片部46、46以使其在平行于第一筒状部12的轴芯O1方向上滑动的方式压入保持部50内,由此,该接合的固定片部46、46被一对夹持片部52、52夹持。由此,分割部44以关闭的状态被保持,并且第一部分40和第二部分42连结成一体。
此外,在该例中,分割部分44与保持部50的压入所产生的紧密嵌合,是在所述嵌合凹处49的各壁面49A、49B、49C和卡合突起48的顶端面48A以及与其接合的保持部50的各壁面50A之间形成。因此,考虑压入的操作性,在所述保持部50的各壁面50A的轴向X的两端部形成倒角56。另外,嵌合凹处49的相对侧面49A、49C上形成有在轴向X上延伸的凹槽58。进而,为防止压入时的变形对卡合突起48和臂部22的影响,在卡合突起48和与其对向的臂部22(即,第二部分42)的壁面22A之间确保存在间隙60(参照图2)。
若采用如上构成的转矩杆10,在将杆主体16分开为第一部分40和第二部分42的基础上,在构成第一部分40的第一筒状部12上设置分割部分44,并将该分割部分44以关闭的状态与第二部分42结合成一体从而形成杆主体16。这样,以打开状态形成的第一筒状部12通过与第二部分42的结合成一体呈关闭状态,由此就能赋予第一橡胶状弹性部26以压缩力。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橡胶状弹性部26因成形时的收缩所引起的特性降低,另外,通过预压缩第一橡胶状弹性部26能够实现耐久性的提高。
尤其是,在该例中,第一橡胶状弹性部26包括所述一对弹性连结部28、28,因此,通过使分割部分44呈关闭状态就能向第一橡胶状弹性部26有效地赋予压缩力。
另外,通过将分割部分44已接合的固定片部46、46在与长尺寸方向L垂直的所述轴向X上压入保持部50中来使其固定在保持部50上,因此,在对该长尺寸方向L施加主要负荷的转矩杆10上能充分确保基于该保持部50的杆主体16的结合强度。
另外,将转矩杆10如所述那样分开为第一部分40和第二部分42,在对第一橡胶状弹性部26进行硫化成型时,在成型模上只设置第一部分40就可以,因此成形对象变小。由此,成型模的小型化、同时形成多个成形品的多个成形品取得变得容易,且制造性提高。另外,由于分割为第一部分40和第二部分42,例如,通过只改变大径侧的第一部分40,将第二部分42通用化,由此在减少部件数的同时能进行各种各样的产品扩展。由此,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案中,通过在相当于第一筒状部12的与臂部22连结的连结部位置上设置分割部分44,设置于臂部22侧的空洞部32的阻挡橡胶部34也以分割部分44为界分开设置。在该例中,如图2所示,阻挡橡胶部34即使在分割部分44关闭的状态下也在周方向C上具有缝隙62而以分离状态形成。由此,能使阻挡橡胶部34的自由长度变长并能在发动机的转矩增大时降低动弹簧常数,因此,能够降低加速时的噪音,并且能够通过设置分割部分44来简单地形成这种结构。
(第二实施方案)
图6和图7表示了作为第二实施方案的防振连结杆的转矩杆10A。第二实施方案在将第一筒状部12的轴芯O1相对于第二筒状部14的轴芯O2垂直而设置这一点上与两轴芯O1、O2平行设置的第一实施方案不同。
即,在该例中,小径侧的第二筒状部14形成为相对于第一实施方案的转矩杆10转动90°的形状。因此,在该例中,设置成固定片部46对保持部50的压入方向与第二筒状部14的轴向垂直而不是平行。设置于第二筒状部14内的第二防振衬套20包括:第二内筒36,其以与第二筒状部14轴平行且同轴状配置在第二筒状部14内;第二橡胶状弹性部38,由橡胶弹性体构成,设置于该第二内筒36和第二筒状部14之间,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案相同。另外,第一筒状部12、第一防振衬套18、分割部分44以及保持部50的结构、以及其他的结构和作用效果与第一实施方案相同,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其他实施方案)
在所述实施方案中,设置第一筒状部12为椭圆形状,但也可仅仅是圆形,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另外,在所述实施方案中,大径侧的第一橡胶状弹性部26由一对弹性连结部28、28构成,但第一橡胶状弹性部26的结构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另外,在所述实施方案中,小径侧的第二橡胶状弹性部38是在整个圆周上由筒状橡胶部件形成的,设置孔部等也可以,另外,第二橡胶状弹性部38可以通过硫化成形在第二筒状部14内一体成形,或将具备外筒配件的第二防振衬套安装于第二筒状部14内也可,对于第二防振衬套20的结构并无特别限定。另外,在所述实施方案中,在分割部分44的固定片部46上设置了卡合突起48并在保持部50的夹持片部52上设置了卡止突起54,但两者的形状只是例示了优选的一个例子而已,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另外,保持部50只要是能够保持分割部分44处于关闭状态的部件,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案的结构。另外,在所述实施方案中,第一部分40仅由第一筒状部12构成,但第一部分40也可以由第一筒状部12和臂部22的一部分或全部构成。其他虽不一一例举,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以下列举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1.一种防振连结杆,具备:杆主体,其具有设置于长尺寸方向的一端部的第一筒状部和设置于长尺寸方向的另一端部的第二筒状部;第一防振衬套,其具备在所述第一筒状部内与其轴平行地配置的第一内筒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筒和第一筒状部之间的第一橡胶状弹性部;第二防振衬套,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筒状部内,
在该防振连结杆中,
所述杆主体分为包括所述第一筒状部的第一部分、和包括所述第二筒状部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周方向的一处设有分割部分,在该分割部分形成为开口形状,所述第二部分具备用于保持所述分割部分处于关闭状态的保持部,通过用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分割部分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结合成一体。
2.在所述1的方案中,所述分割部分在利用缝隙而对置的一对端部上具备向所述第一筒状部的轴直角方向突出的一对固定片部,所述保持部用于在所述一对固定片部接合的状态下夹持该一对固定片部。
3.在所述2的方案中,所述保持部具备用于夹持已接合的所述固定片部的一对夹持片部,将已接合的所述固定片部在与所述第一筒状部的轴芯平行的方向上压入所述一对夹持片部之间,由此,已接合的所述固定片部被所述一对夹持片部夹持。
4.在所述3的方案中,在所述一对固定片部的顶端分别设有互相向外突出的卡合突起,在所述一对夹持片部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互相向内突出并用于卡止所述卡合突起的卡止突起。
5.在所述4的方案中,在夹持所述固定片部的所述保持部的各壁面上,在其轴向两端部形成有倒角。
6.在所述4或5的方案中,所述固定片部在接合面的相反侧具备用于收纳所述卡止突起的嵌合凹处,在所述嵌合凹处的侧面形成有向轴向延伸的凹槽。
7.在所述4-6任一个方案中,确保在所述卡合突起和与其对置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壁面之间有间隙。
8.在所述1-7任一个方案中,所述第一橡胶状弹性部具有一对弹性连结部,所述弹性连结部在垂直于所述杆主体的长尺寸方向的方向上,于所述第一内筒两侧连结支撑所述第一内筒和所述第一筒状部。
9.在所述8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防振衬套在所述杆主体的长尺寸方向上,于隔着所述第一内筒的两侧具有在第一内筒轴向X上贯通的一对空洞部,所述一对空洞部中比第一内筒更靠近所述臂部侧的空洞部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内周面向所述第一内筒侧突出的阻挡橡胶部,所述阻挡橡胶部以所述分割部分为界而分开设置。
10.在所述9的方案中,所述阻挡橡胶部在关闭所述分割部分的状态下以在周方向上具有缝隙而分离的状态形成。
11.在所述1-10任一个方案中,所述第一筒状部与第二筒状部相比直径更大。
12.在所述1-11任一个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第一筒状部,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第二筒状部和所述臂部,所述分割部分设置在第一筒状部的周方向上相当于与所述臂部连结的连结部的位置上。
13.在所述1-12任一个方案中,所述第二防振衬套具备:在所述第二筒状部内与其轴平行地配置的第二内筒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筒和第二筒状部之间的第二橡胶状弹性部,所述第一筒状部的轴心与所述第二筒状部的轴芯相平行而设置。
14.在所述1-12任一个方案中,所述第二防振衬套具备:在所述第二筒状部内与其轴平行地配置的第二内筒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筒和第二筒状部之间的第二橡胶状弹性部,所述第一筒状部的轴心与所述第二筒状部的轴芯相垂直而设置。

Claims (14)

1.一种防振连结杆,具备:
杆主体,其具有设置于长尺寸方向的一端部的第一筒状部和设置于长尺寸方向的另一端部的第二筒状部;
第一防振衬套,其具备在所述第一筒状部内与其轴平行地配置的第一内筒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筒和第一筒状部之间的第一橡胶状弹性部;
第二防振衬套,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筒状部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主体分为包括所述第一筒状部的第一部分、和包括所述第二筒状部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周方向的一处设有分割部分,在该分割部分形成为开口形状,所述第二部分具备用于保持所述分割部分处于关闭状态的保持部,通过用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分割部分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结合成一体。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连结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部分在利用缝隙而对置的一对端部上具备向所述第一筒状部的轴直角方向突出的一对固定片部,所述保持部用于在所述一对固定片部接合的状态下夹持该一对固定片部。
3.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振连结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具备用于夹持已接合的所述固定片部的一对夹持片部,将已接合的所述固定片部在与所述第一筒状部的轴芯平行的方向上压入所述一对夹持片部之间,由此,已接合的所述固定片部被所述一对夹持片部夹持。
4.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振连结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固定片部的顶端分别设有互相向外突出的卡合突起,在所述一对夹持片部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互相向内突出并用于卡止所述卡合突起的卡止突起。
5.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振连结杆,其特征在于,在夹持所述固定片部的所述保持部的各壁面上,在其轴向两端部形成有倒角。
6.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振连结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部在接合面的相反侧具备用于收纳所述卡止突起的嵌合凹处,在所述嵌合凹处的侧面形成有向轴向延伸的凹槽。
7.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振连结杆,其特征在于,确保在所述卡合突起和与其对置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壁面之间有间隙。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连结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状弹性部具有一对弹性连结部,所述弹性连结部在垂直于所述杆主体的长尺寸方向的方向上,于所述第一内筒两侧连结支撑所述第一内筒和所述第一筒状部。
9.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振连结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振衬套在所述杆主体的长尺寸方向上,于隔着所述第一内筒的两侧具有在第一内筒轴向X上贯通的一对空洞部,
所述一对空洞部中比第一内筒更靠近所述臂部侧的空洞部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内周面向所述第一内筒侧突出的阻挡橡胶部,所述阻挡橡胶部以所述分割部分为界而分开设置。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振连结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橡胶部在关闭所述分割部分的状态下以在周方向上具有缝隙而分离的状态形成。
11.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连结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状部与第二筒状部相比直径更大。
12.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连结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第一筒状部,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第二筒状部和所述臂部,所述分割部分设置在第一筒状部的周方向上相当于与所述臂部连结的连结部的位置上。
13.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连结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防振衬套具备:在所述第二筒状部内与其轴平行地配置的第二内筒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筒和第二筒状部之间的第二橡胶状弹性部,
所述第一筒状部的轴心与所述第二筒状部的轴芯相平行而设置。
14.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连结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防振衬套具备:在所述第二筒状部内与其轴平行地配置的第二内筒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筒和第二筒状部之间的第二橡胶状弹性部,
所述第一筒状部的轴心与所述第二筒状部的轴芯相垂直而设置。
CN2011103707167A 2010-11-24 2011-11-21 防振连结杆 Pending CN1024780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1593 2010-11-24
JP2010261593A JP5615677B2 (ja) 2010-11-24 2010-11-24 防振連結ロッ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8092A true CN102478092A (zh) 2012-05-30

Family

ID=46090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707167A Pending CN102478092A (zh) 2010-11-24 2011-11-21 防振连结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615677B2 (zh)
CN (1) CN10247809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8458A (zh) * 2012-07-09 2014-01-2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总成悬置扭杆及其安装结构
CN104228537A (zh) * 2013-06-09 2014-12-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8556613A (zh) * 2018-03-30 2018-09-21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高抗振的车辆连杆支架
CN114623191A (zh) * 2020-12-11 2022-06-14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6652A (zh) * 2021-05-20 2022-11-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扭矩杆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21571A1 (en) * 1989-10-02 1991-04-10 Gencorp Inc. Mounting devices
JP2006189096A (ja) * 2005-01-06 2006-07-20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トルクロッド
WO2006077622A1 (ja) * 2005-01-18 2006-07-27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防振装置
CN101687456A (zh) * 2007-07-12 2010-03-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稳定器的支承结构及稳定器的支承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7896A (ja) * 2001-02-01 2002-08-14 Tokai Rubber Ind Ltd 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用防振支持体および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
JP2006112553A (ja) * 2004-10-15 2006-04-27 Yamashita Rubber Co Ltd トルクロッド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21571A1 (en) * 1989-10-02 1991-04-10 Gencorp Inc. Mounting devices
JP2006189096A (ja) * 2005-01-06 2006-07-20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トルクロッド
WO2006077622A1 (ja) * 2005-01-18 2006-07-27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防振装置
CN101687456A (zh) * 2007-07-12 2010-03-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稳定器的支承结构及稳定器的支承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8458A (zh) * 2012-07-09 2014-01-2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总成悬置扭杆及其安装结构
CN104228537A (zh) * 2013-06-09 2014-12-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4228537B (zh) * 2013-06-09 2017-04-05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8556613A (zh) * 2018-03-30 2018-09-21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高抗振的车辆连杆支架
CN114623191A (zh) * 2020-12-11 2022-06-14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CN114623191B (zh) * 2020-12-11 2023-05-16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15677B2 (ja) 2014-10-29
JP2012112444A (ja) 201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7912B2 (en)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CN102478092A (zh) 防振连结杆
US20090289399A1 (en) Vibration-isolating bush
CN106864240B (zh) 安装支架的结构
US8794605B2 (en) Anti-vibration connecting rod
WO2012056635A1 (ja) タンク用ゴムクッション
CN107107691B (zh) 用于机动车的结构构件
KR20120080570A (ko) 탄성 부싱, 특히, 합성 조향 부싱
JP6343535B2 (ja) 筒型防振装置
KR20110015813A (ko) 자동차용 볼 조인트 어셈블리 및 그 제작 방법
KR102131754B1 (ko) 마이크로 전단 허브 이중 링 아이솔레이터
CN109424691A (zh) 液压式发动机悬置
DE102013112309A1 (de) Manschetteneinheit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hierfür
CN109844355A (zh) 减振装置
CN104937303B (zh) 筒形隔振装置
CN107131412A (zh) 用于将成套设备、尤其是泵固定在机动车上的保持件
JP2006242289A (ja) 防振ブッシュ
CN105443646A (zh) 防振衬套
JP6099473B2 (ja) スタビライザブッシュ
KR101705169B1 (ko) 부시형 마운트
CN107013622A (zh) 上支撑件用的缓冲体
US20140300040A1 (en) Chassis bushing with integrated travel limiter
KR101575530B1 (ko) Ctba용 트레일링암 부시와 이를 적용한 차량용 ctba
CN203404381U (zh) 一种防尘减振罩
JP2009180330A (ja) 自動車用筒形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