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9040A - 聚酯膜、层合膜及使用其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太阳能电池 - Google Patents

聚酯膜、层合膜及使用其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太阳能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9040A
CN102449040A CN2010800235100A CN201080023510A CN102449040A CN 102449040 A CN102449040 A CN 102449040A CN 2010800235100 A CN2010800235100 A CN 2010800235100A CN 201080023510 A CN201080023510 A CN 201080023510A CN 102449040 A CN102449040 A CN 102449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resin
film
crystalline polyester
disperse phase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35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9040B (zh
Inventor
青山滋
岛津绫子
盐见笃史
高桥弘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49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9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9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9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01L31/0481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ncapsulation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01L31/049Protective back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9921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5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including a second componen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particles
    • Y10T428/254Polymeric or resinous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耐湿热性和其他特性(耐紫外线性、光反射性等)优异的聚酯膜。通过使用该聚酯膜,可以提供一种耐湿热性、耐紫外线性优异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并且通过使用该太阳能电池背板,可以提供一种高耐久的太阳能电池。所述聚酯膜包含形成有海岛结构的二种结晶性聚酯树脂及粒子,其特征在于,将形成连续相(也称作海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A的结晶化温度设为TccA、形成分散相(也称作岛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结晶化温度设为TccB时,满足下述(1)式,且上述分散相的扁平度为3以上,且上述粒子总数的70%以上存在于上述分散相中,或者与上述分散相相接触。TccA-TccB≥5℃ (1)式

Description

聚酯膜、层合膜及使用其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太阳能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特别优选用作太阳能电池背板的聚酯膜,另外,还涉及使用该膜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和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聚酯(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在机械特性、热特性、耐化学药品性、电特性、成型性方面优异,用于多种用途。将该聚酯树脂成膜得到聚酯膜,其中的双轴定向聚酯膜,从其机械的特性、电特性等方面考虑,可作为覆铜层合板、太阳能电池背板、胶带、挠性印刷基板、薄膜开关、面状发热体、或扁平电缆等电绝缘材料、磁记录材料、电容器用材料、包装材料、汽车用材料、建筑材料、摄影用途、图解用途、热敏转印用途等各种工业材料使用。
上述用途中,特别是对于于户外使用的电绝缘材料(例如太阳能电池背板等)、汽车用材料、建筑材料等,大多数情况下长时间在温度和湿气方面非常苛刻的环境下使用,但常用的聚酯树脂因水解而分子量降低,而且发生脆化,机械物性等降低,因此要求对于其的改善、即提高耐湿热性。
因此,已经进行了多种尽量抑制聚酯树脂水解的研究。例如公开了一种聚酯树脂,所述聚酯树脂以特定量含有碱金属、碱土类金属、磷,还含有来自催化剂残渣的内部析出粒子(专利文献1);研究了下述技术,即,添加环氧化合物(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或聚碳化二亚胺(专利文献4),提高聚酯树脂本身的耐湿热性。另外,对于双轴定向聚酯膜,进行了研究,即通过使膜为高IV(高固有粘度),且控制面定向度,由此提高耐湿热性(专利文献5)。
另一方面,为了适用于上述用途,期望还赋予耐湿热性以外的特性(例如平滑性、耐紫外线性、反射性等)使其高功能化。因此,还进行了下述研究,即,将2成分以上的聚酯和其他成分混合使其更高功能化(例如专利文献6、7、8)。
但是,为了使聚酯膜、特别是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元为主要构成成分的聚酯膜高功能化,在混合其他成分(例如紫外线吸收剂や、无机粒子等)时,混炼时由水解等导致发生劣化,所得膜虽然体现出添加的成分的功能,但是存在耐湿热性降低之类的问题。
专利文献1:特开昭60-315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9-2277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7-302878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表平11-506487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07-70430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03-155403号公报
专利文献7:特开平2-163155号公报
专利文献8:特开平2-1916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即,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聚酯膜,所述聚酯膜的耐湿热性优异,而且能够同时实现其他特性(特别是耐紫外线性、光反射性等)。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构成。即,本发明的要点在于,
(A)一种聚酯膜,所述聚酯膜包含形成有海岛结构的二种结晶性聚酯树脂及粒子,其特征在于,将形成连续相(也称作海相(matrixphase))的结晶性聚酯树脂(以下称作结晶性聚酯树脂A)的结晶化温度设为TccA、形成分散相(也称作岛相(domain phase))的结晶性聚酯树脂(以下称作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结晶化温度设为TccB时,满足下述(1)式,且所述分散相的扁平度为3以上,且上述粒子总数的70%以上存在于上述分散相中,或者与上述分散相相接触。
TccA-TccB≥5℃   (1)式
(B)如上述(A)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构成上述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聚酯中含有相对于总重复单元为85摩尔%以上的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单元。
(C)如上述(A)或(B)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分散相以下述范围存在,即,以膜厚度方向的每1μm单位长度中的平均个数计,在0.1个/μm以上5个/μm以下的范围内。
(D)如上述(A)~(C)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膜,其中,在聚酯膜中含有0.5~30重量%的上述粒子。
(E)如上述(A)~(D)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膜,其中,在温度125℃、相对湿度100%RH的气氛下处理48小时后的伸长率保持率为30%以上,且在温度60℃、50%RH的气氛下,用强度100mW/cm2的金属卤化物灯(波长范围:295~450nm、峰波长:365nm)照射48小时后的伸长率保持率为20%以上。
(F)一种层合膜,是将上述(A)~(E)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层合在其他膜上形成的。
(G)一种层合膜,是将上述(A)~(E)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层合在最外层上形成的。
(H)一种聚酯膜,所述聚酯膜包含形成有海岛结构的二种结晶性聚酯树脂及粒子,其特征在于,将形成连续相(也称作海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以下称作结晶性聚酯树脂A)的结晶化温度设为TccA、形成分散相(也称作岛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以下称作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结晶化温度设为TccB时,满足下述(1)式,且所述分散相的扁平度为3以上,且在温度125℃、相对湿度100%RH的气氛下处理48小时后的伸长率保持率为30%以上。
TccA-TccB≥5℃   (1)式
(I)一种聚酯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至少使用满足下述(1)式、且具有海岛结构形成性的二种结晶性聚酯树脂(此处,形成连续相(也称作海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称作结晶性聚酯树脂A,形成分散相(也称作岛相)的分散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称作结晶性聚酯树脂B),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中添加粒子使其分散的工序;
在分散有上述粒子的结晶性聚酯B中混合结晶性聚酯A、挤出为片状的工序;和
将所述挤出的片状物拉伸的工序。
TccA-TccB≥5℃  (1)式
(此处,TccA为结晶性聚酯树脂A的结晶化温度,TccB为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结晶化温度。)
(J)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使用上述(A)~(H)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膜或层合膜。
(K)一种太阳能电池,使用上述(J)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
(L)如上述(K)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由上述(A)~(E)中任一项所述的膜构成的层朝向外部露出。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聚酯膜,该聚酯膜能够同时具有优异的经时高耐湿热性和其他特性(特别是耐紫外线性和光反射性等)。进而,通过使用上述聚酯膜从而提供具有高耐久性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及使用其的太阳能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本发明的膜的太阳能电池的截面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聚酯包括结晶性聚酯和非晶性聚酯,通常的结晶性聚酯中存在结晶部和非晶部。拉伸上述结晶性聚酯树脂时一部分非晶部中因定向而形成聚酯发生类似结晶化的部分(以下称作定向结晶化部),但非晶部不会全部发生类似结晶化。此处,认为非晶部与结晶部、定向结晶化部相比,处于密度低、平均分子间距离大的状态。本发明人等对聚酯的湿热分解进行了研究,阐明了下述情况,即,(1)聚酯膜被暴露在湿热气氛下时,水分(水蒸汽)通过密度低的该非晶部的分子间进入到内部,使非晶部增塑,提高分子的运动性;另外,(2)聚酯的羧基末端的质子作为反应催化剂发挥作用,水解分子运动性提高的非晶部;(3)进行水解并使其低分子量化时,分子运动性进一步提高,上述情况反复发生,结果发生膜的脆化,最终即使为轻微的冲击也会变为导致断裂的状态。因此,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i)通过使与结晶性聚酯树脂A相比、于低温下易于结晶化的结晶性聚酯树脂B分散在作为基质的结晶性聚酯树脂A中,由此可以阻止水分进入到聚酯膜内部,抑制水解反应;进而,(ii)对于为了赋予所期望的特性而添加的粒子(例如具有紫外线吸收能力的粒子和光反射性优异的粒子),使其分散从而使其存在于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内部或与其接触,用结晶性聚酯树脂B覆盖粒子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由此,能够抑制基于粒子原先所具有的吸附水和粒子表面的催化剂作用而发生的水解反应,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另外,还完成了几个经过改良的发明。
以下举出具体例同时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聚酯膜中,使用二种结晶性聚酯树脂。此处所谓结晶性,具体而言是指按照JIS K7122(参照JIS手册1999年版)所述的方法,以升温速度20℃/min将树脂从25℃加热到300℃(第一轮)、在该状态下保持5分钟后,然后急速冷却至25℃以下,再次以20℃/min的升温速度从室温升温到300℃,在所得第二轮的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图中,由熔融峰的峰面积求出的结晶熔融热量ΔHm为1J/g以上的树脂。使用不具有结晶性的树脂时,即使进行拉伸、热处理,也无法形成充分的定向结晶化部,耐湿热性方面差。另外,从膜的耐热性、尺寸稳定性、耐紫外线性方面考虑,容易得到不理想的结果。
优选该二种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结晶性高,作为结晶熔融热量,优选使用5J/g以上、较优选10J/g以上、更优选15J/g、特别优选20J/g以上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通过使用具有结晶性的树脂,可以进一步提高利用拉伸、热处理的定向结晶化,结果可以得到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更优异的聚酯膜。
该二种结晶性聚酯树脂在膜中形成海岛结构。本发明中,海岛结构形成性,是指该二种结晶性聚酯具有能够形成海岛结构的性质。作为具有海岛结构形成性的树脂,可以举出使用相互之间非相容性的树脂。但是,使用二种结晶性聚酯树脂的本发明中,相互之间非相容的组合很少见。本发明中,除了使用该非相容的二种聚酯的情况之外,例如通过使用该二种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熔点差及熔融粘度比在特定的范围内的结晶性聚酯树脂,也可以在膜中容易地形成海岛结构。
具体而言,通过使用满足以下(2)式及以下(3)式的二种聚酯树脂,可以容易地形成海岛结构。
TmB-TmA≥10℃    (2)式
(此处,TmA为形成连续相(也称作海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以下称作结晶性聚酯树脂A)的熔点,TmB为形成分散相(也称作岛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以下称作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熔点。)
此处熔点TmA及TmB,按照JIS K7122(参照JIS手册1999年版)所述的方法,以升温速度20℃/min将树脂从25℃加热到300℃以20℃/分的升温速度(第一轮),在该状态下保持5分钟保持后,然后急速冷却至25℃以下,再次以20℃/min的升温速度从室温升温至300℃,求出所得第二轮的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图中的熔融热峰的峰顶的温度。
理想情况为,选择TmB-TmA优选15℃以上、较优选20℃以上的两结晶性聚酯树脂。TmB-TmA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但从熔融混炼时的温度、及过滤压力的方面考虑,优选为55℃以下。
ηA/ηB≤0.7    (3)式
(此处,ηA为结晶性聚酯树脂A的熔融粘度,ηB为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熔融粘度。)
此处熔融粘度ηA及ηB,是指将于温度290℃下熔融5分钟后得到的结晶性聚酯树脂A、结晶性聚酯树脂B分别以200sec-1的剪切速度从直径1mm、长10mm的模中挤出时的粘度(poise)。另外,ηA/ηB,较优选为0.6以下、最优选为0.4以下,是理想的。ηA/ηB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从熔融混炼时的温度、及过滤压力的方面考虑,优选为0.05以上。
一般认为上述不是非相容的树脂的组合的情况下的海岛结构的形成通过下述机制形成。即,通过使TmB-TmA为10℃以上、ηA/ηB为0.7以下,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熔点附近的熔融挤出温度下进行熔融挤出时,在结晶性聚酯树脂A及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熔融状态(熔融粘度)下产生差异。通常认为,为了形成膜,将结晶性聚酯树脂A和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碎片混合,在利用挤出机等进行挤出时施加剪切力,此时,剪切能专门消耗在结晶性聚酯树脂A上,剪切力不会充分地传到结晶性聚酯树脂B,因此结晶性聚酯树脂B由流动而导致发生分散,但难以混入结晶性聚酯树脂A中。通过使TmB-TmA≥10℃、ηA/ηB≤0.7,熔融混炼时结晶性聚酯树脂B不与结晶性聚酯树脂A完全相容,或者不使分散直径极度变小,能够形成海岛结构,即使为所得聚酯膜也可以提高耐湿热性。
本发明中,结晶性聚酯树脂A及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熔点Tm满足上述式(2)时,从海岛结构形成性的方面考虑,是理想的,而且从耐热性和加工性方面考虑,均优选为245℃以上。熔点Tm达不到245℃时,有时膜的耐热性差,故不优选。另外,熔点Tm高于320℃时,有时难以进行挤出加工,故不优选。通过使本发明的聚酯膜中的熔点TmA及TmB为245℃以上300℃以下,可以形成同时实现耐热性和加工性的聚酯膜。
本发明中,将结晶性聚酯树脂A的结晶化温度设定为TccA、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结晶化温度设定为TccB时,结晶性聚酯树脂A、结晶性聚酯树脂B必须满足以下(1)式。
TccA-TccB≥5℃    (1)式
优选TccA-TccB≥10℃,较优选TccA-TccB≥15℃。该结晶化温度之差大时,表示结晶性聚酯树脂B与结晶性聚酯树脂A相比,易于结晶化,因此,在结晶性高的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体分散于膜中的本发明中,阻止水分从膜表面进入到膜内部,抑制水解反应,因此,可以提高聚酯膜的耐湿热性。能够抑制水解反应的进行,即使暴露在湿热气氛中也可以抑制伸长率降低。进而,能够抑制下述由粒子引起的水解等劣化,能够提高聚酯膜的耐湿热性。只要满足上述(1)式即可,对TccB的范围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200℃以下,较优选为170℃以下,更优选为150℃以下。另外,TccA的范围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选择组合使其满足上述范围后进行使用。TccA和TccB,按照JIS K7122(参照JIS手册1999年版)所述的方法,以升温速度20℃/min将树脂从25℃加热到300℃(第一轮),在该状态下保持5分钟后,然后急速冷却至25℃以下,再次以20℃/min的升温速度从室温升温至300℃,求出所得第二轮的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图中的结晶化峰的峰顶温度。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树脂的相容性、熔融粘度和混炼的操作方法,有时在熔融挤出的过程中,结晶性聚酯树脂A和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一部分相互混合,上述情况下,实际在结晶化进行的过程中的TccA与TccB之差与熔融挤出前的原料树脂的TccA与TccB之差相比,有时稍变小。考虑到上述可能性,从提高耐湿热性的观点考虑,熔融挤出前的结晶性聚酯树脂A的TccA与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TccB之差,为10℃以上、优选为15℃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是理想的。
本发明中,结晶性聚酯树脂A及结晶性聚酯树脂B如下得到:1)将二羧酸成分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以下统称为“二羧酸成分”)与二元醇成分缩聚;2)将在一分子内具有羧酸或羧酸衍生物部分和羟基的化合物缩聚;及将1)和2)组合。另外,结晶性聚酯树脂的聚合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
在1)中,作为二羧酸成分,可以举出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癸二酸、十二双酸、二聚酸、二十烷二酸、庚二酸、壬二酸、甲基丙二酸、乙基丙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类;金刚烷二甲酸、降冰片烯二酸、异山梨醇、环己二酸、萘烷二甲酸等脂环族二羧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1,4-萘二甲酸、1,5-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1,8-萘二甲酸、4,4’-联苯二甲酸、4,4’-二苯基醚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苯基二氢化茚二甲酸、蒽二甲酸、菲二甲酸、9,9’-二(4-羧基苯基)芴酸等芳香族二羧酸等二羧酸、或其酯衍生物等作为代表例,但不限定于此。另外,它们也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多种。另外,结晶性聚酯树脂A及结晶性聚酯树脂B可以分别为相容的聚酯树脂的混合物。
另外,也可以使用下述二羧基化合物,所述二羧基化合物是将多个l-丙交酯、d-丙交酯、羟基苯甲酸等羟基酸类及其衍生物、和该羟基酸类连接在上述二羧酸成分的羧基末端等缩合得到的。
另外,作为二元醇成分,可以举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等脂肪族二元醇类;环己烷二甲醇、螺环二醇、异山梨醇等脂环式二元醇类;双酚A、1,3-苯二甲醇,1,4-苯二甲醇、9,9’-二(4-羟基苯基)芴等芳香族二元醇类;等二元醇等作为代表例,但不限定于此。另外,它们也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多种。另外,还可以使用下述二羟基化合物,所述二羟基化合物是将二元醇类与上述二元醇成分的羟基末端缩合从而形成的。
另外,在2)中,作为在一分子内具有羧酸或羧酸衍生物骨架和羟基的化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l-丙交酯、d-丙交酯、羟基苯甲酸等羟基酸及其衍生物、羟基酸类低聚物、羟基酸与二羧酸的一方羧基缩合得到的物质等。本发明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A以及结晶性聚酯树脂B,只要满足上述(1)式、且为具有海岛结构形成性的树脂的组合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上述组合,例如可以举出下述组合,即,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A,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点255℃、结晶化温度160℃)、聚对苯二甲酸萘酯(熔点263℃、结晶化温度23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点225℃、结晶化温度50℃)、或以它们为主要构成成分的共聚物,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B,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熔点290℃、结晶化温度130℃)或以它们为主要构成成分的共聚物等。从通过进行双轴拉伸进行高定向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机械强度和耐湿热性的方面考虑,较优选下述组合,即,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A,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萘酯、或以它们为主要构成成分的共聚物,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B,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或以其为主要构成成分的共聚物。需要说明的是,熔融粘度可以通过聚合度或交联成分的导入等来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聚酯膜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B,对于由二羧酸成分为对苯二甲酸、二元醇成分为环己烷二甲醇构成的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单元,优选为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总重复单元的85摩尔%以上,较优选为9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其上限值为100摩尔%。该结晶性聚酯树脂B中所含的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单元达不到85摩尔%时,与结晶性聚酯树脂A混炼时,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体变小,无法阻挡进入膜内部的水分,在结晶性聚酯树脂A和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界面易于进行酯交换反应,有时降低聚酯膜的耐湿热性。本发明的聚酯膜中,通过使结晶性聚酯树脂B中所含的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单元为85摩尔%以上,可以形成耐湿热性优异的聚酯膜。作为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单元之外的成分,例如作为二羧酸成分,可以举出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癸二酸、十二双酸、二聚酸、二十烷二酸、庚二酸、壬二酸、甲基丙二酸、乙基丙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类;金刚烷二甲酸、降冰片烯二酸、异山梨醇、环己二酸、萘二甲酸等脂环族二羧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1,4-萘二甲酸、1,5-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1,8-萘二甲酸、4,4’-联苯二甲酸、4,4’-二苯基醚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苯基二氢化茚二甲酸、蒽二甲酸、菲二甲酸、9,9’-二(4-羧基苯基)芴酸等芳香族二羧酸等二羧酸、或其酯衍生物、另外,作为二元醇成分,例如可以举出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等脂肪族二元醇类;1,4-环己烷二甲醇、螺环二醇、异山梨醇等脂环式二元醇类;双酚A、1,3-苯二甲醇,1,4-苯二甲醇、9,9’-二(4-羟基苯基)芴等芳香族二元醇类等二元醇等作为代表例,但不限定于此,另外,在本发明中,作为其他成分,也可以含有下述间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单元,即,将作为二羧酸成分的间苯二甲酸、和作为二元醇成分的环己烷二甲醇共聚得到。
本发明的聚酯膜中,结晶性聚酯树脂B形成分散相,但其扁平度必须为3以上。通过使分散相的扁平度为3以上,可以有效地体现出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高耐湿热性、耐水性,经历长时间能够保持机械强度。
此处所谓分散相的扁平度,是指分散相的膜厚度方向的平均厚度d与主面的长轴长度a的比a/d,按照下述(1)~(7)的顺序求出。
(1)使用切片机,在厚度方向上不破坏膜截面,制作薄膜切片状的观察样品。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样品,准备2种薄膜切片,即,在与膜的长度方向(MD)平行的方向上切断得到的MD截面薄膜切片,在与宽度方向(TD)平行的方向上切断得到的TD截面薄膜切片。
(2)使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EM)(日立制作所(株)制透射式电子显微镜“H-7100FA”),将所得MD截面薄膜切片放大10000倍观察,得到图像。在膜内随机确定观察位置。另外,在该图像中,难以分辨分散相时,适当使用锇酸、氧化钌等事先对膜进行染色。需要说明的是,膜的厚度方向与图像的上下方向一致。
(3)针对在图像中确认到的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求出膜厚度方向的厚度与长轴长度。此处所谓长轴长度,是指与膜面方向平行、且在分散相内能够引出的线段中最长的线段的长度。另外,膜厚度方向的厚度,是指通过上述线段的中点、且从位于与该线段垂直的直线上的分散相的一端(上端)至另一方的一端(下端)的距离。图像内观察到的至少20个以上的分散相中,进行同样的操作,取其平均值,求出MD截面中的膜厚度方向的平均厚度和平均长轴长度。
(4)随机改变膜的取样位置,进行与(1)至(3)同样的操作共计10次,取每次求出的平均长轴长度的平均值,得到最终的MD截面中的平均长轴长度。同样地取膜厚度方向的平均厚度的平均值,得到最终的MD截面中的膜厚度方向的平均厚度。
(5)对于TD截面薄膜切片,与利用MD截面薄膜切片的情况同样地进行测定,得到最终的TD截面中的长轴长度、和最终的TD截面中的膜厚度方向的平均厚度。
(6)将最终的MD截面中的长轴长度、和最终的TD截面中的膜厚度方向的平均厚度中大的一方作为主面的长轴长度(a),将平均厚度(d)作为其截面中的最终的膜厚度方向的平均厚度。
(7)将上述(6)中得到的长轴长度a除以膜厚度方向的平均厚度d得到的值(a/d)作为该分散相中的扁平度。
本发明的聚酯膜中,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扁平度较优选为6以上,更优选为9以上。
作为使扁平度为3以上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下述方法:对结晶性聚酯树脂B分散于结晶性聚酯树脂A中并使其片材化得到的材料1’)以面积拉伸倍率为1.5倍以上进行单轴或双轴拉伸;2’)在厚度方向上以辊轧率为90%以上进行辊轧;3’)同时使用上述1’)和2’)等方法。面积拉伸倍率是将与单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拉伸倍率乘以单轴方向的拉伸倍率得到的倍率。另外,在方法2’)中,辊轧率(%),是将辊轧后的厚度除以辊轧前的厚度再乘以100得到的值。
另外,本发明的聚酯膜中,为了提高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扁平度,优选采用下述方法:1”)扩大面积拉伸倍率、或辊轧率;此外2”)将结晶性聚酯B微分散于结晶性聚酯A中;3”)同时使用上述1”)、2”)的方法等。需要说明的是,对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扁平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从结晶性聚酯树脂A的拉伸倍率限度的方面考虑,实质为100以下,较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25以下。
本发明的聚酯膜中,优选分散相分散为圆盘状(包括椭圆状圆盘),且使分散体的主面与膜面大致平行。如上所述地可以有效地阻挡膜水分从表面进入,另外,即使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含量为少量,也可以使耐湿热性、耐水性优异、且长时间保持机械强度。
此处大致平行,是指膜的平面方向与分散体的主面形成的角θ满足0±15°以内。较优选θ为0±10°以内,更优选θ为0±5°以内。通过使其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体现出高耐湿热性。
本发明中,膜的厚度方向上的每1μm单位长度中的分散相的个数优选为0.1个/μm以上5个/μm以下,更优选为0.5个/μm以上4个/μm以下,最优选为0.8个/μm以上3个/μm以下。厚度方向上的每1μm单位长度中的分散相的个数小于0.1个/μm时,阻挡水分从膜表面进入的效果变弱,有时耐湿热性会差,因此不理想,超过5个/μm时,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弯曲弹性模量高时,机械强度有时降低,因此不理想。
另外,在本发明中,分散相的膜厚度方向上的平均厚度d优选为1nm以上5000nm以下。较优选为5nm以上2500nm以下,更优选为10nm以上1000nm以下。该分散相的膜厚度方向上的平均厚度小于1nm时,有时阻挡水分从膜表面进入的性能不足,因此不理想,超过5000nm时,有时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扁平度变为小的状态,有时耐水性能的不匀变大,因此不理想。为了使平均厚度d在上述范围内,可以如下得到,即,使结晶性聚酯树脂B分散在结晶性聚酯树脂A中,使其大小为分散直径5μm以下、较优选3μm以下、更优选1μm以下,并其片材化,将上述得到的材料进行拉伸、压缩。分散直径可以根据面积拉伸倍率和辊轧率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聚酯膜中含有粒子。为了根据其目的赋予膜所需要的功能而使用上述粒子。作为本发明中可优选使用的粒子,可以举出具有紫外线吸收能力的粒子、和与结晶性聚酯树脂的折射率差大的粒子、具有导电性的粒子、颜料,由此可以改善耐气候性、光学特性、抗静电性、色调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粒子,是指平均一次粒径为5nm以上的粒子。另外,只要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中粒径表示一次粒径,粒子表示一次粒子。
进而,详细地说明粒子时,本发明中可优选使用无机粒子及有机粒子中的任一种,另外还可以同时使用两者。作为无机粒子,例如可以举出金、银、铜、铂、钯、铼、钒、锇、钴、铁、锌、钌、镨、铬、镍、铝、锡、锌、钛、钽、锆、锑、铟、钇、镧等金属;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铯、氧化锑、氧化锡、铟·锡氧化物、氧化钇、氧化镧、氧化锆、氧化铝、氧化硅等金属氧化物;氟化锂、氟化镁、氟化铝、冰晶石等金属氟化物;磷酸钙等金属磷酸盐;碳酸钙等碳酸盐;硫酸钡等硫酸盐;此外,还可以举出滑石及高岭土等。另外,作为有机粒子,例如可以举出硅类化合物、交联苯乙烯和交联丙烯酸、交联三聚氰胺等交联粒子,此外还可以举出碳、富勒烯、碳纤维、碳纳米管等碳类化合物等,进而,与结晶性聚酯树脂A及结晶性聚酯树脂B非相容、且在上述树脂中呈岛状分散的树脂也可以作为粒子。本发明中,特别是使用无机粒子时,发明的效果明显。另外,鉴于在大多数情况下于户外使用,因此使用具有紫外线吸收能力的粒子、例如对于无机粒子使用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铈等金属氧化物、对于有机粒子使用碳、富勒烯、碳纤维、碳纳米管等碳类材料等时,可以发挥粒子的耐紫外线性,长时间维持机械强度,可以明显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聚酯膜中所含的粒子的含量,只要可以得到利用粒子的功能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但相对于膜的总固态成分,优选为0.5重量%以上30重量%以下。较优选为0.5重量%以上28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5重量%以上25重量%以下。粒子的含量小于0.5重量%时,无法充分地发挥其效果,特别是具有UV吸收能的粒子的情况下,耐光性变得不充分,长期使用时机械强度有时降低,因此不理想。另外,粒子的含量超过30重量%时,膜的机械强度变弱,因此不理想。
该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05μm以上5μm以下,较优选为0.01μm以上3μm以下,特别优选为0.015μm以上2μm以下。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聚酯膜,必须的是上述粒子总数的70%以上存在于分散相中、或者与分散相接触。优选为75%以上,特别优选为80%以上。作为上限,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中包括下述方案:100%的上述粒子存在于分散相中、或者与其接触。本发明的聚酯膜中,通过满足上述范围,可以同时实现耐湿热性和利用粒子经过改善的特性。此处某些粒子是包含在分散相中、或者还是与其接触通过下述方法进行确认。即,
(1)使用切片机,在厚度方向上不破坏膜截面,制作薄膜切片状的观察样品。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样品,准备2种薄膜切片,即,在与膜的长度方向(MD)平行的方向上切断得到的MD截面薄膜切片,在与宽度方向(TD)平行的方向上切断得到的TD截面薄膜切片。
(2)使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EM)(日立制作所(株)制透射式电子显微镜“H-7100FA”),将所得MD截面薄膜切片放大50000倍观察得到图像。在聚酯膜(或聚酯膜为层合膜时为聚酯层(P层))内随机确定的3处以上作为观察位置。另外,该图像中,难以分辨分散体时,适当使用锇酸、氧化钌等事先对膜进行染色。
(3)数出所得图像中的全部粒子的个数,将其作为总数N。另外,求出其中存在于分散相中或与其接触的粒子的个数Nb。使用由此得到的值,算出比例Nb/N,将由3处以上的观察位置得到的值进行平均,求出平均值。
存在于膜中的粒子总数的小于70%不存在于分散相中、且不与其接触时,为了增强粒子表面的活性或与聚酯的混炼,赋予粒子表面的表面处理剂,这成为产生下述情况的原因:熔融混炼中聚酯劣化,或者结晶性聚酯树脂A与粒子的界面处发生的水解反应等而导致膜表面产生脆化或膜的机械强度降低。粒子表面的活性越高上述问题越明显。本发明中,通过使上述粒子总数的70%以上存在于分散相中,或者与分散相接触,粒子表面被结晶性聚酯树脂B所保护,可以有效地防止熔融混炼时和湿热环境下表面的脆化或膜的机械特性的劣化。
作为制作本发明的聚酯膜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将粒子预先与结晶性聚酯树脂B混合,将其作为原料(碎片)的方法。另外,作为使存在于膜中的粒子总数的70%以上存在于分散相中、或者使其与分散相接触的方法,如上所述,选择结晶性聚酯树脂A及结晶性聚酯树脂B,使TmA-TmB为5℃以上、并且使ηA/ηB为0.7以下,进而,可以举出将粒子预先与结晶性聚酯树脂B混合,将其作为原料(碎片)的方法。作为将粒子和结晶性聚酯树脂B预先混合的方法,例如可以为下述方法: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聚合工序中加入粒子的方法;和根据需要将结晶性聚酯树脂B进行干燥,将其与粒子投入挤出机中对其进行加热熔融/混炼,然后从喷嘴中喷出,将得到的材料切细,形成颗粒,使用该颗粒,或者在膜的制膜工序中,使用与结晶性聚酯树脂A不同的挤出机,将结晶性聚酯树脂B与粒子进行熔融混炼,之后使其与结晶性聚酯树脂A合流的方法。预先将结晶性聚酯树脂与粒子进行颗粒化的情况下,粒子相对于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添加量没有特别限定,但从熔融混炼时的挤出性和颗粒的操作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为5重量%以上70重量%以下。
本发明的聚酯膜优选进行双轴定向。由于通过双轴定向可以有效地形成定向结晶化部,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耐湿热性。
另外,本发明的聚酯膜可以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配合其他添加剂(例如耐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耐气候稳定剂、有机的易滑剂、颜料、染料、填充剂、防静电剂、晶核剂等。但是,发明中所谓粒子不包括在此处所谓添加剂中)。例如选择紫外线吸收剂作为添加剂时,特别是通过在结晶性聚酯树脂A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聚酯膜的耐光性。例如作为与聚酯相容的有机类UV吸收剂的例子,例如可以举出水杨酸类、二苯甲酮类、苯并***类、三嗪类、氰基丙烯酸酯类等紫外线吸收剂及受阻胺类等紫外线吸收剂等。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水杨酸类的水杨酸对叔丁基苯基酯、水杨酸对辛基苯基酯;二苯甲酮类的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5-磺酸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二(2-甲氧基-4-羟基-5-苯甲酰苯基)甲烷;苯并***类的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2,2’-亚甲基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2-基)苯酚];三嗪类的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氰基丙烯酸酯类的乙基-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酯),作为其他例子,还可以举出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受阻胺类的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琥珀酸二甲基·1-(2-羟基乙基)-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缩聚物,作为其他例子,还可以举出镍二(辛基苯基)硫醚、及2,4-二叔丁基苯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等。
对于与结晶性聚酯树脂A中所含的聚酯相容的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相对于该结晶性聚酯树脂A的总固态成分,优选为0.1重量%以上10重量%以下,较优选为0.25重量%以上8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5重量%以上5重量%以下。与聚酯相容的有机类UV吸收剂的含量小于0.5重量%时,有时耐光性不充分,长期使用时结晶性聚酯树脂A劣化,机械强度降低,因此不理想,另外,大于10重量%时,有时结晶性聚酯树脂A的着色变大,因此不理想。
另外,本发明的聚酯膜优选在温度125℃、湿度100%RH的气氛下处理48小时后的伸长率保持率为30%以上、且在温度60℃、50%RH的气氛下、于强度100mW/cm2的金属卤化物灯(波长范围:295~450nm、峰波长:365nm)下照射处理48小时后的伸长率保持率为20%以上。作为满足上述条件的膜的优选构成,如上所述,优选使用TccA-TccB为5℃以上的树脂A及树脂B,形成树脂B的分散相、且具有紫外线吸收能力的粒子的70%以上存在于树脂B的分散相中或与其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将金属卤化物灯照射到本发明的聚酯膜上时,特别是将聚酯膜与其他膜层合时,使由本发明的膜所形成的面露出。此处所谓伸长率保持率,是基于ASTM-D882(参照ANNUAL BOOKOF ASTM STANDARDS1999年版)测定得到的,是将处理前的膜的断裂伸长率设为E0、上述处理后的断裂伸长率设为E时,根据下述(4)式求出的值。
伸长率保持率(%)=E/E0×100    (4)式
此处本发明的膜在温度125℃、湿度100%RH的气氛下处理48小时时的伸长率保持率优选为35%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特别优选为50%以上。通过使其在上述范围内,膜的耐湿热性更良好。
另外,在温度60℃、50%RH的气氛下、于强度100mW/cm2的金属卤化物灯(波长范围:295~450nm、峰波长:365nm)下照射处理48小时时的伸长率保持率优选为25%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特别优选为40%以上。通过使其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膜的耐紫外线性良好。由于同时实现上述特性的膜是能够在耐湿热性和耐紫外线性方面优异的膜,所以例如用作太阳能电池背板时即使历经长时间也可以维持机械强度。
另外,本发明的聚酯膜可以与其他膜层合。作为该其他膜的例子,可以根据用途任意地选择下述膜,即,用于提高机械强度的聚酯层、防静电层、与其他原料形成的粘合层、具有耐紫外线性的耐紫外线层、用于赋予阻燃性的阻燃层、用于提高耐冲击性和耐摩擦性的硬涂层等。作为其具体例,可以举出:使用本发明的聚酯膜作为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膜时,除了易粘合层、耐紫外线层、阻燃层之外,还可以形成导电层,所述易粘合层用于改善与其他片材材料、包埋发电元件的乙烯乙酸乙烯酯的粘合性,所述导电层使电压提高,该电压产生部分放电现象,该部分放电现象为绝缘性的指标。
另外,将本发明的聚酯膜作为X层、将其与其他聚酯层(Y层)层合也是优选的构成。上述情况下,对于Y层,粒子的含量Wcy相对于Y层为0.1重量%以上5重量%以下时,满足上述聚酯膜的要件,从具有耐卷曲性,同时进一步提高耐湿热性和粒子添加效果以及粘合性的方面考虑,为较优选。其结构在于通过设置下述层分成2种功能,即,通过X层较大地赋予粒子的添加效果,另1层即Y层设置成重视耐湿热性、粘合性的层。较优选Y层的粒子的含量Wcy相对于Y层为1重量%以上3重量%以下。
本发明中,作为与其他膜层合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下述方法:层合的各层的材料为以热塑性树脂为主要构成材料时,将两种不同的材料分别投入二台挤出机中,熔融,从喷嘴中将其共挤出到经冷却的铸造鼓上,加工为片材状的方法(共挤出法);将被覆层原料投入到挤出机中熔融挤出,从喷嘴中挤出,同时进行将其与由单膜制作的片材层压的方法(熔融层压法);分别制作各膜,利用加热后的一组辊等进行热压接的方法(热层压法);通过粘合剂,进行贴合的方法(粘合法);此外还可以采用将溶解于溶剂中的材料进行涂布·干燥的方法(涂布法);及将上述方法组合的方法等。
本发明的膜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200μm以下,较优选为3μm以上150μm以下,更优选为5μm以上100μm以下。本发明的聚酯膜的厚度小于1μm时,膜的耐湿热性、操作性、和平面性变差,或者特别是含有具有紫外线吸收能力的粒子时,由于膜厚度过薄,所以耐紫外线性有可能差,故不优选。另外,超过200μm时,特别是用作太阳能电池背板时,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整体厚度变得过厚,故不优选。另外,为本发明的聚酯膜与其他膜层合形成的层合膜时,其总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上30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上200μm以下,最优选为30μm以上150μm以下。层合体的厚度小于10μm时,膜的平整性变差,或者大于300μm时,例如用作太阳能电池背板时,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整体厚度变得过厚,故不优选。
另外,本发明的膜的厚度相对于层合体的总厚度的比例为1%以上50%以下,更优选为2%以上40%以下,最优选为5%以上30%以下。该比例小于1%时,使用耐湿热性、特别是具有紫外线吸收能力的粒子时,耐紫外线性有可能差,故不优选。另外,超过30%时,特别是为2层膜、且进行共挤出/共拉伸时,因各层的机械特性(例如定向的方法、拉伸状态和热收缩等)不同而导致膜易变得卷曲。
接着,举例说明本发明的聚酯膜的制造方法。作为得到本发明中使用的结晶性聚酯树脂A及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方法,可以采用利用常规方法的聚合方法。例如通过利用公知的方法使对苯二甲酸等二羧酸成分或其衍生物与乙二醇等二元醇成分进行酯交换反应,可以得到上述树脂,另外,作为含有脂肪族二元醇成分、芳香族二元醇成分、脂环式二羧酸成分、间苯二甲酸成分、及萘二甲酸成分作为共聚成分的方法,可以通过在聚合时作为添加作为二元醇成分的脂环式二元醇成分、芳香族二元醇成分、添加作为二羧酸成分的脂环式二羧酸成分、间苯二甲酸成分、及萘二甲酸成分(或它们的酯衍生物)进行聚合,可以得到上述树脂。进而,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B,例如包括下述方法:使用Eastman Chemical公司制“Copolyester 13319”(全部二羧酸成分的95%为对苯二甲酸,5摩尔%为间苯二甲酸,全部二元醇成分的100%为1,4-环己烷二甲醇的聚酯树脂)的方法;和添加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等二羧酸成分(或它们的衍生物)和1,4-环己烷二甲醇,采用公知的方法进行酯交换反应,由此进行共聚的方法。
另外,聚合时也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反应催化剂(聚合催化剂)(碱金属化合物、碱土类金属化合物、锌化合物、铅化合物、锰化合物、钴化合物、铝化合物、锑化合物、钛化合物等)。进而,作为色调调节剂,可以添加磷化合物等。较优选在聚酯的制造方法结束之前的任意阶段,添加作为聚合催化剂的锑化合物或锗化合物、钛化合物,是理想的。作为上述方法,例如以锗化合物作为例子时,优选直接添加锗化合物粉体。
另外,粒子优选以预先与结晶性聚酯树脂B熔融混炼得到的原料的形式进行制备。
接着,对用于形成膜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可以举出下述方法:根据需要,使用1台挤出机,将干燥后的聚酯树脂原料熔融挤出,将其从模中排出,制造单层片材的方法;使用2台以上的挤出机、多歧管模、进料头、静态混合器和Pinole等,层合本发明的聚酯膜之外的热塑性树脂膜,从模中共挤出,得到包含层合有本发明的聚酯膜的层的层合膜的方法(共挤出法)。挤出温度可以为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熔点附近的温度,使混炼的结晶性聚酯树脂A与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熔融粘度产生差异。
将利用上述方法从模中排出的片材挤出到铸造鼓等冷却体上,冷却固化,得到铸造片材。此时,优选使用线状、带状、针状或刀片状等电极,通过静电力与铸造鼓等冷却体粘合并骤冷固化。
如上所述地得到的铸造片材优选进行双轴拉伸。所谓双轴拉伸,是指在纵向(长度方向)及横向(宽度方向)上拉伸。拉伸方法可以为将纵拉伸、横拉伸依次进行的双轴拉伸,也可以同时进行纵拉伸和横拉伸。另外,也可以将双轴拉伸后的膜进一步在纵向及/或横向上进行再拉伸。此处所谓在纵向上的拉伸,是指用于对膜赋予长度方向的分子定向的拉伸,通常利用辊的圆周速度差实行。上述拉伸可以以1步进行,而且也可以使用多根辊对,分多步进行拉伸。作为上述拉伸的倍率,根据树脂的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但通常优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为2~15倍。
另外,为了完成所得双轴拉伸膜的结晶定向、赋予平面性和尺寸稳定性,优选在低于结晶性聚酯树脂A的熔点TmA的温度下进行1秒以上30秒以下的热处理,均匀地缓慢冷却后,冷却至室温。通常在热处理温度低时,由于膜的热收缩变大,所以为了赋予高的热尺寸稳定性,优选热处理温度高。但是,使热处理温度过高时,有时非晶部被缓解形成分子运动性高的状态,易于引起水解,或者在湿热气氛下,促进水解后的热结晶化,易于进行脆化,故不优选。因此,可以将从结晶性聚酯树脂A的熔点TmA中减去热处理温度得到的值设定为40℃以上90℃以下、较优选50℃以上80℃以下、更优选55℃以上75℃以下。
另外,在热处理工序中,根据需要在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上进行3~12%的松弛处理。接着,根据需要,为了进一步提高与其他原料的粘合性,通过进行电晕放电处理等,进行卷取,从而可以得到本发明的聚酯膜。
另外,对于层合膜,除上述共挤出法之外,还可以采用下述方法:将其他热塑性树脂熔融挤出到制作得到的膜上,从喷嘴中进行挤出,同时进行层压的方法(熔融层压法);将由本发明的膜和其他的树脂形成的膜进行热压接的方法(热层压法);将由本发明的膜和其他树脂形成的膜通过粘合剂贴合的方法(粘合法);在本发明的聚酯膜的表面涂布其他材料进行层合的方法(涂布法);及将上述方法进行组合的方法等。
由于本发明的聚酯膜具有耐湿热性,而且可以同时实现耐紫外线性、光反射性等其他特性,所以可以用于重视长期耐久性的用途,特别是优选用作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膜。
为了形成太阳能电池背板,例如本发明的聚酯膜由下述层构成,即,用于提高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下有时简称作EVA)的粘合性的EVA粘合层、用于提高与EVA粘合层的粘合性的增粘涂层、水蒸汽阻隔层、用于吸收紫外线的紫外线吸收层、用于提高发电效率的光反射层、用于体现设计性的光吸收层、用于粘合各层的粘合层等,特别是本发明的聚酯膜可以优选用作紫外线吸收层、光反射层、光吸收层。
在太阳能电池背板中使用紫外线吸收层时,本发明的膜可以具有屏蔽380nm以下的光线的功能。另外,用作光反射层时的本发明的膜通过反射紫外线,防止内层树脂的劣化,或者在不被太阳能电池单元吸收的情况下,反射到达背板的光,返回到单元侧,由此可以提高发电效率。另外,用作光吸收层时的本发明的膜可以吸收紫外线、防止内层树脂的劣化,或者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设计性。
EVA粘合层是提高与封固发电元件的EVA类树脂的粘合性的层,将其设置在最接近发电元件的一侧,有利于背板与***的粘合。该材料只要可以体现出与EVA类树脂的粘合性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使用EVA、EVA与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离聚物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的混合物。另外,为了提高EVA粘合层与背板的粘合性,还优选根据需要形成增粘涂层。该材料只要体现出与EVA粘合层的粘合性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使用以丙烯酸树脂或聚酯树脂等树脂作为主要构成成分的混合物。
构成太阳能电池时,为了防止发电元件的水蒸汽的劣化,水蒸汽阻隔层是用于防止水蒸汽从背板侧进入的层。利用真空蒸镀或溅射等公知的方法,在膜表面设置氧化硅、氧化铝等氧化物和铝等金属层,由此形成水蒸汽阻隔层。其厚度通常优选在100埃以上200埃以下的范围内。上述情况,在本发明的聚酯膜上直接设置气体阻隔层的情况、和在不同的膜上设置气体阻隔层、将上述膜层合在本发明的膜表面上的情况下均优选使用。另外,也可以采用将金属箔(例如铝箔)层合在膜表面上的方法。此时的金属箔的厚度在10μm以上50μm以下的范围内,从加工性和气体阻隔性方面考虑,为优选。
通过组合上述各层和本发明的聚酯膜,形成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背板。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背板中,上述层无需全部形成为独立的层,形成为兼有多种功能的功能整合层也是优选的方案。另外,本发明的聚酯膜已经具有必要的功能时,也可以省略用于保持该功能的其他层。例如本发明的聚酯膜为包括含有白色颜料或气泡的层的构成、且具有光反射性时,有时可以省略光反射层;为含有光吸收剂的层的构成、且具有光吸收性时,有时可以省略吸收层;为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层的构成时,有时可以省略紫外线吸收层。
另外,上述方案中,太阳能电池背板的至少一方的最外层优选为本发明的聚酯膜。另外,本发明的聚酯膜为层合膜时,由本发明的聚酯膜形成的层优选为太阳能电池背板的至少一方的最外层。进而,仅一方的最外层可以为本发明的聚酯膜、或由本发明的聚酯膜形成的层。通过采用上述构成,可以形成进一步体现出粒子添加效果的背板。
本发明的聚酯膜与现有聚酯膜相比,在耐湿热性方面优异,因此含有该膜的太阳能电池背板与现有背板相比,可以具有高的耐湿热性和耐紫外线性。此处在太阳能电池背板中,为了使背板发挥本发明的聚酯膜的高耐湿热性和耐紫外线性的效果,本发明的膜相对于背板整体的体积比例优选为5%以上。较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特别优选为20%以上。
另外,对于使用本发明的聚酯膜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在温度125℃、湿度100%RH的气氛下、放置48小时后的伸长率保持率为30%以上,且在温度60℃、50%RH的气氛下,照射强度100mW/cm2的金属卤化物灯(波长范围:295~450nm、峰波长:365nm)48小时后的伸长率保持率优选为2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将紫外线照射到使用本发明的聚酯膜的太阳能电池背板时,特别是聚酯膜为层合膜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聚酯膜一侧为照射紫外线的一面。此处所谓伸长率保持率,是指基于ASTM-D882(参照ANNUAL BOOK OF ASTMSTANDARDS1999年版)测定得到的,伸长率保持率是将处理前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断裂伸长率设为E0’,将在温度125℃、湿度100%RH的气氛下放置48小时后的断裂伸长率设为E1’,将在温度60℃、50%RH的气氛下、照射强度100mW/cm2的紫外线48小时后的断裂伸长率设为E2’时,根据下述(5)式得到的值。
伸长率保持率(%)=E1’(或E2’)/E0’×100    (5)式
需要说明的是,E1’为将试样切成测定片的形状后、于温度125℃、湿度100%RH的气氛下放置48小时测定得到的值。较优选根据上式得到的伸长率保持率为30%以上,更优选为35%以上,特别优选为40%以上,最优选为50%以上。本发明的聚酯膜中,在温度125℃、湿度100%RH的气氛下放置48小时后的伸长率保持率小于30%时,例如长时间使用搭载有背板的太阳能电池时产生由湿热导致的劣化,从外部对太阳能电池施加任何冲击时(例如落石等击中太阳能电池时等),背板有时会断裂,因此不优选。
另外,E2’为将试样切成测定片的形状后、于温度60℃、50%RH的气氛下照射强度100mW/cm2的紫外线48小时测定得到的值。利用上式得到的伸长率保持率较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25%以上,特别优选为30%以上,最优选为40%以上。本发明的聚酯膜中,在温度60℃、50%RH的气氛下照射强度100mW/cm2的金属卤化物灯(波长范围:295~450nm、峰波长:365nm)48小时后的伸长率保持率小于30%时,例如长时间使用搭载有背板的太阳能电池时产生由紫外线导致的劣化,从外部对太阳能电池施加任何冲击时(例如落石等击中太阳能电池时等),背板有时会断裂,因此不优选。本发明的聚酯膜中,在温度125℃、湿度100%RH的气氛下放置48小时后的伸长率保持率为30%以上、且在温度60℃、50%RH的气氛下、照射强度100mW/cm2的金属卤化物灯(波长范围:295~450nm、峰波长:365nm)48小时后的伸长率保持率为20%以上时,可以同时实现耐湿热性和耐紫外线性,历经长时间可以维持太阳能电池背板的机械强度,可以制成高耐久的太阳能电池,故优选。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厚度优选为50μm以上500μm以下,较优选为100μm以上300μm以下。更优选为125μm以上200μm以下。厚度小于10μm时,难以确保膜的平整性。另一方面,大于500μm时,搭载在太阳能电池时,有时太阳能电池整体的厚度变得过大。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的特征在于利用使用本发明的聚酯膜的太阳能电池背板。使用本发明的聚酯膜的太阳能电池背板与现有背板相比,有耐湿热性和其他功能、特别是在耐紫外线性方面优异的特征,与现有太阳能电池相比,可以提高耐久性,或者可以减小厚度。其构成的例子如图1所示。发电元件与导电的引线(图1中未示出)连接,利用EVA类树脂等透明的透明填充剂2封固所述发电元件,将玻璃等透明基板4、和被称作太阳能电池背板1的树脂片材贴合在发电元件上,但不限定于此,可以用于任意的构成。
发电元件3是将太阳光的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元件,结晶硅类、多结晶硅类、微结晶硅类、非晶硅类、硒化铜铟类、化合物半导体类、色素敏感类等,可以根据目的使用任意元件,根据所期望的电压或电流将多个串联或并列地连接进行使用。
由于具有透光性的透明基板4位于太阳能电池的最表层,所以除高透射率之外,还可以使用具有高耐气候性、高耐污染性、高机械强度特性的透明材料。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中,具有透光性的透明基板4,只要满足上述特性即可,可以使用任一种材质,作为其例子,可优选举出玻璃、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TFE)、聚氟乙烯树脂(PVF)、聚偏1,1-二氟乙烯树脂(PVDF)、聚四氟乙烯树脂(TFE)、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聚三氟化氯乙烯树脂(CTFE)、聚偏1,1-二氟乙烯树脂等氟类树脂;烯烃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及它们的混合物等。为玻璃的情况下,较优选使用经强化的玻璃。另外,使用树脂制透光基材时,从机械强度的观点考虑,也优选使用将上述树脂单轴或双轴拉伸得到的材料。
另外,为了赋予这些基材与发电元件的封固材剂即EVA类树脂的粘合性,也优选对表面实行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臭氧处理、易粘合处理。
为了用树脂被覆并固定发电元件表面的凹凸从而保护发电元件脱离外部环境、实现电绝缘,并且粘合到具有透光性的基材或背板和发电元件上,用于封固发电元件的透明填充剂2可使用具有高透明性、高耐气候性、高粘合性、高耐热性的材料。作为其例子,可优选使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离聚物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及它们的混合物等。这些树脂中,从耐气候性、粘合性、充填性、耐热性、耐寒性、耐冲击性的均衡性优异的方面考虑,较优选使用乙烯-乙酸乙烯酯。
搭载有本发明背板的太阳能电池中,优选本发明的聚酯膜、或本发明的聚酯膜构成的层朝向外部露出。通过采用上述构成,可以形成进一步体现出耐湿热性和粒子添加效果的太阳能电池。
如上所述,通过将使用本发明的聚酯膜的太阳能电池背板装入太阳能电池***,与现有太阳能电池相比,可以形成高耐久及/或薄型的太阳能电池***。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不限于太阳光发电***、小型电子部件的电源等、户外用途、室内用途,可优选用于各种用途。
[特性的评价方法]
(1)熔点TmA、熔点TmB、结晶化温度TccA、结晶化温度TccB
按照JIS K7122(参照JIS手册1999年版)所述的方法,使用Seiko电子工业(株)制差示扫描量热测定装置“Robot DSC-RDC220”、并且将Disk Session“SSC/5200”用于数据解析,测定结晶性聚酯树脂A的熔点TmA、结晶化温度TccA、及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熔点TmB、结晶化温度TccB。测定如下进行,即,在样品盘中称量5mg结晶性聚酯树脂,升温速度为20℃/min,在第一轮中以20℃/分钟的升温速度将树脂从25℃加热至300℃,在该状态下保持5分钟,然后骤冷至25℃以下,再次以20℃/分钟的升温速度从室温升温至300℃进行测定。将所得第二轮的结晶熔融峰中的峰顶的温度作为熔点Tm,将结晶化焓中的峰顶的温度作为结晶化温度Tcc。
(2)熔融粘度ηA、熔融粘度ηB
使用在烘箱中、于90℃干燥4小时以上、或在真空干燥机中、于熔点-120℃以上50℃以下的温度干燥4小时以上的树脂,使用岛津制作所(株)岛津Flow Test CFT-500型A进行测定。设定树脂量约为5g、熔融温度为290℃、负荷为10、15、20N(样品设置开始5分钟后开始负荷),分别求出施加重量时的剪切速度和熔融粘度。模的
Figure BPA00001473443900271
L=10mm。各负荷的测定次数分别为3次,分别求出平均值,将所得各负荷下的熔融粘度、剪切速度的数值数据制成图表,根据该图表求出剪切速度200sec-1的值。
(3)分散相的扁平度
使用切片机,在厚度方向上不破坏膜截面,制作薄膜切片状的观察样品。作为样品,准备2种薄膜切片,即,在与膜的长度方向(MD)平行的方向上切断得到的MD截面薄膜切片,在与宽度方向(TD)平行的方向上切断得到的TD截面薄膜切片。
然后,使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EM)(日立制作所(株)制透射式电子显微镜“H-7100FA”),将所得截面薄膜切片放大至10000倍观察,得到图像。另外,在该图像中难以分辨分散体时,适当使用锇酸、氧化钌等预先对膜进行染色。利用所得图像根据上述方法求出聚酯树脂B的扁平度。
(4)膜的厚度方向上每1μm单位长度中的分散相的个数
使用上述(3)项中得到的图像,求出由每1μm单位膜厚度中的结晶性聚酯B形成的分散相的个数。需要说明的是,分别求出在膜中随机确定的5处中的个数,将其平均值作为膜的厚度方向上每1μm单位长度中的分散相的个数。
(5)粒子的分布
计算利用与上述(3)项同样的方法得到的放大至50000倍观察到的图像中的全部粒子个数,将其个数作为总数N,另外,求出其中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中存在或与其接触的粒子的个数Nb。分别使用所得值,算出相对于其总数、存在于膜中的粒子在由结晶性聚酯B形成的分散相中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Nb/N。需要说明的是,分别求出在聚酯层内随机确定的5处的比例,将其平均值作为粒子的比例。
(6)断裂伸长率测定
基于ASTM-D882(参照ANNUAL BOOK OF ASTMSTANDARDS1999年版),将样品切成1cm×20cm的大小,在夹头间距5cm、拉伸速度300mm/min的条件下测定拉伸时的断裂伸长率。需要说明的是,样品数为n=5,而且分别对膜的纵向、横向进行测定后,求出其平均值。
(7)耐湿热试验后的伸长率保持率
将试样切成测定片的形状(1cm×20cm)后,使用Tabai Espec(株)制高压锅,在温度125℃、相对湿度100%RH的条件下处理48小时,之后按照上述(6)项测定断裂伸长率。需要说明的是,测定为n=5,另外,分别对膜的纵向、横向进行测定,之后将其平均值作为断裂伸长率E1。另外,按照上述(6)项对进行处理之前的膜测定断裂伸长率E0,利用所得断裂伸长率E0、E1,根据下述式子算出伸长率保持率。
伸长率保持率(%)=E1/E0×100
对于背板的断裂伸长率,将在与上述同样地进行处理之前的背板的断裂伸长率设定为E0’,求出在温度125℃、相对湿度100%RH的条件下处理48小时后的断裂伸长率E1’,根据下述式子算出伸长率保持率。
伸长率保持率(%)=E1’/E0’×100
如下所述判定所得伸长率保持率。
伸长率保持率为50%以上时:S
伸长率保持率为40%以上、小于50%时:A
伸长率保持率为35%以上、小于40%时:B
伸长率保持率为30%以上、小于35%:C
伸长率保持率小于30%时:D
S~C为良好,其中S为最理想。
(8)耐光性试验后的伸长率保持率
将试样切成测定片的形状(1cm×20cm)后,使用岩崎电气(株)制EYE Super UV Tester SUV-W131,在温度60℃、相对湿度60%RH、照度100mW/cm2(光源:金属卤化物灯、波长范围:295~450nm、峰波长:365nm)的条件下照射48小时,之后按照上述(6)项测定断裂伸长率。需要说明的是,测定为n=5,而且分别对膜的纵向、横向进行测定后,将其平均值作为断裂伸长率E2。另外,根据上述(6)项对进行处理之前的膜也测定断裂伸长率E0,利用如上所述所得断裂伸长率E0、E2,根据下述式子算出伸长率保持率。
伸长率保持率(%)=E2/E0×100
对于背板的断裂伸长率,将在与上述同样地进行处理之前的背板的断裂伸长率设定为E0’,在温度60℃、湿度60%RH、照度100mW/cm2(UV光源使用金属卤化物灯)的条件下下照射48小时,求出断裂伸长率E2’,根据下述式子算出伸长率保持率。
伸长率保持率(%)=E2’/E0’×100
如下所述判定所得伸长率保持率。
伸长率保持率为40%以上时:S
伸长率保持率为30%以上、小于40%时:A
伸长率保持率为25%以上、小于30%时:B
伸长率保持率为20%以上、小于25%时:C
伸长率保持率小于20%时:D
S~C为良好,其中S为最理想。需要说明的是,膜为层合膜时,从本发明的聚酯膜一侧照射紫外线。
(9)平均相对反射率
使用分光光度计U-3410(日立制作所(株)制),以波长10nm的间隔测定波长400~700nm的范围内的分光反射率,将其平均值作为平均相对反射率。样品数为n=5,分别测定平均相对反射率,算出其平均值。作为测定单元,使用
Figure BPA00001473443900301
的积分球(型号130-0632),安装倾斜10°的隔板。另外,作为标准白色板,使用氧化铝(型号210-0740)。需要说明的是,膜为层合膜时,从本发明的聚酯层一侧进行测定。
(10)耐卷曲性
将膜切成150mm×宽100mm,使用Tabai Espec(株)制真空干燥机(LKV-122),在无风条件下、于140℃气氛下静置10分钟,取出,冷却。测定冷却后的膜四角上浮高度,求出平均值。需要说明的是,测定中,沿着膜的长度方向切出作为长边时、和沿着宽度方向切出作为长边时分别以n=5进行测定,算出其平均值,在将膜的一面接地时和将膜的另一面接地时进行测定,将两个值中较大的一方的值作为卷曲高度。
如下所述判定所得卷曲高度。
卷曲高度为5mm以下时:S
卷曲高度超过5mm且为10mm以下时:A
卷曲高度超过10mm且为15mm以下时:B
卷曲高度超过15mm且为20mm以下时:C
卷曲高度超过20mm、或卷曲严重无法测定时:D
S~C为良好,其中S为最理想。
(11)粘合性
将背板切成宽15mm×长12cm的短条状,将基材侧用双面胶带粘贴在厚2mm的表面平滑的丙烯酸板上,使实施例、比较例的聚酯膜的界面一部分剥离,将实施例、比较例的聚酯膜侧悬挂在TENSILON拉伸试验机(东洋测器(株)制UTMIII)的称重传感器(load cell)上。然后,将另一层的一侧用下部夹头固定,在相对于背板的面方向为90°的方向上,以速度300mm/min进行拉伸,测定本发明的聚酯膜与另一层之间的剥离强度F(N/15mm)。需要说明的是,由除去SS曲线立起部分后的剥离长度50mm以上的平均剥离力T(N)求出剥离强度。
如下所述判定所得剥离强度
剥离强度为4N/15mm以上时:S
剥离强度为3.5N/15mm以上、小于4N/15mm以上时:A
剥离强度为3N/15mm以上、小于3.5N/15mm以上时:B
剥离强度为2N/15mm以上、小于3N/15mm以上时:C
剥离强度小于2N/15mm时:D
S~C为良好,其中S为最理想。
实施例
以下给出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实施例1)
使用100mol%对苯二甲酸作为二羧酸成分,使用100mol%乙二醇作为二元醇成分,使用乙酸镁、三氧化锑、亚磷酸作为催化剂,进行缩聚反应。然后,将所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160℃下干燥6小时使其结晶化,之后在220℃、真空度0.3Torr的条件下进行固相聚合9小时,得到熔点255℃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结晶性聚酯树脂A)。接着,使用95mol%对苯二甲酸、5mol%间苯二甲酸作为二羧酸成分,使用100mol%环己烷二甲醇作为二元醇成分,使用乙酸镁、三氧化锑、亚磷酸作为催化剂,进行缩聚反应,得到熔点280℃的含有5mol%间苯二甲酸的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PCT/I5mol%)(结晶性聚酯树脂B)。在排气后的290℃的挤出机内将上述得到的100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B、和100重量份平均粒径200nm的金红石型氧化钛粒子熔融混炼,制作氧化钛原料(MB-TiO2)。
然后,在290℃的挤出机内将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的结晶性聚酯树脂A64重量份、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的MB-TiO2原料36重量份熔融混炼,导入到T模喷嘴。接着,通过T模喷嘴熔融挤出为片状,利用施加静电法使其粘合冷却固化在表面温度保持为25℃的鼓上,得到未拉伸单层膜。然后,利用加热到温度80℃的辊组将该未拉伸单层膜预热,之后使用温度85℃的加热辊,在长度方向(纵向)上拉伸至3.3倍,利用温度25℃的辊组进行冷却,得到单轴拉伸膜。将所得单轴拉伸膜的两端用夹子固定,同时导入到拉幅机内的温度90℃的预热区域,接着在保持为100℃的加热区域、沿着与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宽度方向)连续地拉伸至3.8倍。进而,接着在拉幅机内的热处理区域,于200℃进行20秒的热处理,进而,于210℃在宽度方向上进行4%的松弛处理。然后,均匀地缓慢冷却,得到厚50μm的双轴拉伸膜。
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可知结晶性聚酯树脂B形成扁平状分散相,为耐湿热性、耐光性、光反射性优异的膜。使用粘合剂(混合“Takelec”(注册商标)A310(三井武田Chemical(株)制)90质量份、“Takenate”(注册商标)A3(三井武田Chemical(株)制)10重量份得到的材料),将厚75μm双轴拉伸聚酯膜“Lumirror”(注册商标)X10S(东丽(株)制)贴合在所得膜上。进而,将厚12μm的气体阻隔膜“Barrierlocks”(注册商标)VM-PET1031HGTS(东丽膜加工(株)制)用上述粘合剂贴合在双轴拉伸聚酯膜一侧,使蒸镀层为外侧,制作厚188μm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对所得背板实施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高耐湿热性和耐光性。
(实施例2~5、21、22)
除膜的制造工序中将拉伸倍率按照如表1所示改变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双轴拉伸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耐湿热性、耐光性、光反射性良好的膜,进而,可知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扁平度高的一方为耐湿热性更良好的膜。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良好的耐湿热性、耐紫外线性。
(实施例6)
使用92mol%对苯二甲酸、8mol%间苯二甲酸作为二羧酸成分,使用100mol%环己烷二甲醇作为二元醇成分,使用乙酸镁、三氧化锑、亚磷酸作为催化剂进行缩聚反应,使用熔点270℃的含有8mol%间苯二甲酸的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PCT/I 8mol%)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B,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耐湿热性、耐光性、光反射性良好的膜。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良好的耐湿热性和耐光性。
(实施例7)
使用90mol%对苯二甲酸、10mol%间苯二甲酸作为二羧酸成分,使用100mol%环己烷二甲醇作为二元醇成分,使用乙酸镁、三氧化锑、亚磷酸作为催化剂,进行缩聚反应,使用熔点266℃的含有10mol%间苯二甲酸的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PCT/I 10mol%)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B,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耐湿热性、耐光性、光反射性良好的膜。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如表1所示,具有良好的耐湿热性和耐光性。
(实施例8)
使用100mol%对苯二甲酸作为二羧酸成分,使用100mol%环己烷二甲醇作为二元醇成分,使用乙酸镁、三氧化锑、亚磷酸作为催化剂,进行缩聚反应,使用熔点290℃的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PCT)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B,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具有非常优异的耐湿热性和优异的耐光性、光反射性的膜。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如表1所示,具有非常优异的耐湿热性、和优异的耐光性。
(实施例9)
将100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B和50重量份平均粒径200nm的金红石型氧化钛粒子在排气后的290℃的挤出机内熔融混炼,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B制作经母料化的氧化钛原料(MB-TiO2),接着,将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46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A、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54重量份MB-TiO2原料在290℃的挤出机内熔融混炼,导入到T模喷嘴中,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具有非常优异的耐湿热性、和良好的耐光性、光反射性的膜。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非常优异的耐湿热性、和良好的耐光性。
(实施例10)
将100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B、和60重量份平均粒径200nm的金红石型氧化钛粒子在排气后的290℃的挤出机内熔融混炼,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B制作经母料化的氧化钛原料(MB-TiO2),接着,将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52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A、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48重量份MB-TiO2原料在290℃的挤出机内熔融混炼,导入到T模喷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具有非常优异的耐湿热性、和良好的耐光性、光反射性的膜。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非常优异的耐湿热性、和良好的耐光性。
(实施例11)
将33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B、和100重量份平均粒径200nm的金红石型氧化钛粒子在排气后的290℃的挤出机内熔融混炼,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B制作经母料化的氧化钛原料(MB-TiO2),接着,将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76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A、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24重量份MB-TiO2原料在290℃的挤出机内熔融混炼,导入到T模喷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MB-TiO2原料脆、操作性变差,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具有良好的耐湿热性、和优异的耐光性的膜。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良好的耐湿热性、和优异的耐光性。
(实施例12)
将17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B、和100重量份平均粒径200nm的金红石型氧化钛粒子在排气后的290℃的挤出机内熔融混炼,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B制作经母料化的氧化钛原料(MB-TiO2),接着,将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79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A、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21重量份MB-TiO2原料在290℃的挤出机内熔融混炼,导入到T模喷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MB-TiO2原料脆、操作性变差,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具有良好的耐湿热性、和优异的耐光性、光反射性的膜。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如表1所示,具有良好的耐湿热性、和优异的耐光性、光反射性。
(实施例13)
作为X层,在290℃下从挤出机X中供给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64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A、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36重量份MB-TiO2原料,作为Y层,在280℃下从挤出机Y中供给于180℃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100重量份结晶性聚酯A,通过Pinole使其合流,以使形成X层/Y层的双层膜,导入到T模喷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总厚度为50μm的膜。所得膜的层合比为X层∶Y层=1∶4。在X层中,对所得层合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优异的耐光性、光反射性的膜。另外,将上述膜的X层作为P层,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使P层一面为外侧,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优异的耐光性。
(实施例14)
作为X层,在290℃下从挤出机X中供给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64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A、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36重量份MB-TiO2原料,作为Y层,在280℃下从挤出机Y中供给于180℃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100重量份结晶性聚酯A,通过Pinole使其合流,以使X层/Y层/X层的3层膜,导入到T模喷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总厚度为50μm的膜。所得膜的层合比为X层∶Y层∶X层=1∶4∶1。在X层中,对所得层合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优异的耐光性、光反射性的膜。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使上述膜为最外层,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优异的耐光性。
(实施例15)
在290℃的挤出机内将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62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A、2重量份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1577FF(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27重量份MB-TiO2原料熔融混炼,导入到T模喷嘴中,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具有良好的耐湿热性、和优异的耐光性、光反射性的膜。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良好的耐湿热性、和优异的耐光性。
(实施例16)
将90重量份实施例1中得到的结晶性聚酯树脂A、和10重量份平均粒径10~50nm的碳类化合物粒子(三菱化学(株)公司制#50)在排气后的290℃的挤出机内熔融混炼,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A制作经母料化的碳类化合物原料(MA-CB)。在290℃的挤出机内,将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44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A、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20重量份MA-CB原料、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36重量份MB-TiO2原料熔融混炼,导入到T模喷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和碳类化合物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良好的耐光性的膜。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良好的耐紫外线性。
(实施例17)
将85重量份实施例1中得到的结晶性聚酯树脂B、和15重量份平均粒径10~50nm的碳类化合物粒子(三菱化学(株)社制#50)在排气后的290℃的挤出机内熔融混炼,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B制作经母料化的碳类化合物原料(MB-CB)。在290℃的挤出机内,将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79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A、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21重量份MB-CB原料熔融混炼,导入到T模喷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和碳类化合物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体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良好的耐光性的膜。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良好的耐紫外线性。
(实施例18)
除使用平均粒径为100nm的氧化锌粒子作为粒子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锌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良好的耐光性、光反射性的膜。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良好的耐光性。
(实施例19)
除使用平均粒径为700nm的硫酸钡粒子作为粒子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硫酸钡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良好的耐光性、高的光反射性的膜。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良好的耐光性。
(实施例20)
使用100mol%萘二甲酸作为二羧酸成分,使用100mol%乙二醇作为二元醇成分,使用乙酸镁、三氧化锑、亚磷酸作为催化剂,进行缩聚反应,使用熔点263℃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A,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良好的耐光性的膜。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良好的耐光性。
(实施例23)
作为X层,在290℃下从挤出机X中供给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64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A、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36重量份MB-TiO2原料,作为Y层,在290℃下从挤出机Y中供给于180℃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99重量份结晶性聚酯A、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1重量份MB-TiO2原料,通过Pinole使其合流,以使形成X层/Y层的双层膜,导入到T模喷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总厚度为50μm的膜。所得膜的层合比为X层∶Y层=1∶4。在X层中,对所得层合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优异的耐光性、光反射性的膜。另外,将上述膜的X层作为P层,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使P层一面为外侧,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优异的耐光性,且与实施例1相比粘合性高。
(实施例24~26)
除使用以下原料作为Y层原料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4相同的方法得到总厚度为50μm的膜。
实施例24:98重量份结晶性聚酯A、2重量份实施例1中使用的MB-TiO2原料
实施例25:94重量份结晶性聚酯A、6重量份实施例1中使用的MB-TiO2原料
实施例26:90重量份结晶性聚酯A、10重量份实施例1中使用的MB-TiO2原料
实施例27:X层中,对使用88重量份结晶性聚酯A、12重量份实施例1中使用的MB-TiO2原料得到的层合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优异的耐光性、光反射性的膜,与实施例23相比耐卷曲性优异。另外,将上述膜的X层作为P层,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使P层一面为外侧,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和优异的耐光性,实施例24~26中与实施例1相比具有高的粘合性。
(比较例1)
在290℃的挤出机内将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82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A、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18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B熔融混炼,导入到T模喷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形成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耐湿热性优异,但是由于不含粒子,所以耐光性差。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耐湿热性优异,但是耐光性差。
(比较例2)
将100重量份实施例1中使用的结晶性聚酯树脂A、和100重量份平均粒径200nm的金红石型氧化钛粒子在排气后的280℃的挤出机内熔融混炼,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A制作经母料化的氧化钛原料(MA-TiO2)。
然后,在280℃的挤出机内将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64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A、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36重量份MA-TiO2原料熔融混炼,导入到T模喷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耐光性良好,但是由于没有形成海岛结构,所以耐湿热性差。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耐湿热性差。
(比较例3)
使用100mol%萘二甲酸作为二羧酸成分,使用100mol%乙二醇作为二元醇成分,使用乙酸镁、三氧化锑、亚磷酸作为催化剂,进行缩聚反应,使用熔点263℃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B,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所得膜中没有形成由结晶性聚酯树脂B形成的分散相,耐湿热性差。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耐湿热性差。
(比较例4)
使用84mol%对苯二甲酸、16mol%间苯二甲酸作为二羧酸成分,使用100mol%环己烷二甲醇作为二元醇成分,使用乙酸镁、三氧化锑、亚磷酸作为催化剂,进行缩聚反应,使用熔点258℃的含有16mol%间苯二甲酸的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PCT/I 16mol%)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B,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形成了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但是扁平度小、耐湿热性差。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耐湿热性差。
(比较例5)
将100重量份实施例1中使用的结晶性聚酯树脂A、和100重量份平均粒径200nm的金红石型氧化钛粒子在排气后的280℃的挤出机内熔融混炼,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A制作经母料化的氧化钛原料(MA-TiO2)。接着,在290℃的挤出机内,将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46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A、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36重量份MA-TiO2原料、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18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B熔融混炼,导入到T模喷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形成了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但是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中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少、耐湿热性差。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耐湿热性差。
(比较例6)
在290℃的挤出机内,将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55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A、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的9重量份结晶性聚酯树脂B、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18重量份氧化钛原料(MB-TiO2)、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比较例5中使用的18重量份氧化钛原料(MA-TiO2)熔融混炼,导入到T模喷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形成了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但是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中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少、耐湿热性差。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耐湿热性差。
(比较例7)
在排气后的280℃的挤出机内,将64重量份实施例1中使用的结晶性聚酯树脂A、18重量份实施例1中使用的结晶性聚酯树脂B、和18重量份平均粒径200nm的金红石型氧化钛粒子熔融混炼,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A及结晶性聚酯树脂B,制作经母料化的氧化钛原料(MAB-TiO2)。将于180℃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的100重量份氧化钛原料(MAB-TiO2)在290℃的挤出机内熔融混炼,导入到T模喷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膜。对所得膜进行如下评价: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的扁平度、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内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平均相对反射率、耐湿热试验后的机械特性、耐光性试验后的机械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形成了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分散相,但是氧化钛粒子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中存在或与其接触的比例少、耐湿热性差。另外,使用上述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太阳能电池背板,进行耐湿热性、耐光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耐湿热性差。
Figure BPA00001473443900451
Figure BPA00001473443900461
Figure BPA00001473443900471
Figure BPA0000147344390048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聚酯膜,能够同时具有优良的耐湿热性和其他特性(特别是耐光性和光反射性等),即使长时间暴露于户外使用等严苛气氛下也可以维持机械强度,利用上述特性,本发明的聚酯膜优选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背板、面状发热体、或扁平电缆等电绝缘材料、电容器用材料、汽车用材料、建筑材料的用途。
符号说明
1:太阳能电池背板
2:透明填充剂
3:发电元件
4:透明基板

Claims (12)

1.一种聚酯膜,所述聚酯膜包含形成有海岛结构的二种结晶性聚酯树脂及粒子,其特征在于,将形成连续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结晶化温度设为TccA、形成分散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结晶化温度设为TccB时,满足下述(1)式,且所述分散相的扁平度为3以上,且上述粒子总数的70%以上存在于上述分散相中,或者与上述分散相相接触,其中,形成连续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称作结晶性聚酯树脂A,形成分散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称作结晶性聚酯树脂B,连续相也称作海相,分散相也称作岛相,
TccA-TccB≥5℃    (1)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构成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聚酯中含有相对于总重复单元为85摩尔%以上的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分散相以下述范围存在,即,以膜厚度方向的每1μm单位长度中的平均个数计,在0.1个/μm以上5个/μm以下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膜,其中,在聚酯膜中含有0.5~30重量%的所述粒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膜,其中,在温度125℃、相对湿度100%RH的气氛下处理48小时后的伸长率保持率为30%以上,且在温度60℃、50%RH的气氛下,用强度100mW/cm2的金属卤化物灯照射48小时后的伸长率保持率为20%以上,所述金属卤化物灯的波长范围:295~450nm、峰波长:365nm。
6.一种层合膜,是将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层合在其他膜上形成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合膜,其中,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层合在至少单侧的最外层。
8.一种聚酯膜,所述聚酯膜包含形成有海岛结构的二种结晶性聚酯树脂及粒子,其特征在于,将形成连续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结晶化温度设为TccA、形成分散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结晶化温度设为TccB时,满足下述(1)式,且所述分散相的扁平度为3以上,且在温度125℃、相对湿度100%RH的气氛下处理48小时后的伸长率保持率为30%以上,其中,形成连续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称作结晶性聚酯树脂A,形成分散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称作结晶性聚酯树脂B,连续相也称作海相,分散相也称作岛相,
TccA-TccB≥5℃    (1)式。
9.一种聚酯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至少使用满足下述(1)式、且具有海岛结构形成性的二种结晶性聚酯树脂,其中,形成连续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称作结晶性聚酯树脂A,形成分散相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称作结晶性聚酯树脂B,连续相也称作海相,分散相也称作岛相,在结晶性聚酯树脂B中添加粒子使其分散的工序;
在分散有所述粒子的结晶性聚酯B中混合结晶性聚酯A、挤出为片状的工序;和
将所述挤出的片状物拉伸的工序,
TccA-TccB≥5℃    (1)式
此处,TccA为结晶性聚酯树脂A的结晶化温度,TccB为结晶性聚酯树脂B的结晶化温度。
10.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使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膜或层合膜。
11.一种太阳能电池,使用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由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膜构成的层朝向外部露出。
CN201080023510.0A 2009-06-05 2010-06-02 聚酯膜、层合膜及使用其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太阳能电池 Active CN102449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5832 2009-06-05
JP2009135832 2009-06-05
PCT/JP2010/059322 WO2010140611A1 (ja) 2009-06-05 2010-06-02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バックシート、太陽電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9040A true CN102449040A (zh) 2012-05-09
CN102449040B CN102449040B (zh) 2014-11-19

Family

ID=43297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3510.0A Active CN102449040B (zh) 2009-06-05 2010-06-02 聚酯膜、层合膜及使用其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太阳能电池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981212B2 (zh)
EP (1) EP2439231A4 (zh)
JP (1) JP5304789B2 (zh)
KR (1) KR101610990B1 (zh)
CN (1) CN102449040B (zh)
MY (1) MY149441A (zh)
TW (1) TWI476246B (zh)
WO (1) WO201014061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8855A (zh) * 2015-10-27 2016-01-06 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物、抗紫外聚酰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1993A (zh) * 2013-08-09 2016-03-30 东丽株式会社 层合聚酯膜
CN107995891A (zh) * 2015-07-28 2018-05-04 株式会社斗山 绝缘薄膜和柔性扁平电缆
CN110876273A (zh) * 2018-06-29 2020-03-10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阻挡紫外线的膜
CN112467201A (zh) * 2020-11-25 2021-03-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全固态高强度脂肪族聚氨酯柔性电解质及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21712A1 (de) * 2009-05-18 2010-11-25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Gmbh Coextrudierte, biaxial orientierte Polyesterfolien mit verbesserten Hafteigenschaften, Rückseitenlaminate für Solarmodule und Solarmodule
US20100294363A1 (en) * 2009-05-22 2010-11-25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Inc. Coated Polyester Film For Lamination to Ethylene-Vinyl Acetate Layers
JP5614287B2 (ja) * 2009-10-28 2014-10-29 東レ株式会社 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403679B2 (ja) * 2009-11-19 2014-01-29 大和製罐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裏面封止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US9492987B2 (en) * 2010-12-24 2016-11-15 Toray Industries, Inc. Polyester film and laminate using same
JP5599348B2 (ja) * 2011-03-07 2014-10-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用保護シ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部材、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905353B2 (ja) * 2011-08-25 2016-04-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並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3165255A (ja) * 2011-11-11 2013-08-22 Fujifilm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ポリマーシート及びバックシート並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MY172054A (en) * 2011-12-02 2019-11-13 Toray Industries Polyester film, solar cell backsheet, and solar cell
JP2014025052A (ja) * 2012-03-12 2014-02-06 Fujifilm Corp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バックシート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13179564A1 (ja) * 2012-05-28 2013-12-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14104222A1 (ja) * 2012-12-27 2017-01-19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共重合体を含むブレンドポリマー、該ブレンドポリマーの成形体、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および該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KR101718276B1 (ko) * 2013-02-19 2017-03-20 미쓰비시 쥬시 가부시끼가이샤 반사 필름, 및 이것을 구비하여 이루어지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조명 장치, 장식용 물품
HUE032705T2 (en) * 2013-11-27 2017-10-30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Polyester compositions
FR3017072B1 (fr) * 2014-01-31 2016-02-19 Toray Films Europ Film de polyester transparent multicouche,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et son utilisation notamment dans les faces arrieres de panneaux photovoltaiques
US9899580B2 (en) * 2014-02-28 2018-02-20 Lotte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nti-discoloration
JP6271738B2 (ja) * 2014-07-31 2018-01-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太陽電池用保護シート、並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EP3271759A1 (en) * 2015-03-20 2018-01-24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Reflective articles comprising a micro-cellular structure and having improved reflectivity
US10288783B2 (en) * 2015-03-20 2019-05-14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Reflective articles comprising a micro-cellular structure and having improved reflectivity
CN106206805A (zh) * 2016-08-27 2016-12-07 无锡中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太阳能背板结构
CN107611223B (zh) * 2017-09-27 2019-03-19 中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反射太阳能电池背板膜的制备方法
CN111868147B (zh) * 2018-03-02 2022-11-29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双轴拉伸薄膜
KR20200027368A (ko) * 2018-09-04 2020-03-12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절연부를 포함하는 케이블 및 케이블 절연부의 제조방법
KR102152101B1 (ko) * 2018-11-02 2020-09-07 진영글로벌 주식회사 차량 전장용 디바이스
KR102527488B1 (ko) * 2021-06-29 2023-05-04 에스케이마이크로웍스 주식회사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조성물,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및 전자장치용 적층체
CN118284514A (zh) * 2021-11-22 2024-07-02 阿姆科挠性物品北美公司 膜、层合膜、刚性制品、包装以及制造膜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8355A (zh) * 2000-12-12 2003-02-19 东丽株式会社 光扩散性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522199A (zh) * 2002-03-01 2004-08-18 ������������ʽ���� 双向拉伸多层层压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WO2008078802A1 (ja) * 2006-12-27 2008-07-03 Toray Industries, Inc.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1526A (ja) 1983-07-28 1985-02-18 Toyobo Co Ltd 内部粒子含有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2663593B2 (ja) 1988-12-16 1997-10-15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H02191638A (ja) 1989-01-19 1990-07-27 Unitika Ltd ポリエステル2軸配向フイルム
JP2534955B2 (ja) 1992-07-17 1996-09-18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脱脂機能を有する金属条用スリッタ―
JPH11506487A (ja) 1995-06-02 1999-06-08 イーストマン ケミカル カンパニー 加水分解安定性の改良された2,6−ナフタレンジカルボン酸のポリエステル
JP3567585B2 (ja) 1996-02-13 2004-09-22 東レ株式会社 ハウジング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ハウジング
JP3597932B2 (ja) 1996-02-21 2004-12-08 帝人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
JP2002088259A (ja) * 2000-09-18 2002-03-27 Toray Ind Inc 成形材料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3973409B2 (ja) 2001-11-22 2007-09-12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手切れ性に優れた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WO2005026241A1 (ja) 2003-09-11 2005-03-24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imited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7070430A (ja) 2005-09-06 2007-03-22 Toray Ind Inc 太陽電池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7161801A (ja) * 2005-12-12 2007-06-28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
JP2007177034A (ja) 2005-12-27 2007-07-1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積層体
DE102006016157A1 (de) 2006-04-06 2007-10-11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Gmbh Hydrolysebeständige Polyesterfolie mit Hydrolyseschutzmittel
JP2008231144A (ja) * 2007-03-16 2008-10-02 Dic Corp 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
KR101532987B1 (ko) 2007-11-30 2015-07-01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면광원, 태양전지 백시트, 태양전지
CN101518971B (zh) * 2008-02-29 2012-07-18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聚酯叠层膜和使用该叠层膜的太阳能电池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8355A (zh) * 2000-12-12 2003-02-19 东丽株式会社 光扩散性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522199A (zh) * 2002-03-01 2004-08-18 ������������ʽ���� 双向拉伸多层层压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WO2008078802A1 (ja) * 2006-12-27 2008-07-03 Toray Industries, Inc.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1993A (zh) * 2013-08-09 2016-03-30 东丽株式会社 层合聚酯膜
CN105451993B (zh) * 2013-08-09 2018-06-15 东丽株式会社 层合聚酯膜
CN107995891A (zh) * 2015-07-28 2018-05-04 株式会社斗山 绝缘薄膜和柔性扁平电缆
CN107995891B (zh) * 2015-07-28 2020-10-30 株式会社斗山 绝缘薄膜和柔性扁平电缆
CN105218855A (zh) * 2015-10-27 2016-01-06 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物、抗紫外聚酰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8855B (zh) * 2015-10-27 2017-03-29 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抗紫外聚酰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76273A (zh) * 2018-06-29 2020-03-10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阻挡紫外线的膜
CN110876273B (zh) * 2018-06-29 2022-04-12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阻挡紫外线的膜
US11549025B2 (en) 2018-06-29 2023-01-10 Lg Chem, Ltd. Film for blocking ultraviolet rays
CN112467201A (zh) * 2020-11-25 2021-03-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全固态高强度脂肪族聚氨酯柔性电解质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76246B (zh) 2015-03-11
EP2439231A1 (en) 2012-04-11
JPWO2010140611A1 (ja) 2012-11-22
EP2439231A4 (en) 2015-03-25
CN102449040B (zh) 2014-11-19
KR101610990B1 (ko) 2016-04-08
WO2010140611A1 (ja) 2010-12-09
MY149441A (en) 2013-08-30
US8981212B2 (en) 2015-03-17
JP5304789B2 (ja) 2013-10-02
KR20120052900A (ko) 2012-05-24
TW201107407A (en) 2011-03-01
US20120080089A1 (en) 201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9040B (zh) 聚酯膜、层合膜及使用其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太阳能电池
CN102470653B (zh) 聚酯膜及使用其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太阳能电池
TWI496690B (zh) 雙軸取向聚酯薄膜
JP5734569B2 (ja)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9660119B2 (en) Polyester film,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back sheet for solar cell, and solar cell module
KR20110135828A (ko)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태양전지용 백시트, 그리고 태양전지 모듈
TW201221544A (en) Polyester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WO2011099390A1 (en) Solar cell backsheet and solar cell module
JP5505018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バックシート、およびled光源用反射板。
JP4881464B2 (ja) 太陽電池裏面保護膜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504957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バックシート、太陽電池
JP5551973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積層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306274B2 (ja) 太陽電池裏面封止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太陽電池裏面保護膜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5216213A (ja) 太陽電池裏面保護膜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太陽電池裏面保護膜
JP2009249421A (ja) 太陽電池裏面保護膜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15188015A (ja) 太陽電池裏面保護用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太陽電池裏面保護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4231147A (ja) 太陽電池裏面保護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