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6205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6205B
CN102376205B CN201110242593.9A CN201110242593A CN102376205B CN 102376205 B CN102376205 B CN 102376205B CN 201110242593 A CN201110242593 A CN 201110242593A CN 102376205 B CN102376205 B CN 102376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ventiduct
air
arrow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425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6205A (zh
Inventor
冈田知彦
前田英雄
伊藤哲嗣
家村浩俊
田中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76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6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6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6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72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2Heating or cooling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other than for activation, e.g. 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abilisation 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ver the cel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2Heating or cooling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other than for activation, e.g. 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abilisation 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ver the cell
    • G02F1/133385Heating or cooling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other than for activation, e.g. 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abilisation 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ver the cell with cooling means, e.g. f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部(1);控制部(2);以及包括第一顶部(31)、第二顶部(32)、第一连结部(34)和气流产生部(36)的冷却部(3)。第一顶部(31)构成为:与第二顶部(32)相比,离开显示部(1)的非显示面(1B)的距离短,并且第一通风道(41)的通风面积比第二通风道(42)的通风面积小。气流产生部(36)使从第二通风道(42)向着第一通风道(41)的气流产生,将第一通风道(41)内的空气和第二通风道(42)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控制部(2)设置在第一顶部(31)的控制部设置面(31A)。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和进行用于在显示部显示图像的控制的电路基板(控制部)。显示装置通过控制部的控制使显示部发光,由此在该显示部的表面显示图像,所以显示部的温度容易上升。于是,控制部的温度也因被温度上升后的显示部加热的空气而上升。另外,控制部自身在进行控制时也会产生热。因此,需要在显示装置设置对显示部和控制部进行冷却的机构。
在日本特开2003-173147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结构:作为冷却控制部的机构,如日本特开2003-173147号公报的图3所示,设置有冷却风扇,将控制部周围的热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
此外,在日本特开平11-296094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结构:作为冷却显示部和控制部的机构,如日本特开平11-296094号公报的图1所示,在显示部的背面侧空开一定间隔地设置面板,将显示部的背面与面板之间的热空气通过风扇与外部空气交换。
在日本特开2003-173147号公报记载的显示装置中,由于流入的外部空气与控制部直接接触,所以存在外部空气所含的灰尘等容易附着于控制部中的配线和电子电路的课题。如果灰尘附着于配线和电子电路,则控制部存在短路的可能性。
在日本特开平11-296094号公报记载的显示装置中,在面板的不与显示部相对的一侧的面即面板的背面,设置有控制部。因此,与在日本特开2003-173147号公报中记载的显示装置不同,外部空气所含的灰尘附着于控制部的情况受到抑制。但是,在日本特开平11-296094号公报记载的结构中,如下述那样存在无法高效地冷却控制部的课题。
如上所述,控制部自身产生热。因此,在显示部的背面与面板之间的空气中,控制部附近的空气与控制部附近以外的空气相比,温度更容易上升。日本特开平11-296094号公报中记载的显示装置,由于显示部与面板的距离是固定的,所以不论在控制部附近,还是在控制部附近以外,显示部的背面与面板之间的空气的流速固定,无法高效地交换控制部附近的空气。其结果是,无法高效地冷却控制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灰尘等附着于控制部,并且能够高效地冷却显示部和控制部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是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部,其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
对上述显示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和
冷却部,其设置在上述显示部的非显示面,该非显示面是上述显示部的与上述显示面相反一侧的面,
上述冷却部包括:
第一顶部,其被设置成与上述非显示面一起形成具有规定通风面积的第一通风道;
第二顶部,其被设置成与上述非显示面一起形成具有规定通风面积的第二通风道;
连结部,其被设置成连结上述第一顶部和上述第二顶部以使上述第一通风道和上述第二通风道连通;和
气流产生部,其被设置成通过产生从上述第二通风道向着上述第一通风道的气流,将上述第一通风道内的空气和上述第二通风道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
上述第一顶部被设置成:与上述第二顶部相比,离开上述非显示面的距离短,并且上述第一通风道的通风面积比上述第二通风道的通风面积小,
上述控制部设置在上述第一顶部的控制部设置面,该控制部设置面是上述第一顶部的与面对上述第一通风道的面相反一侧的面。
根据本发明,通过气流产生部,将第一通风道和第二通风道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由此间接地冷却控制部。因此,能够抑制外部空气所含的灰尘等附着于控制部。
另外,由于第一通风道的通风面积比第二通风道的通风面积小,所以第一通风道内的空气的流速比第二通风道内的快。因此,能够高效地将第一通风道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冷却显示部和控制部。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冷却部是管道结构的冷却部,上述冷却部构成为:分别形成有向外部空气开放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并且除了该吸入口和该排出口以外,上述冷却部与上述非显示面之间的空间大致密闭,该吸入口和该排出口分别形成在上述冷却部的一个面,
上述吸入口在上述冷却部形成于上述第二通风道一侧,上述排出口在上述冷却部形成于上述第一通风道一侧。
根据本发明,冷却部具有管道结构。因此,能够通过冷却部提高显示装置整体的强度,并且通过该冷却部冷却显示装置。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具有多个上述管道结构的冷却部,
上述控制部遍及多个管道结构的冷却部的各控制部设置面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具有多个管道结构的冷却部。因此,能够与显示装置的设置方向无关地,高效地冷却显示部和控制部。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当设从上述排出口到上述显示部的距离为P[cm],设上述排出口的开口面积为Q[cm2],设上述排出口的开口周长为R[cm]时,
上述冷却部以满足下述式(1)的方式构成,
P>Q/R    …(1)。
根据本发明,冷却部以满足上述式(1)的方式构成。由此,能够确保排出口附近的空间,能够充分地获得气流产生部所产生的风量。其结果是,冷却部能够更高效地冷却显示部和控制部。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冷却部构成为:在从上述第二通风道向着上述第一通风道的一个方向上,上述显示部的该一个方向下游侧端部与上述第一顶部的该一个方向下游侧端部的距离,是该一个方向上的上述显示部的长度的0%以上20%以下。
根据本发明,冷却部以如下方式构成:在从第二通风道向着第一通风道的一个方向上,显示部的该一个方向下游侧端部与第一顶部的该一个方向下游侧端部的距离,是该一个方向上的显示部的长度的0%以上20%以下。由此,能够更高效地冷却从显示部的第二通风道向着第一通风道的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
本发明的目的、特色和优点,可以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的图。
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的图。
图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的图。
图10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显示装置100的示意图。图1中,箭头X表示显示装置100所包括的显示部1的长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箭头Y表示显示部1的宽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箭头Z表示显示部1的厚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显示装置100的截面的图。图2是假想在图1所示的截断线A-A将显示装置100截断时的图。截断线A-A是表示在箭头X方向上将显示部1二等分的面的线。
显示装置100具有显示部1、控制部2和冷却部3。显示部1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1A。在显示部1中,在显示面1A的相反侧的面即非显示面1B,设置有冷却部3。显示部1由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等现有公知的显示面板构成。
控制部2与显示部1电连接,基于存储在控制部2内的存储电路中的数据来控制显示部1,在显示面1A显示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2也控制后述的气流产生部36的动作。
控制部2例如包括平板状的配线基板和在该配线基板的单面或双面安装的电子电路。在非显示面1B与控制部2之间,设置有冷却部3。
冷却部3包括:第一顶部31、第二顶部32、第三顶部33、第一连结部34、第二连结部35、气流产生部36和侧部37。
第一顶部31是与非显示面1B一起形成具有规定的通风面积S1的第一通风道41的部件。在此,所谓通风面积S1,是指在箭头X方向和箭头Z方向上用平行的面截断第一通风道41时的截面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顶部31是被设置成主面与非显示面1B平行的平板状部件。在第一顶部31的与面对第一通风道41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即控制部设置面31A,设置有控制部2。
第二顶部32是与非显示面1B一起形成具有规定的通风面积S2的第二通风道42的部件。在此,所谓通风面积S2,是指在箭头X方向和箭头Z方向上用平行的面截断第二通风道42时的截面积。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顶部32是被设置成主面与非显示面1B平行的平板状部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道41和第二通风道42构成为,在箭头X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第三顶部33是与非显示面1B一起形成第三通风道43的部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道41和第三通风道43构成为,在箭头X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本实施方式的第三顶部33是被设置成主面与非显示面1B平行的平板状部件。在第三顶部33,形成有经由气流产生部36向外部空气开放的排出口33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部3的一个面,排出口33A形成在一个部位。
第一连结部34是将第一顶部31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和第二顶部32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连结的部件。通过第一连结部34,第一通风道41和第二通风道42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结部34的与非显示面1B接近的面,被设置成相对于该非显示面1B倾斜。由此,空气的从第二通风道42向第一通风道41的流动变得顺畅。
第二连结部35是将第一顶部3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和第三顶部33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连结的部件。通过第二连结部35,第一通风道41和第三通风道43连通。
侧部37设置在第一顶部31、第二顶部32和第三顶部33的、箭头X方向上的两端部,是连接该两端部和非显示面1B的平板状部件。侧部37在第二顶部32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和第三顶部33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未设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部3的两个面,形成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取入的吸入口。
侧部37将第一顶部31、第二顶部32和第三顶部33与非显示面1B大致无间隙地连接。因此,由第一通风道41、第二通风道42和第三通风道43形成的空间,除了排出口33A和冷却部3的箭头Y方向两端部的吸入口以外,基本上密闭。
第一顶部31、第二顶部32、第三顶部33、第一连结部34、第二连结部35和侧部37,优选由热传导率高且刚性高的材料形成,例如由碳素钢板和铝板等金属材料形成。在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优选用一块金属板通过弯折、螺钉固定、点焊等形成为一体。由此,冷却部3的强度提高。
另外,在第一顶部31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控制部设置面31A与控制部2之间设置绝缘部件。作为绝缘部件,可以列举热传导率高的硅滑脂(silicone grease)、导热硅胶片(siliconesheet)等。
气流产生部36设置在排出口33A的箭头Z方向下游侧,是通过产生从第二通风道42向着第一通风道41的气流,将第一通风道41内的空气和第二通风道42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的装置。作为气流产生部36,能够使用具有轴和与轴连接的叶片,通过轴进行旋转使流体移动的风扇。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气流产生部36,外部空气从冷却部3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向第二通风道42内流入,第二通风道42内的空气按照第一通风道41、第三通风道43的顺序向箭头Y方向移动,从排出口33A排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气流产生部36,外部空气从冷却部3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向第三通风道43内流入,第三通风道43内的空气从排出口33A排出。
像这样,显示装置100在设置于显示部1与控制部2之间的冷却部3中,通过气流产生部36,将第一通风道41、第二通风道42和第三通风道43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于是,流入到第一通风道41、第二通风道42和第三通风道43内的外部空气,从显示部1的非显示面1B吸取热,并且经由控制部设置面31A从控制部2吸取热。即,控制部2被冷却部3间接地冷却。因此,能够抑制外部空气所含的灰尘等附着于控制部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气流产生部36由控制部2进行控制。控制部2既可以在显示部1显示图像的同时驱动气流产生部36,也可以在显示部1显示图像并经过规定时间后驱动气流产生部36。另外,也可以在第一通风道4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当第一通风道41内的温度变成规定温度以上时,控制部2驱动气流产生部36。
显示装置100中,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第一顶部31离开非显示面1B的距离L1比第二顶部32离开非显示面1B的距离L2短。距离L1优选为0.5cm以上1.5cm以下,距离L2优选为1.0cm以上4.0cm以下。
另外,显示装置100构成为:第一通风道41的通风面积S1比第二通风道42的通风面积S2小。更优选第一通风道41的通风面积S1与第二通风道42的通风面积S2的比S1/S2为0.2以上0.8以下。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通风道41和第二通风道42在箭头X方向上的长度相等,所以比S1/S2与L1/L2是相同的值。根据显示装置100,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高效地冷却控制部2。
一般而言,显示部1随着显示图像而产生热,控制部2随着控制而产生热。因此,被显示部1和控制部2夹着的空间即第一通风道41,与第二通风道42相比,温度更容易上升。由此,如果无法高效地将第一通风道41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就不能高效地冷却控制部2。
显示装置100中,由于第一通风道41的通风面积S1比第二通风道42的通风面积S2小,所以第一通风道41内的空气的流速比第二通风道42内快。因此,能够高效地将第一通风道41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冷却控制部2。
另外,在与本发明不同,不仅通风面积S1小而且通风面积S2也小的情况下,由于第一通风道41和第二通风道42整体包容的空气的量少,所以流入的外部空气在第二通风道42内或者在第一通风道41的中途就达到热平衡。达到热平衡的空气不能够从控制部2吸取热,所以不能够高效地冷却控制部2。
显示装置100更优选具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冷却部3:当设从排出口33A到显示部1的距离为P[cm],排出口33A的开口面积为Q[cm2],排出口33A的开口周长为R[cm]时,满足下述式(1)。其中,在排出口33A为圆形的情况下,开口面积Q为圆的面积,开口周长为圆的周长。
P>Q/R    (1)
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排出口33A附近的空间,充分获得气流产生部36产生的风量。其结果是,冷却部3能够更高效地冷却显示部1和控制部2。
另外,显示装置100更优选具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冷却部3:在箭头Y方向上,显示部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与第一顶部3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的距离,是箭头Y方向上的显示部1的长度的0%以上20%以下。由此,能够更高效地冷却显示部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另外,上述的距离为显示部1的长度的0%时,是显示部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与第一顶部3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在箭头Y方向上处于相同的位置时。
显示装置100优选被设置成箭头Y方向的相反方向为铅直方向。在这样设置的情况下,显示部1与控制部2之间的热空气,即使气流产生部36不动作,也会朝向铅直方向上方(箭头Y方向)。因此,在这样设置的情况下,通过使气流产生部36动作,能够更顺畅地将外部空气和在显示部1与控制部2之间的空气交换。
但是,这样设置的情况,与被设置成箭头Y方向为铅直方向的情况相比,存在显示部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的冷却效率降低的风险。因此,如上所述,冷却部3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在箭头Y方向上,显示部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与第一顶部3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的距离,是箭头Y方向上的显示部1的长度的0%以上20%以下。
另外,冷却部3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在箭头Y方向上,显示部1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与第一顶部31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的距离,是箭头Y方向上的显示部1的长度的5%以上20%以下。另外,冷却部3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箭头X方向上的第一通风道41的长度,是箭头X方向上的显示部1的长度的50%以上95%以下。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0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显示装置200的示意图。图3中,箭头X表示显示装置200所包括的显示部1的长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箭头Y表示显示部1的宽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箭头Z表示显示部1的厚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显示装置200的截面的图。图4是假想在图3所示的截断线B-B将显示装置200截断时的图。截断线B-B是表示在箭头X方向上将显示部1二分割的面的线。
显示装置200具有显示部1、控制部2和冷却部103。显示部1和控制部2与第一实施方式是相同的,所以省略说明。冷却部103包括:第一顶部131、第二顶部132、第三顶部133、第一连结部134、第二连结部135、气流产生部136、侧部137和加强部件138。
第一顶部131是与非显示面1B一起形成具有规定的通风面积S1的第一通风道141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顶部131是被设置成主面与非显示面1B平行的平板状部件。在第一顶部131的与面对第一通风道141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即控制部设置面131A,设置有控制部2。
第二顶部132是与非显示面1B一起形成具有规定的通风面积S2的第二通风道142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顶部132是被设置成主面与非显示面1B平行的平板状部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道141和第二通风道142,在箭头X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第三顶部133是与非显示面1B一起形成第三通风道143的部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道141和第三通风道143,在箭头X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本实施方式的第三顶部133是被设置成主面与非显示面1B平行的平板状部件。在第三顶部133,形成有经由气流产生部136向外部空气开放的排出口133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部103的一个面,排出口133A形成在两个部位。
第一连结部134是将第一顶部131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和第二顶部132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连结的部件。通过第一连结部134,第一通风道141和第二通风道142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结部134被设置成与第一顶部131的主面和第二顶部132的主面垂直。由此,冷却部103的强度得到提高。
第二连结部135是将第一顶部13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和第三顶部133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连结的部件。通过第二连结部135,第一通风道141和第三通风道143连通。
侧部137是将第一顶部131、第二顶部132及第三顶部133,与非显示面1B连接的平板状部件。侧部137设置在第一顶部131、第二顶部132和第三顶部133的箭头X方向两端部和第三顶部133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侧部137在第二顶部132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未设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部103的一个面,形成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吸入的吸入口。
侧部137将第一顶部131、第二顶部132及第三顶部133,与非显示面1B大致无间隙地连接。因此,由第一通风道141、第二通风道142和第三通风道143形成的空间,除了排出口133A和冷却部103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的吸入口以外,基本上密闭。即,本实施方式的冷却部103是管道结构(duct structure)。
管道结构的冷却部103由于强度高,所以适于提高多屏显示***所用的窄边框的显示装置的强度。通过在窄边框的显示装置的背面设置冷却部103,能够提高该显示装置的强度,并且冷却该显示装置。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冷却部103是箱型的管道结构,强度更高。
加强部件138是将第二顶部132和非显示面1B连接的平板状部件。通过加强部件138,冷却部103的强度提高。加强部件138设置在箭头X方向上的第二顶部132的中间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部103的一个面,吸入口形成在两个部位。
第一顶部131、第二顶部132、第三顶部133、第一连结部134、第二连结部135、侧部137和加强部件138,优选由热传导率高且刚性高的材料形成,例如由碳素钢板和铝板等金属材料形成。在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优选用一块金属板通过弯折、螺钉固定、点焊等形成为一体。由此,冷却部103的强度提高。
另外,在第一顶部131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控制部设置面131A与控制部2之间设置绝缘部件。作为绝缘部件,可以列举热传导率高的硅滑脂、导热硅胶片等。
气流产生部136设置在排出口133A的箭头Z方向下游侧,是通过产生从第二通风道142向着第一通风道141的气流,将第一通风道141内的空气和第二通风道142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两个气流产生部136,外部空气从冷却部103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的两个吸入口向第二通风道142内流入,第二通风道142内的空气按照第一通风道141、第三通风道143的顺序向箭头Y方向移动,从两个排出口133A排出。作为气流产生部136,能够使用具有轴和与轴连接的叶片,通过轴旋转使流体移动的风扇。
像这样,根据显示装置200,在设置于显示部1与控制部2之间的冷却部103中,通过气流产生部136,将第一通风道141、第二通风道142和第三通风道143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间接地冷却控制部2。因此,能够抑制外部空气所含的灰尘等附着于控制部2。
显示装置200中,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第一顶部131离开非显示面1B的距离L1比第二顶部132离开非显示面1B的距离L2短。距离L1优选为0.5cm以上1.5cm以下,距离L2优选为1.0cm以上4.0cm以下。
另外,显示装置200中,第一通风道141的通风面积S1比第二通风道142的通风面积S2小。更优选第一通风道141的通风面积S1与第二通风道142的通风面积S2的比S1/S2为0.2以上0.8以下。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道141和第二通风道142,在箭头X方向上的长度相等,所以比S1/S2与L1/L2是相同的值。
根据显示装置200,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高效地冷却控制部2。即,显示装置200中,由于第一通风道141的通风面积S1比第二通风道142的通风面积S2小,所以第一通风道141内的空气的流速比第二通风道142内快。因此,能够高效地将第一通风道141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冷却控制部2。
显示装置200更优选具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冷却部103:当设从排出口133A到显示部1的距离为P[cm],排出口133A的开口面积为Q[cm2],排出口133A的开口周长为R[cm]时,满足下述式(1)。
P>Q/R    (1)
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排出口133A附近的空间,充分获得气流产生部136所产生的风量。其结果是,冷却部103能够更高效地冷却显示部1和控制部2。
另外,显示装置200更优选具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冷却部103:在箭头Y方向上,显示部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与第一顶部13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的距离,是箭头Y方向上的显示部1的长度的0%以上20%以下。由此,能够更高效地冷却显示部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
另外,冷却部103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在箭头Y方向上,显示部1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与第一顶部131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的距离,是箭头Y方向上的显示部1的长度的5%以上20%以下。另外,冷却部103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箭头X方向上的第一通风道141的长度,是箭头X方向上的显示部1的长度的50%以上95%以下。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00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显示装置300的示意图。图5中,箭头X表示显示装置300所包括的显示部1的长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箭头Y表示显示部1的宽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箭头Z表示显示部1的厚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另外,显示装置300的截面图与图4相同所以省略。
显示装置300具有显示部1、控制部2和三个冷却部103X。显示部1和控制部2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冷却部103X是管道结构的冷却部,是使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冷却部103的第一通风道141、第二通风道142和第三通风道143在箭头X方向上的长度变为三分之一的冷却部。因此,省略冷却部103X的详细说明。
三个冷却部103X相邻设置,以使冷却部103X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的两个吸入口在箭头X方向上并排,并且形成于第三顶部133X的两个排出口133AX在箭头X方向上并排。而且,遍及三个冷却部103X的各控制部设置面131AX设置有控制部2。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冷却部103X互相平行地设置,在多个冷却部103X上设置有控制部2。由此,能够与显示装置300的设置方向无关地,高效地冷却控制部2。
例如,假定将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200以箭头X方向为铅直方向的方式设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热空气与冷空气相比要前往铅直方向上方,所以热空气要移动的方向(箭头X方向)与要通过气流产生部136使空气流动的方向(箭头Y方向)正交,因此,空气的流动不再顺畅,存在第一通风道141内和第二通风道142内的空气停留的风险。
与之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一个显示部1设置多个冷却部103X,由此,各冷却部103X中,使第一通风道的通风面积和第二通风道的通风面积变小,并通过气流产生部136X使空气容易移动,所以能够减少空气停留的可能性。因此,根据显示装置300,能够与显示装置300的设置方向无关地,高效地冷却控制部2。
另外,多个管道结构的冷却部103X与显示部1连接,所以显示装置300的强度比显示装置100、200高。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400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显示装置400的示意图。图6中,箭头X表示显示装置400所包括的显示部1的长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箭头Y表示显示部1的宽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箭头Z表示显示部1的厚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显示装置400的截面的图。图7是假想在图6所示的截断线C-C将显示装置400截断时的图。截断线C-C是表示在箭头X方向上将显示部1分成两个的面的线。
显示装置400具有显示部1、控制部2和冷却部303。显示部1和控制部2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冷却部303包括:第一顶部331、第二顶部332、第三顶部333、第一连结部334、第二连结部335、气流产生部336、侧部337和加强部件338。
第一顶部331是与非显示面1B一起形成具有规定的通风面积S1的第一通风道341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顶部331是被设置成主面与非显示面1B平行的平板状部件。在第一顶部331的与面对第一通风道341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即控制部设置面331A,设置有控制部2。
第二顶部332是与非显示面1B一起形成具有规定的通风面积S2的第二通风道342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顶部332是被设置成主面与非显示面1B平行的平板状部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道341和第二通风道342,在箭头X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第三顶部333是与非显示面1B一起形成第三通风道343的部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道341和第三通风道343,在箭头X方向上的长度相等。本实施方式的第三顶部333是被设置成主面与非显示面1B平行的平板状部件。
第一连结部334是将第一顶部331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和第二顶部332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连结的部件。通过第一连结部334,第一通风道341和第二通风道342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结部334被设置成与第一顶部331的主面和第二顶部332的主面垂直。由此,冷却部303的强度提高。
第二连结部335是将第一顶部33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和第三顶部333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连结的部件。通过第二连结部335,第一通风道341和第三通风道343连通。
侧部337是将第一顶部331、第二顶部332及第三顶部333与非显示面1B连接的平板状部件。侧部337被设置在第一顶部331、第二顶部332及第三顶部333的箭头X方向两端部和第三顶部333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侧部337在第二顶部332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未设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部303的一个面,形成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吸入的吸入口。
在设置于第三顶部333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的侧部337,形成有经由气流产生部336向外部空气开放的排出口337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部303的一个面,排出口337A形成在两个部位。
侧部337将第一顶部331、第二顶部332及第三顶部333与非显示面1B大致无间隙地连接。因此,由第一通风道341、第二通风道342和第三通风道343形成的空间,除了排出口337A和冷却部303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的吸入口以外,基本上密闭。即,本实施方式的冷却部303是管道结构。
管道结构的冷却部303由于强度高,所以适于提高多屏显示***所用的窄边框的显示装置的强度。通过在窄边框的显示装置的背面设置冷却部303,能够提高该显示装置的强度,并且冷却该显示装置。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冷却部303是箱型的管道结构,强度更高。
加强部件338是将第二顶部332和非显示面1B连接的平板状部件。通过加强部件338,冷却部303的强度得到提高。加强部件338设置在箭头X方向上的第二顶部332的中间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部303的一个面,吸入口形成在两个部位。
第一顶部331、第二顶部332、第三顶部333、第一连结部334、第二连结部335、侧部337和加强部件338,优选由热传导率高且刚性高的材料形成,例如由碳素钢板和铝板等金属材料形成。在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优选用一块金属板通过弯折、螺钉固定、点焊等形成为一体。由此,冷却部303的强度提高。
另外,在第一顶部331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控制部设置面331A与控制部2之间设置绝缘部件。作为绝缘部件,可以列举热传导率高的硅滑脂、导热硅胶片等。
气流产生部336设置在排出口337A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是通过产生从第二通风道342向着第一通风道341的气流,将第一通风道341内的空气和第二通风道342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两个气流产生部336,外部空气从冷却部303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的两个吸入口向第二通风道342内流入,第二通风道342内的空气按照第一通风道341、第三通风道343的顺序向箭头Y方向移动,从两个排出口337A排出。作为气流产生部336,能够使用具有轴和与轴连接的叶片,通过轴旋转使流体移动的风扇。
像这样,根据显示装置400,在设置于显示部1与控制部2之间的冷却部303中,通过气流产生部336,将第一通风道341、第二通风道342和第三通风道343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间接地冷却控制部2。因此,能够抑制外部空气所含的灰尘等附着于控制部2。
显示装置400中,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第一顶部331离开非显示面1B的距离L1比第二顶部332离开非显示面1B的距离L2短。距离L1优选为0.5cm以上1.5cm以下,距离L2优选为1.0cm以上4.0cm以下。
另外,显示装置400构成为,第一通风道341的通风面积S1比第二通风道342的通风面积S2小。更优选第一通风道341的通风面积S1与第二通风道342的通风面积S2的比S1/S2为0.2以上0.8以下。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通风道341和第二通风道342,在箭头X方向上的长度相等,所以比S1/S2与L1/L2是相同的值。
根据显示装置400,这样的结构能够高效地冷却控制部2。即,显示装置400中,第一通风道341的通风面积S1比第二通风道342的通风面积S2小,所以第一通风道341内的空气的流速比第二通风道342内快。因此,能够高效地将第一通风道341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冷却控制部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三顶部333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设置的侧部337,形成有排出口337A。因此,从排出口337A流出的空气,在箭头Y方向上移动。由此,即使在显示装置400的冷却部303侧即显示装置400的背面侧配置了耐热性弱的部件,由于从排出口337A流出的温度较高的空气不与该物体直接接触,所以能够防止该部件的劣化。例如在将显示装置400设置于房屋内的情况下,即使显示装置400的背面侧是房屋的墙壁,也能够防止墙壁的劣化。
另外,显示装置400更优选具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冷却部303:在箭头Y方向上,显示部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与第一顶部33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的距离,是箭头Y方向上的显示部1的长度的0%以上20%以下。由此,能够更高效地冷却显示部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
另外,冷却部303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在箭头Y方向上,显示部1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与第一顶部331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的距离,是箭头Y方向上的显示部1的长度的5%以上20%以下。另外,冷却部303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箭头X方向上的第一通风道341的长度,是箭头X方向上的显示部1的长度的50%以上95%以下。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500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显示装置500的示意图。图8中,箭头X表示显示装置500所包括的显示部1的长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箭头Y表示显示部1的宽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箭头Z表示显示部1的厚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显示装置500的截面的图。图9是假想在图8所示的截断线D-D将显示装置500截断时的图。截断线D-D是表示在箭头X方向上将显示部1二等分的面的线。
显示装置500具有显示部1、控制部2和冷却部403。显示部1和控制部2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冷却部403包括:第一顶部431、第二顶部432、第三顶部433、第一连结部434、第二连结部435、气流产生部436和侧部437。
第一顶部431是与非显示面1B一起形成具有规定的通风面积S1的第一通风道441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顶部431是被设置成主面与非显示面1B平行的平板状部件。在第一顶部431的与面对第一通风道441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即控制部设置面431A,设置有控制部2。
第二顶部432是与非显示面1B一起形成具有规定的通风面积S2的第二通风道442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顶部432是被设置成主面与非显示面1B平行的平板状部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道441和第二通风道442,在箭头X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在第二顶部432形成有向外部空气开放的吸入口432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部403的一个面,吸入口432A形成在三个部位。吸入口432A优选形成得尽可能大。
第三顶部433是与非显示面1B一起形成第三通风道443的部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道441和第三通风道443,在箭头X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本实施方式的第三顶部433是被设置成主面与非显示面1B平行的平板状部件。在第三顶部433,形成有经由气流产生部436向外部空气开放的排出口433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部403的一个面,排出口433A形成在一个部位。
第一连结部434是将第一顶部431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和第二顶部432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连结的部件。通过第一连结部434,第一通风道441和第二通风道442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结部434被设置成与第一顶部431的主面和第二顶部432的主面垂直。由此,冷却部403的强度提高。
第二连结部435是将第一顶部43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和第三顶部433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连结的部件。通过第二连结部435,第一通风道441和第三通风道443连通。
侧部437是将第一顶部431、第二顶部432及第三顶部433与非显示面1B连接的平板状部件。侧部437被设置在第一顶部431、第二顶部432及第三顶部433的箭头X方向两端部,第二顶部432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和第三顶部433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侧部437将第一顶部431、第二顶部432及第三顶部433与非显示面1B大致无间隙地连接。因此,由第一通风道441、第二通风道442和第三通风道443形成的空间,除了吸入口432A和排出口433A以外,基本上密闭。即,本实施方式的冷却部403是管道结构。
管道结构的冷却部403由于强度高,所以适于提高多屏显示***所用的窄边框的显示装置的强度。通过在窄边框的显示装置的背面设置冷却部403,能够提高该显示装置的强度,并且冷却该显示装置。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冷却部403是箱型的管道结构,强度更高。
第一顶部431、第二顶部432、第三顶部433、第一连结部434、第二连结部435和侧部437,优选由热传导率高且刚性高的材料形成,例如由碳素钢板(碳钢板)和铝板等金属材料形成。在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优选用一块金属板通过弯折、螺钉固定、点焊等形成为一体。由此,冷却部403的强度提高。
另外,在第一顶部431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控制部设置面431A与控制部2之间设置绝缘部件。作为绝缘部件,可以列举热传导率高的硅滑脂、导热硅胶片等。
气流产生部436设置在排出口433A的箭头Z方向下游侧,是通过产生从第二通风道442向着第一通风道441的气流,将第一通风道441内的空气和第二通风道442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气流产生部436,外部空气从吸入口432A向第二通风道442内流入,第二通风道442内的空气按照第一通风道441、第三通风道443的顺序向箭头Y方向移动,从排出口433A排出。作为气流产生部436,能够使用具有轴和与轴连接的叶片,通过轴旋转使流体移动的风扇。
像这样,根据显示装置500,在设置于显示部1和控制部2之间的冷却部403中,通过气流产生部436,将第一通风道441、第二通风道442和第三通风道443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间接地冷却控制部2。因此,能够抑制外部空气所含的灰尘等附着于控制部2。
显示装置500中,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第一顶部431离开非显示面1B的距离L1比第二顶部432离开非显示面1B的距离L2短。距离L1优选为0.5cm以上1.5cm以下,距离L2优选为1.0cm以上4.0cm以下。
另外,显示装置500构成为:第一通风道441的通风面积S1比第二通风道442的通风面积S2小。更优选第一通风道441的通风面积S1与第二通风道442的通风面积S2的比S1/S2为0.2以上0.8以下。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道441和第二通风道442,在箭头X方向上的长度相等,所以比S1/S2与L1/L2是相同的值。
根据显示装置500,这样的结构能够高效地冷却控制部2。即,显示装置500构成为第一通风道441的通风面积S1比第二通风道442的通风面积S2小,所以第一通风道441内的空气的流速比第二通风道442内快。因此,能够高效地将第一通风道441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冷却控制部2。
显示装置500更优选具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冷却部403:当设从排出口433A到显示部1的距离为P[cm],设排出口433A的开口面积为Q[cm2],设排出口433A的开口周长为R[cm]时,满足下述式(1)。
P>Q/R    …(1)
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排出口433A附近的空间,充分获得气流产生部436所产生的风量。其结果是,冷却部403能够更高效地冷却显示部1和控制部2。
另外,显示装置500更优选具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冷却部403:在箭头Y方向上,显示部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与第一顶部43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的距离,是箭头Y方向上的显示部1的长度的0%以上20%以下。由此,能够更高效地冷却显示部1的箭头Y方向下游侧端部。
另外,冷却部403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在箭头Y方向上,显示部1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与第一顶部431的箭头Y方向上游侧端部的距离,是箭头Y方向上的显示部1的长度的5%以上20%以下。另外,冷却部403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箭头X方向上的第一通风道441的长度,是箭头X方向上的显示部1的长度的50%以上95%以下。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600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显示装置600的示意图。图10中,箭头X表示显示装置600所包括的显示部1的长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箭头Y表示显示部1的宽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箭头Z表示显示部1的厚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另外,用在箭头X方向上将显示部1二等分的截断面将显示装置600截断时的截面图,由于与图9相同所以省略。
显示装置600具有显示部1、控制部2和三个冷却部403X。显示部1和控制部2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冷却部403X是管道结构的冷却部,是使第五实施方式的冷却部403的第一通风道441、第二通风道442和第三通风道443的箭头X方向上的长度变为三分之一的冷却部。因此,省略冷却部403X的详细说明。
三个冷却部403X相邻设置,以使形成于第二顶部432X的三个吸入口432AX在箭头X方向上并排,并且形成于第三顶部433X的排出口433AX在箭头X方向上并排。而且,遍及三个冷却部403X的各控制部设置面431AX设置有控制部2。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冷却部403X互相平行地设置,在多个冷却部403X上设置有控制部2。由此,能够与显示装置600的设置方向无关地,高效地冷却控制部2。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一个显示部1设置多个冷却部403X,各冷却部403X的第一通风道的通风面积和第二通风道的通风面积变小,通过气流产生部436X使空气变得容易移动,所以能够减少空气停留的可能性。因此,根据显示装置600,能够与显示装置600的设置方向无关地,高效地冷却控制部2。
另外,由于多个管道结构的冷却部403X与显示部1连接,所以显示装置600的强度比显示装置500高。
本发明只要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的特征,也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的各点只不过是例示,本发明的范围是权利要求的范围所示的范围,并不受说明书正文任何的限制。进而,所属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变形和变更也全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部,其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
对所述显示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和
冷却部,其设置在所述显示部的非显示面,该非显示面是所述显示部的与所述显示面相反一侧的面,
所述冷却部包括:
侧部;
第一顶部,其被设置成与所述非显示面和所述侧部一起形成具有规定通风面积的第一通风道;
第二顶部,其被设置成与所述非显示面和所述侧部一起形成具有规定通风面积的第二通风道;
第三顶部,其被设置成与所述非显示面和所述侧部一起形成具有规定通风面积的第三通风道,所述第三顶部被设置成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通风道位于所述第二通风道与所述第三通风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是沿所述非显示面从所述第二通风道向着所述第一通风道的方向;
第一连结部,其被设置成连结所述第一顶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二顶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以使所述第一通风道和所述第二通风道连通;
第二连结部,其被设置成连结所述第一顶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和所述第三顶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以使所述第一通风道和所述第三通风道连通;和
气流产生部,
所述侧部以支撑所述第一顶部、所述第二顶部和所述第三顶部的方式从所述非显示面立起设置,并与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顶部的两端部、所述第二顶部的两端部和所述第三顶部的两端部相连,其中,所述第二方向是沿所述非显示面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
所述第一顶部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二顶部和所述第三顶部相比,离开所述非显示面的距离短,并且所述第一通风道的通风面积比所述第二通风道的通风面积和所述第三通风道的通风面积小,
在所述第二顶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非显示面之间,形成有作为开口的第一吸入口,
在所述第三顶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非显示面之间,形成有作为开口的第二吸入口,
在所述第三顶部,形成有作为开口的排出口,
所述第一顶部、所述第二顶部、所述第三顶部、所述第一连结部、所述第二连结部和所述侧部,与所述非显示面一起形成除了所述第一吸入口、所述第二吸入口和所述排出口以外不开口的大致密闭空间,
所述气流产生部在所述第三顶部的外表面面对所述排出口设置,所述第三顶部的外表面是与所述第三顶部的内表面相反一侧的面,所述第三顶部的内表面是所述第三顶部的面对所述第三通风道的面,
所述气流产生部被设置成通过产生从所述第三顶部的内表面侧向着外表面侧的气流,将所述大致密闭空间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
所述控制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部的控制部设置面,该控制部设置面是所述第一顶部的与面对所述第一通风道的面相反一侧的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部构成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显示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下游侧端部与所述第一顶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下游侧端部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显示部的长度的0%且是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显示部的长度的20%以下。
CN201110242593.9A 2010-08-19 2011-08-19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3762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84453 2010-08-19
JP2010184453A JP5061225B2 (ja) 2010-08-19 2010-08-19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6205A CN102376205A (zh) 2012-03-14
CN102376205B true CN102376205B (zh) 2014-09-10

Family

ID=45593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2593.9A Active CN102376205B (zh) 2010-08-19 2011-08-19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49176B2 (zh)
JP (1) JP5061225B2 (zh)
CN (1) CN1023762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54595B2 (en) 2008-03-03 2014-10-07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Constricted convection cooling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display
US8773633B2 (en) 2008-03-03 2014-07-08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Expanded heat sink for electronic displays
US8497972B2 (en) 2009-11-13 2013-07-30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Thermal plate with optional cooling loop in electronic display
US9173325B2 (en) 2008-03-26 2015-10-27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Heat exchanger for back to back electronic displays
US8654302B2 (en) 2008-03-03 2014-02-18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Heat exchanger for an electronic display
US8693185B2 (en) 2008-03-26 2014-04-08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consistent temperature gradient across an electronic display
US10827656B2 (en) 2008-12-18 2020-11-03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cooling an electronic image assembly with circulating gas and ambient gas
US8749749B2 (en) 2008-12-18 2014-06-10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cooling an electronic image assembly with manifolds and ambient gas
DE102012205987A1 (de) 2012-04-12 2013-10-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tromschienensystem
DE102012206076A1 (de) * 2012-04-13 2013-10-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tromschienensystem
US10660245B2 (en) * 2012-10-16 2020-05-19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Back pan cooling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isplay
WO2014150036A1 (en) 2013-03-15 2014-09-25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Cooling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display
US9648790B2 (en) 2013-03-15 2017-05-09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display
AU2014287438B2 (en) 2013-07-08 2017-09-28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Figure eight closed loop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isplay
KR102379046B1 (ko) 2014-03-11 2022-03-25 매뉴팩처링 리소시스 인터내셔널 인코포레이티드 전자 디스플레이 후면 커버 및 장착 브래킷
EP3138372B1 (en) 2014-04-30 2019-05-08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Back to back electronic display assembly
US9723765B2 (en) 2015-02-17 2017-08-01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Perimeter ventilation system for electronic display
JP2017015911A (ja) * 2015-06-30 2017-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WO2017152166A1 (en) 2016-03-04 2017-09-08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Cooling system for double sided display assembly
WO2018199452A1 (en) * 2017-04-23 2018-11-01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US10485113B2 (en) 2017-04-27 2019-11-19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Field serviceable and replaceable display
EP3616481B1 (en) 2017-04-27 2024-07-24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display bowing
US10559965B2 (en) 2017-09-21 2020-02-11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y having multiple charging ports
IT201800004052A1 (it) * 2018-03-28 2019-09-28 Faber Spa Cappa verticale multifunzione perfezionata per aspirazione domestica
US10945356B2 (en) * 2018-06-06 2021-03-09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Cooking exhaust systems having one or more airflow features
CN108732807A (zh) * 2018-06-08 2018-11-02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自动加热和降温的结构及方法
US10602626B2 (en) 2018-07-30 2020-03-24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Housing assembly for an integrated display unit
US11096317B2 (en) 2019-02-26 2021-08-17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y with loopback cooling
US10795413B1 (en) 2019-04-03 2020-10-06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onic display assembly with a channel for ambient air in an access panel
US11477923B2 (en) 2020-10-02 2022-10-18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Field customizable airflow system for a communications box
US11470749B2 (en) 2020-10-23 2022-10-11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Forced air cooling for display assemblies using centrifugal fans
US11778757B2 (en) 2020-10-23 2023-10-03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ies incorporating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equipment
TWI768854B (zh) * 2021-04-28 2022-06-2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機構及其顯示設備
US11966263B2 (en) 2021-07-28 2024-04-23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ies for providing compressive forces at electronic display layers
US11762231B2 (en) 2021-08-23 2023-09-19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ies inducing turbulent flow
US11919393B2 (en) 2021-08-23 2024-03-05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ies inducing relatively turbulent flow and integrating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equipment
US11744054B2 (en) 2021-08-23 2023-08-29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Fan unit for providing improved airflow within display assemblies
US11968813B2 (en) 2021-11-23 2024-04-23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y with divided interior space
US12010813B2 (en) 2022-07-22 2024-06-11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elf-contained electronic display assembly,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ethods for the same
US12035486B1 (en) 2022-07-25 2024-07-09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onic display assembly with fabric panel communications box
CN219737936U (zh) * 2023-05-11 2023-09-22 上海启钧电子有限公司 高亮度液晶显示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4624A (ja) * 1998-10-20 2000-04-28 Fujitsu General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3173147A (ja) * 2001-12-05 2003-06-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表示装置
CN1496217A (zh) * 2002-08-26 2004-05-12 ����Sdi��ʽ���� 用于覆盖电子部件的机壳以及包括上述机壳的显示装置
CN1878455A (zh) * 2005-06-08 2006-12-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与卡片型电子元件一同使用的散热构件及显示设备
JP2008164802A (ja) * 2006-12-27 2008-07-17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JP2008299054A (ja) * 2007-05-31 2008-12-11 Panasonic Corp 薄型表示装置
CN201166759Y (zh) * 2008-01-23 2008-12-17 奇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模块的平面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65855A (ja) 1993-03-11 1994-09-22 Nec Corp 投射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ための表示パネルユニット
JPH11296094A (ja) * 1998-04-10 1999-10-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イスプレイの放熱方法
JP2000089682A (ja) * 1998-09-08 2000-03-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映像表示装置
JP2002006754A (ja) * 2000-06-19 2002-01-11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装置の放熱構造
JP2007171336A (ja) * 2005-12-20 2007-07-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示装置
KR101273592B1 (ko) * 2007-01-08 2013-06-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널형 디스플레이장치
JP2009175230A (ja) * 2008-01-22 2009-08-06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WO2010013307A1 (ja) * 2008-07-28 2010-02-04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4624A (ja) * 1998-10-20 2000-04-28 Fujitsu General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3173147A (ja) * 2001-12-05 2003-06-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表示装置
CN1496217A (zh) * 2002-08-26 2004-05-12 ����Sdi��ʽ���� 用于覆盖电子部件的机壳以及包括上述机壳的显示装置
CN1878455A (zh) * 2005-06-08 2006-12-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与卡片型电子元件一同使用的散热构件及显示设备
JP2008164802A (ja) * 2006-12-27 2008-07-17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JP2008299054A (ja) * 2007-05-31 2008-12-11 Panasonic Corp 薄型表示装置
CN201166759Y (zh) * 2008-01-23 2008-12-17 奇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模块的平面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49176B2 (en) 2014-02-11
JP5061225B2 (ja) 2012-10-31
US20120044217A1 (en) 2012-02-23
JP2012042762A (ja) 2012-03-01
CN102376205A (zh) 2012-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6205B (zh) 显示装置
US8894477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989059B2 (en) Electronic display assembly with a channel for ambient air in an access panel
EP3631571B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A2705814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rmally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isplay
CA2915261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rmally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isplay
KR10156427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2020518026A (ja) ディスプレイの曲げ変形を防止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6031891B2 (ja) 風量調整機構付きグリル及び風量調整システム
JP2011521302A (ja) 放熱構造を備えたlcd装置
JP2011521302A5 (zh)
CN107949751B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
CN103476231A (zh) 机柜空调***
JP2008298345A (ja) 電装品ユニット
JP5267539B2 (ja) 床置き室内機
WO2008085138A1 (en) Outdoor display
JP4961371B2 (ja) 空気調和機の熱源機
KR100784767B1 (ko) 공기조화기
JP2006017414A (ja) 空気調和機
JP4126209B2 (ja) 映像表示装置
WO2021256273A1 (ja) 表示装置
JP2007285594A (ja) 空調システム
WO2022113283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08338196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设备
JP2012208144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放熱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