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1757B -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1757B
CN102371757B CN201110211631.4A CN201110211631A CN102371757B CN 102371757 B CN102371757 B CN 102371757B CN 201110211631 A CN201110211631 A CN 201110211631A CN 102371757 B CN102371757 B CN 1023717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print control
control
print cartridge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16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1757A (zh
Inventor
三浦弘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71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1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1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17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6Means for regulating the pressure in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05Sharing resources or data with other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Preparing such data
    • G06K15/402Sharing data concerning the arrangement's configuration or current st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7Managing marking material, e.g. checking available colou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7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rinting apparatus, e.g. a laser beam prin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Indicating an illegal or impossible operation or selection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Facilitating exception or error detection and recovery, e.g. fault, media or consumables deple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06F3/1234Errors handling and recovery, e.g. re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79Controller construction, e.g. aspects of the interface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2High volume printer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13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connected apparatus by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15Control of imag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onnected apparatus, e.g. signalling capability
    • H04N2201/0017Notifying a communication resul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多个印刷控制装置间得到不同的状态检测结果,也能够避免向驱动控制单元的不适合命令发送和/或命令发送错误的产生的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主机/从机的各控制器进行墨盒(IC)确认处理(图中(3)),向其他控制器发送由IC确认处理得到的检测结果(例如“NG”)(图中(4))。另外,在其他控制器中也进行同样的IC确认处理并发送其检测结果(例如“OK”)(图中(5))。机械控制部83合并(结合)各检测结果,如果至少一方是NG则设为NG(图中(6))。在NG的情况下,向主机控制部125传送此含义,若在Y/N显示中选择“是”,则错误解除。另一方面,在通过合并得到OK的情况下,向机械控制器43进行IC状态OK通知。

Description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印刷装置的印刷单元进行控制的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多个喷射墨的印刷头的印刷装置。在该印刷装置中,在设置为可以往复移动的滑架,搭载有多个印刷头和对多个印刷头进行驱动控制的多个驱动控制部。另外,在印刷装置的主体侧,搭载有向各驱动控制部传送数据的多个数据处理部。在对滑架的往复移动进行控制的主控制部,连接有多组对于预定数量的印刷头以1个驱动控制部和1个数据处理部为1组的电路组。由于是对于预定数量的印刷头用1组电路组分担处理的结构,所以根据该印刷装置,可减轻每1个数据处理部的处理负担。
在印刷头进一步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将主控制部自身设置二个以上,用1个基板构成以主控制部、数据处理部和驱动控制部为1组电路组的印刷控制装置,构成具备多个这样的基板的印刷装置。如果这样构成印刷装置,则由于多个印刷控制装置分担控制多个记录头,所以通过随着记录头的个数增加而增加印刷控制装置的个数,能够使每1个印刷控制装置的负担相对地变小,且确保所需的印刷处理速度。
另外,在采用单独构成负责多个记录头的控制的各印刷控制装置和控制滑架的驱动和/或印刷介质(片)的输送的驱动控制装置且各印刷控制装置向驱动控制装置发送从印刷数据获得的命令的结构的情况下,需要使从各印刷控制装置向驱动控制装置的命令的输出定时同步。例如,将1个印刷控制装置设定为主机(主机侧的印刷控制装置),将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设定为从机(从机侧的印刷控制装置)。并且,构成为,在主机侧的印刷控制装置所应该输出的命令与从机侧的印刷控制装置所应该输出的命令汇齐的阶段,获得各印刷控制装置间的同步而将该命令向滑架***以及输送***的驱动控制装置(机械控制器等)发送。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以适合的定时控制通过各个印刷控制装置控制的各记录头的墨喷射处理和通过驱动控制装置控制的印刷介质的输送处理。
另外,在多个印刷控制装置间不仅分担多个记录头,而且还期望:关于向记录头供给墨的多个墨盒、检查记录头的喷嘴堵塞的喷嘴检查装置等在印刷装置中设置多个的这些部件,也分担连接于多个印刷控制装置,在各印刷控制装置间分担负担。在此,通常,在墨盒中,设置有写入了墨余量和/或墨颜色等墨相关信息的存储元件,各印刷控制装置,访问所分担的墨盒的存储元件而分担管理每种墨的墨余量等墨相关信息。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5551号公报
在多个印刷控制装置中,有时仅在某印刷控制装置中在其内部个别地生成命令(内部命令)。例如,印刷控制装置所分担的墨盒的缺墨错误(断墨错误)和/或喷嘴检查装置的喷嘴堵塞错误等所分担的记录头、墨盒、喷嘴检查装置等部件的错误等,相当于在印刷控制装置的内部产生的内部命令。
但是,例如若由主机侧的印刷控制装置生成内部命令,则不由其他的从机侧的印刷控制装置生成内部命令。因此,存在着下述问题:在一个印刷控制装置为了输出内部命令而取得同步时,由于命令不会汇齐,所以在该同期处理中成为超时而不能输出内部命令。
另外,在内部命令中,有时包含为了例如在印刷装置的启动时和/或墨盒的更换时等使印刷装置进行预定的工作而例如检测装置状态和/或墨盒等部件的状态,根据检测结果通知状态OK还是状态NG的命令。在此情况下,如果是状态OK则通知了状态OK命令的驱动控制装置使预定的工作部启动,另一方面,如果是状态NG则通知了状态NG命令的驱动控制装置进行使该工作部不启动、如果工作部已处于启动中则使其停止的控制。
例如当在一印刷控制装置中处于状态OK、在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中处于状态NG的情况下,如果工作部处于停止中则驱动控制装置不应该使其启动,如果工作部处于启动中则驱动控制装置应该使其停止。如果假设采用将两种命令单独向驱动控制装置发送的构成,则存在以下问题:在发送状态OK命令时,会发生不应该启动的工作部启动等不良状况。另外,也存在以下问题等:由于当在多个印刷控制装置间取得命令输出定时的同步时各命令未汇齐而发生命令发送错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即使在多个印刷控制装置间得到不同的状态检测结果,也能够避免向驱动控制单元的不适合命令发送和/或命令发送错误的产生的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是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分担控制印刷单元的多个印刷控制装置和基于来自前述印刷控制装置的命令对印刷用的机械机构进行驱动控制的驱动控制单元,其中:前述印刷装置中具备的多个部件分担连接于前述多个印刷控制装置;前述印刷控制装置具备:检测单元,其检测所分担的前述部件的状态;通信单元,其用于将前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向其他的前述印刷控制装置发送,并且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接收检测结果;结合单元,其将前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与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接收到的检测结果结合;命令生成单元,如果前述结合单元所获得的结合结果为正常,则其生成状态正常命令,如果前述结合结果为异常,则其生成状态异常命令;以及同步单元,其在确认前述多个印刷控制装置中应该输出的前述命令汇齐了时,使该命令向前述驱动控制单元输出。
根据本发明,多个印刷控制装置,通过通信互相获得检测到各自所分担的部件的状态的各检测单元的各检测结果。并且,一印刷控制装置的结合单元,将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与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接收的检测结果结合。并且,命令生成单元,如果由结合单元得到的结合结果为正常则生成状态正常命令,另一方面,如果该结合结果为异常则生成状态异常命令。因此,在同步单元中,由于确认各印刷控制装置应该输出的命令汇齐的情况,所以能够避免向驱动控制单元的不适合的命令发送和/或同步单元的命令发送错误的产生。
在本发明的印刷控制装置中,前述检测单元检测虽然前述印刷装置能够印刷但是不被推荐印刷的不适合部件的状态,构成为在检测出不适合部件的状态的情况下获得异常的检测结果,在检测出适合部件的状态的情况下获得正常的检测结果;前述命令生成单元,在前述结合结果为异常的情况下,向确认单元通知状态异常命令,在从前述确认单元接收到直接使用不适合部件之意的响应时,生成前述状态正常命令,所述确认单元进行选择是否直接使用前述不适合部件的提示。
根据本发明,检测单元,检测虽然印刷装置能够印刷但是不被推荐印刷的不适合部件的状态,在检测到不适合部件的状态的情况下获得异常的检测结果,在检测出适合部件的状态的情况下获得正常的检测结果。并且,一印刷控制装置的结合单元,将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与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接收的检测结果结合(合并)。命令生成单元,在结合结果为异常的情况下,向确认单元通知状态异常命令,若从确认单元接收到直接使用不适合部件之意的响应,则生成状态正常命令,所述确认单元进行选择是否直接使用不适合部件的提示。另一方面,在结合结果为正常的情况下,生成状态正常命令。因而,能够避免因由同步单元未汇齐命令引起的命令发送错误的产生和/或向驱动控制单元的不适合命令的发送。
在本发明的印刷控制装置中,前述部件是收置应该供给于前述印刷单元的流体的流体收置体,在该流体收置体,设置有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在前述检测单元进行检测时所参照的参照信息;前述检测单元基于从前述存储单元读取的前述参照信息检测前述流体收置体的异常。
根据本发明,检测多个印刷控制装置所分担管理的流体收置体的状态。基于将各印刷控制装置的检测结果结合(合并)而得到的检测结果生成状态命令。因而,即使多个之中的一印刷控制装置所分担管理的流体收置体的状态异常,也能够避免驱动控制单元的工作部的不适当启动和/或停止或者命令发送错误的产生。
在本发明的印刷控制装置中,前述部件是收置应该供给于前述印刷单元的流体的流体收置体,在该流体收置体,设置有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在前述检测单元进行检测时所参照的参照信息;前述检测单元基于从前述存储单元读取的前述参照信息检测前述不适合的流体收置体。
根据本发明,检测多个印刷控制装置所分担管理的流体收置体的状态。基于将各印刷控制装置的检测结果结合(合并)而得到的检测结果生成状态命令。因而,即使在检测为多个之中的一印刷控制装置所分担管理的流体收置体的状态不适合,也能够避免驱动控制单元的工作部的不适当启动和/或停止或者命令发送错误的产生。
在本发明的印刷控制装置中,前述结合单元,如果结合前的各检测结果之中即使是一个也包含检测到不适合部件的检测结果,则也将结合结果设定为异常,如果检测为全部适合的部件,则将各检测结果的结合结果设定为正常。根据本发明,能够避免命令发送错误的产生和向驱动控制单元的不适合的状态命令的发送。
在本发明的印刷控制装置中,在前述多个印刷控制装置,分担连接着前述印刷单元所包含的多个印刷头;所述印刷控制装置还具备消耗量获得单元,该消耗量获得单元获得由前述分担的印刷头产生的流体消耗量;该印刷控制装置构成为将前述流体消耗量之中连接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的前述流体收置体的流体消耗量经由前述通信单元向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发送,并且经由前述通信单元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接收该印刷控制装置自身所分担的前述流体收置体的流体消耗量之中连接于前述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的前述印刷头所产生的流体消耗量;前述消耗量获得单元,基于所获得的流体消耗量和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接收到的流体消耗量运算所分担的前述流体收置体的余量或消耗量;在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之间一并地发送接收由前述检测单元获得的前述部件的不适合的状态的检测结果和前述流体消耗量。
根据本发明,关于部件的不适合状态的检测结果,与流体消耗量一并地在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之间经由通信单元被发送接收。结果,与单独发送接收流体消耗量和检测结果的情况比较,能够尽早地完成流体消耗量和检测结果的发送接收。
本发明是印刷装置,其具备:多个印刷控制装置,其基于印刷数据分担控制印刷单元;以及驱动控制单元,其基于来自前述印刷控制装置的命令对印刷用的机械机构进行驱动控制;其中,作为前述印刷控制装置,具备上述发明所涉及的前述印刷控制装置。根据本发明,印刷装置由于具备上述发明所涉及的印刷控制装置,所以能够得到与上述印刷控制装置所涉及的发明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是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分担控制印刷单元的多个印刷控制装置和基于来自前述多个印刷控制装置的命令对印刷用的机械机构进行驱动控制的驱动控制单元,其中:前述印刷装置中具备的多个部件分担连接于前述多个印刷控制装置;前述印刷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步骤,检测所分担的前述部件的状态;通信步骤,将前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向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发送,并且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接收前述检测结果;结合步骤,将前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与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接收到的检测结果结合;命令生成步骤,如果前述结合步骤的结合结果为正常,则生成状态正常命令,如果前述结合结果为异常,则生成状态异常命令;以及同步输出步骤,在确认前述多个印刷控制装置中应该输出的前述命令汇齐了时,使该命令向前述驱动控制单元输出。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与上述印刷控制装置所涉及的发明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印刷***的示意侧视图。
图2是表示记录头的底面和墨供给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墨供给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剖面图。
图4(a)、(b)是表示错误画面的画面图。
图5是表示印刷***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6是说明主机/从机的各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墨盒适合的情况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8是表示墨盒不适合的情况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9是表示不使用不适合墨盒的“否”选择时的序列图。
图10是表示直接使用不适合墨盒的“是”选择时的序列图。
符号说明
11...作为印刷装置的一例的打印机,13...作为印刷介质的一例的片,27...滑架,29、29A、29B...构成印刷单元的一例的记录头(印刷头),36...喷嘴,41...作为一印刷控制装置的一例的主机侧控制器,42...作为其他印刷控制装置的一例的从机侧控制器,43...作为驱动控制单元的一例的机械控制器,44...机械机构,45...头控制单元(HCU),46...通信电路,47...作为存储单元的一例的存储元件,50...线性编码器,53...CPU,54...ASIC,55...RAM,56...非易失性存储器,61...构成输送单元的输送电动机,62...第一CR电动机,63...第二CR电动机,72...操作开关,81...图像处理部,82...主控制部,83...构成命令生成单元的一例的机械控制部,83A...作为总括单元的一例的合并处理部,84...机械I/F部,85...作为同步单元的一例的虚拟机械控制器,86...构成命令生成单元的一例的错误管理部,87...作为通信单元的一例的通信I/F部,88...图像缓冲器,89...头控制部,90...作为检测单元的一例的墨管理部,93...工作控制部,94...序列控制部,95...虚设机械控制器,98...作为消耗量获取单元的一例的墨余量运算部,100...印刷***,101...错误画面,104...是按钮,105...否按钮,109...OK按钮,110...图像生成装置,120...主装置,122...打印机驱动器,123...监视器,124...操作部,125...主机控制部,C...控制装置,U3、U4...构成输入单元的一例的串行通信端口,IC1~IC8...作为流体收置体的一例的墨盒,SL3...通信线,SL4...通信线,PD、P1、P2...印刷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图1~图10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为侧面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的印刷控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
图1是具备侧面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的印刷***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印刷***100具备:生成图像数据的图像生成装置110、基于从图像生成装置110接收的图像数据生成印刷数据的主装置120、作为对基于从主装置120接收的印刷数据的图像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一例的侧面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11”)。
图像生成装置110例如由个人计算机构成,具备通过其主体111内的CPU执行图像制作用软件而构建的图像生成部112。用户启动图像生成部112,通过输入装置113的操作而在监视器114上制作图像,并操作输入装置113而指示图像的印刷。于是,与该图像有关的图像数据,经由预定的通信接口向主装置120发送。
主装置120例如由个人计算机构成,具备通过其主体121内的CPU执行打印机驱动用软件而构建的打印机驱动器122。打印机驱动器122,基于从图像生成装置110接收的图像数据生成印刷数据,并向设置于打印机11的控制装置C发送。控制装置C,基于从打印机驱动器122接收的印刷数据控制打印机11,使打印机11印刷基于印刷数据的图像。另外,在监视器123,显示用于对打印机11输入设定控制用设定值的菜单画面和/或印刷对象图像等。
接下来,关于图1所示的打印机11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书中的说明中,提及“左右方向”、“上下方向”的情况,设定为以图1等附图中由箭头表示的方向为基准而表示的方向。另外,在图1中,将跟前侧设定为前侧,将进深侧设定为后侧。
如图1所示,打印机11具备长方体状的主体外壳12。在主体外壳12内设置有:抽出长条状的片13的抽出部14、对该片13通过墨的喷射而实施印刷的印刷室15、对通过该印刷而附着有墨的片13实施干燥处理的干燥装置16、卷绕被实施了干燥处理的片13的卷绕部17。
即,在主体外壳12内的稍微靠上的位置,设置有对主体外壳12内进行上下划分的平板状的基台18,与该基台18相比靠上侧的区域成为将矩形板状的支持部件19支持于基台18上而形成的印刷室15。并且,在与该基台18相比靠下侧的区域,在片13的输送方向靠作为上游侧的左侧的位置,配设有抽出部14,并且在靠作为下游侧的右侧的位置,配设有干燥装置16和卷绕部17。
如图1所示,在抽出部14,延伸于前后方向的卷轴20被设置为旋转自由,片13相对于该卷轴20以预先卷绕为卷形状的状态被支持为可以一体旋转。即,通过使卷轴20旋转,片13从抽出部14被抽出。另外,从抽出部14抽出的片13,卷架于第一辊21而被向上方引导,所述第一辊21位于卷轴20的右侧。
另一方面,在支持部件19的左侧且在上下方向与下侧的第一辊21对应的位置,以与下侧的第一辊21平行的状态设置有第二辊22。并且,输送方向通过第一辊21被变换为垂直上方向的片13,从左侧下方卷架于该第二辊22,由此其输送方向被变换为水平右方向而滑接于支持部件19的上面。
另外,在支持部件19的右侧,以与左侧的第二辊22平行的状态设置有与第二辊22夹着支持部件19相对向的第三辊23。另外,第二辊22以及第三辊23,被位置调整为其各自的外周面的顶部与支持部件19的上面为同一高度。
在印刷室15内输送方向通过左侧的第二辊22被变换为了水平右方向的片13,与支持部件19的上面滑接且被向作为下游侧的右侧输送,之后从右侧上方卷架于第三辊23,由此其输送方向被变换为垂直下方向而朝向与基台18相比靠下侧的干燥装置16输送。并且,通过干燥装置16内而由此被实施了干燥处理的片13,在进一步被向垂直下方向输送后,卷架于第四辊24而其输送方向被变换为水平右方向,配设于该第四辊24的右侧的卷绕部17的卷绕轴25基于输送电动机61(参照图5)的驱动力进行旋转,由此片13被卷绕为卷形状。
如图1所示,在印刷室15内的支持部件19的前后两侧,以成对的方式设置有在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26(在图1中由2点划线表示)。导轨26的上面比支持部件19的上面高,在两导轨26的上面,矩形状的滑架27以基于第一滑架电动机62(参照图5)的驱动可以沿着两导轨26向图1所示的主扫描方向X(在图1中为左右方向)往复移动的状态被进行支持。另外,滑架27也可以基于第二滑架电动机63(参照图5)的驱动向副扫描方向(在图1中为与纸面正交的前后方向)往复移动。并且,在该滑架27的下面侧经由支持板28支持着多个记录头29。
将支持部件19的从左端到右端的一定范围设定为印刷区域,以该印刷区域为单位间歇地输送片13。并且,通过伴随着滑架27的往复移动从记录头29对停止于支持部件19上的片13喷射墨,而对片13实施印刷。
另外,在印刷时,驱动设置于支持部件19的下侧的吸引装置30,通过由到达多个吸引孔的负压所致的吸引力,将片13吸附在支持部件19的上面,所述多个吸引孔开口至支持部件19的上面。并且,若结束对片13的一次印刷,则解除吸引装置30的负压,进行片13的输送。
另外,在印刷室15内,在与第三辊23相比右侧的非印刷区域,设置有用于在非印刷时进行记录头29的维护的维护装置32。维护装置32按每记录头29具备盖33和升降装置34。各盖33,通过升降装置34的驱动,在抵接于记录头29的喷嘴形成面35(参照图2)的封盖位置与从喷嘴形成面35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另外,如图1所示,在主体外壳12内,可以装卸地安装有分别收置有不同色的墨的多个(例如8个)墨盒IC1~IC8。并且,各墨盒IC1~IC8通过墨供给通路70A、70B等(参照图3)连接于记录头29,各记录头29喷射从各墨盒IC1~IC8供给的墨。因此,在本例的打印机11中,可以进行使用了8色墨的彩色印刷。另外,在主体外壳12中,在与墨盒IC1~IC8的配置位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闭式的罩38。墨盒IC1~IC8的更换工作,通过打开罩38而进行。
8个墨盒IC1~IC8,例如收置黑(K)、蓝绿色(C)、品红色(M)、黄色(Y)等各墨。另外,也能够采用装填保湿液盒的结构,该保湿液盒收置保湿液。当然,能够适宜设定墨的种类(颜色数),也能够采用仅用黑墨进行单色印刷的结构和/或将墨设定为2色、除了8色以外设定为3色以上的任意颜色数的结构。
各墨盒IC1~IC8,经由墨盒支持器69(参照图3)与控制装置C电连接,在安装于各墨盒IC1~IC8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元件47(参照图3、图5)中,写入对应的颜色的墨余量信息。在该存储元件47中,除了墨余量信息以外,还存储有部件编号、墨色、使用期限等墨相关信息(参照信息的一例)。
图2是表示设置于滑架的底面的多个记录头和向各记录头供给墨的墨供给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支持于滑架27的下面侧的支持板28,在遍及与片13的输送方向(在图2中由白箭头表示的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以交错状的配置图案支持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5个)记录头29。即,15个记录头29,成为沿着副扫描方向Y以一定间距2列排列的记录头29A、29B在副扫描方向Y相互错开半间距的交错配置。并且,在作为各记录头29的下面的喷嘴形成面35,在主扫描方向X以预定间隔形成有多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为8列)喷嘴列37,所述喷嘴列37通过多个喷嘴36沿着前后方向(副扫描方向Y)配置为1列而成。
如图2所示,设置有用于向各记录头29供给各色的墨的墨供给装置39。墨供给装置39具备泵电动机65、加压泵66、墨盒IC1~IC8、子箱67以及墨盒支持器69(参照图3)。
各墨盒IC1~IC8,在安装于墨盒支持器69的状态下,分别通过墨供给通路70A(例如管)与子箱67连接,进一步地,子箱67通过墨供给通路70B(例如管)连接于各记录头29。但是,在图2中,仅示出多个(例如8个)子箱67与1个记录头29的连接关系。实际上,从8个子箱67延伸出与记录头29的个数相同条数的墨供给通路70B,各墨供给通路70B连接于各记录头29。
另外,墨盒IC1~IC8,在安装于墨盒支持器69的状态下,通过空气供给通路71与加压泵66的排出口连接。控制装置C驱动泵电动机65而对加压泵66进行泵驱动,由此从加压泵66排出的加压空气通过空气供给通路71供给到墨盒IC1~IC8内的压力室。
另外,在主体外壳12中,在与图2中由实线表示的处于关闭状态的罩38的转动端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罩38锁定为关闭状态的电磁锁68。例如在主体外壳12的罩38的附近位置,设置有用于由用户进行罩38的锁定/锁定解除的操作的操作开关72(参照图5)。控制装置C,若从操作开关72输入进行了使罩38锁定的操作时的锁定信号,则通过使电磁锁68励磁而使罩38锁定为关闭状态。另外,控制装置C,若从操作开关72输入进行了使罩38的锁定解除的操作时的锁定解除信号,则通过使电磁锁68消磁而使罩38的锁定解除。在进行墨盒更换时,如图2所示,在罩38成为由二点划线表示的打开状态(最大打开程度比图2的状态大)下,进行墨盒IC1~IC8之中的至少1个的更换并再次使罩38成为图2中实线表示的关闭状态,之后通过对操作开关72进行操作而使罩38锁定为关闭状态。另外,指示罩锁定的方式,并不限于由操作开关72实现的操作方式,而也能够采用在控制装置C从检测罩38处于关闭状态的传感器输入了关闭检测信号时使电磁锁68励磁驱动的结构。
图3是表示墨供给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侧剖面图。墨盒IC与墨供给通路70A以及空气供给通路71的连接,如图3所示经由墨盒支持器69进行。详细地,在突出设置于墨盒支持器69的供给针69a***于墨包74的墨供给部74a时,内置于该墨供给部74a的阀体(全都省略图示)被向开阀方向挤压,所述墨包74收置于构成墨盒IC的箱状的外壳73内。结果,墨包74的内部成为与墨供给通路70A连通的状态。另外,在设置于墨盒IC的空气导入部74b***于设置于墨盒支持器69的空气供给部69b时,内置于该空气供给部69b的阀体(全都省略图示)被向开阀方向挤压,由此在外壳73与墨包74之间形成的压力室75成为与空气供给通路71连通的状态。
如图3所示,在墨包74处于由实线表示的墨充满(满墨)的状态时,压力室75的容积变为最小。并且,以下,将该最小的容积设定为压力室75的初始容积Ao。随着从墨包74向墨供给通路70A侧导出墨,外壳73内的墨包74的占有体积,从图3中由实线表示的初始状态如由二点划线所示缓慢变小。墨包74的体积减少的量的墨通过墨供给通路70A向子箱67供给,进而从子箱67通过墨供给通路70B向各记录头29供给。另外,以使通过可以检测压力室75的室压的压力传感器(图示省略)检测出的室压控制在预定范围内的方式,对泵电动机65进行驱动控制。另外,在图3所示的墨盒支持器69,设置有端子部76,在安装了墨盒IC的状态下该端子部76可以与设置于墨盒IC端面的存储元件47电连接。
图5是表示印刷***100的电结构的框图。图5所示的主装置120内的打印机驱动器122具备主机控制部125,主机控制部125进行使监视器123应该显示的菜单画面、印刷条件设定画面以及错误画面101(参照图4)等各种画面的显示控制,并且在各画面的显示状态下进行与从操作部124输入的操作信号相应的预定处理。主机控制部125总括地控制打印机驱动器122。另外,在打印机驱动器122,具备对从上位的图像生成装置11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ID实施印刷数据的生成所需要的图像处理的分辨率变换部126、色变换部127以及半色调处理部128。分辨率变换部126,进行将图像数据ID从显示分辨率向印刷分辨率变换的分辨率变换处理。色变换部127进行从显示用的表色系(例如RGB表色系和/或YCbCr表色系)色变换为印刷用的表色系(例如CMYK表色系)的色变换处理。进而,半色调处理部128进行将显示用的高灰度等级(例如256灰度等级)的像素数据灰度等级变换为印刷用的低灰度等级(例如2灰度等级或4灰度等级)的像素数据的半色调处理等。并且,打印机驱动器122,对实施了这些图像处理的结果生成的印刷图像数据PI,附加由印刷控制代码(例如ESC/P)描述的命令而生成印刷工作数据(以下简称为“印刷数据PD”)。
主装置120具备进行数据的传送控制的传送控制部129。传送控制部129,将打印机驱动器122生成的印刷数据PD按各预定容量的分组数据地向打印机11依次串行传送。
另一方面,打印机11侧的控制装置C具备从主装置120接收印刷数据PD而进行包括记录***的控制的各种控制的一对控制器41、42。一对控制器41、42将多个(在本例中为15个)记录头29分为预定个数(在本例中为7个和8个)的2组而分担进行控制。即,主机侧控制器41负责7个记录头29B的控制,从机侧控制器42负责8个记录头29A的控制。
图5所示的主装置120内的打印机驱动器122,根据2个控制器41、42所分别负责的记录头29的配置位置将印刷图像数据划分为二,并对所划分的各印刷图像数据附加相同的印刷语言描述命令而生成2个印刷数据P1、P2。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主装置120具备2个串行通信端口U1、U2。另外,2个控制器41、42也分别具备串行通信端口U3、U4。并且,输送控制部129经由串行通信端口U1、U3间的通信向主机侧控制器41串行传送对应的印刷数据P1,并且经由串行通信端口U2、U4间的通信向从机侧控制器42串行传送对应的印刷数据P2。主装置120通过使用了2个串行通信端口U1、U2的2***进行串行传送,向各控制器41、42比较高速地传送印刷数据P1、P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包含于印刷数据P1、P2中的方式输入命令的串行通信端口U2、U4,构成输入单元的一例。
如图5所示,在2个控制器41、42,各连接有多个(N个(在本例中为4个))头控制单元(以下简称为“HCU”)45,在各HCU 45,对于其一个各连接有多个(M个(在本例中为2个))记录头29。
另外,在连接于2个控制器41、42的各通信电路46,分别连接有8个存储元件47之中半数4个的存储元件,所述8个存储元件47安装于8个墨盒IC1~IC8。主机侧控制器41可以与安装于4个墨盒IC1~IC4的存储元件47通信,从机侧控制器42可以与安装于4个墨盒IC5~IC8的存储元件47通信。存储元件47由非易失性的存储元件(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在存储元件47,存储有对应的墨盒IC的墨余量信息、墨色、使用期限、维护信息、部件编号等各种墨相关信息。另外,在墨盒IC(参照图2、图3)安装于墨盒支持器69的状态下,通过存储元件47与墨盒支持器69侧的端子部76电连接,通信电路46被连接为对存储元件47可以进行用于读取以及写入的通信的状态。
主机侧控制器41管理4个墨盒IC1~IC4的墨余量,另一方的从机侧控制器42管理剩余4个墨盒IC5~IC8的墨余量。主机侧控制器41经由通信电路46与墨盒IC1~IC4的各存储元件47通信而可以进行墨相关信息的读取以及写入。同样地,从机侧控制器42经由通信电路46与安装于各墨盒IC5~IC8的存储元件47通信而可以进行墨相关信息的读取以及写入。
进而,控制装置C具备通过通信线SL1连接于主机侧控制器41的输出侧(控制下游侧)的机械控制器43。机械控制器43主要掌管包括输送***以及滑架驱动***的机械机构44的控制。主机侧控制器41,在完成自身所负责的7个记录头29B的印刷准备(即准备墨滴喷射控制所使用的印刷图像数据)并且从机侧控制器42所负责的8个记录头29A也完成了印刷准备的阶段,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滑架启动命令。由此,能够防止因在控制器41、42之中的一方的印刷准备完成之前启动滑架27、从而尽管记录头29到达了喷射位置也不喷射墨滴的喷射失败。
另外,主机侧控制器41,在完成了自身所负责的7个记录头29B的印刷并且从机侧控制器42所负责的8个记录头29A也完成了印刷的阶段,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指示片13的输送的输送命令。由此,可防止因在控制器41、42之中的一方完成印刷之前的阶段开始进行片13的输送(或支持部件19上的片的吸附解除)而从记录头29喷射的墨滴对于片13的着落位置的偏离(印刷位置偏离)。这样,主机侧控制器41具备获得与从机侧控制器42进展的同步而发送命令的功能。并且,两控制器41、42,分为从机侧和主机侧,所述从机侧向另一方控制器输出命令,所述主机侧在汇齐自从机侧接收到的命令和自身的命令并且确认了命令内容一致的时刻向机械控制器43输出命令。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获得控制上的同步的结构的部分在主机侧与从机侧不同。
如图5所示,在主机侧控制器41,连接有线性编码器50。该线性编码器50沿着滑架27的移动路径设置,对主机侧控制器41从该线性编码器50输入具有与滑架27的移动距离成比例的数量的脉冲的检测信号(编码器脉冲信号)。输入于主机侧控制器41的编码器脉冲信号,通过连接于两控制器41、42间的信号线SL2向从机侧控制器42传递。进而,主机侧控制器41与从机侧控制器42,通过用于同步处理的通信线SL3相互连接。
如图5所示,各控制器41、42分别具备CPU 53(中央处理装置)、ASIC 54(Application Specific IC(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RAM55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56。CPU 53,通过执行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56的程序,执行印刷控制所需的各种任务。另外,ASIC 54进行印刷数据的处理等记录***的数据处理等。
另一方面,在机械控制器43,分别经由电动机驱动电路60连接有构成机械机构部44的输送电动机61、第一滑架电动机(以下也称为“第一CR电动机62”)以及第二滑架电动机(以下也称为“第二CR电动机63”)。另外,在机械控制器43,分别连接有维护装置32以及电磁锁68。进而,在机械控制器43,经由电动机驱动电路76连接有构成墨供给装置39的泵电动机65,通过驱动泵电动机65来驱动加压泵66。
另外,在机械控制器43,作为输入***,分别连接有前述的操作开关72以及输送***的编码器77。机械控制器43,若从操作开关72输入锁定操作信号则使电磁锁68励磁,若从操作开关72输入解除操作信号则使电磁锁68消磁。机械控制器43,按照从主机侧控制器41通过通信线SL1接收到的各种命令,驱动控制各电动机61~63、65、维护装置32以及电磁锁68。
控制装置C,在印刷时,进行:驱动输送电动机61而输送片13直至下一被印刷区域配置于支持部件19上的输送工作、在片输送后使下一被印刷区域吸附于支持部件19的吸附工作、由记录头29进行的对片13的印刷工作和在1次(1页)的印刷结束后解除吸附的吸附解除工作。此时,通过在滑架27向主扫描方向X的移动中从记录头29喷射墨滴而进行印刷工作。重复预定次数的由第一CR电动机62的驱动实现的滑架27向主扫描方向X的1次移动(1遍工作)和在每1遍结束时进行的由第二CR电动机63的驱动实现的滑架27向副扫描方向Y的移动,由此进行该印刷工作。
图6是说明主机侧控制器41和从机侧控制器42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如图6所示,两控制器41、42,具有相互对称的结构。这是因为,能够由相同的程序的构成实现主机侧和从机侧的各控制器41、42。另外,由于是对称的结构(大致相同的功能结构),所以以下说明主机侧控制器41的结构,与之对比地说明从机侧控制器42的一部分不同的功能结构。
如图6所示,主机侧控制器41具备作为输入单元的一例的串行通信端口U3、图像处理部81、主控制部82、机械控制部83、作为输出单元的一例的机械I/F部84、作为同步单元的一例的虚拟机械控制器85。进而,主机侧控制器41具备错误管理部86、通信I/F部87、图像缓冲器88、头控制部89以及作为检测单元的一例的墨管理部90。另一方面,从机侧控制器42,仅替代虚拟机械控制器85而具备虚设机械控制器95这点不同,其他的结构与主机侧控制器41相同。另外,主控制部82具有总括地控制各部83~90的功能。
另外,从机侧控制器42的机械I/F部84通过通信线SL3与主机侧控制器41的虚拟机械控制器85连接。即,主机侧控制器41的机械I/F部84连接于实际的机械控制器43,相对于此,从机侧控制器42的机械I/F部84连接于设置于主机侧控制器41内的虚拟机械控制器85。从机侧的机械I/F部84,就像是向机械控制器43输出命令那样,实际向虚拟机械控制器85发送命令。
图6所示的主机侧控制器41侧的图像处理部81,进行串行通信端口U3所输入的印刷数据P1的解压缩处理、命令分析、微编排(マイクロウイ一ブ)处理以及纵横变换处理等图像处理。另一方面,图6所示的从机侧控制器42侧的图像处理部81,进行串行通信端口U4所输入的印刷数据P2的解压缩处理、命令分析、微编排处理以及纵横变换处理等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部81将解压缩后的印刷数据暂时存储于图像缓冲器88。在此,印刷数据P1包含印刷图像数据和印刷语言描述命令。主控制部82分析解压缩后的印刷数据P1中的印刷语言描述命令而获得控制用的命令,将该获得的命令向机械控制部83发送。图像处理部81,对印刷图像数据依次实施将点分配至喷嘴的分配处理(微编排处理)以及纵横变换处理等必要的图像处理,生成记录头29的控制所使用的头控制数据并存储于图像缓冲器88。
头控制部89,从图像缓冲器88读取头控制数据,对该头控制数据按每一记录头29进行划分而向各HCU 45分配并传送。进而,HCU 45向记录头29逐次发送对应的头控制数据。记录头29内的未图示的头驱动电路,基于头控制数据对每喷嘴36的喷射驱动元件进行驱动控制,从喷嘴36喷射墨滴。此时,头控制部89,基于从线性编码器50输入的编码器脉冲信号生成喷射定时信号,头驱动电路基于该喷射定时信号使喷射驱动元件驱动。
图6所示的机械控制部83,将从主控制部82接收到的命令向机械I/F部84发送。此时,机械控制部83,在所接收到的命令为序列命令的情况下,监视例如头控制部89的处理的进展,在汇齐下一遍的印刷所使用的头控制数据且完成了印刷准备的阶段向机械I/F部84发送该序列命令。关于其他的命令,在与该命令种类相应的适当的时期向机械I/F部84发送。
机械I/F部84,若从机械控制部83接收到命令,则对虚拟机械控制器85进行询问。并且,机械I/F部84,若从虚拟机械控制器85,作为询问的响应而接收到ACK信号(肯定信号),则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命令。即,机械I/F部84,如果作为向虚拟机械控制器85的询问的响应没有接收到ACK信号,则等待至接收到ACK信号为止,若接收到ACK信号则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命令。但是,在等待应答(ACK信号)的等待时间达到设定时间而超时了的情况下,向机械控制部83发送重试请求。
在另一方的从机侧控制器42中,图像处理部81、主控制部82、机械控制部83、机械I/F部84也进行同样的处理。但是,虚设机械控制器95具有与虚拟机械控制器85不同的功能。虚设机械控制器95,若从机械I/F部84接收到询问,则无条件直接响应ACK信号。因此,从机侧控制器42中的机械I/F部84,由于若从机械控制部83接收到命令而进行询问,则将从虚设机械控制器95直接接收到ACK信号,所以能够从命令的接收起大致无等待时间地输出该命令。
相对于此,主机侧的虚拟机械控制器85,若从主机侧的机械I/F部84接收到命令的询问,则以通过通信线SL3接收到由从机侧的机械I/F部84发送来的命令并且两命令一致为条件,对各机械I/F部84响应ACK信号。因此,主机侧的机械I/F部84,等待在虚拟机械控制器85中汇齐来自主机侧和从机侧的两机械I/F部84的命令且判断为该汇齐的两命令一致时的响应,若接收到该响应,则向机械控制器43输出该命令。因此,能够获得主机侧和从机侧的两控制器41、42的同步而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命令。
如图6所示,虚拟机械控制器85与虚设机械控制器95是相同的结构,共同具备虚拟机械控制部96和虚设机械控制部97。若启动虚拟机械控制部96则作为虚拟机械控制器85起作用,若启动虚设机械控制部97则作为虚设机械控制器95起作用。启动虚拟机械控制部96和虚设机械控制部97之中的哪个,由主控制部82判断自身是主还是从来确定。主控制部82,在判断为主的情况下,将虚拟机械控制部96设定为有效并启动之,并且将虚设机械控制部97设定为无效而不使之启动。另一方面,主控制部82,在判断为从的情况下,将虚设机械控制部97设定为有效并启动之,并且将虚拟机械控制部96设定为无效而不使之启动。
另外,图6所示的主机侧的机械I/F部84,在从机械控制器43接收到命令时,向虚拟机械控制器85发送该命令。虚拟机械控制器85,若向从机侧的机械I/F部84发送从主机侧的机械I/F部84接收到的命令,则向主机侧的机械I/F部84响应ACK信号。主机侧的机械I/F部84,若从虚拟机械控制器85接收到该响应(ACK信号),则向上位的机械控制部83发送该命令。在本实施方式中,机械I/F部84之中输入来自机械控制器43的命令的输入功能部分,也作为输入单元的一例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命令”中,有:从主机控制部125以包含于印刷数据的方式通过串行通信端口U3、U4输入的命令、与印刷数据单独地由主机控制部125生成而通过串行通信端口U3、U4输入的命令和从机械控制器43通过机械I/F部84输入的命令。
在虚拟机械控制器85的同步处理中命令未汇齐的情况下,由于主机侧的机械I/F部84不能从虚拟机械控制器85接收ACK信号,所以等待时间会达到设定时间而超时。另一方面,由于从机侧控制器42的机械I/F部84也不能从虚拟机械控制器85接收ACK信号,所以等待时间会达到设定时间而也超时。在该情况下,机械I/F部84对机械控制部83进行重试请求。若机械控制部83接收到重试请求,则向机械I/F部84再发送(再发布)命令。
通信I/F部87,为了进行通信而设置,该通信用于主机侧和从机侧的各头控制部89获得处理的同步、各墨管理部90交换相互的信息(检测结果及墨消耗量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与其他的控制器之间发送接收一部分命令,也使用该通信I/F部87。
图6所示的墨管理部90具备墨余量运算部98。墨余量运算部98获得约一半记录头29B(或29A)所消耗的8色的墨消耗量。在此,头控制部89基于印刷图像数据与记录头29B(或29A)的墨滴喷射次数相当的点数按色别进行计数。墨余量运算部98从头控制部89获得每一墨色的点数并对该获得的点数按色别进行合计,基于该合计的色别的点数对记录头29B(在从机侧为记录头29A)所消耗的墨色别的墨消耗量进行运算。这样,主机侧的墨余量运算部98按色别计算7个记录头29B的墨消耗量,另一方的从机侧的墨余量运算部98按色别计算8个记录头29A的墨消耗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主机侧控制器41和从机侧控制器42分担管理多种色的墨盒IC1~IC8。因此,构成为:将墨余量运算部98所计算的自身控制器侧的记录头29B(在从机侧为记录头29A)所消耗的8色的墨消耗量,经由各通信I/F部87、87间的通信向对方侧的控制器通知。
并且,墨管理部90,在打印机11的电源启动时(初始化工作时),从存储元件47读取包含墨余量的墨相关信息并写入到RAM的预定存储区域。另外,墨管理部90,当在打印机11中消耗墨的预定工作结束时、关闭了罩38时(即存在进行了墨盒更换的可能性时)等预定时期,经由机械控制部83以及通信I/F部87向对方侧控制器的墨管理部90发送上述的墨消耗量。并且,墨余量运算部98,将从对方侧接收到的由对方侧管理的记录头29A消耗的8色的墨消耗量与由自身所负责的记录头29B消耗的相同8色的墨消耗量按色别相加而分别计算由全部的记录头29A、29B消耗的8色的墨消耗量。进而,墨余量运算部98,通过从该8色的上次的墨余量分别减去该8色的各墨消耗量,计算该8色的当前的墨余量。这样,墨余量运算部98,分别求取自身管理的墨盒IC1~IC4和对方侧管理的墨盒IC5~IC8的当前的墨余量。关于全部墨盒IC1~IC8的当前的墨余量信息,暂时存储于RAM55的预定存储区域。并且,墨管理部90,在消耗墨的前述预定工作的结束时刻和对电源开关(图示省略)进行了关断操作时的电源切断时,从RAM55读取当前的墨余量等,将其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6以及存储元件47。
墨管理部90,基于从墨盒IC的存储元件47或RAM的预定存储区域读取的墨相关信息进行墨盒确认处理(以下也称为“IC确认处理”)(检测处理),该墨盒确认处理进行与墨盒IC有关的各种检测处理。在该IC确认处理中,也包含后述的检测不适合墨盒的处理。
该IC确认处理,在打印机11的电源启动时以及关闭了罩38时(即存在进行了墨盒更换的可能性时)等预定时期进行。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墨供给装置39中,在打开了罩38时墨盒IC与子箱67间的流路通过未图示的电磁开关阀的关阀而被阻断,在印刷工作中也可以打开罩38而更换墨盒IC。这样,由于在罩38的开闭前后存在墨余量变化的可能性,所以在关闭了罩38的时刻也进行墨消耗量运算及墨余量运算。另外,在进行IC确认处理(检测处理)的打印机11的电源启动时,也可以进行墨消耗量运算及墨余量运算。
机械控制器43,基于可以检测电磁锁68的励磁/消磁的状态或罩38的开闭状态的未图示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标志管理罩38的开闭状态,基于该标志的值掌握罩38关闭的情况。例如,若检测到罩开闭状态管理用的标志从开状态的值向闭状态的值变化、罩38被关闭了的情况,则机械控制器43向机械控制部83发送罩关闭通知(罩关闭通知命令)。机械控制部83进一步向墨管理部90传送所接收到的罩关闭通知。墨管理部90,若接收到罩关闭通知,则进行IC确认处理。以罩关闭通知作为IC确认处理开始的触发的另一个理由,是因为构成为在罩38的关闭状态下允许向存储元件47的写入。
墨管理部90,在进行IC确认处理时,首先访问存储元件47或RAM的预定存储区域而读取最新的墨相关信息。并且,墨管理部90,使用该读取的墨相关信息和预先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56的设定信息而进行IC确认处理。在此,在设定信息中,有表示墨盒位置编号与墨色的对应关系的信息、断墨阈值(设定值)、接近断墨阈值(设定值)、在不适合墨盒的检测处理中使用的判定信息等。
墨管理部90,例如通过判断墨余量运算部98所计算的墨余量是否小于断墨阈值而进行断墨检测处理。在该断墨检测处理中,在墨余量小于该阈值的情况下检测为断墨。另外,在IC确认处理中,还进行检测墨盒IC的脱落的安装脱离检测处理和/或检测色不同的墨盒IC的安装的色不同检测处理。
墨管理部90,通过判断经由通信电路46是否能够访问存储元件47,来检测墨盒IC的安装脱离。并且,墨管理部90,如果存在不能够访问存储元件47的墨盒IC,则将该墨盒IC检测为安装脱离。
墨管理部90,从墨盒IC的存储元件47读取墨色信息,该墨盒IC连接于墨盒支持器的与按每一安装位置(每一墨供给针)设定的各墨盒位置编号对应的安装位置。并且,墨管理部90,基于该墨色信息,参照表示墨盒位置编号与墨色的对应关系的前述信息,判断该墨色信息是否与对应于墨盒位置编号的墨色一致,由此进行色不同的墨盒IC的检测处理。墨管理部90,在该墨色信息与对应于墨盒位置编号的墨色不一致的情况下,检测为色不同的墨盒。
进而,墨管理部90,作为IC确认处理之中的一部分检测项,还进行用于从墨盒IC1~IC8中检测不适合的墨盒的不适合墨盒检测处理(以下也称为“不适合IC检测处理”)(检测处理)。即,墨管理部90,基于墨相关信息,判断管理对象墨盒IC是适合的墨盒(以下称为“适合墨盒”)还是不适合的墨盒(以下称为“不适合墨盒”),由此进行不适合IC检测处理。在此,所谓“不适合墨盒”,指虽然在打印机11中能够用于印刷,但从保证印刷品质的方面来看不是最佳(不推荐)的墨盒。另外,所谓“适合墨盒”,指在保证印刷品质的方面被推荐的适合的墨盒。例如,超过了使用期限的墨盒IC属于不适合墨盒。由于超过了使用期限的墨存在稍微增粘的可能性,因之虽然堵塞不严重,但是存在容易发生喷嘴堵塞的倾向,所以在所要求的印刷品质高的情况下,优选用户更换为使用期限内的墨盒。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缺墨等不能够进行印刷本身的墨盒称为“不良墨盒”,与可以进行印刷的“不适合墨盒”相区别。
不适合墨盒检测处理中的超过使用期限的检测处理如下进行。墨管理部90的运算部(图示省略),将从墨相关信息获得的“使用期限”与未图示的实时时钟(RTC)所管理的当前的日期进行比较,如果当前的日期超过使用期限则判断为超过使用期限。在判断为该超过使用期限的情况下,检测为不适合墨盒。
另外,在设定了标志等需要用特殊墨色进行印刷的印刷物的情况下,特殊墨色以外的常规墨色的墨盒属于不适合墨盒。在该情况下,即使使用常规墨,如果能够再现的色空间的范围比较广则也能够大致再现特殊色,但是在需要严格显现特殊色的情况下,优选更换为特殊色的墨盒。
墨管理部90,在关于作为印刷条件信息之一的墨色设定特殊色的情况下,从实际安装的墨盒IC的存储元件47读取墨色的信息,该实际安装的墨盒IC实际安装于应该安装与特殊色相同色调的墨色的墨盒的墨盒位置编号的安装位置。并且,墨管理部90,通过判断该读取的墨色是否是所设定的特殊色,来进行特殊色检测处理。墨管理部90,在实际的墨色与所设定的特殊色不一致的情况下,检测为不适合墨盒。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墨供给装置39具有能够完全置换墨供给通路70A、70B及子箱67内的墨的功能,所以构成为即使在墨色不同的墨盒IC间进行更换,更换前后的墨也不会相混。
墨管理部90,向机械控制部83发送IC确认处理结果(检测结果)。机械控制部83,通过经由各控制器41、42的通信I/F部87、87间的通信线SL4的通信将从墨管理部90接收到的IC确认处理结果(检测结果)向对方侧控制器的机械控制部83发送。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进行IC确认处理时,基本上也进行前述的墨消耗量运算。因此,机械控制部83,对于通信I/F部87进行指示,使得将IC确认处理结果、墨消耗量和上次的墨余量向对方侧的控制器的机械控制部83发送。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控制器41、42通过通信线SL4的通信互相交换对方侧管理的记录头29的墨消耗量时,利用该通信I/F部87、87间的通信将IC确认处理结果(检测结果)向对方侧的控制器发送。
如图6所示,机械控制部83具备:作为结合单元的一例的合并处理部83A、控制命令的执行顺序的工作控制部93和通过接收以由工作控制部93控制的顺序输出的命令并控制其输出定时而进行序列控制的序列控制部94。合并处理部83A,进行合并处理,该合并处理将主机侧的墨管理部90的检测结果与自从机侧控制器42接收到的从机侧的墨管理部90的检测结果合并(结合)。
合并处理部83A,如果各墨管理部90的检测结果的组合之中的至少一方为异常(NG),则将合并结果(结合结果)设定为异常(NG),如果各墨管理部90的检测结果都为正常(OK),则将合并结果设定为正常(OK)。合并处理部83A,通过例如以异常(NG)为“0”、正常(OK)为“1”进行管理,对主机侧和从机侧的各墨管理部90的各检测结果实施逻辑与运算,而进行合并处理。该合并处理部83A,按IC确认处理中的缺墨、安装脱离、色不同、超过使用期限、特殊色不同等检测项分别进行合并处理。
不适合墨盒,是虽然从印刷品质的观点来看不能推荐、但是可以进行印刷本身的墨盒。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检测到不适合墨盒的情况下,对用户提示直接使用不适合墨盒还是更换为适合墨盒的选择。控制器41、42的各机械控制部83,在合并处理的结果得到了检测到不适合墨盒的含义的检测结果(合并结果)的情况下,对主装置120的主机控制部125通知不适合墨盒的含义(不适合墨盒错误)。图6所示的主机控制部125,若从控制器41、42接收到不适合墨盒错误的通知,则使监视器123(参照图5)显示提示直接使用不适合墨盒还是不使用不适合墨盒的选择的错误画面101(参照图4(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主机控制部125构成确认单元的一例,该主机控制部125通过显示错误画面101而向用户提示选择来确认用户的意图。
图4(a)示出在不适合墨盒检测时显示的错误画面。图4(a)所示的错误画面101是控制器41、42检测到不适合墨盒时主装置120(详细地为主机控制部125)使监视器123显示的画面。在该错误画面101,设置有:“墨盒不适合。”的通知文字102、与该不适合墨盒相关的详细信息103以及使用户选择是否直接使用不适合墨盒的是按钮104和否按钮105。
在图4(a)的错误画面101中是按钮104被选择了的情况下,直接使用不适合墨盒,另一方面,在否按钮105被选择了的情况下,切换为提示墨盒的更换的图4(b)所示的错误画面106。在该错误画面106,设置有:“请更换为适合的墨盒。”的向导文字107、与应该更换的墨盒相关的详细信息108和用于对打印机11通知更换的完成的OK按钮109。
在监视器123显示错误画面101之后,用户在直接使用不适合墨盒的情况下操作是按钮104。另一方面,在不使用不适合墨盒而进行墨盒更换的情况下,操作否按钮105,进而在打开罩38而更换为适合的墨盒之后,在图4(b)所示的错误画面106中操作通知更换完成的含义的OK按钮109。直至用户注意到错误画面101的表示并操作操作部124而选择是按钮104或否按钮105为止,通常需要数秒到数十秒的时间。
在假设采用当两个控制器之中仅一方检测到不适合墨盒时未检测到不适合墨盒侧的控制器生成状态OK命令并向机械控制器发送的构成的情况下,会产生以下的由同步错误引起的命令发送错误。即,在未检测到不适合墨盒侧的控制器中,在虚拟机械控制器中另一方的命令未到达而反复进行重试,不久经过设定时间而成为超时错误,从而产生命令发送错误。另外,假设在两个控制器之中仅一方检测到缺墨等不良墨盒时,未检测到不良墨盒侧的控制器将向机械控制器输出状态OK命令,另一方面,检测到不良墨盒侧的控制器将向机械控制器输出状态NG命令。在该情况下,在虚拟机械控制器的同步处理中,成为未汇齐命令、从而产生命令发送错误的状况。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两控制器41、42的各机械控制部83,采用合并处理部83A将主机侧和从机侧的两检测结果结合(合并)而成的合并处理结果,所以合并处理结果在两控制器41、42中相同。因此,在两控制器41、42之中仅一方检测到不适合墨盒时,在两控制器41、42的内部进行的处理也相同。因此,能够避免在虚拟机械控制器85中反复进行上述的重试而超时的状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个控制器41、42之中仅一方检测到缺墨等不良墨盒时,合并处理的结果,也是两控制器41、42将向机械控制器43输出相同的状态命令。因此,在虚拟机械控制器85的同步处理中命令汇齐,能够避免这种命令发送错误的产生。
机械控制部83,基于由合并处理部83A进行的合并后的检测结果,生成墨盒状态通知命令(以下也记作“IC状态通知命令”)。在该IC状态通知命令中,有合并后的检测结果为“OK”时的IC状态OK命令(状态正常命令)和合并后的检测结果为“NG”时的IC状态NG命令(状态异常命令)。机械控制部83,在合并处理结果为正常(OK)的情况下,生成IC状态OK命令,另一方面,在合并处理结果为异常(NG)的情况下,生成IC状态NG命令。
如果在缺墨、安装脱离、色不同等不良墨盒检测处理的各检测对象和不适合墨盒检测处理的各检测对象的全部检测对象中合并结果为正常,则机械控制部83生成IC状态OK命令,并将其向机械I/F部84发送。另外,如果在缺墨、安装脱离、色不同等不良墨盒检测处理的各检测对象之中的至少一个检测对象中合并结果为异常,则机械控制部83生成IC状态NG命令,并将其向机械I/F部84发送。进而,当在不适合墨盒检测处理的各检测对象之中的至少一个检测对象中合并结果为异常的情况下,机械控制部83生成不适合墨盒错误命令(以下也记作“不适合IC状态命令”),并将其经由错误管理部86以及主控制部82向主机控制部125发送。
机械控制部83,在向主机控制部125发送了不适合IC状态命令的情况下,直至从主机控制部125接收到作为不适合IC状态命令的响应的错误解除通知为止,进行等待。在该情况下,由于主机侧和从机侧的各机械控制部83的合并结果相同,所以在向主机控制部125通知了不适合IC错误命令的情况下,主机侧和从机侧的各机械控制部83都直至接收到错误解除通知为止进行等待。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主机控制部125,构成为: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各控制器41、42发送装置状态获得请求。各控制器41、42的各主控制部82,在从主机控制部125接收到了装置状态获得请求时,将从机械控制器43定期或不定期地获得并存储的装置信息作为装置状态获得请求的响应向主机控制部125发送。并且,各主控制部82,在将装置信息向主机控制部125发送时,一并发送不适合IC错误命令。
接下来,使用图7~图10说明打印机11的各控制器41、42的处理的流。在主要的处理中,有:获得接收到了印刷数据的各控制器41、42的同步并且向机械控制器43输出命令的处理(命令输出处理)和/或在打印机11的启动时和/或墨盒更换时等预定时期进行的IC确认处理(检测处理)等。
首先,使用图7说明主机/从机双方检测到适合墨盒的情况(即未检测到不适合墨盒的情况)下的处理。图7是表示这样的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另外,由于在主机侧控制器41和从机侧控制器42中处理内容基本相同,所以在图7~图10的序列图中,示出主机侧控制器41的处理内容。
若用户在关闭了罩38之后,对操作开关72进行操作,则机械控制器43对电磁锁68进行励磁驱动而将罩38锁定。如图7所示,在该罩38的电磁锁定后,机械控制器43向主机侧控制器41发送罩关闭通知(图7中的(1))。该罩关闭通知也从主机侧控制器41通过通信线SL3向从机侧控制器42发送。因而,在两控制器41、42中,机械I/F部84接收罩关闭通知,由此以后进行同样的处理。
如图7所示,在主机侧控制器41中,接收到罩关闭通知的机械I/F部84,向机械控制器43响应ACK信号,并且向机械控制部83发送罩关闭通知。
该罩关闭通知,由主机侧控制器41的机械I/F部84接收。主机侧的机械I/F部84,经由虚拟机械控制器85向从机侧的机械I/F部84发送。即,虚拟机械控制器85,若将从主机侧的机械I/F部84接收到的罩关闭通知向从机侧的机械I/F部84发送,则向主机侧的机械I/F部84响应ACK信号。主机侧的机械I/F部84,在接收到该响应时向机械控制部83发送罩关闭通知。在从机侧也同样,接收到了罩关闭通知的机械I/F部84,向虚设机械控制器95发送该通知,在从虚设机械控制器95接收到ACK信号的响应时向机械控制部83发送罩关闭通知。这样,主机侧和从机侧的两控制器41、42的各机械控制部83接收到罩关闭通知。
接收到了罩关闭通知的机械控制部83,向墨管理部90发送墨盒确认请求(以下称为“IC确认请求”)(图7中的(2))。接收到了IC确认请求的墨管理部90,进行IC确认处理。即,墨管理部90,访问主机侧的墨盒IC1~IC4的各存储元件47而获得墨相关信息,基于墨相关信息确认(检查)各墨盒IC1~IC4的状态。
墨管理部90,在不能够访问墨盒IC1~IC4的各存储元件47(不能够通信)而不能够检测墨盒IC1~IC4时,判断为墨盒IC1~IC4的未安装或对于墨盒支持器69的安装失败等安装脱离错误。另外,墨管理部90,在能够检测墨盒IC1~IC4的情况下,基于从存储元件47获得的墨相关信息确认墨色,如果与应该安装于墨盒支持器69的相应安装位置的墨色不一致,则判定为墨盒IC1~IC4的色不同错误(安装位置间错误)。这样,墨管理部90,检测墨盒IC1~IC4的安装脱离和/或色不同(安装位置间不同)等不良墨盒。
另外,墨管理部90,将从墨相关信息获得的使用期限与当前的日期进行比较,若使用期限已过,则判定为不适合墨盒。另外,在特殊色的标志的印刷时等设定特殊色作为墨色时,墨管理部90,将从墨相关信息获得的墨色与设定的特殊色进行比较,如果墨色与设定的特殊色不一致,则判定为不适合墨盒。这样,墨管理部90,检测超过使用期限和/或墨色不适合等虽然能够直接用于印刷但从印刷品质的观点来看被推荐更换适合墨盒的“不适合墨盒”。
图7由于是主机/从机双方检测到适合墨盒的情况的例子,所以该IC确认处理的结果,是主机侧的全部墨盒IC1~IC4被检测为适合墨盒,未检测到墨盒错误和不适合墨盒。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IC确认处理的结果,在全部检测为适合墨盒的情况下设定为“OK”,即使检测到1个也检测到墨盒错误或不适合墨盒的情况下设定为“NG”。墨管理部90,例如用1位标记管理这些确认结果,以“OK”为“0”、“NG”为“1”进行管理。进而,墨管理部90,用例如预定位的参数管理各墨盒IC1~IC4的确认结果的种类,用参数管理不适合墨盒和墨盒错误的详细内容。通过该参数,在“NG”的情况下,包含其详细内容能够识别属于不适合墨盒、还是墨盒错误、抑或是不适合墨盒和无用墨盒双方。
在图7的例子中,IC确认处理的结果为“OK”(图7中的(3))。此时,墨管理部90,对机械控制部83通知IC确认处理结果为“OK”的含义。另外,墨管理部90的墨余量运算部98,基于由7个记录头29B喷射的点的计数值运算墨色别的墨消耗量。即,按墨类别(墨色别)运算从上次的墨余量运算时刻起由墨盒IC1~IC8消耗的各墨消耗量之中由记录头29B产生的消耗量。
机械控制部83,经由通信I/F部87向从机侧控制器42发送从机侧的墨盒IC5~IC8的由记录头29B产生的墨消耗量、主机侧的墨盒IC1~IC4的墨余量和主机侧的墨盒IC1~IC4的IC确认处理结果为“OK”的含义(图7中的(4))。
另一方面,主机侧的机械控制部83经由通信I/F部87接收从进行与主机侧同样的处理的从机侧控制器42向主机侧的通信I/F部87发送来的记录头29A的墨消耗量、从机侧的墨盒IC5~IC8的墨余量和从机侧的墨盒IC5~IC8的IC确认处理结果(检测结果)为“OK”的含义(图7中的(5))。
机械控制部83,对墨管理部90进行指示,从墨盒IC1~IC4的墨余量减去主机侧的墨盒IC1~IC4的由记录头29A产生的墨消耗量,由此计算墨盒IC1~IC4的当前(最新)的墨余量。另外,机械控制部83,对墨管理部90进行指示,从墨盒IC5~IC8的墨余量减去从机侧的墨盒IC5~IC8的由记录头29B产生的墨消耗量,由此计算墨盒IC5~IC8的当前(最新)的墨余量。另外,在图7~图10中,省略了与在机械控制部83和墨管理部90之间进行的墨余量计算请求和/或其墨余量计算结果的响应有关的处理的流程。
并且,机械控制部83,确认墨盒IC1~IC8的墨余量,若存在墨余量小于预先设定的相当于断墨的预定量的墨盒,则将该墨盒IC判定为断墨(空墨)的墨盒。机械控制部83,将断墨的墨盒检测为异常。在异常的情况下设定为“NG”,并用参数管理其详细内容“断墨”这一含义。另外,断墨等异常的检测及用于该检测的墨余量运算处理,也可以由机械控制部83进行。
另外,机械控制部83,进行错误合并处理,该错误合并处理将与主机侧的墨盒IC1~IC4有关的不适合墨盒检测结果(以下也称为“不适合IC检测结果”)和与从机侧的墨盒IC5~IC8有关的不适合IC检测结果合并(总括)(图7中的(6))。即,机械控制部83,将主机侧所管理的4个墨盒IC1~IC4的不适合IC检测结果与自从机侧控制器42接收的从机侧所管理的4个墨盒IC5~IC8的不适合IC检测结果合并。由于图7是主机/从机双方检测到适合墨盒的情况的例子,所以机械控制部83,将主机侧的不适合IC检测结果“OK”与从机侧的不适合IC检测结果“OK”合并。例如以“OK”为“1”、“NG”为“0”进行管理,机械控制部83对各不适合IC检测结果的值进行逻辑与运算(AND运算),在该情况下,进行主机侧的“1”与从机侧的“1”的逻辑与运算,作为合并结果得到“1”(OK)。
机械控制部83,若作为合并结果得到“OK”,则向机械I/F部84进行墨盒状态OK通知(以下称为“IC状态OK通知”)(图7中的(7))。接收到了IC状态OK通知的机械I/F部84,对虚拟机械控制器85询问墨盒状态OK命令(图7中的(8))。
另一方面,在从机侧,机械控制部83也进行合并处理,但是由于是主机/从机双方检测到适当墨盒的情况,所以在从机侧,由双方的不适合IC检测结果的逻辑与运算得到的合并结果也为“OK”。因此,由于从机侧的机械控制部83向机械I/F部84进行IC状态OK通知,所以该机械I/F部84对虚设机械控制器95进行命令的询问,若接收到其响应,则输出IC状态OK通知。结果,虚拟机械控制器85自从机侧控制器42接收到IC状态OK通知(图7中的(9))。
虚拟机械控制器85,若从主机侧和从机侧双方接收到命令,则由于两命令都一致为“IC状态OK命令”,所以向主机侧和从机侧的各机械I/F部84响应ACK信号。接收到该响应的机械I/F部84,向机械控制器43进行IC状态OK通知。并且,若机械I/F部84从机械控制器43接收到ACK信号的响应,则向机械控制部83通知该情况。
机械控制器43,若接收到IC状态OK命令的通知,则通过驱动泵电动机65而驱动加压泵66。结果,对各墨盒IC1~IC8供给加压空气,从各墨盒IC1~IC8加压供给的墨分别经由子箱67向各记录头29供给。这样,在各墨盒IC1~IC8没有错误时进行由墨供给装置39实现的墨供给。另外,如在印刷工作中开关罩38时那样,在墨供给装置39已处于墨供给中的情况下,继续该墨供给。另外,在墨供给装置39处于启动中的情况下,泵电动机65也不是被通常驱动,而以基于未图示的压力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将墨盒内的气压控制在预定压力范围内的方式被驱动。
接下来,使用图8关于在主机/从机之中的一方检测到不适合墨盒的情况的处理进行说明。例如假定用户对于在主机侧进行管理的墨盒IC1~IC4之中的至少一个安装了不适合墨盒。
若在该墨盒更换之后用户关闭罩38并对操作开关72进行操作,则机械控制器43基于操作信号使电磁锁68励磁而锁定罩38。并且,从机械控制器43向主机侧的机械I/F部84与图7的情况同样地进行罩关闭通知、从机械I/F部84向机械控制部83的罩关闭通知(图8中的(1))。机械控制部83对墨管理部90进行IC确认请求(图8中的(2)),接收到该IC确认请求的墨管理部90进行IC确认处理(图8中的(3))。在该例子中,在IC确认处理之中的不适合墨盒检测处理中,墨管理部90检测到不适合墨盒(以下也称为“不适合IC”)。墨管理部90向机械控制部83通知“不适合IC”检测的含义。另外,墨管理部90的墨余量运算部98,基于由7个记录头29B喷射的点的计数值,对在墨盒IC1~IC8中从上次的墨余量运算时刻起消耗的各墨消耗量之中由记录头29B产生的消耗量按墨类别(墨色别)进行运算。
机械控制部83,经由通信I/F部87向从机侧控制器42发送记录头29B的墨消耗量、主机侧的墨盒IC1~IC4的墨余量和主机侧的墨盒IC1~IC4的IC确认处理结果(检测结果)“NG”的含义(图8中的(4))。
另一方面,自从机侧控制器42经由通信I/F部87接收主机侧的墨盒IC1~IC4的由记录头29A产生的墨消耗量、从机侧的墨盒IC5~IC8的墨余量和从机侧的墨盒IC5~IC8的IC确认处理结果(检测结果)“OK”的含义(图8中的(5))。另外,此时,机械控制部83,对墨管理部90进行指示,计算主机侧的墨盒IC1~IC4的当前(最新)的墨余量和从机侧的墨盒IC5~IC8的当前(最新)的墨余量。
并且,机械控制部83,确认墨盒IC1~IC8的墨余量,基于各墨余量进行墨盒IC1~IC8的断墨检测。
另外,机械控制部83,进行错误合并处理(图8中的(6)),该错误合并处理将主机侧的不适合IC检测结果与从机侧的不适合IC检测结果合并(总括)。由于图8是主机/从机之中的一方检测到适合墨盒的情况的例子,所以机械控制部83,作为主机侧的不适合IC检测结果“NG”与从机侧的不适合IC检测结果“OK”的合并处理的结果,得到“NG”作为合并结果。
机械控制部83,若作为合并结果得到“NG“,则经由错误管理部86向主控制部82发送不适合IC错误命令(状态异常命令)(图8中的(11))。主控制部82暂时存储该不适合IC错误命令,在接收到从主机控制部125定期地发送来的装置状态获得请求时,主控制部82作为装置状态获得请求的响应将不适合IC错误命令与从机械控制器43获得的装置信息一并向主机控制部125发送(图8中的(12))。
另一方面,在从机侧控制器42中也是,由于由机械控制部83获得的合并处理结果为“NG”,所以由从机侧控制器42向主机控制部125同样发送不适合IC错误命令。
主机控制部125,若接收到不适合IC错误命令,则使监视器123显示图4(a)所示的错误画面101。观看到该错误画面101的用户,会得知在墨盒1C1~IC8中存在不适合墨盒,在直接使用不适合墨盒的情况下,使用操作部124操作是按钮104。另一方面,在使用适合墨盒的情况下,使用操作部124操作否按钮105。若操作否按钮105,则主机控制部125将显示切换为图4(b)所示的错误画面106。用户在更换为适合的墨盒之后,使用操作部124操作OK按钮109。
接下来,使用图9说明在错误画面101中选择了不使用不适合墨盒的“否”的情况下的处理。若输入否按钮105的操作信号,则主机控制部125,对错误解除命令在其参数中设定选择了“否”的含义,并向各控制器41、42的主控制部82发送(图9中的(14))。并且,主控制部82将错误解除命令进一步向机械控制部83发送。机械控制部83若接收到错误解除命令,则由于其参数为选择了“否”的含义的值,所以向机械I/F部84发送IC状态NG命令(图9中的(15))。在从机侧控制器42中也进行同样的处理,向机械I/F部84发送IC状态NG命令。
机械I/F部84向虚拟机械控制器85询问IC状态NG命令(图9中的(16))。另一方面,由从机侧控制器42向虚拟机械控制器85通知IC状态NG命令(图9中的(17))。虚拟机械控制器85,由于在同步处理中汇齐了IC状态NG命令,所以向主机侧和从机侧的各机械I/F部84响应ACK信号。主机侧的机械I/F部84,若从虚拟机械控制器85接收到响应,则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IC状态NG命令。
机械控制器43,若接收到IC状态NG命令的通知,则此时如果墨供给装置39处于停止中则原样维持停止状态,另一方面,在墨供给装置39处于可以供给墨的启动状态的情况下,使墨供给装置39转变为墨供给停止状态。
接下来,使用图10说明在错误画面101中选择了使用不适合墨盒的“是”的情况下的处理。若输入是按钮104的操作信号,则主机控制部125,对错误解除命令在其参数中设定选择了“是”的含义,并向各控制器41、42的主控制部82发送(图10中的(19))。并且,主控制部82将错误解除命令进一步向机械控制部83发送。机械控制部83若接收到错误解除命令,则识别为其参数是选择了“是”的含义的值。
机械控制部83,经由通信I/F部87向从机侧控制器42发送记录头29B的墨消耗量、主机侧的墨盒IC1~IC4的墨余量和主机侧的墨盒IC1~IC4的IC确认处理结果(检测结果)“OK”的含义(图10中的(20))。
另一方面,主机侧的机械控制部83经由通信I/F部87接收由从机侧控制器42向主机侧的通信I/F部87发送来的记录头29A的墨消耗量、从机侧的墨盒IC5~IC8的墨余量和从机侧的墨盒IC5~IC8的IC确认处理结果(检测结果)“OK”的含义(图10中的(21))。此时,机械控制部83,对墨管理部90进行指示,计算墨盒IC1~IC8的当前(最新)的墨余量。该墨余量,由于如果处于印刷停止中则与上次的计算时没有变化,即使处于印刷工作中从上次的计算时起的墨消耗量也是较少的,所以其值几乎没有变化。因而,如果上次不是断墨,则此次也不会检测为断墨。
接下来,机械控制部83,进行将主机侧的不适合IC检测结果“OK”与从机侧的不适合IC检测结果“OK”合并的错误合并处理(图10中的(22))。在选择了直接使用不适合墨盒的“是”的本例中,由于不适合墨盒被看作正常,所以机械控制部83,作为合并结果得到“OK”。
机械控制部83,若得到合并结果“OK”,则向机械I/F部84发送IC状态OK命令(图10中的(23))。机械I/F部84,对虚拟机械控制器85询问接收到的IC状态OK命令(图10中的(24))。在从机侧控制器42中也进行同样的处理,由从机侧控制器42向虚拟机械控制器85通知IC状态OK命令(图10中的(25))。虚拟机械控制器85,若确认在同步处理中汇齐了IC状态OK命令,则向主机侧和从机侧的各机械I/F部84响应ACK信号。主机侧的机械I/F部84若从虚拟机械控制器85接收到响应,则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IC状态OK命令(图10中的(26))。
机械控制器43若接收到IC状态OK命令的通知,则通过驱动泵电动机65而驱动墨供给装置39。结果,对各墨盒IC1~IC8供给加压空气,从各墨盒IC1~IC8供给的墨分别经由子箱67向各记录头29供给。这样,在用户允许直接使用不适合墨盒的情况(“是”选择的情况)下,由于各墨盒IC1~IC8全部被检测为适合墨盒,所以可启动墨供给装置39进行墨供给。另外,如在印刷工作中开关罩38时那样,在墨供给装置39已处于墨供给中的情况下,继续该墨供给。
如以上详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构成为:在控制器41、42间经由通信线SL4互相发送所分担的墨盒IC的检测结果,将在自身的控制器侧得到的检测结果与在另一方的控制器内得到的检测结果合并。当在一个控制器中检测结果为异常、在另一个控制器中检测结果为正常的情况下,通过合并,在两控制器41、42中合并结果也变得一致。结果,由于在虚拟机械控制器85的同步处理中从控制器41、42的各机械I/F部84接收的与合并结果相应的命令一致,所以能够获得各控制器41、42的同步而向机械控制器43输出命令。
(2)另外,在假设构成为在两控制器41、42中不合并双方的检测结果,而输出基于各自不同的检测结果的状态OK命令和状态NG命令的情况下,由于在虚拟机械控制器85中不会汇齐命令,即使进行几次重试、命令也不一致,所以会产生命令发送错误。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主机侧和从机侧的各控制器41、42的检测结果的合并处理、状态通知命令变为相同,所以也能够避免这种命令发送错误的产生。因此,能够极力避免在命令通信错误产生时必须进行的控制器41、42的复位。
(3)由于将与各控制器41、42的检测结果相应的状态通知命令合并,所以能够避免从一个控制器发送状态OK命令并且从另一个控制器发送状态NG命令的状况。因此,能够避免机械控制器43使不应该启动的墨供给装置39启动、使启动中的墨供给装置39不适当地停止的情况。
(4)在合并处理的结果为NG的情况下,向主机控制部125传递该含义,在监视器123进行Y/N显示。并且,若选择了“是”或用户在选择了“否”之后选择去除错误的原因的OK,则错误解除而进行状态OK通知。因此,能够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适合的状态OK通知(状态OK命令)。另外,当在各控制器41、42的合并处理中为OK的情况下,能够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适合的状态OK通知(状态OK命令)。因而,能够避免墨供给装置39等工作部的基于不适合的状态通知的不适合的启动和/或不适合的停止。
(5)多个控制器41、42,由于如图6所示其功能结构相同,所以虽然在主机侧和从机侧与同步处理有关的功能不同,但能够通过共同的程序来实现。
(6)墨管理部90(检测单元),基于从墨盒IC的存储元件47获得的墨相关信息,检测缺墨等错误。并且,基于缺墨等检测结果而生成的错误命令,在通过通信I/F部87、87向其他控制器发送时,与IC确认处理的确认结果(检测结果)一并发送。因此,与单独发送的情况比较,能够尽早地向其他控制器传递所需的信息。结果,能够尽早进行墨余量运算和/或合并处理而极力避免处理的延迟。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改变为以下的方式。
·也能够采用作为检测单元的一例的墨管理部90不进行不适合墨盒的检测的结构、不设置确认是否直接使用不适合墨盒的确认单元的结构。例如,当在一个控制器中检测为缺墨、安装脱离、色不同等异常时,由于两控制器41、42的合并结果共同为异常,所以在虚拟机械控制器85中可汇齐状态异常命令,因此能够避免命令发送错误的产生。而且,通过即使在另一个控制器假设检测为正常时也进行合并,由于能够避免状态正常命令的发送,所以能够极力避免因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不适合的命令而引起的工作部(例如墨供给装置39)的不适合的启动和/或停止。
·也可以构成为虽然进行不适合墨盒的检测处理,但不进行不良墨盒的检测处理的构成。另外,也可以在检测到不适合墨盒的情况下,原样不动而废除对用户提示OK还是“否”选择来确认用户的意图的确认单元。
·也可以构成为向其他印刷控制装置分别发送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和流体消耗量。另外,基于发送接收的流体消耗量的计算值,不限于流体收置体的流体余量,而也可以是流体消耗量。进而,在每次计算流体收置体的余量或消耗量时,不必进行至基于该计算结果检测出流体缺乏(作为一例为缺墨)为止。
·确认单元,不限定于主装置侧的主机控制部125。也可以例如在机械控制器43侧连接监视器,将提示是否直接使用不适合的部件的选择的确认单元设置于机械控制器43。
·同步单元,不限定于由虚拟机械控制器85实现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例如在多个印刷控制装置与机械控制器43之间以各印刷控制装置为共同的输出目的地而设置同步电路,如果在同步电路中全部汇齐来自多个印刷控制装置的命令,则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该命令的结构。
·同步单元,从多个印刷控制装置的各输出单元所接收的并不限定于命令,而也可以是代替命令而接收能够用于判断命令是否一致的信息的结构。作为信息,例如能够举出命令的标识符信息(例如命令编号)等。总之,只要是能够确认在多个印刷控制装置中应该输出的命令汇齐的情况的结构即可。
·基于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的命令,只要是在印刷控制装置(例如控制器)的内部单独产生的内部命令即可。在该情况下,内部命令不限于错误命令,而既可以是表示正常的含义的命令(正常通知命令),也可以是通知3种以上的多种检测结果和/或状态之中相应的检测结果和/或状态的命令。由于通过结合单元(合并处理部83A)合并检测结果而得到的合并结果在各印刷控制装置中相同,所以基于结合结果的命令在各印刷控制装置中相同。因而,能够避免在同步处理中命令未汇齐而产生的命令发送错误和/或与检测结果相应地命令的处理路径不同、在同步处理中仅一方的命令到达而产生的命令发送错误。
·检测单元,不限于检测作为部件的一例的墨盒的状态(安装脱离、色不同、缺墨、不适合墨盒等)的墨管理部90。能够采用下述结构:设置用于按每记录头29检测喷嘴的堵塞的喷嘴***,将多个喷嘴***作为部件的一例分担连接于多个控制器41、42,并且,在各控制器中,具备检查控制部(检测单元),该检查控制部具有喷嘴***的控制功能和基于喷嘴***的喷嘴检查结果检测喷嘴堵塞(喷嘴错误)的检测功能。在该情况下,在控制器41、42之间经由通信I/F部87、87向其他的控制器通知喷嘴检查结果或基于该检查结果的命令。并且,控制器41、42内的各机械控制部83,基于通过合并处理部将各检查控制部的喷嘴检查结果合并而得到的合并结果,生成喷嘴堵塞错误命令(喷嘴错误命令),生成使维护装置32进行清洗的清洗命令。因而,即使在主机和从机的两控制器41、42中获得了不同检测结果的情况下,由于合并结果相同,所以也能够向机械控制器43输出基于该合并结果的喷嘴错误命令和/或清洗命令,而不会引起命令发送错误的产生和/或工作部的不适当的启动和/或停止。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获得了喷嘴堵塞的检测结果的情况下,显示提示用户进行主机控制部125(确认单元)是否实施清洗的选择的画面。
·作为印刷控制装置的一例的控制器41、42所分担控制的印刷单元,不限于记录头29。印刷单元,既可以例如是包括滑架电动机的滑架驱动***,也可以是包括输送电动机的输送驱动***。进而,也能够在记录头29增加滑架驱动***或输送驱动***而构成印刷单元。另外,也能够通过滑架驱动***以及输送驱动***,构成印刷单元。
·印刷控制装置不限于二个,也能够采用将三个以上的印刷控制装置相连接而成的结构。
·记录头也可以为1个。例如也能够采用以下结构:对于多个头区域(划分喷嘴组),通过二个以上的印刷控制装置分担多个而进行控制,使这些印刷控制装置同步而对机械控制器输出命令,所述多个头区域例如是在行记录方式的长条状的记录头中将全部喷嘴划分为多个而得到的多个头区域。
·通过执行程序的CPU主要由软件实现了图6的控制器的各功能部,但是也可以通过软件与硬件的协作实现。
·印刷装置,不限于侧面式的打印机11,而也可以是串行打印机、行式打印机、页式打印机。进而,不限于喷墨式,而也能够应用于点击打式的印刷装置。
·在前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印刷装置,采用了喷墨式的打印机11,但是也可以采用喷射、排出墨以外的其他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此外,可以沿用于具备排出微小量的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等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在该情况下,所谓液滴,指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排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拖尾为呈粒状、泪滴状、丝线状的状态。此外,在此所谓液体,只要是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的那样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是处于液相时的状态的物质即可,包括粘性高或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溶液)这样的流状体,而且不仅是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含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混合有包括颜料和/或金属微粒等固形物的功能材料的微粒而成的物质等。此外,作为液体的代表性例子,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的墨和/或液晶等。在此,所谓墨,包含一般的水性墨和油性墨以及凝胶墨、热熔性墨等各种液体组成物。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子,例如可举出喷射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包含在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和/或色材等材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进而,也可以是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生物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用作为精密移液管而喷射作为试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和/或微喷注器等。进而,也可以采用在钟表和/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中以针点方式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喷射在基板上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并且,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它们之中的任意一种液体喷射装置。此外,流体,也可以是色粉等粉状微粒体。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提及的流体中,不包含仅包括气体的物质。

Claims (8)

1.一种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分担控制印刷单元的多个印刷控制装置和基于来自前述印刷控制装置的命令对印刷用的机械机构进行驱动控制的驱动控制单元,其中:
前述印刷装置中具备的多个部件分担连接于前述多个印刷控制装置,前述部件是收置应该供给于前述印刷单元的流体的流体收置体;
前述印刷控制装置具备:
检测单元,其检测所分担的前述部件的状态;
通信单元,其用于将前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向其他的前述印刷控制装置发送,并且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接收检测结果;
结合单元,其将前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与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接收到的检测结果结合;
命令生成单元,如果前述结合单元所获得的结合结果为正常,则其生成状态正常命令,如果前述结合结果为异常,则其生成状态异常命令;以及
同步单元,其在确认前述多个印刷控制装置中应该输出的前述命令汇齐了时,使该命令向前述驱动控制单元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检测单元检测虽然前述印刷装置能够印刷但是不被推荐印刷的不适合部件的状态,构成为在检测出不适合部件的状态的情况下获得异常的检测结果,在检测出适合部件的状态的情况下获得正常的检测结果;
前述命令生成单元,在前述结合结果为异常的情况下,向确认单元通知状态异常命令,在从前述确认单元接收到直接使用不适合部件之意的响应时,生成前述状态正常命令,所述确认单元进行选择是否直接使用前述不适合部件的提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该流体收置体,设置有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在前述检测单元进行检测时所参照的参照信息;
前述检测单元基于从前述存储单元读取的前述参照信息检测前述流体收置体的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该流体收置体,设置有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在前述检测单元进行检测时所参照的参照信息;
前述检测单元基于从前述存储单元读取的前述参照信息检测前述不适合的流体收置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结合单元,如果结合前的各检测结果之中即使是一个也包含检测到不适合部件的检测结果,则也将结合结果设定为异常,如果检测为全部适合的部件,则将各检测结果的结合结果设定为正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多个印刷控制装置,分担连接着前述印刷单元所包含的多个印刷头;
所述印刷控制装置还具备消耗量获得单元,该消耗量获得单元获得由前述分担的印刷头产生的流体消耗量;
该印刷控制装置构成为将前述流体消耗量之中连接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的前述流体收置体的流体消耗量经由前述通信单元向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发送,并且经由前述通信单元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接收该印刷控制装置自身所分担的前述流体收置体的流体消耗量之中连接于前述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的前述印刷头所产生的流体消耗量;
前述消耗量获得单元,基于所获得的流体消耗量和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接收到的流体消耗量运算所分担的前述流体收置体的余量或消耗量;
在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之间一并地发送接收由前述检测单元获得的前述部件的不适合的状态的检测结果和前述流体消耗量。
7.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印刷控制装置,其基于印刷数据分担控制印刷单元;以及
驱动控制单元,其基于来自前述印刷控制装置的命令对印刷用的机械机构进行驱动控制;
其中,作为前述印刷控制装置,使用了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前述印刷控制装置。
8.一种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分担控制印刷单元的多个印刷控制装置和基于来自前述多个印刷控制装置的命令对印刷用的机械机构进行驱动控制的驱动控制单元,其中:
前述印刷装置中具备的多个部件分担连接于前述多个印刷控制装置,前述部件是收置应该供给于前述印刷单元的流体的流体收置体;
前述印刷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步骤,检测所分担的前述部件的状态;
通信步骤,将前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向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发送,并且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接收前述检测结果;
结合步骤,将前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与从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接收到的检测结果结合;
命令生成步骤,如果前述结合步骤的结合结果为正常,则生成状态正常命令,如果前述结合结果为异常,则生成状态异常命令;以及
同步输出步骤,在确认前述多个印刷控制装置中应该输出的前述命令汇齐了时,使该命令向前述驱动控制单元输出。
CN201110211631.4A 2010-07-30 2011-07-27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17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3011A JP5609392B2 (ja) 2010-07-30 2010-07-30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における印刷制御方法
JP173011/2010 2010-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1757A CN102371757A (zh) 2012-03-14
CN102371757B true CN102371757B (zh) 2015-07-15

Family

ID=45526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163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1757B (zh) 2010-07-30 2011-07-27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19303B2 (zh)
JP (1) JP5609392B2 (zh)
CN (1) CN1023717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70740A (ja) * 2010-02-22 2011-09-01 Seiko Epson Corp 記憶装置、基板、液体容器、ホスト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5593931B2 (ja) * 2010-07-30 2014-09-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における情報提供方法
JP5735933B2 (ja) * 2012-06-15 2015-06-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プログラム、印刷システム並びに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US9302484B2 (en) * 2012-06-27 2016-04-05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Ink jet printing device
US20140366805A1 (en) * 2012-11-14 2014-12-18 Israel Schuster System for forming a conductive pattern
US8795788B2 (en) * 2012-11-14 2014-08-05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for functional printing system
CN105027549B (zh) * 2013-01-28 2018-02-27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打印机设备和方法
JP2015112847A (ja) * 2013-12-13 2015-06-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610554B2 (ja) * 2014-10-15 2019-11-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H710809A1 (de) * 2015-03-02 2016-09-15 Ferag Ag Verfahren und Produktions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personalisierten Druckendprodukten.
MX359573B (es) * 2015-05-15 2018-09-24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Cartuchos de impresion y dispositivos de memoria que contienen tablas de color multidimensionales comprimidas.
JP6569336B2 (ja) * 2015-07-06 2019-09-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供給方法
JP6530676B2 (ja) * 2015-08-20 2019-06-12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6623700B2 (ja) * 2015-11-11 2019-12-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629575B2 (ja) * 2015-11-24 2020-01-15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US9830113B2 (en) * 2016-04-19 2017-11-28 Funai Electric Co., Ltd Imaging system controller coordination
GB201608285D0 (en) * 2016-05-11 2016-06-22 Videojet Technologies Inc Printing
JP6949616B2 (ja) * 2017-08-10 2021-10-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991899B2 (ja) * 2018-03-13 2022-0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944095B (zh) * 2018-06-26 2020-04-07 宜春小马快印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设备心跳监测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020023109A (ja) * 2018-08-07 2020-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EP4087740A4 (en) * 2020-01-08 2024-01-24 Brady Worldwide Inc SPECIALIZED INK SETS AND ALTERNATIVE FLUIDS AND RELATED SYSTEM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8341A (en) * 1995-03-15 1998-11-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ler for an actuator driving circuit with abnormal temperature monitoring capability
CN1383989A (zh) * 2001-02-09 2002-1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以及操作该装置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80579A (ja) * 1999-03-31 2000-10-10 Canon Inc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情報表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出し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JP2001105699A (ja) * 1999-10-08 2001-04-17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システム及び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エラー検出方法
JP2002046326A (ja) * 2000-08-03 2002-02-12 Fujitsu Ltd 印刷制御方法及び重連印刷システム
JP2003326811A (ja) * 2002-05-13 2003-11-1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579485B2 (ja) * 2002-06-24 2010-1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複数の印刷ヘッドを有する印刷装置
JP2004093599A (ja) * 2002-08-29 2004-03-2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回路基板
JP2005178263A (ja) * 2003-12-22 2005-07-07 Canon Inc 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514909B2 (en) * 2005-09-30 2009-04-07 Voiterra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Voltage regulator with communication ring scheme
JP2007331174A (ja) * 2006-06-13 2007-12-27 Canon Inc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024081B2 (ja) * 2008-01-31 2012-09-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システム及び記録装置
JP5651958B2 (ja) * 2010-01-20 2015-0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及び印刷制御方法
JP5454385B2 (ja) * 2010-06-25 2014-03-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滴吐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655405B2 (ja) * 2010-07-16 2015-0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における印刷制御方法
JP5614143B2 (ja) * 2010-07-21 2014-10-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5593924B2 (ja) * 2010-07-28 2014-09-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における印刷制御方法
JP5593931B2 (ja) * 2010-07-30 2014-09-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における情報提供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8341A (en) * 1995-03-15 1998-11-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ler for an actuator driving circuit with abnormal temperature monitoring capability
CN1383989A (zh) * 2001-02-09 2002-1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以及操作该装置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26546A1 (en) 2012-02-02
US8619303B2 (en) 2013-12-31
JP5609392B2 (ja) 2014-10-22
JP2012030528A (ja) 2012-02-16
CN102371757A (zh) 2012-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1757B (zh)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
CN102402405B (zh) 信息处理***、印刷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2407696B (zh)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打印装置的信息提供方法
CN102407695B (zh)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及印刷装置中的印刷控制方法
US2011005797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ation enabling or disabl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2431286A (zh) 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打印装置及数据存储处理方法
JP5849395B2 (ja)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US20140015875A1 (en) Printing control device,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US11312149B2 (en) Printer
DE60309768T2 (de) Druckvorrichtung und Steuerung einer Druckvorrichtung
US20150079213A1 (en) Rapid prototyping apparatus with page-width array printing module
CN102555506B (zh) 选择性启动加热器使得墨流到印刷头的印刷机
JP2012152956A (ja)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5504920B2 (ja) 流体噴射制御装置、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制御方法
JP5728855B2 (ja)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記憶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及びデータ記憶処理方法
EP3212407B1 (en) Inkjet printer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k tanks
JP646084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12024957A (ja)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及びデータ管理方法
CN110709812A (zh) 管理打印机的具有不同尺寸的不同屏幕的方法和装置
JPH07314737A (ja)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8006489U (zh) 喷墨打印***
CN110622122A (zh) 在生产线上管理不同屏幕的方法和设备
JP2007001251A (ja) 印刷装置
JP20191628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1131520A (ja) 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