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9547A - 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9547A
CN102299547A CN2011102616669A CN201110261666A CN102299547A CN 102299547 A CN102299547 A CN 102299547A CN 2011102616669 A CN2011102616669 A CN 2011102616669A CN 201110261666 A CN201110261666 A CN 201110261666A CN 102299547 A CN102299547 A CN 102299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rectifier
power
incorporated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616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为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2616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995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9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95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方法,首先将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发电装置、生物质发电装置以及氢内燃机等新能源发电装置分别与第一、二、三整流器相连接,其次第一、二、三整流器分别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相连接,还连接有逆变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发电装置、生物质发电装置、氢内燃机发电装置、直流变换器、接触式开关、逆变器、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和第一、二、三整流器。本发明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联网不并网,高效优先利用,柔性对接,对电网冲击小;可同时接入四个能源发电,并具可再生能源电力100%优先利用、不足部分氢内燃机发电装置自动补充的功能。

Description

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具有不稳定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如何100%、高效、低成本应用是一个难题。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直接并网,对电网冲击大、成本高,采用多种能源互补供电是一种有效方法。目前,多能源互补供电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可再生能源电力与蓄电池结合,即可再生能源发出来的电给蓄电池充电,充满后再供给负载,蓄电池与化石能源电力采取切换式供电。此种方式一方面蓄电池成本高、使用寿命短,另一方面蓄电池充放电一次能量损失25%左右,可再生能源电力利用效率低;二是可再生能源电力与化石能源电力相互切换,如设定可再生能源电力切入值为DC480V时,化石能源电力断开,只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此时可再生能源电力功率得不到化石能源电力补充,由于负载功率大于可再生能源电力功率,单靠可再生能源电力不能完全满足负载要求,就会导致负载工作失常,甚至来回切换,引发设备故障。而当可再生能源电力电压低于设定切换电压时,则断开可再生能源电力全部使用化石能源电力,又造成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100%优先高效利用,不足部分由发电装置或者电池自动补充的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方法,以及一种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整流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整流器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同时将太阳能发电装置或者氢燃料电池的输出端与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同时将生物质发电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二整流器相连接,第二整流器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同时将氢内燃机发电装置或者沼气发电装置或者燃料电池的输出端与第三整流器相连接,第三整流器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 
其次,分别将第一整流器的输出端、第二整流器的输出端、第三整流器的输出端以及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使用时,将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负载的输入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还连接有逆变器。 
一种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发电装置或者氢燃料电池、生物质发电装置、化石能源发电装置、直流变换器、接触式开关、第一整流器、第二整流器、第三整流器和用于将非并网多能源进行直流互补的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整流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整流器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太阳能发电装置者或氢燃料电池的输出端与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生物质发电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二整流器相连接,第二整流器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氢内燃机发电装置或者沼气发电装置或者燃料电池的输出端与第三整流器相连接,第三整流器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第一整流器的输出端、第一整流器的输出端、第一整流器的输出端以及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 
作为本发明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逆变器,所述逆变器连接在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 
所述生物质发电装置采用沼气发电装置。所述能源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发电装置或者氢燃料电池)、生物质发电装置、氢内燃机发电装置或者沼气发电装置或者燃料电池、直流变换器、接触式开关、第一整流器、第二整流器、第三整流器均为现有技术,可采用市场上的现有设备和技术;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可以通过微控制器实现。 
本发明采用非并网供电方式,可再生能源电力联网不并网,高效优先利用,柔性对接,对电网冲击小;所述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具有多路电源输入接口,可同时接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和氢内燃机发电装置或者沼气发电装置发电,并具可再生能源电力100%优先利用、不足部分由氢内燃机发电装置或者沼气发电装置或者燃料电池的电力自动补充的功能。具体而言,通过控制各种供电电压的高低,可实现风力发电优先,或者太阳能发电优先、生物质发电次之、氢内燃机发电装置或者沼气发电装置发电补充的智能协同供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风力发电机(1)的输出端与第一整流器(6)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整流器(6)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同时将太阳能发电装置(2)的输出端与直流变换器(7)的输入端相连接,直流变换器(7)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同时将生物质发电装置(3)的输出端与第二整流器(10)相连接,第二整流器(11)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同时将氢内燃机发电装置(4)的输出端与第三整流器(11)相连接,第三整流器(11)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 
其次,分别将第一整流器(6)的输出端、第二整流器(10)的输出端、第三整流器(11)的输出端以及直流变换器(7)的输出端分别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的输入端相连接,使用时,可以将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的输出端与负载(9)的输入端相连接;也可以设置一个逆变器(8),即在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的输出端与负载(9)之间连接有逆变器(8)。逆变器(8)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然后输出交流电供给作为负载(9)的用户使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后者。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各能源能够灵活的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断开或者连接,也为了安全,在第一整流器(6)的输出端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的输入端之间、第二整流器(10)的输出端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的输入端之间、第三整流器(11)的输出端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的输入端之间,以及直流变换器(7)的输出端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的输入端之间分别安装一个接触式手动开关。 
实施例2 
参见图1,本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1)、太阳能发电装置(2)、生物质发电装置(3)、氢内燃机发电装置(4)、直流变换器(7)、接触式开关(9)、第一整流器(6)、第二整流器(10)、第三整流器(11)和用于将非并网多能源进行直流互补的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风力发电机(1)的输出端与第一整流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整流器(6)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太阳能发电装置(2)的输出端与直流变换器(7)的输入端电连接,直流变换器(7)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生物质发电装置(3)的输出端与第二整流器(10)电连接,第二整流器(10)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氢内燃机发电装置(4)的输出端与第三整流器(11)电连接,第三整流器(11) 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第一整流器(6)的输出端、第二整流器的输出端(10)、第三整流器(11)的输出端以及直流变换器(7)的输出端分别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的输入端电连接,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还包括逆变器(8),所述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的输出端与逆变器(8)的输入端电连接。逆变器(8)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然后输出交流电供给作为负载(9)的用户使用;所述生物质发电装置(3)采用沼气发电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各能源能够灵活的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断开或者连接,也为了安全,在第一整流器(6)的输出端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的输入端之间、第二整流器(10)的输出端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的输入端之间、第三整流器(11)的输出端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的输入端之间,以及直流变换器(7)的输出端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5)的输入端之间分别安装一个接触式手动开关。 
本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装置所使用的各组成单元,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详述。 

Claims (4)

1.一种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整流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整流器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同时将太阳能发电装置或者氢燃料电池的输出端与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同时将生物质发电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二整流器相连接,第二整流器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同时将氢内燃机发电装置或者沼气发电装置或者燃料电池的输出端与第三整流器相连接,第三整流器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
其次,分别将第一整流器的输出端、第二整流器的输出端、第三整流器的输出端以及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使用时,将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负载的输入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还连接有逆变器。
3.一种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发电装置或者氢燃料电池、生物质发电装置、氢内燃机发电装置或者沼气发电装置、直流变换器、接触式开关、第一整流器、第二整流器、第三整流器和用于将非并网多能源进行直流互补的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整流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整流器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太阳能发电装置或者氢燃料电池的输出端与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生物质发电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二整流器相连接,第二整流器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氢内燃机发电装置或者沼气发电装置或者燃料电池的输出端与第三整流器相连接,第三整流器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第一整流器的输出端、第一整流器的输出端、第一整流器的输出端以及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逆变器,所述逆变器连接在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智能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
CN2011102616669A 2011-09-06 2011-09-06 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22995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16669A CN102299547A (zh) 2011-09-06 2011-09-06 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16669A CN102299547A (zh) 2011-09-06 2011-09-06 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9547A true CN102299547A (zh) 2011-12-28

Family

ID=45359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616669A Pending CN102299547A (zh) 2011-09-06 2011-09-06 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95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2120A (zh) * 2013-07-24 2013-12-04 顾为东 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的电解铝***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6785A (zh) * 2008-12-12 2009-05-20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通信基站用混合直流供电电源控制***
CN201323453Y (zh) * 2008-12-12 2009-10-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可再生能源微型电网
CN101938225A (zh) * 2009-12-01 2011-01-05 邵汉琦 风光机综合辅助能源供给***
CN202221919U (zh) * 2011-09-06 2012-05-16 顾为东 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6785A (zh) * 2008-12-12 2009-05-20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通信基站用混合直流供电电源控制***
CN201323453Y (zh) * 2008-12-12 2009-10-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可再生能源微型电网
CN101938225A (zh) * 2009-12-01 2011-01-05 邵汉琦 风光机综合辅助能源供给***
CN202221919U (zh) * 2011-09-06 2012-05-16 顾为东 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2120A (zh) * 2013-07-24 2013-12-04 顾为东 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的电解铝***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47021U (zh) 一种风光电多能源供电管理控制***
CN101436778A (zh) 一种微型电网组网方法
CN203368044U (zh) 双向交直流多电源多负载安全隔离微电网***
RU2011151054A (ru) Ограничение пикового отбора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карьерными экскаваторами
CN104113133B (zh) 智能光伏离网逆变器***及其用电控制方法
CN102710005A (zh) 并离网两用风光互补发电***供电方法
CN102931722A (zh) 一种分布式供电管理方法及其***
CN105811458A (zh) 微电网储能***及其能量管理方法
CN202712876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微网并网发电***
CN104242790A (zh)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
CN104795881A (zh) 风光互补供电控制器及微电网***及微电网***供电方法
CN103840509A (zh) 一种太阳能与市电互补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CN107612029A (zh) 一种供电***
Kokilavani et al.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with Effective Energy Management, Integrating Renewable and Grid Power
CN202221919U (zh) 非并网风电多能源协同供电装置
CN103107588A (zh) 非并网风电制氢装置
CN203056604U (zh) 一种新型智能微电网
CN202513586U (zh) 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微电网
CN202134923U (zh) 深度充放电型电池蓄能并网装置
CN102340150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及一种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方法
CN202888860U (zh) 离并两用光伏逆变器
CN202997587U (zh) 智能微网分布式电源
CN203005191U (zh) 太阳能移动式供电车
CN104767468A (zh) 一种太阳能服务器控制***和方法
CN202949236U (zh) 一种分布式供电控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0013,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Gulou District Beijing West Road 70 9 provinci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Gu Weidong

Applicant after: Gu Weidong

Address before: 210013 No. 70 West Beijing Road, Gulou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Applicant before: Gu Weidong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Bai Ke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