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5777B - 筒管搬送*** - Google Patents

筒管搬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75777B
CN102275777B CN201110130058.4A CN201110130058A CN102275777B CN 102275777 B CN102275777 B CN 102275777B CN 201110130058 A CN201110130058 A CN 201110130058A CN 102275777 B CN102275777 B CN 1022757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bbin
carrying channel
mentioned
pallet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300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75777A (zh
Inventor
霜宗叙
吉田恭规
井上敬
田村武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75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5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75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5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筒管搬送***(2),具备:第一主搬送路(21),连续地从细纱机(1)向自动络纱机(3)搬送托盘(T);第一筒管准备装置(212),设置在第一主搬送路上;第一副搬送路(22),从第一主搬送路上的比设置了第一筒管准备装置的位置靠下游侧分支,而向自动络纱机(3)搬送托盘;以及设置在第一副搬送路上的第二筒管准备装置(222);该筒管搬送***具备从第一主搬送路上的第一筒管准备装置的上游侧分支、而向第一副搬送路上的第二筒管准备装置的上游搬送托盘的第二副搬送路(23);在第一主搬送路上设置有偏移区间(21A),在第一主搬送路上滞留了托盘时使用第二副搬送路从第一主搬送路向第一副搬送路搬送托盘。

Description

筒管搬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细纱机与自动络纱机直接连结的筒管搬送***的技术。更详细为,涉及提高将细纱机与自动络纱机直接连结的筒管搬送***的搬送处理能力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筒管搬送***,将卷绕有纱线的筒管安装到托盘上,并且搬送安装了筒管的托盘,由此向络纱机单元供给。
并且,还已知一种筒管搬送***(Link Corner式搬送***),对纱线进行细纱的细纱机与自动络纱机邻接,通过搬送路将该细纱机与自动络纱机直接连结。
但是,在筒管搬送***中配置有筒管准备装置,该筒管准备装置以络纱机单元能够捕捉纱线的纱头部的方式将该纱头部配置(拉出处理)到规定位置。因此,当等待拉出处理的筒管的托盘在搬送路上滞留时,筒管搬送***的搬送处理能力降低。因此,已知一种筒管搬送***,并列配置多个筒管准备装置,将搬送来的托盘分配到任意的筒管准备装置,由此提高搬送处理能力(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3-8868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133073号公报)。
在这种筒管搬送***中,在筒管准备装置的拉出处理失败了的情况下,通过从络纱机单元排出的筒管的搬送路来搬送该拉出处理失败了的筒管。由此,从络纱机单元排出的筒管与拉出处理失败了的筒管混合存在于相同的搬送路中。因此,产生如下问题:从络纱机单元排出的筒管以及拉出处理失败了的筒管的托盘在搬送路上滞留,因此搬送处理能力降低。并且,日本特开2003-321162号公报的图4中公开了具备2台筒管准备装置的筒管搬送***。但是,仅记载了通过具备2台筒管准备装置而提高搬送处理能力的情况,而未公开与如何分开使用2台筒管准备装置相关的任何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进行的,防止等待拉出处理的筒管的托盘在搬送路上滞留。并且防止从络纱机单元排出的筒管以及拉出处理失败了的筒管的托盘在搬送路上滞留。由此,提供一种提高了搬送处理能力的筒管搬送***。
下面说明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手段。
即,第一发明为一种筒管搬送***,具备:第一主搬送路,连续地从细纱机向自动络纱机搬送安装有筒管的托盘;第一筒管准备装置,设置在上述第一主搬送路上;第一副搬送路,从上述第一主搬送路的比设置了上述第一筒管准备装置的位置靠下游侧分支,向上述自动络纱机搬送安装有筒管的托盘;以及第二筒管准备装置,设置在上述第一副搬送路上;该筒管搬送***具备第二副搬送路,该第二副搬送路从上述第一主搬送路上的上述第一筒管准备装置的上游侧分支,而向上述第一副搬送路上的上述第二筒管准备装置的上游侧搬送安装有筒管的托盘;在上述第一主搬送路上设置有偏移区间,该偏移区间用于在安装有筒管的托盘在该第一主搬送路上滞留了时,使用上述第二副搬送路从该第一主搬送路向上述第一副搬送路搬送该托盘。
第二发明为,上述偏移区间为弯曲路,该弯曲路被设置为,在托盘在上述第一主搬送路上滞留了时,将一部分托盘向上述第二副搬送路的搬送方向的相反侧错开;在该弯曲路中,使后续托盘与向该第二副搬送路的搬送方向的相反侧错开并停止了的托盘接触,由此向该第二副搬送路送出该后续托盘。
第三发明为,具备:第二主搬送路,连续地从自动络纱机向细纱机搬送安装有筒管的托盘;第三副搬送路,从上述第一副搬送路上的比设置了第二筒管准备装置的位置靠下游侧分支,向上述第二主搬送路搬送安装有筒管的托盘;以及第四副搬送路,从上述第二主搬送路分支,向上述第一主搬送路搬送安装有筒管的托盘。
第四发明为,上述第一主搬送路具有:纱线量检测部,检测筒管上所卷绕的纱线的卷绕量;成功与否检测装置,检测上述第一筒管准备装置进行的纱头部的拉出处理是否成功;以及第一切换装置,切换是否将托盘送出到上述第一副搬送路;在上述纱线量检测部对于纱线的卷绕量判断为是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以及上述成功与否检测装置判断为纱头部的拉出处理不成功的情况下,设置在上述第一主搬送路上的上述第一切换装置,向上述第一副搬送路送出安装有该筒管的托盘。
第五发明为,上述第一副搬送路具有:纱线量检测部,检测筒管上所卷绕的纱线的卷绕量;成功与否检测装置,检测上述第二筒管准备装置进行的纱头部的拉出处理是否成功;以及第二切换装置,切换是否将托盘送出到上述第三副搬送路;在上述纱线量检测部对于纱线的卷绕量判断为是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以及上述成功与否检测装置判断为纱头部的拉出处理不成功的情况下,设置在上述第一副搬送路上的上述第二切换装置向上述第三副搬送路送出安装有该筒管的托盘。
第六发明为,上述第二主搬送路具有:筒脚纱检测装置,检测筒管上是否卷绕有纱线;和第三切换装置,切换是否将托盘送出到上述第四副搬送路;在上述筒脚纱检测装置判断为筒管上卷绕有纱线的情况下,设置在上述第二主搬送路上的上述第三切换装置,向上述第四副搬送路送出安装有该筒管的托盘。
作为本发明的效果,发挥以下所示的效果。
根据第一发明,通过将第一筒管准备装置作为主装置,将第二筒管准备装置作为第一筒管准备装置的拉出处理失败时的副装置,而直列地使用2台筒管准备装置,由此能够降低拉出处理的失败率。在此基础上,在向第一筒管准备装置的筒管供给量增加而托盘在第一主搬送路上滞留时,能够通过偏移区间将后续托盘向第一副搬送路搬送。由此,能够避免第一主搬送路上的托盘滞留而将后续托盘向第一副搬送路搬送,因此能够提高搬送处理能力。
根据第二发明,在第一主搬送路上滞留了规定量的托盘时,在为不需要独立的驱动机构的简单构成的同时,能够可靠地将后续托盘向第一副搬送路搬送。由此,能够避免第一主搬送路上的托盘滞留而将后续托盘向第一副搬送路搬送,因此能够提高搬送处理能力。
根据第三发明,在第一筒管准备装置和/或第二筒管准备装置中能够将拉出处理失败了的托盘再次向第一主搬送路返回。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筒管的拉出处理。
根据第四发明,能够特定极少筒脚纱筒管、空筒管以及拉出处理失败了的筒管,并将安装有该筒管的托盘向第一副搬送路送出。由此,能够防止极少筒脚纱筒管、空筒管以及拉出处理失败了的筒管向络纱机单元搬送。并且,由第一主搬送路的第一筒管准备装置进行的拉出处理失败了的筒管,能够由第一副搬送路的第二筒管准备装置再次进行拉出处理。由此,由于在第一主搬送路上未滞留筒管的期间能够对筒管实施两次拉出处理,因此能够减少拉出处理失败而被向第二主搬送路送出的筒管的数量。由此,能够防止第二主搬送路上的筒管滞留。
根据第五发明,能够特定极少筒脚纱筒管、空筒管以及拉出处理失败了的筒管,并将安装有该筒管的托盘向第三副搬送路送出。由此,能够防止极少筒脚纱筒管、空筒管以及拉出处理失败了的筒管向络纱机单元搬送。
根据第六发明,能够特定满卷筒管或半卷筒管、极少筒脚纱筒管,并将安装有该筒管的托盘向第四副搬送路送出。由此,能够防止卷绕有纱线的筒管向细纱机搬送。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自动络纱设备100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2为表示筒管搬送***2的构成的图。
图3A为表示筒管B上未卷绕有纱线Y时的纱线量检测装置211的动作状态的图;图3B为表示筒管B上卷绕有纱线Y时的纱线量检测装置211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4A为表示第一筒管准备装置212的动作状态的一个图;图4B为表示第一筒管准备装置212的动作状态的其他图。
图5为表示从第一主搬送路21向第二副搬送路23送出托盘T的状态的图。
图6A为表示筒管B上未卷绕有纱线Y时的筒脚纱检测装置241的动作状态的图;图6B为表示筒管B上卷绕有纱线Y时的筒脚纱检测装置241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7为表示具备多个筒脚纱刷241a的筒脚纱检测装置241的构成的图;
图8A为表示筒脚纱处理装置263的动作状态的一个图;图8B为表示筒脚纱处理装置263的动作的其他图。
图9A为通过第一主搬送路21的第一切换装置213变更搬送路径的图;图9B为通过第一副搬送路22的第二切换装置223变更搬送路径的图。
图10A为通过第二主搬送路24的第三切换装置242变更搬送路径的图;图10B为根据第一主搬送路21上有无托盘T滞留来变更搬送路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简单说明自动络纱设备100。
图1为表示自动络纱设备100的整体构成的图。自动络纱设备100主要由细纱机1、筒管搬送***2和自动络纱机3构成。
细纱机1为通过对粗纱进行牵伸并加捻而将成为希望的纱线特性的纱线Y卷绕到筒管B上的环锭细纱机。并且,细纱机1将卷绕了纱线Y的筒管B安装到托盘T上,并将该托盘T连续地向筒管搬送***2供给。
筒管搬送***2将安装了卷绕有纱线Y的筒管B的托盘T向自动络纱机3搬送、并且将安装了未卷绕有纱线Y的筒管B的托盘T向细纱机1搬送。详细为,筒管搬送***2使用由输送机构成的搬送路,从细纱机1向自动络纱机3搬送安装了卷绕有纱线Y的筒管B的托盘T。并且,筒管搬送***2使用由输送机构成的搬送路,从自动络纱机3向细纱机1搬送安装了未卷绕有纱线Y的筒管B的托盘T。
自动络纱机3由多个络纱机单元31构成。络纱机单元31将筒管B上所卷绕的纱线Y退绕,并在该纱线Y上发现纱疵的情况下,将该纱疵部切断、除去而重卷到其他筒管上。并且,络纱机单元31将纱线Y被退绕而未卷绕有该纱线Y的筒管B以安装到托盘T上的状态排出,并向筒管搬送***2供给。
即,自动络纱设备100为,使用筒管搬送***2向自动络纱机3供给卷绕有纱线Y的筒管B,并使用筒管搬送***2将纱线Y被退绕而未卷绕有该纱线Y的筒管B向细纱机1返回。
如此,自动络纱设备100能够连续地进行细纱机1的细纱以及多个络纱机单元31的纱疵部除去和重卷。
另外,从细纱机1供给的筒管B的纱线Y成为满卷,将其称为满卷筒管Bf。并且,从络纱机单元31排出的筒管B未卷绕有纱线Y,将其称为空筒管Be。但是,从络纱机单元31排出的筒管B包括:半卷筒管Bh,虽然不是满卷、但卷绕有能够再次由络纱机单元31重卷的量的纱线Y;以及极少筒脚纱筒管Bl,卷绕有不能重卷的少量纱线Y(参照图1)。即,满卷筒管Bf指纱线Y未被退绕的筒管B,半卷筒管Bh指虽然不是满卷但纱线Y几乎未被退绕而剩余较多的筒管B。并且,极少筒脚纱筒管Bl指纱线Y大部分被退绕而剩余极少的筒管B,空筒管Be指纱线Y完全被退绕的筒管B。
接着,利用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筒管搬送***2。另外,图中的箭头表示托盘T的搬送方向。
在筒管搬送***2中设置有从细纱机1向自动络纱机3搬送安装有筒管B的托盘T的第一主搬送路21。并且,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沿托盘T的搬送方向配置有作为纱线量检测部的纱线量检测装置211、第一筒管准备装置212和第一切换装置213。
并且,在筒管搬送***2中设置有第一副搬送路22,该第一副搬送路22将安装有筒管B的托盘T从第一主搬送路21上的第一筒管准备装置212的下游侧分支,向自动络纱机3搬送。详细为,设置有从配置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的第一切换装置213附近向自动络纱机3连接的第一副搬送路22。并且,在第一副搬送路22上沿托盘T的搬送方向配置有作为纱线量检测部的纱线量检测装置221、第二筒管准备装置222和第二切换装置223。
配置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的纱线量检测装置211和配置在第一副搬送路22上的纱线量检测装置221,都用于检测筒管B上所卷绕的纱线Y的卷绕量。另外,各纱线量检测装置211、221为相同构成,因此仅说明纱线量检测装置211。
如图3A所示,在能够转动地配置的臂211a相对于由第一主搬送路21搬送的筒管B不抵接的情况下,纱线量检测装置211判断为是在该筒管B上未卷绕有足够的纱线Y的极少筒脚纱筒管Bl或者空筒管Be。
另一方面,如图3B所示,在能够转动地配置的臂211a相对于由第一主搬送路21搬送的筒管B抵接了的情况下,纱线量检测装置211根据该臂211a的转动位置来检测筒管B上所卷绕的纱线Y的卷绕量。即,纱线量检测装置211根据臂211a的转动位置来进行是满卷筒管Bf还是半卷筒管Bh的判断。
配置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的第一筒管准备装置212和配置在第一副搬送路22上的第二筒管准备装置222,都用于将筒管B上所卷绕的纱线Y的纱头部YE配置(拉出处理)到规定位置。另外,各筒管准备装置212、222为相同的构成,因此仅说明第一筒管准备装置212。
如图4A、图4B所示,第一筒管准备装置212主要由吸入空气的吸管212a和经由托盘T及筒管B的内部通路吸入空气的吸入管212b构成。并且,在吸管212a的弯曲部分的内角,配置有作为成功与否检测装置212c的纱线检测传感器。
并且,在吸管212a的下方设置有能够切断纱线Y的割刀212d,并且在其下方安装有能够伸缩的波纹管212e。波纹管212e形成为,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而伸缩自由地活动,在伸张时覆盖筒管B。
说明第一筒管准备装置212的动作状态,如图4A所示,第一筒管准备装置212首先通过未图示的挡块使由第一主搬送路21搬送来的托盘T停止。然后,第一筒管准备装置212使波纹管212e伸张而覆盖筒管B,并且通过吸管212a吸入空气来捕捉纱头部YE。
然后,如图4B所示,当作为成功与否检测装置212c的纱线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纱头部YE的捕捉成功了的情况时,第一筒管准备装置212使波纹管212e收缩,并通过割刀212d切断纱线Y。然后,通过吸入管212b经由托盘T及筒管B的内部通路吸入空气,由此捕捉纱头部YE(由割刀212d切断后而得到的纱头部YE)。
由此,能够将筒管B上所卷绕的纱线Y的纱头部YE配置到该筒管B的规定位置、即筒管B的内侧(参照图4B的双点划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成功与否检测装置212c的纱线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纱头部YE的捕捉的情况下,判断为成功地将纱头部YE配置到筒管B的内侧。即,判断为拉出处理成功。
配置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的第一切换装置213,用于进行将托盘T继续向第一主搬送路21送出或者向第一副搬送路22送出的切换。并且,配置在第一副搬送路22上的第二切换装置223,用于进行将托盘T继续向第一副搬送路22送出或者向后述的第三副搬送路25送出的切换。另外,各切换装置213、223为相同的构成。
并且,如图2所示,在筒管搬送***2中设置有第二副搬送路23,该第二副搬送路23将安装有筒管B的托盘T从第一主搬送路21上的第一筒管准备装置212的上游侧分支、而向第一副搬送路22上的第二筒管准备装置222的上游侧搬送。详细为,设置有第二副搬送路23,该第二副搬送路23从配置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的第一筒管准备装置212及纱线量检测装置211的上游侧、向配置在第一副搬送路22上的第二筒管准备装置222及纱线量检测装置221的上游侧进行连接。
并且,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在与第二副搬送路23的分支点的下游侧,设置有使托盘T的搬送位置错开的偏移区间21A。偏移区间21A是在托盘T滞留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时、在一部分托盘T停止的部位上设置的第一主搬送路21的弯曲路。另外,在本筒管搬送***2中,第一主搬送路21构成为从细纱机1向自动络纱机3的大致直线状,偏移区间21A大致矩形状设置在第一主搬送路21的中途部。
这里,说明规定量的托盘T滞留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时的情况,如图5所示,滞留的托盘T中的一部分托盘T,在由于偏移区间21A而搬送位置被错开的状态下停止。然后,当新搬送来的后续托盘T(参照图中的托盘Ty)与在偏移区间21A中停止的后端托盘T(参照图中的托盘Tx)接触时,该后续托盘T(托盘Ty)受到向与设置偏移区间21A的方向相反方向的力。
即,与在偏移区间21A中停止的托盘T(托盘Tx)接触了的后续托盘T(托盘Ty),相对于在偏移区间21A中停止的托盘T(托盘Tx)在脱离了轨道的状态下接触。因此,受到向第二副搬送路23方向的力,该第二副搬送路23设置在与设置偏移区间21A的方向相反一侧。如此,该后续托盘T(托盘Ty)以及在该托盘T(托盘Ty)之后搬送来的托盘T,从第一主搬送路21向第二副搬送路23送出。
并且,如图2所示,在筒管搬送***2中设置有从自动络纱机3向细纱机1搬送安装有筒管B的托盘T的第二主搬送路24。并且,在第二主搬送路24上沿着托盘T的搬送方向配置有筒脚纱检测装置241和第三切换装置242。
并且,在筒管搬送***2中设置有第三副搬送路25,该第三副搬送路25将安装有筒管B的托盘T从第一副搬送路22上的第二筒管准备装置222的下游侧分支、而向第二主搬送路24搬送。详细为,设置有从配置在第一副搬送路22上的第二切换装置223的附近向配置在第二主搬送路24上的筒脚纱检测装置241的上游侧进行连接的第三副搬送路25。
筒脚纱检测装置241用于检测沿着筒管B外周面转动的筒脚纱刷241a的转动位置,并根据检测到的转动位置来判断是否卷绕有纱线Y。
如图6A所示,在使筒脚纱刷241a沿着筒管B外周面转动而该筒脚纱刷241a未钩挂纱线Y的情况下,筒脚纱检测装置241判断为该筒管B上未卷绕有纱线Y。即,判断为是空筒管Be。
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在使筒脚纱刷241a沿着筒管B外周面转动而该筒脚纱刷241a钩挂了纱线Y的情况下,筒脚纱检测装置241判断为该筒管B上卷绕有纱线Y。即,筒脚纱检测装置241判断为卷绕有纱线Y,至少不是空筒管Be。
并且,如图7所示,筒脚纱检测装置241通过具备多个筒脚纱刷241a,由此也可以对多个筒管B同时进行是否为空筒管Be的判断。由此,能够提高筒脚纱检测装置241的处理速度,防止托盘T滞留在该筒脚纱检测装置241中。
第三切换装置242用于进行将托盘T继续向第二主搬送路24送出或者向后述的第四副搬送路26送出的切换。另外,第三切换装置242与上述各切换装置213、223为相同的构成。
并且,如图2所示,在筒管搬送***2中设置有第四副搬送路26,该第四副搬送路26将安装有筒管B的托盘T从第二主搬送路24的中途部分支、而向第一主搬送路21搬送。详细为,设置有从配置在第二主搬送路24上的第三切换装置242附近、向第一主搬送路21上的向第二副搬送路23的分支点的上游侧进行连接的第四副搬送路26。并且,在第四副搬送路26上沿着托盘T的搬送方向配置有作为纱线量检测部的纱线量检测装置261、筒脚纱检测装置262和筒脚纱处理装置263。
纱线量检测装置261用于检测由于与所搬送的筒管B抵接而转动的臂的转动位置,并根据检测到的转动位置来检测筒管B上是否卷绕有规定量以上的纱线Y。另外,纱线量检测装置261与上述各纱线量检测装置211、221为相同的构成。
筒脚纱检测装置262用于检测沿着筒管B外周面转动的筒脚纱刷的转动位置,并根据检测到的转动位置来判断是否卷绕有纱线Y。另外,筒脚纱检测装置262与上述筒脚纱检测装置241为相同的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筒脚纱检测装置262仅在纱线量检测装置261判断为是空筒管Be或者极少筒脚纱筒管Bl的情况下,进行该筒管B上是否卷绕有纱线Y的判断。纱线量检测装置261能够在使筒管B搬送的同时判断纱线Y的卷绕量,而与此相对,筒脚纱检测装置262如果不使筒管B暂时停止则不能进行是否卷绕有纱线Y的判断。因此,根据纱线量检测装置261的判断结果,由筒脚纱检测装置262仅对有需要的筒管进行判断。由此,能够防止托盘T滞留在筒脚纱检测装置262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四副搬送路26上纱线量检测装置261和筒脚纱检测装置262邻接配置,但也可以是使它们为一体的构成。
筒脚纱处理装置263用于通过夹持器263c把持并抽取筒管B上所卷绕的纱线Y,并将该纱线Y进行废弃处分。仅在由上述纱线量检测装置261和筒脚纱检测装置262判断为纱线Y的卷绕量为规定量以下、即是极少筒脚纱筒管Bl的情况下,筒脚纱处理装置263将该纱线Y进行废弃处分。
如图8A、图8B所示,筒脚纱处理装置263主要由保持并吊起筒管B的筒管拾取器263a、推动所吊起的筒管B的推动器263b以及对筒管B上所卷绕的纱线Y进行把持的夹持器263c构成。
说明筒脚纱处理装置263的动作状态,如图8A所示,筒脚纱处理装置263首先将大致圆筒形状的筒管拾取器263a***筒管B的内部通路而保持该筒管B。然后,筒脚纱处理装置263吊起筒管B并且驱动夹持器263c而对筒管B上所卷绕的纱线Y进行把持。
之后,如图8B所示,筒脚纱处理装置263通过推动器263b将所吊起的筒管B向下方推动,从筒管B的上端部抽取筒管B上所卷绕的纱线Y。然后,筒脚纱处理装置263通过未图示的吸入装置吸入抽取的纱线Y,并进行废弃处分。
接着,具体说明各搬送路21、22、23……上的托盘T的搬送路径的切换。另外,图中的实线及虚线箭头用于表示托盘T的搬送方向。
图9A为通过第一主搬送路21的第一切换装置213变更搬送路径的图。
在纱线量检测装置211对于纱线Y的卷绕量判断为比规定量多、且成功与否检测装置212c对于纱头部YE向规定位置(筒管B内侧)的配置判断为成功了的情况下,设置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的第一切换装置213,将安装有该筒管B的托盘T继续向第一主搬送路21送出(参照图中实线箭头)。
具体为,在纱线量检测装置211判断为是满卷筒管Bf或半卷筒管Bh、且成功与否检测装置212c判断为拉出处理成功了的情况下,第一切换装置213将安装有该筒管B的托盘T继续向第一主搬送路21送出(参照图中实线箭头)。
另一方面,在纱线量检测装置211对于纱线Y的卷绕量判断为是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以及成功与否检测装置212c对于纱头部YE向规定位置(筒管B内侧)的配置判断为不成功的情况下,设置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的第一切换装置213将安装有该筒管B的托盘T向第一副搬送路22送出(参照图中虚线箭头)。
具体为,在纱线量检测装置211判断为是极少筒脚纱筒管Bl或者空筒管Be的情况、以及成功与否检测装置212c判断为拉出处理不成功的情况下,第一切换装置213将安装有该筒管B的托盘T向第一副搬送路22送出(参照图中虚线箭头)。
通过这种构成,本发明的筒管搬送***2,即使在第一主搬送路21的第一筒管准备装置212的拉出处理失败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该拉出处理失败了的筒管B向第一副搬送路22的第二筒管准备装置222搬送。由此,能够提高将纱线Y的纱头部YE能够配置到规定位置(筒管B内侧)的可能性、即拉出处理成功的可能性。
由此,能够降低拉出处理失败了的筒管B被反复向第一主搬送路21的第一筒管准备装置212搬送。并且,能够防止极少筒脚纱筒管Bl或空筒管Be、以及拉出处理失败了的筒管B向自动络纱机3搬送。
图9B为通过第一副搬送路22的第二切换装置223变更搬送路径的图。
在纱线量检测装置221对于纱线Y的卷绕量判断为比规定量多、且成功与否检测装置222c对于纱头部YE向规定位置(筒管B内侧)的配置判断为成功了的情况下,设置在第一副搬送路22上的第二切换装置223将安装有该筒管B的托盘T继续向第一副搬送路22送出(参照图中实线箭头)。
具体为,在纱线量检测装置221判断为是满卷筒管Bf或半卷筒管Bh、且成功与否检测装置222c判断为拉出处理成功了的情况下,第二切换装置223将安装有该筒管B的托盘T继续向第一副搬送路22送出(参照图中实线箭头)。
另一方面,在纱线量检测装置221对于纱线Y的卷绕量判断为是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以及成功与否检测装置222c对于纱头部YE向规定位置(筒管B内侧)的配置判断为不成功的情况下,设置在第一副搬送路22上的第二切换装置223将安装有该筒管B的托盘T向第三副搬送路25送出(参照图中虚线箭头)。
具体为,在纱线量检测装置221判断为是极少筒脚纱筒管Bl或者空筒管Be的情况、以及成功与否检测装置222c判断为拉出处理不成功的情况下,第二切换装置223将安装有该筒管B的托盘T向第三副搬送路25送出(参照图中虚线箭头)。
通过这种构成,本发明的筒管搬送***2,即使在第一副搬送路22的第二筒管准备装置222的拉出处理失败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安装有该拉出处理失败了的筒管B的托盘T向第三副搬送路25送出。并且,能够经由该第三副搬送路25等将安装有该拉出处理失败了的筒管B的托盘T再次向第一主搬送路21搬送。
并且,能够防止极少筒脚纱筒管Bl、空筒管Be以及拉出处理失败了的筒管B向自动络纱机3搬送。
图10A为通过第二主搬送路24的第三切换装置242变更搬送路径的图。
在筒脚纱检测装置241判断为在筒管B上未卷绕有纱线Y的情况下,设置在第二主搬送路24上的第三切换装置242将安装有该筒管B的托盘T继续向第二主搬送路24送出(参照图中实线箭头)。
具体为,在筒脚纱检测装置241判断为是空筒管Be的情况下,第三切换装置242将安装有该筒管B的托盘T继续向第二主搬送路24送出(参照图中实线箭头)。
另一方面,在筒脚纱检测装置241判断为在筒管B上卷绕有纱线Y的情况下,设置在第二主搬送路24上的第三切换装置242将安装有该筒管B的托盘T向第四副搬送路26送出(参照图中虚线箭头)。
具体为,在筒脚纱检测装置241判断为是满卷筒管Bf、半卷筒管Bh及极少筒脚纱筒管Bl中的任何一种的情况下,第三切换装置242将安装有该筒管B的托盘T向第四副搬送路26送出(参照图中虚线箭头)。
通过这种构成,本发明的筒管搬送***2,能够将卷绕有纱线Y的筒管B再次向第一主搬送路21返回。由此,能够防止卷绕有纱线Y的筒管B向细纱机1搬送。
图10B为根据第一主搬送路21上有无托盘T滞留来变更搬送路径的图。
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未滞留托盘T时,设置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的偏移区间21A,将后续托盘T继续向第一主搬送路21送出(参照图中实线箭头)。
具体为,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的该偏移区间21A的下游侧未滞留托盘T时,偏移区间21A将后续托盘T继续向第一主搬送路21送出(参照图中实线箭头)。
另一方面,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滞留有托盘T时,设置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的偏移区间21A,将后续托盘T向第二副搬送路23送出(参照图中虚线箭头)。
具体为,偏移区间21A,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的该偏移区间21A的下游侧滞留有托盘T时,如上述那样将后续托盘T向第二副搬送路23送出(参照图中虚线箭头)。
通过这种构成,本发明的筒管搬送***2,在第一主搬送路21上滞留了规定量的托盘T时,能够在为构成简单的同时可靠地将后续托盘T向第一副搬送路22搬送。由此,能够避免第一主搬送路21上的托盘T滞留而搬送后续托盘T,因此能够提高搬送处理能力。

Claims (6)

1.一种筒管搬送***,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主搬送路,连续地从细纱机向自动络纱机搬送安装有筒管的托盘;
第一筒管准备装置,设置在上述第一主搬送路上;
第一副搬送路,从上述第一主搬送路的比设置了上述第一筒管准备装置的位置靠下游侧分支,向上述自动络纱机搬送安装有筒管的托盘;以及
第二筒管准备装置,设置在上述第一副搬送路上,
在该筒管搬送***中,
具备第二副搬送路,该第二副搬送路从上述第一主搬送路上的上述第一筒管准备装置的上游侧分支,而向上述第一副搬送路上的上述第二筒管准备装置的上游侧搬送安装有筒管的托盘;
在上述第一主搬送路上设置有偏移区间,该偏移区间用于在安装有筒管的托盘在该第一主搬送路上滞留了时,使用上述第二副搬送路从该第一主搬送路向上述第一副搬送路搬送该托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管搬送***,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移区间为弯曲路,该弯曲路被设置为,在托盘在上述第一主搬送路上滞留了时,将一部分托盘向上述第二副搬送路的搬送方向的相反侧错开,
在该弯曲路中,使后续托盘与向该第二副搬送路的搬送方向的相反侧错开并停止了的托盘接触,由此向该第二副搬送路送出该后续托盘。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管搬送***,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二主搬送路,连续地从自动络纱机向细纱机搬送安装有筒管的托盘;
第三副搬送路,从上述第一副搬送路上的比设置了第二筒管准备装置的位置靠下游侧分支,向上述第二主搬送路搬送安装有筒管的托盘;以及
第四副搬送路,从上述第二主搬送路分支,向上述第一主搬送路搬送安装有筒管的托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管搬送***,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主搬送路具有:
第一纱线量检测部,检测筒管上所卷绕的纱线的卷绕量;
第一成功与否检测装置,检测上述第一筒管准备装置进行的纱头部的拉出处理是否成功;以及
第一切换装置,切换是否将托盘送出到上述第一副搬送路,
在上述第一纱线量检测部对于纱线的卷绕量判断为是规定量以下的情况、或者上述第一成功与否检测装置判断为纱头部的拉出处理不成功的情况下,设置在上述第一主搬送路上的上述第一切换装置,向上述第一副搬送路送出安装有该筒管的托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筒管搬送***,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副搬送路具有:
第二纱线量检测部,检测筒管上所卷绕的纱线的卷绕量;
第二成功与否检测装置,检测上述第二筒管准备装置进行的纱头部的拉出处理是否成功;以及
第二切换装置,切换是否将托盘送出到上述第三副搬送路,
在上述第二纱线量检测部对于纱线的卷绕量判断为是规定量以下的情况、或者上述第二成功与否检测装置判断为纱头部的拉出处理不成功的情况下,设置在上述第一副搬送路上的上述第二切换装置向上述第三副搬送路送出安装有该筒管的托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管搬送***,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主搬送路具有:
筒脚纱检测装置,检测筒管上是否卷绕有纱线;和
第三切换装置,切换是否将托盘送出到上述第四副搬送路,
在上述筒脚纱检测装置判断为筒管上卷绕有纱线的情况下,设置在上述第二主搬送路上的上述第三切换装置,向上述第四副搬送路送出安装有该筒管的托盘。
CN201110130058.4A 2010-06-02 2011-05-18 筒管搬送*** Active CN1022757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27169A JP2011251814A (ja) 2010-06-02 2010-06-02 ボビン搬送システム
JP127169/2010 2010-06-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5777A CN102275777A (zh) 2011-12-14
CN102275777B true CN102275777B (zh) 2014-11-19

Family

ID=450574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5836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63604U (zh) 2010-06-02 2011-05-18 筒管搬送***
CN201110130058.4A Active CN102275777B (zh) 2010-06-02 2011-05-18 筒管搬送***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5836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63604U (zh) 2010-06-02 2011-05-18 筒管搬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251814A (zh)
CN (2) CN20206360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51814A (ja) * 2010-06-02 2011-12-15 Murata Machinery Ltd ボビン搬送システム
CN103508161A (zh) * 2013-09-22 2014-01-15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络筒机管纱输送装置
JP2016155631A (ja) * 2015-02-24 2016-09-0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給糸ボビン方向変換装置及びボビン供給システム
JP2016155632A (ja) * 2015-02-24 2016-09-0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給糸ボビン分配装置及びボビン供給システム
JP2016204104A (ja) * 2015-04-21 2016-12-0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ユニット、当該糸巻取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糸巻取装置、及び給糸ボビン供給方法
JP2017053047A (ja) * 2015-09-08 2017-03-1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装置、それを備える自動ワインダ、それを備える繊維機械システム、及び給糸ボビン異常検出方法
CN106115370B (zh) * 2016-08-11 2019-05-31 常州长荣纺织有限公司 托盘移动装置
JP2018065631A (ja) * 2016-10-17 2018-04-2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トレイ振り分け装置
JP2018065644A (ja) * 2016-10-18 2018-04-2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トレイ搬送装置、糸巻取設備、糸巻取システム、トレイ搬送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糸巻取システムの起動方法
CN107954272B (zh) * 2016-10-18 2020-11-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设备
DE102017123777A1 (de) * 2017-10-12 2019-04-18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Kops- und Hülsentransportsystem für eine automatische Spulmaschine
JP2020059584A (ja) * 2018-10-11 2020-04-1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設備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5177A (en) * 1983-09-20 1986-08-12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Bobbin transporting and treating system
US5317887A (en) * 1991-05-23 1994-06-07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Bobbin treating system
EP1975289A2 (en) * 2007-03-30 2008-10-01 Murata Machinery, Ltd. Bobbin transport system
CN101618811A (zh) * 2008-07-03 2010-01-06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
CN202063604U (zh) * 2010-06-02 2011-12-0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筒管搬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5177A (en) * 1983-09-20 1986-08-12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Bobbin transporting and treating system
US5317887A (en) * 1991-05-23 1994-06-07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Bobbin treating system
EP1975289A2 (en) * 2007-03-30 2008-10-01 Murata Machinery, Ltd. Bobbin transport system
CN101618811A (zh) * 2008-07-03 2010-01-06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
CN202063604U (zh) * 2010-06-02 2011-12-0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筒管搬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63604U (zh) 2011-12-07
JP2011251814A (ja) 2011-12-15
CN102275777A (zh) 201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5777B (zh) 筒管搬送***
CN202089645U (zh) 筒管输送***
CN100528722C (zh) 用于控制在纺织机工作台的纱线捕获管口处的真空的装置
US3820730A (en) Automatic doffing apparatus for textile machine having one or more winding units
CN1028039C (zh) 在气流纺纱装置中连接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29621B (zh) 纺丝牵引装置
CN101994175B (zh) 纺纱机械以及残留于纱线贮存罗拉的细纱的除去方法
CN103443005B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纱线卷绕方法
CN106467256B (zh) 在卷绕机的卷绕工位上连接顶纱和底纱的方法和卷绕工位
CZ194193A3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ends of fibers in a device for connecting ends of fibers
JP2013067485A (ja) ボビン供給装置及び巻取システム
CN1847128B (zh) 交叉卷绕络筒机及在落筒操作时处理和控制交叉卷绕头中纱线的方法
JP2006225092A (ja) 自動玉揚げ動作方法
JP2016003089A (ja) 自動ワインダ及び糸巻取方法
ITMI951884A1 (it) Procedimento e dispositivo per avvolgere un filo
CN106241507B (zh) 一种自动络筒机生头装置和生头方法
CN1847130B (zh) 用于在新批次的起始操作期间操纵和控制卷线机的卷线头的纱线的装置和方法
US7165740B2 (en) Travelling service device for open-end spinning units of 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CN111893608B (zh) 用于对环锭纺纱机中的断纱进行接头的自动接头单元和自动接头方法
CN106087145B (zh) 从自由端纺纱机的工作台移除不良纱线部分的方法和装置
JP2015009965A (ja) 自動ワインダ
JP3646682B2 (ja) 自動ワインダにおける巻取管への糸装着方法及び自動ワインダ
CN109969862A (zh) 纱线卷取机
CN106865356A (zh) 自动络纱机
JP2020158309A (ja) 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において糸継ぎ結合部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ならびに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