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9739A - 通信装置、移动通信终端、通信***和通信装置中的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移动通信终端、通信***和通信装置中的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9739A
CN102239739A CN2009801484057A CN200980148405A CN102239739A CN 102239739 A CN102239739 A CN 102239739A CN 2009801484057 A CN2009801484057 A CN 2009801484057A CN 200980148405 A CN200980148405 A CN 200980148405A CN 102239739 A CN102239739 A CN 1022397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field
field strength
communicator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84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9739B (zh
Inventor
筱原雅仁
北谷谦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39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97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9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97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3Indication means, e.g. displays, alarms, audibl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image or video messa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6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wireless LAN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确认每一个无线通信路径上的通信状态的通信装置、移动通信终端、通信***和显示方法。本发明的一种中继至少一个移动通信终端以执行与基站的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包括:电场强度检测设备,检测在所述通信装置和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以及接收设备,接收包括关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的信息在内的信号,或接收包括关于在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电场强度的信息以及关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的信息在内的信号。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移动通信终端、通信***和通信装置中的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由移动通信终端执行与基站的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可以与互联网相连的移动通信终端、通信***和通信装置中的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编号2001-145181(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经由移动通信终端向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上载由电子静态照相机拍摄的图像的***。
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编号2006-238018(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无线通信电路的电子静态照相机。因此,电子静态照相机可以在其显示单元上显示无线通信的链路强度。
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编号2001-333323(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在可以与移动通信终端通信的电子静态照相机中的显示单元上显示在移动通信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无线电场强的技术。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编号2001-145181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编号2006-238018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编号2001-333323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发明一样,当经由移动通信终端向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上载电子静态照相机中的图像时,用户主要操作电子静态照相机。当在移动通信终端和基站之间的通信状态糟糕时,在上载期间通信中断,且可能未成功上载图像。为此,用户需要确认移动通信终端和基站之间的通信状态(即,移动通信终端中的电场强度)并上载。
如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发明一样,当在电子静态照相机中显示在移动通信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无线电场强时,可以确认移动通信终端中的通信状态。然而,此外,当经由移动通信终端向服务器上载电子静态照相机中的图像时,还需要确认在电子静态照相机和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在专利文献3中完全未公开对这种情况的描述。专利文献1或2也完全未公开关于显示以下两个通信状态的描述:在电子静态照相机和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和在移动通信终端和基站之间的通信状态。
本发明的目标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可以确认无线通信路径上的每一个通信状态的通信装置、移动通信终端、通信***和显示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的通信装置是一种中继至少一个移动通信终端以执行与基站的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且包括:电场强度检测设备,检测在所述通信装置和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以及接收设备,接收包括关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的信息在内的信号,或接收包括关于在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电场强度的信息以及关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的信息在内的信号。
此外,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包括:与互联网相连的互联网通信设备;与外部通信装置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以及执行将通信数据从所述通信装置路由至所述互联网的路由控制设备。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包括:上述通信装置,以及通过通信装置无线发送或接收的上述移动通信终端。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中的显示方法是在一种中继至少一个移动通信终端以执行与基站的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中的显示方法,且包括:检测步骤,检测在所述通信装置和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强度;以及接收步骤,接收包括关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的信息在内的信号,或接收包括关于在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电场强度的信息以及关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的信息在内的信号;以及显示步骤,显示由所述检测步骤检测到的电场强度以及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所述信号中的电场强度。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确认在无线通信路径上的每一个电场强度。作为结果,用户通过确认每一个电场强度,可以避免在通信状态糟糕时使用,并移动至具有较好通信状态的地方进行使用。作为结果,根据本发明,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在发送期间丢失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是第二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第三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在第三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显示的示例的解释图。
图7是示出了在第三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显示的其他示例的解释图。
图8是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示意配置的解释图。
图9是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通信***的示意配置的解释图。
图11是由第五实施例的通信***所使用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由第五实施例的通信***所使用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示意图。
图13是由通信装置指示的显示标记的解释图。
图14是示出了显示标记不同的显示的解释图。
图15是示出了通信装置的显示操作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了通信***中的电场强度的改变及其显示状态的解释图。
图17是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的通信***中的通信装置的显示操作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通信***中的电场强度的改变及其显示状态的解释图。
图19是由第六实施例的通信装置指示的显示标记的解释图。
图20是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的显示标记不同的显示的解释图。
参考标号列表
101、101A、407、520    通信装置
102、605、761          电场强度检测单元
103                    接收单元
111、201、401、510     移动通信终端
112、112A、112B、114、114A、202、550A、550B、560A、560B
                       电场强度
113                    基站
301、660、772          显示单元
302、303、304          电池剩余量
402                    互联网通信单元
403                    无线通信单元
404                    路由控制单元
500                    通信***
530                    蜂窝电话网络
540                    互联网
550                    无线LAN
560                    蜂窝电话线路
600、700               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
601、701               CPU
602、707               无线LAN接收单元
603、606、703、704     分组分析单元
604                    同步检测单元
607、702               无线LAN发送单元
608、609、708、709     存储器
610、710               无线LAN发送和接收控制单元
611、711                             时钟
612、712                             通信接口控制单元
614、713、763                        天线
650、750                             控制单元
670、780                             功率控制单元
760                                  移动通信终端通信控制单元
771                                  语音输入输出单元
801、813、860                        信标
802、804、806、807、810、812、814、816、817、854、859、861、866、867                                 电场信息
805、809、811、815、853、858、865    电场强度改变
808、818、868                        电场显示
850、855、862                        中断信号
851                                  控制
852、857、864                        向应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用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第一示例实施例>
将基于图1和图2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
图1是第一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该通信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图1中,通信装置101经由至少一个移动通信终端111执行与基站113的无线通信。
通信装置101包括电场强度检测单元102和接收单元103。电场强度检测单元102是检测在装置本身(通信装置101)和移动通信终端111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112的电场强度检测设备。接收单元103是接收包括关于在移动通信终端111和基站113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114的信息在内的信号的接收设备。
如上所述的通信装置101按照图2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操作。
首先,电场强度检测单元102检测在通信装置101和移动通信终端111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112(S151)。然后,接收单元103从移动通信终端111接收信号(S152)。在该信号中,包括关于在移动通信终端111和基站113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114的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信号,通信装置101识别出在移动通信终端111和基站113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114(S153)。
如上操作的通信装置101可以识别在通信装置101和移动通信终端111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112。通信装置101还可以识别在移动通信终端111和基站113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114。相应地,通信装置101可以识别从装置本身(通信装置101)到基站113的每一个无线路径的通信状态。
作为结果,用户可以通过确认每一个电场强度,来避免在通信状态糟糕时使用,并移动至具有较好通信状态的地方进行使用。为此,根据通信装置101,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在执行经由移动通信终端111与基站113的无线通信期间丢失通信。
<第二示例实施例>
将基于图3和图4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
图3是第二示例实施例中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第二示例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此外,将相同的参考标号给予与图1和图2相同的每一个单元和控制步骤。
在图3中,通信装置101经由移动通信终端201和移动通信终端111执行与基站113的无线通信。
通信装置101包括电场强度检测单元102和接收单元103。电场强度检测单元102检测在装置本身(通信装置101)和移动通信终端201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112A。接收单元103经由移动通信终端201从移动通信终端111接收包括关于在移动通信终端111和基站113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114的信息在内的信号。此外,接收单元103从移动通信终端201接收包括关于在移动通信终端201和移动通信终端111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202的信息在内的信号。
移动通信终端201具有路由控制单元,该单元将信号从通信装置101路由至移动通信终端111(图中未示出)。作为结果,经由移动通信终端201向移动通信终端111发送来自通信装置101的信号。此外,从移动通信终端111向基站113发送信号。作为结果,通信装置101经由移动通信终端201和移动通信终端111执行与基站113的无线通信。为了具有稳定的通信,必须让三个电场强度,电场强度112A、202和114,大于预定值。
如上所述的通信装置101按照图4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操作。
首先,电场强度检测单元102检测在通信装置101和移动通信终端201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112A(S151)。接下来,接收单元103经由移动通信终端201从移动通信终端111接收信号(S152)。在该信号中,包括关于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114的信息和关于电场强度202的信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通信装置101识别出电场强度114和电场强度202(S251)。
当经由移动通信终端201和移动通信终端111执行从通信装置101与基站113的无线通信时,如果三个无线通信路径的通信状态不大于预定级别,存在中途丢失通信的可能性。
根据通信装置101,由于用户可以识别分别对应于三个无线通信路径的电场强度112A、电场强度202和电场强度114,有可能在通信器件确认电场强度。例如,用户可以向电场强度变得较强的方向移动并在那里通信。此外,当不可能移动至电场强度变得较强的地方时,用户可以认为中途丢失通信,且可以进行响应,比如不通信,或进行通信,使得即使中途丢失通信其也不引起任何问题。
<第三示例实施例>
将基于图5至图7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
图5是第三示例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该通信装置中的显示单元的显示的解释图。图7是示出了该通信装置中的显示的其他示例的解释图。此外,将相同的参考标号给予与图1和图3相同的单元。
通信装置101A具有添加至第一示例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101的显示单元301。显示单元301显示电场强度112和电场强度114。
如图6所示,左侧的电场强度112B指示电场强度112,且右侧的电场强度114A指示电场强度114。
可以用四个级“强”、“中”、“弱”和“范围外”来指示电场强度。
通过显示单元301的显示,用户可以可视地识别具有弱电场强度的通信路径。作为结果,用户移动至具有弱电场强度的通信路径的电场强度变为强的地方,且可以保持不丢失无线通信。
此外,如图6所示,在显示单元301中,显示指示移动通信终端111的电池剩余量的标记(电池剩余量303)和关于电场强度的信息。此外,电池剩余量302是指示通信装置101A的电池剩余量的标记。
即,图6所示的显示由通信装置中包括电池剩余量检测步骤、电池剩余量接收步骤以及显示步骤在内的显示方法来实现。电池剩余量检测步骤是检测通信装置101A的电池剩余量302的步骤。电池剩余量接收步骤是接收包括关于移动通信终端111的电池剩余量303的信息在内的信号的步骤。
显示电场强度112B和电场强度114A的显示步骤显示由电池剩余量检测步骤检测的电池剩余量302和在电池剩余量接收步骤中接收的信号中的电池剩余量303。
由于同时向显示单元301显示电场强度112B和114A以及电池剩余量302和303,用户可以可视地识别丢失无线通信的可能性的状态,比如当电场强度弱或电池剩余量低的时候。作为结果,用户可以进行响应以移除丢失无线通信的可能因素。例如,用户可以移动至具有良好通信状态的地方。此外,用户可以进行响应以对不具有太多电池剩余量的设备进行充电。
图7是示出了通信装置101A的显示单元301中的不同显示的解释图。
图7是当在第三示例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01A经由图3所示的移动通信终端201和移动终端111执行与基站113的无线通信时的显示示例。中间指示的电场强度202A指示了在移动通信终端201和移动通信终端111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202。电池剩余量304指示了移动通信终端201的电池剩余量。
当通信装置101A经由移动通信终端201和移动通信终端111与基站113通信时,通信路径的数目是三。三个路径是:从通信装置101A到移动通信终端201的路径、从移动通信终端201到移动通信终端111的路径以及从移动通信终端111到基站113的路径。根据图7所示示例实施例,指示出这三个通信路径中每一个的电场强度。用户可以可视地确认通信路径涉及通信丢失的可能性。作为结果,用户可以进行响应,比如移动至具有较好通信状态的地方,或对设备充电。
<第四示例实施例>
将基于图8和图9来描述本发明的第四示例实施例。
图8是第四示例实施例中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了该移动通信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此外,将相同的参考标号给予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相同的单元。
图8所示的移动通信终端401包括互联网通信单元402、无线通信单元403以及路由控制单元404。
互联网通信单元402是执行通信控制的互联网通信设备,用于经由基站113与互联网相连。无线通信单元403是执行与外部通信装置407的通信控制的无线通信设备,外部通信装置407包括无线通信单元406。路由控制单元404是路由控制设备,其将在无线通信单元403中通过无线通信单元406从通信装置407接收的通信数据经由基站113路由至互联网(图中未示出)。
如上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401按照图9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操作。
首先,移动终端401的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确定互联网通信单元402是否与互联网相连(S451)。当与互联网相连时(S451中的是),控制单元确定是否通过无线通信与通信装置407相连(S452)。当通过无线通信与通信装置407相连时(S452中的是),控制单元确定是否存在来自通信装置407的通信数据(S453)。当存在来自通信装置407的通信数据时(S453中的是),路由控制单元404将通信数据路有至互联网连接(S454)。
如上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终端401可以确认与基站113的连接状态,换言之,诸如互联网连接中的电场强度的通信状态。此外,移动通信终端401还可以确认与通信装置407的连接状态,换言之,诸如无线通信中的电场强度的通信状态。为此,当与通信装置407的通信状态良好且当与互联网的通信状态也良好时,移动通信终端401可以执行从通信装置407到互联网的通信数据的路由。作为结果,根据第三示例实施例,可以最大可能地抑制通信数据的路由失败。
<第五示例实施例>
接下来,将基于图10至图16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五示例实施例。
图10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示例实施例中的通信***的示意配置的解释图。图11是在该通信***中使用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图12是在该通信***中使用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示意图。图13是由通信装置指示的显示标记的解释图。图14是示出了显示标记不同的显示的解释图。图15是示出了该通信装置的显示操作的流程图。图16是示出了该通信***中的电场强度的改变及其显示状态的解释图。
如图10所示,通信***500包括通信装置520和移动通信终端510。
通信装置520经由无线LAN(局域网)550与移动通信终端510通信。移动通信终端510使用无线LAN 550与通信终端520通信,且经由蜂窝电话线路560与蜂窝电话网络530或互联网540相连。
例如,图11所示的通信装置520是游戏机、电子静态照相机、PDA(个人数字助理)和便携式膝上型计算机等。
通信装置520包括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控制单元650、显示单元660和功率控制单元670。
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使用无线LAN550与移动通信终端510通信。控制单元650控制通信装置520中的每一个单元。显示单元660显示字符和各种图。显示单元660是例如使用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设备。功率控制单元670控制向每一个单元的供电。
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601、无线LAN接收单元602、无线LAN发送单元607、存储器608以及存储器609。此外,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包括无线LAN发送和接收控制单元610、时钟611、通信接口控制单元612以及用于无线LAN通信的天线614。
CPU 601控制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中的每一个单元。无线LAN接收单元602经由天线614接收无线LAN 550的信号。无线LAN发送单元607经由天线614发送无线LAN 550的信号。作为结果,通信装置520可以经由无线LAN 550与移动通信终端510通信。为此,用无线LAN接收单元602和无线LAN发送单元607构成了通过无线LAN与移动通信终端510通信的无线LAN通信设备。存储器608是可以读取并写入的存储器,且使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609是用于只读的存储器,且使用ROM(只读存储器)。存储器609存储控制程序等。无线LAN发送和接收控制单元610控制在无线LAN中的发送和接收。时钟611产生用于同步在每一个单元之间的过程的时钟频率。通信接口控制单元612对于通信接口进行控制。
无线LAN接收单元602包括分组检测单元603、同步检测单元604、电场强度检测单元605以及分组分析单元606。
分组检测单元603检测接收到的信号中是否包括分组。同步检测单元604检测每一个单元中的同步。电场强度检测单元606检测接收到的信号的电场强度,即,无线LAN 550的电场强度。分组分析单元606分析分组,并检测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强度。
此外,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向控制单元650发送如下所述的中断信号862。
图12所示的移动通信终端510例如是蜂窝电话和PHS(个人手持电话***)等。
移动通信终端510包括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700、控制单元750、移动通信终端通信控制单元760、语音输入输出单元771、显示单元772和功率控制单元780。
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700包括CPU 701、通信接口控制单元712、无线LAN发送单元702、无线LAN接收单元707、存储器708、存储器709、无线LAN发送和接收控制单元710以及时钟711。经由总线将上述单元相连。无线LAN发送单元702包括分组发送单元703和分组产生单元704。此外,天线713与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700相连。
移动通信终端通信控制单元760包括电场强度检测单元761。天线763与移动通信终端通信控制单元760相连。
功率控制部分780向每一个单元供电。
此外,如下文所述,移动通信终端通信控制单元760向控制单元750发送中断信号850。此外,如下文所述,控制单元750向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700发送中断信号855。
如图13所示,向通信装置520中的显示单元660并排显示电场强度550A和电场强度560A。电场强度550A指示无线LAN 550的电场强度,且电场强度560A指示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强度。
图13是当无线LAN 550的电场强度550A为“强”且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强度560A为“弱”时的示例。图14是当无线LAN 550的电场强度550A为“中”且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强度560A为“范围外”时的示例。
如图13和图14所示,以四个级来指示电场强度550A和560A:“强”、“中”“弱”和“范围外”。此外,为了让显示更容易确定,可以改变电场强度550A的显示和电场强度560A的显示的颜色。
如上配置的通信***500中的通信装置520按照图15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操作。
首先,无线LAN接收单元602确定无线LAN接收单元602是否从移动通信终端510接收到信标(S570)。当接收到信标时(S570中的是),执行对移动通信终端510的输入过程(S571)。在完成输入过程之后,无线LAN接收单元602确定是否再一次接收到信标(S572)。当接收到信标时(S572中的是),电场强度检测单元605检测该信标的电场强度,即,无线LAN 550的电场强度550A。分组分析单元606分析信标,且检测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强度560A(S573)。
接下来,显示单元660显示无线LAN 550的电场强度550A和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强度560A(S574)。然后,确定是否结束(S575),且当未结束时(S575中的否),控制移动至S572。
在如上所述的通信装置520中,类似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01,可以检测无线LAN 550的电场强度550A和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强度560A。为此,用户可以确认两个电场强度550A和560A,且使用通信装置520。作为结果,通过通信装置520,可以最大程度地抑制使用移动通信终端510的操作失败。
此外,当使用游戏机作为通信装置520时,有可能和作为与互联网540和游戏机相连的外部设备的游戏服务器进行通信。在该情况下,在通信装置(游戏机)520中,用户可以检查通信状态,且注意不丢失连接。作为结果,通过使用通信***500,用户可以最大程度地在游戏期间抑制通信的丢失。
此外,当使用电子静态照相机作为通信装置520时,有可能和作为与互联网540相连的外部设备的用于图像存储的服务器针进行通信。在该情况下,在通信装置(电子静态照相机)520中,由于可以在确认通信状态之后向服务器上载图像,所以可以最大程度地抑制上载失败。
此外,当使用便携式PC或个人移动终端作为通信装置520时,有可能和作为与互联网540相连的外部设备的用于数据备份的服务器和针对瘦客户端的服务器进行通信。在该情况下,在通信装置(便携式PC或个人移动终端)520中,由于可以在确认通信状态之后,在服务器中支持数据,所以可以最大程度地抑制备份失败。当与针对瘦客户端的服务器通信时,可以最大程度地抑制由中途通信丢失所引起的通信装置520不操作的可能性。
接下来,将基于图16描述通信***500中的电场强度的改变及其显示状态。
移动通信终端510的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700以规则间隔向通信装置520发送信标。
移动通信终端510中的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700向通信装置520中的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发送信标801。在信标801中包括关于移动通信终端510的电场信息802。为此,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700对应于发送设备,该发送设备将关于电场强度的信息包括在信标中,并向通信装置520发送。在图16中,在开始处发送的信标801的关于移动通信终端510的电场信息802是“弱”。
包括无线LAN通信功能的通信装置520在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中执行对信标的监视。当在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中检测到信标801时,在场强检测单元605中检测无线LAN 550的电场强度550A。此外,在分组分析单元606处检测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强度560A。然后,通信装置520中的控制单元650执行对移动通信终端510的属于过程(belonging process)。
在属于过程结束后,当通信装置520中的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再一次接收到包括关于移动通信终端510的电场信息804在内的信标803时,从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向控制单元650发送电场强度改变通知805。在该通知中包括关于无线LAN 550的电场信息806和关于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信息807。基于该信息,控制单元650在显示单元660中执行无线LAN 550和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显示指示808。此外,显示设计不限于上述方式,且也可以使用在下述图19和图20中的指示。
此外,当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强度560A改变时,移动通信终端510中的电场强度检测单元761将检测该改变。然后,移动通信终端通信控制单元760向控制单元750发送电场强度改变通知809,并向控制单元750通知电场信息810。
在图16的示例中,指示出改变为“强”的电场强度560A的状态。此外,控制单元750向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700发送电场强度改变通知811,并通知电场信息812。
当在电场强度改变通知811中包括电场信息812时,分组产生单元704改变信标帧上的电场信息。然后,分组发送单元703向通信装置520发送包括电场信息814在内的信标813。
当无线LAN接收单元602接收信标813时,通信装置520从分组分析单元606取出电场信息814,且当与之前的电场信息相比发生改变时,在电场强度改变通知815中通知控制单元650。
在电场强度改变通知815中,通知关于无线LAN 550的电场信息816和关于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信息817。
控制单元650基于所述信息,在显示单元660中执行无线LAN 550和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显示818。
此外,在该示例中,尽管将电场强度的显示设置为四个级“强”、“中”、“弱”和“范围外”,但是可以显示更详细的级(具有多于五个级的显示)。此外,还可以用数字来显示电场强度。
<第六示例实施例>
将基于图17至图20来描述第六示例实施例。
第五示例实施例和第六示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是可以将通信装置520和移动通信终端510设置为抑制内部设备的功耗的睡眠模式。将相同的参考标号给予与第五示例实施例相同的单元和控制步骤。在图18中,省略对属于过程的描述。
图17是示出了第六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的通信装置的显示操作的流程图。图18是示出了该通信***中的电场强度的改变及其显示状态的解释图。图19是示出了由该通信装置指示的显示标记的解释图。图20是示出了当显示不同标记时的显示的解释图。
第六示例实施例的通信***中的通信装置520按照图17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操作。
当通信装置520中的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接收到信标时(S570中的是),向移动通信终端510执行属于过程(S571)。
因此,在属于过程之后,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再一次确定是否再一次接收到信标(S572)。当接收到信标时(S572中的是),在信标中检测到电场强度改变信息,且取消通信装置520中的睡眠模式(S580)。然后,控制移动至S573。此外,由于后续操作与图15中的描述一样,因此将其省略。
如上操作的通信装置520,由具有指示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强度改变的信息的信标来取消睡眠模式。换言之,当不使用通信时,且当不改变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强度560A的状态时,将移动通信终端510维持在睡眠模式。为此,可以抑制通信装置520中的功耗。此外,对于下文提到的通信装置510,也对通信装置520的睡眠模式进行控制。为此,可以抑制通信装置520中的功耗。
接下来,基于图18,将描述通信***500的电场强度的改变和显示状态。
假定通信装置520和移动通信终端510都处于睡眠模式下。此外,假定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强度560A是“弱”。
当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强度560A改变时,移动通信终端通信单元760向控制单元750发送中断信号850。通过接收该信号,控制单元750执行取消睡眠模式的控制851。此外,当控制单元750接收中断信号850时,控制单元750向移动通信终端通信控制单元760发送答复信号852。通过接收答复信号852,移动通信终端通信控制单元760向控制单元750发送电场强度改变通知853。在通知853中,包括示出了电场强度560A变为“强”的电场信息854。
通过接收通知853,控制单元750向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700发送中断信号855。通过接收中断信号855,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700执行取消睡眠模式的控制856。然后,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700发送答复信号857。通过接收答复信号857,控制单元750向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700发送电场强度改变通知858。在电场强度改变通知858中,包括电场信息859,在该电场信息859中,电场强度是“强”。接收到电场强度改变通知858的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700向通信装置520中的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发送信标860。在信标860中,包括电场信息861,在电场信息861中,电场强度560A是“强”。
当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接收到信标860时,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向控制单元650发送中断信号862。接收到中断信号862的控制单元650执行取消睡眠模式的控制863。然后,控制单元650向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发送答复信号864。
当接收到答复信号842时,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600向控制单元650发送电场强度改变通知865。电场强度改变通知865包括示出了蜂窝电话线路的电场强度560A是“强”的电场信息867。此外,电场强度改变通知865包括示出了无线LAN 550的电场强度550A也是“强”的电场信息866。然后,控制单元650基于上述信息,在显示单元660中切换至指示无线LAN 520和蜂窝电话线路560的新电场强度的电场显示868。
根据第六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特别是在通信装置520和移动通信终端510中,通过以下方式来抑制设备的功耗:当不使用时处于睡眠模式,且仅当必须时才取消睡眠模式。为此,根据该通信***,可以抑制通信装置520和移动通信终端510的电池消耗。
此外,尽管以与电场强度的显示示例相同的形式来指示无线LAN550和蜂窝电话线路560的指示,但是可以用不同形式来指示无线LAN的指示和移动终端的指示,以确定更多的对电场强度的指示。在图19和图20中示出了不同形式的显示的示例,同时指示了通过不同形式显示的示例。
图19示出了当无线LAN 550的电场强度550B是“强”且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强度560B是“弱”时的示例。此外,图20示出了当无线LAN550的电场强度550B是“中”且蜂窝电话线路560的电场强度560B是“范围外”时的示例。
尽管显示是小的或者标记的颜色是相同的,但是当如上所述通过改变标记的形状来显示时,显示变得容易识别。
根据第六示例实施例,已经通过使用无线LAN的示例描述了在通信装置520和移动通信终端510之间的通信。还可以使用Bluetooth(注册商标)、IrDA(红外数据联盟)及其他执行方法进行通信。
如上所述,已结合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本发明不受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发明的组成和细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与2008年12月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08-307333的优先权,其内容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工业可应用性
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应用于经由移动通信终端(比如蜂窝电话和PHS)与互联网相连的游戏机、电子静态照相机、PDA和便携式膝上型计算机等。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应用于可以与电话网络和无线LAN相连的蜂窝电话和PHS等。

Claims (17)

1.一种中继至少一个移动通信终端以执行与基站的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包括:
电场强度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在所述通信装置和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以及
接收设备,用于接收包括关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的信息在内的信号,或接收包括关于在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电场强度的信息以及与关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的信息在内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显示设备,用于显示由所述电场强度检测设备检测到的电场强度,以及包括关于由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信息在内的电场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是单个移动通信终端,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通过无线LAN与所述单个移动终端通信的无线LAN通信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用于抑制内部设备的功耗的睡眠模式,以及;
其中,如果所接收到的信号的电场强度改变,则所述通信装置取消所述睡眠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是以下各项之一:游戏机、电子静态照相机、便携式个人计算机和个人移动终端。
6.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互联网通信设备,用于与互联网相连;
无线通信设备,用于与外部通信装置通信;以及
路由控制设备,用于将通信数据从所述通信装置路由至互联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
发送设备,用于检测与基站通信的无线电波的电场强度,且用于在信标中向所述通信装置发送关于所述电场强度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
用于抑制内部设备的功耗的睡眠模式,以及;
其中,如果与所述基站通信的无线电波的电场强度改变,则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取消所述睡眠模式,并通过在信标中包括关于已改变了强度的电场的信息,向所述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关于已改变了强度的电场的信息。
9.一种通信***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与所述通信装置无线地进行发送和接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经由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与互联网相连的外部设备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是游戏机,且所述外部设备是用于游戏和/或游戏机的服务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是电子静态照相机,且所述外部设备是用于存储图像的服务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是便携式PC或个人移动终端,且所述外部设备是服务器,如用于数据备份的服务器和针对瘦客户端的服务器。
14.一种通信装置中的显示方法,所述通信装置中继至少一个移动通信终端以执行与基站的无线通信,包括:
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在所述通信装置和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强度;
接收步骤,用于接收包括关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的信息在内的信号,或接收包括关于在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电场强度的信息以及关于与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电场强度的信息在内的信号;以及
显示步骤,用于显示检测到的电场强度以及接收到的信号中的电场强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中的显示方法,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是单个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装置中的显示方法,还包括:
其中,用于显示电场强度的所述显示步骤还包括:用于通过改变颜色或形状,来显示检测到的电场强度以及接收到的信号中的电场强度的显示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中的显示方法,还包括:
电池剩余量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所述通信装置的电池剩余量;
电池剩余量接收步骤,用于接收包括关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池剩余量的信息在内的信号;以及
所述显示步骤还显示检测到的电池剩余量和接收到的信号中的电池剩余量。
CN200980148405.7A 2008-12-02 2009-11-30 通信装置、移动通信终端、通信***和通信装置中的显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97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07333 2008-12-02
JP2008307333 2008-12-02
PCT/JP2009/070435 WO2010064716A1 (ja) 2008-12-02 2009-11-30 通信装置、携帯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における表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9739A true CN102239739A (zh) 2011-11-09
CN102239739B CN102239739B (zh) 2015-08-19

Family

ID=42233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840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9739B (zh) 2008-12-02 2009-11-30 通信装置、移动通信终端、通信***和通信装置中的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28721A1 (zh)
EP (1) EP2355612A4 (zh)
JP (1) JP5641607B2 (zh)
CN (1) CN102239739B (zh)
WO (1) WO201006471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4165A (zh) * 2013-04-12 2013-09-11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行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1090718A (zh) * 2020-03-19 2020-05-01 中科星图(深圳)数字技术产业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轨迹追踪的人像识别方法
CN112153598A (zh) * 2019-06-27 2020-12-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通信***、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0429B (zh) 2012-07-05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连续性接收周期设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736273A (zh) * 2013-12-31 2014-04-23 成都有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led屏的互动游戏***
JP6383653B2 (ja) * 2014-12-09 2018-08-29 Kddi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品質推定方法及び通信品質推定用プログラム
JP6448783B2 (ja) * 2015-05-27 2019-01-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体端末および表示方法
CN105611005A (zh) * 2015-12-25 2016-05-25 湖南三一智能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安全距离检测手机
JP6847581B2 (ja) 2016-02-12 2021-03-2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における表示方法
JP7257274B2 (ja) * 2019-06-27 2023-04-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2375B2 (en) * 1995-06-13 2005-06-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adio communicating apparatus
US6266527B1 (en) * 1998-04-28 2001-07-24 Ericss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power and bit error rate on the up-link and down-link simultaneously
JP2001145181A (ja) 1999-11-10 2001-05-2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US7233627B2 (en) * 2000-02-23 2007-06-19 Ipr Licensing, Inc. Method for searching pilot signals to synchronize a CDMA receiver with an associated transmitter
JP3458090B2 (ja) * 2000-03-15 2003-10-20 コナミ株式会社 メッセージ交換機能を備えたゲームシステム、そのゲームシステムで使用するゲーム装置、メッセージ交換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憶媒体
JP3907384B2 (ja) 2000-05-18 2007-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システム、撮像装置、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01333163A (ja) * 2000-05-22 2001-11-30 Nec Corp 携帯電話装置、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US7016707B2 (en) * 2000-06-21 2006-03-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obile telephon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ooperatively processing incoming call
JP3705747B2 (ja) * 2001-03-30 2005-10-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配信方法、画像データ配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2320115A (ja) * 2001-04-24 2002-10-3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デジタル撮像システム
JP2003141005A (ja) * 2001-11-02 2003-05-16 Canon Inc データ転送装置、画像入出力装置、データ転送制御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074274B2 (ja) * 2004-08-06 2008-04-09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端末と通信可能な外部リモート装置、及び移動体通信端末と外部リモート装置とを備えたシステム
JP2006238018A (ja) 2005-02-24 2006-09-07 Olympus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無線ユニット
JP2006332942A (ja) * 2005-05-25 2006-12-07 Nissan Motor Co Ltd 車載情報端末及び通信感度表示方法
WO2007099743A1 (ja) * 2006-02-28 2007-09-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JP2008263506A (ja) * 2007-04-13 2008-10-30 Funai Electric Co Ltd 携帯通信端末
JP5121323B2 (ja) 2007-06-18 2013-01-16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US20100107085A1 (en) * 2008-10-29 2010-04-29 The Go Daddy Group, Inc. Control panel for managing multiple online data management solution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4165A (zh) * 2013-04-12 2013-09-11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行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294165B (zh) * 2013-04-12 2016-08-10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行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2153598A (zh) * 2019-06-27 2020-12-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通信***、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2153598B (zh) * 2019-06-27 2023-11-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通信***、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1090718A (zh) * 2020-03-19 2020-05-01 中科星图(深圳)数字技术产业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轨迹追踪的人像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9739B (zh) 2015-08-19
US20110228721A1 (en) 2011-09-22
JPWO2010064716A1 (ja) 2012-05-10
EP2355612A4 (en) 2012-12-12
EP2355612A1 (en) 2011-08-10
JP5641607B2 (ja) 2014-12-17
WO2010064716A1 (ja) 201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9739A (zh) 通信装置、移动通信终端、通信***和通信装置中的显示方法
CN102625487B (zh) 电波状态显示***、用户终端、路由器、电波状态显示方法及程序
US8982731B2 (en) Bluetooth network configuration
CN111865438B (zh) 一种机车信号发码方法
CN105828369B (zh) 移动终端测试装置及其脚本信息设定方法
CN101874425B (zh) 与使用共享空中链路话务资源的无线通信***中的调度相关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25481A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
KR101554271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 전류 소모를 줄이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EP1816881B1 (en) Remote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remote control method
CN102308638A (zh) 移动通信***、控制移动通信***的方法以及无线基站装置
CN100531111C (zh) 在无线网络中进行切换的装置和方法
CN100399753C (zh) 移动网络仿真器设备
CN104916098A (zh) 无线控制***的联机启用方法
JP4988450B2 (ja) 分電盤内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791884B (zh) 制造可循环使用的电子产品的方法和利用该方法获得的电子产品
JP2016111436A (ja) 無線テレメータ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KR20090041761A (ko)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모듈을 이용하여 특정 환경을 측정하는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301184A1 (en) Communication relay apparatus, active system switch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relay control board
JP3964671B2 (ja) 移動無線端末装置
US11223392B2 (en) Radio module configurations for antennas
CN101360292A (zh) 手机中实现单蓝牙支持至少两个sim卡功能互换的方法及***
JP2007135052A (ja) 通信装置及び冗長系切り替え方法
CN108563457A (zh) 遥控式移动终端及其程序更新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EP4287745A1 (en) Multi-conn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target wake time
CN102929749A (zh) 移动终端上的存储元件与扩展元件之间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ENOVO INNOVATION CO., LTD. (HONGK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509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10

Address after: Quarry Bay,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61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