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9315B - 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9315B
CN102209315B CN201110078271.5A CN201110078271A CN102209315B CN 102209315 B CN102209315 B CN 102209315B CN 201110078271 A CN201110078271 A CN 201110078271A CN 102209315 B CN102209315 B CN 1022093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pattern
pattern
telecommunication circuit
frequency 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82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9315A (zh
Inventor
M·比纳斯
崔荧男
F·吉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iled Critical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ublication of CN102209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9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9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9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根据一个实施例,描述了一种通信设备,其包括:通信电路,其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以及接收机,其被配置成接收切换延迟信息消息,所述切换延迟信息消息指示在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之后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所进行的通信的开始应该被延迟的时间间隔。该通信电路被配置成当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已逝去了所述时间间隔时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各种实施例大体上涉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已将LTE(长期演进)引入到UMTS(通用移动通信***)标准的版本8方案中。对于LTE,通过改进***容量和频谱效率来进一步优化用于分组数据传输的UMTS空中接口。
3GPP标准化论坛中的当前主题是关于LTE(长期演进)的进一步提升(也被称为先进的LTE)的研究。先进的LTE的关键特征之一是通过频谱聚合支持大于20MHz以及高达100MHz的带宽,即先进LTE(LTE-A)无线电小区的带宽被分成多个所谓的分量载波(CC component carrier),其中每个分量载波的带宽大小被限制成最大20MHz。
用于在这种配置中操作基站和移动设备的高效且可靠方法是所期望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相似的参考标记通常遍及不同视图指代相同的部件。附图不必按比例绘制,而是通常强调说明各种实施例的原理。在下面的描述中,参考以下附图来描述各种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通信***;
图2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帧;
图3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OFDM符号分配;
图4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消息流示图;
图5示出频率分配图;
图6在第一示图和第二示图中图示根据实施例的下行链路调度;
图7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设备;
图8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设备;
图9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设备;
图10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设备;
图11示出时间-频率示图;
图12示出时间-频率示图;
图13和14示出时间-频率示图;
图15示出时间-频率示图;
图16示出时间-频率示图;
图17示出流程图;
图18示出流程图;
图19示出流程图;
图20示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已将LTE(长期演进)引入到UMTS(通用移动通信***)标准的版本8方案中。对于LTE,通过改进***容量和频谱效率来进一步优化用于分组数据传输的UMTS空中接口。除此之外,显著增加最大网络传输速率,即在下行链路传输方向上高达300Mbps以及在上行链路传输方向上高达75Mbps。此外,LTE支持1.4、3、5、10、15和20MHz的可缩放带宽,并且在下行链路中基于多种接入方法OFDMA/TDMA(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时分多址接入)且在上行链路中基于SC-FDMA/T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TDMA)。OFDMA/TDMA是一种多载波多址接入方法,其中为了数据传输目的订户被提供有频谱中的限定数目的子载波以及限定的传输时间。用于传输和接收的LTE UE(用户设备)的RF带宽容量已被设置成20MHz。物理资源块(PRB)是为LTE中定义的物理信道分配的基线单元。物理资源块包括由6个或7个OFDM/SC-FDMA符号组成的12个子载波的矩阵。成对的一个OFDM/SC-FDMA符号和一个子载波被表示为资源元素。
图1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通信***100。
根据该实施例,根据LTE的网络架构来配置通信***100。
通信***包括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101和核心网络(EPC,演进的分组核心)102。E-UTRAN 101可以包括基(收发机)站(eNodeB、eNB)103。每个基站103为E-UTRAN 101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无线电小区104提供无线电覆盖。
位于移动无线电小区104中的移动终端(UE,用户设备)105可以经由在移动无线电小区中提供覆盖(还句话说操作)的基站来与其它移动终端105和核心网络102通信。
控制和用户数据可以基于多址接入方法通过空中接口106在基站103和位于由该基站103操作的移动无线电小区104中的移动终端之间传送。
基站103借助于X2接口107彼此互连。基站还借助于S1接口108连接到核心网络(演进的分组核心)102,更具体地连接到MME(移动性管理实体)109和服务网关(S-GW)110。MME 109负责控制位于E-UTRAN的覆盖区域中的UE的移动性,而S-GW 110负责处理在移动终端105和核心网络102之间的用户数据的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LTE,通信***100支持下述类型的双工方法:全双工FDD(频分双工)、半双工FDD和TDD(时分双工)。根据全双工FDD,两个单独的频带被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即从移动终端105到基站103的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即从基站103到移动终端105的传输)并且两种传输可以同时发生。根据半双工FDD,同样是两个单独的频带也可以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但是两个传输不能在时间上重叠。根据TDD,相同的频带被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二者中的传输。在时间帧中,传输方向可以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之间交替切换。
根据(无线电)帧结构来实施移动终端105和对应基站103(即操作移动终端105所位于的无线电小区的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在图2中示出了被表示为帧结构类型1的帧结构的示例。
图2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帧200。
帧200可以用于全双工和半双工FDD二者。帧200是10ms长并且包括长度为0.5ms的20个时隙201,被编号为从0到19。子帧202被定义为两个连续的时隙201。在每个10ms间隔10中,子帧202可用于下行链路传输或上行链路传输。在频域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被分开。根据时隙格式,子帧202可以分别地在DL(下行链路)中包括14或12个OFDMA(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符号并且在UL(上行链路)中包括14或12个SC-FDMA符号。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归因于UL和DL中的LTE多址接入方案的TDMA分量,对上行链路传输采取所谓的定时提前(TA)调整,这样做的目的是来自UE 105的信号根据确定的帧/子帧定时到达对应的基(收发机)站103,并且不会干扰其它UE的传输。定时提前值对应于UE 105必须提前其UL传输的定时的时间长度,并且根据感知的UL传输的传播延迟由eNodeB将其发送给UE 105。
根据一个实施例,根据LTE UL/DL和FDD模式,指定下述物理信道:
· PUSCH:
-在上行链路中载送用户和控制数据
· PUCCH:
-仅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即没有逻辑和传输信道被映射到该信道
-响应于PDSCH上的下行链路传输、调度请求和CQI(信道质量指示)报告而载送控制信息例如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ACK/NACK(应答/否定应答)
· PDSCH:
-在下行链路中载送用户和控制数据以及寻呼消息
-占用未被PDCCH占用的子帧中的OFDMA符号
· PDCCH:
-仅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即没有逻辑和传输信道被映射到该信道
-载送与DL/UL传输有关的控制信息,例如资源分配和HARQ信息
-占用子帧中的第一时隙中的1、2、3、或4个OFDMA符号。符号的数目由网络调整并在PCFICH上用信号通知
· PCFICH:
-下行链路无线信道
-向UE通知用于PDCCH的OFDM符号的数目
-占用子帧中的第一时隙中的第一OFDMA符号
-当用于PDCCH的OFDM符号的数目大于零时被传送
· PHICH:
-下行链路物理信道
-响应于上行链路传输而载送混合ARQ ACK/NACK
-占用子帧中的第一时隙中的1、2或3个OFDMA符号。符号的数目由网络调整并在P-BCH上用信号通知
· P-BCH:
-载送要在小区中传播的***信息,例如DL带宽信息以及被分配给PHICH的OFDMA符号的数目。
此外,根据LTE,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持两种类型的调度机制:
·基本上,在UL/DL应用动态调度,即基站103经由PDCCH上的UE特定C-RNTI(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动态地向移动终端105分配资源(物理资源块(PRB)、调制和编码方案(MCS))。资源分配对于一个TTI(即1ms)的时间段是有效的并且在该时段之后被隐含地释放。移动终端105监视PDCCH以便找到可能的分配;
· 此外,可以在UL/DL中应用半持久调度(SPS),如果由基站103来启用,则用于降低针对具有可预测的分组到达时间以及固定的(小的或中等的)净荷大小(例如VoIP,网际协议语音)的周期性类型的业务的信令开销。在SPS的情况下,基站103针对第一HARQ传输向移动终端105分配SPS资源(预定义的PRB和MCS)。在PDCCH上经由UE特定的SPS C-RNTI来识别SPS分配。根据由基站103限定的周期性,在接下来的TTS(时间传输间隔)中能够隐含地重用SPS资源。尽管SPS资源已被分配,但是需要移动终端105监视其中移动终端105已分配了SPS资源的子帧中的PDCCH,因为基站103可以覆盖针对该TTI的SPS分配。
在图3中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物理信道PDCCH和PDSCH的资源映射。
图3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OFDM符号分配。
在图3中示出了四个无线电帧301、302、303、304,每一个具有上文参考图2所解释的结构,即每一个包括10个子帧305,其中每个子帧305包括两个时隙306。
在该实施例中,每个时隙可以包括用于72个子载波中的每一个的7个OFDM符号。PDCCH载送与DL/UL传输有关的控制信息,例如资源分配和HARQ信息。PDCCH占用第一子帧中的第一时隙中的1、2、3、或4个OFDMA符号。符号的数目由无线电接入网101调整并在PCFICH上用信号通知。
PDSCH在下行链路中载送用户和控制数据以及寻呼消息,并且占用未被PDCCH占用的子帧中的OFDMA符号。
举例来说,在图3中用影线图示下述情况,PDCCH在每个子帧的第一时隙中占用4个OFDMA符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FDD中如图4中图示的那样将下述UL-DL传输定时关系应用于FDD。
图4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消息流示图400。
如上文参考图1解释的那样,消息流在移动终端401和基站402之间发生。
示出如参考图2描述的子帧403的序列的消息流,其可以具有针对移动终端105和基站103的略微不同的起始时间。
当检测到意图用于移动终端105的子帧#i中的PDSCH传输404(其由在先的PDCCH传输405指示)并且应对其提供了HARQ ACK/NACK时,移动终端105在子帧#i+4中(例如在PUCCH上)传送ACK/NACK响应406。
当检测到意图用于移动终端105的子帧#i+1中的具有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0(=UL准许)的PDCCH传输(即移动终端105接收到上行链路资源分配)时,移动终端105根据PDDCCH传输407的PDCCH信息调整子帧#i+5中的对应PUSCH传输408。
在3GPP中进行对于朝向IMT(国际移动通信)-先进的无线电接口技术(被称为先进的LTE)的LTE的进一步提升的研究。先进的IMT活动已开始并且由ITU-R(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指导。与用户倾向和技术研发相一致,先进IMT活动的关键目的是研发包括超过诸如UMTS和CDMA2000(CDMA:码分多址)之类的当前IMT-2000***的那些能力的新能力的移动无线电通信***。由候选的先进IMT***支持的关键特征已由ITU-R设定并且除了别的之外还包括下述各项:
·高质量移动服务;
·世界范围漫游能力;以及
·对于高移动性环境的100Mbps的峰值数据率以及对于低移动性环境的1Gbps。
在3GPP中有关先进LTE的当前讨论聚焦于基于协定的要求在频谱效率、小区边界吞吐量、覆盖以及等待时间方面进一步演进LTE的技术。候选的技术包括多跳中继、具有多达(4×4)个天线的UL MIMO(多输入多输出)、具有多达(8×8)个天线的DL MIMO、协调的多点传输/接收(CoMP)、通过频谱聚合支持大于20MHz以及高达100MHz的带宽、灵活的频谱使用/频谱共享、以及小区间干扰管理。
先进LTE的关键特征之一是通过频谱聚合支持大于20MHz以及高达100MHz的带宽,即先进LTE(LTE-A)无线电小区的带宽将包括多个所谓的分量载波(CC),其中每个分量载波的带宽大小被限于最大20MHz。分量载波可以是邻近的或非邻近的,并且在FDD模式中,考虑DL和UL分量载波的非对称分配,即UL和DL中不同带宽的不同数目的分量载波。LTE-A UE可以根据其RF能力同时在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接收或发射。但是由于技术约束LTE-A UE的RF TX/RX(射频发射/接收)能力被预期为<100MHz,很有可能≤60或40MHz。此外,可能存在仅装备有单个收发机的LTE-A UE。
作为这些限制的结果,LTE-A UE可能通常需要某一时间来将发射和接收实体切换到在所支持的带宽之外的另一分量载波。在该切换时间期间,接收和发射将是不可能的。该切换时间是依赖于UE实施方式的。例如,这样的切换时间的示例性值可以在120μs的范围内,其在LTE中对应于近似两个OFDMA符号。
此外,需要LTE-A无线电小区向后兼容到具有20MHz的RF TX/RX能力的版本8(Rel-8)LTE UE,即需要符合Rel-8 LTE地配置/操作分量载波中的至少一个。
在图5中图示了根据以FDD模式操作的LTE-A的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RF部署场景。
图5示出频率分配图501、502、503。
第一频率分配图501示出第一场景,该第一场景是在UL/DL中的单频带、毗邻和非对称RF部署场景,其中每个分量载波的带宽大小是20MHz。UL包括由载波频率f1和f2(即40MHz UL毗邻)表征的两个邻近分量载波。DL包括由载波频率f3到f6(即80MHz DL毗邻)表征的四个邻近分量载波。
类似地,第二频率分配图502图示第二场景,该第二场景是具有80MHz DL(非毗邻)和40MHz UL(非毗邻)的单频带场景。
第三频率分配图503图示第三场景,该第三场景是在UL和DL中具有40MHz(非毗邻)的多频带场景。
就分量载波的可变数目和位置以及LTE-A UE的有限RF TX/RX能力来说,LTE-A的“灵活多载波”特性导致LTE-A网络和LTE-A-UE的新问题,其需要新的配置选项和信令(例如用于资源分配)。
就资源分配来说,在3GPP中关于调度以及分量载波的配置的当前讨论状态如下。
在LTE-A无线电小区中可用的所有UL/DL分量载波之中,LTE-A UE被配置有一组DL和UL分量载波(例如在连接建立时经由RRC、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并且可能在连接期间被重新配置),在该组DL和UL分量载波上,UE可能被调度以分别地在DL中接收PDSCH并且在UL中接收PUSCH。这些分量载波组被称为“UE DL CC组”和“UE UL CC组”。
两个选项可以被用于下行链路调度。这在图6中被图示。
图6在第一示图601和第二示图602中图示根据实施例的下行链路调度。
第一示图601图示单载波调度。需要移动终端105来监视如由UL DL CC(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配置的(由沿着频率轴603的中心频率f1、f2、f3、f4指示的)所有分量载波上的PDCCH,并且PDSCH资源可以仅被分配用于与用于PDCCH用信号通知该分配相同的分量载波。该选项符合LTE。
第二示图602图示交叉载波调度。需要移动终端105监视与单载波调度相比较小的分量载波组上的PDCCH(如由阴影指示的那样)。这由UL DL CC组配置。利用在某个分量载波上接收的PDCCH,可以在不同分量载波上分配PDSCH资源。根据LTE-A,这可以由参数“载波指示器字段”(CIF)实现。与单载波调度相比,交叉载波调度的主要优点是降低UE解码的复杂性,例如可以降低被监视的PDCCH的数目。
根据一个实施例,考虑了LTE-A移动终端的有限RF TX/RX能力(特别地对于交叉载波调度的情况)来提供针对调度的解决方案,以避免在位于所支持的带宽之外的分量载波上分配PDSCH资源的情况下在UE收发机的切换时间期间丢失数据,即对于所述分量载波来说,移动终端的收发机必须被重新调谐到不同的频率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针对交叉载波调度的解决方案,即鉴于资源被位于不同于被用来用信号通知资源分配的频率范围的频率范围处而向移动终端分配资源的解决方案。根据一个实施例,该解决方案考虑了移动终端将接收机和/或发射机切换到新频率范围的能力。
换句话说,在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在考虑LTE-A UE的有限RF TX/RX能力的同时使得LTE-A基站以及LTE-A-UE能够在正在进行的连接期间改变分量载波的方式。
在下文中描述根据各种实施例的通信设备。
图7示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通信设备700。
通信设备700包括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701。
通信设备700还包括:接收机702,其被配置成接收切换延迟信息消息,所述切换延迟信息消息指示在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之后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的通信的开始应该被延迟的时间间隔;以及检测器703,其被配置成如果通信电路已开始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则检测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是否逝去所述时间间隔。
通信电路701被配置成当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已逝去了所述时间间隔时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换句话说,通信设备接收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之后通信暂停多长时间的指示,例如在多少时间间隔之后通信设备应该开始以第二通信模式发送或接收数据。该时间间隔可以被看作给予通信设备执行其切换操作的时间。
通信设备700例如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
切换延迟信息消息是例如从移动通信***的基站接收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通信模式中,通信电路701使用具有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率的多个子载波进行通信,并且其中在第二通信模式中,通信电路使用具有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频率的多个子载波进行通信。
例如,在第一通信模式中,通信电路701根据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OFDM进行通信,并且在第二通信模式中,通信电路根据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OFDM进行通信。
例如,在第一通信模式中,通信电路701使用第一LTE-A分量载波进行通信,并且在第二通信模式中,通信电路使用第二LTE-A分量载波进行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电路701被配置成对于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从第一频率范围重新调谐到第二频率范围。换句话说,通信电路被从第一通信模式设置(或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这可能例如需要发送器/接收器重置到新频率范围,例如新中心频率。
例如以第一通信模式接收切换延迟信息消息。
通信设备700还可以包括发送电路,其被配置成发送必需切换时间信息消息,其指定通信电路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需要的必需切换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机702被配置成接收切换请求消息,其指示第二通信模式将被用于进行通信,并且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反应于(in reaction to)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而开始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
切换请求消息例如是调度消息,其指定通信设备700可以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达预定义的传输时间。例如,切换请求消息指定被分配给通信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块或资源元素。
通信电路701可以例如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并且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接收数据。例如,使用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的通信可以是移动通信***中的下行链路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设备700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延迟信息消息是从移动通信***的基站接收的,并且通信电路被配置成以第一通信模式和第二通信模式从基站接收数据。
图7的通信设备例如移动终端可以例如与参考图8在下文中描述的通信设备(例如基站)进行通信。
图8示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通信设备800。
通信设备800可以包括:通信电路801,其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以及发送电路802,其被配置成将切换延迟信息消息发送到另一通信设备,所述切换延迟信息消息指示在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之后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所进行的通信的开始应该被延迟的时间间隔。
通信设备800还可以包括检测器803,其被配置成如果通信电路已开始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则检测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是否逝去所述时间间隔,其中所述通信电路801被配置成当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已逝去了所述时间间隔时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通信设备800例如是例如根据先进LTE的移动通信***(例如蜂窝移动通信***)的基站。因此,其它通信设备可以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
通信设备800还可以包括接收机,其被配置成从其它通信设备接收必需切换时间消息,其指定通信电路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需要的必需切换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设备800可以包括确定电路,其被配置成基于必需切换时间间隔来确定时间间隔。例如,确定电路可以被配置成确定时间间隔以使得它至少与必需切换时间间隔一样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电路802被配置成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其指示第二通信模式被用于进行通信,并且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在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后开始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
例如以第一通信模式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切换请求消息可以是调度消息,其指示其它通信设备可以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达预定义的传输时间。
通信电路801例如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以及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来将数据发送到其它通信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设备800是移动通信***的基站,延迟信息消息被发送到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并且通信电路801被配置成以第一通信模式和第二通信模式来将数据发送到移动终端。
根据一个实施例,朝向移动终端指示当移动终端发生交叉载波调度时该移动终端应该应用的延迟时间。该延迟时间可以由基站或核心网络来选择,并且考虑了移动终端将发射机和接收机调谐到另一分量载波所需的时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执行如下内容:
1.移动终端(例如根据LTE-A的UE)指示其针对无线电接入网络(例如UTRAN)的交叉载波调度能力。包括在该指示中的至少是移动终端的标识(例如根据UMTS的ID)以及移动终端将其发射机和/或接收机从一个分量载波调谐到另一分量载波所需的时间(在下述实施例中用TR来表示)。该指示可以是可选的;
2.无线电接入网向移动终端指示配置了什么切换延迟(在下述实施例中用TS来表示);
3.网络命令移动终端执行交叉载波切换。该命令包括识别对于该交叉载波调度来说在2中指示的哪些调度细节是可用的。
该实施例允许在正在进行的连接期间改变分量载波,同时这避免了由UE无能力在重新调谐时段期间发射或接收数据引起的数据丢失。此外,它需要资源分配信令的非常小的改变,因为仅添加了指示应该使用哪些调度参数的简单标识。此外,它允许针对不同UE的不同调度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不需要附加的通过空中的信令。
根据一个实施例,使得移动终端和无线电接入网络能够使用在交叉载波调度期间不能由切换移动终端使用的资源。根据该实施例,当分配资源时,分配时段TA被用信号通知,即该参数被包括在资源分配消息中。当该时段期满时,资源不再被分配给移动终端,并且将由刚刚已参与交叉载波调度的切换移动终端使用。这可以允许节省无线电资源。
在下文中参考图9来描述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通信设备900。
图9示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通设备900。
通信设备900可以包括:通信电路901,其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以及接收机902,其被配置成接收切换请求消息,其指示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将被用于进行通信,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反应于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而开始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
通信设备900还可以包括检测器,其被配置成检测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是否已逝去预定义的时间间隔,其中通信电路901可以被配置成当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开始以来已逝去了预定义的时间间隔时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通信设备900例如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从移动通信***的基站接收切换请求消息。
例如,以第一通信模式接收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机902还可以被配置成接收包括预定义的时间间隔的规定的切换延迟信息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电路901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以及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来接收数据。
通信设备900例如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是从移动通信***的基站接收的,并且通信电路被配置成以第一通信模式和第二通信模式来从基站接收数据。
图9的通信设备(例如移动终端)可以例如与在下文中参考图10所描述的通信设备(例如基站)进行通信。
图10示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000。
通信设备1000可以包括:通信电路1001,其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以及发送电路1002,其被配置成将切换请求消息发送到另一通信设备,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指示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将被其他通信设备用于进行通信。
通信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检测器1003,其被配置成检测自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后预定义的时间间隔是否已逝去,其中通信电路1001被配置成在自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后已逝去了预定义的时间间隔时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通信设备1000例如是移动通信***的基站。
另一通信设备例如可以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第一通信模式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发送电路还可以被配置成发送包括预定义的时间间隔的规定的切换延迟信息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电路1001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以及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将数据发送到其它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700、800、900、1000可以包括存储器,其例如在由通信设备700、800、900、1000执行的处理中被使用。在实施例中使用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例如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擦除PROM))或闪速存储器(例如浮栅存储器、电荷捕捉存储器、MRAM(磁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或PCRAM(相变随机存取存储器))。
在实施例中,“电路”可以被理解为任何种类的逻辑实现实体,其可以是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固件或其任何结合中的软件的专用电路或处理器。因此,在实施例中,“电路”可以是硬连线逻辑电路或可编程逻辑电路(诸如可编程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例如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处理器或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处理器)。“电路”还可以是执行软件的处理器,所述软件是例如任何种类的计算机程序,例如使用诸如Java的虚拟机代码的计算机程序。根据替换实施例,在下文将更详细描述的相应功能的任何其他种类的实施方式还可以被理解为“电路”。
应该注意,在通信设备700、800、900、1000中的一个的背景中描述的实施例对于其他通信设备700、800、900、1000类似地有效。此外,通信设备700、800、900、1000的特征可以被结合或部分结合到通信设备中。此外,用于对应于通信设备700、800、900、1000的操作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根据其他实施例而提供。另外,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这些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以根据其他实施例而提供。
通信设备例如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延迟信息消息是从移动通信***的基站接收的,并且通信电路被配置成以第一通信模式和第二通信模式来从基站接收数据。
在下文中,基于参考图1描述的通信***100来描述(在不损失一般性的情况下)具有下述配置的实施例:
· 通信***100是在下行链路中基于OFDMA/TDMA,在上行链路中基于SC-FDMA/TDMA,并且以FDD模式进行操作的先进LTE网络;
· 至少两个分量载波被配置成用于下行链路,其能被移动终端105用来接收PDSCH。每个载波针对控制信道区域(参见图3,PCFICH、PHICH和PDCCH)使用相同数目的OFDM符号。
进行这些假设来示出示例。应该注意,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提供交叉载波调度的其它无线电通信***并且还用于LTE TDD模式。例如应该注意,下文参考图16所描述的实施例非常适合应用于LTE TDD模式。
基于针对下行链路(即针对PDSCH)的资源分配来描述实施例。然而,相同的原理可以应用于针对上行链路(即针对PUSCH)的资源分配。
为了说明,首先参考图11来描述对于这种配置的丢失数据的可能性。
图11示出时间-频率示图1100。
时间沿着第一轴1101(t轴)的方向增加并且频率沿着第二轴1102的方向增加。所示出的场景可以包括由它们的中心频率f1(分量载波CC1)和f2(分量载波CC2)指示的两个分量载波。在该示例中,f2高于f1,但是相反的情况也是有可能的(这对于在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也成立)。
在第一子帧1103中,移动终端105接收第一调度消息1104,其指示用于后面的PDSCH传输1105的分量载波CC1。
在第二子帧1106中,移动终端105接收第二调度消息1107,其指示用于后面的PDSCH传输1108的分量载波CC2。移动终端105需要时间TR来将其接收机从分量载波CC1重新调谐到分量载波CC2。在该时间期间,移动终端105不能接收。第二PDSCH传输1108的数据被丢失,如由阴影块1109指示的那样。
在下文中描述允许避免这样的数据丢失的实施例。
图12示出时间-频率示图1200。
该情况类似于图11中的情况,即时间沿着第一轴12101(t轴)的方向增加并且频率沿着第二轴1202的方向增加。存在由它们的中心频率f1(分量载波CC1)和f2(分量载波CC2)指示的两个分量载波。
基站103和移动终端105具有正在进行的通信连接。
在第一子帧1203中,移动终端105从基站105接收第一调度消息1204,其指示用于后面的PDSCH传输1205的分量载波CC1。
基站103决定将移动终端105调度到另一分量载波。因此,它在第二子帧1206中在PDCCH上将第二调度消息(资源分配消息)1207传送到移动终端105,这分配不同于当前所使用的分量载波的另一分量载波的资源,也就是说CC2而不是CC1。第二调度消息1207例如包括分量载波CC2的标识以及所分配的资源的频率位置。
移动终端105需要时间TR来将其接收机从分量载波CC1重新调谐到分量载波CC2。在该时间期间,移动终端105不能接收。在该时段中传送的数据将被丢失,如由阴影块1109指示的那样。
然而,在该实施例中,基站103和移动终端105被用交叉载波调度延迟值TS预先配置。该值例如被给定为OFDM符号持续时间的倍数。该参数被存储在基站103和移动终端105中。
移动终端105读取PDCCH上的第二调度消息1207,将其接收机调谐到新分配的分量载波CC2上并且在时段TS期满之后开始从新分配的资源接收数据。TS取自于移动终端105的内部储存器。
这允许以最小的努力实现交叉载波调度,不会丢失数据并且不需要另外的信令尤其不需要通过空中接口的信令。
根据另一实施例,基站103被用交叉载波调度延迟值TS预先配置。该值例如是OFDM符号持续时间的倍数。该新参数在由基站103操作的无线电小区104中在***信息内广播。
当移动终端105读取***信息时它接收该参数TS。在它接收到用于另一载波的资源分配的情况下它存储要被使用的参数。类似于在图12中示出的场景,基站103具有与移动终端105的正在进行的连接并且决定将移动终端105调度到另一分量载波(例如如在图12中那样,从分量载波CC1到分量载波CC2)。因此,它在PDCCH上将资源分配消息传送到移动终端105,其分配来自不同于当前所使用的分量载波(即CC1)的另一分量载波(即CC2)的资源。该消息例如包括分量载波CC2的标识以及所分配的资源的频率位置。
移动终端105读取PDCCH上的消息,将其接收机调谐到新分配的分量载波并且在时段TS期满之后开始从新分配的资源接收数据。TS取自于移动终端105的内部储存器。交叉载波调度的定时类似于如参考图12所解释的那样。
该方法允许以较小的努力实现交叉载波调度,尤其具有较少附加的通过空中接口的信令。通信***100的运营商可能通过改变广播值来单独地改变每个无线电小区104中的配置。
在下文中参考图13和14来描述另一实施例。
图13和14示出时间-频率示图1300、1400。
如在图11和12中那样,时间沿着第一轴1301、1401(t轴)的方向增加并且频率沿着第二轴1302、1402的方向增加。在该示例中包括由它们的中心频率f1(分量载波CC1)和f2(分量载波CC2)指示的两个分量载波。
在该实施例中,假设没必要使得所有载波在控制信道区域中使用相同数目的OFDM符号,即在子帧中经由PDCCH发送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能对于不同分量载波是不同的,这在下文中被称为用于不同分量载波的不同控制信道持续时间。
在该示例中,分量载波CC1的控制信道区域的持续时间是TC,old,并且用于分量载波CC2的是TC,new
在对于TC的不同值(即对于分量载波CC1和CC2的不同控制信道持续时间)的情况下,移动终端105可以被提供有对于每个交叉载波调度的单独切换延迟或者用于新分量载波的控制信道区域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被指示。
利用各个切换延迟的信令的过程可能例如如下。
移动终端105将反映其重新调谐能力的值TR传送给基站103,即传送其将发射机和接收机调谐到不同于当前使用的另一分量载波需要的时间的指示。若干参数可能被包括在该重新调谐能力传输中,例如对于某些切换距离(在频域中)的特定值。对于此的示例在表1中示出。
以OFDM符号持续时间表示的重新调谐时段TR 切换距离fSD
1 <500MHz
2 >=500MHz
表1:由UE传送到eNodeB的UE的重新调谐能力。
切换距离可以是可选的值并且仅是对于附加参数的示例。值TR可以更重要的并且在该示例中其是强制参数。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5的重新调谐能力的最小集合包括单个值TR
当向移动终端105分配交叉载波资源时,基站103存储在针对该移动终端105的背景中所接收到的重新调谐能力参数。
基站103将配置消息传送到移动终端105。该配置消息包括包含一个或多个切换延迟和相关标识的列表。在表2中给出示例。
标识 以OFDM符号持续时间表示的切换延迟Ts
1 1
2 2
3 4
4 6
表2:由eNodeB传送到UE的切换延迟配置。
基站103和移动终端105具有正在进行的通信连接。
在第一子帧1303、1403中,移动终端105从基站105接收第一调度消息1304、1404,其指示用于后面的PDSCH传输1305、1405的分量载波CC1。
基站103决定将移动终端105调度到另一分量载波。因此,它在第二子帧1306、1406中在PDCCH上将第二调度消息(资源分配消息)1307、1407传送到移动终端103,其分配不同于当前所使用的分量载波的另一分量载波的资源,也就是说CC2而不是CC1。第二调度消息1307、1407包括来自在配置消息中传送的列表的标识,以指示何时分配新的资源。以切换延迟满足要求TC,old+TS>TC,new这种方式来选择切换延迟,如在图13中图示的那样。
第二调度消息1307、1407还可以包括移动终端105应该切换到的分量载波的标识以及所分配的资源的频率位置的规定作为参数。
移动终端105读取PDCCH上的第二调度消息1307、1407,将其接收机调谐到新分配的分量载波CC2并且在时段TS期满之后开始从新分配的资源接收数据。在时隙的结束处隐含地释放资源。
在第三子帧1309、1409中,该过程类似于在第一子帧1303、1403中的过程,但是用CC2而不是CC1。
该实施例为通信***100的运营商提供高度灵活性。它使得基站103能够具体为每个移动终端105配置切换延迟,并且因此将给予高效的交叉载波调度而在交叉载波切换期间不丢失数据。
利用被用于新分量载波的控制信道区域的OFDM符号的数目的指示的过程例如如下。
基站103和移动终端105用交叉载波调度延迟值TS预先配置。该值例如是OFDM符号持续时间的倍数。该参数被存储在基站103和移动终端105中。
基站103和移动终端105具有正在进行的通信连接。
在第一子帧1303、1403中,移动终端105从基站105接收第一调度消息1304、1404,其指示用于后面的PDSCH传输1305的分量载波CC1。
基站103决定将移动终端105调度到另一分量载波。因此,它在第二子帧1306、1406中在PDCCH上将第二调度消息(资源分配消息)1307、1407传送到移动终端103,其分配不同于当前所使用的分量载波的另一分量载波的资源,也就是说CC2而不是CC1。
第二调度消息1307、1407可以包括新载波的控制信道区域的OFDM符号的数目(即由新载波的PCFICH传送的信息),移动终端105应该切换到的分量载波(即CC2)的标识以及所分配的资源的频率位置作为参数。
移动终端105读取PDCCH上的第二调度消息1307、1407,并且基于所接收并存储的参数检验不等式TC,old+TS>TC,new是否成立。
如果如在图13中所示的那样不等式有效,则它将其接收机调谐到新分配的载波并且在时段TS期满之后开始从新分配的资源接收数据。TS取自移动终端105的内部储存器。
如果如在图14中所示的那样不等式无效,则移动终端105将其接收机调谐到新分配的载波并且在控制信道区域结束之后开始从新分配的资源接收数据。
在第三子帧1309、1409中,该过程类似于第一子帧1303、1403中的过程,其中用CC2而不是CC1。
该实施例使得在不同控制信道区域大小的情况下以低的努力并且以最小的附加信令实现交叉载波调度,尤其以最小的通过空中接口的信令来实现此。
图15示出时间-频率图1500。
该情况类似于上述实施例的情况,即时间沿着第一轴1501(t轴)的方向增加并且频率沿着第二轴1502的方向增加,并且存在由它们的中心频率f1(分量载波CC1)和f2(分量载波CC2)指示的两个分量载波。
基站103和移动终端105具有正在进行的通信连接。
在第一子帧1503中,移动终端105从基站105接收第一调度消息1504,其指示用于后面的PDSCH传输1505的分量载波CC1。
基站103决定将移动终端105调度到另一分量载波。因此,它在第二子帧1506中在PDCCH上将第二调度消息(资源分配消息)1507传送到移动终端105,其分配不同于当前所使用的分量载波的另一分量载波的资源,也就是说CC2而不是CC1。第二调度消息1507例如包括分量载波CC2的标识以及所分配的资源的频率位置。
移动终端105读取PDCCH上的第二调度消息1507,将其接收机调谐到新分配的载波并且开始在第三子帧1509中读取在新分量载波CC2的PDCCH上传送的第三调度消息(资源分配消息)1508。
移动终端1505在第三子帧1509的控制信道区域的结束之后开始从新分配的分量载波接收数据1510。
该实施例不需要与切换延迟有关的任何配置。然而它在不同控制信道区域大小的情况下实现了交叉载波调度。这可应用于LTE的FDD模式和TDD模式。
在参考图12到图15描述的实施例中,部分无线电资源不被切换移动终端使用。
在下文中,参考图16描述其中使用这些无线电资源的实施例。
图16示出时间-频率示图1600。
该情况类似于上述实施例的情况,即时间沿着第一轴1601(t轴)的方向增加并且频率沿着第二轴1602的方向增加,并且存在由它们的中心频率f1(分量载波CC1)和f2(分量载波CC2)指示的两个分量载波。
在该实施例中,基站103具有与第一移动终端105(用UE1表示)和第二移动终端105(用UE2表示)的正在进行的通信连接。
在第一子帧1603中,第二移动终端105从基站105接收第一调度消息1604,其指示用于后面的PDSCH传输1505的分量载波CC1。
根据各个实施例的eNodeB具有与根据各个实施例的UE 1的正在进行的连接,并且决定将UE调度到相同子帧中的还被用于UE 2的交叉载波调度的资源。
基站103决定将第二移动终端105调度到另一分量载波。因此,基站在第二子帧1606中在PDCCH上将第二调度消息(资源分配消息)1607传送到第二移动终端105,其分配不同于当前所使用的分量载波的另一分量载波的资源,也就是说CC2而不是CC1。
此外,基站103决定将第一移动终端105调度到分量载波CC2,第二移动终端105还通过根据第二调度消息1607的交叉载波调度而被调度到所述分量载波CC2。
因此,它在第二子帧1606中在PDCCH上将第三调度消息(资源分配消息)1608传送到第一移动终端105,其分配将在第二子帧1606的后面部分中由第二移动终端105使用的资源。第三调度消息1608例如包括分配时段TA和所分配在资源的频率位置作为参数。基站103以它填充由第二移动终端105使用的资源的未使用部分的方式来选择TA
第一移动终端105开始从所分配的资源接收数据1609。它在时段TA期满之后停止接收数据。
该实施例允许使用不能由改变其分量载波的移动终端使用的资源。
该实施例可以被看作是提供第一通信设备(例如基站),其把在用于切换通信模式的延迟时间间隔期间未被第二通信设备使用的通信资源分配给由第三通信设备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根据上述通信设备的方法(例如用于切换通信模式)。在下文中参考图17到图20来描述针对这样的方法的示例。
图17示出流程图1700。
在1701中,(例如通信设备的)通信电路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在1702中,切换延迟信息消息被(例如通信设备的接收机)接收,其指示在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之后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所进行的通信的开始应该被延迟的时间间隔。
在1703中,如果通信电路已开始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则(例如由通信设备的检测器)检测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是否已逝去所述时间间隔。
在1704中,当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已逝去了所述时间间隔时,通信电路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通信电路例如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的一部分。
切换延迟信息消息例如是从移动通信***的基站接收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通信模式中,通信电路使用具有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率的多个子载波进行通信,并且其中在第二通信模式中,通信电路使用具有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频率的多个子载波进行通信。
例如,在第一通信模式中,通信电路根据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OFDM进行通信,并且在第二通信模式中,通信电路根据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OFDM进行通信。
例如,在第一通信模式中,通信电路使用第一LTE-A分量载波进行通信,并且在第二通信模式中,通信电路使用第二LTE-A分量载波进行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电路还包括对于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从第一频率范围重新调谐到第二频率范围。
例如以第一通信模式接收切换延迟信息消息。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发送必需切换时间信息消息,其指定通信电路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需要的必需切换时间间隔。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切换请求消息,其指示第二通信模式将被用于进行通信,并且通信电路例如反应于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而开始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
切换请求消息例如是调度消息,其指定通信设备可以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达预定义的传输时间。例如,切换请求消息指定被分配给通信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块或资源元素。
通信电路可以例如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并且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接收数据。例如,使用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的通信可以是移动通信***中的下行链路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设备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的部分,所述延迟信息消息是从移动通信***的基站接收的,并且通信电路以第一通信模式和第二通信模式从基站接收数据。
图18示出流程图1800。
在1801中,(例如通信设备的)通信电路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在1802中,切换延迟信息消息被(例如通信设备的发送电路)发送到另一通信设备,所述切换延迟信息消息指示在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之后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所进行的通信的开始应该被延迟的时间间隔。
在1803中,如果通信电路已开始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则(例如由通信设备的检测器)检测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是否已逝去所述时间间隔。
在1804中,当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已逝去了所述时间间隔时,通信电路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通信电路例如是例如根据先进LTE的移动通信***(例如蜂窝移动通信***)的基站。因此,其它通信设备可以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从其它通信设备接收必需切换时间消息,其指定通信电路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需要的必需切换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必需切换时间间隔来确定时间间隔。例如,可以确定时间间隔以使得它至少与必需切换时间间隔一样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其指示第二通信模式将被用于进行通信,并且通信电路在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后开始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
例如以第一通信模式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切换请求消息可以是调度消息,其指示其它通信设备可以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达预定义的传输时间。
通信电路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以及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来将数据发送到其它通信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设备是移动通信***的基站的部分,所述延迟信息消息被发送到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并且通信电路以第一通信模式和第二通信模式来将数据发送到移动终端。
图19示出流程图1900。
在1901中,(例如通信设备的)通信电路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在1902中,(例如通信设备的接收机)接收切换请求消息,其指示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将被用于进行通信。
在1903中,通信电路反应于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而开始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
在1904中,(例如由通信设备的检测器)检测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开始以来是否已逝去预定义的时间间隔。
在1905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当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开始以来已逝去了预定义的时间间隔时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通信电路例如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的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从移动通信***的基站接收切换请求消息。
例如,以第一通信模式接收切换请求消息。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包括预定义的时间间隔的规定的切换延迟信息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电路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以及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来接收数据。
通信电路例如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的部分,从移动通信***的基站接收切换请求消息,并且通信电路以第一通信模式和第二通信模式来从基站接收数据。
图20示出流程图2000。
在2001中,通信电路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在2002中,(例如由通信设备的发送电路)将切换请求消息发送到另一通信设备,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指示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将被其他通信设备用于进行通信。
在2003中,(例如由通信设备的检测器)检测自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来是否已逝去预定义的时间间隔。
在2004中,当自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来已逝去了预定义的时间间隔时通信电路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通信设备例如是移动通信***的基站的部分。
其它通信设备例如可以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第一通信模式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发送包括预定义的时间间隔的规定的切换延迟信息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电路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以及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将数据发送到其它通信设备。
尽管已经参考特定实施例特别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文中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指示并且因此意图涵盖落入权利要求等同物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

Claims (30)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电路,其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接收机,其被配置成接收切换延迟信息消息,所述切换延迟信息消息指示在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之后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所进行的通信的开始应该被延迟的时间间隔;
检测器,其被配置成如果通信电路已开始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则检测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是否已逝去所述时间间隔;
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当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已逝去了所述时间间隔时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通信设备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切换延迟信息消息是从移动通信***的基站接收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在第一通信模式中,通信电路使用具有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率的多个子载波进行通信,并且其中在第二通信模式中,通信电路使用具有第二频率范围中的频率的多个子载波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在第一通信模式中,通信电路根据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OFDM进行通信,并且在第二通信模式中,通信电路根据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OFDM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以第一通信模式接收切换延迟信息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发送电路,其被配置成发送必需切换时间信息消息,其指定通信电路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需要的必需切换时间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接收机被配置成接收切换请求消息,其指示第二通信模式将被用于进行通信,并且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反应于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而开始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并且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接收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根据帧结构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帧结构包括多个无线电帧,每个无线电帧具有多个子帧,并且其中所述时间间隔比一个子帧短。
11.一种用于切换通信模式的方法,包括:
通信电路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接收切换延迟信息消息,所述切换延迟信息消息指示在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之后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所进行的通信的开始应该被延迟的时间间隔;
如果通信电路已开始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则检测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是否已逝去所述时间间隔;
当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已逝去了所述时间间隔时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信电路根据帧结构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帧结构包括多个无线电帧,每个无线电帧具有多个子帧,并且其中所述时间间隔比一个子帧短。
13.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电路,其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发送电路,其被配置成将切换延迟信息消息发送到另一通信设备,所述切换延迟信息消息指示在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之后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所进行的通信的开始应该被延迟的时间间隔;
检测器,其被配置成如果通信电路已开始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则检测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是否已逝去所述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通信电路被配置成当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已逝去了所述时间间隔时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信设备是移动通信***的基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其它通信设备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接收机,其被配置成从其它通信设备接收必需切换时间消息,其指定通信电路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需要的必需切换时间间隔。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发送电路被配置成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其指示第二通信模式将被用于进行通信,并且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在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后开始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以第一通信模式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以及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来将数据发送到其它通信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根据帧结构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帧结构包括多个无线电帧,每个无线电帧具有多个子帧,并且其中所述时间间隔比一个子帧短。
2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电路,其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接收机,其被配置成接收切换请求消息,其指示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将被用于进行通信,
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反应于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而开始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到第二通信模式;
检测器,其被配置成检测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是否已逝去预定义的时间间隔,
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当自从第一通信模式到第二通信模式的切换开始以来已逝去了预定义的时间间隔时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通信设备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是从移动通信***的基站接收的。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以及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来接收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根据帧结构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帧结构包括多个无线电帧,每个无线电帧具有多个子帧,并且其中所述时间间隔比一个子帧短。
26.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电路,其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发送电路,其被配置成将切换请求消息发送到另一通信设备,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指示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将被其他通信设备用于进行通信;
检测器,其被配置成检测自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来是否已逝去预定义的时间间隔,
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在自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来已逝去了预定义的时间间隔时以第二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通信设备是移动通信***的基站。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其它通信设备是移动通信***的移动终端。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以及以使用第二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模式将数据发送到其它通信设备。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通信电路被配置成根据帧结构以使用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一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帧结构包括多个无线电帧,每个无线电帧具有多个子帧,并且其中所述时间间隔比一个子帧短。
CN201110078271.5A 2010-03-30 2011-03-30 通信设备 Active CN1022093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749578 2010-03-30
US12/749,578 2010-03-30
US12/749,578 US9191966B2 (en) 2010-03-30 2010-03-30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 communication mode using a frequency range according to a frame stru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9315A CN102209315A (zh) 2011-10-05
CN102209315B true CN102209315B (zh) 2014-05-07

Family

ID=44697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8271.5A Active CN102209315B (zh) 2010-03-30 2011-03-30 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91966B2 (zh)
CN (1) CN102209315B (zh)
DE (1) DE102011001393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0261246B2 (en) * 2009-06-19 2014-10-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530011C2 (ru) * 2010-03-31 2014-10-10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KR20110119551A (ko) * 2010-04-26 2011-1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Ofdm 방식의 계층 셀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의 셀 간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237583B2 (en) * 2010-05-03 2016-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vailability for PDSCH in relay backhaul transmissions
CN102088763B (zh) * 2010-08-11 2014-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继定时调整方法、***和设备
EP2604072B1 (en) * 2010-08-13 2018-07-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ual ope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in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spectrum
KR102534519B1 (ko) * 2011-02-18 2023-05-18 선 페이턴트 트러스트 신호생성방법 및 신호생성장치
US8792924B2 (en) * 2011-05-06 2014-07-2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ell access
US10455554B2 (en) * 2011-06-01 2019-10-2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ignalling arrangement for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having only single component carrier available in uplink direction
US9300447B2 (en) * 2011-10-19 2016-03-29 Lg Electronics Inc.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and wireless device using same
JP5801694B2 (ja) * 2011-11-09 2015-10-2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TW202029678A (zh) 2012-01-24 2020-08-01 美商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無憲傳輸/接收單元、在無線傳輸/接收單元中實施的方法以及網路節點
CN103391610B (zh) * 2012-05-11 2018-07-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令配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150200942A1 (en) 2012-06-29 2015-07-16 Nec Corporation Update of security for group based feature in m2m
WO2014058369A1 (en) * 2012-10-12 2014-04-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Bearer management in the ran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EP2946517B1 (en) * 2013-01-18 2020-08-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voiding serving cell interruption
WO2015170001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Nokia Technologies Oy Enabling interrupt free carrier aggregation
US9848425B2 (en) 2014-10-28 2017-12-19 Intel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ceiver chains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572106B2 (en) * 2014-10-31 2017-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bandwidth switching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629022B2 (en) 2014-11-05 2017-04-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active admission control for multi-coverage D2D communications
CN105636230B (zh) * 2014-11-07 2019-11-22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实施会话前侦听的方法和装置
US10070429B2 (en) * 2014-11-14 2018-09-0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 low latency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738899B (zh) * 2014-11-15 2024-06-04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集成电路
EP3240321B1 (en) * 2015-01-20 2018-11-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0201016B2 (en) * 2015-02-18 2019-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ell access using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11202183B2 (en) * 2015-06-25 2021-1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tuning for 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US11419110B2 (en) * 2015-11-03 2022-08-16 Apple Inc.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KR20180108563A (ko) * 2016-01-25 2018-10-04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단말기
WO2018059553A1 (en) * 2016-09-29 2018-04-05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09392032B (zh) * 2017-08-07 2021-08-06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频点切换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184848B2 (en) * 2017-08-11 2021-1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nect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wake up procedure
US11751159B2 (en) 2018-05-30 2023-09-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ging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a fixed reference node
US11064510B2 (en) * 2018-05-30 2021-07-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ging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a fixed reference node
CN110636616B (zh) 2018-06-22 2022-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891490A (zh) * 2019-06-06 2022-01-0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30381A1 (en) * 2022-01-07 2023-07-13 Apple Inc. Support for harq feedback enhancem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3504600A (en) 1999-02-24 2000-09-14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Express bit swapping in a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system
DE10056086C2 (de) 2000-11-07 2002-12-05 Iq Wireless Gmbh Verfahren für die Synchronisation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US20090299805A1 (en) 2004-10-07 2009-12-03 Thomas Jason Baughman Server-bas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fuel orders
US8693406B2 (en) 2007-08-09 2014-04-08 Intel Corporation Multi-use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overhead reduction for mobile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 systems
US20090047984A1 (en) 2007-08-16 2009-02-19 Sridhar Gollamudi Method for selecting a serving carrier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EP2073463A1 (en) 2007-12-21 2009-06-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S.p.A.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QoS parameters for predictive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DE102008006794A1 (de) 2008-01-30 2009-08-20 Deutsche Telekom Ag Verfahren zum optimierten Zuteilen von Ressourcenanforderungen an eine Vielzahl von Zellen eines zellularen Netzes
CN101521563A (zh) 2008-02-25 2009-09-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多载波***中确认时延的配置方法
US8515481B2 (en) 2008-09-05 2013-08-20 Mediatek Inc. Power management for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US20100215011A1 (en) 2009-02-26 2010-08-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a resource assignment mode for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 carriers
US9497775B2 (en) * 2009-07-07 2016-11-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scheduling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EP2484074B1 (en) 2009-09-30 2014-06-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configuration of active component carrier set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43261A1 (en) 2011-10-06
US9191966B2 (en) 2015-11-17
DE102011001393A1 (de) 2011-12-15
CN102209315A (zh) 2011-10-05
DE102011001393B4 (de) 201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9315B (zh) 通信设备
US11678315B2 (en) Methods of UL TDM for inter-eNodeB carrier aggregation
US11445494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transmissions on unlicensed carriers
JP6276425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上りリンク信号を送信又は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CN106717098B (zh) 通信***
US11764938B2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ultra-reliable communications
KR102040167B1 (ko) 무선 시스템용 시그널링 구성
US10004078B2 (en) 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EP3554135B1 (en) Terminal device
CN108886447A (zh) 用于pusch传输的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US9654260B2 (en) Method for setting start symbol of downlink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WO2009048764A2 (en) Flexible frame struct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90319884A9 (e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962222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which carrier aggregation technique is applied
US20220046564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eiver
CN112567678B (zh) 用于具有子带接入的新无线电非许可操作的控制资源集设计
EP3128800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986716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 feedback signal in a multi-node system
US20180270714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KR20160010848A (ko) 데이터 재전송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EP3270624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230156778A1 (en)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enhancements for jitter sensitive traffic
US20230284162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ei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GMBH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Effective date: 201310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030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Laura Kan ang 1-12 pyrene Eby Berg City No.

Applicant befor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GMBH

Effective date: 201312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16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30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INTEL Corp.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07

Address after: No. 18, Wu Sha seashore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INTEL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