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3393B -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3393B
CN102193393B CN201010503260.2A CN201010503260A CN102193393B CN 102193393 B CN102193393 B CN 102193393B CN 201010503260 A CN201010503260 A CN 201010503260A CN 102193393 B CN102193393 B CN 102193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adjustment means
thickness adjustment
thickness
guid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32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3393A (zh
Inventor
岩村卓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93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3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regulating means, e.g. structure of doctor bla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Magnetic Brush Develop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一种显影装置包括:显影构件、圆柱状层厚调节构件和引导面。显影构件保持从显影剂容纳部提供的显影剂,并且在旋转的同时向图像承载体提供显影剂。层厚调节构件抵压保持在显影构件的所述表面上的显影剂并且调节显影剂的层厚。引导面将通过层厚调节构件调节层厚而变得多余的显影剂朝向显影剂容纳部引导。引导面设置为使得在引导面与层厚调节构件的在引导面的延长线与层厚调节构件的交点处的切线之间形成的角度是至少90°。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10-198171中描述的显影装置中,设置有层厚调节构件,用于调节附着到显影辊的显影剂层的厚度。通过旋转地被驱动的显影剂循环传输构件,使得通过该层厚调节构件调节层厚而变得多余的显影剂返回到显影剂容纳室。
发明内容
提供了抑制由于通过层厚调节构件调节层厚而变得多余的显影剂发生堵塞而非循环的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显影装置包括:显影构件,在该显影构件的表面上保持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提供的显影剂,并且该显影构件在旋转移动的同时向形成有静电潜像的图像承载体提供所述显影剂,对所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圆柱状层厚调节构件,该圆柱状层厚调节构件设置为与所述显影构件相对,在所述显影构件的旋转轴方向上延伸,抵压保持在所述显影构件的所述表面的所述显影剂,并调节所述显影剂的层厚;以及引导面,该引导面将通过所述层厚调节构件调节层厚而变得多余的显影剂朝向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引导,其中,所述引导面设置为,使得沿所述显影构件的所述旋转轴方向观看,在所述引导面与在所述引导面的延长线与所述层厚调节构件的交点处的所述层厚调节构件的切线之间形成的角度是至少90°。
在本发明的这个方面所涉及的显影装置中,显影构件可以包括:磁产生构件,在该磁产生构件上沿周向装配有多个磁体,以及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在其表面承载显影剂的同时绕所述磁产生构件旋转,在所述磁产生构件上可以设置拾取极和层厚调节极,所述拾取极拾取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提供的显影剂,所述层厚调节极位于相对于所述拾取极在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调节所述显影剂的所述层厚,所述层厚调节极可以设置于沿所述显影构件的所述旋转方向的、在相对于连接所述层厚调节构件的中心与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的直线的下游侧。
在本发明的这个方面所涉及的显影装置中,层厚调节构件可以是磁铁。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包括:图像承载体,在该图像承载体的表面形成有静电潜像;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向所述图像承载体提供所述显影剂并且将所述静电潜像可视化为图像;以及转印构件,该转印构件将形成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所述表面的所述图像转印到转印对象。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方面所涉及的显影装置,与当由引导面的延长线与层厚调节构件在该延长线与层厚调节构件的交点处的切线形成的角度小于90°时相比,可以抑制通过层厚调节构件调节层厚而变得多余的显影剂不是进行循环而是发生堵塞。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方面所涉及的显影装置,与当层厚调节极设置在沿显影构件的旋转方向相对于连接显影层调节构件的中心与旋转构件的中心的直线在下游侧时相比,可以抑制通过层厚调节构件调节层厚而变得多余的显影剂不是进行循环而是发生堵塞。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方面所涉及的显影装置,与当显影剂调节构件是非磁体时相比,显影剂层厚调节量的调节可以变得更加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抑制打印图像发生浓度变化。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面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的放大侧视图;
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的放大侧视图;
图3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和用作比较示例的显影装置的评估结果图;
图5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和用作比较示例的显影装置的评估结果图;
图6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和用作比较示例的显影装置的评估结果图;
图7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的比较示例的显影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的侧视图;以及
图9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到图9描述关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附图中所示的箭头up表示垂直向上方向。
-整体结构-
如图9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装置主体10A内部设置有对输入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的对图像处理器12。
图像处理器12将输入的图像数据处理成黄(Y)、品红(M)、青(C)和黑(K)四种颜色的灰度数据。接收处理后的灰度数据并且用激光LB执行图像曝光的曝光装置14设置在装置主体10A内部的中间。
针对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6Y、16M、16C和16K设置在曝光装置14的上方并且沿水平方向分开。在说明书中不需要区分Y、M、C和K的情况下,将省略符号Y、M、C和K。
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6Y、16M、16C和16K的结构类似。这些图像形成单元各包括图像承载体18、充电构件20、显影装置22和清洁刮刀24。图像承载体18是被以预定速度旋转驱动的圆柱状图像承载体。充电构件20用于对图像承载体18的外周面均匀地进行静电充电。通过用上述的曝光装置14进行曝光,在图像承载体18的充电的外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22用预定颜色的色调剂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并且将静电潜像可视化为色调剂图像。清洁刮刀24清洁图像承载体18的外周面。在充电构件20的下侧设置有与圆柱状充电构件20接触并且清洁充电构件20的外周面的清洁构件64。曝光装置14是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6Y、16M、16C和16K共有的结构,并且包括四个未示出的半导体激光器。根据灰度数据从这些半导体激光器发出激光LB-Y、LB-M、LB-C和LB-K。
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LB-Y、LB-M、LB-C和LB-K经由未示出的f-θ透镜照射到多棱镜26(为旋转多面反射镜)上,并且通过多棱镜26被偏转和进行扫描。已经通过多棱镜26被偏转和进行扫描的激光LB-Y、LB-M、LB-C和LB-K穿过未示出的会聚透镜和多个反射镜构件,并且从下方沿对角对图像承载体18上的曝光点以扫描方式曝光。
由于曝光装置14从下方对图像承载体18上的图像以扫描方式曝光,所以存在色调剂等可能会从设置在曝光装置14上方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6Y、16M、16C和16K的显影装置22等落到曝光装置14上的风险。因此,曝光装置14的周围由长方体框架28进行包围。在框架28的上部中设置由透明玻璃形成的窗30Y、30M、30C和30K。窗30Y、30M、30C和30K允许四个激光LB-Y、LB-M、LB-C和LB-K朝向图像形成单元16Y、16M、16C和16K的图像承载体18穿过。在下文中详细描述显影装置22。
在图像形成单元16Y、16M、16C和16K的上方设置有一次转印单元21。这个一次转印单元21包括环形中间转印带32、驱动辊40、张紧辊36、清洁刮刀38和一次转印辊34Y、34M、34C和34K。中间转印带32绕驱动辊40缠绕。驱动辊40被旋转驱动并且沿箭头方向转动中间转印带32。张紧辊36向中间转印带32施加张力。清洁刮刀38清洁中间转印带32的外周面。一次转印辊34Y、34M、34C和34K被设置为在与图像承载体18Y、18M、18C和18K相对侧夹持中间转印带32。
通过四个一次转印辊34Y、34M、34C和34K,在图像形成单元16Y、16M、16C和16K的图像承载体18上顺序形成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色调剂图像,交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2上。
二次转印辊42被设置为在驱动辊40的相对侧夹持中间转印带32。已经交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2上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色调剂图像由夹在驱动辊40与二次转印辊42之间的中间转印带32进行传送,并且二次转印到用作记录介质的片材构件P上,该片材构件P沿纸张传送路径56进行传送。
定影装置44设置于相对于二次转印辊42在片材构件P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下文中简称为下游侧)。定影装置44通过热压将转印到片材构件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片材构件P上。
排出辊46设置在定影装置44的下游侧。排出辊46将已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片材构件P排出到排出部48,该排出部48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装置主体10A的顶部。
堆叠片材构件P的供纸构件50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装置主体10A内部的下侧。还设置了供纸辊52,供纸辊52将堆叠在供纸构件50中的片材构件P进给到纸张传送路径56。分离辊54设置在供纸辊52的下游侧。分离辊54一次分离并传送一张片材构件P。定位辊58设置在分离辊54的下游侧。定位辊58使传送定时协调。因此,通过定位辊58旋转,从供纸构件50提供的片材构件P以预定定时进给到位于中间转印带32与二次转印辊42之间的接触位置(二次转印位置)。
传送辊60设置在排出辊46附近。传送辊60将一面已经由定影装置44定影有图像的片材构件P传送到双面打印纸张传送路径62而不是将片材构件P简单地排出到排出部48的排出辊46。于是,沿双面打印纸张传送路径62传送的片材构件P以该片材构件P已正反颠倒的状态再次传送到定位辊58。这次,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并定影到片材构件P的背面,片材构件P被排出到排出部48。
根据这个结构,如下在片材构件P上形成图像。
首先,各颜色的灰度数据从图像处理器12顺序输出到曝光装置14。然后,根据灰度数据从曝光装置14发出的激光LB-Y、LB-M、LB-C和LB-K以扫描方式曝光已经由充电构件20充电的图像承载体18的外周面。因此,在图像承载体18的外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22Y、22M、22C和22K,形成于图像承载体18上的静电潜像分别可视化为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色调剂图像。
通过沿图像形成单元16Y、16M、16C和16K的顶部设置的一次转印单元21的一次转印辊34,已经形成于图像承载体18上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色调剂图像交叠地转印在中间转印带32上。
已经交叠地转印在旋转的中间转印带32上的各颜色的色调剂图像通过二次转印辊42二次转印到片材构件P上,该片材构件P通过供纸辊52、分离辊54和定位辊58以预定定时从供纸构件50传送到纸张传送路径56。
转印了色调剂图像的片材构件P被传送到定影装置44。转印在片材构件P上的色调剂图像通过定影装置44定影到片材构件P上。在进行定影以后,片材构件P由排出辊46排出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装置主体10A的上部的排出部48。
如果要在片材构件P的两面上形成图像,则一面由定影装置44定影图像的片材构件P不会由排出辊46简单地排出到排出部48,而是切换传送路径并且片材构件P经由传送辊60传送到双面打印纸张传送路径62。然后,片材构件P沿双面打印纸张传送路径62进行传送。因此,片材构件P正反面反转,并且片材构件P再次传送至定位辊58。这次,色调剂图像转印在片材构件P的背面并且进行定影,并且在该色调剂图像已经进行转印和定影以后,片材构件P通过排出辊46排出到排出部48。
-主要部分的结构-
如图3所示,各显影装置22包括显影辊70、第一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2、第二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4以及壳体76。设置为与图像承载体18相对的显影辊70用作显影构件的示例。第一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2设置在显影辊70下方并且向显影辊70提供两种成分显影剂G(下文简单称作显影剂G)。第二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4设置在第一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2附近。壳体76容纳显影辊70、第一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2和第二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4。这里,显影剂G含有作为其主要成分的色调剂和磁载体粒子。
第一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2和第二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4分别包括旋转轴72A和74A。旋转轴72A和74A各被旋转地旋转支撑在壳体76的侧壁处。具有预定螺距的螺旋状叶片72B和74B分别螺旋式形成于第一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2和第二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4的旋转轴72A和74A上。
各个未示出的齿轮固定到旋转轴72A和74A的端部。来自未示出的马达的旋转力传递给齿轮,并且通过齿轮,第一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2和第二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4各自旋转。因此,壳体76内所容纳的显影剂G一边由螺旋状叶片72B和74B进行搅动一边传送。
更具体地讲,在第一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2与第二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4之间形成分隔壁78。分隔壁78从壳体76的底部向上直立。通过该分隔壁78形成第一搅动路径82和第二搅动路径84。其中设置第一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2的第一搅动路径82用作显影剂容纳部的示例。第二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4设置在第二搅动路径84中。分隔壁78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各是敞开的并且连接第一搅动路径82和第二搅动路径84。
根据这个结构,通过第一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2和第二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4的旋转,显影剂G一边在第一搅动路径82和第二搅动路径84各个中进行搅动一边传送。因此,显影剂G在第一搅动路径82与第二搅动路径84之间进行循环。
如图2所示,显影辊70被设置为使得在显影辊70与图像承载体18之间形成间隙(显影间隙)。显影辊70包括圆柱状磁辊70B和旋转套筒70A。磁辊70B用作磁产生构件的示例。旋转套筒70A覆盖磁辊70B并且用作绕磁辊70B旋转的旋转构件的示例。
旋转套筒70A绕磁辊70B的轴线在图2所示的箭头C的方向旋转,该旋转方向与在箭头B的方向上转动的图像承载体18B的旋转方向相反。
五个永磁体沿旋转套筒70A的周方向径向设置在磁辊70B的内部。永磁体各个在其表面侧形成有南极或北极。显影极S2形成于与图像承载体18相对的位置处。传送极N2设置为沿旋转套筒70A的旋转方向C与显影极S2相邻。脱落极(pickoff pole)S3设置在传送极N2附近。拾取极S1和层厚调节极N1的磁体以这个顺序设置在脱落极S3附近。在本文中,拾取极S1、显影极S2和脱落极S3均是南极,层厚调节极N1和传送极N2均是北极,负显影偏压施加给显影辊70。
在旋转套筒70A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下文中简单称作轴向)上延伸的圆柱形状的层厚调节构件88设置为与旋转套筒70A相对。
层厚调节构件88由磁体形成。层厚调节构件88的两端非旋转地支撑在壳体76处。层厚调节极N1的顶端部(层厚调节极N1的与旋转套筒70A的内周面相对的那个端部)设置在旋转套筒70A的旋转方向(下文中简单称作旋转方向)相对于连接层厚调节构件88的中心与旋转套筒70A的旋转中心的直线G的下游侧。
如图1所示,在壳体76的内表面上形成引导面90。引导面90的顶端部与层厚调节构件88的外周面相对,并且引导面90将抵压层厚调节构件88的多余显影剂G导向第一搅动路径82返回。引导面90设置为与旋转套筒70A的外周面相对,并且形成为将显影剂G夹在旋转套筒70A的外周面与引导面90之间(形成“楔形”)。
引导面90设置为,使得从轴向看去引导面90的延长线90A与层厚调节构件88在引导面90的延长线与层厚调节构件88的交点F(图1)处的切线88A之间形成的角θ是至少90°。
-操作-
接下来,描述显影装置22的操作。
如图3所示,分别通过第一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2和第二搅动传送螺旋推运器74的旋转,显影剂G一边在第一搅动路径82和第二搅动路径84内进行搅动一边进行传送,并且在第一搅动路径82与第二搅动路径84之间循环。
当旋转套筒70A在旋转方向C上转动时,首先,第一搅动路径82内的显影剂G由汲取极S1拾取并且被吸附到旋转套筒70A的表面。
在旋转套筒70A的表面处,从层厚调节极N1到显影极S2形成磁场,从传送极N2到显影极S2形成磁场,从传送极N2到脱落极S3形成磁场,从层厚调节极N1到拾取极S1形成磁场。
因此,已经吸附到旋转套筒70A的表面的显影剂G在旋转套筒70A的表面上沿磁力线排列、耙松并且形成磁刷。
根据旋转套筒70A沿箭头C转动,在拾取极S1附近在旋转套筒70A的表面上形成的磁刷朝层厚调节极N1传送。
在拾取极S1与层厚调节极N1之间,层厚调节构件88被设置为与旋转套筒70A相对并且在它们之间形成预定间隙。因此,通过旋转套筒70A沿箭头C转动,朝层厚调节极N1传送的显影剂G抵压层厚调节构件88,并且被调节层厚。在层厚调节构件88处层厚已被调节的显影剂G从层厚调节极N1传送至显影极S2,从显影极S2传送至传送极N2,以及从传送极N2传送至脱落极S3。
更具体地讲,在显影极S2的附近,磁刷上的色调剂移到图像承载体18,在图像承载体18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可视化为色调剂图像,并且主要是仅载体的磁刷保留在旋转套筒70A的表面上。随着旋转套筒70A转动,在脱落极S3处显影剂G(主要是仅载体)从旋转套筒70A的表面落下并且返回到第一搅动路径82的内部。
现在,如图1所示,穿过层厚调节构件88与旋转套筒70A之间的间隙的显影剂G被吸附到设置于相对于层厚调节构件88在旋转方向下游侧的层厚调节极N1。因此,旋转套筒70A上的显影剂G的层厚被调节并且磁刷的高度变得均匀,而且显影剂G不会堵塞在层厚调节构件88与旋转套筒70A之间的间隙中。
没有成功穿过层厚调节构件88与旋转套筒70A之间的间隙的多余显影剂G抵压层厚调节构件88,回转,沿引导面90流动,然后返回到第一搅动路径82。如上所述,引导面90被设置为,使得沿轴向看去,在引导面90的延长线90A与层厚调节构件88在引导面90的延长线与层厚调节构件88的交点F处的切线88A之间形成的角θ是至少90°。因此,显影剂G不可能在由层厚调节构件88的外周面和引导面90所构造成的间隙部92中发生堵塞,并且抑制了色调剂堆积的发生。
另外,由于显影剂G沿引导面90回转,所以抑制作用于旋转套筒70A与层厚调节构件88之间的显影剂G的注压变得大于所需注压。
研究由从轴向看时引导面90的延长线90A与层厚调节构件88在导体表面90的延长线与层厚调节构件88的交点处的切线88A形成的角θ与由层厚调节构件88的外周面和引导面90所构造成的间隙部92中发生的色调剂堆积的关系。首先,研究将角θ改变成引导面不与旋转套筒的外周面相对的多个水平。
如图4所示,引导面被设置为使得角θ从第1号到第5号增大。如第3号到第5号所示,看出当角θ是90°以上时不会发生色调剂堆积(即,低于容许量)。
接下来,给定引导面是与旋转套筒的外周面相对的结构(所谓的“楔形”),研究了在层厚调节极N1设置在相对于层厚调节构件在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情况下(见图7)以及与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一样在层厚调节极N1设置在相对于层厚调节构件在旋转方向下游侧(见图8)的情况下,将角θ改变成至少90°的三个水平。
如图5中的第1号到第3号所示,不管角θ如何,当层厚调节极N1设置在相对于层厚调节构件在旋转方向上游侧时,发生色调剂堆积。相反,不管角θ如何,当层厚调节极N1设置在相对于层厚调节构件在旋转方向下游侧时,看出不会发生色调剂堆积。
接下来,引导面设置为与旋转套筒的外周面相对(所谓的“楔形”),并且在角θ固定到90。的情况下改变层厚调节极N1与层厚调节构件的相对位置。当层厚调节极N1与层厚调节构件的中心相对时(当层厚调节极N1沿图2所示的直线G设置时)的情况被表示为0°,当层厚调节极N1设置在相对于层厚调节构件在旋转方向上游侧时的情况被表示为负值,与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一样当层厚调节极N1设置在相对于层厚调节构件在旋转方向下游侧时的情况被表示为正值。
如图6所示,当层厚调节极N1设置在相对于层厚调节构件在旋转方向上游侧时出现色调剂堆积,或者发生堆积的情况和不发生堆积的情况混合。相反,可以看出,当层厚调节极N1设置在相对于层厚调节构件在旋转方向下游侧时,不会出现色调剂堆积。
如上所述,引导面90被设置为,使得沿轴向看去,在引导面90的延长线90A与层厚调节构件88在引导面90的延长线与层厚调节构件88的交点F处的切线88A之间形成的角θ是至少90°。因此,通过简单结构能够抑制通过层厚调节构件88调节层厚而变得多余的显影剂G在由层厚调节构件88的外周面和引导面90构造成的间隙部92中堵塞。
由于抑制了显影剂G的堵塞,所以不可能出现在间隙部92中色调剂堆积。
由于不会出现色调剂堆积,所以能够抑制由于累积的堆积色调剂通过任何机制附着到显影辊70而导致的打印图像的浓度变化。
抵压层厚调节构件88的显影剂G沿引导面90回转。因此,防止作用于旋转套筒70A与层厚调节构件88之间的显影剂G上的注压变得大于所需注压。因此,抑制了显影剂G的退化。
由于层厚调节构件88是圆柱形的,所以与截面为矩形的情况相比,安装姿势是安全的并且固定组件简单。
由于层厚调节构件88是磁体,所以层厚调节构件88受到磁辊70B的磁力的磁化。因此,通过磁辊70B的磁力和层厚调节构件88的磁力,来调节显影剂G的层厚。因此,间隙可以制作成比层厚调节构件88是非磁体的情况下的间隙更大。因此,抑制了间隙中异物的累积并且显影剂G的层厚的调节量的调节简单。
另外,由于层厚调节构件88是磁体,所以层厚调节构件88比它是非磁体的情况的构件更加便宜的构件。
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普通从业者应该清楚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还存在大量的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磁体用作层厚调节构件88。然而,这并非是进行特定限制并且非磁体也是可行的。
另外,在上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了显影剂G夹在旋转套筒70A的外周面与引导面90之间的结构(这形成所谓的“楔形”)。然而,这个结构并非是进行特定限制;显影剂G不需要夹在旋转套筒的外周面与引导面之间(例如,见在图4的第3号到第5号中所示的结构)。

Claims (4)

1.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构件,该显影构件包括磁产生构件以及旋转构件,在该磁产生构件上沿周向装配有多个磁体,该旋转构件在其表面承载显影剂的同时绕所述磁产生构件旋转,在该旋转构件的表面上保持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提供的显影剂,并且该旋转构件在旋转移动的同时向形成有静电潜像的图像承载体提供所述显影剂,对所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其中在所述磁产生构件上设置了拾取极和层厚调节极,所述拾取极拾取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提供的显影剂,所述层厚调节极位于相对于所述拾取极在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调节所述显影剂的层厚;
圆柱状层厚调节构件,该圆柱状层厚调节构件设置为与所述显影构件相对,在所述显影构件的旋转轴方向上延伸,抵压保持在所述显影构件的表面的所述显影剂,并调节所述显影剂的层厚,其中所述层厚调节构件被非旋转地支撑,所述层厚调节极设置于沿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的、相对于连接所述层厚调节构件的中心与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的直线的下游侧;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曲面和引导面,该曲面在所述层厚调节构件的与所述旋转构件相反的一侧沿所述层厚调节构件的外周延伸、并且覆盖所述层厚调节构件的一部分,该引导面将通过所述层厚调节构件调节层厚而变得多余的显影剂朝向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引导,
其中,所述引导面设置为,使得沿所述显影构件的所述旋转轴方向观看,所述引导面与在所述引导面的延长线与所述层厚调节构件的交点处的所述层厚调节构件的切线之间形成的角度是至少90°,
其中所述引导面的延长线与所述引导面平行并且接触所述引导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层厚调节构件是磁体。
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承载体,在该图像承载体的表面形成有静电潜像;
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向所述图像承载体提供所述显影剂并且将所述静电潜像可视化为图像;以及
转印构件,该转印构件将形成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所述表面的所述图像转印到转印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显影装置的所述层厚调节构件是磁体。
CN201010503260.2A 2010-03-16 2010-10-09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21933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9741A JP5540787B2 (ja) 2010-03-16 2010-03-16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59741 2010-03-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3393A CN102193393A (zh) 2011-09-21
CN102193393B true CN102193393B (zh) 2015-05-06

Family

ID=44601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3260.2A Active CN102193393B (zh) 2010-03-16 2010-10-09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17161B2 (zh)
JP (1) JP5540787B2 (zh)
CN (1) CN1021933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73394A (ja) * 2010-09-28 2012-04-12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994405B2 (ja) * 2012-06-08 2016-09-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53320B2 (ja) * 2014-01-10 2016-07-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277788B2 (ja) * 2014-03-13 2018-02-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91959B2 (ja) * 2014-03-27 2018-03-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291958B2 (ja) * 2014-03-27 2018-03-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667135B2 (ja) * 2015-02-13 2020-03-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625851B2 (en) 2015-02-13 2017-04-18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2017068075A (ja) * 2015-09-30 2017-04-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87595B2 (ja) 2018-04-04 2022-06-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4419A (en) * 1988-05-09 1991-10-08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6108Y2 (ja) * 1989-10-18 1997-05-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
JPH04350875A (ja) * 1991-05-29 1992-12-04 Konica Corp 現像装置
JPH10198171A (ja) 1997-01-08 1998-07-31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
JPH11167279A (ja) 1997-12-01 1999-06-22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H11338259A (ja) 1998-05-22 1999-12-10 Canon Inc 現像装置
JP2002040799A (ja) * 2000-07-27 2002-02-06 Ricoh Co Ltd 現像ロール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現像装置
CN100421037C (zh) * 2003-01-23 2008-09-24 株式会社理光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3659355B2 (ja) 2003-09-09 2005-06-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373098B2 (en) * 2003-10-20 2008-05-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oner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employing the same
JP2005134734A (ja) * 2003-10-31 2005-05-26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75719A (ja) * 2007-04-26 2008-11-13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像保持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15999A (ja) 2007-11-06 2009-05-2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4419A (en) * 1988-05-09 1991-10-08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40787B2 (ja) 2014-07-02
CN102193393A (zh) 2011-09-21
US20110229216A1 (en) 2011-09-22
JP2011191680A (ja) 2011-09-29
US8417161B2 (en) 2013-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3393B (zh)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EP1998231A1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10058858A1 (en)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238801B2 (en)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an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on an image carrier
JP2007334287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75719A (ja) 現像装置、像保持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9557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243911A1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895827B2 (en) Developer conveyor having three blades
JP2018189819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91469A (ja) 現像装置
JP2004117507A (ja)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78835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7363297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472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52421B2 (ja)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64323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98616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36420A (ja) 現像装置
JP2023095188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00624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25730A (ja) 撹拌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3707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81896A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装置ユニット
JP2024073197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