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8877A -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8877A
CN102178877A CN2011101075196A CN201110107519A CN102178877A CN 102178877 A CN102178877 A CN 102178877A CN 2011101075196 A CN2011101075196 A CN 2011101075196A CN 201110107519 A CN201110107519 A CN 201110107519A CN 102178877 A CN102178877 A CN 102178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preparation
external preparation
scrot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075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8877B (zh
Inventor
孔建
陈守强
郝鑫
万鹏飞
董玉江
韩艳丽
陈晓京
高冲
边晓媛
陈延强
田林林
时维武
张铁峰
段长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 Dexin
Original Assignee
孔建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孔建 filed Critical 孔建
Priority to CN201110107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88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8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8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8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88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马齿苋10~30份,苦参10~30份,蛇床子10~30份,白花蛇舌草10~30份,紫草10~30份,白藓皮10~30份,土茯苓10~30份,败酱草10~30份,黄柏10~30份,乌梢蛇10~15份,狼毒10~15份,白芷10~30份,大黄10~30份,白头翁10~30份,蜈蚣10~15份。本发明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托毒生肌的药物成份,经皮肤透入体内,增强治疗作用,提高了疗效。值得临床推广。本中药发明祛痒快,加快皮肤自身愈合速度,清除皮肤中毒素,提高自身免疫力,并对人体不产生任何副作用,安全有效,能达到祛病强体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阴囊潮湿、瘙痒是指阴囊皮肤表面无任何变化,却出现多汗、潮湿或发凉等异常感觉。阴囊具有一定的舒缩功能,其皮肤中有大量的汗腺,从而可以调节局部的温度,如果阴囊分泌出的汗液不能及时散发,局部温度升高,汗液分泌增加,就会感到阴囊总是湿湿的了,长期多汗潮湿的阴囊容易受产生炎症出现外阴瘙痒难忍。阴囊潮湿、瘙痒属于慢性***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常因慢性***炎导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造成的,如果***炎治疗不当或不彻底,阴囊潮湿、瘙痒是不会消失的。另外,阴囊潮湿是慢性***炎的典型症状之一,也与长期久坐,热的环境中工作以及***有关。如果您是***炎患者,阴囊潮湿就与***炎有关。由于阴囊皮肤皱褶较多,汗腺较多,分泌力强,空气不易流通,穿化纤等紧身内衣裤会使透气情况变得更糟。
阴囊湿疹的原因较复杂,过敏体质的人,精神长期紧张、情绪变化起伏较大的人易患本病;另外,患有一些疾病,如慢性消化***疾病、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常、新陈代谢障碍的人;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也易患本病,如:生活、工作的环境潮湿,空气的湿度比较大;外界刺激,寒冷或炎热,出汗比较多,过度的搔抓等;内裤较紧,或异物磨擦,穿化纤的内裤都可以诱发阴囊湿疹。由于如此复杂的原因,使得湿疹因众多的发病原因和诱发因素交叉在一起而反复发作。阴囊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阴囊皮肤病,俗称“绣球风”、“肾囊风”。它对称发生,常波及整个阴囊,患处奇痒,临程持久,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本病有急生、慢性之分,急性期相当于“糜烂型”,慢性期相当于“干燥型”。本病多见于夏季。阴囊是男子羞于开口的部位,然而,这里的皮肤却又是一个多事的地方,以下疾患常使阴囊发生瘙痒:阴囊湿疹阴囊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出、结痂等多种病征,病人自己感觉灼热和瘙痒。常由于用力搔抓,热水洗烫而出现急性肿胀或糜烂。此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而使皮肤变厚、粗糙、色素沉着、股癣阴囊皮肤出现环状红斑,上有脱屑,有剧烈的痒感。病人多同时患有足癣(俗称脚气)或手癣,并常在阴囊对侧的大腿皮肤上、臀部也有同样的病征。固定型药疹阴囊皮肤的某一部位反复出现圆型水肿性红斑,边缘清楚,有灼热感并伴瘙痒感,常在误服药以后数小时内出现,停药后一周左右渐渐消退,有时留有暗紫色斑,如再次误服同类药可反复发作。
核黄素缺乏性阴囊炎常年食用精白米、精白面、多次搓洗米、食青菜切碎泡洗或者长期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挑食、偏食等等,都会引起核黄素缺乏。它的主要表现是:开始时阴囊微红发亮,以后在阴囊缝两侧发生淡红色斑片,上面粘着鳞屑,不久可出现多个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有不同程度的痒感,常合并出现口角炎、舌炎等。只要服用一周的核黄素片,症状便会明显好转,在改变饮食习惯或胃肠功能正常后,病情也会迅速缓解,但营养状态差时又会复发。上述几种阴囊的常见皮肤病,患者往往不能分清,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所以必须请专科医师诊断,并根据具体病情对症治疗。
阴囊湿疹中医一般分为虚实两种:实者多因湿热下注。由于平素嗜食辛辣肥甘,或阴囊潮湿,汗液浸润,内裤摩擦而致。阴囊可见丘疹、小疮、脓疮,搔破后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等变化,阴囊皮肤红赤、灼痛,虚证多由急性期转变而来,阴囊皮肤增厚,粗糙如草,颜色发黑,瘙痒难忍。对实证的治疗宜清热利湿,虚证则应养血润肤。阴囊湿疹是阴囊最常见的皮肤病,属于过敏反应,也是男子常见的性器官皮肤病,不是性传播性疾病。它俗称“绣球风”、“***”等。十分顽固,患者常因搔抓、不适当刺激引起疼痛或继发感染。阴囊湿疹的原因此较复杂,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过敏体质的人,精神长期紧张、情绪变化起伏较大的人易患本病;另外,患有一些疾病,如慢性消化***疾病、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常、新陈代谢障碍的人,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也易患本病。外部的因素包括:生活、工作的环境潮湿,空气的湿度比较大;外界刺激,寒冷或炎热,出汗比较多,过度的搔抓等;内裤较紧,或异物摩擦,穿化纤的内裤都可以诱发阴囊湿疹。
阴囊湿疹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痛苦难耐的“痒”,尤其是从原本高温潮湿的环境下,脱下裤子接触较凉的温度时,更是让人不得不去抓它,许多人都无法抵抗想要抓的欲望,于是乎,越抓皮肤就一再受伤,然后皮肤就越变越厚,皮肤变厚就又想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临床上治疗这些疾病西医多采用抗过敏、镇静、激素等药物,如皮肤病平、达克宁、皮康王、皮肤病宁酊等。它们大多为西药化学成份配制,对于患病时间较短、症状较轻的患者,这些药物尚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患者来说,这些药物仅存在暂时的止痒作用,根本无治愈的可能。还有一部份患者在长时间反复用药后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这时就连止痒作用也会没有了。
临床上现在采用各种熟知中西药或其合剂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类对皮肤乃至全身会产生副作用,结果是治标不治本,得不偿失。临床上也不乏依然用某些中药医治各种皮肤病,但效果也不尽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西医类固醇类药物对于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患者来说,这些药物仅存在暂时的止痒作用,根本无治愈的可能。还有一部份患者在长时间反复用药后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另外长期应用抗生素,易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导致复发率升高;没有特效的中成药。临床以中医师随病证外方作汤剂口服,以及一些中药洗剂,但治疗效果均不甚理想,存在着可诱发耐药性、复发率高、用药不便、制剂困难等不足。临床迫切需要提供了一种见效快、副作用小、抑菌性强,止痒效果迅速的的治疗阴囊湿疹的药物,能有效解除患者的痛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为:马齿苋10~30份,苦参10~30份,蛇床子10~30份,白花蛇舌草10~30份,紫草10~30份,白藓皮10~30份,土茯苓10~30份,败酱草10~30份,黄柏10~30份,乌梢蛇10~15份,狼毒10~15份,白芷10~30份,大黄10~30份,白头翁10~30份,蜈蚣10~15份。
所述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为:马齿苋10~20份,苦参10~20份,蛇床子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紫草10~20份,白藓皮10~30份,土茯苓10~30份,败酱草10~30份,黄柏10~30份,乌梢蛇10~15份,狼毒10~15份,白芷10~30份,大黄10~30份,白头翁10~30份,蜈蚣10~15份。
所述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为:马齿苋10~30份,苦参10~30份,蛇床子10~30份,白花蛇舌草10~30份,紫草10~30份,白藓皮10~30份,土茯苓10~20份,败酱草10~20份,黄柏10~20份,乌梢蛇10~15份,狼毒10~15份,白芷10~20份,大黄10~20份,白头翁10~20份,蜈蚣10~15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擦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先将狼毒、乌梢蛇和蜈蚣放入乙醇中加热提取三次,将提取液静静置备用;
再将所述其余组份按配比混合,加水煎煮3次,每次1-2小时,将煎煮液混合;
然后将上述两种提取液混合后,加热浓缩冷却,用时直接涂抹于患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外用药物为膏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狼毒、乌梢蛇和蜈蚣用乙醇提取;
将其他组份粉碎后放入乙醇内浸泡,提取;
将上述两种提取物浓缩,掺入凡士林或蜂蜡制成膏剂。
所述步骤a中,可以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比将狼毒、乌梢蛇和蜈蚣用乙醇浸泡,后70~85℃热提取,所用乙醇用量为狼毒、乌梢蛇和蜈蚣三种药材总重量的10倍量;加热浓缩乙醇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的浓缩液,静置备用;
所述步骤b中,可以将其余所述组份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细粉过筛后放入耐酸碱浸渍锅内,在常温常压下,与乙醇共同浸渍10~15天,将浸渍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然后与前述浓缩液混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外用药物为凝胶剂型,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药物切碎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内,加入水浸泡30~40 分钟, 煎煮两次,每次30~45分钟,将两次煎煮液合并过滤, 滤液减压浓缩,静置沉淀24~48小时;
吸取上清液, 加热至40~50℃后搅拌均匀,在常压下浓缩成重量份数比为500份的浓缩溶液;
加入基质,静置、凝固成胶状。
所述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药物所述基质选自:聚山梨酯-80、三乙醇胺、丙二醇,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泊洛沙姆、聚乙二醇、羊毛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的剂型,包括:酊剂、膏剂、粉剂、散剂、坐浴剂、洗液剂、凝胶剂和喷雾剂。
本发明外用散剂可直接用温水冲泡作为坐浴药液使用。
本发明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托毒生肌的药物成份, 经皮肤透入体内, 增强治疗作用, 提高了疗效。值得临床推广。本中药发明祛痒快,加快皮肤自身愈合速度,清除皮肤中毒素,提高自身免疫力,并对人体不产生任何副作用,安全有效,能达到祛病强体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阴囊湿疹中医一般分为虚实两种:实者多因湿热下注。由于平素嗜食辛辣肥甘,或阴囊潮湿,汗液浸润,内裤摩擦而致。阴囊可见丘疹、小疮、脓疮,搔破后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等变化,阴囊皮肤红赤、灼痛,虚证多由急性期转变而来,阴囊皮肤增厚,粗糙如草,颜色发黑,瘙痒难忍。对实证的治疗宜清热利湿,虚证则应养血润肤。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 “诸久疮者, 内热外虚, 为风湿所乘, 则头面身体皆生疮”。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补充了饮食不当, 内生湿热之病因。《灵枢·决气》中记载: “上焦开发, 宣五谷味, 熏肤、充身、泽毛, 若雾露之溉, 是谓气。”《素问·五脏生成篇》说: “肺之合皮毛, 其荣毛也。”故肺气虚时则皮肤失去滋养而致干燥无光泽、毛发枯槁, 甚则湿疹。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湿疹乃“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是指肺脾气虚, “标实”是指风、湿、热三邪为患, 据此采用“内外同治”之法。本发明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托毒生肌的药物成份, 经皮肤透入体内, 增强治疗作用, 提高了治“标”的疗效。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认为, 湿疹的内因是脾虚为湿热所困, 运化失职;外因是感受湿热之邪, 充于腠理。久病则正虚邪恋, 脾虚湿困, 或血虚生风生燥, 风燥郁结, 肌肤失荣。西医认为本病病因复杂, 一般认为是***反应所致疾病, 可由***反应、疾病因素、神经功能障碍及内分泌等因素引起。临床上中医治疗分湿热型、血虚风燥型和脾虚湿困型, 以往对阴囊湿疹的中医治疗往往忽视全身治疗, 而只重视局部治疗, 单纯以中药外用熏洗治疗为主, 这种方法实践证明效果不佳, 症状或可缓解但很容易复发, 故而阴囊湿疹的中医治疗应以全身辨证施治为本, 结合局部治疗。对于瘙痒糜烂较重的病人,适当应用西医的抗过敏药物能迅速缓解患者症状, 减少病人痛苦, 增加疗效为肝肾亏损、肾精亏虚,故采用标本兼治的原则。在内补益肝肾,培补肾精壮其肾源。
方中苦参又名山槐子,性寒,味苦,入心、脾、肾三经,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苦参在抗病毒、抗菌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并有降低细菌含量的功能,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目的; 黄柏,苦寒,清热燥湿,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有明显抗菌作用; 白花蛇舌草、败酱草、紫草,白藓皮苦寒,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配伍黄柏加强除湿止痒的功效; 蛇床子、土茯苓、马齿苋能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白芷清热解毒,养血活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修复萎缩粘膜,增强粘膜抗损伤能力,使局部炎症消失,乌梢蛇、蜈蚣、狼毒以毒攻毒,少量外用能去腐生肌之良药,止痒生肌;诸药配伍, 乘热熏洗阴囊, 使局部症状缓解最终治愈。
蛇床子性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主治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阴囊湿疹,是妇科外用良药。《本草经疏》载:蛇床子,味苦平;《别录》辛甘无毒;今详其气味,当 必兼温燥,阳也。故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除痹气,利关节,恶疮。《别录》温中下气,令妇人子服热,男子阴强,令人有子。盖以舌能除湿,温能散寒,辛能润肾,甘能益脾,故能除妇人男子一切虚寒湿所生病。寒湿既除,则病去,性能益阳,故能已疾,而又有补益也。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中国药典》载黄柏清热燥湿之力,与黄芩、黄连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湿热为佳。
苦参性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阴囊湿疹,常与黄柏结合使用,是治疗***炎的外用妇科良药。
白花蛇舌草又叫蛇舌草、二叶、竹叶菜、蛇利草。味微苦,甘,寒。入胃、大肠、小肠经,苦寒清热解毒,甘寒清利湿热,对痈肿、咽痛、蛇伤等有较强的解毒消痈作用。一般用于治疗疮毒、咽喉肿痛、肠痈腹痛、毒蛇咬伤,也用于热淋涩痛、小便不利。是拔毒祛湿的良药。
败酱草性味苦平,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破瘀的功效。能医肠痈、下痢、赤白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入胃、大肠、肝经。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能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拘挛疼痛、瘰疬、疮疡。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鲜皮、地肤子、苦参、苍术等配伍同用。
紫草性寒,味甘、咸。归心、肝经。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真菌性皮肤病、水火烫伤。清热凉血,用于麻疹,热病癍疹,真菌性皮肤病,尿血,血淋,血痢,疮疡,解丹毒。《本草正义》载:紫草,气味苦寒,而色紫入血,故清理血分之热。古以治脏腑之热结,后人则专治痘疡,而兼疗癍疹,皆凉血清热之正旨。
白藓皮性寒,味苦。主治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真菌性皮肤病、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常配合苦参、地肤子等药同用。《本草原始》载其:"治一切疥癞、恶风、疥癣、杨梅、诸疮热毒。"
马齿苋酸,寒。归肝、大肠经。适用于痢疾、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真菌性皮肤病,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开宝重定新本草》:“马齿苋,服之长年不白。”《本草经疏》:“长年不白,总言其凉血益血,疾去身轻之功耳。”
白芷: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用于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日华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
狼毒辛、苦,平。有毒。散结,逐水,止痛,杀虫。用于水气肿胀,***结核;外用治疥、癣,杀蝇、蛆" 。《本经》载其:主咳逆上气,破积聚,饮食,寒热,水气,恶疮,鼠瘘疽蚀,蛊毒。狼毒少量外用起杀菌,刺激皮肤再生能力的作用。
乌梢蛇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眼镜蛇、蝮蛇均为有毒蛇,祛风湿、通经络作用较强,乌梢蛇与二者同用,其效尤佳。用于风湿痹痛或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脊柱炎等。乌梢蛇有祛风除湿和解毒作用,对于荨麻疹、湿疹脓疮也有一定预防或治疗效果。
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抗菌作用:白头翁鲜汁、煎剂、乙醇提取物等于体外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沙门菌等的生长.白头翁抗菌有效成分为原白头翁素及白头翁素, 前者的MIC对大肠杆菌为1.2×105~3×105、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67×105、志贺痢疾杆菌为1.67×10-8、结核杆菌为2.5×10-8, 其他一些细菌在1.67×105~2.5×10-5之间.白头翁素对白喉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之MIC在8×10-5~2×10-6之间。
蜈蚣咸、辛,温。有毒。归肝、脾、肺经辛,温;有毒。归肝经。功能主治,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蜈蚣的毒性对皮肤恶疮,皮炎有较好的拔毒功效。
治疗中, 本发明任宗古而不泥古, 内服与外治、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以补肝肾为本, 兼用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外洗为标内外合用, 从而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外用散剂制备方法包括:取马齿苋1000g,苦参1000g,蛇床子1000g,白花蛇舌草1000g,紫草1000g,白藓皮1000g,土茯苓1000g,败酱草1000g,黄柏1000g,乌梢蛇1000g,狼毒1000g,白芷1000g,大黄1000g,白头翁1000g,蜈蚣1000g,选购配方中的药材,除杂质,加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加热煮沸4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30分钟,再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30分钟,过滤。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90℃,烘干后冷却,一起研末成细粉状。以每袋10g分袋入塑料袋中,即成坐浴剂。药剂用法:治疗时,取本品10g加入温开水2000毫升坐浴,使药液浸泡病变位20至30分钟,每日一次。每5天一疗程。
本发明外用膏剂:
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比将狼毒1500g、乌梢蛇1500g和蜈蚣1500g用乙醇浸泡,后70~85℃热提取,所用乙醇用量为狼毒、乌梢蛇和蜈蚣三种药材总重量的10倍量;加热浓缩乙醇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的浓缩液,静置备用;将其余组份马齿苋1500g,苦参1500g,蛇床子1500g,白花蛇舌草1500g,紫草1500g,白藓皮1500g,土茯苓1500g,败酱草1500g,黄柏1500g,白芷1500g,大黄1500g,白头翁1500g,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细粉过筛后放入耐酸碱浸渍锅内,在常温常压下,与乙醇共同浸渍10~15天,将浸渍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然后与前述浓缩液混和。将上述两种提取物浓缩,掺入凡士林或蜂蜡制成膏剂。
蜂蜡为蜜蜂分泌的蜡,具有收涩、敛疮、生肌、止痛的功能,外用于溃疡不敛、臁疮糜烂、创伤、烧烫伤等,抑制局部组织炎症,促进组织细胞生长,加速溃疡皮肤的愈合。药理试验证明蜂蜡提取液对幼虫芽孢杆菌、蜂窝杆菌具有平行的抗菌作用。蜂蜡常用作中成药的赋型剂及外用油膏的基质。蜂蜡作为软膏剂的基质入药能调节软硬度,提高药物的释放与吸收。在本发明的中药软膏剂中,蜂蜡在发挥收敛、生肌止痛药效的同时,也充当基质的作用。
本发明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药物马齿苋1500g,苦参1500g,蛇床子1500g,白花蛇舌草1500g,紫草1500g,白藓皮1500g,土茯苓1500g,败酱草1500g,黄柏1500g,白芷1500g,大黄1500g,白头翁1500g,狼毒1500g、乌梢蛇1500g和蜈蚣1500g,切碎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内,加入水浸泡30~40 分钟, 煎煮两次,每次30~45分钟,将两次煎煮液合并过滤, 滤液减压浓缩,静置沉淀24~48小时;吸取上清液, 加热至40~50℃后搅拌均匀,在常压下浓缩成重量份数比为500份的浓缩溶液,加入基质,静置、凝固成胶状。所述基质选自:聚山梨酯-80、三乙醇胺、丙二醇,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泊洛沙姆、聚乙二醇、羊毛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般所用基质可为: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羊毛脂、聚乙二醇,药细粉与基质的配比为1∶2~1∶4,优选为1∶3,或采用泊洛沙姆poloxamer作为基质,其已被广泛用作栓剂的亲水性基质,具有以下优点:比其他基质的溶解度柔和、快速,载药量也较高。
本发明擦剂的制备方法:
先将狼毒1500、乌梢蛇1500g和蜈蚣1500g放入乙醇中加热提取三次,将提取液静静置备用;
再将所述其余组份马齿苋1500g,苦参1500g,蛇床子1500g,白花蛇舌草1500g,紫草1500g,白藓皮1500g,土茯苓1500g,败酱草1500g,黄柏1500g,白芷1500g,大黄1500g,白头翁1500g,按配比混合,加水煎煮3次,每次1-2小时,将煎煮液混合;然后将上述提取液混合后,加热浓缩成糊状,用时直接涂抹于患处。
毒理学试验: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发明散剂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作用及强度
二、材料和方法:
1.受试物:本发明散剂;性状:黑褐色粉状
2.样品前处理:称取15份样品,加入500ml开水,浸泡 2小时,作为原液。
3.试验动物:壹级昆明种小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18 -22克;由山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三、试验方法:(一次最大限量法)
选健康成年小鼠20只,体重18-22克,雌、雄各半,剂量设计雌性为6000m份/k份BW,雄性为6000m份/k份BW,按0.1ml/10份BW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灌胃前动物禁食12小时,自由饮水。灌胃后给予正常饮食,观察二周,记录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
四、试验结果:
14天观察期内,受试动物无异常反应,无死亡,尸检未见异常。雌、雄性小鼠急性经口LD 50 大于5000m份/k份/BW。
五、结论: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1999)中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定,本发明散剂属实际无毒级。
蓄积毒性试验报告
一、试验方法:(剂量递增蓄积系数法)
实验材料:同上,为昆明小鼠。选用20只健康小鼠,雌、雄各10只,剂量设计每4天为一期,每期剂量分别为0.10LD 50 、0.15LD 50 、0.22LD 50 、0.34LD 50 、0.50LD 50 ,此样品的雌性、雄性小鼠的LD 50 均为5000m份/k份BW(五个剂量为500、750、1100、1700、2500m份/k份BW)。每4天称体重一次,调整给药量,按0.1ml/10份BW经口灌胃。20天后,动物无死亡情况发生,试验结束,计算蓄积系数。
二、试验结果:
按递增剂量给受试物20天手,雌性、雄性动物均无死亡情况发生。计算得出蓄积系数大于5。
三、小结: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1999)中蓄积毒性分级标准判定,本发明散剂对小鼠蓄积毒性属弱蓄积毒性。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检测膏剂对实验动物皮肤的刺激/腐蚀作用和强度
二、材料和方法:
1.受试物:名称:本发明膏剂
2.实验动物:壹级大耳白种家兔,4只,雌性,体重2.1-2.3k份;由山东医学院生物系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3.试验方法:
选用皮肤完好的健康家免4只,于试验前24小时将其背部脊柱两侧被毛剪掉,去毛面积左、右各约3cm×3cm。试验时取受试物0.2ml涂于2.5cm×2.5cm的二层纱布上,敷贴于一侧去毛皮肤表面,油纸覆盖,胶布固定。另一侧皮肤作为空白对照。封闭4小时后,去除覆盖物,并用温水清洗去残留受试物,于去除受试物后的1、24和48小时观察涂抹部位皮肤反应,并评分。
三、实验结果:实验动物皮肤未出现任何红斑,红肿,发炎现象。
四、小结:根据《消毒技术规范》(1999)中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判定,本发明软膏剂对动物皮肤刺激强度属无刺激性。 、
本发明的多次皮肤刺激试验检测结果如下(以膏剂为主):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饲养环境室温22℃±2℃,相对湿度:60%-70%。
2、试验动物:日本大耳白兔;动物级别:普通级;4只,雄性;体重2 kg-3kg。
3、动物来源:山东医学院生物试验室提供
(二)、方法 1、检验依据:***《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第6.4条“多次皮肤刺激试验”。 2、样品处理方法:用送检样品直接作为受试物。3、试验步骤:试验前24h,用儿童理发器去除动物背部脊柱两侧的毛,去除范围3cm× 3cm。取受试物本发明膏剂0.5mL,涂抹在动物一侧去毛皮肤上,另一侧作为对照,涂抹面积2.5cm×2.5cm;每天涂抹一次,连续涂抹14d。每次涂抹剪毛、清除残留受试物。1h后观察结果,参照《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评分。
(三)、结果
所有动物在14天涂抹过程中,受试皮肤未出现红斑及水肿现象。受试动物多次皮肤刺激反应平均每天每只动物积分均值为“0”。
其它测试结果:在20-21℃水浴条件下,经三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酊剂1.50%溶液作用20min,对白色念珠菌(ATCC10231)杀灭率为99.90%、3.00%溶液作用10min杀灭率为99.94%,1.5%溶液作用15min,对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杀灭率均为99.94%。
药效学试验
实验材料:
1、受试物及药品:(1)本发明外用膏剂 (2)、扑尔敏,昆明制药厂生产,批号为941105;(3)、乌蛇止痒丸,广州中药一厂生产,批号为94080053;皮炎平软膏,三九制药厂生产 2、动物:昆明种小鼠,普通级体重18~24g,山东医科大学动物室提供;Wistar大鼠,普通级,体重150~350g,山东大学生物实验动物室提供;豚鼠,体重200~300g,山东医科大学动物室提供。动物雌雄均用。
实验方法及结果:
一、对药物所致动物皮肤瘙痒的作用
1、对右旋糖酐致小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小鼠50只,随机分组5组:(1)空白对照组(蒸馏水20ml/kg,ig);(2)、扑尔敏对照组(4mg/kg,ig);(3)、乌蛇止痒丸对照组(2g/kg,以药丸重量计,下同,ig); (4)、本发明药物低剂量组(4.5g/kg,以生药量计,下同,ig);(5)、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9g/kg,ig)。各组小鼠分别ig给药或蒸馏水1次,30min后,iv右旋糖酐1.25mg/kg,记录20分钟内每只小鼠瘙痒发生的总次数及持续总时间。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皮肤瘙痒有明显止痒作用,见表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1  本发明药物对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皮肤瘙痒的影响(X±SD)
组别 剂量 动物数 瘙痒次数  瘙痒持续时间(秒)
空白对照 10 28.8±6.7 164.5±30.5
扑尔敏 4mg/kg 10 6.5±3.6***  12.1±3.3***
乌蛇止痒丸 2g/kg 10 11.7±6.1***  34.0±15.6***
本发明药物低剂量组 4.5g/kg 10  23.2±4.6* 64.8±31.6*
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 9g/kg 10 20.2±3.7***  55.7±32.1***
与空白对照组作t检验, * P>0.05, *** P<0.01
2、对组胺致豚鼠瘙痒的影响
豚鼠50只,每只豚鼠后右足背剃毛,并用砂纸擦伤皮肤,面积约1 cm 2 ,随后动物随机分组:(1)空白对照组(10ml/kg,ig);(2)扑尔敏对照组(4mg/kg, ig);(3)乌蛇止痒丸对照组(1g/kg,ig);(4)本发明药物外用膏剂低剂量组(2.3g/kg,ig);(5)本发明药物外用膏剂高剂量组(4.5g/kg,ig)。每只豚鼠灌胃给药1次,30分钟后,在后右足创面滴0.01%组胺液,此后每隔3分钟依0.01%、0.02%、0.03%、0.04%……递增浓度,每次均为0.05ml/只,直致出现豚鼠回头舔后右足,以最后出现豚鼠回头舔后右足时所给予的组胺总量为致痒阈。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4.5g/kg剂量组可明显提高致痒阈,见表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2  本发明药物对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反应的影响(X±SD)
组别 剂量 动物数  致痒阈(组胺总量,μg)
空白对照组 10  57.0±95.1
扑尔敏 4mg/kg 10 237.9±47.4***
乌蛇止痒丸 1g/kg 10 181.0±106.7**
本发明药物低剂量组 2.3g/kg 10  155.0±102.4*
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   4.5g/kg 10 208.3±86.8***
与空白对照组作t检验, * P>0.05, ** P<0.05, *** P<0.01
二、本发明药物对二甲亚砜致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的作用
豚鼠50只,随机分5组:(1)空白对照组(10ml/kg,ig);(2)扑尔敏对照组(4 mg/kg,ig);(3)乌蛇止痒丸对照组(1g/kg,ig);(4)本发明药物外用膏剂低剂量组(2.3g/kg, ig);(5)本发明药物外用膏剂高剂量组(4.5g/kg,ig)。各组每只豚鼠灌胃给药1次,30分钟后,右耳两面外涂80%二甲亚砜(无水乙醇配制)50μl,此后于1小时、3小时用游标卡尺测量耳廓4个点的厚度,求出平均值,减去外涂二甲亚砜前4个点的平均值,差值为豚鼠耳廓肿胀值。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4.5g/kg剂量组对二甲亚砜致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有对抗作用,见表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本发明药物对二甲亚砜所致豚鼠耳肿的影响(X±SD)
Figure 193047DEST_PATH_IMAGE001
与空白对照组作t检验, * P>0.05, ** P<0.05, *** P<0.01
三.对小鼠尾静脉感染绿脓杆菌的作用
取健康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即空白对照组、皮炎平对照组、本发明药物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临床分离的绿脓杆菌,预试后以1×10-1浓度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0.2ml,小鼠感染绿脓杆菌同时涂抹皮炎平对照组和本发明药物组(5g生药/kg),连续给药3天,观察记录7天,空白对照组每天灌胃1%CMC-Na溶液0.8ml共3天,记录7天;结果见表4。
表4 对小鼠尾静脉感染绿脓杆菌的作用
Figure 822742DEST_PATH_IMAGE003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表示零;由上表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药物组具有更好的药理作用。
临床资料
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年龄在18~60 岁之间,平均35 岁; 病程最短7 天, 最长2 年。临床辨证分三型, 其中湿热型58 例、血虚风燥型28 例、湿困脾胃型14 例。
2  治疗方法
2.1  中医辨证治疗
2.1.1  湿热型 阴囊周围皮肤出现大片红斑, 或有密集形似粟粒大小丘疹, 可见点状糜烂, 有浆液渗出, 伴有瘙痒或灼热烧痛感, 口渴欲饮, 大便干结, 小便短少, 或兼有饮食不佳, 胸闷, 倦怠无力, 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治法: 清热利湿,
2.1.2  血虚风燥型 病程日久, 局部皮肤干燥, 变厚或有鳞屑样脱皮, 皮肤成苔藓样变, 昼夜痒甚, 伴头晕乏力, 舌淡红苔薄白, 脉濡细无力。治法: 养血祛风止痒.
2.1.3  湿困脾胃型 多为湿疹未能及时正确治疗, 拖延日久而成, 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 仅有少数水疱糜烂,兼有饮食不佳, 倦怠无力, 舌淡苔白腻, 脉滑。
2.2  治法
中药坐浴 外用坐浴治疗以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为主,方用: 马齿苋15g,苦参10g,蛇床子15g,白花蛇舌草15g,紫草10g,白藓皮10g,土茯苓10g,败酱草15g,黄柏15g,白芷15g,大黄10g,白头翁10g,狼毒2g、乌梢蛇3g和蜈蚣5g,水煎取汁温水坐浴15 分钟, 每日2 次。
2.3  西医治疗
对湿疹广泛, 瘙痒剧烈者可给予抗过敏治疗, 可用葡萄糖酸钙静推或美能注射液静脉推注, 口服可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 如氯雷他定等。外用硝酸咪康唑乳膏。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 皮损完全消退, 症状消失; 显效: 瘙痒消失, 皮损面积消退> 70 %; 有效: 瘙痒基本消失,皮损面积消退50 %~70 %; 无效: 仍感瘙痒, 皮损面积缩小< 50 % , 甚至增加。
3.2  治疗效果 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n ( %) ]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50 41(82) 5(10) 3(6) 1(2) 98
对照组 50 21(42) 14(28) 7(14) 8(16) 84
具体实施例1:王某, 男, 32 岁。2008 年5 月就诊。患者诉近一年来阴囊潮湿,瘙痒反复发作, 加剧15天。伴食欲不振, 大便干。查体: 见右小腿前内侧及阴囊处皮肤增厚粗糙, 脱屑, 色素较深,有明显抓痕,血痕明显。舌边尖红, 苔黄腻, 脉细数。诊断为:湿热型阴囊湿疹。外用:马齿苋15g,苦参10g,蛇床子15g,白花蛇舌草15g,紫草10g,白藓皮10g,土茯苓10g,败酱草15g,黄柏15g,白芷15g,大黄10g,白头翁10g,狼毒2g、乌梢蛇3g和蜈蚣5g,每天坐浴2次,2 疗程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具体实施例2: 肖某,男,48岁,2009年1月就诊,主诉:喜食辣,有痔疮,慢性***炎,感觉阴囊潮湿,晚上睡觉奇痒,挠破,瘙痒反复发作, 加剧10 天,阴囊周围皮肤出现大片红斑, 或有密集形似粟粒大小丘疹, 可见点状糜烂, 有浆液渗出, 伴有瘙痒或灼热烧痛感, 口渴欲饮, 大便干结, 小便短少, 诊断为:血虚风燥型阴囊湿疹。外用:马齿苋10g,苦参15g,蛇床子10g,白花蛇舌草10g,紫草10g,白藓皮15g,土茯苓10g,败酱草15g,黄柏15g,白芷10g,大黄10g,白头翁10g,狼毒3g、乌梢蛇3g和蜈蚣4g,每天坐浴2次,忌食辛辣、燥热等食物。15天后瘙痒停止,用药2个疗程巩固,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3:戴某,男,52岁,一直体弱,面黄肌瘦,早年有阴囊湿疹未能及时正确治疗,慢性***炎严重, 拖延日久而成, 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 仅有少数水疱糜烂,兼有饮食不佳, 倦怠无力, 舌淡苔白腻, 脉滑。诊断为湿困脾胃型阴囊湿疹。外用:马齿苋15g,苦参15g,蛇床子10g,白花蛇舌草10g,紫草15g,白藓皮15g,土茯苓10g,败酱草15g,黄柏15g,白芷10g,大黄15g,白头翁10g,狼毒3g、乌梢蛇3g和蜈蚣4g,,每天坐浴2次, 15天后瘙痒停止,用药4个疗程巩固,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Claims (10)

1.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马齿苋10~30份,苦参10~30份,蛇床子10~30份,白花蛇舌草10~30份,紫草10~30份,白藓皮10~30份,土茯苓10~30份,败酱草10~30份,黄柏10~30份,乌梢蛇10~15份,狼毒10~15份,白芷10~30份,大黄10~30份,白头翁10~30份,蜈蚣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马齿苋10~20份,苦参10~20份,蛇床子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紫草10~20份,白藓皮10~30份,土茯苓10~30份,败酱草10~30份,黄柏10~30份,乌梢蛇10~15份,狼毒10~15份,白芷10~30份,大黄10~30份,白头翁10~30份,蜈蚣10~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马齿苋10~30份,苦参10~30份,蛇床子10~30份,白花蛇舌草10~30份,紫草10~30份,白藓皮10~30份,土茯苓10~20份,败酱草10~20份,黄柏10~20份,乌梢蛇10~15份,狼毒10~15份,白芷10~20份,大黄10~20份,白头翁10~20份,蜈蚣10~15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的剂型为擦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先将狼毒、乌梢蛇和蜈蚣放入乙醇中加热提取三次,将提取液静静置备用;
再将所述其余组份按配比混合,加水煎煮3次,每次1-2小时,将煎煮液混合;
然后将上述提取液混合后,加热浓缩,用时直接涂抹于患处。
5.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为膏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狼毒、乌梢蛇和蜈蚣用乙醇提取;
将其他组份粉碎后放入乙醇内浸泡,提取;
将上述两种提取物浓缩,掺入凡士林或蜂蜡制成膏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比将狼毒和乌梢蛇用乙醇浸泡,后70~85℃热提取,所用乙醇用量为狼毒、乌梢蛇和蜈蚣三种药材总重量的10倍量;加热浓缩乙醇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的浓缩液,静置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其余所述组份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细粉过筛后放入耐酸碱浸渍锅内,在常温常压下,与乙醇共同浸渍10~15天,将浸渍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然后与前述浓缩液混和。
8.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为凝胶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药物切碎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内,加入水浸泡30~40 分钟, 煎煮两次,每次30~45分钟,将两次煎煮液合并过滤, 滤液减压浓缩,静置沉淀24~48小时;
吸取上清液, 加热至40~50℃后搅拌均匀,在常压下浓缩成重量份数比为500份的浓缩溶液;
加入基质,静置、凝固成胶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选自:聚山梨酯-80、三乙醇胺、丙二醇,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泊洛沙姆、聚乙二醇、羊毛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10.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的剂型为:酊剂、膏剂、粉剂、散剂、坐浴剂、洗液剂、凝胶剂或喷雾剂。
CN201110107519A 2011-04-28 2011-04-28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8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07519A CN102178877B (zh) 2011-04-28 2011-04-28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07519A CN102178877B (zh) 2011-04-28 2011-04-28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8877A true CN102178877A (zh) 2011-09-14
CN102178877B CN102178877B (zh) 2012-09-05

Family

ID=44565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075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8877B (zh) 2011-04-28 2011-04-28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887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6881A (zh) * 2012-11-14 2013-04-03 原晓红 治疗湿疹的中药汤剂
CN103721141A (zh) * 2013-12-30 2014-04-16 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慢性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1268A (zh) * 2015-07-20 2015-10-14 青岛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慢性阴囊湿疹的护理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4166A (zh) * 2015-07-20 2015-10-21 青岛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护理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15428A (zh) * 2018-08-13 2018-11-16 宁显军 一种皮肤病治疗制剂及其用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7112B (zh) * 2012-12-28 2014-10-22 张永胜 一种预防和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8395A (zh) * 2000-04-19 2001-10-24 黄波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8395A (zh) * 2000-04-19 2001-10-24 黄波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11231 戴光敏 ***中医治疗近况 81-82 1-10 第17卷, 第2期 2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6881A (zh) * 2012-11-14 2013-04-03 原晓红 治疗湿疹的中药汤剂
CN103721141A (zh) * 2013-12-30 2014-04-16 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慢性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1268A (zh) * 2015-07-20 2015-10-14 青岛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慢性阴囊湿疹的护理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4166A (zh) * 2015-07-20 2015-10-21 青岛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护理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15428A (zh) * 2018-08-13 2018-11-16 宁显军 一种皮肤病治疗制剂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8877B (zh) 2012-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8894B (zh)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4166B (zh) 一种治疗小儿皮炎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2091203B (zh) 一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173B (zh) 一种治疗皮炎、湿疹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804B (zh) 一种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55738B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1131A (zh) 一种治疗妇女慢性***的中药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663B (zh) 一种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877B (zh)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18600B (zh) 一种治疗细菌或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5026A (zh) 一种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572A (zh) 一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9626A (zh) 中药复方制剂舒阴液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3860978B (zh)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74788A (zh) 一种治疗妇女肝火湿热型带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814A (zh) 一种治疗滴虫性***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712B (zh) 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CN104324125B (zh)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6465A (zh) 一种治疗妇女慢性***的中药化瘀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6824B (zh) 一种治疗寒湿血瘀阻络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781B (zh)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538A (zh) 一种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8633A (zh) 一种治疗寻常性痤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1138A (zh)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31578C (zh) 一种治疗***增生的中药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 DEXI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ONG JIAN

Effective date: 201206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hang Dexin

Inventor before: Kong Jian

Inventor before: Chen Yanqiang

Inventor before: Tian Linlin

Inventor before: Shi Weiwu

Inventor before: Zhang Tiefeng

Inventor before: Duan Changli

Inventor before: Chen Shouqiang

Inventor before: Hao Xin

Inventor before: Wan Pengfei

Inventor before: Dong Yujiang

Inventor before: Han Yanli

Inventor before: Chen Xiaojing

Inventor before: Gao Chong

Inventor before: Bian Xiaoyu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64006 YANTAI, SHANDONG PROVINCE TO: 276000 LINYI, SHANDONG PROVINCE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KONG JIAN CHEN SHOUQIANG HAO XIN WAN PENGFEI DONG YUJIANG HAN YANLI CHEN XIAOJING GAO CHONG BIAN XIAOYUAN CHEN YANQIANG TIAN LINLIN SHI WEIWU ZHANG TIEFENG DUAN CHANGLI TO: SHANG DEX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26

Address after: 276000 No. 187, Kai Yang Road, Lanshan District, Shandong, Linyi

Applicant after: Shang Dexin

Address before: 264006 No. 92,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Zhujianglu Road

Applicant before: Kong Jia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