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0443A - 用于在即时消息用户和短消息服务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即时消息用户和短消息服务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0443A
CN102150443A CN2009801369152A CN200980136915A CN102150443A CN 102150443 A CN102150443 A CN 102150443A CN 2009801369152 A CN2009801369152 A CN 2009801369152A CN 200980136915 A CN200980136915 A CN 200980136915A CN 102150443 A CN102150443 A CN 102150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msisdn
message
text message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69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50443B (zh
Inventor
E·叶海弗
Y·韦斯
A·斯劳特斯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riginal Assignee
Microsof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soft Corp filed Critical Microsof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50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0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50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0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8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6Format adaptation, e.g. format conversion or compr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路由***经由即时消息(IM)服务从用户那里接收IM。IM包含与IM用户相关联的源地址和与IM用户的“好友”列表中的联系人相关联的目的地地址。向IM用户分配了临时移动设备号码。IM被转换为适于经由短消息服务向所选联系人的移动设备递送的文本消息,其中,分配给IM用户的临时移动设备号码是文本消息的源地址。在接收到文本消息时,联系人可以编写回复文本消息并经由临时移动设备号码将其发送到IM用户。回复文本消息基于分配给IM用户的临时移动设备号码经由IM服务被路由给IM用户。

Description

用于在即时消息用户和短消息服务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和方法
背景
即时消息(IM)应用程序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因为它们可使用户使用诸如PDA、蜂窝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之类的常规的移动和固定计算设备来交换文本消息。通常,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可使用户能够访问联系人列表,以快速地启动与选定的朋友、同事或其他用户的消息会话。每一个联系人都与可使消息传送基础结构将消息路由到指定用户的标识符相关联。另外,消息传送应用程序提供在场信息,以允许用户确定哪些联系人当前在线。
IM可使用户与其他IM服务用户通过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或网络的集合几乎即时地发送和接收消息。IM服务是由诸如“微软”公司之类的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连接到因特网的计算机可以使用客户端应用程序来访问IM服务。客户端应用程序可被实现为本地客户端或基于浏览器的客户端。本地客户端是存储在计算机上并提供允许用户访问IM服务的界面的程序。基于浏览器的客户端一般是由web服务器所提供的程序。从服务器加载的界面允许用户访问IM服务。IM服务被提供给IM服务域,该域由具有IM服务的帐户的实体组成。
为使用IM,用户通过提供包括用户标识符、密码以及信使联系人列表的帐户信息来建立帐户。然后需要用户提供用户标识符和密码登录服务。在利用用户的帐户信息确认登录信息之后,特定客户端(本地的或者基于浏览器的)显示表明用户的在场状态、信使联系人列表和每个联系人的在场状态的界面。在场状态是表面实体是在线还是离线的状态指示。在另一实例中,在场状态可以有“繁忙”、“离开”、“出去吃午餐”状态,或其他状态。如果诸如用户或用户的信使联系人列表上的联系人之类的实体登录到IM服务内的信使服务器,那么,该实体的在场状态就是“在线”。否则,该实体的在场状态就是“离线”。
用户可以从IM界面所显示的IM消息联系人列表选定一个联系人来启动谈话。一旦选定,与每一个谈话成员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程序都提供一个谈话窗口。在某些IM***中,与谈话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程序接收彼此的直接联系人信息以在它们之间提供直接通信。在其他IM服务中,每一个谈话成员的客户端应用程序通过IM***彼此连接。当一个谈话成员发送消息时,IM***接收该消息,查找收件人成员的计算机位置和向特定计算机路由该消息。诸如“WINDOWS LIVE MESSENGER”之类的IM服务使用此方法。即时消息(IM)服务通常是限于一个特定消息传送服务/网络的用户之间的交互,虽然某些服务提供多个服务/网络之间的相互连接。
短消息服务(SMS)是一种可使用户能够通过通信网络交换短文本消息的服务。文本消息可以发自各种来源,诸如通过被配置成交换文本消息的移动设备(例如,移动电话、PDA、等等)。SMS是存储和转发服务,即,文本消息不是直接从发件人发送到收件人,而是始终通过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SMSC通过经由每一个设备的移动站国际订户目录号码(MSISDN)在移动用户之间路由文本消息,来处理和管理文本消息。
概述
本技术的一方面是允许用户通过不同的消息传送服务进行通信。只作为示例,第一用户可以从他们的“好友”列表选定一个联系人,编写IM并将IM发送到该联系人。如果“好友”是离线的,则他将通过SMS在他的移动设备上作为文本消息来接收IM。即时消息包含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等。IM的源地址是与IM用户相关联的标识符。IM的目的地地址是与所选联系人相关联的标识符。在一个实施例中,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包括IM标识符(例如,电子邮件地址、昵称等等)。
为了使联系人通过SMS接收文本消息,路由***将IM转换为文本消息。文本消息格式也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然而,文本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包括移动设备号码(例如,MSISDN)。当路由***接收IM时,***基于IM中所包含的目的地地址识别所选联系人的移动设备号码(例如,MSISDN)。向IM用户分配一个临时MSISDN。IM被转换为文本消息,使用分配给IM用户的临时MSISDN作为源地址,并以联系人的MSISDN作为目的地地址。经由SMS服务将文本消息路由到联系人。通过使用有效MSISDN,而并非短代码,可使服务跨不同的移动网络工作。
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是可使接收文本消息的联系人向IM用户递送回复文本消息。联系人接收到的文本消息标识消息是从某一MSISDN(临时分配给IM用户的MSISDN)发送的。用户通常不会回复发自不熟悉的MSISDN的文本消息。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到联系人的文本消息还包括发送原始IM的用户的IM的标识符。当联系人编写回复文本消息并通过SMS服务发送时,该回复文本消息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源地址是联系人的MSISDN。目的地地址是临时分配给IM用户的MSISDN。当路由***接收回复文本消息时,***将回复文本消息转换为适于通过IM服务向IM用户递送的格式。
为了向IM用户发送回复文本消息,***基于回复文本消息的目的地地址中的MSISDN(该MSISDN是临时分配给IM用户的MSISDN)来确定IM用户的标识符。***还基于回复文本消息的源地址中所包含的MSISDN(该MSISDN是联系人的移动设备的MSISDN)来确定联系人的标识符。联系人的标识符被置于回复IM的源地址中,而IM用户的标识符被置于回复IM的目的地地址中。然后,包括回复文本消息的文本的回复IM,被通过IM服务路由到IM用户。
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是跨多个并行通信会话反复使用临时分配的MSISDN。在一个实施例中,***生成用于跟踪每一个通信会话的通信会话表。每当启动通信会话时,IM用户的IM标识符都与临时MSISDN相关联。两者都与IM用户正在向其发送IM的“好友”的IM标识符和MSISDN相关联。该表允许服务使用用于分配给IM用户的相对较小的MSISDN池在大量的订户之间如由消息。
附图简述
图1提供了示出了本技术的网络体系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2提供了用于执行此处所描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的框图。
图3A-3B提供了示出了IM用户和SMS用户之间的多个通信连接的框图。
图4提供了示例性通信表。
图5提供了示出了即时消息通过短消息服务向移动设备用户递送的流程图。
图6提供了示出了将即时消息转换为文本消息的更多细节的流程图。
图7提供了示出了向即时消息用户分配会话ID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提供了示出了通过即时消息服务向即时消息用户递送文本消息的流程图。
图9提供了示出了将文本消息转换为即时消息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提供了示例性移动电话和即时消息界面。
详细描述
此处所描述的技术允许在通过IM服务通信的IM用户和通过SMS通信的移动电话用户之间进行双向IM会话。将MSISDN临时分配给IM用户,以便当涉及SMS互连性时路由***可以跨不同的网络传输消息。在一个实施例中,MSISDN是由蜂窝网络运营商分配给IM用户的。从IM用户接收到的IM被转换为适于通过SMS递送到移动设备用户的文本消息。分配给IM用户的MSISDN是文本消息的源地址,而移动设备MSISDN是目的地地址。如果移动设备用户编写回复文本并通过SMS进行发送,则该回复文本消息被转换为IM,并基于分配给IM用户的MSISDN,通过IM服务作为IM路由回IM用户。
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网络体系结构。***100允许在通过IM客户端18发送即时消息的用户和通过移动设备12发送文本消息的用户之间进行通讯联络。图1所示出的IM客户端18被示为用于通过网络108发送和接收即时消息的个人计算机。用户可以使用其他设备,例如但不仅限于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PDAs等等。网络108可以包括IM服务(例如,WINDOWS LIVE、AOL等等)。图1所示出的移动设备12被示为通过网络110发送和接收文本消息的移动电话。用户可以使用其他设备,例如,但不仅限于,PDA等等发送或接收文本消息。网络110可以包括任何SMS服务。
***100一般包括路由***102、即时消息网关(IM GW)104、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106、第一网络108和第二网络110。路由***102包括转换器112、MSISDN分配程序114和数据库116。转换器112将适于通过IM服务递送的消息转换为适于通过SMS递送的消息,反之亦然。MSISDN分配程序114动态地向IM用户分配MSISDN(稍后更详细地描述)。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的,数据库116映射在IM用户和SMS用户之间建立的每一个通信会话中所涉及的用户标识符和MSISDN。
参考图2,用于实现IM-SMS通信***的示例性***包括以计算机210的形式呈现的通用计算设备。计算机21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单元220、***存储器230,以及将包括***存储器的各种***组件耦合到处理单元220的***总线221。***总线221可以是若干类型的总线结构中的任何一种,包括使用各种总线体系结构中的任何一种的存储器总线或存储器控制器、***总线,以及局部总线。作为示例而非限制,这样的体系结构包括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CA)总线、增强型ISA(E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部总线,以及也称为附加板总线的***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210可包括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可以被计算机210访问的任何可用的介质,并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制,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之类的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以及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EEPROM、闪存或其它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它光盘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能用于存储所需信息且可以由计算机210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通信介质通常体现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等已调制数据信号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并包括任何信息传递介质。术语“已调制数据信号”是指其一个或多个特征以这样的方式设置或改变以便在信号中对信息进行编码的信号。作为示例而非限制,通信设备介质可包括有线介质,如有线网络或直接线连接,以及诸如声学、射频(RF)、红外线及其他无线介质之类的无线介质。上面各项中的任何组合也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存储器230包括以诸如ROM 231和RAM 232之类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形式存在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基本输入/输出***233(BIOS)通常存储在ROM 231中,包含了诸如在启动过程中帮助在计算机910内的元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例程。RAM 232通常包含可以立即被处理单元220访问的和/或目前正在由处理单元220进行操作的数据和/或程序模块。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图2示出了操作***234、应用程序235,其他程序模块236,和程序数据237。
计算机210也可以包括其他可移动的/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只作为示例,图2示出了读写不可移动、非易失性磁性介质的硬盘驱动器241和读写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252的磁盘驱动器951。计算机210还可以包括读和/写光学介质的光学介质读取设备255。
可以用于示例性操作环境中的其他可移动/不可移动,易失性/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仅限于,盒式磁带、闪存卡、DVD、数字视频磁带、固态RAM、固态ROM等等。硬盘驱动器241通常通过诸如接口240之类的不可移动存储器接口连接到***总线221。磁盘驱动器251和光学介质读取设备255通常通过诸如接口250之类的可移动存储器接口连接到***总线221。
上文所讨论的并且在图2中所示出的驱动器以及它们的相关联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为计算机210提供了计算机可读的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及其他数据的存储。例如,在图2中,硬盘驱动器241被示为存储操作***244,应用程序245,其他程序模块246,以及程序数据247。这些组件可以与操作***234、应用程序235、其他程序模块236,以及程序数据237相同,也可以不同。给操作***244、应用程序245、其他程序模块246,以及程序数据247提供了不同的编号,以说明,至少,它们是不同的副本。
用户可以通过诸如键盘262和指示设备261(通常被称为鼠标、轨迹球或触摸板)之类的输入设备向计算机210中输入命令和信息。其他输入设备(未示出)可以包括麦克风、游戏杆、游戏手柄、碟形卫星天线、扫描仪等等。这些及其他输入设备常常通过耦合到***总线221的用户输入接口260连接到处理单元220,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接口和总线结构,如并行端口、游戏端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来进行连接。监视器291或其他类型的显示设备也可以通过诸如视频接口290之类的接口,连接到***总线221。除监视器之外,计算机还可以包括可以通过输出***接口295连接的诸如扬声器297和打印机296之类的其他***输出设备。
计算机210可以使用到诸如远程计算机280之类的一个或多个远程计算机的逻辑连接,在联网环境中操作。远程计算机280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网络PC、对等设备或其他公共网络节点,通常包括上文参考计算机210所描述的许多或全部元件,虽然图2中只示出了存储器设备981。图2中所描绘的逻辑连接包括局域网(LAN)271和广域网(WAN)273,但是,也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这样的联网环境在办公室、企业范围的计算机网络、内部网和因特网中是普遍现象。
当用于LAN网络环境中时,计算机210通过网络接口或适配器270连接到LAN 271。当用于WAN网络环境中时,计算机210通常包括调制解调器272,或用于通过WAN 273(如通过因特网)建立通信的其他装置。调制解调器272,可以是内置的或外置的,可以经由用户输入接口260或其他适当的机制,连接到***总线221。在联网环境中,参考计算机210所描述的程序模块,或其某些部分,可以存储在远程存储器存储设备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图2示出了驻留在存储器设备281上的远程应用程序285。可以理解,所示出的网络连接只是示例性的,也可以使用用于在计算机之间建立通信链路的其他装置。
只为了描述此处的技术,图3A示出了IM用户18(1)、18(2)和SMS用户12(1)、12(2)之间的示例性的通信会话。具体而言,图3A示出了三个单独的通信会话120、122和124:在IM用户18(1)和SMS用户12(1)之间建立第一通信会话120;在IM用户18(1)和SMS用户12(2)之间建立第二通信会话122;在IM用户18(2)和SMS用户12(2)之间建立第三通信会话124。如稍后将更详细地讨论的,已经向IM用户18(1)临时分配了结合通信会话120和122的会话ID X(例如,MSISDN),而向IM用户18(2)分配了与通信会话124结合的不同的会话ID即会话ID Y。图3B示出了只建立了通信会话120和126的情况。在IM用户18(1)和SMS用户12(1)之间建立通信会话120。在IM用户18(2)和SMS用户12(2)之间建立通信会话126。如稍后将更详细地讨论的,会话ID X已经被分配给IM用户18(1)和IM用户18(2)两者。在说明书全文中将参考图3A-3B所示出的通信会话和用户来描述本技术的多个方面。在一个实施例中,IM用户和SMS用户是同一个移动网络运营商的订户。可另选地,IM用户和SMS用户也可以是不同的移动网络运营商的订户。
图5示出了将从一个IM用户发送的IM通过SMS作为文本消息路由到SMS用户的示例性步骤。只作为示例,将在IM用户18(1)将IM发送到SMS用户12(1)的上下文中描述图5。当然,图5不仅限于这两个用户。IM服务通常允许IM用户维护与其进行交互的人的列表(例如,“好友”列表或联系人列表)。只为了描述此技术,当IM窗口1002出现时(参见图10),IM用户18(1)通过从他的联系人列表选定与SMS用户12(1)相关联的IM标识符(如“Bob123”)来编写IM。IM用户18(1)编写消息“Bob,现在有空聊天吗?”
在步骤502中,由IM网关104从IM用户18(1)接收即时消息。从IM用户18(1)接收到的IM包括某些信息,其中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地址和消息等。在一个实施例中,IM的源地址是IM用户18(1)的电子邮件地址。在替换实施例中,IM的源地址可以包括与IM用户18(1)相关联的昵称、“好友”名称等等(每一个被称为“标识符”)。从IM用户18(1)接收到的IM的目的地地址是与从IM用户18(1)的联系人列表中选择的联系人(在此情况下,是SMS用户12(1))相关联的IM标识符。如图10所示,窗口1002中作为“Bob123”示出的SMS用户12(1)是离线的。
此时,因为SMS用户12(1)是离线的,因此,路由***102将IM通过SMS递送到SMS用户12(1)。为此,路由***102基于在步骤502中接收到的IM生成文本消息,并向SMSC 106路由该文本消息。为了跨网络在SMS***内进行双向的通信,文本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都是有效的MSISDN。否则,消息将限于在单个网络内路由,因为例如短代码是网络特定的。
这里,始发消息是由IM用户18(1)编写的IM,不是从移动设备发送的。因此,在步骤504中,路由***102的MSISDN分配程序114向IM用户18(1)分配会话ID(例如,MSISDN)。只作为示例,MSISDN池是由网络运营商控制的,而该池里的每一个有效MSISDN被预留为只作为会话ID使用。有效MSISDN的一个示例是包括国家代码+国内目的地代码(NDC)+订户号码的电话号码。例如,MSISDN 14155551212包括国家代码1(美国)、NDC 415(415是地区码)和订户号码(555-1212)。
本技术的一个优点是,向IM用户分配有效的MSISDN,而不是短代码等等。这允许本技术跨不同的蜂窝网络在用户之间发送消息(例如,SMS用户是与IM用户采用不同的蜂窝网络运营商的订户)。另一个优点是,动态地向IM用户分配MSISDN允许蜂窝网络运营商为服务使用小的MSISDN池,消除了为每一个使用服务的IM用户分配一个专用MSISDN的需求。当然,为每一个IM用户分配一个MSISDN也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只作为示例,蜂窝网络运营商可以为此处所描述通信服务预留1,000个MSISDN。这1,000个MSISDN中的每一个在IM用户与SMS用户进行通信时被分配给该IM用户,并在MSISDN返回或被释放回蜂窝网络运营商池时,可重新分配给另一个IM用户。只为了描述本技术,在步骤504中,MSISDN分配程序114向IM用户18(1)分配MSISDN“14155551212”。
数据库116映射并存储每一个通信会话。每一个通信会话是由标识符组合所唯一标识的:SMS用户的移动设备的SMS MSISDN和临时分配给IM用户的MSISDN。
图4提供了由数据库106生成和维护的表400的示例。通过使用图4所示出的表400,对于每一个通信会话ID 402,数据库106跟踪IM用户信息404和SMS用户406。如上文所讨论的,在IM用户18(2)和SMS用户12(2)之间建立了通信会话124。对于通信会话ID 124(408),数据库106存储下列与通信会话124相关联的IM用户信息404:IM标识符是“BigCharlie(大查理)”且临时MSISDN是16505551212。数据库106还存储下列与SMS用户12(2)相关联的信息:IM标识符是“LonelyGuy(寂寞的人)”而SMS用户的移动设备的MSISDN是14085551212。对于通信会话120,数据库在表400中存储下列IM用户信息402:与IM用户18(1)相关联的IM标识符是“Alice999”而分派给IM用户18(1)的临时MSISDN是14155551212。表400还存储与通信会话120相关联的SMS用户信息406:与SMS用户12(1)相关联的IM标识符是“Bob123”而SMS用户移动设备的MSISN是19175551212。
为了通过SMS服务将由IM用户18(1)编写的IM递送给SMS用户12(1),路由***102生成适于通过SMS服务递送给SMS用户12(1)的文本消息。适于通过SMS服务递送文本消息的格式包括源MSISDN和目的地MSISDN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目的地MSISDN是SMS用户12(1)的移动设备的MSISDN。源MSISDN是临时分配给IM用户18(1)的MSISDN。在步骤506中,路由***102确定与由IM用户18(1)编写的IM的目的地地址中所包含的标识符相关联的移动设备的MSISDN。使用图5中所提供的示例,路由***102获取包含在IM的目的地地址中的IM标识符,该标识符是IM用户18(1)在他的联系人列表中选定的“好友”的名字(“Bob123”),并确定联系人的移动设备的MSISDN。只为了描述此技术,SMS用户12(1)的移动电话的MSISDN是19175551212。***从存储在IM服务器上的IM用户的地址簿中查找SMS用户的MSISDN。每一个IM用户的“好友”的MSISDN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输入到IM用户的地址簿:(1)由IM用户通过IM客户端手动输入,(2)从IM服务上的SMS用户的简档中自动地获取(在他也有IM服务帐户的情况下),它是由SMS用户在他向IM服务进行服务注册的过程中或稍后输入的,或(3)根据电子邮件地址字段、姓名等等,从IM用户的移动电话地址簿同步,并与对应的“好友”条目相配。***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查找SMS用户的MSISDN。
在步骤508中,路由***102中的转换器112将IM转换为适于通过SMS递送到SMS用户12(1)的文本消息。图6示出了图5中步骤508的细节(将IM转换为SMS)。在步骤602中,生成文本消息,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地址以及文本正文等等。在步骤604中,文本消息的源地址被指定为已经分配给IM用户18(1)的MSISDN即14155551212。在步骤606中,将文本消息的目的地地址指定为SMS用户12(1)的移动设备的MSISDN,19175551212。
在步骤608中,将IM中所包含的消息放入文本消息的文本正文中。在步骤610中,将IM用户18(1)的用户标识置于文本消息的文本正文中。只为了描述此技术,IM用户的IM标识符是“Alice999”。可以在文本消息的文本正文中放入与IM用户18(1)相关联的其他标识符。此时,已经基于从IM用户18(1)接收到的IM生成了文本消息,并该文本消息准备好被路由到SMSC 106。
在步骤510中,由路由***102所生成的文本消息由SMSC 106路由到SMS用户12(1)移动设备的MSISDN。因为文本消息的源地址是有效的MSISDN,故在必要时文本消息可以跨多个网络地递送到SMS用户12(1)。SMS用户12(1)在他的移动电话1004上接收到文本消息“你好,Bob吗,现在有空聊天吗?”图10示出了由SMS用户接收到的示例性文本消息,IM用户的标识被***到了文本消息的文本正文中。步骤610不是必需的。SMS用户12(1)可以标识该文本消息是从“14155551212”发送的(图10中未示出)。用户往往删除从陌生电话号码接收到的文本消息。这里,SMS用户12(1)不会识别MSISDN 14155551212,因为该MSISDN未被存储在他的移动设备地址簿中。因此,在文本消息的正文中添加IM用户的标识符(“Alice999”)有助于SMS用户12(1)识别是谁发送的文本消息,因为SMS用户12(1)可能识别该IM标识符。
图7示出了图5中所提供的步骤504(分配会话ID)的一个实施例的更多细节。在步骤702中,路由***102从IM网关104接收IM。如上文所讨论的,IM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地址和消息。IM的源地址是IM用户18(1)的IM标识符(例如,“Alice999”)。IM的目的地地址是显示在联系人列表中的SMS用户12(1)的IM标识符(例如,“Bob123”,见图10)。
在步骤704中,路由***102标识与IM标识符Bob123相关联的MSISDN。如上文所描述的,***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的方法来查找与IM标识符相关联的MSISDN。只为了描述本技术,SMS用户12(1)当前不与任何其他IM用户进行通信,而与IM标识符Bob 123相关联的MSISDN是19175551212。在步骤706中,路由***102判断没有建立包括SMS用户12(1)移动设备的MSISDN的其他通信会话。在一个实施例中,路由***102访问数据库116来判断是否有哪一个通信会话包括MSISDN 19175551212。因此,在步骤714中,MSISDN分配程序114向IM用户18(1)分配一个可用的MSISDN(例如,14155551212)。
在步骤716中,将从IM用户18(1)接收到的IM转换为文本消息(图5中的步骤508)。分配给IM用户18(1)的MSISDN即14155551212,是文本消息的源地址;而SMS用户12(1)的移动设备的MSISDN即19175551212,是文本消息的目的地地址。
如果在与另一个IM用户的另一通信会话中涉及了该目的地MSISDN,则将执行步骤708-712(这个稍后讨论)。只作为示例,假设IM用户18(1)和SMS用户12(2)之间的通信会话122是在IM用户18(2)编写IM并将其发送到SMS用户12(2)之前建立的。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706中,路由***102判断已经建立了与SMS用户12(2)的前面的通信会话。在步骤708中,路由***102基于在数据库116中查找的SMS用户12(2)的MSISDN,识别前面的通信会话是通信会话122。
在步骤710中,路由***102标识已经向IM用户18(1)分配了MSISDN,14155551212。在步骤712中,路由***102向IM用户18(2)分配不同的会话ID(例如,16505551212)。在这种情况下,SMS用户12(2)从IM用户18(1)和IM用户18(2)两者接收到文本消息。向两个IM用户分配两个不同的MSISDN允许SMS用户12(2)识别从两个不同的用户发送了文本消息。从IM用户18(1)接收到的文本消息将被标识为由“14155551212”所发送,而从IM用户18(2)接收到的文本消息将被标识为由“16505551212”所发送。SMS用户12(2)也可以通过回复不同的MSISDN来分别地向每一个IM用户18回复。
向每一个IM用户18临时分配一个MSISDN。分配给IM用户的临时MSISDN有效地允许IM用户18通过SMS向移动设备递送IM,不管该IM用户和SMS用户是否是同一个网络运营商的订户。分配给IM用户18的临时MSISDN还允许移动设备用户通过SMS回复IM用户。在一个实施例中,向每一个IM用户18分配一个专用MSISDN。然而,MSISDN是网络运营商的有限的并且有价值的资源。因此,在替换实施例中,网络运营商将预留数量有限的MSISDN,然后根据与SMS用户12进行通信的需要,动态地向IM用户分配MSISDN。可以为此用途预留任何数量的MSISDN。例如,如果预留了1,000个MSISDN,那么,每一个SMS用户12都可以同时从1,000个用户接收文本消息。如果与单个SMS用户12进行通信所需的分配的MSISDN的数量接近于预留的MSISDN的总数,则网络运营商可以为这种用途指定额外的MSISDN。
图8示出了通过IM服务向IM用户18递送回复文本消息的示例性步骤。在接收到文本消息之后,SMS用户12选定移动设备上的“回复”,然后编写回复文本消息。当SMS用户12选定“发送”时,文本消息从移动设备1004发回到SMSC 106。用图3A中所提供的示例,SMS用户12(1)向IM用户18(1)发送回复文本消息“是的,我有空。你呢?”。
在步骤802中,路由***102从SMSC 106接收回复文本消息。回复文本消息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地址和回复文本。回复文本消息的源地址是SMS用户12(1)的移动设备的MSISDN,19175551212。回复文本消息的目的地地址是临时分配给IM用户18(1)的MSISDN,14155551212,这是发送到SMS用户12(1)的文本消息的源地址。
为了通过IM服务递送回复文本消息给IM用户18(1),必须首先将回复文本消息转换为IM。IM需要用作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的IM标识符。在步骤804中,路由***102识别与包含在回复文本消息目的地地址中的MSISDN相关联的IM标识符。例如,路由***102判断MSISDN 14155551212是文本消息的目的地地址。***120在数据库106中查找表400中的MSISDN,来将IM标识符“Alice999”与该MSISDN匹配。IM标识符为发送IM提供电子邮件地址和设备位置。
在步骤806中,路由***102标识回复文本消息的源地址中的MSISDN。基于匹配表400中的MSISDN,***102标识了与SMS用户12(1)的移动设备的MSISDN 19175551212相关联的IM标识符。用上面提供的示例,与MSISDN 19175551212相关联的IM标识符是“Bob123”。
在步骤808中,路由***102将回复文本消息转换为IM。在步骤810中,路由***102将IM路由到IM网关104。IM网关104通过IM网络108将IM传输到IM用户18(1)。
图9示出了将回复文本消息转换为IM的示例性步骤(步骤808)。如上文所讨论的,IM服务基于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在IM用户之间发送消息。在步骤902中,路由***102指定与SMS用户12(1)的MSISDN相关联的IM标识符(“Bob123”)作为IM的源地址(“Bob123”)。只作为示例,***102在数据库116中查找在回复文本消息的源地址中获取的MSISDN,并识别与该MSISDN相关联的IM标识符。在步骤904中,路由***102指定与IM用户18(1)相关联的IM标识符(“Alice999”)作为IM的目的地地址。在步骤906中,路由***102将回复文本消息的文本部分导入到IM文本正文(例如,“是的,我有空。你呢?”)。此时,IM网关104已准备好将IM递送到IM中指定的目的地地址(步骤810)。
回头参考图3A,现在IM用户18(1)从她“好友”列表中选定IM标识符(“LonelyGuy”),然后编写IM。IM标识符“LonelyGuy”是SMS用户12(2)的标识符。因为SMS用户12(2)是离线的,因此,只有通过SMS用户12(2)的移动设备才可联络上他。为了将IM递送到SMS用户12(2),必须将IM转换为适于通过SMS递送的格式。SMS格式需要源MSISDN和目的地MSISDN。在步骤502中,路由***102通过IM网关104从IM用户18(1)接收此第二IM。路由***102识别已经向IM用户18(1)分配了临时MSISDN,14155551212。因此,步骤504是不必需的,也没有必要向IM用户18(1)分配新的或第二MSISDN。在与“LonelyGuy”的通信会话122过程中重复使用先前为与“Bob123”的通信会话120分配给“Alice999”的MSISDN。因此,不是每次IM用户向SMS用户发送即时消息时都需要新的MSISDN。在步骤506中,路由***102确定SMS用户12(2)的移动设备的MSISDN,14085551212。在步骤508中,路由***102将从IM用户18(1)接收到的IM转换为适于通过SMS递送到SMS用户12(2)的移动设备的文本消息。
在步骤510中,路由***102将文本消息传输到SMSC 106。此文本消息包含其中包括分配给IM用户18(1)的临时MSISDN的源地址,包括与SMS用户12(2)相关联的MSISDN的目的地地址,以及文本消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文本消息包含与IM用户18(1)相关联的用户标识符(例如,“Alice999”)。SMS用户12(2)在他的移动设备上接收文本消息,并可以通过识别临时分配给IM用户18(1)的MSISDN,或者更可能的是识别IM标识符来识别是谁发送的文本消息。
在接收到文本消息之后,SMS用户12(2)编写回复文本消息并从他的移动设备发送到IM用户18(1)。回复文本消息包括源地址(SMS用户12(2)的移动设备的MSISDN)、目的地地址(临时分配给IM用户18(1)的MSISDN)以及回复的文本。回头参考图8,在步骤802中,当SMS用户12(2)编写回复文本消息并将其发送到IM用户18(1)时,路由***102从SMSC 106中接收回复的文本消息。在步骤604中,路由***102识别与分配给IM用户18(1)的MSISDN相关联的IM标识符。
在步骤806中,标识与位于回复文本消息的源地址中的MSISDN相关联的IM标识符。因此,路由***102确定与SMS用户12(2)相关联的IM标识符(例如,“LonelyGuy”)。在步骤808中,将回复文本消息转换为IM。在步骤810中,IM被路由到IM网关104,而最终被转发到IM用户18(1)。从IM用户18(1)的角度来看,她正在与SMS用户12(1)和SMS用户12(2)聊天。例如,在IM用户18(1)看来好像SMS用户12(1)和SMS用户12(2)是在线的并在通过IM服务与她进行通信。从SMS用户12(1)和SMS用户12(2)的角度来看,他们每一个人都在通过SMS与IM用户18(1)通过“文本消息”交谈。
假设IM用户18(2)现在通过从他的联系人列表选定IM用户12(2)的“好友”名字(“LonelyGuy”)并键入消息,例如,“滑雪之旅好玩吗?”来编写并发送IM到SMS用户12(2)。在步骤702中,路由***102从IM用户18(2)接收即时消息。IM的源地址是与IM用户18(2)相关联的IM标识符(例如,“BigCharlie”),而IM的目的地地址是与SMS用户12(2)相关联的IM标识符“LonelyGuy”。在步骤704中,SMS用户12(2)的移动设备的MSISDN被标识为14085551212。
在步骤706中,判断任何当前活动通信会话是否包括SMS用户12(2)的移动设备的MSISDN。只为了描述此技术,已经建立了通信会话122,并且仍处于活动状态。因此,在步骤708中,通信会话122被标识为包括SMS用户12(2)移动设备的MSISDN的活动会话。在步骤710中,标识分配给IM用户18(2)的MSISDN。不应该向与同一个SMS用户进行通信的IM用户分配相同的MSISDN,以便SMS用户可以区分是谁发送的消息。在步骤712中,向IM用户18(2)分配的可用的MSISDN不同于分配给IM用户18(1)的MSISDN。
MSISDN是临时分配给IM用户的,且当通信会话结束时(或在某个预定时间之后)被返回到池中。路由***102试图避免向正在与最近从最近返回的MSISDN接收了文本消息的SMS用户进行通信的新IM用户分配该最近返回的MSISDN。否则,在SMS用户看来,他们像是从前面的用户接收到新消息。
此时,SMS用户12(2)正从IM用户18(1)和IM用户18(2)接收文本消息。SMS用户12(2)能够区别谁在发送文本消息给她,因为每一个文本消息的源地址是临时分配给发送消息的IM用户18的MSISDN。例如,当SMS用户12(2)从IM用户18(1)接收到文本消息时,文本消息将包含消息“从14155551212发送的”,还可以可任选地在文本消息的正文里包含IM标识符“Alice999”。当SMS用户12(2)从IM用户18(2)接收到文本消息时,文本消息将包含消息“从16505551212发送的”,还可以可任选地在文本消息的正文里包含IM标识符“BigCharlie”。
在步骤714中,发自IM用户18(2)的IM消息被转换为适于通过SMS递送的文本消息。文本消息的源地址是为此通信会话124分配给IM用户18(2)的MSISDN 16505551212。文本消息的目的地地址是SMS用户12(2)的移动设备的MSISDN。在步骤718中,消息被***到文本消息的正文中。在步骤720中,路由***102将文本消息路由到IM网关104,然后,IM网关104将文本消息转发到SMS用户12(2)的移动设备的MSISDN。如果SMS用户12(2)编写回复文本消息并发送到IM用户18(2),将执行图8中的步骤802-810,以通过IM服务将回复文本消息路由到IM用户18(2)。
前面的对本技术的详细描述只是为了说明和描述。它不是为了详尽的解释或将本技术限制在所公开的准确的形式。根据上述原理,许多修改方案和变化也是可以的。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为了最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精通本技术的其他人在各种实施例中最佳地利用本技术,适合于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也是可以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进行定义。

Claims (20)

1.一种在使用不同消息传送服务的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包括:
(502)通过第一消息传送服务从第一用户那里接收第一格式的第一消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与所述第一用户相关联的源标识符、与所述第二用户相关联的目的地标识符和文本;
(506)基于所述第一消息中所包含的目的地标识符标识目的地移动设备号码;
(504)向所述第一用户分配一个会话标识;
(508、602-610)将以所述第一格式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格式的第二消息;
(510)将所述第二消息路由到与所述目的地移动设备号码相关联的移动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消息经由第二消息传送服务被路由到所述目的地移动设备号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传送服务包括即时消息(IM)服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传送服务包括短消息服务(SMS)。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源标识符分配会话标识的所述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向所述第一用户分配移动站国际订户目录号码(MSISDN)。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分配MSISDN的所述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从网络所有者获取MSISDN;以及
将所述MSISDN映射到与所述第一用户相关联的源标识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以所述第一格式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格式的第二消息的所述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标识所述第一消息中所包含的所述源标识符;以及
生成所述第二格式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含其中包括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的MSISDN的源地址、其中包含目的地移动设备号码的目的地地址和来自所述第一消息的文本。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格式的所述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格式的第二消息的所述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从所述第一消息获取所述源标识符;以及
将所述源标识符添加到所述第二消息中的所述文本中。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识目的地移动设备号码包括标识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移动设备的MSISDN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消息包括下列步骤:
生成适于经由SMS递送的文本消息,其中,所述文本消息的所述源地址是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的MSISDN,所述文本消息的所述目的地地址是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移动设备的MSISDN。
10.一种用于在经由第一网络运营商运营的即时消息(IM)服务进行通信的第一用户和经由第二网络运营商运营的短消息传送服务(SMS)进行通信的第二用户之间发送消息的方法,包括:
(502、702)从所述第一用户那里接收IM,其中,所述IM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所述源地址是与所述第一用户相关联的IM标识符,所述目的地地址是与所述第二用户相关联的IM标识符;
(504、714)向所述第一用户分配第一移动站国际订户目录号码(MSISDN)。
(506、704)基于所述IM中所包含的目的地地址来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相关联的第二MSISDN;
(508、602-610、716)将从所述第一用户接收到的所述IM转换为适于经由SMS递送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文本消息,其中,所述文本消息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所述源地址是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MSISDN,所述目的地地址是与所述第二用户相关联的第二MSISDN;
(510、720)经由SMS将所述文本消息路由到所述第二用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IM转换为文本消息的所述步骤还包括下列步骤:
将与所述第一用户相关联的所述IM标识符放入所述文本消息的正文部分中。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分配第一MSISDN的所述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当在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之间建立通信会话时向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第一MSISDN;以及
在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会话结束之后向网络运营商返回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MSISDN。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
从所述第一用户那里接收第二IM,其中,所述第二IM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所述源地址是与所述第一用户相关联的IM标识符,所述目的地地址是与所述第三用户相关联的IM标识符;
基于与所述第二IM相关联的IM标识符,标识与所述第三用户相关联的第三MSISDN;
将所述第二IM转换为适于经由SMS递送到所述第三用户的第二文本消息,所述文本消息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其中,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MSISDN是所述文本消息的所述源地址,而与所述第三用户的所述移动设备相关联的第三MSISDN是所述文本消息的所述目的地地址;
经由SMS将所述第二文本消息路由到所述第三用户。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
经由SMS服务从所述第三用户接收旨在递送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响应文本消息,其中,所述响应文本消息包括其中包含与所述第三用户的移动设备相关联的所述第三MSISDN的源地址和包含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MSISDN的目的地地址;
将所述响应文本消息转换为IM;
经由IM服务将所述IM递送到与所述第一用户相关联的所述IM标识符。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运营商不同于所述第二网络运营商。
16.一种允许在经由即时消息(IM)服务进行通信的第一用户和经由短消息服务(SMS)进行通信的第二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包括:
(802)经由SMS服务在移动设备上经由第一网络运营商接收文本消息,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本消息包括由所述第一用户经由IM服务所发送的消息和包括已经临时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的移动站订户户目录号码(MSISDN)的源地址;
(804、806、902-906)在所述移动设备上生成响应文本消息,所述文本消息旨在递送到所述第一用户,其中,所述响应文本消息包括其中包括与所述移动设备相关联的MSISDN的源地址、其中包括临时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的MSISDN的目的地地址和文本;
经由所述SMS从所述移动设备接收所述响应文本消息;
(808)将所述响应文本消息转换为IM;以及
(810)通过IM服务将所述IM经由第二网络运营商路由到所述IM标识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运营商不同于所述第二网络运营商。
18.如权利响应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响应文本消息转换为IM的所述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标识与所述移动设备的所述MSISDN相关联的IM标识符;
标识与临时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MSISDN相关联的IM标识符;
生成包括下列各项的IM:
包括与所述移动设备的所述MSISDN相关联的所述IM标识符的源地址;
包括与临时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MSISDN相关联的所述IM标识符的目的地地址;以及
来自所述响应文本消息的文本。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由SMS接收到的所述文本消息包括与所述第一用户相关联的所述IM标识符。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识与临时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MSISDN相关联的所述IM标识符包括下列步骤:
标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通信会话标识,其中,所述通信会话标识包括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MSISDN、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移动设备的所述MSISDN以及与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MSISDN相关联的IM标识符;
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MSISDN;以及
确定与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MSISDN相关联的所述IM标识符。
CN200980136915.2A 2008-09-15 2009-09-15 用于在即时消息用户和短消息服务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 Active CN1021504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210,660 US8200258B2 (en) 2008-09-15 2008-09-15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stant message users and short message service users
US12/210,660 2008-09-15
PCT/US2009/056972 WO2010031046A2 (en) 2008-09-15 2009-09-15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stant message users and short message service us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0443A true CN102150443A (zh) 2011-08-10
CN102150443B CN102150443B (zh) 2014-06-25

Family

ID=42005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6915.2A Active CN102150443B (zh) 2008-09-15 2009-09-15 用于在即时消息用户和短消息服务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200258B2 (zh)
EP (1) EP2327237B1 (zh)
JP (1) JP5285779B2 (zh)
KR (1) KR101617056B1 (zh)
CN (1) CN102150443B (zh)
IL (1) IL210595A (zh)
WO (1) WO2010031046A2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3075A (zh) * 2011-12-18 2012-04-11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中格式转变的方法和***
CN102958008A (zh) * 2011-08-26 2013-03-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WO2015131561A1 (zh) * 2014-09-16 2015-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短信转发为即时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15131478A1 (zh) * 2014-06-10 2015-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im服务器、融合网关、存储介质
CN104954977A (zh) * 2015-07-09 2015-09-30 陈包容 手机短信应用融合第三方通讯应用的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8886472A (zh) * 2016-03-28 2018-11-23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交叉模式通信
CN110612515A (zh) * 2017-05-09 2019-12-24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跨服务转换通信会话
CN111434100A (zh) * 2017-10-10 2020-07-17 株式会社宙连 用于与IoT设备进行数据收发的装置、方法及程序
US11076007B2 (en) 2016-03-28 2021-07-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modal conversational intercom
US11487512B2 (en) 2016-03-29 2022-11-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Generating a services applic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47400B2 (en) * 2009-12-08 2016-01-26 Alvin Butler, SR. System for routing text messages (SMS) to allow for two-way mobile to computer communication
US20120220319A1 (en) * 2011-02-25 2012-08-30 Rod Makin Automatic delivery of messages
US9083557B2 (en) 2010-06-18 2015-07-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ser initiated rule-based restrictions on messaging applications
CN101902704A (zh) * 2010-07-09 2010-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互通服务器
CA2714710C (en) 2010-09-03 2016-05-1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orporating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and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mms) contacts into an instant messaging interface
JP5606288B2 (ja) * 2010-11-17 2014-10-1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ショートメッセージ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ゲートウェイ機能を有するノード、ルーティング機能を有するノード、および、smsメッセージ転送方法
FR2973135B1 (fr) * 2011-03-24 2013-12-27 Organdia Procede de notification par un invitant d'une information sur une page d'un serveur d'un annonceur
KR101830986B1 (ko) * 2011-06-30 2018-04-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메시지 전달 방법 및 장치
EP2568765A1 (en) * 2011-09-09 2013-03-13 Buzzinbees Sas A module MLR for managing machine-to-machine type (M2M) mobile devices
US9191358B2 (en) * 2011-09-13 2015-11-17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ort message services to instant messaging conversion
CN102413072B (zh) * 2011-11-25 2015-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会议中的即时消息处理方法及处理***
JP5808011B2 (ja) * 2011-12-26 2015-11-10 Aos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ショートメッセージサービス用ゲートウエイシステム
CN103297444A (zh) * 2012-02-23 2013-09-11 *** 身份解析方法和装置
CN103297321A (zh) * 2012-02-23 2013-09-11 *** 通信方法和***
US9992149B2 (en) * 2012-05-31 2018-06-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wo-way message service and voice communication
US8972386B2 (en) 2012-11-19 2015-03-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routing of instant message
CN105025448A (zh) * 2014-04-22 2015-11-0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推送im信息的方法和***、服务器以及平台
US10367771B2 (en) * 2014-10-01 2019-07-30 Dropbox, Inc. Identifying communication participants to a recipient of a message
WO2016071787A1 (en) * 2014-11-03 2016-05-12 Comviva Technologie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customized sender related information to recipient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129200B2 (en) 2014-11-25 2018-11-13 Filevine, Inc. Text message integration with a computer-implemented collaboration platform
US20160275301A1 (en) * 2015-03-17 2016-09-22 Dots Communication, Inc. Information sharing control
CN104811371B (zh) * 2015-05-15 2018-04-03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新的即时通信***
WO2017004593A1 (en) * 2015-07-02 2017-01-05 Dots Communication, Inc. Information sharing control
CN105072093B (zh) * 2015-07-20 2018-01-09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即时通信***互联互通的装置和方法
US9560214B1 (en) * 2015-10-21 2017-01-3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Portable data for mobile devices
CN113630304A (zh) 2016-06-12 202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转发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US11171905B1 (en) * 2016-10-17 2021-11-09 Open Invention Network Llc Request and delivery of additional data
CN108023997B (zh) * 2016-10-28 2020-09-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录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
JP6509413B1 (ja) * 2018-07-09 2019-05-08 株式会社ソラコム IoT機器とのデータの送受信を行うための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777878B1 (en) * 2022-03-24 2023-10-03 Adp, Inc. Message routing based on unavailability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55868A1 (en) * 2002-05-06 2005-11-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instant messaging on a mobile device
CN101005388A (zh) * 2006-12-30 2007-07-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业务网络***
US20070177568A1 (en) * 2003-07-18 2007-08-02 Clontz Steven T Messag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8331B1 (en) 1997-06-17 2001-01-23 Bulletin.Net, Inc. System and process for allowing wireless messaging
US6760580B2 (en) 2000-03-06 2004-07-06 America Online, Incorporated Facilitating instant messaging outside of user-defined buddy group in a wireless and non-wireless environment
US6714793B1 (en) 2000-03-06 2004-03-30 America Onlin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tant messaging across cellular networks and a public data network
US6775262B1 (en) 2000-03-10 2004-08-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an IP address to an MSISDN number within a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cessing network
JP4191039B2 (ja) 2001-10-29 2008-12-03 スイスコム・モバイル・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電気通信網によって情報を伝送する方法とシステム
GB0129618D0 (en) 2001-12-12 2002-01-30 Intellprop Ltd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apparatus
EP1377086B1 (en) 2002-06-28 2006-10-04 BMD Wireless AG Method for handling short messages, message server, messaging applic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KR20040006174A (ko) * 2002-07-11 2004-01-24 와이더덴닷컴 주식회사 무선단말기 이용자에 대한 인스턴트 메시지 전달 방법
US7428580B2 (en) * 2003-11-26 2008-09-23 Aol Llc Electronic message forwarding
US20050185634A1 (en) * 2004-02-24 2005-08-25 Benco David S.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network support for messaging between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subscribers and instant messaging (IM) subscribers
US7120455B1 (en) 2004-05-20 2006-10-10 Cellco Partnership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using multiple interfaces
KR100640809B1 (ko) 2005-01-05 2006-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인스턴트 메신저 서비스 시스템및 인스턴트 메신저 서비스 제공방법
US20060167849A1 (en) 2005-01-26 2006-07-27 Echovox Sa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using multiple protocols
ES2284323B1 (es) 2005-05-06 2008-09-16 Vodafone España, S.A Metodo para permitir a un usuario movil enviar contenido multimedia desde un ordenador hacia otro usuario de telefonia movil.
US7506029B2 (en) 2005-08-03 2009-03-17 Yahoo! Inc.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messaging client and a remote device running a browsing application
KR100754822B1 (ko) * 2006-01-06 2007-09-03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단문 메시징 서비스를 이용한 무선 인스턴트 메시징 서비스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08104835A2 (en) 2006-12-05 2008-09-04 Myriad Group A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ccess to instant messaging services via a wireless network
US7937097B2 (en) * 2007-02-27 2011-05-03 Jerry Keller Kelley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nonymously/privately exchanging text messag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55868A1 (en) * 2002-05-06 2005-11-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instant messaging on a mobile device
US20070177568A1 (en) * 2003-07-18 2007-08-02 Clontz Steven T Message system
CN101005388A (zh) * 2006-12-30 2007-07-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业务网络***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8008A (zh) * 2011-08-26 2013-03-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2958008B (zh) * 2011-08-26 2015-05-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2413075A (zh) * 2011-12-18 2012-04-11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中格式转变的方法和***
WO2015131478A1 (zh) * 2014-06-10 2015-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im服务器、融合网关、存储介质
CN105227427A (zh) * 2014-06-10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即时通讯服务器、融合网关
WO2015131561A1 (zh) * 2014-09-16 2015-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短信转发为即时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90912A (zh) * 2014-09-16 2016-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短信转发为即时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54977A (zh) * 2015-07-09 2015-09-30 陈包容 手机短信应用融合第三方通讯应用的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8886472A (zh) * 2016-03-28 2018-11-23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交叉模式通信
CN108886472B (zh) * 2016-03-28 2021-07-02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跨模式通信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076007B2 (en) 2016-03-28 2021-07-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modal conversational intercom
US11487512B2 (en) 2016-03-29 2022-11-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Generating a services application
CN110612515A (zh) * 2017-05-09 2019-12-24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跨服务转换通信会话
CN110612515B (zh) * 2017-05-09 2024-04-02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跨服务转换通信会话
CN111434100A (zh) * 2017-10-10 2020-07-17 株式会社宙连 用于与IoT设备进行数据收发的装置、方法及程序
CN111434100B (zh) * 2017-10-10 2022-02-01 株式会社宙连 用于与IoT设备进行数据收发的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43729A (zh) * 2017-10-10 2022-03-04 株式会社宙连 用于与IoT设备进行数据收发的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43729B (zh) * 2017-10-10 2023-11-24 株式会社宙连 用于与IoT设备进行数据收发的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85779B2 (ja) 2013-09-11
KR101617056B1 (ko) 2016-04-29
JP2012503363A (ja) 2012-02-02
EP2327237A4 (en) 2015-01-21
CN102150443B (zh) 2014-06-25
IL210595A0 (en) 2011-03-31
US8200258B2 (en) 2012-06-12
US20100069095A1 (en) 2010-03-18
WO2010031046A2 (en) 2010-03-18
KR20110068997A (ko) 2011-06-22
EP2327237A2 (en) 2011-06-01
WO2010031046A3 (en) 2010-06-17
EP2327237B1 (en) 2020-02-12
IL210595A (en) 2015-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0443B (zh) 用于在即时消息用户和短消息服务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
CN100384186C (zh) 多个账号同时在一个客户端上实现imps业务的***及方法
CN100583839C (zh) 实现单帐号多身份即时消息通信和存在业务的方法及***
US8849917B2 (en) Use of information channels to provide communications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CN1801962B (zh) 用于在蜂窝网和公共数据网之间发送消息的方法和***
CN101163117B (zh) 一种群组管理方法、群组资源共享方法及即时通讯装置
CN102907076A (zh) 用于使能更新电子名片的通用地址簿
CN101103596A (zh) 有效管理“已发送消息”文件与重新发送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08138241A1 (fr) Serveur de service à la clientèle, procédé et système fondés sur la messagerie instantanée
US20060212529A1 (en) Short message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a VM application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4753877A (zh) 一种群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2821056A (zh) 一种即时通信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2693487A (zh) 基于社交网络的电子商务***
CN102347916A (zh) 一种网关、跨社区群组信息处理***及方法
CN102223293B (zh) 消息请求的路由方法及处理***
CN1905702B (zh) 一种实现短消息群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51596A (zh) 移动通信终端信息导入方法及***
CN101835115A (zh) 一种实现短信聊天室功能的***及方法
CN100484281C (zh) 一种通信过程中更换通信终端的方法
KR20030097243A (ko) 멀티미디어 메시지 서비스를 이용한 무선 게시판 서비스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KR20070072475A (ko) 멀티미디어 컨텐츠 등록 시스템
KR100658503B1 (ko)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
KR100661185B1 (ko)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
KR100658504B1 (ko)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
KR100658505B1 (ko)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ICROSOFT CORP.

Effective date: 201505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14

Address after: Washington State

Patentee after: Micro soft technique license Co., Ltd

Address before: Washington State

Patentee before: Microsoft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