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0181B - 聚偏氟乙烯亲水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偏氟乙烯亲水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0181B
CN102140181B CN 201110022233 CN201110022233A CN102140181B CN 102140181 B CN102140181 B CN 102140181B CN 201110022233 CN201110022233 CN 201110022233 CN 201110022233 A CN201110022233 A CN 201110022233A CN 102140181 B CN102140181 B CN 1021401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film
concentration
poly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2223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0181A (zh
Inventor
孟建强
陈春霖
倪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02223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01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40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0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0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01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是通过水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上接枝有功能性聚合物。本发明的优点是在保持原有PVDF的优点基础上,提高了膜的亲水性和抗污能力。该方法工艺简单,环保,适于工业化生产,通过接枝上不通单体,可以得到各种不同功能的膜。

Description

聚偏氟乙烯亲水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偏氟乙烯亲水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21世纪的水处理领域里,膜分离技术由于具有高效、环保、节能以及过程简单、可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特性而成为该领域的首选技术之一。膜作为膜技术的核心,它的化学性质和结构对膜分离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辐射性、耐热性以及易于成膜等优点。因此得到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被广泛的应用于化工、电子、纺织、食品、生化等领域。但是,由于PVDF表面能低、疏水性极强,在进行分离过程中极易发生表面吸附污染,造成分离性能下降,使清洗和维护成本加大,而且限制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目前,对PVDF的改性方向有:1.改善膜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提高膜抗污能力和使用寿命;2.对PVDF膜进行功能化,扩展膜的使用领域。
表面改性技术因为不改变材料本体性质,工艺路线简单,易于引入多种功能性基团等优点成为PVDF膜改性的主要手段。常用的膜表面改性技术包括表面化学处理改性、膜表面复合改性、辐照改性和膜表面化学接枝改性等。PVDF具有很好的耐化学性质,表面化学处理改性中试剂很难对其进行反应,而且改性后膜的机械强度等本体性质受到影响;复合改性的表面涂层容易脱落;辐照改性利用高能射线或离子的照射在膜表面产生自由基与单体发生反应,但是高能射线同样能破坏膜本体的机械性能;表面化学接枝改性的首要问题就是怎样实现链的可控生长。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具有引发效率和单体转化率高、制备聚合物分子量可控、分布单一等优点,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活性自由基聚合(LRP)技术(目前的关于LRP研究论文和专利大约75%都是ATRP方面的)。但是PVDF的C-F键能比较高,难于断裂,因此它的ATRP引发活性比较低。很多情况下,人们通过化学反应在PVDF膜表面引入活性更高的Br端基,然后进行ATRP接枝反应,致使改性过程复杂难于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亲水性高及抗污能力大的聚偏氟乙烯亲水改性膜。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环保,适于工业化生产的聚偏氟乙烯亲水改性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是通过水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上接枝有功能性聚合物。
所述功能性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丙烯酰胺类水溶性聚合物。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酯为聚-2-(二甲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2-(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3-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聚-2,3-二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所述聚丙烯酰胺类水溶性聚合物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或聚-2-甲氧基乙基丙烯酰胺。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清洗干净的面积为9-25cm2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原子转移自由聚合单体的水溶液、氯化铜、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配体及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得到20-200毫升水溶液,使原子转移自由基单体浓度为0.1-0.5克/毫升,使氯化铜的浓度为0.44-2.2微摩尔/毫升,使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配体的浓度为0.44-2.2微摩尔/毫升;
(2)充氮气5-10min排除容器中的氧气;
(3)加入0.2-8毫升摩尔浓度为1-22毫摩尔/毫升的维生素C水溶液,继续充氮气5-10min;
(4)将容器密封,在30-60℃反应0.5-7h;
(5)将膜取出,在40℃水浴,放入无水乙醇中搅拌清洗2-24h,然后用去离子水搅拌清洗2-24h,取出晾干,即制成聚偏氟乙烯改性改性功能膜。
所述原子转移自由聚合单体为2-(二甲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钠、3-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3-二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或2-甲氧基乙基丙烯酰胺。
所述原子转移自由聚合配体为2,2-联吡啶、4,4’-二(5-壬基)-2,2’-联吡啶、1,1,4,7,7-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或三-(N,N’-二甲氨基乙基)胺。
所述步骤(1)所述清洗的方法为:在10-80℃水浴中,将聚偏氟乙烯微孔膜放在在体积浓度为10-90%的乙醇水溶液中漂洗3-24小时,每1-6小时换一次体积浓度为10-90%的乙醇水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保持原有PVDF的优点基础上,提高了膜的亲水性和抗污能力。该方法工艺简单,环保,适于工业化生产,通过接枝上不通单体,可以得到各种不同功能的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改性前后的PVDF膜光电子能谱图。
图中:a为PVDF原膜全谱扫描图;e为PVDF原膜C1s谱扫描图;
b为实施例17制备的改性膜全谱扫描图;f为实施例17制备的改性膜C1s谱扫描图;
c为实施例16制备的改性膜全谱扫描图;g为实施例16制备的改性膜C1s谱扫描图;
d为实施例13制备的改性膜全谱扫描图;h为实施例13制备的改性膜C1s谱扫描图。
图2为改性前后的PVDF膜表面接触角照片。
图中:A、B分别为原膜和实施例20制备的改性膜表面接触角照片。
图3为改性前后的PVDF膜孔径分布图。
图中:a为PVDF原膜;b为实施例17制备的改性膜;c为实施例16制备的改性膜;d为实施例13制备的改性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该膜是通过水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上接枝有聚-2-(二甲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实施例2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该膜是通过水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上接枝有聚-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实施例3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该膜是通过水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上接枝有聚-2-(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实施例4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该膜是通过水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上接枝有聚(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实施例5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该膜是通过水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上接枝有聚-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实施例6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该膜是通过水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上接枝有聚-3-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实施例7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该膜是通过水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上接枝有聚-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实施例8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该膜是通过水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上接枝有聚-2,3-二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实施例9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该膜是通过水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上接枝有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实施例10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该膜是通过水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上接枝有聚丙烯酸钠。
实施例11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该膜是通过水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上接枝有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
实施例12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该膜是通过水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上接枝有聚-2-甲氧基乙基丙烯酰胺。
实施例13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40℃水浴中,将聚偏氟乙烯微孔膜放在在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水溶液中漂洗10小时,每3小时换一次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水溶液;将清洗干净的面积为10cm2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2-(二甲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水溶液、氯化铜、2,2-联吡啶及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得到100毫升水溶液,使2-(二甲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浓度为0.3克/毫升,使氯化铜的浓度为1.0微摩尔/毫升,使2,2-联吡啶的浓度为1.0微摩尔/毫升;
(2)充氮气8min排除容器中的氧气;
(3)加入1毫升摩尔浓度为15毫摩尔/毫升的维生素C水溶液,继续充氮气8min;
(4)将容器密封,在45℃反应3h;
(5)将膜取出,在40℃水浴,放入无水乙醇中搅拌清洗12h,然后用去离子水搅拌清洗12h,取出晾干,即制成聚偏氟乙烯改性改性功能膜。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成的膜膜表面水接触角72度,膜在25℃下的水通量为768L/m2.h.bar
实施例14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40℃水浴中,将聚偏氟乙烯微孔膜放在在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水溶液中漂洗3小时,每1小时换一次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水溶液;将清洗干净的面积为9cm2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水溶液、氯化铜、4,4’-二(5-壬基)-2,2’-联吡啶及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得到20毫升水溶液,使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浓度为0.1克/毫升,使氯化铜的浓度为0.44微摩尔/毫升,使4,4’-二(5-壬基)-2,2’-联吡啶的浓度为0.44微摩尔/毫升;
(2)充氮气5min排除容器中的氧气;
(3)加入0.2毫升摩尔浓度为22毫摩尔/毫升的维生素C水溶液,继续充氮气5min;
(4)将容器密封,在30℃反应7h;
(5)将膜取出,在40℃水浴,放入无水乙醇中搅拌清洗2h,然后用去离子水搅拌清洗2h,取出晾干,即制成聚偏氟乙烯改性改性功能膜。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成的膜膜表面水接触角65度,膜在25℃下的通量为890L/m2.h.bar
实施例15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60℃水浴中,将聚偏氟乙烯微孔膜放在在体积浓度为10%的乙醇水溶液中漂洗24小时,每6小时换一次体积浓度为10%的乙醇水溶液;将清洗干净的面积为25cm2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2-(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水溶液、氯化铜、1,1,4,7,7-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及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得到200毫升水溶液,使2-(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浓度为0.5克/毫升,使氯化铜的浓度为2.2微摩尔/毫升,使1,1,4,7,7-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的浓度为2.2微摩尔/毫升;
(2)充氮气10min排除容器中的氧气;
(3)加入8毫升摩尔浓度为1毫摩尔/毫升的维生素C水溶液,继续充氮气10min;
(4)将容器密封,在60℃反应0.5h;
(5)将膜取出,在40℃水浴,放入无水乙醇中搅拌清洗24h,然后用去离子水搅拌清洗24h,取出晾干,即制成聚偏氟乙烯改性改性功能膜。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成的膜膜表面水接触角88度,膜在25℃下的通量为1050L/m2.h.bar
实施例16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用实施例13公开了方法对聚偏氟乙烯微孔膜进行清洗,将清洗干净的面积为15cm2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聚(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的水溶液、氯化铜、三-(N,N’-二甲氨基乙基)胺及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得到60毫升水溶液,使聚(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浓度为0.3克/毫升,使氯化铜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使三-(N,N’-二甲氨基乙基)胺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
(2)充氮气8min排除容器中的氧气;
(3)加入3毫升摩尔浓度为10毫摩尔/毫升的维生素C水溶液,继续充氮气8min;
(4)将容器密封,在45℃反应3h;
(5)将膜取出,在40℃水浴,放入无水乙醇中搅拌清洗12h,然后用去离子水搅拌清洗12h,取出晾干,即制成聚偏氟乙烯改性改性功能膜。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成的膜膜表面水接触角47度,膜在25℃下的通量为486L/m2.h.bar
实施例17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用实施例14公开了方法对聚偏氟乙烯微孔膜进行清洗,将清洗干净的面积为15cm2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水溶液、氯化铜、2,2-联吡啶及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得到80毫升水溶液,使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浓度为0.3克/毫升,使氯化铜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使2,2-联吡啶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
(2)、(3)、(4)和(5)同实施例16。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成的膜膜表面水接触角57度,膜在25℃下的通量为770L/m2.h.bar
实施例18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用实施例15公开了方法对聚偏氟乙烯微孔膜进行清洗,将清洗干净的面积为15cm2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水溶液、氯化铜、4,4’-二(5-壬基)-2,2’-联吡啶及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得到100毫升水溶液,使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3克/毫升,使氯化铜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使4,4’-二(5-壬基)-2,2’-联吡啶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2)、(3)、(4)和(5)同实施例16。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成的膜膜表面水接触角79度,膜在25℃下的通量为590L/m2.h.bar
实施例19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用实施例13公开了方法对聚偏氟乙烯微孔膜进行清洗,将清洗干净的面积为15cm2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丙烯酸钠的水溶液(碱性)、氯化铜、2,2-联吡啶及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得到100毫升水溶液,使丙烯酸钠的浓度为0.3克/毫升,使氯化铜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使2,2-联吡啶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
(2)、(3)、(4)和(5)同实施例16。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成的膜膜表面水接触角49度,膜在25℃下的通量为590L/m2.h.bar
实施例20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用实施例13公开了方法对聚偏氟乙烯微孔膜进行清洗,将清洗干净的面积为15cm2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3-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水溶液、氯化铜、4,4’-二(5-壬基)-2,2’-联吡啶及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得到80毫升水溶液,使3-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浓度为0.3克/毫升,使氯化铜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使4,4’-二(5-壬基)-2,2’-联吡啶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
(2)、(3)、(4)和(5)同实施例16。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成的膜膜表面水接触角67度,膜在25℃下的通量为670L/m2.h.bar
实施例21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用实施例13公开了方法对聚偏氟乙烯微孔膜进行清洗,将清洗干净的面积为15cm2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水溶液、氯化铜、2,2-联吡啶及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得到100毫升水溶液,使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浓度为0.3克/毫升,使氯化铜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使2,2-联吡啶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
(2)、(3)、(4)和(5)同实施例16。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成的膜膜表面水接触角72度,膜在25℃下的通量为635L/m2.h.bar
实施例22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用实施例13公开了方法对聚偏氟乙烯微孔膜进行清洗,将清洗干净的面积为15cm2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2,3-二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水溶液、氯化铜、1,1,4,7,7-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及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得到100毫升水溶液,使2,3-二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浓度为0.3克/毫升,使氯化铜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使1,1,4,7,7-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
(2)、(3)、(4)和(5)同实施例16。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成的膜膜表面水接触角36度,膜在25℃下的通量为890L/m2.h.bar
实施例23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用实施例13公开了方法对聚偏氟乙烯微孔膜进行清洗,将清洗干净的面积为12cm2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水溶液、氯化铜、2,2-联吡啶及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得到100毫升水溶液,使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3克/毫升,使氯化铜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使2,2-联吡啶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
(2)、(3)、(4)和(5)同实施例16。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成的膜膜在25℃下的通量为1150L/m2.h.bar
实施例24
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用实施例13公开了方法对聚偏氟乙烯微孔膜进行清洗,将清洗干净的面积为12cm2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2-甲氧基乙基丙烯酰胺的水溶液、氯化铜、1,1,4,7,7-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及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得到100毫升水溶液,使2-甲氧基乙基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3克/毫升,使氯化铜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使1,1,4,7,7-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的浓度为1.2微摩尔/毫升;
(2)、(3)、(4)和(5)同实施例16。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成的膜膜在25℃下的通量为833L/m2.h.bar

Claims (8)

1.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其特征是通过水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上接枝有功能性聚合物,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清洗干净的面积为9-25cm2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原子转移自由聚合单体的水溶液、氯化铜、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配体及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得到20-200毫升水溶液,使原子转移自由基单体浓度为0.1-0.5克/毫升,使氯化铜的浓度为0.44-2.2微摩尔/毫升,使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配体的浓度为0.44-2.2微摩尔/毫升;
(2)充氮气5-10min排除容器中的氧气;
(3)加入0.2-8毫升摩尔浓度为1-22毫摩尔/毫升的维生素C水溶液,继续充氮气5-10min;
(4)将容器密封,在30-60℃反应0.5-7h;
(5)将膜取出,在40℃水浴,放入无水乙醇中搅拌清洗2-24h,然后用去离子水搅拌清洗2-24h,取出晾干,即制成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其特征是所述功能性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丙烯酰胺类水溶性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其特征是所述聚甲基丙烯酸酯为聚-2-(二甲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2-(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3-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聚-2,3-二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其特征是所述聚丙烯酰胺类水溶性聚合物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或聚-2-甲氧基乙基丙烯酰胺。
5.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
(1)将清洗干净的面积为9-25cm2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原子转移自由聚合单体的水溶液、氯化铜、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配体及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得到20-200毫升水溶液,使原子转移自由基单体浓度为0.1-0.5克/毫升,使氯化铜的浓度为0.44-2.2微摩尔/毫升,使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配体的浓度为0.44-2.2微摩尔/毫升;
(2)充氮气5-10min排除容器中的氧气;
(3)加入0.2-8毫升摩尔浓度为1-22毫摩尔/毫升的维生素C水溶液,继续充氮气5-10min;
(4)将容器密封,在30-60℃反应0.5-7h;
(5)将膜取出,在40℃水浴,放入无水乙醇中搅拌清洗2-24h,然后用去离子水搅拌清洗2-24h,取出晾干,即制成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原子转移自由聚合单体为2-(二甲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钠、3-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3-二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N,N-甲基丙烯酰胺或2-甲氧基乙基丙烯酰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原子转移自由聚合配体为2,2-联吡啶、4,4’-二(5-壬基)-2,2’-联吡啶、1,1,4,7,7-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或三-(N,N’-二甲氨基乙基)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所述清洗的方法为:在10-80℃水浴中,将聚偏氟乙烯微孔膜放在在体积浓度为10-90%的乙醇水溶液中漂洗3-24小时,每1-6小时换一次体积浓度为10-90%的乙醇水溶液。
CN 201110022233 2011-01-19 2011-01-19 聚偏氟乙烯亲水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01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22233 CN102140181B (zh) 2011-01-19 2011-01-19 聚偏氟乙烯亲水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22233 CN102140181B (zh) 2011-01-19 2011-01-19 聚偏氟乙烯亲水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0181A CN102140181A (zh) 2011-08-03
CN102140181B true CN102140181B (zh) 2013-04-17

Family

ID=44407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2223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0181B (zh) 2011-01-19 2011-01-19 聚偏氟乙烯亲水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01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94207C (en) * 2012-12-21 2020-12-08 Solvay Specialty Polymers Italy S.P.A. Hydrophilic fluoropolymer
JP6065689B2 (ja) * 2013-03-25 2017-01-25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電極用バインダーの製造方法、二次電池電極の製造方法、及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4548961B (zh) * 2014-12-24 2016-10-05 福州大学 一种亲水性抗污染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
US9849428B2 (en) * 2015-04-30 2017-12-26 Pall Corporation Hydrophilically modified fluorinated membrane (VI)
CN104877278B (zh) * 2015-06-29 2017-08-1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聚偏氟乙烯基复合介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6776B (zh) * 2015-08-27 2018-01-02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电化学引发表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改性中空纤维膜的方法
CN105642127B (zh) * 2016-01-13 2018-01-05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蒽醌功能化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6496465B (zh) * 2016-10-22 2018-09-04 宁波大学 一种亲水化聚偏氟乙烯膜材料的绿色制备方法
CN106890577B (zh) * 2017-03-14 2019-09-20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抗污染抗凝血pvdf膜的制备方法
CN108579447B (zh) * 2018-04-30 2020-07-21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油水分离的超亲水静电纺丝纤维膜及制备方法
CN110066415B (zh) * 2019-04-23 2021-07-20 吕剑阳 一种功能化表面的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CN110527430A (zh) * 2019-08-26 2019-12-03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改性聚偏二氟乙烯氟碳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7506C (zh) * 2005-09-30 2009-03-11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温敏型聚偏氟乙烯智能膜材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1792510B (zh) * 2010-01-18 2012-04-04 苏州大学 对聚偏氟乙烯进行可控亲水改性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0181A (zh) 201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0181B (zh) 聚偏氟乙烯亲水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4054B (zh) 一种有效去除水体中微量重金属离子的改性聚合物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766962B (zh) 一种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4562666B (zh) 一种聚丙烯无纺布的表面改性方法
US10870083B2 (en) Preparation, re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chelating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CN103386259B (zh) 一种具有抑菌功能的反渗透复合膜
CN102068912A (zh) 一种等离子体辐射引发接枝制备荷负电纳滤膜的方法
CN104031282A (zh) 一种聚偏氟乙烯微滤膜表面光接枝改性方法
CN107096398A (zh) 一种两亲性共聚物对pvdf薄膜改性的方法
CN103721579B (zh) 一种含氟微孔膜表面亲水改性方法
CN110721600A (zh) 一种PVDF@PDA@ZnO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5457505A (zh) 吸附重金属离子型抗污染杂化平板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0062B (zh)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刷的制备方法
CN1266198C (zh) 一种pH值敏感的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智能膜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9304105B (zh) 高效吸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594404A (zh) 一种温敏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智能膜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11318181B (zh) 一种耐用性水下超疏油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780377B (zh) 一种制备复合纳滤膜的方法
CN102553455B (zh) 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三胺/聚偏氟乙烯螯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3289982B (zh) 一种新型固定化酶载体的制备
CN105085766B (zh) 一种分离膜表面亲水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289560B (zh) 一种电磁场调控自愈合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02836647A (zh) 一种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KR20160056292A (ko) 카테콜 그룹을 갖는 이온교환고분자,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응용
CN105406008B (zh) 一种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芯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

Termination date: 201501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