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8152B - 电气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气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8152B
CN102088152B CN2010102880811A CN201010288081A CN102088152B CN 102088152 B CN102088152 B CN 102088152B CN 2010102880811 A CN2010102880811 A CN 2010102880811A CN 201010288081 A CN201010288081 A CN 201010288081A CN 102088152 B CN102088152 B CN 1020881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ground connection
mentioned
ground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80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8152A (zh
Inventor
仓地崇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Se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Ic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Ichi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88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8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8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8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气连接器,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提高导电性接地壳体的接地特性。做成如下的结构:将在插座连接器(2)的导电性接地壳体(24)上设置的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接地弹簧片部)(24c)和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后部压紧件)(24b)以与成为嵌合对方的插头连接器(1)的嵌合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方式配置,使在这些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24c)和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24b)之间流动的接地电流最短且呈直线状地流动,大幅地抑制电气性的损失、无用的感应现象的产生。

Description

电气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做成通过与其它连接器嵌合将同轴电缆等信号传送媒体电气性连接的结构的电气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各种电气设备等中,为了将由同轴电缆等构成的信号传送媒体的末端部分连接到印刷配线基板上等的目的,广泛使用了电气连接器。电气连接器例如由连接信号传送媒体的插头连接器和安装在印刷配线基板上的插座连接器构成,首先,在插头连接器的后端缘部分连接同轴电缆等信号传送媒体,此后,将设置在该插头连接器上的嵌合用突部朝向插座连接器的嵌合用开口部的内部***,进行两连接器彼此的嵌合。
这样的电气连接器具有由绝缘性的部件构成的主体外壳,并且在该主体外壳上,为了形成信号屏蔽物或接地回路而安装了导电性接地壳体。而且,该导电性接地壳体例如如下述的专利文献记载的那样,具有与成为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的导电性接地壳体接触的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接地弹簧片部等),并且具备相对于上述的印刷配线基板、作为FPC、FFC等信号传送媒体而形成的适宜的基板接触的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钎焊片部等)。
设置在此导电性接地壳体上的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接地弹簧片部等)及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钎焊片部等)存在与导电性接地壳体的主体部分成一体地由舌片状部件形成的情况、作为分体的接点部件形成的情况等,但是,无论怎样,都是通过使这些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和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电气性导通,将成为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和基板之间进行接地连接,形成接地回路。
但是,一般地,上述的导电性接地壳体的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接地弹簧片部等)及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钎焊片部等)是没有考虑相互的位置关系地配置。即,一方的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相对于成为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配置在适宜的位置,而另一方的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相对于被连接的基板配置在适宜的位置。其结果,两连接部件彼此的位置关系成为被任意地分散的状态,在这两连接部件间流动的接地电流(地线电流)在导电性接地壳体内向配置在适宜的位置的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流动,产生电气性的损失、无用的感应现象,存在对接地特性带来影响的可能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98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319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提高导电性接地壳体的接地特性的电气连接器。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电气连接器采用了如下的结构:在安装于主体外壳上的导电性接地壳体上,设置与成为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的导电性接地壳体接触的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和与印刷配线基板接触的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这些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及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双方以呈悬臂状地延出的方式形成,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和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中的上述悬臂状的延出方向,以与将成为上述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大致平行且成为大致相同方向的方式设定。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电气连接器,在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和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之间流动的接地电流以直线状的最短距离流动,能够大幅地抑制电气性的损失、无用的感应现象的产生。
进而,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电气连接器,由于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及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相对于其它连接器被嵌合的方向在顺方向延出,所以,在其它连接器嵌合时,不存在其它连接器相对于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碰撞的可能性,能够防止纵弯曲等变形、损伤的产生。
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做成如下的结构:上述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及上述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的至少一方由与上述导电性接地壳体一体地设置的舌片状部件或与上述导电性接地壳体分体地设置的接点部件形成。
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做成如下的结构:上述对方侧连接器由插头连接器或插座连接器构成。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由于将本发明的电气连接器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将设置在导电性接地壳体上的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和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以与将成为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大致平行且成为大致相同方向地延出的方式配置,使在这些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和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之间流动的接地电流呈直线状地最短地流动,能够大幅地抑制电气性的损失、无用的感应现象的产生,同时,能够消除其它连接器相对于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碰撞的可能性,防止压屈等变形、损伤的产生,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导电性接地壳体的接地特性,能够廉价且大幅地提高电气连接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对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插座连接器,嵌合成为嵌合对方的插头连接器而构成的连接器组装体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的纵剖面说明图。
图3是单独表示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装体中的插座连接器的上面侧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4是从底面侧表示图3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5是沿图3中的V-V线的纵剖面说明图。
图6是从底面侧表示被用于图3~图5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导电性接地壳体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7是从底面侧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8是沿图7中的VIII-VIII线的纵剖面说明图。
图9是从底面侧表示被用于图7及图8所示的关于其它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导电性接地壳体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优选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进行关于在将本发明适用于将多根同轴电缆连接在印刷配线基板侧的电气连接器的情况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关于连接器组装体]
首先,关于图1及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连接器的组装体,是构成由连结了同轴电缆SC的末端部分的插头连接器1和安装在印刷配线基板(参见图2中的虚线)上的插座连接器2构成的水平嵌合型的电气连接器的组装体。即,在将作为本发明中所述的成为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1相对于适用了本发明的插座连接器2在大致水平方向相向配置的状态下,将上述插头连接器1沿印刷配线基板的表面向接近的方向移动,将设置在上述插头连接器1的前端部分的嵌合突部11a相对于设置在插座连接器2上的嵌合用开口部21b***,由此,进行两连接器1、2彼此的嵌合。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插头连接器1***的方向及向其相反方向拔出的方向与印刷配线基板的表面延伸的方向大致一致,但是,在下文中,将印刷配线基板的表面延伸的方向作为水平方向,将与印刷配线基板的表面正交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另外,在插头连接器1中,将使该插头连接器1向对方侧的插座连接器2***的方向作为前方向,将向其相反方向拔出的方向作为后方向。另外,在插座连接器2中,将从该插座连接器2拔出上述插头连接器1的方向作为前方向,将其相反方向作为后方向。
在上述插头连接器1的后方侧的端缘部(下称“后端缘部”),连结了以多极状并列的方式配置的多根同轴电缆SC的末端部分。在这些各同轴电缆SC的末端部分,通过剥下覆盖材料,电缆中心导体(信号线)SCa及电缆外部导体(屏蔽线)SCb以呈同轴状的方式露出,沿电缆中心轴线配置的电缆中心导体SCa与后述的插头连接器1中的信号传送用的导电接点(导电端子)12连接,由此,构成了信号回路。
另外,以包围电缆中心导体SCa的外周侧的方式配置的电缆外部导体SCb,以由构成接地部件的接地棒GB夹持的方式配置,通过由钎焊、铆接、压接等连接构成了接地回路。接地棒GB由沿上述的多极排列的方向呈长尺状地延伸的细长的带板状部件形成,在以沿电缆外部导体(屏蔽线)SCb的上下各面的方式载置的状态下,使用长尺状的钎焊材料等汇总连接。此接地棒GB做成经后述的导电性接地壳体14、24等进行接地连接的结构。
[关于绝缘外壳]
构成这样的电气连接器的组装体的插头连接器1及插座连接器2这两连接器,分别具备由细长状的绝缘部件形成的主体外壳11、21。这些主体外壳11、21以构成沿作为上述的同轴电缆SC的多极并列方向的长度方向呈细长状地延伸的空心状壳体的方式形成。其中的成为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即插头连接器1侧的主体外壳11一体地具备配置在该插头连接器1的内部侧的主体支承部和从该主体支承部向前方外方延出的嵌合突部11a,在主体支承部的上表面,配置了后述的导电接点12的后方侧部分及与上述的同轴电缆SC的连接构成部分。
另外,以向上述的主体外壳11的前方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的嵌合突部11a,由构成该主体外壳11的前端部分的厚度薄的平板状部件构成,在使两连接器1、2彼此嵌合时,成为相对于上述插座连接器2最初***的部分。
与此相对,在上述插座连接器2侧的主体外壳21的前端部分,特别是如图3~图5所示,形成了由在长度方向延伸的细长状空间构成的嵌合用开口部21b,在进行两连接器1、2彼此的嵌合时,上述的插头连接器1侧的嵌合突部11a向该插座连接器2侧的嵌合用开口部21b的内部大致水平地***。
[关于导电接点]
进而,在上述的两主体外壳11、21上,沿长度方向(图2的纸面垂直方向)以适宜的间距间隔呈多极地排列了多个导电接点(导电端子)12、22。图2所示的各导电接点12、22虽然是作为信号传送用被构成的,但是,也可以构成为接地连接用。这些多个导电接点12、22,分别以在上述多极排列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邻接的导电接点彼此由大致相同的材质构成大致相同的形状或不同的形状的方式形成,并通过相对于主体外壳11、21例如由***成型来埋设或压入进行配置。
其中设置在插头连接器1侧的导电接点12,以沿主体外壳11的上表面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方式配置,从设置在其延伸方向的中途部位的阶梯部向后方侧延伸的后方侧延伸部分配置在上述主体外壳11的主体支承部的上表面侧。在此导电接点12的后方侧延伸部分上,上述的同轴电缆SC的电缆中心导体(信号线)SCa在以从上方侧载置的方式抵接的状态下被进行钎焊接合。此多个电缆中心导体SCa和导电接点12的钎焊接合也汇总进行。
另一方面,构成从导电接点12的阶梯部向前方侧延伸的前方侧延伸部分的端子电极部被配置在以构成主体外壳11的前端部分的方式设置的嵌合突部11a的上表面。这些端子电极部隔着适宜的间距地以呈多极状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的主体外壳11的嵌合突部11a的上表面。
与此相对,安装在插座连接器2的主体外壳21上的导电接点(导电端子)22,在其后端部分(图2的右端部分)设置了侧面大致呈逆L字状的钎焊连接部22a。此钎焊连接部22a在实际使用时事先被载置到上述的印刷配线基板(参照图2中的虚线)上的信号导电路或接地导电路后,被汇总地进行钎焊接合。
再有,此导电接点(导电端子)22从上述的后端侧的钎焊连接部22a向前方以呈悬臂状的方式延伸。更具体地说,该导电接点22从后端侧的钎焊连接部22a向大致垂直上方立起,从该立起的上端部向前方侧(图2的左方侧)以呈悬臂状的方式延出。而且,在该导电接点22的前方侧前端部分,设置了向下方侧呈逆山形状伸出的接点凸部22b。设置在此导电接点22上的接点凸部22b,在上述的插头连接器1被嵌合在插座连接器2上时,以相对于该插头连接器1侧的设置在导电接点12上的接点凹部进行弹簧弹性接触的方式构成。通过这样的接触关系进行了上述两接点部彼此的电气性连接。
[关于导电性接地壳体]
另一方面,在插头连接器1及插座连接器2的各主体外壳11、21上,分别安装了将薄板状金属部件折弯成形为适宜的形状的导电性接地壳体14及24。这些导电性接地壳体14、24以覆盖主体外壳11、21的外表面的方式配置,具有对各连接器1、2中的传送信号的屏蔽性,同时,具有构成接地回路的一部分的功能。构成此接地回路的导电性接地壳体14及24在使上述两连接器1、2彼此嵌合时是最初进行电气性连接的部分。
首先,在作为嵌合对方的其它侧连接器即插头连接器1侧设置的导电性接地壳体14的安装,是在将接地棒GB钎焊接合在上述的同轴电缆SC上后进行,以相对于主体外壳11从上下两侧覆盖的方式安装。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导电性接地壳体14的下半侧部分通过***成形与主体外壳11一体成形。
另外,在该导电性接地壳体14的上面上,沿作为多极排列方向的连接器长度方向进行切口形成了多个接地连接舌片14a。这些各接地连接舌片14a由悬臂板簧状部件形成,向前方侧斜下方延出,与上述的接地棒GB的上面侧钎焊接合或弹性接触。
进而,在上述导电性接地壳体14的上面中的后端缘部分(图2左端部分),以向内部下方侧折返的方式形成了推压突起部14b,如上所述,在进行了导电性接地壳体14的安装时,相对于同轴电缆SC的绝缘覆层,该推压突起部14b从上方侧推压接触。
另外,在上述导电性接地壳体14的上面侧的前端缘部分(图2的右端部分),设置了以呈帽檐状的方式形成的推压板14c。此推压板14c以从主体外壳11的前端侧的开口端缘向前方侧(图2的右方侧)大致水平地仅突出适宜的尺寸的方式构成,如后所述,做成以该导电性接地壳体14的推压板14c与插座连接器2的嵌合用开口部21b的外表面侧接触的方式安装的结构。
另一方面,在设置于插座连接器2的导电性接地壳体24上,在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及后端缘部的每一个上,分别设置了作为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的侧部压紧件(钎焊片部)24a及后部压紧件(钎焊片部)24b。这些各压紧件(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24a、24b以向长度方向的两端外方侧及后端外方侧(图2的右方侧)延出的方式折弯形成,相对于形成在印刷配线基板(参见图2的虚线)上的接地导电路(省略图示)钎焊接合,由此,在进行接地回路的电气性连接的同时,插座连接器2的整体被牢固地固定。
另外,由于设置在导电性接地壳体24的后缘端部的后部压紧件(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24b是构成本发明的主要部分的部件,所以,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另外,在上述主体外壳21侧的开口端缘部,设置了向与作为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即插头连接器1的嵌合方向(水平方向)的前方侧(图2的左方侧)突出的卡合突起部21a。进而,在上述导电性接地壳体24侧的开口端缘部,设置了使上述的主体外壳21侧的卡合突起部21a在嵌合方向(水平方向)插通的卡定孔部,并将这些主体外壳21侧的卡合突起部21a和导电性接地壳体24侧的卡定孔部作为一组的固定机构在插座连接器2的长度方向呈适宜的间隔地被配置在多个部位。这些卡合突起部21a和卡定孔部,就与上述两连接器1、2的嵌合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而言成为相互抵接的关系,能够在相同方向(上下方向)得到良好的固定力,通过由这样的卡合突起部21a和卡定孔部构成的固定机构产生的固定作用,上述主体外壳21和导电性接地壳体24在与两连接器1、2的嵌合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被维持在良好地固定的状态。
进而,上述的导电性接地壳体24的开口端缘部,呈阶梯状地以在下降一阶的状态下呈延伸的折弯阶梯形状的方式形成,并以如下的方式构成:相对于该导电性接地壳体24的阶梯下降部分,在作为上述的对方侧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1侧的导电性接地壳体14的前端缘部分(图2的右端部分)设置的推压板14c以从上方侧接触的方式嵌合。而且,在嵌合了两连接器1、2彼此的状态下,成为插头连接器1侧的导电性接地壳体14的内侧表面与插座连接器2侧的导电性接地壳体24的外侧表面接触的配置关系,在这样的嵌合状态下,两连接器1、2的导电性接地壳体14、24彼此以在与嵌合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重叠的方式配置。
另外,如上所述,在两连接器1、2的导电性接地壳体14、24彼此在与嵌合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重叠的状态下,在设置于插头连接器1侧的导电性接地壳体14上的推压板14c和同样地设置在插头连接器1侧的主体外壳11上的嵌合突部11a之间,经插座连接器2侧的导电接点22,夹入了上述那样被固定的主体外壳21及导电性接地壳体24。
即,在作为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即插头连接器1的嵌合突部11a被***在上述插座连接器2的主体外壳21的内部时,如上所述,插头连接器1侧的嵌合突部11a相对于插座连接器2侧的导电接点22,从下方侧向上方侧压接,由此,上述导电接点22以向上方升起的方式位移。而且,伴随着这样的导电接点22的上方位移,主体外壳21及导电性接地壳体24的两开口端缘部特别是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以向上方被推开的方式被加载。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以插座连接器2侧的主体外壳21及导电性接地壳体24被夹入在插头连接器1侧的嵌合突部11a和导电性接地壳体14的推压板14c之间的方式构成。特别是,因为由插头连接器1侧的推压板14c向下方推压插座连接器2侧的主体外壳21及导电性接地壳体24,所以,能够良好地防止这些插座连接器2侧的主体外壳21及导电性接地壳体24中的两开口端缘部的上方向扩大、鼓出。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安装在插座连接器2侧的主体外壳21上的导电性接地壳体24上,在该导电性接地壳体24的后端缘部设置了作为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的后部压紧件(钎焊片部)24b、24f。作为此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的后部压紧件24b、24f,特别是如图5及图6所示,由从上述导电性接地壳体24的底面板的后端缘部向后方侧(图5的右方侧)一体地延出的舌片状部件形成,做成了沿长度方向(图5的纸面垂直方向)呈规定的间隔地配置了多个(7个)后部压紧件的结构。
这些各后部压紧件(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24b、24f以呈悬臂状地向后方延出的方式设置,但是,其延出侧的部分(图5的右方侧部分)以呈阶梯状地下降的方式折弯形成,这些下降折弯部分的前端侧相对于在上述印刷配线基板(参见图2的虚线)上形成的接地导电路(省略图示)以汇总的方式钎焊。
另外,在此导电性接地壳体24上,设置了与作为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即插头连接器1侧的导电性接地壳体14接触的作为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的接地弹簧片部24c。作为此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的接地弹簧片部24c,被做成将导电性接地壳体24的一部分呈悬臂状地切起的形状,与上述的后部压紧件(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24b同样,由向后方侧(图5的右方侧)延出的舌片状部件形成。
在这些接地弹簧片部(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24c的延出侧前端部分,以向上方弯曲地突出的方式设置了凸状接点部24d,该凸状接点部24d相对于作为嵌合对方的插头连接器(其它连接器)1侧的导电性接地壳体14从下方侧弹性接触。
进而,此接地弹簧片部(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24c,配置在与上述的后部压紧件(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24b对应的位置,更具体地说是在上述各后部压紧件24b的稍前方侧(图5的左方侧)分别配置了接地弹簧片部24c。另外,没有设置与设置在长度方向(图5的纸面垂直方向)两端的两个后部压紧件24f对应的接地弹簧片部。
而且,如上所述,前后对应地配置的各后部压紧件(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24b和接地弹簧片部(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24c,配置在与作为插头连接器(其它连接器)1的嵌合方向的前后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一条直线上。即,将这些配置在一条直线上的两部件24b、24c作为一组构成了接地回路的一部分,构成这些各组的两部件24b、24c成为与连接器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大致一致的配置关系。另外,这里所述的“大致平行”不仅指在物理上精确的平行,还指包括制造上的误差等在内的范围。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在后部压紧件(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24b和接地弹簧片部(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24c之间流动的接地电流将以直线状的最短距离流动,电气性的损失、无用的感应现象的产生被大幅地抑制。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接地弹簧片部(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24c及后部压紧件(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24b相对于作为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1被嵌合的方向在顺方向延出,所以,在插头连接器1嵌合时,特别是不存在插头连接器1的嵌合突部11a相对于接地弹簧片部24c碰撞的可能性,能够防止纵弯曲等变形、损伤的产生。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后部压紧件(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24b配置在与导电接点22的钎焊连接部22a相比为前方侧(图5的左方向)的主体外壳21的区域内。此后部压紧件24b,做成了沿长度方向(图5的纸面垂直方向)呈规定的间隔地配置了多个(5个)后部压紧件的结构。而且,根据这样的结构,不会增加插座连接器2的俯视的投影面积就能够进行后部压紧件(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24b和在印刷配线基板(参见图2的虚线)上形成的接地导电路(省略图示)的电气性的连接,同时,插座连接器2的整体能够被牢固地固定。
另外,在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了相同的符号的图7~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后部压紧件(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24b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由从导电性接地壳体24中的底面板的后端缘部向后方(图8的右方侧)一体地延出的舌片状部件形成,并且,接地弹簧片部(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24e具有将导电性接地壳体24的一部分呈悬臂状地一体切起的形状,这点是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另一方面,此第二实施方式的接地弹簧片部(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24e,由悬臂状的延出方向向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悬臂状的延出方向的反方向即前方(图8的左方侧)呈悬臂状地延出的舌片状部件形成。
而且,在此第二实施方式中,各接地弹簧片部(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24e和后部压紧件(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24b也配置在相对于作为插头连接器1的嵌合方向的前后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一条直线上,成为这些两部件24d、24c中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大致一致的配置关系。
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中,在接地弹簧片部(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24e和后部压紧件(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24b之间流动的接地电流将以最短且呈直线状地流动,能够大幅地抑制电气性的损失、无用的感应现象的产生。
上面,基于实施方式具体说明了由本发明者进行的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当然也可以。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及上述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双方由悬臂状的舌片状部件形成,但是,也可以将它们中的一方或双方由以与导电性接地壳体分体设置的接点部件形成的方式构成。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是对于插座连接器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插头连接器,本发明也能够同样适用。该情况下的作为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为插座连接器。
进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基板采用了印刷配线基板,但是,也可以采用FPC、FFC等各种各样的基板。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适用于水平嵌合型的电气连接器的实施方式,但是,对于垂直嵌合型的电气连接器也可以同样适用。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同轴电缆用的连接器,对于绝缘电缆用连接器、混合多个同轴电缆和绝缘电缆的类型的电气连接器、连结柔性配线基板等的电气连接器、将印刷基板彼此连接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等,也可以同样适用。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广泛地适用于在各种电气设备中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电气连接器。
符号说明
1:插头连接器(其它连接器);11:主体外壳;11a:嵌合突部;12:导电接点(导电端子);14:导电性接地壳体;14a:接地连接舌片;14b:推压突起部;14c:推压板;2:插座连接器;21:主体外壳;21a:卡合突起部;21b:嵌合用开口部;22:导电接点(导电端子);22a:钎焊连接部;22b:接点凸部;24:导电性接地壳体;24a:侧部压紧件;24b:后部压紧件(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24c:接地弹簧片部(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24d:凸状接点部;24e:接地弹簧片部(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24f:后部压紧件(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SC:同轴电缆;SCa:电缆中心导体(信号线);SCb:电缆外部导体(屏蔽线);GB:接地棒。

Claims (4)

1.一种电气连接器,所述电气连接器在安装于主体外壳上的导电性接地壳体上,设置与成为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的导电性接地壳体接触的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和与印刷配线基板接触的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这些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及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双方以呈悬臂状地延出的方式形成,
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和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中的上述悬臂状的延出方向,以与将成为上述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大致平行且成为大致相同方向的方式设定,
上述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和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配置在与成为上述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一条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及上述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的至少一方由与上述导电性接地壳体一体地设置的舌片状部件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器侧接地连接部件及上述基板侧接地连接部件的至少一方由与上述导电性接地壳体分体地设置的接点部件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嵌合对方的其它连接器由插头连接器或插座连接器构成。
CN2010102880811A 2009-12-04 2010-09-16 电气连接器 Active CN1020881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6452 2009-12-04
JP2009276452A JP4618745B1 (ja) 2009-12-04 2009-12-04 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8152A CN102088152A (zh) 2011-06-08
CN102088152B true CN102088152B (zh) 2013-08-21

Family

ID=43090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80811A Active CN102088152B (zh) 2009-12-04 2010-09-16 电气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72610B2 (zh)
EP (1) EP2330693B1 (zh)
JP (1) JP4618745B1 (zh)
KR (1) KR101026650B1 (zh)
CN (1) CN102088152B (zh)
TW (1) TWI3595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7004B2 (ja) * 2011-02-22 2013-06-1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507507B2 (ja) * 2011-08-11 2014-05-2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装置及びこの電気コネクタ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コネクタ
EP2590272B1 (en) * 2011-11-03 2014-05-21 Dai-Ichi Seiko Co., Ltd. Electric connector and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JP5826654B2 (ja) 2012-02-01 2015-12-0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56426B2 (ja) * 2015-07-29 2018-01-1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
JP1583930S (zh) * 2016-08-03 2017-08-21
TWI634706B (zh) * 2017-10-06 2018-09-01 岱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807028B2 (ja) * 2017-12-20 2021-01-06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US10756468B2 (en) * 2018-11-07 2020-08-25 Bellwether Electronic Corp.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flexible flat cable assembly thereof, and flexible flat cable thereof
TWM584035U (zh) * 2019-06-18 2019-09-21 貝爾威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取代電路板金手指之保護件的插頭連接器
JP2021096960A (ja) * 2019-12-17 2021-06-24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TWM605670U (zh) * 2020-08-17 2020-12-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動鎖扣結構的高頻連接器
TWI824344B (zh) * 2021-11-29 2023-12-01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8545A (en) * 1996-02-21 1998-04-14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ion device which is electromagnetically shielded with simple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6018B2 (ja) * 1997-03-31 2001-08-0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機構付き中継コネクタ
JP3548734B2 (ja) * 2001-06-22 2004-07-28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TW540880U (en) * 2001-12-26 2003-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3243093A (ja) * 2002-02-21 2003-08-29 Yazaki Corp Usbコネクタ
JP2003331993A (ja) 2002-05-09 2003-11-21 Kel Corp シールド板付きコネクタ
US6685509B1 (en) * 2002-09-18 2004-02-0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Shielded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TW563950U (en) * 2002-12-25 2003-1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6805585B1 (en) * 2004-02-06 2004-10-19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4522144B2 (ja) * 2004-05-21 2010-08-1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KR100486990B1 (ko) * 2004-12-23 2005-05-03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무접지형 전기 커넥터
JP4391975B2 (ja) * 2005-09-08 2009-12-2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4248555B2 (ja) * 2006-02-21 2009-04-0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200824192A (en) * 2006-11-24 2008-06-01 Fci Connectors Singapore Pte Electric connector
JP4338209B2 (ja) * 2007-05-28 2009-10-0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と相手側コネクタ
JP4391560B2 (ja) * 2007-11-29 2009-12-24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コネクタ
JP4960274B2 (ja) * 2008-02-21 2012-06-27 ケル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CN201355711Y (zh) * 2008-12-23 2009-12-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201103207A (en) * 2009-07-15 2011-01-16 Adv Flexible Circuits Co Ltd Shielded insertion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flat cable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8545A (en) * 1996-02-21 1998-04-14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ion device which is electromagnetically shielded with simple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26650B1 (ko) 2011-04-04
US8172610B2 (en) 2012-05-08
CN102088152A (zh) 2011-06-08
EP2330693B1 (en) 2015-05-13
TW201125238A (en) 2011-07-16
TWI359539B (en) 2012-03-01
JP2011119152A (ja) 2011-06-16
EP2330693A1 (en) 2011-06-08
US20110136380A1 (en) 2011-06-09
JP4618745B1 (ja) 201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8152B (zh) 电气连接器
CN107681371B (zh) 电连接器
CN102292875B (zh) 阻抗受控的电连接器
CN102570187B (zh) 电气连接器及其组装体
CN108923156B (zh) 电连接器
CN100416939C (zh) 堆叠式电连接器
US7670154B2 (en) Solderness cable assembly
US20090197467A1 (en) Grounding member for cable assembly
CN101785156B (zh) 电连接器
CN101499574B (zh) 电连接器
CN102790306A (zh) 电连接器
US20100151743A1 (en) Electrical adapter
CN107681349B (zh) 电连接器
TWI625897B (zh) Connector
CN103579835A (zh) 电连接器
CN102570116B (zh) 用于电连接器的接口触头
CN110994247B (zh) 电连接器
CN104037550A (zh) 电连接器
JP5315912B2 (ja) 多連装電気コネクタ
CN108616015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2771014A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装体
CN20166739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20120040542A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to change arrangement of wires
CN202737209U (zh) 电连接器
CN114566819A (zh) 电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IRST SEIKO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 PEX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30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301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Applicant after: First Seiko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I. Pex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