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3250A - 防眩性硬涂薄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和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眩性硬涂薄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和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3250A
CN102033250A CN2010105015838A CN201010501583A CN102033250A CN 102033250 A CN102033250 A CN 102033250A CN 2010105015838 A CN2010105015838 A CN 2010105015838A CN 201010501583 A CN201010501583 A CN 201010501583A CN 102033250 A CN102033250 A CN 102033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mentioned
antiglare film
coated
coated antigl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15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3250B (zh
Inventor
滨本大介
桥本尚树
仓本浩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33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3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3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3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06Anti-reflective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5Additives macromolecula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6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le size
    • C09D7/68Particle size between 100-1000 n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6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le size
    • C09D7/69Particle size larger than 1000 n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8Anti-reflection coatings having sub-optical wavelength surface structures designed to provide an enhanced transmittance, e.g. moth-ey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2Antiglare, 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5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including a second componen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partic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性硬涂薄膜、偏振片等,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具有极低的雾度,并具有优良的荧光灯和脸部的防眩性,而且能够防止白色模糊而提高黑显示时的黑色浓度。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含有微粒的防眩性硬涂层,其中,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总雾度值在0~5%的范围内,在所述防眩性硬涂层表面的任意部位的4mm长度上,超过第1基准线的凸状部的数量Ntotal为15个以上,所述第1基准线与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粗糙度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1μm的高度,并且,Ntotal和超过所述第1基准线且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上的凸状部的数量N50满足0.4≤N50/Ntotal≤0.8的关系,并且,超过与所述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2μm的高度的第2基准线的凸状部中,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下的凸状部的数量为10个以下。

Description

防眩性硬涂薄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和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眩性硬涂薄膜、使用了该硬涂薄膜的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以及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阴极管显示装置(CRT)、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和电致发光显示器(ELD)等各种图像显示装置中,为了防止外部光线的反射或影像的映入(映り込み)引起的对比度的下降,在显示器表面配置防眩性硬涂薄膜。近年来,在LCD、特别是电视用途等中,高图像质量化、高对比度化正在不断发展。作为LCD的对比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有在表面配置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雾度值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比度,需要有低雾度值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就以往的具有比较高的雾度值的防眩性硬涂薄膜来说,荧光灯的映入和脸部的映入的程度几乎没有差异。荧光灯的映入是直接光的映入,光量强,是简单的影像,用人的肉眼通过判断是否能清楚看见映入的轮廓像来判断防眩性。另一方面,脸部的映入是间接光的映入,光量弱,是复杂的影像。此时,用人的肉眼通过判断影像整体的模糊程度来判断防眩性。但是,为了实现低雾度值,对于将防眩性抑制到最大限度的防眩性硬涂薄膜来说,同时防止荧光灯和脸部所代表的上述二种映入的设计是困难的。另外,如果为了维持低雾度并同时提高防眩性而大幅增大表面凹凸,则从倾斜方向看时,反射光的散射变得过强,看起来白色模糊(也称为泛白),存在着所谓倾斜方向的白色模糊的问题。防眩性的提高和白色模糊的改善或对比度的改善一般被认为存在相反关系,现已提出了兼顾这些特性的各种方案。例如,已经进行了使防眩层中存在由上述粒子形成的三维立体结构的凝聚部的研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另外,还进行了如下研究:将最表面的凹凸形状设定为规定形状,从而兼顾映入的防止和白色模糊的防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5), 这些都只不过是对荧光灯的映入进行的研究,并未对脸部的映入或两种映入的同时防止进行研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164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6411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49191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06/0088202号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986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降低电视或监视器(特别是像素数为140ppi以下者)等的LCD等图像显示装置的特性而提高可见性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眩性硬涂薄膜、使用了该硬涂薄膜的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以及上述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具有极低的雾度,并具有优良的荧光灯和脸部的防眩性,而且能够防止白色模糊而提高黑显示时的黑色浓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是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含有微粒的防眩性硬涂层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总雾度值在0~5%的范围内, 
在所述防眩性硬涂层表面的任意部位的4mm长度上,超过第1基准线的凸状部的数量Ntotal为15个以上,所述第1基准线与表面粗糙度轮廓(surface roughness profile)的粗糙度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1μm的高度, 
并且,超过所述第1基准线的凸状部中,当将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上的凸状部的数量设定为N50时,Ntotal和N50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 
并且,超过第2基准线的凸状部中,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下的凸状部的数量为10个以下,所述第2基准线与所述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2μm的高度。 
0.4≤N50/Ntotal≤0.8(1)。 
本发明的偏振片具有起偏器和防眩性硬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是所述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防眩性硬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是所述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偏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片是所述本发明的偏振片。 
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所述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 
准备所述微粒、硬涂层形成材料以及含有溶剂的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的工序, 
在所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涂布所述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从而形成涂膜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涂膜固化,从而形成所述防眩性硬涂层的工序; 
在所述制造方法中,使用醇系溶剂的比例为50重量%以上的溶剂作为所述溶剂。 
根据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例如在电视或监视器(特别是像素数为140ppi以下者)等的液晶面板等中,通过实现具有特征的凹凸形状而能够兼顾荧光灯的防眩性和脸部的防眩性,并且可以防止白色模糊。另外,通过低雾度化,可以提高暗室环境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黑显示时的黑色的浓度。因此,使用了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或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优良的显示特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实施例1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0~1mm的范围的轮廓图。 
图1(b)是表示实施例1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1~2mm的范围的轮廓图。 
图1(c)是表示实施例1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2~3mm的范围的轮廓图。 
图1(d)是表示实施例1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3~4mm的范围的轮廓图。 
图2是实施例2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的 轮廓图。(a)是0~1mm的范围,(b)是1~2mm的范围,(c)是2~3mm的范围,(d)是3~4mm的范围。 
图3是实施例3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的轮廓图。(a)是0~1mm的范围,(b)是1~2mm的范围,(c)是2~3mm的范围,(d)是3~4mm的范围。 
图4是实施例4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的轮廓图。(a)是0~1mm的范围,(b)是1~2mm的范围,(c)是2~3mm的范围,(d)是3~4mm的范围。 
图5是表示比较例1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0~1mm的范围的轮廓图。 
图6是表示比较例2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3~4mm的范围的轮廓图。 
图7是表示比较例3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3~4mm的范围的轮廓图。 
图8是表示比较例4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3~4mm的范围的轮廓图。 
图9是表示比较例5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3~4mm的范围的轮廓图。 
图10是表示比较例6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0~1mm的范围的轮廓图。 
图11是表示比较例7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3~4mm的范围的轮廓图。 
图12是表示比较例8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3~4mm的范围的轮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优选的是:在所述防眩性硬涂层表面的任意部位的595μm×452μm的测定面积上,超过基准面的凸部的数量Mtotal在40~150个的范围内,所述基准面与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粗糙度平均面平行且位于0.5μm的高度, 
Mtotal和所述凸部中所述基准面中的截面积为100μm2以上的凸部的数量M100满足下述式(2)的关系。 
0.15≤M100/Mtotal≤0.5(2) 
在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优选的是:所述防眩性硬涂层是使用所述微粒和硬涂层形成材料而形成的,所述硬涂层形成材料与所述微粒的折射率之差为0.001~0.02的范围,作为所述微粒,含有一种以上的重均粒径为0.5~8μm的范围的球状或不定形的微粒,相对于所述硬涂层形成材料100重量份,含有2~15重量份的范围的所述微粒。 
所述防眩性硬涂层的厚度优选为所述微粒的重均粒径的1.6~3倍的范围。 
另外,所述防眩性硬涂层的厚度优选为3μm以上且低于7.5μm的范围。 
另外,作为防眩性硬涂薄膜的评价方法,以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总雾度值在0~5%的范围内为前提,可以使用下述定义的Ntotal、N50和N0.2的值来评价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可见性。 
Ntotal:是指在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表面的任意部位的4mm长度上,超过第1基准线的凸状部的数量,所述第1基准线与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粗糙度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1μm的高度。 
N50:是指在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表面的任意部位的4mm长度上,超过所述第1基准线的凸状部中,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上的凸状部的数量。 
N0.2:是指在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表面的任意部位的4mm长度上,超过第2基准线的凸状部中,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下的凸状部的数量,所述第2基准线与所述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2μm的高度。 
在上述评价方法中,优选的是,将上述Ntotal的值为15个以上、上述Ntotal的值与上述N50的值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并且上述N0.2的值为10个以下的情况设定为合格。 
0.4≤N50/Ntotal≤0.8(1) 
在上述评价方法中,更优选的是,使用下述定义的Mtotal和M100的值来评价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可见性。 
Mtotal:是指在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表面的任意部位的595μm×452μm的测定面积上,超过基准面的凸部的数量,所述基准面与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粗糙度平均面平行且位于0.5μm的高度。 
M100:是指所述凸部中所述基准面中的截面积为100μm2以上的凸部的数量。 
此时,优选的是:将上述Mtotal的值在40~150个的范围内,上述Mtotal的值与上述M100的值满足下述式(2)的关系的情况设定为合格。 
0.15≤M100/Mtotal≤0.5(2)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不过,本发明不受以下记载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防眩性硬涂层。 
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可见光的透光率优良(优选透光率为90%以上)、透明性优良的基材(优选雾度值为1%以下),可以列举出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90263号公报中记载的透明塑料薄膜基材。作为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优选使用光学双折射少的基材。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例如还可以作为保护薄膜用于偏振片,此时,作为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优选由三乙酰纤维素(TAC)、聚碳酸酯、丙烯酸系聚合物、环状或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等形成的薄膜。另外,在本发明中,如后所述,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也可以是起偏器本身。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不需要由TAC等形成的保护层,可以使偏振片的结构简单化,所以可以减少偏振片或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数,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当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是起偏器时,防眩性硬涂层起到作为以往的保护层的作用。另外,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防眩性硬涂薄膜例如在安装于液晶单元表面时,将兼有作为盖板(cover plate)的功能。 
本发明中,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考虑到例如强度、处理性等作业性以及薄层性等方面,上述厚度优选为10~500μm的范围,更优选为20~300μm的范围,最优选为30~200μm的范围。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折射率没有特别限制。上述折射率例如为1.30~1.80的范围,优选为1.40~1.70的范围。 
上述防眩性硬涂层是使用上述微粒和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而形成的。上 述硬涂层形成材料可以列举出例如热固性树脂、可通过紫外线或光而固化的电离性射线固化性树脂。作为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还可以使用市售的热固型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等。 
作为上述热固型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例如可以使用具有可通过热、光(紫外线等)或电子射线等而固化的丙烯酸酯基和甲基丙烯酸酯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固化型化合物,可以列举出例如硅树脂、聚酯树脂、聚醚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螺缩醛树脂、聚丁二烯树脂、聚硫醇多烯树脂、多元醇等多官能化合物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等的低聚物或预聚物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二种以上。 
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中还可以使用例如具有丙烯酸酯基和甲基丙烯酸酯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反应性稀释剂。上述反应性稀释剂可以使用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88309号公报中记载的反应性稀释剂,包括例如单官能丙烯酸酯、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作为上述反应性稀释剂,优选3官能以上的丙烯酸酯、3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这是因为能够使防眩性硬涂层的硬度更加优良。作为上述反应性稀释剂,还可以列举出例如丁二醇甘油醚二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的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的甲基丙烯酸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二种以上。 
用于形成上述防眩性硬涂层的微粒的主要功能是:使形成的防眩性硬涂层表面成为凹凸形状以赋予防眩性,此外,控制上述防眩性硬涂层的雾度值。上述防眩性硬涂层的雾度值可以通过控制上述微粒与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的折射率差来设计。作为上述微粒,例如有无机微粒和有机微粒。上述无机微粒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出例如氧化硅微粒、氧化钛微粒、氧化铝微粒、氧化锌微粒、氧化锡微粒、碳酸钙微粒、硫酸钡微粒、滑石微粒、高岭土微粒、硫酸钙微粒等。此外,有机微粒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出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粉末(PMMA微粒)、硅树脂粉末、聚苯乙烯树脂粉末、聚碳酸酯树脂粉末、丙烯酸苯乙烯树脂粉末、苯并胍胺树脂粉末、蜜胺树脂粉末、聚烯烃树脂粉末、聚酯树脂粉末、聚酰胺树脂粉末、聚酰亚胺树脂粉末、聚氟乙烯树脂粉末等。这些无机微粒和有机微粒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二种以上。 
上述微粒的重均粒径优选为0.5~8μm的范围。上述微粒的重均粒径如 果大于上述范围,则图像鲜明性(也称为图像清晰性)下降,而如果小于上述范围,则无法得到充分的防眩性,容易产生眩光(也称为晃眼)也增强的问题。上述微粒的重均粒径更优选为2~6μ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2~5μm的范围。另外,上述微粒的重均粒径还优选为上述防眩性硬涂层的厚度的33~62.5%的范围。此外,上述微粒的重均粒径例如可以使用库尔特计数法来测定。例如,使用利用了细孔电阻法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商品名:Coulter Multisizer、Beckman Coulter公司制),测定微粒通过上述细孔时与微粒的体积相当的电解液的电阻,由此测定上述微粒的数量和体积,算出重均粒径。 
上述微粒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珠状的大致球形,也可以是粉末等的不定形,但优选为大致球形的微粒,更优选为纵横尺寸比为1.5以下的大致球形的微粒,最优选为球形的微粒。 
上述微粒的配合比例是,相对于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100重量份优选为2~15重量份的范围,更优选为4~10重量份的范围。 
上述防眩性硬涂层的厚度优选为上述微粒的重均粒径的1.6~3倍的范围,更优选为1.7~2.5倍的范围。进而,从涂布性和铅笔硬度的观点出发,上述防眩性硬涂层的厚度优选为3μm以上且低于7.5μm的范围,优选调整上述微粒的重均粒径以达到该厚度范围。上述厚度如果为上述规定的范围,则容易实现均衡性良好地含有大的凹凸和小的凹凸的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表面形状,以兼顾荧光灯和脸部这两者的映入防止特性。 
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总雾度值在0~5%的范围内。上述总雾度值是指根据JIS K 7136(2000年版)得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整体的雾度值(雾度)。上述总雾度值更优选为0.5~4%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3%的范围。为了将总雾度值设定为上述范围,优选选择上述微粒和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使得上述微粒与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的折射率差为0.001~0.02的范围。由于总雾度值为上述范围,所以可以得到鲜明的图像,而且可以提高在暗处的对比度。如果总雾度值过低,则容易产生映入。 
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在防眩性硬涂层表面的凹凸形状上,在所述防眩性硬涂层表面的任意部位的4mm长度上,超过第1基准线的凸状部的数量Ntotal为15个以上,所述第1基准线与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粗糙度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1μm的高度,并且,超过所述第1基准线的凸状部中,当 将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上的凸状部的数量设定为N50时,Ntotal和N50满足0.4≤N50/Ntotal≤0.8的关系,并且,超过第2基准线的凸状部中,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下的凸状部的数量为10个以下,所述第2基准线与所述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2μm的高度。 
如果所述Ntotal少至低于15个,则难以获得荧光灯和脸部的防眩性,在这方面是不优选的。所述Ntotal优选为15~40个的范围,更优选为17~25个的范围。表示比较大的凸状部的数量N50的相对于Ntotal的比例(N50/Ntotal)低于0.4时,难以得到荧光灯的防眩性,如果超过0.8,则难以得到脸部的防眩性。N50/Ntotal优选为0.42~0.75的范围,更优选为0.45~0.7的范围。超过与所述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2μm的高度的第2基准线的凸状部中,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下的凸状部的数量如果超过10个,则由于细而高度较高的凹凸变多,则无用的散射光增加,引起白色模糊。对于防眩性硬涂薄膜,如果其Ntotal的数量、N50/Ntotal以及超过第2基准线且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下的凸状部的数量在规定的范围,则这样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均衡性良好地含有大的凹凸和小的凹凸,所以可以同时实现荧光灯和脸部这两者的映入防止特性,同时可以改善白色模糊。 
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由于按照上述凸状部的大小和数量以及比例进行了规定,进而由于具有上述范围的雾度值所规定的内部散射,所以可以同时提高荧光灯和脸部的防眩性,并且可以防止白色模糊,还可以提高黑暗环境下的对比度。 
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优选为:在所述防眩性硬涂层表面的任意部位的595μm×452μm的测定面积上,超过基准面的凸部的数量Mtotal为40~150个的范围内,所述基准面与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粗糙度平均面平行且位于0.5μm的高度,Mtotal和所述凸部中所述基准面中的截面积为100μm2以上的凸部的数量M100满足0.15≤M100/Mtotal≤0.5的关系。此外,Mtotal如果为40个以上,则更容易获得荧光灯和脸部的防眩性。另外,如果为150个以下,则能够进一步防止白色模糊。上述Mtotal优选为40~120个的范围,更优选为45~100个的范围。M100/Mtotal如果为上述范围,则在荧光灯的防眩性方面是 优选的。M100/Mtotal优选为0.17~0.45的范围,更优选为0.2~0.4的范围。 
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制造:准备含有所述微粒、所述硬涂层形成材料以及溶剂的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在所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涂布所述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从而形成涂膜;并使所述涂膜固化,从而形成所述防眩性硬涂层。在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中,也可以并用利用模具的转印方式或喷砂、压花辊等适宜的方式来赋予凹凸形状的方法等。 
上述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各种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二种以上。根据硬涂层形成材料组成或微粒的种类、含量等,为了获得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存在着最适合的溶剂种类或溶剂比例。 
例如,对于后述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硬涂层形成材料来说,在通过使涂膜固化而形成防眩性硬涂层时,作为上述溶剂,通过使用醇系溶剂的比例为50重量%以上的溶剂,可以得到具有本发明的特性的防眩性硬涂薄膜。醇系溶剂的比例优选为53~90重量%。雾度值、表面形状等根据溶剂的种类和比例的不同而变化,但如果使用上述醇系溶剂比例的溶剂,则可以得到适合的防眩性硬涂层,因而优选。 
上述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中可以添加各种流平剂。作为上述流平剂,可以列举出例如氟系或有机硅系流平剂,优选有机硅系流平剂。作为上述有机硅系流平剂,特别优选反应性有机硅。通过添加上述反应性有机硅,可赋予表面光滑性,并可长时间保持耐擦伤性。另外,作为上述反应性有机硅,如果使用具有羟基的反应性有机硅,则在如后述那样在上述防眩性硬涂层上形成含有硅氧烷成分的层作为防发射层(低折射率层)时,可以提高上述防反射层与上述防眩性硬涂层的密合性。 
上述流平剂的配合量是,相对于上述树脂成分整体100重量份例如为5重量份以下,优选为0.01~5重量份的范围。 
上述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中,根据需要还可以在不损害性能的范围内添加颜料、填充剂、分散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表面活性剂、防污剂、抗氧化剂、触变剂等。这些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二种以上。 
上述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中,可以使用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88309号公报中记载的以往公知的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将上述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涂布于透明塑料薄膜基材上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喷注式涂布法、模涂法、旋涂法、喷雾涂布法、凹版涂布法、辊涂法、棒涂法等涂布法。 
通过涂布上述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而在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上形成涂膜,然后使上述涂膜固化。优选在上述固化之前,使上述涂膜干燥。上述干燥例如可以是自然干燥,也可以吹风的风干,还可以是加热干燥,也可以是组合它们的方法。 
上述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的涂膜的固化手段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紫外线固化。能量射线源的照射量是,以紫外线波长为365nm处的累积曝光量计,优选为50~500mJ/cm2。照射量如果为50mJ/cm2以上,则固化变得更充分,形成的防眩性硬涂层的硬度也更充分。此外,照射量如果为500mJ/cm2以下,则可以防止形成的防眩性硬涂层的着色。 
如上所述地通过在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上述防眩性硬涂层,可以制造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此外,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也可以用上述方法以外的制造方法来制造。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硬度以铅笔硬度来说,尽管也受层的厚度的影响,但例如具有2H以上的硬度。 
作为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一例,可以列举出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有防眩性硬涂层的例子。上述防眩性硬涂层含有微粒,由此使防眩性硬涂层的表面形成有凹凸形状。此外,该例是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单面上形成有防眩性硬涂层,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两面上形成有防眩性硬涂层的防眩性硬涂薄膜。此外,该例的防眩性硬涂层是单层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上述防眩性硬涂层也可以是二层以上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 
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在上述防眩性硬涂层上还可以配置防反射层(低折射率层)。例如,在图像显示装置上安装有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情况下,使图像的可见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光在空气与防眩性硬涂层界面的反射增加。防反射层用于减少该表面反射。此外,防眩性硬涂层和防反射层也可以形成于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两面。另外,防眩性硬涂层和防反射层分别也可以是二层以上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 
本发明中,上述防反射层是严格控制了厚度和折射率的光学薄膜或二层以上的上述光学薄膜层叠而成的层。上述防反射层是利用光的干涉效果,通过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逆转之后的相位相互抵消而发挥防反射功能。体现防反射功能的可见光的波长区域例如为380~780nm,特别是可见度高的波长区域为450~650nm的范围,优选按照使其中心波长的550nm的反射率为最小的方式设计防反射层。 
在基于光的干涉的上述防反射层的设计中,作为提高其干涉效果的手段,例如有增大上述防反射层与上述防眩性硬涂层的折射率差的方法。一般而言,层叠了二至五层的光学薄层(严格控制了厚度和折射率的薄膜)的结构的多层防反射层通过以规定的厚度将折射率不同的成分形成多层,可以提高防反射层的光学设计的自由度,进一步提高防反射效果,还能使分光反射特性在可见光区域变得均匀(平坦)。对于上述光学薄膜,由于要求高的厚度精度,所以一般各层的形成是通过干式的真空蒸镀、溅射、CVD等来实施。 
另外,为了防止污染物的附着和提高附着的污染物的除去容易性,优选在上述防反射层上层叠由含氟取代基的硅烷系化合物或含氟取代基的有机化合物等形成的污染防止层。 
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优选对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和上述防眩性硬涂层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表面处理。如果对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则与上述防眩性硬涂层或起偏器或偏振片的密合性进一步提高。此外,如果对上述防眩性硬涂层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则与上述防反射层或起偏器或偏振片的密合性进一步提高。 
在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有上述防眩性硬涂层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为了防止弯曲发生,也可以对另一面进行溶剂处理。另外,在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有上述防眩性硬涂层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为了防止弯曲发生,也可以在另一面上形成透明树脂层。 
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通常可以通过粘合剂或粘接剂将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侧与用于LCD的光学构件贴合。此外,进行该贴合时,也可以对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表面进行上述的各种表面处理。 
作为上述光学构件,可以列举出例如起偏器或偏振片。偏振片一般是在起偏器的一侧或两侧具有透明保护薄膜的构成。当在起偏器的两面设置透明 保护薄膜时,正背面的透明保护薄膜可以是相同材料,也可以是不同材料。偏振片通常配置于液晶单元的两侧。此外,偏振片按照使2片偏振片的吸收轴相互大致正交的方式配置。 
下面,对层叠了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光学构件,以偏振片为例进行说明。通过使用粘接剂或粘合剂等将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与起偏器或偏振片层叠,可以得到具有本发明的功能的偏振片。 
上述起偏器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各种起偏器。作为上述起偏器,可以列举出例如在聚乙烯醇系薄膜、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系薄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薄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薄膜上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后单轴拉伸而得到薄膜、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或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多烯系取向薄膜等。 
作为在上述起偏器的一面或两面设置的透明保护薄膜,优选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遮蔽性、相位差值的稳定性等优良的薄膜。作为形成上述透明保护薄膜的材料,可以列举出例如与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相同的材料。 
作为上述透明保护薄膜,可以列举出在日本特开2001-343529号公报(WO01/37007)中记载的高分子薄膜。上述高分子薄膜可以通过将上述树脂组合物挤出成型为薄膜状而制造。上述高分子薄膜由于相位差小,光弹性模量小,所以在用于偏振片等的保护薄膜时,可以解决形变引起的不均匀等不利情况,此外由于透湿度小,所以加湿耐久性优良。 
从偏振特性和耐久性等的观点出发,上述透明保护薄膜优选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制的薄膜和降冰片烯系树脂制的薄膜。作为上述透明保护薄膜的市售品,可以列举出例如商品名“FUJITAC”(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商品名“ZEONOR”(日本Zeon公司制)、商品名“ARTON”(JSR公司制)等。上述透明保护薄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从强度、处理性等作业性、薄层性等的观点出发,上述厚度例如为1~500μm的范围。 
层叠了上述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偏振片的构成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在上述防眩性硬涂薄膜上依次层叠了透明保护薄膜、上述起偏器和上述透明保护薄膜的构成,也可以是在上述防眩性硬涂薄膜上依次层叠了上述起偏器、上述透明保护薄膜的构成。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除了使用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以外,与以往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同样的构成。例如,在为LCD的情况,可以通过将液晶单元、偏振片等光学构件、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照明***(背光灯等)等各构成部件适当组装后安装驱动电路等来制造。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用于任意适当的用途。其用途例如有电脑监视器、笔记本电脑、复印机等OA机器、手机、钟表、数码照相机、便携式信息终端(PDA)、便携式游戏机等便携式机器、摄像机、电视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后视监视器、汽车导航***用监视器、汽车音响等车载用机器、商店用信息监视器等展示机器、监视用监控器等警备机器、护理用监视器、医疗用监视器等护理与医疗机器等。 
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与比较例一起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限制。此外,下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各种特性用下述方法进行评价或测定。 
(总雾度值) 
总雾度值的测定方法是,根据JIS K 7136(2000年版)的雾度,使用雾度计(株式会社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商品名“HM-150”)测定。 
(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 
用粘合剂将MATSUNAMI公司制的玻璃板(厚度为1.3mm)贴合于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未形成有防眩性硬涂层的一面上,使用高精度微细形状测定器(商品名:Surfcorder ET4000、株式会社小坂研究所制),在截取值为0.8mm的条件下测定上述防眩性硬涂层的表面形状,求出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此外,上述高精度微细形状测定器可自动算出上述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上述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是根据JIS B 0601(1994年版)而得到的。 
(超过基准线的凸状部数) 
在通过上述表面形状的测定而得到的粗糙度轮廓(F轮廓图)中,将与上述轮廓图的粗糙度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1μm的高度的线设定为第1基准线,将与上述轮廓图的粗糙度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2μm的高度的线设定为第2基准线。在任意的测定区域的4mm的直线上,将超过上述第1基准线 的凸状部的数量的计测值设定为测定值Ntotal,将超过上述第1基准线的凸状部中,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上的凸状部的数量的计测值设定为测定值N50。另外,超过上述第2基准线的凸状部中,将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下的凸状部的数量的计测值设定为测定值。凸状部的数量的计测并不是计测峰的数量,而是计测横切上述基准线的部分的数量。 
(超过基准面的凸部的数量及其面积) 
用粘合剂将MATSUNAMI公司制的玻璃板(厚度为1.3mm)贴合于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未形成有防眩性硬涂层的一面上,使用非接触式三维表面形状测定器(商品名:Wyko、日本ビ一コ株式会社制),在物镜为10倍,测定面积为595μm×452μm的条件下测定上述防眩性硬涂层的表面形状。将Z轴的下限设定为400nm,上限设定为500nm,用白黑的灰阶表示测定的数据。通过该处理,可以仅将超过500nm的凸部设定为白色显示。用JPEG形式保存该图像,用图像分析软件(商品名:A像くん、Asahi Kasei Engineering株式会社制)打开保存的文件。在上述软件的分析指令“粒子分析”下,将灰阶二值化(阈值为210、小图形除去5),测定超过500nm的各凸部的数量Mtotal和截面积。将截面积为100μm2以上的凸部的数量设定为M100。 
(脸部的防眩性评价) 
(1)用粘合剂将黑色丙烯酸酯板(三菱レィョン株式会社制、厚度为2.0mm)贴合于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未形成有防眩性硬涂层的一面上,制作消除了背面的反射的样品。 
(2)在一般使用显示器的办公室环境下(约1000Lx),按照下述基准用目视判定上述制作的样品的防眩性。 
判定基准 
AA:无脸部的映入,对可见性无影响。 
A:有脸部的映入,但实用上没有问题。 
B:有脸部的映入,稍令人担心。 
C:脸部的映入明显,非常令人担心。 
(荧光灯的防眩性评价) 
(1)用粘合剂将黑色丙烯酸酯板(三菱レィョン株式会社制、厚度为 2.0mm)贴合于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未形成有防眩性硬涂层的一面上,制作消除了背面的反射的样品。 
(2)在一般使用显示器的办公室环境下(约1000Lx),将上述制作的样品配置于荧光灯的正下方,按照下述基准用目视判定防眩性。 
判定基准 
AA:无荧光灯的映入,对可见性无影响。 
A:映入了荧光灯,但轮廓线看不清楚。 
B:能看见荧光灯的轮廓线,稍令人担心。 
C:荧光灯的轮廓线映入明显,非常令人担心。 
(白色模糊评价) 
(1)用粘合剂将黑色丙烯酸酯板(日东树脂工业株式会社制、厚度为1.0mm)贴合于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未形成有防眩性硬涂层的一面上,制作消除了背面的反射的样品。 
(2)在一般使用显示器的办公室环境下(约1000Lx),以垂直于上述制作的样品的平面的方向为基准(0°),从60°的方向看,用目视观察白色模糊现象,按照下述的判定基准进行评价。 
判定基准 
AA:几乎没有白色模糊。 
A:有白色模糊,但对可见性的影响小。 
B:白色模糊强,使可见性显著下降。 
(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和硬涂层的折射率) 
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和硬涂层的折射率如下测定:使用Atago公司制的阿贝折射率仪(商品名:DR-M2/1550),选择一溴萘作为中间液,对上述薄膜基材和上述硬涂层的测定面入射测定光,用上述装置所示的规定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微粒的折射率) 
将微粒放置于载玻片上,在上述微粒上滴加折射率标准液,盖上盖玻片,制成试样。在显微镜下观察该试样,将在与折射率标准液的界面最难看到微粒的轮廓的折射率标准液的折射率设定为微粒的折射率。 
(微粒的重均粒径) 
使用库尔特计数法测定微粒的重均粒径。具体而言,使用利用了细孔电阻法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商品名:Coulter Multisizer、Beckman Coulter公司制),测定微粒通过细孔时与微粒的体积相当的电解液的电阻,由此测定微粒的数量和体积,算出重均粒径。 
(防眩性硬涂层的厚度) 
使用株式会社MITUTOYO制的测微仪(microgauge)式厚度计,测定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整体厚度,从上述整体厚度中减去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厚度,从而算出防眩性硬涂层的厚度。 
(实施例1) 
作为硬涂层形成材料,准备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和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聚氨酯构成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DIC株式会社制、商品名“ュニディック17-806”、固体成分:80重量%、溶剂:乙酸丁酯)。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的固化皮膜的折射率为1.53。相对于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的树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作为上述微粒的丙烯酸与苯乙烯的交联粒子(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テクポリマ一XX-133AA”、重均粒径:3.0μm、折射率:1.525)5重量份、流平剂(DIC株式会社制、商品名“GRANDIC PC-4100”)1.0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商品名“Irgacure 907”)5重量份。用异丙醇(IPA)/环戊酮(CPN)混合溶剂(重量比70/30)稀释该混合物,使得固体成分浓度为35重量%,从而调制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 
作为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准备三乙酰纤维素薄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商品名“TD80UL”、厚度:80μm、折射率:1.48)。使用逗号式涂布器在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一面上涂布上述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从而形成涂膜。接着,在100℃加热1分钟以干燥上述涂膜。然后,用高压水银灯照射累积光量为300mJ/cm2的紫外线,对上述涂膜进行固化处理以形成厚度为6.0μm的防眩性硬涂层,得到实施例1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实施例2) 
除了用IPA稀释上述混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实施例2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实施例3) 
除了用IPA稀释上述混合物形成厚度为5.0μm的防眩性硬涂层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实施例3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实施例4) 
相对于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的树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上述微粒10重量份、上述流平剂0.5重量份,用IPA/甲苯混合溶剂(重量比75/25)稀释上述混合物,使得固体成分浓度为50重量%,形成厚度为5.0μm的防眩性硬涂层,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实施例4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比较例1) 
除了形成厚度为4.5μm的防眩性硬涂层以外,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得到比较例1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比较例2) 
相对于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的树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上述微粒10重量份,形成厚度为6.4μm的防眩性硬涂层,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得到比较例2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比较例3) 
相对于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的树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上述流平剂0.5重量份,用IPA/CPN混合溶剂(重量比40/60)稀释上述混合物,使得固体成分浓度为45重量%,形成厚度为8.0μm的防眩性硬涂层,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比较例3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比较例4) 
相对于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的树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上述流平剂0.5重量份,用CPN稀释上述混合物,使得固体成分浓度为50重量%,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比较例4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比较例5) 
除了形成厚度为6.0μm的防眩性硬涂层以外,用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法得到比较例5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比较例6) 
相对于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的树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上述微粒12重量份、上述流平剂0.5重量份,稀释上述混合物,使得固体成分浓度为 45重量%,形成厚度为5.5μm的防眩性硬涂层,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得到比较例6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比较例7) 
作为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准备以(A)成分合计∶(B)成分=2∶3的重量比含有(A)成分和(B)成分的硬涂层形成材料(JSR株式会社制、商品名“ォプスタ一Z 7540”、固体成分:56重量%、溶剂:乙酸丁酯/甲乙酮(MEK)=76/24),其中(A)成分:二季戊四醇和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系聚氨酯、(B)成分:表面经过有机分子修饰的二氧化硅粒子(重均粒径为100nm以下)。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的固化皮膜的折射率为1.485。相对于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的树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作为上述微粒的丙烯酸与苯乙烯的交联粒子(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テクポリマ一XX80AA”、重均粒径:5.5μm、折射率:1.515)5重量份、流平剂(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GRANDIC PC-4100”)0.1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Ciba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商品名“Irgacure 127”)0.5重量份。稀释该混合物,使得固体成分浓度为45重量%,乙酸丁酯/MEK比例为2/1,从而调制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 
除了使用上述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形成厚度为9μm的防眩性硬涂层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比较例7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比较例8) 
相对于上述紫外线固化型树脂(DIC株式会社制、商品名“ュニディック17-806”)的树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上述流平剂1.0重量份,上述光聚合引发剂5重量份,用IPA稀释上述混合物,使得固体成分浓度为2重量%,从而得到涂布液,使用逗号式涂布器在实施例1中得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防眩性硬涂层上涂布上述涂布液以形成涂膜。接着,在100℃加热1分钟以干燥上述涂膜。然后,用高压水银灯照射累积光量为300mJ/cm2的紫外线,对上述涂膜进行固化处理以形成厚度为0.1μm的层,得到比较例8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对如上所述得到的实施例1~4和比较例1~8的各防眩性硬涂薄膜测定或评价各种特性。其结果示于图1~图12和下述表1中。 
Figure BSA00000295881000201
如上述表1所示,在实施例中,对于荧光灯的防眩性、脸部的防眩性以及白色模糊的所有特性来说,都获得了良好的结果。另一方面,在比较例中,尽管对于荧光灯的防眩性、脸部的防眩性以及白色模糊的一部分特性来说,获得了良好的结果,但无法对所有的特性都获得良好的结果。 
即,在比较例1和2中,尽管能够确保荧光灯和脸部的防眩性,但由于超过与所述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2μm的高度的第2基准线的凸状部中,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下的凸状部的数量为10个以上,所以发生了多余的散射,在白色模糊评价中无法得到良好的结果。在比较例3~5中,由于Ntotal低于15个,所以荧光灯和脸部的防眩性无法得到良好的结果。在比较例6和7中,由于N50/Ntotal低于0.4,所以尽管脸部的防眩性良好,但荧光灯的防眩性无法得到良好的结果。在比较例8中,由于N50/Ntota超过0.8,所以尽管荧光灯的防眩性良好,但脸部的防眩性无法得到良好的结果。本发明中通过测定规定的凸状部的数量、大小以及雾度值,则不进行目视评价也能够把握荧光灯的防眩性、脸部的防眩性以及白色模糊等可见性的倾向。 
图1~图12是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轮廓图。在上述实施例得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与上述比较例得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相比,整体上均衡性良好地含有大的凹凸和小的凹凸。上述实施例那样的表面凹凸形状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凸状部的大小、数量和比例均在规定的范围,进而,由于满足规定的雾度值,所以可以作为防眩性硬涂薄膜而良好地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可以同时具有荧光灯的防眩性和脸部的防眩性,并且可以防止白色模糊。另外,通过低雾度化,可以提高黑暗环境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黑显示时的黑色浓度。因此,本发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可以合适地用于例如偏振片等光学构件、液晶面板和LCD等图像显示装置,其用途没有限制,可以适用于广泛的领域。进而,本发明中通过测定规定的凸状部的数量等,则不进行目视评价也能够把握防眩性、白色模糊等可见性的倾向,作为防眩性薄膜的评价指标也是有效的。 

Claims (9)

1.一种防眩性硬涂薄膜,其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含有微粒的防眩性硬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总雾度值在0~5%的范围内,
在所述防眩性硬涂层表面的任意部位的4mm长度上,超过第1基准线的凸状部的数量Ntotal为15个以上,所述第1基准线与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粗糙度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1μm的高度,
并且,超过所述第1基准线的凸状部中,当将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上的凸状部的数量设定为N50时,Ntotal和N50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
并且,超过第2基准线的凸状部中,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下的凸状部的数量为10个以下,所述第2基准线与所述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2μm的高度,
0.4≤N50/Ntotal≤0.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其中,在所述防眩性硬涂层表面的任意部位的595μm×452μm的测定面积上,超过基准面的凸部的数量Mtotal在40~150个的范围内,所述基准面与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粗糙度平均面平行且位于0.5μm的高度,
Mtotal和所述凸部中所述基准面中的截面积为100μm2以上的凸部的数量M100满足下述式(2)的关系,
0.15≤M100/Mtotal≤0.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其中,所述防眩性硬涂层是使用所述微粒和硬涂层形成材料而形成的,所述硬涂层形成材料与所述微粒的折射率之差为0.001~0.02的范围,且含有一种以上的重均粒径为0.5~8μm的范围的球状或不定形的微粒作为所述微粒,而且,相对于所述硬涂层形成材料100重量份,含有2~15重量份的范围的所述微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其中,所述防眩性硬涂层的厚度为所述微粒的重均粒径的1.6~3倍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其中,所述防眩性硬涂层的厚度为3μm以上且低于7.5μm。
6.一种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和起偏器。
7.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8.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振片。
9.一种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
准备含有所述微粒、硬涂层形成材料以及溶剂的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的工序,
在所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涂布所述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从而形成涂膜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涂膜固化,从而形成所述防眩性硬涂层的工序;
在所述制造方法中,使用醇系溶剂的比例为50重量%以上的溶剂作为所述溶剂。
CN201010501583.8A 2009-10-07 2010-09-30 防眩性硬涂薄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和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033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3938/2009 2009-10-07
JP2009233938A JP2011081217A (ja) 2009-10-07 2009-10-07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3250A true CN102033250A (zh) 2011-04-27
CN102033250B CN102033250B (zh) 2014-09-10

Family

ID=43822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1583.8A Active CN102033250B (zh) 2009-10-07 2010-09-30 防眩性硬涂薄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和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91046B2 (zh)
JP (1) JP2011081217A (zh)
KR (1) KR101482288B1 (zh)
CN (1) CN102033250B (zh)
TW (1) TWI46721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4849A (zh) * 2012-03-30 2013-10-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防眩光膜、其制备方法、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10023795A (zh) * 2016-10-07 2019-07-16 日涂汽车涂料有限公司 光学层叠部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22720B2 (ja) * 2009-10-07 2014-06-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980656B2 (ja) * 2012-11-09 2016-08-31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エンボスロールを用いた溶融押出し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ランダムな三次元表面形状に起因して光が屈折して拡散する機能を有する等方性光拡散マットフィルムの表面形状を評価するシステム
JP2014153502A (ja) * 2013-02-07 2014-08-2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05604B2 (ja) * 2014-01-30 2017-10-04 平岡織染株式会社 光源カバー用可撓性膜材
KR102018287B1 (ko) * 2015-09-11 2019-09-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반사 방지 필름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7924003B (zh) * 2016-02-01 2020-08-25 Agc株式会社 透光性结构体
JP6414173B2 (ja) * 2016-09-30 2018-10-31 Jnc株式会社 防眩性反射防止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防眩性反射防止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20190090224A (ko) * 2018-01-24 2019-08-01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광학용 고투명 필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3721A (zh) * 2006-04-26 2007-10-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防眩性硬涂薄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和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01089659A (zh) * 2006-06-15 2007-12-1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防眩性硬涂膜、包括该防眩性硬涂膜的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JP2009128488A (ja) * 2007-11-21 2009-06-11 Sharp Corp 機能性フィルム及び表示装置
US20090244710A1 (en) * 2008-03-31 2009-10-01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Hard-coated antiglare film, and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2928A (en) * 1996-09-02 2000-03-28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Fluorocarbon resin sheet and glass laminate
JP4592972B2 (ja) * 2001-02-08 2010-12-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光拡散フィルム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4531290B2 (ja) * 2001-05-18 2010-08-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保護拡散フィルム、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641829B2 (ja) 2004-03-29 2011-03-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性積層体
TW200641387A (en) * 2005-02-21 2006-12-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Anti-glare optical multilayer body
TWI417564B (zh) * 2005-02-21 2013-12-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optical laminate
TWI409169B (zh) * 2005-02-21 2013-09-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Anti-glare optical laminate
TWI411817B (zh) * 2005-02-21 2013-10-1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laminates
TWI406770B (zh) * 2005-02-21 2013-09-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Anti-glare optical laminate
US7848021B2 (en) * 2006-02-17 2010-12-07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film,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07249191A (ja) 2006-02-17 2007-09-27 Fujifilm Corp 光学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264113A (ja) 2006-03-27 2007-10-11 Fujifilm Corp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990665B2 (ja) 2006-04-05 2012-08-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070243370A1 (en) * 2006-04-05 2007-10-18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5008059B2 (ja) * 2006-04-26 2012-08-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8058723A (ja) 2006-08-31 2008-03-13 Sharp Corp 防眩性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286878A (ja) 2007-05-15 2008-11-27 Nof Corp 防眩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
JP2009070815A (ja) 2007-08-21 2009-04-02 Fujifilm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09098658A (ja) 2007-09-25 2009-05-07 Fujifilm Corp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098657A (ja) * 2007-09-26 2009-05-07 Fujifilm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TW200921139A (en) * 2007-11-15 2009-05-16 Daxon Technology Inc Antiglare film and coating composition for antiglare films
JP5149052B2 (ja) 2008-03-28 2013-02-20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TWI365999B (en) * 2008-07-31 2012-06-11 Benq Materials Corp Antiglare film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3721A (zh) * 2006-04-26 2007-10-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防眩性硬涂薄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和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01089659A (zh) * 2006-06-15 2007-12-1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防眩性硬涂膜、包括该防眩性硬涂膜的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JP2009128488A (ja) * 2007-11-21 2009-06-11 Sharp Corp 機能性フィルム及び表示装置
US20090244710A1 (en) * 2008-03-31 2009-10-01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Hard-coated antiglare film, and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4849A (zh) * 2012-03-30 2013-10-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防眩光膜、其制备方法、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10023795A (zh) * 2016-10-07 2019-07-16 日涂汽车涂料有限公司 光学层叠部件
CN110023795B (zh) * 2016-10-07 2021-06-29 日涂汽车涂料有限公司 光学层叠部件
US11550080B2 (en) 2016-10-07 2023-01-10 Nippon Paint Automotive Coatings Co., Ltd. Optical laminated memb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80644A1 (en) 2011-04-07
TW201129820A (en) 2011-09-01
CN102033250B (zh) 2014-09-10
JP2011081217A (ja) 2011-04-21
KR20110037840A (ko) 2011-04-13
US8591046B2 (en) 2013-11-26
TWI467215B (zh) 2015-01-01
KR101482288B1 (ko) 2015-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3250B (zh) 防眩性硬涂薄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和其制造方法
CN102033251B (zh) 防眩性硬涂薄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以及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01089659B (zh) 防眩性硬涂膜、包括该防眩性硬涂膜的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1111784B (zh) 防反射硬膜薄膜、光学元件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1074996B (zh) 防眩性硬涂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2033252A (zh) 防眩性硬涂薄膜、使用该薄膜的偏振片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551474B (zh) 防眩性硬涂薄膜、使用该薄膜的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572038B (zh) 平板显示器及平板显示器用防眩薄膜
US8124215B2 (en) Hard-coated antiglare film,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optical device,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CN100582818C (zh) 防眩性硬涂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US20080026182A1 (en) Hard-coated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ard-coated film
JP6153723B2 (ja) 防眩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防眩性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070253066A1 (en) Hard-coated antiglare film, polarizing plate, image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ard-coated antiglare film
US20070058250A1 (en) Optical film,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us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7108725A (ja) 光学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8090263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素子、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3178534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618943B (zh) 影像顯示裝置、防眩性薄膜及防眩性薄膜之製造方法
JP2015057655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3178533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0204479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3167890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3529494A (zh) 防眩性薄膜的制造方法、防眩性薄膜、涂布液、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