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0792B - 用于多传输方式架构的缓冲器控制的方法、设备和***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传输方式架构的缓冲器控制的方法、设备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0792B
CN101960792B CN200880127451.4A CN200880127451A CN101960792B CN 101960792 B CN101960792 B CN 101960792B CN 200880127451 A CN200880127451 A CN 200880127451A CN 101960792 B CN101960792 B CN 1019607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means
equipment
information
data buffer
speci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74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0792A (zh
Inventor
A·派林
J-M·图波拉
T·埃里克森
J·雷乌纳梅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01960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0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0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0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9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at layers above the network layer
    • H04L47/19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at layers above the network layer at the transport layer, e.g. TCP rel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combination with information about buffer occupancy at either end or at transit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04L49/9036Common buffer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 que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按照对于在终端网络架构(NoTA)中操作的任何有效通信应用可以是透明的方式来使连接管理自动化的***。应用级实体可以通过经由接口向高级别通信结构做出请求来访问另一节点。通过经由一个或多个传输方式与另一设备建立通信,所述高级别结构可以与被配置以便管理通信的低级别结构进行交互。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做出当传输方式发生故障时防止数据丢失的规定,包括在所述传输方式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存储从独立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传递到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的数据。当故降发生时,所存储的数据可易于被转发用于使用另一传输方式来发送。

Description

用于多传输方式架构的缓冲器控制的方法、设备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架构,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一个或多个传输方式在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通信架构。 
背景技术
一般地,软件程序可以包括可由处理器执行并且被进一步组织为接收输入(例如,数据)用于计算或确定输出结果的指令集。软件技术已演进成将这些单独的指令集转变成程序模块,所述程序模块可以进而被集成在一起形成更复杂的程序。现今,更精密复杂的软件程序可以接收各种形式的输入,诸如像存储在磁或光存储器中的原始数据、来自各种已知类型的用户接口的用户输入、来自电和/或机电传感器的被转换成电信息的所测量或所监控的信息,等等。 
在一些情形中,程序可被配置以便产生可由其它软件应用使用的数据。然而,在将信息从一个程序传送到另一程序中会出现问题。如果在创建程序之前关系是已知的,那么可以设计一种特定的策略来将一个程序的输出转换成另一程序的输入。通常,这种策略导致功能化的但僵硬的软件应用,由于在功能性、平台、架构等方面的变化而要求频繁的且可能的实质性修订。 
近来,涌现了用于在程序间共享信息的更灵活的模块化架构。这些程序使用可被修订或取代而不必中断整体设备操作的模块化程序单元或“节点”。特别地,一些节点可以向共享存储空间贡献信息,而其它节点可以从共享存储空间读取先前所存储的信息,或者可以组合这些功能。其它类型的节点还可专用于提供通信服务。使用这种策略,改变程序元件(例如, 更改、添加或删除一个或多个节点)可以不影响正在与其它节点进行有效通信的节点,并且存储器使用可被优化,因为信息可被存储在单个位置中并且可被所有节点访问。 
虽然从概念上来说,可以在单个设备平台中实现这种策略,但是当前并不存在用于耦合不同设备上的节点的有效解决方案。当前,存在关于促进传输方式(例如,无线通信介质)的建立的问题,通过所述传输方式,一个节点可以与另一节点通信。进一步地,如果例如因为环境干扰、范围和/或业务问题,所选择的传输方式变得不可用,那么在当前实践的应用中,将不得不设计一种全新的连接配置。另外,即使另一传输方式被手动配置或作为对原始传输方式的自动备份,如果备用传输方式不可用(例如,其是也遇到问题的特定传输方式),则仍然会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关于丢失的数据(例如丢弃的分组),当不能恢复已分配给支持正发生故障或已发生故障的传输方式的资源的数据并且因此不得不重发和/或重建该信息时,也会存在风险。这种恢复过程将不可避免地占用***资源并且延迟对任何随后数据的发送,从而导致对通信设备所提供的整体服务质量(QoS)产生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以至少包括一种方法、计算机程序、设备和***,其用于以一种方式使连接管理自动化,所述方式对于在终端网络架构(NoTA)中操作的任何有效通信应用均可以是透明的。应用级实体(诸如应用节点)可以通过经由高级别接口向高级别通信结构做出请求来访问另一节点。所述高级别结构然后可以与低级别结构进行交互,以便促进例如经由特定通信传输方式到另一设备上的程序性元件的连接。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从一个或多个应用和/或服务级实体提供的用于传送到另一设备的信息最初可被存储在独立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中。在稍后的时间,例如在特定的传输方式已被选择用于将该信息传递到所述另一设备之后,所述信息可被转发到与所选择的传输方式相对应 的低级别的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作为对传输的准备的一部分。然后,可以经由所选择的传输方式,将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中的信息发送到所述另一设备。 
根据上述例子,可以采用一种策略来解决在所选择的传输方式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使用所选择的传输方式进行的通信链路中,由于例如通信线路的物理断连、移出范围、环境干扰等,可能发生故障。结果,已经被传送到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的准备好进行传输的信息可能会丢失。针对该情形,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在独立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中保留最新传递到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的信息的副本,直到与传输方式相关的资源可以确认传输成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迅速实施响应于故障传输方式的纠正动作,这可以减小对QoS的任何影响。 
更具体地,所述独立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可以只在已从所述另一设备接收到对接收消息的某种确认之后才删除所保留的先前传递的信息的副本。这并不是说传输方式本身不能也尝试重发所述信息,例如直到已满足特定的门限条件。然而,如果确定了当前所选择的传输方式不再能提供可行链路,那么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可以采取措施来建立与备用传输方式的链路。在已经使用新选择的传输方式建立了新连接之后,独立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可以向与新选择的传输方式相对应的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发送所保留的当先前的传输方式出故障时可能丢失的信息的副本,以便准备重传。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A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设备内终端网络架构(NoTA); 
图1B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白板类型交换服务的设备内终端网络架构(NoTA)的各种示例层的结构图; 
图2公开了对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下层连接建立的示例性需求; 
图3A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建立的结构化例子; 
图3B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建立对另一设备中驻留的目标服务的访问的例子; 
图4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软件级和接口的例子,通过所述各种软件级和接口可以传递信息; 
图5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低级别通信结构的示例性配置; 
图6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建立的例子; 
图7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缓冲水平条件因素的例子; 
图8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使用一个或多个无线传输方式来控制缓冲水平的例子; 
图9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多传输方式通信的例子; 
图10A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多个含有数据的缓冲器的示例性通信场景; 
图10B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在缓冲器之间的信息路由的例子; 
图10C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丢失所选择的传输方式对消息路由的至少一个影响; 
图11A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在包括传输方式故障保护的缓冲器之间的信息路由的例子; 
图11B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关于图11A所描述的传输方式故障保护的进一步例子; 
图11C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在传输方式故障期间的传输方式故障保护活动的例子;以及 
图12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信息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下文在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改变。 
I、终端网络架构(NoTA) 
终端网络架构(NoTA)是一种可用于包括有线和/或无线(例如,移动)设备的各种电子装置中的基于服务的互连中心平台架构。NoTA中所并入的互连中心方法可允许任何物理子***与其它子***直接通信,同时支持多个平行连接。由于被优化用于下层物理介质的简单交换机(switch)的缘故,直接连接是可能的。可以对NoTA互连架构和相关接口进行复杂性和性能的优化用于服务和数据通信,并且可以按照能够利用不同通信介质技术的方式来设计NoTA互连架构和相关接口。 
图1A公开了在单个设备100中实现的NoTA的例子。NoTA平台架构由经由例如104处所示的互连而连接在一起的子***102组成。将子***直接耦合于如图1A中102’处所示的其它子***也是可能的。耦合配置可以存在于子***在操作期间频繁协作的场景中。图1A还公开了可被映射到子***102和102’中的服务节点(SN)106和应用节点(AN)108(例如,PN、RN和AG)。NoTA情境中的子***可以涵盖用于实现在对应子***中运行的服务和/或应用所要求的全部资源(例如,计算、软件、***设备等)。 
现在参照图1B,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更详细地公开了当可被应用于多设备***时的NoTA。可以在三个示例性操作级方面解释一般架构:白板(whiteboard)110、告示板(billboard)122和连接映射(connectivitymap)140。白板110是可以包括该架构中最高级别操作的应用和服务级的例子。在该级别,可以形成包括白板114和各种应用节点108的操作组112。应用节点108可以对应于在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上存在的应用,并且可被用 来在这些应用之间交换信息,例如通过将数据置于白板114中以及从白板114中移除数据。举例来说,所述各种节点可以包括:可将信息置于白板114中的先发性节点(proactive node)(PN)116、可从白板114中取得信息的反应性节点(reactive node)(RN)120,以及可取决于特定应用在PN或RN节点中操作的代理节点(AG)122。信息语义解释器(ISI)118可被用于将不同的白板114链接在一起。利用这些构造,白板114可以提供用于应用交互的克服了很多不兼容性的标准化装置。 
告示板级别124可以促进在一个或多个设备上的可用服务之间的交互。服务134和可以利用这些服务的客户机136可被组织在服务域126中。在至少一个场景中,服务域126可以对应于特定协议,诸如UPnP、BT SDP、Bonjour等。在每个服务域126中,服务134可由服务节点(SN)130来表示,并且同样地,应用节点(AN)132可被建立成对应于应用。进一步地,服务域126可以利用服务本体解释器(SOI)128来进行交互。SOI 128可允许服务域126与其它服务域(例如,138)交互,即使服务域138驻留在另一无线链接的设备上(例如,向服务域126提供访问信息)。 
连接映射144可以为参与共享资源的不同设备定义连接方法/可能性和拓扑,以便支持顶部级别,例如白板110,以及告示板级别122中的告示板类型服务。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在直接连接的组142中链接设备144。直接连接的设备(Dev)组142的例子可以包括经由蓝牙TM微微网、WLAN网络、wUSB链路等而连接的设备。每个直接连接的设备组142可以进一步由网关(GW)146来链接。 
II、可以耦合子***的下层通信元件 
虽然已描述了涉及应用和/或服务节点的节点间交互的例子,但却没有提供对于可如何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来耦合设备或对于该连接的管理的详细讨论。图2公开了一种示例场景,在该示例场景中,应用和/或服务节点可以驻留在两个不同的设备200和202上。白板部分152A和152B也分别驻留在这些设备上,在理想情况下提供共用存储空间,节点可以通过该共用存储空间进行交互。然而,在白板152形式下与共用存储空间的交互最 初可以取决于在白板部分152A和152B之间的无线连接的建立。 
虽然出于解释目的,本发明公开中利用了被划分成两部分152A和152B的示例性白板152,但是对节点交互的促进并不具体限定于该场景。举例来说,虽然耦合于白板部分152A的先发性节点(PN)210可以利用SN 212和214来与图2中所示的白板部分152B交互,但是进一步可设想,白板152A可允许PN 210访问诸如服务域126的其它共享存储空间(例如,允许应用访问所需服务,像打印机服务),或者先前根据本发明各种实施例所讨论的任何其它的示例性子***102。无论节点/设备配置如何,鉴于本地互连的子***,节点间的交互在单个设备上不会产生问题。然而,当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传输方式链接了多个设备时,这种交互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图3A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在实现NoTA中使用的下层逻辑架构的例子。NoTA可被配置为通过互连312耦合的多个子***(例如,300和350)。如先前所述,可通过低操作级建立并管理的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可以促进对于高级别子***(诸如相同共享存储空间(白板)152的(152A和152B)部分)的消息的路由,而不会实际涉及任何通信配置中的较高级别。NoTA互连312可以包括两层:高互连(H_IN)层302和低互连(L_IN)层304,它们通过交换机310而耦合于对应的H_IN352和L_IN 354。各种通信层可以进一步通过接口(图3中简写为“IF”)进行交互。例如,H_IF 380可以充当在应用级与H_IN302/352之间的接口,而L_IF 382可以充当在H_IN 302/352与L_IN 304/354之间的接口。低互连层304可以包括ISO/OSI层L1-L4,并且可以提供向上的传输套接字类型接口(transport socket type interface upwards)。高互连层302可以充当在L_IN 304与驻留于像300和350的子***中的较高级别的服务节点(SN)308和应用节点306(AN)之间的中间件。关键的H_IN 302功能性可以包括向客户节点(AN 306或SN 308)提供对服务的直接访问,而不必公开后者的位置(例如,在顶部级别是透明的)。所有的通信建立都可以是面向连接的,这意味着在任何服务或数据通信可能发生之前,必 须首先执行连接建立过程。已添加了安全特征来应对所标识的威胁。NoTA是一种可被用来提供设备间服务访问的架构,这使得构建提供服务和应用这二者的独立子***成为可能。在示例性实现中,在直接的子***间通信中可以涉及若干单独的NoTA设备。 
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在图3B中公开了利用先前描述的架构经由无线链路建立到另一设备上的服务的访问的例子。设备200中的子***300的应用/服务级中的节点希望访问服务。该服务例如可以由服务描述(SID)来标识。该服务描述可被用于定位和建立对所期望的服务的访问。在H_IN级中,SID可被映射到互连地址(IA),所述互连地址(IA)可进一步标识该服务所驻留的子***。在该例中,所期望的服务驻留在目标设备202中的子***350中。为了与提供该服务的子***建立H_IN级连接,必须选择适合于在这些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传输方式。然后,可以将IA映射到L_IN 304中所选择的传输方式。在图3B的例子中,必须建立无线链路,因为设备不是通过有线连接耦合的。该无线链路是经由无线传输方式通过互连312来建立的。一旦设备200和202被无线耦合,子***300和350之间的H_IN级连接便会是可能的。在H_IN级352中,对应的H_IN协议可用于协商服务使用。(SID→IA)和(IA→传输方式)映射仅在子***300中使用,以便构建与提供所需服务的适当子***(例如,子***350)的连接。结果,可以建立从设备200中的请求节点到能够满足该请求的服务的上部级别(例如,应用/服务级)访问,即使该服务驻留在设备202中。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传输方式通过较低级别链路建立来促进该访问。 
HI、示例性连接管理结构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可在各种架构组件的功能性和组件关系方面描述本发明。图4描述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通信级别的交互以及可由每个级别实施的功能及其对应接口的例子。例如,400公开了一种可以促进连接的设置和建立的示例***节点(SN),所述连接支持诸如图1A中所示的108的各种应用节点(AN)。顶部应用级与H_IN 级404之间的接口可以提供经由H_IF接口级402的服务访问、注册和通信流访问。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服务可由服务标识(SID)来标识。H_IN级404然后可以经由L_IF接口级406获得对L_INup级408的设备到设备访问和通信接口访问。H_IN级访问可由互连地址(IA)来标识,所述互连地址(IA)在高级别中间件层中将不同设备/子***分开。通用连接控制接口L_IFdown级410然后可以提供从独立于传输方式的L_INup级408到L_INdown 412的访问,所述L_INdown 412包括如在414处公开的特定于传输方式的L_IN适配器。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可以存在用于每个通信介质(例如,传输方式418)的特定的L_IN适配器414,其每一个由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控制接口416来链接。然后,例如在移动设备中支持的有线和/或无线传输方式418可以利用设备PHY层420中的物理硬件和/或对应软件来进行通信。整体来说,服务级可以利用SID来标识不同的服务,然后,H_IN级中间件层可以将该SID映射到特定的IA,所述特定的IA对应于设备/子***的地址,在所述设备/子***的地址处,可以访问高级别中间件层中的相应服务。然后,L_INup级408可以将该IA映射到一个或多个物理连接(例如,传输方式),所述一个或多个物理连接可以向对应于该IA的设备/子***提供连接。然后,L_INdown级410可以与特定的传输方式建立物理连接。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低互连架构(L_IN)304。L_IN 304可以经由L_IF接口382提供向上至H_IN 302的服务,并且可以包括统一的L_INup通信结构408以及一个或多个L_INdown通信结构412。L_INdown 412可以进一步包括与可在设备中利用的每个传输方式418相对应的至少一个L_INdown适配器414。结果,L_INup 408可以独立于传输方式(例如,L_INup操作不依赖于在使用的传输方式而改变),而L_INdown 412中的L_INdown适配器414可被具体配置用于与每个传输方式418一起使用。每个L_INdown适配器414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L_IFdown接口410向L_INup 408提供服务。L_IFdown接口410可被类似地配置用于每个传输方式418(除了在寻址和访问机制 中)。 
L_INup 408可以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实施多个功能。例如,激活和解除激活可以在通信结构的该层中进行控制。通过L_IF 382来控制L_IN激活过程。在激活过程期间,L_IN 304可被配置以便能够使用无线和/或有线传输方式作为L_IN传输方式。作为成功激活的结果,L_IN 304然后能够解析互连地址(IA)以及用于现有资源管理器的IA(IArm)。在该激活期间,L_INup 408可以使用被提供给L_INdown 412的查询服务。 
当活动时,L_IN 304能够检测L_IN网络连接的丢失。结果,任何早先被分配的IA和IArm均可被释放,以便例如使用相同或不同的传输方式来自动地重新连接网络连接。解除激活过程也在L_IF 382上进行控制。在解除激活过程中,关于所有可用的传输方式来对L_IN 304进行解除激活。在该过程期间,IA被释放。 
L_IN连接创建过程可以在诸如图6中所示的不同设备之间建立L_IN级连接。该连接可以在端点间利用不同类型的传输技术。一般地,对传输方式的选择可以在应用级是透明的,因为接口(节点利用该接口可以进行交互)可以是独立于传输方式的。然而,会存在这种情形,其中,应用和服务(例如,在NoTA架构中通过AN 306和SN 308来表示)可能具有针对L_IN层304可提供的连接的要求或所期望的特征。因此,L_IF接口382可以被配备有一种机制来实现服务质量(QoS)参数建立,以便监控每个连接。在该级别处,服务质量参数可以不限于实际的传输方式,因为不会在该级别处选择用于推行数据的传输技术。相反地,QoS要求可被映射到L_IN通信实例或“套接字”,所述L_IN通信实例或“套接字”是对上层协议可使用的实际连接的抽象。例如可以使用基于缓冲器状态的传输方式选择和流控制来实现连接要求。接口不必对特定于传输方式的参数进行寻址。相反,可以按照更普遍的方式来描述要求或希望。 
为了L_IN执行其功能,可以定义基本的L_INup-L_INup连接协议集。所有这些都可由L_INup通信结构408来利用,由此使得L_INdown适配器412的实现变得简单(例如,因为不要求一般的L_INdown-L_INdown 对等协议)。可定义以下的L_INup协议用于促进在两个分离的设备(例如,图6中所示的设备200和202)中存在的L_IN通信结构之间的通信: 
一种可以提供用于为每个设备分配和标识唯一互连地址的装置的协议,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可被称为互连地址解析协议(IARP); 
一种可以提供用于在套接字之间建立数据连接建立和断连的装置的协议,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可被称为设备访问协议(DAP); 
一种可以提供用于在设备之间交换连接映射类型信息的装置的协议。当跨设备分发信息时,该信息(例如,关于设备环境中的连接)可以进一步被用于选择最优的连接方法。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该协议可被称为连接环境协议(CEP)。 
可以指定IARP来在设备的网络(按照ad-hoc(特设)通信连接等)内提供设备间NoTA架构互连地址(IA)解析。IARP可以含有四个消息,以便检索和释放唯一的IA。在图6的例子中,当连接被建立时,IA解析过程可以处理在设备之间的IA地址分配。地址解析可以利用IARP作为用于支持连接建立的资源。地址解析可以是集中式或分布式/要求零手动配置的自发式。数据递送过程可以管理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数据流控制。基于L_IF环缓冲器的套接字可被用于该过程。数据递送过程可以进一步实现连接丢失检测和恢复过程,以便使用传输方式间切换来提供更可靠的数据递送。 
DAP可以提供连接初始化、创建和断连。L_IN层内部接口(L_IFdown410)可以为DAP提供访问各传输方式的统一方式。每个传输方式均需要实现L_IFdown接口410的适配器412。图6示出了该架构如何从独立于传输方式的设备内域(例如,L_INup 408)调节到独立于传输方式的设备间域(例如,L_INdown 412)。例如,所图示的通信层可以是耦合的数据套接字600,所述耦合的数据套接字600可以经由独立于传输方式的L_INup通信结构408而直接耦合H_IN302和L_INdown 412。 
可以鉴于通过监视传送(TX)和接收(RX)缓冲器填充水平而获得的条件信息来控制传输方式间切换触发判定。所有的数据传递均可被视为“尽最大努力”(BE)类型。那么有可能引入一些简单的QoS类别(例如,BE、低等待时间递送、最小化功耗,等等),同时仍旧保持NoTA的整体实现复杂性是可管理的。连接丢失和恢复过程是L_IN通信结构304中可被用于还原和重连过程的补充动作,如若不然的话,还原和重连过程不能作为在传输级处操作的资源的固有能力的一部分来进行处理。 
连接建立、数据递送和连接恢复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可以包括:借助于CEP协议,共享和分发关于周围环境中的连接的信息。该方法可以检索关于被其它周围设备使用的可用连接技术的信息,并且当挑选了最优传输方式来访问设备和服务时,实现智能判定过程。在图6中,用于实现L_INup到L_INup协议通信的控制套接字602被示为在增进设备间通信时利用IARP、DAP和CEP协议进行交互。 
L_INdown通信结构412可以提供其它的通信相关功能。例如,查询操作可以是L_INdown内部功能,其旨在提供涉及特定于传输方式的连接机会的信息。该功能性可以与场景和连接映射紧密耦合,通过所述场景和连接映射,可以获得关于整体空间/接近度/相邻连接的信息。主要在连接建立期间采用查询功能。 
数据递送过程可以处理在相同传输对等实体之间(例如,在诸如图6中所示的L_INup通信结构之间)的数据流控制。可以如在先前关于L_IF所描述的情况中那样来使用相同的环缓冲器。特定于传输方式的连接丢失和恢复过程还可以在L_INdown 412中实现。所述实现基本上可以取决于所应用的传输技术。 
IV、通信管理 
图7公开了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现,其中,(例如,由SN 700所表示的)服务可以产生数据到通用传送缓冲器702中。虽然出于解释的原因,图7中已公开了从设备200到设备202的单向无线传输,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具体示例,并且可以被实现为管理经由有线或无 线通信的双向通信。进一步地,虽然图7公开了位于互连结构312之上的通用缓冲器702的例子以及位于L_IN级304内的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704,但是其它可能的配置可以包括例如也驻留在L_IN级304中的通用缓冲器702。在硬件和/或软件中实现的各种控制元件(未示出)可以监视如在706、708、712和714处图示的缓冲器状态。此外,虽然将在固定缓冲器尺寸的情况下描述本发明,但是各种实施例也可以并入可被考虑的动态缓冲器分配。 
这些控制元件可以根据各种因素(包括例如缓冲水平)来标识适于实现的一个或多个无线传输方式。图7中所示的示例性场景中,SN产生信息到通用缓冲器706中,通用缓冲器706在如706所示的水平进行操作。然而,由于无线传输方式750的速度限制,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704接近满了。这可以通过使缓冲器712和714缺乏信息来进一步影响缓冲器712和714。结果,由于无线传输方式(其可以是当例如初始建立通信时所利用的同一传输方式)所施加的限制,可能不那么有效地利用诸如功率、处理容量等的资源。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图8中公开了一种示例性实现,其中,一个或多个无线传输方式的协作可以有助于解决这种问题场景。例如,在服务搜索和初始化期间,可以利用低功率低速率无线传输方式750。当服务700被启用时,通用缓冲器706会开始填满,因为高速服务数据无法通过传输方式750被高效地递送。然而,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各种控制元件可以利用传输方式750来协商到传输方式800的切换。例如,L_INup 408可以(例如,通过先前提到的连接映射140)确定:可以使用高速传输方式800并且然后可以促进到高速传输方式800的切换。在将活动传输方式切换到承载800之后,连接速度会快得多,因此,可以防止各种缓冲器的溢出。还可以基于接收设备特征来实现相同的策略,这意味着经常空的缓冲器712和714可以指示:从数据消耗者(例如,在该例中的设备202)的角度来看,接收的数据量太少了。举例来说,取决于当前在使用的特定传输方式,该特征可以指示不同的情形。在采用低速传输方式 的场景中,传输方式的有限速度会造成在传递数据时的瓶颈。在这种情形中,采用具有更好的数据处理容量的更快速传输方式会是有益的。然而,如果在确定接收侧缓冲器几乎为空时,高速和/或高容量传输方式已经在使用,那么问题会是:所发送的数据量太少,以致于不能产生通过该传输方式的流入数据的平稳流。在该情况下,可以选择较低功率和/或较低容量传输方式来传递数据,同时还节省功率。 
实施切换的判定可以基于很多因素来实现,并且还鉴于正在利用的本发明的特定配置。例如,空(或满)的缓冲器的数目和/或每时间周期、估计的所需比特速率(例如,基于监视缓冲器填充水平所确定的),等等。另外,实施从一个传输方式到另一传输方式的切换的请求可以由任意一端(TX或RX)来触发。在推进型配置(例如,来自设备200的流被推进到设备202中的存储器中)的情况下,TX侧会更有可能发起切换。在牵拉***中(例如,将数据从设备200牵拉到设备202),RX侧可发起切换。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一个或多个传输方式的实现都会导致缓冲水平的均衡,如图8中在706、708、712和714处所示,并且作为结果,优化了设备资源。 
另一示例性使用可以包括在利用传输方式800期间,通信突然丢失,并且因此需要某种“回退”过程。可以在链路800的建立阶段期间协商该过程。在该过程中,可以确立如果链路800丢失,则可以使用链路750(例如,根据特定因素)。然而,也可能是传输协议并不控制分组重传,例如在传输方式递送了错误分组的情况下。在至少一个情形中,承载可能正从设备向另一设备成功地携带数据分组,但该分组中却存在未被承载检错机制注意到的错误。出于相同的原因,如果链路丢失,那么已经处在用于传输方式800的队列中的分组便丢失,即使该数据仍然在TX缓冲器704中。在这种情形下,从缓冲器704还原该数据并且使用传输方式750进行重发将是有益的。 
从功耗角度来看,在短时段期间利用高比特速率连接来移动大量比特可能是有益的。这意味着TX缓冲器704被有意识地填满,并且然后在高 比特速率通信链路(例如,取决于提供商应用能否支持提高的速度)的情况下被清空。然而,可以设想,在至少一种情形下,传输方式800可能不支持增加操作效率的睡眠模式,这可能意味着将在等待时间期间消耗大量功率,直到TX缓冲器704被再次填满。在这种示例性情形中,可以利用低速率无线电睡眠模式,这会意味着传输方式750在TX缓冲器704被填充期间是活动的。如前所述,该活动可由设备200中的各种硬件和/或软件控制元件来控制。 
还可以鉴于接收侧流控制因素来实现传输方式控制。与TX缓冲器704相对应的特定于传输方式的RX缓冲器会被填充,从而导致接收机侧数据流控制问题。在这种情形下,TX侧可以停止其传输。如果链路是高比特速率链路(例如,传输方式800),则进行以下协商可能是有益的:较慢的传输方式750应当变成活动的,直到再次发布“GO”信号。对于连接控制元件来说也有可能监视无线电操作。任何一侧(TX或RX)均可以触发低功率传输模式,但现在TX侧控制可以理解到:不管它的TX缓冲器是否是充满的状况,尝试使用高比特速率链路都没有用,因为RX侧发布了流控制,并且因而不能像TX侧那样快速地处理流入的数据。 
V、先发性控制 
除了上述反应性控制方法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可以实现先发性控制。图9公开了设备1-4。在该例中,设备1可以是被实现为支持各种无线传输方式的控制设备,诸如个人通信器、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平板设备等。设备2可以是被实现为使用蓝牙TM(BT)和超低功率蓝牙TM(ULP BT)进行通信的低功率温度传感器。设备3可以是能够经由BT和超宽带(UWB)进行通信的显示器(例如,LCD显示器)。设备4可以是能够经由ULP-BT、WLAN和UWB进行通信的文件服务器(例如,视频服务器) 
最初,可以利用低功率介质在设备1和其它设备之间建立连接。这在图9中通过使用ULP-BT和BT链路来显示。可以建立这种初始链路来例如获得关于其它设备的信息(例如,所支持的介质、可用应用等)。另外, 设备1可能已经获知其它设备的能力(例如,根据先前的连接)。在设备2的情况中,只有少量的数据被交换。因此,设备1和设备2可以继续利用ULP-BT,以便节省功率。另一方面,设备1和设备4之间可能的连接技术包括ULP-BT、WLAN和UWB。ULP-BT是对于视频流传输来说会太慢的低功率/速度传输方式,所以最好的传输方式将是WLAN或UWB。UWB能够提供比视频流传输所需快得多的数据速率,并且因而,UWB将在视频流传输期间花费大量时间处于空闲模式(例如,不传送或接收)。非活动周期期间的UWB功耗与ULP-BT相比大得多,从而导致功率的浪费。一种最优的解决方案则是只将UWB用于流式视频的传送和接收,并且使用ULP-BT来操纵UWB活动状态和相关的唤醒周期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存在至少两种可能的控制实现可用。第一示例性实现可能已在视频流的开始处协商了占空比。那么ULP-BT的角色将是建立如图9中所示的视频流链路,并且提供定时参考(例如,向UWB无线电装置提供,以便它能够在正确的时刻觉醒)。该种场景可用于以下情形中:活动与非活动状态之间的定时可以是固定的。根据该示例性场景的操作在一些情形中会具有挑战性。例如,如果连接模式在服务的开始处是固定的,那么如果任何参数在连接期间改变,则可能会难以改变或修改连接模式。这在服务的数据速率是突发时(例如,零星地包括数据的短突发)的情形中尤其具有挑战性。这种场景的一个好的例子是视频流(例如,吞吐量可能放缓,从而促使活动周期增加,以便维护平滑的视频流质量)。因而,对于这类情形,具有提供更好的定时控制的另一可能的操作模式会是有益的。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现,如图9中所示,通过利用ULP-BT来异步地控制WLAN重新激活,***可以进行操作。在该例中,ULP-BT和WLAN均是活动的。在WLAN非活动周期期间,可以使用ULP-BT无线电装置,并且只要需要高比特速率(例如,生成应用数据),ULP-BT就可以触发WLAN无线电装置觉醒。一旦在ULP BT无线电链路上是活动的,WLAN无线电装置便可以例如利用RTS/CTS(请求发送/清除发送)机制来在物 理信道上进行通信。该类型的策略可被用来管理异步TX/RX活动。另一例子可以包括以下场景:UWB正被使用,但是然后UWB无线电装置进入休眠模式。当在活动的低功率ULP-BT链路上被用信号通知时,UWB无线电装置可以返回到活动模式,并且能够根据可通过ULP-BT链路从其它无线耦合设备提供的信息来预留足够的空中时间。该信息交换可以减少UWB连接建立和/或重建所要求的时间。在视频流场景中,操作可以如下:通过UWB链路将流内容的第一视频分组从视频服务器传输到设备1。一旦分组被接收,UWB无线电装置便可以进入空闲模式。当接收设备注意到该流的先前的视频分组接近其尾端时,接收视频流的设备的ULP-BT无线电装置于是可被用来发起在UWB链路上的对该流的下一视频分组的传输。该操作可以使得高功率使用UWB无线电装置能够在大多数时候保持在空闲模式,并且作为结果,可以进一步显著增强无线耦合设备中的功率节约。 
例如,在ULP-BT上的对WLAN或UWB无线电装置的控制可以安排如下:当创建ULP-BT连接时,一个逻辑链路可被预留作为连接控制信道。该信道可以携带关于设备间的连接的信息。在该信道中,例如,可以交换连接映射信息。另外,该信道可以使得提供定时信息(例如,传输方式觉醒以及设备间的同步参考点递送)用于控制目的成为可能。该连接信息可以使用任何可用的传输方式来交换,并且可以与很多不同的应用一起使用,以便提供更好的初始传输方式选择、更快的服务发现、最优传输介质选择、传输方式切换等。当在链路建立、链路维护和数据递送期间从多个可用承载中选择了活动承载时,连接映射140同样可以是有益的。例如,在图9中的某点处,设备1的用户可能想要观看电影,并且然后使用ULP-BT发现设备4和视频流服务。这两个设备可以协商:由于带宽性能要求,将使用UWB来提供用于视频流的空中接口。在数据递送期间,可以激活设备1中的UWB无线电装置来接收数据,但如上所述,在非活动期间(例如,当没有数据被递送时),可以在“昏睡”模式下使用ULP-BT来保持链路是活的。然后,当在数据递送期间再次需要较高数据速率时, 可以重新激活UWB无线电装置。如果设备1在某点要移出UWB无线电范围,则视频流服务将变得不可用,除非设备1能够确定要使用的备用高速率传输方式。在该示例情况中,设备1和设备4均支持可以用来代替UWB的WLAN。结果,这些设备中的控制元件可能已协商了备份传输方式,并且如前所述如果需要的话在该备份传输方式情况下继续。 
该过程的另一优势(特别是在图9中所示的示例性场景中)在于:无线电活动信息可被用于在设备中最优地实施多无线电控制。早期的多无线电控制依赖于设备内部参数,而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可以共享另一设备的活动信息。该信息可以包括:考虑设备的整体连接情形,对所使用的连接技术以及那些技术的定时同步的协商。这可以对两个设备实现最优的整体服务质量和功耗。 
VI、示例性传输方式切换 
图10A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配置。针对可独立于传输方式(例如,操作不受在使用的特定传输方式的影响)的通用缓冲器702和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704进行了附加描述。如上所述,虽然出于解释原因,在图10A中公开了从设备200到设备202的单向无线传输,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具体示例,并且可被实现为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来管理双向通信。 
在图10A的例子中,通用缓冲器702可以含有用于传输的信息。图10A中公开了示例性数据单元A、B、C...,其中,这些单元可以例如是用于向另一设备(例如设备202)上的子***中的另一节点传输的数据分组。在图10A中,所有用于传输的信息当前都驻留在通用缓冲器702中。然而,现在将针对图10B-10C来描述示例性数据传递以及由于例如连接参数的变化而造成的传输故障或切换对该数据传递可能具有的影响。 
图10B公开了从设备200中的应用和/或服务级向设备202中的对应级别中的节点传递数据的例子。通用缓冲器702已释放数据单元A到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704。随后,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704已释放数据单元A用于通过传输链路750向设备202进行传递。数据A也被示为在特 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704中处于保持未决确认模式(hold pendingconfirmation mode)。换言之,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704将保存数据A的副本,直到从设备202收到接收确认(例如,具有返回分组的形式)。在该点,可以删除数据A的副本。然而,如果没有接收到收据,那么所选择的传输方式可以重发数据A,直到例如达到门限条件。支配信息重发的门限条件的例子可以包括重试的数目、超时周期,等等。 
然而,在一些情况中,使用特定传输方式建立的连接会变成断开,或者替代地,涉及连接的参数会按照以下方式被更改:另一传输方式可能成为用于维持连接的更优选的传输方式。例如,由于介质(例如,线缆)的物理断连,有线传输方式可能遭遇故障。同样,由于设备离开特定传输方式的传输范围、从相同设备或附近无线设备的其它无线电装置受到干扰、电磁辐射等,无线传输方式可能遭遇连接的丢失。关于图10C示出了这种断连的情形。在图10C中,通过所选择的传输方式建立的链路750已被丢失。我们可以进一步假设在该例中,传输控制级处的相关硬件和/或软件已试图重建链路,但却没有成功(例如,已满足支配重试的门限条件)。 
在图10C的例子中,链路750的丢失可能丢弃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704中的数据A。由于该数据不能被恢复到通用缓冲器702,因此该数据可被视为丢失了。为了适应数据A丢失的情况,设备200可能不得不重建数据A。这会影响整体通信,因为数据B、C...不得不被延迟直到数据A被重建和发送。与恢复数据A相关的全部上述活动进而会影响在设备200中进行的通信的整体QoS,并且因此影响依赖于用于通信的传输方式的任何应用和/或服务的整体操作。 
然而,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策略,其通过促进NoTA架构的灵活性,避免了由数据丢失所造成的对设备操作的过度不利影响。现在参考所公开的结构可能类似于图10A的图11A。然而,在图11A中,在数据A已被传递到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704之后,可以在通用缓冲器702中保留数据A的副本。可以保留数据A的“副本”,直到已从设备202收到信息已被接收的确认。图11B中公开了该过程的例子。 
图11B示出了成功事务的例子。更具体地,正在通过传输链路750从设备202中的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704向设备202中对应的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704发送信息。在该实例中,已经在设备202中接收到数据A,这可以通过例如从设备202向设备200传回的接收确认分组来进行确认。作为成功事务的结果,TX缓冲器可以清空并接受待发送的下一数据单元(例如,数据B)。以上列出的任何一个动作(例如,收到确认分组或接受数据B到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704中)均可被用作向通用缓冲器702指示事务成功了。替代地,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704可以向通用缓冲器702发送消息来指示先前的事务成功了。通用缓冲器702然后可以删除其所持有的数据A的副本,并且可以持有所发送的下一数据单元的副本。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针对图11C示出了以上示例性配置对以下情形的影响:先前所选择的传输方式发生故障,或者替代地,与连接相关的参数已经改变,从而使得先前所选择的传输方式不再是优选的,并且确定要发生传输方式切换。与图10C类似,通过先前所选择的传输方式的原始链路750已发生故障,留下数据A在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704中,但没有任何装置来发送或恢复该数据。然而,由于通用缓冲器702已保留了数据A的副本,因此纠正动作可以快速开始。在该场景中,在具有相应的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1100的另一传输方式的情况下建立新的链路。然后,通用缓冲器702可以通过链路800向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1100重新转发数据A。 
重要的是,通用缓冲器702并不删除用于数据A的信息,直到通过新的传输链路800确认事务成功。因此,一旦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1100已收到确认和/或准备好接受新的数据单元,通用缓冲器702就可以删除数据A,并且转发新的数据单元用于传输(例如,数据B)。如在先前所描述的过程中,通用缓冲器702将保存数据B的副本,直到确认事务成功。否则,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选择新的传输方式,并且数据B可被传递到对应的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用于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释放通用缓冲器702中所预留的用于存储数据副本的存储器的原理可以取决于在使用的特定传输方式而变化。例如,由于存在各种方式来指示在接收端上接收到特定的数据量(例如,传输已经成功),于是所确认的实际接收数据量也可以变化。更具体地,通用缓冲器702和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704的粒度可以不同,因而,当释放通用缓冲器存储器时,会要求特殊的考虑。换言之,可在通用缓冲器702中同时维护的数据副本的数目可以取决于各种特定于传输方式的因素,诸如所使用的传输方式的速度、传输方式是否支持错误纠正、传输方式的传输数据单元大小,等等。 
现在关于图12公开了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过程流的流程图。在该例中,设备中的应用和/或服务想要与其它设备中的资源进行交互。在步骤1200,可以识别来自应用和/或服务级的通信请求。待传送的数据然后可被存储在通用缓冲器中,然后在步骤1202,该数据被传递(可能以更小的增量或单位)到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然后可以访问所选择的传输方式,以便在步骤1204发送该信息,例如使用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进行该事务。 
在步骤1206,确定在步骤1204中发送的信息是否被成功接收。这可以通过收到接收确认消息来进行确认。如果未确认收到,那么在步骤1208,可以做出关于传输方式是否应当尝试重发数据的确定。可以鉴于诸如上述的门限条件来做出该确定。如果用于重试的选项可用,则传输方式可以在步骤1210触发要重发的信息。然后可以在步骤1204发送该信息,并且再次在步骤1206中检验数据传输是否成功。 
如果确认在目的地设备处收到数据,那么可以在步骤1212删除先前发送的数据的副本。如果在步骤1214确定还有更多数据要发送,那么该过程可以返回到步骤1202,在步骤1202,可以从通用缓冲器向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传递下一数据单元,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传递数据的副本可被存储在通用缓冲器中。然而,发生传输故障会触发备用流程。 
例如,如果在步骤1206确定没有成功接收所发送的数据,并且重试不可用(例如,因为传输方式不工作、因为已经达到关于重试的门限条件,等等),那么在步骤1218,可以做出关于是否已经在***的配置中实现传输方式切换(例如,传输方式切换310)的确定。该配置可以驻留在参与NoTA***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上,并且可以取决于设备的特定配置和能力(例如,用户接口能力)而被设置在这些设备中的任何一个或全部上。如果在步骤1218中未设置传输方式切换,那么该过程可以在步骤1216处终止(如图12中的相同页标记“A”所示),为步骤1200中的下一通信要求进行准备。替代地,如果在步骤1218中启用了切换,那么可以在步骤1220触发传输方式改变。可以在步骤1222获得关于可用传输方式的信息,并且可以选择传输方式。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对该信息进行整理,例如基于每个可用传输方式对于待传送的信息的可应用性、环境的状况(例如,干扰)、设备的状况(例如,功率水平)等。可以在步骤1224检验对传输方式的选择。例如,会存在这种情形,在该情形中,基于特征的最适合的传输方式不可使用,因为它已经操作在最大使用水平、因为它可能对其它活动通信形成干扰,等等。作为结果,该过程可以返回到步骤1222,以便有可能刷新传输方式信息并且选另一传输方式。 
一旦选择了适合的传输方式,并且也确定其是可用的,那么在步骤1226,可以使用新的传输方式建立通信链路。然后在步骤1228,通用缓冲器可以将所保存的未成功发送的数据的副本传递到与新选择的传输方式相对应的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该过程流然后可以返回到步骤1204(如图12中的相同页标记“B”所示),在步骤1204,然后可以经由新的传输方式将数据从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发送到其目的地(例如,其它设备),并且可以在步骤1206再次做出关于以下内容的确定:是否在目的地设备处成功接收到现在使用备选传输方式所发送的重传数据。 
鉴于此处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从独立于传输方式和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的组合实施方式中实现若干优点。例如,在一个或多个活动传输方式可能发生故障或者已经确定为连接切换活动传输方 式的场景中,可以实现有利的连接重建和数据重传。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场景中,当传输方式发生问题时,可能在等待经由蓝牙进行传输的数据可能被丢失。然而,在蓝牙数据缓冲器中被丢弃的未发送数据的副本仍然会驻留在通用数据缓冲器中。该备份数据副本可以立即被分配给备用传输方式(例如,WLAN),而没有尝试恢复并将蓝牙格式的数据分组转换回到独立于传输方式的格式的负担,因为“原始”数据在独立于传输方式的通用数据缓冲器中仍然可用。进一步地,通用数据缓冲器中所存储的数据可被分片成适合于传输方式的分组,从而使得无论通用数据缓冲器何时接收到关于对应数据已成功到达其目的地的指示,通用数据缓冲器中所存储的副本然后都可以被移除。在以上示例性场景中,蓝牙传输方式未能成功地传送数据,关于数据已被重新分配给另一传输方式的指示可被提供到蓝牙无线电控制实体,从而使得可以从蓝牙缓冲器中移除经由备用传输方式成功发送的数据。 
相应地,对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本发明的宽度和范围不应当受限于以上描述的任何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应当仅根据以下权利要求和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用于多传输方式架构的缓冲器控制的方法,其包括:
从独立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向一个或多个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中的至少一个传递信息,其中,在所述独立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中维护所传递的信息的副本;
经由与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对应的传输方式从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传输所述信息;
基于经由所述传输方式接收的信息,检验经由所述传输方式发送的所述信息被预期的接收方成功接收;
如果所述信息被成功接收,则删除在所述独立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中维护的所传递的信息的副本;以及
如果所述信息未被成功接收,则选择新的传输方式并将所传递的信息的副本转发到与所述新的传输方式相对应的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独立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驻留在相同设备中。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响应于来自设备上的应用或服务的通信请求,将所述信息从所述独立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发送到所述一个或多个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检验经由所述传输方式发送的所述信息被预期的接收方成功接收包括:从另一设备接收确认分组。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从与所述传输方式相对应的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重发所述信息,直到满足门限条件。
6.一种用于多传输方式架构的缓冲器控制的设备,其包括:
用于从独立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向一个或多个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中的至少一个传递信息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独立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中维护所传递的信息的副本;
用于经由与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对应的传输方式从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传输所述信息的装置;
用于基于经由所述传输方式接收的信息来检验经由所述传输方式发送的所述信息被预期的接收方成功接收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信息被成功接收的情况下删除在所述独立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中维护的所传递的信息的副本的装置;以及
用于如果所述信息未被成功接收,则选择新的传输方式并将所传递的信息的副本转发到与所述新的传输方式相对应的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的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设备,其中,所述独立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驻留在相同设备中。
8.根据权利要求6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用于从与所述传输方式相对应的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重发所述信息直到满足门限条件的装置。
9.一种用于多传输方式架构的缓冲器控制的***,其包括:
第一设备,其包括处理器、独立于传输方式的通用数据缓冲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以及
第二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被配置以便使得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通用数据缓冲器将信息传递到所述一个或多个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中的至少一个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以及在所述通用数据缓冲器中维护所传递的信息的副本;
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以便使得所述第一设备:经由与特定于传输方式的缓冲器对应的传输方式,从所述至少一个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以便使得所述第一设备:基于经由所述传输方式接收的信息来检验经由所述传输方式发送的所述信息被所述第二设备成功接收;
如果所述信息被所述第二设备成功接收,则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以便使得所述第一设备:删除在所述独立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中维护的所传递的信息的副本;并且
如果所述信息未被所述第二设备成功接收,则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以便使得所述第一设备:选择新的传输方式并将所传递的信息的副本转发到与所述新的传输方式相对应的特定于传输方式的数据缓冲器。
CN200880127451.4A 2008-02-27 2008-02-27 用于多传输方式架构的缓冲器控制的方法、设备和*** Active CN1019607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08/050711 WO2009106932A1 (en) 2008-02-27 2008-02-27 Buffer control for multi-transport architectur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0792A CN101960792A (zh) 2011-01-26
CN101960792B true CN101960792B (zh) 2014-05-28

Family

ID=40245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7451.4A Active CN101960792B (zh) 2008-02-27 2008-02-27 用于多传输方式架构的缓冲器控制的方法、设备和***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25863B2 (zh)
EP (1) EP2248309B1 (zh)
KR (1) KR101175689B1 (zh)
CN (1) CN101960792B (zh)
WO (1) WO20091069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11317B2 (en) * 2007-07-30 2013-12-1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imultaneously maintaining bluetooth and 802.11 connections to increase data throughput
WO2009106932A1 (en) * 2008-02-27 2009-09-03 Nokia Corporation Buffer control for multi-transport architectures
CN102165840A (zh) * 2008-09-25 2011-08-24 诺基亚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
CN101931576B (zh) * 2010-07-21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设备及方法
US8613609B2 (en) 2011-04-15 2013-12-24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Bi-metal pump gear
JP5880256B2 (ja) * 2012-04-26 2016-03-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9635677B1 (en) 2014-03-14 2017-04-25 Apple Inc. Dynamic link adaptation for improved link margin
US10516740B2 (en) 2014-05-30 2019-12-24 Apple Inc. Dynamic transport switching in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
US10999792B2 (en) 2017-03-15 2021-05-04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Low power high definition wireless media transport
US10917919B2 (en) * 2018-05-31 2021-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medium access in cellular V2X communication
EP3930287A1 (en) * 2020-06-24 2021-12-29 Sandvin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daptive bitrate video stream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6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8723A (en) 1993-12-17 1996-08-20 Taligent, Inc. Object-oriented network protocol configuration system utilizing a dynamically configurable protocol stack
US5491693A (en) 1993-12-30 1996-02-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eneral transport layer gateway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5886645A (en) * 1995-11-24 1999-03-2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uplicate messages in an acknowledge-back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822598A (en) 1996-07-12 1998-10-13 Ast Research, Inc. Audio activity detection circuit to increase battery life in portable computers
US6148377A (en) 1996-11-22 2000-11-14 Mangosoft Corporation Shared memory computer networks
JP3413788B2 (ja) * 1997-09-25 2003-06-0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層間のフロー制御を行う通信プロトコルを持つ通信方法およびデータ通信端末
US6260158B1 (en) * 1998-05-11 2001-07-10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il-over data transport
US6247057B1 (en) 1998-10-22 2001-06-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Network server supporting multiple instance of services to operate concurrently by having endpoint mapping subsystem for mapping virtual network names to virtual endpoint IDs
US6604140B1 (en) 1999-03-31 2003-08-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rvice framework for computing devices
AU2752201A (en) 1999-11-08 2001-06-06 Megaxess, Inc. Quality of service (qos) negotiation procedure for multi-transport protocol access for supporting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with qos assurance
US6601093B1 (en) 1999-12-01 2003-07-29 Ibm Corporation Address resolution in ad-hoc networking
US6338126B1 (en) * 1999-12-06 2002-01-08 Legato Systems, Inc. Crash recovery without complete remirror
US20010051981A1 (en) 2000-06-05 2001-12-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scovering object-exchange resources on a network
US6597919B1 (en) * 2000-06-23 2003-07-22 Motorola, Inc. Optimal radio channel allocation in a distributed connection and transport network
US6879561B1 (en) 2000-11-03 2005-04-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packet scheduling with per packet QoS support and link adaptation
US20020080719A1 (en) * 2000-12-22 2002-06-27 Stefan Parkvall Schedul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over a transmission channel based on signal quality of a receive channel
DE10102323A1 (de) * 2001-01-19 2002-07-25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zuverlässigen Übertragung von Datenpaketen
US7110405B2 (en) 2001-09-18 2006-09-19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Multicast cell buffer for network switch
US6801777B2 (en) 2001-11-27 2004-10-05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lection
AU2002219475A1 (en) 2001-12-31 2003-07-15 Eci Telecom Ltd. Technique of determining connectivity solutions for network elements
US6871257B2 (en) * 2002-02-22 2005-03-22 Sandisk Corporation Pipelined parallel programming operation in a non-volatile memory system
US7567570B2 (en) * 2002-03-19 2009-07-28 Network Equipment Technologies, Inc. Reliable transport of TDM data streams over packet networks
US20030231598A1 (en) * 2002-06-18 2003-12-18 Ramesh Venkataram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data packets in a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30236890A1 (en) 2002-06-25 2003-12-25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haring device resources
US7065367B2 (en) 2002-07-11 2006-06-20 Oliver Michaelis Interface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40019640A1 (en) 2002-07-25 2004-01-29 Bartram Linda Ruth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shared storage for collaboration across multiple devices
US6976186B1 (en) * 2002-08-27 2005-12-13 At&T Corp. Asymmetric data mirroring
US7549080B1 (en) * 2002-08-27 2009-06-16 At&T Corp Asymmetric data mirroring
US6909721B2 (en) 2002-10-31 2005-06-21 Nokia Corporation Device detection and service dis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obile ad hoc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50193056A1 (en) 2002-12-26 2005-09-01 Schaefer Diane E. Message transfer using multiplexed connections in an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environment
US7693952B2 (en) * 2003-03-27 2010-04-06 Microsoft Corporation Availability and scalability in a messaging system in a manner transparent to the application
GB2402578A (en) * 2003-06-04 2004-12-08 Research In Motion Ltd Selection of message transport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280832B2 (en) 2003-07-01 2007-10-0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selecting a bearer for a wireless connection
WO2005004432A1 (de) * 2003-07-03 2005-01-1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von datenverbindungen
US20050101250A1 (en) 2003-07-10 2005-05-12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Mobile care-giving and intelligent assistance device
US7352998B2 (en) 2003-09-12 2008-04-0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ink
US20050066033A1 (en) 2003-09-24 2005-03-24 Cheston Richard W.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selection of best network service
US7945675B2 (en) 2003-11-03 2011-05-17 Apachet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egation of data processing tasks based on device physical attributes and spatial behavior
US20050097087A1 (en) 2003-11-03 2005-05-05 Punaganti Venkata Murali K.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nified framework for service discovery
ATE429107T1 (de) 2003-12-10 2009-05-15 Sony Deutschland Gmbh Protokoll für multi-hop ad-hoc-netzwerke
KR100576935B1 (ko) 2003-12-22 2006-05-1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온톨로지 기반의 애드혹 서비스 검색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050193106A1 (en) 2004-03-01 2005-09-01 University Of Florida Service discovery and delivery for ad-hoc networks
KR100612496B1 (ko) 2004-05-11 2006-08-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임시 네트워크에서의 서비스 탐색 방법
US7697893B2 (en) 2004-06-18 2010-04-13 Nokia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ad-hoc mesh networking
US7627767B2 (en) * 2004-06-30 2009-12-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motely securing data in a wireless devic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0336343C (zh) 2004-10-10 2007-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中保持多个数据副本一致性的方法
CN100337445C (zh) 2005-01-11 2007-09-1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宽带无线城域网中语音业务的服务质量调度器及其方法
US20060221933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Bauer Markus G Managing internet protocol based resources in a packet-based access network
WO2007006120A1 (en) 2005-04-18 2007-01-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ecuting a container-managed application on a processing device
EP1758312A1 (en) 2005-08-26 2007-02-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cheduling depending on quality of service and channel properties
US20070204275A1 (en) * 2005-08-29 2007-08-30 Rhysom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liable message delivery
JP2007081569A (ja) 2005-09-12 2007-03-29 Funai Electric Co Ltd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情報配信方法
CN1949698A (zh) 2005-10-10 2007-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Lte技术中的自动重传方法、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CN1949697B (zh) 2005-10-14 2011-05-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确保收发双方数据一致的数据传输方法
US7613426B2 (en) 2005-12-20 2009-11-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ximity service discovery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155083B2 (en) 2006-02-24 2012-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configuring link layer entities for a handover
EP1858210A1 (en) 2006-05-19 2007-11-21 Whiteste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AG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 communication service access
US7787367B2 (en) * 2006-05-23 2010-08-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flow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665892B2 (en) * 2006-05-30 2014-03-04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 queue and buffer control based on monitoring in a packet network switch
US8125904B2 (en) * 2006-05-30 2012-02-2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 queue and buffer control based on monitoring and active congestion avoidance in a packet network switch
US7668565B2 (en) 2006-11-07 2010-02-23 Nokia Corporation Multiradio priority control based on modem buffer load
US8576861B2 (en) * 2007-05-21 2013-11-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packets
US8320373B2 (en) * 2007-08-23 2012-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based processing system
WO2009106930A1 (en) * 2008-02-27 2009-09-03 Nokia Corporation Transport independent architecture
WO2009106932A1 (en) * 2008-02-27 2009-09-03 Nokia Corporation Buffer control for multi-transport architectur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48309A1 (en) 2010-11-10
EP2248309B1 (en) 2017-06-21
US9825863B2 (en) 2017-11-21
CN101960792A (zh) 2011-01-26
KR101175689B1 (ko) 2012-08-23
KR20100127796A (ko) 2010-12-06
WO2009106932A1 (en) 2009-09-03
US20110002344A1 (en) 2011-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0792B (zh) 用于多传输方式架构的缓冲器控制的方法、设备和***
CN101471885B (zh) 具有状态同步的集群的虚拟组播路由
CN102577277B (zh) 提供合并多点链路的逻辑聚合点对点数据链路
CN1192675C (zh) 自动媒体交换设备和方法
CN101553998B (zh) 一种具有无线消息局部激活快速激活调度的无线网状网络
US9077558B2 (en) Client/bridge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and system
CN100535886C (zh) 一种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装置及方法
WO2008112248A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 zigbee device from a peripheral network
JP6067365B2 (ja) MiAN、システムおよび該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ートナー発見方法
CN104396209A (zh) 通信设备内的多个抽象层
CN113810271A (zh) 一种物联网网关南向设备接口代理装置及实现方法
US7724689B2 (en) Interface device and interface device control method
CN108173851A (zh) 一种用于空间信息网络的高效多媒体传输方法
CN101971593A (zh) 独立于传输方式的架构
CN1482760A (zh) 分散处理***以及该***中代理节点与用户端节点并相关方法
CN115208920A (zh) 分布式物联网服务单元
WO2009106931A1 (en) Transport selection for multi-transport structures
CN109600431A (zh) 面向移动通信网路的内容增量传输方法、移动通信***
CN101060487B (zh) 一种数据转发***和方法
CN111065082B (zh) 一种无线网关的通信控制方法及***
KR102406213B1 (ko) 이동단말기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01931556A (zh) 管理高速传输***中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10010424A1 (en) Transport independent multicast architecture
Yusuf et al. VirtualConnection: opportunistic networking for web on demand
CN109842662A (zh) 一种基于p2p的计算机网络可靠文件传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05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O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