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8827A - 光盘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8827A
CN101868827A CN200980101036A CN200980101036A CN101868827A CN 101868827 A CN101868827 A CN 101868827A CN 200980101036 A CN200980101036 A CN 200980101036A CN 200980101036 A CN200980101036 A CN 200980101036A CN 101868827 A CN101868827 A CN 101868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de
host
optical disc
disc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1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丰田泰嗣
竹崎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68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88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2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initialisation or re-initialis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8Controller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4Disk device
    • G06F3/0677Optical disk device, e.g. CD-ROM, DV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控制装置,在决定光盘控制装置的数据传送方式时,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中存储数据传送方式,通过复位判断部,在复位起动时判别是否是由于复位脉冲引起的复位,如果是复位脉冲引起的复位,则使用所存储的数据传送方式来起动而进行数据通信,从而即使在由于静电等外在要因而引起复位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与主机PC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挂断,能够进一步对应于省电、高倍速。

Description

光盘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具有设定传送模式的传送模式控制单元的光盘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主机PC与光盘控制装置中存在3种数据传送方式。PIO(Programmed I/O,程序I/O)方式以最大8.33MB/秒的传送速率,经由主机PC与光盘控制装置可共同地访问的寄存器来进行传送控制。DMA能够进行总线主控方式的传送,主机PC的CPU从轮询操作被解放,所以实现了16.7MB/秒的传送速率。UltraDMA是在时钟的上升沿与下降沿这两方进行数据传送的方式,且传送速率达到33.3MB/秒至100MB/秒,能够实现高速传送。
主机PC与光盘控制装置间的数据传送方式如下决定:首先选择PIO传送方式,主机PC对光盘控制装置发出使用了寄存器的传送模式设定命令,选择光盘控制装置所支持的、能够期待最大传送速率的数据传送方式。
主机PC与光盘控制装置间的数据传送方式需要同步,在其不一致的情况下,在数据传送的控制中产生不匹配,从而数据通信挂断。
但是,在光盘控制装置中,存在3种复位,即,对复位端子发出复位脉冲而初始化的硬件复位、使用寄存器而初始化的软件复位、以及使用命令而初始化的设备复位。
通常,主机PC(在该PC上动作的操作***,以下称为OS)有意识地发出复位,所以在复位后,主机PC发出使数据传送方式同步的命令,使数据传送方式一致,所以数据通信不会挂断。
图11是以往的光盘控制装置的框图。
在图11中,1111是控制光盘控制装置而读出数据的主机PC。
1104是控制光盘控制装置的CPU。
1105是如果从主机PC1111发出了复位脉冲,则对CPU1104发出初始化请求信号的初始化控制部。
另外,1101是存储有光盘控制用程序的控制程序保存部。
1106是对与主机PC1111之间的光盘控制装置控制用命令的发出、可传送状态、传送状态、以及有无错误产生等信息的交换进行控制的通信控制部。
1102是保存有数据传送方式的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
1108是接收来自主机PC1111的数据传送请求,按照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1102设定的传送模式,控制数据传送的数据传送控制部,经由总线在数据临时存储部1109中保存数据。
1107是在产生了数据传送控制请求接收、通信控制请求时向CPU1104发出中断信号的中断处理部。
1103是对光盘控制装置控制用命令的内容进行解析而执行的命令解析块。
图12(a)~(b)是示出以往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12(a)中,由于静电等外在要因(步骤S1201),开始复位序列,进行初始起动(步骤S1202)。
如图12(b)所示,在发送侧的主机PC1111的电源接通后,主机PC1111从复位端子1110向接收侧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初始化控制部1105发出复位脉冲(数据初始化信号)(步骤S1204)。
初始化控制部1105在接收到复位脉冲后(步骤S1205为“是”),对CPU1104发出复位信号。
接下来,将接收侧的光盘控制装置初始设定成与发送侧的主机PC1111相同的传送模式(步骤S1206)。
详细而言,在复位请求后CPU1104执行保存在控制程序保存部1101中的光盘控制用的程序。
CPU1104在初始起动时,在进行了各初始化处理后,在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1102中,保存数据传送方式的默认值即PIO模式。另外,对通信控制部1106进行设定,使其成为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1111的命令的状态。
在将通信控制部1106设定成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1111的命令的状态后,CPU1104控制中断处理部1107,对主机PC1111发出中断信号。
主机PC1111通过中断判断为光盘控制装置能够接收命令,请求光盘控制装置支持的最大的数据传送方式。主机PC1111对通信控制部1106设定光盘控制装置的支持传送模式的请求命令。如果对通信控制部1106设定了命令,则主机PC1111控制中断处理部1107,对CPU1104发出中断信号。接收到中断信号的CPU1104通过命令解析部1103解析对通信控制部1106设定的命令,判断为是发送支持传送模式的命令。CPU1104从控制程序保存部1101中读出支持传送模式数据,保存在数据临时存储部1109中。
CPU1104控制数据传送控制部1108,发送数据临时存储部1109的支持传送模式数据。在数据发送结束后,数据传送控制部1108控制中断处理部1107,对CPU1104发出通知数据传送结束的中断信号(完成代码)(步骤S1207)。CPU1104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步骤S1208为“是”),对通信控制部1106进行命令可执行状态设定。
在将通信控制部1106设定成来自主机PC1111的命令的可执行状态后,CPU1104控制中断处理部1107,对主机PC1111发出中断信号。
主机PC1111根据支持传送模式数据,请求光盘控制装置的能够期待最大传送速率的数据传送方式。
主机PC1111对通信控制部1106发出传送模式设定命令(步骤S1209)。另外,主机PC1111将传送模式设定数据送出到通信控制部1106(步骤S1210)。如果对通信控制部1106设定了命令,则主机PC1111控制中断处理部1107,对CPU1104发出中断信号。接收到中断信号的CPU1104通过命令解析部1103解析对通信控制部1106设定的命令,判断为是设定传送模式的命令。CPU1104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1102设定所请求的传送模式(步骤S1211)。从接收侧的光盘控制装置向发送侧的主机PC1111进行完成报告(步骤S1212)。
以后,以设定的数据传送方式处理数据通信(步骤S1213),进行***动作处理(步骤S1203)。
这样,在图12的以往的光盘控制装置的流程图中,主机PC1111在电源接通后从复位端子发出复位脉冲,并且发出传送模式设定命令。但是,如果产生静电等,而在复位端子上产生噪声脉冲,而光盘控制装置的初始化控制部1105误判断为复位脉冲,则施加硬件复位,但在该情况下,主机PC1111无法判断为光盘控制装置被复位,不发出使数据传送方式一致的传送模式设定命令。由于光盘控制装置被复位,所以数据传送方式成为默认的PIO,与主机PC1111的传送模式不一致,而数据通信挂断。
作为解决该课题的代表性的例子,有日本特开平5-244216号公报。
在日本特开平5-244216号公报的专利范围中,在数据通信成为挂断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从主机PC(发送侧)对光盘控制装置(接收侧)送出初始化信号,使发送侧与接收侧的数据传送方式初始化而一致,从发送侧送出传送模式设定命令,接下来送出传送模式设定数据,在接收侧对这些数据进行解读,从而设定数据传送方式,能够使数据的通信从挂断状态恢复。
图13是示出日本特开平5-244216号公报记载的进行传送模式设定方式的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13的1301~1304、1306~1310是与图11的1101~1111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其说明。
与图11所示的以往的光盘控制装置相比,在主机PC1315中,追加了:进行通信是否挂断的监视的通信状态监视部1311;在通信挂断的情况下,对光盘控制装置发送通信恢复信号的初始化信号发出部1313;以及进行通信恢复处理的通信恢复部1312,在光盘控制装置中,追加了接收初始化信号并使数据传送方式与主机PC1315同步的初始化信号接收部1305。
如果数据通信挂断,则主机PC1315的通信状态监视部1311判断为挂断,确认当前的主机PC1315的数据通信方式。
图14(a)~(b)是示出日本特开平5-244216号公报记载的进行传送模式设定方式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14(a)中,由于静电等外在要因(步骤S1414),开始复位序列(步骤S1401),进行初始起动(步骤S1402)。
如图14(b)所示,发送侧的主机PC1315的通信状态监视部1311对初始化信号发出部1313设定传送模式,向接收侧的光盘控制装置发出初始化信号(步骤S1404)。光盘控制装置的初始化信号接收部1305如果接收到初始化信号(步骤S1405为“是”),则将接收侧的光盘控制装置初始设定成与发送侧的主机PC相同的传送模式,此时在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1302设定了数据传送方式后(步骤S1406),向初始化信号发出部1313发送完成信号(完成代码)(步骤S1407),将能够进行数据接收这一情况传递到主机PC1315(步骤S1408为“是”)。
发送侧的主机PC1315对通信控制部1307送出传送模式设定命令(步骤S1409),送出1个字节的传送模式设定数据(步骤S1410)。接收侧的光盘控制装置利用上述传送模式设定数据来设定传送模式(步骤S1411),接收侧的光盘控制装置向发送侧的主机PC1315回答可接收(步骤S1412),从而控制数据传送控制部1309,再次开始数据传送(步骤S141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442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日本特开平5-244216号公报中的控制方法中,主机PC需要进行挂断的轮询、判断,主机PC的负荷变大。
另外,在主机PC与光盘控制装置中都需要进行通信再次开始的处理的特别的机构,不具有该特别的机构的主机PC无法实现通信再次开始。而且,在通信挂断中,数据传送用的总线被占用,所以需要通信用的总线。
而且,挂断的判定、初始化信号的发送接收、恢复用的控制时间变大。
因此,存在对高倍速下的盘访问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另外,电力使用量增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盘控制装置,即使在由于静电等外在要因而引起复位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与主机PC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挂断,进而能够对应于省电、高倍速。
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的光盘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CPU,对与主机PC连接的光盘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初始化控制部,在从主机PC发出了复位脉冲时,对CPU输出初始化请求信号;控制程序保存部,存储有光盘控制用程序;通信控制部,对与主机PC之间的光盘控制装置控制用命令的发出、以及可传送状态、传送状态、有无错误产生的信息的通信进行控制;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保存有数据传送方式;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在从主机PC设定了数据传送方式时,存储数据传送方式;数据传送控制部,接收来自主机PC的数据传送请求,按照对上述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设定的传送模式,控制数据传送;数据临时存储部,经由总线保存数据;中断处理部,在产生了数据传送控制请求接收、以及通信控制请求时,向CPU发出中断信号;命令解析部,对光盘控制装置控制用命令的内容进行解析并执行;以及复位判断部,在初始起动时,根据有无来自主机PC的传送模式设定,判断初始化请求信号是由噪声引起的、还是来自主机PC的请求,并判断是否从上述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中读出并设定数据传送方式。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2的光盘控制装置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传送方式决定时间延迟部,该传送方式决定时间延迟部在数据传送决定前产生比脉冲产生间隔大的时间延迟。由此,即使在产生了多个复位脉冲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更稳定的数据通信。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3的光盘控制装置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复位判断部还进行传送方式的删除;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具备传送方式删除延迟部,该传送方式删除延迟部在托盘被关闭后对上述复位判断部输出传送方式删除的请求信号。由此,即使在产生了多个复位脉冲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更稳定的数据通信。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4的光盘控制装置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闪存存储区域搜索部,该闪存存储区域搜索部在闪存擦除前,搜索其他扇区的空闲区域,变更上述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使用的闪存区域,存储此前使用的扇区编号,在没有空闲扇区的情况下,删除所存储的扇区编号,从而确保区域。由此,提供闪存ROM那样的存储区域的寿命延长、可长时间使用的光盘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5的光盘控制装置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还存储是主设备还是从设备这样的驱动器信息;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具备驱动器选择部,该驱动器选择部决定光盘控制装置是主设备还是从设备。由此,能够缩短光盘起动时间,进一步抑制CPU的负荷,实现省电、高倍速的数据通信。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与主机PC进行数据传送的光盘控制装置中,即使由于静电等干扰而引起复位,主机PC也不会有大的负荷,能够执行稳定的数据传送、省电化,还可以对应于高倍速记录等。对于经常发生静电等的干扰的笔记本PC环境下的使用,本发明的光盘控制装置特别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盘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光盘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光盘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6(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光盘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8(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光盘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0(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以往的光盘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2(a)是示出以往的光盘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b)是示出以往的光盘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日本特开平5-244216号公报的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4(a)是示出日本特开平5-244216号公报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b)是示出日本特开平5-244216号公报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在初始化时执行的判断处理。
附图标记说明
101    控制程序保存部
102    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
103    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
104    命令解析部
105    复位判断部
106    CPU
107    初始化控制部
108    通信控制部
109    中断处理部
110    数据传送控制部
111    数据临时存储部
112    复位端子
113    主机PC
301    控制程序保存部
302    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
303    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
304    命令解析部
305    复位判断部
306    CPU
307    传送方式决定时间延迟部
308    初始化控制部
309    通信控制部
310    中断处理部
311    数据传送控制部
312    数据临时存储部
313    复位端子
314    主机PC
501    控制程序保存部
502    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
503    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
504    命令解析部
505    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
506    CPU
507    传送方式删除延迟部
508    初始化控制部
509    通信控制部
510    中断处理部
511    数据传送控制部
512    数据临时存储部
513    复位端子
514    主机PC
701    控制程序保存部
702    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
703    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
704    命令解析部
705    复位判断部
706    CPU
707    闪存区域搜索部
708    初始化控制部
709    通信控制部
710    中断处理部
711    数据传送控制部
712    数据临时存储部
713    复位端子
714    主机PC
901    控制程序保存部
902    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
903    数据传送方式驱动器信息存储部
904    命令解析部
905    复位判断部
906    CPU
907    初始化控制部
908    通信控制部
909    中断处理部
910    驱动器选择部
911    数据传送控制部
912    数据临时存储部
913    复位端子
914    主机PC
1101   控制程序保存部
1102   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
1103   命令解析部
1104   CPU
1105   初始化控制部
1106   通信控制部
1107   中断处理部
1108   数据传送控制部
1109   数据临时存储部
1110   复位端子
1111   主机PC
1301   控制程序保存部
1302   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
1303   命令解析部
1304   CPU
1305   初始化信号接收部
1306   初始化控制部
1307   通信控制部
1308   中断处理部
1309   数据传送控制部
1310   数据临时存储部
1311   通信状态监视部
1312   通信恢复部
1313   初始化信号发出部
1314   复位端子
1315   主机P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盘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1的光盘控制装置相当于第1方面记载的发明。
在图1中,113是控制光盘控制装置而读出数据的主机PC。
106是控制光盘控制装置的CPU。
107是如果从主机PC113发出了复位脉冲,则对CPU106发出初始化请求信号(复位信号)的初始化控制部。
另外,101是存储有光盘控制用程序的控制程序保存部。
108是对与主机PC113之间的光盘控制装置控制用命令的发出、可传送状态、传送状态、有无错误产生等信息的交换进行控制的通信控制部。
102是保存有数据传送方式的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
103是在从主机PC113设定了数据传送方式时,存储数据传送方式的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
110是接收来自主机PC113的数据传送请求,按照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102设定的传送模式,控制数据传送的数据传送控制部,经由总线在数据临时存储部111中保存数据。
109是在产生了数据传送控制请求接收、通信控制请求时向CPU106发出中断信号的中断处理部。
104是对光盘控制装置控制用命令的内容进行解析而执行的命令解析部。
105是如下的复位判断部:在初始起动时,通过有无来自主机PC113的传送模式设定,判断初始化请求信号是由噪声引起的、还是来自主机PC113的请求,并判断是否从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读出并设定数据传送方式。
控制程序保存部101、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102、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命令解析部104、复位判断部105通常通过能够进行读写的Flash ROM(闪存ROM)那样的存储器中保存的软件来进行处理。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a)~(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对主机PC的电源接通后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2(a)中,在主机PC113的电源接通后(步骤S201),主机PC113从复位端子112向光盘控制装置的初始化控制部107发出复位脉冲(步骤S202)。
初始化控制部107在接收到复位脉冲后,对CPU106发出复位信号(步骤S203)。
在复位请求后,CPU106执行保存在控制程序保存部101中的光盘控制用的程序(步骤S204)。
复位判断部105在初始起动时,进行各初始化处理(步骤S205),确认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中是否没有数据或者设定了无效数据(步骤S206)。
此处,在电源ON(接通)时,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中没有数据或者设定了无效数据(步骤S206为“是”),所以在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102中保存数据传送方式的默认值即PIO模式(步骤S207a)。由此,电源ON后的最初的传送模式被决定为PIO模式。
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中设定了有效的传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206为“否”),复位判断部105在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102中临时保存默认值PIO(步骤S207b)。然后,确认主机PC113的下一命令(步骤S208)。在从主机PC113发出了请求支持传送模式的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208为“是”),由复位判断部105判断为这是电源接通,且复位脉冲是来自主机PC113的请求,维持默认值的设定,使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的数据无效(步骤S209a)。此时,在步骤S209a中,删除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内的过去的传送模式,存储通过命令指定的传送模式。由此,传送模式被决定为通过主机PC113的命令指定的传送模式。
接下来,如果数据传送方式在步骤S207a中被决定为PIO数据,或者在步骤209a中被决定为通过来自主机PC113的命令指定的传送模式,则对通信控制部108进行设定,使其成为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113的命令的状态(步骤S211)。在将通信控制部108设定成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113的命令的状态后,CPU106控制中断处理部109,对主机PC113发出中断信号(步骤S212)。
主机PC113通过中断判断为光盘控制装置能够接收命令,请求光盘控制装置支持的最大的数据传送方式。如图2(b)所示,主机PC113对通信控制部108设定光盘控制装置的支持传送模式的请求命令(步骤S213)。如果对通信控制部108设定了命令,则主机PC113控制中断处理部109,对CPU106发出中断信号(步骤S214)。CPU106从控制程序保存部101中读出传送模式数据(步骤S215),在数据临时存储部111中保存传送模式数据(步骤S216)。
另外,接收到中断信号的CPU106通过命令解析部104解析对通信控制部108设定的命令(步骤S217),判断为是发送支持传送模式数据的命令。CPU106从控制程序保存部101中读出支持传送模式数据(步骤S218),在数据临时存储部111中保存支持传送模式数据(步骤S219)。
CPU106控制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102,将数据临时存储部111的支持传送模式数据发送到主机PC113(步骤S220)。在数据发送结束后,数据传送控制部110控制中断处理部109,对CPU106发出通知数据传送结束的中断信号(步骤S221)。CPU106在接收中断后,对通信控制部108进行设定,使其成为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113的命令的状态(步骤S222)。
在将通信控制部108设定成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113的命令的状态后(步骤S222),CPU106控制中断处理部109,对主机PC113发出中断信号(步骤S223)。
主机PC113根据支持传送模式数据,请求光盘控制装置的能够期待最大传送速率的数据传送方式(步骤S224)。
主机PC113对通信控制部108发出传送模式设定命令(步骤S225)。如果对通信控制部108设定了命令,则主机PC113控制中断处理部109,对CPU106发出中断信号(步骤S226)。接收到中断信号的CPU106通过命令解析部104解析对通信控制部108设定的命令(步骤S227),判断为是设定传送模式的命令。CPU106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102设定所请求的传送模式(步骤S228)。这样,在电源接通后,进行通过通常动作实现的传送模式的设定。
复位判断部105在发出了上述传送模式设定命令的情况下,将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102设定的传送模式保存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中。
以后,以设定的传送模式来控制数据通信。
接下来,对由于噪声而引起复位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复位脉冲是噪声的情况下,进行图2(a)的步骤S203至步骤209b的动作。
在输入到初始化控制部107的复位脉冲是噪声的情况下,不发出支持传送模式命令。因此,在从主机PC113没有发出请求支持传送模式的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208为“否”),复位判断部105判断为复位脉冲是由噪声引起的,复位判断部105对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设定在接受复位前动作的传送模式(步骤S210),并且将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中的传送模式保存到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102。另外,复位判断部105使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中的数据无效(步骤S209b),对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设定无效数据。此处,为了在电源ON时使驱动器尽可能早地起动,对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设定无效数据。
这样,在复位脉冲是由噪声引起的情况下,以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102设定的传送模式、即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中的传送模式,控制数据通信。
另外,复位判断部105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的区域不足,而无法保存数据的情况下,删除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的区域,确保区域。
此处,在复位端子由于静电等产生噪声而初始化控制部107误判断为复位请求情况下,CPU106进行初始化起动处理,但通过复位判断部105,数据传送方式与主机PC113同步,所以不会挂断。
例如,如图2(c)所示,在有静电等外在要因时(步骤S234),开始复位序列,通过CPU106进行初始起动(步骤S229)。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中存储了接受复位前的传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230为“是”),复位判断部105将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中的传送模式作为传送模式而设定到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102(步骤S231),删除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中的传送模式(步骤S232),进行***动作处理(步骤S233)。如果在步骤S230中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中存储了接受复位前的传送模式,则复位判断部105设定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中的传送模式(步骤S231),从而成为与主机PC113相同的传送模式,所以数据传送方式与主机PC113同步。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中没有存储传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230为“否”),接下来进行***动作处理(步骤S233)。另外,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中没有存储传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230为“否”),在***动作处理(步骤S233)中由主机PC113决定传送模式。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将数据传送方式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中,由复位判断部105在复位起动时判别是否为通过复位脉冲进行的复位,如果是复位脉冲引起的复位,则使用所存储的数据传送方式起动而进行数据通信,所以具有如下效果:即使由于静电等干扰而引起复位,主机PC也不会有大的负荷,能够执行稳定的数据传送和省电化。
(实施方式2)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光盘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2的光盘控制装置相当于第2方面记载的发明。在实施方式2中,在实施方式1的光盘控制装置中,追加了在数据传送决定前产生几m秒(毫秒)的延迟的传送方式决定时间延迟部307。另外,图3的301~306、308~314与图1的101~113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光盘控制装置中,如果产生了多次复位脉冲,则在第2次以后的初始化中,作为光盘控制装置的传送模式,设定默认值,从而有时主机PC与光盘控制装置间的数据传送方式不一致,在数据传送的控制中产生不匹配,而数据通信挂断。即,例如在发出了2次脉冲的情况下,如果将通过第1次的脉冲在图2(a)的步骤S209a中通过主机PC的命令指定的新的传送模式存储到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之前,接收到第2次的脉冲,则再次从步骤S203的向CPU发出复位信号的动作开始处理,无法将第1次的脉冲时的指定的传送模式存储到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所以有时在主机PC与光盘控制装置间,传送方式变得不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2中,由于复位脉冲间隔是几微妙,所以在传送模式决定前引入比复位脉冲间隔大的时间间隔、例如几m秒的等待。由此,由于在进行第1次的脉冲处理前,第2次的脉冲到来,所以在将第1次的脉冲时指定的传送模式存储到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的处理的途中,不会发出下一脉冲,即使在第2次以后的初始化中,也可以设定存储在光盘控制装置的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中的传送模式,能够在主机PC与光盘控制装置间,使传送方式一致。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图4(a)~(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对主机PC的电源接通后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4(a)中,在主机PC314的电源接通后(步骤S401),主机PC314从复位端子313向光盘控制装置的初始化控制部308发出复位脉冲(步骤S402)。
初始化控制部308在接收到复位脉冲后,对CPU306发出复位信号(步骤S403)。
在复位请求后,CPU306执行保存在控制程序保存部301中的光盘控制用的程序(步骤S404)。
在传送模式决定前,传送方式决定时间延迟部307引入几m秒的等待。由此,在直到决定数据传送方式为止的期间,产生延迟(步骤S405)。
复位判断部305在初始起动时,进行各初始化处理(步骤S406),确认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中是否没有数据或者设定了无效数据(步骤S407)。
此处,在电源ON时,由于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中没有数据或设定了无效数据(步骤S407为“是”),所以在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302中保存数据传送方式的默认值即PIO模式(步骤S408a)。由此,电源ON后的最初的传送模式被决定为PIO模式。
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中设定了有效的传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407为“否”),临时保存默认值PIO(步骤S408b)。然后,确认主机PC314的下一命令。如果从主机PC314发出了请求支持传送模式的命令(步骤S409为“是”),则复位判断部305判断为这是电源接通,且复位脉冲是来自主机PC的请求,维持默认值的设定,使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的数据无效(步骤S410a)。此时,在步骤S410a中,删除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内的过去的传送模式,存储通过命令指定的传送模式。由此,传送模式被决定成通过主机PC314的命令指定的传送模式。
接下来,如果数据传送方式在步骤S408a中被决定为PIO数据,或者在步骤S410a中被决定为通过来自主机PC314的命令指定的传送模式,则对通信控制部309进行设定,使其成为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314的命令的状态(步骤S411a)。在将通信控制部309设定成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314的命令的状态后(步骤S411a),CPU306控制中断处理部310,对主机PC314发出中断信号(步骤S412)。
主机PC314通过中断判断为光盘控制装置能够接收命令,请求光盘控制装置支持的最大的数据传送方式。如图4(b)所示,主机PC314对通信控制部309设定光盘控制装置的支持传送模式的请求命令(步骤S413)。如果对通信控制部309设定了命令,则主机PC314控制中断处理部310,对CPU306发出中断信号(步骤S414)。CPU306从控制程序保存部301中读出传送模式数据(步骤S415),在数据临时存储部312中保存传送模式数据(步骤S416)。
另外,接收到中断信号的CPU306通过命令解析部304解析对通信控制部309设定的命令(步骤S417),判断为是发送支持传送模式的命令。CPU306从控制程序保存部301中读出支持传送模式数据(步骤S418),保存在数据临时存储部312中(步骤S419)。
CPU306控制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302,将数据临时存储部312的支持传送模式数据发送到主机PC314(步骤S420)。在数据发送结束后,数据传送控制部311控制中断处理部310,对CPU306发出通知数据传送结束的中断信号(步骤S421)。CPU306在接收中断后,对通信控制部309进行设定,使其成为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314的命令的状态(步骤S422)。
在将通信控制部309设定为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314的命令的状态后(步骤S422),CPU306控制中断处理部310,对主机PC314发出中断(步骤S423)。
主机PC314根据支持传送模式数据,请求光盘控制装置的能够期待最大传送速率的数据传送方式(步骤S424)。
主机PC314对通信控制部309发出传送模式设定命令(步骤S425)。如果对通信控制部309设定了命令,则主机PC314控制中断处理部310,对CPU306发出中断信号(步骤S426)。接收到中断信号的CPU306通过命令解析部304解析对通信控制部309设定的命令(步骤S427),判断为是设定传送模式的命令。CPU306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302设定所请求的传送模式(步骤S428)。这样,在电源接通后,进行通过通常动作执行的传送模式的设定。
复位判断部305在发出了上述传送模式设定命令的情况下,将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302设定的传送模式保存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中。
以后,以设定的传送模式来控制数据通信。
接下来,对由于噪声而引起复位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复位脉冲是噪声的情况下,进行图4(a)的步骤S403至S410b的动作。
在输入到初始化控制部308的复位脉冲是噪声的情况下,不发出支持传送模式命令。因此,在从主机PC314没有发出请求支持传送模式的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409为“否”),复位判断部305判断为复位脉冲是由噪声引起的,复位判断部305对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设定在接受复位前动作的传送模式(步骤S411b),并且将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中的数据保存到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302。另外,复位判断部305使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中的数据无效(步骤S410b),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中保存无效数据。此处,为了在电源ON时使驱动器尽可能早地起动,对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设定无效数据。
这样,在复位脉冲是由噪声引起的情况下,以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302设定的传送模式、即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中的传送模式,控制数据通信。
另外,复位判断部305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的区域不足,而无法保存数据的情况下,删除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的区域,确保区域。
此处,在复位端子由于静电等产生噪声而初始化控制部308误判断为复位请求的情况下,CPU306进行初始化起动处理,但通过复位判断部305,数据传送方式与主机PC314同步,所以不会挂断。另外,即使在由于多次的复位噪声而引起的多次初始化执行处理中,由于比噪声间隔长的等待时间,也可以进行正确的传送模式下的起动。
例如,如图4(c)所示,在有静电等外在要因时(步骤S434),开始复位序列,通过CPU106进行初始起动(步骤S429)。此处,在有静电等外在要因的情况下,在初始起动(步骤S429)时,进行通过传送方式决定时间延迟部307引入等待的延迟产生动作。
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中存储有接受复位前的传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430为“是”),复位判断部305将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中的传送模式作为传送模式而设定到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302(步骤S431),删除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中的传送模式(步骤S432),进行***动作处理(步骤S433)。如果在步骤S430中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中存储了接受复位前的传送模式,则复位判断部305设定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中的传送模式(步骤S431),从而成为与主机PC314相同的传送模式,所以数据传送方式与主机PC314同步。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中没有存储传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430为“否”),接下来进行***动作处理(步骤S433)。另外,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303中没有存储传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430为“否”),在***动作处理(步骤S433)中通过主机PC314决定传送模式。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具备在数据传送决定前产生比脉冲产生间隔大的时间延迟的传送方式决定时间延迟部307,所以具有即使在产生了多个复位脉冲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更稳定的数据通信这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光盘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3的光盘控制装置对应于第3方面记载的发明。在实施方式3中,在实施方式1的光盘控制装置中,追加了传送方式删除延迟部507,该传送方式删除延迟部507为了在1分钟后执行数据传送删除,在1分钟后对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505发出传送方式删除的请求信号。另外,在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505中,除了图1的复位判断部105的复位判断以外,还进行传送方式的删除。另外,图5的501~514与图1的101~104、106~113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实施方式2的光盘控制装置中,如果产生了多次长间隔的复位脉冲,则在第2次以后的初始化中,设定默认值作为光盘控制装置的传送模式,从而有时主机PC与光盘控制装置间的数据传送方式不一致,在数据传送的控制中产生不匹配,而数据通信挂断。即,例如在刚刚从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恢复传送模式,并删除了新的传送模式之后,产生了复位脉冲的情况下,不将新的传送模式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中,没有设定应恢复的传送模式,所以主机PC挂断。
在本实施方式3中,在产生了多次长间隔的复位脉冲的情况下,有可能在传送模式设定后,产生复位脉冲,所以通过引入等待时间,等待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的传送模式的删除处理。由于在等待上述处理执行的期间产生下一复位脉冲,所以不会产生在刚刚删除了传送模式之后产生复位脉冲这样的状况。
具体而言,通常托盘(tray)打开时的静电成为噪声而成为进行复位的干扰,但由于托盘打开关闭间隔是几十秒,所以通过引入从托盘打开到关闭期间的时间以上的等待时间(例如1分钟左右)的等待,即使在第2次以后的初始化中,也可以设定存储在光盘控制装置的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中的传送模式,能够避免数据通信挂断的危险性。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图6(a)~(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对主机PC的电源接通后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6(a)中,在主机PC514的电源接通后(步骤S601),主机PC514从复位端子513向光盘控制装置的初始化控制部508发出复位脉冲(步骤S602)。
初始化控制部508在接收到复位脉冲后,对CPU506发出复位信号(步骤S603)。
在复位请求后,CPU506执行保存在控制程序保存部501中的光盘控制用的程序(步骤S604)。
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505在初始起动时,进行各初始化处理(步骤S605),确认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中是否没有数据或者设定了无效数据(步骤S606)。
此处,在电源ON时,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中没有数据或者设定了无效数据(步骤S606为“是”),所以在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502中保存数据传送方式的默认值即PIO模式(步骤S607a)。由此,电源ON后的最初的传送模式被决定为PIO模式。
在对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设定了有效的传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606为“否”),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505在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502中临时保存默认值PIO(步骤S607b)。然后,确认主机PC514的下一命令(步骤S608)。如果从主机PC514发出了请求支持传送模式的命令(步骤S608为“是”),则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505判断为这是电源接通,且复位脉冲是来自主机PC514的请求,维持默认值的设定,使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的数据无效(步骤S609a)。此时,在步骤S609a中,删除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内的过去的传送模式,存储通过命令指定的传送模式。由此,传送模式被决定为通过主机PC514的命令指定的传送模式。
接下来,如果数据传送方式在步骤S607a中被决定为PIO模式,或者在步骤S609a中被决定为通过来自主机PC514的命令指定的传送模式,则对通信控制部509进行设定,使其成为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514的命令的状态(步骤S611)。在将通信控制部509设定为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514的命令的状态后,CPU506控制中断处理部510,对主机PC514发出中断信号(步骤S612)。
主机PC514通过中断判断为光盘控制装置能够接收命令,并请求光盘控制装置所支持的最大的数据传送方式。如图6(b)所示,主机PC514对通信控制部509设定光盘控制装置的支持传送模式的请求命令(步骤S613)。如果对通信控制部509设定了命令,则主机PC514控制中断处理部510,对CPU506发出中断信号(步骤S614)。接收到中断的CPU506通过命令解析部504解析对通信控制部509设定的命令,判断为是发送支持传送模式的命令。CPU506从控制程序保存部501中读出传送模式数据(步骤S615),在数据临时存储部512中保存传送模式数据(步骤S616)。
另外,接收到中断信号的CPU506通过命令解析部504解析命令(步骤S617)。从控制程序保存部501中读出支持传送模式数据(步骤S618)。在数据临时存储部512中保存支持传送模式数据(步骤S619)。
CPU506控制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502,将数据临时存储部512的支持传送模式数据发送到主机PC514(步骤S620)。在数据发送结束后,数据传送控制部511控制中断处理部510,对CPU506发出通知数据传送结束的中断信号(步骤S621)。CPU506在接收中断后,对通信控制部509进行设定,使其成为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514的命令的状态(步骤S622)。
在将通信控制部509设定为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514的命令的状态后(步骤S622),CPU506控制中断处理部510,对主机PC514发出中断信号(步骤S623)。
主机PC514根据支持传送模式数据,请求光盘控制装置的能够期待最大传送速率的数据传送方式(步骤S624)。
主机PC514对通信控制部509发出传送模式设定命令(步骤S625)。如果对通信控制部509设定了命令,则主机PC514控制中断处理部510,对CPU506发出中断信号(步骤S626)。接收到中断的CPU506通过命令解析部504解析对通信控制部509设定的命令(步骤S627),判断为是设定传送模式的命令。CPU506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502设定所请求的传送模式(步骤S628)。这样,在电源接通后,进行通过通常动作执行的传送模式的设定。
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505在发出了上述传送模式设定命令的情况下,将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502设定的传送模式保存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中。
在传送模式决定后,传送方式删除延迟部507计时1分钟而进行传送方式删除延迟处理(步骤S633a),为了删除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的传送模式,对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505发出传送方式删除的请求信号(步骤S633b)。
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505为了使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的数据无效,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中保存无效数据。
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505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的区域不足,而无法保存数据的情况下,删除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的区域,确保区域。
以后,以设定的传送模式来控制数据通信。
接下来,对由于噪声而引起复位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复位脉冲是噪声的情况下,进行图6(a)的S603至S609b的动作。
在输入到初始化控制部508的复位脉冲是噪声的情况下,不发出支持传送模式命令。因此,在从主机PC514没有发出请求支持传送模式的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608为“否”),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505判断为复位脉冲是由噪声引起的,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505对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设定在接受复位前动作的数据(步骤S610),并且,将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中的数据保存到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502。另外,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505使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中的数据无效(步骤S609b),对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设定无效数据。此处,为了在电源ON时使驱动器尽可能早地起动,对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设定无效数据。这样,在由于噪声引起的初始化时,设定由于噪声引起的复位时的传送模式。
这样,在复位脉冲是由噪声引起的情况下,以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502设定的传送模式、即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中的传送模式,控制数据通信。
此处,在复位端子由于静电等产生噪声而初始化控制部508误判断为复位请求的情况下,CPU506进行初始化起动处理,但通过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505,数据传送方式与主机PC513同步,所以不会挂断。另外,即使在由于长间隔的复位噪声引起的多次初始化执行处理中,也可以进行正确的传送模式下的起动。
例如,如图6(c)所示,在有静电等外在要因时(步骤S629),开始复位序列,进行初始起动(步骤S630)。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中存储了接受复位前的传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606为“是”),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505将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中的传送模式作为传送模式而设定到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502(步骤S632),传送方式删除延迟部507计时1分钟而进行传送方式删除延迟处理(步骤S633b),对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505发出传送方式删除的请求信号(步骤S634b),删除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中的传送模式(步骤S635),进行***动作处理(步骤S636)。如果在步骤S631中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中存储了接受复位前的传送模式,则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执行部505设定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中的传送模式(步骤S632),从而成为与主机PC514相同的传送模式,所以数据传送方式与主机PC514同步。另外,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中没有存储传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606为“否”),接下来进行***动作处理(步骤S636)。另外,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503中没有存储传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631为“否”),在***动作处理(步骤S636)中由主机PC514决定传送模式。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部505除了进行复位判断以外,还进行传送方式的删除,还具备传送方式删除延迟部507,该传送方式删除延迟部507在托盘被关闭之后对上述复位判断/传送方式删除部505输出传送方式删除的请求信号,所以具有如下效果:即使在产生了多个复位脉冲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存储在光盘控制装置的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中的传送模式,能够进行更稳定的数据通信。
(实施方式4)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光盘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4的光盘控制装置相当于第4方面记载的发明。在实施方式4中,在实施方式1的光盘控制装置中,追加了闪存区域搜索部707,该闪存区域搜索部707在闪存擦除前,搜索其他扇区的空闲区域,变更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使用的闪存区域。闪存存储区域搜索部707存储此前使用的扇区编号,在没有空闲扇区的情况下,删除所存储的扇区编号,确保区域。另外,图7的701~706、708~714与图1的101~113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光盘控制装置中,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的存储区域固定,如果产生了对相同区域的改写,则有时无法正确地存储传送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4中,通常,在闪存ROM那样的能够进行读写的存储部中存储传送方式等的数据,按照被称为扇区的几K字节单位进行改写,这样的存储部的改写次数是1万次左右,并且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处理的区域是64字节左右,在通常的光盘控制装置使用的闪存ROM中在任何扇区中都存在该程度的空闲,所以能够变更传送方式存储部使用的区域,延长闪存ROM的寿命,而正确地存储传送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图8(a)~(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对主机PC的电源接通后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8(a)中,在主机PC714的电源接通后(步骤S801),主机PC714从复位端子713向光盘控制装置的初始化控制部708发出复位脉冲(步骤S802)。
初始化控制部708在接收到复位脉冲后,对CPU706发出复位信号(步骤S803)。
在复位请求后,CPU706执行保存在控制程序保存部701中的光盘控制用的程序(步骤S804)。
复位判断部705在初始起动时,进行各初始化处理(步骤S805),确认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中是否没有数据或者设定了无效数据(步骤S806)。
此处,在电源ON时,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中没有数据或者设定了无效数据(步骤S806为“是”),所以在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702中保存数据传送方式的默认值即PIO模式(步骤S807a)。由此,电源ON后的最初的传送模式被决定为PIO模式。
在对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设定了有效的传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806为“否”),临时保存默认值PIO(步骤S807b)。然后,确认主机PC714的下一命令。如果从主机PC714发出了请求支持传送模式的命令(步骤S808为“是”),则复位判断部705判断为这是电源接通,且复位脉冲是来自主机PC714的请求,维持默认值的设定,使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的数据无效(步骤S809a)。此时,在步骤S809a中删除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内的过去的传送模式,存储通过命令指定的传送模式。由此,传送模式被决定为通过来自主机PC714的命令指定的传送模式。
复位判断部705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的区域不足,而无法保存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811a为“是”),对闪存区域搜索部707发出区域确保请求信号(步骤S812a)。闪存区域搜索部707搜索其他扇区的空闲区域,如果存在有数据传送方式能够使用的空闲区域的扇区,则变更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的使用区域,确保区域。另外,闪存区域搜索部707存储所使用的扇区编号(步骤S813a)。如果没有空闲,则删除此前使用的扇区,确保区域。
接下来,如果数据传送方式在步骤S807a中被决定为PIO模式,或者在步骤S809a中被决定为通过来自主机PC714的命令指定的传送模式,则如图8(b)所示,对通信控制部709进行设定,使其成为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714的命令的状态(步骤S814)。在将通信控制部709设定为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714的命令的状态后,CPU706控制中断处理部710,对主机PC714发出中断信号(步骤S815)。
主机PC714通过中断判断为光盘控制装置能够接收命令,并请求光盘控制装置所支持的最大的数据传送方式。主机PC714对通信控制部709设定光盘控制装置的支持传送模式的请求命令(步骤S816)。如果对通信控制部709设定了命令,则主机PC714控制中断处理部710,对CPU706发出中断信号(步骤S817)。CPU706从控制程序保存部701中读出传送模式数据(步骤S818),在数据临时存储部712中保存传送模式数据(步骤S819)。
接收到中断的CPU706通过命令解析部704解析对通信控制部709设定的命令(步骤S820),判断为是发送支持传送模式的命令。CPU706从控制程序保存部701中读出支持传送模式数据(步骤S821),在数据临时存储部712中保存支持传送模式数据(步骤S822)。
CPU706控制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702,将数据临时存储部712的支持传送模式数据发送到主机PC714(步骤S823)。在数据发送结束后,数据传送控制部711控制中断处理部710,对CPU706发出通知数据传送结束的中断信号(步骤S824)。CPU706在接收中断后,对通信控制部709进行设定,使其成为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714的命令的状态(步骤S825)。
在将通信控制部709设定为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714的命令的状态后(步骤S825),CPU706控制中断处理部,对主机PC714发出中断信号(步骤S826)。
主机PC714根据支持传送模式数据,请求光盘控制装置的能够期待最大传送速率的数据传送方式(步骤S827)。
主机PC714对通信控制部709发出传送模式设定命令(步骤S828)。如果对通信控制部709设定了命令,则主机PC714控制中断处理部710,对CPU706发出中断信号(步骤S829)。接收到中断信号的CPU706通过命令解析部704解析对通信控制部709设定的命令(步骤S830),判断为是设定传送模式的命令。CPU706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702设定所请求的传送模式(步骤S831)。这样,在电源接通后,进行通过通常动作执行的传送模式的设定。
复位判断部705在发出了上述传送模式设定命令的情况下,将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702设定的传送模式保存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中。
以后,以设定的传送模式来控制数据通信。
接下来,对由于噪声而附加了复位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复位脉冲是噪声的情况下,进行图8(b)的步骤S803至步骤S813b的动作。
在输入到初始化控制部708的复位脉冲是噪声的情况下,不发出支持传送模式命令。因此,在从主机PC714没有发出请求支持传送模式的命令的情况(步骤S808为“否”),复位判断部705判断为复位脉冲是由噪声引起的,复位判断部705对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设定在接受复位前动作的传送模式(步骤S810),并且,将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中的传送模式保存到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702。另外,复位判断部705使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中的数据无效(步骤S809b),对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设定无效数据。此处,为了在电源ON时使驱动器尽可能早地起动,对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设定无效数据。
复位判断部705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的区域不足,而无法保存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811b为“是”),对闪存区域搜索部707发出区域确保请求信号(步骤S812b)。闪存区域搜索部707搜索其他扇区的空闲区域,如果存在有数据传送方式能够使用的空闲区域的扇区,则变更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的使用区域,确保区域。另外,闪存区域搜索部707存储所使用的扇区编号(步骤S813b)。如果没有空闲,则删除此前使用的扇区,确保区域。
这样,在复位脉冲是由噪声引起的情况下,以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702设定的传送模式、即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中的传送模式,控制数据通信。
另外,如图8(c)所示,在有静电等外在要因时(步骤S837),开始复位序列,进行初始起动(步骤S832)。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中存储了接受复位前的传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833为“是”),复位判断部705将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中的传送模式作为传送模式而设定到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702(步骤S834),删除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中的传送模式(步骤S835),进行***动作处理(步骤S836)。如果在步骤S833中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中存储了接受复位前的传送模式,则复位判断部705设定存储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中的传送模式(步骤S834),从而成为与主机PC714相同的传送模式,所以数据传送方式与主机PC714同步。另外,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中没有存储传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833为“否”),接下来进行***动作处理(步骤S836)。另外,在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中没有存储传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833为“否”),在***动作处理(步骤S836)中由主机PC113决定传送模式。另外,在有静电等外在要因的情况下,在***动作处理(步骤S836)时,由闪存区域搜索部707进行确保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的区域的动作。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闪存存储区域搜索部707,该闪存存储区域搜索部707在闪存擦除前,搜索其他扇区的空闲区域,变更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使用的闪存区域,存储此前使用的扇区编号,在没有空闲扇区的情况下,删除所存储的扇区编号,确保区域,所以具有如下效果:变更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使用的区域,以便不产生对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的相同区域的改写,延长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703的闪存ROM的寿命,能够长久使用。
(实施方式5)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光盘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5的光盘控制装置相当于第5方面记载的发明。
在图9中,910是用于决定光盘控制装置是主设备还是从设备的驱动器选择部。另外,驱动器选择部910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光盘控制装置中省略了其记载。
另外,数据传送方式驱动器信息存储部903是使实施方式1的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103不仅存储传送方式,还存储是主设备还是从设备这样的驱动器信息而形成的。另外,图9的901、902、904~909、911~914与图1的101、102、104~113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0(a)~(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10(a)所示的实施方式5的流程图中,在图2(a)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流程图的复位判断部对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设定数据传送方式的默认值即PIO模式的步骤S207a、S207b之后,分别新追加了在数据传送方式驱动器信息存储部903中存储驱动器信息的步骤S1008a、S1008b。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中,在数据传送方式驱动器信息存储部903中不仅存储数据传送方式,而且还一起存储驱动器信息,除此以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省略说明。
在此,在当前的主机PC与光盘控制装置的传送规格即ATAPI(AT Attachment Packet Interface,AT扩展包接口)中,能够在一条电缆上连接2台装置。装置被分别设定为主设备/从设备,主机PC在发出命令时选择主设备驱动器或从设备驱动器。
光盘控制装置通过与主机PC的信号线的交换来识别自身是主设备驱动器还是从设备驱动器,存储驱动器信息。
在硬件复位等初始化时必然执行该判断。如果经常发生复位,则该处理对CPU造成负荷。图15所示的在初始化时执行的判断处理成为最大30s以上的负荷。
如图15所示,开始初始化处理(步骤S1501),进行初始起动(步骤S1502)。光盘控制装置在与主机PC之间进行信号检测等待处理(Max(最大)450ms)(步骤S1503),确认Slave(从设备)的存在(步骤S1504)。光盘控制装置反映确认了Slave存在的自诊断结果(步骤S1505),在与主机PC之间进行信号检测等待处理(Max31秒)(步骤S1506)。光盘控制装置进行主设备/从设备(Master/Slave)诊断结果的设定(步骤S1507),设定为能够执行来自主机PC的命令的状态(步骤S1508)。接下来进行盘判断处理(步骤S1509)。
在实施方式5中,并非如实施方式1那样仅存储传送模式,而还存储驱动器信息并恢复,从而能够取消图15中的Master/Slave处理,减轻CPU负荷。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数据传送方式驱动器信息存储部903不仅存储数据传送方式,而且还存储是主设备还是从设备这样的驱动器信息,并且具备决定光盘控制装置是主设备还是从设备的驱动器选择部910,所以具有如下效果:无需进行硬件复位等初始化时的主设备/从设备处理,能够缩短光盘起动时间,进一步抑制CPU的负荷,实现省电化、高倍速的数据通信。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光盘控制装置作为在从复位端子引起硬件复位时,不会有大的负荷而使***高速地恢复的装置是有用的。

Claims (5)

1.一种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CPU,对与主机PC连接的光盘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初始化控制部,在从主机PC发出了复位脉冲时,对CPU输出初始化请求信号;
控制程序保存部,存储有光盘控制用程序;
通信控制部,对与主机PC之间的光盘控制装置控制用命令的发出、以及可传送状态、传送状态、有无错误产生的信息的通信进行控制;
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保存有数据传送方式;
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在从主机PC设定了数据传送方式时,存储数据传送方式;
数据传送控制部,接收来自主机PC的数据传送请求,按照对上述数据传送方式设定部设定的传送模式,控制数据传送;
数据临时存储部,经由总线保存数据;
中断处理部,在产生了数据传送控制请求接收、以及通信控制请求时,向CPU发出中断信号;
命令解析部,对光盘控制装置控制用命令的内容进行解析并执行;以及
复位判断部,在初始起动时,根据有无来自主机PC的传送模式设定,判断初始化请求信号是由噪声引起的、还是来自主机PC的请求,并判断是否从上述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中读出并设定数据传送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传送方式决定时间延迟部,该传送方式决定时间延迟部在数据传送决定前产生比脉冲产生间隔大的时间延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复位判断部还进行传送方式的删除;
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具备传送方式删除延迟部,该传送方式删除延迟部在托盘被关闭后对上述复位判断部输出传送方式删除的请求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闪存存储区域搜索部,该闪存存储区域搜索部在闪存擦除前,搜索其他扇区的空闲区域,变更上述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使用的闪存区域,存储此前使用的扇区编号,在没有空闲扇区的情况下,删除所存储的扇区编号,从而确保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传送方式存储部还存储是主设备还是从设备这样的驱动器信息;
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具备驱动器选择部,该驱动器选择部决定光盘控制装置是主设备还是从设备。
CN200980101036A 2008-01-11 2009-01-09 光盘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18688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4199 2008-01-11
JP2008004199 2008-01-11
PCT/JP2009/000069 WO2009087976A1 (ja) 2008-01-11 2009-01-09 光ディスク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8827A true CN101868827A (zh) 2010-10-20

Family

ID=40853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1036A Pending CN101868827A (zh) 2008-01-11 2009-01-09 光盘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13161A1 (zh)
JP (1) JPWO2009087976A1 (zh)
CN (1) CN101868827A (zh)
WO (1) WO20090879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4068760A1 (ja) * 2012-11-02 2016-09-08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デバイス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44216A (ja) * 1992-02-26 1993-09-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転送モード設定方式
AU2521297A (en) * 1996-04-11 1997-10-29 Hitachi Limited Disk drive and computer
JPH09305731A (ja) * 1996-05-20 1997-11-28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ード型リーダライタにおける障害復旧制御方式
SG101460A1 (en) * 1997-02-14 2004-01-30 Canon Kk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H10240451A (ja) * 1997-02-24 1998-09-11 Xing:Kk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
JPH1145157A (ja) * 1997-07-24 1999-02-16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データ転送装置、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JPH11249821A (ja) * 1998-02-27 1999-09-17 Toshiba Corp データ記憶装置及び同装置に適用されるインタフェース条件設定方法
JPH11348351A (ja) * 1998-06-09 1999-12-21 Canon Inc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メモリ
US20030023807A1 (en) * 2001-06-13 2003-01-30 Youichi Yamamoto Disk drive device and control device thereof
DE10394021T5 (de) * 2003-06-05 2005-10-27 Fujitsu Ltd., Kawasaki Informationsaufzeichnungs-/-Wiedergab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JP2005031729A (ja) * 2003-07-07 2005-02-03 Fujitsu Ltd ディスク制御装置、ディスク装置、ディスク制御方法、ディスク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8176526A (ja) * 2007-01-18 2008-07-31 Hitachi Ltd 記憶制御装置及び記憶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87976A1 (ja) 2009-07-16
US20110113161A1 (en) 2011-05-12
JPWO2009087976A1 (ja) 2011-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3433B2 (en)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data in a ships passing condition
US10743258B2 (en) Method of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both communication speed and power consumption and a terminal thereof
US947130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py control method
US981746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switching between USB host and device rolls on a type-A connector
US908179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recognizing operating system by USB device
CN104881314A (zh) 一种安装驱动程序的方法及驱动程序安装装置
CN102081581A (zh) 电源管理***及方法
US20130038888A1 (en) Printer With USB Interface and Driver Installing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WO2011136480A2 (ko) 반도체 저장장치
WO2019210681A1 (zh) 智能平板、通道切换方法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0071258A1 (ko) 독립적으로 파일 시스템을 관리하는 레이드 컨트롤러
CN103955441A (zh)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一种io扩展接口
KR20100036528A (ko) 스토리지의 레이드 시스템
TW201617987A (zh) 銷售點裝置
CN102622313A (zh) Usb设备的端口切换方法、***和区分操作***的方法
US10013367B2 (en) I/O processing system including dynamic missing interrupt and input/output detection
CN101751274B (zh) 一种虚拟机***及其通用串行总线设备的卸载方法
CN102073524B (zh) 一种无线通讯终端及其自启动的方法
US10592228B2 (en) Stylus firmware updates
CN101868827A (zh) 光盘控制装置
CN100481895C (zh) 一种进行电视机软件升级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460239A (zh) 一种多单板烧录的方法、***及烧录工具
CN103412771A (zh) 软件升级处理方法、装置和***
US2006028260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10292591A1 (en) Expanding Functionality Of One Or More Hard Drive Bays In A Comput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01020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