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2934A -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2934A
CN101852934A CN201010187834A CN201010187834A CN101852934A CN 101852934 A CN101852934 A CN 101852934A CN 201010187834 A CN201010187834 A CN 201010187834A CN 201010187834 A CN201010187834 A CN 201010187834A CN 101852934 A CN101852934 A CN 101852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nano
layer
tube
transparency conducting
conduc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7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潜力
刘亮
冯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87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529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52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2934A/zh
Priority to US12/964,919 priority patent/US8253870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式液晶显示屏,该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包括一触摸屏,该触摸屏中的一个透明导电层为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包括若干碳纳米管,且该若干碳纳米管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该碳纳米管层具有导电异向性,而且还具有偏光作用,因此,该碳纳米管层不仅可以作为该触摸屏的透明导电层,而且兼作该触摸式液晶显示屏的第一偏光片。该触摸屏中的第一基体兼作上基板的上基体。

Description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因为低功耗、小型化及高质量的显示效果,成为最佳的显示方式之一。近年来,伴随着移动电话、触摸导航***、集成式电脑显示器及互动电视等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在液晶显示屏的显示面安装透光性的触摸屏的电子设备逐渐增加。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触摸屏,一边对位于触摸屏背面的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进行视觉确认,一边利用手指或笔等方式按压触摸屏来进行操作。由此,可以操作使用该液晶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
然而,现有的使用电容触摸屏的液晶显示屏从外至内依次包括一电容触摸屏、一第一偏光片、一第二基体、一第一配向层、液晶层、一第二配向层、一薄膜晶体管模板以及一第二偏光片。所述电容触摸屏可以为单点式或多点式,以多点电容触摸屏常用投射式电容触摸屏为例,其从外至内一般包括一第一基体、一第一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层(下称ITO层)、一第二基体、一第二ITO层,该第二ITO层与所述第一偏光片接触设置。由此可见,将触摸屏集成在液晶显示屏中必然使得液晶显示屏的厚度增加,结构比较复杂,不利于液晶显示屏及应用液晶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薄型化的发展。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触摸式液晶屏,该触摸式液晶屏具有较薄的厚度,结构更简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比较薄的厚度,结构比较简单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一种触摸式液晶显示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电容式触摸屏,该电容式触摸屏包括一第一基体及一透明导电层,该透明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一基体的上表面,该透明导电层为导电异向性层,该导电异向性层为一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且该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延伸;一上基板,该上基板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第一偏光片、一上基体、一上电极以及一第一配向层,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为所述碳纳米管层,所述上基体为所述第一基体;一液晶层;以及一下基板,该下基板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第二配向层、一薄膜晶体管面板以及一第二偏光片。
一种触摸式液晶显示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电容式触摸屏,该电容式触摸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第二透明导电层、一第二基体、一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一第一基体;一上基板,该上基板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第一偏光片、一上基体、一上电极以及一第一配向层;一液晶层;以及一下基板,该下基板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第二配向层、一薄膜晶体管面板以及一第二偏光片;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中的一个透明导电层为导电异向性层,该导电各向异性层为一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且该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延伸,另一个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电结构,所述第一偏光片为所述碳纳米管层,所述上基体为所述第一基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采用碳纳米管层不仅作为触摸屏的透明导电层,而且兼作该触摸式液晶显示屏的第一偏光片,所述电容式触摸屏中的第一基体兼作所述上基板的上基体,因此,该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具有简单的结构和较薄的厚度,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触摸屏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透明导电层采用的碳纳米管拉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触摸屏的俯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10;20
触摸屏              110;210
第一基体            112;211
透明导电层          114
第一电极            115;216
第二电极            116;218
透明保护层          118;215
上基板              120;220
第一配向层          122;222
上电极              124;224
下基板              130;230
第二配向层          132;232
薄膜晶体管面板      134;234
第二偏光片          136;236
液晶层              140;240
第一透明导电层      212
第二基体            213
第二透明导电层      2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0。该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0其包括:一触摸屏110、一上基板120、一下基板130及一液晶层140。其中,所述触摸屏110设置于该上基板120的上表面;所述下基板130与所述上基板120相对设置;所述液晶层140设置于所述上基板120与所述下基板130之间。在本说明书中,“上”、“下”仅指相对的方位,“上”是指靠近触摸式液晶显示屏的触摸表面的方向,而“下”则指远离触摸式液晶显示屏的触摸表面的方向。
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触摸屏110为一表面电容式触摸屏,该触摸屏110包括一第一基体112、一透明导电层114、两个第一电极115、两个第二电极116以及一透明保护层118。其中,所述透明导电层114设置于所述第一基体112的上表面;所述两个第一电极115以及两个第二电极116与所述透明导电层114电连接;所述透明保护层118可直接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层114的上表面,用于保护该透明导电层114。
所述上基板120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透明导电层114、一第一基体112、一上电极124及一第一配向层122。其中,所述上电极124设置于所述第一基体112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配向层122设置于所述上电极124的下表面,靠近液晶层140设置。进一步地,该第一配向层122的下表面可包括多个平行的第一沟槽,用于使液晶层140的液晶分子定向排列。
其中,所述触摸屏110中的透明导电层114还兼作所述上基板120的第一偏光片,所述第一基体112既作为所述触摸屏110的基体,又作为所述上基板120的上基体,因此,所述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0具有较薄的厚度和简单的结构,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背光源的利用率,改善了显示质量。
所述液晶层140包括多个长棒状的液晶分子。所述液晶层140的液晶材料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液晶材料。所述液晶层140的厚度1~50微米,本实施例中,液晶层140的厚度为5微米。
所述下基板130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第二配向层132、一薄膜晶体管面板134及一第二偏光片136。该第二配向层132设置在该薄膜晶体管面板134的上表面,靠近所述液晶层140设置。进一步地,第二配向层132的上表面可包括多个平行的第二沟槽,该第二沟槽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配向层122的第一沟槽的排列方向垂直。该第二偏光片136设置在该薄膜晶体管面板134的下表面。
可以理解,根据各种功能的需求,上述各层之间还可选择性地***额外的其他层。
所述第一基体112为透明的薄膜或薄板。该第一基体112的材料可以为玻璃、石英或金刚石等硬性材料。所述第一基体112主要起支撑的作用。当用于柔性触摸屏中时,该第一基体112的材料也可为塑料或树脂等柔性材料。具体地,该第一基体112所用的材料可以为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材料,或聚醚砜(PES)、纤维素酯、聚氯乙烯(PVC)、苯并环丁烯(BCB)或丙烯酸树脂等材料。该第一基体112的厚度为1毫米~1厘米。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基体112的材料为玻璃,厚度均为5毫米。可以理解,形成第一基体112的材料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材料,只要能使所述第一基体112具有较好的透明度,起到支撑的作用即可。
所述触摸屏110中的透明导电层114为一碳纳米管层。碳纳米管层为一电阻异向性层。所述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且该多个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从而使得碳纳米管层在一在方向的电阻小于其他方向的电阻。该碳纳米管层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基本平行于该碳纳米管层的表面,且在碳纳米管延伸方向上的电阻率小于其他方向上的电阻率,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层在碳纳米管延伸方向上的电阻率与其他方向上的电阻率的比值小于等于1∶2,即碳纳米管层在碳纳米管延伸方向上的电导率是其他方向的2倍以上。所述碳纳米管层包括至少一个碳纳米管拉膜。其中,当所述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拉膜时,该碳纳米管拉膜层叠设置或平行无间隙铺设设置,且该多个碳纳米管拉膜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基本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即相邻的碳纳米管拉膜中的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向基本一致。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纳米管层为一个碳纳米管拉膜,即所述透明导电层114由一个碳纳米管拉膜组成。所述碳纳米管层的厚度不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所述碳纳米管层的厚度为0.5纳米~100微米;优选地,该碳纳米管层的厚度为100纳米~200纳米。
请参阅图3,所述碳纳米管拉膜是由若干碳纳米管组成的自支撑结构。所述若干碳纳米管为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所述择优取向是指在碳纳米管拉膜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延伸方向基本朝同一方向。而且,所述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延伸方向基本平行于碳纳米管拉膜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碳纳米管拉膜中多数碳纳米管是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具体地,所述碳纳米管拉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大多数碳纳米管中每一碳纳米管与在延伸方向上相邻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当然,所述碳纳米管拉膜中存在少数随机排列的碳纳米管,这些碳纳米管不会对碳纳米管拉膜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取向排列构成明显影响。所述自支撑为碳纳米管拉膜不需要大面积的载体支撑,而只要相对两边提供支撑力即能整体上悬空而保持自身膜状状态,即将该碳纳米管拉膜置于(或固定于)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两个支撑体上时,位于两个支撑体之间的碳纳米管拉膜能够悬空保持自身膜状状态。所述自支撑主要通过碳纳米管拉膜中存在连续的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延伸排列的碳纳米管而实现。
具体地,所述碳纳米管拉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数碳纳米管,并非绝对的直线状,可以适当的弯曲;或者并非完全按照延伸方向上排列,可以适当的偏离延伸方向。因此,不能排除碳纳米管拉膜的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数碳纳米管中并列的碳纳米管之间可能存在部分接触。
具体地,所述碳纳米管拉膜包括多个连续且定向排列的碳纳米管片段。该多个碳纳米管片段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每一碳纳米管片段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碳纳米管,该多个相互平行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结合。该碳纳米管片段具有任意的长度、厚度、均匀性及形状。该碳纳米管拉膜中的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
从碳纳米管阵列中拉取获得所述碳纳米管拉膜的具体方法包括:(a)从所述碳纳米管阵列中选定一碳纳米管片段,本实施例优选为采用具有一定宽度的胶带或粘性基条接触该碳纳米管阵列以选定具有一定宽度的一碳纳米管片段;(b)通过移动该拉伸工具,以一定速度拉取该选定的碳纳米管片段,从而首尾相连的拉出多个碳纳米管片段,进而形成一连续的碳纳米管拉膜。该多个碳纳米管相互并排使该碳纳米管片段具有一定宽度。当该被选定的碳纳米管片段在拉力作用下沿拉取方向逐渐脱离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基底的同时,由于范德华力作用,与该选定的碳纳米管片段相邻的其它碳纳米管片段首尾相连地相继地被拉出,从而形成一连续、均匀且具有一定宽度和择优取向的碳纳米管拉膜。
所述碳纳米管拉膜在拉伸方向具有最小的电阻抗,而在垂直于拉伸方向具有最大电阻抗,因而具备电阻抗异向性,即导电异向性。
所述碳纳米管拉膜的结构请参见于2008年8月13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123971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由于该碳纳米管拉膜中的碳纳米管具有很好的柔韧性,使得该碳纳米管拉膜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以弯曲折叠成任意形状而不易破裂;因此,所述碳纳米管层也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从而使得采用该碳纳米管层作透明导电层的触摸屏110具有较好的耐用性,进而使得使用该触摸屏110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0具有较好的耐用性。
该碳纳米管层具有一理想的透光度,单层碳纳米管拉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85%,该碳纳米管层中碳纳米管拉膜的层数不限,只要能够具有理想的透光度即可。
另外,所述碳纳米管层可以进一步包括增强材料,该增强材料均匀分布于所述若干碳纳米管中,从而形成一碳纳米管复合层。具体地,该碳纳米管复合包括至少一碳纳米管拉膜及所述增强材料,该增强材料均匀分布于该至少一碳纳米管拉膜中的碳纳米管之间的间隙中。其中,所述增强材料可以为一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所述高分子材料为一透明高分子材料,其具体材料不限,可以为聚苯乙烯、聚乙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苯丙环丁烯(BCB)或聚环烯烃等。所述金属材料为镍、金、铂、铁、钴或铜等金属材料。
可以理解,所述碳纳米管层还可以包括经过蚀刻或激光处理的碳纳米管拉膜。该碳纳米管拉膜经过激光处理在其表面形成多个激光切割线,从而进一步增强该碳纳米管层叠导电异向性。
由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14为一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对电磁波的吸收接近绝对黑体,碳纳米管对于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均有均一的吸收特性,故所述透明导电层114对于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也有均一的偏振吸收性能。而且,由于该透明导电层114中的碳纳米管基本沿同一方向排列,当光波入射时,振动方向平行于碳纳米管长度方向的光被吸收,垂直于碳纳米管长度方向的光能透过,所以透射光成为线偏振光。因此,该透明导电层114不仅具有导电的作用,还具有偏光片的偏光作用,可以作为第一偏光片,上基板120无需额外增加偏光片,从而可使得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0具有较薄的厚度,简化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0的结构和制造成本,并提高背光源的利用率,改善显示质量。
在所述触摸屏110中,所述两个第一电极115间隔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层114沿第一方向的两端或第一基体112沿第一方向的两端,与所述透明导电层114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即图2中所示的X方向,该第一方向基本上平行于大多数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所述两个第二电极116间隔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层114沿第二方向的两端或第一基体112沿第二方向的两端,与所述透明导电层114电连接,所述第二方向即图2中所示的Y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只要相交即可;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极115以及第二电极116可以设置于透明导电层114的同一表面;也可以设置于透明导电层114的不同表面,只要与所述透明导电层114电连接,且可以在所述透明导电层114上形成均匀的电阻网络即可。所述两个第一电极115以及两个第二电极116的材料为金属、碳纳米管或其他导电材料,只要确保该两个第一电极115以及两个第二电极116能导电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一电极115沿X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14的两端,所述两个第二电极116沿Y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14的两端;且X方向与Y方向正交。所述第一电极115以及第二电极116都为条形的银层。
在所述触摸屏110中,所述透明保护层118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14的上表面,可同时覆盖所述两个第一电极115以及两个第二电极116。所述透明保护层118可由氮化硅、氧化硅、苯丙环丁烯(BCB)、聚酯膜或丙烯酸树脂等材料形成。该透明保护层118也可采用一层表面经过硬化处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层,用于保护所述透明导电层114,提高耐用性。该透明保护层118还可用以提供一些附加功能,如可以减少眩光或降低反射。本实施例中,该透明保护层118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在所述上基板120中,所述上电极124的材料可采用ITO等透明导电材料,该上电极124起到给液晶层140施加配向电压的作用。
所述上基板120的第一配向层122的材料可以为聚苯乙烯及其衍生物、聚酰亚胺、聚乙烯醇、聚酯、环氧树脂、聚胺酯、聚硅烷等。所述第一配向层122的第一沟槽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磨擦法,倾斜蒸镀SiOx膜法和对膜进行微沟槽处理法等方法形成,该第一沟槽可使液晶分子定向排列。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向层122的材料为聚酰亚胺,厚度为1~50微米。
所述下基板130中,所述第二配向层132与第一配向层122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二配向层132的第二沟槽可使液晶分子定向排列。由于所述第一配向层122的第一沟槽与第二配向层132的第二沟槽的排列方向垂直,故第一配向层122与第二配向层132之间的液晶分子在该两个配向层之间的排列角度产生90度旋转,从而起到旋光的作用,将第二偏光片136起偏后的光线的偏振方向旋转90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向层132的材料为聚酰亚胺,厚度为1~50微米。
所述薄膜晶体管面板134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基体、形成于该第三基体上表面的多个薄膜晶体管、多个像素电极及一显示屏驱动电路。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与像素电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通过源极线与栅极线与显示屏驱动电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及多个像素电极以阵列的方式设置于第三基体上表面。
所述第二偏光片136的材料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偏光材料,如二向色性有机高分子材料,具体可以为碘系材料或染料材料等。所述第二偏光片136的材料也可以为所述碳纳米管拉膜。所述第二偏光片136的厚度为1微米~0.5毫米。所述第二偏光片136的作用为将从设置于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0下表面的背光模组发出的光进行起偏,从而得到沿单一方向偏振的光线。所述第二偏光片136的偏振方向与所述透明导电层114的偏振方向可以垂直也可以平行,即,该第二偏光片136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碳纳米管层的偏振方向可以垂直也可以平行。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偏光片136的材料为碳纳米管拉膜。该第二偏光片136的偏振方向与所述透明导电层114的偏振方向垂直,即,所述透明导电层114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择优取向排列的方向与该第二偏光片136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择优取向排列的方向垂直。
请参阅图4,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触摸式液晶显示屏20,该触摸式液晶显示屏20其包括:一触摸屏210;一上基板220,所述电容触摸屏210设置于该上基板220;一下基板230,该下基板230与所述上基板220相对设置;以及一液晶层240,该液晶层240设置于所述上基板220与所述下基板230之间。其中,所述上基板220从上至下依次为一第一偏光片、一上基体、一上电极224及一第一配向层222;所述下基板230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第二配向层232、一薄膜晶体管面板234及一第二偏光片236。
该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2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触摸屏210为一投射式电容触摸屏。请一并参阅图5,该触摸屏210包括一第一基体211、一第一透明导电层212、一第二基体213、一第二透明导电层214、一透明保护层215、多个第一电极216以及多个第二电极218。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2设置于所述第一基体21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基体213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2与第二透明导电层214之间。所述透明保护层215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14的上表面。所述多个第一电极216沿一第一方向如X方向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2平行于所述X方向的一侧边,且分别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212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电极218沿一第二方向如Y方向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14平行于所述Y方向的一侧边,且分别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214电连接。
所述第一基体211与所述第二基体213均为绝缘材料,且均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基体112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一基体211同时也为所述上基板220的上基体,因此,所述触摸式液晶显示屏20具有较薄的厚度和简单的结构,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提高了背光源的利用率,改善了显示质量。
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2设置于所述第二基体213的下表面。该第一透明导电层212为所述碳纳米管层,且包括多个碳纳米管,该多个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延伸。该第一透明导电层212的材料及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透明导电层114的材料及结构相同,所以该第一透明导电层212还兼作所述上基板220的第一偏光片。该碳纳米管层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碳纳米管拉膜,该至少一个碳纳米管拉膜在其拉伸方向具有最小的电阻抗,而在垂直于拉伸方向具有最大电阻抗,因而具备电阻抗异向性,即导电异向性。其中,该第一透明导电层212中的第二方向如图5中的Y方向为该碳纳米管层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轴向延伸方向,也就是该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沿Y方向首尾相连择优取向排列的方向。该第一透明导电层212在Y方向上的电阻率小于其在其他方向上的电阻率,而垂直于该Y方向上的电阻率最大。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方向如图5中的X方向,该X方向平行于该碳纳米管层的表面,且与Y方向相交。本实施例中,X方向垂直于Y方向,该第一透明导电层212在Y方向上的电阻率小于其在X方向上的电阻率。
由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212中的碳纳米管层在Y方向上具有很好的导电性,所述多个第一电极216沿X方向相互间隔地设置在该第一透明导电层212一侧时该第一透明导电层212可看作形成多个相互间隔并与Y方向平行的导电带,该多个导电带与该多个第一电极216分别导通。所述多个第一电极216的材料为导体,如金属。
进一步地,该第一透明导电层212中的碳纳米管层还可以经过蚀刻或激光处理形成多个激光切割线,该多个激光切割线沿Y方向延伸,增加该碳纳米管层的导电异向性。
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14设置于所述第二基体213的上表面。该第二透明导电层214具有多个图案化的间隔设置的导电结构,例如长条形导电结构,其大致上相互平行且间隔一预设距离。该多个导电结构沿所述X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14的Y方向间隔设置。一般来说,该第二透明导电层214的导电结构的导电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2的最小电阻率的方向。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透明导电层214为图案化的ITO薄膜,且包括多个长条形导电结构,该多个长条形导电结构的导电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2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
可以理解,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14的材料还可为碳纳米管等透明导电材料。即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14可以为一碳纳米管膜,该碳纳米管膜由均匀分布的碳纳米管组成,且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结合。该碳纳米管膜中的碳纳米管为无序或有序排列。所谓无序排列是指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向无规则。所谓有序排列是指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向有规则。具体地,当碳纳米管膜包括无序排列的碳纳米管时,碳纳米管相互缠绕或者碳纳米管膜各向同性;当碳纳米管膜包括有序排列的碳纳米管时,该碳纳米管膜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沿一个方向或者多个方向择优取向排列。
所述多个第二电极218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14的一侧,并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214的多个导电结构分别导通。每个第二电极218沿第一方向延伸。该多个第二电极218的材料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216的材料相同。
由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2及第二透明导电层214通过所述第二基体213间隔,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2的多个导电带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14的多个导电结构相互交叉的多个交叉位置处形成多个电容。该多个电容可通过与所述第一电极216及第二电极218电连接的外部电路测得。当手指等触摸物靠近一个或多个交叉位置时,该交叉位置的电容发生变化,所述外部电路检测到该变化的电容,从而得到该触摸位置的坐标。
所述透明保护层215的材料及作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触摸屏110中的透明保护层118的材料及作用相同。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2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14的材料及结构可以互换。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2可以为ITO或碳纳米管膜等透明导电材料,且具有多个导电结构;第二透明导电层214为所述碳纳米管层,且该碳纳米管层具有导电异向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本发明实施提供的靠近所述上基板的透明导电层为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不仅作为触摸屏的透明导电层,而且兼作该触摸式液晶显示屏的第一偏光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中的第一基体又兼作上基板的基体,相对于传统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节省了一个基体与一个偏光片,因此具有较薄的厚度和简单的结构,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并提高了背光源的利用率,改善了显示质量。第二,由于所述碳纳米管层具有很好的韧性和机械强度,故,采用所述的碳纳米管层作透明导电层,可以相应的提高触摸屏的耐用性,进而提高了使用该触摸式液晶显示屏的耐用性。第三,由于碳纳米管在所述的碳纳米管层中定向排列,故,采用上述的碳纳米管层作透明导电层,可使得透明导电层具有均匀的阻值分布,从而提高触摸屏及使用该触摸屏的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和精确度。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该触摸式液晶显示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
一电容式触摸屏,该电容式触摸屏包括一第一基体及一透明导电层,该透明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一基体的上表面,该透明导电层为导电异向性层,该导电异向性层为一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且该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延伸;
一上基板,该上基板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第一偏光片、一上基体、一上电极以及一第一配向层,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为所述电容式触摸屏的碳纳米管层,所述上基体为所述电容式触摸屏的第一基体;
一液晶层;以及
一下基板,该下基板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第二配向层、一薄膜晶体管面板以及一第二偏光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大多数碳纳米管中的每一碳纳米管与在延伸方向上相邻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在碳纳米管延伸方向上的电阻率小于其他方向上的电阻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在碳纳米管延伸方向上的电阻率与其他方向上的电阻率的比值小于等于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进一步包括增强材料,该增强材料均匀分布于所述若干碳纳米管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触摸屏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电极,该至少两个电极间隔设置且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电连接。
7.一种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
一电容式触摸屏,该电容式触摸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第二透明导电层、一第二基体、一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一第一基体;
一上基板,该上基板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第一偏光片、一上基体、一上电极以及一第一配向层;
一液晶层;以及
一下基板,该下基板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第二配向层、一薄膜晶体管面板以及一第二偏光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中的一个透明导电层为导电异向性层,该导电各向异性层为一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且该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沿第二方向择优取向延伸,另一个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导电结构,该多个导电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偏光片为所述电容式触摸屏的碳纳米管层,所述上基体为所述电容式触摸屏的第一基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中基本朝第二方向延伸的大多数碳纳米管中的每一碳纳米管与在延伸方向上相邻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进一步包括增强材料,该增强材料均匀分布于所述若干碳纳米管中。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为所述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沿第二方向择优取向延伸,且该碳纳米管层在第二方向上的电阻率小于该碳纳米管层在其他方向上的电阻率;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导电结构,该多个导电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触摸屏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及多个第二电极,该多个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边,且沿该第一方向间隔排列设置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并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连接;该多个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边,且沿该第二方向间隔排列设置在该第二透明导电层,并分别与所述多个导电结构电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的材料为氧化铟锡或碳纳米管。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具有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激光切割线。
CN201010187834A 2010-05-31 2010-05-31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Pending CN1018529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7834A CN101852934A (zh) 2010-05-31 2010-05-31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US12/964,919 US8253870B2 (en) 2010-05-31 2010-12-10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cre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7834A CN101852934A (zh) 2010-05-31 2010-05-31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90033.4A Division CN103592788B (zh) 2010-05-31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2934A true CN101852934A (zh) 2010-10-06

Family

ID=42804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7834A Pending CN101852934A (zh) 2010-05-31 2010-05-31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253870B2 (zh)
CN (1) CN101852934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9015A (zh) * 2010-11-26 2012-05-30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
CN102478989A (zh) * 2010-11-26 2012-05-30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组件
CN102520539A (zh) * 2011-10-24 2012-06-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WO2013086854A1 (zh) * 2011-12-14 2013-06-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03545011A (zh) * 2012-07-09 2014-01-29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透电磁波式导电层及电子装置
CN103576351A (zh) * 2012-07-23 2014-02-12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模组
CN103576372A (zh) * 2012-07-23 2014-02-12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
CN104635371A (zh) * 2013-11-06 2015-05-2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80863A (zh) * 2015-06-30 2015-09-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区域化偏光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
CN105092823A (zh) * 2015-09-08 2015-11-25 长沙理工大学 膨胀土边坡自动化综合监测***
CN105181204A (zh) * 2015-09-08 2015-12-23 长沙理工大学 膨胀土侧向膨胀力综合测试装置
CN105912152A (zh) * 2015-02-25 2016-08-3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
CN106445396A (zh) * 2012-03-12 2017-02-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688408A (zh) * 2016-08-05 2018-02-13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层压件、触摸屏面板和包括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42681A (en) * 2007-04-27 2008-11-01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Touch pattern structure of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1825796B (zh) * 2010-05-19 2012-06-13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式液晶屏
CN101876766B (zh) * 2010-06-15 2012-06-27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式液晶屏
JP5927532B2 (ja) 2011-03-22 2016-06-01 株式会社Joled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201403778A (zh) * 2012-07-05 2014-01-16 Shih Hua Technology Ltd 可穿透電磁波式導電層及電子裝置
CN103576356A (zh) * 2012-07-23 2014-02-12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模组的制备方法
CN103576352A (zh) * 2012-07-23 2014-02-12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模组
CN103926978A (zh) * 2013-01-15 2014-07-16 识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脑
US9081455B2 (en) * 2013-03-08 2015-07-14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97040Y (zh) * 2007-09-28 2008-08-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超薄触摸屏液晶显示器
CN101276012A (zh) * 2007-03-30 2008-10-01 清华大学 偏光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18888Y (zh) * 2008-06-17 2009-04-08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整合触控结构的显示面板
CN101458593A (zh) * 2007-12-12 2009-06-17 清华大学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464765A (zh) * 2007-12-21 2009-06-24 清华大学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576670A (zh) * 2008-05-09 2009-11-1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CN101625468A (zh) * 2008-07-09 2010-01-13 清华大学 触摸式液晶屏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04141A1 (ja) 2004-04-20 2005-11-03 Takiron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用透明導電成形体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01458603B (zh) 2007-12-12 2011-06-08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01233481Y (zh) 2008-05-06 2009-05-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及具有该液晶显示屏的电子产品
CN101587410B (zh) 2008-05-19 2011-05-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线电阻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6012A (zh) * 2007-03-30 2008-10-01 清华大学 偏光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097040Y (zh) * 2007-09-28 2008-08-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超薄触摸屏液晶显示器
CN101458593A (zh) * 2007-12-12 2009-06-17 清华大学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464765A (zh) * 2007-12-21 2009-06-24 清华大学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576670A (zh) * 2008-05-09 2009-11-1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CN201218888Y (zh) * 2008-06-17 2009-04-08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整合触控结构的显示面板
CN101625468A (zh) * 2008-07-09 2010-01-13 清华大学 触摸式液晶屏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9015B (zh) * 2010-11-26 2015-04-08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
CN102478989A (zh) * 2010-11-26 2012-05-30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组件
CN102479015A (zh) * 2010-11-26 2012-05-30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
CN102520539A (zh) * 2011-10-24 2012-06-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2520539B (zh) * 2011-10-24 2015-06-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WO2013086854A1 (zh) * 2011-12-14 2013-06-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06445396B (zh) * 2012-03-12 2019-09-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445396A (zh) * 2012-03-12 2017-02-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545011A (zh) * 2012-07-09 2014-01-29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透电磁波式导电层及电子装置
CN103576372A (zh) * 2012-07-23 2014-02-12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
CN103576351A (zh) * 2012-07-23 2014-02-12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模组
CN104635371A (zh) * 2013-11-06 2015-05-2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9904100B2 (en) 2013-11-06 2018-02-27 Lg Display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antistatic polarizing layer
CN105912152B (zh) * 2015-02-25 2021-02-0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
CN105912152A (zh) * 2015-02-25 2016-08-3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
CN104880863A (zh) * 2015-06-30 2015-09-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区域化偏光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
US10429691B2 (en) 2015-06-30 2019-10-01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Regional polarization structure, method for fabricating regional polarization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5181204B (zh) * 2015-09-08 2017-12-08 长沙理工大学 膨胀土侧向膨胀力综合测试装置
CN105181204A (zh) * 2015-09-08 2015-12-23 长沙理工大学 膨胀土侧向膨胀力综合测试装置
CN105092823A (zh) * 2015-09-08 2015-11-25 长沙理工大学 膨胀土边坡自动化综合监测***
CN107688408A (zh) * 2016-08-05 2018-02-13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层压件、触摸屏面板和包括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7688408B (zh) * 2016-08-05 2023-04-14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层压件、触摸屏面板和包括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92311A1 (en) 2011-12-01
US8253870B2 (en) 2012-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2934A (zh)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CN101825796B (zh) 触摸式液晶屏
CN101876766B (zh) 触摸式液晶屏
CN101852935A (zh)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CN101620327B (zh)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CN101625465B (zh)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CN101625466B (zh)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US8982461B2 (en) Polarizer
CN104516595A (zh) 触控装置
CN101620328B (zh)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US20140022208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ing same
TWI481923B (zh) 觸摸式液晶顯示器
US8982301B2 (en) Method for mak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202929329U (zh) 偏光片
CN103576371A (zh) 液晶面板
CN103576230A (zh) 偏光片
US903611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103576355A (zh)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模组的制备方法
CN103576372A (zh) 液晶面板
TWI391853B (zh) 觸摸式液晶顯示屏
TWI539202B (zh) 觸摸式液晶屏
TWI377396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touch panel
CN103592788B (zh)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CN103592788A (zh)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CN202929328U (zh) 偏光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