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4222A - 一种可控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控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4222A
CN101844222A CN 201010194437 CN201010194437A CN101844222A CN 101844222 A CN101844222 A CN 101844222A CN 201010194437 CN201010194437 CN 201010194437 CN 201010194437 A CN201010194437 A CN 201010194437A CN 101844222 A CN101844222 A CN 101844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reservation
preservation mechanism
mould
temperature
liquid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9443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4222B (zh
Inventor
张深根
左志军
田建军
潘德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to CN20101019443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42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4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4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4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42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可控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适用于制备具有磁各向异性及组织各向异性的材料。定向凝固装置由熔炼、保温、下拉机构、冷却***、控制***组成,熔炼、定向凝固、热处理在一台设备上完成。通过调整可移动冷却环(13)与固液界面的相对位置,对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进行控制,冷却环与固液界面在10-200mm能够调控,固液界面温度梯度在5-500℃/cm能够调控。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具有磁晶各向异性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钐钴系永磁材料及具有组织各向异性的高温合金、钢铁材料。本发明具有工艺稳定、制备的定向凝固材料一致性好、成品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控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可控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适用于制备具有磁各向异性及组织各向异性的材料。
背景技术
定向凝固技术可以在金属结晶过程中提供单一方向上的温度梯度,消除结晶过程中生成的横向晶界,使晶体尽可能沿此方向生长,使铸件具有单一方向的柱状晶或单晶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特征可以强化铸件某一方向上的物理或机械性能,因而在磁性、高温合金、钢铁等材料制备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例如:具有磁晶各向异性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钐钴系永磁材料,利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得的铸锭具有很高的取向度,使得材料沿定向凝固方向,即柱状晶生长方向上的磁性能得到加强,获得高性能的各向异性磁性材料;对于具有组织各向异性的材料,如镍基高温合金、钴基高温合金及钢铁材料,组织均匀的柱状晶结构可以提高其高温强度、抗蠕变及单向力学性能。
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对材料的组织和性能有着明显影响。合适、稳定的温度梯度可以保证定向凝固过程中晶体均匀连续的生长,进而获得组织均匀、性能优异的材料。而且,通过调整温度梯度可以获得所需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材料。目前公开报道的定向凝固方法和设备没有涉及对固液界面温度梯度的控制。如美国专利US5607007A1公开了一种采用下拉冷却底座结构的定向凝固设备;美国专利US6896030B2及欧洲专利EP1321208A3采用类似结构的定向凝固设备制备复杂形状的高温合金叶片;中国专利03156926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一步法”定向凝固工艺及设备;中国专利2583113Y发明了一种用于制备单晶高温合金定向凝固件的装置;中国专利93238966.X介绍了一种钢锭定向凝固简易装置。这些方法和设备无法实现定向凝固过程中对固液界面温度梯度调控,所制备的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一致性差、成品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控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其目的是实现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的可控,提高定向凝固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一致性及材料成品率。
一种可控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其特征是由熔炼机构(1)、保温机构(2)和下拉机构(3)组成;熔炼机构(1)是由上部的炉盖(5)和可升降金属液测温机构(4)、内部的熔炼坩埚(7)和感应线圈(8)及浇注拔塞杆(6)、底部的浇道(9)构成;保温机构(2)是由模具(11)及模具外侧石墨电阻发热体(10)和发热体底部保温挡板(12)组成;下拉机构(3)是由模具(11)外侧可移动水冷环(13)及底部冷却底座(14)和控制电机(15)构成。
本发明通过调整可移动冷却环(13)与固液界面的相对位置,对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进行控制,冷却环与固液界面在10-200mm能够调控,固液界面温度梯度在5-500℃/cm能够调控,定向凝固速度5-500mm/h;熔炼、定向凝固、热处理在一台设备上完成。
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
1、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具有目标成分的定向凝固原料装入熔炼机构(1)中的熔炼坩埚(7)内;
2、使装置内部处于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状态;
3、启动电源对定向凝固原料进行熔炼;
4、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设定位置,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入保温机构;
5、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温度达到原料熔点以上;
6、熔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6),使金属液经浇道(9)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随着冷却底座(14)的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
7、当模具(11)全部拉出保温机构(2)后,将保温机构(2)的温度调至热处理温度,再将定向凝固材料上升至保温机构(2)内进行后续热处理,热处理后得到定向凝固材料。
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具有磁晶各向异性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钐钴系永磁材料及具有组织各向异性的高温合金、钢铁材料。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通过调整可移动冷却环与固液界面的距离实现对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的控制,因此,本发明具有工艺稳定、制备的定向凝固材料一致性好、成品率高的优点。本发明通过调整固液界面温度梯度,适用于制备具有磁晶各向异性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钐钴系永磁材料及具有组织各向异性的高温合金、钢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示意图。图中的标号为:1-熔炼机构;2-保温机构;3-下拉机构;4-可升降金属液测温机构;5-上炉盖;6-浇注拔塞杆;7-熔炼坩埚;8-感应线圈;9-浇道;10-石墨电阻发热体;11-模具;12-保温挡板;13-可移动水冷环;14-冷却底座;15-控制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纯度不低于99.5%Tb、99.5Dy和高纯Fe按Tb0.3Dy0.7Fe2(原子比)11.26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30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1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500℃/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30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500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800℃,并将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5h,最后得到具有<110>取向的均匀柱状晶结构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
实施例2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纯度不低于99.5%Tb、99.5Dy和高纯Fe按Tb0.3Dy0.7Fe2(原子比)13.12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30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20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5℃/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30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5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800℃,并将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5h,最后得到具有<112>取向的均匀柱状晶结构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
实施例3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纯度不低于99.5%Tb、99.5Dy和高纯Fe按Tb0.3Dy0.7Fe2(原子比)14.61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30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11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239.50℃/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30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300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800℃,并将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5h,最后得到具有<110>+<112>取向的均匀柱状晶结构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
实施例4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纯度不低于99.5%Nd、高纯Fe和B含量为20%的Fe-B合金按Nd13.5Fe79.75B6.75(原子比)12.63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40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1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500℃/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40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500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钕铁硼永磁材料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900℃,并将钕铁硼永磁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h,最后最后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钕铁硼永磁材料。
实施例5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纯度不低于99.5%Nd、高纯Fe和B含量为20%的Fe-B合金按Nd13.5Fe79.75B6.75(原子比)13.54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40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20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5℃/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40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5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钕铁硼永磁材料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900℃,并将钕铁硼永磁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h,最后最后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钕铁硼永磁材料。
实施例6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纯度不低于99.5%Nd、高纯Fe和B含量为20%的Fe-B合金按Nd13.5Fe79.75B6.75(原子比)10.18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40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7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343.70℃/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40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200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钕铁硼永磁材料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900℃,并将钕铁硼永磁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h,最后最后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钕铁硼永磁材料。
实施例7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纯度不低于99.5%Sm和99.5%Co按Sm2Co17(原子比)10.04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35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1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500℃/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35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500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Sm2Co17永磁材料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950℃,并将Sm2Co17永磁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1h。以500mm/h的速度将Sm2Co17永磁材料拉出保温机构2,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600℃,再将Sm2Co17永磁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h。最后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Sm2Co17永磁材料。
实施例8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纯度不低于99.5%Sm和99.5%Co按Sm2Co17(原子比)14.15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35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20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5℃/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35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5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Sm2Co17永磁材料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950℃,并将Sm2Co17永磁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1h。以500mm/h的速度将Sm2Co17永磁材料拉出保温机构2,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600℃,再将Sm2Co17永磁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h。最后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Sm2Co17永磁材料。
实施例9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纯度不低于99.5%Sm和99.5%Co按Sm2Co17(原子比)12.27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35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9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291.60℃/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35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270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Sm2Co17永磁材料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950℃,并将Sm2Co17永磁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1h。以500mm/h的速度将Sm2Co17永磁材料拉出保温机构2,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600℃,再将Sm2Co17永磁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h。最后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Sm2Co17永磁材料。
实施例10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纯度不低于99.5%Sm和99.5%Co按SmCo5(原子比)13.04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39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1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500℃/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39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500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SmCo5永磁材料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920℃,并将SmCo5永磁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1.5h。以500mm/h的速度将SmCo5永磁材料拉出保温机构2,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580℃,再将SmCo5永磁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5h。最后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SmCo5永磁材料。
实施例11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纯度不低于99.5%Sm和99.5%Co按SmCo5(原子比)11.46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39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20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5℃/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39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5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SmCo5永磁材料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920℃,并将SmCo5永磁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1.5h。以500mm/h的速度将SmCo5永磁材料拉出保温机构2,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580℃,再将SmCo5永磁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5h。最后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SmCo5永磁材料。
实施例12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纯度不低于99.5%Sm和99.5%Co按SmCo5(原子比)12.72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39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16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109.25℃/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39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310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SmCo5永磁材料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920℃,并将SmCo5永磁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1.5h。以500mm/h的速度将SmCo5永磁材料拉出保温机构2,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580℃,再将SmCo5永磁材料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5h。最后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SmCo5永磁材料。
实施例13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4,B 0.005,Cr 9.03,Co 4.52,Al 5.5,Mo 3.02,Nb 2.15,W 3.22,Ni余的原料9.61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55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1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500℃/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45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500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镍基高温合金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1220℃并将镍基高温合金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3h。以500mm/h的速度将镍基高温合金拉出保温机构2,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1050℃,再将镍基高温合金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3h。最后以500mm/h的速度将镍基高温合金拉出保温机构2,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850℃,再将镍基高温合金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4h,炉冷至室温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镍基高温合金。
实施例14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4,B 0.005,Cr 9.03,Co 4.52,Al 5.5,Mo 3.02,Nb 2.15,W 3.22,Ni余的原料12.49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55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20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5℃/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45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5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镍基高温合金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1220℃并将镍基高温合金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3h。以500mm/h的速度将镍基高温合金拉出保温机构2,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1050℃,再将镍基高温合金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3h。最后以500mm/h的速度将镍基高温合金拉出保温机构2,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850℃,再将镍基高温合金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4h,炉冷至室温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镍基高温合金。
实施例15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4,B 0.005,Cr 9.03,Co 4.52,Al 5.5,Mo 3.02,Nb 2.15,W 3.22,Ni余的原料15.62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W-3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55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14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161.35℃/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45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180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镍基高温合金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1220℃并将镍基高温合金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3h。以500mm/h的速度将镍基高温合金拉出保温机构2,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1050℃,再将镍基高温合金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3h。最后以500mm/h的速度将镍基高温合金拉出保温机构2,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850℃,再将镍基高温合金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4h,炉冷至室温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镍基高温合金。
实施例16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45,Al 0.8,Zr 0.15,Ni 11,Cr 25,W 7.5,Mo 0.2,Ti 0.15,Co余的原料9.39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50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1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500℃/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50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500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钴基高温合金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800℃并将钴基高温合金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5h,最后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钴基高温合金。
实施例17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45,Al 0.8,Zr 0.15,Ni 11,Cr 25,W 7.5,Mo 0.2,Ti 0.15,Co余的原料13.47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50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20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5℃/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50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5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钴基高温合金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800℃并将钴基高温合金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5h,最后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钴基高温合金。
实施例18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45,Al 0.8,Zr 0.15,Ni 11,Cr 25,W 7.5,Mo 0.2,Ti 0.15,Co余的原料15.36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50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5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395.80℃/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50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400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钴基高温合金全部拉出保温机构。降低保温机构2的温度至热处理温度800℃并将钴基高温合金以500mm/h的速度送回保温机构进行热处理2.5h,最后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钴基高温合金。
实施例19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成分(重量百分比)为:Si 0.29,Mn0.70,P0.03,S 0.02,Cr 17.47,C 0.07,Ni 9.27,Ti 0.06的1Cr18Ni9Ti不锈钢原料15.33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55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1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500℃/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55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500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全部拉出保温机构,即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
实施例20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成分(重量百分比)为:Si0.29,Mn 0.70,P 0.03,S 0.02,Cr 17.47,C0.07,Ni 9.27,Ti0.06的1Cr18Ni9Ti不锈钢原料13.57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55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20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5℃/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55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5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全部拉出保温机构,即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
实施例21
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成分(重量百分比)为:Si 0.29,Mn0.70,P 0.03,S 0.02,Cr 17.47,C 0.07,Ni 9.27,Ti0.06的1Cr18Ni9Ti不锈钢原料13.68kg装入熔炼坩埚7内。启动真空***将真空度升至10-3Pa,充入0.5atm的氩气。启动电源对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当原料全部熔化后摇动可升降测温机构手轮使测温杆接触金属液进行测温,并调整感应电源功率使熔炼温度达到1550℃。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距离定向凝固固液界面下端100mm处,使定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为265.55℃/cm。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至保温机构2,并启动冷却底座及可移动水冷环循环水。同时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的温度达到1550℃。原料精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使金属液从浇注孔流下经浇道9浇注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使冷却底座14以500mm/h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直到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全部拉出保温机构,即得到具有均匀柱状晶结构的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

Claims (4)

1.一种可控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其特征是由熔炼机构(1)、保温机构(2)和下拉机构(3)组成;熔炼机构(1)是由上部的炉盖(5)和可升降金属液测温机构(4)、内部的熔炼坩埚(7)和感应线圈(8)及浇注拔塞杆(6)、底部的浇道(9)构成;保温机构(2)是由模具(11)及模具外侧石墨电阻发热体(10)和发热体底部保温挡板(12)组成;下拉机构(3)是由模具(11)外侧可移动水冷环(13)及底部冷却底座(14)和控制电机(15)构成。
2.一种可控温度梯度定向凝固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定向凝固装置,通过调整可移动冷却环(13)与固液界面的相对位置,对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温度梯度进行控制,冷却环与固液界面在10-200mm能够调控,固液界面温度梯度在5-500℃/cm能够调控,定向凝固速度5-500mm/h;熔炼、定向凝固、热处理在一台设备上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温度梯度定向凝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
1)、将浇注拔塞杆(6)***熔炼坩埚(7)底部的浇注孔内,然后将具有目标成分的定向凝固原料装入熔炼机构(1)中的熔炼坩埚(7)内;
2)使装置内部处于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状态;
3)、启动电源对定向凝固原料进行熔炼;
4)、将可移动水冷环(13)调至设定位置,启动控制电机(15)将模具(11)升入保温机构;
5)、启动保温机构(2)内石墨电阻发热体(10)电源进行加热,使模具(11)温度达到原料熔点以上;
6)、熔炼完毕后提升浇注拔塞杆(6),使金属液经浇道(9)进入模具(11),启动控制电机(15),随着冷却底座(14)的向下移动进行定向凝固;
7)、当模具(11)全部拉出保温机构(2)后,将保温机构(2)的温度调至热处理温度,再将定向凝固材料上升至保温机构(2)内进行后续热处理,热处理后得到定向凝固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温度梯度定向凝固方法,其特征是该定向凝固方法适用于制备具有磁晶各向异性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钐钴系永磁材料及具有组织各向异性的高温合金或具有组织各向异性的钢铁材料。
CN2010101944375A 2010-05-28 2010-05-28 一种可控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42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44375A CN101844222B (zh) 2010-05-28 2010-05-28 一种可控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44375A CN101844222B (zh) 2010-05-28 2010-05-28 一种可控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4222A true CN101844222A (zh) 2010-09-29
CN101844222B CN101844222B (zh) 2012-05-23

Family

ID=42769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443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4222B (zh) 2010-05-28 2010-05-28 一种可控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4222B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9379A (zh) * 2010-10-26 2011-04-20 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环境伺服式洁净金属铸模
CN103031414A (zh) * 2012-12-28 2013-04-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定向凝固钕铁硼磁性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4357737A (zh) * 2014-11-14 2015-02-1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织构特征的NdFeB靶材制备方法
CN104611537A (zh) * 2014-12-31 2015-05-13 中南大学 一种盘形滚刀热处理装置
CN105772892A (zh) * 2016-03-24 2016-07-20 黄永敏 中频熔锡炉炉胆加热器
CN106734998A (zh) * 2016-12-31 2017-05-31 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 一种铌硅金属间化合物铸锭的真空铸造方法
CN106825459A (zh) * 2016-12-29 2017-06-13 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 一种TiAl金属间化合物锭的真空铸造装置
CN106825410A (zh) * 2017-01-16 2017-06-13 沈阳工业大学 制备定向镁合金的设备及方法
CN107385513A (zh) * 2017-09-06 2017-11-2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定向凝固炉用中心加热和中央冷却装置
CN107957193A (zh) * 2016-10-18 2018-04-24 福建省瑞奥麦特轻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连续制备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的自动控温型保温炉
CN109304471A (zh) * 2018-10-30 2019-02-05 湖南天际智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熔点金属的等离子雾化制粉设备
CN110523958A (zh) * 2019-09-10 2019-12-03 浙江大学 适合超重力定向凝固使用的坩埚装置
CN110788302A (zh) * 2019-09-10 2020-02-14 浙江大学 适合超重力定向凝固使用的气冷***
CN111299553A (zh) * 2020-04-10 2020-06-19 西北工业大学 多模式激发的深过冷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
CN112276046A (zh) * 2020-09-15 2021-01-29 安徽省一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铝生产用冷却装置
CN114178500A (zh) * 2021-10-19 2022-03-15 英特派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铂及铂铑热电偶丝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14622167A (zh) * 2022-03-17 2022-06-14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镍蒸发料的生产装置
CN114700481A (zh) * 2022-04-06 2022-07-05 苏州大学 一种细化铸锭组织和改善铸锭表面质量的装置及方法
CN114918403A (zh) * 2022-04-26 2022-08-19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调压精密铸造的热控装置和方法及铸造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36603Y (zh) * 2002-05-22 2003-02-19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双区加热真空感应单晶炉
CN1426864A (zh) * 2001-12-21 2003-07-02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定向凝固铸造的方法及设备
CN2794693Y (zh) * 2005-04-07 2006-07-12 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 一种电阻型加热保温装置
CN201346567Y (zh) * 2009-01-22 2009-11-1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钢管在线加速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864A (zh) * 2001-12-21 2003-07-02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定向凝固铸造的方法及设备
CN2536603Y (zh) * 2002-05-22 2003-02-19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双区加热真空感应单晶炉
CN2794693Y (zh) * 2005-04-07 2006-07-12 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 一种电阻型加热保温装置
CN201346567Y (zh) * 2009-01-22 2009-11-1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钢管在线加速冷却装置

Cited B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9379A (zh) * 2010-10-26 2011-04-20 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环境伺服式洁净金属铸模
CN102019379B (zh) * 2010-10-26 2012-08-08 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环境伺服式洁净金属铸模
CN103031414A (zh) * 2012-12-28 2013-04-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定向凝固钕铁硼磁性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3031414B (zh) * 2012-12-28 2014-03-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定向凝固钕铁硼磁性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4357737A (zh) * 2014-11-14 2015-02-1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织构特征的NdFeB靶材制备方法
CN104611537A (zh) * 2014-12-31 2015-05-13 中南大学 一种盘形滚刀热处理装置
CN105772892A (zh) * 2016-03-24 2016-07-20 黄永敏 中频熔锡炉炉胆加热器
CN107957193A (zh) * 2016-10-18 2018-04-24 福建省瑞奥麦特轻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连续制备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的自动控温型保温炉
CN106825459A (zh) * 2016-12-29 2017-06-13 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 一种TiAl金属间化合物锭的真空铸造装置
CN106734998A (zh) * 2016-12-31 2017-05-31 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 一种铌硅金属间化合物铸锭的真空铸造方法
CN106825410A (zh) * 2017-01-16 2017-06-13 沈阳工业大学 制备定向镁合金的设备及方法
CN107385513A (zh) * 2017-09-06 2017-11-2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定向凝固炉用中心加热和中央冷却装置
CN107385513B (zh) * 2017-09-06 2023-11-1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定向凝固炉用中心加热和中央冷却装置
CN109304471A (zh) * 2018-10-30 2019-02-05 湖南天际智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熔点金属的等离子雾化制粉设备
CN109304471B (zh) * 2018-10-30 2023-10-03 湖南天际智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熔点金属的等离子雾化制粉设备
CN110788302A (zh) * 2019-09-10 2020-02-14 浙江大学 适合超重力定向凝固使用的气冷***
WO2021047149A1 (zh) * 2019-09-10 2021-03-18 浙江大学 适合超重力定向凝固使用的坩埚装置
CN110523958A (zh) * 2019-09-10 2019-12-03 浙江大学 适合超重力定向凝固使用的坩埚装置
CN110788302B (zh) * 2019-09-10 2023-11-28 浙江大学 适合超重力定向凝固使用的气冷***
CN110523958B (zh) * 2019-09-10 2024-02-27 浙江大学 适合超重力定向凝固使用的坩埚装置
CN111299553B (zh) * 2020-04-10 2021-05-25 西北工业大学 多模式激发的深过冷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
CN111299553A (zh) * 2020-04-10 2020-06-19 西北工业大学 多模式激发的深过冷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
CN112276046A (zh) * 2020-09-15 2021-01-29 安徽省一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铝生产用冷却装置
CN114178500A (zh) * 2021-10-19 2022-03-15 英特派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铂及铂铑热电偶丝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14622167A (zh) * 2022-03-17 2022-06-14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镍蒸发料的生产装置
CN114622167B (zh) * 2022-03-17 2023-11-10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镍蒸发料的生产装置
CN114700481A (zh) * 2022-04-06 2022-07-05 苏州大学 一种细化铸锭组织和改善铸锭表面质量的装置及方法
CN114918403A (zh) * 2022-04-26 2022-08-19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调压精密铸造的热控装置和方法及铸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4222B (zh)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4222B (zh) 一种可控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
CN102205417B (zh) 一种快淬合金的制造方法及设备
CN102927815B (zh) 悬浮式冷坩埚连续熔铸与定向凝固装置
CN106807907B (zh) 低径向温度梯度的冷坩埚真空感应熔炼定向凝固装置
CN104934179A (zh) 强非晶形成能力的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96400B (zh) 一种大型复杂薄壁细晶铸件一体化成型方法和装置
CN106486227B (zh) 一种镧铈铁基永磁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6385A (zh) 一种具有交换偏置效应的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8769B (zh) 制造合金的装置
US4202400A (en)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furnace
CN112048605A (zh) 一种用于制备金属柱晶的定向退火装置及其方法
CN101620905B (zh) 取向金属软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8623A (zh) 利用强磁场细化晶粒的方法及其专用金属凝固铸造装置
CN111230078A (zh) 一种金属材料定向凝固方法
CN108611542A (zh) 一种块体Fe-B定向纳米软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862777B (zh) 在稳恒磁场下定向凝固控制晶体取向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09821B (zh) 一种提高Fe77Mo2P10C4B4Si3块体非晶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方法
US10145025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iC single crystal
CN103871707B (zh) 一种钴铁基巨磁阻抗软磁丝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069176B (zh) 一种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工艺
CN108504965A (zh) 具有明显自旋玻璃行为的铁基块体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0379B (zh) 一种提升非晶合金形成能力的方法
CN217844710U (zh) 一种具有电磁穿透以及磁悬浮能力的新型坩埚
CN204545418U (zh) 高真空快淬炉
CN102832001B (zh) 一种铁基复相磁性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