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2924B - 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及该旋转电机的驱动***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及该旋转电机的驱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2924B
CN101752924B CN2009101592937A CN200910159293A CN101752924B CN 101752924 B CN101752924 B CN 101752924B CN 2009101592937 A CN2009101592937 A CN 2009101592937A CN 200910159293 A CN200910159293 A CN 200910159293A CN 101752924 B CN101752924 B CN 1017529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phase
sections
phase coi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92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2924A (zh
Inventor
藤泽劝也
酒井俊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52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2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2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29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5/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 H02P25/1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or by the kind of wi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及该旋转电机的驱动***,避免槽数的增多,并实现大容量化、小型化、低惯性。在定子线圈(1)中,将多个3相线圈的UVW相的线圈分割为多个(这里为3个)部分线圈。U相线圈,其部分线圈设置在4个U相线圈区域(2U1~2U4),在这些区域中,在夹着2个齿(4)的槽间的位置各设置2个部分线圈,在相同位置的2个部分线圈,为不同的3相线圈中的部分线圈。例如,U相线圈区域(2U1)的槽(108-106)的位置上设置3相线圈中的U相线圈(UA)的部分线圈(UA1)和其它的3相线圈中的U相线圈(UB)的部分线圈(UB3),槽(104-106)的位置上设置有其他3相线圈中的U相线圈(UG)的部分线圈(UG2)和U相线圈(UB)的部分线圈(UB2)。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及该旋转电机的驱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相交流电动机等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线圈结构,尤其涉及为了实现大容量,由多个逆变器进行驱动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线圈结构及该旋转电机的驱动***。
背景技术
公知有使用伺服电动机等的逆变器电路进行驱动的旋转电机。在这种旋转电机中,逆变器电路以规定的位相关系对在电动机的定子设置的UVW的3相的各个的定子线圈供电,由此旋转驱动转子,但为了实现大容量化,提出如下所述的旋转电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使用多个逆变器电路,对上述每个逆变器电路设置UVW相的定子线圈,这些定子线圈分别被分割为多个线圈配置在电动机的定子。
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使用2组UVW相的定子线圈,分别记作线圈1、2,将线圈1、2分别分割为2个线圈,并且定子的交替设置有齿(teeth)和槽(slot)的48个槽的部分以机械角划分为每90°的范围,令各个范围按其排列顺序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象限,则在第一象限设置由线圈1分割的一方的线圈,在相对于该第一象限的第三象限设置由该线圈1分割的另一方的线圈,在第二象限设置由线圈2分割的一方的线圈,在相对于该第二象限的第四象限设置由该线圈2分割的另一方的线圈。
像这样,分割线圈1、2并配置在不同的范围(象限),由此能够提高旋转电机的容量,而且,通过线圈1、2在空间上不重叠地配置,由此能够防止这些线圈1、2之间的磁通的干涉。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2005-868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如上所述,在为了避免线圈间的磁通的干涉的线圈的空间的配置的方面,使用的并联回路数(UVW相的定子线圈的个数)与槽数、极数之间存在制约,一般地,若并联回路数增加,则相应地槽数也必须增加。
另一方面,为了经济性和应用机械的加速性能的提高而要实现旋转电机的小型化、低惯性化,优选使定子的内径减小,为此,必须缩小定子的槽或铁芯的齿的尺寸,当将它们的尺寸形成为低于规定尺寸时,存在制作变得困难在实际应用上不能采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及其旋转电机的驱动***,能够避免槽数的增大,而实现大容量、小型化、低惯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定子铁芯中设置有多个多相线圈的旋转电机中,该多相线圈的各相的线圈分别被分割为多个部分线圈,该多个部分线圈分别被配置在该定子铁芯的不同位置,并且,在该定子铁芯的配置该部分线圈的该位置上,配置不同的多个该多相线圈中的同相的该线圈的部分线圈。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配置所述部分线圈的所述位置上,在夹着所述定子铁芯的规定个数的齿的两个槽之间卷绕配置所述部分线圈。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以规定的间隔设定多个由配置所述部分线圈的多个所述位置构成的线圈区域,所述多相线圈的各相的线圈,通过其所述部分线圈被分开配置在不同的线圈区域中。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圈区域中包括配置不同相的线圈的所述部分线圈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由36个槽构成,多个所述多相线圈为8个3相线圈。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相线圈由3个部分线圈构成。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基于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驱动***,其特征在于:对多个多相线圈分别通过具有逆变器的伺服放大器进行驱动。
依据本发明,即使增加在定子铁芯设置的三相线圈数,由于在与定子铁芯相同位置设置同相的多个部分线圈,因此能够抑制定子铁芯中的槽数的增加,而且,将在定子铁芯的相同位置设置的同相的多个部分线圈作为不同的3相线圈的部分线圈,能够抑制不同的3相线圈间的相互干涉,能够可靠地进行各个线圈的控制,能够提供大容量槽数少的小型、低惯性的旋转电机。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基于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图2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驱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成图。
图3是表示图2中的3相线圈的一个具体例的回路图。
图4是表示图1中的UVW各相的U相线圈的部分线圈的位置的图。
图5是表示图1中的各U相线圈的部分线圈重叠的图。
图6是表示在图1中将U相线圈、V相线圈、W相线圈全部设置在定子铁芯的状态的图。
图7是放大表示图6的一部分的图。
图8是表示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对比例的图。
图9是说明图8中表示的定子线圈结构中的相互干涉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关于应用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一具体例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驱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成图,10A~10H为伺服放大器,20为旋转电机的定子,21A~21H为3相线圈,UA~UH为U相线圈,VA~VH为V相线圈,WA~WH为W相线圈。
在该图中,在旋转电机的定子20中,设置有多个由U相、V相和W相构成的3相的Y型连接的线圈(3相线圈),分别通过不同的伺服放大器被驱动。这里,作为一个例子,设置有8个3相线圈21A~21H
即,如图所示,从伺服10A对设置在定子20的由U相线圈UA、V相线圈VA和W相线圈WA构成的3相线圈21A供电,同样地从伺服10B对由U相线圈UB、V相线圈VB和W相线圈WB构成的3相线圈21B供电,同样地从伺服10C对由U相线圈UC、V相线圈VC和W相线圈WC构成的3相线圈21C供电,……同样地从伺服10H对由U相线圈UH、V相线圈VH和W相线圈WH构成的3相线圈21H供电。
图3是表示图2中的3相线圈21的一个具体例的图,UA1~UA3是U相线圈UA的部分线圈,VA1~VA3是V相线圈VA的部分线圈,WA1~WA3是W相线圈WA的部分线圈,对于与图2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
图2中的3相线圈21A~21H为,U相、V相、W相的线圈分别被分割为3个部分线圈,这里,以3相线圈21A为例,则如图3所示,U相线圈UA被分割为3个部分线圈UA1~UA3,V相线圈VA被分割为3个部分线圈VA1~VA3,W相线圈WA被分割为3个部分线圈WA1~WA3。关于其它的3相线圈21B~21H也同样。
以上的3相线圈21A~21H为设置在旋转电机的定子20的线圈,以下,对基于在这样的旋转电机的定子20设置有这样的3相线圈21A~21H时的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由图2所示的旋转电机的驱动***驱动的基于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为定子铁芯,2U1~2U4为U相线圈区域,3A~3H为连接线,4为齿,101~136为槽,在与图2、图3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在该图中,定子铁芯1形成圆筒状,在其内面侧在沿着其中心轴的方向延伸的36个槽101~136并沿着内周面排列。槽间的突出部为齿4。在这样的齿4缠绕有UVW各相的线圈,这里,对各3相线圈21A~21H的U相线圈UA~UH进行说明。
定子铁芯1的内周面,以相同大小并且以等间隔(90°的间隔)设定有4个U相线圈区域2U1~2U4,各个U相线圈区域2U1~2U4中,按照规定的规则,设置有U相线圈UA~UH各个的部分线圈,各个部分线圈跨越2个齿4缠绕,并且在该相同的2个齿4上缠绕有不同的2个3相线圈21中的U相线圈的部分线圈。并且,在各个U相线圈区域2U1~2U4中,设置2个U相线圈中的部分线圈(即,1个U相线圈由3个部分线圈构成,则3×2=6个部分线圈),因此,
(3相线圈中的部分线圈×3相线圈数)÷1U相线圈区域中的部分线圈数
(3×8)÷6=4
因此,设置4个U相线圈区域2U1~2U4
这里,将部分线圈的位置,以夹着该部分线圈缠绕的2个齿4的2侧的槽表示,该部分线圈的电流流入的端子以包含“×”印记的椭圆形状的标记表示,电流流出的端子以包含“○”印记的椭圆形状的标记表示。另外,从图面上正上方的位置开始依次配置槽101、102、……136而设置。作为一例,U相线圈UA的部分线圈UA1的位置参照电流的流动方向,是由槽108-106表示的位置,部分线圈UA1缠绕在槽108、106之间的2个齿,电流从槽108侧流入,从槽106侧流出。
因此,关于U相线圈UA进行观察,其部分线圈UA1位于槽108-106,该槽106侧的端子通过连接线3A与位于槽131-133的分割线UA2的槽131侧的端子连接,该分割线UA2的槽133侧的端子通过虚线所表示的连接线3A(其中,没有表示符号)与位于槽131-129的分割线UA3的槽131侧的端子连接。即,U相线圈UA的部分线圈UA1位于槽108-106,分割线UA2位于槽131-133,分割线UA3位于槽131-129,它们通过连接线3A依次被连接。
同样地,关于U相线圈UB进行观察,其部分线圈UB1位于槽113-111,该槽111侧的端子通过连接线3B与位于槽104-106的分割线UB2的槽104侧的端子连接,该分割线UB2的槽106侧的端子通过虚线所表示的连接线3B(其中,没有表示符号)与位于槽108-106的分割线UB3的槽108侧的端子连接。即,U相线圈UB的部分线圈UB1位于槽113-111,分割线UB2位于槽104-106,分割线UB3位于槽108-106,它们通过连接线3B依次被连接。
同样地,关于U相线圈UC进行观察,其部分线圈UC1存在于槽135-133,该槽133侧的端子通过连接线3C与位于槽122-124的分割线UC2的槽122侧的端子连接,该分割线UC2的槽124侧的端子通过虚线表示的连接线3C(但是,没有表示符号)与位于槽122-120的分割线UC3的槽122侧的端子连接。即,U相线圈UC的部分线圈UC1位于槽135-133,分割线UC2位于槽122-124,分割线UC3位于槽122-120,它们通过连接线3C依次被连接。
以下同样地,关于U相线圈UH进行观察,其部分线圈UH1位于槽117-115,该槽115侧的端子通过虚线所表示的连接线3H(但是,没有表示符号)与位于槽113-115的分割线UH2的槽113侧的端子连接,该分割线UH2的槽115侧的端子通过连接线3H与位于槽122-120的分割线UH3的槽122侧的端子连接。即,U相线圈UH的部分线圈UH1位于槽117-115,分割线UH2位于槽113-115,分割线UH3位于槽122-120,它们通过连接线3H依次被连接。
当构成这样的线圈结构时,在各U相线圈区域2U1~2U4中,在其中央部相隔1个槽的2个槽(即,U相线圈区域2U1中为,槽104、106;U相线圈区域2U2中为,槽113、115;U相线圈区域2U3中为,槽122、124;U相线圈区域2U4中为,槽131、133)中,存在4个部分线圈,在间隔1个区域的两侧的槽(即,在U相线圈区域2U1为,槽102、108;在U相线圈区域2U2为,槽111、117;在U相线圈区域2U3为,槽120、126;在U相线圈区域2U4为,槽129、135)中,存在4个部分线圈。
如图4所示,表示UVW各相的U相线圈UA~UH的各部分线圈的位置。这里,“第一列”为从U相线圈UA~UH的输入侧第一部分线圈UA1、UB1、UC1……UH1,“第二列”为第二部分线圈UA2、UB2、UC2……UH2,“第三列”为第三部分线圈UA3、UB3、UC3……UH3
另外,如图5所示,表示与各U相线圈UA~UH的部分线圈重叠的部分线圈。这里,重叠的部分线圈是指,位于相同槽位置,缠绕在相同齿上的2个线圈,图5表示对于各U相线圈UA~UH的每个部分线圈,与其重叠的部分线圈,“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与图5相同。
在图5中,对于U相线圈UA,其第一列,即,与部分线圈UA1重叠的部分线圈为U相线圈UB的第三列的部分线圈UB3,与第二列的部分线圈UA2重叠的部分线圈为U相线圈UD的第二列的部分线圈UD2,与第三列的部分线圈UA3重叠的部分线圈为U相线圈UF的第一列的部分线圈UF1,由此,在与U相线圈UA中,对于每个部分线圈UA1、UA2、UA3,与其重叠的U相线圈不同。
关于其他的U相线圈UB~UH也同样,与和各个部分线圈全都不同的U相线圈的部分线圈重叠。
这里,在相邻的位置上的线圈中流通的电流的方向为相互相反的方向。例如,在槽108-106中的部分线圈UA1、UB3中,以电流从槽108侧流入从槽106侧流出方式供给电流,在其相邻的槽106-104中的部分线圈UG2、UB2中,以电流从槽106的与槽108侧的相反侧的槽104侧流入,从槽106侧流出的方式供给电流。因此,在槽106、108之间的2个齿(齿对)中的磁通的方向和在槽104、106之间的2个齿(齿对)中的磁通的方向相反,在这两个齿对中形成磁路。这一情况在槽102-104和槽104-106之间也相同,在这些齿对之间形成磁路。
以上是U相线圈区域2U1中的情况,对于U相线圈区域2U2,槽113、115之间的齿对和槽111、113之间的齿对、槽115、117之间的齿对之间形成磁路,并且,在U相线圈区域2U3、2U4中也形成同样的磁路。
以上,是U相线圈UA~UH中的情况,关于V相线圈VA~VH、W相线圈WA~WH也是相同的。
图6是表示U相线圈UA~UH、V相线圈VA~VH、W相线圈WA~WH全部被设置在定子铁芯1上的状态的图,2V1、2V2、2V3、2V4为V相线圈区域,2W1、2W2、2W3、2W4为W相线圈区域,在与图1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而且,省略V相线圈区域V2~V4、W相线圈区域W2~W4
另外,图7为放大表示图6的槽134-136、101-103的部分的图。
在该图中,将全部的3相线圈21A~21H的部分线圈配置在固定铁芯1上时,如上所述,U相线圈UA的情况下,由于配置在各U相线圈区域的槽中的部分线圈的最大个数为4,因此在这里,以在每个槽中各配置4个部分线圈的方式,配置部分线圈。由此,由于3相线圈21A~21H的总部分线圈数为3×3×8=72个,每一个部分线圈使用2个槽,因此定子铁芯1中的槽数为72×2÷4个=36个槽。
V相线圈区域2V1~2V4和W相线圈区域2W1~2W4也与U相线圈区域2U1、2U2、2U3、2U4同样地配置部分线圈,但是由于这些U相线圈区域2U1、2U2、2U3、2U4以90°(36个槽÷4=9个槽)间隔配置,因此V相线圈区域2V1、2V2、2V3、2V4,与U相线圈区域2U1、2U2、2U3、2U4相比,偏移9个槽÷3=3个槽配置,W相线圈区域2W1、2W2、2W3、2W4,与V相线圈区域2V1、2V2、2V3、2V4相比,偏移3个槽(因此,与U相线圈区域2U1、2U2、2U3、2U4相比偏移6个槽)配置。
这里,在图6中,如果U相线圈区域2U1位于槽102~108的范围内,则V相线圈区域2V1位于槽105-111的范围内,W相线圈区域2W1位于槽108-114的范围内。并且,接着该V相线圈区域2V1,U相线圈区域2U2位于槽111-117的范围,以下同样地,相继为V相线圈区域2V2、W相线圈区域2W2、U相线圈区域2U3、……
在该情况下,U相线圈区域每3个槽与V相线圈区域和W相线圈区域重叠,V相线圈区域每3个槽与U相线圈区域和W相线圈区域重叠,W相线圈区域每3个槽与V相线圈区域和U相线圈区域重叠,如上所述,部分线圈跨越2个齿而被缠绕,因为这2个齿之间的槽没有被该部分线圈缠绕,而且因为在各线圈区域的两端部的槽,仅有2个部分线圈的缠绕,所以在全部的槽中存在4个部分线圈的缠绕。因此,全部的3相线圈21A~21H的全部的相的部分线圈,被均等地分配配置在定子铁芯1的内面。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同一定子铁芯1,设置有分别由各个伺服放大器驱动的8个3相线圈21A~21H,因此,能够提供大容量的旋转电机,将这些3相线圈21A~21H的各相的线圈分割为3个部分线圈,并将这些3相线圈21A~21H的相同相的部分线圈分配到所设定的4个线圈区域(U相线圈区域2U1~2U4、V相线圈区域2V1~2V4、W相线圈区域2W1~2W4)中,由于在各个线圈区域中,将不同的2个3相线圈的同相的部分线圈重叠配置在相同位置,因此能够减少定子铁芯1中的全体的槽数,所以不需格外缩小槽和齿的尺寸,定子铁芯1因而能够实现旋转电机的小型化。
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旋转电机中构成为,使用2个3相线圈,将这些3相线圈的各相的线圈分割为2个部分线圈,在该情况下,使用48个槽的定子铁芯,并且增加3相线圈的个数或部分线圈的个数实现旋转电机的大容量化时,需要大幅增加槽数,难以小型化,如先前所述,不得不缩小槽或齿的尺寸,必然对旋转电机的大容量化构成大幅制约。该实施方式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另外,各3相线圈21A~21H的各相的线圈,在各个线圈区域每一个部分线圈与其它的3相线圈的相同相的线圈的部分线圈配置在相同位置而重叠(例如,在图1的U相线圈区域2U1中,3相线圈21A的U相线圈UA的部分线圈UA1,与其它的3相线圈21B的U相线圈UB的部分线圈UB3,在槽108-106中重叠),如图5所示,相同相的线圈的3个部分线圈(第一~第三列),在不同的线圈区域中与不同的3相线圈的相同相的线圈的部分线圈重叠,所以在不同的3相线圈的相同相的线圈之间虽然存在相互干涉,但是该相互干涉与相线圈全体的1/3的部分线圈相比,每1/3被不同的3相线圈的相同相的线圈分散。
换言之,例如,在图5中,观察3相线圈21A的U相线圈UA,该U相线圈UA因其它的3相线圈的U相线圈而受到相互干涉,不产生该相互干涉的线圈为,3相线圈21B的U相线圈UB的部分线圈UB3、3相线圈21D的U相线圈UD的部分线圈UD2、和3相线圈21F的U相线圈UF的部分线圈UF1
因而,当驱动这些3相线圈21A~21H的U相线圈UA~UH使它们中流通电流时,3相线圈21B、21D、21F的U相线圈UB、UD、UF产生磁通,其通过其它的3相线圈的U相线圈,由此,在这些U相线圈中感生电压而相互干涉,观察U相线圈UA时,在其部分线圈UA1中,通过与其重叠的部分线圈UB3,感生重叠U相线圈UB全体时的1/3的电压,在其部分线圈UA2,通过与其重叠的部分线圈UD2,感生重叠U相线圈UD全体时的1/3的电压,在其部分线圈UA3,通过与其重叠的部分线圈UF1,感生重叠U相线圈UF全体时的1/3的电压。
如上所述,通过重叠不同的3相线圈的相同相的线圈的部分线圈,在这些相的线圈之间产生相互干涉,但是来自其它的线圈的相互干涉被降低到1/3。并且,即使是相同相的线圈,由于它们由不同的伺服放大器被驱动,所以不同的3相线圈中的相同相的线圈的驱动电流其上升并不完全一致,上升的时刻会产生一些偏差。因此,作为相互干涉由3个其它的3相线圈的相同相的线圈的部分线圈感生的电压的上升时刻也不一致。因此,被降低到1/3的感生电压作为相互干涉并作用,由此,来自其它的线圈的相互干涉也被降低。
图8表示关于像这样的相互干涉的对比例,与图1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
在该图中,该对比例是构成图2、图3中表示的结构,是表示各3相线圈21A~21H的U相线圈UA~UH的配线结构,在各U相线圈区域2U1~2U4分别被配置有不同的3相线圈的2个U相线圈。即,观察U相线圈区域2U1,在槽108-106设置U相线圈UA的部分线圈UA1和U相线圈UB的部分线圈UB1,在槽104-106设置U相线圈UA的部分线圈UA2和U相线圈UB的部分线圈UB2,在槽104-102设置U相线圈UA的部分线圈UA3和U相线圈UB的部分线圈UB3。像这样,U相线圈UA和U相线圈UB的部分线圈全部重叠(被设置在相同位置)。关于其它的U相线圈区域2U2~2U4也同样,在U相线圈区域2U2,U相线圈UC的部分线圈UC1~UC3与U相线圈UD的部分线圈UD1~UD3重叠,在U相线圈区域2U3中,U相线圈UE的部分线圈UE1~UE3与U相线圈UF的部分线圈UF1~UF3重叠,在U相线圈区域2U4中,U相线圈UG的部分线圈UG1~UG3与U相线圈UH的部分线圈UH1~UH3重叠。
关于V相线圈区域、W相线圈区域也同样,这些UVW相的线圈区域的位置关系也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
在这样的线圈结构中,由于UVW相的线圈区域的位置关系,在各线圈区域中的部分线圈的配置关系,与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因而定子铁芯1中的槽数、齿数也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为36个,尽管使用大量的3相线圈,但是能够实现旋转电机的小型化,但是相同相的2个相线圈的全部的部分线圈重叠配置在定子铁芯1的相同位置,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涉变大。
图9是用于说明上述相互干涉的图,30~33为杂散电感,UAB为等效的结合线圈,对于与上述附图的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省略重复说明。此外,这里,关于图8中的U相线圈区域2U1进行说明。
图9(a)是表示在该U相线圈区域2U1中设置的U相线圈UA、UB的驱动部,从伺服放大器10A,经具有杂散电感30、31的配线,在U相线圈区域2U1中的U相线圈UA中流通电流。通过该电流在U相线圈UA中产生的磁通通过与U相线圈UA重叠配置的U相线圈UB,由此在该U相线圈UB中诱发电压,因而在U相线圈UA、UB中产生相互干涉。
这里,如图9(b)所示,将这时在U相线圈UA中的电压记为A,令基于磁通的U相线圈UA和U相线圈UB的耦合系数为k,在U相线圈UB中感生的电压a为,a=kA。并且,当耦合系数k近似为1时,
Figure G2009101592937D00111
Figure G2009101592937D00112
而且,如图9(b)所示,在U相线圈UB中感生与电压A大致相等的电压a。此外,在此,为了明示各个电压,使在时间轴(横轴)方向具有宽度而表示,在U相线圈UB被感生的电压a,是当在U相线圈UA开始流通电流的磁通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电压。
图9(c)是表示当像这样对U相线圈UA供给电流时的、关于U相线圈UA、U相线圈UB的等效电路,U相线圈UA、UB通过一个结合线圈UAB而等效地进行表示。由此,当通过伺服放大器10A驱动时,与该驱动电压相等的电压作为对另一方的伺服放大器10B的干扰被施加,该干扰是该伺服放大器10B能够控制的界限的电压,伺服放大器10B变得不能控制。这一状况在由伺服放大器10B驱动U相线圈UB的情况下也同样,伺服放大器10A变得不能够控制。
相对于此,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分割U相线圈UA的每个部分线圈UA1、UA2、UA3,而且在分割U相线圈UB的每个部分线圈UB1、UB2、UB3,重叠的部分线圈为不同的U相线圈的部分线圈,并且,在不同的U相线圈,电流的上升时刻有一些偏差,所以作为在U相线圈UB的各个部分线圈被感生的干扰的电压,其振幅为重叠上述U相线圈全体的情况下的1/3,而且,由于这些被感生的电压的发生时刻有一些偏差,而它们不被相加,所以基于相互干涉的干扰被降低为1/3。因此,基于相互干涉的伺服放大器的干扰被大幅降低,各个伺服放大器的控制能够正常地进行。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8个3相线圈,将3相线圈的各个的相线圈分割为3个部分线圈,但是这只是一个示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多个多相线圈,将这些多相线圈中的各个的相线圈分割为适当个数的部分线圈。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相中形成4个线圈区域,但是并不限定与此,配置在定子铁芯的相同位置的相同相的线圈的部分线圈的个数也并不局限于上述的2个。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需要大容量化、且小型化、低惯性的全部的旋转电机。

Claims (9)

1.一种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定子铁芯中设置有多个多相线圈的旋转电机中,
该多相线圈的各相的线圈分别被分割为多个部分线圈,该多个部分线圈以互不重叠的方式分别被配置在该定子铁芯的不同位置,
并且,在该定子铁芯的配置该部分线圈的该位置上,配置不同的多个该多相线圈中的同相的该线圈的部分线圈,所配置的该部分线圈为不同的同相线圈的部分线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配置所述部分线圈的所述位置上,在夹着所述定子铁芯的规定个数的齿的两个槽之间卷绕配置所述部分线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
以规定的间隔设定多个由配置所述部分线圈的多个所述位置构成的线圈区域,
所述多相线圈的各相的线圈,通过其所述部分线圈被分开配置在不同的线圈区域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
以规定的间隔设定多个由配置所述部分线圈的多个所述位置构成的线圈区域,
所述多相线圈的各相的线圈,通过其所述部分线圈被分开配置在不同的线圈区域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圈区域中包括配置不同相的线圈的所述部分线圈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圈区域中包括配置不同相的线圈的所述部分线圈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铁芯由36个槽构成,多个所述多相线圈为8个3相线圈。
8.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相线圈由3个所述部分线圈构成。
9.一种旋转电机的驱动***,其特征在于:
对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多个多相线圈,分别通过具有逆变器的伺服放大器进行驱动。
CN2009101592937A 2008-11-28 2009-08-14 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及该旋转电机的驱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29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04159A JP2010130821A (ja) 2008-11-28 2008-11-28 回転電機の巻線構造及びその回転電機の駆動システム
JP2008-304159 2008-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2924A CN101752924A (zh) 2010-06-23
CN101752924B true CN101752924B (zh) 2013-03-27

Family

ID=42222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929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2924B (zh) 2008-11-28 2009-08-14 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及该旋转电机的驱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83830B2 (zh)
JP (1) JP2010130821A (zh)
CN (1) CN1017529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90093B2 (ja) * 2010-07-26 2013-04-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超電導コイ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超電導回転機
JP5620806B2 (ja) * 2010-12-22 2014-11-05 オークマ株式会社 電動機
JP5541585B2 (ja) * 2010-12-28 2014-07-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WO2013080377A1 (ja) * 2011-12-02 2013-06-06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装置
KR101339410B1 (ko) * 2011-12-02 2013-1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기기계의 고정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동기, 전동기를 구비한 전기차량
TWI506924B (zh) * 2014-03-03 2015-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機定子及其繞線結構
JP6488923B2 (ja) * 2015-07-07 2019-03-2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6682956B2 (ja) * 2016-03-30 2020-04-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モータ装置、およびモータ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5626A (zh) * 2004-07-12 2006-01-2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车辆用驱动发电***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75716A (en) * 1950-09-12 1951-11-2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Two-speed polyphas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NL224631A (zh) * 1974-02-25
DE2921114A1 (de) * 1979-05-25 1980-12-04 Bosch Gmbh Robert Wickelverfahren fuer einen elektrischen generator und danach hergestellter drehstromgenerator
DE3008212C2 (de) * 1980-03-04 1985-06-27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tatorwicklungen für Dreiphasen-Drehstromgeneratoren
CA1167147A (en) * 1981-09-02 1984-05-08 Thomas M. Jahns Marine drive system
JPS60128852A (ja) * 1983-12-12 1985-07-09 Toshiba Corp 2重3相無整流子電動機
JPS62122442U (zh) * 1986-01-28 1987-08-04
DE4124275A1 (de) * 1991-07-22 1993-01-28 Siemens Ag Ueber einen umrichter gespeister, drehzahlregelbarer mehrphasiger motor
JPH1042589A (ja) * 1996-07-25 1998-02-13 Sanyo Denki Co Ltd 多重巻き誘導電動機の制御装置
JP2001028893A (ja) * 1999-07-12 2001-01-30 Fanuc Ltd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2001169519A (ja) 1999-12-03 2001-06-22 Hitachi Ltd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3621635B2 (ja) * 2000-08-10 2005-0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US6759780B2 (en) * 2001-05-08 2004-07-0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Fractional-slot winding motor
JP2004297881A (ja) * 2003-03-26 2004-10-21 Nissan Motor Co Ltd 電動機駆動システム
JP4476585B2 (ja) 2003-09-05 2010-06-09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2yモータの固定子構造
JP2006174606A (ja) * 2004-12-16 2006-06-29 Hitachi Ltd 車両用回転電機システム
JP4665595B2 (ja) * 2005-04-28 2011-04-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巻線構造
JP4842711B2 (ja) * 2006-06-02 2011-12-21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多相電動機
JP2008283809A (ja) * 2007-05-11 2008-11-20 Nissan Motor Co Ltd 電動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5626A (zh) * 2004-07-12 2006-01-2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车辆用驱动发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83830B2 (en) 2012-10-09
US20100133944A1 (en) 2010-06-03
CN101752924A (zh) 2010-06-23
JP2010130821A (ja) 201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2924B (zh) 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及该旋转电机的驱动***
US7408281B2 (en) Stator and brushless motor
CN102263468B (zh) 具有改进磁阻的旋转电机
CN102035272B (zh) 多相电机
US8299674B2 (en)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drivable with a single three-phase inverter
CN105009415B (zh) 多重多相绕组交流电动机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JP6140035B2 (ja) 三相電磁モータ
US20180269741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CN103390985B (zh) 无刷电机和无刷电机的制造方法
US9172281B2 (en) Motor
CN101268601A (zh) 驱动电机
JP2003009486A (ja) 可変速電動機
US10236732B2 (en) Inductor type rotary motor
CN102160267B (zh) 永磁型步进电动机
CN104242495A (zh) 电机定子及具有该电机定子的电机
TW201438378A (zh) 旋轉電動機
CN105164897A (zh) 永磁铁电动机
WO2014097432A1 (ja) モータシステム、モータおよび駆動回路
JP5329196B2 (ja) ステータ及びその巻線方法
JP4476585B2 (ja) 2yモータの固定子構造
JP2004289919A (ja) 永久磁石モータ
JP5822947B2 (ja) 回転電機
JP5947744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および、回転電機
WO2021193462A1 (ja) モータ
JP2004248448A (ja) 3相電機子巻線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