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9593A - 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9593A
CN101749593A CN200910112959A CN200910112959A CN101749593A CN 101749593 A CN101749593 A CN 101749593A CN 200910112959 A CN200910112959 A CN 200910112959A CN 200910112959 A CN200910112959 A CN 200910112959A CN 101749593 A CN101749593 A CN 101749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backlight
light guide
guide sheet
bonding
ref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12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9593B (zh
Inventor
许清秀
林金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PT DISPLAY TECHNOLOGY (SHENZHEN)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ua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ua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ua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11295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95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9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9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9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95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指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反射片、一导光片、一发光组件以及多个第一黏合材料。反射片具有一反射面,而导光片配置于反射面上。发光组件配置于反射面上,并位于导光片旁。这些第一黏合材料配置于反射面与导光片之间,并黏合反射面、导光片以及发光组件。本发明采用黏合材料,因此背光模组的多个组件可通过黏合的方式而装设在反射片上。因此,本发明可取消胶框的装设,以省去制作胶框的成本,同时缩小背光模组的体积。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源模组(light source module),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组(back light module)。
【背景技术】
随着光电产业的蓬勃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已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电器产品中,而液晶显示器的画面需要由背光模组所提供的面光源才能得以显现。因此,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
图1A是现有技术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而图1B是图1A中线I-I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A与图1B,传统的背光模组100包括一胶框(plasticmold)110、一导光板120、一反射板130、一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FluorescentLamp,CCFL)140以及多片光学膜片150。导光板120、冷阴极荧光灯管140与这些光学膜片150皆装设于胶框110内,而反射板130是通过双面胶(图1A与图1B皆未图示)而黏合于胶框110的下平面112。
导光板120的厚度T1通常在0.5厘米以上,且导光板120的质地较硬,不易弯曲。胶框110具有多个凸缘(flange)114,而导光板120配置于这些凸缘114上。由于导光板120的质地较硬,因此导光板120可以稳定地置放在这些凸缘114上,而不易从下平面112掉落。
当导光板120装设于胶框110内,并置放在这些凸缘114上时,质地较硬的导光板120因受到凸缘114的支撑,而可以承载这些光学膜片150。如此,这些光学膜片150能堆栈在导光板120上,而光学膜片150与导光板120得以装设在胶框110的凸缘114上。
在目前的光电产业中,背光模组100的组装方法通常是采用人工组装的方式来进行。详细而言,在组装背光模组100的过程中,装设导光板120、冷阴极荧光灯管140与这些光学膜片150于胶框110内的方法,以及黏合反射板130于下平面112的方法都是由联机操作人员以徒手组装的方式来执行,而不是采用自动生产化的机械组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能提供面光源,可利用机械贴合的方法来进行自动化的组装。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一反射片,具有一反射面;
一导光片,配置于所述反射面上;
一发光组件,配置于所述反射面上,并位于所述导光片旁;以及
多个第一黏合材料,配置于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导光片之间,并黏合所述反射面、所述导光片以及所述发光组件。
其中所述导光片的厚度介于0.02厘米至0.5厘米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黏合材料局部覆盖所述反射面。
其中至少一第一黏合材料为一双面胶或一黏着剂。
其中所述黏着剂为一紫外光固化胶或一热固化胶。
还包括一配置于所述发光组件上的平坦层。
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具有一上表面与一相对上表面的下表面,所述平坦层覆盖所述上表面,其中至少一第一黏合材料黏合于所述下表面。
其中所述平坦层为一双面胶或一黏着剂。
其中所述黏着剂为一紫外光固化胶或一热固化胶。
还包括一对传送条,其中所述反射片连接于所述传送条之间,且所述传送条与所述反射片之间存有一切割线。
其中所述传送条具有多个定位孔,而所述定位孔分别沿着所述切割线排列。
其中所述反射片为一白色塑料片或一金属片。
其中所述反射片包括一基板以及一配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导光片与所述基板之间。
还包括一反射材料,所述导光片具有一出光面、一相对该出光面的底面以及一连接于该出光面与该底面之间的侧面,其中所述第一黏合材料黏合于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底面之间,而所述反射材料覆盖所述侧面。
其中所述侧面包括一入光面,所述评发光组件配置于该入光面旁,而所述反射材料未覆盖所述入光面。
其中所述反射材料为硅胶材料、反光胶带或聚碳酸酯材料。
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一线路板以及至少一组装于该线路板的发光二极管。
还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与至少一第二黏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二黏合材料黏合于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导光片之间,而所述导光片位于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反射片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黏合材料为一双面胶或一黏着剂。
其中所述黏着剂为一紫外光固化胶或一热固化胶。
还包括至少一第三黏合材料与多个所述光学膜片,而所述第三黏合材料黏合于所述光学膜片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黏合材料为一双面胶或一黏着剂。
其中所述黏着剂为一紫外光固化胶或一热固化胶。
还包括一遮光层,其中所述导光片配置于所述遮光层与所述反射片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因采用黏合材料(例如第一黏合材料),因此背光模组的多个组件(例如导光片与发光组件等)可通过黏合的方式而装设在反射片上。如此,本发明可取消胶框的装设,以省去制作胶框的成本,同时缩小背光模组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技术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1B是图1A中线I-I的剖面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线J-J的剖面示意图。
图2C是图2A中反射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4B是图4A中线K-K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而图2B是图2A中线J-J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2A与图2B,背光模组200不仅可以装设在液晶显示器中,以提供液晶显示器所需要的面光源,而且背光模组200也可以装设在发光的广告牌中,并作为此广告牌的光源。因此,背光模组200不仅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技术领域,也可应用于发光的广告牌等照明器具的技术领域。
背光模组200包括一反射片210、一导光片220、一发光组件230以及多个第一黏合材料242、244。反射片210具有一反射面212,而导光片220、发光组件230与这些第一黏合材料242、244皆配置于反射面212上。
这些第一黏合材料242、244配置于反射面212与导光片220之间,并黏合反射面212、导光片220以及发光组件230。详细而言,第一黏合材料242黏合于反射面212与发光组件230之间,而这些第一黏合材料244黏合于反射面212与导光片220之间,因此导光片220与发光组件230是利用第一黏合材料242、244而黏合于反射面212。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黏合材料242、244局部覆盖反射面212,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这些第一黏合材料242、244可以全面性覆盖反射面212。另外,第一黏合材料242、244可以是双面胶或黏着剂,其中黏着剂可以是容易流动的液态胶水,或是黏稠而不易流动的膏状胶材。此外,上述黏着剂可以是紫外光固化胶或热固化胶。
这些第一黏合材料242、244的材料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或不尽相同。举例而言,第一黏合材料242、244皆可以是双面胶或相同材料的黏着剂;或者,第一黏合材料242为双面胶,而这些第一黏合材料244为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的黏着剂,例如这些第一黏合材料244都是紫外光固化胶;或者,其中一第一黏合材料244为紫外光固化胶,而另一第一黏合材料244为热固化胶。
导光片220具有一出光面222、一底面224以及一侧面226。底面224相对于出光面222,而侧面226连接于出光面222与底面224之间,并包括一入光面226a,其中第一黏合材料242、244黏合于反射面212与底面224之间。发光组件230位于导光片220旁,并配置于入光面226a旁,且发光组件230能朝向导光片220的入光面226a发光。
当发光组件230所发出的多条光线从入光面226a进入至导光片220内时,这些在导光片220内的光线受到反射及散射的影响,大部分的光线会从出光面222发射。也就是说,导光片220基本上能将发光组件230所发出的光线导引至出光面222发射。
导光片220可以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又称压克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聚酰亚胺(Polyimide,PI)等高分子材料所制成。导光片220的厚度T2可在0.5厘米以上,即导光片220可以是习知的导光板(例如图1B所示的导光板120)。另外,导光片220的厚度T2也可介于0.02厘米至0.5厘米之间,而导光片220可以是质地柔软且易弯曲的光学膜片。
背光模组200可以更包括多片光学膜片250、一个或多个第二黏合材料260,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三黏合材料270。这些光学膜片250可分别是增光片(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与扩散片(diffuser),而增光片与扩散片二者相对于导光片220的位置顺序并不限制,例如是增光片配置于导光片220与扩散片之间,或者是扩散片配置于导光片220与增光片之间。
这些第二黏合材料260黏合于其中一片光学膜片250与导光片220之间,而这些第三黏合材料270黏合于这些光学膜片250之间,其中导光片220位于这些光学膜片250与反射片210之间。第二黏合材料260与第三黏合材料270二者的材料可与第一黏合材料242、244的材料相同。也就是说,第二黏合材料260与第三黏合材料270二者为双面胶或黏着剂,而此黏着剂可为紫外光固化胶或热固化胶。
须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背光模组200不包括这些光学膜片250。详细而言,这些光学膜片250与导光片220可以整合成一体。也就是说,导光片220不仅具有导引光线的功能,同时还能使光线均匀从出光面222发射,让背光模组200得以提供亮度均匀分布的面光源。因此,背光模组200更可以不需要用来黏合光学膜片250的第二黏合材料260与第三黏合材料270。
其次,所有的光学膜片250可以整合成一体,例如增光片与扩散片二者可以整合成一片光学膜片250,因此背光模组200可以仅包括一片光学膜片250。也就是说,背光模组200所包括的光学膜片250的数量可以只有一片,因此背光模组200可以不需要用来将这些光学膜片250黏合在一起的第三黏合材料270。
发光组件230具有一上表面230a与一相对上表面230a的下表面230b,而第一黏合材料242黏合于下表面230b。发光组件230包括一线路板232与至少一组装于线路板232的发光二极管234,而发光二极管234凸出于线路板232的表面。线路板232可以是软性线路板(flexible circuit board),并可以具有一端子232a,其中端子232a能连接外部电源,让发光二极管234得以发光。
背光模组200还可以包括一平坦层280。平坦层280配置于发光组件230上,并覆盖上表面230a。由于发光二极管234凸出于线路板232的表面,因此上表面230a为凹凸不平的表面。平坦层280全面性覆盖在上表面230a,以填平上表面230a的凹陷处,让背光模组200在外观上呈现较为平整的表面。此外,平坦层280的材料可以与第一黏合材料242、244的材料相同,所以平坦层280可为双面胶或黏着剂,而此黏着剂可以是紫外光固化胶或热固化胶。
背光模组200还可以包括一遮光层290,其中导光片220配置于遮光层290与反射片210之间。详细而言,遮光层290可配置于平坦层280与这些光学膜片250上,并可全面性覆盖平坦层280以及局部覆盖其中一片光学膜片250,其中遮光层290具有一暴露光学膜片250的开口292。
遮光层290可以是黑矩阵胶带(black matrix tap),其例如是一种双面胶,而此双面胶的相对二表面的颜色分别是黑色与白色,其中黑色的表面裸露于背光模组200的外表面,而白色的表面则黏合于光学膜片250与平坦层280,以反射背光模组200内的部分光线,进而减少漏光的情形。
反射片210可为单层结构(single layer structure),如图2B所示,并且可以是一片白色塑料片或一片金属片,其中反射片210能反射从底面224发出的光线。白色塑料片例如是掺有树脂材料或白色颜料的高分子基板,而此高分子基板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PET)或聚酰亚胺(PI)等高分子材料所制成。
图2C是图2A中反射片的俯视示意图。请参阅图2A与图2C,在背光模组200的组装过程中,背光模组200还可以包括一对传送条S1,而反射片210连接于这些传送条S1之间。各个传送条S1具有多个定位孔H1,且各个传送条S1与反射片210之间可以存有一切割线C1。
承上述,这些定位孔H1分别沿着这些切割线C1排列,如图2A与图2C所示。切割线C1例如是刻痕或沟槽。通过这些切割线C1,这些传送条S1可以容易地用手撕除。如此,这些传送条S1得以容易自反射片210移除。
各个传送条S1的定位孔H1能与一齿轮(未绘示)啮合。当齿轮转动时,传送条S1会移动,进而带动反射片210移动,而通过控制齿轮旋转的圈数,反射片210更可以移动到预定位置,以利于进行背光模组200的组装。
详细而言,导光片220、发光组件230、这些光学膜片250、平坦层280以及遮光层290都是通过黏合的方式而装设在反射片210上,进而完成背光模组200的组装。因此,背光模组200可利用机械贴合的方法来进行自动化的组装,进而能大量生产,其中上述机械贴合的方法可以采用现今胶带加工厂的贴合机台来进行。
其次,由于反射片210可透过控制齿轮旋转的圈数而移动到预定位置,因此背光模组200可利用具有卷带功能的贴合机台来进行组装,而这些传送条S1不仅具有传输反射片210的功能,同时更具有定位与对准的功能,让贴合机台能将导光片220、发光组件230、光学膜片250、平坦层280以及遮光层290可以黏合在正确的位置上。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00与前述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00相似,二者的差异仅在于: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00包括一反射片310,其与前述实施例的反射片210二者结构并不相同。
前述实施例的反射片210为单层结构(请参考图2B),而本实施例的反射片310则为多层结构。详细而言,反射片310包括一基板312以及一配置于基板312上的反射层314,其中反射层314位于导光片220与基板312之间,并具有一反射面314a,而第一黏合材料242、244黏合于反射面314a。
承上述,基板312可以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PET)或聚酰亚胺(PI)等高分子材料所制成,而反射层314可以是金属层或白色颜料层。当反射层314为金属层时,反射层314可以是透过溅镀、金属喷涂或贴合金属片等方法来形成。此外,反射片310的功能与前述实施例的反射片210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图4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而图4B是图4A中线K-K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4A与图4B,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400与前述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00相似,二者的主要差异仅在于:背光模组200包括一对传送条S1(请参考图2A),而背光模组400不仅不包括任何传送条S1,而且还包括一反射材料420。
详细而言,背光模组400包括导光片210、多片光学膜片250、反射片410与反射材料420,而反射材料420覆盖导光片220的侧面226,并可以更覆盖这些光学膜片250的侧面252。反射材料420具有反射光线的功能,因此反射材料420能反射背光模组200内的部分光线,以减少漏光的情形。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反射材料420可以是硅胶材料、反光胶带或聚碳酸酯(PC)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背光模组400所包括的反射片410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的反射片210(请参考图2B)或是反射片310(请参考图3)。也就是说,反射片410可以是白色塑料片或金属片,或者反射片410也可包括基板以及配置于基板上的反射层。
综上所述,利用黏合材料(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黏合材料),背光模组的多个组件(例如导光片与发光组件等)可通过黏合的方式而装设在反射片上。因此,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不需要采用胶框,即能完成导光片、反射片与发光组件等组件的组装。由此可知,本发明可取消胶框的装设,以省去制作胶框的成本,同时缩小背光模组的体积。
其次,由于背光模组的多个组件可通过黏合的方式而装设在反射片上,因此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可利用机械贴合的方法来进行自动化的组装。相较于现有技术以人工组装背光模组的方式,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具有能快速完成组装与大量生产的优势。
此外,由于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需要采用胶框来装设导光板与多片光学膜片,而导光板又必须稳定地置放在胶框的凸缘上,才能承载光学膜片,因此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必须采用厚度在0.5厘米以上,且质地较硬的导光板,而无法采用厚度介于0.02厘米至0.5厘米之间,且质地柔软又易弯曲的光学膜片来作为导光板。否则,会因为导光板过于柔软而容易自胶框滑落,难以装设于胶框中。
然而,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可通过黏合的方式来完成组装,而且更可以利用机械贴合的方法来进行组装,因此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不仅能装设厚度在0.5厘米以上,且质地较硬的导光板,同时也能装设厚度介于0.02厘米至0.5厘米之间,且质地柔软易弯曲的导光片。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可具有体积小、厚度薄的特征,以满足现今手机与笔记型计算机等电子装置朝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本领域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更动与润饰的等效替换,仍为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反射片,具有一反射面;
一导光片,配置于所述反射面上;
一发光组件,配置于所述反射面上,并位于所述导光片旁;以及
多个第一黏合材料,配置于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导光片之间,并黏合所述反射面、所述导光片以及所述发光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光片的厚度介于0.02厘米至0.5厘米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黏合材料局部覆盖所述反射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第一黏合材料为一双面胶或一黏着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黏着剂为一紫外光固化胶或一热固化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配置于所述发光组件上的平坦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具有一上表面与一相对上表面的下表面,所述平坦层覆盖所述上表面,其中至少一第一黏合材料黏合于所述下表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平坦层为一双面胶或一黏着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黏着剂为一紫外光固化胶或一热固化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传送条,其中所述反射片连接于所述传送条之间,且所述传送条与所述反射片之间存有一切割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传送条具有多个定位孔,而所述定位孔分别沿着所述切割线排列。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反射片为一白色塑料片或一金属片。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反射片包括一基板以及一配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导光片与所述基板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材料,所述导光片具有一出光面、一相对该出光面的底面以及一连接于该出光面与该底面之间的侧面,其中所述第一黏合材料黏合于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底面之间,而所述反射材料覆盖所述侧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侧面包括一入光面,所述评发光组件配置于该入光面旁,而所述反射材料未覆盖所述入光面。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反射材料为硅胶材料、反光胶带或聚碳酸酯材料。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一线路板以及至少一组装于该线路板的发光二极管。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与至少一第二黏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二黏合材料黏合于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导光片之间,而所述导光片位于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反射片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黏合材料为一双面胶或一黏着剂。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黏着剂为一紫外光固化胶或一热固化胶。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第三黏合材料与多个所述光学膜片,而所述第三黏合材料黏合于所述光学膜片之间。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三黏合材料为一双面胶或一黏着剂。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黏着剂为一紫外光固化胶或一热固化胶。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遮光层,其中所述导光片配置于所述遮光层与所述反射片之间。
CN 200910112959 2009-12-14 2009-12-14 背光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95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12959 CN101749593B (zh) 2009-12-14 2009-12-14 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12959 CN101749593B (zh) 2009-12-14 2009-12-14 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9593A true CN101749593A (zh) 2010-06-23
CN101749593B CN101749593B (zh) 2012-07-04

Family

ID=42477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1295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9593B (zh) 2009-12-14 2009-12-14 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49593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8122A (zh) * 2011-09-14 2012-03-0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液晶面板与背光模组的组合方法及结构
CN102376229A (zh) * 2011-11-18 2012-03-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及立体显示装置
CN104235689A (zh) * 2014-09-05 2014-12-24 深圳晶华显示器材有限公司 前置面光源、制作方法及含有该前置面光源的显示装置
CN104635369A (zh) * 2015-03-13 2015-05-20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模组的制作方法及液晶模组
CN105511164A (zh) * 2016-02-03 2016-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5972514A (zh) * 2016-06-21 2016-09-28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背光模组、移动终端的整机跌落测试方法
CN106501997A (zh) * 2016-10-31 2017-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背光源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762093A (zh) * 2019-09-16 2020-02-07 浙江凯耀照明有限责任公司 直下式面板灯光源板组件快速固定的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8122A (zh) * 2011-09-14 2012-03-0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液晶面板与背光模组的组合方法及结构
CN102376229A (zh) * 2011-11-18 2012-03-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及立体显示装置
CN104235689A (zh) * 2014-09-05 2014-12-24 深圳晶华显示器材有限公司 前置面光源、制作方法及含有该前置面光源的显示装置
CN104635369A (zh) * 2015-03-13 2015-05-20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模组的制作方法及液晶模组
CN105511164A (zh) * 2016-02-03 2016-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5972514A (zh) * 2016-06-21 2016-09-28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背光模组、移动终端的整机跌落测试方法
CN106501997A (zh) * 2016-10-31 2017-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背光源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762093A (zh) * 2019-09-16 2020-02-07 浙江凯耀照明有限责任公司 直下式面板灯光源板组件快速固定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9593B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2574B (zh) 背光模組
CN101749593B (zh) 背光模组
JP6876553B2 (ja) 表示装置
US2012016996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02998842B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
CN104964213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JP6450512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180062547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11312087A (zh) 拼接屏连接结构及显示装置
US9116273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9429699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5114857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2352979A (zh) 背光模块
KR20110028142A (ko) 백라이트의 반사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CN102175002A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KR20150041324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102197256A (zh) 照明装置、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2401931A (zh) 导光板、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
EP2322844A1 (en)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21017311A1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
CN104698677A (zh) 光学元件和包括光学元件的发光装置
CN11090819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KR102064751B1 (ko) 베젤이 최소화된 액정표시소자
KR20120072958A (ko) 백라이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소자
EP2299301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4

Address after: 1#, building third, fourth, 6 West Road, Mawei West Road, Mawei District, Fujian, Fuzhou

Co-patentee after: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atentee after: CPT DISPLAY TECHNOLOGY (SHENZHEN)CO., LTD.

Address before: 350015, No. 77, Mawei Science Park, Fujian, Fuzhou

Co-patentee befor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atentee before: Fujian Hua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