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3200A - 一种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3200A
CN101603200A CNA2009100438848A CN200910043884A CN101603200A CN 101603200 A CN101603200 A CN 101603200A CN A2009100438848 A CNA2009100438848 A CN A2009100438848A CN 200910043884 A CN200910043884 A CN 200910043884A CN 101603200 A CN101603200 A CN 101603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ystal whisker
gas
preparation
reaktionsofen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438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跃辉
王世良
刘新利
张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A2009100438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032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03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32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WO3粉末及沉积基底依次放置于炉内气氛为惰性气体或氮气的反应炉中,加热至850~1100℃;2.从所述反应炉中放置有WO3粉末的一端通入携带有水蒸汽的流动载气,其中的水蒸汽直接与所述WO3粉末反应,生成气态WO2(OH)2;同时,向所述反应炉中通入还原性气体,所述还原性气体与所述气态WO2(OH)2发生还原反应,即在所述沉积基底上形成W晶须阵列;3.达到设定的反应时间后,先关闭载气,保持反应炉内还原性气氛不变,随炉降温至室温。本发明工艺合理、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合成温度低、产率高、所合成的钨晶须直径和长度可控,合成成本低、能耗低。

Description

一种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W晶须阵列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难熔金属W具有高密度(19.3g/cm3)、高熔点(~3420℃,所有金属中最高)、低蒸汽压(所有金属中最低)和高电子发射率,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抗强酸和强碱腐蚀性等特性。W晶须因其高密度、高熔点、高弹性模量(~400GPa)、高强度(~28GPa)等一系列独特性能,而成为制作高性能钨合金穿甲弹的理想材料,有望能替代具有辐射性的贫铀弹。同时,有研究表明W纳米晶须在稳定性和场增益等重要性能参数上要优于碳纳米管,因此由W纳米晶须组成的阵列是非常理想的场电子发射源。此外,W纳米晶须,因为其优异的电学性能,在微-纳电子元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本项发明之前,有关W微/纳米晶须阵列的合成方法有三种。
(1)高温物理气相沉积法:在1500~1600℃的温度下蒸发钨源,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方式形成W晶须阵列;(2)氧化钨纳米晶须还原法:先合成氧化钨纳米晶须阵列,再在还原气氛中使其转换为W晶须阵列;(3)自催化方法:通过基底上金属W膜在退火过程中的自催化方式形成W纳米晶须阵列。上述第一种方法要求的反应温度非常高,且很难对形成的W晶须的直径和长径比进行控制;上述第二种方法无法合成具有长径比较高的单晶W晶须,且实验条件非常苛刻;上述第三种方法所合成的W纳米晶须的长度通常只在2微米以内,无法合成高长径比的W晶须。上述方法的种种不足,大大制约了W晶须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合理、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合成温度低、产率高、所合成的钨晶须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第一步:将粒度为100~600目、纯度为98%~99.99%的WO3粉末及沉积基底依次放置于炉内气氛为惰性气体或氮气的反应炉中,所述沉积基底距WO3粉末5~10mm,加热至850~1100℃;
第二步、从所述反应炉中放置有WO3粉末的一端通入携带有水蒸汽的流动载气,所述流动载气直接与所述WO3粉末接触,其中的水蒸汽直接与所述WO3粉末反应,生成气态WO2(OH)2,所述流动载气流速为15~100立方厘米/秒,压力为:104~106Pa,所述水蒸汽的露点为20~60℃;同时,向所述反应炉中通入与所述流动载气同方向运动的还原性气体,所述还原性气体与所述气态WO2(OH)2发生还原反应,即在所述沉积基底上形成W晶须阵列,所述还原性气体流速为:15~100立方厘米/秒;压力为:104~106Pa的;
第三步、达到设定的反应时间后,先关闭载气,保持反应炉内还原性气氛不变,随炉降温至室温。
本发明中,所述反应炉为水平管式炉。
本发明中,所述流动载气为惰性气体或氮气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还原性气体为氢气或一氧化碳气体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沉积基底为硅,石英或氧化铝中的一种。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W晶须的合成温度低,本发明在850~1100℃即可合成W晶须阵列,远低于物理气相沉积方法要求的1500~1600℃,因此,合成成本低、能耗低;
2.W晶须的合成过程中没有添加催化剂或模板,因此,所合成的W晶须具有完好的单晶结构,没有表面和内部缺陷,纯度高,且合成设备简单,产率高;
3.可以通过调节合成温度,控制所合成的钨晶须的直径;
4.可以通过调节气相沉积时间,控制所合成的W晶须的长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工艺合理、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合成温度低、产率高、所合成的钨晶须直径和长度可控,合成成本低、能耗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1所获得的W晶须阵列的扫描电镜照片。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1所获得的W晶须的X射线衍射图谱。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1所获得的W晶须的低倍透射电镜照片。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1所获得的W晶须的高分辨透射电镜照片和对应的选区电子衍射图谱。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2所获得的W晶须阵列的扫描电镜照片。
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3所获得的W晶须阵列的扫描电镜照片。
附图7为本发明实施4所获得的W晶须阵列的扫描电镜照片。
附图8为本发明实施4所获得的W晶须的低倍透射电镜照片和对应的选区电子衍射图谱。
其中:
附图2表明形成的W晶须具有体心立方结构,且产物中没有氧化钨等其它杂质,其中的Si衍射峰来自于Si基底。
附图3表明形成的W晶须在轴向方向上具有非常均一的直径,没有出现表面台阶;因此不会因为表面台阶而引入表面缺陷。
附图4 表明W晶须具有体心立方结构,沿<111>方向生长,晶须具有完好的单晶结构,没有任何内部缺陷。
附图8表明W晶须具有完好的单晶结构,在轴向方向上具有非常均一的直径,没有出现表面台阶。
具体实施
实施例1
1、将10克粒度为100目、纯度为98%~99.99%WO3粉末置于直径为20mm的干净的石英管的一端,然后,将石英管装入水平管式炉的炉膛中;取尺寸为10mm×5mm×1mm的单晶Si(111)片,先于氢氟酸中清洗,然后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波清洗5分钟,干燥后,放置在管式炉中,距石英管放置有WO3粉末的端口5mm处;向水平管式炉内通入氩气;同时,将管式炉加热到900℃。
2、从管式炉中放置有石英管的一端通入流速为15立方厘米/秒;压力为:104Pa;携带有水蒸汽的Ar气至石英管中直接与所述WO3粉末接触,其中的水蒸汽直接与所述WO3粉末反应,生成气态WO2(OH)2,所述水蒸汽的露点为20℃;同时,向管式炉内通入与所述Ar气同方向运动的氢气,所述氢气与所述气态WO2(OH)2发生还原反应,即在所述单晶Si(111)片基底上形成W晶须阵列;所述氢气的流速为15立方厘米/秒;压力为:104Pa;
3、在此温度下保温4小时,关闭氩气,保持氢气流速不变,将管式炉温度降到室温,所获得的W晶须的平均直径:180纳米,平均长度:19微米。
实施例2
1、将10克粒度为100目、纯度为98%~99.99%WO3粉末置于直径为20mm的干净的石英管的一端,然后,将石英管装入水平管式炉的炉膛中;取尺寸为10mm×5mm×1mm的单晶Si(111)片,先于氢氟酸中清洗,然后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波清洗5分钟,干燥后,放置在管式炉中,距石英管放置有WO3粉末的端口5mm处;向水平管式炉内通入氩气;同时,将管式炉加热到1050℃。
2、从管式炉中放置有石英管的一端通入流速为60立方厘米/秒;压力为:104Pa;携带有水蒸汽的Ar气至石英管中直接与所述WO3粉末接触,其中的水蒸汽直接与所述WO3粉末反应,生成气态WO2(OH)2,所述水蒸汽的露点为20℃;同时,向管式炉内通入与所述Ar气同方向运动的氢气,所述氢气与所述气态WO2(OH)2发生还原反应,即在所述单晶Si(111)片基底上形成W晶须阵列;所述氢气的流速为100立方厘米/秒;压力为:104Pa;
3、在此温度下保温4小时,关闭氩气,保持氢气流速不变,将管式炉温度降到室温,所获得的W晶须的平均直径:2.25微米,晶须平均长度:20.5微米。
实施例3
1、将10克粒度为100目、纯度为98%~99.99%WO3粉末置于直径为20mm的干净的石英管的一端,然后,将石英管装入水平管式炉的炉膛中;取尺寸为10mm×5mm×1mm的单晶Si(111)片,先于氢氟酸中清洗,然后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波清洗5分钟,干燥后,放置在管式炉中,距石英管放置有WO3粉末的端口10mm处;向水平管式炉内通入氩气;同时,将管式炉加热到900℃;
2、从管式炉中放置有石英管的一端通入流速为45立方厘米/秒;压力为:105Pa;携带有水蒸汽的Ar气至石英管中直接与所述WO3粉末接触,其中的水蒸汽直接与所述WO3粉末反应,生成气态WO2(OH)2,所述水蒸汽的露点为40℃;同时,向管式炉内通入与所述Ar气同方向运动的氢气,所述氢气与所述气态WO2(OH)2发生还原反应,即在所述单晶Si(111)片基底上形成W晶须阵列;所述氢气的流速为45立方厘米/秒;压力为:105Pa;
3、在此温度下保温18小时,关闭氩气,保持氢气流速不变,将管式炉温度降到室温,所获得的W晶须的平均直径:200纳米,晶须平均长度:40微米。
实施例4
1、将10克粒度为100目、纯度为98%~99.99%WO3粉末置于直径为20mm的干净的石英管的一端,然后,将石英管装入水平管式炉的炉膛中;取尺寸为10mm×5mm×1mm的氧化铝片,先于氢氟酸中清洗,然后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波清洗5分钟,干燥后,放置在管式炉中,距石英管放置有WO3粉末的端口8mm处;向水平管式炉内通入氩气;同时,将管式炉加热到850℃;
2、从管式炉中放置有石英管的一端通入流速为100立方厘米/秒;压力为:106Pa;携带有水蒸汽的Ar气至石英管中直接与所述WO3粉末接触,其中的水蒸汽直接与所述WO3粉末反应,生成气态WO2(OH)2,所述水蒸汽的露点为60℃;同时,向管式炉内通入与所述Ar气同方向运动的氢气,所述氢气与所述气态WO2(OH)2发生还原反应,即在所述氧化铝片基底上形成W晶须阵列;所述氢气的流速为100立方厘米/秒;压力为:106Pa;
3、在此温度下保温4小时,关闭氩气,保持氢气流速不变,将管式炉温度降到室温,所获得的W晶须的平均直径:170纳米,平均长度:20微米。

Claims (5)

1、一种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第一步:将粒度为100~600目、纯度为98%~99.99%的WO3粉末及沉积基底依次放置于炉内气氛为惰性气体或氮气的反应炉中,所述沉积基底距WO3粉末5~10mm,加热至850~1100℃;
第二步、从所述反应炉中放置有WO3粉末的一端通入携带有水蒸汽的流动载气,所述流动载气直接与所述WO3粉末接触,其中的水蒸汽直接与所述WO3粉末反应,生成气态WO2(OH)2,所述流动载气流速为15~100立方厘米/秒,压力为:104~106Pa,所述水蒸汽的露点为20~60℃;同时,向所述反应炉中通入与所述流动载气同方向运动的还原性气体,所述还原性气体与所述气态WO2(OH)2发生还原反应,即在所述沉积基底上形成W晶须阵列,所述还原性气体流速为:15~100立方厘米/秒;压力为:104~106Pa的;
第三步、达到设定的反应时间后,先关闭载气,保持反应炉内还原性气氛不变,随炉降温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炉为水平管式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载气为惰性气体或氮气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性气体为氢气或一氧化碳气体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基底为硅,石英或氧化铝中的一种。
CNA2009100438848A 2009-07-10 2009-07-10 一种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6032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438848A CN101603200A (zh) 2009-07-10 2009-07-10 一种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438848A CN101603200A (zh) 2009-07-10 2009-07-10 一种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3200A true CN101603200A (zh) 2009-12-16

Family

ID=41469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438848A Pending CN101603200A (zh) 2009-07-10 2009-07-10 一种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0320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8190A (zh) * 2013-09-16 2014-01-0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高纯度枝状结晶FeWO4/FeS核壳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3498191A (zh) * 2013-09-16 2014-01-0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高纯度短棒状结晶FeWO4/FeS核壳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8190A (zh) * 2013-09-16 2014-01-0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高纯度枝状结晶FeWO4/FeS核壳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3498191A (zh) * 2013-09-16 2014-01-0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高纯度短棒状结晶FeWO4/FeS核壳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3498191B (zh) * 2013-09-16 2015-11-1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高纯度短棒状结晶FeWO4/FeS核壳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3498190B (zh) * 2013-09-16 2015-11-2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高纯度枝状结晶FeWO4/FeS核壳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ang et al. Large-scale synthesis of β-SiC nanowires by using mesoporous silica embedded with Fe nanoparticles
Huo et al. Synthesis of boron nitride nanowires
CN103387213B (zh) 一种氮化镓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JP4547519B2 (ja) シリコンナノワイヤーの製造方法
CN103924298B (zh) 一种氧化镓异质结结构及其生长方法和专用装置
CN103469155B (zh) 高纯度高密度wo3/s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3255374A (zh) 一种制备有序一维有机纳米线阵列的方法
CN101284667B (zh) 一种硅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CN107758633A (zh) 一种长直氮化硼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1603200A (zh) 一种直径和长度可控的钨晶须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9678138A (zh) 一种单手性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CN104891456A (zh) 一种一维α-Si3N4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53816A (zh) 一种氧化钨铅笔状纳米结构阵列的生长方法
CN105800628A (zh) 一种准一维稀土六硼化物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JP3882077B2 (ja) 酸化ガリウムを触媒とする窒化ホウ素ナノ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
JP2004161561A (ja) 窒化ホウ素ナノ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
CN101311365B (zh) 一种室温铁磁性Fe掺杂ZnO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JP4556015B2 (ja) 硫化亜鉛・珪素コア・シェルナノワイヤー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985044B2 (ja) 単結晶珪素ナノチューブ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3788464B (zh) 一种双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制备氮化硼纳米管的方法
CN114506827A (zh) 一种鸡毛掸子状六方氮化硼微纳米管片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1525767B (zh) 一维纳米单晶管状碳化硅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4627A (zh) 一种制备独立自支撑透明氮化铝纳米晶薄膜的方法
CN103498190B (zh) 高纯度枝状结晶FeWO4/FeS核壳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4233454A (zh) 一种高效合成单晶六方氮化硼结构的取代反应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