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1816A - 用于熔纺和卷绕多根纱线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熔纺和卷绕多根纱线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91816A
CN101591816A CNA2009101456608A CN200910145660A CN101591816A CN 101591816 A CN101591816 A CN 101591816A CN A2009101456608 A CNA2009101456608 A CN A2009101456608A CN 200910145660 A CN200910145660 A CN 200910145660A CN 101591816 A CN101591816 A CN 101591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roller
spinning
thread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456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91816B (zh
Inventor
M·施勒特尔
C·皮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591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1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91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1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0Physical treatment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manufacture, i.e. during a continuous production process before the filaments have been collected
    • D01D10/04Supporting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their treatment
    • D01D10/0436Supporting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their treatment while in continuous movement
    • D01D10/0463Supporting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their treatment while in continuous movement the filaments being maintained parall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02Rotary devices, e.g. with helical forwarding surfaces
    • B65H51/04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 B65H51/06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arranged to operate sing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10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for making packages of specified shapes or on specified types of bobbins, tubes,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20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for making packages of specified shapes or on specified types of bobbins, tubes, cores, or formers forming multiple pack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14Pulleys, rollers, or rotary b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16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formed to maintain a plurality of filaments in spaced rel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3/00Complete machines for producing artificial threads
    • D01D13/02Elements of machines in combin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B65H2701/313Synthetic polymer threads
    • B65H2701/3132Synthetic polymer threads extruded from spinner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以熔纺和卷绕多根纱线的设备和一种用于在熔纺和卷绕时引导多根纱线的方法。纱线分别由并排地通过各喷丝嘴挤出的长丝束构成,借助于一冷却装置冷却并通过配设于各喷丝嘴的会聚导纱器将其聚集,其中喷丝嘴、冷却装置和会聚导纱器设置在一上操作平台的上方。为了纱线的卷绕设置一配设于下操作平台的卷绕装置,为了抽出和拉伸纱线,在卷绕装置与会聚导纱器之间设置具有至少一个落纱辊的处理装置,用以从喷丝嘴中集体地抽出各纱线。为了在设备内使处理装置能够尽可能灵活地设置,落纱辊在侧面在会聚导纱器的旁边固定在上操作平台的上方或下方,纱线在会聚导纱器上以>45°的部分缠绕导引和在落纱辊的圆周上平行地相互以一处理间距导向。

Description

用于熔纺和卷绕多根纱线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以熔纺和卷绕许多纱线的设备和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4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在熔纺和卷绕时引导多根纱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同一种的设备和同一种的方法例如由DE 103 55 294A1是已知的。
在已知的设备中以一相互垂直的设置固定用于熔纺和卷绕纱线的各装置。这样在一上层中并排设置多个喷丝嘴,以便由一供给各喷丝嘴的聚合物熔体分别挤出大量的长丝线。为一喷丝嘴配置的多根长丝在冷却以后聚集成一纱线并由一落纱辊抽出。为了同时通过落纱辊可以从各喷丝嘴中抽出许多纱线,通用的是,将各纱线在一第一过渡段中相互聚集成一较小的纱线间距。在挤出和冷却时各喷丝嘴相互保持一纺丝间距,从而在一垂直的纺丝段内以相互纺丝间距引导各纱线。在落纱辊上相互以一小间距平行地引导各纱线,从而在纺丝与处理之间的过渡段中聚集各纱线。为此必需的是,特别使各纱线在纱线束的外面的区域内偏转。为了避免因过强的偏转和缠绕引起的损坏或为了避免不同的物理特性已知,在纱线偏转时不允许超过规定的极限值。通过在纺丝区域内的纺丝间距和平行并排纺成的纱线的数量确定纱线的偏转。过渡段在遵守极限值的偏转时随着渐增的纱线数量变成较长的,从而这样的设备的多层的构造方式是通用的。
由于为了纱线的卷绕在一卷绕装置中并排构成的各纱筒点要求较大的纱线间距,并且在处理以后要求通过多个导辊分开各纱线。就这方面构成一第二过渡段,在其中必须将各纱线从纱线处理间距分开成一卷绕间距。由此导致,已知的装置为了熔纺和卷绕多根纱线要求一安装高度,其在多层上延伸。特别是借此这样的装置的可操作性特别是为了在过程开始时敷设纱线只在多层上延伸是可能的。另一方面在熔纺以后各纱线聚集时不应选择过大的纱线间距,以便避免很长悬伸的落纱辊。
例如由DE 102 35 936A1已知的新的开发基于一种设置,在其中各纱线基本上从一水平定位的分配平面中转入卷绕装置。由此可以缩短处理装置与卷绕装置之间的第二过渡段的垂直延伸,从而优选可以从一下面的操作平台实现两装置的操作。在这种布置中横向于卷绕装置的纵轴线固定各喷丝嘴,从而必须将各纱线从一纺丝平面导入90°位错的卷绕平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同类型的用以熔纺和卷绕许多纱线的设备,其中尽可能紧凑地分配在两操作平面上地设置用于熔纺和卷绕的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熔纺和卷绕时引导多根纱线的方法,借其在各喷丝嘴与卷绕装置之间可实现尽可能短的引导段。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构成一同类型的设备,使在两操作平面上各装置一灵活的适应操作要求的分配是可能的。
按照本发明通过一种具有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设备和通过一种具有按权利要求14的特征的方法达到该目的。
通过诸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和特征组合确定本发明的各有利的进一步构成。
按照本发明的设备具有特别的优点,即取消一构成从纺丝装置至处理装置的过渡段的竖井。由此在冷却装置的下方产生一自由空间,按照对可操作性的要求和按照处理装置的实施形式可以灵活地利用该自由空间。这样一方面通过竖井的取消显著降低整个设备的结构高度。另一方面除各喷丝嘴外处理装置的各元件例如落纱辊也可以设置在上操作平台的上方,从而可以有利地从一上操作平台实现大量纱线的开纺和敷设。为此落纱辊在侧面在各会聚导纱器旁边设置在上操作平台的上方或下方,其中各纱线在各会聚导纱器上以相同方向的分别>45°的分缠绕导引并且在落纱辊的圆周上平行地相互以一处理间距导引。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在落纱辊与各喷丝嘴之间张紧的自由的纱线长度缩成很短的并且导致纱线的稳定的导向。在这方面要考虑,各纱线直到落纱辊具有一较大的弹性并因此随着渐增的导向段增加不稳定性的危险。
为了得到一尽可能与纱线在会聚导纱器上的缠绕无关的纺丝变形,按照本发明的一优选的进一步构成,各会聚导纱器分别通过一可自由旋转的导向辊构成,其辊子轴基本上垂直于一纺丝平面定位并且其在圆周上具有一导向槽。因此一方面可以达到,聚集长丝束的长丝并且即使在80°至90°范围内较大的缠绕时也可以低摩擦地引导长丝。
为了可以平行并排地在相同的条件下冷却新挤出的长丝束,将各导向辊以一纺丝间距并排地共同固定在纺丝平面内或分别相对于纺丝平面位错地固定。在各导向辊的一位错的设置中可以特别无其他的辅助装置实现在通过落纱辊的侧面的落纱时各纱线的导向。
在各导向辊设置在一共同的纺丝平面内时,优选摆动地支承各导向辊的辊子轴,从而导向辊根据纱线的落纱自定向地定位并因此一侧面的落纱而无纱线的相互妨碍是可能的。
为了尽可能以狭小的处理间距可以平行并排地在落纱辊的圆周上引导各纱线,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构成,落纱辊横向于纺丝平面设置,而使落纱辊的轴线相对于纺丝平面成70°至90°的角度。
但基本上也有可能,这样改善纱线在落纱辊的圆周上的导向,即落纱辊具有一包括多个环绕的导向槽的导向外表面。这样即使在倾斜的纱线导向时也可以实现每一单根纱线在落纱辊的圆周上的一导向槽中的导向。
根据待制造的纱线类型,是否例如要制造一部分拉伸的纱线(POY)或一完全拉伸的纱线(FDY),通过多个驱动的导辊构成处理装置。对此除落纱辊外还设置至少一个拉伸器,其设置在一操作平台的上方或下方。
这样可以例如以不大的结构高度实现各设备部件的很紧凑的布置,其中拉伸辊设置在会聚导纱器的对置于落纱辊的侧面。对于拉伸辊和落纱辊从上操作平台操作的情况,可以有利地从上操作平台进行开纺和敷设。
但基本上也有可能,不仅落纱辊而且拉伸辊均固定在上操作平台的下方,从而在从上操作平台向下操作平台那边纱线转送以后操作人员可以有利地从下操作平台实施在处理装置和卷绕装置上的敷设。
特别通过本发明的进一步构成可以将设备的总结构高度减至最小,其中拉伸辊对一垂直的纱线运行设置在落纱辊的下方并且在上面支承在卷绕装置的前端上。借此可以平行在拉伸辊上引导各纱线并且直接从一水平定位的分配平面分配到各个纱筒点上。借此通过处理装置与卷绕装置之间的第二过渡段可以将其高度减至最小。
为了制造完全拉伸的纱线优选通过多个拉伸辊和至少一个加热装置构成处理装置,其设置在上操作平台的上方或下方。在此不仅为了热拉伸而且为了所谓松弛的后处理可以使用加热装置。
在纱线向卷绕装置的侧面的供给中,优选采用本发明的进一步构成,其中卷绕装置在每一卷绕点分别具有一分配辊,通过那些分配辊将从处理装置的一最后的导辊上排出的各纱线向各卷绕点分开。借此与在前导纱器上缠绕的相应的程度无关地保持在纱线卷绕时的卷绕张力。
为了在各个纱线中制造一纱线结尾,处理装置具有一涡旋喷管,其设置在最后的导辊的前面并且具有相对于每一纱线分开的处理通道。借此可以平行并排地均匀地涡旋全部纱线,其中纱线张力优选在最后的导辊与一前置的导轮之间是可调的。
各纱线从纺丝装置直到处理装置的平行的导向可以通过本发明的一特别有利的进一步构成这样来改善,即位错并排地固定各喷丝嘴和相配置的各会聚导纱器,使得在各会聚导纱器与落纱辊之间可平行地相互以一处理间距引导各纱线。各喷丝嘴的位错和各会聚导纱器的位错构成相同的并且符合在落纱辊上的处理间距,从而在侧面的落纱时在各纱线之间处理间距已经是起作用的。
为了避免在导入处理装置的过程中由于静电的充电而分开长丝束,为每一纱线优选配置多个前处理装置中的一个,其在纱线运行中设置在会聚导纱器之前或以后。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在过渡段内可以选择很短的自由的纱线长度并且基本上只由纱线在纺线区域内的纺丝间距确定。这样在第一过渡段内横向于纺丝段引导各纱线,其中在第一过渡段内以不同的自由长度张紧各纱线。已令人惊喜地证明,自由的纱线段的不同的长度在纱线的物理特性的构成中没有影响。基本上在这方面通过对纱线的偏转产生的纱线张力,产生特别是在纺丝段中附加的张力引起的结晶或简单的附加的拉伸。这样通过对各纱线的均匀的缠绕导向可以完全以在过渡段内的不同的长度引导各纱线。
在这方面特别有利的是,第一过渡段与第二过渡段的协同操作,其中基本上平行于第一过渡段中的各纱线引导第二过渡段中的各纱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利地补偿在各过渡段中构成的不同的纱线长度,从而一在第一过渡段中以一短的纱线长度导向的纱线在第二过渡段中以一相应长的纱线长度引导,从而总体上在各纱线中出现一导向长度的补偿。因此在各喷丝嘴与卷绕装置的各卷绕点之间可以实现各纱线的基本上相同的路段。
在这里可任意实现纱线在各过渡段之间的处理。这样利用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制造对于纺织的应用或对于工程应用的纱线或甚至地毯纱线。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按附图的几个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的优点。其中:
图1本发明的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的侧视图;
图2图1的实施例的示意的前视图;
图3图1的实施例的示意的俯视图;
图4不同于图3的实施例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的俯视图;
图5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的侧视图;
图6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的侧视图;
图7和图8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的多个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和3中以多个视图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图1中示出设备的侧视图,图2中示出其前视图和图3中示出其俯视图。以下描述适用于全部图,就这方面没有对其中一个图的特别强调的关系。
本发明的设备由一纺丝装置1、一处理装置2和一卷绕装置3构成,它们在两层上分布地以一垂直的布置上下重叠固定。这样纺丝装置1设置在一上操作平台5的上方并且卷绕装置3设置在一下操作平台4的上方。处理装置2在该实施例中以其各装置部分地设置在上操作平台5的上方和下方。下操作平台4和上操作平台5在这里构成操作通道,以便实施机械操作、敷设过程和对装置1、2和3的维修工作。这样例如可以直接从上操作平台5进行各喷丝嘴的所谓刮研。相反从下操作平台4实现纱筒在卷绕装置3上的更换。
纺丝装置1包括一加热的纺丝梁7,其经由一熔体供给装置6连接于一在这里未示出的熔体源例如一挤出机。对此可以为共同的熔体源配置多个纺丝装置。纺丝梁7在其下面具有多个喷丝嘴8.1、8.2、8.3和8.4。喷丝嘴8.1至8.4的布置和喷丝嘴的数量是示例性的。喷丝嘴8.1至8.4的每一个具有大量的喷嘴孔,以便由一经由熔体供给装置6供给的聚合物熔体分别将一包括大量的各个长丝的长丝束挤出一多重的纱线。加热的纺丝梁7为此具有其他的在这里未更详细说明引导熔体的构件例如纺丝泵、过滤器和熔体管道。
在纺丝梁7的下方设置一冷却装置9,以便在挤出以后冷却挤出的长丝束13.1至13.4。冷却装置9为此具有一冷却竖井10,通过它以相互间距引导长丝束13.1至13.4。通过喷丝嘴8.1至8.4决定各邻接的长丝束13.1至13.4之间的间距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称为纺丝间距。在冷却竖井10上连接一吹风室11,通过它将一冷却流连续地吹入到冷却竖井10中。
在冷却竖井10的出口区域中设置多个会聚导纱器12.1、12.2、12.3和12.4并且配设于喷丝嘴8.1至8.4,以便将长丝束13.1至13.4分别聚集成一纱线14.1至14.4。会聚导纱器12.1至12.4为此相互以纺丝间距设置在一纺丝平面35内。这样将长丝束13.1至13.4在纺丝平面35内分别聚集成一纱线14.1至14.4。
会聚导纱器12.1至12.4分别通过一导向辊18构成,例如特别由图3中的视图表明的。各导向辊18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一辊子轴19上。为此横向于纺丝平面35定位导向辊18的辊子轴19。因此各纱线可以平行于纺丝平面偏转。各导向辊18为此在圆周上具有一导向槽20,在其中引导相应的纱线。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一落纱辊15和一拉伸辊23构成处理装置2,落纱辊15在侧面在会聚导纱器12.1至12.4的旁边设置在上操作平台5的上方。
特别由图3中的视图看出,落纱辊15设置在侧面在会聚导纱器12.1至12.4的旁边。落纱辊15为此横向于纺丝平面35定位。落纱辊15具有一导向外表面16,其具有多个以一处理间距并排设置的导向槽17。各导向槽17是环绕的并且分别配设于其中一纱线14.1至14.4。各纱线14.1至14.4在会聚导纱器12.1至12.4的导向辊18上偏转以后以一在80°的范围内的角度偏转并且由落纱辊15的导向外表面16接纳。
为了各导向辊18能够跟随纱线运行定位,各导向辊18的辊子轴19支承于一摆动轴承34中。因此也可以共同地从一纺丝平面以狭小的处理间距并排地在落纱辊15的圆周上可靠地拉出大量的平行并排引导的纱线。
如由图1和2表明的,处理装置2具有一垂直在落纱辊15的下方设置的拉伸辊23。该拉伸辊23设置在上操作平台5的下方。在这种情况下在上操作平台5中设置一底板孔21,通过它在导辊15与23之间引导纱线束14。拉伸辊23与落纱辊15相同地构成并且直接固定在卷绕装置3的端面上。在落纱辊15与拉伸辊23之间设置一涡旋装置22,以便在纱线束14的纱线14.1至14.4的每一个上产生一涡旋,用以制造交织纽结。借此产生对于纱线的进一步加工需要的纱线结尾。通过导辊驱动装置41.1和41.2彼此独立地驱动落纱辊15和拉伸辊23。
在处理装置2的下方设置卷绕装置3,其中卷绕装置3以其纵轴线平行于纱线14.1至14.4的纱线束14的纺丝平面定位。就这方面喷丝嘴8.1至8.4的串联与卷绕装置3中的卷绕点27.1至27.4的串联方向相同。卷绕点27.1至27.4在卷绕装置3的纵轴线上分布地设置。在每一卷绕点27.1至27.4中分别将一纱线14.1至14.4卷绕成一纱筒32。各纱筒32为此固定在一筒管锭子29.1上。驱动筒管锭子29.1使其具有均匀的卷绕速度,以便卷绕纱线14.1至14.4。筒管锭子29.1悬伸地平行于纵轴线可旋转地支承在一筒管转塔30上。在筒管转塔30上设置一间隔开的第二筒管锭子29.2。筒管转塔30可旋转地支承于一机架31中,从而可以将筒管锭子29.1和29.2交替地导入一卷绕区域和一交换区域内。为此为筒管转塔30配置一驱动装置。在卷绕区域内,筒管锭子29.1或29.2与一压紧辊28协同操作,其紧贴待卷绕的纱筒32的圆周上。压紧辊28优选可旋转地支承在一活动的支架上,其例如可摆动地支承于机架31中。在纱线运行中,在压紧辊28前面设置一往复装置26,以便在每一卷绕点27.1至27.4中在一往复行程内来回引导相应的纱线。在往复装置26的上方设置多个前导纱器24.1至24.4,以便将从拉伸辊23上排出的纱线束分配到各个卷绕点27.1至27.4上。前导纱器24.1至24.4分别通过一可自由旋转的分配辊构成,在其圆周上从基本上水平定位的分配平面中分别偏转其中一纱线,以便接着进入为前导纱器配置的卷绕点。一这样的卷绕装置由WO 2006/092237是已知的,从而关于一这样的卷绕装置的详细描述在这方面特别强调地参照所述文本。
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纺丝装置1与处理装置2之间和在处理装置2与卷绕装置3之间的过渡区域内用于引导纱线束的过渡段基本上沿水平方向延伸,从而相对于传统的设备特别在纺丝装置1的下方和在卷绕装置3的上方形成自由空间。这样处理装置1的落纱辊15与纺丝装置1一起设置在上操作平台5的上方。在这种情况下从上操作平台5实现各装置为开纺、纱线敷设或为维修目的的操作。
在从上操作平台5向下操作平台4的一纱线转送以后可以例如从下操作平台4继续向处理装置2的其余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涡旋装置22和拉伸辊23构成的装置和卷绕装置3的敷设过程。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应用中,其中在第一过渡段中横向于纺丝段引导各纱线,已证明,在喷丝嘴8.1至8.4与落纱辊15之间各不同长度的纱线段对纱线中的物理特性的构成没有不利的影响。相反通过各纱线的稳定的导向可以确保各纱线的均匀性,因为与垂直的落纱相比侧面的横向于纺丝段的落纱总体上产生显著短的自由的纱段,其在喷丝嘴8.1至8.4与落纱辊15之间张紧。就这方面为了得到均匀的纱线纤度,本发明的方法是特别适合的。
为了避免因在各会聚导纱器上的不同的缠绕引起的不均匀性,将落纱辊15优选设置在落纱辊的相同高度上,从而以一接近90°的缠绕角在各会聚导纱器上引导每一纱线。因此可以在相同的纱线张力条件下从喷丝嘴8.1至8.4中抽出每一纱线14.1至14.4。
在继续的过程中在落纱辊15与拉伸辊23之间实现一部分拉伸,从而产生一基本上预定向的纱线(POY)。在纱线从拉伸辊23上排出之前实现一涡旋,以便在每一纱线14.1至14.4中通过交织纽结产生一纱线结尾。紧接着将各纱线在从拉伸辊23上排出以后分配到卷绕点27.1至27.4上,它们之间分别构成一卷绕间距。在拉伸辊23与前导纱器24.1至24.4之间的过渡段同样基本上水平定位,从而对于纱线14.1至14.4从各纱线在处理装置2中具有的处理间距以短的路段分开成卷绕间距是可能的。
通过各纱线在第一和第二过渡段中的平行的引导,可以有利地将各个纱线从喷丝嘴8.1至8.4向卷绕点27.1至27.4的配置选择成可补偿在各过渡段的自由的纱段中的长度差异。
为了将由喷丝嘴8.4产生的纱线14.4配设于卷绕点27.4,从而纱线14.4在会聚导纱器12.4与落纱辊15之间的长的导向段与纱线14.4在拉伸器23与前导纱器24.4之间的短的导向段相组合。因此总体上在每一纱线14.1至14.4中在喷丝嘴8.1至8.4与卷绕点27.1至27.4之间产生基本上相同的纱线长度。
在图1至3所示的实施例中,落纱辊15和拉伸辊23构成有各一个导向外表面16,其在其圆周上对每一纱线分别具有一环绕的导向槽17。因此在向落纱辊15和拉伸辊23上部分缠绕时即使在不垂直的进入时也可以可靠地引导纱线。但基本上也有可能,无导向槽地构成落纱辊15和拉伸辊23的导向外表面。
图4中为此示意示出在侧面在会聚导纱器12.1至12.4的旁边的落纱辊15的俯视图。落纱辊15相对于纺丝平面35具有一斜度,从而在落纱辊15的轴线与纺丝平面之间构成一角度α<90°。角度α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纱线的数量和按照在各会聚导纱器之间的纺丝间距的大小处在70°至90°的范围内。会聚导纱器12.1至12.4的导向辊18在这里以其辊子轴19垂直于纺丝平面35设置并且固定在一机架上。由于在各导向辊18的圆周上的环绕的导向槽17,一倾斜延伸的落纱是可能的。
图5中示意示出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按图5的实施例纺丝装置1、处理装置2和卷绕装置3的构成基本上相同于上述实施例,从而在这方面只说明其区别并且另外参照以上描述。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纺丝装置1和处理装置2共同设置在上操作平台5的上方。在这种情况下处理装置2通过一落纱辊15和一拉伸辊23构成,它们相同于上述实施例设置。落纱辊15在侧面设置在会聚导纱器12.1至12.4的旁边,其中会聚导纱器12.1至12.4的纱线排出与落纱辊15的纱线进给形成一基本上水平的分配平面。这样以在会聚导纱器12.1至12.4上的相同大小的缠绕引导每一纱线14.1至14.4。落纱辊15为此在侧面设置在会聚导纱器12.1至12.4的旁边。
为落纱辊15配置的拉伸辊23固定在纺丝装置1的对置于落纱辊15的侧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在落纱辊15与拉伸辊23之间横向于纺丝段并从而基本上水平定位地引导纱线。这样整个的处理装置2可以直接设置在纺丝装置1的下方并且共同从上操作平台5操作。
卷绕装置3直接设置在拉伸辊23的下方,其中通过一垂直的过渡段在拉伸辊23上实现纱线14.1至14.4以处理间距的分开。就这方面优选对称于卷绕装置3的卷绕点27.1至27.4固定拉伸辊23。为了分配纱线14.1至14.4通过环孔导纱器构成为配设于卷绕点27.1至27.4的前导纱器24.1至24.4。这样的环孔导纱器优选具有一导向槽,在其中引导纱线。
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构成纺丝装置1、处理装置2和卷绕装置3在两层上分配的另一结构,以便制造一部分拉伸的POY纱线。
图6中示意示出用以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按图6的实施例基本上相同于按图1的实施例,从而参照以上描述而以下只说明其区别。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多个拉伸装置和加热装置构成处理装置,以便制造一完全拉伸的FDY纱线。为此将纱线14.1至14.4共同通过侧面设置的落纱辊15抽出。落纱辊15优选构成有一加热的导向外表面16,从而实现纱线14.1至14.4的部分加热。在这里也可以在落纱辊15的加热的导向外表面的圆周上设置多个导向槽,在其中以相互处理间距引导纱线14.1至14.4。落纱辊15为此在上操作平台5的上方在侧面设置在纺丝装置1的旁边。
落纱辊15后接多个拉伸辊23.1、23.2和23.3,它们设置在一导辊箱40中。在拉伸辊23.1、23.2和23.3的自由的导向段之间设置多个加热装置38,以便加热平行引导的纱线14.1至14.4。在这里优选通过辐射加热器构成各加热装置38。在落纱辊15与拉伸辊23.1和23.2之间校准一速度差,以便得到纱线14.1至14.4的完全拉伸。在拉伸辊23.2与23.3之间张紧的各纱线的纱段中优选实施一松弛形式的后处理。
导辊箱40与拉伸辊23.1至23.3设置在上操作平台5的下方。为此在从落纱辊15向拉伸辊23.1过渡时通过上操作平台5的一地板孔21引导纱线14.1至14.4。
但基本上也有可能,将导辊箱40与拉伸辊23.1至23.3设置在上操作平台5的上方。该方案用虚线示于图6中。
与纱辊箱40的设置无关地在最后的拉伸辊23.3的后面设置一导向辊36,其在卷绕装置3的上方在侧面固定在卷绕点27.1和27.4的旁边。在这里导向辊36的导辊轴线同样横向于卷绕装置3的纵轴线定位,从而为了从导向辊36上的处理间距分配成卷绕装置3中的一较大的卷绕间距,可以将纱线14.1至14.4从一基本上水平的分配平面分配到卷绕点27.1至27.4上。卷绕装置3相同于上述实施例构成,从而在这方面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这方面应特别强调地说明,其他的辅助装置例如前处理装置、抽吸装置、纱线切断装置、纱线监控装置通常同样包括在这样的用于熔纺和卷绕的设备中。这些装置为了清晰起见未示于按图1至图6的实施例中。这样通用的是,为会聚导纱器12.1至12.4分别配置一前处理装置,以便将长丝束13.1至13.4分别合并成一纱线14.1至14.4。前处理装置在这里可以不仅在会聚导纱器之前而且在其后面设置。同样为落纱辊15通常配置一抽吸装置和一纱线切断装置,其在一纱线断裂或一导辊卷绕时切断纱线束并且经由一抽吸装置连续地排出。此外在卷绕装置3的前面设置一纱线监控装置,以便监控各纱线向各卷绕点的进给。
在按图1至图6的实施例中所示的纺丝装置分别示出四个喷丝嘴用以制造四根纱线。该数量是示例性的。基本上可以平行并排纺丝并由一卷绕装置平行卷绕更多根纱线。例如10、12或还更多根纱线可以共同在一纺丝位置制造。在这种情况下将各喷丝嘴优选以一串联式结构并排地固定在纺丝梁内,从而可以从一共同的纺丝平面向外抽出各纱线。但基本上各喷丝嘴的其他的结构也是可能的,以便特别是能够从纺丝区域实现纱线的一侧面的落纱。
图7和8中为此示出另一实施例的部分视图。图7中示意示出纺丝装置1的侧视图和在图8中示意示出其俯视图。就这方面没有对一个图的特别强调的关系,以下描述适用于两图。
在按图7和8的实施例中,在纺丝梁7中并排设置的喷丝嘴8.1至8.4相互位错固定,而使各纱线在一纺丝平面35内导向,其不平行于一机械横向侧面延伸。在这里通过图平面确定该机械横向侧面。纺丝平面35相对于机械横向侧面具有一倾斜度,其选择成使逐个纱线到一机械横向侧面的间距加大。会聚导纱器12.1至12.4到一机械横向侧面的间距,如图8中通过参考线41标明的,选择成使各邻接的喷丝嘴形成一处理间距,利用它各纱线在从会聚导纱器12.1至12.4上落纱以后在落纱辊15的圆周上导向。借此可以有利地避免纱线14.1至14.4在从喷丝嘴中抽出时的偏转。
为了在一横向的吹风时在冷却装置9中得到全部长丝束13.1至13.4的均匀的冷却,在一冷却圆筒内引导每一长丝束13.1至13.4。这样为长丝束13.1至13.4配置冷却圆筒37.1至37.4。每一冷却圆筒37.1至37.4具有一通气的壁,以便因此将流入冷却竖井中的冷却空气均匀地导向长丝束。
在冷却竖井10的下方在该实施例中示出一前处理装置39,通过它将长丝束13.1至13.4聚集成纱线14.1至14.4。紧接着将纱线14.1至14.4经由通过各导向辊18构成的会聚导纱器12.1至12.4由落纱辊15抽出。
在该实施例中落纱辊15固定在上操作平台5的下方,从而在会聚导纱器12.1至12.4与落纱辊15之间通过一地板孔21引导纱线14.1至14.4。
落纱辊15按照拟制造一POY纱线还是一FDY纱线的要求可以后接其他的拉伸辊。
附图标记清单
1  纺丝装置                      21  底板孔
2  处理装置                25    22  涡旋装置
3  卷绕装置                      23  拉伸辊
4  下操作平台                    24.1...24.4 前导纱器
5  上操作平台                    26 往复装置
6  熔体供给装置                  27.1...27.4 卷绕点
7  纺丝梁                  30    28 紧辊
8.1...8.4 喷丝嘴                 29.1...29.2 筒管锭子
9  冷却装置                      30 筒管转塔
10 冷却竖井                      31 机架
11 吹风室                        32 纱筒
12.1...12.4 会聚导纱器     35    33 绕线筒
13.1...13.4 长丝束               34 摆动轴承
14 纱线束                        35 纺丝平面
14.1...14.4 纱线                 36 导向辊
15 落纱辊                        37.1...37.2 冷却圆筒
16 导向外表面              40    38 加热装置
17 导向槽                        39 前处理装置
18 导向辊                        40 导辊箱
19 辊子轴                        41.1,41.2 导辊驱动装置
20 导向槽。

Claims (16)

1.用于熔纺和卷绕多根纱线的设备,各纱线分别由长丝束构成,该设备包括一纺丝装置(1)的多个成一排设置的喷丝嘴(8.1-8.4),通过所述喷丝嘴可挤出各长丝束的长丝;一冷却装置(9),通过该冷却装置可冷却各长丝束的长丝;多个会聚导纱器(12.1-12.4),它们配设于各喷丝嘴(8.1-8.4),以便聚集通过喷丝嘴(8.1-8.4)挤出的长丝束,其中包括喷丝嘴(8.1-8.4)、冷却装置(9)和会聚导纱器(12.1-12.4)的纺丝装置(1)设置在一上操作平台(5)的上方;所述设备还包括一卷绕装置(3),该卷绕装置配设于一下操作平台(4);和一处理装置(2),该处理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在会聚导纱器(12.1-12.4)后面设置的落纱辊(15),以便从喷丝嘴(8.1-8.4)中集体地抽出各纱线;其特征在于,落纱辊(15)在侧面在会聚导纱器(12.1-12.4)的旁边设置在上操作平台(5)的上方或下方,其中在会聚导纱器(12.1-12.4)上以方向相同的分别大于45°的部分缠绕导引各纱线并且在落纱辊(15)的圆周上平行地相互以一处理间距导引各纱线。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会聚导纱器(12.1-12.4)分别通过一可自由旋转的导向辊(18)构成,其辊子轴(19)基本上垂直于一纺丝平面(35)定位并且其在圆周上具有一导向槽(2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会聚导纱器(12.1-12.4)以一纺丝间距并排地共同固定在纺丝平面(35)内或分别相对于纺丝平面(35)位错地固定。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各导向辊(18)的辊子轴(19)摆动地支承。
5.按照权利要求2至4之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落纱辊(15)这样地横向于纺丝平面(35)设置,使得落纱辊(15)的轴线相对于纺丝平面(35)成70°至90°的角度。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落纱辊(15)具有一包括多个环绕的导向槽的导向外表面(16)。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处理装置(2)具有多个被驱动的导辊(15、23),其中除落纱辊(15)外还设置至少一个拉伸辊(23),所述拉伸辊设置在上操作平台(5)的上方或下方。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拉伸辊(23)设置在会聚导纱辊(12.1-12.4)的与落纱辊(15)相对置的侧面。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拉伸辊(23)相对于一垂直的纱线运行设置在落纱辊(15)的下方并且支承在卷绕装置(3)的前端的上方。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之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处理装置(2)具有多个拉伸辊(23.1-23.3)和至少一个加热装置(38),它们设置在上操作平台(5)的上方或下方。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之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卷绕装置(3)在每一卷绕点(27.1-27.4)分别具有一分配辊,通过那些分配辊将从处理装置(2)的最后的导辊(36)上排出的各纱线分开到各卷绕点(27.1-27.4)上。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之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处理装置(2)具有一涡旋喷管(22),该涡旋喷管设置在最后的导辊(23、36)的前面并且具有对于每一纱线单独的处理通道。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之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喷丝嘴(8.1-8.4)和相配置的会聚导纱器(12.1-12.4)位错并排地固定,使得在会聚导纱器(12.1-12.4)与落纱辊(15)之间可平行地相互以一处理间距引导各纱线。
14.用于在熔纺和卷绕时引导多根纱线的方法,其中在一垂直的纺丝段内并行地相互以一纺丝间距纺出各纱线,其中为了处理在一第一过渡段内将各纱线从纺丝间距相互聚集成一处理间距,并且为了卷绕在一第二过渡段内将各纱线从处理间距相互分配成一卷绕间距;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过渡段中横向于纺丝段引导各纱线和在抽出时以不同的自由的长度张紧各纱线。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过渡段中基本上平行于第一过渡段引导各纱线,其中在第二过渡段内以不同的自由的长度张紧各纱线。
16.按照权利要求14和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过渡段中这样地引导各纱线,使得各纱线的自由长度相应地累加成一相等长度的总长度。
CN 200910145660 2008-05-30 2009-05-27 用于熔纺和卷绕多根纱线的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015918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26148.3 2008-05-30
DE102008026148 2008-05-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1816A true CN101591816A (zh) 2009-12-02
CN101591816B CN101591816B (zh) 2013-12-25

Family

ID=41254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45660 Active CN101591816B (zh) 2008-05-30 2009-05-27 用于熔纺和卷绕多根纱线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91816B (zh)
DE (1) DE10200902113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0176A (zh) * 2013-09-09 2014-01-15 张家港市荣昌涤纶毛条有限公司 涤纶长丝卷绕机中的导丝装置
CN103603076A (zh) * 2013-12-04 2014-02-26 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纺丝机
WO2018076416A1 (zh) * 2016-10-28 2018-05-03 吴江市晓昱喷气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式整经设备
CN111118622A (zh) * 2018-10-31 2020-05-08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抽出和卷绕熔纺纱线组的装置
CN114423697A (zh) * 2019-09-20 2022-04-29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熔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8302A1 (de) 2010-05-07 2011-11-10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chmelzspinnen, verstrecken und aufwickeln mehrerer synthetischer fäden
JP5711062B2 (ja) * 2011-07-22 2015-04-30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巻取機
CN107620130A (zh) * 2017-09-29 2018-01-23 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纺丝卷取装置
DE102021001146A1 (de) 2021-03-04 2022-09-08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Abziehen, Verstrecken und Aufwickeln einer Fadenschar
JP2022189000A (ja) * 2021-06-10 2022-12-22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引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495734A (zh) * 1949-05-19
DE10235936A1 (de) * 2002-08-06 2004-02-19 Barmag Ag Vorrichtung zum Spinnen und Aufwickeln
EP1594785B1 (de) * 2003-02-21 2006-06-28 Saur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und aufwickeln synthetischer fäden
DE10355294A1 (de) 2003-11-27 2005-06-23 Saurer Gmbh & Co. Kg Spinnanlage
DE102005009342A1 (de) 2005-03-01 2006-09-07 Saurer Gmbh & Co. Kg Aufspulmaschin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0176A (zh) * 2013-09-09 2014-01-15 张家港市荣昌涤纶毛条有限公司 涤纶长丝卷绕机中的导丝装置
CN103603076A (zh) * 2013-12-04 2014-02-26 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纺丝机
WO2018076416A1 (zh) * 2016-10-28 2018-05-03 吴江市晓昱喷气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式整经设备
CN111118622A (zh) * 2018-10-31 2020-05-08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抽出和卷绕熔纺纱线组的装置
CN111118622B (zh) * 2018-10-31 2022-10-14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抽出和卷绕熔纺纱线组的装置
CN114423697A (zh) * 2019-09-20 2022-04-29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熔纺***
CN114423697B (zh) * 2019-09-20 2024-03-08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熔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1816B (zh) 2013-12-25
DE102009021131A1 (de) 200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1816B (zh) 用于熔纺和卷绕多根纱线的设备和方法
US7322811B2 (en) Apparatus for spinning and winding multifilament yarns
CN101437990B (zh) 纺丝-拉伸-卷曲变形机
US7682142B2 (en) Device for melt spinning, treating and winding synthetic threads
CN101336316B (zh) 用于熔纺和卷绕合成长丝的设备
JP6490074B2 (ja) 複数の合成糸を製造する装置
JP5837064B2 (ja) 複数の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糸を溶融紡糸し、延伸しかつ巻き上げる装置
CN102131965B (zh) 用于熔纺、拉伸和卷绕复丝的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US11162194B2 (en) Device for melt-spinning, drawing, and winding a thread group
CN107532335B (zh) 用于复丝线的熔融纺丝和冷却的方法和设备
US20030068394A1 (en) Spinning-drawing-texturing machine
CN100523317C (zh) 用于熔体纺丝多根长丝的设备
CN102884230B (zh) 用于熔融纺造、拉伸和卷绕多根合成长丝的方法和设备
JP6016914B2 (ja) 溶融紡糸装置
CN1312023C (zh) 用于许多丝束熔融纺丝和叠放的装置和方法
CN100523318C (zh) 纺丝设备
CN101838859A (zh) 用于熔融纺丝和卷绕多条长丝的装置
CN100537858C (zh) 纺丝设备
CN105143526A (zh) 用于熔纺、牵伸以及卷绕多个合成丝线的装置
CN111118622B (zh) 用于抽出和卷绕熔纺纱线组的装置
KR20070020525A (ko) 다수의 합성사를 방사 및 권취하는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