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2645A - 电源电路及电源电路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源电路及电源电路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2645A
CN101582645A CNA2008100672658A CN200810067265A CN101582645A CN 101582645 A CN101582645 A CN 101582645A CN A2008100672658 A CNA2008100672658 A CN A2008100672658A CN 200810067265 A CN200810067265 A CN 200810067265A CN 101582645 A CN101582645 A CN 101582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microprocessor
output
resistance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672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2645B (zh
Inventor
林静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672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82645B/zh
Priority to US12/454,453 priority patent/US8181052B2/en
Publication of CN101582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2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2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26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0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using a power sav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5Power saving in display devi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电路,其包括一主电路、一待机控制电路和一微处理器。当开启该电源电路时,该待机控制电路发送一脉冲信号至该微处理器,且该待机控制电路控制该主电路开启,使该主电路为该微处理器供电,该微处理器为一负载供电,并发送一第一控制信号至该待机控制电路,控制该主电路保持工作状态;当关闭该电源电路时,该待机控制电路再次发送一脉冲信号至该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发送一第二控制信号至该待机控制电路,该待机控制电路控制该主电路关闭。该电源电路的待机能耗较低。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源电路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电源电路及电源电路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源电路及电源电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使用的日益广泛,低能耗的电子产品逐渐受到青睐。然,作为电子产品重要组成部分的电源电路能耗较大。
请参阅图1,其是一种现有技术电源电路的电路结构框图。该电源电路1包括一第一输入端2、一第二输入端3、一继电器4、一主电源5、一副电源6、一微处理器7和一开关8。该副电源6包括一变压器9和一整流滤波电路(未标示)。
该第一输入端2电连接该主电源5,该第二输入端3经由该继电器4电连接该主电源5,该主电源5电连接一负载(图未示)。该第一、第二输入端2、3还分别电连接该变压器9的初级线圈的两端,该变压器9的次级线圈经由该整流滤波电路电连接该微处理器7。该继电器4的电感线圈(未标示)一端接地,另一端电连接该微处理器7。
该电源电路1的运作原理如下:
一交流电压经由该第一、第二输入端2、3输入该电源电路1,且经由该副电源6的变压器9和该整流滤波电路而转换为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加载于该微处理器7,使该微处理器7处于上电状态。
该微处理器7上电后,当使用者通过该开关8产生一开机脉冲信号至该微处理器7时,该微处理器7根据该开机脉冲信号发送控制信号至该继电器4,使该继电器4处于导通状态。此时,该第一、第二输入端2、3输入的交流电压加载至该主电源5,并经该主电源5处理后为该负载供电。该主电源5工作后,当使用者通过该开关8产生一关机脉冲信号至该微处理器7时,该微处理器7根据该关机脉冲信号发送控制信号至该继电器4,该继电器4断开,该主电源5无电压输出,该负载停止工作,此时,该电源电路2处于待机状态。
然,由于该第一、第二输入端2、3始终经由该副电源6提供上电电压至该微处理器7,因此,始终有电压加载至该副电源6的变压器9。由于该副电源6的变压器9能耗较大,因此,即使该电源电路1处于待机状态时,其能耗仍然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电源电路待机能耗较大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待机能耗较小的开关电源电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电源电路待机能耗较大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待机能耗较小的开关电源电路控制方法。
一种电源电路,其包括一主电路、一待机控制电路和一微处理器。当开启该电源电路时,该待机控制电路发送一脉冲信号至该微处理器,且该待机控制电路控制该主电路开启,使该主电路为该微处理器供电,该微处理器为一负载供电,并发送一第一控制信号至该待机控制电路,控制该主电路保持工作状态;当关闭该电源电路时,该待机控制电路再次发送一脉冲信号至该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发送一第二控制信号至该待机控制电路,该待机控制电路控制该主电路关闭。
一种电源电路的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当开启该电源电路时,一待机控制电路发送一脉冲信号至一微处理器,且该待机控制电路控制一主电路开启,使该主电路为该微处理器供电,该微处理器为一负载供电,并发送一第一控制信号至该待机控制电路,控制该主电路保持工作状态;b.当关闭该电源电路时,该待机控制电路再次发送一脉冲信号至该微处理器,此时该微处理器发送一第二控制信号至该待机控制电路,使该待机控制电路控制该主电路关闭,该主电路停止为该微处理器供电,该微处理器停止为该负载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源电路及本发明电源电路的控制方法可以在电路电路关闭时,该待机控制电路再次发送一脉冲信号至该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发送一第二控制信号至该待机控制电路,使该待机控制电路控制该主电路关闭,因此,该电源电路能耗较低,该控制方法所控制的电源电路能耗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电源电路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电源电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3是图2所示主电路的内部电路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能量获取电路和储能电路的内部电路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待机指示电路的内部电路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待机控制电路的内部电路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电源电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电源电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电源电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框图。该电源电路20包括一第一、第二输入端211、212、一能量获取电路22、一整流滤波电路23、一待机指示电路24、一储能电路25、一主电路26、一待机控制电路27、一微处理器28和一待机侦测电路29。
该第一、第二输入端211、212分别是交流电压的火线(Live Line)输入端与零线(Null Line)输入端。该第一、第二输入端211、212输入的交流电压经由该整流滤波电路23整流滤波后,于该整流滤波电路23的输出端231输出一直流电压至该主电路26。该第一、第二输入端211、212输入的交流电压还提供能量给该能量获取电路22。
该主电路26接收该整流滤波电路23输出端231输出的直流电压,并对该直流电压进行处理,然后经由该主电路26的第一输出端260向该微处理器28供电。例如:该主电路26将该整流滤波电路23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一5V直流电压,该5V直流电压由该主电路26的第一输出端260输出。该主电路26同时通过该主电路26的第二、第三输出端261、262向该能量获取电路22供电。
该能量获取电路22分别从该电源电路20的第一、第二输入端211、212和该主电路26的第二、第三输出端261、262获取电压,并于该能量获取电路22的输出端221分别提供电压于该待机指示电路24和该储能电路25。
该待机指示电路24分别从该能量获取电路22的输出端221和该主电路26的第二输出端261接收电压以显示该主电路26的工作状态。
该储能电路25接收并储存自该能量获取电路22的输出端221传递的电能,并于该储能电路25的输出端251提供该待机控制电路27控制该电源电路20开/关所需的能量。
该待机侦测电路29通过其输入端291侦测负载(图未示)的电压信号,以判断该电源电路20是否进入待机状态,并经由待机侦测电路29的输出端292发送该电压信号至该微处理器28和该待机控制电路27。
该微处理器28的第一触发端281、第二触发端282分别接收该待机控制电路27的第一输出端272输出的脉冲信号、该待机侦测电路29的输出端292输出的电压信号。依据该二信号,该微处理器通过其第一输出端284发送相应控制信号至该待机控制电路27,其第二输出端283用于控制该负载的工作。
该待机控制电路27接收该储能电路25的输出端251输出的电压,使该待机控制电路27上电。该待机控制电路27还接收该微处理器28的第一输出端284和该待机侦测电路29的输出端292发出的控制信号,并通过其第二输出端271控制该主电路26的工作状态。该待机控制电路27也根据使用者发出的操作信号,通过其第一输出端272发送脉冲信号至该微处理器28。
请一并参阅图2、图3,其中图3是图2所示主电路26的内部电路示意图。该主电路26是一开关电源电路,其包括一变压器263、一开关控制电路(Switch IC)264、一晶体管265和一反馈电路266。该变压器263包括一初级线圈267和一次级线圈268。其中该初级线圈267一侧为该变压器263的初级端,该次级线圈268一侧为该变压器263的次级端。通常,该变压器263初级端的接地电压不为0,而其次级端的接地电压为0,因此,当一电子元件电连接该变压器263初级端的接地端时,定义该电子元件初级端接地。在下文中,用接地表示该电子元件接地电压为0,用初级端接地表示该电子元件电连接该变压器263初级端的接地端。
该初级线圈267的一端电连接该整流滤波电路23的输出端231,另一端经由该晶体管265和一电阻(未标示)初级端接地,该初级端接地为该主电路26的第三输出端262。该次级线圈268一端通过一整流滤波电路(未标示)电连接至该主电路26的第二输出端261,该次级线圈268的一抽头端(未标示)通过另一整流滤波电路(未标示)电连接至该主电路26的第一输出端260,该次级线圈268的另一端接地。因此,该主电路26的输入电压经由该变压器263分压而输出两种不同电压,例如:26V、5V。该开关控制电路264的on/off控制端2640电连接该待机控制电路27的第二输出端271,以接收该待机控制电路27发出的脉冲信号。该反馈电路266电连接于该主电路26的第一输出端260与该开关控制电路264之间,以将该主电路26的输出电压反馈至该开关控制电路264。该开关控制电路264控制该晶体管265的导通时间以调整该第一、第二输出端260、261输出的电压。
请一并参阅图2、图4,其中图4是图2所示能量获取电路22和储能电路25的内部电路示意图。该储能电路25包括一储能电容(未标示),该储能电容一端接地,其另一端电连接该能量获取电路22的输出端221。
该能量获取电路22包括一大能量获取电路222和第一、第二、第三微能量获取电路223、224、225。该大能量获取电路222和该第一、第二、第三微能量获取电路223、224、225的输出端都连接该能量获取电路22的输出端221。
该大能量获取电路222从该主电路26的第二输出端261获取能量,其包括一二极管(未标示),该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该主电路26的第二输出端261,其负极电连接该能量获取电路22的输出端221。
该第一、第二微能量获取电路223、224分别从该电源电路20的第一、第二输入端211、212获取能量。该第一、第二微能量获取电路223、224结构相同。该第一、第二微能量获取电路223、224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该电源电路20的第一、第二输入端211、212。该第一微能量获取电路223包括第一、第二电容2231、2232和第一、第二二极管2233、2234。该电源电路20的第一输入端211经由该第一电容2231电连接该第一二极管2233的正极,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该能量获取电路22的输出端221。该第二电容2231与该第二二极管2234组成一并联电路,且该第二二极管2234的正极接地,其负极电连接该第一二极管2233的正极。
该第三微能量获取电路225从该主电路26的变压器263的初级端接地端,即该主电路26的第三输出端262获取能量。该第三微能量获取电路225的输入端电连接该主电路26的第三输出端262。该第三微能量获取电路225的内部电路与该第一微能量获取电路223相似,不同的处在于:该第三微能量获取电路225的第一电容2251还可为一电阻或电感。
当该主电路26工作时,该大能量获取电路222和该第一、第二、第三微能量获取电路223、224、225同时向该储能电路25的储能电容供电。当该主电路26处于待机状态时,仅该第一、第二、第三微能量获取电路223、224、225向该储能电容供电。
请一并参阅图2、图5,其中图5是图2所示待机指示电路的内部电路示意图。该待机指示电路24包括一电容241、一第一晶体管242、一第二晶体管243、一发光二极管244和一稳压管245。该第一晶体管242是一PNP型双极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243是一NPN型双极晶体管。
该第一晶体管242的发射极经由依次串接的一电阻(未标示)和一二极管(未标示)的负、正极电连接该能量获取电路22的输出端221。该第一晶体管242的发射极同时经由该电容241接地。该第一晶体管242的集电极经由该发光二极管244的正极、负极接地。该第一晶体管242的基极经由一电阻(未标示)电连接其发射极,该基极同时经由另一电阻(未标示)电连接该第二晶体管243的集电极,该基极还依次经由一二极管(未标示)的负、正极电连接该主电路26的第二输出端261。该第二晶体管243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经由该稳压管245的正极、负极电连接该第一晶体管242的发射极,也经由一二极管的负极、正极连接至该第一晶体管242的集电极。
当该主电路26处于工作状态时,其第二输出端261的电压(例如:26V)加载至该第一晶体管242的基极,该第一晶体管242截止,该发光二极管244不发光。
当该主电路26处于待机状态时,该主电路26的第二输出端261无电压输出,该能量获取电路22经由其输出端221对该电容241充电。当该电容241两端电压充电到一定值时,该稳压管245导通,进而使该第二晶体管243导通,该第一晶体管242的基极拉为低电位,从而该第一晶体管242导通,该电容241经由该第一晶体管242和该发光二极管244放电,该发光二极管244发光。
当该电容241两端电压放电到一定值时,该第一晶体管242、第二晶体管243同时截止,该发光二极管244停止发光,该能量获取电路22的第一、第二、第三微能量获取电路223、224、225向该电容241再次充电,当该电容241两端电压达到一定值后,该发光二极管244再次发光。因此,当该主电路26处于待机状态时,该电容241不断充、放电,从而该发光二极管244不断闪烁,以显示该电源电路20处于待机状态。
请一并参阅图2、图6,其中图6是图2所示待机控制电路的内部电路示意图。该待机控制电路27包括一开关273、一正反器274、一电子式微动开关275和一反向器276。该开关273是使用者手动控制该电源电路20的元件,其可为触摸式开关(Touch Switch)、单向开关或双向开关。
该正反器274包括一第一输入端2741、一第二输入端2742、一第三输入端2743和一输出端2744。该开关273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经由一二极管(未标示)的负、正极电连接该正反器274的第一输入端2741,同时经由另一二极管(未标示)的负、正极电连接该待机控制电路27的第一输出端272。
该正反器274的第二输入端2742经由一RC电路和一二极管(未标示)的负、正极电连接该微处理器28的第一输出端284。该正反器274的第三输入端2743电连接该待机侦测电路29的输出端292。该正反器274的输出端2744依次经由该电子式微动开关275和该反向器276电连接该待机控制电路27的第二输出端271。
该电子式微动开关275包括一第一电阻R1、一第二电阻R2、一第三电阻R3和一第一晶体管Q1。该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依次经由该第二电阻R2、该第一电阻R1电连接该正反器274的输出端2744,也经由该第三电阻R3初级端接地;发射极初级端接地;集电极连接至该反向器276。该第一晶体管Q1是一NPN型双极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Q1也可为N通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
该反向器276包括一第二晶体管Q2、一电容C、一第四电阻R4和一第五电阻R5。该第二晶体管Q2的基极经由该第五电阻R5初级端接地,也经由该第四电阻R4电连接该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还依次经由该第四电阻R4和该电容C初级端接地;发射极初级端接地;集电极电连接该待机控制电路27的第二输出端271。该整流滤波电路23的输出端231依序经由二串联的电阻(未标示)和该电容C初级端接地。该第二晶体管Q2是一NPN型双极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Q2也可为N通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
该正反器274进一步包括一第三晶体管Q3、一第四晶体管Q4、一第五晶体管Q5、一第六晶体管Q6、一稳压二极管2745、一第六电阻R6、一第七电阻R7和一第八电阻R8。该第三、第四、第六晶体管Q 3、Q4、Q6是NPN型双极晶体管,该第三、第四、第六晶体管Q3、Q4、Q6也可为N通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该第五晶体管Q5是一PNP型双极晶体管,该第五晶体管Q5也可为P通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
该第三晶体管Q3的基极电连接该正反器274的第二输入端2742;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由一电阻(未标示)电连接该储能电路25的输出端251,也经由一二极管(未标示)的正、负极电连接该正反器274的第三输入端2743。该第四晶体管Q4的基极经由一电阻(未标示)连接至该正反器274的第三输入端2743,该第三输入端2743经由一滤波电容(未标示)接地,该基极经由一电阻(未标示)接地;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依次经由该第七电阻R7电连接该第五晶体管Q5的基极。
该第五晶体管Q5的基极经由一电阻电连接该正反器274的第一输入端2741,也经由该第六电阻R6电连接该储能电路25的输出端251;发射极电连接该储能电路25的输出端251,也经由一二极管(未标示)的正、负极电连接该第六晶体管Q6的集电极;集电极依次经由该第八电阻R8、该稳压二极管2745的负、正极接地。该第六晶体管Q6的基极连接至该稳压二极管2745的负极;发射极连接至该正反器27的输出端2744。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6,该电源电路20的运作原理如下:
当该电源电路20的第一、第二输入端211、212输入交流电压后,该交流电压经由该整流滤波电路23整流滤波后加载至该主电路26的变压器263的初级线圈267。
当使用者要打开该电源电路20时,其按下该待机控制电路27的开关273,该开关273瞬间导通,该第五晶体管Q5的基极和该微处理器28的第一触发端281接收一低电平脉冲,该第五晶体管Q5导通,因而该第六晶体管Q6的基极经由该第八电阻R8和该第五晶体管Q5的集电极、发射极与该储能电路25的输出端251电连接,该第六晶体管Q6导通,因而该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经由该第二电阻R2、该第一电阻R1、该第六晶体管Q6的发射极、集电极和一二极管连接至该储能电路25的输出端251,该第一晶体管Q1导通,使该第二晶体管Q2的基极被拉为低电平,因而该第二晶体管Q2截止,使得该开关控制电路264的on/off控制端2640的电压不会被该第二输出端271拉为低电平,因此该开关控制电路264开始工作,该开关控制电路264控制该主电路26的晶体管265的导通时间,从而使该主电路26的第一输出端260为该微处理器28供电,进而使该微处理器28控制该负载的工作。该微处理器28上电后,因其第一触发端281在该开关273被按下时首次接收到一低电平脉冲,因而该微处理器28的第一输出端284输出一低电平,使该第三晶体管Q3截止,该储能电路25的输出端251依序经由一电阻、一二极管和一电阻提供一高电平至该第四晶体管Q4的基极,因此该第四电晶Q4导通,使该第五、第六、第一晶体管Q5、Q6、Q1保持导通状态,该第二晶体管Q2保持截止状态,该主电路26、该微处理器28和负载保持工作状态。
当使用者要关闭该电源电路20时,使用者再次按下该待机控制电路27的开关273,该微处理器28的第一触发端281再次接收一低电平脉冲。该微处理器28具有记忆功能,其第一触发端281奇数次接收脉冲信号时,控制第一输出端284输出一低电平,第一触发端281偶数次接收脉冲信号时,控制第一输出端284输出高电平,此时该微处理器28的第一触发端281是第二次接收低电平脉冲,因而第一输出端284输出一高电平,使该第三晶体管Q3导通,无电压提供给该第四晶体管Q4的基极,该第四晶体管Q4截止,因而该储能电路25的输出端251的高电平写入该第五晶体管Q5的基极,该第五晶体管Q5截止,该第六晶体管Q6和该第一晶体管Q1也截止,该电容C输出一高电平至该第二晶体管Q2的基极,因而该第二晶体管Q2导通,该开关控制电路264的on/off控制端2640经由该第二晶体管Q2的集电极、发射极初级端接地,即被拉低为低电平,从而该开关控制电路264停止工作,进而该变压器263停止工作。该主电路26的第一输出端260无电压输出,该待机指示电路24的发光二极管244开始闪烁,且该微处理器28和负载停止工作。
当该电源电路20用于液晶显示器时,该负载可为液晶面板、逆变器(Inverter)和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其它用电元件。下面以该负载为液晶面板为例,说明该电源电路20的待机原理:
当该电源电路20正常工作时,该待机侦测电路29经由其输入端291侦测输入该液晶面板的电压信号。例如:数字视讯接口(DigitalVisual Interface,DVI)信号、视频图像数组(Video Graphics Array,VGA)接口信号、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 diaInterface,HDMI)信号的信号电压。该待机侦测电路29通过其输出端292输出该电压信号至该微处理器28的第二触发端282,该第二触发端282根据该电压信号也会控制第一输出端284输出一低电平,使该主电路26、该微处理器28和负载保持工作状态。当该电源电路20由正常工作状态转变为待机状态后,该待机侦测电路29无法再侦测到该电压信号,其停止发送该电压信号至该微处理器28的第二触发端282,此时,该第二触发端282控制该微处理器28的第一输出端284输出一高电平,使该第三晶体管Q3导通,无电压提供给该第四晶体管Q4的基极,该第四晶体管Q4截止,因而该储能电路25的输出端251的高电平写入该第五晶体管Q5的基极,该第五晶体管Q5截止,该第六晶体管Q6和该第一晶体管Q 1也截止,该电容C输出一高电平至该第二晶体管Q2的基极,因而该第二晶体管Q2导通,该开关控制电路264的on/off控制端2640经由该第二晶体管Q2的集电极、发射极初级端接地,即被拉低为低电平,从而该开关控制电路264停止工作,进而该变压器263停止工作。该主电路26的第一、第二输出端260、261无电压输出,该待机指示电路24的发光二极管244开始闪烁,且该微处理器28和负载停止工作。
该电源电路20进入待机状态后,当该待机侦测电路29经由其输入端291侦测到输入该液晶面板的电压信号时,该待机侦测电路29通过其输出端292输出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经由一电阻加载至该第四晶体管Q4的基极,使该第四晶体管Q4导通,该第五晶体管Q5的基极经由该第七电阻R7接地,该第五晶体管Q5导通,因而该第六晶体管Q6的基极经由该第八电阻R8与该储能电路25的输出端251电连接,该第六晶体管Q6导通,因而该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经由该第二电阻R2、该第一电阻R1和一二极管连接至该储能电路25的输出端251,因而该第一晶体管Q1导通,使该第二晶体管Q2的基极经由该第四电阻R4初级端接地,因而该第二晶体管Q2截止,使得该开关控制电路264的on/off控制端2640的电压不会被拉为低电平,因此该开关控制电路264开始工作,该开关控制电路264控制该主电路26的晶体管265的导通时间,从而使该主电路26的第一输出端260输出电压,进而使该微处理器28控制该负载的工作。同时,该待机侦测电路29的输出端292输出电压信号至该微处理器28的第二触发端282,该第二触发端282控制该微处理器28的第一输出端284输出一低电平,使该主电路26、该微处理器28和负载保持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源电路20在进入关机或待机状态时,该主电路26停止工作,因此,该电源电路20较现有技术的电源电路1能耗降低。该电源电路20还可通过该待机侦测电路29侦测该负载的工作状态,若负载停止工作,则该电源电路20自动进入待机状态,从而使该主电路26停止工作,该电源电路20的能耗更加降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源电路20经由该能量获取电路22向该储能电路25供电。当该电源电路20在进入关机或待机状态时,该第一、第二、第三微能量获取电路223、224、225向该储能电路25供电,而该电源电路20正常工作时,该大能量获取电路222也向该储能电路25供电,因此,加快了该储能电路25充电的速度。同时,经由该待机指示电路24的发光二极管244的是否闪烁,使用者可以更清楚的判断该电源电路20的工作状态。
请参阅图7,是本发明电源电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框图。该电源电路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源电路20的区别在于:该电源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311电连接该整流滤波电路33,其第二输入端312通过一继电器314电连接该整流滤波电路33。当该电源电路30进入关机或待机状态时,该待机控制电路37发送控制信号使该继电器314断开,使该电源电路30的主电路36停止工作,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请参阅图8,是本发明电源电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框图。该电源电路4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源电路20的区别在于:该电源电路40进一步包括一红外线遥控接收电路46,该红外线遥控接收电路46用于根据一遥控器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是否切断待机侦测电路49,以控制该电源电路40是否进入待机状态。储能电路45进一步为该红外线遥控接收电路46供电。

Claims (10)

1.一种电源电路,其包括一主电路和一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源电路进一步包括一待机控制电路,当开启该电源电路时,该待机控制电路发送一脉冲信号至该微处理器,且该待机控制电路控制该主电路开启,使该主电路为该微处理器供电,该微处理器为一负载供电,并发送一第一控制信号至该待机控制电路,控制该主电路保持工作状态;当关闭该电源电路时,该待机控制电路再次发送一脉冲信号至该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发送一第二控制信号至该待机控制电路,该待机控制电路控制该主电路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待机控制电路包括一开关元件,该待机控制电路通过该开关元件提供脉冲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源电路进一步包括一储能电路,该储能电路用于向该待机控制电路供电,该微处理器包括一第一触发端,该开关元件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连接至该微处理器的第一触发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待机控制电路进一步包括一第一输入端、一第二输入端和一输出端,该微处理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输出端,该第一输入端连接该微处理器的第一触发端,该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该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该待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该主电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待机控制电路进一步包括一正反器、一电子式微动开关和一反向器,该正反器包括一第一输入端、一第二输入端和一输出端,该第一输入端电连接该开关元件的第一端,该开关元件导通时,该微处理器的第一触发端接地,该正反器的第一输入端接地,该正反器的输出端输出一高电平至该电子式微动开关,该电子式微动开关导通,并输出一低电平至反向器,该反向器输出一高电平至该主电路,使该主电路开启;当该开关元件断开时,该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输出一高电平至该正反器的第二输入端,使该正反器的输出端输出一低电平至该电子式微动开关,该电子式微动开关断开,该反向器输出一低电平至该主电路,使该主电路关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式微动开关包括一第一电阻、一第二电阻、一第三电阻和一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依次经由该第二电阻、该第一电阻电连接该正反器的输出端,也经由该第三电阻初级端接地;发射极初级端接地;集电极连接至该反向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反向器包括一第二晶体管、一电容、一第四电阻和一第五电阻,该第二晶体管的基极经由该第五电阻初级端接地,也经由该第四电阻电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还依次经由该第四电阻和该电容初级端接地;发射极初级端接地;集电极电连接该待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一直流电压经由一电阻和该电容初级端接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正反器进一步包括一第三晶体管、一第四晶体管、一第五晶体管、一第六晶体管、一稳压二极管、一第六电阻、一第七电阻和一第八电阻,该第三晶体管的基极电连接该正反器的第二输入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电连接该储能电路的输出端,也经由一二极管的正、负极电连接该第四晶体管的基极,该第四晶体管的基极经由一电阻接地;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依次经由该第七电阻电连接该第五晶体管的基极,该第五晶体管的基极电连接该正反器的第一输入端,也经由该第六电阻电连接该储能电路的输出端;发射极电连接该储能电路的输出端,也经由一二极管的正、负极电连接该第六晶体管的集电极;集电极依次经由该第八电阻、该稳压二极管的负、正极接地,该第六晶体管的基极连接至该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发射极连接至该正反器的输出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源电路进一步包括一待机侦测电路,该微处理器进一步包括一第二触发端,该待机侦测电路用于侦测该负载的电压信号,并提供该电压信号至该第二触发端和该第四晶体管的基极。
10.一种电源电路的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当开启该电源电路时,一待机控制电路发送一脉冲信号至一微处理器,且该待机控制电路控制一主电路开启,使该主电路为该微处理器供电,该微处理器为一负载供电,并发送一第一控制信号至该待机控制电路,控制该主电路保持工作状态;
b.当关闭该电源电路时,该待机控制电路再次发送一脉冲信号至该微处理器,此时该微处理器发送一第二控制信号至该待机控制电路,使该待机控制电路控制该主电路关闭,该主电路停止为该微处理器供电,该微处理器停止为该负载供电。
CN2008100672658A 2008-05-16 2008-05-16 电源电路及电源电路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26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72658A CN101582645B (zh) 2008-05-16 2008-05-16 电源电路及电源电路控制方法
US12/454,453 US8181052B2 (en) 2008-05-16 2009-05-18 Power supply control circui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72658A CN101582645B (zh) 2008-05-16 2008-05-16 电源电路及电源电路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2645A true CN101582645A (zh) 2009-11-18
CN101582645B CN101582645B (zh) 2012-03-14

Family

ID=41317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6726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2645B (zh) 2008-05-16 2008-05-16 电源电路及电源电路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181052B2 (zh)
CN (1) CN10158264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411A (zh) * 2010-07-19 2011-04-27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电源降压式待机电路
CN103838349A (zh) * 2012-11-21 2014-06-04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控制***及其方法
CN104345660A (zh) * 2013-08-08 2015-02-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遥控启动电路
CN106685187A (zh) * 2015-11-10 2017-05-17 通用电气照明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控制电路
WO2020048315A1 (zh) * 2018-09-07 2020-03-12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降低待机功耗的智能照明控制装置、方法和照明***
CN113795045A (zh) * 2021-08-30 2021-12-14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功耗的输电线路通信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15986B2 (ja) * 2008-12-26 2013-10-16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および電源システム
CN102043693B (zh) * 2009-10-19 2014-02-1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循环上电测试装置
EP2372493B1 (en) * 2010-03-30 2020-05-13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Device for reducing standby-mode energy consumption of an electric household appliance
US8891251B2 (en) * 2010-04-07 2014-11-18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zero AC-draw mode for a device
KR101199199B1 (ko) * 2010-12-27 2012-11-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전원 공급 장치
ES2406181B1 (es) * 2011-03-11 2014-05-21 BSH Electrodomésticos España S.A. Aparato doméstico con un modo en espera, y procedimiento para accionar tal aparato doméstico
TWI461897B (zh) * 2011-11-16 2014-11-21 Wistron Corp 電源控制裝置及電子裝置
JP5531005B2 (ja) * 2011-12-26 2014-06-25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電子機器
US9532129B2 (en) * 2013-11-27 2016-12-27 1More Inc. Earphone line control device and earphone
EP3145582B1 (en) 2014-05-20 2020-10-21 Nevro Corporation Implanted pulse generators with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via signal strength/du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US11633604B2 (en) 2018-01-30 2023-04-25 Nevro Corp. Efficient use of an implantable pulse generator battery,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933238B2 (en) * 2019-01-31 2021-03-02 Nevro Corp. Power control circuit for sterilized devic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R20210414A (es) * 2019-01-31 2021-12-01 Nevro Corp Circuito de control de potencia para dispositivos esterilizados y sus métodos y sistemas asociado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8543A (en) 1991-05-31 1992-08-11 At&T Bell Laboratories Output voltage estimating circuit for a power converter having galvanic isolation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circuits
JP2000092754A (ja) 1998-09-14 2000-03-31 Toshiba Corp 電気機器の電源回路
KR100376131B1 (ko) * 2000-09-22 2003-03-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대기전원 절전형 전원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452222Y (zh) 2000-11-06 2001-10-03 Tcl王牌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彩色电视机的环保节能电源供应器
DE10106132A1 (de) * 2001-02-10 2002-08-14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Aufwachschaltung für ein elektrisches Gerät
CN100359418C (zh) * 2004-07-05 2008-01-02 周先谱 一种零功耗待机电源控制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411A (zh) * 2010-07-19 2011-04-27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电源降压式待机电路
CN102035411B (zh) * 2010-07-19 2012-12-05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电源降压式待机电路
CN103838349A (zh) * 2012-11-21 2014-06-04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控制***及其方法
CN103838349B (zh) * 2012-11-21 2016-09-07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控制***及其方法
CN104345660A (zh) * 2013-08-08 2015-02-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遥控启动电路
CN104345660B (zh) * 2013-08-08 2018-04-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遥控启动电路
CN106685187A (zh) * 2015-11-10 2017-05-17 通用电气照明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控制电路
CN106685187B (zh) * 2015-11-10 2019-03-15 通用电气照明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控制电路
WO2020048315A1 (zh) * 2018-09-07 2020-03-12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降低待机功耗的智能照明控制装置、方法和照明***
CN113795045A (zh) * 2021-08-30 2021-12-14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功耗的输电线路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81052B2 (en) 2012-05-15
US20090287946A1 (en) 2009-11-19
CN101582645B (zh) 2012-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2645B (zh) 电源电路及电源电路控制方法
CN101398674B (zh) 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5978099B (zh) 一种电动汽车低压电源管理***
CN101910974A (zh) 电子设备、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计算机、装置和方法
EP3748959B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1512478B1 (ko) 전원 어댑터를 이용하는 전자제품의 대기전력 차단 장치
US8797696B2 (en) Current leakage protection circuit, power socke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CN108539830A (zh) 一种充电切换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2999143A (zh) 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智能控制电路
US889704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complete power-saving mechanism
CN106712155A (zh) 嵌入式电源供应器的省电装置
CN101556461B (zh) 电源电路
CN205427505U (zh) 零功耗待机电路及电子产品
CN103676674A (zh) 时序控制电路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06559074U (zh) 一种供电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1751881A (zh) 外接图像信号源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11266569U (zh) 用于智能模块的主副电池切换电路及包括其的终端
TWI550998B (zh) 嵌入式電源供應器之省電裝置
CN212543422U (zh) 一种锂电池输出控制电路及多串锂电池保护板
TWI396888B (zh) 電源電路及電源電路控制方法
CN201733224U (zh) 应用于大功率电源模块的两级控制线路
CN106097998A (zh)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屏幕监视器的不当断电保护装置
CN111817398A (zh) 一种锂电池输出控制电路及多串锂电池保护板
CN110429680A (zh) 双充电器的供电电路
CN103996938A (zh) 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IMEI ELECTRON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NOLUX DISPLA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12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214

Address after: 518109 Longhua,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1, floor 4,

Applicant after: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Co-applicant after: Chime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Longhua,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1, floor 4,

Applicant before: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Co-applicant before: Innolux Display Grou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