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2104B - 头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头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2104B
CN101572104B CN2009101342823A CN200910134282A CN101572104B CN 101572104 B CN101572104 B CN 101572104B CN 2009101342823 A CN2009101342823 A CN 2009101342823A CN 200910134282 A CN200910134282 A CN 200910134282A CN 101572104 B CN101572104 B CN 1015721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eading axle
head
otch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42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2104A (zh
Inventor
藤村信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a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c Corp filed Critical Tea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72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2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1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7Arrangements for mechanically moving the whole head
    • G11B7/08582Sled-type positioners

Landscapes

  • Moving Of Heads (AREA)

Abstract

一种头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不会引起组装性下降及成本增加,切实地防止拾取头晃动。在拾取头(18)上设有第二轴承部(31)。在第二轴承部(31)上形成有切口(31a)。经由第二轴承部(31)而将拾取头(18)可自由移动地支撑的副轴(41)的直径比切口(31a)的宽度细。在第二轴承部(31)和副轴(41)之间安装有按压部件(34)。在按压部件(34)上设置有主体部(50)和施压部(51)。主体部(50)在可滑动地与副轴(41)嵌合的状态下进入到切口(31a)内。在主体部(50)进入切口(31a)内时,施压部(51)与副轴(41)接触而弹性形变,使第二轴承部(31)的下壁面(31c)按压副轴(41)。

Description

头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进行信息的记录及读取的拾取头等沿着引导轴移动的头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有在光盘上高密度地记录数据或将记录于光盘中的数据读取的光盘装置。该光盘装置使安装在转台上的光盘旋转,并使拾取头移动,从而进行数据的记录及读取。
转台安装于在主体内进行升降移动的升降框架上。此外,拾取头由安装在升降框架上的引导轴支撑,并沿着引导轴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移动。在没有***光盘的状态下,升降框架保持于下降位置。在***光盘后,升降框架上升,将光盘安装于转台的卡头。由此,成为能够进行数据的记录及读取的状态。
近年来,上述光盘装置逐渐薄型化。然而,若光盘装置过薄,则在使升降框架进行升降移动时,产生引导轴与外壳的底板之间干扰的问题。为了防止引导轴与底板之间干扰,并且使光盘装置进一步薄型化,需要使引导轴的直径变细。然而,由于引导轴的直径是与设置在拾取头上的轴承部对应地形成,因此若仅使引导轴的直径变细,则拾取头晃动。相反,若对应于光盘装置的薄型化而改变拾取头的轴承部的形状,则必须定制拾取头,需要增加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在拾取头上安装板簧,通过板簧使插通轴承部的引导轴按压轴承部。这样,即使使用现有的拾取头,并且使用直径比轴承部细的引导轴,也能够防止拾取头晃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3494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必须通过进行螺合及粘结将板簧安装在拾取头上。因此,在组装时需要时间和劳力,光盘装置的组装性下降,并且存在引起组装成本增加的问题。此外,专利文献1的结构仅使用板簧进行按压,因此在引导轴的直径与轴承部的形状相比非常细时,还存在无法充分抑制拾取头晃动的问题。拾取头的晃动表现为从拾取头照射的激光的光轴偏离,是读取错误及写入错误的主要原因。此外,近年来开发了利用从拾取头照射的激光在光盘表面上描绘图案及文字的技术,进行高精度的描绘,因此对机构部要求高精度。
此外,作为防止拾取头晃动的方法,考虑了在引导轴和轴承部之间设置轴环而填充间隙。然而,为了通过轴环切实地防止拾取头晃动,必须以高加工精度制造轴环,产生引起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研制,其目的在于即使在使用现有的拾取头且使用直径比轴承部细的引导轴时,也不会引起组装性下降和成本增加,能够切实地防止拾取头晃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头驱动装置,使轴承部被支撑在引导轴上的头沿着引导轴往复移动,上述头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切口,形成在上述轴承部上,在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之间容纳直径较细的上述引导轴,并且上述第一壁面与上述第二壁面的距离比上述引导轴宽;和具有主体部和施压部的引导轴按压部件,上述主体部形成有可滑动地与上述引导轴嵌合的滑动槽,在以使上述滑动槽位于上述切口内的方式将上述主体部安装到上述轴承部时,上述施压部与上述引导轴抵接,上述施压部以经由上述主体部靠向上述轴承部的方式弹性形变,从而使上述切口的上述第一壁面按压上述引导轴。
优选的是,上述施压部设置在上述主体部的两侧。此外,优选的是,上述切口朝向横向开口,上述滑动槽在上下方向上开口。进而,优选的是,上述主体部形成有与上述轴承部的一部分扣合的扣合部。
此外,本发明的一种光盘装置,在光盘旋转的过程中,移动拾取头,并对上述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及/或重放,上述光盘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引导轴,引导上述拾取头的轴承部;切口,形成在上述轴承部上,在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之间容纳直径较细的上述引导轴,并且上述第一壁面与上述第二壁面的距离比上述引导轴宽;以及具有主体部和施压部的引导轴按压部件,上述主体部形成有可滑动地与上述引导轴嵌合的滑动槽,在以使上述滑动槽位于上述切口内的方式将上述主体部安装到上述轴承部时,上述施压部与上述引导轴抵接,上述施压部以经由上述主体部靠向上述轴承部的方式弹性形变,从而使上述切口的上述第一壁面按压上述引导轴。
在本发明中,使形成在轴承部上的切口的第一壁面通过引导轴按压部件按压引导轴,因此即使在引导轴比切口细时,也能够防止拾取头晃动。因此,根据本发明,直接使用现有的拾取头,能够实现光盘装置进一步薄型化。
此外,使主体部经由滑动槽而与引导轴嵌合,以使滑动槽位于切口内的方式将主体部安装到轴承部,因此在切口和引导轴之间产生的间隙被主体部填充。由此,即使在引导轴与切口相比非常细时,也能够切实地防止晃动。此外,仅使滑动槽与引导轴嵌合就能够安装引导轴按压部件,不需要进行螺合及粘结等,因此不会引起组装性下降及组装成本增加。
进而,引导轴按压部件使施压部弹性形变,从而使切口的第一壁面按压引导轴,因此与轴环等相比,引导轴按压部件对尺寸误差的允许范围比较大。从而,不需要对引导轴按压部件要求高加工精度,因此不会引起制造成本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简要地表示光盘装置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拆卸顶板后的光盘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省略了底面的光盘装置的仰视图。
图4是简要地表示第一轴承部和第二轴承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安装有按压部件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表示按压部件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7是表示从主体部的凹面到第二板状部件的底面的距离和在第二轴承部和副轴之间产生的间隙的距离的长度不同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下壁面按压副轴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下壁面按压副轴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光盘装置(头驱动装置)2包括构成为防护状态的主体外壳3。在主体外壳3的前表面安装有面板(Bezel)4。在该面板4上设有用于***光盘DI的插槽4a、用于指示弹出光盘DI的按钮5、用于显示光盘装置2的动作状态的指示灯(Indicator)6。
主体外壳3具有顶板7。在顶板7的大致中央形成有开口7a,该开口7a用于在卡紧光盘DI时使卡头16(参照图2)稍微进入。
如拆卸顶板7后的图2所示,在主体外壳3的内部设有基板10。基板10固定于主体外壳3,以将主体外壳3的内部空间上下分隔。在该基板10上形成有从中央向倾斜方向延伸的开口10a。在开口10a内配置有升降框架11。升降框架11包括由例如金属压制板等形成的框架主体(参照图3)11a和安装在框架主体11a表面侧的框架盖11b。在框架盖11b上形成有从中央向倾斜方向延伸的开口11c。
在将光盘DI向主体外壳3传入或从主体外壳3传出时,升降框架11使位于主体外壳3中央的前端侧以面板4一侧为支点在上下方向上摆动。为了缓和该升降移动中的撞击,升降框架11通过缓冲支撑构造12在多个位置固定于基板10,上述缓冲支撑构造12包括设置于基板10和主体外壳3的底板之间的轴、与该轴嵌合的橡胶圈。
在升降框架11的前端部安装有转台单元13。该转台单元13包括主轴电机14、转台15及卡头16。主轴电机14固定于升降框架11的内表面,在其驱动轴上固定有转台15。在该转台15上一体地形成有卡头16。在升降框架11上升时,该卡头16将位于卡紧位置的光盘DI卡紧。进而,在卡头16上设有通过弹簧施力的多个卡爪16a,可自由装卸地保持光盘DI。
此外,在升降框架11上安装有拾取头18。在该拾取头18上设置有光头(Pickup)20。在对光盘DI进行数据的记录/读取时,拾取头18沿着开口11c在光盘DI的半径方向上移动,并且光头20向光盘DI的记录面照射激光。
在升降框架11上安装有用于引导光盘DI下表面的光盘引导片21。该光盘引导片21沿着光盘DI的传入方向,其前端部延伸至转台15的侧方。此外,在光盘引导片21上形成有随着靠近前端部而逐渐升高的斜坡,通过将光盘DI向上抬起,将所***的光盘DI不会与卡头16碰撞地向光盘支撑臂24的支架24a引导,传入到主体外壳3内。
在基板10上可摆动地配置有:光盘支撑臂24,用于进行光盘DI的传入及传出;和引导臂25,用于向主体外壳3内传入从插槽4a***的光盘DI。光盘支撑臂24通过支架24a保持光盘DI的前端缘,并以轴23为中心摆动。引导臂25通过带凸缘辊25a保持光盘DI的后端缘,并以轴26为中心摆动。为了使该引导臂25摆动,连接有连杆27。
光盘支撑臂24及引导臂25(连杆27)由在基板10的背面侧设置的周知的光盘装载机构(未图示)驱动,进行光盘DI的传入/传出。此外,光盘装载机构经由设置于升降框架11上的销29a、29b使升降框架11在下降位置、上升位置(记录/读取位置)之间摆动。
如图3所示,在框架主体11a的背面安装有主轴40及副轴41作为形成为圆棒状的一对引导轴。主轴40及副轴41配置成与开口11c的形成方向(光盘DI的半径方向)大致平行。在拾取头18上形成有与主轴40对应的第一轴承部30和与副轴41对应的第二轴承部31。主轴40及副轴41经由各轴承部30、31将拾取头18可自由移动地支撑。
此外,在框架主体11a的背面,除了上述的转台单元13之外,还固定有移动电机(Thread Motor)42、齿轮传动***43及引导螺杆(Leadscrew)44等。齿轮传动***43将移动电机42的驱动力传递给引导螺杆44,使引导螺杆44旋转。引导螺杆44在主轴40附近固定成与主轴40平行。引导螺杆44与在拾取头18的第一轴承部30上设置的锯齿(Tooth)32啮合。由此,当引导螺杆44根据移动电机42的驱动而旋转时,拾取头18在光盘DI的半径方向上移动。
如图4所示,在第一轴承部30上形成有用于主轴40插通的大致圆形的贯通孔30a。在第二轴承部31上形成有用于副轴41进入的切口31a。切口31a形成为朝向横向开口的大致U字状。由于切口31a,在第二轴承部31上构成有由平面状的上臂面(第二壁面)31b和下壁面(第一壁面)31c、半圆柱面状的壁面31d构成的内壁面。贯通孔30a的直径D和切口31a的宽度T大致相同。直径D及宽度T的尺寸例如为3mm。
主轴40的直径略小于贯通孔30a的直径D。另一方面,副轴41直径(例如2.5mm)比主轴40及切口31a的宽度T细。如图5所示,在第二轴承部31和副轴41之间安装有按压部件34(Collar,轴环)。按压部件34防止由于切口31a和副轴41之间的间隙而引起拾取头18晃动。另外,在图3中为方便说明而省略了按压部件34的图示。
如图6所示,按压部件34包括主体部50、设置于该主体部50两侧的一对施压部51、将各施压部51及主体部50连接的连接部52。该按压部件34使用树脂材料。主体部50、各施压部51及连接部52通过周知的树脂成型法一体成型。
主体部50形成有朝向下方开口的滑动槽53,具有大致コ字型的外形。滑动槽53的宽度t1与副轴41的直径大致相同。主体部50经由滑动槽53可滑动地与副轴41嵌合。在主体部50的外表面形成有凹部(扣合部)54。凹部54具有形成为平面状的凹面54a。凹部54的横向宽度t2与第二轴承部31的横向宽度大致相同。
在副轴41和滑动槽53嵌合的状态下,主体部50进入到第二轴承部31的切口31a内,以滑动槽53位于切口31a内的方式安装到第二轴承部31。这样,在副轴41上嵌合滑动槽53后使主体部50进入到切口31a内,从而安装按压部件34,由于不需要进行螺合或粘结等,因此不会引起组装性下降及组装成本增加。
当如上所述安装主体部50时,凹部54与第二轴承部31的一部分扣合(参照图5)。当拾取头18根据移动电机42的驱动而移动时,由于第二轴承部31和凹部54的扣合,按压部件34从动于拾取头18而在副轴41的表面上滑动。
各施压部51包括:一端与连接部52连接的第一板状部件55;和从该第一板状部件55的底面突出的第二板状部件56。第一板状部件55形成为与滑动槽53的形成方向大致正交。第二板状部件56从第一板状部件55突出的量调解为,在主体部50与副轴41嵌合时第二板状部件56与副轴41接触。
如图7所示,从主体部50的凹面54a到第二板状部件56的底面56a的距离t3略长于在第二轴承部31和副轴41之间产生的间隙的距离t4。由此,若在使主体部50和副轴41嵌合的状态下使主体部50和副轴41进入到切口31a内,则如图8及图9所示,第二板状部件56的底面56a与副轴41接触而与副轴41抵接,第一板状部件55以经由主体部50而靠向第二轴承部31的方式弹性形变。
并且,由于伴随该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各施压部51的弹力,主体部50的凹面54a被第二轴承部31的上壁面31b按压,并且第二轴承部31的下壁面31c被副轴41按压。
这样,在以滑动槽53位于切口31a内的方式将主体部50安装到第二轴承部31时,按压部件34使与副轴41抵接的各施压部51弹性形变,通过其弹力使第二轴承部31的下壁面31c按压副轴41,从而防止拾取头18晃动。
此时,由于在切口31a和副轴41之间产生的间隙被主体部50填充,因此即使在副轴41比切口31a细很多时,也能够切实地防止晃动。此外,由于使各施压部51弹性形变,因此与组装形成为筒状的普通轴环的情况等相比,对尺寸误差的允许范围加大。从而,不需要对按压部件34要求高加工精度,因此也不会引起制造成本增加。
接着,说明上述结构对光盘装置2的作用。在没有***光盘DI的情况下,升降框架11保持在下降位置。此时,由于与升降框架11的摆动轴的距离比主轴40与升降框架11的摆动轴的距离远的副轴41的直径较细,因此即使在直接使用现有的拾取头18而实现光盘装置2的薄型化时,各轴40、41也不会干扰主体外壳3等。
若将光盘DI向插槽4a***,则光盘装载机构动作,光盘DI自动向主体外壳3内传入。当光盘DI的传入结束时,光盘装载机构使升降框架11从下降位置移动至上升位置。若升降框架11移动至上升位置,则光盘DI被卡头16卡紧。
之后,驱动主轴电机14而使光盘DI旋转,并且驱动移动电机42而使拾取头18在光盘DI的半径方向上移动,从而对光盘DI进行数据的写入及读取。在沿着各轴40、41进行往复移动时,拾取头18通过按压部件34防止晃动。由此,来自光头20的激光高精度地照射到光盘DI的记录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主体部50的凹面54a按压第二轴承部31的上壁面31b,使第二轴承部31的下壁面31c按压副轴41,但是也可以与此相反地使凹面54a按压下壁面31c,使上壁面31b按压副轴41。此外,主体部50和第二轴承部31的按压方向并不限于上述方式,可以根据第二轴承部31及按压部件34的形状而向任意方向按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形成为槽状的凹部54作为扣合部而表示,但是扣合部的形状并不限于此,例如孔状及突起状等只要能够使按压部件34从动于拾取头18则可以是任何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按压部件34使用树脂材料,但是按压部件34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金属材料。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体部50与各施压部51一体地成型,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主体部50和各施压部51分别成型后通过进行螺合或粘结等而成为一体。但是,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通过用树脂材料将按压部件一体成型,能够抑制按压部件34的制造成本。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板簧状的施压部51,但施压部51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线圈弹簧状及橡胶状。此外,施压部51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副轴41上适用本发明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主轴40上或主轴40和副轴41两者上适用本发明。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轴40及副轴41形成为圆棒状,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方棒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插槽式的光盘装置2中适用本发明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盘式的光盘装置。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光盘装置,也可以适用在用于驱动硬盘驱动器等中所使用的磁头、喷墨打印机等打印机中所使用的打印头、扫描仪中所使用的扫描头等各种头的头驱动装置中。

Claims (3)

1.一种头驱动装置,其中,引导轴经由在头上形成的轴承部而将该头支撑为能够沿着该引导轴自由移动,从而使被上述引导轴支撑了上述轴承部的上述头沿着上述引导轴往复移动,上述头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切口,形成在上述轴承部上,在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之间容纳直径细的上述引导轴,并且上述第一壁面与上述第二壁面的距离比上述引导轴宽,该切口朝向横向开口;和
引导轴按压部件,具有主体部、设置在上述主体部的两侧的一对施压部和将各上述施压部及上述主体部连接的连接部,上述主体部形成有可滑动地与上述引导轴嵌合并在上下方向上开口的滑动槽,在以使上述滑动槽位于上述切口内的方式将上述主体部安装到上述轴承部时,上述施压部的底面与上述引导轴接触而与上述引导轴抵接,上述施压部以使上述主体部按压上述切口的上述第二壁面的方式弹性形变,从而使上述切口的上述第一壁面按压上述引导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部形成有与上述轴承部的一部分扣合的扣合部。
3.一种光盘装置,在光盘旋转的过程中移动拾取头并对上述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及/或重放,上述光盘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引导轴,经由在上述拾取头上形成的轴承部而将该拾取头支撑为能够沿着该引导轴自由移动;
切口,形成在上述轴承部上,在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之间容纳直径细的上述引导轴,并且上述第一壁面与上述第二壁面的距离比上述引导轴宽,该切口朝向横向开口;以及
引导轴按压部件,具有主体部、设置在上述主体部的两侧的一对施压部和将各上述施压部及上述主体部连接的连接部,上述主体部形成有可滑动地与上述引导轴嵌合并在上下方向上开口的滑动槽,在以使上述滑动槽位于上述切口内的方式将上述主体部安装到上述轴承部时,上述施压部的底面与上述引导轴接触而与上述引导轴抵接,上述施压部以使上述主体部按压上述切口的上述第二壁面的方式弹性形变,从而使上述切口的上述第一壁面按压上述引导轴。
CN2009101342823A 2008-04-30 2009-04-16 头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21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18693 2008-04-30
JP2008118693A JP5263492B2 (ja) 2008-04-30 2008-04-30 ヘッド駆動装置及びディスク装置
JP2008118693 2008-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2104A CN101572104A (zh) 2009-11-04
CN101572104B true CN101572104B (zh) 2012-06-13

Family

ID=41231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428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2104B (zh) 2008-04-30 2009-04-16 头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60898B2 (zh)
JP (1) JP5263492B2 (zh)
CN (1) CN1015721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25786A (ja) * 2013-12-26 2015-07-0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77234A (ja) * 2001-09-04 2003-03-14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用軸受け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するディスク装置
JP2004334943A (ja) * 2003-05-01 2004-11-25 Sony Corp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駆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62485A (ja) * 1985-09-13 1987-03-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光学式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6065910A (ja) * 2004-08-24 2006-03-09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7157237A (ja) * 2005-12-05 2007-06-21 Kenwood Corp 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9003990A (ja) * 2007-06-19 2009-01-08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77234A (ja) * 2001-09-04 2003-03-14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用軸受け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するディスク装置
JP2004334943A (ja) * 2003-05-01 2004-11-25 Sony Corp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駆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63492B2 (ja) 2013-08-14
CN101572104A (zh) 2009-11-04
US20090276797A1 (en) 2009-11-05
US8060898B2 (en) 2011-11-15
JP2009271953A (ja) 200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55348A2 (en) Disc player
US20080046905A1 (en) Chucking mechanism, brushless motor having the chucking mechanism, and disk driv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brushless motor
CN1734656B (zh) 盘驱动装置、盘驱动单元和光头装置
CN1691190B (zh) 车载播放器
CN100476968C (zh) 盘驱动器
CN101572104B (zh) 头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CN100447877C (zh) 盘驱动设备
KR100410707B1 (ko) 기록매체의로딩장치및기록재생장치
US7281254B2 (en) Optical disc drive having a traverse holder that is rotatable around an axis that is mutually different from the axis of a traverse base
US7308695B2 (en) Disk holding member, disk tray,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device, and disk changer
JP4641739B2 (ja) ディスク装置
CN100464372C (zh) 盘片驱动装置
JP4152633B2 (ja) ディスク装置のカートリッジ位置決め機構
JPH11273268A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CN100481227C (zh) 光驱装置
US5689387A (en) Disk drive apparatus having improved disk loading mechanism
JP4490755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KR200280139Y1 (ko)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US20030053247A1 (en) Flexible disk drive having a thin thickness and reduced in number of parts
EP2348506A2 (en) Optical disc drive
JPH10283710A (ja) ディスク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3714358B2 (ja) 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3714359B2 (ja) 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2006236512A (ja) ディスク固定手段を有すターンテーブルを備えたディスク装置
JP2010152944A (ja) ディス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