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4372C - 盘片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片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4372C
CN100464372C CNB2006101445898A CN200610144589A CN100464372C CN 100464372 C CN100464372 C CN 100464372C CN B2006101445898 A CNB2006101445898 A CN B2006101445898A CN 200610144589 A CN200610144589 A CN 200610144589A CN 100464372 C CN100464372 C CN 10046437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disc
recording medium
along
slid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445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63928A (zh
Inventor
堤英明
大森清
田村秀
小畑学
光本洋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63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3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437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437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Abstract

一种记录信息至或再现信息自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驱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记录介质被***所述装置本体或从中移去;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沿装载方向和弹出方向传送记录介质;安装部分,其上安装记录介质;传送臂,所述传送臂根据记录介质沿装载方向和弹出方向的移动而移动并传送记录介质;以及驱动机构,所述记录介质具有用来施加驱动力以使传送臂移动的驱动源,其中所述传送臂包括:与记录介质形成接触的接触部分;以及沿记录介质弹出方向推压接触部分的施力件。

Description

盘片驱动装置
相关申请的参照
本发明包含分别在2005年11月9日和2005年12月5日提交于日本专利局的JP2005—325360和JP2005—351341号日本专利申请的主题内容,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收录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信息信号至光盘和/或从光盘再现信息信号的盘片驱动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直接将光盘***到装置本体内的所谓槽***式盘片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普遍知道作为光盘的包括例如CD(高密度盘)、DVD(多功能数码盘)以及BD(蓝光盘)的光盘以及例如MO(磁性光盘)、MD(迷你盘)的光磁盘。与这些盘片、盒式盘片等对应的各种盘片驱动装置已出现在市场上。
盘片驱动装置的类型例如包括:开启设置在壳体内的盖和门并从开启的盖或门将盘片直接安装在转台(turntable)上的类型;将盘片置于沿水平方向推入或拉出于壳体的托盘以当将托盘推入壳体时自动将盘片安装到壳体内的转台上的类型;以及直接将盘片安装到设置在托盘上的转台上的类型。然而,在所有这些类型中,操作者需要进行操作以开启和关闭盖或门,将托盘推入并拉出于壳体以及将盘片安装到转台上。
另一方面,存在一种所谓槽***式盘片驱动装置,其中仅通过从设置在壳体前表面的盘片***和弹出开口***光盘,使光盘被自动安装到转台上。槽***式盘片驱动装置包括彼此对置的、夹住从盘片***和弹出开口***的光盘的一对导轮。盘片驱动装置通过使这对导轮分别沿相反方向转动而进行装载操作以将从盘片***和弹出开口***的光盘推入壳体内,以及进行弹出操作以使盘片通过盘片***和弹出开口弹出至壳体外。
在安装有盘片驱动装置的例如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的移动装置中,要求将尺寸、重量和厚度进一步减小。因此,对盘片驱动装置的尺寸、重量和厚度减小的要求也开始变得迫切。在这些情形下,这里提出一种盘片驱动装置作为槽***式盘片驱动装置,其中在盘片驱动装置的前端设置将与通过前面板的盘片***和弹出开口***的光盘的外缘接触的接触部分,并设置多个转臂,其基端部为可转动支承。当使这些转臂沿平行于光盘的平面转动时,盘片驱动装置执行装载操作以将光盘推入壳体内以及弹出操作以使光盘通过盘片***和弹出开口弹出至壳体外(例如见JP-A-2002-117604以及JP-A-2005-100595)。在厚度减小的盘片驱动装置中,对安装在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等的超薄盘片驱动装置而言,12.7mm的厚度被设为标准尺寸。此外,还提出一种厚度减小至9.5mm的盘片驱动装置,它等于硬盘驱动器(HDD)单元的厚度。
在这种盘片驱动装置中,在使多个转臂在平行于光盘的平面内转动的同时进行盘片装载操作和弹出操作时,必须防止转臂与可转动地保持光盘的盘片安装部分的转台以及设置在转台中并穿过和啮合于光盘中央孔的啮合凸起碰撞。
然而,在厚度减小的盘片驱动装置中,由于壳体厚度增加,因此难以将转臂的转动区域设置得高。因此,必须使转臂在最小高度转动以防止转臂与盘片安装部分碰撞。在安装于便携电子设备的盘片驱动装置中,即使在电子装置不处于稳定位置的状态下,转臂也可能被驱动。因此转臂可能晃动以与盘片安装部分形成碰撞。
此外,在上述设有多个转臂并当转臂在平行于盘片的平面内转动时进行盘片装载操作和弹出操作的盘片驱动装置中,盘片驱动装置通过使转臂转动而弹出光盘,所述转臂具有诸如扭转螺旋弹簧的施力件,该施力件促成沿光盘弹出方向的转动。在将光盘弹出至装置本体外时,使形成于光盘中央的开口暴露在外并且将光盘固定地设置在防止光盘由于其自身重量而掉落的位置是必须的。由于用户能握持光盘的开口和边并取送光盘而不接触信号记录表面,故能将光盘固定地设置在一个位置。
然而,在盘片驱动装置中,由于用于光盘弹出的驱动力仅为弹力,因此弹出至设备外的光盘的固定位置常发生变化。光盘固定位置的变化可能是由施力件的老化劣化而引起的弹力变化造成的。此外,在光盘***或弹出的盘片***/移去孔中,可设置由非编织织物制成的面板帘(panel curtain)以使光盘的固定位置稳定并除去粘附于光盘信号记录表面的灰尘等。然而,当面板帘的质量变化时,难以使光盘的固定位置稳定下来。
另外还提出一种盘片驱动装置,它包括电机和用来将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至转臂的连杆机构以使光盘的固定位置稳定,该盘片驱动装置通过在弹出时用电机和连杆机构控制转臂转动而使光盘的固定位置稳定。然而,在这种盘片驱动装置中,当将光盘弹出至装置本体外时,可能会有与电机和连杆机构的驱动方向相反方向的力作用于光盘。这是因为存在障碍物,例如光盘的传送区上的书本或用户身体的一部分,或者突然决定停止光盘弹出的用户将光盘沿***方向回推。在这种情形下,额外的负载被施加于转臂、电机和连杆机构。此外,光盘可能因为冲突力(即由转臂施加的沿弹出方向的驱动力以及沿相反方向作用的力)而断裂。
发明内容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转臂和盘片安装部分碰撞的、厚度减小的盘片驱动装置。
另外希望提供一种盘片传送机构和盘片驱动装置,借助该机构和装置,即使将上述沿相反方向的力作用于光盘也不会对转臂、电机和连杆机构施加额外负载,并且能防止光盘的断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这里提供一种记录信息至或再现信息自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驱动装置。该记录介质驱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记录介质被***该装置本体或从中移去;传送机构,它沿装载方向和弹出方向传送记录介质;安装部分,其上安装记录介质;传送臂,它根据记录介质沿装载方向和弹出方向的移动而移动并传送记录介质;以及驱动机构,它具有用来施加驱动力以使传送臂移动的驱动源,其中传送臂包括:与记录介质形成接触的接触部分;以及沿记录介质弹出方向推压接触部分的施力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这里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指令单元,该指令单元将记录介质的***和弹出操作的指令发布给记录信息至或再现信息自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驱动装置,其中记录介质驱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记录介质被***该装置本体或从中移去;传送机构,它沿装载方向和弹出方向传送记录介质;安装部分,其上安装记录介质;传送臂,它根据记录介质沿装载方向和弹出方向的移动而移动并传送记录介质;以及驱动机构,它具有用来施加驱动力以使传送臂移动的驱动源,其中传送臂包括:与记录介质形成接触的接触部分;以及沿记录介质弹出方向推压接触部分的施力件。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外部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外部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内部的立体图;
图4是将示出主机架移去后的盘片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顶盖的外部立体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内部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底部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底部机架和副机架的连接部分的截面图;
图9是以底部单元的底部机架和副机架之间的减震器示出支承结构的图;
图10是示出盘片驱动装置另一例子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盘片驱动装置的另一例子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传送光盘的过程并示出光盘开始***的平面图;
图13是示出***光盘的过程并示出弹出臂由光盘转动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4是示出***光盘的过程并示出弹出臂和装载臂由滑块(slider)驱动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5是示出***光盘的过程并示出光盘被传送至居中位置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6是示出***光盘的过程并示出从各臂将光盘松开并允许其自由转动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7是示出弹出光盘过程并示出光盘与各臂形成接触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8是示出弹出光盘过程并示出光盘由各臂传送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9是示出弹出光盘过程并示出光盘由各臂传送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0是示出弹出光盘过程并示出光盘被弹出并停在预定位置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1是示出装载凸轮板的立体图;
图22是示出弹出臂的分解立体图;
图23是示出其上安装有第一至第四开关和压下这些开关的滑块的电路板的平面图;
图24是光盘装载时的时序图;
图25是光盘弹出时的时序图;
图26是示出在***光盘的过程中光盘被夹住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7是示出在弹出光盘的过程中因受到光盘传送区域上的障碍物的而形成传送阻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8是示出设有止动件的弹出臂的立体图;
图29是示出防止小直径光盘误***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0是示出一种盘片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其中引导弹出臂的转动的导向凸起被设置在主机架的上表面;
图31A是示出由导向凸起引导的弹出臂的转动轨迹并示出在弹出臂上升至凸起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1B是示出由导向凸起引导的弹出臂的转动轨迹并示出弹出臂已移动到凸起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1C是示出由导向凸起引导的弹出臂的转动轨迹并示出弹出臂已经低于凸起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2A和32B是示出滑块和副滑块的立体图;
图33是在卡盘松开位置、盘片***位置和记录/再现位置处导向销和导向孔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截面图;
图34是示出在底部单元下降至卡盘松开位置的状态下的导向销和导向孔的立体图;
图35是示出在底部单元抬高至卡装位置的状态下的导向销和导向孔的立体图;以及
图36是示出在底部单元抬高至记录和再现位置的状态下的导向销和导向孔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盘片驱动装置1是安装在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1000的设备本体1001上的槽***式盘片驱动器1。如图2所示,该盘片驱动装置1具有整个装置的厚度被削减至例如约12.7mm的结构。该盘片驱动装置1能够将信息记录和再现信号作用于例如CD(高密度盘)、DVD(多功能数码盘)或BD(蓝光盘)的光盘2。
首先将详细讨论盘片驱动装置1的具体结构。如图3—6所示,盘片驱动装置1包括作为装置本体的外壳的壳体3。壳体3包括:作为下壳体的基本扁平盒状的底壳4以及作为覆盖底壳4上开口的顶板的顶盖5。在壳体4中安装有后面将要说明的暴露在底部单元22的上侧并为盘片传送提供驱动力的驱动机构120以及覆盖驱动机构120的驱动力所传递至的盘片传送机构50的主机架6。
如图2和5所示,顶盖5包括封闭底壳4的顶板部分5a以及通过沿底壳4的两边略微弯曲顶板部分5a周缘而形成的一对侧板部分5b。基本圆形的开口7被形成在顶板部分5a大致中心处。在后述的卡装操作时,转台23a的啮合凸起33a啮合于光盘2的中央孔2a而通过开口7暴露在外。顶板部分5a的开口7的周缘形成向壳体3的内侧略微凸起的接触凸起8,其与保持在转台23a上的光盘2的中央孔2a的周缘接触。
在顶板部分5a的前表面侧,用于引导从后述的盘片***和弹出开口19***的光盘2并沿高度方向限制光盘2的一对导向凸起11a、11b被形成为向壳体3的内侧膨胀。这对导向凸起11a、11b在沿通过开口7的光盘2的***方向的中心线基本对称的位置上具有基本部分的锥形,这种形状的特征是:上升以沿光盘2的***方向画出圆弧并上升以使圆弧在与光盘2的***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上直径从外侧向内侧连续减小。这对凸起11a、11b具有通过沿其轴向划分的锥形及其顶点暴露于顶板部分5a的内侧而获得的形状。导向凸起11a、11b从外侧向内侧连续降低和变薄。
由于这对导向凸起11a、11b具有这样的形状,因此导向凸起11a、11b可顺利地引导从盘片***和弹出开口19***到壳体3内的光盘2并同时校正沿光盘2宽度方向的偏差。由于这种形状的导向凸起11a、11b被设置在顶盖5内,因此可提高顶板部分5a的刚度。顶板部分5a的内侧上的主表面被加工以减少与光盘2的摩擦阻力。
底壳4由形成为基本扁平盒状的薄板金属制成。其下表面基本呈矩形。设置成高于下表面并向外延伸的平台部分4a被设置在底壳4的一侧。后述的将光盘2推入壳体3的装载臂51b被支承于平台部分4a以自由转动。
在底壳4的下表面上,通过螺接等安装有电路板59,该电路板上设有:构成驱动控制电路的诸如IC芯片的电子器件;实现各单元电气连接的接头;检测各单元操作的检测开关等。在底壳4外缘壁的一部分上设有接头开口4b,安装在电路板59上的接头通过它暴露在外。
顶盖5通过螺接安装于底盖4。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在顶盖5的顶板部分5a的外缘边形成有多个通孔13,螺钉12穿过这些通孔13。多个基本以直角向内弯曲的导向件14被设置在两边的侧板部分5b上。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多个基本以直角向内弯曲的固定件15被设置在底壳4的外缘边上。与顶盖5的通孔13对应的螺孔16被形成在固定件15上。用于防止顶盖5的多个导向件14离开的多个狭槽(其细节未示出)被形成在底壳4的两边上。
在将顶盖5安装至底壳4时,在顶盖5的多个导向件14啮合于底盖4的多个导向狭槽的状态下,顶盖5从前侧滑动至后侧。结果,顶盖5的顶板部分5a封闭底盖4的上开口。在这种状态下,将螺钉12通过顶盖5的多个通孔13螺接入底壳4的螺孔16中。如此形成图2所示的壳体3。
如图2所示,基本呈扁平矩形的前面板18被安装在壳体3的前表面。前面板18设有盘片***和弹出开口19,光盘2***于此并从中移去。换句话说,可通过盘片***和弹出开口19将光盘2***壳体3内并从盘片***和弹出开口19使光盘2弹出至壳体3外。在盘片***和弹出开口19上,沿垂直于纵向的两边部分形成未图示的面板帘。所述面板帘由沿长形状切割的非编织织物等制成并通过粘结剂等粘合于前面板18的后表面侧。结果,面板帘可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壳体3。此外,由于当将盘片2***或移去时,面板帘开始与盘片表面滑动接触,因此面板帘可防止灰尘等杂质粘附于光盘2。
在前面板18的前表面上设置有通过发光而显示光盘2访问状态的显示单元20以及当弹出光盘2时压下的弹出按钮21。
在设有底壳4的平台部分4a的一侧附近,使驱动机构120的将要后述的滑块122沿这一侧滑动的一对导向凸起124沿一侧突起地设置,它们彼此间隔开(见图10)。
如图3和图4所示,主机架6通过螺接固定于底壳4的下表面。主机架6被设置在电路板59之上以在基本等于平台4a的高度上将底壳4的内腔分隔成上半部和下半部。结果,在壳体3中,在比主机架6更靠近顶盖5一侧的区域为盘片传送区域,在其上暴露出装载臂51和弹出臂52以自由转动。在比主机架6更靠近底壳4一侧的区域中设有盘片传送机构50的第一和第二连杆臂54和55、操作臂58以及凸轮环57,盘片传送机构50将包括驱动电机121和滑块122的驱动机构120的驱动力传递至弹出臂52。
主机架6由基本平板形的薄板金属制成并具有:从底壳4的后表面侧至其上形成平台部分4a的一侧覆盖底壳4的上表面6a;以及通过沿底壳4的两边弯折上表面6a的周缘而获得的一对侧板部分6b。在主机架6中,底部的开口6c以及弹出臂的开口6d分别形成在上表面6a,底部单元22和盘片驱动机构50的弹出臂52通过这两个开口暴露在光盘2的传送区域。侧板开口6e形成在设有平台部分4a的边上的侧板部分6b中,连接于通过驱动电机121滑动的滑块122的装载凸轮板53通过该侧板开口6e***。在主机架6的上表面6a上,将光盘2传送至壳体3外侧和内侧的盘片传送机构50的弹出臂52、传递驱动机构120的驱动力并操作弹出臂52的操作臂58以及引导第二连杆臂55的移动的凸轮环57被锁定在底壳4一侧。
在主机架6中,大致以直角向内弯曲的多个导向件6f以及将主机架6固定于底壳4的通孔6h被设置在侧板部分6b的两侧。另一方面,在底壳4中,螺孔4c被形成在与通孔6h对应的位置。主机架6通过将螺钉螺接入螺孔4c和通孔6h而固定。
盘片驱动装置1包括在底壳4的下表面上形成驱动器主体的底部单元22。底部单元内2如图7所示具有由基本矩形的框架体形成的底部机架27。底部机架27藉由多个减震器28a—28c由副机架29支承。底部机架27通过副机架29设置在底壳4上,藉此沿底部单元22方向的一边基本位于壳体3的中央。在底部单元22中,沿纵向的一端侧,设置有用于接纳从盘片***和弹出开口19***到壳体3内腔的光盘2的光盘安装部分23,以及驱动以使安装在盘片安装部分23上的光盘2转动的盘片旋转驱动机构24。底部单元22具有:光拾取器25,用来将信号写入至或将信号读取自由盘片旋转驱动机构24驱动的光盘2;以及拾取头进给机构26,用来沿纵向移动光拾取器25以由此沿光盘2的径向进给光拾取器25。光拾取器25和拾取头进给机构26被一体地设置在底部机架27中。由于底部机架27由副机架29支承,则通过后述底部抬升机构150操作底部单元22以与副机架29一起相对于光盘2上升和下降。
底部单元22通过主机架6的底部6c的开口暴露在盘片传送区域上,以使盘片安装部分23基本位于底壳4下表面上的中央位置。底部单元22可通过底部抬升机构150上升和下降。在原始状态,底部单元22位于从盘片***和弹出开口19***到壳体3内腔的光盘2下方。根据光盘2的装载操作,底部单元22上升并可转动地啮合于光盘2。在记录和再现操作后,底部单元22通过底部抬升机构150下降,松开与光盘2的啮合,并从光盘2的传送区域撤回。
底部机架27通过将薄板金属冲裁以一预定形状并稍微向下弯折薄板金属的周缘而形成。在底部机架27的主表面上连续形成有:用于转台的基本半圆形开口27a,后述的盘片安装部分23的转台23a通过该开口向上露出;以及用于拾取头的基本矩形开口276,后述光拾取器25的物镜25a通过该开口向上露出。如图6所示,将装饰薄板30固定于底部机架27的上表面,在该装饰薄板30中形成有与开口27a、27b对应的开口。
在底部机架27中,防止光盘2和底部机架27接触并将光盘2引导至弹出臂52的接触部件74的导向板32被形成在与盘片安装部分23相对一侧上的一端。纤维板40附于导向板32。因此,即使当光盘2开始与导向板32滑动接触时,也可防止光盘2的信号记录表面被刮花。
在底部机架27中,藉由减震器28a、28b联接于副机架29的联接片41a、41b沿纵向突起地设置在两边。在各联接片41a、41b中钻有多个***孔43,诸***孔43与副机架29中形成的联接片45a、45b连接并且阶梯形螺钉42通过***孔43***。
盘片安装部分23具有由盘片旋转驱动机构24驱动并转动的转台23a。用于安装光盘2的卡盘机构33被设置在转台23a的中央。卡盘机构33具有啮合在光盘2的中央孔2a中的啮合凸起33a以及锁定与啮合凸起33a啮合的光盘2的中央孔2a的周缘的多个啮合爪33b。卡盘机构33将光盘2保持在转台23a上。
盘片旋转驱动机构24具有扁平形状的主轴电机24a以转动与转台23a一体的光盘。主轴电机24a经由支承板24a通过螺钉固定于底部机架27的下表面以使设置在上表面的转台23a从底部机架27的转台开口27a略微凸起。
光拾取器25具有光学组件,它用物镜25a聚集来自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出的光束并将光束辐射到光盘2的信号记录表面,并通过由光接收元件等制成的光检测器检测由光盘2的信号记录表面反射回来的返回光束。光拾取器25将信号写入至/读出自光盘2。
光学拾取器25具有诸如二轴驱动器的物镜驱动机构,它驱动物镜以使其沿光轴方向(聚焦方向)以及垂直于光盘2记录轨迹的方向(循迹方向)位移。光拾取器25基于由光检测器从光盘2检测到的检测信号进行驱动控制以在通过二轴驱动器使物镜25a沿聚焦方向和循迹方向位移的同时,使用来在光盘2的信号记录表面上聚焦物镜25a的聚焦伺服以及通过物镜25a聚集形成光束点的循迹伺服遵循记录轨迹。可将除聚焦控制和循迹控制外的三轴驱动器作为物镜驱动机构,这使相对于光盘2的信号记录表面限制物镜25a倾斜度(歪度)变得可能,从而使由物镜25a聚集的光束垂直辐射到光盘2的信号记录表面上。
拾取器进给机构具有:安装有光拾取器25的拾取器底部34;可滑动地沿光盘2径向支承拾取器底部34的一对导向杆35a、35b;以及驱动沿光盘2的径向由该对导向杆35a、35b支承的拾取器底部34并使其位移的位移驱动机构36。
在拾取器底部34中,形成有一对导向件37a、37b,其中形成有供导向杆35a、35b中的一个导向杆35a穿过的导向孔;拾取器底部34还形成有导向件38,在所述导向件38中形成咬合另一导向杆35b的导向槽。结果,拾取器底部34由该对导向杆35a、35b滑动支承。
该对导向杆35a、35b平行于光盘2的径向地被设置在底部机架27的下表面。该对导向杆35a、35b在光盘2的内缘和外缘上引导拾取器底部34,在所述拾取器底部34上,光拾取器25通过底部机架27的拾取器27b开口暴露在外。
位移驱动机构36藉由齿轮和齿条(未图示)将连接于底部机架27的驱动电机31的旋转驱动转化成直线驱动并沿该对导向杆35a、35b的方向(即光盘2的径向)驱动拾取器底部34并使其位移。例如,将包括导螺杆的步进电机作为位移驱动机构36。
下面对通过减震器28支承该底部机架27的副机架29进行说明。副机架29如后述那样由底部抬升机构150作用以根据光盘2的传送而上升和下降,由此使底部机架27更接近光盘2或使底部机架27离开光盘2。副机架29具有与底部机架27的外形基本相似的形状并由稍大于底部机架27的基本呈矩形的框体形成。副机架29联接于底部机架27以与底部机架27一起构成底部单元22。沿其上设置导向杆25a的一侧设置底部机架29。用于加固副机架29的加固机架44一体地安装于副机架29。在副机架29中形成联接片45a、45b,减震器28a、28b安装于所述联接片45a、45b,并且所述联接片45a、45b联接于底部机架27。联接片45a被设置在纵向的一侧并且被设置在与底部机架27的联接片41a对应的位置。联接片45b被突起地设置在纵向的另一侧并且被设置在与底部机架27的联接片41b对应的盘片安装部分23侧上的一端。
在沿纵向的另一侧的盘片安装部分23的相反侧的一端,在副机架29中不设置联接片而在固定于与底部机架27的联接片41c结合的副机架29的加固机架44中设置联接片45c。在各联接片45a—45c中,如图8所示,钻有连续至底部机架27的各联接片41a—41c的各***孔43的***孔46。减震器28a—28c分别连接于联接片45a—45c。联接片45a—45c藉由吸振器28a—28c联接于底部机架27的联接片41a—41c。阶梯形螺钉42穿过各***孔43和46。
副机架29如图7所示具有:第一支承杆47,它位于后述的与滑块122相对的相对侧的盘片安装部分23侧并啮合于待支承的滑块122的第一凸轮狭槽130;第二支承杆48,它位于与副滑块151相对的相对侧的盘片安装部分23侧并啮合于待支承的副滑块151的第二凸轮狭槽170;以及第三支承杆49,它位于与滑块122相对的相对侧的前表面侧上并可转动地支承在设置于主机架6的侧板部分6b中的杆孔9中。
因此,在副机架29中,随着滑块122和副滑块151的滑动,第一支承杆47沿第一凸轮狭槽130滑动而第二支承杆48沿第二凸轮狭槽170滑动。结果,盘片安装部分23侧以第三支承杆49作为支点转动以允许底部机架27上升和下降。
如图3所示,在底壳4的下表面形成有作为卡盘松开装置的上推销10,当底部抬升机构150使副机架29和底部机架27下降时,上推销10使安装在盘片装载部分23的转台23a上的光盘2从转台23a脱开。上推销10位于底部单元22的盘片安装部分23附近,从底壳4的下表面向上凸起并穿过暴露在盘片传送区域内的、形成在装饰薄板30中的***孔。
如图9中的示意图所示,具有这种结构的底部单元22沿箭头A方向和与箭头A相反的方向上升和下降。在这种情形下,底部机架27仅通过各减震器28由副机架29支承,来自外部的振动传递经过的所有路径均通过安装有减震器28的副机架29。因此提高了抗冲击性。包括各减震器28的额外重量并不施加于底部机架27。换句话说,由于不设置减震器,作为冲击传递所经过的底部机架27的总重量变轻。因此可进一步提高抗冲击性。
当主机架6固定于底壳4时,主机架6经由减震器固定。具体地说,如图10所示,将减震器28设置在各导向件6f和底壳4的螺孔4c之间以通过台阶形螺钉固定主机架6。
在如此固定的底部单元22中,如图11中示意图所示出的那样,副机架29由主机架6支承,而主机架6经由减震器28被固定于底壳4。在这种情形下,底部机架27仅经由减震器28a—28c由副机架29支承,而副机架29由主机架6支承。主机架6经由减震器28固定于底壳4。来自外部的振动所传递经过的路径通过安装有减震器28的主机架6和安装有减震器28a—28c的副机架29。由于振动经由以两级设置的减震器而传递,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抗冲击性。
可进一步将吸震材料39设置在主机架6的侧板部分6b的中间和底壳4之间。吸震材料39由诸如薄橡胶片的弹性件构成,从而当侧板部分6b和底壳4由于冲击的振动幅度彼此直接接触时阻断冲击传递的路径。在吸震材料39的一侧形成粘合层。粘合层粘附于主机架6的侧板部分6b。
结果,即使当底壳4和主机架6之间的间距减小并且主机架6经由减震器28连接于底壳4内部时,也能防止主机架6的侧板部分6a与底壳4接触并且使干扰经由接触部分被传递至主机架6和底部机架22。
如图12—19所示,盘片驱动装置1包括盘片传送机构50,它实现光盘2在盘片***和移去位置和盘片安装位置之间的传递,在盘片***和移去位置,光盘2被***至/移去自盘片***和弹出开口19,而在盘片安装位置,光盘2被安装在盘片安装部分23的转台23a上。
盘片传送装置50作为在主机架6的上表面6a和与顶板部分5a的盘片安装布部分23相对的主表面之间移动的支承部分,具有:允许在平行于光盘2主表面的平面内摆动的支承部分的装载臂51和弹出臂52;从后述驱动机构120将驱动力传递至装载臂51的装载凸轮板53;使弹出臂52沿光盘2弹出方向转动的第一连杆臂54;联接于第一连杆臂54的第二连杆臂55;悬置在第一和第二连杆臂54、55之间的螺旋张紧弹簧56;啮合于第二连杆臂55的导向凸起13并引导第二连杆臂55的凸轮环57;以及联接于驱动机构120以操作第一连杆臂54并使其沿弹出臂52***或弹出光盘2的方向移动的操作臂58。
在盘片传送机构50中,当通过***光盘2而使弹出臂52转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一连杆臂54由弹出臂52沿一个方向转动,而由于形成在其前端的导向凸起113由凸轮环57引导,第二连杆臂55沿与第一连杆臂54的转动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因此,当由螺旋张紧弹簧56沿弹出方向施力时,弹出臂52沿***方向转动。另一方面,当弹出光盘2时,第二连杆臂55的导向凸起113由凸轮环57引导,并且第一和第二连杆臂54、55彼此紧密接触。因此螺旋张紧弹簧56不伸长,并且在沿弹出方向的施力不起作用的状态下,弹出臂52通过操作臂58经由第一连杆臂54转动以弹出光盘2。
结果,当***光盘2时,在用户将光盘2***至预定位置的过程中,可由螺旋张紧弹簧56沿弹出方向作用施力。因此,可防止光盘2停留在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由于用户中止光盘2的***而使光盘2未完全***壳体3。当弹出光盘2时,由螺旋张紧弹簧56沿弹出方向作用至弹出臂52的施力不发生作用。因此,弹出臂52根据受到驱动机构120的驱动力作用的操作臂58的动作而转动。由此可稳定地、不依赖弹力将光盘2弹出至预定的停止位置,在该位置上,光盘的中央孔被弹出至壳体3外。
下面将详细说明盘片传送机构50的各部件。
装载臂51将光盘2传送到盘片安装部分23。装载臂51的基端部可转动地支承在底壳4的平台部分4a并且比盘片安装部分23更靠近盘片***和弹出开口19侧,并且其前端沿图12中的箭头a1方向和箭头a2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具体地说,装载臂51由扁平状的薄板金属制成。***部分60突起地设置在其一端。***部分60啮合于平台部分4a,藉此装载臂51沿图12中的箭头a1方向和箭头a2方向可转动地支承于平台部分4a。
在装载臂51中,与从盘片***和弹出开口19***的光盘2的外缘形成接触的接触部分61在其前端被设置成向上凸起。小直径辊子61a可转动地安装于接触部分61。接触部分61由比光盘2更软的树脂制成。与从光盘***和弹出开口19***的光盘2的外缘接触的接触部分61的中央部分向内弯曲。由于具有增大直径的凸缘部分,其两端限制沿光盘2沿高度方向的移动。这样,接触部分61具有基本鼓状的形状。
在装载臂51中形成锁定件63以上升接近***部分60。盘簧62的线圈端部锁定至右导向壁97。盘簧62的另一端锁定于锁定件63(见图6)。结果,装载臂51一般被施力从而以***部分60作为支点沿图12的箭头a1方向转动,在该方向上,光盘2从光盘***和弹出开口19侧向盘片安装部分23侧施力。
此外,在装载臂51中突起地设置啮合凸起64,该凸起64穿过并啮合于后述装载凸轮板53的第一凸轮槽66。由于啮合凸起64沿装载凸轮板52的第一凸轮槽66移动,因此当限制盘簧62施加的力时,装载臂51转动。
使装载凸轮51转动的装载凸轮板53由扁平形状的薄板金属制成。装载凸轮板53与后述驱动机构120的滑块122啮合,以随着滑块122的移动而在平台部分4a上前后移动。装载凸轮板53被重叠在支承于平台部分4a的装载臂51,而啮合凸起64穿过装载凸轮板53。结果,装载凸轮板53限制装载臂的转动。如图21所示,在装载臂板53中形成有:第一凸轮槽66,突起地设置在装载臂51中的啮合凸起64***第一凸轮槽66;第二凸轮槽67,突起地设置在平台部分4a中的导向凸起65***第二凸轮槽67;与滑块122啮合的一对啮合凸起68。
第一凸轮槽66可限制当啮合凸起64滑动时由盘簧62沿光盘2的装载方向施力的装载臂51的转动。第一凸轮槽66包括:第一导向部分66a,它限制啮合凸起64以限制装载臂51沿图12的箭头a1方向转动,该方向是光盘2的装载方向;第二导向部分66b,它与第一导向部分66a相邻并连续地形成并沿光盘2的装载方向转动装载臂51;以及第三导向部分66c,它与第二导向部分66b连续地形成并引导啮合凸起64以使装载臂51沿图16中箭头a2方向转动,装载臂51b在该方向上离开安装在盘片安装部分23上的光盘2的外缘。
当装载凸轮板53在壳体3内向后移动时,啮合凸起64沿第二导向部分66b移动。因此,受到盘簧62施力的装载臂51沿图12中箭头a1方向转动,该方向为光盘2的装载方向,从而将光盘2压向盘片装载部分23侧。当光盘2被安装在盘片安装部分23时,啮合凸起64沿第三导向部分66c移动。因此,装载臂51克服盘簧62的施力而沿图16中箭头a2方向转动并且装载臂51的接触部分61与光盘2的外缘分离以允许光盘2转动。
当弹出光盘2时,由于滑块122向前移动,装载凸轮板53向后移动。啮合凸起64从第二导向部分66b向第一导向部分66a移动并且装载臂51沿图18和图19中的箭头a1方向转动以与光盘2形成接触。在这种情形下,在由弹出臂52沿弹出方向挤压时,光盘2弹出,所述弹出臂受到驱动机构120的驱动力的作用,并沿***方向由装载臂51施力,所述装载臂51由盘簧62施力。结果,当弹出光盘2时,盘片传送机构50将光盘2向外推至预定弹出位置,同时由装载臂51和弹出臂52夹住光盘2。装载臂51可防止光盘2的突然弹出。
当光盘2的弹出结束时,啮合凸起64由形成在装载凸轮板53的第一凸轮槽66中的凸起69锁定。因此,装载臂51沿a1方向的转动受到限制并且装载臂51保持在从盘片传送区域撤回的一个位置,以等待光盘2的***。
第二凸轮槽67穿过突起地设置在平台部分4a中的导向凸起65以引导装载凸轮板53的移动。第二凸轮槽67是平行于滑块122移动方向的直线状凸轮槽。由于导向凸起65随滑块122的移动而滑动,因此第二凸轮槽67沿滑块122的移动方向引导装载凸轮板53。
与滑块122啮合的一对凸起68彼此间隔地形成在装载凸轮板53的一侧。啮合凸起68向下突起地设置并延伸至底壳4的下表面侧,从而啮合于沿底壳4的诸侧面设置的滑块122的啮合凹口127。结果,装载凸轮板53和滑块122形成一体并且装载凸轮板53随着滑块122的移动而滑动。
其上形成各啮合突起68的那一侧的相对侧上的另一侧滑动地穿过设置在右导向壁57和平台部分4a之间的间隙。因此,可防止装载凸轮板53从平台部分4a上升。
将光盘2从盘片安装部分23弹出至盘片***和弹出开口19的弹出臂52被设置在与其上形成有装载臂51的那一侧的相对侧的侧面上并且比盘片安装部分23更靠近壳体3的后表面侧。在由后述的第一和第二连杆臂54、55以及操作臂58操作时,弹出臂52沿将光盘2传送至盘片安装部分23侧的图12中的箭头b1方向以及将光盘2弹出至盘片***和弹出开口19侧的图12中箭头b2方向转动。如图22所示,弹出臂52包括:可转动地由主机架6支承的转动支承部分71;可转动地啮合于转动支承部分71并推出光盘2的推出臂72;沿光盘2的弹出方向对推出臂72施力的盘簧73;以及安装于推出臂72的前端并与光盘2的侧面形成接触的接触部分74。
转动支承部分71由基本圆形的薄板金属制成并可转动地安装在主机架6上表面6a的盘片传送区的相反侧。在转动支承部分71的主表面71a的大致中央处钻设用于将转动支承部分71安装于主机架6的安装开口71b。在转动支承部分71中,与主机架6形成滑动接触的凸起形状的滑动接触部分75在主表面71a上形成膨胀形状。由于滑动接触部分75与主机架6形成滑动接触,因此转动支承部分71平滑地转动。
与推出臂72和盘簧73啮合的啮合片76形成在转动支承部分71中。啮合片76从垂直壁76a的前端弯曲,该垂直壁76a从主表面71a开始垂直地设置,从而啮合片76被设置在主表面71a上方并从主机架6的弹出臂6d的开口向上表面侧6a凸起。在啮合片76中形成有:圆柱形啮合部分77,它穿过推出臂72的开口85并且盘簧73通过该啮合部分77被***;转动限制部分78,它与从推出臂72突起地设置的锁定件89啮合以限制推出臂72的转动;以及锁定凹口79,它将盘簧73的一个臂73c锁定在位。
在转动支承部分71中,与后述第一连杆臂54可转动啮合的啮合孔80被形成在主表面71a。在转动支承部分71中,从主表面71a的一侧开始形成弯折片81。弯折片81从主表面71a开始向下弯曲以形成与后述底部抬升机构150的副滑块151形成抵接的抵接片。当弯折片81沿图12中箭头b1方向转动时,随着光盘2的***,光盘2沿箭头b1方向被传送至盘片安装部分23侧,弯折片81导通安装在电路板59上的第一开关SW1。结果,盘片驱动装置1可检测到由光盘2挤压的弹出臂52转动至壳体2的后表面侧并获得对驱动机构120进行驱动的时序。
可转动地啮合于啮合片76的推出臂72由平板形薄板金属制成。推出臂72的一端形成有:开口85,啮合片76的啮合部分77通过该开口85被***并啮合;锁定盘簧73的第一至第三锁定凸片86—88;由转动支承部分71的转动限制部分78锁定的锁定件89;挤压左导向壁96的挤压件90,它引导光盘2的居中并使左导向壁96与光盘2分离;以及形成在另一端并安装接触部分74的安装部分91。转动支承部分71的啮合部分77穿过开口85,由此推出臂72可转动地与转动支承部分71啮合。垂直地设置在开口85周围的第一和第二锁定凸片86、87被***盘簧73的圆柱部分73a以将盘簧73保持在位。盘簧73的另一臂73c被锁定在转动支承部分71的锁定凹口79中。结果,以转动支承部分71为支点对推出臂72施力以使其通过预定弹力转动至盘片***和弹出开口19侧。
锁定件89从开口85附近向下弯曲。由于推出臂72转动,锁定件89与转动支承部分71的转动限制部分78形成接触以限制向盘片***和弹出开口19侧施力的推出臂72的转动。挤压件90向光盘2的传送区域施力并挤压引导光盘2居中的左导向壁96以在记录和/或再现时,使左导向壁96从光盘2撤回以使左导向壁96转动。
安装于推出臂72的安装部分91的接触部分74由比光盘2更软的树脂注塑制品形成。接触部分74具有:凹形的盘片容纳部分74a,它与光盘2的外缘接触;***孔74b,推出臂72的安装部分91通过它被***;以及限制部分74c,它当小直径盘片被误***时限制小直径盘片至壳体3的***。安装部分91穿过***孔74b,由此接触部分74与推出臂72形成一体。可在接触部分74中形成防止小直径光盘101误***的止动件100。将在后面对止动件100进行详细说明。
在该弹出臂52中,转动支承部分71和推出臂72可转动地彼此啮合并且推出臂72由盘簧73的预定弹力施力以转动至盘片***和弹出开口19侧。因此,操作弹出臂52以使其沿图19中箭头b2方向转动,在该方向上光盘2由受到后述驱动机构120驱动力的第一连杆臂54和操作臂58弹出至壳体3外,即使由于例如在光盘2的传送区域存在障碍物而使沿箭头b1方向的力作用于弹出臂52,受到与光盘2弹出方向相反方向的力的推出臂72克服盘簧73施加的力而以转动支承部分71的啮合部分77为支点沿箭头b1方向转动。结果,避免使弹出臂52沿b2方向转动的驱动力以及沿该驱动方向相反方向作用的力彼此相对。因此,没有额外负载被施加于驱动第一连杆臂54和操作臂58以使弹出臂52沿图19中箭头b2方向转动的作为驱动机构120的电机等。光盘2通过弹出臂52沿弹出方向所施加的力以及沿相反方向作用的力所夹持。因此可防止光盘2断裂。
可转动地与弹出臂52的转动支承部分71啮合的第一连杆臂54由后述操作臂58操作以使弹出臂52沿光盘2***方向或沿图12中箭头b1方向或箭头b2方向(弹出方向)转动。第一连杆臂54由基本矩形的金属板形成。其纵向的一端可转动地与转动支承部分71的啮合孔80啮合,而沿纵向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二连杆臂55啮合。施力盘簧93的另一端、操作臂58的另一端58b以及悬置在第一连杆臂54和第二连杆臂55之间的螺旋张紧弹簧56的一端连接于纵向的基本中央处。
施力盘簧93的一端锁定于设置在主机架6的上表面6a上的锁定部分。施力盘簧93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杆臂54的基本中央处。结果,施力盘簧93沿图12中p1方向抬高第一和第二连杆臂54、55并使第二连杆臂55的导向凸起113转动至凸轮环57。
可转动地与第一连杆臂54另一端啮合的第二连杆臂55由狭长薄板金属制成。在连杆臂55的一端突起地设有导向凸起113。导向凸起113向凸轮环57的导向槽114突起地设置并与导向槽114啮合,从而被导向至装载导向壁112a和弹出导向壁112b,并控制第一连杆臂54和第二连杆臂55之间的距离。弹性锁定件55a被设置在第二连杆臂55的纵向的中间。悬置在第一连杆臂55和第一连杆臂54之间的螺旋张紧弹簧56的一端被锁定于弹簧锁定件55a。
在第二连杆臂55中形成与后述形成在操作臂58的凸轮槽108啮合的啮合凸起116。在盘片传送机构50中,由于啮合凸起116与凸轮槽108啮合,因此第二连杆臂55可使弹出臂52跟随滑块122的移动而转动,并能稳定地将光盘2弹出至预定的弹出位置。
在光盘2的弹出过程中,当设置在前面板18的盘片***和弹出开口19中的面板帘与光盘2形成滑动接触以将负载作用于光盘2时,弹出臂52的支承部分71和第一连杆臂54向b1方向施力。如果第二连杆臂55和操作臂58不啮合,即使操作臂58跟随滑块122沿f2方向的滑动而移动,第一连杆臂54也会以啮合孔80作为支点、简单地沿d2方向相对于转动支承部分71转动。使弹出臂52沿b2方向转动是困难的。第二连杆臂55还简单地相对第一连杆臂54转动。
另一方面,当第二连杆臂55和操作臂58啮合时,啮合凸起116随着操作臂58沿d2方向的滑动而与凸轮槽108的侧壁形成接触。使第二连杆臂55相对第一连杆臂54自由转动是困难的。由于第二连杆臂55的啮合凸起116与凸轮槽108的侧壁形成接触,于是可限制第一连杆臂54沿d2方向的转动。因此,在光盘2弹出期间,即使沿b1方向对弹出臂52施力,当操作臂58沿d2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杆臂54还是能克服沿b1方向施加的力而沿d2方向移动并使弹出臂52沿b2方向转动。结果,可实现与滑块122沿f2方向的滑动量对应的弹出臂52沿b2方向的转动,并且弹出臂52可稳妥地将光盘2弹出至预定弹出位置。
如上所述,引导第二连杆臂55导向凸起113移动的凸轮环57被锁定在锁定孔中,该锁定孔钻设于主机架6的上表面6a。朝向底壳4一侧垂直设置基本环形的凸轮壁112。第二连杆臂55的导向凸起113在光盘2的装载至弹出过程中围绕凸轮壁112旋转。凸轮壁112形成有:装载导向壁112a,当装载光盘2时,导向凸起113在其上滑动;弹出导向壁112b,当光盘2弹出时,导向凸起113在其上滑动;以及凸起112c,它防止凸轮113在装载导向壁112a和弹出导向壁112b之间逆向移动。导向槽114是通过用外缘部分112d包围导向壁112a、112b和凸起112c而形成的,导向凸起113通过该导向槽114移动。
联接于第一连杆臂54和驱动机构120并操作弹出臂52的操作凸轮58由狭长金属板形成。沿操作臂58纵向的中央处形成凸轮槽108,形成于第二连杆臂55的啮合凸起116通过该凸轮槽108被***。操作臂58沿纵向的一端58a与第三连杆臂94啮合,该第三连杆臂94联接于驱动机构120的滑块122。其另一端58b与第一连杆臂54啮合。
如上所述,凸轮槽108与第二连杆臂55的啮合凸起116啮合以使弹出臂52根据滑块122的滑动操作而转动。凸轮槽108以长孔形状形成以当第二连杆臂55围绕凸轮环57转动时,使啮合凸起116移动。凸轮槽108形成在基本垂直于图12的箭头d1方向和箭头d2方向的方向上,这是操作臂58的移动方向。结果,由于啮合凸起116与凸轮槽108的侧壁形成接触,凸轮槽108可限制第二连杆臂55的转动并限制第一连杆臂54沿d2方向的转动。
由于操作滑块122以使其滑动,操作臂58经由第三连杆臂94沿图12的箭头d1方向和箭头d2方向(即基本为左右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杆臂54和弹出臂52转动。具体地说,当操作臂58由于第三连杆臂94而沿图12中箭头d1方向移动时,操作臂58沿相同方向挤压第一连杆臂54,从而使弹出臂52沿图12中箭头b1方向转动,该方向为光盘2的***方向。当操作臂58由于第三连杆臂94而沿图12中箭头d2方向移动时,操作臂58使第一连杆臂54沿相同方向移动,从而使弹出臂52沿图12中的箭头b2方向移动,该方向为光盘2的弹出方向。
可转动地与操作臂58的一端58a啮合的第三连杆臂94由基本L形的金属板制成。由于弯折部分94a可转动地连接于主机架6,因此第三连杆臂94受到支承以沿图12中箭头c1方向和箭头c2方向自由转动。形成于从弯折部分94a延伸出的一端94b的啮合凸起109与滑块122啮合。另一端94c可转动地与操作臂58啮合。结果,当滑块122受到驱动机构120的驱动电机121的驱动力的作用并沿图12中箭头f1方向被传送时,第三连杆臂94由滑块122中形成的第一导向槽125引导并沿图12中箭头c1方向转动以沿图中箭头d1方向移动操作臂58。当滑块122沿图12中箭头f2方向被传送时,第三连杆臂94由第一导向槽125引导并沿图中箭头c2方向转动以沿图中箭头d2方向移动操作臂58。
当光盘2的侧面滑动时,设置在盘片传送区域左侧和右侧的左/右导向壁96、97进行居中导向。导向壁96、97由合成树脂等比光盘2更软的材料形成。右导向壁97被设置在平台部分4a上而左导向壁96被设置在主机架6上。导向壁96、97由螺钉、粘合带等固定。
在左右导向壁96、97中垂直地设有与光盘2形状对应的圆弧形侧壁96a、97a。侧壁96a、97a被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即,侧壁96a、97a在该位置与传送至居中位置的光盘2的侧面形成预定间隙并且在驱动光盘2并使其转动时,不与光盘2形成接触。在形成于左导向壁96中的侧壁96a的盘片***和弹出开口19相反侧的前端被设置为藉由铰链部分98可摆动地形成在盘片传送区域内和盘片传送区域外的居中导向件99。居中导向件99由向盘片传送区侧翘曲的片簧95施力以使光盘2的侧面与居中导向件99形成接触。结果,光盘2由居中导向件99沿居中方向施力。当将光盘2***壳体内部并使弹出臂52沿b1方向转动时,居中导向件99由形成在挤压臂72中的挤压件90挤压,以在记录和再现操作时从盘片传送区域撤回并保持在离开光盘2侧面的位置上。
下面将对由如上所述构成的盘片传送机构50实现的光盘2的***到弹出的操作进行说明。通过检测安装在电路板59上的第一至第四开关SW1-SW4的压下状态而监测光盘2的传送状态。如图23所示,第一开关SW被设置在弹出臂52的转动支承部分71的转动区域中。随着弹出臂52的转动,当第一开关SW1由转动支承部分71释放或压下时,第一开关SW1被切换成H或L(在该状态下,压下开关表示为L,而不压下开关表示为H)。如图23所示,第二至第四开关SW2-SW4被设置在滑块122的移动区域上。由于滑块122沿f1方向或f2方向滑动,第二至第四开关SW2-SW4被相继地切换为H或L。
盘片驱动装置1监视第一至第四开关SW1-SW4的压下状态和压下次数,以监测光盘2的传送状态并启动驱动电机121、主轴电机24a、位移驱动机构36、光拾取器25等。具体地说,盘片驱动装置1检测光盘2的传送状态并根据图24、25中所示时序图而输出各种电机的时序。
在***光盘2前,如图12所示,滑块122沿盘片***和弹出开口19侧的箭头f2方向滑动。结果,在装载臂51中,啮合凸起64锁定于装载凸轮板53的凸起69并且接触部分61转动并保持在从光盘2的传送区域撤回的位置上。与滑块122啮合的第三连杆臂94沿图12中箭头c2方向转动。结果,由操作臂58和第一连杆臂54操作并使其转动的弹出臂52被施力,以沿图12中箭头b2方向转动。由于滑块122沿f2方向滑动,副滑块151沿图中箭头h2方向滑动。结果,构成底部单元22的副机架29下降至底壳4侧并从光盘2的传送区域撤回。
当将光盘2从盘片***和弹出开口19***时,弹出臂52的接触部分61被压向光盘2的***端表面,如图13所示,弹出臂52沿图13中箭头b1方向转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转动支承部分71以安装开口71b为支点沿b1方向转动,因此与转动支承部分51啮合的第一连杆臂54的一端也移动至左导向壁96侧。另一方面,在与第一连杆臂54啮合的第二连杆臂55中,与凸轮环57的导向槽114啮合的导向凸起113沿装载导向壁112a移动。由于凸轮环57的装载导向壁112a向右导向壁97侧延伸,因此第二连杆臂55由装载导向壁112a引导以与第一连杆臂54分离。因此,由于悬置在第一连杆臂54和第二连杆臂55之间的螺旋张紧弹簧56伸长,因此沿使连杆臂彼此靠近的方向对第一连杆臂54和第二连杆臂55施力。由于导向凸起113与装载导向壁112a接触,因此作用于第二连杆臂55的弹性锁定件55a的力,即沿与转动支承部分71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的力被作用在第一连杆臂54上。因此,沿图13中箭头b2方向对弹出臂52施力,该方向为光盘2的弹出方向。
因此,在克服沿弹出方向施加于弹出臂52的力的同时,将光盘2***。因此,即使当用户中止光盘2的***时,由于光盘被推向壳体3的外侧,故也可防止光盘2以未完成状态保留在壳体3内。
当用户在克服所施加力的同时***光盘2并且弹出臂52转动至预定角度时,设置在电路板59上的第一开关SW1由转动支承部分71的弯折片81挤压并启动驱动机构120。在这种情形下,第一至第四开关SW1-SW4的压下状态按顺序为L、H、H和H,并由盘片驱动装置1的微型计算机检测得到(在该状态下,压下开关表示为L而不压下开关表示为H)。在该驱动机构120中,滑块122受到驱动电机121的驱动力作用并沿图14中箭头f1方向滑动。结果,装载凸轮板53也与滑块122一起沿相同方向滑动。因此,由第一凸轮槽66的转动来加以限制的装载臂51由盘簧62施力以沿图14中箭头a1方向转动并且接触部分61与光盘2的后侧面接触以装载光盘2。
当弹出臂52转动至驱动机构120的开始位置,第二连杆臂55的导向凸起113从凸轮环57的装载导向壁112a向弹出导向壁112b移动。因此,第一连杆臂54和第二连杆臂55彼此靠近并使盘簧56收缩。因此,沿b2方向施加于弹出臂52的施加力停止工作。当第一连杆臂54由第三连杆臂93沿p1方向施力时,第二连杆臂55沿相同方向移动。因此,导向凸起113从装载导向壁112a向弹出导向壁112b侧移动并位于凸起112c附近。
当滑块122进一步沿f1方向滑动时,如图15所示,啮合凸起64在装载凸轮板53的第一凸轮槽66中从第一导向部分66a向第二导向部分66b移动。与该移动对应,装载臂51沿图中箭头a1方向转动。由此,光盘2被传送到盘片安装部分23上。在这种情形下,由于检测到第一至第四开关SW1-SW4的压下状态按顺序为L、H、L和H,因此底部单元22下降至卡盘释放位置。安全地传送光盘2变得可能。
光盘2由装载臂51装载,由左右导向壁96、97导向,并与后述的止动杠杆140形成接触,从而居中地位于盘片安装部分23上。
第三连杆臂94由滑块122的第一导向槽125引导并沿图15箭头c1的方向转动。与该第三连杆臂94啮合的操作臂58沿图中箭头d1方向移动。因此,与操作臂58的另一端58b啮合的第一连杆臂54由操作臂58挤压并进一步向左导向壁96侧移动。由于第一连杆臂54由操作臂58移动,因此转动支承部分71沿图中箭头b1方向转动。因此,推出臂72沿相同方向转动。在这种情形下,形成于推出臂72的挤压件90挤压从盘片传送区域上延伸出的左导向壁96的居中导向件99,从而使居中导向件99与光盘的侧面分离。
在这种情形下,由于与滑块122啮合的啮合臂165转动,因此副滑块151沿图中箭头h1方向滑动并且底部单元22抬升至卡装位置。结果,通过由转台23a卡合的中央孔2a的边缘以及围绕顶板部分5a的开口7形成的接触凸起8,将传送至居中位置的光盘2卡装在转台23a上。
这样,由于检测到第一至第四开关SW1-SW4的压下状态按顺序为L、L、H和H,故底部单元22上抬至卡装位置而光盘2被卡装在转台23a上。在盘片驱动装置1的光盘2的装载过程中,进行所谓的双卡装。在双卡装中,当将光盘2卡装于转台23a后,主轴电机24a被驱动以转动光盘2半圈,并且驱动电机121反转以使底部单元22再次上升至卡装位置(见图24)。于是,当光盘2与转台23a不完全啮合时,可防止进行记录和再现。
当滑块122沿f1方向进一步滑动时,由于啮合凸起64从装载凸轮板53的第二导向部分66b向第三导向部分65c移动,故装载凸轮51沿图16中箭头a2方向转动并且接触部分61与光盘2的侧面分离。
当滑块122沿f1方向进一步移动并且副滑块151沿h1方向进一步移动时,底部单元22从卡装位置下降至记录和再现位置,等待用户进行记录或再现操作。如图16所示,副滑块151的头端抵靠于转动支承部分71的弯折片81。结果,转动支承部分71沿图中箭头b1方向进一步转动,同时使施力盘簧93伸长。因此,弹出臂52的接触部分74和居中的光盘2彼此分离。由于第一连杆臂54与转动支承部分71一起移动并由施力盘簧93沿p1方向施力,因此在与第一连杆臂54啮合的第二连杆臂55中,导向凸起113在能阻止向装载导向壁112a侧反向移动的凸起112c上攀升,从而向弹出导向壁112b移动。
如图16所示,滑块122对使光盘2居中的止动杠杆140进行挤压,以使止动杠杆140与光盘2的侧面分离。结果,光盘2与使光盘2居中的装载臂51、弹出臂52、止动杠杆140以及左导向壁96的居中导向件99分离,从而由以自由状态保持在转台23a上的盘片转动驱动机构24驱动并因此转动。
在这种情形下,由于检测到第一至第四开关SW1-SW4的压下状态按顺序为L、L、L和H,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底部单元22下降至记录和再现位置并且能够驱动以使光盘2转动。
当记录和再现操作结束并由用户进行光盘2的弹出操作时,首先,驱动机构120的驱动电机121反转并且滑块122沿图17中箭头f2方向滑动。结果,由于啮合凸起64从装载凸轮板53的第三导向部分66c向第二导向部分66b移动,因此装载凸轮51沿图17中箭头a1方向转动并且接触部分61与光盘2的侧面接触。
副滑块151沿图中箭头h2方向滑动,对转动支承部分71的挤压被释放。因此,弹出臂52由施力盘簧93施加的力沿图中箭头b2的方向转动,而接触部分74与光盘2的侧面形成接触。由于与转动支承部分71啮合的第一连杆臂54通过操作臂58沿d1方向移动并且施力盘簧93收缩,因此弹出臂52仅转动至与光盘2形成接触的位置并且不产生弹出光盘2的力。
当滑块122沿f2方向进一步滑动时,副滑块151沿图中箭头h2方向滑动以使底部单元22下降。结果,光盘2由从底壳4开始垂直设置的上推销10向上推动,以释放与转台23a的卡紧状态。
在这种情形下,由于检测到第一至第四开关SW1-SW4的压下状态按顺序为L、H、L和H,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底部单元22下降至卡装释放位置并且能安全地弹出光盘2。
此后,当与滑块122啮合的第三连杆臂94通过使滑块122的第一导向槽125滑动而沿图18中箭头c2方向转动,操作臂58沿图中箭头d2方向移动。如图18和图19所示,当随着操作臂58沿d2方向移动而使第一连杆臂54沿相同方向移动时,弹出臂52根据操作臂58的移动量而沿图18中箭头b2方向转动以弹出光盘2。
在这种情形下,沿图18中箭头a1方向被推动的装载臂51(在该方向,光盘2由盘簧62沿***方向施力)与盘片传送机构50接触。由于啮合凸起64与装载凸轮板53的第一凸轮槽66啮合,因此允许装载臂51随着装载凸轮板53的滑动而转动,并限制其自由转动。当装载凸轮板53沿图19中箭头f2方向与滑块122一起滑动时,装载臂51在克服盘簧62施加的力的同时,随着滑动而沿图中箭头a2方向转动。因此,不会施加防止光盘2弹出所施加的力。由于光盘2在由装载臂51和弹出臂52夹持的同时被弹出,因此可防止光盘2突然弹出。
由于第一连杆臂54由操作臂58沿d2方向移动,因此在第二连杆臂55中,导向凸起113在凸轮环57的弹出导向壁112b上滑动。在这种情形下,由于第一连杆臂54和第二连杆臂55由操作臂58沿相同方向移动,因此螺旋张紧弹簧56不伸长。换句话说,在***光盘2的过程中,当弹出臂52沿b1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杆臂54的移动方向与当导向凸起113由凸轮环57的装载导向壁112a引导时第二连杆臂55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第一连杆臂54和第二连杆臂55彼此分离。由此,螺旋张紧弹簧56伸长并且沿弹出方向施加的力作用于弹出臂52。然而,在光盘2弹出时,第二连杆臂55的导向凸起113沿与通过弹出导向壁112b使第一连杆臂54移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被引导。因此第一连杆臂54和第二连杆臂55不彼此分离地移动。因此,螺旋张紧弹簧56不伸长,并且弹出臂52不受弹出方向施力地通过驱动机构120的驱动力沿弹出方向转动。
在这种情形下,在盘片传送机构50中,由于光盘2与设置在前面板18的盘片***和弹出开口19中的面板帘滑动接触,因此相对沿b1方向施加的力作用于弹出臂52和第一连杆臂54。在这种情形下,如上所述,第二啮合凸起116与操作凸轮58的凸轮槽108侧壁形成接触以限制第一连杆臂54沿d2方向的转动。因此,随着操作臂58沿d2方向移动与滑块122沿f2方向的滑动量对应的量,第一连杆臂54和弹出臂52转动。因此,盘片传送机构50可使弹出臂52克服沿b1方向施加的力而转动与滑块122的滑动操作对应的量,并稳定地将光盘2弹出至预定的弹出位置。
如图20所示,当滑块122移动至原始位置,滑动操作因为检测开关的压下而停止。随着滑动操作停止,弹出臂52由操作臂58和第一连杆臂54转动至原始位置,以使光盘2停止在某个位置,在该位置上,中央孔2a从盘片***和弹出开口19弹出。在装载臂51中,啮合凸起64被锁定于形成在装载凸轮板53的第一凸轮槽66中的凸起69,并且接触部分61从光盘2的传送区域撤回。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至第四开关SW1-SW4的压下状态按顺序为H、H、H和H,可以理解,光盘2由弹出臂52弹出至预定弹出位置,并且停止驱动电机121的驱动。
在光盘2被***预定量并且驱动电机121的驱动开始的状态下,当用户注意到所***的光盘2是错误的并且迅速握住光盘2时,盘片传送机构50停止驱动电机121并随后使驱动电机121反向驱动以弹出光盘2。
具体地说,如图26所示,当将光盘2从盘片***和弹出开口19***预定量并启动驱动电机121时,随着滑块122和装载凸轮板53沿f1方向的移动,装载臂51沿图中箭头a1方向转动。当光盘2受到用户的握持时,装载臂51的转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装载凸轮板53与滑块12一起沿f1方向滑动。因此,突起地设置在装载臂51中的啮合凸起64被锁定于装载凸轮板53的第一导向部分66a的前端。结果,滑块122沿f1方向的滑动得以限制并且驱动电机121的驱动停止。当在这种状态下经过预定时间时,驱动电机121被驱动以反转并且光盘2以与上述***光盘2的过程相反的过程被弹出。
在这种情形下,由于当光盘2被***预定量时,弹出臂52转动预定量,因此第一和第二连杆臂54、55沿使诸连杆臂彼此分离的方向移动。悬置在第一和第二连杆臂54、55之间的螺旋张紧弹簧56伸长。因此,驱动电机121被驱动为反转。当滑块122沿f2方向的滑动结束时,受螺旋张紧弹簧56施力的第一连杆臂54转动,而弹出臂52沿图26中箭头b2的方向转动。因此,在盘片驱动装置1中,弹出臂52被施力以沿图26中箭头b1方向转动,其中光盘2由螺旋张紧弹簧56弹出至盘片***和弹出开口19外,并通过螺旋张紧弹簧56的施力弹出光盘2。因此可防止这样一种情形的发生,即由于在装载光盘2时光盘受到握持而使驱动电机121的驱动停止以及光盘2处于不完全暴露于盘片***和弹出开口19的状态下。
可通过用微型计算机监测安装在电路板59上的第一至第四开关SW1-SW4的压下状态而检测光盘2不正常的传送。如图24所示,当滑块122从第一开关SW1由弹出臂52压下的状态移动直到检测到底部单元22下降至卡装释放位置(LHHH到LHLH)所经历的时间等于或大于预定时间(例如3秒)或当直到底部单元22从卡装释放位置经过卡装位置并移动至记录和再现位置(LHLH到LLLH)的时间等于或大于预定时间,则可检测出执行了不正常传送。驱动电机121停止或反转以弹出光盘2。
在光盘2弹出时,当诸如书本的障碍物被放在盘片***和弹出开口19前方时,光盘2与该障碍物接触并且难以弹出光盘2。于是,有额外额外的负载作用于驱动机构120的驱动电机121。当光盘2由受到驱动电机121的驱动力作用并转动的弹出臂52和该障碍物的夹持时,额外负载同样被作用于光盘2。
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弹出臂52的转动支承部分71和推出臂72啮合,从而沿b1方向以啮合部分77为支点自由转动并以盘簧73提供的预定力沿b2方向施力。因此,在光盘2弹出时,即使存在阻止光盘2弹出的障碍物并且有与光盘2弹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被作用于弹出臂52,由于受到相反方向力的推出臂72沿b1方向转动,因此可防止额外负载被施加于驱动电机121和光盘2。
当弹出臂52的推出臂72沿b1方向转动时,盘片驱动装置1停止驱动电机121的驱动。当障碍物位于盘片***和弹出开口19前面并且光盘2的弹出受到妨碍的状态持续经过预定时间后,盘片驱动装置1再次将光盘2推入装载位置。如图27所示,如果光盘2从盘片***和弹出开口19弹出至外部并且光盘2的一侧与障碍物接触以使光盘2弹出停止预定时间,则驱动电机121反转。因此,第一和第二连杆臂54、55和操作臂58与上述过程相反地移动以实现光盘2的装载操作。在这种情形下,与上述情形一样,第一和第二连杆臂54、55不彼此分离地移动。因此,螺旋张紧弹簧56不伸长并且沿弹出方向施加的力不作用于弹出臂52。
结果,盘片驱动装置1可防止光盘2停留在光盘2夹在沿弹出方向转动的弹出杠杆52和障碍物之间的状态下,并且能防止将额外负载施加于驱动电机121和光盘2。
可通过用微型计算机监测安装在电路板59上的第一至第四开关SW1-SW4的压下状态而检测光盘2不正常的传送。如图25所示,在驱动电机121反转后,当滑块122移动直到底部单元22从记录和再现位置通过卡装位置下降至卡装释放位置(LLLH至LHLH)所经过的时间等于或大于预定时间(例如3秒)时,或当底部单元22下降至卡装释放位置后直到底部单元22移动至所有第一至第四开关SW1—SW4未压下(LHLH到HHHH)的状态所经历的时间等于或大于预定时间时,则检测到执行了不正常传送。驱动电机121停止或正常转动以装载光盘2。
如上所述,按照适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的盘片传送机构50,在***光盘2时,在用户将光盘2***到预定位置的过程中,通过凸轮环57沿连杆臂彼此分离的方向引导第一连杆臂54和第二连杆臂55,可沿弹出方向施加由悬置在诸连杆臂之间的螺旋张紧弹簧56产生的力至弹出臂52。因此可防止由于用户中止光盘2***而使光盘2处于不完全***至壳体3的状态。
在光盘2弹出时,通过使连杆臂彼此紧密接触的同时藉由凸轮环57移动第一连杆臂54和第二连杆臂55,消除了由螺旋张紧弹簧56产生的沿弹出方向作用于弹出臂52的推力。弹出臂52根据受到驱动机构120驱动力作用的滑块122和操作臂58的操作而转动。因此,盘片传送机构50可通过驱动机构120的驱动力而不依靠弹力地将光盘2稳定地弹出至预定停止位置,并且光盘2的中央孔2a在该位置被弹出至壳体3外。
另外,盘片传送机构50不采用在弹出光盘2时以螺旋张紧弹簧56的推力使弹出杠杆52转动的机构。因此,受该推力作用的弹出杠杆52不发出接触声响,一般当弹出杠杆与光盘接触时会发出这种声响。因此,通过盘片驱动装置1,在光盘2弹出时不产生噪声并提高了可使用性。
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中,可在弹出臂52的接触部分74形成防止小直径光盘101误***的止动件100。尽管盘片驱动装置1是专门面向具有大直径(例如12cm直径)的光盘2的,然而可以预见用户会误***具有小直径(例如8cm直径)的光盘10。在这种情形下,当由于小直径盘片101与接触部分74接触而沿b1方向推动弹出臂52时,弹出臂52不会转动至驱动机构120被驱动的位置。用沿b2方向施加的力弹出小直径盘片101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当小直径盘片101被***并同时被偏压向与弹出臂52的接触部分74不形成接触的装载臂51侧时,小直径盘片101很可能被***到壳体3内部并保持在与弹出臂52的转动区域偏离的位置上。
因此,如图28所示,在弹出臂52中,防止小直径盘片101误***的止动件100形成在接触部分74中,因此,即使当小直径盘片101被***并同时被偏压向装载臂51侧时,也能防止小直径盘片101被***到壳体3的内侧。
止动件100被形成为比接触部分74更进一步延伸至装载臂51侧。即使当小直径盘片101被***并同时被偏压向装载臂51侧时,由于小直径盘片101的一部分与止动件100接触,也可抑制小直径盘片101的进一步***。
在由弹出臂52沿图29中箭头b2方向转动的光盘2的***等待状态下,止动件100和盘片***和弹出开口19的装载臂51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隙被设置成小于小直径盘片101的直径。因此,即使当小直径盘片101被***并同时被偏压向装载臂51侧时,止动件100也可稳妥地防止误***。
另外,当整个小直径盘片101从盘片***和弹出开口19基本被***时,在光盘2的***等待状态下,弹出臂52转动至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止动件100与小直径盘片101的***端面接触。换句话说,当整个小直径盘片101被基本***时,止动件100与小直径盘片101接触。因此,在从盘片***和弹出开口19外推入的小直径盘片101几乎没有残余部分留下的状态下,小直径盘片101与止动件100接触。可限制小直径盘片101的进一步***。因此,用户难以将小直径盘片101进一步***到壳体3内。
止动件100与弹出臂52一起在盘片传送区域上沿b1方向和b2方向转动。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弹出臂52的长度形成为可阻止止动件100在暴露于盘片传送区域的底部单元22的盘片安装部分23上转动,从而可防止这样一种情况的发生,即,在弹出臂52的转动过程中止动件100摆动并与盘片安装部分23的转台23a和啮合凸起33a碰撞。
在适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中,如图30所示,可在主机架6的上表面6a设置凸起103,转动该凸起103可防止与弹出臂52和盘片安装部分23的碰撞。该凸起103被形成在一个区域上的某个位置,在该区域中弹出臂52的推出臂72在主机架6的上表面6a上转动,并且在该区域上,当弹出臂52的接触部分74通过盘片安装部分23或其附近时,推出臂72移动。
因此,当光盘2***并且弹出臂52沿b1方向转动时,由于推出臂72在凸起103上移动,接触部分74上升。因此,如图31B所示,接触部分74以及由接触部分74支承的光盘2的转动轨迹上升。这样就使防止盘片安装部分23的转台23a和啮合凸起33a的碰撞变得可能。图31A—31C是示出由图30中箭头L方向表示的、弹出臂52的转动轨迹的示意图。
凸起103仅形成于这样一个位置,即,当弹出臂52的接触部分74通过盘片安装部分23或其附近时,推出臂72在该位置上移动。因此,除形成有凸起103的位置外,弹出臂52的转动轨迹不会上升至其它位置。因此,与凸起被设置在弹出臂52侧的情形相比,无需在整个转动区域上都确保弹出臂52的转动高度。当在弹出臂52形成向下突出的凸起时,凸起一般移动到主机架6的上表面6。因此,弹出臂52的轨迹一般都很高。在主机架6以外的区域中,必须将弹出臂52的轨迹设置成高得足以防止向下突出的凸起与其它部件碰撞。因此,壳体3的厚度增加,难以实现盘片驱动装置的尺寸和厚度的削减。另外,当由于转动中的干扰等造成弹出臂52摆动时,凸起很可能与位于凸起下方的其它部件(例如光拾取器25)滑动接触或碰撞。
有鉴于此,在适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中,由于在主机架6的上表面6a上形成有凸起103,因此弹出臂52的轨迹仅在凸起103移动于其上的那部分上变高。在其它区域,弹出臂52在低位转动。如图31A和31C所示,由于盘片驱动装置1不具有向下突出的凸起,因此与位于弹出臂52转动区域下方的其它部件的碰撞等不可能发生。因此可实现壳体3尺寸和厚度的削减。
在这样的凸起103中,形成有引导弹出臂52的推出臂72的上升和下降的斜面103a。斜面103a沿凸起103的推出臂72转动的方向形成在两端。在弹出臂52中,通过斜面103a的引导,推出臂72上升至凸起103并下降至主机架6的上表面6a。
具体地说,在弹出臂52转动至盘片***和弹出开口19侧并且等待光盘2***的状态下,如图31A所示,推出臂72比主机架6上的凸起103更靠近盘片***和弹出开口19侧。当***光盘2时,由于接触部分74受到光盘2的挤压,在弹出臂52转入壳体3并在盘片安装部分23上转动之前,推出臂72在凸起103上移动。在这种情形下,如图31B所示,由于推出臂72在由斜面103a引导的同时上升,因此可维持弹出臂52的平滑转动而不必对光盘2的***施加负载。当弹出臂52如图31C所示进一步转入壳体3时,推出臂72在由凸起103的斜面103a引导的同时下降至主机架6。
当弹出光盘2时,弹出臂52根据与上述过程相反的过程转动。在这种情形下,与上述情形相同,当接触部分74在盘片安装部分23上转动时,推出臂72在由斜面103a引导的同时上升至凸起103。因此可维持弹出臂52的平滑转动。
将驱动力提供给盘片传送机构50的驱动机构120包括:驱动电机121;受驱动电机121的驱动力作用并在底壳4中滑动的滑块122;以及将驱动电机121的驱动力传送至滑块122的齿轮组123。驱动电机121、滑块122和齿轮组123被设置于底壳4。驱动机构120通过用驱动电机121使滑块122滑动以驱动盘片传送机构50和底部抬升机构150。
当将光盘2***至预定位置,第一开关SW1由弹出臂52的转动支承部分71压下,而驱动电机121沿正常方向被驱动以沿f1方向移动滑块122。当进行弹出操作时,沿相反转动方向驱动驱动电机121,以使滑块122沿f2方向移动。滑块122根据光盘2的装载和弹出而沿图12中的箭头f1方向或箭头f2方向移动以驱动盘片传送机构50和底部抬升机构150的各臂。齿轮组123经由齿条部分131将驱动电机121的驱动力传递给滑块122。
滑块122由整体上形成基本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的树脂组件构成。如图32A所示,在滑块122的上表面122a上形成有:第一导向槽125,它与形成在第三连杆臂94中的啮合凸起109啮合;第二导向槽126,它与驱动后述底部抬升机构150的副滑块151的啮合臂165啮合;一对啮合凹口127,它们与形成在装载凸轮板53中的一对啮合凸起68啮合;以及第三导向槽128,它与后述盘片***限制机构190的开闭臂191的一端啮合。
在滑块122中,在底部单元22侧的一侧122b形成有:第一凸轮狭槽130,突起地设置在底部单元22的副机架29中的第一支承杆47通过该狭槽130***;以及齿条部分131,它与齿轮组123啮合。防止副机架29的第一支承杆47的后冲作用并稳定地操作盘片转动驱动机构24的第一导向板152被组装于第一凸轮狭槽130。在滑块122中,其滑动方向被导向至从底壳4突起设置的一对导向凸起124的滑块导向槽129沿纵向形成在下表面122c上(见图10)。
该滑块122在底壳4的下表面上被设置在底壳4的一侧和底部单元22之间。滑块122位于从盘片***和弹出开口19***到壳体3内的光盘2下方。滑块122的上表面122具有稍小于平台部分4a的高度。滑块122由主机架6覆盖并藉由设置在底壳4下表面上的驱动电机121和齿轮组123来驱动,以沿向前和向后的方向滑动。
在驱动机构120中,联动于滑块122的滑动操作,第三连杆臂94以及与第三连杆臂94啮合的操作臂58移动以限制弹出臂52的转动。另外,装载凸轮板53向前和向后移动以使装载臂51转动。结果,驱动机构120根据滑块122的滑动而执行装载操作以将光盘2从盘片***和弹出开口19推入壳体3,并执行弹出操作以将光盘2从盘片安装部分23弹出至盘片***和弹出开口19外。
下面将对将所装载的光盘2定位在盘片安装部分23上而进行居中操作的止动杠杆140加以说明。如图6所示,在止动杠杆140中形成有:杠杆本体141,它由主机架6转动支承;止动凸起142,它从杠杆本体151的一端突起地设置并止动处于居中位置的光盘2;支承凸起143,盘簧144的环形部分通过所述支承凸起143在杠杆本体141的另一侧被***,并且所述支承凸起143将杠杆本体141可转动地支承在主机架6上:以及限制凸起145,它穿过主机架6中钻设的导向孔146并限制杠杆本体141的转动,以使止动凸起142将光盘2止动于居中位置。
杠杆本体141由树脂组件构成。在杠杆本体141中,其中突起地设有止动凸起142的一端141a基本形成为圆弧形。支承凸起143由主机架6支承,藉此,前述的一端141a被设置成延伸至滑块122的滑动区域。结果,滑块122的前端与杠杆本体141随着滑块122的滑动操作而彼此接触,从而使止动杠杆140可围绕支承凸起143转动。
止动凸起142从杠杆141的一端突出地设置,以从形成于主机架6的转动孔147开始在主机架6的上表面6a凸起,并能够与光盘2的外缘表面接触。由于由装载臂51拉动的光盘2的***端侧的侧面与止动凸起142形成接触,因此止动凸起142可实现居中操作以将光盘2止动于盘片安装部分23。使止动凸起142在主机架6上凸起的转动孔147被形成为大致圆弧形,以使其能够从止动凸起142居中光盘2的止动位置撤回。
支承凸起143是基本柱状部分,它包括切有螺纹槽的中空部分。支承凸起143突起地设置在杠杆本体141的另一端。中空部分的螺纹与钻设于主机架6的螺纹孔的螺纹相连续,藉此可将支承凸起143支承于主机架6以沿图12中箭头g1方向和箭头g2方向自由转动。盘簧144的环形部分穿过支承凸起143***。盘簧144的一端锁定于杠杆本体141,而另一端锁定于设置在底壳4的电路板59。结果,盘簧144推动止动杠杆140以围绕支承凸起143沿图12中箭头g1方向转动。
限制凸起145对由盘簧144施力以转动的杠杆本体141的转动区域加以限制。如图3所示,限制凸起145突起地设置在杠杆本体141上方,并从形成于主机架6的导向孔146暴露在主机架6的上表面6a上。导向孔146对限制凸起145的转动区域进行限制以将由盘簧144沿g1方向施力以转动的杠杆本体141止动在进行光盘2居中的预定位置。导向孔146形成为圆弧形,以使其能够从实现光盘2居中的停止位置撤回杠杆本体141。
由于杠杆本体141由盘簧144推动并且限制凸起145被锁定于导向孔146的箭头g1侧的一端,因此使止动杠杆140转动至止动位置,止动凸起142在该位置将光盘2止动于居中位置。当装载光盘2时,光盘2的***端一侧的侧面与止动凸起142形成接触。结果,止动杠杆140将光盘2定位在盘片安装部分23。在居中完成后,杠杆本体141的一端141a被压向沿f1方向传送的滑块122的前端并且止动杠杆140沿箭头g2方向转动。结果,止动凸起142与光盘2的外缘分离以使光盘2可转动。当将光盘2弹出时,由于滑块122沿f2方向滑动,因此止动杠杆140由盘簧144推动以转动至止动位置,止动凸缘142在所述止动位置将光盘2止动于居中位置以准备加载光盘2。
下面将对联动于滑块122的滑动操作而升高或降低底部单元22的底部抬升机构150进行说明。底部抬升机构150操作以在卡装位置、卡装释放位置和记录和再现位置之间升高和降低底部单元22。在卡装位置,底部单元22上升以将定位在盘片安装位置的光盘2安装在盘片安装部分23的转台23a上;在卡装释放位置,底部单元22下降以从盘片安装部分23的转台23a解除光盘2的安装;而在记录和再现位置,底部单元22位于卡装位置和卡装释放位置之间以将信号记录至或将信号再现自光盘2。
具体地说,底部抬升机构150通过用滑块122以及根据滑块122的滑动操作滑动的副滑块151使形成于底部单元22的第一支承杆47和第二支承杆48升高和降低,从而抬高和降低底部单元22。如图32A所示,操作以在卡装释放位置和记录/再现位置升高和降低底部单元22的第一凸轮狭槽130被形成在与滑块122的底部单元22相对侧的纵向上。在第一凸轮狭槽130中形成有:与卡装释放位置对应的下侧水平面部分130a、与记录和再现位置对应的上侧水平面部分130b以及连接下侧水平面部分130a和上侧水平面部分130b的斜面部分130c。突起地设置在底部单元22的副机架29中的第一支承杆47可滑动地穿过第一凸轮狭槽130。
如图32A所示,在第一凸轮狭槽130中设置引导第一支承杆47移动并在记录和再现位置防止第一支承杆47后冲作用的第一导向板152,以稳定地操作盘片转动驱动机构24。第一导向板152由片簧部分构成。第一导向板152的一端锁定于形成在第一凸轮狭槽130上部的锁定件153,而其另一端锁定于形成在第一凸轮狭槽130下侧上的啮合凹口154。在第一导向板152中,在上侧水平表面部分130b和斜面部分130c的接触点上方形成有弯折状态的凸起部分155,当底部单元22上升至卡装位置时,第一支承杆47移动至所述凸起部分155,并且当第一支承杆47移动至上侧水平面部分130b时,所述凸起部分凸起于滑块122的上表面122a侧。
第一凸轮狭槽130的下侧水平面部分130a具有稍大于第一支承杆47直径的高度并被形成为可滑动的。另一方面,从第一导向板152至上侧水平面部分130b的高度被设置成等于或稍小于第一支承杆47的直径。因此,当第一支承杆47移动至上侧水平面部分130b时,第一支承杆47被压入并夹在第一导向板152和上侧水平面部分130b之间。因此,第导向板152可控制由设置于底部单元22的盘片转动驱动机构24的主轴电机24a产生的振动并使光盘2稳定地转动。
由于第一支承杆47被夹在第一导向板152和上侧水平面部分130b之间,因此凸起部分155凸起于滑块122的上表面122a上方以压抵主机架6的上表面6a。因此,滑块122由第一导向板152压向底壳4侧。可控制由于驱动底部单元22和外部干扰所产生的振动的影响。
副滑块151支承从底部单元22的副机架29突起设置的第二支承杆48并与滑块122啮合。副滑块151被设置成根据滑块122的滑动操作而沿图12中垂直于光盘2装载方向的箭头h1方向或箭头h2方向滑动。
如图32B所示,副滑块151由合成树脂制的长条平板部分构成。在副滑块151的上表面151a上,沿纵向形成上导向槽158,从主机架6突出的导向凸起157与所述导向槽158啮合。在副滑块151中,在与下表面151b的上导向槽158错开的位置处,沿纵向形成有下导向槽160,从底壳4凸起的导向凸起159与所述下导向槽160啮合(见图10)。由于从主机架6凸起的导向凸起157与上导向槽158啮合,因此导向凸起157可在上导向槽158中滑动。由于从底机架4凸起的导向凸起159与下导向槽160啮合,因此导向凸起159可在下导向槽158中滑动。结果,副滑块151联动于滑块122的滑动操作而沿箭头h1方向或箭头h2方向滑动。
在副滑块151中,在位于滑块122侧的纵向上的一端形成有啮合槽166,联接于滑块122的啮合臂165与啮合槽166啮合。啮合槽166被设置在沿垂直于副滑块151纵向的方向延伸的啮合片167中。在副滑块151中,与形成啮合片167的一端的相对侧上的另一端被设置成接触凸起168,当装载光盘2时,所述接触凸起168与弹出臂52的转动支承部分71接触。当装载光盘2时,接触凸起168与转动支承部分71的弯折片81接触。因此,通过与转动支承部分71联接的第一连杆臂54并通过联接于第一连杆臂54的第二连杆臂55的导向凸起113,接触凸起168移动而在凸轮环57的凸起112c上攀升。此外,接触凸起168转动弹出臂54,直到接触部分74从光盘2的侧面脱开为止。
在副滑块151中,在盘片***和弹出开口19侧,形成有在卡装位置、卡装释放位置和记录/再现位置抬高和降低底部单元2的第二凸轮狭槽170,其与第一凸轮狭槽130一起沿纵向形成。在第二凸轮狭槽170中,形成与卡装释放位置对应的下侧水平面部分170a、与记录和再现位置对应的上侧水平面部分170b、以及连接上侧水平面部分170a和下侧水平面部分170b并与卡装位置对应的斜面部分170c。突起地设置在底部单元22的副机架29上的第二支承杆48可滑动地穿过第二凸轮狭槽170。
第二凸轮狭槽170的斜面部分170c被设置在高于上侧水平面部分170b的位置,并略微下降以将底部单元22引导至上侧水平面部分170b。结果,由于副滑块151沿h1方向滑动,所以第二支承杆48从下侧水平面部分170a开始上升至斜面部分170c,而由第二凸轮狭槽170导向的底部单元22从卡装释放位置向卡装位置移动。在这种情形下,在底部单元22中,被传送至盘片安装部分23的光盘2的中央孔2a的周缘由转台23a和设置在顶盖5的顶板部分5a的接触凸起8夹持。当副滑块151沿h1方向进一步滑动时,由于第二支承杆48从斜面部分170c下降至上侧水平面部分170b,因此底部单元22从卡装位置向记录和再现位置移动。
如图32B所示,第二凸轮狭槽170与第一凸轮狭槽130一样设有第二导向板171,它引导第二支承杆48的移动并防止第二支承杆48在记录和再现位置的后冲作用,以稳定地操作盘片转动驱动机构24。第二导向板171由片簧部分制成。第二导向板171的一端锁定于形成在第二凸轮狭槽170的上部的锁定件173,而其另一端锁定于形成在第二凸轮狭槽170的下侧的啮合凹口174。在第二导向板171中,在上侧水平面部分170b和斜面部分170c的接触点上方形成有呈弯折状态的凸起部分175,当底部单元22上升至卡装位置时,第二支承杆48移动至所述凸起部分175,并且当第二支承杆48移动至上侧水平表面部分170b时,所述凸起部分凸起于副滑块151的上表面151a侧。
第二凸轮狭槽170的下侧水平面部分170a具有稍大于第二支承杆48的直径并被形成为可滑动的。另一方面,从第二导向板171至上侧水平面部分170b的高度被设置成等于或稍小于第二支承杆48的直径。因此,当第二支承杆48移动至上侧水平面部分170b时,第二支承杆48被压入并夹在第二导向板171和上侧水平面部分170b之间。因此,第二导向板171可与第一导向板152一起控制由设置于底部单元22中的盘片转动驱动机构24的主轴电机24a产生的振动并使光盘2稳定地转动。
由于第二支承杆48被夹在第二导向板171和上侧水平面部分170b之间,因此凸起部分175凸起于副滑块151的上表面151a以压抵主机架6的上表面6a。因此,副滑块151由第二导向板171压向底壳4侧。可控制由于驱动底部单元22而产生的振动和干扰的影响。
与副滑块151的啮合槽166啮合并将滑块122和副滑块151联接的啮合臂165基本被形成为L形。弯折部分165a可转动地连接于主机架6。形成在从弯折部分165a延伸的短边上的一端165b的啮合凸起177可移动地啮合于滑块122的第二导向槽126。形成在长边上的另一端165c的啮合凸起178可移动地啮合于副滑块151的啮合槽166。
当滑块122沿f1方向移动时,由于啮合凸起177移动滑块122的第二导向槽126,因此啮合臂165以弯折部分65a为支点沿i1方向转动。啮合凸起178在啮合槽166中移动的同时,使副滑块151沿h1方向滑动。当滑块122沿f2方向移动时,由于啮合凸起177移动第二导向槽126,因此啮合臂165以弯折部分165a为支点沿i2方向转动。啮合凸起178在啮合槽166中移动的同时,使副滑块151沿h2方向滑动。
如图3、图6和图33所示,在盘片驱动装置1中设有导向销180,它引导底部单元22以当底部单元上升至卡装位置时,使由盘片传送机构50传送至居中位置的光盘2的中央孔2a和设置在底部机架27的盘片安装部分23的转台23a的位置重合。
导向销180从底壳4的底表面开始垂直地设置。如图33所示,在导向销180的上部形成凸缘部分182,形成在底部机架27的导向孔181通过所述凸缘部分182被***。凸缘部分182的直径稍大于底部机架27的导向孔181的直径。在凸缘部分182中形成有:第一导向部分183,它由向上端扩径的斜面形成;以及第二导向部分184,它由向上端缩径的斜面形成。当底部机架27上升和下降时,由于第一和导向部分183、184在与导向壁185滑动接触的同时穿过形成于导向孔181的导向壁185,因此凸缘部分182将底部单元22引导至卡装位置和卡装释放位置。
底部机架27的导向孔181被设置在与作为底部单元22转动支点的第三支承杆49分离的转台23a附近,导向销180通过所述导向孔而***。如图33所示,在导向孔181中,导向壁185在底部机架27下为膨胀形状。导向壁185形成比导向销180的凸缘部分182的直径稍大的间隙。由于凸缘部分182穿过该间隙,因此底部单元122被引导以使光盘2的中央孔2a和盘片安装部分23的转台23a位置重合。
具体地说,如图34和图33(a)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那样,当底部单元22下降至卡装释放位置时,在导向销180中,凸缘部分182位于导向孔180上方。当光盘2被传送至居中位置时,底部机架27上升并且凸缘部分182穿过导向孔181。当底部机架27上升至光盘2的卡装位置时,如图35和图33(b)中实线所示,形成为在导向孔181中膨胀的导向壁185在导向销180的第一导向部分183中滑动,并且凸缘部分182穿过导向壁185的间隙。这样,由于底部机架27在由导向销180引导时上升,因此盘片安装部分23的转台23a与被传送至居中位置的光盘2的中央孔2a位置重合。因此可平滑地进行卡装而不会将额外负载施加于光盘2和转台23a。
导向销180和导向孔181形成在沿纵向的一端的相对侧的另一端侧,在那里,支承底部单元22转动的第三支承杆49被设置和形成在盘片安装部分23附近。因此能够最有效地校正传送至居中位置的光盘2和转台23a之间的偏差。还能够稳妥地定位光盘2的中央孔2a和转台23a的啮合凸起33a。
如图36和图33(c)中双点划线所示,当底部单元22下降至记录和再现位置时,底部机架27的导向孔181的导向壁185在凸缘部分182的第二导向部分184上滑动,而凸缘部分182被可***地导向至导向孔181。然后,导向壁185下降至导向壁185与凸缘部分182分离的一个位置。这样,在底部单元22下降至记录和再现位置的状态下,导向销180和导向孔181不彼此接触。由此可防止例如振动的干扰从底壳4经由导向销180传递至底部机架27。因此,可防止干扰经由导向销180传递至盘片转动驱动机构24和光拾取器25并且对记录和再现特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导向销180形成在某个高度以防止导向销180与由盘片转动驱动机构24驱动旋转的光盘2的下表面形成接触。因此导向销180不可能刮伤光盘2的信息记录表面。
当记录和再现操作结束并且盘片驱动装置1转向光盘弹出过程,底部单元22下降至卡装释放位置而光盘2由上推销10从转台23向上推动以释放卡装。在这种情形下,在底部机架27中,导向孔181位于导向销180下方。
在适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中,可将导向销180用作上推销10以释放对光盘2的卡装。换句话说,导向销180的上端可形成为半球形状,而底部机架27的导向孔181可与形成于安装在转台23a上的光盘2的中央孔2a附近的非记录区对应地形成。结果,当底部单元22下降至光盘2的卡装释放位置时,光盘2由导向销180的上端推动并且释放与转台23a的卡装。根据这种结构,由于除导向销180外无需使用上推销10,因此可实现盘片驱动装置1的部件数量削减和重量削减。
在根据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中,当传送臂转动时并且当传送臂在盘片安装部分上转动时,传送臂通过在凸起上移动而上升。因此,使传送臂的转动轨迹上升以抑制与盘片安装部分的碰撞变得可能。
在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盘片传送机构和盘片驱动装置中,在盘形记录介质弹出时,即使有抑制盘形记录介质弹出的障碍物并有与盘形记录介质的弹出方向相反方向的力作用于弹出臂,由于受相反方向力的推出单元沿装载方向转动,因此可防止将额外负载作用于驱动电机和盘形记录介质。
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产生各种修正、组合、子组合和变化,只要它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范围内即可。

Claims (5)

1.一种记录信息至或再现信息自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驱动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记录介质被***所述装置本体或从中移去;
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沿装载方向和弹出方向传送记录介质;
安装部分,其上安装记录介质;
传送臂,所述传送臂根据记录介质沿装载方向和弹出方向的移动而移动并传送记录介质;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记录介质具有用来施加驱动力以使传送臂移动的驱动源,其中
所述传送臂包括:
支承在装置本体侧上的支承部分;
由所述支承部分可转动地支承在记录介质的装载方向中的臂部分;
安装于所述臂部分的前端并与记录介质形成接触的接触部分;以及
安置在所述臂部分与所述接触部分之间并且总是沿记录介质弹出方向可转动地推压接触部分的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推动以沿记录介质装载方向转动的装载臂,其中
当记录介质弹出时,装载臂通过驱动机构沿记录介质的弹出方向转动,同时沿装载方向支承记录介质的弹出端侧的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主机架并且所述主机架的上表面侧被设定为记录介质的传送区域;
所述安装部分从主机架的开口暴露于传送区域;
所述传送臂被设置在主机架和安装部分上;并且
在主机架中形成有凸起,当传送臂在安装部分附近转动时,所述凸起限制传送臂沿高度方向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介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起中,在传送臂的转动方向的两端形成斜面,所述斜面从主机架开始连续延伸并引导传送臂的上升和下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介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分在所述安装部分上移动;并且
所述臂部分在所述凸起上移动。
CNB2006101445898A 2005-11-09 2006-11-07 盘片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437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25360A JP4525560B2 (ja) 2005-11-09 2005-11-09 ディスク搬送機構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5325360 2005-11-09
JP2005351341 2005-1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3928A CN1963928A (zh) 2007-05-16
CN100464372C true CN100464372C (zh) 2009-02-25

Family

ID=38082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4458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4372C (zh) 2005-11-09 2006-11-07 盘片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25560B2 (zh)
CN (1) CN10046437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54208A (ja) * 2007-08-23 2009-03-12 Sony Nec Optiarc Inc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11060343A (ja) * 2009-09-07 2011-03-24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1928A (zh) * 2000-06-16 2003-09-10 歌拉利旺株式会社 光盘驱动***
CN1577564A (zh) * 2003-07-11 2005-02-09 提阿克株式会社 碟片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25820B2 (ja) * 1997-11-29 2002-09-17 タナシン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再生機のディスク搬送装置
JP3959312B2 (ja) * 2002-07-08 2007-08-15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の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1928A (zh) * 2000-06-16 2003-09-10 歌拉利旺株式会社 光盘驱动***
CN1577564A (zh) * 2003-07-11 2005-02-09 提阿克株式会社 碟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25560B2 (ja) 2010-08-18
CN1963928A (zh) 2007-05-16
JP2007133952A (ja) 200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39397B1 (ko) 디스크 드라이브 장치, 프레임, 디스크 드라이브 장치 세트, 및 전자기기
CN100447877C (zh) 盘驱动设备
CN100464372C (zh) 盘片驱动装置
US7856641B2 (en) Disk drive device and centering members therefor
JP2005085446A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7157190A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US20070300245A1 (en) Disk drive apparatus
JP4470861B2 (ja) ディスク搬送機構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7188582A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ベースユニット
US7676819B2 (en) Disk conveying apparatus
JP2007157189A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4513731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4525638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4285164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4661731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4665867B2 (ja) ディスク搬送機構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4631816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4103743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8004215A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7133950A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7157188A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8159093A (ja)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8159090A (ja)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8159092A (ja) 搬送機構、記録媒体駆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8159091A (ja)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