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8617B - 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8617B
CN101528617B CN200780039588XA CN200780039588A CN101528617B CN 101528617 B CN101528617 B CN 101528617B CN 200780039588X A CN200780039588X A CN 200780039588XA CN 200780039588 A CN200780039588 A CN 200780039588A CN 101528617 B CN101528617 B CN 101528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ribbon
reheat
glass
thickness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395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8617A (zh
Inventor
笘本雅博
织田英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28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8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8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86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7/00Forming molten glass by flowing-out, pushing-out, extruding or drawing downwardly or laterally from forming slits or by overflowing over lips
    • C03B17/06Forming glass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7/00Forming molten glass by flowing-out, pushing-out, extruding or drawing downwardly or laterally from forming slits or by overflowing over lips
    • C03B17/06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17/064Forming glass sheets by the overflow downdraw fusion process; Isopipe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7/00Forming molten glass by flowing-out, pushing-out, extruding or drawing downwardly or laterally from forming slits or by overflowing over lips
    • C03B17/06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17/067Forming glass sheets combined with thermal conditioning of the shee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玻璃带的制造装置(1),其向成形体(2)供给熔融玻璃(Y),并使熔融玻璃(Y)从该成形体(2)流下而成形板状的玻璃带(G),在从成形体(2)流下的玻璃带(G)的输送路径上设置再加热机构(5),该再加热机构(5)构成为,通过对玻璃带(G)进行再加热,使得再加热机构(5)下方的玻璃带(G)的板厚比其上方的玻璃带(G)的板厚薄。

Description

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详细而言,涉及熔融玻璃从成形体流下而成形玻璃带的基于所谓下拉法的玻璃带的制造技术的改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制造平板玻璃之际,有使熔融玻璃从成形体流下而成形作为平板玻璃的原始板的玻璃带的所谓下拉法,作为其代表的方法可举出溢流下拉法(熔融法)、流孔下拉法。前者的溢流下拉法是通过使向具有楔状截面形状的成形体连续供给的熔融玻璃从成形体的顶部沿两侧面流下,在成形体的下端部融合成为一张的板状形态,成为这种形态的板状的玻璃带从成形体的下端部流下,最终成形被硬化的玻璃带的方法。另外,后者的流孔下拉法是使连续地供给于成形体的熔融玻璃从形成在成形体底部的长孔状的狭缝流下而成为板状形态,并使成为该形态的板状的玻璃带沿输送路径流下之后,最终成形被硬化的玻璃带的方法。此外,通过将利用上述方法成形的玻璃带分离为规定大小,从玻璃带中选取出平板玻璃。
并且,在这种下拉法中,为了成形高品质/高品位的玻璃带,近年来寻求过各种对策。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通过下拉法而成形的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具有比其宽度方向中间部变厚的倾向,为了解除因该板厚差引起的冷却速度差导致在玻璃带产生变形的不良情况,提出了如下所示的对策。即,公开了在使从成形体流下的玻璃带进行退火(徐冷)的退火炉内,在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中间部从玻璃带的表面离开规定距离而配置热处理机构,通过该热处理机构使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冷却速度减慢,在抑制玻璃带的宽度方向温度不均的同时对玻璃带进行退火。另外,在该文献中公开了通过配置在成形体正下方的加热器对玻璃带进行退火,使从成形体流下之后的玻璃带不会骤冷而向宽度方向收缩。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1435号公报。
不过,在下拉法中,要求玻璃带板厚的薄壁化的情况下,通常加快玻璃带的流下速度来进行处理。即,通常使从成形体流下玻璃带尽量迅速向下方拉伸,从而适应上述薄壁化的要求。
但是,通过下拉法而成形的玻璃带随着从成形体流下向下方移动而逐渐硬化,期间,能够使玻璃带的板厚实质上变薄的部分仅限于玻璃带处于软化状态的成形体的正下方区域。即,该区域之外的玻璃带的板厚即使在对玻璃带实施退火等热处理情况也是局部产生微小变动,基本上没有变动。因此,若暂时将玻璃带冷却(硬化)到某种程度,则其以后,不能够使玻璃带的板厚变薄,因此,即使加快玻璃带的流下速度,实现玻璃带板厚的薄壁化也有限。特别是,通过该方法,成形板厚0.5mm以下的玻璃带极其困难。
另外,在使玻璃带的流下速度过度高速化的情况下,形状不稳定的没有硬化的状态的玻璃带的流下速度被不恰当地高速化,因此,容易使玻璃带的成形工序不稳定,其结果,容易使硬化的玻璃带的板厚产生不均。并且,为了加快玻璃带的流下速度,需要通过辊等拉伸机构夹持玻璃带向下方强力拉拔,因此,有在玻璃带产生表面划伤或裂纹等破损的致命问题之虞。
因此,即使加快玻璃带的流下速度,稳定成形板厚薄的玻璃带特别是板厚0.5mm以下的玻璃带实质上也是不可能的。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对玻璃带进行退火之际,在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中间部配置热处理机构,但是,该热处理机构是用于对成形体进行退火时,使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冷却速度降低的机构,通过基于该热处理机构的退火,玻璃带的板厚不会实质上变薄。另外,在该文献中,公开了在成形体的正下方配置加热器,但是,该加热器是用于防止玻璃带骤冷并抑制玻璃带的宽度方向收缩的器件,因此,不会因该加热器的退火而使玻璃带的板厚实质上变薄。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状况,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在不会使玻璃带的流下速度不恰当高速化的情况下,合适地实现玻璃带板厚的薄壁化。
为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第一装置即一种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其向成形体供给熔融玻璃,并使熔融玻璃从该成形体流下而成形板状的玻璃带,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成形体流下的玻璃带的输送路径上设置再加热机构,该再加热机构构成为,通过对玻璃带进行再加热,使得其下方的玻璃带的板厚比其上方的玻璃带的板厚薄。
在玻璃带的制造装置中,随着玻璃带流下,带的温度降低。该玻璃带的温度通常由基于温度控制机构(加热器等)严密控制而按预定时间表降低温度,在流下过程中玻璃带的温度不会上升。对此,在本发明中,在流下过程中对玻璃带进行再加热,使玻璃带的板厚进一步变薄。在此,“再加热”是指使玻璃带的温度再次上升并使粘度降低。根据上述制造装置,通过再加热机构对从成形体流下的玻璃带进行再加热,使得该再加热机构下方的玻璃带的板厚比其上方的玻璃带的板厚变薄,因此,能够合适地实现玻璃带板厚的薄壁化。即,在成形体的正下方使玻璃带的板厚薄到某种程度后,通过再加热机构使该玻璃带的板厚进一步变薄。因此,能够使玻璃带的板厚分为成形体的正下方和再加热机构的正下方如而阶段地变薄,因此,能够在不会使玻璃带的流下速度不恰当高速化的情况下,合适地实现玻璃带板厚的薄壁化。
为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第二装置即一种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其向成形体供给熔融玻璃,并使熔融玻璃从该成形体流下而成形板状的玻璃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再加热机构,所述再加热机构对从所述成形体流下的同时而暂时冷却的玻璃带进行再加热使之软化。
在玻璃带的制造装置中,如上所述,随着玻璃带流下而带的温度降低,在流下过程中玻璃带的温度不会上升。对此,在本发明中,对流下过程中暂时冷却的玻璃带进行再加热。在此,“暂时冷却”是指玻璃带的温度降低而粘度变高,板厚难以进一步变薄的状态。另外,“再加热”是指使玻璃带的温度再次上升并使粘度降低。根据该制造装置。利用再加热机构对从成形体流下的同时暂时冷却的玻璃带进行再加热使之软化,再度向下方拉伸。即,通过基于再加热机构的再加热能够使被冷却的玻璃带的板厚进一步变薄。另外,通过再加热机构再加热之前冷却的玻璃带在成形体的正下方薄到某种程度。从而,玻璃带的板厚可以分为成形体的正下方和再加热机构的正下方而阶段性变薄,因此,能够在不会使玻璃带的流下速度不恰当高速化的情况下,合适地实现玻璃带板厚的薄壁化。
进而,为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第三装置即一种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其向成形体供给熔融玻璃,并使熔融玻璃从该成形体流下而成形板状的玻璃带,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于所述成形体的正下方并对玻璃带的宽度方向的收缩加以限制的限制机构的正下方设置有再加热机构,所述再加热机构对用该限制机构限制了宽度方向的收缩的玻璃带进行再加热使之软化。
在玻璃带的制造装置中,如上所述,随着玻璃带流下而带的温度降低,在流下过程中玻璃带的温度不会上升。对此,本发明中,在限制机构的正下方对玻璃带进行再加热。在此“再加热”是指使玻璃带的温度再次上升使粘度降低。根据这种制造装置,虽然通过设置在成形体正下方的限制机构冷却玻璃带的情况较多,但通过设置在限制机构正下方的再加热机构对该冷却的玻璃带进行再加热使之成为软化状态,并再度向下方拉伸。即,通过再加热机构,能够使利用限制机构限制了宽度方向收缩状态下冷却而成的玻璃带的板厚进一步变薄。从而,能够使玻璃带的板厚分为成形体的正下方和再加热机构的正下方而阶段地变薄,因此,能够在不会使玻璃带的流下速度不恰当高速化的情况下,合适地实现玻璃带板厚的薄壁化。
此时,所述限制机构可以由冷却辊构成,所述冷却辊夹持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并进行旋转。
由此,冷却辊除作为限制玻璃带的宽度方向收缩的限制机构发挥作用外,还作为支承玻璃带的支承机构发挥作用,因此,能够合适地实现玻璃带成形工序的稳定化。
在上述制造装置中,优选所述再加热机构构成为遍及玻璃带的全宽而对玻璃带进行再加热。
由此,通过再加热机构,能够对玻璃带遍及其全宽进行软化,因此,能够更加合适地实现玻璃带的薄壁化。此时,优选再加热机构构成为能够沿玻璃带的宽度方向调整加热温度。由此,能够对玻璃带的软化状态遍及全宽进行调整,因此,可以将基于再加热的玻璃带的流动方向(上下方向)的位移量遍及玻璃带的全宽设定为一定。
在上述制造装置中,优选在所述再加热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在玻璃带的厚度方向上具有比玻璃带的板厚大的尺寸的间隙,且在该间隙的范围内限制玻璃带的翘曲或位移并进行引导。
通常玻璃带的板厚越薄越容易在玻璃带产生翘曲或位移(例如摆动),但是,即使在假设这种事态发生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以导向机构的间隙限制玻璃带翘曲或位移的状态进行引导,因此,能够防止软化状态的玻璃带的一部分因该翘曲或位移导致变形的情况下硬化的事态。
在上述制造装置中,优选所述导向机构构成为仅对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引导。
通过下拉法成形的玻璃带通常将其宽度方向两端部作为耳部切除,并从其宽度方向中间部选取出作为产品的平板玻璃。因此,如上所述,仅对作为耳部被切除的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引导,因此,能够在不会妨碍选取出的平板玻璃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表面品位的情况下,抑制玻璃带整体的翘曲或位移。
此时,优选所述导向机构由导向辊构成,所述导向辊在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以隔着比玻璃带的板厚大的尺寸的间隙对置配置的状态进行旋转。
由此,即使在导向机构与玻璃带的表面接触的状态引导玻璃带的情况下,也不易在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表面产生接触划伤。因此,能够更加稳定地成形板厚薄的玻璃带。
为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法即一种玻璃带的制造方法,其向成形体供给熔融玻璃,并使熔融玻璃从该成形体流下而成形板状的玻璃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从所述成形体流下的玻璃带进行再加热的再加热工序,在该再加热工序中,通过对玻璃带进行再加热,使得加热后的玻璃带的板厚比加热前的玻璃带的板厚薄。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能够获得与第一装置获得的效果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为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第二方法即一种玻璃带的制造方法,其向成形体供给熔融玻璃,并使熔融玻璃从该成形体流下而成形板状的玻璃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再加热工序,所述再加热工序对从所述成形体流下的同时而暂时冷却的玻璃带进行再加热使之软化。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能够获得与第二装置获得的效果相同的作用效果。
进而,为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第三方法即一种玻璃带的制造方法,其向成形体供给熔融玻璃,并使熔融玻璃从该成形体流下而成形板状的玻璃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形体的正下方对玻璃带的宽度方向的收缩加以限制的限制工序之后还包括再加热工序,所述再加热工序对在该限制工序限制了宽度方向的收缩的玻璃带进行再加热使之软化。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能够获得与第三装置获得的效果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该制造方法中,优选在所述再加热工序中,遍及玻璃带的全宽对玻璃带进行再加热。
由此,能够获得与利用再加热机构遍及玻璃带的全宽而对玻璃带进行再加热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再加热工序中的玻璃带的再加热以玻璃带的软化点以上的温度进行。例如,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基板使用的无碱玻璃的情况下,优选以1000℃以上进行,尤其优选以1000~1300℃进行。
由此,在从成形体流下的玻璃带中,位于再加热工序的部分被加热到软化点,因此,能够更加有效进行玻璃带的薄壁化。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优选成形后的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板厚是所述再加热工序前的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板厚的1/2以下。此外,“成形后的玻璃带”是指即使向下方拉伸,壁厚也不会进一步减少的被充分冷却硬化状态的玻璃带(以下相同)。
即,根据以上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合适的对应近年来的玻璃带的薄壁化要求,进而,能够合适地对应从玻璃带切断的平板玻璃的薄壁化的要求。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成形后的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板厚优选为0.5mm以下,尤其优选0.2mm以下。
即,根据以上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适当地制造例如CCD或CMOS等固体摄像元件用的防护玻璃罩、或液晶显示器用所代表的各种平面显示器用的玻璃基板等近年来要求的极其薄的平板玻璃。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优选还包括导向工序,所述导向工序使在所述再加热工序中再加热后的玻璃带通过设置于导向机构且具有比玻璃带的板厚大的尺寸的间隙,并在该间隙的范围内限制玻璃带的翘曲或位移并进行引导。
由此,能够获得与上述在再加热机构的下方设置导向机构的方式所获得的效果相同的作用效果。
此时,优选在所述导向工序中,由所述导向机构仅对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引导。
由此,能够获得与上述导向机构仅对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引导所获得的效果相同的作用效果。
发明效果
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发明,能够对变薄至成形体正下方程度的板厚进行再加热,使得其板厚更薄。并且,能够分为成形体的正下方和对玻璃带进行再加热之后的部分,使玻璃带的板厚阶段性变薄,因此,能够在不会使玻璃带的流下速度不恰当高速化的情况下,合适地实现玻璃带板厚的薄壁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玻璃带的制造装置的概略纵剖侧视图。
图2是所述制造装置的概略纵剖主视图。
图中:
1制造装置
2炉
3成形体
4限制机构
4a冷却辊
5再加热机构
5a加热器
6导向机构
6a导向辊
Y熔融玻璃
G玻璃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内部状态的概略纵剖侧视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该制造装置内部状态的概略纵剖主视图。如上述各图所示,该制造装置1在由粘土砖构成的炉2内部从上方开始顺次具备成形体3、限制机构4、再加热机构5、导向机构6。
成形体3的截面形状构成为楔状且顶部具有溢流槽3a,使向溢流槽3a供给的熔融玻璃Y从顶部溢出,并使该溢出的熔融玻璃Y沿成形体3的两侧面3b流下在成形体3的下端部3c融合而成为板状形态,使成为该形态的熔融玻璃Y作为板状的玻璃带G沿上下方向流下。
限制机构4在成形体3的正下方限制玻璃带G宽度方向的热收缩,其由冷却辊(拉边辊)4a构成,该冷却辊4a配置为对熔融玻璃Y从成形体3的顶部沿两侧面3b流下并在成形体3的下端部3c融合,从而成为一张板状之后的玻璃带G进行夹持。详细而言,该冷却辊4a在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各自的端部各配置一对,共计4个,仅夹持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并以与玻璃带G的流下速度同步的旋转速度旋转。
再加热机构5是对从成形体3流下的同时而暂时冷却的玻璃带G进行再加热使之软化的机构,其通过在玻璃带G的内外面表面分别隔着空间对置地设置的加热器5a而构成。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该加热器5a比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尺寸长,遍及玻璃带G的全宽对玻璃带G进行再加热使之软化。另外,虽省略图示,但是,该加热器5a沿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分割为多个,是能够沿宽度方向分别控制加热温度使玻璃带G的软化状态在宽度方向大致相等的结构。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与所述的在成形体3的正下方配置冷却辊4a相同,也在加热器5a的正下方配置作为限制利用加热器5a再加热的玻璃带G宽度方向的热收缩的限制机构的冷却辊4b。该冷却辊4b具备与上述冷却辊4a相同的结构,夹持再加热的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并旋转。
导向机构6在玻璃带G的厚度方向具有比玻璃带G的板厚大的尺寸的间隙,在该间隙的范围内限制玻璃带G的翘曲或位移并进行引导。该导向机构6可以通过例如仅离开比玻璃带G的板厚大的尺寸的间隙而对置配置的板状构件构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机构6由在玻璃带G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分别隔着比玻璃带G的板厚(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板厚)大的尺寸的间隙而对置配置的状态进行旋转的导向辊6a构成。并且,与该玻璃带G的厚度方向对置的导向辊6a的对置间隔α优选为10mm以下,尤其优选5mm以下。此外,该对置间隔α的下限值按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板厚等进行适当调整,但是,例如,优选为0.2mm以上,尤其优选1mm以上。进而,在玻璃带G的输送方向出现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在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的各自端部各配置一对计4个的导向辊6a在输送路径上的一个或多个(图示例中为上下方向的3个部位)部位配置。另外,各导向辊6a以与玻璃带G的流下速度对应的旋转速度旋转。此外,在将导向辊6a配置在玻璃带G输送方向的多个部位的情况下,最下部的导向辊6a根据需要使其对置间隔α变窄,从而,也可以作为夹持玻璃带G向下方拉拔的拉伸辊来使用。
根据具备以上结构的制造装置1,如下所述地制造玻璃带G。
首先,从成形体3的下端部3c流下之后的玻璃带G被冷却辊4a限制了宽度方向收缩的同时向下方拉伸而减薄到某种程度的厚度(以下称初始厚度)。即,玻璃带G在冷却辊4a或炉2内的气氛作用下被冷却而接近硬化状态,在达到所述初始厚度阶段,板厚不会发生实质地变化。接着,通过利用加热器5a对如上暂时冷却而达到所述初始厚度的玻璃带G进行再加热而使之软化。通过如上所述地对玻璃带G进行再加热,使暂时冷却的玻璃带G再次向下方拉伸,玻璃带G的板厚比所述初始厚度更薄。具体而言,通过加热器5a再加热后的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板厚最终成为例如宽度方向中间部的初始厚度的1/2以下。
由此,玻璃带的板厚分为成形体3的正下方和加热器5a的正下方而阶段地变薄,因此,能够使玻璃带G的流下速度不会不恰当地高速化的情况下,合适地实现玻璃带G的板厚的薄壁化。此外,基于该加热器5a的再加热以玻璃带G的软化点以上的温度(例如1000~1300℃)遍及玻璃带G的全宽进行,并且,以使宽度方向的玻璃带G的软化状态均一的方式沿宽度方向调整加热温度。因此,通过基于加热器5a的再加热,在玻璃带G输送方向上的位移量不易产生不均,所以能够可靠地进行玻璃带G的板厚的薄壁化。
另外,通过如上所述地对玻璃带G进行再加热,能够容易地制造板厚0.5mm以下,进而板厚0.2mm以下的玻璃带G。这种板厚极其薄的玻璃带G能够合适地作为CCD或CMOS等固体摄像元件用的防护玻璃罩、或作为液晶显示器所代表的各种平面显示器用的玻璃基板来使用。
进而,利用基于加热器5a的再加热使板厚变薄的玻璃带G被通过隔着比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板厚大的尺寸的间隙对置配置的导向辊6a之间的间隙向下方引导。通常,玻璃带G的板厚越薄越容易在从成形体3的下端部3c流下的玻璃带G产生因翘曲或摆动等引起的位移,但玻璃带G的下方部通过导向辊6a的间隙,在该间隙的范围内限制翘曲或位移并进行引导。从而,防止在成形体3的正下方或加热器5a的正下方等处于软化状态的玻璃带G的一部分受到翘曲或位移的影响的状态下硬化的情况,因此,能够制造平坦性优良的玻璃带G。此外,各导向辊6a以与玻璃带G的流下速度对应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因此,即使玻璃带G与导向辊6a接触的情况,也对玻璃带G向下方顺利地进行引导。
另外,在从成形体3的下端部3c流下的玻璃带G的输送路径上,冷却辊4a、4b或导向辊6a仅与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接触,与宽度方向中间部为非接触,因此,在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维持高的表面品位。并且,从最终硬化的玻璃带G中选取出平板玻璃之际,通常将玻璃带G宽度方向两端部作为耳部切除,从其宽度方向中间部选取平板玻璃,因此,能够制造具有高表面品位的薄板的平板玻璃(例如,板厚为0.5mm以下的平板玻璃)。另外,通过在成形体3的正下方和加热器5a的正下方配置作为限制机构的冷却辊4a、4b,能够限制玻璃带G宽度方向寸法的缩小。从而,能够在确保选取的平板玻璃的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宽度方向寸法大的情况下,实现玻璃带G的板厚的薄壁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再加热机构配置在玻璃带的输送路径上的一个部位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从成形体正下方配置的限制机构至导向机构的玻璃带的输送路径上沿上下方向空有间隔地配置多个再加热机构。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用于利用溢流下拉法成形的玻璃带,但除此之外,例如利用流孔下拉法成形的玻璃带也同样能够适用本发明。

Claims (11)

1.一种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其向成形体供给熔融玻璃,并使熔融玻璃从该成形体流下而成形板状的玻璃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成形体的正下方并对玻璃带的宽度方向的收缩加以限制的限制机构和设置于该限制机构的正下方的再加热机构,所述再加热机构再加热并软化用该限制机构限制了宽度方向的收缩的玻璃带,
并且,所述再加热机构构成为遍及玻璃带的全宽而对玻璃带进行再加热,使得其下方的玻璃带的板厚比其上方的玻璃带的板厚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机构由冷却辊构成,所述冷却辊夹持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并进行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再加热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在玻璃带的厚度方向上具有比玻璃带的板厚大的尺寸的间隙,且在该间隙的范围内限制玻璃带的翘曲或位移并进行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机构构成为仅对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机构由导向辊构成,所述导向辊在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以隔着比玻璃带的板厚大的尺寸的间隙对置配置的状态进行旋转。
6.一种玻璃带的制造方法,其向成形体供给熔融玻璃,并使熔融玻璃从该成形体流下而成形板状的玻璃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带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设置于所述成形体的正下方的限制机构对玻璃带的宽度方向的收缩加以限制的限制工序和在限制工序之后紧接着的再加热工序,所述再加热工序通过设置于所述限制机构的正下方的再加热机构再加热并软化在该限制工序限制了宽度方向的收缩的玻璃带,
并且,在所述再加热工序中,遍及玻璃带的全宽对玻璃带进行再加热,使得其下方的玻璃带的板厚比其上方的玻璃带的板厚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加热工序中的玻璃带的再加热以玻璃带的软化点以上的温度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玻璃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成形后的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板厚是所述再加热工序前的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板厚的1/2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玻璃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成形后的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板厚是0.5m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玻璃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导向工序,所述导向工序使在所述再加热工序中再加热后的玻璃带通过在导向机构设置为具有比玻璃带的板厚大的尺寸的间隙,并在该间隙的范围内限制玻璃带的翘曲或位移并进行引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玻璃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向工序中,由所述导向机构仅对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引导。
CN200780039588XA 2006-10-24 2007-10-09 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86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89117 2006-10-24
JP289117/2006 2006-10-24
PCT/JP2007/069706 WO2008050605A1 (fr) 2006-10-24 2007-10-09 Appareil de production de rubans de verre et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associ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8617A CN101528617A (zh) 2009-09-09
CN101528617B true CN101528617B (zh) 2012-06-13

Family

ID=39324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958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8617B (zh) 2006-10-24 2007-10-09 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314032A1 (zh)
EP (2) EP2277835A1 (zh)
KR (1) KR101420195B1 (zh)
CN (1) CN101528617B (zh)
TW (1) TWI387565B (zh)
WO (1) WO20080506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35267B2 (ja) 2008-10-01 2014-03-05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ロール、ガラスロールの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532506B2 (ja) * 2008-10-01 2014-06-25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ロール
JP5788134B2 (ja) 2008-10-01 2015-09-30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ロール及びガラス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691148B2 (ja) * 2008-10-01 2015-04-01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ロール、ガラスロールの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532507B2 (ja) 2008-10-01 2014-06-25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ロール及びガラスロールの処理方法
US8899078B2 (en) * 2008-11-26 2014-12-02 Corning Incorporated Glass sheet stabilizing system, glass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glass sheet
JP2010143800A (ja) * 2008-12-19 2010-07-01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ガラス板製造装置
EP2226299B1 (en) * 2009-02-23 2018-01-24 Corning Incorporated Glass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high quality thin glass sheet
US8397538B2 (en) 2009-02-26 2013-03-19 Corning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awing a ribbon of glass
US8113015B2 (en) * 2009-06-17 2012-02-14 Corning Incorporated Control of the bow of a glass ribbon
KR101679353B1 (ko) 2009-07-30 2016-11-24 니폰 덴키 가라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리 리본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1034034A1 (ja) * 2009-09-18 2011-03-24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フィルムの処理方法並びに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
JP2011121320A (ja) * 2009-12-11 2011-06-23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該積層体のガラスロール、及びガラス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TWI401219B (zh) * 2009-12-24 2013-07-11 Avanstrate Inc Glass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glass plat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CN102695685B (zh) 2010-01-12 2015-02-11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膜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玻璃膜的制造方法
JP5824809B2 (ja) * 2010-02-10 2015-12-0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シール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ール方法
JP5717053B2 (ja) * 2010-02-18 2015-05-13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5720885B2 (ja) * 2010-03-03 2015-05-20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ロール、及びガラス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US9656901B2 (en) 2010-03-03 2017-05-23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glass roll
US8141388B2 (en) * 2010-05-26 2012-03-27 Corning Incorporated Radiation collimator for infrared heating and/or cooling of a moving glass sheet
CN102770268B (zh) 2010-07-28 2016-05-11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膜层叠体
JP5874159B2 (ja) 2010-08-31 2016-03-0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樹脂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巻き取ったガラスロール、並びにガラス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669006B2 (ja) * 2010-10-19 2015-02-1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帯状ガラスフィルム製造方法及び帯状ガラスフィルム製造装置
CN103261107B (zh) * 2010-12-14 2015-11-25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板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及玻璃板成形品的制造装置
WO2012132419A1 (ja) * 2011-03-28 2012-10-04 AvanStrate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板製造装置
US8746010B2 (en) 2012-03-12 2014-06-10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reducing zirconia defects in glass sheets
TWI597245B (zh) * 2012-09-25 2017-09-01 康寧公司 處理連續玻璃帶之方法
CN105593014A (zh) 2013-03-14 2016-05-18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和切割挠性玻璃和聚合物复合结构的方法和设备
DE102014100750B4 (de) 2013-04-30 2023-08-17 Schott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Glaskomponenten
DE102013105734A1 (de) * 2013-06-04 2014-12-04 Schott Ag Verfahren zum Wiederziehen von Glas
CN105764862A (zh) * 2013-11-26 2016-07-13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玻璃带的玻璃制造设备和方法
WO2016054325A1 (en) * 2014-10-03 2016-04-07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sheet width attenuation of sheet glass
JP2019510725A (ja) * 2016-04-07 2019-04-18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連続ガラスリボンを形成するための形成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ガラス形成装置
DE102016115297A1 (de) * 2016-08-17 2018-02-22 Schott Ag Dünnes Glasprodukt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JP6834379B2 (ja) * 2016-11-11 2021-02-24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板ガラス製造方法及び板ガラス製造装置
JP6708970B2 (ja) * 2016-12-15 2020-06-10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08996890A (zh) * 2017-06-07 2018-12-14 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利用玻璃纤维熔窑排放料制备超薄玻璃的设备和方法
CN108249743B (zh) * 2018-03-28 2021-02-23 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 一种适合柔性玻璃拉制的定型方法
NL2021322B1 (en) * 2018-06-28 2020-01-06 Corning Inc Continuous methods of making glass ribbon and as-drawn glass articles from the same
WO2020005555A1 (en) 2018-06-28 2020-01-02 Corning Incorporated Continuous methods of making glass ribbon and as-drawn glass articles from the same
JP7144750B2 (ja) * 2019-06-07 2022-09-30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板製造方法
EP4028367A4 (en) * 2019-09-12 2023-09-13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GLASS RIBBON
JP2022547308A (ja) * 2019-09-13 2022-11-11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ジャイロトロンマイクロ波加熱デバイスを用いてガラスリボンを形成する連続的方法
CN111320356A (zh) * 2020-02-20 2020-06-23 江汉大学 一种高硬度高透明性聚酰亚胺覆膜型超薄玻璃的制备方法
WO2022026207A1 (en) * 2020-07-29 2022-02-03 Corning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form glass with improved thickness profile
NL2027190B1 (en) 2020-11-13 2022-06-30 Corning Inc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roll forming sheets of high refractive index glass
EP4001229A3 (en) * 2020-11-13 2022-08-10 Corning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roll forming sheets of high refractive index glass
KR20240024190A (ko) * 2021-06-21 2024-02-23 코닝 인코포레이티드 이중 상을 가지고 유체 유동을 조정할 수 있는 유리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CN117999248A (zh) * 2021-09-22 2024-05-07 康宁公司 处理玻璃带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5057233B (zh) * 2022-06-09 2024-01-09 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掰断装置及掰断方法
CN116040923A (zh) * 2022-12-21 2023-05-02 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超薄玻璃制造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7081A (zh) * 2000-12-23 2004-10-13 Ф�ز������쳧 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CN1604876A (zh) * 2001-12-21 2005-04-0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溢流向下熔制法生产平板玻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6404083A (zh) * 1963-11-07 1965-05-10
US3275429A (en) * 1965-09-29 1966-09-27 Javaux Gustave Glass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reciprocating roller
US3506429A (en) * 1967-01-03 1970-04-14 Corning Glass Works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ickness uniformity in down drawn glass sheet
DE1596484B1 (de) * 1967-07-18 1971-10-28 Jenaer Glaswerk Schott & Gen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scheiben aus glas durch aus ziehen nach unten
GB1313743A (en) * 1969-07-28 1973-04-18 Pilkington Brothers Ltd Manufacture of float glass
BE757057A (fr) 1969-10-06 1971-04-05 Corning Glass Works Procede et appareil de controle d'epaisseur d'une feuille de verre nouvellement etiree
US4203750A (en) * 1979-04-05 1980-05-20 Corning Glass Works Manufacture of flat glass
US4342583A (en) * 1980-12-22 1982-08-03 Ppg Industr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ttenuating floating glass ribbon
JP3093000B2 (ja) * 1991-10-31 2000-09-25 ホーヤ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
JPH05124827A (ja) * 1991-10-31 1993-05-21 Hoya Corp 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H10167740A (ja) * 1996-12-16 1998-06-23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板ガラスの成形方法
JPH10291827A (ja) * 1997-04-16 1998-11-04 Hoya Corp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3335291B2 (ja) * 1997-04-16 2002-10-15 ホーヤ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3586142B2 (ja) * 1999-07-22 2004-11-10 エヌエッチ・テクノグラス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及び液晶デバイス
DE10128636C1 (de) * 2001-06-13 2002-08-01 Schott Glas Verfahren zur selektiven Beeinflussung der Glasdicke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Flachglas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S20040093900A1 (en) * 2002-11-15 2004-05-20 Fredholm Allan 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heets of glass presenting at least one face of very high surface quality
EP1721872A1 (en) * 2005-05-10 2006-11-15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of producing a glass sheet
US20070062219A1 (en) * 2005-09-22 2007-03-22 Blevins John 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flat glass with low levels of warp
JP4821260B2 (ja) * 2005-10-20 2011-11-24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液晶板ガラス用加熱装置および液晶板ガラス用炉ならびに液晶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7081A (zh) * 2000-12-23 2004-10-13 Ф�ز������쳧 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CN1604876A (zh) * 2001-12-21 2005-04-0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溢流向下熔制法生产平板玻璃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10-291826A 1998.11.0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8617A (zh) 2009-09-09
EP2077254A1 (en) 2009-07-08
WO2008050605A1 (fr) 2008-05-02
KR101420195B1 (ko) 2014-07-17
KR20090082337A (ko) 2009-07-30
EP2077254B1 (en) 2013-06-05
TW200829523A (en) 2008-07-16
US20090314032A1 (en) 2009-12-24
TWI387565B (zh) 2013-03-01
EP2077254A4 (en) 2010-04-07
EP2277835A1 (en) 201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8617B (zh) 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28618B (zh) 玻璃带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5177790B2 (ja) ガラスリボン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83050B2 (ja) 薄ガラス板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CN101821209B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设备
CN102869623B (zh) 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及玻璃基板的制造装置
KR101196619B1 (ko)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US20190352209A1 (en) Method for forming molten glass,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product
JP2003171135A (ja) ガラス帯状体を支持するための装置
JP2015105206A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板
KR101264479B1 (ko) 플로트 판유리의 제조방법
CN105658588B (zh) 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及玻璃基板的制造装置
JP5075228B2 (ja) ガラス板、プレス成形用素材、光学素子、薄板ガラスそれぞれの製造方法
KR20190078560A (ko) 판유리 제조 방법 및 판유리 제조 장치
JP2002265229A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プレス成形用素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038751B2 (ja) 板ガラスの成形装置
JP2012001389A (ja) ガラス板、プレス成形用素材、光学素子、薄板ガラスそれぞれの製造方法
TW201410621A (zh) 薄板玻璃之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