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1389A - 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1389A
CN101501389A CNA2007800288144A CN200780028814A CN101501389A CN 101501389 A CN101501389 A CN 101501389A CN A2007800288144 A CNA2007800288144 A CN A2007800288144A CN 200780028814 A CN200780028814 A CN 200780028814A CN 101501389 A CN101501389 A CN 101501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ffusing member
light diffusing
light sourc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88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草野贤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Ze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Ze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Ze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01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13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直下型背光源装置,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在正面方向具有足够的亮度并能够抑制发光面的亮度不均,而且能够降低消耗电力。在具备线状光源(2)、反射板(3)和光扩散部件(1)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中,相邻的线状光源(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a)为30mm~65mm。光扩散部件(1)具有大致平坦的光射入面(1A)和并列有多个线状棱镜(4)的光射出面(1B)。线状棱镜(4)具有相对于垂直于光扩散部件(1)的厚度方向的面倾斜角度大致相等的两个斜面(4A)。将一个线状光源的光射出面上两个像中一个像的中心位置(S)与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射出面投影后的位置(R)之间的距离设定为(L)(mm),满足a/7<L<a/4的关系。

Description

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下型背光源装置,特别是涉及在正面方向具有足够的亮度且能够抑制发光面的亮度不均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液晶显示器用的背光源装置,侧光型背光源装置和直下型背光源装置被广为应用。侧光型背光源装置是在导光板侧部的光射入端面配置光源,使从光射入端面射入的光在导光板内被反射并从导光板主面(发光面)射出的方式的背光源装置。另一方面,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是在光扩散板的发光面背面配置光源的方式的背光源装置。作为这种直下型背光源装置,被广泛利用的结构例如具备:大致平行配置的多个线状光源、反射来自这些线状光源的光的反射板、使来自线状光源的直射光和来自反射板的反射光从光射入面射入且从光射入面相反一侧的面即光射出面进行扩散并进行照射的光扩散部件。
这种直下型背光源装置,由于在光扩散部件的正下方配置线状光源,所以具有在线状光源正上方部分的亮度高,随着从该正上方部分离开而亮度降低的倾向,存在发光面出现周期性亮度不均的问题。于是,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在光扩散板的表面形成规定的棱镜条列来实现亮度高且能抑制亮度不均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记载有使用具有平坦的反射面的反射板,且将线状光源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定为25mm的例子。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6/022270号小册子
但近年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中,为了谋求进一步的低消耗电力化而更加减少线状光源的使用根数,即尝试使线状光源的中心之间距离比现有装置更大。另外,作为反射板,考虑到容易成型的方面,优选使用具有平坦反射面的反射板。但使用具有平坦反射面的反射板且使线状光源的中心之间距离大到现有结构以上,则出现发光面的周期性亮度不均变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其在正面方向具有足够亮度并能够抑制发光面的亮度不均,而且能够降低消耗电力。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讨论的结果是:发现将相邻线状光源的中心之间距离a设定为30mm~65mm来减少线状光源的数量,且使线状光源的像的位置出现在确定范围,具体为不是在均等间隔的位置而是出现在靠近线状光源投影后的位置侧的范围,这样就在正面方向具有足够亮度并能够抑制发光面的亮度不均,而且能够降低消耗电力,根据该见解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具备:具备:大致平行配置的多个线状光源、具有将来自这些线状光源的光反射的平坦面的反射板、使来自所述线状光源的直射光和来自所述反射板的反射光射入且扩散射出的板状光扩散部件,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线状光源中,相邻的线状光源的中心之间的距离a是30mm~65mm,所述光扩散部件具备光射入面和光射出面,该光射入面作为所述线状光源侧且大致平坦,该光射出面具有多个与所述线状光源的纵向大致平行延伸的线状棱镜排列而成的棱镜阵列,所述线状棱镜具有相对于垂直于该光扩散部件厚度方向的面倾斜角度大致相等的两个斜面,该线状棱镜的横向截面形状是三角形,将所述多个线状光源中一个线状光源的所述光射出面上、两个像中一个像的中心位置与将所述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所述光射出面投影后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设定为L(mm)时,满足a/7<L<a/4的关系。
在此,所说的一个线状光源的所述光射出面的两个像是指:从光射出侧观察光射出面时,通过反射板和光扩散部件等而从光扩散部件的线状光源正上方位置(将线状光源向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入面投影后的位置:光扩散部件本来的位置)离开的位置观察到的线状光源的像(本申请中有时称为分离像)。在不能明确观察到分离像的情况下,用亮度计测定时成为高亮度的部位就是分离像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在使用具有截面为三角形的线状棱镜的光扩散板时,由一个线状光源可观察到两个分离像。这时,为了确认各分离像是由哪个线状光源引起的,则在某线状光源设置覆盖物等,在从光扩散板的光射出侧观察时,通过确定不能看到的分离像来进行。
一般来说,分离像在以相互均等的间隔而排列的位置出现时被认为能够减少发光面的亮度不均。即在L=a/4时被认为亮度不均最低。但应该感到惊奇的是,根据本发明发明人的发现,当扩展线状光源间的中心之间距离的情况下,在分离像满足“a/7<L<a/4的关系”时,能够减少发光面的亮度不均。换言之,使分离像的位置不是以均等间隔排列的位置关系,而是使分离像出现在靠近线状光源投影的位置侧的位置时,能够减少发光面的亮度不均。因此,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分离像的位置出现在靠近该线状光源的投影位置侧,就能够减少发光面的亮度不均,发挥足够的亮度,并且减少发光面的亮度不均。进而,由于将线状光源间的距离a设定为30mm~65mm,就能够减少线状光源的使用根数,所以能够减少直下型背光源装置的消耗电力。
在此,将所述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与所述光射入面之间的距离设定为b(mm),优选1<a/b<3。通过设定为该结构,能够不损失光利用效率地降低亮度不均。
所述线状棱镜优选其横向的截面形状是等腰三角形。根据该结构则使光扩散部件的成型比较容易。
在此,所述光扩散部件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光扩散部件也可以具备:表面和背面是大致平坦的光扩散板和配置在该光扩散板表面上的棱镜片,该棱镜片在成为所述光扩散板的所述表面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形成所述棱镜条列。这时,所述光扩散部件的背面是所述光射入面,所述棱镜片的形成有所述棱镜条列的面是所述光射出面。这时,优选所述光扩散板的全光线透射率是75%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通过特意使线状光源的像的位置出现在靠近线状光源的投影位置侧,则有在正面方向具有足够亮度并能够抑制发光面的亮度不均,而且能够降低消耗电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扩散部件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11 光扩散板(光扩散部件)   1A、11A 光射入面
1B、12A 光射出面   2 线状光源   3 反射板   4 线状棱镜
4A 斜面   5 棱镜条列   10 光扩散部件   12 棱镜片
a 相邻线状光源的中心之间距离
b 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与光射入面之间的距离
L R与S的距离   R 将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射出面投影后的位置
S 在相对线状光源的光射出面上的像的中心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的立体图。本实施例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具备:大致平行地配置的多个线状光源2、反射来自线状光源2的光的反射板3、使来自线状光源2的直射光和来自反射板3的反射光从光射入面1A射入并从光射出面1B扩散射出的光扩散板1。
<线状光源>
作为所述线状光源能够使用在截面大致呈圆形的玻璃管内封入放电介质的例如冷阴极管或热阴极管等荧光灯。线状光源的外径例如能够设定为2mm~20mm。作为线状光源的外形在直线状之外还能够举出:将平行的两根管由一个大致半圆而连接成一根的U字状、将平行的三根管由两个大致半圆而连接成一根的N字状、将平行的四根管由三个大致半圆而连接成一根的W字状。
相邻的线状光源的中心之间的距离a优选33mm~60mm。通过将中心之间的距离a设定在上述范围,则具有足够的亮度,且能够减少直下型背光源装置的消耗电力。
线状光源的根数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将本发明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使用在32英寸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时,作为线状光源的数量例如能够设定为12根、10根、8根、6根等的偶数根或设定为奇数根。直下型背光源装置的大小并不限定于是所述32英寸。
〈反射板〉
所述反射板的表面(面向线状光源一侧的面)形成为平坦面状。在此,所谓平坦面是不设置确定的凹凸形状,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在0.001μm~10μm范围内的平坦面。作为所述反射板的材质能够使用被着色为白色或银色的树脂和金属等,从重量轻的角度出发,优选树脂。所述反射板的颜色从能够提高亮度匀称度的角度出发,则优选白色,为了使亮度和亮度匀称度高度平衡,也可以将白色和银色混合。
〈光扩散部件〉
作为本发明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所使用的光扩散部件,例如能够举出下面两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所使用的光扩散部件第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扩散部件能够被设定为是光扩散板1,该光扩散板1具备:光射入面1A,其大致平坦且作为线状光源2侧;光射出面1B,其具备与线状光源2的纵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多个线状棱镜4并列而成的棱镜条列5。线状棱镜4具有相对于垂直于该光扩散部件1的厚度方向的面倾斜角度大致相等的两个斜面4A,该线状棱镜4的横向截面形状是三角形。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扩散部件1为,将多个线状光源中的一个线状光源在所述光射出面上的两个像中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S到将所述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所述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R的距离设定为L(mm)时,满足a/7<L<a/4的关系。该光扩散板例如利用注射成型、冲压成型、挤压成型与辊的组合、使用紫外线效果型树脂的所谓2P法(Photo Polymerization:光聚合法)等而被一体成型。
作为构成所述光扩散板的材质,能够使用:玻璃、难于混合的两种以上树脂的混合物、透明树脂中分散有光扩散剂的物质、一种透明树脂等。其中优选重量轻且成型容易的树脂,从容易提高亮度的角度出发,则优选一种透明树脂,从容易调整全光线透射率和雾度(へ—ズ)的角度出发,则优选透明树脂中分散有光扩散剂的物质。
上述所说的透明树脂,是基于JIS K7361-1标准,用两面平滑的2mm厚的板测定的总光线透射率为75%以上的树脂,例如可列举:聚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聚丙烯、聚苯乙烯、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具有低级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环己烷二甲醇共聚物、聚碳酸酯、丙烯酸类树脂以及具有脂环式结构的树脂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
其中,作为透明树脂,优选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含有10%以上芳香族乙烯基单体的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和具有低级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物、以及具有脂环式结构的树脂等吸水率为0.25%以下的树脂,更优选具有脂环式结构的树脂等吸水率为0.1%以下的树脂。因为它们在吸湿时产生的变形小,因此可以得到翘曲小的大型的光扩散板。另外,具有脂环式结构的树脂的流动性良好,从能够高效地制造大型的光扩散板方面考虑,更加优选。可以优选使用具有脂环式结构的树脂和光扩散剂的混合物,因为该混合物兼备光扩散板所必需的高透射性和高扩散性,且色度良好。
具有脂环式结构的树脂是在主链和/或侧链上具有脂环式结构的树脂。从机械强度、耐热性等角度考虑,特别优选在主链中含有脂环式结构的树脂。作为脂环式结构,可列举饱和环状烃(环烷烃)结构、以及不饱和环状烃(环烯烃、环炔烃)结构等。从机械强度、耐热性等角度考虑,优选环烷烃结构和环烯烃结构,其中最优选环烷烃结构。构成脂环式结构的碳原子数通常为4~30个、优选为5~20个、更优选为5~15个的范围,当为上述范围时,机械强度、耐热性和光扩散板的成型性等特性高度平衡,是优选的。
具有脂环式结构的树脂中的具有脂环式结构的重复单元的比例可以根据使用目的适当选择,但通常为50重量%以上、优选为7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90重量%以上。如果具有脂环式结构的重复单元的比例过少,则耐热性降低,因而不优选。另外,在具有脂环式结构的树脂中,具有脂环式结构的重复单元以外的重复单元可根据使用目的适当选择。
作为具有脂环式结构的树脂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如下:(1)降冰片烯单体的开环聚合物、降冰片烯单体和能够与其开环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开环共聚物、上述开环共聚物的加氢物、降冰片烯单体的加聚物、以及降冰片烯单体和能够与其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加聚物等降冰片烯聚合物;(2)单环的环烯烃聚合物及其加氢物;(3)环状共轭二烯聚合物及其加氢物;(4)乙烯基脂环式烃类单体的聚合物、乙烯基脂环式烃类单体和能够与其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上述物质的加氢物、乙烯基芳香族单体的聚合物的芳香环的加氢物、以及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和能够与其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的芳香环的加氢物等乙烯基脂环式烃聚合物,等等。
这些当中,从耐热性、机械强度等角度考虑,优选降冰片烯聚合物以及乙烯基脂环式烃聚合物,更优选降冰片烯单体的开环聚合物的加氢物、降冰片烯单体和能够与其开环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开环共聚物的加氢物、乙烯基芳香族单体的聚合物的芳香环的加氢物、以及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和能够与其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的芳香环的加氢物。
上述光扩散剂是具有使光扩散的性质的粒子,可以大致分为无机填料和有机填料。作为无机填料,可列举二氧化硅、氢氧化铝、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硫酸钡、硅酸镁、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作为有机填料,可列举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树脂、聚丙烯腈、聚酰胺、聚硅氧烷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以及苯并胍胺树脂等。这些当中,作为有机填料,从高分散性、高耐热性、成型时没有着色(黄变)的角度考虑,优选由聚苯乙烯树脂、聚硅氧烷树脂以及它们的交联物形成的微粒,其中,从耐热性优异的角度考虑,更优选由聚硅氧烷树脂的交联物形成的微粒。
作为所述光扩散剂的形状,例如可以列举球状、立方体状、针状、棒状、纺锤形状、板状、鳞片状以及纤维状等,其中,从能够使光的扩散方向为各向同性的角度考虑,优选球状。优选将所述光扩散剂均匀地分散在透明树脂内,并在该状态下使用。
能够按照光扩散部件的厚度和线状光源的间隔等来适当选择向透明树脂分散的光扩散剂的比例,但通常,优选调整光扩散剂的含有量以使全光线透射率成为60%~98%,更优选调整光扩散剂的含有量以使全光线透射率成为65%~95%。另外,对于光扩散剂的比例,优选调整光扩散剂的含有量以使雾度成为20%~100%,更优选调整光扩散剂的含有量以使雾度成为25%~100%。通过将全光线透射率和雾度设定在上述优选的范围内,能够更加提高亮度和亮度匀称度。
所说的全光线透射率是指根据JIS K7361-1标准并使用积分球方式色差浊度计来对两面为平坦面的、厚度2mm的板进行测定的值。所说的雾度是指根据JIS K7136标准并使用积分球方式色差浊度计来对两面为平坦面、厚度2mm的板进行测定的值。
所述光扩散板的厚度优选0.4mm~5mm,更优选0.8mm~4mm。通过将所述光扩散板的厚度设定在上述优选的范围而能够抑制由自重引起的弯曲,且能够谋求成型简易化。
在此,只要考虑直下型背光源装置的厚度和亮度匀称度来设计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与光射入面的距离b(mm)便可,例如能够设定为10mm~50mm,优选15mm~30mm。通过将所述距离b设定在上述范围而能够减少亮度不均,而且能够使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整体的厚度变薄。这时,在距离a与距离b之间,优选存在1<a/b<3的关系。
利用这种结构则能够不损失光利用效率而抑制亮度不均。
如图2所示,光射入面1A是平坦面,光射出面1B是具有棱镜条列5的凹凸结构面,棱镜条列5由与线状光源2的纵向大致平行延伸的线状棱镜4相互邻接且隔开间隔地并列多个而成。在此,为平坦面的光射入面1A是被形成为中心平均粗糙度Ra为0.001μm~10μm的面,可以是表面被研磨的面,也可以是梨皮状等的粗面。光射出面1B中优选多个线状棱镜4的截面形状都是大致相同的三角形。这时,优选构成线状棱镜4的三角形的顶角是60°~170°,且同一面内相邻的三角棱镜4之间的间隔是20μm~700
μm。
在此,构成所述三角棱镜的两个斜面4A也可以是被研磨的面,以使三角棱镜的在与纵向垂直的方向所测定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不到0.002μm,也可以是形成粗面状,以使所述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002μm~0.5μm。作为将所述斜面粗面化的范围,例如考虑有:将所有的线状棱镜或一部分线状棱镜的所有斜面进行粗面化的形式、将所有的线状棱镜或一部分线状棱镜的一部分斜面进行粗面化的形式、将所有的线状棱镜或一部分线状棱镜的斜面的一部分进行粗面化的形式。
本实施方式的光扩散板,在将相对多个线状光源中一个线状光源的光射出面上两个像中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设定为L(mm)时,需要满足a/7<L<a/4的关系。为了满足这种关系,要将该光扩散板的棱镜条列由下述线状棱镜来构成,该线状棱镜具有根据相邻的线状光源的中心之间距离a和线状光源与光射入面的距离b并按照斯内尔定律求出的合适的顶角,这样就能够将线状光源的像的位置设定在上述范围内。这时,构成棱镜条列的线状棱镜的顶角在线状光源A的投影位置和与线状光源A相邻的线状光源B的投影位置之间可以根据上述距离a、b的值连续变化,也可以以某程度的集合阶段性断续变化,也可以固定在大致一定的角度上。
这种实施方式的光扩散部件例如通过使用将模腔面加工成凹凸结构的模具来进行注射成型,就能够容易地成型出稳定的制品。
(第二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所使用的光扩散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扩散部件10能够构成为具备:表面和背面大致平坦的光扩散板11、配置在光扩散板11表面上的棱镜片12,该棱镜片12在与成为光扩散部件11的表面侧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棱镜条列。在此,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入面是光扩散板11的背面11A,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出面是棱镜片12中形成有棱镜条列的面12A。
作为表面和背面大致平坦的光扩散板,例如能够通过注射成型或挤压成型等进行成型。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光扩散部件所使用的材质,能够使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光扩散部件所使用的材质相同的材质。本实施方式的光扩散板的厚度、光扩散板与线状光源的距离等的优选方式也能够设定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扩散部件相同。
棱镜片是在一个面上具有棱镜条列的板状部件,该棱镜条列为截面为三角形的线状棱镜大致平行地并列多个而成。作为该棱镜片的棱镜条列,能够设定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扩散部件中所形成的棱镜条列相同。
棱镜片例如能够如下形成,即,使用具备形成有棱镜条列状凹凸的模具的冲压装置,将由规定折射率构成的树脂(例如聚碳酸酯等)板进行冲压加工来得到棱镜片。例如在聚酯等树脂制的基体材料上涂布紫外线硬化型树脂后,在将模具向该涂布面挤压的状态下进行紫外线照射,则能够成型。作为棱镜片例如还能够使用住友3M公司制的“BEF”等市场销售品。
本实施方式的光扩散部件在将相对多个线状光源中一个线状光源的光射出面上两个像中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设定为L(mm)时,需要满足a/7<L<a/4的关系。为了满足这种关系,要将本光扩散部件的棱镜片的棱镜条列由下述线状棱镜来构成,该线状棱镜具有根据相邻线状光源的中心之间距离a和线状光源与光射入面的距离b并按照斯内尔定律求出的合适的顶角,这样就能够将线状光源的像的位置设定在上述范围内。这时,构成棱镜片的线状棱镜的顶角在线状光源A的投影位置和与线状光源A相邻的线状光源B的投影位置之间,可以根据上述距离a、b的值连续变化,也可以以某程度的集合阶段性断续变化,,也可以固定在大致一定的角度上。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变形例〉
在所述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中,也可以以进一步提高亮度和亮度匀称度为目的而适当配置其他的光学部件。作为这种光学部件,例如能够举出:光扩散片(用于扩散光的半透明片或膜)、上述的棱镜片、反射型偏振镜等。其中,从特别能够提高亮度的角度看,优选配置反射型偏振镜。这些光学部件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多种。这时,各光学部件可以仅使用一个,也可以使用多个。这些光学部件的配置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优选配置在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出侧。
作为所述反射型偏振镜能够使用:利用布儒斯特角的偏振光成分反射率差的反射型偏振镜(例如日本特表平6-508449号公报记载的偏振镜)、利用胆留醇型液晶的选择反射特性的反射型偏振镜,具体说就是能够使用:由胆留醇型液晶构成的膜与1/4波长板的层合体(例如日本特开平3-45906号公报记载的结构)、被施加了微细金属线状图形的反射型偏振镜(例如日本特开平2-308106号公报记载的偏振镜)、层合至少两种高分子膜而利用折射率各向异性造成的反射率的各向异性的反射型偏振镜(例如日本特表平9-506837号公报记载的偏振镜)、在高分子膜中至少具有由两种高分子形成的海岛结构,且利用折射率各向异性造成的反射率的各向异性的反射型偏振镜(例如美国专利第5825543号说明书记载的偏振镜)、在高分子膜中使粒子分散且利用折射率各向异性造成的反射率的各向异性的反射型偏振镜(例如日本特表平11-509104号公报记载的偏振镜)、在高分子膜中使无机粒子分散且利用根据尺寸的散射能差的反射率的各向异性的反射型偏振镜(例如日本特开平9-297204号公报记载的偏振镜)等。作为这种反射型偏振镜例如还能够使用住友3M公司制的“DBEF-D”、“DBEF-DTV”等市场销售品。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和比较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对于份和%,只要没有特别的规定都是以重量为基准。
〈光扩散部件用颗粒的制作〉
(光扩散部件用颗粒A1)
将作为透明树脂的具有脂环结构的树脂(“ゼオノア1060R”、日本瑞翁(ゼオン)公司制、吸水率0.01%)99.7份、和作为光扩散剂的平均粒径2μm的由聚硅氧烷聚合体的交联物构成的微粒子0.3份混合,并由双轴挤压机进行混练,挤压成股线状,由造粒机切断,制造出光扩散部件用颗粒A1。以该光扩散部件用颗粒A1作为原料,使用注射成型机(合模力1000kN),成型出两面平滑的厚度2mm的100mm×50mm的试验板。关于该试验板的全光线透射率和雾度,根据JIS K7361-1标准和JIS K7136标准而使用积分球方式色差浊度计进行了测定。试验板的全光线透射率是86%、雾度是99%。
(光扩散部件用颗粒A2)
将作为透明树脂的具有与上述相同脂环结构的树脂99.8份、和与上述相同的光扩散剂0.2份混合,与上述同样地制造出光扩散部件用颗粒A2。以该光扩散部件用颗粒A2为原料,使用注射成型机(合模力1000kN),成型出两面平滑的厚度2mm的100mm×50mm的试验板。该试验板的全光线透射率是91%、雾度是97%。
〈模具部件的制作〉
(模具部件B1)
对尺寸387mm×308mm、厚度100mm的不锈钢SUS430的整个面实施厚度100μm的镍-磷非电解镀层,使用前端顶角100度的等腰三角形金刚石切削工具对镍-磷非电解镀层面进行切削加工,加工出沿长度387mm的边(长边方向)间距70μm的多条截面为三角形的槽。这样来制作具有多条大致平行并列的、截面形状是顶角100度的等腰三角形的槽部的模具部件B1。
(模具部件B2)
除了作为切削工具使用前端顶角85度的等腰三角形金刚石切削工具之外,与上述模具部件B1同样地来制作具有多条大致平行并列的、截面形状是顶角85度的等腰三角形的槽部的模具部件B1。
(模具部件B3)
除了作为切削工具使用前端顶角130度的等腰三角形金刚石切削工具之外,与上述模具部件B1同样地来制作具有多条大致平行并列的、截面形状是顶角130度的等腰三角形的槽部的模具部件B3。
(模具部件B4)
除了作为切削工具使用前端顶角80度的等腰三角形金刚石切削工具之外,与上述模具部件B1同样地来制作具有多条大致平行并列的、截面形状是顶角80度的等腰三角形的槽部的模具部件B4。
(模具部件B5)
除了作为切削工具使用前端顶角90度的等腰三角形金刚石切削工具之外,与上述模具部件B1同样地来制作具有多条大致平行并列的、截面形状是顶角90度的等腰三角形的槽部的模具部件B5。
(模具部件B6)
除了作为切削工具使用前端顶角125度的等腰三角形金刚石切削工具之外,与上述模具部件B1同样地来制作具有多条大致平行并列的、截面形状是顶角125度的等腰三角形的槽部的模具部件B6。
(模具部件B7)
除了作为切削工具使用前端顶角110度的等腰三角形金刚石切削工具之外,与上述模具部件B1同样地来制作具有多条大致平行并列的、截面形状是顶角110度的等腰三角形的槽部的模具部件B7。
(模具部件B8)
除了作为切削工具使用前端顶角140度的等腰三角形金刚石切削工具之外,与上述模具部件B1同样地来制作具有多条大致平行并列的、截面形状是顶角140度的等腰三角形的槽部的模具部件B8。
(模具部件B9)
除了作为切削工具使用前端顶角75度的等腰三角形金刚石切削工具之外,与上述模具部件B1同样地来制作具有多条大致平行并列的、截面形状是顶角75度的等腰三角形的槽部的模具部件B9。
〈光扩散部件的制作〉
(光扩散部件1)
在注射成型机(合模力4410kN)上,使用上述模具部件B1而将上述光扩散部件用颗粒A1作为原料,在缸体温度280度、模具温度85度的条件下成型光扩散部件1。得到的光扩散部件1是厚度2mm、315mm×237mm的长方形,其一个面上形成有由多个截面为凸状的等腰三角形即线状棱镜大致平行并列而成的棱镜条列。线状棱镜的顶角是100°,间距是70μm。构成线状棱镜的各斜面的、沿线状棱镜横向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005μm。光扩散部件的另一面是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12μm的平坦面。
(光扩散部件2)
除了代替模具部件B1而使用模具部件B2之外,与光扩散部件1同样地来成型光扩散部件2。得到的光扩散部件2是厚度2mm、315mm×237mm的长方形,其一个面上形成有由多个截面为凸状的等腰三角形即线状棱镜大致平行并列而成的棱镜条列。线状棱镜的顶角是85°,间距是70μm。构成线状棱镜的各斜面的、沿线状棱镜横向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007μm。光扩散部件的另一面是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12μm的平坦面。
(光扩散部件3)
除了代替模具部件B1而使用模具部件B3之外,与光扩散部件1同样地来成型光扩散部件3。得到的光扩散部件3是厚度2mm、315mm×237mm的长方形,其一个面上形成有由多个截面为凸状的等腰三角形即线状棱镜大致平行并列而成的棱镜条列。线状棱镜的顶角是130°,间距是70μm。构成线状棱镜的各斜面的、沿线状棱镜横向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004μm。光扩散部件的另一面是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12μm的平坦面。
(光扩散部件4)
除了代替模具部件B1而使用模具部件B4之外,与光扩散部件1同样地来成型光扩散部件4。得到的光扩散部件4是厚度2mm、315mm×237mm的长方形,其一个面上形成有由多个截面为凸状的等腰三角形即线状棱镜大致平行并列而成的棱镜条列。线状棱镜的顶角是80°,间距是70μm。构成线状棱镜的各斜面的、沿线状棱镜横向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010μm。光扩散部件的另一面是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12μm的平坦面。
(光扩散部件5)
除了代替模具部件B1而使用模具部件B5之外,与光扩散部件1同样地来成型光扩散部件5。得到的光扩散部件5是厚度2mm、315mm×237mm的长方形,其一个面上形成有由多个截面为凸状的等腰三角形即线状棱镜大致平行并列而成的棱镜条列。线状棱镜的顶角是90°,间距是70μm。构成线状棱镜的各斜面的、沿线状棱镜横向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008μm。光扩散部件的另一面是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12μm的平坦面。
(光扩散部件6)
除了代替模具部件B1而使用模具部件B6之外,与光扩散部件1同样地来成型光扩散部件6。得到的光扩散部件6是厚度2mm、315mm×237mm的长方形,其一个面上形成有由多个截面为凸状的等腰三角形即线状棱镜大致平行并列而成的棱镜条列。线状棱镜的顶角是125°,间距是70μm。构成线状棱镜的各斜面的、沿线状棱镜横向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004μm。光扩散部件的另一面是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12μm的平坦面。
(光扩散部件7)
除了代替模具部件B1而使用模具部件B7之外,与光扩散部件1同样地来成型光扩散部件7。得到的光扩散部件7是厚度2mm、315mm×237mm的长方形,其一个面上形成有由多个截面为凸状的等腰三角形即线状棱镜大致平行并列而成的棱镜条列。线状棱镜的顶角是110°,间距是70μm。构成线状棱镜的各斜面的、沿线状棱镜横向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005μm。光扩散部件的另一面是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12μm的平坦面。
(光扩散部件8)
除了代替模具部件B1而使用模具部件B8之外,与光扩散部件1同样地来成型光扩散部件8。得到的光扩散部件8是厚度2mm、315mm×237mm的长方形,其一个面上形成有由多个截面为凸状的等腰三角形即线状棱镜大致平行并列而成的棱镜条列。线状棱镜的顶角是140°,间距是70μm。构成线状棱镜的各斜面的、沿线状棱镜横向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005μm。光扩散部件的另一面是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12μm的平坦面。
(光扩散部件9)
除了代替模具部件B1而使用模具部件B9之外,与光扩散部件1同样地来成型光扩散部件9。得到的光扩散部件9是厚度2mm、315mm×237mm的长方形,其一个面上形成有由多个截面为凸状的等腰三角形即线状棱镜大致平行并列而成的棱镜条列。线状棱镜的顶角是75°,间距是70μm。构成线状棱镜的各斜面的、沿线状棱镜横向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009μm。光扩散部件的另一面是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12μm的平坦面。
(光扩散部件X)
以上述光扩散部件用颗粒A2作为原料,使用螺杆径90mm的单轴挤压机(日本东芝机械公司制、SE-90E-EV、L/D36),从宽度300mm的T模具中挤出。将单轴挤压机的缸体温度设定为220℃、将模具头的温度设定为210℃,制作厚度2.0mm的挤压板,切断成150mm×80mm,得到两面是大致平坦面的光扩散部件X。该光扩散部件X的一个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020μm。另一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023μm。
〈棱镜片〉
(棱镜片P1)
使用市场销售的棱镜片P1(“BEFIII”,住友3M公司制)。该棱镜片P1是顶角90度、间距50μm、厚度0.3mm。
(棱镜片P2)
使用设置有压模的冲压装置,将板(“パンライト树脂板PC-1151”、0.4mm厚、日本帝人化成公司制)在250℃下进行冲压,得到厚度0.3mm的棱镜片P2。所述压模在金属板上以顶角100度、间距70μm形成有V字切槽。
(棱镜片P3)
使用设置有压模的冲压装置,将板(“パンライト树脂板PC-1151”、0.4mm厚、日本帝人化成公司制)在250℃下进行冲压,得到厚度0.3mm的棱镜片P3。所述压模在金属板上以顶角90度、间距70μm形成有V字切槽。
(棱镜片P4)
使用设置有压模的冲压装置,将板(“パンライト树脂板PC-1151”、0.4mm厚、日本帝人化成公司制)在250℃下进行冲压,得到厚度0.3mm的棱镜片P4。所述压模在金属板上以顶角140度、间距70μm形成有V字切槽。
(棱镜片P5)
使用设置有压模的冲压装置,将板(“パンライト树脂板PC-1151”、0.4mm厚、日本帝人化成公司制)在250℃下进行冲压,得到厚度0.3mm的棱镜片P5。所述压模在金属板上以顶角70度、间距70μm形成有V字切槽。
(棱镜片P6)
使用设置有压模的冲压装置,将板(“パンライト树脂板PC-1151”、0.4mm厚、日本帝人化成公司制)在250℃下进行冲压,得到厚度0.3mm的棱镜片P6。所述压模在金属板上以顶角130度、间距70μm形成有V字切槽。
(棱镜片P7)
使用设置有压模的冲压装置,将板(“パンライト树脂板PC-1151”、0.4mm厚、日本帝人化成公司制)在250℃下进行冲压,得到厚度0.3mm的棱镜片P7。所述压模在金属板上以顶角95度、间距70μm形成有V字切槽。
(棱镜片P8)
使用设置有压模的冲压装置,将板(“パンライト树脂板PC-1151”、0.4mm厚、日本帝人化成公司制)在250℃下进行冲压,得到厚度0.3mm的棱镜片P8。所述压模在金属板上以顶角80度、间距70μm形成有V字切槽。
(棱镜片P9)
使用设置有压模的冲压装置,将板(“パンライト树脂板PC-1151”、0.4mm厚、日本帝人化成公司制)在250℃下进行冲压,得到厚度0.3mm的棱镜片P9。所述压模在金属板上以顶角135度、间距70μm形成有V字切槽。
〈实施例1〉
在内尺寸为宽度300mm、纵深200mm、深度20mm的乳白色塑料制壳体的内面粘贴反射片(日本东丽(东レ)公司制、E6SV)作为反射板。该反射板的表面是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97μm的平坦面。从反射板的底离开5mm配置6根直径3.0mm、长度360mm的冷阴极管,使冷阴极管的中心之间距离a是34mm,用硅酮密封胶固定在电极部附近,并安装变换器。
然后,以使平坦面成为冷阴极管侧的方式,将所述光扩散部件1设置在安装有冷阴极管的塑料壳体上。这时,将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与光扩散部件的所述平坦面(光射入面)的距离b调整成为15.0mm。接着,在光扩散部件1的光射出面上,将光扩散片D1(“188GM3”、日本佐本(さもと)公司制)、上述棱镜片P1、反射型偏振镜R1(“DBEF-D”、住友3M公司制)按该顺序配置。且在反射型偏振镜之上安装偏振光板,制作出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向得到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施加管电流5.5mA以使冷阴极管亮灯,使用二维色分布测定装置来测定横向中心线上的等间隔100点处的正面方向亮度。利用该亮度测定结果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A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7.1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34mm,且由于a/7=4.9mm,a/4=8.5mm,所以满足a/7<L<a/4的关系。根据上述亮度测定结果并按照下面的数学式1和数学式2而得到正面方向的亮度平均值(正面亮度)La和亮度不均Lu。其结果是正面亮度是4989cd/m2,亮度不均是0.6%。
亮度平均值La=(L1+L2)/2          (数学式1)
亮度不均Lu=((L1-L2)/La)×100    (数学式2)
L1:在设置了多根冷阴极管正上方的亮度极大值的平均
L2:夹在极大值之间的极小值的平均
亮度不均是表示亮度均匀性的指标,在亮度不均严重时其数值变大。
〈比较例1〉
除了将所述光扩散部件1变更为所述光扩散部件2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9.1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34mm,由于a/7=4.9mm,a/4=8.5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4935cd/m2,亮度不均是1.7%。
〈比较例2〉
除了将所述光扩散部件1变更为所述光扩散部件3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4.0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34mm,由于a/7=4.9mm,a/4=8.5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5050cd/m2,亮度不均是2.6%。
将实施例1和比较例1、2的结果表示在表1。
[表1]
Figure A200780028814D00201
如表1所示,可知实施例1具有足够亮度且能够减少亮度不均。相反,可知比较例1、2尽管具有足够亮度,但从产生亮度不均的角度来看则较差。
〈实施例2〉
除了将所述反射型偏振镜R1变更成反射型偏振镜R2(“DBEF-DTV”、住友3M公司制)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反射型偏振镜R2是在反射型偏振镜的表面形成有由多个线状棱镜构成的棱镜条列的光学片。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进行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结果是在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位置出现分离像。因此,本实施例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5827cd/m2,亮度不均是0.9%。
<比较例3)
除了将光扩散部件1变更为光扩散部件2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得到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进行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结果是在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位置出现分离像。因此,本实施例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5803cd/m2,亮度不均是2.1%。
〈比较例4〉
除了将光扩散部件1变更为光扩散部件3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得到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进行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结果是在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位置出现分离像。因此,本实施例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5835cd/m2,亮度不均是2.7%。
将实施例2和比较例3、4的结果表示在表2。
[表2]
Figure A200780028814D00211
如表2所示,可知实施例2具有足够亮度且能够减少亮度不均。相反,可知比较例3、4尽管具有足够亮度,但从产生亮度不均的角度来看则较差。
〈实施例3〉
除了将所述反射型偏振镜R1变更成光扩散片D1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进行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结果是在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位置出现分离像。因此,本实施例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6484cd/m2,亮度不均是0.9%。
〈比较例5〉
除了将光扩散部件1变更为光扩散部件4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得到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9.9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34mm,由于a/7=4.9mm,a/4=8.5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6392cd/m2,亮度不均是2.5%。
〈比较例6〉
除了将光扩散部件1变更为光扩散部件3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得到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4.0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34mm,由于a/7=4.9mm,a/4=8.5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6477cd/m2,亮度不均是2.9%。
将实施例3和比较例5、6的结果表示在表3。
[表3]
Figure A200780028814D00221
Figure A200780028814D00231
如表3所示,可知实施例3具有足够亮度且能够减少亮度不均。相反,可知比较例5、6尽管具有足够亮度,但从产生亮度不均的角度来看则较差。
〈实施例4〉
使用实施例1所使用的带反射板的塑料制壳体,从该反射板的底离开5mm配置5根直径3.0mm、长度360mm的冷阴极管,使冷阴极管的中心之间距离a是40mm,用硅酮密封胶固定在电极部附近,并安装变换器。
然后以使平坦面成为冷阴极管侧的方式,将光扩散部件5设置在安装有冷阴极管的塑料壳体上。这时,将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与光扩散部件的所述平坦面(光射入面)的距离b调整成为15.0mm。接着,在光扩散部件5的光射出面上将光扩散片D1、棱镜片P1、反射型偏振镜R1按该顺序配置。且在反射型偏振镜R1之上安装偏振光板,制作出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2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8.4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40mm,由于a/7=5.7mm,a/4=10.0mm,所以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4240cd/m2,亮度不均是0.9%。
〈比较例7〉
除了将所述光扩散部件5变更为所述光扩散部件4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10.8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40mm,由于a/7=5.7mm,a/4=10.0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4163cd/m2,亮度不均是1.9%。
〈比较例8〉
除了将所述光扩散部件5变更为所述光扩散部件6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4.9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40mm,由于a/7=5.7mm,a/4=10.0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4258cd/m2,亮度不均是2.2%。
将实施例4和比较例7、8的结果表示在表4。
[表4]
Figure A200780028814D00241
如表4所示,可知实施例4具有足够亮度且能够减少亮度不均。相反,可知比较例7、8尽管具有足够亮度,但从产生亮度不均的角度来看则较差。
〈实施例5〉
使用实施例1所使用的带反射板的塑料制壳体,从该反射板的底离开5mm配置5根直径3.0mm、长度360mm的冷阴极管,使冷阴极管的中心之间距离a是40mm,用硅酮密封胶固定在电极部附近,并安装变换器。
然后,以使平坦面成为冷阴极管侧的方式,将所述光扩散部件7设置在安装有冷阴极管的塑料壳体上。这时,将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与光扩散部件的所述平坦面(光射入面)的距离b调整成为25.0mm。接着,在光扩散部件3的光射出面上将光扩散片D1、棱镜片P1、反射型偏振镜R1按该顺序配置。且在反射型偏振镜R1之上安装偏振光板,制作出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3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9.6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40mm,由于a/7=5.7mm,a/4=10.0mm,所以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4193cd/m2,亮度不均是0.4%。
〈比较例9〉
除了将所述光扩散部件7变更为所述光扩散部件5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得到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2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13.6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40mm,由于a/7=5.7mm,a/4=10.0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4127cd/m2,亮度不均是1.7%。
〈比较例10〉
除了将所述光扩散部件7变更为所述光扩散部件8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得到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5.1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40mm,由于a/7=5.7mm,a/4=10.0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4136cd/m2,亮度不均是1.8%。
将实施例5和比较例9、10的结果表示在表5。
[表5]
Figure A200780028814D00261
如表5所示,可知实施例5具有足够亮度且能够减少亮度不均。相反,可知比较例9、10尽管具有足够亮度,但从产生亮度不均的角度来看则较差。
〈实施例6〉
使用实施例1所使用的带反射板的塑料制壳体,从该反射板的底离开5mm配置4根直径3.0mm、长度360mm的冷阴极管,使冷阴极管的中心之间距离a是50mm,用硅酮密封胶固定在电极部附近,并安装变换器。
然后,以使平坦面成为冷阴极管侧的方式,将所述光扩散部件5设置在安装有冷阴极管的塑料壳体上。这时,将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与光扩散部件的所述平坦面(光射入面)的距离b调整成为20.0mm。接着,在光扩散部件2的光射出面上将光扩散片D1、棱镜片P1、反射型偏振镜R1按该顺序配置。且在反射型偏振镜R1之上安装偏振光板,制作出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2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11.0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50mm,由于a/7=7.1mm,a/4=12.5mm,所以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3314cd/m2,亮度不均是0.7%。
〈比较例11〉
除了将所述光扩散部件5变更为所述光扩散部件9以外,与实施例6同样地得到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14.1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50mm,由于a/7=7.1mm,a/4=12.5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3073cd/m2,亮度不均是2.4%。
〈比较例12〉
除了将所述光扩散部件5变更为所述光扩散部件6以外,与实施例6同样地得到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5.8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50mm,由于a/7=7.1mm,a/4=12.5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3328cd/m2,亮度不均是1.8%。
将实施例6和比较例11、12的结果表示在表6。
[表6]
Figure A200780028814D00271
Figure A200780028814D00281
如表6所示,可知实施例6具有足够亮度且能够减少亮度不均。相反,可知比较例11、12尽管具有足够亮度,但从产生亮度不均的角度来看则较差。
〈实施例7〉
使用实施例1所使用的带反射板的塑料制壳体,从该反射板的底离开5mm配置4根直径3.0mm、长度360mm的冷阴极管,使冷阴极管的中心之间距离a是50mm,用硅酮密封胶固定在电极部附近,并安装变换器。
然后以使平坦面成为冷阴极管侧的方式,将所述光扩散部件7设置在安装有冷阴极管的塑料壳体上。这时,将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与光扩散部件的所述平坦面(光射入面)的距离b调整成为30.0mm。接着,在所述光扩散部件3的光射出面上将光扩散片D1、棱镜片P1、反射型偏振镜R1按该顺序配置。且在反射型偏振镜R1之上安装偏振光板,制作出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3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11.4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50mm,由于a/7=7.1mm,a/4=12.5mm,所以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3213cd/m2,亮度不均是0.4%。
〈比较例13〉
除了将所述光扩散部件7变更为所述光扩散部件5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制作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2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16.1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50mm,由于a/7=7.1mm,a/4=12.5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3218cd/m2,亮度不均是2.0%。
〈比较例14〉
除了将所述光扩散部件7变更为所述光扩散部件8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得到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5.1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50mm,由于a/7=7.1mm,a/4=12.5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3257cd/m2,亮度不均是1.7%。
将实施例7和比较例13、14的结果表示在表7。
[表7]
Figure A200780028814D00291
如表7所示,可知实施例7具有足够亮度且能够减少亮度不均。相反,可知比较例13、14尽管具有足够亮度,但从产生亮度不均的角度来看则较差。
〈实施例8〉
使用实施例1所使用的带反射板的塑料制壳体,从该反射板的底离开5mm配置3根直径3.0mm、长度360mm的冷阴极管,使冷阴极管的中心之间距离a是60mm,用硅酮密封胶固定在电极部附近,并安装变换器。
然后以使平坦面成为冷阴极管侧的方式,将所述光扩散部件5设置在安装有冷阴极管的塑料壳体上。这时,将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与光扩散部件的所述平坦面(光射入面)的距离b调整成为25.0mm。接着,在光扩散部件2的光射出面上将光扩散片D1、棱镜片P1、反射型偏振镜R1按该顺序配置。且在反射型偏振镜R1之上安装偏振光板,制作出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3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13.6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60mm,由于a/7=8.6mm,a/4=15.0mm,所以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2708cd/m2,亮度不均是0.6%。
〈比较例15〉
除了将所述光扩散部件5变更为所述光扩散部件9以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制作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3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17.5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60mm,由于a/7=8.6mm,a/4=15.0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2625cd/m2,亮度不均是2.4%。
〈比较例16〉
除了将所述光扩散部件5变更为所述光扩散部件6以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制作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6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7.2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60mm,由于a/7=8.6mm,a/4=15.0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2693cd/m2,亮度不均是2.1%。
将实施例8和比较例15、16的结果表示在表8。
[表8]
Figure A200780028814D00311
如表8所示,可知实施例8具有足够亮度且能够减少亮度不均。相反,可知比较例15、16尽管具有足够亮度,但从产生亮度不均的角度来看则较差。。
〈实施例9〉
使用实施例1所使用的带反射板的塑料制壳体,从该反射板的底离开5mm配置6根直径3.0mm、长度360mm的冷阴极管,使冷阴极管的中心之间距离a是34mm,用硅酮密封胶固定在电极部附近,并安装变换器。
然后在所述光扩散板X的一个面上配置所述棱镜片P2来制作光扩散部件。然后以使光扩散部件X的背面(平坦面)成为冷阴极管侧的方式,将该光扩散部件设置在安装有冷阴极管的塑料壳体上。这时,将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与光扩散部件的所述平坦面(光射入面)的距离b调整成为15.0mm。接着,在棱镜片P2的光射出面上将棱镜片P1、光扩散片D2(“PBS072”日本惠和公司制)按该顺序配置。且在光扩散片D2之上安装偏振光板,制作出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3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8.1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34mm,由于a/7=4.9mm,a/4=8.5mm,所以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7917cd/m2,亮度不均是0.9%。
〈比较例17〉
除了将棱镜片P2变更为棱镜片P3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制作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2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9.7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34mm,由于a/7=4.9mm,a/4=8.5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7745cd/m2,亮度不均是2.7%。
〈比较例18〉
除了将棱镜片P2变更为棱镜片P4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制作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2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4.0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34mm,由于a/7=4.9mm,a/4=8.5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7192cd/m2,亮度不均是4.1%。
将实施例9和比较例17、18的结果表示在表9。
[表9]
Figure A200780028814D00321
Figure A200780028814D00331
如表9所示,可知实施例9具有足够亮度且能够减少亮度不均。相反,可知比较例17、18尽管具有足够亮度,但从产生亮度不均的角度来看则较差。。
〈实施例10〉
使用实施例1所使用的带反射板的塑料制壳体,从该反射板的底离开5mm配置5根直径3.0mm、长度360mm的冷阴极管,使冷阴极管的中心之间距离a是40mm,用硅酮密封胶固定在电极部附近,并安装变换器。
在所述光扩散部件X的一个面上配置棱镜片P3来制作光扩散部件。然后以使光扩散部件X的背面(平坦面)成为冷阴极管侧的方式,将光扩散部件设置在安装有冷阴极管的塑料壳体上。这时,将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与光扩散部件的所述平坦面(光射入面)的距离b调整成为15.0mm。接着,在棱镜片P3的光射出面上将棱镜片P1、光扩散片D2按该顺序配置。且在光扩散片D2之上安装偏振光板,制作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9.7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40mm,由于a/7=5.7mm,a/4=10.0mm,所以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5088cd/m2,亮度不均是1.2%。
〈比较例19〉
除了将棱镜片P3变更为棱镜片P5以外,与实施例10同样地制作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2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13.9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40mm,由于a/7=5.7mm,a/4=10.0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4823cd/m2,亮度不均是3.2%。
〈比较例20〉
除了将棱镜片P3变更为棱镜片P6以外,与实施例10同样地制作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2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4.6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40mm,由于a/7=5.7mm,a/4=10.0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5020cd/m2,亮度不均是2.7%。
将实施例10和比较例19、20的结果表示在表10。
[表10]
Figure A200780028814D00341
如表10所示,可知实施例10具有足够亮度且能够减少亮度不均。相反,可知比较例19、20尽管具有足够亮度,但从产生亮度不均的角度来看则较差。。
〈实施例11〉
除了代替所述光扩散片D2而使用两片所述光扩散片D1以外,与实施例10同样地制作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3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9.7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40mm,由于a/7=5.7mm,a/4=10.0mm,所以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3538cd/m2,亮度不均是1.1%。
〈比较例21〉
除了将所述棱镜片P3变更为所述棱镜片P5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2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13.9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40mm,由于a/7=5.7mm,a/4=10.0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3434cd/m2,亮度不均是2.9%。
〈比较例22〉
除了将所述棱镜片P3变更为所述棱镜片P6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2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4.6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40mm,由于a/7=5.7mm,a/4=10.0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3556cd/m2,亮度不均是2.3%。
将实施例11和比较例21、22的结果表示在表11。
[表11]
Figure A200780028814D00361
如表11所示,可知实施例11具有足够亮度且能够减少亮度不均。相反,可知比较例21、22尽管具有足够亮度,但从产生亮度不均的角度来看则较差。
〈实施例12〉
使用实施例1所使用的带反射板的塑料制壳体,从该反射板的底离开5mm配置4根直径3.0mm、长度360mm的冷阴极管,使冷阴极管的中心之间距离a是50mm,用硅酮密封胶固定在电极部附近,并安装变换器。
在所述光扩散板X的一个面上配置所述棱镜片P7来制作光扩散部件。然后以使光扩散板X的背面(平坦面)成为冷阴极管侧的方式,将得到的光扩散部件设置在安装有冷阴极管的塑料壳体上。这时,将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与光扩散部件的所述平坦面(光射入面)的距离b调整成为20.0mm。接着,在棱镜片P4的光射出面上将棱镜片P1、光扩散片D2按该顺序配置。且在光扩散片D2之上安装偏振光板,制作出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3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11.6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50mm,由于a/7=7.1mm,a/4=12.5mm,所以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3773cd/m2,亮度不均是0.7%。
〈比较例23〉
除了将所述棱镜片P7变更为所述棱镜片P8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2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15.1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50mm,由于a/7=7.1mm,a/4=12.5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3729cd/m2,亮度不均是2.4%。
〈比较例24〉
除了将所述棱镜片P7变更为所述棱镜片P9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5.3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50mm,由于a/7=7.1mm,a/4=12.5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3742cd/m2,亮度不均是3.4%。
将实施例12和比较例23、24的结果表示在表12。
[表12]
Figure A200780028814D00371
如表12所示,可知实施例12具有足够亮度且能够减少亮度不均。相反,可知比较例23、24尽管具有足够亮度,但从产生亮度不均的角度来看则较差。。
〈实施例13〉
除了将冷阴极管设定为3根而使冷阴极管的中心之间距离a是60mm,且将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与光扩散部件的所述平坦面(光射入面)的距离b调整成为25.0mm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3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14.3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60mm,由于a/7=8.6mm,a/4=15.0mm,所以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3120cd/m2,亮度不均是0.8%。
〈比较例25〉
除了将所述棱镜片P7变更为所述棱镜片P5以外,与实施例13同样地制作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22.3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60mm,由于a/7=8.6mm,a/4=15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3034cd/m2,亮度不均是2.6%。
〈比较例26〉
除了将所述棱镜片P7变更为所述棱镜片P9以外,与实施例13同样地制作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对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根据同样的所述亮度测定来确定分离像的位置,结果是相对一个线状光源的一个像的中心位置到将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光扩散部件2的光射出面投影的位置的距离L是6.5mm。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之间距离a是60mm,由于a/7=8.6mm,a/4=15mm,所以不满足a/7<L<a/4的关系。正面亮度是3089cd/m2,亮度不均是2.8%。
将实施例13和比较例25、26的结果表示在表13。
[表13]
Figure A200780028814D00391
如表13所示,可知实施例13具有足够亮度且能够减少亮度不均。相反,可知比较例25、26尽管具有足够亮度,但从产生亮度不均的角度来看则较差。。

Claims (6)

1、一种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具备:大致平行配置的多个线状光源、具有将来自这些线状光源的光反射的平坦面的反射板、使来自所述线状光源的直射光和来自所述反射板的反射光射入且扩散射出的板状光扩散部件,该直下型背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线状光源中,相邻的线状光源的中心之间的距离a是30mm~65mm,
所述光扩散部件具备光射入面和光射出面,该光射入面作为所述线状光源侧且大致平坦,该光射出面具有多个与所述线状光源的纵向大致平行延伸的线状棱镜排列而成的棱镜阵列,
所述线状棱镜具有相对于垂直于该光扩散部件厚度方向的面倾斜角度大致相等的两个斜面,该线状棱镜的横向截面形状是三角形,
将所述多个线状光源中一个线状光源的所述光射出面上、两个像中一个像的中心位置与将所述一个线状光源的中心向所述光射出面投影后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设定为L(mm)时,满足a/7<L<a/4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其中,
将所述线状光源的中心位置与所述光射入面的距离设定为b(mm),使1<a/b<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线状棱镜的横向的截面形状是等腰三角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件是一体成型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件具备光扩散部件和棱镜片,该光扩散部件的表面和背面大致平坦,该棱镜片配置在该光扩散部件表面上,并且在成为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表面侧的面的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有所述棱镜条列,
所述光射入面是所述光扩散部件的背面,
所述光射出面是所述棱镜片的形成有所述棱镜条列的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件的全光线透射率是75%以上。
CNA2007800288144A 2006-08-02 2007-07-18 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Pending CN1015013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11276A JP2008041328A (ja) 2006-08-02 2006-08-02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11276/2006 2006-08-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1389A true CN101501389A (zh) 2009-08-05

Family

ID=38997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288144A Pending CN101501389A (zh) 2006-08-02 2007-07-18 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857475B2 (zh)
JP (1) JP2008041328A (zh)
KR (1) KR20090038018A (zh)
CN (1) CN101501389A (zh)
TW (1) TW200815872A (zh)
WO (1) WO200801590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7285A (zh) * 2018-03-23 2019-10-01 惠和株式会社 光扩散板及背光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7309A (zh) * 2006-12-04 2009-08-26 夏普株式会社 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WO2008075476A1 (ja) * 2006-12-20 2008-06-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表示装置
WO2008078428A1 (ja) * 2006-12-26 2008-07-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表示装置
JP2010140889A (ja) * 2008-08-12 2010-06-2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照明装置
JP5315963B2 (ja) * 2008-12-11 2013-10-1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光拡散デバイス、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1624377B1 (ko) 2009-06-11 2016-05-25 니폰 제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면광원 장치, 조명 기구 및 백라이트 장치
JP5652016B2 (ja) * 2009-06-24 2015-01-14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照明器具及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KR101894317B1 (ko) * 2012-05-31 2018-09-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6157827B2 (ja) * 2012-09-28 2017-07-05 恵和株式会社 導光シート、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ラップトップコンピュータ
KR101467642B1 (ko) * 2012-12-31 2014-12-01 금호전기주식회사 평판형 led 조명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39291A1 (de) * 1990-12-08 1992-06-11 Minnesota Mining & Mfg Leuchtbox
US5390276A (en) * 1992-10-08 1995-02-14 Briteview Technologies Backlighting assembly utilizing microprisms and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use with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60024526D1 (de) * 1999-01-14 2006-01-12 Minnesota Mining & Mfg Lichtstreuender optischer folienmaterial
JP2001202814A (ja) * 2000-01-21 2001-07-27 Bridgestone Corp 直下型平面発光体
US6893135B2 (en) * 2000-03-16 2005-05-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ght guides suitable for illuminated displays
KR100897745B1 (ko) * 2002-06-26 2009-05-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직하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288832B (en) 2002-11-11 2007-10-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sm sheet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WO2006022270A1 (ja) 2004-08-24 2006-03-02 Zeon Corporation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4654920B2 (ja) * 2006-01-19 2011-03-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7285A (zh) * 2018-03-23 2019-10-01 惠和株式会社 光扩散板及背光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268433A1 (en) 2009-10-29
WO2008015908A1 (fr) 2008-02-07
US7857475B2 (en) 2010-12-28
TW200815872A (en) 2008-04-01
JP2008041328A (ja) 2008-02-21
KR20090038018A (ko) 2009-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1389A (zh) 直下型背光源装置
US6659615B2 (en) Light pip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100977321B1 (ko) 광 투과성 수지판
CN101749599A (zh) 正下式背光装置
CN101006307A (zh) 正下式背光装置
US20090268428A1 (en) Direct Type Back-Light Device
US20060268568A1 (en) Back light, light guiding pl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ffusion plate and light guid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06026743A1 (en) Enhanced light diffusing sheet
US8508691B2 (en) Optical path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300451A (zh) 正下型背光装置
US7864266B2 (en) Diffuser plate, backlight and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JP2007294295A (ja)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5614128B2 (ja) 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2071965A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及び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66664A (ja) 光拡散板、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310150A (ja)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KR100932606B1 (ko) 광학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유닛
JP2009123397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5593653B2 (ja) 導光板、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JP2008233708A (ja) 両面形状付き拡散板
JP362195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770166B2 (ja)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3991044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013755A (ja) 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製造用金型
EP2320255A2 (en) Novel turning film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805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