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3213A -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3213A
CN101493213A CNA2008101499825A CN200810149982A CN101493213A CN 101493213 A CN101493213 A CN 101493213A CN A2008101499825 A CNA2008101499825 A CN A2008101499825A CN 200810149982 A CN200810149982 A CN 200810149982A CN 101493213 A CN101493213 A CN 101493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receiving element
fastening part
hole
back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499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景珉
玄旻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93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3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6Fix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单元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该背光单元包括:光源;光学元件,用于调节从光源发出的光的行程;框架,容纳并固定光学元件并包括平面部分、从平面部分垂直延伸的侧壁部分和从侧壁部分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框架紧固部分;以及下接收元件,用于容纳并固定框架。下接收元件包括底部和侧面部分,底部形成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孔洞以固定到框架紧固部分,侧面部分从底部的边缘向上延伸。

Description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涉及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更特别涉及包括具有从其向下突起的钩的框架以省去螺旋联接工艺(screw couplingprocess)的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LCD)的轻质、薄、低功率驱动、全色和高分辨率的特性,其应用范围得到扩展。目前,LCD技术被用在例如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PDA、电话、电视、音频/视频装置等的装置中。所需图像通过LCD显示在LCD面板上,其中要传送的光的量根据施加到以矩阵形式排列的多个控制开关的视频信号来控制。
与等离子体显示器等不同,LCD没有自发光结构并因此需要具有光源的背光单元。另外,背光单元包括用于改进来自光源的光的质量的多种光学元件,并进一步包括用于固定光源和光学元件的框架以及用于容纳和保护固定光源和光学元件的框架的容纳元件。
在传统背光单元中,突起部分形成在框架的侧表面上,并且对应突起部分的孔洞形成在容纳元件的侧表面中,从而具有光源和固定于其上的光学元件的框架被固定地容纳于容纳元件中。另外,对于传统背光单元,由于仅通过突起部分和孔洞不能确保框架被联接和固定到容纳元件,还将螺旋(screw)用于联接。然而,在这样的联接结构中,为了拆卸背光单元,装配到容纳元件侧表面的孔洞中的框架突起部分应当被按压并推入内侧。在此情况中,框架内侧与内部元件诸如光导板等之间的空间可能是窄的并且框架突起部分的柔性可能是小的,因此可能增加工作时间。另外,当拆卸传统背光单元时,可能需要额外的工作时间来松开用于背光单元中联接的额外螺旋。此外,当框架和容纳元件彼此联接时,可能由于由树脂制成的框架的突起部分和由金属制成的容纳元件之间的摩擦而使一部分突起部分磨损,从而产生异物(foreign material)。结果是,此种异物可能穿透到背光单元中并损害背光单元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易于组装和拆卸的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单元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在该背光单元中,当框架和容纳元件彼此联接时不产生异物。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包括:光源;光学元件,用于调节从光源发出的光的行程;框架,容纳并固定光学元件并包括平面部分、从平面部分垂直延伸的侧壁部分和至少一个从侧壁部分向下延伸的框架紧固部分;以及下接收元件,用于容纳并固定框架。下接收元件包括底部和侧壁部分,底部中至少形成有一个孔洞以固定到框架紧固部分,侧壁部分从底部的边缘向上延伸。
框架可以形成为四边形框架的形状,并且框架紧固部分可以形成在靠近框架边缘的侧壁部分上。另外,框架紧固部分可以形成在框架的侧壁部分的两个相反侧壁的各自的对应部分中。下接收元件还可以包括从侧面部分向上延伸的下接收元件固定部分。
至少一对框架紧固部分可以分别从框架的两个相反侧壁延伸,并且下接收元件可以包括至少一对孔洞,孔洞形成在对应至少一对框架紧固部分的位置。这时,突起部分可以从至少一对框架紧固部分向内突起以彼此面对,并且至少一对框架紧固部分的基底部分之间的内部距离可以不大于形成在下接收元件中的至少一对孔洞之间的内部距离。然而,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并不限于此。突起部分可以从至少一对框架紧固部分向外突起,并且至少一对框架紧固部分的基底部分之间的外部距离可以等于或大于形成在下接收元件中的至少一对孔洞之间的外部距离。
另外,背光单元还可以包括从侧壁部分向上延伸的框架紧固部分。这时,框架紧固部分可以包括钩,钩可以包括具有预定长度的基底部分和沿与基底部分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突起的突起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框架,固定显示面板并包括平面部分、从平面部分垂直延伸的侧壁部分和从侧壁部分向下延伸的框架紧固部分;以及下接收元件,形成有孔洞以固定到框架紧固部分,以容纳并固定框架。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上接收元件,在其要固定到框架的上侧支撑显示面板。框架还可以包括从其向上突起的框架紧固部分,并且上接收元件可以包括形成在对应于要固定到框架紧固部分的向上突起的框架紧固部分的位置的孔洞。此外,上接收元件可以包括平板部分,其具有开放的中心部分和从平板部分的边缘向下弯曲的侧壁,孔洞形成在平板部分中。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背光单元,向显示面板供应光并包括下接收元件,下接收元件具有从其向上延伸的下接收元件固定部分;以及上接收元件,提供在显示面板上方并具有上接收元件孔洞以固定到下接收元件固定部分。
下接收元件可以包括底部和从底部的边缘向上弯曲的侧面部分,其中下接收元件固定部分可以形成在侧面部分的边缘上。另外,下接收元件可以形成为四边形形状,并且下接收元件固定部分可以形成在靠近下接收元件边缘的区域中。下接收元件固定部分可以形成在下接收元件的两个相反侧面的每一个上。
背光单元可以包括:光源;光学元件,用于调节从光源发出的光的行程;框架,容纳并固定光学元件并包括从其向下突起的框架紧固部分;以及下接收元件,具有形成在对应框架紧固部分的位置的孔洞。这时,框架可以包括平面部分和从平面部分垂直延伸的侧壁部分,并且框架紧固部分可以形成在侧壁部分上。另外,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从侧壁部分向上延伸的框架紧固部分。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更详细地理解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图2是沿图1的A-A线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3(a)和3(b)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钩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框架的平面图;
图5A和5B是示出突起部分和孔洞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图7是沿图6的B-B线截取的截面视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示范性实施例而是可以不同形式实施。所有附图中,相似元件由相似的附图标记标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截取的截面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钩的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框架的平面图,图5A和5B是示出突起部分和孔洞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背光单元包括用于产生光的光源单元300,用于将在光源单元300中产生并发出的光转换成具有面光源形式的光学分布(optical distribution)的光的光导板200,用于改进从光导板200发出的光的质量的光学元件500,用于容纳并固定光源单元300、光导板200和光学元件500的框架400,以及用于容纳并保护框架400的下接收元件100,该框架400容纳且固定光源单元300、光导板200和光学元件500。
光源单元300可以将由电源施加的电能转换成光能,并优选位于光导板200的侧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光源单元300包括照明器(lamp)300a和用于反射从照明器300a发射到光导板200的光入射面之外部分的光的照明器盖300b,以使光入射到光导板200的光入射面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光源单元300中可以使用多种光源。在本实施例中,冷阴极荧光灯(CCFL)用作光源的实例。CCFL可以包括例如玻璃管、注入玻璃管中的惰性气体以及安装在玻璃管两端的阳极和阴极电极。这里,磷光体被施加到玻璃管的内壁,并被惰性气体发射的紫外光激发,从而向外部发射可见光。
照明器盖300b可以反射照明器300a发射的光中未出射到照明器盖300b的出光区的光并将光重新发射到出光区,并优选形成为围绕照明器300a。在本实施例中,照明器盖300b优选形成为“「”的形状从而从照明器300a发射的光可以入射到光导板200的光入射面上。照明器盖300b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例如圆形。
光学元件500可以通过调节从光源单元300发射的光的行程来改进质量和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元件500可以包括漫射片500b和棱镜片500a。另外,除了漫射片500b和棱镜片500a之外,光学元件500还可包括反射片。
漫射片500b将从光源单元300发射的光均匀漫射并将光沿棱镜片500a和将在以后描述的液晶显示(LCD)面板的正面方向(front direction)传递,从而扩展视角并减少亮缺陷、亮线、点等的漫射。漫射片500b优选位于光导板200上方。
棱镜片500a可以通过折射和会聚漫射片500b发出的光而增大亮度并使光入射到LCD面板上。就这一点来说,棱镜片500a优选位于漫射片500b和LCD面板之间。
反射片可以反射射到光导板200下表面的光并使光入射到LCD面板,并可以位于光导板200下方。
下接收元件100形成为直角六面体盒的形状,其具有开放的顶面并具有限定在其中的具有预定深度的接收空间。下接收元件100可以包括底部120,以及从底部120的各边缘向上延伸的侧面部分110。在本实施例中,下接收元件100形成有紧固(fasten)到框架钩430的下接收元件孔洞130。
下接收元件孔洞130优选形成在对应框架钩(frame hook)430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下接收元件孔洞130形成在底部的两个侧边缘部分中。下接收元件孔洞130可以包括在对应第一到第四框架钩430a、430b、430c和430d的位置形成的第一到第四孔洞130a、130b、130c和130d。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第一到第四孔洞130a、130b、130c和130d对应第一到第四框架钩430a、430b、430c和430d形成在下接收元件100中,但是下接收元件100的下接收元件孔洞130的数目可以根据框架钩430的数目而增大或减小。这时,形成在下接收元件100中的下接收元件孔洞130的数目可以大于框架钩430的数目。然而,框架钩430和下接收元件孔洞130优选为数目相同。另外,下接收元件孔洞130的形状优选确定为使框架钩430可以***并随后紧固在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下接收元件孔洞130形成为四边形形状。
框架400是为了容纳其中的光源单元300、光导板200和光学元件500并将它们固定到下接收元件100。框架400可以形成为例如四边形(quadrangular)框架的形状并包括平面部分420、从其垂直延伸的侧壁部分410以及从侧壁部分410突起的紧固部分,例如框架钩430。此外,支架(seating)部分可以形成在平面部分420上从而LCD面板可以安置于其上。支架部分可以包括用于通过与LCD面板的边缘侧面接触来对准并定位LCD面板的固定突起,或者预定的阶梯状凸出表面(stepped projection surface)。
框架钩430可以将框架400固定到下接收元件100。在本实施例中,框架钩430可以包括第一到第四框架钩430a、430b、430c和430d。第一到第四框架钩430a、430b、430c和430d中每一个都可以包括从框架400向下延伸预定深度的板状基体(base)部分432以及沿横过基体部分432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例如水平方向从基体部分432突起的突起部分434。另外,第一到第四框架钩430a、430b、430c和430d可以分别包括第一到第四基体部分432a、432b、432c和432d以及第一到第四突起部分434a、434b、434c和434d。这时,突起部分434的最大宽度优选大于基体部分432的最大宽度,从而框架钩430可以联接并固定到下接收元件100的下接收元件孔洞130。此外,突起部分434的远端优选比其近端窄,从而其上形成有突起部分434的框架钩430可以易于装配到下接收元件孔洞130中。优选减小与要联接的下接收元件孔洞130接触的突起部分434远端的面积。例如,突起部分434可以形成为具有窄远端的三角形形状,而远端可以形成为圆形。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尽管第一到第四基体部分432a、432b、432c和432d形成为板状,但其并不限于此。第一到第四基体部分432a、432b、432c和432d可以形成为例如圆柱、椭圆柱、多边形柱以及板状。即,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第一到第四基体部分432a、432b、432c和432d如果从框架400突起并能联接到下接收元件孔洞130,则可以形成为任何形状。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每个突起部分434形成为弯钩状,从而框架钩430围绕下接收元件100以增强框架400和下接收元件100之间的紧固力。然而,突起部分434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而不脱离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技术精神。例如,如图3(b)所示,突起部分434可以形成为三角形形状。这时,由基体部分432和突起部分434限定的角θ优选为直角以下,以避免突起部分434在下接收元件100的下接收元件孔洞130中滑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形成在框架钩430中的突起部分434分别从框架钩430向外突起。然而,突起部分434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分别从框架钩430向内突起。
另外,参考图4,框架钩430优选镜面对称地形成在框架400上,从而避免框架400和下接收元件100的区域变松。即,如果第一和第二框架钩430a和430b形成在框架400的第一侧壁P上,则第三和第四框架钩430c和430d优选形成在与第一侧壁P相对的第三侧壁R上,从而避免当框架400和下接收元件100彼此紧固时区域变松。同时,如果第一和第二框架钩430a和430b形成在框架400的第二侧壁Q上,则第三和第四框架钩430c和430d优选形成在第四侧壁S上。此外,为了可靠地紧固框架400和下接收元件100,优选框架钩430关于纵向方向形成在侧壁的边缘而不是中心部分。
此外,第一到第四框架钩430a、430b、430c和430d优选镜面对称地成对形成在侧壁部分。例如,第一到第四框架钩430a、430b、430c和430d优选靠近第一到第四侧壁P、Q、R和S的弯曲区域形成。例如,在第一和第二框架钩430a和430b形成在第一侧壁P上而第三和第四框架钩430c和430d形成在第三侧壁R上的情况中,分别优选第一和第二框架钩430a和430b形成在第一侧壁P的两侧A和B上而第三和第四框架钩430c和430d形成在第三侧壁R的两侧E和F上。在第一和第二框架钩430a和430b形成在第二侧壁Q上而第三和第四框架钩430c和430d形成在第四侧壁S上的情况中,分别优选第一和第二框架钩430a和430b形成在第二侧壁Q的两侧C和D上而第三和第四框架钩430c和430d形成在第四侧壁S的两侧G和H上。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到第四框架钩430a、430b、430c和430d,例如该四个框架钩430形成在框架400的两个相对侧壁上,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框架钩430的数目可以小于或大于四。即,由于框架钩430的目的是可靠地联接(couple)框架400到下接收元件100,则框架钩430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
在以上的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结构中,突起部分434由于张力(tension)而弯曲,因此,框架钩430***下接收元件孔洞130中。另外,在框架钩430***下接收元件孔洞130中之后,突起部分434由于张力而恢复,从而,框架钩430联接到下接收元件孔洞130。此外,框架钩430的突起部分434优选沿相反方向形成,因此框架钩430的张力也沿相反方向施加。因此,框架钩430由于张力而坚固地与下接收元件100接触并联接,从而保证了框架400和下接收元件100的联接。
图5A示出第一和第二突起部分434a和434b分别形成为从第一框架钩430a和第二框架钩430b向外突起(protrude)的情况。如图5A所示,当假设第一基体部分432a和第二基体部分432b之间的外部距离为W1而形成在下接收元件100中的第一孔洞130a和第二孔洞130b之间的外部距离为W2时,W1应该等于或略大于W2
图5B示出第一和第二突起部分434a和434b分别形成为从第一框架钩430a和第二框架钩430b向内突起的情况。在此情况中,当假设第一基体部分432a和第二基底部分432b之间的内部距离为W3而形成在下接收元件100中的第一孔洞130a和第二孔洞130b之间的内部距离为W4时,W3应该等于或略小于W4
在这两种情况中,第一和第二孔洞的宽度d2和d4应该等于或小于第一和第二突起部分434a和434b的宽度d1和d3,从而第一和第二框架钩430a和430b分别联接到第一和第二孔洞130a和130b。即,当框架钩430强制紧固到下接收元件孔洞130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和第二框架钩430a和430b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和第二孔洞130a和130b之间的距离来提供适当的紧固力。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框架钩430被设置为从框架400向下突起,而下接收元件孔洞130对应框架钩430形成在下接收元件100的底面中,从而框架400和下接收元件100彼此紧固并且可以不用联接螺旋而获得足够的紧固力。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由于框架钩430形成在框架400的下方,当框架400和下接收元件100彼此紧固时,框架钩430不刮擦(scratch)下接收元件100,从而使异物的产生最少化。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当组装背光单元时,框架钩430对下接收元件孔洞130施加压力并由此与其联接,从而减少组装时间。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当拆卸背光单元时,可以通过沿与张力相反的方向按压框架钩430而使框架400和下接收元件100容易地彼此分离,从而减少拆卸时间。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光源单元300被描述为位于光导板200侧表面的边缘型(edge-type)光源的实例。在边缘型光源中,包括照明器300a和照明器盖300b的光源单元300作为实例被解释。然而,光源单元300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和其上安装有LED的印刷电路板(PCB)以产生光。此外,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应用到直接型(direct-type)光源,其不是位于光导板200的侧表面而是在光学元件500之下。在此情况中,光源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照明器或者一个或多个LED。
随后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LCD,其中在上接收元件和框架的联接中使用框架钩。与前述实施例相重复的描述将被省略或简述。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LCD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而图7是沿图6的B-B线截取的截面视图。
如图6和7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LCD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LCD面板2100、用于向LCD面板2100供应光的背光单元1000和用于保护LCD面板2100的上接收元件2400。
LCD面板2100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基板2100a、对应TFT基板2100a的滤色器基板2100b以及插在TFT基板2100a和滤色器基板2100b之间的液晶层。此外,LCD面板2100还可以包括彼此对应地形成在滤色器基板2100b上方和TFT基板2100a下方的偏振板。
TFT基板2100a是透明玻璃基板,其上以矩阵形式排列TFT和像素电极。数据线可以连接到TFT的源极端子,而栅极线可以连接到其栅极端子。另外,像素电极可以连接到其漏极端子,像素电极是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的透明电极。当电信号输入到数据线和栅极线时,各TFT导通或截断,从而将形成像素所需的电信号施加到漏极端子。
滤色器基板2100b是通过薄膜加工方法形成的具有R、G和B像素的基板,R、G和B像素是当光通过时表现预定色彩的彩色像素。公共电极可以形成在滤色器基板2100b的整个表面上,公共电极是由诸如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的透明导体制成的透明导电薄膜。
如上所述,当通过对TFT基板2100a的栅极端子和源极端子施加功率而使TFT导通时,在滤色器基板2100b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电场。注射到TFT基板2100a和滤色器基板2100b之间的液晶的排列通过该电场而改变。光透射率根据液晶排列的改变而改变,从而获得所需图像。
背光单元1000包括用于产生光的光源单元300,用于将在光源单元300中产生并发出的光转换成具有面光源形式的光学分布的光的光导板200,用于提高从光导板200发出的光的质量的光学元件500,用于容纳并固定光源单元300、光导板200和光学元件500的框架400,以及用于容纳并保护框架400的下接收元件100,该框架400容纳并固定光源单元300、光导板200和光学元件500。
框架400是为了容纳其中的光源单元300、光导板200和光学元件500并将它们固定到下接收元件100。与前述实施例类似,框架400可以形成为四边形形状并可以包括平面部分420、从其垂直延伸的侧壁部分410以及从侧壁部分410突起的框架钩430。
框架钩430是为了将框架400固定到下接收元件10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到第四框架钩430a、430b、430c和430d可以如前述实施例形成为从框架400向下突起,而第五到第八框架钩440a、440b、440c和440d可以形成为从框架400向上突起。另外,第一到第八框架钩430a、430b、430c、430d、440a、440b、440c和440d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例如,板状基体部分和从基体部分突起的突起部分。第一到第八框架钩430a、430b、430c、430d、440a、440b、440c和440d可以包括第一到第八基体部分和第一到第八突起部分。
这时,突起部分434(参看图3)优选形成为横过基体部分432(参看图3)的纵向方向,从而第一到第八框架钩430a、430b、430c、430d、440a、440b、440c和440d可以联接并固定到上接收元件孔洞2430和下接收元件孔洞130。另外,突起部分的远端优选比其近端窄,从而其上形成有突起部分的框架钩430和440可以易于联接到上接收元件孔洞2430和下接收元件孔洞130。还优选减小突起部分的远端的面积,突起部分的远端与即将与其联接的上接收元件孔洞2430和下接收元件孔洞130接触。
下接收元件100形成为直角六面体盒的形状,其具有开放的顶面并具有限定在其中的具有预定深度的容纳空间。下接收元件100可以包括底部120,以及从底部120的各边缘向上延伸的侧面部分110。在本实施例中,如前述实施例,下接收元件孔洞130形成在下接收元件100中以紧固到框架钩430。
下接收元件孔洞130优选形成在对应框架钩430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下接收元件孔洞130形成在底部120的两个侧边缘部分中。下接收元件孔洞130可以包括形成在对应第一到第四框架钩430a、430b、430c和430d的位置的第一到第四下接收元件孔洞130a、130b、130c和130d。然而,下接收元件孔洞130的数目可以根据框架钩的数目而增大或减小。
上接收元件2400提供在LCD面板2100之上以保护LCD面板2100,并包括具有开放的中心部分的平板部分2420以及从平板部分2420向下弯曲的侧壁2410,从而使用者可以看到LCD面板2100的图像。另外,第一到第四上接收元件孔洞2430a、2430b、2430c和2430d形成在上接收元件2400的平板部分2420中以联接到从框架400向上突起的第五到第八框架钩440a、440b、440c和440d。这时,第一到第四上接收元件孔洞2430a、2430b、2430c和2430d优选形成在对应于要与其联接的第五到第八框架钩440a、440b、440c和440d的位置处。
如这里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框架钩430和440形成在框架400上以从其向上和向下突起,从而框架400可以牢固地紧固到上和下接收元件2400和100而不用联接螺旋。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由于框架钩430和440沿框架400的向上和向下方向突起,当组装LCD时,框架钩430和440与上和下接收元件2400和100之间的摩擦可以最小化,从而可以最小化由于框架钩430和440的磨损而产生的异物。
随后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LCD,其中钩形成在下接收元件上。与前述实施例相重复的描述将被省略或简述。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LCD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8,根据本发明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LCD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LCD面板2100、用于向LCD面板2100供应光的背光单元1000和用于保护LCD面板2100的上接收元件2400。在根据本实施例的LCD中,如前述实施例,具有向下突起的框架钩430的框架400和其中形成有下接收元件孔洞130的下接收元件100可以彼此联接。
根据本实施例的上接收元件2400包括平板部分2420、从平板部分2420向下弯曲的侧壁2410以及形成在平板部分2420中的上接收元件孔洞2440。当在LCD的组装过程中将LCD面板2100和背光单元1000彼此联接时,平板部分2420支撑LCD面板2100的上部以保护LCD面板2100的边缘并避免LCD面板2100脱离。平板部分2420通常制造成类似LCD面板2100的四边形板的形状,并且其中心部分类似LCD面板2100以四边形形状开放,以使使用者看到显示在LCD面板2100上的图像。
侧壁2410从平板部分2420的边缘向下突起以包围下接收元件100的侧面,从而允许LCD面板2100牢固地容纳于其中。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LCD中,第一到第四上接收元件孔洞2440a、2440b、2440c和2440d形成在上接收元件2400的平板部分2420中以联接到从下接收元件100向上突起的第一到第四下接收元件钩140a、140b、140c和140d。这里,第一到第四上接收元件孔洞2440a、2440b、2440c和2440d优选形成在对应于要与其联接的第一到第四下接收元件钩140a、140b、140c和140d的位置处。
下接收元件100可以形成为四边形形状,例如直角六面体盒的形状,其具有开放的顶面并具有限定在其中的具有预定深度的容纳空间。下接收元件100可以包括底部120,以及从底部120的各边缘向上延伸的侧面部分110。在本实施例中,如前述实施例,下接收元件孔洞130形成在下接收元件100中以固定到框架钩430。此外,四个下接收元件钩140形成在下接收元件100上以联接到四个上接收元件孔洞2440,并优选形成为从侧面部分110的边缘向上延伸。这时,优选下接收元件钩140分别形成在下接收元件100的两个相对侧面上。然而,下接收元件钩140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形成在,例如,下接收元件100的整个侧面部分110上。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LCD中,下接收元件钩140形成在下接收元件100上以从其向上突起,从而使其中形成有上接收元件孔洞2440的上接收元件2400与下接收元件100可以彼此固定。因此,当上接收元件2400与下接收元件100组装和拆卸时,可以减少工作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提供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LCD,在该背光单元中提供从框架向下突起的框架钩和形成在下接收元件中的孔洞以易于组装和拆卸框架和下接收元件。
另外,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提供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LCD,在该背光单元中提供从框架向下突起的框架钩以最小化下接收元件和框架钩之间的摩擦以及异物的产生。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提供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LCD,在该背光单元中提供从框架向上突起的框架钩和形成在上接收元件中的孔洞以易于组装和拆卸框架和上接收元件。
此外,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提供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LCD,在该背光单元中提供从下接收元件向上突起的下接收元件钩和形成在上接收元件中的孔洞以易于组装和拆卸上接收元件和下接收元件。
同时,尽管通过将前述实施例作为实例来解释LCD,但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应用到所有类型的其中提供有框架和容纳元件的显示装置。
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还应当注意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可以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界限和范围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而进行各种修改。
本申请要求2008年1月2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8-0006267的优先权,其公开的全部内容在此引作参考。

Claims (20)

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光源;
光学元件,用于调节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的行程;
框架,其容纳并固定所述光学元件且包括平面部分、从所述平面部分垂直延伸的侧壁部分和从所述侧壁部分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框架紧固部分;以及
下接收元件,用于容纳并固定所述框架,
其中所述下接收元件包括底部和侧面部分,底部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孔洞以紧固到所述框架紧固部分,侧面部分从所述底部的边缘向上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框架形成为四边形框架的形状,并且所述框架紧固部分形成在靠近所述框架边缘的所述侧壁部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框架紧固部分形成在所述框架的侧壁部分的两个相对侧壁中每个的对应部分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下接收元件还包括从所述侧面部分向上延伸的下接收元件紧固部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至少一对所述框架紧固部分分别从所述框架的两个相对侧壁延伸,并且所述下接收元件包括至少一对所述孔洞,所述孔洞形成在对应所述至少一对框架紧固部分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突起部分从所述至少一对框架紧固部分向内突起以彼此面对,并且所述至少一对框架紧固部分的基体部分之间的内部距离不大于形成在所述下接收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对孔洞之间的内部距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突起部分从所述至少一对框架紧固部分向外突起,并且所述至少一对框架紧固部分的基体部分之间的外部距离不小于形成在所述下接收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对孔洞之间的外部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从所述侧壁部分向上延伸的额外的框架紧固部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框架紧固部分包括钩,并且所述钩包括具有预定长度的基体部分和沿与所述基体部分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突起的突起部分。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框架,其固定所述显示面板并包括平面部分、从所述平面部分垂直延伸的侧壁部分和从所述侧壁部分向下延伸的框架紧固部分;以及
下接收元件,其形成有将被紧固到所述框架紧固部分的孔洞,以容纳并固定所述框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上接收元件,在其要紧固到所述框架的上侧支撑所述显示面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架还包括从其向上突起的框架紧固部分,并且所述上接收元件包括孔洞,该孔洞形成在对应于向上突起的所述框架紧固部分的位置处以紧固到所述框架固定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上接收元件包括平板部分,该平板部分具有开放的中心部分和从所述平板部分的边缘向下弯曲的侧壁,所述孔洞形成在所述平板部分中。
14、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背光单元,其向所述显示面板供应光并包括下接收元件,所述下接收元件具有从其向上延伸的下接收元件紧固部分;以及
上接收元件,其提供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方并具有上接收元件孔洞以紧固到所述下接收元件紧固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下接收元件包括底部和从所述底部的边缘向上弯曲的侧面部分,所述下接收元件紧固部分形成在所述侧面部分的边缘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下接收元件形成为四边形形状,并且所述下接收元件紧固部分形成在靠近所述下接收元件边缘的区域中。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下接收元件紧固部分形成在所述下接收元件的两个相对侧面的每一个上。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单元包括:
光源;
光学元件,用于调节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的行程;
框架,容纳并固定所述光学元件且包括从其向下突起的框架紧固部分;以及
下接收元件,具有形成在对应所述框架紧固部分的位置的孔洞。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平面部分和从所述平面部分垂直延伸的侧壁部分,并且所述框架紧固部分形成在所述侧壁部分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从所述侧壁部分向上延伸的额外的框架紧固部分。
CNA2008101499825A 2008-01-21 2008-10-24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4932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06267A KR101437015B1 (ko) 2008-01-21 2008-01-21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6267/08 2008-01-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3213A true CN101493213A (zh) 2009-07-29

Family

ID=40876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499825A Pending CN101493213A (zh) 2008-01-21 2008-10-24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45128B2 (zh)
KR (1) KR101437015B1 (zh)
CN (1) CN10149321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0541A (zh) * 2014-12-03 2015-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TWI776595B (zh) * 2021-07-14 2022-09-0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框架結構、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TWI816481B (zh) * 2021-07-14 2023-09-2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框架結構、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6203A (zh) * 2010-08-12 2012-03-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20130048915A (ko) * 2011-11-03 2013-05-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1968301B1 (ko) * 2012-03-28 2019-08-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140067626A (ko) * 2012-11-27 2014-06-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14164276A (ja) * 2013-02-27 2014-09-08 Japan Display Inc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2269968B1 (ko) 2014-12-08 2021-06-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655258B2 (en) * 2014-05-30 2017-05-16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CN104235698A (zh) * 2014-09-28 2014-12-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068318A (zh) * 2015-09-18 2015-11-18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446007A (zh) * 2016-01-05 2016-03-30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49324A (ja) * 2000-03-03 2001-09-14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7483092B2 (en) * 2002-07-11 2009-01-27 Diehl Ako Stiftung & Co. Kg Back-l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 particular for use as a display module behind the operating panel of a large domestic appliance
KR100918280B1 (ko) * 2003-02-17 2009-09-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KR20070037862A (ko) * 2005-10-04 2007-04-09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0541A (zh) * 2014-12-03 2015-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WO2016086653A1 (zh) * 2014-12-03 2016-06-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US10067367B2 (en) 2014-12-03 2018-09-0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istal display device
TWI776595B (zh) * 2021-07-14 2022-09-0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框架結構、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TWI816481B (zh) * 2021-07-14 2023-09-2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框架結構、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045128B2 (en) 2011-10-25
KR101437015B1 (ko) 2014-11-03
US20090185097A1 (en) 2009-07-23
KR20090080362A (ko) 2009-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3213A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CN1975536B (zh)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器件
CN102681234B (zh) 液晶显示器
CN100462801C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483535B (zh) 背光单元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CN1920625B (zh)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KR20060000977A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060135207A (ko) 휘도를 개선한 발광다이오드 램프 및 이를 이용하는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KR20090072701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1354496A (zh) 背光组件、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89507A (zh) 背光单元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CN104235683A (zh) 发光二极管组件和包括它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3033966A (zh) 液晶显示装置模组
CN102853329A (zh)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US20120154691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20130044460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ght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979244B1 (ko) 탑샤시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KR20070119453A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US9116277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JP443562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10132754A (ko) 사이드뷰 발광 소자 패키지들을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110070603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2878477A (zh)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WO2007035013A1 (en) Hole structure for fixing a sheet in backlight assembly
KR102192957B1 (ko) 발광소자 어레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MONITO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0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029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