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9483B - 横机及其移圈方法、其三角机构 - Google Patents

横机及其移圈方法、其三角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9483B
CN101469483B CN200810189509XA CN200810189509A CN101469483B CN 101469483 B CN101469483 B CN 101469483B CN 200810189509X A CN200810189509X A CN 200810189509XA CN 200810189509 A CN200810189509 A CN 200810189509A CN 101469483 B CN101469483 B CN 1014694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knitting needle
coil
pinhock
ba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95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9483A (zh
Inventor
中森岁德
古田宪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69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9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9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94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对线圈密度值小的线圈也能可靠移圈的横机及其移圈方法、其三角机构。通过如(b)所示的弯曲路径而不是如(a)所示的直线状路径,使接收侧织针(11)进入齿口(8)时,使移交侧织针(1)向齿口(8)的进入量变化。在弯曲路径(19)的前部(19a),使接收侧的织针(11)的针钩(12)增大向齿口(8)的进入量而开始进入到移动到移交侧织针(1)的肩台(4a)的位置的移圈线圈(6)内。前部(19a)比直线状路径(9)要接近旧线圈(7)侧,以便针钩(12)的前端的底部侧与连于移圈线圈(6)的旧线圈(7)的上端(7a)接触。后部(19b)一边恢复移交侧织针(1)向齿口(8)的进入量一边使接收侧织针(11)进入齿口(8),使针舌(13)的前端接近移圈线圈(6)的上端(6a)。

Description

横机及其移圈方法、其三角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舌针作为织针、还能够在编织针织物的针床之间进行移圈的横机及其移圈方法、其三角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横机中,在相向的针床之间的齿口处,使织针从各针床进退来形成线圈,而且根据需要在针床之间进行使线圈移动的移圈操作,从而编织出针织物。织针利用形成于针杆前端的针钩捕捉被供给到齿口的针织纱而将其拉入针床,形成线圈。当在将线圈卡止在针钩内的状态下使织针进入齿口时,所卡止的线圈从针杆的前端的针钩脱离而向针杆的中间部分移动。在作为基本的线圈形成动作的成圈中,在齿口将针织纱捕捉到针钩上,拉入针床而形成新的线圈,此时,移动到针杆的中间部分的线圈从针钩脱圈而脱离,成为与新线圈相连的旧线圈。在作为代表性的织针的舌针中,具备在通过脱圈形成旧线圈时关闭针钩的针舌。
图1(a)以移交侧织针1为基准局部示出将相向的针床中的一方作为移交侧进行移圈的方法。移交侧织针1在前端具有顶部侧弯曲成钩状并开口的针钩2,由针舌3开闭针钩2。在前端形成有针钩2的针杆4的中间部分,形成了被称为肩台4a的台阶差,在针杆4的一个侧面设有叶片5。叶片5将前端5a与针杆4的侧面之间关闭,中间部分在与针杆4的侧面之间具有间隙。在肩台4a上挂有移圈线圈6的上端6a。移圈线圈6的下端6b挂于针杆4的底面侧,连有旧线圈7的上端7a。移圈线圈6的上端6a与下端6b之间通过叶片5的外侧和针杆4的另一侧面。
通过使移交侧织针1进入至针床间的齿口8,移圈线圈6从针钩2内移动到肩台4a的位置。另外,在横机中,尽管隔着齿口8相向的针床倾斜成当从齿口8离开时下降,但移交侧织针1沿水平进退地表示,使横机中的齿口8的铅直下方8a倾斜地表示。
按照沿着直线状路径9相对接近的方式,使接收侧织针11进入齿口8,使针钩12进入到挂有移圈线圈6的叶片5的间隙内,进行移圈。接收侧织针11的针钩12通常由针舌13关闭。在接收侧织针11进入叶片5的间隙内时,需要利用移圈线圈6的上端6a打开针舌13。因而,在接收侧织针11沿着轨道9进入齿口8时,移交侧织针1停止在移圈线圈6的上端6a通过针钩12的钩状部与针舌13的前端之间的位置上。以实线表示接收侧织针11的针钩12开始进入移圈线圈6内的状态,以虚线表示移圈线圈6的上端6a进入而位于针钩12的钩状部与针舌13的前端之间的状态以及进入中途的状态。
图2(a)示出了驱动图1(a)的移交侧织针1的转移三角20的概略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转移三角20搭载在沿着排列设有移交侧织针1的针床行走的三角座滑架上,包括转换引导三角21和移交接收两用转移三角22。在转换引导三角21和移交接收两用转移三角22之间形成移交侧引导槽23。由于三角座滑架相对于针床往复行走,所以,转移三角20具有关于中心线20a呈线对称的形状。
假想转移三角20相对于设于针床的织针向左方行走的场合。图1(a)所示的移圈的动作部分中的移交侧织针1与在移交侧引导槽23内从位置23a将驱动用的针踵引导至位置23b的区间相对应。在该区间中,移交侧织针1虽然会稍许改变相对于齿口8的进入位置,但大体上是大致水平转移的。因此,在图1(a)中示出的是使移交侧织针1静止,使接收侧织针11相对接近。移交接收两用转移三角22的下侧作为接收侧引导部24起作用,对接收侧织针11向齿口8的进入进行引导。移交侧引导槽23的从位置23a至位置23b的区间与被搭载于在隔着齿口8相向的针床上行走的三角座滑架的转移三角20的接收侧引导部24的织针上升用的倾斜部分相对应,接收侧织针11在齿口8继续进入。
移交侧织针1在移交侧引导槽23中通过隔着中心线20a设于两侧的峰状部分,所以,在峰-谷-峰的双峰状的路径中进行升降而相对于齿口8进退。接收侧织针11在接收侧引导部24中的中心线20a的一方侧、仅在与成为移交侧引导槽23后侧的一个峰部对应的区间受到引导。因此,移交侧织针1在前侧的一个峰部不进行移圈而相对于齿口8进退。通过该进退能够松缓移圈线圈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2-10262号公报
在现有的移圈过程中,当图1(a)的移交侧织针1在图2(a)的移交侧引导槽23的第二峰部上升而来到峰顶的平坦部时,接收侧织针11的针钩12进入到叶片5内。该进入时,位于移交侧织针1的底面侧的旧线圈7的上端7a以及由移交侧织针1的肩台部4a卡止的移圈线圈6的上端6a与接收侧织针11的针钩12接触。接触之后,移交侧织针1不上升,接收侧织针11沿着直线状路径9进一步上升,关闭着的针舌13的前端部与由移交侧织针1的肩台部4a卡止的移圈线圈6的上端6a接触。当接收侧织针11进一部上升时,针舌13被打开,将移圈线圈6的上端6a捕捉到针钩12内。然后,移交侧织针1以及接收侧织针11下降而从齿口后退,完成移圈。
在移圈的动作中,重要的是,将移圈线圈6的上端6a放入到接收侧织针11的针钩12的顶部与关闭针钩12的针舌13的前端之间,以及在该时刻之前,在针钩12的前端与移圈线圈6的上端6a接触之际,上端6a不是转到针钩12的底部侧,而是转到顶部的针舌13侧。也有在针钩12的前端与移圈线圈6的上端6a接触之前,位于移交侧织针1的底面侧的旧线圈7的上端7a的一方先与针钩12的底部接触的情况。在该接触作用下,针钩12被旧线圈7推压而抬起,此时,针钩12的前端与移圈线圈6的上端6a接触的位置成为底部侧,存在上端6a转到针钩12的底部侧的担忧。
关闭着的针舌13的前端部与移圈线圈6的上端6a的接触需要利用移圈线圈6打开针舌13来进行。接收侧织针11与移圈线圈6的位置关系不理想时,针舌13的前端会突刺入移圈线圈6的上端6a,或者移圈线圈6转到针钩12的底部侧,造成移圈不良。这样的移圈不良可能发生在线圈密集等减小线圈密度值而形成的线圈的移圈时。对于按通常的线圈密度值形成的移圈线圈6,反而是由接收侧织针11推压旧线圈7来扩开移圈线圈6,能够进入到移圈线圈6内,所以在移圈性能方面没有问题。
当从线圈密集的线圈向移圈线圈6转移时,由于周长较短,形成移交侧织针1的肩台部4a处的卡止时松缓的富余消失而受拘束(窮屈)的状态。因此,当接收侧织针11的针钩12与旧线圈7的上端7a接触时,接收侧织针11被旧线圈7推压而抬起,向移圈线圈6内的进入也变得拘束。因而,会发生断纱、或移圈线圈6转到针钩12的底侧的问题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便是线圈密度值小的线圈也能够可靠地进行移圈的横机及其移圈方法、其三角机构。
本发明的横机,以隔着齿口而相向的方式具备针床,所述针床将由针舌开闭针杆的前端的针钩的舌针作为织针并列设置,在各针床上具有搭载有选择地引导驱动织针的三角机构并往复行走地驱动的三角座滑架,在由三角机构所进行的引导下,能够使将一方的针床的织针作为移交侧而卡止在针钩内成为移圈对象的移圈线圈从针钩内移动到针杆的肩台的位置,然后移动到从另一方的针床进入齿口的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内,从而进行移圈,其特征在于,
三角机构,在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开始进入移动至移交侧的织针的肩台的位置的移圈线圈内时,与进入后由移圈线圈的上端开始将关闭该针钩的针舌打开的针舌开始打开时相比,使该移交侧的织针更大程度地进入齿口。
另外,本发明的横机的移圈方法,该横机以隔着齿口而相向的方式具备针床,所述针床将由针舌开闭针杆的前端的针钩的舌针作为织针并列设置,将一方的针床的织针作为移交侧而卡止在针钩内成为移圈对象的移圈线圈从针钩内移动到针杆的肩台的位置,然后移动到从另一方的针床进入齿口的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内,其特征在于,
在使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开始进入移动至移交侧的织针的肩台的位置的移圈线圈内时,将移交侧的织针进入齿口的进入量设定得比接收侧的织针进入到移圈线圈内之后、由移圈线圈的上端将关闭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打开的针舌时使移交侧的织针进入齿口的进入量大,从而即使该针钩的前端的底部侧与连于移圈线圈的旧线圈的上端接触而使该针钩抬起,移圈线圈的上端也转到该针钩的顶部侧而非底部侧。
另外,本发明的横机的三角机构,该横机以隔着齿口而相向的方式具备针床,所述针床将由针舌开闭针杆的前端的针钩的舌针作为织针并列设置,在横机中,该三角机构被搭载于沿着各针床往复行走的三角座滑架,有选择地驱动织针,能够根据预先形成的路径有选择地引导织针,使得将一方的针床的织针作为移交侧而卡止在针钩内成为移圈对象的移圈线圈从针钩内移动到针杆的肩台的位置,然后移动到从另一方的针床进入齿口的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内,从而进行移圈,其特征在于,
引导移交侧的织针的路径包括两级的进入引导部,该进入引导部,在使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开始进入移动至移交侧的织针的肩台的位置的移圈线圈内时,将移交侧的织针进入齿口的进入量设定得比接收侧的织针进入到移圈线圈内之后、由移圈线圈的上端将关闭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的针舌打开时使移交侧的织针进入齿口的进入量大,从而即使该针钩的前端的底部侧与连于移圈线圈的旧线圈的上端接触而使该针钩抬起,移圈线圈的上端也转到针钩的顶部侧而非底部侧。
根据本发明,利用搭载在横机三角座滑架上的三角机构,一边改变移交侧的织针向齿口的进入量一边进行移圈。进入量设定成在进入齿口的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开始进入移圈线圈内时要比进入移圈线圈内之后由移圈线圈的上端将关闭针钩的针舌打开时大。由于移圈线圈的上端可靠地从针钩的前端转到针舌侧,所以,即便对于线圈密度值小的线圈的移圈,也能够可靠地使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进入到移交侧的织针的移圈线圈内。而且,在接收侧的织针开始进入到移圈线圈内之后,移交侧的织针向齿口的进入量变得比进入移圈线圈时的进入量小。由于不增大进入量,不会由关闭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的针舌的前端部将移圈线圈的上端割坏,能够可靠地将移圈线圈捕捉到接收侧织针的针钩内来进行稳定的移圈。
另外,根据本发明,使移交侧的织针向齿口的进入量增大,在横机进行移圈时,即使对于线圈密度值小的线圈来讲,也能够使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可靠地进入到移交侧的织针的移圈线圈内。另外,在进入到移圈线圈内之后,利用移圈线圈的上端将关闭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的针舌打开时,由于不增大移交侧的织针向齿口的进入量,所以,能够可靠地将移圈线圈捕捉到接收侧织针的针钩内而进行移圈。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在搭载于横机的三角座滑架的三角机构中设置了包括两级的进入引导部的路径,所以,即使对于线圈密度值小的线圈也能够进行可靠的移圈。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圈方法的部分动作与现有的移圈方法对比表示的图。
图2是将与图1的移圈方法的移交侧织针1的部分动作对应的转移三角20、25的构成简略化进行表示的图。
图3是表示能够进行图1所示的移圈方法的横机30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针本体34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侧视图、仰视图以及剖视图。
图5是表示包括图2(b)的转移三角25的移交侧三角50的概略动作的三角配置图。
图6是表示包括图2(b)的转移三角25的接收侧三角60的概略动作的三角配置图。
图7是分别表示为了图1(b)的移圈动作而将引导移交侧织针1的路径作为挺针片35的上针踵35a以及下针踵35b的轨迹的图。
图8是分别表示为了图1(b)的移圈动作而将引导接收侧织针11的路径作为挺针片35的上针踵35a以及下针踵35b的轨迹的图。
图9是分别在(a)至(d)中表示与图7以及图8的引导对应的移交侧织针1a~1g以及接收侧织针11a~11g的位置变化的图。
图10是分别在(e)至(i)中表示与图7以及图8的引导对应的移交侧织针1h~1n以及接收侧织针11h~11n的位置变化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n移交侧织针
2、12针钩
3、13针舌
4针杆
4a肩台
5叶片
6移圈线圈
6a、7a上端
6b下端
7旧线圈
8齿口
11、11a~11n接收侧织针
19弯曲路径
25转移三角
26转移引导三角
27移交接收两用转移三角
28移交侧引导槽
29突起状路径
30横机
31针床
35挺针片
35a上针踵
35b下针踵
50移交侧三角
60接收侧三角。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及图2在各图的(b)中就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与各图的(a)中说明的现有技术进行对比表示。关于现有技术,已经在背景技术及发明内容部分有所说明,所以对于实施方式中对应的部分标注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
图1(b)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圈方法的局部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卡止在移交侧织针1的肩台4a上的移圈线圈6,在使接收侧织针11的针钩12进入时,以不通过图1(a)所示的直线状路径9而是通过弯曲路径19的方式,使接收侧织针11进入齿口8。弯曲路径19具有分为前部19a和后部19b地弯曲的形状。在前部19a中,使接收侧的织针11的针钩12开始向移动至移交侧织针1的肩台4a的位置的移圈线圈6内进入。前部19a比图1(a)的直线状路径9更接近旧线圈7侧,使得针钩12的前端的底部侧接触到与移圈线圈6相连的旧线圈7的上端7a。因此,移交侧织针1向齿口8的进入量变得比图1(a)大。后部19b以移交侧织针1向齿口8的进入量为与图1(a)相同程度的方式,一边从齿口8后退一边使接收侧织针11进入齿口8,与直线状路径9大致相同地使针舌13的前端接近移圈线圈6的上端6a。由于经过前部19a,所以即使是移圈线圈6的线圈密度值小、周长短,也能够可靠地使针钩12进入。
图2(b)简略化示出与图1(b)的实现弯曲路径19的移交侧织针1的部分动作相对应的转移三角25的构成。在图2(c)中,对比图2(a)表示图2(b)的特征部分。
转移三角25搭载在沿着并列设置有移交侧织针1的针床行走的三角座滑架上,包括转换引导三角26和移交接收两用转移三角27。在转换引导三角26和移交接收两用转移三角27之间,形成移交侧引导槽28。由于三角座滑架相对于针床往复行走,所以转移三角25具有关于中心线25a呈线对称的形状。
图2(c)所示出的是,在形成移交侧引导槽28的转换引导三角26和移交接收两用转移三角27之间,形成有按两级改变移交侧织针1向齿口8的进入量的突起状路径29。突起状路径29形成在转换引导三角26的下缘的凹部26a和移交接收两用转移三角27的上缘的凸部27a之间。转换引导三角26的下缘具有相对于由双点划线示出的图2(a)的转换引导凸轮21的平坦的下缘向上侧鼓出d的形状。移交接收两用转移三角27的上缘的凸部27a相对于由双点划线示出的图2(a)的移交接收两用转换凸轮27的上缘的平坦部向上侧鼓出与d相同程度量。例如,对于每24.5mm配置12根织针的12机号用的转移三角25,作为与转换引导三角26的下缘的间隔的移交侧引导槽28的宽度大约为3mm左右,鼓出量d大约为0.3mm。
对于移交侧织针1,当针踵沿着突起状路径29的进入侧倾斜29a上升时,使针钩2在齿口8进入,相对于在图1(b)中由实线示出的接受侧织针11,在使旧线圈7的上缘7a与针钩12的上端的背面侧接触的位置上待机。当针踵沿着突起状路径29的后退侧倾斜29b下降时,能够使由移交侧织针1的肩台4a卡止的移圈线圈6的上端6a接近向齿口8继续进入的接受侧织针11的针舌13的前端。
图3作为从侧方观看的剖面表示了能够进行图1所示的移圈的横机30的概略构成。移交侧织针1以及接收侧织针11分别设置在隔着齿口8相向的一对针床31上。在各针床31上并列设置针板32。织针按照能够滑动位移而相对齿口8进退的方式收纳在针板32间的针槽33中。在各针床31上设有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往复行走的三角座滑架。在此省略了三角座滑架的图示。作为构成移交侧织针1、接收侧织针11的各织针,在齿口8侧的前端的针本体34上组合了挺针片35、选针底脚片36以及选针片37。在齿口8处,在针本体34进退的同时还设置有可动沉降片38等沉降片。
为了使针本体34在齿口8进退,在挺针片35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前针踵35a以及后针踵35b这两个针踵。在挺针片35中,从齿口8离开的尾端侧构成弹簧部35c。在图2所示的移交侧引导槽23、28以及接收侧引导部24内,前针踵35a受到引导。当推压选针底脚片36的推压针踵36a时,后针踵35b沉入到针槽33内。当推压针踵36a不受推压时,后针踵35b在弹簧部35c的作用下从针槽33突出。从针槽33突出的针踵受到搭载于三角座滑架的三角机构或压针片的作用。为了使各织针作为移交侧织针1或接收侧织针11进行动作,需要通过选针片37进行选针。
图4示出了图3的针本体34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图4(a)从侧方表示针本体34的前端侧,图4(b)从底部侧表示图4(a)。图4(c)表示从图4(a)的剖切线C-C观看的剖面,图4(d)放大表示从图4(a)的剖切线D-D观看的剖面。针本体34的前端的针钩2、12在顶部侧且在折回成钩状的前端与针杆4之间打开。该打开的部分由针舌3、13进行开闭。在针杆4的肩台4a的侧面的一方设有叶片5。在叶片5与针杆4的侧面之间设有间隙,叶片5的前端5a被针杆4的侧面弹性推压,将间隙关闭。在面临间隙的针杆4的底部侧设置倾斜面4b。如图4(d)所示那样,在针钩2、12的前端,在侧面上设有切口部4c。切口部4c设置成,当为接收侧织针11时能够顺畅地进入到移交侧织针1的叶片5与针杆4的倾斜面4b之间。
图5表示包括图2(b)的转移三角25的移交侧三角50的概略作用。作为搭载于三角座滑架的三角***,转移三角25的转换引导三角26接近图3的齿口8配置。在比移交接收两用转移三角27还要远离齿口8的一侧,配置有导针三角51、中心三角52、起针三角53、接收侧转移三角54以及成圈三角55。导针三角51以及中心三角52是能够出没的可动三角,与移交接收两用转移三角27联动。在图5中,导针三角51以及中心三角52沉入三角板,移交接收两用转移三角27突出,使移圈动作成为可能。若使导针三角51以及中心三角52突出,使移交接收两用转移三角27沉入三角板的话,则形成编织用引导槽59,能够在织针上进行编结、集圈、浮线等编织动作。
针织起绒三角53具有向侧方倾斜的引导部,可使挺针片35的下针踵35b上升,在向齿口8侧进入的方向上驱动针本体34。在针织起绒三角53的内部设有接收侧转移三角54。在面临针织起绒三角53的侧方的倾斜的引导部的位置上,设置成圈三角55,能够使挺针片35的下针踵35b下降,使针本体34从齿口8后退。
在比针织起绒三角53还要远离齿口8的一侧,设置有对选针底脚片36的推压针踵36a作用的H压针片56以及B压针片57。假想为三角座滑架向图的左方行走的场合,H压针片56分为先行压针片56a、中间压针片56b、后行压针片56c这三个部分,能够分别独立地摆动位移。在图中,所示出的是,通过摆动位移,先行压针片56a、中间压针片56b以及后行压针片56c全部都从由虚线表示的位置退避到由实线表示的位置的状态。B压针片57是固定的。
设有B压针片57的位置构成选针底脚片36的推压针踵36a的选择路径之一,被称为B位置。H压针片56的由虚线所示的位置构成相对于推压针踵36a被称为H位置的路径的位置。推压针踵36a作为A位置也能够选择未设置压针片的路径的位置。针对相对于推压针踵36a的三个位置的选择,通过省略了图示的选针机构来进行。在图示那样的移交侧三角50中,通过A位置或者H位置的选针,能够进行如图1(b)所示那样的作为移交侧织针1的动作。
首先,挺针片35的下针踵35b沿着针织起绒三角53的左侧方的倾斜的引导部上升。进而,上针踵35a沿着移交接收两用转移三角27的左侧方的倾斜的引导部上升,进入到与转换引导三角26之间的移交侧引导槽28内。在移交侧引导槽28的第一峰部,与现有技术同样进行图1(b)所示的移圈线圈6的松缓。作为移交侧织针1的动作,以在多处表示上针踵35a的位置的移交侧引导槽28的第二峰部为中心而得以进行。
图6表示图2(b)的包括转移三角25的接收侧三角60的概略作用。接收侧三角60也使用与图5所示的移交侧三角50相同的三角,但隔着图3所示的齿口8而相向,所以上下翻转进行表示。用于作为接收侧织针11进行动作的选针选择H位置。H压针片56仅使中间压针片56b退避,使先行压针片56a以及后行压针片56c对推压针踵36a作用。通过使先行压针片56a作用,挺针片35的下针踵35b超越左方的针织起绒三角53,进入到接收用转移三角54,受到引导而与移交侧引导槽28的第二峰部对应地上升。当接受侧织针11进入齿口8时,挺针片35的上针踵35a受到设置在移交接收两用转移三角27上的接收侧引导部24的引导而从齿口8后退。
图7以及图8分别将为了进行图1(b)的移圈动作而引导移交侧织针1以及接收侧织针11的路径作为挺针片35的上针踵35a以及下针踵35b的轨迹来表示。在图7中,将上针踵35a接受移交侧引导槽28内的引导时的轨迹作为引导位置28a~28n的变化进行表示,将随附的下针踵35b的轨迹作为引导位置58a~58n的变化进行表示。另外,在图8中,分别将上针踵35a、下针踵35b的轨迹作为引导位置24a~24n、55a~55n的变化进行表示。
图9以及图10分别分为(a)~(i)表示与图7以及图8的引导位置28a~28n、55a~55n以及引导位置24a~24n、58a~58n对应的移交侧织针1a~1n以及接收侧织针11a~11n的位置变化。图1(b)的实线与图9(c)所示的移交侧织针1d以及接收侧织针11d对应。图1(b)的虚线分别与图9(c)所示的移交侧织针1f以及接收侧织针11f和图9(d)所示的移交侧织针1g以及接收侧织针11g对应。与图1相同地固定示出了移交侧织针11a~11n,但实际上移交侧织针11a~11n也进行进退。
在图9(a)中,移交侧织针1a、1b沿着移交侧引导槽28的第一峰部的最后的部分在齿口后退,接收侧织针11a、11b开始向齿口进入。接收侧织针11a、11b的针钩12的前端受到移交侧织针1a、1b的针杆4的倾斜面4b的引导,被导入到叶片5与针杆4的侧面之间的间隙。在图9(b)中,接收侧织针11c的针钩12的前端进入到移交侧织针1c的针杆4的侧面与叶片5的间隙中。
如图9(c)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图2(c)所示的凸起状路径29的鼓出量使移交侧织针1d、1e、1f进入齿口,所以,移交侧织针11d、11e、11f的针钩12的前端的底部侧与旧线圈7的上端7a接触,稍微向左推压上端7a。由于与上端7a接触,即便接收侧织针11的针钩12稍有立起,移圈线圈6的上端6a也不回转到针钩12的底部侧。由此,即使在移圈线圈6的线圈密度值小的场合,也能使针钩12可靠地进入到移圈线圈6内。如图9(d)所示那样,在接收侧织针11g的针舌13的前端与移圈线圈6的上端6a接触之前,移交侧织针1g使通过突起状路径29在齿口的进入消除。由此,在与图1(a)所示那样的现有技术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将移圈线圈6捕捉到针钩12内。
图10(e)示出了使接收侧织针11h、11i进入、由移圈线圈6的上端6a打开针舌13、将移圈线圈6捕捉到针钩12内的动作。图10(f)示出了移交侧织针1j以及接收侧织针11j都从齿口开始后退的动作。移圈线圈6从肩台4a的位置离开。图10(g)示出了接收侧织针11k、11l的针钩12打开移交侧织针1k、1j的叶片5的前端5a而脱离的动作。图10(h)示出了接收侧织针11m从移交侧织针1m的叶片5的前端5a脱离、移圈线圈6也从叶片5离开的动作。图10(i)示出了由接收侧织针11n使移圈线圈6接近移交侧织针1n的针舌3的前端的动作。进而使移交侧织针1和接收侧织针11从齿口后退时,移圈线圈6由针舌3关闭针钩2,使移交侧织针1脱圈,形成仅卡止在接收侧织针11的针钩12内的状态,完成移圈动作。
以上那样的移圈动作不仅是搭载于三角座滑架的三角机构所进行的引导,而且还能对应驱动织针的方式而得以实现。例如,即使在将致动器装备在各织针上而单独进行驱动的场合,也能够以同样的动作进行可靠的移圈。

Claims (3)

1.一种横机,以隔着齿口而相向的方式具备针床,所述针床将由针舌开闭针杆的前端的针钩的舌针作为织针并列设置,在各针床上具有搭载有选择地引导驱动织针的三角机构并往复行走地驱动的三角座滑架,在由三角机构所进行的引导下,能够使将一方的针床的织针作为移交侧而卡止在针钩内成为移圈对象的移圈线圈从针钩内移动到针杆的肩台的位置,然后移动到从另一方的针床进入齿口的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内,从而进行移圈,其特征在于,
三角机构,在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开始进入移动至该移交侧的织针的肩台的位置的移圈线圈内时,与进入后由移圈线圈的上端将关闭该针钩的针舌打开时相比,使该移交侧的织针更大程度地进入齿口。
2.一种横机的移圈方法,该横机以隔着齿口而相向的方式具备针床,所述针床将由针舌开闭针杆的前端的针钩的舌针作为织针并列设置,将一方的针床的织针作为移交侧而卡止在针钩内成为移圈对象的移圈线圈从针钩内移动到针杆的肩台的位置,然后移动到从另一方的针床进入齿口的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内,其特征在于,
在使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开始进入移动至移交侧的织针的肩台的位置的移圈线圈内时,将移交侧的织针进入齿口的进入量设定得比接收侧的织针进入到移圈线圈内之后、由移圈线圈的上端将关闭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的针舌打开时使移交侧的织针进入齿口的进入量大,从而即使该针钩的前端的底部侧与连于移圈线圈的旧线圈的上端接触而使该针钩抬起,移圈线圈的上端也转到该针钩的顶部侧而非底部侧。
3.一种横机的三角机构,该横机以隔着齿口而相向的方式具备针床,所述针床将由针舌开闭针杆的前端的针钩的舌针作为织针并列设置,在横机中,该三角机构被搭载于沿着各针床往复行走的三角座滑架上,有选择地驱动织针,能够根据预先形成的路径有选择地引导织针,使得将一方的针床的织针作为移交侧而卡止在针钩内成为移圈对象的移圈线圈从针钩内移动到针杆的肩台的位置,然后移动到从另一方的针床进入齿口的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内,从而进行移圈,其特征在于,
引导移交侧的织针的路径包括两级的进入引导部,该进入引导部,在使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开始进入移动至移交侧的织针的肩台的位置的移圈线圈内时,将移交侧的织针进入齿口的进入量设定得比接收侧的织针进入到移圈线圈内之后、由移圈线圈的上端将关闭接收侧的织针的针钩的针舌打开时使移交侧的织针进入齿口的进入量大,从而即使该针钩的前端的底部侧与连于移圈线圈的旧线圈的上端接触而使该针钩抬起,移圈线圈的上端也转到该针钩的顶部侧而非底部侧。
CN200810189509XA 2007-12-29 2008-12-29 横机及其移圈方法、其三角机构 Active CN1014694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41537A JP5010460B2 (ja) 2007-12-29 2007-12-29 横編機およびその目移し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カム機構
JP2007-341537 2007-12-29
JP2007341537 2007-12-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9483A CN101469483A (zh) 2009-07-01
CN101469483B true CN101469483B (zh) 2011-10-05

Family

ID=40827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9509XA Active CN101469483B (zh) 2007-12-29 2008-12-29 横机及其移圈方法、其三角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010460B2 (zh)
CN (1) CN1014694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1735A (zh) * 2010-12-29 2011-04-20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机的翻针三角
CN102021734B (zh) * 2010-12-29 2012-08-01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三角机构
CN107119383B (zh) * 2017-04-21 2019-03-29 东华大学 一种具有方向选择功能的电脑横机度目机构
JP7402602B2 (ja) 2018-06-29 2023-12-21 大和ハウス工業株式会社 型枠ユニット
CN110353344B (zh) * 2019-05-29 2021-07-02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成型的针织鞋生产工艺以及一种针织鞋
US11982028B1 (en) 2023-07-05 2024-05-14 Changshu Huakun Knitting Co., Ltd. Cam and cam structure of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55402A3 (en) * 1998-05-07 2000-07-12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imited A flat bed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a transfer mechanism and a transferring method thereby
JP2007277738A (ja) * 2006-04-03 2007-10-25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デザイ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55402A3 (en) * 1998-05-07 2000-07-12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imited A flat bed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a transfer mechanism and a transferring method thereby
JP2007277738A (ja) * 2006-04-03 2007-10-25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デザイ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10460B2 (ja) 2012-08-29
JP2009161874A (ja) 2009-07-23
CN101469483A (zh) 200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68222B1 (en) Sinker device of flat knitting machine
CN101469483B (zh) 横机及其移圈方法、其三角机构
KR100554230B1 (ko) 횡편기
CN101029429B (zh) 横机的编织用三角装置
US5367892A (en) Stitch increasing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s
CN105088499B (zh) 加针方法
CN100572635C (zh) 针织物编织用三角装置
EP0567282B1 (en) Flat knitting machine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rocking sinkers of the flat knitting machine
CN202830381U (zh) 具备了线圈压板的横编机
CN101448987B (zh) 嵌花花纹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横机
CN100503926C (zh) 横编机的可动沉降片装置
JPH0137498B2 (zh)
JP4015973B2 (ja) 編糸保持切断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0366807C (zh) 具有可动沉降装置的横机
EP1279758B1 (en) Weft knitting machine with transferring mechanism and transferring method
CN102264965B (zh) 横编机及其移圈方法
JPS6120670B1 (zh)
EP2570535B1 (en)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compound needle, and slider control method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CN209816409U (zh) 一种针织横机的沉降片装置
EP3983587B1 (en)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and a method for moving the needles of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KR101356443B1 (ko) 트랜스퍼 리시빙 니들용 캠 장치
JP6177263B2 (ja) 可動シンカーを備える横編機
US3315495A (en) Arrangement for transferring yarn loops between needles of a knitting machine
EP0597812A1 (en) Improved automatic flat knitting machine
KR102454066B1 (ko) 횡편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