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4732A - 一种c9+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及轻质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c9+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及轻质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4732A
CN101444732A CNA2007101782311A CN200710178231A CN101444732A CN 101444732 A CN101444732 A CN 101444732A CN A2007101782311 A CNA2007101782311 A CN A2007101782311A CN 200710178231 A CN200710178231 A CN 200710178231A CN 101444732 A CN101444732 A CN 101444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quality
carrier
aromatic hydrocarbons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782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4732B (zh
Inventor
蔡迎春
马爱增
潘锦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Priority to CN2007101782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44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44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4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4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4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种C9 +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包括耐高温无机氧化物载体和以干基载体为基准计算的含量如下的组分:加氢金属0.01~10.0质量%,IVA族金属0.01~1.0质量%,卤素0.1~5.0质量%,所述的加氢金属选自铁、钴、铬、镍或铱。该催化剂用于C9 +重质芳烃的轻质化,轻质化转化率高、芳烃产率高,催化剂积炭少,并能有效降低重质芳烃的终沸点和胶质含量。

Description

一种C9+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及轻质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C9 +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轻质化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含双金属的重质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催化剂进行重质芳烃轻质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重质芳烃一般是指催化重整、歧化和异构化反应生成油及乙烯裂解加氢汽油中所含的C9~C16的单或双环烷基芳烃。长期以来,重质芳烃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除少量用作溶剂和提取C9、C10单体芳烃外,一般都直接掺入汽油池作为燃料。但是无论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看,将重质芳烃直接作为燃料都是不可取的。一方面,重质芳烃可以转化为苯、甲苯和二甲苯(BTX)等轻质芳烃;另一方面,从环保角度来看,近年来已经有报道认为通过降低汽油的干点可以减轻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并且认为汽油的90%馏出点(T90)应该低于或介于132℃~177℃。因此,将重质芳烃进一步转化为轻质芳烃,无论从经济还是环保方面都是有利的。
目前重质芳烃轻质化的主要方法是热解法和催化脱烷基法,现有技术的主要不足在于反应温度和压力高,空速低,使技术的工业应用受到限制。
重质芳烃催化脱烷基进行轻质化的主要反应为加氢脱烷基反应,一般而言,芳烃侧链越长,越容易在加氢脱烷基反应中脱去侧链。因而重质芳烃中所含的甲基乙基苯、二乙苯或二甲基乙基苯,正丙苯,异丙苯,甲基丙基苯等较为容易发生反应,生成苯、甲苯、二甲苯等。
USP4,341,622公开了一种利用重质重整油生产BTX的方法。该法采用约束指数为1~12、氧化硅/氧化铝摩尔比(硅铝比)为12以上、低酸活性的沸石为催化剂,使重质重整油在427~540℃的条件下反应,再将生成物蒸馏分离得到苯、甲苯和二甲苯。所述的催化剂中含有具有加氢脱烷基活性的VIII族贵金属,优选铂,所用沸石的硅铝比优选大于200,更优选大于500,优选的沸石为ZSM-5。选择高硅铝比沸石的目的是降低沸石的酸性,以使二甲苯在反应过程中不被转化为其它物质。
USP5,001,296公开了一种芳烃催化加氢脱烷基的方法。该法使用的催化剂包含选自贵金属、镍或它们的混合物的金属组分和MCM-22沸石。该催化剂可将C6-C12单环芳烃大于50mol%的原料进行脱烷基转化成轻质组分。所述的MCM-22沸石具有热稳定性好和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其制备的组成为65wt%的MCM-22沸石、35wt%的Al2O3和0.66wt%铂的催化剂,可在200psig、液时空速2.5、氢循环速率2000标准尺3/石油桶,温度为315~482℃的反应条件下,将C9 +芳烃含量为96.8mol%的原料转化为BTX。其反应活性以C9 +转化率计算为21.0~82.0mol%,BTX选择性达到63.8~79.8mol%。
USP5,990,031公开了一种增强沸石脱烷基活性的方法。该法先将沸石,优选丝光沸石进行两次铵交换处理,然后用含氟盐的溶液处理沸石,进行离子交换引入氟,再与粘结剂混合成型后焙烧得到改性的沸石,再在成型后的改性沸石中引入镍制得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烷基转移过程尾油及重质重整油具有较高的脱烷基活性,同时显示对苯和单烷基芳烃的良好选择性。
CN1048425C公开了一种重质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及轻质化方法。该催化剂以30~70重%的ZSM-5沸石和30~70重%的γ-或η-Al2O3为载体,负载0.1~0.5重%的铼、0.1~0.5重%的锡和0.05~0.3重%的铂或0.2~0.8重%的钯组成。在350~450℃、0.5~3.5MPa、重量空速1~5时-1、氢/烃体积比为500~1200的条件下,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活性稳定性及较低的氢耗量。
CN1082539C公开了一种重质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及轻质化产物的分离方法。所述催化剂由0.05~0.3重%的铂或钯、20~59重%的具有MOR结构的沸石、20~50重%的ZSM-5沸石和20~40重%的氧化铝组成。将含C9 +的重质芳烃的原料在350~450℃、0.5~3.5MPa条件下与上述催化剂接触,所得轻质化产物经过分馏可得到BTX及均三甲苯、偏三甲苯、均四甲苯等有机原料。
CN1472181A公开了一种重质芳烃轻质化催化剂,该催化剂包括0.01~2.0重%的铂或钯和复合载体,所述的复合载体含30~70重%的ZSM-5沸石、5~20重%的丝光沸石和10~65重%的氧化铝。CN1472182A公开了一种类似的催化剂,只是复合载体中含30~70重%的ZSM-5沸石、5~30重%的β沸石和10~65重%的氧化铝。上述含复合载体的催化剂与仅含ZSM-5沸石和氧化铝的载体制得的催化剂相比,用于重芳烃轻质化反应,不仅能提高C9 +芳烃的转化率,同时还能提高苯和二甲苯的产率,并具有较强的抗积炭能力。
CN200580009162公开了一种多环芳烃催化转化为二甲苯的方法,该法所用的催化剂载体选自丝光沸石、针沸石、β沸石、ZSM-11、ZSM-12、ZSM-22、ZSM-23、MFI和拓扑沸石、NES拓扑沸石、EU-1、MAPO-36、MAPSO-31、SAPO-11、SAPO-41和氧化硅-氧化铝及它们的混合物,金属组分选自铂、钯、镍、锡、铅、铱、锗、铼或者它们的组合。该催化剂可用于处理含高沸点物质的原料流,在生成二甲苯的同时还可一定程度降低原料流的99.5wt%的终沸点(ASTM D2887模拟蒸馏气相色谱法测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9 +芳烃轻质化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轻质芳烃产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使用上述催化剂对C9 +芳烃进行轻质化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C9 +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包括耐高温无机氧化物载体和以干基载体为基准计算的含量如下的组分:
加氢金属           0.01~10.0质量%
IVA族金属          0.01~1.0质量%
卤素               0.1~5.0质量%
所述的加氢金属选自铁、钴、铬、镍或铱。
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载体中不含分子筛,并使用加氢金属组分和改性的第二金属组分,使得催化剂C9 +芳烃转化活性高,加氢开环副反应少,芳环损失小,BTX产物中二甲苯含量高,催化剂积碳速率低。本发明催化剂在将C9 +芳烃转化为BTX的同时,还能大幅降低原料中的胶质含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料的终沸点(由ASTM D2887模拟蒸馏气相色谱法测定的99.5wt%的终沸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催化剂中使用耐高温无机氧化物为载体,以加氢金属和IVA族金属为活性金属组分。与含分子筛的催化剂和只使用一种加氢活性组分的耐高温无机氧化物为载体的催化剂比较,本发明催化剂在重质芳烃轻质化反应中,具有较高的C9 +重芳烃转化率及苯、甲苯和二甲苯收率,芳烃加氢开环副反应少,芳烃选择性高,并且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上的积炭速率较低。
本发明催化剂优选的各组分含量如下:
加氢金属         0.1~5.0质量%
IVA族金属        0.05~0.5质量%
卤素             0.1~3.0质量%
所述催化剂中加氢金属组元含量更优选0.1~2.5质量%,IVA族金属含量更优选0.1~0.3质量%,卤素含量更优选0.1~2.0质量%。所述的加氢金属优选铱、铬或镍,IVA族金属优选锡或铅,卤素优选氯。
本发明所述的耐高温无机氧化物载体应该具有均匀的组成并在烃转化过程的使用条件下具有相当的耐熔性。“均匀的组成”指耐高温无机氧化物是不分层的、其组成的固有组分没有浓度梯度且在组成上完全均匀一致。因此,若载体是由两种或多种难熔材料的混合物,则这些材料的相对含量将是一个恒定值并均匀分布于整个载体。耐高温无机氧化物选自氧化铝、二氧化钛、二氧化锆,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钍、氧化硼、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铝-氧化硼或氧化硅-氧化锆,优选氧化铝。所述氧化铝的晶相可为γ、η或θ,优选γ相
所述的载体可为任何所需的形状,如球形、片状、锭状、条形、粉末、颗粒状等,优选球形或条形。
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可用浸渍法制备,浸渍的方法可采用分步浸渍或共浸渍,优选分步浸渍法。
所述的分浸渍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包括用含IVA族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为浸渍液浸渍成型后的耐高温无机氧化物,经干燥、焙烧后再用加氢金属化合物溶液浸渍,干燥后进行水氯活化处理。浸渍时的液/固体积比优选1.0~3.0:1,浸渍温度优选20~40℃。浸渍后过滤或旋转蒸干,所得固体于100~200℃干燥后于400~600℃,在气/剂体积比为500~2000:1的条件下通空气处理1~20小时,优选2~8小时,所得固体再浸渍加氢金属组元,将固体于100~200℃干燥后进行水氯活化处理。
所述共浸渍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包括用含IVA族金属化合物和加氢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为浸渍液浸渍成型后的耐高温无机氧化物,干燥后进行水氯活化处理。浸渍时的液/固体积比优选1.0~3.0:1,浸渍温度优选20~40℃。浸渍后过滤,将固体于100~200℃干燥后进行水氯活化处理。
所述的用于配制浸渍液的含加氢金属的化合物优选加氢金属的氯化物、氧化物、氧氯化物、所述金属的含氯酸、硝酸盐、硫酸盐或磷酸盐。优选氯化物、硝酸盐及含有所述金属和氯的酸。优选铱、铬或镍的氯化物、硝酸盐或其含氯酸,如氯铱酸。
所述的含IVA族金属的化合物可以为所述金属的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氧卤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或磷酸盐。优选锗、锡或铅的卤化物、硝酸盐、硫酸盐或磷酸盐。
所述浸渍过程中,为使金属活性组分在载体中均匀分散,优选在浸渍液中加入卤化物。卤化物优选盐酸,以使其中的Cl-与加氢金属离子产生竞争吸附。
本发明催化剂中的卤素可以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引入,也可以在催化剂使用过程中引入,如通过向反应原料中引入卤素化合物的方式引入催化剂。优选的方式是以盐酸或其它无机或有机卤化物的形式在浸渍时与金属组元一同引入。
所述耐高温无机氧化物的成型可采用常规的挤条成型或滴球成型法。
挤条成型的方法是将粉状的耐高温无机氧化物或其前身物加适量水和胶溶剂混捏,所述的胶溶剂一般为酸。将混捏均匀后所得物挤条、干燥、焙烧即得成型的载体。
滴球成型的方法为:将粉状的耐高温无机氧化物或其前身物加入适量水,使液/固质量比为1.0~3.0。搅拌使其浆化,然后加酸进行酸化,加酸的同时加入占耐高温无机氧化物或其前身物20~40质量%的尿素和适量的盐酸,搅拌1小时。所述盐酸的加量为耐高温无机氧化物的0.5~9.5质量%。然后可选择性地加入占耐高温无机氧化物或其前身物10~40质量%的煤油继续搅拌0.5~5.0小时。将浆液滴入油氨柱制成小球,湿球在60~80℃干燥,时间优选2~12小时,再在120~130℃干燥,时间优选4~24小时。将干燥后载体在干空气中于450~750℃焙烧,焙烧时间优选4~10小时,焙烧时的气/剂体积比优选700~1000:1。
上述成型方法中所述的胶溶剂或用于酸化浆液的酸优选硝酸、盐酸、乙酸或柠檬酸。胶溶剂的用量优选为耐高温无机氧化物或其前身物的0.5~6.0质量%,酸化浆液的酸用量以每100克酸化原料计为4~10毫升的酸溶液。所述胶溶剂或酸化浆液所用酸的浓度优选1.0~6.0体积%。
所述的水氯活化处理是将干燥后的催化剂在高温下用含HCl的水蒸汽进行处理的过程。本发明方法中所述的水氯活化温度优选450~700℃,活化时通入的H2O与HCl的摩尔比优选3~100:1,更优选5~40:1,水氯活化时间优选2~200小时,更优选4~150小时。
将水氯处理后的催化剂用还原性气体进行还原即得到还原型催化剂。所述的还原性气体选自氢气或一氧化碳,优选氢气。适宜的还原温度为250~600℃,还原时H2/催化剂体积比为150~2500:1,还原时间优选2~24小时。
使用本发明催化剂将C9 +芳烃转化为轻质芳烃的方法,包括将C9 +芳烃与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在氢气存在下,在380~600℃、优选380~550℃,0.1~5.0MPa、优选0.5~2.5MPa的条件下接触反应。
所述的C9 +芳烃与催化剂接触的液体体积空速为1~100小时-1、优选1~15小时-1,氢/烃摩尔比为0.1~20.0:1、优选0.1~15:1。
本发明所述的C9 +重质芳轻可以是石脑油催化重整液体产物经分离后所得,也可以是乙烯裂解工艺产生的重芳烃,还可以是其它工艺产生的重芳烃,其中C9+芳烃含量不低于70质量%,优选不低于85质量%。具体地,本发明所述的C9+芳轻中含0.1~5.0质量%的C8芳烃,2.0~88质量%的C9芳烃,10~75质量%的C10芳烃,1.0~30质量%的C11 +芳烃,其中胶质含量不低于20mg/100ml。由ASTM D2887模拟蒸馏气相色谱法测定的馏出量为99.5质量%的沸点,即终沸点不小于280℃,优选不小于320℃。
下面通过实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实例1
制备本发明所述的Ir-Sn双金属催化剂。
(1)制备γ-氧化铝载体。
取135克氢氧化铝粉(condea公司产,牌号SB)加入200克的去离子水,搅拌使其浆化。按每100克SB粉7.5毫升的量加入体积比为1:1的硝酸,同时加入30克尿素和10.0克浓度为36.5质量%的盐酸溶液,搅拌1小时,再加入30克煤油搅拌1小时,在油氨柱内滴球成型。湿球在浓度为6.0质量%的氨水中固化1小时,然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60℃干燥6小时,120℃干燥10小时,然后在干空气中以700/1的气/固体积比于600℃焙烧4小时,得到γ-氧化铝载体。
(2)制备催化剂
取上述γ-氧化铝载体100克,用SnCl2和盐酸配制的混合溶液浸渍,浸渍液中含Sn 0.2质量%、HCl 8.0质量%(均以干基γ-氧化铝为基准计算,下同),加入去离子水,使液/固体积比为1.4。25℃浸渍24小时后过滤,120℃干燥12小时,500℃在气/剂体积比为1000:1的条件下通空气处理4小时,制得含Sn的氧化铝。
将上述含Sn的氧化铝用氯铱酸和盐酸配制的混合溶液为浸渍液浸渍,浸渍液中含Ir 2.4质量%、HCl 1.0质量%,加入去离子水,使液/固体积比为1.6。25℃浸渍24小时后过滤,120℃干燥12小时,再于550℃、H2O/HCl摩尔比为20的条件下水氯活化6小时,350℃、H2/催化剂体积比为250:1的条件下用氢气还原4小时,得到催化剂A,其以干基γ-氧化铝载体为基准计算的各组分含量见表1。
实例2
按实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浸渍γ-氧化铝载体所用的浸渍液中含Sn 0.1质量%,制得的催化剂B的活性组分含量见表1。
实例3
按实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浸渍含Sn的氧化铝所用的浸渍液中含Ir 1.8质量%,制得的催化剂C的活性组分含量见表1。
实例4
按实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浸渍含Sn的氧化铝所用的浸渍液中含Ir 1.2质量%,制得的催化剂D的活性组分含量见表1。
实例5
按实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浸渍含Sn的氧化铝所用的浸渍液中含Ir 0.6质量%,制得的催化剂E的活性组分含量见表1。
实例6
按实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浸渍γ-氧化铝载体所用的浸渍液中含Sn 0.1质量%,浸渍含Sn的氧化铝所用的浸渍液中含Ir 1.8质量%,制得的催化剂F的活性组分含量见表1。
实例7
按实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浸渍γ-氧化铝载体所用的浸渍液中含Sn 0.1质量%,浸渍含Sn的氧化铝所用的浸渍液中含Ir 1.2质量%,制得的催化剂G的活性组分含量见表1。
实例8
按实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浸渍γ-氧化铝载体所用的浸渍液中含Sn 0.1质量%,浸渍含Sn的氧化铝所用的浸渍液中含Ir 0.6质量%,制得的催化剂H的活性组分含量见表1。
实例9
制备本发明所述的Ir-Ge双金属催化剂。
取100克按实例1(1)步方法制备的γ-氧化铝载体,用GeO2和氯铱酸及盐酸配制的混合液浸渍,浸渍液中含Ge 0.1质量%、含Ir 1.8质量%、HCl 2.0质量%,加入去离子水,使液/固体积比为1.4。25℃浸渍24小时后过滤,120℃干燥12小时,再于550℃、H2O/HCl摩尔比为20的条件下水氯活化6小时,350℃、H2/催化剂体积比250:1的条件下用氢气还原4小时,得到催化剂I,其以干基γ-氧化铝载体为基准计算的各组分含量见表1。
实例10
按实例9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浸渍液中含Ge 0.05质量%,制得的催化剂J的活性组分含量见表1。
实例11
按实例9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浸渍液中含Ir 1.2质量%,制得的催化剂K的活性组分含量见表1。
实例12
按实例9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浸渍液中含Ir 1.2质量%、Ge 0.05质量%,制得的催化剂L的活性组分含量见表1。
实例13
制备本发明所述的Ir-Pb双金属催化剂。
取100克按实例1(1)步方法制备的γ-氧化铝载体,用Pb(NO3)2、氯铱酸和盐酸配制的混合溶液浸渍,浸渍液中含Pb 0.05质量%、含Ir 1.8质量%、HCl 2.0质量%,加入去离子水,使液/固体积比为1.4,25℃浸渍24小时后过滤,120℃干燥12小时,再于550℃、H2O/HCl摩尔比为20的条件下水氯活化6小时,350℃、H2/催化剂体积比250:1的条件下用氢气还原4小时,得到催化剂M,其以干基γ-氧化铝载体为基准计算的各组分含量见表1。
实例14
按实例13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浸渍液为中含Ir 1.2质量%,制得的催化剂N的活性组分含量见表1。
对比例1
制备活性组分为铱的催化剂。
取按实例1(1)步方法制备的γ-氧化铝载体100克,用氯铱酸和盐酸配制的混合溶液为浸渍液浸渍,浸渍液中含Ir 1.5质量%、HCl 1.0质量%(均以干基γ-氧化铝载体为基准计算),加入去离子水,使液/固体积比为1.6。25℃浸渍24小时后过滤,120℃干燥12小时,再于550℃、H2O/HCl摩尔比为20的条件下水氯活化6小时,350℃、H2/剂体积比250:1的条件下用氢气还原4小时,得到对比催化剂O,其以干基γ-氧化铝载体为基准计算的各组分含量见表1。
对比例2
按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浸渍液中含Ir 1.8质量%,制得的催化剂P的活性组分含量见表1。
对比例3
按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浸渍液中含Ir 1.2质量%,制得的催化剂Q的活性组分含量见表1。
对比例4
按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浸渍液中含Ir 0.6质量%,制得的催化剂R的活性组分含量见表1。
表1
实例15~28
以下实例对本发明催化剂和对比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进行评价。
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中两段装填20ml催化剂,上下段各10ml,以重整、歧化、异构化副产的C9 +芳烃为原料,原料组成见表2。在500℃、1.0MPa、液体体积空速3小时-1、氢/烃摩尔比为5:1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其中Ir-Sn催化剂的反应结果见表3,Ir-Ge(Pb)催化剂的反应结果见表4,其中:
C9 +芳烃转化率=[1-(液体产物中C9 +芳烃质量百分数×液收)/原料油中C9 +芳烃质量百分数]×100%;
轻芳烃选择性=(液相产物中轻芳烃摩尔数×液收/发生转化的C9 +芳烃摩尔数)×100%。
表2
Figure A200710178231D00141
表3
Figure A200710178231D00142
注:三苯总和为苯、甲苯和二甲苯(BTX)的总和
表4
Figure A200710178231D00151
对比例5
按CN1048425C的方法制备金属组分为Pt-Re-Sn且含ZSM-5的催化剂。
将占载体质量40%的γ-氧化铝粉在室温下用预定量SnCl2溶液(Sn含量占干基载体质量的0.35%)浸渍15小时,浸渍的液/固体积比为2,浸渍后将液体于110~120℃蒸干,加入载体质量60%的氧化硅/氧化铝摩尔比为120的ZSM-5,混合均匀,加入占粉料质量40%、浓度为2.0质量%的硝酸水溶液混捏,挤条成型,110~120℃干燥12小时,550℃焙烧4小时,制得含40质量%γ-氧化铝和60质量%ZSM-5的载体,制备载体时各组分用量见表5。
取10克上述载体,在90±10℃下用0.5N的NH4Cl溶液20ml对载体进行离子交换2小时,过滤、洗涤,110~120℃干燥。在25℃、液/固体积比为2的条件下用含氯铂酸和高铼酸溶液浸渍,使浸渍液中含0.20质量%的Pt、0.40质量%的Re(均相对于载体,下同),浸渍后固体于110~120℃干燥12小时,500℃空气中焙烧4小时,500℃氢气还原6小时得到催化剂S,其相对于载体的金属组分含量见表5。
对比例6
按CN1472181A的方法制备金属组分为Pt且含ZSM-5和丝光沸石复合载体的催化剂。
将适量的氧化硅/氧化铝摩尔比为60的钠型ZSM-5沸石、氧化硅/氧化铝摩尔比为27的钠型丝光沸石与按CN85100218所述方法制备的HP氢氧化铝粉混合,加入粉料重量40%,浓度为2质量%的硝酸水溶液混捏、挤条成型,110~120℃干燥2小时,空气中550℃焙烧4小时得到复合载体。载体中含40质量%的ZSM-5沸石、20质量%的丝光沸石和40质量%的γ-氧化铝,制备载体时各组分用量见表5。
取10克上述载体,在90±10℃下用0.5N的NH4Cl溶液20ml对载体进行离子交换2小时,过滤、洗涤至无Cl-
将预定量的浓度为7.0mg/ml的氯铂酸溶液在25℃、液/固体积比为2的条件下浸渍上述铵离子交换后的载体24小时,过滤、110~120℃干燥2小时,空气中550℃焙烧4小时,500℃氢气还原6小时得到催化剂T,催化剂T中Pt含量见表5。
对比例7
按CN1472182A的方法制备金属组分为Pt且含ZSM-5和β沸石复合载体的催化剂。
将适量的氧化硅/氧化铝摩尔比为60的钠型ZSM-5沸石、氧化硅/氧化铝摩尔比为25的钠型β沸石与按CN85100218所述方法制备的HP氢氧化铝粉混合,加入粉料重量40%、浓度为2质量%的硝酸水溶液混捏、挤条成型,110~120℃干燥2小时,空气中550℃焙烧4小时得到复合载体。载体中含60质量%的ZSM-5沸石、20质量%的β沸石和20质量%的γ-氧化铝,制备载体时各组分用量见表5。
取10克上述载体,在90±10℃下用0.5N的NH4Cl溶液20ml对载体进行离子交换2小时,过滤,洗涤至无Cl-
将预定量的浓度为7.0mg/ml的氯铂酸溶液在25℃、液/固体积比为2的条件下浸渍上述铵离子交换后的载体24小时,过滤、110~120℃干燥2小时,空气中550℃焙烧4小时,500℃氢气还原6小时得到催化剂U,催化剂U中的Pt含量见表5。
对比例8
按CN200580009162实施例1的方法和原料制备含25质量%氧化铝和75质量%的丝光沸石的载体100克,挤条制成直径为0.16cm的圆柱形载体。载体在565℃用15质量%的蒸汽煅烧2小时。
用预定量的氯铱酸和盐酸配制的混合溶液为浸渍液浸渍上述载体,使液/固体积比为1.8,浸渍液中含铱1.2质量%,含氯1.6质量%,110~120℃干燥12小时,空气中550℃焙烧4小时,500℃氢气还原6小时制得催化剂V,其中Ir含量见表5。
表5
 
对比例编号 5 6 7 8
催化剂编号 S T U V
ZSM-5沸石氧化硅/氧化铝摩尔比用量,质量%        12060  6040 6060
丝光沸石氧化硅/氧化铝摩尔比用量,质量%        --- 2720 --- 3075
β沸石氧化硅/氧化铝摩尔比用量,质量%        --- --- 2520
氧化铝晶相载体中含量,质量% --- γ0  γ20 γ25
催化剂金属含量,质量%PtReSnIr                     0.20.40.35-    0.25---    0.25---    ---0.5
实例29~36
以下实例评价对比例制备的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中两段装填20ml催化剂,上下段各10ml,以表2所示的C9 +芳烃为原料,在500℃、1.0MPa、液体体积空速3小时-1、氢/烃摩尔比为5:1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见表6。
表6
Figure A200710178231D00181
实例37~42
将本发明催化剂D、M和对比催化剂Q、P、S、V按实例15的方法进行轻质化反应,经200小时反应后催化剂上两段平均积炭量见表7。由表7可知,本发明催化剂的积碳量较对比催化剂低。
表7
 
实例号 37 38 39 40 41 42
催化剂编号 D M P Q S V
催化剂积炭,质量% 0.98 1.13 1.52 1.36 2.6 2.2
实例43
制备本发明催化剂。
取按实例1(1)步方法制备的γ-氧化铝载体100克,用SnCl2和盐酸配置的混合溶液浸渍,浸渍液中含Sn 0.25质量%、HCl 8.0质量%(均以干基γ-氧化铝载体为基准计算,下同),加入去离子水,使液/固体积比为1.4,25℃浸渍24小时后过滤,120℃干燥12小时,500℃在气/剂体积比为1000/1的条件下通空气处理4小时;制得的含Sn氧化铝用硝酸铬和盐酸配制的混合溶液为浸渍液浸渍,浸渍液中含Cr 7.5质量%、HCl 1.0质量%,加入去离子水,使液/固体积比为2.5。25℃浸渍24小时后过滤,120℃干燥12小时,再于550℃、H2O/HCl摩尔比为20的条件下水氯活化6小时,350℃、H2/剂体积比250:1的条件下用氢气还原4小时,得到催化剂W,其以干基γ-氧化铝载体为基准计算的各组分含量见表8。
实例44
按实例43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将含Sn氧化铝用硝酸镍和盐酸配制的混合溶液为浸渍液浸渍,浸渍液中含Ni 5.0质量%、HCl 1.0质量%,经水氯处理和氢气还原后得到催化剂X,其以干基γ-氧化铝载体为基准计算的各组分含量见表8。
对比例9
按实例43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用硝酸铬和盐酸配制的混合溶液浸渍γ-氧化铝载体,经水氯活化和氢气还原后得到催化剂Y,其以干基γ-氧化铝载体为基准计算的各组分含量见表8。
对比例10
按实例43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用硝酸镍和盐酸配制的混合溶液为浸渍液浸渍γ-氧化铝载体,浸渍液中含Ni 5.0质量%、HCl 1.0质量%,浸渍后固体经干燥、水氯活化和氢气还原后得到催化剂Z,其以干基γ-氧化铝载体为基准计算的各组分含量见表8。
表8
Figure A200710178231D00201
实例45~48
对实例42、43及对比例9、10制备的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进行评价。
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中两段装填20ml催化剂,上下段各10ml,以表2所示的C9 +芳烃为原料,在510℃、1.5MPa、液体体积空速2小时-1、氢/烃摩尔比为10:1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见表9。
表9
Figure A200710178231D00211

Claims (13)

1、一种C9 +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包括耐高温无机氧化物载体和以干基载体为基准计算的含量如下的组分:
加氢金属              0.01~10.0质量%
IVA族金属             0.01~1.0质量%
卤素                  0.1~5.0质量%
所述的加氢金属选自铁、钴、铬、镍或铱。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各组分的含量为:
加氢金属                0.1~5.0质量%
IVA族金属               0.05~0.5质量%
卤素                    0.1~3.0质量%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金属选自铱、铬或镍,IVA族金属选自锡或铅,卤素选自氯,耐高温无机氧化物载体为氧化铝。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铝为γ-氧化铝。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用含IVA族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为浸渍液浸渍成型后的耐高温无机氧化物,经干燥、焙烧后再用加氢金属化合物溶液浸渍,干燥后进行水氯活化处理。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用含IVA族金属化合物和加氢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为浸渍液浸渍成型后的耐高温无机氧化物,干燥后进行水氯活化处理。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渍液中还含有卤化物。
8、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金属化合物选自铱、铬或镍的氯化物、硝酸盐、氧氯化物或所述金属的含氯酸。
9、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IVA族金属化合物选自锗、锡或铅的卤化物、硝酸盐、硫酸盐或磷酸盐。
10、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氯活化处理温度为450~700℃,活化时通入的H2O与HCl的摩尔比为3~100:1。
11、一种将C9 +芳烃转化为轻质芳烃的方法,包括将C9 +芳烃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在氢气存在下,在380~600℃、0.1~5.0MPa的条件下接触反应。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9 +芳烃与催化剂接触的液体体积空速为1~00小时-1,氢/烃摩尔比为0.1~15.0:1。
13、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9 +芳轻中含0.1~5.0质量%的C8芳烃,2.0~88质量%的C9芳烃,10~75质量%的C10芳烃,1.0~30质量%的C11 +芳烃,其中胶质含量不低于20mg/100ml。
CN2007101782311A 2007-11-28 2007-11-28 一种c9+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及轻质化方法 Active CN101444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82311A CN101444732B (zh) 2007-11-28 2007-11-28 一种c9+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及轻质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82311A CN101444732B (zh) 2007-11-28 2007-11-28 一种c9+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及轻质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4732A true CN101444732A (zh) 2009-06-03
CN101444732B CN101444732B (zh) 2012-05-23

Family

ID=40740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782311A Active CN101444732B (zh) 2007-11-28 2007-11-28 一种c9+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及轻质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4473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9002A (zh) * 2010-03-04 2011-09-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拟薄水铝石与分子筛的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载体
CN102205249A (zh) * 2010-03-31 2011-10-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催化脱蜡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2205241A (zh) * 2010-03-31 2011-10-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7759430A (zh) * 2016-08-23 2018-03-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重芳烃轻质化增产二甲苯的复合床工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9002A (zh) * 2010-03-04 2011-09-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拟薄水铝石与分子筛的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载体
CN102189002B (zh) * 2010-03-04 2013-04-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拟薄水铝石与分子筛的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载体
CN102205249A (zh) * 2010-03-31 2011-10-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催化脱蜡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2205241A (zh) * 2010-03-31 2011-10-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2205249B (zh) * 2010-03-31 2013-06-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催化脱蜡催化剂
CN102205241B (zh) * 2010-03-31 2013-09-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7759430A (zh) * 2016-08-23 2018-03-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重芳烃轻质化增产二甲苯的复合床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4732B (zh)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84103B1 (en) Catalyst based on high-silica zeolite and bismuth and its use for the convers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CN105642341B (zh) 用于轻质烷烃异构化的负载非晶态磷化镍催化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4399520B (zh) 一种由重芳烃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催化剂及制法
CN102895995B (zh) 一种石脑油重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26343A (zh) 一种合成气一步法制备轻质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987969B (zh) 一种将c9+重质芳烃转化为轻质芳烃的方法
CN100548480C (zh) 一种烃类加工液体产物改质催化剂及改质方法
CN101444732B (zh) 一种c9+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及轻质化方法
CN103288578A (zh) 一种碳八芳烃异构化反应方法
CN101357876B (zh) 一种c9+重质芳烃轻质化的方法
CN102078819A (zh) 轻烃芳构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JP5291924B2 (ja) 改質euoゼオライトを含む触媒の存在下で芳香族c8化合物を異性化する方法
CN1048425C (zh) 重质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及轻质化方法
CN1227192C (zh) 重质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9465022B (zh) 适用于费托合成油中低碳烃芳构化催化剂及制备和应用
CN103551187B (zh) 一种生产甲苯和碳八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95993B (zh) 一种含硫烷烃芳构化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0425343C (zh) 一种烷基芳烃异构化催化剂及使用方法
CN110075912A (zh) 一种c10+重质芳烃加氢脱烷基制备低碳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JP3302553B2 (ja) 重質芳香族を軽質芳香族へ転化する触媒及びその転化方法
CN103539619A (zh) 混合碳四芳构化制备芳烃的方法
CN104383961A (zh) 一种重芳烃加氢裂解生产高纯btx芳烃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2397791B (zh) 一种c9+重质芳烃轻质化催化剂及制备与应用方法
US11660588B2 (en) Catalyst for producing C8 aromatic hydrocarbon having reduced ethylbenzene conten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3831128A (zh) 一种改性纳米分子筛临氢芳构化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