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3597A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3597A
CN101443597A CNA2006800546565A CN200680054656A CN101443597A CN 101443597 A CN101443597 A CN 101443597A CN A2006800546565 A CNA2006800546565 A CN A2006800546565A CN 200680054656 A CN200680054656 A CN 200680054656A CN 101443597 A CN101443597 A CN 101443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ensor
mentioned
ai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546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3597B (zh
Inventor
增井弘毅
早川秀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43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3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3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35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即使在窗边、房间里侧等空调负荷不同的位置处,也使用共用的空调单元而低成本地得到舒适的空气调节。在室内设置1台室内机(310)和具备对应ZigBee的传送装置的无线传送部件(400),在窗边、房间里侧等空调负荷不同的室内的多个位置设置具备温湿度传感器和对应ZigBee的无线传送部件的传感器单元(410a~n)。于是,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从该传感器单元(410a~n)经由无线传送部件(400)接收传感器信息(温湿度信息),根据该传感器信息和预先存储在存储部件中的、与各传感器单元对应的权重值,运算出加权平均,将计算出的值作为控制值而控制空调单元。

Description

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建筑物的内部用于室温控制等的空调***。
背景技术
作为空调控制方法,以往已知以下方法。
例如,接收机从设置于各房间的空调用无线传感器接收传感器的识别信息和传感器值,向控制单元中继。对控制单元预先输入了房间的划分信息(对应表),根据与空调单元对应的空调用无线传感器的传感器值计算出控制数据,向空调单元发送该控制数据。空调单元根据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数据对空调单元进行控制。已知在变更了布局的情况下,仅变更划分信息(对应表)即可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其他以往例,在各房间中将单一或多个天线设置在天花板上,在操作了内置有室温传感器的无线遥控器的情况下,对无线遥控器操作位置进行检测,控制与所检测出的位置对应的控制对象设备。在同一空间中多个无线遥控器***作的情况下,不使用作为传感器值的室温的平均值,而使用设定信息的平均值对控制对象设备进行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在通常使用的空调中内置有室温传感器,控制成使吸入空气温度与设定温度一致。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07-318144号公报(图1、第0012段)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5-016846号公报(图2、第0033段)
发明内容
以往的空调***利用室温传感器检测空调的吸入空气温度来进行控制,所以对于受到冬天的低温室外空气以及夏天的直射阳光的影响的窗边、受到个人计算机或用户等的发热影响而即使在冬天也较热的室内里侧、受到严重低温的空气以及地板的辐射影响而即使在夏天也较冷的脚边等,由于远离空调的吸入口,所以难以检测出这些位置处的正确的温度。另外,在天花板设置型空调的情况下,利用室温传感器对天花板部分的空气温度进行检测,但由于天花板部分的空气温度在比用户的位置处的空气温度高的温度下检测,所以难以实现符合用户要求的舒适的控制。
另外,在专利文献1示出的以往例中,由于使用设置位置自由的无线传感器,所以可以实现窗边、室内里侧、地板、人的位置处的温度检测,但由于仅检测1个位置,所以存在的问题是,如果将无线传感器设置于窗边,则由于寒冷的窗户的影响,空调单元进行满负荷运转,虽然窗边变得舒适,但窗边以外的室内里侧变得较热而不舒适。
另外,在专利文献2示出的以往例中,在多个用户在同一空间内分别操作传感器内置无线遥控器的情况下,不使用作为传感器值的室温的平均值,而使用设定信息的平均值来对控制对象设备进行控制,所以较冷的窗边的用户操作最高设定温度、较热的房间里侧的用户操作最低设定温度,这样不一定操作舒适设定温度,从而无法通过平均设定信息得到舒适性。还存在对无线传感器位置进行检测的天线的设置成本升高这样的问题。
另外,存在如下的问题:专利文献1以及2的无线传感器以及遥控器将电池作为电源并需要定期地更换电池,并且如果忘记更换电池则无法进行温度检测。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主要目的在于,即使是在窗边和房间里侧等空调负荷不同的位置处,也能使用共用的空调单元而低成本地得到舒适的空气调节。
本发明的空调***具备空调单元和多个传感器单元,该传感器单元具有:传感器,检测空调空间的温度、湿度而作为传感器值输出;单元识别设定部件,生成识别自身的识别信息;以及第一无线传送部件,对该单元识别设定部件所生成的识别信息和传感器所输出的传感器值进行调制并发送,该空调单元具有:第二无线传送部件,从第一无线传送部件接收识别信息和传感器值并解调;以及控制部件,根据通过对根据由第二无线传送部件解调的识别信息而确定的传感器单元的、由第二无线传送部件解调的传感器值加入权重值而得到的加权平均值,调整空调空间的温度、湿度。
利用本发明,空调单元的控制部件根据来自多个传感器的传感器信息调整空调空间的温度、湿度等,所以可以利用共用的空调单元得到舒适的空气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运算式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的逆变器电路的结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空调***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空调***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传感器单元的操作开关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传感器单元的操作开关和照度传感器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白天和夜间的照度的图表。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空调***的结构的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以及8中的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中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的空调***的结构的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的判定部件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中的空调***的结构的框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中的通过USB接受电力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中的室内机和传感器单元的设置状态的说明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中的室内机和传感器单元的设置状态的说明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中的百叶窗控制***的结构图(之1)。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中的百叶窗控制***的结构图(之2)。
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中的室内机和传感器单元的设置状态的说明图。
图2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中的使用了辐射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7中的用户的移动状况与由室内机进行的空调控制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中的空调***的动作(之1)的说明图。
图2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中的空调***的动作(之2)的说明图。
图2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9中的空调***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9中的空调***的动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权重
2 权重
100 设定单元
101 判定部件
102 传送部件
102a 传送部件
102b 传送部件
103 存储部件
200 传送线
210 传送专用线
220 信号线
300 室外机
301 传送部件
302 控制部件
310 室内机
311 控制部件
312 传送部件
313 存储部件
320 制冷剂配管
350 架装式服务器
360 RFID读出器
400 传送单元
401 无线传送部件
402 控制部件
403 传送部件
410a、b 传感器单元
411 温度传感器
412 单元识别信息设定部件
413 无线传送部件
420 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
430 接收单元
431 无线传送部件
432 控制部件
433 传送部件
451 交流电源
452 整流电路
453 平滑电容器
454 逆变器
455 压缩机电机
456 逆变器驱动电路
500 个人计算机
501 USB端口
510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
520 USB端子
600 室内机控制基板
610a、b 连接器
620a、b 室温传感器
700 操作开关
710 照度传感器
800 无线传送部件
801 控制部件
1200 因特网
1201 传送部件
2101 风扇驱动电路
2102 风扇电机
2103 风扇
2104 百叶窗
2105 百叶窗角度传感器
2106 百叶窗驱动电路
2107 百叶窗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示出用于控制该***的运算式的图。
在图1中,室外机300与室内机310通过制冷剂配管320和传送线200连接而构成空调单元。另外,传送单元400具备:依照ZigBee(商标)(IEEE 802.15.4)的标准规格的无线传送部件401;进行协议变换的控制部件402;以及与室内机310进行通信的传送部件403,并经由传送专用线210与室内机310连接。另外,室内机310具备:进行加权平均的计算并根据该计算结果控制运转的控制部件311;和在与传送单元400之间进行信息通信的传送部件312。另外,控制部件311和传送部件312被标准装备于室内机310中。传感器单元410a以及410b具备:温度传感器411;设定自身的识别信息的单元识别信息设定部件412;以及用于与传送单元400的无线传送部件401进行发送接收的、依照ZigBee的标准规格的无线传送部件413。
另外,在包括本实施方式1的各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单元不限于2个,也可以多于2个。另外,无线传送不限于利用ZigBee,也可以利用Bluetooth(蓝牙)、UWB(Universal Wide Band,通用宽带)等其他方式。
另外,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1的动作的流程图。接下来,使用图1~3对实施方式1的动作进行说明。
各个传感器单元410a、b具备用于设定自身的识别信息的单元识别信息设定部件412,该单元识别信息设定部件412例如可以使用DIP开关来实现。在该情况下,用户通过手动操作对DIP开关设定不同的值,从而对各个传感器单元410a、b分别分配固有的地址。另外,还可以通过使用多个跳线并切掉该跳线的一部分以使其互不相同来实现单元识别信息设定部件412。或者,还可以通过利用软件针对每个传感器单元对ROM等非易失性的存储部件直接进行不同的地址写入来实现。利用上述部件设定的传感器单元的识别信息在对传感器单元供给电源的期间能够经由对应ZigBee的无线传送部件413发送到外部空间。另外,传感器单元410a、b具备热敏电阻器等对温度进行测定的温度传感器411,能够经由对应ZigBee的无线传送部件413向外部空间发送该温度传感器411所检测到的温度。
传感器单元410a以及410b使用对应ZigBee的无线传送部件413对单元识别信息设定部件412所设定的自身的识别信息和温度传感器411所测定的温度信息进行调制后向空间发送(步骤S31)。这些信息在空间中传播而被传递至传送单元400。在传送单元400中,对应ZigBee的无线传送部件401接收这些信息并解调(步骤S32)。控制部件402将所解调出的识别信息和温度信息变换成室内机用(步骤S33)后经由传送部件403以及传送专用线210向室内机310发送(步骤S34)。
在室内机310中,控制部件311如果经由传送专用线210以及传送部件312接收到识别信息和温度信息(步骤S35),则按照图2的算式,根据预先存储在存储部件313中的、与传感器单元410a、b对应的权重i值Wi(i=1~n)的k次幂(k=1~n的任意值)和作为各个传感器的温度信息的传感器i值Si(i=1~n)的m次幂(m=1~n的任意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控制值C(步骤S36)。然后,比较控制值C与设定温度(步骤S37),如果不一致,则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在根据控制值控制了空调单元的运转(步骤S38)后返回到步骤S31。即,控制部件311根据控制值例如利用逆变器对空调单元的压缩机进行能力控制,空调循环基于此来执行空调运转。在步骤S37的比较中,如果控制值C与设定温度一致,则控制部件311使空调控制热停止(步骤S39)后返回到步骤S31。即,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对空调单元的运转进行控制直到控制值与设定温度一致为止。
另外,在上述加权平均中,权重i值是指第i个权重。传感器i值是指第i个传感器值。
具体而言,按照图2的算式,例如设k=m=1时,控制部件311对预先存储在存储部件313中的、与传感器单元410a对应的权重1值(W1)的1次幂和与传感器单元410b对应的权重2值(W2)的1次幂,与作为各个传感器的温度信息的传感器1值(S1)的1次幂、传感器2值(S2)的1次幂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控制值C,对空调单元的运转进行控制,直到控制值与设定温度一致为止。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利用逆变器驱动的空调***的结构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空调***由制冷剂循环和逆变器***构成,该制冷剂循环由压缩机461、四通阀462、制冷剂流量调节阀463、凝结器464、节流装置465、蒸发器466、蓄电池467构成,该逆变器***为了对上述压缩机461进行能力控制而具备交流电源451、整流电路452、平滑电容器453、逆变器454、压缩机电机455、逆变器驱动电路456。控制部件311向上述逆变器驱动电路456供给通过加权平均得到的控制值而对逆变器454进行PWM控制,从而对驱动压缩机电机455的交流电源的频率进行控制。另外,控制部件311通过向制冷剂流量调节阀463供给上述控制值作为指令值而对制冷剂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或开闭进行调整,从而将制冷剂的流量控制成期望的值。由此,可以实现对应于来自控制部件311的控制值的最佳的空调运转。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在空调单元上连接具备无线传送部件的传送单元,将对来自具备无线传送部件的多个传感器单元的传感器信息加入与使用状态(设置场所、季节、时间带、室外空气温度、照度(直射阳光、关灯)等)对应的权重值而得到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控制值,来对空调单元的运转进行控制,所以即使在窗边、房间里侧等空调负荷不同的位置处也能够得到舒适的空气调节。
另外,不需要对室内机进行集中管理的特别的控制装置,而由室内机自行判断,所以能够廉价地构成,并能适用于小规模的空调***。
实施方式2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1中,未附加特别的控制装置,由室内机310自行判断,但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附加了具备运算权重值的判定部件的设定单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空调***的结构的框图。在图5中,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为同一或相当的部分,除了增加了经由传送线200与室内机310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定单元100以外,与图1的结构相同。另外,传送单元400以及传感器单元410a、b的结构与图1相同。设定单元100具备:判定部件101,运算出与各传感器单元410a、b对应的权重值;与室内机310的传送部件312进行通信的传送部件102;以及存储时间表(schedule)数据的存储部件103。
接下来,参照图5对本实施方式2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设定单元100的判定部件101中搭载年度时间表功能。该时间表功能是例如通过对判定部件101置入微型计算机、向存储部件103搭载具有时间表功能的软件,并由微型计算机执行该具有时间表功能的软件而实现的。判定部件101使用该时间表功能在每天到预先设定的时刻时,针对在窗边或房间里侧设置的各传感器中的每一个以几分钟间隔进行多次测定,将其平均值作为测定数据针对各传感器中的每一个存储至存储部件103。并且在每年积蓄该数据。然后,在计算权重的情况下,针对每个传感器使用积蓄在存储部件103中的过去几年的测定数据来运算出权重值。作为运算方法,例如有针对每个传感器将过去几年的每个季节的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例如是如下得到的平均值:如果为夏天则计算出某年的夏天3个月的每日的测定数据的平均值,将所计算出的平均值作为一个夏天的平均值而存储到存储部件103,同样地将过去几年的夏天的平均值存储到存储部件,然后,从存储部件103取出预先决定的过去多年(例如过去10年)的夏天的平均值并计算出其平均而得到。对于其他季节也相同)作为当年度的各季节的权重值的方法、将对每3个月的测定数据的平均值加上对应季节而不同的值而得到的结果作为权重的方法、将对每3个月的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乘上对应季节而不同的值而得到的结果作为权重的方法等。另外,考虑根据下1周的该地区的天气预报的温度信息的平均值计算出权重的方法等。另外,对应季节而不同的值是常数,但有时定期或在需要时进行修改,变更为恰当的值。另外,在平均的计算中,有简单地进行平均计算的方法、对越是近期的测定数据分配越大的规定值来计算平均(加权平均)的方法等。根据***的条件采用上述某一个方法从而生成高精度的权重。接下来,判定部件101经由传送部件102、传送线200向室内机310传递权重值。在室内机310中,传送部件312接收权重值。使用了权重值的室内机310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2,设定单元100运算出权重值,所以能够在设定单元中搭载过去几年间的时间表功能,根据季节改变权重值,或者可以在设定单元中搭载因特网连接功能,根据从因特网得到的天气改变权重值,从而无需变更空调单元侧,使用标准品就能得到更舒适的空气调节,所以可以实现广泛的应用。
实施方式3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1、2中,向各室内机310分别安装了传送单元400,但在本实施方式3中,说明不向各室内机310安装传送单元400且控制部件311也不进行加权平均,而由接收单元430一并接收传感器单元410a、b的信息的实施方式。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空调***的结构的框图。在图6中,与图5相同的附图标记是同一或相当的部分。另外,传感器单元410的结构与图1相同。判定部件101还具有代替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来进行加权平均的计算的功能。接收单元430具备:依照ZigBee的标准规格的无线传送部件431,用于与各传感器单元410a、b进行通信;变换协议的控制部件432;以及用于与设定单元100的传送部件102进行通信的传送部件433。
接下来,参照图6对本实施方式3的动作进行说明。
接收单元430始终监视来自所有传感器单元410a、b的信号的有无。接收单元430的无线传送部件431如果从各传感器单元410a、b接收到调制后的温度信息和传感器单元的识别信息,则对这些信号进行解调。控制部件432在对解调后的温度信息和识别信息进行协议变换以用于室内机之后,经由传送部件433、传送线200向设定单元100传递。在设定单元100中,如果传送部件102接收到温度信息和传感器单元的识别信息,则判定部件101与实施方式1中的室内机的控制部件311同样地按照图2的运算式运算出控制值,经由传送部件102、传送线200向室内机310传递该控制值。在室内机310中,如果传送部件312从设定单元100接收到控制值,则控制部件311对空调单元的运转进行控制,直到该控制值与设定温度一致为止。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3,由于无需向各室内机310分别安装传送单元400,所以在室内机数量较多的***中无线传送部件的数量可以很少,从而能够低价地构成。另外,在室内机310内无需进行特别的运算,能够利用标准的室内机。
另外,也可以在设定单元100中具备无线传送部件,而兼用作接收单元。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对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不进行加权平均的计算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可以使控制部件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实施方式4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1、2、3中,传感器单元410a、b仅对所设置的场所的温度进行检测,但在本实施方式4中,对传感器单元410a、b具备操作开关并能够反映用户的温度感觉意志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4中,还可以应用图1、图5、图6中的任意一个结构。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传感器单元410a、b的操作开关的情况的说明图。用户在感觉到热或冷时,对图7的传感器单元410所具备的操作开关700进行操作。传感器单元410经由依照ZigBee的标准规格的无线传送部件发送操作开关的操作状态。该开关的操作状态信息在图1或图5的结构例中,被传递至传送单元400,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提供给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控制部件311按照图8的流程图运算出控制值。另外,在图6的结构例中,上述开关的操作状态信息被传递至接收单元430,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提供给设定单元100的判定部件101。判定部件101按照图8的流程图运算出控制值。接下来,使用图8的流程图对控制部件311或判定部件101的动作进行说明。
控制部件311(或者判定部件101)对于初始值将与传感器单元410a和410b分别对应的权重1值、权重2值设定成α(α为0以上的任意的数值。此处,例如设α=5)(步骤S81),在步骤S82中判定是否有操作开关700的操作,如果没有操作开关的操作则进入到步骤S84,在有操作开关的操作的情况下则将权重值设为+β(β为任意的正值。此处,例如设β=1)(步骤S83),进入到步骤S86。在步骤S84中,判定是否有操作开关700的操作,如果没有操作开关的操作则进入到步骤S86,在有操作开关的操作的情况下则将权重值设为+γ(γ为任意的正值。此处,例如设γ=1)(步骤S85),进入到步骤S86。在步骤S86中,根据在以上的步骤中得到的权重值使用与图2相同的算式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后返回到步骤S82。用户在依然感觉热或冷时通过再次对操作开关700进行操作来进一步增大权重值,控制值将更强烈地反映出***作的传感器单元的值。
在该情况下,运转空调单元以使设定温度接近更强烈地反映出***作的传感器单元所检测到的传感器值的值。在用户变更了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有时设定成最高或最低温度而不是设定成舒适温度,但设定温度维持在舒适温度,可以实现与用户的温度感觉的极细微的对应,能够使用户感觉热或冷的传感器单元的场所接近舒适的设定温度。
实施方式5
此处,图9、图10以及图11示出在传感器单元410a、b中设置照度传感器710,并根据照度传感器的水平改变加权时的实施方式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5中,也可以应用图1、图5、图6中的任意一种结构。
传感器单元410经由依照ZigBee的标准规格的无线传送部件发送照度传感器710所检测出的照度信息。
在运算控制值的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或设定单元100的判定部件101中,按照图11的流程图,根据照度传感器710所检测出的照度水平将传感器单元410分组成3个组(步骤S111)。对于分组,例如,如图10所示,设为对着直射阳光的区域中配置的、开灯、关灯这3组传感器单元,将各组的权重值设为+5、±0、-5。另外,在夜间和白天由于来自窗户的光的影响,开灯以及关灯的照度水平绝对值不同,但通过相对地分组能够加以区别。控制部件311或判定部件101设定与各个水平对应的权重值(步骤S112),并根据该权重值运算出控制值(步骤S113),室内机310对空调单元的运转进行控制直到该控制值与设定温度一致为止。
根据本实施方式5,根据照度传感器的水平,例如使直射阳光所照射的窗边的影响度提高、使可以认为人不在的关灯部分的影响度降低来进行空调控制,所以能够进行更舒适的空气调节。
另外,此处,将照度传感器的水平设为3个组,但也可以分为其他多个组,并设定各自的权重值。
实施方式6
此处,图12以及图13示出在室外机300中设置了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420的实施方式6。在图12中,与图6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同一或相当的部分。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420经由信号线220与室外机300连接。另外,室外机300标准装备了接收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的传送部件301和控制部件302。
接下来,使用图12以及图13对实施方式6的动作进行说明。
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420所检测出的室外空气温度经由信号线220传递至室外机300。在室外机300中,如果标准装备的传送部件301从某一端口接收到室外空气温度,则控制部件302从相同传送部件301的另一端口发送该室外空气温度。对于从室外机300发送的室外空气温度,经由传送线200向运算控制值的室内机310或设定单元100传递室外空气温度值。运算控制值的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或设定单元100的判定部件101按照图13所示的流程图,在室外空气温度超过30℃或不足0℃的情况下(步骤S131、S132),增加设置于窗边的传感器单元410a或410b的权重值(步骤S133)。
利用本实施方式6,在室外空气温度热或冷时,使控制值更强烈地反映窗边的温度。
另外,也可以在室外机300中具备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420以及湿度传感器,根据它们的检测值计算出室外空气的焓,并根据所计算出的室外空气的焓运算出权重值。
实施方式7
此处,图14示出在设定单元100中具备时间表功能的实施方式7。
设定单元100按照时间表改变权重值。例如,在图14的流程图中,在6~9月的夏季以及12月~2月的冬季(步骤S141、S145),将设置于窗边的传感器单元410a的权重1值设为基准值+5(步骤S142、S146),将设置于房间里侧的传感器单元410b的权重2值设为基准值-5,在3月~5月以及10月~11月的中间期(步骤S143),将设置于窗边的传感器单元410a以及设置于房间里侧的传感器单元410b的权重值设为相同的基准值+0而均等地处理温度(步骤S144)。
由此,可以在室外空气温度热或冷的季节,使控制值更强烈地反映窗边的温度。另外,无需设置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而降低成本。
另外,权重值的变化也可以设为小时单位而非月单位,来区分早、午、晚。
实施方式8
此处,图15示出将设定单元100与因特网连接的实施方式8。
在图15中,与图1相同附图标记是相同或相当部分。如图15所示,设定单元100与因特网1200连接。
另外,图1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8中的判定部件101的动作的流程图。
接下来,使用图15以及图16对本实施方式8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设定单元100中,判定部件101经由传送部件1201从与因特网1200连接的其他站点得到天气预报的信息(以下称为天气信息)(步骤S161)。然后,在从因特网1200得到的该地区的天气信息的室外空气温度是超过人在室内能够承受的范围的预定值的情况下,将权重增加规定值(步骤S164)。具体而言,在室外空气温度被预测为超过30℃或不足0℃的情况下(步骤S162、S163),将设置于窗边的传感器单元410a的权重值增加规定值(例如此处增加5)。接下来,判定部件101根据该权重值并按照图2的算式,计算出控制值(步骤S165),经由传送部件102a、传送线200向室内机310传送该控制值(步骤S166)。在室内机310中,控制部件311如果经由传送部件312接收到控制值,则按照该控制值对空调机进行控制。
由此,针对窗边进行更为重点的空气调节,所以能够防止室外空气的异常温度通过窗户对室内造成影响,而超过用户能够承受的温度范围。
如上所述,在室外空气温度热或冷时,能够使控制值更强烈地反映窗边的温度。另外,无需设置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而降低成本。
实施方式9
此处,图17示出使无线传送部件可相对于室内机310装卸的实施方式9。
室内机310内置有室内机控制基板600和室温传感器620a。室内机控制基板600具备连接器610a,能够连接具备连接器610b的传送单元400。室内机310能够经由传送单元400与具备无线传送部件630以及室温传感器620b的传感器单元410进行信息交换。室内机310能够利用选择部件选择利用室温传感器620a和620b。
由此,对于不想使用无线传感器的用户,不需要附加传送单元400,所以成本降低。
实施方式10
在本实施方式10中,图18示出传感器单元410a、b从安装于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上的USB(Universal Serial Bus)510获得电源的实施方式。
传感器单元410a、b分别具备USB端子520,利用USB 510与个人计算机500连接,在个人计算机500的USB端口501上设置有AC 100V的端子和0V的端子,在个人计算机工作期间,可以从该端子获得电源。因此,通过使用USB 510连接该USB端口501与USB端子520,向传感器单元410a、b供给电源。另外,在传感器单元410中也可以具备充电式电池,即使在个人计算机500被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动作,在个人计算机500被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用户不在座,即使忽视该场所的室温也不会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具备电池,而在个人计算机500被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停止动作。
近年来,在室内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上多设置有USB端口,在室内找到USB端口并非难事。由此,能够得到无需定期更换电池的无线传感器。
实施方式11
在本实施方式11中,在室内显著地发生温度不均的办公室中,有时无法使用1台空调机进行空气调节。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温度不均剧烈的位置重点地设置多个并且是最小限度的数量的空调机并对其更细致地进行控制,能够消除温度不均的问题。在本实施方式11中,对该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11中还参照图1。如图19所示,预先检查室内区域的温度不均的状况,而特别针对每个温度不均剧烈的区域设置1台室内机和多个传感器单元。另外,温度不均的状况检查可以使用任何方法来进行,例如能够利用后述的辐射传感器等来进行。在图19的例子中,在区域A中预先设置室内机310a和传感器单元410a~c,在区域B中设置室内机310b和传感器单元410d~e,在区域C中设置室内机310c和传感器单元410f~h。
然后,如图1所示将各传感器单元410的单元识别信息设定部件412所设定的识别信息和温度传感器411所测定出的温度信息经由无线传送部件413、传送单元400、传送专用线210传递至室内机310(310a、310b、310c)。
在室内机310中,控制部件311如果经由传送单元400以及传送专用线210接收到识别信息和温度信息,则按照图2的算式,根据预先存储的与各个区域中的每一个的各传感器单元410a~h对应的权重i值Wi(i=a、b、...、h)和作为各个传感器的温度信息的传感器i值Si来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将计算结果设为控制值C,对各空调单元310a、310b、310c的运转进行控制直到控制值与设定温度一致为止。
这样,配置在室内的各区域的每一个中的室内机取得基于多个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温度和单元识别信息的加权平均,并根据其结果使室内机控制该区域的温度,从而可以更细致地防止室内的温度不均。
实施方式12
在实施方式11中,对在发生了室内的温度不均的情况下使用多台室内机控制室内空气调节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通过将空调机的数量减少至1台,且针对百叶窗的吹出方向中的每一个来划分区域,针对各区域中的每一个取得存在于区域内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温度的加权平均,并根据其结果对上述室内机的百叶窗进行控制而改变风向,从而能够低成本地减少温度不均。在本实施方式12中,对这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12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12中也使用图1。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中的室内机310和传感器单元410a~g的设置状态的说明图。另外,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中的百叶窗控制***的结构图。如图21所示百叶窗控制***设置在室内机310上,代替室内机标准装备的风扇驱动机构(未图示),而由风扇驱动电路2101、风扇电机2102、风扇2103、检测百叶窗2104的角度的百叶窗角度传感器2105构成。接下来,使用图20以及图21对本实施方式12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室内机工作的期间,如果从遥控器设定了风向的自动摆动,则百叶窗2104能够利用室内机310中标准装备的百叶窗驱动机构(未图示)始终一边在从最小角度至最大角度的范围内以一定的速度变化一边吹出风。因此,在室内机310中设置有对百叶窗2104的角度进行检测的百叶窗角度传感器2105。另外,也可以预先对各传感器单元410a~g的位置进行测定,将使百叶窗的角度(规定的增量,例如1度的增量或几度的增量)与对应于该角度的空气吹出方向上存在的传感器单元及其权重值对应起来的表登记到室内机310的存储部件313。
然后,每当百叶窗角度传感器2105检测到百叶窗的角度变化时,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读出存储在存储部件中的表而取得对应于上述百叶窗的角度的空气吹出方向上存在的传感器单元及其权重值。
例如,在室内机310使百叶窗2014朝向用黑箭头表示的吹出方向的情况下,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根据存储在存储部件中的表得知在该方向的区域中存在传感器单元410a和410b并且取得其权重值。从而,通过使用从这些传感器单元410a、b发送的温度信息和如上所述从表中得到的权重值来运算加权平均,能够得到该方向上的控制值,并根据该控制值对该方向上的空调单元的吹出量进行控制。即,通过控制部件311向风扇驱动电路2101输出所计算出的控制值,风扇电机2102以对应于控制值的转速旋转,从风扇2103吹出与转速对应的量的风。
另外,在室内机310使百叶窗2104朝向用白箭头表示的吹出方向的情况下,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同样地得知在该方向的区域中存在传感器单元410c和410d,所以使用从这些传感器单元发送的温度信息和预先设定的权重值来取得加权平均,从而能够得到该方向上的控制值,并根据该控制值与上述同样地对该方向上的空调单元的吹出量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2,在使用1台室内机对室内进行控制的情况下,针对百叶窗的每个吹出方向划分区域,并针对各区域中的每一个运算出来自存在于区域内的多个传感器单元的温度信息与预先设定的权重的加权平均,根据该运算结果并依据上述室内机的百叶窗的朝向对风的吹出量进行控制,所以与实施方式11相比能够以更低成本减小温度不均。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对一边以一定的速度改变百叶窗的朝向一边控制吹出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单位时间的吹出量设为一定,而对百叶窗2104的朝向的移动速度进行控制。图22是示出其一个例子的结构图。在这种情况下,代替在室内机310中标准装备的百叶窗驱动机构,还增加用于对百叶窗2104的角度进行控制的步进电机等百叶窗驱动电机2107、和用于对该百叶窗驱动电机2107进行控制的百叶窗驱动电路2106。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通过向风扇驱动电路2102输出规定值作为指令值,使其吹出与该指令值对应的吹出量。通过使该指令值不变,可以使吹出量保持一定。另外,对于风扇也可以使用室内机标准装备的风扇机构。
另外,控制部件311具有百叶窗2104的角度信息,根据该角度信息和上述表来确定传感器单元410(410a、b或410c、d),使用从该传感器单元410(410a、b或410c、d)发送的温度信息和从表中得到的权重值运算出加权平均,从而能够得到该方向上的控制值。接下来,控制部件311根据该控制值决定当前的百叶窗角度的停留时间。然后,控制部件311在室内机运转期间,将百叶窗2104的角度信息和在该角度的停留时间作为指令值向百叶窗驱动电路2106输出。由此,百叶窗驱动电路2106对百叶窗驱动电机2107进行驱动,由此百叶窗2104的角度按照指令移动。
另外,控制部件311所输出的角度信息在从预定的最小值到预定的最大值(例如0~90度)的范围内以规定的增量(例如1度的增量或几度的增量)逐步变化。例如,控制部件311反复进行以下动作:以对应于控制值的速度逐渐增大百叶窗2104的角度,如果达到上述最大值则这次相反地以对应于控制值的速度逐渐减小,如果达到上述最小值则这次再次以一定的速度逐渐增大。由此,以大的权重计算出的控制值下的百叶窗2104的角度缓慢地移动,以小的权重计算出的控制值下的百叶窗2104的角度快速地移动。
这样,针对各区域中的每一个运算出来自存在于区域内的多个传感器单元的温度信息与预先设定的权重的加权平均,并一边根据其运算结果对上述室内机的百叶窗的朝向进行控制而改变风向,一边对该风的吹出时间进行控制,所以百叶窗的某方向上的总的风的吹出量与上述相同,实现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13
此处,对发热量大的设备类的空调控制进行说明。例如,将服务器计算机安装在多台机架上的架装式服务器与其他电气产品相比发热量极大,所以周围的空气温度容易上升。因此,如果该架装式服务器的冷却不充分,则有可能超过服务器的工作温度带而引起误动作。因此,需要充分地进行该架装式服务器的冷却来维持工作温度带。在本实施方式13中,对该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13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13中也使用图1。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中的室内机310和传感器单元410的设置状态的说明图。
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将与设备的工作温度带对应的传感器单元的识别信息及其权重值作为表存储到存储部件313中。另外,控制部件311定期地对来自所有传感器单元410a~g的温度信息与存储在存储部件313中的工作温度带进行比较。如果来自设置在架装式服务器350中的传感器单元410e的温度信息超过存储在存储部件313中的架装式服务器的工作温度带,则控制部件311通过从表中读出与该工作温度带对应的传感器单元的识别信息,来确定所对应的传感器单元410e,增加该传感器单元410e的权重而计算出加权平均,将其结果作为控制值来运转室内机310。控制部件311重复上述动作直到来自传感器单元410e的温度信息进入预先登记的架装式服务器的工作温度带内为止。
另外,为了在取得加权平均时使架装式服务器的冷却最优先,优选将设置在架装式服务器上的传感器以外的权重值设为0。由此,最优先地进行架装式服务器的冷却。
另外,将传感器单元410e从定期性监视切换成始终监视,或者缩短定期性监视的间隔。由此可以使架装式服务器周围的温度更快地进入工作温度带内。
另外,优选地使加权平均的权重是与架装式服务器工作温度带和传感器温度的偏差成比例的权重。由此,易于在架装式服务器与工作温度带相比非常热的情况下进行急剧的冷却,并在接近工作温度带时平滑而不过度地进入工作温度带,其结果架装式服务器极其迅速地进入工作温度带中。
根据本实施方式13,根据使最靠近发热量大的设备类的温度传感器的权重最大来进行加权平均的结果进行空调控制,所以可以维持发热量大的设备类的工作温度带。
实施方式14
通常,人集中的场所的温度高于没有人的场所的温度。例如,在没有人的场所的温度为32℃左右时,人集中的场所的温度达到接近35~36℃。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利用了设置在天花板设置型室内机上、能够在左右150°的范围内在室内对下方的温度控制对象区域的红外线进行宽范围监视的辐射传感器(例如Move Eye(商标))和图1的结构的空调***。
图24是本实施方式14中的使用辐射传感器的结构图。在图24中,与图22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所以省略说明。此处,对图22的结构增加了辐射传感器2401。另外,图2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14的动作的流程图。
接下来,使用图24以及图25对本实施方式14的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将基准温度设为34℃,将该基准温度预先保存到内部的存储部件中。另外,在存储部件中保存如下的表,该表使表示辐射传感器的朝向的角度与向该角度的方向吹出的风所波及的范围内存在的至少1个传感器单元的识别信息从最近的一方开始依次对应起来。
在该状态下,辐射传感器2401一边在左右150°的范围内在室内以一定的速度依次改变角度一边搜索并监视温度为上述基准温度以上的场所(步骤S251)。然后,如果检测到比预定的阈值强的红外线(步骤S252),则对于辐射传感器2401,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判定用户集中于该方位的位置,将该方位保存到存储部件中(步骤S253),并且从存储部件读出表(步骤S254),根据传感器单元的识别信息从最靠近该方位的位置的一方开始选择至少1个传感器单元(步骤S255),增大该传感器单元的权重值(步骤S256),使用图2的算式计算出加权平均,从而得到控制值(步骤S257)。然后,控制部件311使百叶窗朝向辐射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方位,根据控制值与实施方式12同样地对来自风扇的吹出量进行控制(步骤S258)。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14,利用设置在天花板设置型室内机中的、对下方的温度控制对象区域进行监视的辐射传感器,能够对人存在的空间重点地进行空气调节,能够维持舒适的环境。
实施方式15
在本实施方式15中,增加学***均后的数据作为默认值进行温度设定,而对空调机进行控制。
另外,在取得平均时,也可以将所存储的数据量限制为规定的值,每当存储最新的数据时,删除最旧的数据,数据越新,就应用越大的权重来进行加权平均。
另外,在存储器容量有限制的情况下,根据检查期间的长度而调整进行记录的间隔。例如,在存储器区域仅为31个的情况下,如在以1个月单位进行记录的情况下每日1次、在以季节单位进行记录的情况下每4日1次、在以1年单位进行记录的情况下每12日1次、在以1周单位进行记录的情况下每日4次这样的方式,改变进行记录的间隔。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5,用户无需从操作部进行温度设定操作,而是在起动后,将更接近本人当前的身体状态的空调环境作为默认值而尽快地开始,所以能立刻得到舒适的空气调节。
实施方式16
在本实施方式16中,对将处于办公室等室内的多个用户作为对象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预先通过手动作业等将用户的数量登记到室内机的控制部件的存储部件中。
另外,预先通过实验等来学习控制室温所需要的各传感器的权重,在上述存储部件中预先存储例如以1℃的增量将室温和与该室温对应的各传感器的权重对应起来的表。
每当存在来自作业者的温度设定时,使用计数器对是来自哪个作业者的请求温度、以及作业者的人数进行计数。
然后,仅在出现作业者的人数超过预定的比率、例如超过半数的设定温度的情况下,从存储部件读出对应表,取出与设定温度对应的权重,将该权重切换成加权平均的权重。以后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6,因为在温度变更请求者的人数超过了预定的比率的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改变权重以进行温度切换,从而能够对室内的半数以上的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
另外,此处满足半数以上的人的请求,但可以适当地规定,可以设为2/3以上或所有人员。
实施方式17
在实施方式14中,对利用规定的基准温度来识别人的温度和传感器单元所检测的空气的最高温度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在盛夏炎热的季节中,窗边的温度在正午时会超过该基准温度(例如34℃),有时难以区别是否是人。特别在与日本相比更靠近赤道的国家中这种倾向更强烈。因此,在本实施方式17中,对为了能可靠地判断是否是人而利用RFID标签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26所示在多个位置(例如室内的4角)设置搭载有无线传送部件800的RFID读出器360(360a~360d)。另外,在室内设置多个传感器单元410a~g,通过利用与本发明无关的方法的测定来预先使室内机301的控制部件311掌握该位置。
另外,从RFID读出器360a~d定期地(例如每隔100m秒)向区间发射读取指令并对从RFID标签是否有应答进行监视。
然后,在顾客或VIP等重要用户来访的情况下,对该用户附加针对来自RFID读出器360a~d的读取指令而向RFID读出器360a~d发送固有的识别信息的RFID标签,即使该重要用户移动也始终利用2台以上的RFID读出器360对其位置进行监视,经由无线传送部件800向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发送从RFID读出器360的控制部件801读取的重要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时刻信息。在室内机310中,控制部件311如果经由无线传送部件312从2台以上的RFID读出器接收到重要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时刻信息,则根据这些信息并利用公知的三角测量法计算出该重要用户的位置。控制部件311进而从表中抽取最靠近所计算出的重要用户的位置的传感器单元410,对该抽取的传感器单元410重点地附加权重而计算出加权平均,将该计算结果作为控制量改变百叶窗的朝向以使吹出方向朝向该重要用户来进行空调控制。
另外,对于来自RFID读出器360a~d的重要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时刻,从最新的开始按照从新到旧的顺序存储到多个存储部件中,根据这些存储的位置信息和时刻,计算出重要用户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增大设置在室内的移动目的地的传感器单元410f以及410e的权重。通过根据该权重值如图26的涂黑的粗箭头所示事先对移动目的地进行空调运转,从而能够在重要用户通过该位置时已经构筑空调起效的舒适的环境。
另外,图26的涂黑的细箭头表示重要用户的移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7,使用1台空调机进行空调控制就能使重要顾客在处于室内的期间总是感觉到舒适,从而提高了该重要顾客的满足度。
实施方式18
在本实施方式18中,对将多个办公室的机上作业者作为对象时的方式进行说明。
预先登记所有作业者的数量。另外,登记进行加权平均的温度范围。在室内存在多个作业者的情况下,假设各作业者分别设定不同的温度。另外,对于作业者,既有在规定时间内频繁地进行设定的人,也有以较小的频度进行设定的人。在规定时间内的设定次数多的情况下,表示该作业者的设定要求的紧急性高,可以认为该作业者的就座位置的温度环境比其他位置差,随着从那里远离温度环境也就逐渐变好。另外,在从多个位置发生了较多的温度设定次数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该多个位置处的温度环境不佳。
因此,以规定的增量单位(例如温度1℃单位)对各作业者的温度设定次数进行计数,周期性地检查每个作业者的每个温度的设定次数(当设定次数的检查完成时,如果在下一次检查时残留该设定次数数据则处理变得困难,所以将该表内的设定次数复位成0),按照其次数最多的温度、次数第二多的温度、进而次数第三多的温度......这样从次数多的一方开始取出几个温度,附加与该次数对应的权重。例如,将与设定次数成比例的值设为权重。然后,根据该权重计算出加权平均,并根据计算结果对空调机进行控制。
图27和图28是示出以上的动作的流程图。图27是每当温度设定时更新其次数的功能的流程图,被始终执行。另外,图28是示出从更新后的温度设定次数多的一方开始取出几个温度,并输出与该次数对应的权重的功能的流程图。两者都由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执行,但也可以由设定单元100的判定部件101执行。
接下来,对图27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步骤S271中,检查用户是否进行了温度设定。如果无温度设定,则返回到步骤S271而继续同样的监视。如果由用户进行了温度设定,则为了检查是来自哪个用户的设定,而检查遥控器或传感器单元的识别信息(步骤S272)。在该流程图中仅示出了3人,但实际上要看用户的数量。
然后,如果所接收到的识别信息为A,则使存储部件的计数值CTa增加1(步骤S273)。如果所接收到的识别信息为B,则使存储部件的计数值CTb增加1(步骤S274)。如果所接收到的识别信息为C,则使存储部件的计数值CTc增加1(步骤S275)。
接下来,对图28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步骤S281中,控制部件311从存储部件313取出所有用户的计数值CTi(此处为3人,i=a、b、c)并进行比较,选择计数值最大的(步骤S282)。接下来,对该计数值乘上比例系数N(该N的值为任意,与***对应地决定)而生成权重值Wj(步骤S283)。然后使值j增加1(步骤S284)。另外,将j的值预先设定为0。接下来,检查j是否达到了所需数(步骤S285),如果未达到所需数,则选择计数值第二大的(步骤S286),返回到步骤S283,生成其权重值Wj。如果达到所需数,则根据所得到的权重值使用图2的算式进行加权平均的计算而得到控制值(步骤S287)。以后,虽未在流程图中示出,但控制部件311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根据所计算出的控制值进行空调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8,增大了温度设定次数多的人的权重,所以能够改善处于温度状况恶劣的作业环境中的作业者的温度环境。
另外,在更新并登记各作业者中的每一个的设定次数的情况下,使遥控器与拥有遥控器的作业者一一对应,即每当作业者操作自己的遥控器来设定温度时,使从遥控器发生的遥控器的识别码与作业者码对应起来。另外,每当管理装置接收到通过操作遥控器而从遥控器发生的温度信息和遥控器的识别码时,管理装置针对每1℃温度对接收到的遥控器识别码的次数进行计数,在内置的存储器中将温度与遥控器识别码对应地记录。
针对所有作业者实施以上的动作。
另一方面,在对每一个作业者的设定次数进行计数的情况下,控制部件执行其他读出专用的软件,从而从遥控器中周期性地读出各作业者的各温度的设定次数来进行检查。
实施方式19
在用户进行了设定温度与实际的空调空间的温度的偏差超过可以加权平均的范围的温度设定的情况下,可以暂时停止基于加权平均计算的空调控制而通过以往的空调控制切换到作业者所希望的设定温度上。在本实施方式19中对该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预先将所有用户的数量登记到存储部件。
在用户的数量为1人时,在由作业者设定的温度与实际的空调空间的温度的偏差超过可以加权平均的范围的情况下,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将空调机的运转控制切换成以往的空调控制。
另外,在如图29的2910所示执行基于加权平均的空调控制时,在规定时间内多个用户进行了设定温度与实际的空调空间的温度的偏差超过可以加权平均的范围的温度设定的情况下,室内机310的控制部件311根据发出了该设定温度信息的遥控器的数量数出进行了该温度设定的用户的数量,在判定该用户数为登记在存储部件中的所有用户数的预定比率、例如一半以上的情况下,暂时停止基于加权平均计算的空调机控制,如图29的2920所示切换成以往的利用室温传感器的空调机控制。由此,控制成使空调机的吸入温度与设定值相同。在该情况下,在空调机为天花板设置型的情况下,由于在实际的人的位置处与吸入温度偏离,所以存在误差而不是正确的控制,但由于是比基于加权平均的空调控制更强有力的空调控制,所以与基于加权平均的空调控制相比可以快速地接近用户所期望的温度。
然后,利用该以往方式的空调控制,如果根据传感器单元410所检测出的温度信息控制部件判断出进入到可以加权平均的范围内,则这次停止以往方式的空调控制,而如图29的2930所示再次开始基于加权平均的空调控制。由此,可以防止过度,而且能以正确且平滑的方式达到设定值温度。由此可以实现作为整体迅速且正确地接近用户的设定温度的空调控制。
图30示出上述动作。
进行基于加权平均的空调控制(步骤S301),检查在该期间是否有温度设定(步骤S302),如果无温度设定则返回到步骤S302继续执行空调控制。在步骤S302中,在存在温度设定的情况下,检查设定温度是否超过可以加权平均的范围(步骤S303),如果未超过则返回到步骤S302继续执行空调控制。在步骤S303中,如果设定温度超过可以加权平均的范围,则使意味着用户数的存储部件的计数值增加1(步骤S304),接下来检查计数值是否超过相对于利用者数的预定比率、此处是一半(步骤S305)。如果未超过则返回到步骤S302继续执行空调控制。
在步骤S305中,如果计数值超过利用者数的一半,则从基于加权平均计算的空调机控制切换到以往的空调机控制(步骤S306)。然后,检查该设定温度是否超过可以加权平均的范围(步骤S307),如果超过则返回到步骤S307继续执行以往的空调机控制。在步骤S307中,如果判断设定温度进入到可以加权平均的范围内,则从以往方式的空调控制切换到基于加权平均的空调控制(步骤S308)。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9,在进行了温度设定值与实际的空调空间的温度的偏差超过空调可以加权平均的范围的温度设定的人数超过预定比率的情况下,暂时切换到以往的空调控制而并非基于加权平均的空调控制,所以可以迅速地改善处于恶劣温度环境的用户的温度环境。
实施方式20
还考虑由于风扇异常等,空调对象的设备的温度急剧上升,而来自靠近该设备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变为严重超过加权平均的值的情况。
因此,在进行加权平均的计算之前,对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温度信息与过去的温度信息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在某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温度信息与过去的温度信息的平均值相比较大地偏离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错误而从加权平均的计算对象中除去,根据剩下的传感器信息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并且使外部的报警装置报警显示或报警鸣动设置了检测到该异常温度的传感器单元的设备出现异常的情况。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20,能够使用户知晓设备的异常,不仅可以实现应对,而且还可以防止由于错误的温度信息造成的错误的空调控制。
另外,作为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结构要素的“部件”具体而言是“电路”、“装置”、或“程序”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多个传感器值进行了加权平均,但只要能够加入多个传感器值来进行空调控制,就可以使用任意方法进行控制。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具备空调单元和多个传感器单元,
上述传感器单元具有:传感器,检测空调空间的温度、湿度而作为传感器值输出;单元识别设定部件,生成识别自身的识别信息;以及第一无线传送部件,对该单元识别设定部件所生成的识别信息和上述传感器所输出的传感器值进行调制并发送,
上述空调单元具有:第二无线传送部件,从该传感器单元的上述第一无线传送部件接收上述识别信息和上述传感器值并解调;以及控制部件,根据通过对根据由该第二无线传送部件解调的识别信息而确定的传感器单元的、由上述第二无线传送部件解调的传感器值加入权重值而得到的加权平均值,调整上述空调空间的温度、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管理上述空调单元的设定单元,
上述空调单元还具备从外部接收上述权重值的第一传送部件,
上述设定单元具备计算出上述权重值的判定部件和向上述空调单元的上述第一传送部件传递由该判定部件计算出的权重值的第二传送部件。
3.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具备接收单元、设定单元、空调单元和多个传感器单元,
上述传感器单元具有:传感器,检测空调空间的温度、湿度而作为传感器值输出;单元识别设定部件,生成识别自身的识别信息;以及第一无线传送部件,对该单元识别设定部件所生成的识别信息和上述传感器所输出的传感器值进行调制并发送,
上述接收单元具有:第二无线传送部件,从该多个传感器单元的上述第一无线传送部件一并接收上述识别信息和上述传感器值并解调;以及第一传送部件,发送由该第二无线传送部件解调的识别信息和传感器值,
上述设定单元具有:第二传送部件,从该接收单元的上述第一传送部件接收上述识别信息和上述传感器值;存储部件,存储权重值;判定部件,将通过对上述第二传送部件所接收到的传感器值加入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件中的权重值而得到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控制值输出;以及第三传送部件,传送由该判定部件输出的控制值,
上述空调单元具有:第四传送部件,从该设定单元的上述第三传送部件接收上述控制值并解调;以及控制部件,根据由该第四传送部件解调的控制值调整上述空调空间的温度、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单元具备操作开关,由上述第一无线传送部件发送来自该操作开关的输入信息,用于上述传感器单元的权重值的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单元具备检测照度的照度传感器,由上述第一无线传送部件发送来自该照度传感器的照度信息,用于上述传感器单元的权重值的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单元的控制部件根据室外空气温度决定权重值。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定单元的判定部件具备根据时间或期间改变权重值的时间表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单元具备测定空调空间的温度、湿度等的传感器,使上述第二无线传送部件可装卸,选择上述空调单元的传感器和传感器单元的传感器中的某一个来进行空调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单元具备USB端子,从该USB端子接受电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单元和上述多个传感器单元被配备于通过根据规定的基准分割室内区域而形成的各个分割区域中,各区域的空调单元所具有的控制部件根据来自同一区域内的至少1个传感器单元的传感器值和与该传感器对应的预先保有的权重值,进行加权平均的运算,根据运算结果进行空调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单元具备:
百叶窗;以及
存储部件,存储使该百叶窗的方向与该方向上存在的传感器单元及其权重值对应起来的表,
上述控制部件,每当改变百叶窗的方向时,读出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件中的表而取得上述百叶窗的方向上存在的传感器单元及其权重值,根据从所得到的传感器单元得到的温度信息和所得到的权重值进行加权平均的运算。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单元具备存储部件,该存储部件将与设备的工作温度带对应的传感器单元及其权重值作为表存储,
上述控制部件对从各传感器单元得到的温度信息与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件中的工作温度带进行比较,在存在上述温度信息超过上述工作温度带的设备的情况下,根据上述表确定对应的传感器单元,使该确定的传感器单元的权重大于规定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具备辐射传感器,该辐射传感器设置于天花板设置型室内机上,利用红外线在规定的范围内对下方的温度控制对象区域的温度信息进行监视,
上述控制部件将由上述辐射传感器接收到的温度信息与预先保有的基准值进行比较来确定用户的位置,从最靠近用户的位置的一方开始选择多个传感器单元,增大该传感器单元的权重值。
CN2006800546565A 2006-07-13 2006-07-13 空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35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6/313956 WO2008007433A1 (en) 2006-07-13 2006-07-13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3597A true CN101443597A (zh) 2009-05-27
CN101443597B CN101443597B (zh) 2011-06-01

Family

ID=38923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465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3597B (zh) 2006-07-13 2006-07-13 空调***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80555B2 (zh)
EP (1) EP2042816B1 (zh)
JP (1) JP4757918B2 (zh)
CN (1) CN101443597B (zh)
ES (1) ES2532263T3 (zh)
WO (1) WO2008007433A1 (zh)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0387A (zh) * 2012-04-23 2012-08-01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方法和空调***
CN102004509B (zh) * 2009-08-28 2012-10-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室内亮度调节***及方法
CN102739479A (zh) * 2011-04-08 2012-10-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于外部信息改变装置行为
CN102072526B (zh) * 2009-11-25 2013-04-17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室内气候传感器的布建方法
CN104515246A (zh) * 2013-09-27 2015-04-15 宁夏银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5240999A (zh) * 2015-09-25 2016-01-13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方法及空调
CN105627498A (zh) * 2014-10-31 2016-06-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气调节方法和空气调节***
CN105980782A (zh) * 2013-12-26 2016-09-28 施耐德电气建筑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环境的***和方法
CN106062485A (zh) * 2013-12-03 2016-10-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空调设备或空调***的舒适温度的装置和方法
CN106196416A (zh) * 2014-08-15 2016-12-07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空调控制***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CN106642415A (zh) * 2015-10-30 2017-05-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多联机辐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8241300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开利公司 预定空间区域的设备控制
CN108463675A (zh) * 2016-02-29 2018-08-28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
CN108562018A (zh) * 2018-03-02 2018-09-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及***
CN110554608A (zh) * 2018-05-31 2019-12-10 北京源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室内设备的调节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457570A (zh) * 2020-04-07 2020-07-28 深圳星普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913400A (zh) * 2020-07-28 2020-11-1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融合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68510A (zh) * 2020-08-10 2020-1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028598A (zh) * 2019-12-25 2021-06-25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湿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57942A (zh) * 2021-09-16 2021-12-07 广东省智能家电研究院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65066A (zh) * 2020-11-19 2022-04-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力感测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4391082A (zh) * 2019-09-25 2022-04-22 夏普株式会社 家电设备***、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CN114543295A (zh) * 2020-11-11 2022-05-27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空调***及方法
CN114787562A (zh) * 2019-12-17 2022-07-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异常预兆推测装置、空调装置的异常预兆推测模型学习装置以及空调装置
CN115494898A (zh) * 2022-09-26 2022-12-20 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空调智能控制方法
CN115682338A (zh) * 2023-01-04 2023-02-03 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组装生产线车间的温湿度监控调节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5161961T1 (de) 2005-06-30 2015-11-26 Biomet 3I, Llc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Komponenten eines Dentalimplantats
US7740184B2 (en) 2006-08-03 2010-06-2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s of dehumidification control in unoccupied spaces
CN101583831B (zh) * 2007-01-17 2011-12-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控制***
US7908117B2 (en) * 2007-08-03 2011-03-15 Ecofa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 network of thermostats as tool to verify peak demand reduction
US8019567B2 (en) * 2007-09-17 2011-09-13 Ecofa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changes in the efficiency of an HVAC system
US7848900B2 (en) 2008-09-16 2010-12-07 Ecofa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thermal mass of a building
JP2009276872A (ja) * 2008-05-13 2009-11-26 Omron Corp 制御方法、温度制御方法、制御装置および温度調節器
JP2009299965A (ja) * 2008-06-11 2009-12-24 Daikin Ind Ltd 空調システム
US8010237B2 (en) 2008-07-07 2011-08-30 Ecofa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ramped setpoint temperature variation with networked thermostats to improve efficiency
US8180492B2 (en) 2008-07-14 2012-05-15 Ecofa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 networked electronic device as an occupancy sensor for a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8294393B2 (en) * 2008-09-08 2012-10-23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Blower motor for HVAC systems
US8362737B2 (en) * 2008-09-08 2013-01-29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Blower motor for HVAC systems
JP5111445B2 (ja) * 2008-09-10 2013-01-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4972069B2 (ja) * 2008-10-28 2012-07-11 ナガノ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の制御方法、空調装置及び環境試験装置
JP4850269B2 (ja) * 2009-04-07 2012-01-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及び遠隔監視装置
US8903553B1 (en) 2009-05-01 2014-12-02 Comverg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unitary air conditioners for reducing peak loads
US8498753B2 (en) 2009-05-08 2013-07-30 Ecofactor,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ust-in-time conditioning using a thermostat
US8740100B2 (en) 2009-05-11 2014-06-03 Ecofactor,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variable compressor delay in thermostat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US8596550B2 (en) 2009-05-12 2013-12-03 Ecofactor,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manual inputs to and adaptive programming of a thermostat
JP5218280B2 (ja) * 2009-05-21 2013-06-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監視装置、監視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監視方法
US8463444B2 (en) * 2009-06-08 2013-06-11 Josmon C. George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US8467905B2 (en) 2009-06-08 2013-06-18 Josmon C. George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US8239068B1 (en) 2009-06-26 2012-08-07 Comverg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operative powering of unitary air conditioners
JP5300685B2 (ja) * 2009-10-27 2013-09-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504845B2 (ja) * 2009-11-25 2014-05-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装置
JP5036793B2 (ja) * 2009-11-27 2012-09-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CN101782261B (zh) * 2010-04-23 2012-01-11 吕红丽 暖通空调***的非线性自适应节能控制方法
US10584890B2 (en) 2010-05-26 2020-03-10 Ecofa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to optimize a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8556188B2 (en) 2010-05-26 2013-10-15 Ecofa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to optimize a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8090477B1 (en) 2010-08-20 2012-01-03 Ecofa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use of plug-in air conditioners and portable heaters
US9092039B2 (en) * 2010-11-19 2015-07-28 Google Inc. HVAC controller with user-friendly installation features with wire insertion detection
CN102902328A (zh) * 2011-07-29 2013-01-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集群散热管理***
JP6081793B2 (ja) 2012-03-26 2017-0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操作端末
JP6005980B2 (ja) * 2012-04-27 2016-10-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システム
US10048706B2 (en) 2012-06-14 2018-08-14 Ecofa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use of individual HVAC units in multi-unit chiller-based systems
US20140069131A1 (en) * 2012-09-13 2014-03-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6091152B2 (ja) * 2012-10-15 2017-03-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冷蔵システム
JP2014105903A (ja) * 2012-11-26 2014-06-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温度制御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
US8926328B2 (en) 2012-12-27 2015-01-06 Biomet 3I, Llc Jigs for placing dental implant analogs in models and methods of doing the same
KR101389573B1 (ko) * 2013-02-01 2014-05-12 (주) 대호아이앤티 에어컨 배관 통신을 이용한 무선통신 연동 시스템
US9719690B2 (en) * 2013-06-19 2017-08-01 Nec Corporation Zone based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HVAC) control using extensiv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US10917259B1 (en) * 2014-02-13 2021-02-0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mputing device interaction with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US9958178B2 (en) * 2014-03-06 2018-05-01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erver rack management controller
CN103926960B (zh) * 2014-04-29 2017-01-11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 机房内温湿度的调节方法
CN106662865A (zh) * 2014-08-14 2017-05-10 伦斯勒理工学院 协同能量管理***
US10055781B2 (en) 2015-06-05 2018-08-21 Boveda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humidity in a closed environment with automatic and predictive identification, purchase and replacement of optimal humidity controller
US10909607B2 (en) 2015-06-05 2021-02-02 Boveda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humidity in a closed environment with automatic and predictive identification, purchase and replacement of optimal humidity controller
CN105159105B (zh) * 2015-08-13 2019-06-1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电器工作方法及装置
CN105605665A (zh) * 2016-01-18 2016-05-25 贵州大学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电暖器控制装置
TWI587107B (zh) * 2016-02-18 2017-06-11 Air Compressor Control Method
JP6699246B2 (ja) 2016-03-04 2020-05-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06227057A (zh) * 2016-09-05 2016-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路由器
US20180070424A1 (en) * 2016-09-06 2018-03-08 Locoroll, Inc.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19002657A (ja) * 2017-06-19 2019-01-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流体搬送装置
CN107490129B (zh) * 2017-08-02 2020-10-20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40723A (zh) * 2018-03-31 2018-07-03 开平市高美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无线通讯的制冷设备
JP7282447B2 (ja) * 2018-11-28 2023-05-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空調管理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631643B1 (ko) * 2018-12-21 2024-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와인 셀러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11720984B (zh) * 2019-03-19 2022-04-0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及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7301586B2 (ja) * 2019-04-19 2023-07-03 オーナンバ株式会社 室内湿度制御装置
EP4097557A4 (en) * 2020-01-31 2023-07-26 Objectvideo Labs, LLC TEMPERATURE CONTROL BASED ON THERMAL IMAGING
RU2742475C1 (ru) * 2020-07-24 2021-02-08 Юр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Домкин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зимним комплектом кондиционер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10428A1 (de) * 1982-03-22 1983-09-22 Centra-Bürkle GmbH & Co, 7036 Schönaich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optimierung der heizkurve einer heizungsanlage
JPH07318144A (ja) 1991-08-20 1995-12-08 Yokogawa Johnson Controls Kk 空調制御装置および空調用ワイヤレスセンサ
US6909921B1 (en) * 2000-10-19 2005-06-21 Destiny Networks, Inc. Occupancy sensor and method for home automation system
US6595430B1 (en) * 2000-10-26 2003-07-2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system for a thermal comfort controller
US6324854B1 (en) * 2000-11-22 2001-12-04 Copeland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servic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030216837A1 (en) * 2002-03-08 2003-11-20 Daniel Reich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EP1616237B1 (en) * 2003-04-14 2017-10-25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evice
JP2005016846A (ja) 2003-06-26 2005-01-20 Taisei Corp ワイヤレスセンサを用いた屋内環境の制御システム
US7130720B2 (en) * 2004-06-23 2006-10-31 Fisher James L Radio frequency enabled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zones
JP4267553B2 (ja) * 2004-10-25 2009-05-27 株式会社Nttファシリティーズ 空調機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空調機制御方法
US7058477B1 (en) * 2004-11-23 2006-06-06 Howard Rosen Thermostat system with remote data averaging
US8702482B2 (en) * 2004-12-07 2014-04-22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Ventilation controller
US7403838B2 (en) * 2004-12-16 2008-07-22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ssaging system based building control
US7336168B2 (en) * 2005-06-06 2008-02-26 Lawrence Kat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riable threshold sensor
US20070045429A1 (en) * 2005-08-31 2007-03-01 Ranco Incorporated Of Delaware Time of day zoning climat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US20070227168A1 (en) * 2006-04-04 2007-10-04 Simmons Bryan D Variable capacity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8103389B2 (en) * 2006-05-18 2012-01-24 Gridpoint, Inc. Modular energy control system
US7847681B2 (en) * 2007-03-23 2010-12-07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ited B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4509B (zh) * 2009-08-28 2012-10-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室内亮度调节***及方法
CN102072526B (zh) * 2009-11-25 2013-04-17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室内气候传感器的布建方法
CN102739479A (zh) * 2011-04-08 2012-10-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于外部信息改变装置行为
CN102739479B (zh) * 2011-04-08 2016-04-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于外部信息改变装置行为
CN102620387A (zh) * 2012-04-23 2012-08-01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方法和空调***
CN104515246B (zh) * 2013-09-27 2017-02-01 宁夏银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4515246A (zh) * 2013-09-27 2015-04-15 宁夏银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
US11169499B2 (en) 2013-12-03 2021-11-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fort temperature of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10656613B2 (en) 2013-12-03 2020-05-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fort temperature of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6062485A (zh) * 2013-12-03 2016-10-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空调设备或空调***的舒适温度的装置和方法
CN105980782A (zh) * 2013-12-26 2016-09-28 施耐德电气建筑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环境的***和方法
CN106196416A (zh) * 2014-08-15 2016-12-07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空调控制***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CN106196416B (zh) * 2014-08-15 2019-07-23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空调控制***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CN105627498A (zh) * 2014-10-31 2016-06-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气调节方法和空气调节***
CN105240999B (zh) * 2015-09-25 2018-12-2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方法及空调
CN105240999A (zh) * 2015-09-25 2016-01-13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方法及空调
CN106642415A (zh) * 2015-10-30 2017-05-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多联机辐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63675B (zh) * 2016-02-29 2020-08-25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
CN108463675A (zh) * 2016-02-29 2018-08-28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
CN108241300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开利公司 预定空间区域的设备控制
CN108562018A (zh) * 2018-03-02 2018-09-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及***
CN108562018B (zh) * 2018-03-02 2019-11-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及***
CN110554608A (zh) * 2018-05-31 2019-12-10 北京源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室内设备的调节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391082B (zh) * 2019-09-25 2023-09-26 夏普株式会社 家电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4391082A (zh) * 2019-09-25 2022-04-22 夏普株式会社 家电设备***、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CN114787562A (zh) * 2019-12-17 2022-07-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异常预兆推测装置、空调装置的异常预兆推测模型学习装置以及空调装置
CN113028598A (zh) * 2019-12-25 2021-06-25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湿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57570A (zh) * 2020-04-07 2020-07-28 深圳星普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913400B (zh) * 2020-07-28 2024-04-3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融合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13400A (zh) * 2020-07-28 2020-11-1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融合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68510A (zh) * 2020-08-10 2020-1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068510B (zh) * 2020-08-10 2022-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543295B (zh) * 2020-11-11 2023-07-25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空调***及方法
CN114543295A (zh) * 2020-11-11 2022-05-27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空调***及方法
CN114365066A (zh) * 2020-11-19 2022-04-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力感测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4365066B (zh) * 2020-11-19 2024-02-0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力感测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US11947734B2 (en) 2020-11-19 2024-04-02 Goertek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ce sens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757942A (zh) * 2021-09-16 2021-12-07 广东省智能家电研究院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94898A (zh) * 2022-09-26 2022-12-20 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空调智能控制方法
CN115494898B (zh) * 2022-09-26 2023-10-31 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空调智能控制方法
CN115682338A (zh) * 2023-01-04 2023-02-03 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组装生产线车间的温湿度监控调节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42816A1 (en) 2009-04-01
EP2042816B1 (en) 2015-02-18
JPWO2008007433A1 (ja) 2009-12-10
JP4757918B2 (ja) 2011-08-24
ES2532263T3 (es) 2015-03-25
EP2042816A4 (en) 2012-03-14
US8280555B2 (en) 2012-10-02
US20090281667A1 (en) 2009-11-12
CN101443597B (zh) 2011-06-01
WO2008007433A1 (en) 2008-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3597B (zh) 空调***
US11080800B2 (en) Thermostat having network connected branding features
US10667096B2 (en) Targeted alert system with location-based and role-based alert distribution
US10900684B2 (en) Thermostat and method for an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for HVAC system of a building
US8479099B2 (en) Group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CN110662925B (zh) 空调***
US7565225B2 (en) Environment, lighting and security control system
KR100688202B1 (ko) 멀티 에어컨의 피크전력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060097063A1 (en) Modular HVAC control system
US20030216837A1 (e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US7871014B2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demand of multi-air-conditioner
CN101178242A (zh) 操作空调***的设备及控制空调***的方法
JP2004028387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遠隔管理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管理サーバ
Brambley et al. Wireless sensor applications for building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US20210018204A1 (en)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system with zone grouping control feasibility estimation
KR102238868B1 (ko) 공조 실내기 제어방법, 이를 이용하는 컨트롤러 및 공조기
KR102167330B1 (ko) 공기조화기
US10274228B2 (en) Packaged HVAC unit with secondary system capability
US8810419B2 (en) Refrigerant charge level detection
US20210096555A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having a learning event
JP2003287257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7212500B2 (ja) 遠隔管理装置及び遠隔管理システム
KR102143347B1 (ko) 원격제어기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시스템
US11885546B1 (en) Control process for climat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outdoor humidity conditions
US11692729B2 (en) Single-package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