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0903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0903B
CN101410903B CN2007800107420A CN200780010742A CN101410903B CN 101410903 B CN101410903 B CN 101410903B CN 2007800107420 A CN2007800107420 A CN 2007800107420A CN 200780010742 A CN200780010742 A CN 200780010742A CN 101410903 B CN101410903 B CN 1014109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radial direction
exposure
illuminating part
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07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0903A (zh
Inventor
堀文久
大坂间亲
村山裕之
千田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Citizen Wat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tizen Wat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tizen Wat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tizen Wat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10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0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0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09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1Printing on disk-shaped media, e.g. C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arrays of radiation sources
    • B41J2/4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arrays of radiation sources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 [LED] or laser array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38Visual features other than those contained in record tracks or represented by sprocket holes the visual signals being auxiliary signals
    • G11B23/40Identifying or analogous means applied to or incorporated in the record carrier and not intended for visual display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playing-back of the record carrier, e.g. label, leader, photograp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rinters Or Record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nd Radiation Means (AREA)
  • Color, Gradation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Fax 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在使用从旋转中心向外周方向排列而成的印字头对旋转的盘表面进行印刷的场合产生的问题。发光部与使介质旋转的旋转驱动同步地曝光,该曝光通过使在曝光间隔之间移动的介质的最外周的圆周方向的移动量比通过曝光形成的像素的圆周方向的宽度小,从而重叠地曝光在旋转的圆周方向邻接的像素的一部分。光学单元具备的多个发光部在介质的各曝光位置,使对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光量相比对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光量为少量。由此,对曝光的重叠多的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像素,减少用各曝光形成的浓度从而减轻由重叠引起的浓淡的差。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在盘状介质面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作为记录图像、影像、音乐、文书等电子数据的记录介质,已知的有CD、CD-R、CD-RW、DVD、DVD-RAM等各种盘状介质。在这些盘状介质上写入各种数据进行记录时,为了能够用目视来确认记录在该盘状介质上的内容,有将有关记录内容的标题等信息记入到盘状介质的面的情况。
该场合,一般使用笔记工具直接写在盘状介质的表面上,但是也有使用打印机在另外准备的标记纸上印刷记录信息,并将该标记纸粘贴在盘状介质的表面上的情况。
这样,在盘状介质的表面上直接写入的场合,由于使用笔记工具,存在使介质的记录面损伤的危险,而且,在使用打印机在标记纸上进行印刷的场合,存在另外需要打印机的问题。
于是,提出了通过利用激光在标签面上形成图像,从而不需要利用笔记工具的写入和利用打印机的印刷的光盘装置(专利文献1)。
在该文献的打印机中,在光盘装置的转盘上,将在从标签面侧能看到的地方形成由感光材料、感热材料等得到的可见光特性变化层的光盘,以该标签面朝向光拾波器的方式进行配置。在配置之后,使光盘和光拾波器沿着光盘的面相对移动,与该移动同步地将从光拾波器射出的激光的功率按照要形成图像的文字、图画等的图像数据进行调制并照射在可见光特性变化层上。通过该激光的照射,在可见光特性变化层上使可见光特性改变并形成图像。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033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257153号公报。
如上述文献所示的打印机,由于通过在使光盘和光拾波器沿着光盘的面相对移动的同时一个个像素地以螺旋状或同心圆状地印刷下去的点顺序扫描,从而在光盘的面上形成图像,因此存在图像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问题。
还知道如下记录方法,相对如上所述的盘状的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从盘状的记录介质的中心部以放射状配置记录头,并与记录介质的旋转同步地依次进行线状记录。
通常,原图像数据的像素灰度值规定在正交坐标系上的坐标点上。该坐标点在正交坐标系上规定在以整数表示的坐标位置上。以下,将该坐标点作为整数坐标点进行说明。
另一方面,在从盘状记录介质的中心部以放射状配置记录头,并与记录介质的旋转同步地依次进行线状记录的场合,若以原样使用正交坐标系上的坐标点进行印刷,则印刷在盘表面的点发生位置偏移,存在所印刷的图像质量下降的危险。这是因为,在将极坐标系的坐标点以正交坐标系表示时则其坐标位置变为实数,未必与正交坐标系上用整数表示的坐标位置一致,因此在正交坐标系上以点阵状排列的坐标点与旋转的记录头的印刷点的位置未必一致。
另外,在使用从旋转中心向外周方向排列印字元件而成的印字头对旋转的盘表面进行印刷的场合,存在半径方向上产生浓淡的问题、产生涂抹的不完全地方的问题、以及在印字线上产生遗漏和重叠的问题。
图29是用于说明向该盘状记录介质的印刷中的印刷方面问题的图。在图29中,若利用向外周方向排列的列状的发光元件进行印刷,则印字点的重叠部分在盘的内周侧更多地发生,因此即使是相同图像的图像数据,也会产生从外周侧向内周侧变浓的浓淡(层次差)101。
而且,根据所印刷的点形状,在未印刷而留下的遗漏部分或重叠印刷的重复印刷部分等涂抹部分上产生不完全地方102。该不完全地方102在盘上表示为圆状的线条(筋)。
另外,对列状的发光元件通过时间管理进行印刷动作的同步的场合,若在盘的旋转中产生旋转不均,则在印字线上产生遗漏103或印字线的重叠。
为了解决这种产生于盘状的记录介质上的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的浓淡(层次差)的问题,提出了将印刷在盘状的记录介质表面上的图形或文字数据进行间隔剔除,并修正外周部和内周部的浓度进行均质化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2)。
但是,在该间隔剔除数据的图像数据处理中,例如在邻接的三个点上产生了重叠之后才能间隔剔除中间的点。因此,根据要印刷的图像数据,未必一定能间隔剔除图像数据,因此存在不能完全除去内周侧的点的重叠的问题。
因而,在对盘状的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使用从盘状的记录介质的中心部以放射状配置的记录头将线状的记录与记录介质的旋转同步地进行印字的场合,需要解决在对盘状的记录介质印字时的特有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对盘状的记录介质印字时特有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在使用从旋转中心向外周方向排列而成的印字头对旋转的盘表面进行印字时产生的问题,其目的是消除半径方向的浓淡的问题、涂抹部分的不完全地方的问题、以及印字线的遗漏和重叠的问题。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在使用以正交坐标系上的整数坐标点规定的像素灰度值的图像数据并在盘状的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字时所产生的像素数据的位置偏移。
第一,本发明是对在旋转的圆周方向邻接的像素,通过重叠地印刷像素的一部分,消除不完全的涂抹部分的发生和印字线的遗漏和重叠,而且,通过调整各像素的印刷浓度来消除半径方向的浓淡的发生。
本发明的图像形状装置是通过由光学单元照射的光对盘状介质的表面以每个像素地进行曝光从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光学单元具有在介质的旋转的半径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部。
本发明的发光部对介质上的全部像素,重叠地曝光在旋转的圆周方向邻接的像素的一部分。
光学单元由在介质的旋转的半径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部并通过一次的光照射,对在介质中沿半径方向排列的一条线份儿的像素进行曝光。通过与介质的旋转同步地反复进行该曝光,在介质的标签面上形成图像。
在与该介质的旋转同步地进行的曝光中,通过重叠地曝光在旋转的圆周方向邻接的像素的一部分,从而防止在邻接的像素之间产生未曝光的地方,由此消除不完全的涂抹部分的发生。
发光部与使介质旋转的旋转驱动同步地曝光,该曝光通过使在曝光间隔之间移动的介质的最外周的圆周方向的移动量比通过曝光形成的像素的圆周方向的宽度小,从而重叠地曝光在旋转的圆周方向邻接的像素的一部分。而且,发光部不限于进行自发发光的部件,还包括将来自光源的光例如像液晶快门那样断开、透射或反射的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要形成相同浓度的图像时,为了减轻通过在同一像素重复曝光而在半径方向上产生浓淡(层次差)的问题,光学单元所具备的多个发光部在介质的各曝光位置,使对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光量比对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光量少。由此,对曝光的重叠多的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像素,减少以各曝光形成的浓度并减轻由重叠所致的浓淡的差。
本发明的发光部具备减少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曝光量的多个形态。
减少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曝光量的第一形态是利用驱动电流,多个发光部在介质的各曝光位置,使对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发光部的驱动电流比对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发光部的驱动电流小。由此,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曝光量比外周侧的曝光量少。
而且,减少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曝光量的第二形态是利用曝光时间,多个发光部在介质的各曝光位置,使对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曝光时间比对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曝光时间短。由此,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曝光量比外周侧的曝光量少。
还有,减少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曝光量的第三形态是利用每单位时间的曝光次数,多个发光部在介质的各曝光位置,使对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每单位时间的曝光次数相比对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每单位时间的曝光次数为较少的曝光次数。由此,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曝光量比外周侧的曝光量少。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单元做成将多个发光部分割成多个块的结构,以该块为单位进行曝光。光学单元将多个发光部由一个或在半径方向邻接的多个发光部而分割成多个块,将各块内作为单位来驱动,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发出的光量比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发出的光量少。包含于各个块内的发光部能够以相同的驱动条件驱动,或者以不同的驱动条件驱动。而且,除了同时驱动包含于光学单元的全部块之外,还可以从包含于光学单元的全部块中进行选择并驱动块。
本发明作为这种分割成块的结构,具备两种方式。第一方式是各块包含大致相同数量的发光部的结构,第二方式是各块包含不同数量的发光部的结构。
在第一方式中,光学单元所具备的各块具有大致相同数量的发光部,在各块内,将包含于其块内的多个发光部以相同的驱动条件驱动,并且对各块以不同的驱动条件驱动,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发出的光量比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发出的光量少。
在第一方式中,根据多个形态,能够减少半径方向的内周侧块的曝光量。
减少半径方向的内周侧块的曝光量的第一形态是利用驱动电流,通过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的驱动电流相比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的驱动电流为小电流,规定块之间的光量关系。由此,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块的曝光量比外周侧的块的曝光量少。
而且,减少半径方向的内周侧块的曝光量的第二形态是利用驱动时间,通过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的驱动时间相比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的驱动时间为短时间,规定块之间的光量关系。由此,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块的曝光量比外周侧的块的曝光量少。
还有,减少半径方向的内周侧块的曝光量的第三形态是利用每单位时间的发光次数,通过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的每单位时间的发光次数比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的每单位时间的发光次数少,规定块之间的光量关系。由此,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块的曝光量比外周侧的块的曝光量少。
第二方式是使各块所具备的发光部的个数在半径方向不同的结构。在该第二方式中,将发光单元具备的多个发光部分割成由一个或多个在半径方向邻接的发光部构成的多个块,就各块具有的发光部的个数而言,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块具有的个数比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块具有的个数还多。对该结构的各块供给相同的驱动电流,并以各块内的发光部的个数份儿分流驱动电流并进行驱动,使各块发出的光量为大致相同的光量。
由此,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块的曝光量比外周侧的块的曝光量少。
第二,本发明是在通过由光学单元照射的光对盘状介质的表面以每个像素地进行曝光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在正交坐标系的整数坐标点上规定的像素灰度值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在极坐标系的坐标点上规定的像素灰度值的图像数据。由此,在使用从盘状的记录介质的中心部以放射状配置而成的记录头并与记录介质的旋转同步地进行线状的记录的印字中,能够消除图像数据的位置偏移,并能得到良好的图像质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在盘状介质的表面形成图像的打印部;和转换为可以用该打印部印刷的印刷用图像数据的印刷用图像数据转换部。打印部通过使具备在盘状介质的径向排列的多个发光部的光学单元和盘状介质在盘状介质的圆周方向上相对地旋转,从而在盘状介质上印刷图像。
另一方面,印刷用图像数据转换部具备将作为输入图像数据的正交坐标系的整数坐标点的像素灰度值转换为作为印刷用图像数据的极坐标系的坐标点的像素灰度值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生成部。该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生成部使用在正交坐标系上包围与极坐标系的坐标点对应的实数坐标点的最近的4点整数坐标点所具备的像素灰度值,插补所对应的实数坐标点的像素灰度值,并将算出来的像素灰度值作为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的像素灰度值生成。
本发明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生成部所生成的图像数据具有以极坐标系规定的坐标点上的像素灰度值,以该极坐标系规定的坐标点对应于使用从盘状的记录介质的中心部以放射状配置的记录头并与记录介质的旋转同步地将线状的记录进行印字时的印字点位置,因此能够消除图像数据的位置偏移。
而且,本发明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生成部,将以盘状介质的中心点作为原点的极坐标系以每隔45°分割成8个扇形部,在各扇形部将从外周朝向内周的径向作为主扫描方向,将圆周方向作为副扫描方向,在以该扫描方向规定的坐标点上生成光栅数据。在该光栅数据的生成中,使主扫描方向与正交坐标系的y轴方向对应,使副扫描方向与正交坐标系x轴方向对应,在极坐标系上使用包围对应的实数坐标点的最近的4点整数坐标点所具备的像素灰度值来插补对应的实数坐标点的像素灰度值。
作为用于实数坐标点上的像素灰度值的插补的像素灰度值,如上所述通过使用以副扫描方向及主扫描方向规定的实数坐标点的周围的4点整数坐标点所具备的像素灰度值,能够形成圆滑的图像。
而且,本发明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生成部所进行的像素灰度值的插补,可以按照对应于极坐标系的实数坐标点与4点整数坐标点的距离,能够适用对4点整数坐标点的利用双线性法的线形插补。
另外,本发明的印刷用图像数据转换部具备扩大及缩小图像数据个数的图像扩大缩小部。
该图像扩大缩小部使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个数与扇形部内的圆周方向的印字点数一致。由此,可以准备与各印字点对应的像素灰度值。
而且,使正交坐标系的图像数据的主扫描方向的个数按照印字的间距进行扩大。由此,例如在以1/2间距角进行印刷的场合,将原图像数据扩大成2倍从而可以与印字的间距一致。
另外,本发明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生成部作为用于提高印刷质量的数据处理,在圆周方向邻接的扇形部,重复生成主扫描方向的边界的坐标点上的像素灰度值。图像扩大缩小部对该重复生成后的边界的坐标点进行缩小,在圆周方向邻接的扇形部,对于其主扫描方向的边界的坐标点来说做成相同的像素灰度值。由此,在将盘状介质以每隔45°分割成8个扇形部,并使用生成于各扇形部的光栅数据进行图像印刷时,消除在边界部分的印刷偏移。
该图像扩大缩小部可以通过利用双线性法的线形插补来进行坐标点的像素灰度值。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消除在使用从旋转中心向外周方向排列而成的印字头对旋转的盘表面上进行印刷时产生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通过重叠地曝光在旋转的圆周方向邻接的像素的一部分,从而防止在邻接的像素之间产生未曝光的地方,由此能够消除不完全的涂抹部分的发生,并且能够消除印字线的遗漏和重叠的问题。
而且,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光学单元所具备的多个发光部中,通过使对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光量相比对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光量为少量,从而对曝光的重叠多的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像素,能够减少以各曝光所形成的浓度从而减轻重叠所致的浓淡的差。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消除在使用以正交坐标系上的整数坐标点规定的像素灰度值的图像数据在盘状的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字时所产生的图像数据的位置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概要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概要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印字点与原图像数据关系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生成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打印部所具备的打印控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印刷用图像数据形成部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与极坐标系图像数据关系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用本发明的印刷用图像数据形成处理设定的扇形部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用本发明的印刷用图像数据形成处理设定的扇形部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与本发明的极坐标系的坐标点对应的正交坐标系的实数坐标点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与本发明的极坐标系的坐标点对应的正交坐标系的实数坐标点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用双线性法求出与本发明的极坐标系的坐标点对应的正交坐标系的实数坐标点的方法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用双线性法求出与本发明的极坐标系的坐标点对应的正交坐标系的实数坐标点的方法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用双线性法求出与本发明的极坐标系的坐标点对应的正交坐标系的实数坐标点的方法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邻接的扇形部的边界部分的图像数据的设定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使本发明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的副扫描尺寸与圆周点一致的调整处理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构成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消色单元的光学单元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邻接的像素之间的曝光的重复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色调修正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由本发明的发光单元进行的曝光量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发光单元的发光部的块结构的概要图。
图23是用于说明将本发明的各块做成包含大致相同数量的发光部的结构的第一方式的动作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将本发明的各块做成包含大致相同数量的发光部的结构的第一方式的动作的电流图。
图2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各块包含不同数量的发光部的结构的第二方式的动作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各块包含不同数量的发光部的结构的第二方式的动作的电流图。
图2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光量不均修正处理的图。
图2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光量不均修正处理的图。
图29是用于说明向盘状记录介质的印刷中的印刷方面的问题的图。
图中:
1-图像形成装置,2-发色单元,3-第一消色单元,4-第二消色单元,
5-第三消色单元,6-定影单元,7-拾波器,8-旋转驱动装置,
10-光学单元,11-光源,11A~11D-块,12-发光部,13-光学透镜,
20-介质,21-标签面,30a、30b-图像形成区域,101-浓淡(层次差),
102-不完全地方,103-印字线的遗漏,200-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
210-印刷区域,211~218-扇形部,300-打印部,310-头,
311-印字点,320-打印控制部,330-介质驱动部,
400-印刷用图像处理部,410-图像数据输入部,420-图像数据存储部,
430-图形扩大缩小部,440-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生成部,
441-坐标转换部,442-邻域数据读出部,
443-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存储部,444-图像数据插补部,
500-极坐标系图像数据,511~518-扇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
首先,使用图1的概要立体图、图2的概要剖视图对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结构进行说明。
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结构图中,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旋转驱动介质20的机构(未图示)及在介质20的信息记录面上光学地记录信息的拾波器7,拾波器7基于所要记录的数据将激光照射在介质20的信息记录面上,从而进行记录。而且,所要记录的数据可以是图像数据、声音、音乐数据、文字数据等各种数据。
另外,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省略了驱动介质20的机构、相对介质20驱动拾波器7的机构、以及将所要记录的数据转换为激光的信号处理装置等。
在这里,在介质20的至少一个面上例如涂敷发色材料(光色材料)。该光色化合物是具有在照射紫外光时则发色,并在照射该化合物吸收的特定波长的光时则特定的颜色消失的特性的物质。例如,可以使用包含由紫外光发出C(青绿色)、M(深红色)、Y(黄色)颜色的光色化合物的材料。
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使用该介质20的面所涂敷的发色材料,在盘状的介质20的面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装置1作为在介质20的面上形成图像的结构,在介质20的旋转方向依次配置并具有使发色材料发色的发色单元2、使由发色单元2发色的发色材料的颜色消失的消色单元3~5、和使发色的颜色定影的定影部6。
发色单元2在涂敷了通过照射上述紫外光而发色的发色材料(光色材料)的介质20上形成图像的场合,具备发出紫外光的波长的光源。该发色单元2发出的光的波长不限于紫外光的波长,根据涂敷在介质20上的发色材料的特性决定。
而且,消色单元3~5在介质20的旋转方向配置消除不同波长的颜色的第一消色单元3、第二消色单元4及第三消色单元5而构成。
在使用包含由紫外光发出C(青绿色)、M(深红色)、Y(黄色)颜色的光色化合物的发色材料的场合,消色单元具备消除C(青绿色)并发出可见光R(红色)的第一消色单元3、消除M(深红色)并发出可见光G(绿色)的第二消色单元4、消除Y(黄色)并发出可见光B(蓝色)的第三消色单元5这三个单元。由此,可进行彩色印刷。而且,第一消色单元3~第三消色单元5可任意决定由哪个消色单元发出R、G、B的可见光色。
另外,消色单元3~5发出的光的波长不限于可见光的波长,根据涂敷在介质20上的发色材料的特性决定,例如也可以使用红外光等。
定影单元6具备使发色材料发出的颜色定影的热源。该热源可以使用电热线、陶瓷加热器或卤素灯等。
另外,发色、消色、定影的各动作以此顺序进行,但是将发色单元2、消色单元3~5、定影单元6的各单元沿着介质20的圆周方向配置时的配置顺序不一定使动作顺序与旋转方向一致,只要在一个介质上以发色、消色、定影的顺序进行动作,则以任意顺序排列也可以。
图2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要剖面。在图2中,以配置介质20的位置为边界,在下方的位置配置对介质20的记录面照射激光等来进行数据记录的光拾波器7和旋转驱动介质20的旋转驱动装置8,在上方位置配置上述发色单元2、消色单元3~5、定影单元6。而且,发色单元2、消色单元3~5、定影单元6的配置位置相对介质20也可以设在与光拾波器7相同的一侧。在该场合,由于在介质20的面上设有用于记录数据的记录面,因此进行图像形成并进行印刷的标签面成为除去该记录面的部分,配置在下方位置的发色单元2、消色单元3~5、定影单元6配置成在除去该记录面的部分上照射各波长的光。
消色单元3~5具备光源11、使来自光源11的光的像与介质20的标签面21连接的例如自聚焦透镜等的光学透镜13等。
光源11将多个LED元件等发光部12在介质20的半径方向至少排列一列,形成光线。若使用该一列份的排列照射一次光,则在介质20上对沿着半径方向的一线份的像素进行曝光。该一个线份的像素的个数对应于发光部12的LED元件的个数。另外,该发光部12的线状的排列不限于一列也可以是多列。而且,光源11还可以做成为了有效利用发出来的光而具备反射板11a的结构。
另外,发光部不限于像上述LED元件那样自发发光的发光体,例如也可以是像液晶快门那样使来自光源的光断开、透射或反射的部件。
图3表示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介质20的标签面21上进行印刷时的印字点与用于该印刷的原图像数据的关系。用于印刷的原图像数据是在正交坐标系规定的图像数据,在点阵状的排列的各整数坐标点上设定有像素灰度值。图3(a)是用于说明该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200的概要图。在此,在用在原点(0,0)正交的x轴和y轴规定的正交坐标系的点阵状的各整数坐标点上设定有按照图像的浓淡的像素灰度值。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将该图像数据印刷在设置于圆盘状的介质20的环状的标签面21上。图3(b)表示在图3(a)所示的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200内印刷环状的标签面21的坐标点。在图3(b)中的双重圆内具有半径rmax的外侧的圆表示标签面21的外周,具有半径rmin的内侧的圆表示标签面21的内周。用该双重圆夹住的部分是印刷区域210,使用存在于该印刷区域210内的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200进行印刷。
另一方面,图3(c)表示介质20的标签面21和对该标签面21进行印刷的印字头310及印字点311。对标签面21进行的印刷在使印字头310和标签面21相对旋转移动的同时,与旋转位置同步地进行。因而,印字点311沿着从介质20的旋转中心向径向延伸的线形成。因此,印字点311的排列与像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200那样沿x、y方向排列的点阵状不一致。因此,在将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200以原样作为光栅数据供给到印字头310的场合,在图像数据上会产生位置偏移,导致图像质量的恶化。
于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将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转换为在使用线状的印字头在圆盘状的介质20的标签面21上进行印刷时所适用的图像数据的功能。
以下,使用图4~图6对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要结构进行说明。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要结构的图。在图4中,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在圆盘状的介质20的标签面21上进行印刷的打印部300、和形成在该印刷部300进行的印刷所使用的印刷用图像数据的印刷用图像数据形成部400。
打印部300为了在圆盘状的介质20的标签面21上进行印刷而具备:在介质20的径向配置的线状的头310;旋转驱动该介质20的介质驱动部330;以及控制向头310的图像数据的发送和介质驱动部330的驱动,并同步控制介质20的旋转动作和由头310进行的印刷动作的打印控制部320。由打印控制部320进行的控制可通过由CPU执行记录了规定动作的程序来进行,从印刷用图像数据形成部400输入将图像数据进行极坐标变换后得到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除了对该极坐标系光栅数据实施修正处理之外,使用修正后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驱动头310进行印字。
作为这些修正处理,例如有内外周色调修正处理和光量不均修正处理等。对于这些修正处理在后面叙述。
另一方面,印刷用图像数据形成部400将正交坐标系的图像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形成适合于使用线状的印字头并向圆盘状的介质20的标签面21上进行印刷的图像数据。
图4的印刷用图像数据形成部400具备图像数据输入部410、图像数据存储部420、图像扩大缩小部430、以及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生成部440。
图像数据输入部410从外部输入图像数据并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420中。在此,已输入的图像数据是正交坐标系上的图像数据,包括点阵状的整数坐标点的位置数据和在该整数坐标点上设定的图像灰度值。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生成部440将该正交坐标系的图像数据进行极坐标转换,形成可用打印部300印刷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图像数据存储部420暂时存储从外部输入的图像数据,或为进行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生成部440和图像扩大缩小部430的运算处理而暂时存储。
图像扩大缩小部430进行将图像数据的数据尺寸进行扩大或缩小的运算。该运算可利用例如双线性法等线形插补来进行。在此,例如为了以1/2间距角进行印刷,扩大已输入的正交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并与圆周点数相符地缩小在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生成部440形成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的圆周方向的尺寸。
由图像扩大缩小部430扩大成1/2间距角印刷用并由极坐标系光栅生成部440转换为极坐标系光栅数据,再由图像扩大缩小部430与圆周点数相符地缩小后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被输送到打印部300的打印控制部320,被印刷在介质20的标签面21上。而且,由图像扩大缩小部430进行的1/2间距角印刷用的扩大处理是选择性的,在不以1/2间距角进行印刷的场合,可以省略。
图5将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生成部440的一个结构例以符合其功能的方式表示。
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生成部440具有将正交坐标系的图像数据进行极坐标转换,并形成可用打印部300印刷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的功能,可以构成为具备极坐标/正交坐标转换部441、邻域数据(近傍デ一タ)读出部442、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存储部443以及图像数据插补部444。
极坐标/正交坐标转换部441将用半径r和偏角θ表示的极坐标系的坐标点转换为x坐标和y坐标的正交坐标系的坐标点。由此,在介质20的标签面21上,求出与用极坐标系的(r,θ)表示的头的印字点的坐标点相对应的正交坐标系上的坐标点(px,py)。
例如,由CCD相机等拍摄构件取得的图像数据用正交坐标系上的坐标点的像素灰度值表示,通常,该图像数据的正交坐标系上的坐标点(px、py)用整数表示。另一方面,将极坐标系上的坐标点(r,θ)在正交坐标系上表示的场合成为实数,未必是用正交坐标系上的坐标点(px,py)表示的整数,用极坐标/正交坐标变换部441转换后的坐标点(px,py)在与整数的坐标点之间包括位置偏移。
因而,在从外部输入并存储在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存储部443中的像素灰度值V(x,y)中,未必包含与用极坐标/正交坐标转换部441转换后的坐标点(px,py)对应的像素灰度值。而且,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存储部443可以由包含在图像数据存储部420中的一个存储区域构成。
于是,由邻域数据读出部442,从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存储部443读出包围坐标点(px,py)的最近的邻域数据,由图像数据插补部444,使用该读出后的邻域数据并根据对应于坐标点(px,py)的像素灰度值插补来算出,从而生成与极坐标系上的坐标点(r,θ)对应的光栅数据V。
由图像数据插补部444进行的插补例如可以使用由双线性法得到的线形插补,但是并不限定于双线性法,也可以使用其他插补方法。
另外,在极坐标/正交坐标转换部441中,从极坐标系的坐标点(r,θ)求出正交坐标系上的坐标点(px,py)的处理除了通过px=r·cosθ、py=r·sinθ的运算进行之外,在已知极坐标系的坐标点(r,θ)的场合,也可以预先进行上述运算来求出所对应的正交坐标系上的坐标点(px,py)并记录成表格等的形式,可以依次读出。
此时,也可以将介质的全周例如每隔45°进行分割形成8个扇形部,对于其中的一个扇形部,通过进行从极坐标系向正交坐标系的运算或预先形成表格,按照扇形部的圆周上的角度位置附加符号,从而对全周进行转换。
由此,除了能够缩短运算时间之外,在以表格的形式存储的场合,能够减少用于存储的容量。
接着,使用图6对打印部300所具备的打印控制部320的结构例进行说明。而且,在这里表示的是打印控制部320所具备的功能中主要进行使用用印刷用图像数据形成部400形成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进行印刷时的修正处理的结构。
在图6中,打印控制部320具备:输入用印刷用图像数据形成部400形成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并修正由于印字点在介质的内周部分和外周部分重叠而产生的色调的偏差的内外周色调修正部322;修正由光学单元的发光部的发光光量的偏差引起的印刷不均的光量不均修正部323;暂时存储已修正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的暂时存储部324;使用存储在暂时存储部324中的修正完毕的极坐标系光栅数据控制头316的驱动的头控制部325;控制旋转驱动介质的介质驱动部330的介质驱动控制部326;以及控制打印控制部整体的主控制部321。
主控制部321为了将头316在介质的规定旋转位置进行印字,同步控制头控制部325和介质驱动控制部326。
以下,使用图7的流程图、图8~图17的说明图,对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印刷用图像数据形成部的动作例进行说明。而且,图8是用于说明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与极坐标系图像数据关系的图,图9、10是用于说明用印刷用图像数据形成处理设定的扇形部的图,图11、12是用于说明与极坐标系的坐标点对应的正交坐标系的实数坐标点的图,图13~15是用于说明用双线性法求出与极坐标系的坐标点对应的正交坐标系的实数坐标点的方法的图,图16是用于说明邻接的扇形部的边界部分的图像数据的设定的图,图17是用于说明使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的副扫描尺寸(圆周方向的数据数量)与圆周点一致的调整处理的图。
以下,按照图7的流程图进行说明。而且,图7的流程图包括图4中表示的印刷用图像数据形成部400进行的动作和打印部300进行的动作。流程图中的S1~S7的工序是印刷用图像数据形成部400进行的动作,S8~S11的工序是打印部300进行的动作。
印刷用图像数据形成部400首先读入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是具有在沿xy方向以矩阵状排列的整数坐标点处的图像灰度值的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作为这种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例如有由CCD相机等摄像装置取得的图像数据(S1)。
根据摄像装置的像素数,为了提高印刷时的图像质量,有时以1/2像素的间距进行印刷。为了以这种1/2间距角进行印刷,进行对像素之间的图像数据插补并扩大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该图像处理可以通过由图像扩大缩小部430进行的图像扩大来进行。该图像扩大处理例如通过由双线性法等插补处理算出邻接的图像数据的中间值便可以得到(S2)。
然后,根据S3~S7工序,由正交坐标系图形数据形成极坐标系图像数据。
极坐标系上的坐标点用半径r和偏角θ表示。在盘状的介质20的标签面21上,在使径向配置的线状头相对地旋转驱动的同时进行印刷。因而,用头印字的图像数据适合用半径r和偏角θ表示的极坐标系图像数据。另一方面,所输入的数据是被规定在xy方向的矩阵状排列的整数坐标点上的正交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因此不能将设定在该正交坐标系的整数坐标点上的像素灰度值原样用于线状头。
图8表示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200相对极坐标系图像数据500的关系。图8(a)表示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200,这里对xy方向的矩阵状排列的整数坐标点设定有像素灰度值,仅表示存在于与介质20的印刷区域210相当的部分的整数坐标点。虽然在该各整数坐标点上设定有与该位置对应的像素灰度值,但是由于该整数坐标点未必与线状头的印字点位置一致,因此不能原样使用设定在该整数坐标点上的像素灰度值。于是,为了求出正交坐标系图像数据200的坐标点相对极坐标系图像数据500的坐标点的的关系,算出与极坐标的坐标点相当的正交坐标系的实数坐标点(S3),并求出在位于已算出的实数坐标点的邻域的正交坐标系上实际设定的整数坐标点,使用在该位于邻域的整数坐标点上设定的像素灰度值求出对应于极坐标系的实数坐标点的像素灰度值。
图8(b)表示极坐标图像数据,在横轴方向取为半径r,在纵轴方向取为偏角θ。而且,横轴的半径r为介质的印刷区域210的从最外周的半径rmax到最内周的半径rmin之间,纵轴的偏角θ表示有关将全周每隔45°分割而形成的各扇形部1~扇形部8(用图中的带圆圈数字表示)。另外,将半径r从最外周的半径rmax朝向最内周的半径rmin的方向作为主扫描方向,将偏角θ的方向作为副扫描方向。而且,在副扫描方向中,偏角θ的增减由各扇形部设定。
图9是用于说明该扇形部的图。而且,在图9中,将圆的右端的角度位置作为0°,沿表的时针旋转的方向设定角度。在本发明规定的扇形部中,就邻接的扇形部而言,将偏角θ的方向设定成互为反方向。例如,扇形部1为225°~270°的角度范围,将从270°朝向225°的方向(绕逆时针方向)设定为偏角θ增加的方向,在绕逆时针方向与该扇形部1邻接的扇形部2为180°~225°的角度范围,将从180°朝向225°的方向(绕顺时针方向)设定为偏角θ增加的方向。另一方面,在绕顺时针方向与该扇形部1邻接的扇形部8为270°~315°的角度范围,将从270°朝向315°的方向(绕顺时针方向)设定在偏角θ增加的方向。同样,就邻接的扇形部而言,将偏角θ的方向设定为互为反方向。
该各扇形部的设定在从极坐标系向正交坐标系的坐标位置的转换中,通过以45°为角度单位规定区域,可以使各扇形部之间的坐标位置的关系成为绝对值相同而仅符号不同的关系。通过做成这种关系,在从极坐标系向正交坐标系的运算或使用表格的转换中,如果是在各扇形部内规定的角度,则通过附加按照扇形部的圆周上的角度位置规定的符号,从而可以共用相同绝对值的位置,能够减少运算时间或存储容量。
图10表示各扇形部上的坐标值的关系。在此,在将介质的中心位置在正交坐标系以(cx,cy)表示了时,第一扇形部(图8、9中用带圆圈数字(1)表示的区域)的正交坐标系的坐标点P1(px1,py1)用(cx-y,cy-x)表示。而且,在将介质的半径设为r(rmin≦r≦rmax),将各扇形部内的偏角设为θ(0°~45°)时,x为(r·cosθ),y为(r·sinθ)。
同样,第二扇形部(图8、9中用带圆圈数字(2)表示的区域)的正交坐标系的坐标点P2(px2,py2)用(cx-x,cy-y)表示,第三扇形部(图8、9中用带圆圈数字(3)表示的区域)的正交坐标系的坐标点P3(px3,py3)用(cx-x,cy+y)表示,第四扇形部(图8、9中用带圆圈数字(4)表示的区域)的正交坐标系的坐标点P4(px4,py4)用(cx-y,cy+x)表示,第五扇形部(图8、9中用带圆圈数字(5)表示的区域)的正交坐标系的坐标点P5(px5,py5)用(cx+y,cy+x)表示,第六扇形部(图8、9中用带圆圈数字(6)表示的区域)的正交坐标系的坐标点P6(px6,py6)用(cx+x,cy+y)表示,第七扇形部(图8、9中用带圆圈数字(7)表示的区域)的正交坐标系的坐标点P7(px7,py7)用(cx+x,cy-y)表示,第八扇形部(图8、9中用带圆圈数字(8)表示的区域)的正交坐标系的坐标点P8(px8,py8)用(cx+y,cy-x)表示。
然后,生成与用上述S3的工序算出来的极坐标系所对应的实数坐标点相当的像素灰度值并生成极坐标系中的光栅数据。
图11是表示将极坐标系的坐标点(r,θ)转换为正交坐标系时,正交坐标系上的该坐标点存在于实际设定在正交坐标系上的点中的情况。
例如,表示在实际设定在正交坐标系上的整数坐标点中,存在将极坐标系的坐标点A、B、C、D(图11(b))转换为正交坐标系得到的坐标点的情况。在图11(a)中,表示对于与极坐标系的坐标点A、B、C、D对应的坐标点,存在整数坐标点a、b、c、d的情况。在该场合,作为极坐标系的坐标点A、B、C、D的像素灰度值,可以使用设定在正交坐标系中所对应的整数坐标点a、b、c、d上的像素灰度值。
对此,图12表示的是将极坐标系的坐标点(r,θ)转换为正交坐标系时,正交坐标系上所对应的坐标点不存在于设定在正交坐标系上的整数坐标点中的情况。
例如,将极坐标系的坐标点E,F(图12(b))转换为正交坐标系得到的实数坐标点e、f(图12(a))不存在于实际设定在正交坐标系上的整数坐标点中。
在图12(a)中,表示的是在与极坐标系对应的实数坐标点e的邻域存在整数坐标点e1、e2、e3、e4,并在与极坐标系对应的实数坐标点f的邻域存在整数坐标点f1、f2、f3、f4的情况。在该场合,极坐标系的坐标点E的像素灰度值使用存在于正交坐标系的实数坐标点e的邻域的整数坐标点e1、e2、e3、e4的像素灰度值并通过插补求出。而且,极坐标系的坐标点F的像素灰度值使用存在于正交坐标系的实数坐标点f的邻域的整数坐标点f1、f2、f3、f4的像素灰度值并通过插补求出。
使用图13说明有关将极坐标系的像素灰度值通过使用在正交坐标系上位于所对应的实数坐标点的邻域的整数坐标点的像素灰度值并由修正求出的方法。
图13表示在正交坐标系的实数坐标点。在此,点P(px1、py1)表示极坐标系的坐标点(r,θ)在正交坐标系上所对应的实数坐标点。在此,在该点P(px1、py1)的邻域的周围,存在正交坐标系中实际设定有像素灰度值的整数坐标点(m,n+1)、(m-1,n+1)、(m,n)、(m-1,n),在各整数坐标点的像素灰度值分别为V0、V1、V2、V3。
在点P(px1、py1)的像素灰度值V通过将这些邻域的4点整数坐标点由利用双线性法进行的线形插补来算出的场合,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V=(1.0-Δy)(V0((1.0-Δx)+V2Δx)+Δy(V1(1.0-Δx)+V3Δx)
在此,m为x坐标px的实数部,用int[px]表示,n为y坐标py的实数部,用int[py]表示。而且,[]表示实数的整数化,进行舍去小数点以下的运算。另外,Δx为用r·cosθ算出的正交坐标x的小数部,Δy为用r·sinθ算出的正交坐标y的小数部。
根据上述公式,能够将极坐标系上的点(r,θ)的像素灰度值通过使用所对应的正交坐标系上的实数坐标点的邻域4点整数坐标点所具备的像素灰度值进行线形插补算出(S4)。
以下,使用图14说明有关在上述双线性法中用于像素灰度值算出的邻域4点的整数坐标点的选择。
图14(a)表示的是在双线性法中在正交坐标系上选择用于像素灰度值算出的邻域4点的整数坐标点的情况。在正交坐标系中,将邻域4点的整数坐标点在x方向及y方向的各方向以相同的排列顺序选择。在该场合,正交坐标系的整数坐标点为整数坐标值,各邻域4点的坐标点相对所共用的正交坐标系进行排列,因此即使在以相同的排列顺序选择的场合,包含于插补处理的误差是相同的。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插补中,使用在极坐标系中且将全周分割成分别具有45°角度范围的8个扇形部的区域上算出的实数坐标值。对于该8个扇形部,与正交坐标系同样地以在xy方向相同的排列顺序选择邻域4点并应用了双线性法的场合,可以发现包含于插补处理的误差变大。
于是,使主扫描方向(在各扇形部中半径r的方向)与正交坐标系的y轴方向对应,使副扫描方向(在各扇形部中偏角θ的方向)与正交坐标系的x轴方向对应,在极坐标系上使用包围对应的实数坐标点的最近(
Figure G2007800107420D0020114459QIETU
近)的4点整数坐标点所具备的像素灰度值来插补所对应的实数坐标点的像素灰度值。
图14(b)是用于说明该排列顺序的概要图,图15用表来表示该排列顺序。例如,在以225°~270°设定角度范围的第一扇形部211中,做成使在副扫描方向偏角θ减少的方向与正交坐标系的x轴方向对应,并使主扫描方向与正交坐标系的y轴方向对应的排列顺序。通过将用于该双线性法的坐标点的排列顺序做成上述顺序,能够减少包含于插补处理的误差。
将由上述S4的工序得到的极坐标系的光栅数据的生成,对各扇形部的偏角θ实施扇形部的角度范围即45°并在副扫描方向进行(S5),对半径r从各扇形部的rmax到rmin实施并在主扫描方向进行(S6)。
然后,对已生成的光栅数据,进行副扫描尺寸的调整。该副扫描尺寸的调整包括与圆周方向的印字点数一致的调整。
首先,对在邻接的扇形部的边界部分的光栅数据的调整进行说明。
在上述各扇形部的光栅数据的生成在8个扇形部分别生成光栅数据,因此在邻接的扇形部的边界部分,各个扇形部保有像素灰度值。若使用该各扇形部保有的光栅数据进行印刷,则在边界部分双重进行印刷,导致图像质量的恶化。
于是,在图像扩大缩小部430,缩小该邻接的扇形部的边界部分的坐标点从而消除边界处的重叠。图16是用于说明该扇形部的边界部分的坐标点的缩小的图。图16(a)表示第一扇形部211与第二扇形部212邻接的部分的整数坐标点,图16(b)表示由该整数坐标点通过插补来算出的光栅数据的排列。而且,图16(c)表示第二扇形部212与第一扇形部211邻接的部分的整数坐标点,图16(d)表示由该整数坐标点通过插补来算出的光栅数据的排列。该各扇形部所具备的光栅数据在边界部分的相同主扫描位置分别具有像素灰度值。图像扩大缩小部430缩小位于该相同主扫描位置的2组的像素灰度值并且缩小成仅1组。
以下,说明使光栅数据与圆周方向的印字点数一致的调整。由于从图像数据生成的光栅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个数与在各扇形部内形成的印字点的个数未必一致,因此需要使光栅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个数与印字点数一致。
图17表示减少光栅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个数从而与印字点数的例子。图17(a)表示光栅数据的数据排列,图17(b)表示由头进行印字的印字点的排列。在这里,表示的是选择与印字点的排列对应的多个光栅数据,并通过双线性法等的线形插补而对该光栅数据进行个数调整的例子(S7)。
接着,在打印部侧,在对已得到的极坐标系的光栅数据进行了内外周的色调修正处理(S8)、光量不均修正(S9)之后,进行印字处理(S10)。通过对圆周部分进行该S8~S10的处理,在介质上进行印刷(S11)。
以下,使用图18对构成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消色单元的光学单元10的一个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8是用于说明光学单元10的一个结构例的立体图,分离表示各构成部分。
该结构例的光学单元10与图2说明的同样地具备光源11和光学透镜13。该光学单元10在配置好的介质20上固定并设置于标签面21的上方位置。在光源11的各发光部发出来的光通过光学透镜13照射在标签面21上。
该结构例所具备的光学单元10的各发光部12对介质20上的全部像素,重叠地曝光在旋转的圆周方向邻接的像素的一部分。光学单元10的发光部12通过一次的光照射,曝光在介质20中沿半径方向排列的一条线份儿的像素30。通过与介质20的旋转同步地反复进行该曝光,从而在介质20的标签面21上形成图像。
在与该介质20的旋转同步地进行的曝光中,重叠地曝光在旋转的圆周方向邻接的像素30a、30b的一部分。此时,至少对最外周的像素,以在旋转的圆周方向邻接的像素30a、30b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曝光,从而在内周侧对于像素来说,在旋转的圆周方向邻接的像素30a、30b的一部分会重叠。由此,在邻接的像素之间,不会发生未曝光的地方,能够消除不完全的涂抹部分的发生。
图19是用于说明邻接的像素之间的曝光重叠的图。而且,在图19中,表示的是有关将发光的颜色通过来自消色部的光照射来消色并由留下来的颜色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因而,从消色部照射的光量越多形成图像的颜色的浓度越淡,因此曝光次数越多形成图像的颜色的浓度越淡。
对此,在使用了由来自发光部的光以原样进行发光的单色介质的场合,发光部的光量越多形成图像的颜色的浓度越浓。
图19(a)表示的是在半径方向的最外周上,所邻接的像素之间部分没有重叠的状态。该场合,以印字点尺寸的间距角进行各发光部12的曝光。根据该曝光间隔,在半径方向的内周侧,能够重叠在圆周方向邻接的像素之间的一部分,但是在半径方向的最外周所邻接的像素之间部分没有重叠部分,发生未曝光的部分。
与此相对,图19(b)表示的是在半径方向的最外周且在圆周方向仅以印字点的半径份儿与所邻接的像素之间部分重叠的状态。该场合,以印字点尺寸的1/2间距角进行各发光部12的曝光。根据该曝光间隔,在半径方向的最外周,所邻接的像素之间的部分重叠印字点尺寸的一半,能够减少未曝光的部分的面积。
要使在该圆周方向邻接的像素之间的一部分重叠地曝光,则使由发光部12得到的发光与介质的旋转同步,在介质每旋转规定角度部分时驱动发光部,通过将发光部12发出的光照射在介质的标签面上来进行。
例如,要以印字点尺寸的1/2间距角进行各发光部12的曝光时,在介质20每旋转印字点尺寸的1/2间距角时,驱动发光部12使其发光。
在上述结构中,表示了以印字点尺寸的1/2间距角进行发光部12的曝光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印字点尺寸的1/2间距角,只要是印字点尺寸以下就可以设定为任意的角度。而且,进行该曝光的间距角的间隔越短所重叠的程度越高,未曝光而留下来的部分的面积减少,但曝光次数增加相当于该间隔变短的量。因而,如上所述,所重叠的部分的印刷浓度变低,印刷得较淡。
在该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印刷浓度的降低在想要印刷相同浓度时成为浓度从外周侧箱内周侧降低的浓淡(层次差)的原因。
于是,本发明的发光单元在光学单元所具备的多个发光部,通过使曝光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像素的光量比曝光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像素的光量成为少量,从而对曝光的重叠多的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像素,减少用各曝光形成的浓度的降低从而减轻由重叠引起的浓淡的差。
以下,对在S8进行的内外周色调修正处理进行说明。内外周色调修正如下进行,准备印字点的点数份儿的从外周到内周的色调修正数据,以该修正数据为基础并以使极坐标系光栅数据的像素灰度值向内周方向变淡的方式进行运算,利用所得到的像素灰度值对每个印字点进行色调调整。
该色调调整通过(色调修正输出灰度值)=(输入灰度值)·(每个点的色调修正值)可以算出。
在这里,色调修正值可以用修正灰度值/最大灰度值的比率表示。
图20是用于说明色调修正的图。图20(b)表示色调修正数据的一例,以从外周向内周减少灰度值的方向设定。若使用图20(b)的色调修正数据来调整图20(a)所示的输入灰度值,则得到图20(c)的色调修正输出灰度值。在图20中,表示的是对具有相同的灰度值的输入灰度值使用色调修正数据进行了调整的情况。
图21是用于说明由本发明的发光单元的发光部得到的曝光量的图,使用上述色调修正数据进行曝光量的调整。而且,在这里假设为以相同的浓度印刷的情况。
图21(a)概要表示沿半径方向排列的一条线份儿的发光部以一次照射曝光的曝光量。而且,图21(b)表示在叠加了由各照射得到的曝光的情况下的合计的曝光量。在这里,图中的上方表示半径方向的外周侧,图中的下方表示半径方向的内周侧。
从外周侧向内周侧使发光部的曝光量例如从70%到30%逐渐减少。若在使介质旋转的同时,反复进行线状的曝光,则越是半径方向的内周侧重叠得越多,通过使由各发光部产生的曝光量如上所述越在内周侧越少,减少由各曝光引起的消色的量,从而能够使合计的曝光量成为大致相同的浓度(图21(b))。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表示了从70%到30%每减少5%的例子,但是该减少率是一个例子而不限于此,除了一样地以线形比例减少之外,还可以以非线形的比例减少。而且,对于曝光量也可以任意设定。另外,在叠加了曝光的结果(图21(b))中,还可以以使各像素的曝光量均匀的方式设定各发光部产生的曝光量。
该各发光部的曝光量依存于发光部发出的发光量。本发明的发光部可以根据发光部的驱动电流、发光部进行的曝光时间、发光部进行的每单元时间的曝光次数来调整发光量,通过该调整来调整在半径方向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发光部所发出的光量,调整在各像素的曝光量。对于该由发光部的驱动电流、发光部进行的曝光时间、发光部进行的每单元时间的曝光次数的调整,在后面叙述。
在图21中,对于发光单元具备的多个发光部,使用调整以各发光部为单位发出的光量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发光单元可以做成将多个发光部分割成多个块的结构,并以该块为单元进行曝光。
包含于各块内的发光部可以以相同的驱动条件驱动,或者可以用不同的驱动条件驱动。而且,除了同时驱动包含于光学单元的全部块之外,还可以驱动从包含于光学单元的全部块中选择的块。
根据驱动从全部块中选择的块的结构,除了能够仅驱动必需的块减少消耗电力之外,通过依次驱动块可以用较少的驱动电力进行驱动。
光学单元将多个发光部由一个或在半径方向邻接的多个发光部分割成多个块,以各块内为单位进行驱动,从而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发出的光量比半径方向的块内的发光部发出的光量少。
作为分割成该块的结构,除了将各块做成包含大致相同数量的发光部的结构的第一方式之外,各块还可以做成包含不同数量的发光部的结构的第二方式。
图2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发光单元的发光部的块结构的概要图。发光单元10在半径方向以线状排列设有多个发光部12。各发光部12划分为包含一个发光部或在半径方向邻接的多个发光部的多个块而构成,以该块为单位驱动各发光部。图22表示了分割成包含三个发光部12的块11A~11D的例子,但是一个块所具备的发光部12的个数可任意规定。
第一方式是使包含于各块中的发光部的个数为大致相同数量的结构。在这里,使发光部大致相同数量的是因为将发光单元具备的全部发光部以规定的块数量分割了时,未必一定分割尽。因而,在第一方式中,做成包括在以相同条件驱动了各块时含有发出相同光量的个数的结构。
另外,第二方式是使包含于各块中的发光部的个数不同的结构,更好是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块所包含的发光部的个数比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块所包含的发光部的个数还多的结构。
以下,使用图23、图24说明将各块做成包含大致相同数量的发光部的结构的第一方式的动作,使用图25、图26说明将各块做成包含不同数量的发光部的结构的第二方式的动作。
首先,对第一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23中,表示在半径方向以线状排列的发光部12,将图中的上方作为外周侧,将图中的下方作为内周侧。
图23(a)是将在半径方向邻接的相同数量(在此为三个)的发光部12作为组来构成块11A~11C,以相同条件驱动包含于各块内的发光部12,且以包含于内周侧的块中的各发光部的发光量比包含于外周侧的块中的各发光部的发光量还少的驱动条件来驱动。在这里,作为驱动条件,可以使用驱动电流、驱动时间、每单位时间的驱动次数。
例如,对包含于各块内的各发光部12供给相同电流值的驱动电流进行驱动,并且以使对包含于内周侧的块中的各发光部的驱动电流比对包含于外周侧的块中的各发光部的驱动电流还小的方式进行驱动。
在图23(b)中,例如,以驱动电流I驱动包含于块11A的各发光部12,以驱动电流I/2驱动包含于块11B的各发光部12,以驱动电流I/3驱动包含于块11C的各发光部12。图24(a)~(c)表示的是在上述的以驱动电流作为驱动条件驱动包含于各块的发光部的情况下,各块A~C的驱动电流。
由此,包含于块A~C的各发光部12以块C→块B→块A的顺序变小的电流来驱动,因此发光的光量也以同样的顺序减少。
在这里,在半径方向位于内周侧的块比外周侧的块曝光的重叠部分变多。图23(b)将该曝光的重叠状态对于块11B利用一个部分的重叠模式地表示,而且对于块11C利用两个部分的重叠模式地表示。
由发光单元对各像素曝光的曝光量依存于将在上述各块11A~11C的发光的量和重叠部分相乘的光量。图23(c)模式地表示对各像素曝光的曝光量,根据图23(b)的包含于各块的发光部的发光光量和重叠部分,对于各块来说成为大致相同量的发光光量,对像素进行大致相同量的曝光。
在图23中表示了以驱动电流作为驱动条件驱动包含于各块的发光部的情况,但是作为驱动条件还可以使用驱动时间、每单位时间的驱动次数。
图24(d)~(f)表示的是以驱动时间作为驱动条件驱动包含于各块的发光部的情况下,各块A~C的驱动时间。而且,此时的驱动电流在各块中是相同的。
另外,图24(g)~(i)表示的是以每单位时间的驱动次数作为驱动条件驱动包含于各块的发光部的情况下,各块A~C的每单位时间的驱动次数。而且,此时的各驱动中的驱动电流和驱动时间在各块中是相同的。另外,也可以组合上述各驱动条件。
在图23、图24中,表示了分割成块的情况,如上述图21所示,对于以各发光部为单位规定驱动条件的场合,也同样可以通过驱动电流、驱动时间、每单位时间的驱动次数或者它们的组合来设定驱动条件。
以下,对第二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25中,表示在半径方向以线状排列的发光部12,将图中的上方作为外周侧,将图中的下方作为内周侧。
图25(a)是将半径方向的内周面(图25中的下方侧)的块包含的发光部的个数设定为比外周面(图25中的上方侧)的块包含的发光部的个数还多。在图25(a)中,表示的是块11A包含的发光部12的个数为1、块11B包含的发光部12的个数为3、块11C包含的发光部12的个数为5的例子。
各块11A~11C以块为单位供给相同驱动电流来驱动,在各块内将所供给的电流进行等分地进行驱动。
例如,向各块供给的驱动电流的电流量为I时,对块11A~块C供给相同的电流量I。此时,块11A由于包含一个发光部12,因此发光部12以电流量I驱动。对此,块11B由于包含三个发光部12,因此各发光部12以电流量I/3驱动,而且,块11C由于包含五个发光部12,因此各发光部12以电流量I/5驱动。
图26是说明第二方式的电流的图,图26(a)~(c)表示向各块供给的电流量,图26(d)~(f)表示向包含于各块的各发光部供给的电流量。如图26(d)~(f)表示,向块内的各发光部供给的电流量是半径方向内周侧比半径方向外周侧少的电流值。由此,包含于内周侧的块中的发光部的发光量比包含于外周侧的块中的各发光部的发光量还少。
在这里,如前所述,在半径方向位于内侧的块比外周侧的块曝光的重叠部分多。图25(b)将该曝光的重叠状态对于块11B利用一个部分的重叠模式地表示,而且对于块11C利用两个部分的重叠模式地表示。
由发光单元对各像素曝光的曝光量依存于将在上述各块11A~11C的发光的量和重叠部分相乘的光量。图25(c)模式地表示对各像素曝光的曝光量,根据图25(b)的包含于各块的发光部的发光光量和重叠部分,对于各块来说成为大致相同量的发光光量,对像素进行大致相同量的曝光。
如上所述,通过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和外周侧的对各像素的曝光量一致,从而使对发光的颜色进行消色的量为相同程度,由此,能够抑制在半径方向浓度发生浓淡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表示了在介质上使涂敷在标签面上的发色材料用发光单元发光,并利用消色单元进行消色而形成所期望的颜色的例子,但是在发出单色的发色材料的场合,例如可以仅用紫外光发色而不需要消色工序。在该发出单色的场合或使用以不同波长的红外光发色的光热转换记录、或进行RGB曝光并用热显影然后用光定影的感光感热记录等的场合,曝光量和浓度的关系成为与之前说明的关系相反的关系,但是通过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像素的曝光量比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像素的曝光量少,从而同样地能够抑制半径方向上的浓度的浓淡的发生。
以下,使用图27、图28对在S9进行的光量不均修正处理进行说明。
在使用透镜(自聚焦)使LED光露出的场合,有在印字点的光分布上产生不均的情况。图27(a)表示包含于印字点的光量分布特性的不均的状态。若在该印字点的光量分布包含不均的状态下对主扫描方向的一个线进行印字,则如图27(b)所示发生浓度不均。另外,图27(c)表示没有浓度不均的情况。
于是,对每个点测定光量,使曝光峰值与最低曝光值一致并对每个印字点准备LED光量修正值,在上述S8中,对色调修正输出后的灰度值进行光量修正。
该光量不均修正可以通过(输出灰度值)=(色调修正输出灰度值)·(每个点的光量不均修正值)算出。
在这里,光量不均修正值可以用最低曝光值/峰值的比率来表示。
图28(a)表示包含于印字点的光量分布特性的峰值特性,图28(b)表示光量不均修正数据例。图28(d)的输出调整结果表示使用光量不均修正值修正图28(c)所示的该光量不均的例子。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由光学单元照射的光将盘状介质的表面以每个像素地进行曝光从而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单元具有在介质的半径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部,
对上述介质上的全部像素,重叠地曝光在上述介质的圆周方向邻接的像素的一部分,
上述多个发光部同时发光,
上述发光部与使介质旋转的旋转驱动同步地曝光,就该曝光而言,使在曝光间隔之间移动的介质的最外周的圆周方向的移动量比通过曝光形成的像素的圆周方向的宽度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发光部在向上述介质的各曝光位置,使对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光量相比对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光量为少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就上述多个发光部上的曝光量而言,通过在向上述介质的各曝光位置,使对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发光部的驱动电流相比对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发光部的驱动电流为小电流,从而规定上述光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就上述多个发光部上的曝光量而言,通过在向上述介质的各曝光位置,使对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曝光时间相比对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曝光时间为短时间,从而规定上述光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就上述多个发光部上的曝光量而言,通过在向上述介质的各曝光位置,使对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每单位时间的曝光次数相比对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像素进行曝光的每单位时间的曝光次数为较少的次数,从而规定上述光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多个发光部由一个或在半径方向邻接的多个发光部分割成多个块,
将各块内作为单位进行驱动,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发出的光量比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发出的光量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各块内,分别以不同的驱动条件驱动包含于该块内的多个发光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块具有相同数量的发光部,
在各块内,以相同的驱动条件驱动包含于该块内的多个发光部,并且以不同的驱动条件驱动各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的驱动电流相比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的驱动电流为小电流,从而规定上述块之间的光量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的驱动时间相比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的驱动时间为短时间,从而规定上述块之间的光量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的每单位时间的发光次数相比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块内的发光部的每单位时间的发光次数为较少的次数,从而规定上述块之间的光量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多个发光部分割成由一个或在半径方向邻接的多个发光部构成的多个块,
就各块具有的发光部的个数而言,使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的块所具有的个数比半径方向的外周侧的块所具有的个数多,
对各块供给相同的驱动电流,以各块内的发光部的个数份分流驱动电流并进行驱动,使各块发出的光量为相同的光量。
CN2007800107420A 2006-03-31 2007-03-28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09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1074/2006 2006-03-31
JP2006101074 2006-03-31
PCT/JP2007/056585 WO2007114142A1 (ja) 2006-03-31 2007-03-28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0903A CN101410903A (zh) 2009-04-15
CN101410903B true CN101410903B (zh) 2012-11-21

Family

ID=38563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074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0903B (zh) 2006-03-31 2007-03-2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24301B2 (zh)
JP (2) JPWO2007114142A1 (zh)
CN (1) CN101410903B (zh)
WO (1) WO20071141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3299B2 (ja) * 2011-09-01 2016-03-23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US10611136B2 (en) * 2014-07-13 2020-04-07 Stratasy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tational 3D printing
CN107848198B (zh) 2015-07-13 2020-08-18 斯特拉塔西斯公司 积层制造中多个打印喷嘴的操作方法及清洁多个打印喷嘴的装置
DE16159741T1 (de) * 2016-03-10 2018-02-01 Joanneum Research Forschungsgesellschaft 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hochauflösenden analogen speichermediums
WO2018056967A1 (en) * 2016-09-21 2018-03-2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mode quality selection
JP7400220B2 (ja) * 2019-06-07 2023-12-19 ヤマハ株式会社 Av機器
CN113379651B (zh) * 2021-08-11 2021-11-19 深圳市先地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成像过程中的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7473A (ja) * 1998-10-27 2000-05-09 Star Micronics Co Ltd 回転印刷用サーマルヘッドおよび回転印刷装置
JP2003019828A (ja) * 2001-06-20 2003-01-21 Koyu Cho 回転式プリンタ、熱発色型ラベルプリンタ、記録媒体、光円盤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熱発色型ラベルシール、回転式ラベルスキャナ、複合型メディアデバイス、情報処理装置、デジタル音響映像装置、ホームマルチメディア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ソフトウェア
JP2003257153A (ja) * 2002-03-06 2003-09-12 Canon Finetech Inc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システム
WO2004109696A1 (ja) * 2003-06-09 2004-12-16 Kazuhiro Yamamoto レーベル面印刷可能な外部記憶メディア用ドライブ、メディア、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端末装置
JP2005267737A (ja) * 2004-03-18 2005-09-29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6085849A (ja) * 2004-09-17 2006-03-30 Yamaha Corp 光ディスクの描画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8247A (en) * 1967-05-17 1971-06-28 Minolta Camera Kk 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 device for copying machine
JPS63244330A (ja) * 1987-03-30 1988-10-11 Nikon Corp 光デイスク装置
US5483511A (en) * 1993-02-17 1996-01-09 Vixel Corporation Multiple beam optical memory system with solid-state lasers
JP2001203321A (ja) 2000-01-21 2001-07-27 Shindengen Electric Mfg Co Ltd 樹脂封止型半導体装置
JP2004109696A (ja) 2002-09-19 2004-04-0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092784A1 (en) * 2004-10-29 2006-05-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riting data to optical media using plural laser heads
JP4671879B2 (ja) * 2006-01-31 2011-04-2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情報検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7473A (ja) * 1998-10-27 2000-05-09 Star Micronics Co Ltd 回転印刷用サーマルヘッドおよび回転印刷装置
JP2003019828A (ja) * 2001-06-20 2003-01-21 Koyu Cho 回転式プリンタ、熱発色型ラベルプリンタ、記録媒体、光円盤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熱発色型ラベルシール、回転式ラベルスキャナ、複合型メディアデバイス、情報処理装置、デジタル音響映像装置、ホームマルチメディア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ソフトウェア
JP2003257153A (ja) * 2002-03-06 2003-09-12 Canon Finetech Inc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システム
WO2004109696A1 (ja) * 2003-06-09 2004-12-16 Kazuhiro Yamamoto レーベル面印刷可能な外部記憶メディア用ドライブ、メディア、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端末装置
JP2005267737A (ja) * 2004-03-18 2005-09-29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6085849A (ja) * 2004-09-17 2006-03-30 Yamaha Corp 光ディスクの描画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0903A (zh) 2009-04-15
US7924301B2 (en) 2011-04-12
JP4883593B2 (ja) 2012-02-22
JP2010244680A (ja) 2010-10-28
WO2007114142A1 (ja) 2007-10-11
US20090109274A1 (en) 2009-04-30
JPWO2007114142A1 (ja) 200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090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4468706A (en) Imaging by varying the placement of elements in the pixels
CN104541494B (zh) 使用印刷垫生成立体光栅制品的方法和***
JPH04503782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US6690837B1 (en) Screening method for overlapping sub-images
JPH04503642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WO2012053153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8419153B2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US4566042A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ing apparatus by variably placing pixel elements
US6597388B2 (en) Laser-induced thermal imaging with masking
JP3835037B2 (ja) カラー電子写真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その電子写真装置
US6943816B2 (en) Laser-induced thermal imaging with masking
EP1457037B1 (en) Laser-induced thermal imaging with masking
EP1119180A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utilising the same
JP4757025B2 (ja) 回折表色系
JP2001026144A (ja) 光プリント装置
EP0999694B1 (en) Screening method and imaging system for overlapping sub-images
JPH0899438A (ja) 感光材料に画像を書き込む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タ
US6628425B1 (en) Method for application of colors and tonalities to various surfaces
EP107688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digital images on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JP2001036754A (ja) 色変換装置、こ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タ及びこのプリンタを用いた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20072674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122884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99817A (ja) 電子写真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H02843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Termination date: 201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