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5795B - 移动通信***、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5795B
CN101355795B CN200710138617XA CN200710138617A CN101355795B CN 101355795 B CN101355795 B CN 101355795B CN 200710138617X A CN200710138617X A CN 200710138617XA CN 200710138617 A CN200710138617 A CN 200710138617A CN 101355795 B CN101355795 B CN 1013557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ubscriber equipment
residential quarter
channel quality
resourc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386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5795A (zh
Inventor
梁永明
刘仁茂
颜重光
丁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1386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55795B/zh
Priority to MX2010000828A priority patent/MX2010000828A/es
Priority to PCT/CN2008/001355 priority patent/WO2009012655A1/zh
Priority to EP08783548.4A priority patent/EP2178324A4/en
Priority to JP2010517254A priority patent/JP5507456B2/ja
Priority to US12/670,196 priority patent/US8649280B2/en
Publication of CN101355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5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5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5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一种基站、一种用户设备和一种通信方法。在基站通过监测无线小区性能和用户设备数目来确定用户设备反馈资源块数目的模式;再通过信令方式把此模式发送给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对此模式进行侦听并根据自身情况来自适应地判决反馈资源块的数目;再用基于最佳信道质量指示数目的反馈算法或基于阈值的信道质量指示的反馈算法把下行信道质量指示的信息反馈到基站;最后,基站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资源调度。本发明针对下行链路中基于最佳信道质量指示数目的反馈算法或基于阈值的信道质量指示的反馈算法,提出了基于基站信令和用户设备判决相结合的反馈资源块数目的自适应判决方法,从而确保了无线小区的性能。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的判决方法,具体是一种下行链路中反馈资源块数目的自适应判决方法,用于无线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通信***、一种基站、一种用户设备和一种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无线通信业务迅速发展,各种无线网络的用户数目不断增加,但无线业务面临的主要挑战依然是无线业务能否提供高速率和高性能的服务,人们期望通过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来克服空中的多径干扰,通过多输入多输出天线(MIMO)技术来提高无线小区的容量,因此如何在确保服务质量(QoS)的基础上提高无线小区的整体数据吞吐量和边缘数据吞吐量成为衡量无线小区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因为MIMO能取得高的数据吞吐量,第三代伙伴计划项目(3GPP)中IMT2000标准化已经考虑采用MIMO技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中,基站(BS)已经利用用户设备(UE)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CSI),通过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来改变基站发射机的发送数据速率。目前,在LTE(长期演进)组织定义的超三代(S3G)蜂窝移动通信***、IEEE802.16***及WiMAX无线城域网***中,提出了基站使用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FBI)来对发射机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频谱利用率,因此许多公司提出了基于反馈信息的闭环传输方法,它允许基站采用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CQI)来提高***的性能。但是,对于每个用户设备如何反馈CQI信息,各个公司的想法和方案都不尽相同,许多公司都提出了各自的CQI反馈方法,包括位图反馈方法(Bitmap)、最佳CQI反馈方法(Top M,Best M)、混合反馈方法(Hybrid)、阈值反馈方法(Threshold)等。比较各类反馈方法的实现复杂度并考虑到优越的信息反馈方法应该能减少反馈信息的空中开销且不损伤或极小地损伤闭环***性能,可以发现摩托罗拉公司提出的最佳CQI反馈方法和芬兰诺基亚公司提出的阈值反馈方法具有原理简单且易于实现的优点,因此这两种方法较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至今尚未提出“如何判决最佳CQI反馈方法或阈值反馈方法中反馈资源块的数目”及相关的命题。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2007年4月12~16日在美国圣路易斯召开的3GPP TSG RAN第48次会议上发表了R1-070779提案“E-UTRA的CQI反馈方案(CQI Feedback Scheme for E-UTRA)”,该提案提到了一种基于最佳反馈数的反馈方法,用户设备(UE)在每次反馈信道质量指示信息(CQI)的时候选择CQI最好的M个资源块的CQI用于反馈给基站,但是该提案并未指出M的数目如何来确定。
芬兰诺基亚公司于2007年1月15~19日在意大利索伦托召开的3GPP TSG RAN第47次会议上发表了R1-070388提案“下行单用户MIMO中减少的CQI设计(Reduced CQI Design for DL SU-MIMO)”,该提案提到了一种基于阈值的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在每次反馈CQI的时候设置CQI的阈值,选择高于阈值的M个资源块的CQI用于反馈给基站(BS),但是该提案并未指出M的数目是通过基站还是通过用户设备来确定。
鉴于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高效且简单实用的反馈资源块数目的判决方法,在节省基站端信令开销和减小用户设备复杂性的基础上,提高无线小区的整体性能,并节省上行链路的频谱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下行链路中反馈资源块数目的自适应判决方法,通过基站信令和用户设备判决的方式来自适应地确定下行链路中反馈资源块的数目,资源块的CQI信息则以最佳CQI方式或阈值方式反馈给基站,本发明提出的自适应判决方法效率高且易于实现。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通信***,包括用户设备和基站,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反馈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指示。在该移动通信***中,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根据所述基站所管理的无线小区的性能指标来确定的、用于确定资源块数目的模式,该数目的资源块用于计算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模式自适应地确定用于计算要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的资源块的数目,并计算与所确定数目的资源块有关的信道质量指示。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站,从用户设备接收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指示。该基站包括: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根据所述基站所管理的无线小区的性能指标来确定的、用于确定资源块数目的模式,该数目的资源块用于计算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和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用户设备处接收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模式而自适应地确定的资源块的数目的资源块有关的信道质量指示。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指示。该用户设备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基站接收根据所述基站所管理的无线小区的性能指标来确定的、用于确定资源块数目的模式,该数目的资源块用于计算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和计算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模式自适应地确定用于计算要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的资源块的数目,并计算与所确定数目的资源块有关的信道质量指示。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用于基站的通信方法,所述基站从用户设备接收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指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根据所述基站所管理的无线小区的性能指标来确定的、用于确定资源块数目的模式,该数目的资源块用于计算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和从所述用户设备处接收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模式而自适应地确定的资源块的数目的资源块有关的信道质量指示。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用于用户设备的通信方法,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指示。该通信方法包括:从所述基站接收根据所述基站所管理的无线小区的性能指标来确定的、用于确定资源块数目的模式,该数目的资源块用于计算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根据所述模式自适应地确定用于计算要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的资源块的数目;和计算与所确定数目的资源块有关的信道质量指不。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分别提出了一种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半静态方式,即通过基站信令和用户设备判决相结合的方式来自适应地判决反馈资源块的数目;一种基站动态方式,即基站通过信令来单独确定反馈资源块的数目的方式;以及一种用户设备动态方式,即用户设备通过自身状况来单独确定反馈资源块的数目的方式。
相比于本发明提出的基站动态方式,本发明提出的半静态方式无疑节省了宝贵的信令开销,但基站动态方式无须加重用户设备的处理负担;相比于本发明提出的用户设备动态方式,本发明提出的半静态方式无疑减小了用户设备的处理复杂度,但用户设备动态方式无须任何信令开销。
因此,本发明提出的半静态方式、基站动态方式、用户设备动态方式各具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加以应用,可以为第三代(3G)、超三代(S3G)、***(4G)蜂窝移动通信和数字电视、无线局域网(WLAN)、自组织网络(Mesh,Ad Hoc,Censor Network)、数字家庭网络(e-Home)、无线广域网(WWAN)等***的闭环反馈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具体的实现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无线小区的反馈资源块数目判决的原理图;
图2是基站发送的模式示意图;
图3是基站发送的模式的格式;
图4是基站发送的模式的另一格式;
图5是基站定时发送模式的原理图;
图6是基站不定时发送模式的原理图;
图7是基站定时发送参考数目的原理图;
图8是基站不定时发送参考数目的原理图;
图9是用户设备判决反馈数目的原理图;
图10是用户设备发送上行信令的原理图;
图11是Best M反馈算法原理图;
图12是阈值反馈算法原理图;
图13是基于模式的半静态方式的流程图;
图14是基于参考数目的半静态方式的流程图;
图15是比例公平算法的流程图;
图16是基站发送的基于BS动态方式的模式的格式;
图17是基于模式的BS动态方式的流程图
图18是基于参考数目的BS动态方式的流程图;
图19是基于UE动态方式的流程图;
图20是平均蜂窝小区吞吐量与SNR的性能图;
图21是平均蜂窝小区吞吐量与CQI反馈开销的性能图;
图22是平均蜂窝小区吞吐量与M的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描述过程中省略了对于本发明来说是不必要的细节和功能,以防止对本发明的理解造成混淆。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三种下行链路中反馈资源块数目的自适应判决方法,即基站动态方式、用户设备动态方式、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半静态方式。其中基站动态方式(BS500与UE200之间),无须增加任何用户设备的负担,仅通过信令就可以判决出下行链路中反馈资源块数目;用户设备动态方式(UE300与BS500之间),无须增加任何信令开销,仅通过对用户设备根据当前自身的开环或闭环方式、MIMO方式(单用户SU-MIMO、多用户MU-MIMO、波束成形MIMO、发射分集MIMO等)、业务类型、路径损耗、运动速度、误码性能来判决需要下行链路中反馈资源块数目;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半静态方式(BS500与UE100之间),通过基站的信令和用户设备当前的自身状况来自适应地判决下行链路中反馈资源块数目。
实施例1:半静态方式(图13和图14)
(1)基站对整个无线小区的所有用户设备进行监测(步骤S1001和S1101)
如图1所示,在半静态方式下,基站BS500根据无线小区的整体吞吐量O、边缘吞吐量E和用户设备UE100数量N等指标来确定K种用户设备反馈资源块数目的模式,包括Mode_1、Mode_2、…、Mode_K-1、Mode_K,如图2所示。确定模式的原则是:保证各个用户设备的通信公平性,并提高无线小区整体或边缘的吞吐量。
图3给出了基站发送的模式示意图,基站根据无线小区的整体吞吐量O、边缘吞吐量E划分出25种模式;因为用户设备UE100数量N直接影响到无线小区的整体吞吐量O、边缘吞吐量E,所以在根据无线小区的整体吞吐量O、边缘吞吐量E划分模式时,已经考虑到用户设备UE100数量N的因素。
图4给出了基站发送的另一模式示意图,基站根据无线小区的吞吐量(整体吞吐量O和/或边缘吞吐量E)和用户设备UE100数量N划分出的25种模式。
上述图3和图4给出了两种划分模式的方式,也可以把***带宽的因素考虑进去,采用***带宽、用户数、吞吐量的划分模式,在3GPP LTE***中,划分出的模式应该同时考虑到1.25MHz、2.5MHz、5MHz、10MHz、15MHz、20MHz带宽的蜂窝通信***。
(2)基站通过信令方式把K种模式或K种反馈资源块参考数目发送到整个无线小区的所有用户设备(步骤S1002和S1102)
基站通过信令方式把用户设备反馈资源块数目的K种模式Mode_1、Mode_2、…、Mode_K-1、Mode_K(如图2所示)通知到整个无线小区的所有N个用户设备。基站每次发送模式时,只发送一种模式,且每次发送的模式不是按顺序发送的而是根据整体吞吐量O、边缘吞吐量E和用户设备数量N等指标来发送当前判定的模式。基站发送模式可以采用广播信道(BCH)发送信令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发送信令的方式,基站可以定时发送模式,如图5所示;也可以不定时发送模式,如图6所示。注意,基站不一定只可以采用发送模式的方式(与图13相对应),也可以采用发送需要的反馈资源块的参考数目的方式(与图14相对应),如图7所示,参考数目可以定为K种,N0、N1、N2、…、NK。同样,基站发送参考数目也是根据基站当前的判定结果来发送的,基站可以定时发送参考数目,如图7所示;也可以不定时发送参考数目,如图8所示。基站发送信令的方式可以采用广播信令(BCH)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专用控制信道信令(PDCCH)的方式。
(3)无线小区内每个用户设备对上述模式进行侦听并进行判决(步骤S1003和S1103)
如图9所示,无线小区的每个用户设备对上述模式进行侦听并根据当前自身的开环或闭环方式Ci、MIMO方式Si(单用户SU-MIMO、多用户MU-MIMO、波束成形MIMO、发射分集MIMO等)、业务类型Ti、路径损耗Pi、运动速度Vi、误码性能Bi来自适应地判决需要反馈资源块的数目M。如图10所示,对于UE1000,在UE1000有数据发往基站BS500的情况下,通过上行数据共享信道(PUSCH)来发送M个CQI值给基站BS500;而对于UE2000,在UE2000没有数据发往基站BS500的情况下,通过上行控制信道(PUCCH)来发送M个CQI值给基站BS500。注意,每次判决出来的需要反馈资源块的数目M可能会不同,可以定出M_1、M_2、…、M_J-1、M_J种数目(如图9所示)。
每个用户设备也可以采用信令的方式来确定需要反馈资源块的数目M,如图10所示:对于UE3000,在UE3000没有数据发往基站的情况下,UE3000通过上行控制信道(PUCCH)发送一个请求信令给基站BS500,基站BS500得到这个请求信令后,通过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发送确定信号给UE3000,UE3000根据确定信号通过上行控制信道(PUCCH)发送M个CQI值给基站BS500;而对于UE4000,在UE4000有数据发往基站的情况下,UE4000通过上行共享信道(PUSCH)发送一个请求信令给基站BS500,基站BS500得到这个请求信令后,通过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发送确定信号给UE4000,UE4000根据确定信号通过上行共享信道(PUSCH)发送M个CQI值给基站BS500。
(4)用户设备反馈下行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步骤S1004和S1104)
如图11所示,用户设备通过基于最佳信道质量指示数(Best M)的反馈算法把下行信道质量指示的信息反馈到基站,图11中反馈数目M为4,因此,此次基于Best M的反馈算法应该反馈CQI最好的4个RB的CQI。关于Best M反馈算法的具体内容可参见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2007年4月12~16日在美国圣路易斯召开的3GPP TSG RAN第48次会议上发表了R1-070779提案“E-UTRA的CQI反馈方案(CQI FeedbackScheme for E-UTRA)”。
如图12所示,用户设备也通过基于阈值的反馈算法(Threshold)取代基于Best M的反馈算法,把下行信道质量指示的信息反馈到基站,图12中反馈数目M为3,因此,此次基于阈值的反馈流程应该反馈比CQI阈值高的3个RB的CQI。关于基于阈值的反馈算法的具体内容可参见芬兰诺基亚公司于2007年1月15~19日在意大利索伦托召开的3GPP TSGRAN第47次会议上发表了R1-070388提案“下行单用户MIMO中减少的CQI设计(Reduced CQI Design for DL SU-MIMO)”。
(5)基站进行资源调度(步骤S1005和S1105)
如图13所示,基站可以在发送模式的基础上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资源调度。同样,如图14所示,基站也可以在发送参考数目的基础上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资源调度。资源调度可采用比例公平方法、最大吞吐量方法或其他调度方法。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比例公平资源调度方法,如图15所示。
在图15中,首先,在步骤S700,由发射机侧开始本发明所采用的比例公平资源调度方法。在步骤S701,发射机进行平均调度,即把10MHz带宽的50个资源块平均分配给所有UE。在步骤S702,发射机确定发射时间间隙TTI是否大于14,在这里,数值“14”是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的具体参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数值。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无线小区中所有的UE为14个,所以把平均分配的TTI数目定为14。如果TTI大于14,则采用动态调度算法,动态调度的准则是Imada矩阵中元素的大小,元素的绝对值越大,动态调度的优先级越高。在步骤S800,接收机侧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计算每个UE的CQI值。在步骤S801,每个UE计算当前的数据速率。在步骤S802,每个UE计算已得累加的数据速率。在步骤S803,每个UE根据当前的数据速率和已得累加的数据速率,计算每个UE的满足度Imada。在步骤S804,所有UE记录Imada值至Imada矩阵。在步骤S805,判断TTI是否大于14。大于14时,则找出所有RB中M个CQI最好的RB,如步骤S806。在步骤S807,反馈M个最好的CQI信息至基站。关于比例公平资源调度方法的详细内容可参见美国高通公司于2006年5月8日至12日在中国上海召开的3GPPTSG-RAN WG1#45次LTE会议上提出的提案“System Analysis for UL SIMOSC-FDMA”。
(6)判断无线小区是否继续工作(步骤S1006和S1106)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此步骤中,判断无线小区是否继续工作,如果无线小区继续工作,则分别返回步骤S1002和S1102,如果无线小区已停止工作,则整个流程结束,如步骤S1008或S1108所示。
(7)基站测评无线小区的性能(步骤S1007和S1107)
如图13和图14所示,基站对无线小区的性能进行测量和评估,包括测量无线小区的总体吞吐量,边缘吞吐量,用户设备数目等,并把测评结果作为确定下一次模式或参考数目的参考因素。
如图13和图14所示,通过循环执行步骤(1)到(7),保障了无线小区的基站和所有用户的正常运行。
实施例2:BS动态方式(图17和图18)
(1)基站对整个无线小区的所有用户设备进行监测(步骤S1201和S1301)
如图1所示,在BS动态方式下,基站BS500根据无线小区的整体吞吐量O、边缘吞吐量E和用户设备UE200数量N等指标来确定K种用户设备反馈资源块数目的模式,包括Mode_1、Mode_2、…、Mode_K-1、Mode_K(如图2所示)。确定模式的原则是:保证各个用户设备的通信公平性,并提高无线小区整体或边缘的吞吐量。每种模式都对应一种应发送反馈资源块数目(M值),如图16所示。
(2)基站通过信令方式把K种模式或K种反馈资源块参考数目发送到整个无线小区的所有用户设备(步骤S1202和S1302)
基站通过信令方式把用户设备反馈资源块数目的K种模式Mode_1、Mode_2、…、Mode_K-1、Mode_K(如图2所示)通知到整个无线小区的所有N个用户设备。基站每次发送模式时,只发送一种模式,且每次发送的模式不是按顺序发送的而是根据整体吞吐量O、边缘吞吐量E和用户设备数量N等指标来发送当前判定的模式。基站发送模式可以采用广播信道(BCH)发送信令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发送信令的方式,基站可以定时发送模式,如图5所示;也可以不定时发送模式,如图6所示。注意,基站不一定只可以采用发送模式的方式(与图17相对应),也可以采用发送需要的反馈资源块数目的方式(与图18相对应),如图7所示,反馈资源块数目可以定为K种,N0、N1、N2、…、NK。同样,基站发送反馈资源块数目也是根据基站当前的判定结果来发送的,基站可以定时发送模式,如图7所示;也可以不定时发送模式,如图8所示。基站发送信令的方式可以采用广播信令(BCH)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专用控制信道信令(PDCCH)的方式。
(3)无线小区内每个用户设备对上述模式进行侦听(步骤S1203和S1303)
无线小区的每个用户设备对上述模式进行侦听。
(4)用户设备反馈下行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步骤S1204和S1304)
如图11所示,用户设备通过基于最佳信道质量指示数(Best M)的反馈算法把下行信道质量指示的信息反馈到基站。
如图12所示,用户设备也可以通过基于阈值的反馈算法(Threshold)取代基于Best M的反馈算法,把下行信道质量指示的信息反馈到基站。
(5)基站进行资源调度(步骤S1205和S1305)
如图17所示,基站可以在发送模式的基础上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资源调度。同样,如图18所示,基站也可以在发送反馈资源块数目的基础上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资源调度。
(6)判断无线小区是否继续工作(步骤S1206和S1306)
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此步骤中,判断无线小区是否继续工作,如果无线小区继续工作,则分别返回步骤S1202和S1302,如果无线小区已停止工作,则整个流程结束,如步骤S1208或S1308所示。
(7)基站测评无线小区的性能(步骤S1207和S1307)
如图17和图18所示,基站对无线小区的性能进行测量和评估,包括测量无线小区的总体吞吐量,边缘吞吐量,用户设备数目等,并把测评结果作为确定下一次模式或参考数目的参考因素。
如图17和图18所示,通过循环执行步骤(1)到(7),保障了无线小区的基站和所有用户的正常运行。
实施例3:UE动态方式(图19)
(1)基站对整个无线小区的所有用户设备进行监测(步骤S1401)
如图1所示,在UE动态方式下,基站BS500仍然对无线小区的所有用户设备进行监测,并计算出无线小区的整体吞吐量O、边缘吞吐量E和用户设备UE200数量N等指标。
(2)无线小区内每个用户设备对上述模式进行侦听并进行判决(步骤S1402)
无线小区的每个用户设备UE300根据当前自身的开环或闭环方式Ci、MIMO方式Si(单用户SU-MIMO、多用户MU-MIMO、波束成形MIMO、发射分集MIMO等)、业务类型Ti、路径损耗Pi、运动速度Vi、误码性能Bi来自适应地判决需要反馈资源块的数目M,如图9所示。
(3)用户设备反馈下行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步骤S1403)
如图11所示,用户设备通过基于最佳信道质量指示数(Best M)的反馈算法把下行信道质量指示的信息反馈到基站。
如图12所示,用户设备也通过基于阈值的反馈算法(Threshold)取代基于Best M的反馈算法,把下行信道质量指示的信息反馈到基站。
(4)基站进行资源调度(步骤S1404)
如图19所示,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资源调度。
(5)判断无线小区是否继续工作(步骤S1405)
如图19所示,在此步骤中,判断无线小区是否继续工作,如果无线小区继续工作,则返回步骤S1402,如果无线小区已停止工作,则整个流程结束,如步骤S1406所示。
如图19所示,通过循环执行步骤(1)到(5),保障了无线小区的基站和所有用户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下行链路中反馈资源块数目的自适应判决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适用于一般通信***的下行链路,如表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三种判决方式各具优缺点:
BS动态方式,BS通过发送信令单独确定反馈资源块的数目,优点是处理过程简单,缺点是信令开销太大;
UE动态方式,UE通过自身状况单独确定反馈资源块的数目,优点是无须信令开销,缺点是UE负担太重,且由于UE间无协作,导致***的整体性能低;
基于模式的BS+UE半静态方式,BS+UE共同确定反馈资源块的数目,节省信令开销,优点是***的整体性能高,缺点是需要少量信令开销;
基于参考数目的BS+UE半静态方式,基本特点与基于模式的BS+UE半静态方式一致,BS+UE共同确定反馈资源块的数目,节省信令开销,优点是***的整体性能高,缺点是需要少量信令开销。
与基于模式的BS+UE半静态方式相比,基于参考数目的BS+UE半静态方式的参考数目的信令较为复杂,因为UE确定实际反馈资源块的数目时,需要参照BS发送的参考数目,所以BS端所确定的参考数目的种类越多,对确定实际反馈资源块的数目的参考意义越大。
表1
图20~22示出了关于本发明性能的计算机仿真结果。
计算机仿真采用如下参数:蜂窝小区的载频2GHz,OFDM的单天线***带宽为10MHz,一共有50个资源块(RB),整个蜂窝小区一共有14个UE,其中处于中心位置的UE为10个,处于边缘位置的UE为4个,仿真信道采用ITU模型,其中中心用户的多径功率为[-1.78,0,-7.47,-12.92,-12.62]dB,多径时延为[0,260,520,8854,12760]ns,边缘用户的多径功率为[-12.92,-12.92,-12.92,-12.92,-12.62,-11.99]dB,多径时延为[0,260,520,8854,12760,13020]ns,所有中心UE和边缘UE的运动速度均为30km/h,没有邻小区干扰和共信道干扰,仿真结果如图20、图21、图22所示。
图20表示在不同的基站发送功率下蜂窝小区吞吐量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M个RB的CQI反馈量的增加,蜂窝小区吞吐量增大。在本次计算机仿真中,当M=5时,蜂窝小区吞吐量趋于饱和状态,即此时的蜂窝小区吞吐量十分接近于全部资源块的CQI反馈时的蜂窝小区吞吐量。
图21给出了蜂窝小区吞吐量与实际***上行链路中CQI反馈量的关系,当反馈量达到350比特时,蜂窝小区吞吐量趋于饱和状态,即每个UE反馈5个RB的CQI信息,每个RB的CQI信息用5比特来表征,14个UE的总体反馈量为350比特。
图22给出了蜂窝小区的频谱利用率和资源块反馈数目M的关系,M=5时,蜂窝小区吞吐量趋于饱和状态。从仿真结果中可以发现,M数目的增加有利于增加蜂窝小区吞吐量,但当M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蜂窝小区吞吐量并无进一步明显增加,因此可以根据蜂窝小区吞吐量的要求采用灵活的M值,以达到用尽量少的CQI反馈量来实现尽量大的蜂窝小区吞吐量的目的。
所以,可以考虑实际的无线网络情况采用基站动态方式、用户设备动态方式、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半静态方式等不同的判决方式。因此,本发明提出下行链路中反馈资源块数目的自适应判决方法,可以为各种无线或移动网络(蜂窝网、单频广播网、无线局域网、自组织网、数字家庭网)的闭环反馈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具体的实现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带宽为1.25MHz、2.5MHz、5MHz、10MHz、15MHz或20MHz的蜂窝通信***,也可以适用于未来超三代(B3G)蜂窝通信***、***(4G)蜂窝通信***、无线局域网或广域网***。
至此已经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其它的改变、替换和添加。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例,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29)

1.一种移动通信***,包括用户设备和基站,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反馈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指示,所述移动通信***的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根据所述基站所管理的无线小区的性能指标来确定的、用于确定资源块数目的模式,该数目的资源块用于计算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模式自适应地确定用于计算要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的资源块的数目,并计算与所确定数目的资源块有关的信道质量指示。
2.一种基站,从用户设备接收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指示,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根据所述基站所管理的无线小区的性能指标来确定的、用于确定资源块数目的模式,该数目的资源块用于计算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和
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用户设备处接收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模式而自适应地确定的资源块的数目的资源块有关的信道质量指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小区的性能指标包括整个小区的数据吞吐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小区的性能指标包括小区边缘的数据吞吐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小区的性能指标包括小区内的用户设备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小区的性能指标包括小区的***带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广播信道,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模式。
9.一种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基站接收根据所述基站所管理的无线小区的性能指标来确定的、用于确定资源块数目的模式,该数目的资源块用于计算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和
计算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模式自适应地确定用于计算要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的资源块的数目,并计算与所确定数目的资源块有关的信道质量指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小区的性能指标包括小区整体的数据吞吐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小区的性能指标包括小区边缘的数据吞吐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小区的性能指标包括小区内的用户设备的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小区的性能指标包括小区的***带宽。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广播信道,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模式。
16.一种用于基站的通信方法,所述基站从用户设备接收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指示,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根据所述基站所管理的无线小区的性能指标来确定的、用于确定资源块数目的模式,该数目的资源块用于计算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和
从所述用户设备处接收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模式而自适应地确定的资源块的数目的资源块有关的信道质量指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小区的性能指标包括整个小区的数据吞吐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小区的性能指标包括小区边缘的数据吞吐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小区的性能指标包括小区内的用户设备的数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小区的性能指标包括小区的***带宽。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通过广播信道,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模式。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模式。
23.一种用于用户设备的通信方法,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指示,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从所述基站接收根据所述基站所管理的无线小区的性能指标来确定的、用于确定资源块数目的模式,该数目的资源块用于计算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
根据所述模式自适应地确定用于计算要反馈的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的资源块的数目;和
计算与所确定数目的资源块有关的信道质量指示。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小区的性能指标包括小区整体的数据吞吐量。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小区的性能指标包括小区边缘的数据吞吐量。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小区的性能指标包括小区内的用户设备的数量。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小区的性能指标包括小区的***带宽。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广播信道,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模式。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模式。
CN200710138617XA 2007-07-24 2007-07-24 移动通信***、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方法 Active CN101355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38617XA CN101355795B (zh) 2007-07-24 2007-07-24 移动通信***、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方法
MX2010000828A MX2010000828A (es) 2007-07-24 2008-07-23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mobil, estacion de base, equipo de usuario, y metodo de comunicacion.
PCT/CN2008/001355 WO2009012655A1 (en) 2007-07-24 2008-07-23 A method for adaptively deciding the number of feedback resource blocks in a downlink
EP08783548.4A EP2178324A4 (en) 2007-07-24 2008-07-23 METHOD FOR ADAPTIVELY DECIDING THE NUMBER OF FEEDBACK RESOURCE BLOCKS IN A DOWNWARD TRACK
JP2010517254A JP5507456B2 (ja) 2007-07-24 2008-07-23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ユーザ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2/670,196 US8649280B2 (en) 2007-07-24 2008-07-23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38617XA CN101355795B (zh) 2007-07-24 2007-07-24 移动通信***、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5795A CN101355795A (zh) 2009-01-28
CN101355795B true CN101355795B (zh) 2013-06-19

Family

ID=40280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8617XA Active CN101355795B (zh) 2007-07-24 2007-07-24 移动通信***、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49280B2 (zh)
EP (1) EP2178324A4 (zh)
JP (1) JP5507456B2 (zh)
CN (1) CN101355795B (zh)
MX (1) MX2010000828A (zh)
WO (1) WO20090126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795B (zh) * 2007-07-24 2013-06-19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01925204B (zh) * 2009-06-11 2012-12-12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中继分布式链路自适应通信方法
WO2011054126A1 (zh) * 2009-11-03 2011-05-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隐性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1789849B (zh) * 2010-01-08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传输方法及用户终端
WO2011088034A1 (en) * 2010-01-12 2011-07-21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variable rate single- and multi-user mimo feedback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JP2012023598A (ja) * 2010-07-15 2012-02-02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中継装置及び制御装置、並びに通信方法
US8804671B2 (en) * 2010-07-15 2014-08-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UE mobility status
EP2636234A4 (en) * 2010-11-05 2017-03-0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nfiguration uncertainty
KR101758275B1 (ko) * 2011-01-11 2017-07-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채널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SG194816A1 (en) 2011-09-29 2013-12-30 Panasonic Corp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for
WO2013047924A1 (en) * 2011-09-29 2013-04-04 Hankuk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Research And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Beamform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GB2509912B (en) * 2013-01-16 2018-08-15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GB2513910B (en) * 2013-05-10 2015-08-05 Broadcom Corp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operating user equipment
US9253776B2 (en) 2013-06-07 2016-02-02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Adaptive transition of user equipment
US20140370223A1 (en) * 2013-06-14 2014-12-1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Thermal spray masking tape
KR102083352B1 (ko) * 2013-07-03 2020-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상 셀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가상 셀 형성장치 및 방법
CN105592538B (zh) * 2014-10-24 2019-04-2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466062A (zh) * 2016-06-03 2017-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监测方法及装置
SG11201912238XA (en) * 2017-11-09 2020-05-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determin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US11792877B2 (en) 2020-02-21 2023-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cation triggering transmission of known data for train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US11632271B1 (en) 2022-02-24 2023-04-18 T-Mobile Usa, Inc. Location-based channel esti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5897C (zh) * 2001-12-28 2007-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中下行高速数据传输参数获得的方法
JP4256158B2 (ja) 2002-12-26 2009-04-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0640516B1 (ko) 2004-02-27 2006-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품질 정보의전송방법 및 장치
CN100550711C (zh) * 2004-06-07 2009-10-14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整调制编码方式和/或发射功率的方法及基站
CN100550685C (zh) * 2005-10-05 2009-10-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中下行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及***
US8023470B2 (en) * 2005-11-04 2011-09-20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870468A (zh) * 2005-11-30 2006-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实现方法
JP4732521B2 (ja) * 2005-12-23 2011-07-27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チャネル品質情報報告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WO2007111563A2 (en) * 2006-03-24 2007-10-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080635A1 (en) * 2006-10-02 2008-04-03 Nokia Corporation Advanced feedback signaling for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8340070B2 (en) * 2006-10-03 2012-1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partition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462758B2 (en) * 2006-12-20 2013-06-11 Intel Corporation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feedback techniques for a wireless system
US20080188260A1 (en) * 2007-02-02 2008-08-0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55795B (zh) * 2007-07-24 2013-06-19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方法
US20090268624A1 (en) * 2008-04-28 2009-10-2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and feedback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infor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49280B2 (en) 2014-02-11
MX2010000828A (es) 2010-03-01
EP2178324A1 (en) 2010-04-21
WO2009012655A1 (en) 2009-01-29
EP2178324A4 (en) 2015-11-04
US20110007643A1 (en) 2011-01-13
CN101355795A (zh) 2009-01-28
JP2010534048A (ja) 2010-10-28
JP5507456B2 (ja) 201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5795B (zh) 移动通信***、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00550685C (zh)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中下行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及***
CN108900224B (zh) 通信***、通信***中的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方法
CN101573898B (zh) 在移动通信***中使用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US20120026940A1 (en) Radio reporting set and backhaul reporting set construction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EP2304986B1 (en) Channel measurements in aggregated-spectrum wireless systems
CN102882657B (zh) 用于上行链路秩自适应的方法、设备和***
EP2557699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of terminal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CN102611536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KR20120139469A (ko) 협력 통신을 위한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20130032797A (ko) 협력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2035579A (zh) 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857277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1400074A (zh) 减少预编码矩阵索引号反馈量的方法、用户设备及***
CN104144449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KR20110043769A (ko) 다운링크를 통해 네트워크-와이드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무선 통신을 지원하는 아키텍처
JP5451906B2 (ja) ユーザ端末、基地局、バイナリツリーに基づくジョイントコーディング方法およびコーダ
CN106576338B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节点和方法
CN100561890C (zh)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中下行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及***
CN108496396A (zh) 无线设备、网络节点及由无线设备和网络节点执行的用于彼此通信的方法
Huq et al. Energy efficiency of downlink packet scheduling in CoMP
CN102625358B (zh) 反馈测量结果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Niu et al. Joint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and scheduling in LTE downlink MIMO systems
Sun et al. Multi-user scheduling for OFDM downlink with limited feedback for evolved UTRA
US20160204919A1 (en) Method and Controlling Node for Controlling Radio Communicat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