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9314B - 触控式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式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9314B
CN101339314B CN2008102106221A CN200810210622A CN101339314B CN 101339314 B CN101339314 B CN 101339314B CN 2008102106221 A CN2008102106221 A CN 2008102106221A CN 200810210622 A CN200810210622 A CN 200810210622A CN 101339314 B CN101339314 B CN 1013393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touch
touch control
control display
array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06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9314A (zh
Inventor
简钰峰
杨敦钧
李锡烈
黄伟明
李信宏
吴元均
马玫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2106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393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39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9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39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93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式面板、光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触控式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以及位于显示区周边的第一周边线路区。此触控式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对向基板、多个信号传输物、控制电路以及显示介质层。对向基板配置于阵列基板上方,其具有触控感测层、共用电极以及多个导电接垫,其中,导电接垫位于第一周边线路区中且电连接触控感测层,而共用电极与导电接垫电性绝缘。信号传输物配置于阵列基板及对向基板之间,且其位于第一周边线路区中。控制电路配置于阵列基板上,以使得控制电路借由信号传输物电连接触控感测层。显示介质层配置于对向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本发明可降低触控式显示面板的模块工艺的复杂度及困难度。

Description

触控式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上述各种装置的制造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有助于简化模块工艺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上述各种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触控式显示面板设计中,以触控感测模式的设计原理分类,大致可分为电容式、电阻式、感光式等;以结构组成分类,则可分为外贴式(Added type)及内建式(integrated type)两种。电容式触控感测设计使得触控式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开口率及较好的信噪比而成为目前触控式显示面板的主流。另外,内建式结构设计的产品比外贴式结构设计的产品更为轻薄。因此,结合电容式触控感测设计原理与内建式的结构组成使得触控式显示面板的产品规格及显示表现更为理想。
图1为公知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剖面图。请参照图1,触控式显示面板100包括对向基板110、阵列基板120、控制电路140、驱动电路150以及显示介质层160。控制电路140配置于对向基板110上,而对向基板110内建有电容式触控感测元件(未绘示)。当使用者触碰对向基板110时,触控感测元件(未绘示)中所产生的电容变化可借由此控制电路140传输后进行计算并产生对应的信号。驱动电路150配置于阵列基板120上,其用以控制触控式显示面板100内的显示介质层160以进行显示。
阵列基板120上的驱动电路150及对向基板110上的控制电路140分别连接于两基板110、120接触显示介质层160的表面上。因此,以模块工艺来看,若先将驱动电路150连接在阵列基板120上,则需把组立好的触控式显示面板100翻面后,才能再将控制电路140连接在对向基板110上,反之亦然。因此,驱动电路150与控制电路140的配置增加了模块工艺的复杂度及困难度。进一步来说,在不同的基板(110、120)上分别配置不同的电路(140、150)使得触控式显示面板100的制作合格率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其设计有助于简化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工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可降低触控式显示面板的模块工艺的复杂度及困难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电装置,具有上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电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较高的工艺合格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区以及位于显示区周边的第一周边线路区。触控式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对向基板、多个信号传输物、控制电路以及显示介质层。对向基板配置于阵列基板上方,其中对向基板具有触控感测层、共用电极以及多个导电接垫。导电接垫位于第一周边线路区中且电连接触控感测层。此外,共用电极与导电接垫电性绝缘。信号传输物配置于阵列基板及对向基板之间,且位于第一周边线路区中。控制电路配置于阵列基板上,以使得控制电路借由信号传输物电连接触控感测层。显示介质层配置于对向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中,该阵列基板具有多个像素结构,阵列排列于该显示区中,且该控制电路与所述多个像素结构电性绝缘。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中,还包括驱动电路,配置于该阵列基板上,且该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多个像素结构。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中,还具有第二周边线路区,位于该显示区周边,且该第二周边线路区与该第一周边线路区未重叠,其中该驱动电路位于该第二周边线路区中。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中,该触控感测层包括多个黑矩阵图案,电连接所述多个导电接垫,各该黑矩阵图案具有多个位于该显示区中的开口。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中,该对向基板还具有多个彩色滤光图案,位于所述多个开口中,且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图案与该共用电极位于该显示区中,该共用电极位于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图案以及该显示介质层之间。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中,该触控感测层还包括至少一个触控感测电极,配置于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图案上,并电连接所述多个导电接垫。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中,所述多个黑矩阵图案具有由第一导电层、绝缘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所组成的叠层结构。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中,该对向基板还具有介电层,位于该共用电极以及该触控感测层之间。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中,该介电层具有至少一个接触窗,位于该第一周边线路区中,所述多个导电接垫通过该接触窗电连接该触控感测层。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中,该对向基板还具有多个间隙物,位于该显示区中,用以维持该阵列基板以及该对向基板的间隙。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中,还包括框胶,该框胶、该阵列基板以及该对向基板共同围出空间,其中所述多个信号传输物以及该显示介质层位于该空间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适于制造具有显示区以及第一周边线路区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中第一周边线路区位于显示区周边。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对向基板,其具有触控感测层、共用电极以及多个导电接垫。导电接垫位于第一周边线路区中,且电连接触控感测层,而共用电极与导电接垫电性绝缘。接着,提供阵列基板。然后,配置控制电路于阵列基板上。之后,配置多个信号传输物于阵列基板及对向基板之间,且信号传输物位于第一周边线路区中,以使得控制电路电连接导电接垫。另外,夹设显示介质层于对向基板以及阵列基板之间。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形成该触控感测层的方法包括于该对向基板上形成多个黑矩阵图案,所述多个黑矩阵图案电连接所述多个导电接垫,而各该黑矩阵图案具有位于该显示区中的多个开口。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还包括于该对向基板上形成多个彩色滤光图案,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图案位于所述多个开口中,该共用电极位于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图案与该显示介质层之间。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形成该触控感测层的方法还包括于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图案上形成至少一个触控感测电极,且所述多个导电接垫电连接该触控感测电极。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还包括于该对向基板上形成介电层,配置于该触控感测层与该共用电极之间,且该介电层具有至少一个位于该第一线路区中的接触窗,以使所述多个导电接垫通过该接触窗电连接该触控感测层。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还包括于该阵列基板上形成多个像素结构,位于该显示区中,且所述多个像素结构与该控制电路电性绝缘。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还包括于该阵列基板上形成驱动电路,并电连接至所述多个像素结构。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该触控式显示面板还具有第二周边线路区,位于该显示区周边,与该第一周边线路区未重叠,且该驱动电路的形成方法还包括使该驱动电路位于该第二周边线路区中。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多个信号传输物包括多个凸起物,且形成所述多个凸起物的同时,还包括形成多个间隙物于该对向基板上,且所述多个间隙物位于该显示区中。
在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夹设该显示介质层于该对向基板与该阵列基板之间的方法包括:于该对向基板或该阵列基板上形成框胶;借由该框胶将该对向基板与该阵列基板贴合,该框胶、该对向基板与该阵列基板共同围出空间;以及于该空间中形成该显示介质层。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光电装置,其包括如上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光电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上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中,触控感测层的控制电路以及驱动像素结构的驱动电路均配置于阵列基板上。因此,制造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的过程中,不需将已组立好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翻转,就可以使驱动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至对应的元件。换言之,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的设计可降低触控式显示面板的模块工艺的复杂度及困难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图2A绘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B绘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图3绘示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绘示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5绘示为一种触控感测层整合于对向基板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6绘示为另一种触控感测层整合于对向基板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7绘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8绘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光电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公知触控式显示面板
110:公知对向基板
120:公知阵列基板
140:公知控制电路
150:公知驱动电路
160:公知显示介质层
200、300、400:触控式显示面板
210、310:对向基板
220、320:阵列基板
240、340:控制电路
250、350:驱动电路
260、360:显示介质层
330:信号传输物
322:像素结构
310a:触控感测层
310b:共用电极
310c:导电接垫
310d:彩色滤光图案
310e:介电层
312e:接触窗
332:柱状凸起
334:导电件
370:框胶
410f:光阻间隙物
511、611:黑矩阵图案
513:触控感测电极
511h、611h:开口
615:第一导电层
617:绝缘层
619:第二导电层
701、703、705、707、709:步骤
800:光电装置
802:触控式显示面板
804:电子元件
AA:显示区
A1、A2:箭头
B1:第一周边线路区
B2:第二周边线路区
CC’:横截面线
P: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及图2B分别绘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及剖面图,其中图2B为根据图2A中横截面线CC’的剖面。请参照图2A及图2B,触控式显示面板200具有显示区AA、第一周边线路区B1以及第二周边线路区B2,其中第一周边线路区B1及第二周边线路区B2位于显示区AA周边,且第二周边线路区B2与第一周边线路区B1未重叠。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周边线路区B1及第二周边线路区B2分别位于显示区AA相对的两侧边。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周边线路区B1及第二周边线路区B2也可以分别位于显示区AA相邻的两侧边或者是位于显示区AA相邻的同一侧边,而使得第一周边线路区B1相邻于第二周边线路区B2。
触控式显示面板200包括对向基板210、阵列基板220、控制电路240、驱动电路250以及显示介质层260。显示介质层260的材料包含液晶、有机发光材料、或上述的组合。对向基板210中配置有触控元件(未绘示),且控制电路240配置于阵列基板220上。当使用者触碰对向基板210时,对向基板210中的触控元件(未绘示)可产生对应的电容变化。此时,控制电路240便可借由此电容变化产生对应的信号来判断使用者的触碰位置。另外,驱动电路250也配置于阵列基板220上,其用来控制显示介质层260的状态以进行画面的显示。
由图2B可知,控制电路240及驱动电路250均配置于阵列基板220上。因此,在制作触控式显示面板200时,依序配置控制电路240及驱动电路250的过程中不需将组立好的触控式显示面板200翻转。也即,触控式显示面板200的工艺较为简单、容易,而有助于提升触控式显示面板200的工艺合格率。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40及驱动电路250分别位于第一周边线路区B1与第二周边线路区B2中。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控制电路240在阵列基板220上所配置的位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240及驱动电路250也可以同时配置于第一周边线路区B1或是第二周边线路区B2中。此外,以下将以数个实施范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提出的触控式显示面板200,但以下实施范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图3绘示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3,触控式显示面板300具有显示区AA、第一周边线路区B1以及第二周边线路区B2。第一周边线路区B1及第二周边线路区B2位于显示区AA周边,且第二周边线路区B2与第一周边线路区B1未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周边线路区B1及第二周边线路区B2分别位于显示区AA相对的两侧边。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周边线路区B1及第二周边线路区B2也可以分别位于显示区AA相邻的两侧边或者是位于显示区AA相邻的同一侧边,而使得第一周边线路区B1相邻于第二周边线路区B2。此触控式显示面板300包括对向基板310、阵列基板320、多个信号传输物330(图3中仅绘示一个为例)、控制电路340、驱动电路350、显示介质层360以及框胶370。阵列基板320具有多个像素结构322,像素结构322阵列排列于显示区AA中。
举例而言,像素结构322包含分别电连接于信号线(未绘示)及像素电极(未绘示)的切换元件(未绘示)。对向基板310配置于阵列基板320上方,且对向基板310具有触控感测层310a、共用电极310b、多个导电接垫310c(图3中仅绘示一个为例)、多个彩色滤光图案310d以及介电层310e。
控制电路340配置于阵列基板320上,以使得控制电路340借由信号传输物330电连接触控感测层310a,其中控制电路340与像素结构322电性绝缘。显示介质层360配置于对向基板310与阵列基板320之间。驱动电路350配置于阵列基板320上,其电连接至像素结构322,此外,驱动电路350与控制电路340电性绝缘。介电层310e位于共用电极310b以及触控感测层310a之间,且介电层310e具有至少一个接触窗312e(图3中仅绘示一个为例),但不限于此,也可不具有接触窗312e。接触窗312e位于第一周边线路区B1中,而导电接垫310c借由接触窗312e电连接触控感测层310a。
导电接垫310c位于第一周边线路区B1中,且导电接垫310c电连接触控感测层310a,而共用电极310b与导电接垫310c电性绝缘。信号传输物330配置于阵列基板320及对向基板310之间,且位于第一周边线路区B1中。在本实施例中,信号传输物330例如是由柱状凸起332以及覆盖在柱状凸起332上的导电件334所构成,且配置于对向基板310上为例。导电件334与导电接垫310c电连接,以使触控感测层310a实际上与信号传输物330电连接。本实施例的导电件334可与导电接垫310c一起制作,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电件334与导电接垫310c也可分别以不同工艺步骤制作。
举例来说,信号传输物330的导电件334以及柱状凸起332可以制作在对向基板310上、信号传输物330的导电件334以及柱状凸起332可以制作在阵列基板320的控制电路340上、信号传输物330例如是由柱状凸起332配置于阵列基板320上且位于控制电路340下、信号传输物330同时配置于对向基板310与阵列基板320上、或上述信号传输物330所提及配置位置的组合。
其他实施范例也可利用任何工艺方法将信号传输物330或其它类型的信号传输物330配置于二基板310、320之间,以使信号传输物330与导电接垫310c可以电连接。值得一提的是,配置于对向基板310与阵列基板320之间的信号传输物330是用以将触控感测层310a所感测的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340中。因此,信号传输物330也可以是导电性胶体或是其他的导电材料制成,例如是银胶、聚合物体表面上覆有导电材料、可导电的聚合物体、或上述的混合使用,并不限于上述材料。
进一步说明驱动电路350的驱动方式,请继续参照图3,由于驱动电路350与阵列基板320上的像素结构322电连接,因此驱动电路350可传送扫描信号及数据信号至像素结构322,其中传送扫描信号及数据信号的方向如箭头A1的方向所示。此外,驱动电路350也可将阵列基板320上的共用电极信号传送至对向基板上310的共用电极310b。传递共用电极信号的方式可以是利用框胶370内的导电物质(未绘示),例如多数个聚合物体表面上覆有导电材料,例如:金球(Au Ball)、银球、铜球等、可导电的聚合物体、或其他可供导电的材料等传递共用电极信号。另外,传递共用电极信号的方法也可以是利用框胶370外的导电胶(未绘示),例如是银胶等,或可供导电的其他材料传递。也即,传递共用电极信号的方向为从阵列基板320至对向基板310的方向,但传递共用电极信号的介质并不限定,例如可为聚合物体表面上覆有导电材料,例如:金球(Au Ball)、银球、铜球等、可导电的聚合物体、导电胶或其组合,或其他可以传送共用电极信号的介质。
另一方面,控制电路340与触控感测层310a的信号传递关系可由箭头A2的路径方向得知。介电层310e具有接触窗312e为例,使触控感测层310a与导电接垫310c得以接触,但也可不具有接触窗312e。所以,当使用者触碰到对向基板310上的某一任意位置P时,触碰的动作使触控感测层310a因电容变化产生感测信号。
换句话说,触控感测层310a及共用电极310b之间具有电容效应,所有此触控结构的总电容效应为上述电容效应的总和。因此,当使用者以带有接地信号或电位的物件,例如:使用者手指或其它物件,触碰触控结构时,因触控感测层310a与使用者的触碰点之间产生电容效应,进而导致总电容效应变化,而产生感测信号。接着,从触控感测层310a传至导电接垫310c。由于导电接垫310c与信号传输物330的电性接触,使感测信号可借着信号传输物330的导电件334传至阵列基板320的控制电路340中。较特别的是,当信号传输物330的形式或配置略作调整时,箭头A2的路径也可随之略作调整,但箭头A2的路径方向仍维持从对向基板310至阵列基板320的方向。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感测信号的传递方向与共用电极信号的传递方向大致上相反。
此外,除了利用上述的信号传输物330来传递感测信号,也可利用其他的导电物质来传递感测信号。换言之,信号传输物330并不限于上述形式,信号传输物330也可以由胶体及分布于其中的多个聚合物体表面上覆有导电材料,例如:金球(Au Ball)、银球、铜球等、可导电的聚合物体、或其他可供导电的材料。此外,较特别的是,当信号传输物330的形式或配置位置略作调整时,箭头A2的路径也可随之略作调整,但箭头A2的路径方向仍维持从对向基板310至阵列基板320的方向。另外,每一个导电接垫310c可以对应的与一个信号传输物330或是多个信号传输物330电连接。
触控式显示面板300可以利用多个间隙物(未绘示),例如球间隙物(BallSpacer)、光阻间隙物(Photo Spacer)、或上述的组合,来维持对向基板310以及阵列基板320的间隙。其中,配置球间隙物的工艺方法例如是将球间隙物洒布在对向基板310的显示区AA中,然后,再将对向基板310及阵列基板320进行组立。在其它实施例上,可将球间隙物洒布在阵列基板320上,抑或将球间隙物同时洒布在阵列基板320与对向基板310上。
承接上述,其他实施例也可用不同形式来维持二基板310、320的间隙,例如使用光阻间隙物。图4绘示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4,触控式显示面板400与上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300大致相似,其对向基板310还具有多个光阻间隙物410f。光阻间隙物410f位于显示区AA中,用以维持对向基板310以及阵列基板320的间隙。实务上,在对向基板310的工艺步骤中,可将光阻间隙物410f配置在对向基板310上,然后将对向基板310及阵列基板320进行组立。然而熟悉此技艺的人可制作任何形式、任何材料的间隙物、以上述任何间隙物的组合、或以间隙物的位置来维持对向基板310以及阵列基板320之间的间隙。
在其它实施例上,可将光阻间隙物410f配置在阵列基板320上,抑或者将光阻间隙物410f同时配置在阵列基板320与对向基板310上。在另一个其它实施例中,若间隔物以光阻间隙物410f为例且信号传输物330以柱状凸起332为例时,则光阻间隙物410f与柱状凸起332较佳地可同时形成,但也可不同时形成。
实际上,触控感测层310a整合于对向基板310上的设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以下将举数个范例以进一步说明触控感测层310a(绘示于图3、图4)的结构设计。图5绘示为一种触控感测层整合于对向基板的局部放大剖面图。请参照图5,对向基板310具有触控感测层310a、共用电极310b、多个彩色滤光图案310d以及介电层310e。触控感测层310a包括多个黑矩阵图案511及至少一个触控感测电极513。当然,对向基板310还具有多个与触控感测层310a电连接的导电接垫(未绘示),以将触控感测层310a测得的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当中。
实际上,对向基板310例如是上述触控式显示面板300或400的构件。黑矩阵图案511与触控感测电极513例如是电连接至导电接垫(未绘示),且各个黑矩阵图案511具有多个位于显示区AA中的开口511h。值得一提的是,彩色滤光图案310d配置于开口511h中,以使触控式显示面板300或400达到多彩化显示的效果。彩色滤光图案310d与共用电极310b位于显示区(未绘示)中,而共用电极310b位于彩色滤光图案310d以及显示介质层(未绘示)之间。另外,触控感测电极513配置于彩色滤光图案310d上,并电连接导电接垫(未绘示)。
承上述,请同时参照图3(或图4)及图5,黑矩阵图案511及触控感测电极513为两层导电材料层,而彩色滤光图案310d为分布在黑矩阵图案511及触控感测电极513之间的介电材料。当触控式显示面板300(或400)被驱动,且使用者的触碰便使得触控感测层310a因触控感测电极513与使用者的触碰点(例如位置P)之间产生电容效应,并因电容变化而产生感测信号。换句话说,黑矩阵图案511及触控感测电极513之间、触控感测电极513及共用电极310b之间、黑矩阵图案511及共用电极310b之间均具有电容效应,所有此触控结构的总电容效应为上述电容效应的总和。因此,当使用者以带有接地信号或电位的物件,例如:使用者手指或其它物件,触碰触控结构时,因触控感测电极513与使用者的触碰点之间产生电容效应,进而导致总电容效应变化,而产生感测信号。之后,借着信号传输物330的导电件334使感测信号传递至阵列基板320的控制电路340,以使控制电路340感测触控点的位置。
另一方面,触控感测层310a(绘示于图3、图4)也可用不同的结构来达成感测触控的功能。图6绘示为另一种触控感测层整合于对向基板的局部放大剖面图。请参照图6,配置于对向基板310上的触控感测层310a包括多个黑矩阵图案611。黑矩阵图案611例如是电连接至导电接垫(未绘示),且各个黑矩阵图案611具有多个位于显示区(未绘示)中的开口611h,彩色滤光图案310d则配置于开口611h中。
承上述,请同时参照图3(或图4)及图6,黑矩阵图案611具有由第一导电层615、绝缘层617以及第二导电层619所组成的叠层结构。因此,当触控式显示面板300(或400)被驱动时,黑矩阵图案611的第一导电层615及第二导电层619间可产生电容效应。使用者的触碰便使得触控感测层310a与使用者的触碰点(例如位置P)之间产生电容效应,并因为电容变化而产生感测信号。换句话说,黑矩阵图案611与共用电极310b之间具有总电容效应。也就是,第一导电层615及第二导电层619之间与第二导电层619及共用电极310b之间均具有电容效应,所有此触控结构的总电容效应为上述电容效应的总和。因此,当使用者以带有接地信号或电位的物件,例如:使用者手指或其它物件,触碰触控结构时,因触控感测层310a与使用者的触碰点之间产生电容效应,进而导致总电容效应变化,而产生感测信号。此外,感测信号借着信号传输物330的导电件334传递至阵列基板320的控制电路340,使控制电路340感测触控点的位置。
本发明以上述二种触控感测层310a设计结构为实施例揭示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制于此。本发明所属触控感测层310a也可适用其他合适的设计。
图7绘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流程图。此制造方法适于制造具有显示区以及第一周边线路区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举例来说,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制造方法可用于制作上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200、300或400。请参照图7,在步骤701中,提供对向基板,而此对向基板具有触控感测层、共用电极以及多个导电接垫。其中,导电接垫位于第一周边线路区中,且其电连接触控感测层,而共用电极与导电接垫电性绝缘。
接着,在步骤703中,提供阵列基板,其中阵列基板上形成多个位于显示区中像素结构以及驱动电路,且像素结构与驱动电路电连接。举例而言,像素结构包含分别电连接于信号线(未绘示)及像素电极(未绘示)的切换元件(未绘示)。
然后,在步骤705中,配置控制电路于阵列基板上,其中控制电路与像素结构电性绝缘。值得一提的是,在步骤703及705中,无需翻转触控式显示面板即可分别将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配置于阵列基板上。因此,本实施例的触控式面板的制造方法可降低模块工艺的复杂度。组立好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也不易因为翻转的动作而受到损坏。
之后,在步骤707中,配置多个信号传输物于对向基板及阵列基板之间,且信号传输物位于第一周边线路区中,以使得控制电路电连接于导电接垫。例如:当信号传输物包括柱状凸起与导电件,即如图3与图4中所绘示的结构时,可以在制作柱状凸起的同时形成多个柱状间隙物于阵列基板及对向基板之间。当然,柱状凸起与多个柱状间隙物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步骤制作。此外,信号传输物也可采用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类别。
另外,在步骤709中,夹设显示介质层于对向基板以及阵列基板之间,值得注意的是,显示介质层的材料包含液晶、有机发光材料、或上述的组合,此外,显示介质层的材料为非自发光材,例如:液晶、电泳材时,形成显示介质层的方法例如是真空注入法或滴下式注入法,但不限于上述方法。至于本制造方法的其余细节已包含在上述实施例中,故在此不加赘述。必需说明的是,步骤705也可在步骤707完成后施行或是步骤709后施行。
另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图3及图4所述的框胶370以位于信号传输物330的外侧为例,但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框胶370可位于信号传输物330的内侧、框胶370可位于信号传输物330所存在的位置上、或上述的组合。
图8绘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光电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8,光电装置800包括触控式显示面板802以及与此面板电连接的电子元件804。实质上,触控式显示面板802可以是上述各种实施例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200、300、400中任何一种。在此,电子元件804包括如:控制元件、操作元件、处理元件、输入元件、记忆元件、驱动元件、发光元件、保护元件、感测元件、检测元件、或其它功能元件、或前述的组合。而光电装置800的类型包括可携式产品(如手机、摄影机、照相机、笔记型电脑、游戏机、手表、音乐播放器、电子信件收发器、地图导航器、数位相片、或类似的产品)、影音产品(如影音放映器或类似的产品)、荧幕、电视、看板、投影机内的面板等。
一般而言,触控式显示面板802的成品至少包含像素阵列基板、对向基板及显示介质(display media)的材料设置于像素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当显示介质的材料为液晶材料时,触控式显示面板802可以称为液晶显示面板(如:穿透型显示面板、半穿透型显示面板、反射型显示面板、彩色滤光片于主动层上(color filter on array)的显示面板、主动层于彩色滤光片上(arrayon color filter)的显示面板、垂直配向型(VA)显示面板、水平切换型(IPS)显示面板、多域垂直配向型(MVA)显示面板、扭曲向列型(TN)显示面板、超扭曲向列型(STN)显示面板、图案垂直配向型(PVA)显示面板、超级图案垂直配向型(S-PVA)显示面板、先进大视角型(ASV)显示面板、边缘电场切换型(FFS)显示面板、连续焰火状排列型(CPA)显示面板、轴对称排列微胞型(ASM)显示面板、光学补偿弯曲排列型(OCB)显示面板、超级水平切换型(S-IPS)显示面板、先进超级水平切换型(AS-IPS)显示面板、极端边缘电场切换型(UFFS)显示面板、高分子稳定配向型显示面板、双视角型(dual-view)显示面板、三视角型(triple-view)显示面板、三维显示面板(three-dimensional)、双面显示器、三面显示器、或其它型面板、或上述的组合)。另外,当显示介质的材料为有机电激发光材料时,则触控式显示面板802也可称为有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如:荧光有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磷光有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或上述的组合),或上述的组合。其中,有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有机电激发光材料包含小分子发光材料、高分子发光材料、或上述的组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及驱动电路均配置于阵列基板上。因此,以模块工艺来看,若先将驱动电路配置在阵列基板后,无需翻转组立好的触控式显示面板,便可再将控制电路配置在阵列基板上。相对地,先将控制电路配置在阵列基板后,欲将驱动电路配置在阵列基板时,也无需将触控式显示面板进行翻面的动作。所以,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设计可简化模块工艺。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有助于降低触控式显示面板的模块工艺的复杂度及困难度,进而提高模块工艺的合格率。因此,本发明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及其光电装置可减少工艺中不必要的损失以及节省成本。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一定的改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以及位于该显示区周边的第一周边线路区,该触控式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
对向基板,配置于该阵列基板上方,该对向基板具有触控感测层、共用电极以及多个导电接垫,所述多个导电接垫位于该第一周边线路区中,且所述多个导电接垫电连接该触控感测层,而该共用电极与所述多个导电接垫电性绝缘;
多个信号传输物,配置于该阵列基板及该对向基板之间,且所述多个信号传输物位于该第一周边线路区中;
控制电路,配置于该阵列基板上,以使得该控制电路借由所述多个信号传输物电连接该触控感测层;
驱动电路,配置于该阵列基板上;以及
显示介质层,配置于该对向基板与该阵列基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中该阵列基板具有多个像素结构,阵列排列于该显示区中,且该控制电路与所述多个像素结构电性绝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中该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多个像素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还具有第二周边线路区,位于该显示区周边,且该第二周边线路区与该第一周边线路区未重叠,其中该驱动电路位于该第二周边线路区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中该触控感测层包括多个黑矩阵图案,电连接所述多个导电接垫,各该黑矩阵图案具有多个位于该显示区中的开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中该对向基板还具有多个彩色滤光图案,位于该些开口中,且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图案与该共用电极位于该显示区中,该共用电极位于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图案以及该显示介质层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中该触控感测层还包括至少一个触控感测电极,配置于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图案上,并电连接所述多个导电接垫。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黑矩阵图案具有由第一导电层、绝缘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所组成的叠层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中该对向基板还具有介电层,位于该共用电极以及该触控感测层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中该介电层具有至少一个接触窗,位于该第一周边线路区中,所述多个导电接垫通过该接触窗电连接该触控感测层。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中该对向基板还具有多个间隙物,位于该显示区中,用以维持该阵列基板以及该对向基板的间隙。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还包括框胶,该框胶、该阵列基板以及该对向基板共同围出空间,其中所述多个信号传输物以及该显示介质层位于该空间内。
13.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适于制造具有显示区以及第一周边线路区的触控式显示面板,该第一周边线路区位于该显示区周边,且该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对向基板,该对向基板具有触控感测层、共用电极以及多个导电接垫,所述多个导电接垫位于该第一周边线路区中,且所述多个导电接垫电连接该触控感测层,而该共用电极与所述多个导电接垫电性绝缘;
提供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上形成有驱动电路;
配置控制电路于该阵列基板上;
配置多个信号传输物于该阵列基板及该对向基板之间,且所述多个信号传输物位于该第一周边线路区中,以使得该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多个导电接垫;以及
夹设显示介质层于该对向基板以及该阵列基板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该触控感测层的方法包括于该对向基板上形成多个黑矩阵图案,所述多个黑矩阵图案电连接所述多个导电接垫,而各该黑矩阵图案具有位于该显示区中的多个开口。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于该对向基板上形成多个彩色滤光图案,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图案位于该些开口中,该共用电极位于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图案与该显示介质层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该触控感测层的方法还包括于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图案上形成至少一个触控感测电极,且所述多个导电接垫电连接该触控感测电极。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于该对向基板上形成介电层,配置于该触控感测层与该共用电极之间,且该介电层具有至少一个位于该第一线路区中的接触窗,以使所述多个导电接垫通过该接触窗电连接该触控感测层。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于该阵列基板上形成多个像素结构,位于该显示区中,且所述多个像素结构与该控制电路电性绝缘。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该驱动电路电连接至所述多个像素结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该触控式显示面板还具有第二周边线路区,位于该显示区周边,与该第一周边线路区未重叠,且该驱动电路的形成方法还包括使该驱动电路位于该第二周边线路区中。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信号传输物包括多个凸起物,且形成所述多个凸起物的同时,还包括形成多个间隙物于该对向基板上,且所述多个间隙物位于该显示区中。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夹设该显示介质层于该对向基板与该阵列基板之间的方法包括:
于该对向基板或该阵列基板上形成框胶;
借由该框胶将该对向基板与该阵列基板贴合,该框胶、该对向基板与该阵列基板共同围出空间;以及
于该空间中形成该显示介质层。
23.一种光电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
24.一种光电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2008102106221A 2008-08-13 2008-08-13 触控式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9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06221A CN101339314B (zh) 2008-08-13 2008-08-13 触控式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06221A CN101339314B (zh) 2008-08-13 2008-08-13 触控式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9314A CN101339314A (zh) 2009-01-07
CN101339314B true CN101339314B (zh) 2010-08-18

Family

ID=40213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062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9314B (zh) 2008-08-13 2008-08-13 触控式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3931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0629B (zh) * 2012-05-11 2014-11-1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7420B (zh) * 2009-01-23 2012-11-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式显示面板
TWI460639B (zh) 2009-02-23 2014-11-11 Innolux Corp 影像顯示系統
CN101819494B (zh) * 2009-02-27 2014-08-13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显示***
TWI396011B (zh) * 2009-06-16 2013-05-1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面板
CN101719038B (zh) * 2009-12-30 2011-06-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基板
CN102193225B (zh) * 2010-03-10 2015-07-01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式面板及触控式显示装置
CN102221754B (zh) * 2010-04-16 2013-01-02 棨研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内嵌触控装置的显示器
CN102339153A (zh) * 2010-07-16 2012-02-01 谊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整合近接感应单元的面板装置
CN101943970B (zh) * 2010-09-27 2012-08-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平面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TWI457814B (zh) 2011-01-27 2014-10-21 E Ink Holdings Inc 觸控面板及其製程方法
TWI471796B (zh) * 2011-02-11 2015-02-01 Wintek Corp 觸控顯示裝置
KR101773613B1 (ko) * 2011-02-25 2017-09-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일체형 표시장치
CN103123546B (zh) * 2011-11-21 2015-10-28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3293748B (zh) * 2012-09-04 2016-01-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带有触摸功能的cf基板及触摸面板
CN103293736B (zh) * 2012-09-05 2015-12-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内嵌式液晶触控面板
US11314368B2 (en) 2012-09-14 2022-04-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in two modes
KR102061569B1 (ko) * 2013-05-16 2020-01-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CN102955288B (zh) * 2012-10-29 2016-0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制作方法及液晶触摸显示装置
CN103293750B (zh) 2012-12-14 2016-05-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彩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13869B (zh) * 2012-12-31 2017-06-2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触控装置的液晶显示器及其形成方法
TWI514458B (zh) * 2013-06-28 2015-12-2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03558937A (zh) * 2013-10-29 2014-0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3943061B (zh) * 2013-12-11 2016-08-1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触控结构的oled显示装置
CN104252276B (zh) 2014-06-30 2018-04-2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16159B (zh) 2014-09-03 2017-09-2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9600106B2 (en) * 2014-12-12 2017-03-21 Innolux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isplay module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5988240B (zh) * 2015-02-16 2020-03-20 上海仪电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滤色片的制作方法、滤色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TWI607562B (zh) 2016-07-11 2017-1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TWI590215B (zh) 2016-07-11 2017-07-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CN108091670B (zh) * 2016-11-22 2022-04-15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I587043B (zh) * 2017-01-25 2017-06-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結構及其顯示面板
CN107331680B (zh) * 2017-07-05 2020-04-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9819A (zh) * 2004-07-26 2006-03-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含有传感元件的液晶显示器件
CN1940841A (zh) * 2005-09-28 2007-04-04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显示装置
JP2007304342A (ja) * 2006-05-11 2007-11-22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JP2008032756A (ja) * 2004-11-17 2008-02-14 Sharp Corp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01196652A (zh) * 2006-12-08 2008-06-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9819A (zh) * 2004-07-26 2006-03-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含有传感元件的液晶显示器件
JP2008032756A (ja) * 2004-11-17 2008-02-14 Sharp Corp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940841A (zh) * 2005-09-28 2007-04-04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显示装置
JP2007304342A (ja) * 2006-05-11 2007-11-22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CN101196652A (zh) * 2006-12-08 2008-06-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0629B (zh) * 2012-05-11 2014-11-1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9314A (zh) 2009-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9314B (zh) 触控式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46877B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536632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3809316B (zh) 集成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CN102081247B (zh) 具有触摸设备的显示器
CN101414070B (zh) 触控电极层及显示面板
US20120026107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4635992B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049800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TWI424234B (zh) 畫素陣列、聚合物穩定配向液晶顯示面板以及光電裝置
CN102207644A (zh) 滤色器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4881196A (zh) 基板及显示屏
CN103885656B (zh) 触摸板和使用触摸板的显示设备
CN101937293A (zh) 信息输入装置和显示装置
US20140022465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207233359U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2760017A (zh) 内嵌式触控面板
CN103823601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571635B (zh) 触控面板显示器与触控显示装置
CN105955533A (zh) 具有压力感应触控功能的外挂式触摸显示装置
WO2016106808A1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648191B (zh) 一种触控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941916B (zh) 一种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6066730A (zh) 压力触控模组、压力检测方法、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536619A (zh) 触摸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