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2753B - 汽车用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用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2753B
CN101332753B CN2008101261446A CN200810126144A CN101332753B CN 101332753 B CN101332753 B CN 101332753B CN 2008101261446 A CN2008101261446 A CN 2008101261446A CN 200810126144 A CN200810126144 A CN 200810126144A CN 101332753 B CN101332753 B CN 101332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warm braw
air
air conditioner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261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2753A (zh
Inventor
恩田正治
佃隆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ilyn Co ltd
Highly Marelli Automotiv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lsonic Kan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9739532&utm_sourc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332753(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lsonic Kansei Corp filed Critical Calsonic Kan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32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2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32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2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60H1/00671Damper doors moved by rotation; Grilles
    • B60H1/00685Damper doors moved by rotation; Grilles the door being a rotating disc or cylinder or part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达到提高冷风和暖风的空气混合性并能满足空调外壳的小型紧凑化的要求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一种汽车用空调装置,其在空调外壳内部形成有包括经由蒸发器的冷风通路、经由加热器芯的暖风通路、以及与各吹出口连通的多个排出通路***的空气通路,并且,由空气混合门的门开度所分配的冷风和暖风经由冷风和暖风的合流区域使空气流动到各排出通路***,其中,在冷风和暖风的合流区域设置有在进入位置由门隔壁阻挡从合流区域向下游侧的空气流通的转动式足部门;该足部门和冷风侧空气混合门进行了将在进入位置的足部门的门隔壁内侧的门内空间作为冷风侧空气混合门的开关动作空间使用的层叠布局的门位置设定。

Description

汽车用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温度调节风吹到车室内的汽车用空调装置,该温度调节风是将冷风和暖风混合并调节成规定的空气温度而成的。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公知有如下所述的装置:在空调外壳内部形成有空气通路,该空气通路包括:经由蒸发器的冷风通路、经由加热器芯(heater core)的暖风通路、以及与各吹出口(除霜器(日文:デフ)吹出口、通风(vent)吹出口、足部吹出口)连通的多个排出通路***,并且,由空气混合门的门开度所分配的冷风和暖风经由冷风和暖风的合流区域而使空气流动到各排出通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以往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公知有如下所述装置:以与设置有旋转门的结构相比能缩小门设置空间且防止空气流动的紊乱为目的,由板构件构成的足部门(foot door)对开口在空调外壳的侧壁上的足部开口部进行开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作为以往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公知有如下所述装置:以缩小除霜器吹出温度和足部吹出温度的温度差为目的,通过由旋转门组成的足部门对足部开口部进行开闭且对去往除霜器的暖风旁路的面积进行调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139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0792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54836号公报
但是,记载于专利文献1、2的以往技术为通过将足部门推进一半来将空气分配到足部排出口的方式,因此存在下述问题:来自冷风通路的冷风和来自暖风通路的暖风在合流区域不能充分混合,空气混合性较低。例如、与除霜器吹出口或通风吹出口连通的排出通路中流入比较冷的空气,例如、与足部吹出口连通的排出通路中流入比较暖的空气等,各个吹出口的空气温度之间产生差异。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虽然记载有旋转门,但仅在空调外壳的车宽度方向的两侧部设有宽度较窄的一对旋转门,并且,旋转门的门空间为封闭空间。因此,在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旋转门不具有促进冷风和暖风混合的空气混合引导功能。
除此之外,需要将旋转门配置在与空气混合门不产生动作干涉的位置,因此,在空调外壳内设定2个门位置时,存在将2个门轴的轴间距离保持在规定距离以上等布局局限。另外,不是将旋转门的门空间作为空气通路来使用,因此,需要在空调外壳内确保与旋转门不同的必要的空气通路的空间。其结果,存在如下问题:即使有空调外壳的小型紧凑化的要求,也无法满足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空调装置,能达到提高冷风和暖风的空气混合性,并能满足空调外壳的小型紧凑化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在空调外壳内部形成有空气通路,该空气通路包括:经由蒸发器的冷风通路、经由加热器芯的暖风通路、以及与各吹出口连通的多个排出通路***,并且,由空气混合门的门开度所分配的冷风和暖风经由冷风和暖风的合流区域使空气流动到各排出通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风和暖风的合流区域设置有转动式旋转门,该转动式旋转门在进入位置由门隔壁阻挡从合流区域向下游侧的空气流动,
所述旋转门和所述空气混合门进行了将在进入位置的旋转门的门隔壁内侧的门内空间作为空气混合门的开关动作空间使用的重叠布局的门位置设定,所述门内空间由所述旋转门的门轴、门隔壁和一对侧壁围成。
因此,在本发明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在空调外壳内部的空气通路中,来自经由蒸发器的冷风通路的冷风与来自经由加热器芯的暖风通路的暖风在合流区域合流,经由合流区域,温度已调节的空气使空气流动到各排出通路***,从与各排出通路***连通的各吹出口吹到车室内。
在吹出该温度调节风时,旋转门位于进入位置时,由旋转门的门隔壁阻挡从合流区域向下游侧的空气流通促进流入合流区域的来自冷风通路的冷风和来自暖风通路的暖风的混合。
另外,旋转门和空气混合门的门位置设定是将位于进入位置的旋转门的门隔壁内侧的门内空间作为空气混合门的开关动作空间使用的重叠布局。因此,在设计空调外壳时,可以缓和2个门的布局限制,能将2个门轴的轴间距离设定为靠近的距离,能将旋转门的门空间作为空气通路来使用。
其结果,能达到提高冷风和暖风的混合性,并且能满足空调外壳的小型紧凑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从中央通风吹出口和侧部通风吹出口吹出空气的通风模式的纵剖侧视图。
图2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从通风吹出口和足部吹出口双方吹出空气的双向模式的纵剖侧视图。
图3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从侧部通风吹出口和足部吹出口双方吹出空气的足部模式的纵剖侧视图。
图4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从除霜器吹出口和足部吹出口双方吹出空气的除霜器/足部模式的纵剖侧视图。
图5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仅从除霜器吹出口吹出空气的除霜器模式的纵剖侧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的足部门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的足部门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的足部门的主视图。
图9是作为用于确认实施例1中的拾热改善效果的实验结果的、温度差(A-B)相对于由内部空气循环进行全致冷(fullcool)时选择通风模式时的加热器芯的出口通路面积的比较特性图。
图10是用于确认实施例1中的拾热改善效果的实验结果的、温度差(A-B)相对于由内部气体循环进行全致冷时选择通风模式时的加热器芯的出口通路面积的比较特性图。
图11是表示在实施例2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从中央通风吹出口和侧部通风吹出口吹出空气的通风模式的纵剖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在实施例2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从通风吹出口和足部吹出口双方吹出空气的双向模式的纵剖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在实施例3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从中央通风吹出口和侧部通风吹出口吹出空气的通风模式的纵剖侧视图。
图14是作为用于确认实施例3中的拾热改善效果的实验结果的、温度差(A-B)相对于由内部空气循环进行全致冷时选择通风模式时的加热器芯的出口通路面积的比较特性图。
图15是作为用于确认实施例3中的拾热改善效果的实验结果的、温度差(A-B)相对于由内部空气循环进行全致冷时选择通风模式时的加热器芯的出口通路面积的比较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1~实施例3对实现本发明的汽车用空调装置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首先,对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从中央通风(center vent)吹出口和侧部通风(side vent)吹出口吹出空气的通风模式的纵剖侧视图。图2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从通风吹出口和足部吹出口双方吹出空气的双向(bilevel)模式的纵剖侧视图。图3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从侧部通风吹出口和足部吹出口双方吹出空气的足部模式的纵剖侧视图。图4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从除霜器吹出口和足部吹出口双方吹出空气的除霜器/足部模式的纵剖侧视图。图5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仅从除霜器吹出口吹出空气的除霜器模式的纵剖侧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的足部门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的足部门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的足部门的主视图。
在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1A中,通过由隔壁22a等对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空调外壳22内进行适当划分而形成空气通路,由设置在该空气通路的上游位置的送风部件(鼓风机23、导入通路24)、设置在空气通路途中的功能部件(过滤器25、蒸发器26、加热器芯30等)、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以及暖风侧空气混合门72来调整空气的清洁度或温度等特性。而且,能通过中央通风门341、侧部通风门342、除霜器门35、足部门31的开闭位置变更该调节后的空气的吹出口(吹出模式)。
从所述鼓风机23排出的空气通过经由导入通路24上所设置的过滤器25进行清洁。另外,在过滤器25的后段(下游侧)设置有构成致冷循环的一部分的蒸发器26,能冷却空气。
在此,过滤器25和蒸发器26纵向并列配置在鼓风机23的下侧位置,并做成使上侧从上下垂直位置向下游侧稍稍偏移、使下侧向上游侧稍稍偏移的倾斜纵向设定。通过该倾斜纵向设定,能容易地将来自导入通路24的送风引入,在蒸发器26的下部形成富余空间。
所述蒸发器26的下游侧中在隔壁22a的上侧设置有加热器芯30未介于其间的冷风通路28和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在所述蒸发器26的下游侧中在隔壁22a的下侧设置有暖风侧空气混合门72。在该暖风侧空气混合门72的下游位置设置有加热器芯30和暖风通路29。
在此,加热器芯30将隔壁22a作为一端侧的支承外壳部,并沿水平方向配置。通过该加热器芯30的水平方向设置,来自蒸发器26的空气绕到空调外壳22的底内面,从下往上流入加热器芯30。由此,暖风通路29也成为从下向上流过暖风的通路。
空气向所述冷风通路28和所述暖风通路29的分配比率能通过设置在蒸发器26的下游的隔壁22a的上部位置的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和设置在隔壁22a的下部位置的暖风侧空气混合门72的各门开度可变地设定。即,实施例1的情况如图1所示,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位于打开的位置而暖风侧空气混合门72位于关闭位置时,空气流不到暖风通路29,而仅在冷风通路28流动。相反,如图3所示,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位于关闭位置而暖风侧空气混合门72位于打开位置时,空气流不到冷风通路28,而仅在暖风通路29流动。
而且,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如图2所示那样位于中途位置时,通过了冷风通路28的冷风和通过了暖风通路29的暖风合流,在形成在与该合流区域J一致的位置的空气混合室40中促进冷风和暖风的混合。在该空气混合室40中冷风和暖风混合之后,空气被分配到各排气通路32、33和排出口161、162、并从各自对应的吹出口(除霜器吹出口(DEF)、通风吹出口(C-VENT[中央侧]、S-VENT[侧部侧])、足部吹出口(F-FOOT[前侧]、R-FOOT[后侧])吹出。向这些排出通路32、33和排出口161、162的分配以及吹出口的选择由中央通风门341、侧部通风门342、除霜器门35、足部门31进行控制。关于该吹出口选择控制(=模式选择控制)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在此,在实施例1中,在冷风和暖风的合流区域J的位置设置有足部门31(旋转门),该足部门31可在对合流区域J的下游侧进行阻挡的进入位置31A(图2、图3、图4)以及从该进入位置31A退出的退出位置31B(图1、图5)之间移动。该足部门31可转动地轴支承在空调外壳22上,并且,构成为以设置在空调外壳22的隔壁22a的上部下游位置的门轴31a为中心转动的转动式旋转门。
如图6所示,所述足部门31包括:相互平行的呈大致扇形的一对门侧壁31c、31c、连接该一对门侧壁31c、31c的外周缘间的门隔壁31b以及从作为门侧壁31c的大致扇形的扇轴的位置相互向相反方向突出的一对门轴31a。另外,在门侧壁31c的侧缘和门隔壁31b的侧缘上形成有呈大致コ字形状的凸缘框31d、31f,并且,在该凸缘框31d上固定有密封构件37,在凸缘框31f上固定有密封构件38、39。
在足部门31的退出位置31B,该密封构件37、38的表面37a、38a分别与空调外壳22的第1足部开口密封面22c和第2足部开口密封面22b的表面抵接,由该抵接部分确保密封(图1、图5)。
在足部门31的进入位置31A,该密封构件39的表面39a与空调外壳22的门打开密封面22d的表面抵接,由该抵接部分确保密封(图2、图3、图4)。
如图7所示,足部门31将足部门31的进入方向跟前侧(图1的下侧)的周向端部的门隔壁31b(周向端缘的凸缘框31d)距门轴31a的密封面距离L2设定得比进入方向最前侧(图1中的上侧)的周向端部的门隔壁31b(周向端缘的凸缘框31f)距门轴31a的密封面距离L1短。即,若使从门轴31a到第2足部开口密封面22b的密封面距离为L3,则进行使L1>L3>L2的关系成立的设定。
如图8所示,足部门31将足部门31的进入方向跟前侧的周向端部的密封面横向宽度W2设定得比足部门31的进入方向最前侧的周向端部的密封面横向宽度W1窄。即,若使门隔壁31b部分的最大横向宽度为W3,则进行使W1>W3>W2的关系成立的设定。
如图1~图5所示,足部门31被设定在冷风和暖风的合流区域J,在进入位置(门打开位置)由门隔壁31b阻挡从合流区域J向下游侧的空气流通。
如图2所示,足部门31和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进行了将位于打开位置的足部门31的门隔壁31b内侧的门内空间作为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的开闭动作空间使用的重叠布局的门位置设定。
足部门31在退出位置(封锁位置)由门隔壁31b堵住足部排出通路33和足部排出口161(参照图1)、在进入位置(开放位置)由门隔壁31b阻挡从合流区域J向下游侧的空气流通,并且将门内空间作为冷风和暖风的通路使用(参照图2)。
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是通过门开度对经由蒸发器26的冷风通路28的通路开口面积进行控制的门。
如图2所示,足部门31和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被配置成在由位于开放位置的足部门31的门轴31a、一对门侧壁31c、31c和门隔壁31b所围成的门内空间内根据开放侧门开度而重叠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的一部分。即,足部门31的门轴31a和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的门轴71a配置成靠近隔壁22a的上部位置。
在所述加热器芯30的下游位置设置有在至少足部门31位于退出位置(封锁位置)的状态下对暖风通路29的一部分进行堵住的暖风通路遮蔽板41。如图1~图5所示,实施例1的加热器芯遮蔽板41与足部门31形成一体。具体来说,如图6和图7所示,设定在对由足部门31的进入方向跟前侧的门隔壁31b和一对门侧壁31c、31c从三方向围成的暖风通路区域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位置。
接着,对作用进行说明。
以下,将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1A的作用分为“各吹出口模式的空气流动作用”、“冷风和暖风的空气混合作用”、“空调外壳的小型紧凑化作用”、“扩大足部门的旋转角度的作用”、“全致冷时的拾热(heat pickup)改善作用”来进行说明。
[各吹出口模式的空气流动作用]
选择通风模式时(图1)
在图1所示的全致冷时的通风模式的选择状态下,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打开,暖风侧空气混合门72关闭。足部门31位于关闭足部吹出口的位置(31B),除霜器门35位于关闭除霜器吹出口的位置(35B)。而且,以门轴341a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承在空调外壳22上的中央通风门341位于打开中央通风吹出口(C-VENT)的位置341A,侧部通风门342位于打开侧部通风吹出口(S-VENT)的位置342A。
因此,如图1所示,在全致冷时选择通风模式时,通过蒸发器26的冷风经过冷风通路28和排出通路32,从中央通风吹出口(C-VENT)吹到车室内,并且,经过冷风通路28和侧部通风排出口162从侧部通风吹出口(S-VENT)吹到车室内。
在选择双向模式时(图2)
在图2所示的选择双向模式的状态下,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位于打开侧,暖风空气混合门72位于打开侧。足部门31位于打开足部吹出口的进入位置(31A),除霜器门35位于关闭除霜器吹出口的位置(35B)。而且,以门轴341a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承在空调外壳22上的中央通风门341位于打开中央通风吹出口(C-VENT)的位置341A,侧部通风门342位于打开侧部通风吹出口(S-VENT)的位置342A。
因此,如图2所示,在选择从通风吹出口/足部吹出口吹出冷风和暖风混合成的温度调节风的双向模式时,通过蒸发器26的冷风从冷风通路28迂回足部门31的门隔壁31b和暖风通路遮蔽板41的内面而到达合流区域J,通过加热器芯30的暖风从暖风通路29到达足部门31的进入方向跟前侧区域的合流区域J,该合流区域J成为空气混合室40,冷风和暖风混合成为温度调节风。
然后,空气混合室40的温度调节风经过排出通路32从中央通风吹出口(C-VENT)吹到车室内,并且,其一部分经过侧部通风排出口162从侧部通风吹出口(S-VENT)吹到车室内。同时,空气混合室40的温度调节风经过足部排出口161从前侧的足部吹出口(F-FOOT)吹到车室内,并且经过足部排出通路33从后侧的足部吹出口(R-FOOT)吹到车室内。
选择足部模式时(图3)
在图3所示的选择足部模式的状态下,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关闭,暖风侧空气混合门72打开。足部门31位于打开足部吹出口的进入位置(31A),除霜器门35位于关闭除霜器吹出口的位置(35B)。而且,中央通风门341位于关闭中央通风吹出口(C-VENT)的位置341B,侧部通风门342位于关闭侧部通风吹出口(S-VENT)的位置342B(不是完全关闭而开着一部分吹出口的位置)。
因此,如图3所示,在选择将暖风从足部吹出口吹出的足部模式时,通过加热器芯30的暖风从暖风通路29直接或迂回地到达足部门31的进入方向跟前侧区域的合流区域J。然后,来自该合流区域J的暖风经过足部排出口161从前侧的足部吹出口(F-FOOT)吹到车室内,并且,经过足部排出通路33从后侧的足部吹出口(R-FOOT)吹到车室内。另外,合流区域J的暖风的一部分也从侧部通风吹出口(S-VENT)吹到车室内。
选择除霜器/足部模式时(图4)
在图4所示的选择除霜器/足部模式的状态下,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关闭,暖风侧空气混合门72打开。足部门31位于打开足部吹出口的进入位置(31A),以门轴35a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承在空调外壳22上的除霜器门35位于打开除霜器吹出口的位置(35A)。而且,中央通风门341位于关闭中央通风吹出口(C-VENT)的位置341B,侧部通风门342位于关闭侧部通风吹出口(S-VENT)的位置342B(不是完全关闭而开着一部分吹出口的位置)。
因此,如图4所示,在选择将暖风从除霜器吹出口/足部吹出口吹出的除霜器/足部模式时,通过加热器芯30的暖风从暖风通路29直接或迂回地到达足部门31的进入方向跟前侧区域的合流区域J。然后,来自该合流区域J的暖风经过足部门31与空调外壳22的间隙、侧部通风门342的门开口间隙和排出通路32从除霜器吹出口(DEF)吹到车室内。同时,来自该合流区域J的暖风经过足部排出口161从前侧的足部吹出口(F-FOOT)吹到车室内,并且,经过足部排出通路33从后侧的足部吹出口(R-FOOT)吹到车室内。另外,合流区域J的暖风的一部分也从侧部通风吹出口(S-VENT)吹到车室内。
选择除霜器模式时(图5)
在图5所示的选择除霜器模式的状态下,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关闭,暖风侧空气混合门72打开。足部门31位于关闭足部吹出口的退出位置(31B),以门轴35a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承在空调外壳22上的除霜器门35位于打开除霜器吹出口的位置(35A)。而且,中央通风门341位于关闭中央通风吹出口(C-VENT)的位置341B,侧部通风门342位于关闭侧部通风吹出口(S-VENT)的位置342B(不是完全关闭而开着一部分吹出口的位置)。
因此,如图5所示,在选择将暖风从除霜器吹出口吹出的除霜器模式时,通过加热器芯30的暖风从暖风通路29经过足部门31的门内部→侧部通风门342的门开口间隙→排出通路32从除霜器吹出口(DEF)吹到车室内。另外,通过侧部通风门342的门开口间隙的暖风的一部分也从侧部通风吹出口(S-VENT)吹出到车室内。
[冷风和暖风的空气混合作用]
如图2所示,足部门31在足部吹出口打开时(位于进入位置时)突出到冷风和暖风汇合的空气混合室40,因此,防止冷风不与暖风混合而从位于空调外壳22的上部的通风吹出口或除霜器吹出口逸出。即,在足部吹出口打开时,由足部门31形成空气混合室40。除此之外,通过在足部门31上追加暖风通路遮蔽板41,提高空气混合性,该暖风通路遮蔽板41表现出将冷风引导到暖风侧的引导作用。
即,在足部门31位于进入位置31A的图2所示的状态下,由该门隔壁31b和暖风通路遮蔽板41阻挡(拦住)从合流区域J向下游侧的空气流通,形成空气混合室40,该空气混合室40促进流入合流区域J的来自冷风通路28的冷风和来自暖风通路29的暖风的混合。
因此,在足部门31的进入位置31A,与位于退出位置31B的情况相比,冷风的流速大幅下降,并且,流动的朝向变化较大而产生剥离、涡流或紊乱等,而且,到吹出口的流路变长。因此,在空气混合室40中,促进流入合流区域J的来自冷风通路28的冷风和来自暖风通路29的暖风的混合,通过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1将冷风引导到暖风侧(下方),进一步有助于促进冷风和暖风的混合。
另外,在实施例1中,将冷风通路28和除霜器吹出口(DEF)或通风吹出口(C-VENT、S-VENT)配置成比较靠近。因此,在该冷风通路28和除霜器吹出口(DEF)、通风吹出口(C-VENT、S-VENT)之间隔着隔壁31b和暖风通路遮蔽板41地设定进入位置31A,由此,可以有效地抑制来自冷风通路28的冷风不与来自暖风通路29的暖风混合而直接流入除霜器吹出口(DEF)或通风吹出口(C-VENT、S-VENT)的流量。其结果,可以抑制除霜器吹出口(DEF)或通风吹出口(C-VENT、S-VENT)与足部吹出口(F-FOOT、R-FOOT)之间的吹出空气的温度差变大。
而且,该效果如图2所示,使足部门31的门隔壁31b的移动方向侧的一端缘(密封构件39的表面39a)与空调外壳22的门打开密封面22d抵接,对沿该门打开密封面22d从空气混合室40迂回而向下游侧逸出的空气流进行拦截。即,相对于靠近除霜器吹出口(DEF)或通风吹出口(C-VENT、S-VENT)的一侧的门打开密封面22d,拦截空气流,使空气流迂回到远离该除霜器吹出口(DEF)或通风吹出口(C-VENT、S-VENT)的一侧的排出通路33,由此,能得到最大效果。
[空调外壳的小型紧凑化作用]
空调外壳配置在仪表板内,但存在如下要求:想抑制仪表板占有的空间来确保车室内空间的要求和想使仪表板占有的空间保持不变而在仪表板内部搭载更多设备的要求。为了满足该要求,必须使空间占有率最大的空调外壳空间小型紧凑化。而且,强烈要求不降低原来的空调性能而使空调外壳小型紧凑化。
与此相对,以往的旋转门不是将门空间作为空气混合门的开关动作空间使用的结构。因此,需要将旋转门配置在与空气混合门不产生动作干涉的位置,因此,在空调外壳内设定2个门位置时,存在将2个门轴的轴间距离保持在规定距离以上等的布局限制。
另外,以往的旋转门不是将门空间作为空气通路使用的结构。因此,需要在空调外壳内在旋转门之外确保用于确保空气混合性的必要空气通路的空间。
其结果,即使存在不降低空调性能而达到空调外壳的小型紧凑化这样的要求,也由于所述布局限制和确保空气通路的空间而存在极限,不能满足该要求。
但是,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的足部门31和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的门位置设定是将位于进入位置的足部门31的门隔壁31b内侧的门内空间作为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的开关动作空间来利用的重叠布局。
因此,在设计空调外壳22时,能缓和2个门31、71的布局限制,能将2个门轴31a、71a的轴间距离设定为靠近的距离,能将足部门31的门空间作为冷风通路28来利用。
其结果,可以满足不降低空调性能(特别是空气混合性能)且达到空调外壳22的小型紧凑化这样的要求。
[扩大旋转门的旋转角度的作用]
在旋转门中,为了确保开口部的密封性并做成可转动,因此,需要将距门轴的密封面距离做成在扇形的门侧壁的下侧较短,在门侧壁的上侧较长。但是,旋转门的密封性不仅要确保门隔壁的密封性,而且要确保从门隔壁向两侧延伸的门侧壁的密封性(三方向密封)。因此,在仅设定扇形的门侧壁的下侧较短而上侧较长的情况下,作为旋转门的旋转角度被限制成不超过第2足部开口密封面的角度。
与此相对,在实施例1的足部门31中,对密封面距离进行使L1>L3>L2的关系成立的设定(图7),并且,对密封面的横向宽度进行使W1>W3>W2的关系成立的设定(图8),作为从退出位置到进入位置的足部门31的旋转角度如图2~图4所示,能取超过第2足部开口密封面22b的角度。
因此,足部门31在足部吹出口打开时(在进入位置时)、经过与第2足部开口密封面22b之间形成的间隙,由此能将风分配到上方侧的吹出口即通风吹出口和除霜器吹出口。
[全致冷时的拾热改善作用]
在全致冷时选择通风模式时,形成如下结构:由退出位置的足部门31封闭足部吹出口的上游侧,而且,足部门31不突出到冷风通路28。即,因此,与另外设置堵住足部排出通路33和足部排出口161的门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了零部件数目,实现装置构成的小型化和抑制制造成本。另外,足部门31不突出到冷风通路28,因此可以在选择通风模式时将通风阻力抑制到较低。
但是,如实施例1那样将足部门31的门空间作为空气通路利用的情况下,在全致冷时选择通风模式时,表现出如下拾热现象:从蒸发器26经过冷风通路28流动的冷风吸入在加热器芯30的周围停留的暖空气的现象。作为防止该拾热现象的技术方案,考虑了在足部门31的位置设定有遮蔽暖空气的引入的别的门的方案、或设置有停止向加热器芯30供给热水的热水阀等的方案,但是,在这些情况下、导致零部件数目增加、空间增加、成本上升。
与此相对,在实施例1中,在全致冷时选择通风模式时,不用别的门或热水阀等就能改善拾热现象。
即,在实施例1中,与足部门31一体地形成有堵住暖风通路的一部分的暖风通路遮蔽板41。因此,停留在加热器芯30的周围的暖空气中,虽然一部分从足部门31的开口部被引入到冷风通路28,但是剩余的暖空气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1拦截向冷风通路28的引入,保持滞留在加热器芯30的上部的状态(参照图1的虚线箭头)。因此,在全致冷时选择通风模式时,不用别的门或热水阀等就能改善使吹出温度上升的拾热现象。
另外,图9和图10是表示温度差(A-B)相对于由内部空气循环进行全致冷时选择通风模式时的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的比较特性图。另外,A是通风吹出口的平均温度,B是蒸发器出口的平均温度。
实验状况如下所述:紧接蒸发器之后的温度为0℃、紧接加热器芯之后的温度为82℃、风扇送风量10L/min、外部空气温度为大约25℃。
吹出流量Ga=8.0m3/min的实验结果如图9所示,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在全闭状态下的结果(温度差)为Δt1=1.73℃,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1堵住了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的结果(温度差)为Δt2=2.53℃,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在全开状态下的结果(温度差)为Δt3=3.13℃。
通过该实验,通过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1堵住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与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在全开状态下时相比,可以得到0.6℃(=3.13-2.53)的改善效果。
吹出流量Ga=3.5m3/min的实验结果如图10所示,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在全闭状态下的结果(温度差)为Δt1=2.33℃,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1堵住了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的结果(温度差)为Δt2=3.11℃,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在全开状态下的结果(温度差)为Δt3=3.61℃。
通过该实验,通过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1堵住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与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在全开状态下时相比,可以得到0.5℃(=3.61-3.11)的改善效果。
接着,对效果进行说明。
实施例1的汽车用空调装置1A能得到下述列举的效果。
(1)汽车用空调装置1A在空调外壳22内部形成有空气通路,该空气通路包括:经由蒸发器26的冷风通路28、经由加热器芯30的暖风通路29、以及与各吹出口连通的多个排出通路***(32、33),并且,由空气混合门(71、72)的门开度所分配的冷风和暖风经由冷风和暖风的合流区域J而使空气流动到各排出通路***(32、33),其中在所述冷风和暖风的合流区域J设置有在进入位置由门隔壁(31b)阻挡从合流区域J向下游侧的空气流通的转动式旋转门(31),所述旋转门(31)和所述空气混合门(71、72)进行了将进入位置的旋转门(31)的门隔壁(31b)内侧的门内空间作为空气混合门(71、72)的开关动作空间利用的重叠布局的门位置设定,因此可以达到提高冷风和暖风的空气混合性,并且,可以满足空调外壳22的小型紧凑化要求。
(2)所述旋转门是在退出位置由门隔壁31b堵住足部排出通路***(33、161),在进入位置由门隔壁31b阻挡从合流区域J向下游侧的空气流通,并且将门内空间作为冷风和暖风通路使用的足部门31,所述空气混合门是对经由所述蒸发器26的冷风通路28的通路开口面积进行控制的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所述足部门31和所述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配置成由位于进入位置的足部门31的门轴31a、一对门侧壁31c、31c和门隔壁31b围成的门空间与由开放侧门开度控制的所述冷风侧空气混合门71的一部分重叠,因此,不设置与旋转门不同的别的足部门,可以兼用作为足部门的功能,由此,可以实现削减零部件数目以及空调外壳22的小型紧凑化。
(3)所述旋转门(31)将进入方向跟前侧的周向端部距门轴31a的密封面距离L2设定得比进入方向最前侧的周向端部距门轴31a的密封面距离L1短,并且,将进入方向跟前侧的周向端部的密封面横向宽度W2设定得比进入方向最前侧的周向端部的密封面横向宽度W1窄,因此,能将旋转门(31)的转动角度取得较大,由此,能利用较高的设定自由度最佳地确保旋转门(31)在进入位置时的向通风吹出口或除霜器吹出口的空气通路。
(4)在所述加热器芯30的下游位置设置有至少旋转门(31)在退出位置的状态下堵住暖风通路29的一部分的暖风通路遮蔽板41,因此,不在旋转门(31)的退出位置设置别的门和热水阀等就能改善拾热。
(5)所述暖风通路遮蔽板41与所述旋转门(31)形成一体,因此,能通过没有追加零部件数目的简单结构,改善旋转门(31)位于退出位置的拾热。
(6)所述旋转门(31)包括:相互平行的呈大致扇形的一对门侧壁31c、31c、连接在该一对门侧壁31c、31c的外周缘间的门隔壁31b、以及设定在作为门侧壁31c、31c的大致扇形的扇轴的位置的门轴31a,所述旋转门(31)以可转动地轴支承在空调外壳22上的所述门轴31a为中心进行转动,所述暖风通路遮蔽板41设定在对由所述旋转门(31)的进入方向跟前侧的门隔壁31b和一对门侧壁31c、31c三方向围成的暖风通路区域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位置,因此,能通过旋转门(31)在进入位置将冷风引导向暖风侧来提高空气混合性,能改善旋转门(31)位于退出位置的拾热。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至少在足部门31位于退出位置的状态下将堵住暖风通路的一部分的暖风通路遮蔽板与空调外壳形成一体的一个例子。
首先,对结构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实施例2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从中央通风吹出口和侧部通风吹出口吹出空气的通风模式的纵剖侧视图。图12是表示实施例2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从通风吹出口和足部吹出口双方吹出空气的双向模式的纵剖侧视图。
相对于实施例1的暖风通路遮蔽板41为与足部门31形成一体的结构,如图11和图12所示,实施例2的汽车用空调装置1B的暖风通路遮蔽板42与空调外壳22形成一体。即,暖风通路遮蔽板42从与足部门31的进入方向跟前侧的周向端部的密封面37a接触的空调外壳22的第1足部开口密封面22c的端部一体地延长形成。另外,其他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接着,对作用进行说明。
在实施例2中,也与实施例1相同,在全致冷时选择通风模式时,没有别的门和热水阀等就能改善拾热现象。
即,在实施例2中,与空调外壳22一体地形成有堵住暖风通路的一部分的暖风通路遮蔽板42。因此,如图11的虚线箭头所示,停留在加热器芯30的周围的暖空气中,一部分从足部门31的开口部引入到冷风通路28,而剩余的暖空气成为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2阻挡向冷风通路28的引入而保持滞留在加热器芯30的上部的状态。
在实施例2中,如图12所示,在选择双向模式时等,足部门31的门隔壁31b突出到冷风和暖风汇合的空气混合室40中,因此,能防止冷风不与暖风混合而从位于空调外壳22上部的通风吹出口或除霜器吹出口逸出,得到空气混合效果。除此之外,通过在空调外壳22追加暖风通路遮蔽板42,该暖风通路遮蔽板42表现出将暖风引导向合流区域J(=空气混合室40)的上游侧的引导作用,提高空气混合性。
另外,其他的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接着,对效果进行说明。
实施例2的汽车用空调装置1B除了实施例1的(1)~(4)的效果之外,还能得到下述列举的效果。
(7)所述暖风通路遮蔽板42与所述空调外壳22形成一体,因此,能通过不追加零部件数目的简单结构,改善旋转门(31)位于退出位置的拾热。
(8)所述暖风通路遮蔽板42从与所述旋转门(31)的进入方向跟前侧的周向端部的密封面37a接触的空调外壳22的第1足部开口密封面22c的端部一体地延长形成,因此,旋转门(31)在进入位置能通过将暖风引导向合流区域J的上游侧来提高空气混合性,能改善旋转门(31)位于退出位置的拾热。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除了实施例1的结构之外还以高的拾热改善性能为目标地设置有暖风通路遮蔽门的例子。
首先,对结构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实施例3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从中央通风吹出口和侧部通风吹出口吹出空气的通风模式的纵剖侧视图。
在实施例3的汽车用空调装置1C中将足部门31的门轴31a做成同心两层轴。在所述同心两层轴中一方的轴43a上设置有暖风通路遮蔽门43,该暖风通路遮蔽门43在关闭时(全致冷时选择通风模式时)堵住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1未遮蔽的暖风通路的开放空间部,在打开时(全致冷时选择通风模式时以外的情况下)打开暖风通路的开放空间部。另外,其他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接着,对作用进行说明。
在实施例3中,全致冷时选择通风模式时,通过并用暖风通路遮蔽板41和暖风通路遮蔽门43,能大幅改善拾热现象。
另外,图14和图15是表示温度差(A-B)相对于由内部空气循环进行全致冷时选择通风模式时的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的比较特性图。另外,A是通风吹出口的平均温度,B是蒸发器出口的平均温度。
实验状况如下所述:紧接蒸发器之后位置的温度为0℃,紧接加热器芯之后位置的温度为82℃,风扇送风量10L/min,外部气体温度为大约25℃。
吹出流量Ga=8.0m3/min的实验结果如图14所示,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1和暖风通路遮蔽门43堵住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的结果(温度差)为Δt1’=1.85℃,仅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1堵住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的结果(温度差)为Δt2=2.53℃,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在全开状态下的结果(温度差)为Δt3=3.13℃。
通过该实验,通过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1和暖风通路遮蔽门43堵住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与仅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1堵住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相比,能进一步得到0.68℃(=2.53-1.85)的改善效果。而且,与使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全开时相比,能得到1.28℃(=0.6+0.68)的改善效果。
吹出流量Ga=3.5m3/min的实验结果如图15所示,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1和暖风通路遮蔽门43堵住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的结果(温度差)为Δt1’=2.5℃,仅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1堵住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的结果(温度差)为Δt2=3.11℃,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在全开状态下的结果(温度差)为Δt3=3.61℃。
通过该实验,通过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1和暖风通路遮蔽门43堵住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与仅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1堵住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相比,还能得到0.61℃(=3.11-2.5)的改善效果。而且,与使加热器芯30的出口通路面积全开时相比,能得到1.11℃(=0.5+0.61)的改善效果。
接着,对效果进行说明。
实施例3的汽车用空调装置1C除了实施例1的(1)~(6)的效果之外,还能得到下述的效果。
(9)将所述的旋转门(31)的门轴31a做成同心两层轴,在所述同心两层轴中一方的轴43a上设置有暖风通路遮蔽门43,该暖风通路遮蔽门43在关闭时堵住由暖风通路遮蔽板41未遮蔽的暖风通路的开放空间部,在打开时打开暖风通路的开放空间部,因此,在全致冷时选择通风模式时,能大幅改善拾热现象。
以上,基于实施例1~实施例3对本发明的汽车用空调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在具体的结构上,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各项权利要求的发明的要旨,可以容许设计的变更或追加等。
例如,旋转门也可以不是兼用作足部门的门,而作为专用门设置。在作为该专用门设置时,旋转门的退出位置能设定为沿着蒸发器侧的空调外壳的门隔壁的位置等其他位置。另外,作为旋转门的门隔壁的截面形状,示出了平板状的形状,但也可以做成大致圆弧状等其他截面形状。
总之,只要在冷风和暖风的合流区域设置有在进入位置由门隔壁阻挡从合流区域向下游侧的空气流通的转动式旋转门,并且,旋转门和空气混合门进行了将位于进入位置的旋转门的门隔壁内侧的门内空间作为空气混合门的开闭动作空间使用的重叠布局的门位置设定,不限于实施例1~实施例3。

Claims (15)

1.一种汽车用空调装置,其在空调外壳内部形成有空气通路,该空气通路包括:经由蒸发器的冷风通路、经由加热器芯的暖风通路、以及与各吹出口连通的多个排出通路***,并且由空气混合门的门开度所分配的冷风和暖风经由冷风和暖风的合流区域使空气流动到各排出通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风和暖风的合流区域设置有转动式旋转门,该转动式旋转门在进入位置由门隔壁阻挡从合流区域向下游侧的空气流通,
所述旋转门和所述空气混合门进行了将位于进入位置的旋转门的门隔壁内侧的门内空间作为空气混合门的开关动作空间使用的重叠布局的门位置设定,所述门内空间由所述旋转门的门轴、门隔壁和一对门侧壁围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门是在退出位置由门隔壁堵住足部排出通路***,在进入位置由门隔壁阻挡从合流区域向下游侧的空气流通,并且将门内空间作为冷风和暖风通路使用的足部门,
所述空气混合门是对经由所述蒸发器的冷风通路的通路开口面积进行控制的冷风侧空气混合门,
所述足部门和所述冷风侧空气混合门配置成在位于进入位置的所述足部门的所述门内空间内根据开放侧门开度重叠所述冷风侧空气混合门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门将进入方向跟前侧的周向端部距门轴的密封面距离设定得比进入方向最前侧的周向端部距门轴的密封面距离短;并且,将进入方向跟前侧的周向端部的密封面横向宽度设定得比进入方向最前侧的周向端部的密封面横向宽度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热器芯的下游位置设置有至少旋转门位于退出位置的状态下对暖风通路的一部分进行堵住的暖风通路遮蔽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暖风通路遮蔽板与所述旋转门形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门包括:相互平行的呈大致扇形的一对门侧壁、连接该一对门侧壁的外周缘间的门隔壁、以及设定在作为门侧壁的大致扇形的扇轴的位置的门轴,所述旋转门以可转动地轴支承在空调外壳上的所述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
所述暖风通路遮蔽板设定在对由所述旋转门的进入方向跟前侧的门隔壁和一对门侧壁从三方向围成的暖风通路区域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暖风通路遮蔽板与所述空调外壳形成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暖风通路遮蔽板从与所述旋转门的进入方向跟前侧的周向端部的密封面接触的空调外壳的第1足部开口密封面的端部一体地延长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的旋转门的门轴做成同心两层轴,
在所述同心两层轴中一个轴上设置有暖风通路遮蔽门,该暖风通路遮蔽门在关闭时堵住由暖风通路遮蔽板未遮蔽的暖风通路的开放空间部,在打开时打开暖风通路的开放空间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热器芯的下游位置设置有至少旋转门位于退出位置的状态下对暖风通路的一部分进行堵住的暖风通路遮蔽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暖风通路遮蔽板与所述旋转门形成一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门包括:相互平行的呈大致扇形的一对门侧壁、连接该一对门侧壁的外周缘间的门隔壁、以及设定在作为门侧壁的大致扇形的扇轴的位置的门轴,所述旋转门以可转动地轴支承在空调外壳上的所述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
所述暖风通路遮蔽板设定在对由所述旋转门的进入方向跟前侧的门隔壁和一对门侧壁从三方向围成的暖风通路区域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暖风通路遮蔽板与所述空调外壳形成一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暖风通路遮蔽板从与所述旋转门的进入方向跟前侧的周向端部的密封面接触的空调外壳的第1足部开口密封面的端部一体地延长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的旋转门的门轴做成同心两层轴,
在所述同心两层轴中一个轴上设置有暖风通路遮蔽门,该暖风通路遮蔽门在关闭时堵住由暖风通路遮蔽板未遮蔽的暖风通路的开放空间部,在打开时打开暖风通路的开放空间部。
CN2008101261446A 2007-06-28 2008-06-27 汽车用空调装置 Active CN1013327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70353A JP4464427B2 (ja) 2007-06-28 2007-06-28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JP2007170353 2007-06-28
JP2007-170353 2007-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2753A CN101332753A (zh) 2008-12-31
CN101332753B true CN101332753B (zh) 2010-11-10

Family

ID=39739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61446A Active CN101332753B (zh) 2007-06-28 2008-06-27 汽车用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03735B2 (zh)
EP (1) EP2008841B1 (zh)
JP (1) JP4464427B2 (zh)
CN (1) CN101332753B (zh)
DE (1) DE602008000472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35074B1 (ko) * 2008-04-17 2009-12-31 모딘코리아 유한회사 차량용 공기조화장치
FR2942996B1 (fr) * 2009-03-10 2011-06-0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Installation de chauffage,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avec canal d'air modifie selon version.
US8721408B2 (en) * 2009-11-18 2014-05-13 Keihin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DE102010062326A1 (de) * 2010-12-02 2012-06-06 Behr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klimaanlage
JP5477329B2 (ja) * 2011-04-19 2014-04-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FR2984806B1 (fr) * 2011-12-23 2015-10-16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Caisson d'une unite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et volet pour un tel caisson
JP6101065B2 (ja) * 2012-12-07 2017-03-22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6115462B2 (ja) * 2013-12-17 2017-04-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調ユニット
JP6371533B2 (ja) * 2014-02-03 2018-08-08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車両用空調装置
DE102014105035B4 (de) 2014-04-09 2020-03-05 Hanon Systems Kraftfahrzeug-Klimaanlage mit mehreren Steuerklappen
JP6287777B2 (ja) * 2014-11-21 2018-03-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DE102015109354A1 (de) 2015-06-12 2016-12-15 Halla Visteon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Anordnung zur Luftverteilung für ein Klimatisierungssystem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4999889B (zh) * 2015-06-25 2017-04-0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空调***的hvac总成
CN108290472B (zh) * 2015-11-27 2021-06-22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制冷制热模块
CN107848371B (zh) * 2016-01-18 2020-05-19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车辆用空调***
WO2018146873A1 (ja) * 2017-02-10 2018-08-16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冷気・暖気発生システム
JP6404994B1 (ja) * 2017-05-30 2018-10-17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DE112018007784T5 (de) * 2018-06-29 2021-04-01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Klimatisierungs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US11292319B2 (en) * 2019-03-28 2022-04-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peration of a HVAC system to desorb a filter
KR20210021796A (ko) * 2019-08-19 2021-03-0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hvac시스템
DE112020006228T5 (de) * 2019-12-20 2022-10-27 Gentherm Incorporated Luftvertei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CN115352252B (zh) * 2022-09-14 2024-05-2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隐藏式出风口及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62352A (en) * 1990-07-16 1991-11-0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otor vehicle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combined mode/temperature door
JP3735901B2 (ja) * 1995-02-03 2006-01-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気通路切替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002681B2 (ja) * 1998-08-10 2007-11-07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FR2787393B1 (fr) * 1998-12-22 2001-03-30 Valeo Climatisatio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et/ou climatisa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 mixage d'air ameliore
JP4045054B2 (ja) 1999-10-15 2008-02-13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一体型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4253960B2 (ja) * 1999-11-18 2009-04-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6319112B2 (en) * 1999-12-07 2001-11-20 Behr Gmbh & Co. Air flap for a ventilation, heating 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EP1110769B1 (de) * 1999-12-21 2005-03-16 Behr GmbH & Co. KG Heizungs- oder Klimaanlag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031991B4 (de) * 2000-06-30 2004-02-05 Valeo Klimasysteme Gmbh Luftklappe
FR2814986B1 (fr) * 2000-10-11 2003-02-07 Valeo Climatisation Installation de climatisation de vehicule a deux zones de mixage
JP2002200913A (ja) 2000-12-28 2002-07-16 Calsonic Kansei Corp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02274148A (ja) * 2001-03-16 2002-09-25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6736190B2 (en) * 2001-04-03 2004-05-18 Denso Corporation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JP4538979B2 (ja) 2001-04-17 2010-09-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3846283B2 (ja) 2001-11-22 2006-11-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DE10161997A1 (de) 2001-12-18 2003-06-05 Daimler Chrysler Ag Klima- oder Heizungsanlage für Fahrzeuge
JP3894028B2 (ja) * 2002-04-11 2007-03-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089390B2 (ja) * 2002-11-05 2008-05-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3931818B2 (ja) * 2003-02-13 2007-06-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6881140B2 (en) * 2003-03-31 2005-04-19 Trw Automotive U.S. Llc Apparatus for mixing air in a vehicle HVAC system
JP2005138707A (ja) * 2003-11-06 2005-06-02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DE10352533A1 (de) * 2003-11-07 2005-06-02 Behr Gmbh & Co. Kg Trommelklappe
JP2005145190A (ja) * 2003-11-13 2005-06-09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FR2862911B1 (fr) * 2003-11-28 2006-03-03 Valeo Climatisatio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d'un habitacle de vehicule avec reglage de temperature par zones
DE102004027689A1 (de) * 2004-06-07 2006-01-05 Denso Automotive Deutschland Gmbh Klimaanlag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4274089B2 (ja) * 2004-09-15 2009-06-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FR2878469B1 (fr) 2004-11-29 2009-09-25 Valeo Climatisation Sa Dispositif de repartition de flux d'air, notamment pour un appareil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d'un habitacl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4425842B2 (ja) * 2005-09-20 2010-03-03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569439B2 (ja) * 2005-10-07 2010-10-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5107622B2 (ja) * 2006-08-22 2012-12-26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US7575511B2 (en) * 2006-11-07 2009-08-18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Temperature door for a vehicle and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03735B2 (en) 2013-03-26
DE602008000472D1 (de) 2010-02-11
CN101332753A (zh) 2008-12-31
EP2008841A1 (en) 2008-12-31
JP4464427B2 (ja) 2010-05-19
US20090068939A1 (en) 2009-03-12
EP2008841B1 (en) 2009-12-30
JP2009006857A (ja) 200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2753B (zh) 汽车用空调装置
CN101898497B (zh) 一体的前后hvac***
US8544533B2 (en) Vehicular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wo-layered air flow
CN108367654B (zh) 车用空调
KR102319003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20180129075A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KR102182344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102536569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US11701944B2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KR20170072987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102536570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102552122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US20220153083A1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US20200070618A1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US11801729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20230347711A1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KR101603594B1 (ko) 차량용 송풍장치
US11305608B2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KR20090090037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102579706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20100020798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온도조절도어
KR102524775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20210010158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101748201B1 (ko) 자동차용 공조 장치
KR20210093172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Marily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CALSONIC KANSEI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7

Address after: Building C, No. 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New District,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Marelli (China)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rily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