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8219B - 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8219B
CN101308219B CN2008100508884A CN200810050888A CN101308219B CN 101308219 B CN101308219 B CN 101308219B CN 2008100508884 A CN2008100508884 A CN 2008100508884A CN 200810050888 A CN200810050888 A CN 200810050888A CN 101308219 B CN101308219 B CN 1013082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ching
substrate
nano particle
individual layer
ref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508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8219A (zh
Inventor
吕男
徐洪波
齐殿鹏
高立国
迟力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8100508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082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08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8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8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82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表面图案化微结构构筑技术,涉及利用自组装技术与反应离子束刻蚀技术相结合,在基底上构筑具有抗反射性能的微结构的方法。其是以单层聚合物微球、二氧化硅微球、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粒子为阻挡层,对基底进行RIE刻蚀,这样就在基底上构造出类似锥形的微结构,该结构具有极高的抗反射性能,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光能利用率,降低光学***中杂光的干扰和提高光学的透过率,从而提高光学***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可用于构筑大面积的抗反射结构。本专利所述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基底可变、适用性强、重复性好、成本低、效率高、抗反射的适用波长可调、符合工业化标准等特点,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白光传感器等光电器件的制作。

Description

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表面图案化微结构构筑技术,具体涉及利用自组装聚合物微球、二氧化硅微球或无机纳米粒子与反应离子束刻蚀技术相结合,在基底上构筑具有很强抗反射性能的微结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普通平面基底具有很高的反射率,致使光学***受到杂光干扰,严重地影响光学***中光学元件的透过率和图像解析能力,致使光学***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光学及光电子学器件的性能,例如太阳能电池、显示器、光学传感器、偏振片、光学镜头等。为了提高这些器件的性能,需要降低基底表面对光的反射率。传统的降低基底表面反射率的方法是利用反射系数梯度渐变的多层薄膜,但是这种多层薄膜经常会遇到因为热膨胀系数不匹配或是黏附力差等带来的稳定性问题,而且这种薄膜通常仅在特定波段范围内的抗反射性能较好,而不能实现在宽波段范围内的抗反射。由于自然界中低折射系数的物质较少,很难找到折射系数符合要求的物质,因此其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1967年,Bernhard首次发现娥眼表面是由亚波长尺度的凸起阵列构成的,并提出这些凸起的结构可以降低光的反射(Endeavor 16,p.76-84,1967)。科学家研究这种抗反射结构的原理是凸起的微结构相当于一个反射系数呈梯度变化的介质层,因此具有比较好的抗反射性能。由于这种结构是由单一物质组成,克服了多层膜抗反射的缺点,所以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Clapham等人首先提出了一种光学曝光与干涉刻蚀结合的方法构筑由规则的锥形阵列覆盖的表面,在较大角度范围内都具有抗反射性能(U.S.P at.No.4,013,465)。具有抗反射性能的结构不仅局限于这种有规则的周期结构,Gombert等人先利用干涉刻蚀的方法构筑出规则的鹰眼结构的图案,再利用机械摩擦等方法构筑出无规则结构的部分,这两部分结合,也能有效的降低反射光的损失(U.S.Pat.No.6,359,735)。抗反射性能不但与结构的形状有关,还与结构的周期和深度等有关,在2003年,Takahara等人用金属做掩模,通过蒸镀的方法形成金属点阵结构,然后用RIE(反应离子刻蚀)刻蚀,在刻蚀的过程中,金属点阵尺寸逐渐变小,进而形成高长径比的锥形结构,具有很好的抗反射性能(U.S.Pat.No 20030102286)。
传统构筑抗反射亚波长表面结构的方法主要有:电子束刻蚀,基于纳米压印的干刻刻蚀,激光干涉刻蚀等。为了构筑抗反射表面,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电子束刻蚀的方法(Opt.Lett.1999,24,1422;Microeletron.Eng.2005,78-79,287)。虽然电子束刻蚀的方法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等优点,但是由于仪器昂贵、效率较低的缺点,制约了其广泛的应用。基于激光干涉刻蚀和纳米压印的掩模,RIE能够在大面积上构筑出具有抗反射性能的亚波长结构(Nanotechnology 2000.11.161;Nanotechnology1997.8.53;Appl.Phys.Lett.2002.80.2242;J.Vac.Sci.Tehchnol.2003.21.2874),然而这些技术需要的仪器依旧很昂贵,使其应用严重受限。
近年来,自组装技术被用于构筑具有抗反射性能的亚波长表面结构。2007年,Sen Wang等人利用在硅基底上沉积的银岛为掩模进行RIE刻蚀,构筑出抗反射的结构表面(Appl.Phys.Lett.2007.91.061105)。Peng Jiang等人利用二氧化硅球为掩模,用电子束溅射蒸镀法沉积得到铬的有序图案,并以铬为掩模进行湿法刻蚀,除去铬后可形成倒锥形的具有抗反射性能的表面(Appl.Phys.Lett.2007.91.231105)。随后Peng Jiang等人又利用旋涂技术在硅基底上形成二氧化硅纳米球阵列,再通过RIE刻蚀硅基底,可形成柱状的具有抗反射性能的表面(Appl.Phys.Lett.2008.92.061112),但是这些构筑抗反射结构的方法工艺都比较复杂。
本专利中所涉及的方法是利用自组装单层纳米粒子的图案为掩模,通过RIE刻蚀,构筑锥形的阵列结构。这种构筑方法成本低,基底可调,而且能实现大面积(目前我们制备样品的面积2cm×2cm)抗反射结构的构筑,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白光传感显示器、光电器件、光学镜片和光学镜头等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自组装技术、功能吸附或电沉积方法在基底上组装单层的纳米粒子(包括聚合物纳米微球、二氧化硅纳米微球或金属纳米粒子及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结构图案,以该图案为RIE刻蚀的阻挡层,通过RIE刻蚀在基底的表面上形成锥形的结构,这一结构能有效的降低基底对光的反射。
在基底上自组装单层聚合物微球、二氧化硅微球、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粒子,并以此为阻挡层,进行RIE刻蚀,这样就在基底上构造出类似锥形的微结构,该结构具有极高的抗反射性能。用作刻蚀阻挡层的粒子也可以用电沉积金属及金属氧化物或是组装无机纳米粒子获得。
适合的基底为硅、玻璃、石英、聚合物或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基底。
聚合物基底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氨酯(PU)、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重氮光刻胶(NO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金属基底为金、银、铂、铝等表面平整的金属。
金属氧化物基底为三氧化二铝、氧化锌、二氧化钛等表面平整的金属氧化物。
适合做单层纳米粒子阻挡层的聚合物纳米微球为聚苯乙烯(PS)纳米微球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纳米微球,金属(金、银)纳米粒子和金属氧化物(氧化锌、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锰)纳米粒子等。
利用本专利所提供的构筑抗反射结构的方法简单,基底可变,抗反射的适用波长可调,重复性好、成本低、效率高,抗反射性能好,适用性强,适用范围较广。
本专利所述的构筑具有抗反射结构表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基底,对基底进行清洁及亲水化处理;
B,通过自组装技术、功能吸附方法、电沉积的方法将单层纳米粒子组装到基底上,从而在基底上得到单层的纳米粒子的阵列结构,这种阵列结构的高度和周期可以通过控制单层纳米粒子的尺寸加以控制,本专利所述方法中阵列结构的周期为100nm~10μm,进而能够实现抗反射微结构的周期为100nm~10μm;
C,以单层纳米粒子的阵列结构为RIE刻蚀的阻挡层,对基底进行刻蚀,通过改变RIE刻蚀的条件(如:腔体的压力、刻蚀气体的组成及组分,刻蚀的时间和刻蚀的功率)调控基底刻蚀的形貌、深度、选择比,从而在基底上得到锥形的具有抗反射性能的结构,该结构表面的反射率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可控。
经过以上步骤所得到的具有抗反射结构表面,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可以知道我们在基底表面上得到了类似锥形的结构,而紫外光谱的测定表明样品的反射率有很大幅度的降低。
由于RIE刻蚀与刻蚀的气体组成、刻蚀的腔体压力、刻蚀功率、刻蚀时间有关,所以我们按不同的基底材料来说明:
A:对聚合物基底而言,刻蚀的气体为氩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其体积比为0.2∶1~5∶1,刻蚀的功率为30~80W,刻蚀的时间200~800S;
B:对硅、石英、玻璃基底而言,刻蚀的气体为SF6和CHF3、CF4和O2或CF6和O2的混合气体,或是CF4,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为1∶1~7∶1,刻蚀功率为30~100W,刻蚀时间为200~600S。
C:对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基底而言,用Ar或Ar和O2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为0.2∶1~7∶1,刻蚀功率30~150W,刻蚀时间300~500S。
硅、玻璃、石英基底的清洁处理和亲水化处理:
基底的清洁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首先用氧等离子体对基底表面进行处理,目的是除去表面残留的有机物,氧气流速60~140mL/min,功率100~300W,处理时间5~10min;再用高纯水对基底表面超声清洗2~3次,每次时间为2~5min,使表面彻底清洁;
除了用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在体积比为NH3·H2O∶H2O2∶H2O=1~3∶1~3∶3~8的溶液中,在50~90℃的温度下浸泡30~90min,然后在功率为40~100W超声清洗仪中清洗2~5min,再用高纯水超声清洗2~3次,每次时间为2~5min;
对基底进行亲水处理主要是将上述步骤处理好的基底放入质量分数为10~2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水溶液中浸泡1~24h,待用。
聚合物基底的清洁处理和亲水化处理:
将聚合物用30~50W氧等离子体处理30~60s之后,将基底浸泡在质量浓度10~2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水溶液中浸泡1~4h(对基底进行亲水处理)待用。
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基底用Ar气的等离子体打磨的方法处理,其功率为40~80W,打磨时间为60~120s。
对基底进行亲水处理主要是将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基底放入质量浓度5~1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浸泡1~4h,待用。
在基底上制备单层纳米粒子阵列结构的方法包括自组装技术、功能吸附方法及电沉积方法等。
自组装技术:
以PS球为例说明。溶液A制备:将从Microparticles GmbH(Germany)处购买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PS溶液,和乙醇以体积比0.2~5∶1混合,超声5~10min后待用;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够买于上海化学公司)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30%的水溶液溶液B和质量分数为1%~10%的水溶液C待用。
再用微量进样器取体积V0(5~25μL)的溶液A,滴在高纯水(经法国MILLI~Q超纯水仪处理,电阻率为18.2MΩcm)的液面上展开,这样就在高纯水的液面上形成了一层无序的PS球薄膜,放置一段时间t1(0.5~1.5h)。随着PS球溶剂的挥发,PS在高纯水的液面上自组织形成相对有序的结构,但是由于表面压比较低还没能形成大面积有序的单层。之后取体积V2(1~5μL)的溶液C(1%~10%)滴加在水面上。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致使水的表面压增大,使PS球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在水面上形成大面积的有序结构,用清洁及亲水处理后的基底将水面的PS微球阵列转移到溶液B浸泡过的基底上,可在基底上得到了一个六方紧密堆积的PS球单层阵列结构,这个结构中每个PS纳米微球的周围都有六个PS微球紧密相连,且相邻的三个微球中间有一个类似三角形的空隙。
本方法适合上面所述的各种基底。
本方法适合各种聚合物纳米微球(如PS纳米微球、PMMA纳米微球等)以及一些无机纳米粒子等(如二氧化硅微球、金属纳米粒子、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等)。
应用自组装技术制备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粒子阵列结构的步骤如下:
以银纳米粒子为例,取制备好的银纳米粒子的溶液(Materials ResearchBulletin,2001,36,1149-1155)5~25mL加入20mL 5%的柠檬酸钠溶液,记为溶液D。
将清洁及亲水处理过的洁净干燥的单晶硅(或石英、玻璃)基底放入事先滴加了氨基硅烷(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胺等)等的真空干燥器中,抽真空至真空度为0.01~0.5Pa,放置40min~4h后取出依次用甲苯、氯仿、乙醇溶剂超声清洗,每次2~15min,再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2~3次,每次2~15min,然后用氮气吹干,从而在基底上靠共价键组装上硅烷试剂的单分子膜,再进一步将制备好的该基底放入溶液D中浸泡20~30h。
功能吸附:将清洁及亲水处理过的洁净干燥的单晶硅(或石英、玻璃)基底放入事先滴加了硅烷试剂,如羟基硅烷(硅烷醇等)、烷基硅烷(正辛基二氯硅烷,十八烷基三氯硅烷等)、氨基硅烷(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胺等)等的真空干燥器中,抽真空至真空度为P1(0.01~0.5Pa),放置40min~4h后取出依次用甲苯、氯仿、乙醇溶剂超声清洗,每次2~15min,再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2~3次,每次2~15min,然后用氮气吹干,从而在基底上靠共价键组装上硅烷试剂的单分子膜,之后将基底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粒子的溶液中浸泡10~30h取出,这样我们就在基底上得到了用于RIE刻蚀的如图8电镜图片所示的纳米粒子阻挡层结构。
电沉积:将清洁及亲水处理过的洁净干燥的单晶硅、金属基底或导电的金属氧化物。以基底为工作电极,ITO为参比电极,沉积电压为400mV~900mV、电极间距1~3cm,沉积时间为300~900s。这样就能在基底得到单层纳米粒子的阵列结构,用RIE刻蚀得到抗反射微结构。电解池中的电解液为金属离子溶液(如氯金酸、硝酸银、醋酸锰、钛酸酯等)。通过控制氧化还原电位和金属离子溶液的浓度及组分,可以在基底上得到金属单质或者是金属氧化物,如用硝酸银电解时银离子还原得到金属银,而用醋酸锰电解时二价锰离子氧化为四价锰,得到金属氧化物。
本专利的实验过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于在本专利中用的RIE的刻蚀技术,而RIE刻蚀的选择比、形状与刻蚀的气体和材料有关。由于做刻蚀的阻挡层的纳米粒子或纳米微球在刻蚀的过程中其自身尺寸减小,所以很容易刻蚀出一个锥形的结构,从而大幅度的减小了基底表面的反射率。在这里我们以硅片为例,用SF6和O2刻蚀硅,在调控不同气体比例时可以控制刻蚀的硅的选择比以及形貌,通过控制的刻蚀的时间来控制刻蚀的深度。随着刻蚀的时间的延长阻挡层的尺寸逐渐减小,当阻挡层的尺寸达到极限时为最大刻蚀深度(以460nm的PS为例,最大刻蚀深度为400nm),此时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类似锥形的结构,此时的样品的反射率最低。
本专利所示的方法可以将基底表面在一定的波段范围(400~2400nm)的反射率大幅度降低,有效的减小了反射光的损失,提高光能利用率。这里以硅片为例,如图5所示,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长(600~1200nm)范围内没有做抗反射结构的硅片表面的反射率大于32%,而通过本专利所提供的方法所处理的材料表面,在此波长的范围内,可以得到小于5%的反射率,在波长750nm~930nm处反射率最低其值为1.2%,有效的降低了材料表面反射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光能利用率,降低光学***中杂光的干扰和提高光学的透过率,从而提高光学***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因此,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而且这种方法可用于构筑大面积的抗反射结构,方法简单,基底可变,适用性强,重复性好、成本低、效率高,抗反射的适用波长可调,符合工业化的标准,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白光传感器等光电器件,大大降低器件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自组装技术制备单层的PS纳米球阵列结构的工艺示意图;
图2:构筑抗反射结构的工艺示意图;
图3:自组装的单层PS球的阵列的SEM图片;
图4:最佳刻蚀条件下抗反射微结构的SEM图片;
图5:不同刻蚀条件下的SEM图片及光谱;
图6:有抗反射微结构的基底的光学显微镜图片;
图7:1100nm的PS球刻蚀得到的抗反射微结构的截面SEM图片和反射光谱曲线;
图8:静电组装的银纳米粒子的SEM图片;
图9:以银纳米粒子为掩模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SEM图片。
如图1所示,以硅基底和PS微球为例,a步骤是将清洁处理好的硅片倾斜放入水中,取一定体积的制备好的PS溶液滴在硅片上,这样PS微球就会在水面上形成无序的结构。B步骤(为了使图片更清晰,基底省略未画出)此时再加入一定体积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就会使无序的PS结构变得有序,从而在水面上形成有序的PS单层的结构;C步骤用清洁处理好的硅片把水面上的PS单层球取出,这样水面上有序的PS单层球结构就转移到了硅片表面。
如图2所示,预先在经处理后亲水的基底上自组装单层的PS纳米粒子,再用RIE(反应离子束刻蚀)刻蚀基底制备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a步骤为在亲水基底上自组装单层、紧密排列的PS球,PS球的排列为六方紧密堆积,每个球之间有六个三角形的空隙,参考图3。b步骤是以a步骤中获得的紧密堆积的PS球为掩模,利用RIE(反应粒子束刻蚀)刻蚀基底,而在有PS球覆盖的地方阻隔了RIE的气体与基底的接触,所以可以有效地阻挡RIE的刻蚀基底。而在没有PS球覆盖的地方,其刻蚀气体可以接触到基底,所以被RIE选择性刻蚀掉。由于RIE刻蚀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很好的各向异性(合适的气体组成和RF值),随着刻蚀时间的增加PS的粒径也在逐渐变小,即PS的阻挡面积逐渐变小,这样我们在基底上得到一个类似锥形的结构,然后再用四氢呋喃除去残留的PS微球。所以,在以PS微球阵列为掩模刻蚀基底时,可以得到锥形的结构,这种锥形的结构相当于在基底表面与空气之间***反射系数逐级变化的多层膜,有效的提高抗反射性能。
如图3所示,利用自组装技术在基底上构造的单层的聚苯乙烯球阵列的SEM图片,其扫描的标尺为2μm。图片的左上角为放大的SEM图片(50000倍)。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得到的PS球阵列在大面积上是有序的,同时由放大的SEM图片中可以看出PS球的排列是紧密堆积的,而且每个球的周围都有类似三角形的空隙。
如图4所示,利用本专利所述的方法,以自组装的PS球微结构为掩模,用RIE刻蚀硅基底构筑的抗反射微结构的SEM(扫描电镜)和截面电镜的图片。这里以460nm的PS球为例介绍:图A为这种方法构筑的抗反射反射结构的平面扫描电镜的图片(最佳的刻蚀条件下刻蚀的气体SF6(30sccm)和CHF3(6sccm),刻蚀的功率100W,腔体压力30mTorr,刻蚀时间380s)。图B为这样抗反射微结构的截面扫描电镜图片扫描角度为75°。
从A图可以看出锥体的顶部平台很小的,而且相邻锥体之间是紧密相接的,这样的相貌很有利于提高抗反射性能。同时由于这个结构的上面有一个小的平台,可以提高这个微结构的机械性能,对应用也是较为有利的。从B图可以量出锥体的平均高度为400nm。同时从B图中我们看出这个微结构的侧壁的斜率变化较比缓慢,这样缓慢的变化趋势有利于抗反射性能的提高。
如图5所示,利用本专利所述的方法,用自组装技术构筑单层的聚苯乙烯纳米球阵列,通过用RIE刻蚀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扫描电镜图片和对应的光谱图。图A是刻蚀时间较短(260s)从而使得刻蚀的深度较小,图C刻蚀时间过长(320s)致使刻蚀的深度下降。图B是最佳的刻蚀的时间下(290s)的扫描电镜图片。图D是硅片和刻蚀不同时件下样品的反射光谱图。图中点划线是刻蚀时间260s的反射光谱曲线,反射率小于10%,而图中实线是刻蚀时间290s的反射光谱曲线,反射率都小于5%而最低处为1.2%,图点线是刻蚀时间320s三刻蚀曲线,反射率小于7%,而图中黑实线为硅片的反射率大于32%。从曲线中我们可看出利用专利方法构筑的抗反射微结构具有很好的抗反射性能,它能把硅片的反射率从33%降到5%,最低可以降到2%以下。
如图6所示,利用本专利所述方法,以自组装技术构筑单层膜聚苯乙纳米粒子微结构,通过RIE刻蚀构筑抗反射结构的单晶硅基底的光学显微镜的照片,左侧为有结构的单晶硅基底表面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右侧为没有结构单晶硅基底表面的光学显微镜照片,比较这幅光学照片的左右两边可以看出有结构的单晶硅基底表面的抗反射性能较好。样品的尺寸可做到2cm×2cm。
如图7所示,利用本专利所述方法,以粒径为1100nm的聚苯乙烯的阵列结构为掩模,通过RIE刻蚀得到在波长900~2400nm适用的抗反射微结构。图7中左图为抗反射微结构的截面扫描电镜图片,其倾斜角为75°,而右图为抗反射微结构的光谱图,可以看出这个结构抗反射性能较好,其反射率小于7%最低处达到3%,与硅片的33%的反射率相比减小了很多。
如图8所示,利用本专利所述方法,将组装好氨基的基底放入银纳米粒子的溶液中,利用静电力,在基底上组装上单层的银纳米粒子。
如图9所示,利用本专利所述方法,以自组装的单层银纳米粒为RIE刻蚀掩模,通过RIE刻蚀得到获得抗反射微结构,从扫描电镜中可以看出结构具有较好的锥形,对抗反射比较有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方法及应用,而不是要用这些实施例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主要以基底表面有序的纳米粒子为掩模,通过RIE(不同的刻蚀条件如气体、功率、腔体压力)刻蚀,实现对不同基底具有抗反射性能表面微结构的构筑。
实施例1
PS球水溶液能够利用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在水面上形成单层的有序结构,这个单层结构能够转移到单晶硅[n type,(100)]基底上。(KluwerAcademicPublishers,Dordeecht.2003,p.163-172)。
自组装单层球的技术参数:从Microparticles GmbH(Germany)处购买质量分数为10%的PS溶液,以等体积与乙醇混合,超生15min待用。在直径为15cm的玻璃培养皿中加入150mL高纯水(经法国MILLI~Q超纯水仪处理,电阻率为18.2MΩcm),取5μL制备好的溶液滴到表面洁及亲水处理的硅片上,这时PS微球在水面分散开形成无序的结构,如图1a,等待50min后加入5μL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这时PS球就会在水面上形成有序的单层阵列,如图1b。将水面上单层PS球转移到硅表面上,用扫描电镜来检测PS球的阵列,如图3所示。从电镜图中可以看出,我们制备得到紧密六方堆积的PS球的阵列结构。然后将得到的样品通过RIE刻蚀来制备抗反射微结构,刻蚀的气体为SF6(30sccm)和CHF3(6sccm)(SF6∶CHF3=5∶1),刻蚀的功率100W,腔体压力30mTorr,刻蚀时间380s,得到的抗反射微结构的扫描电镜图片如图4所示。
实施例2
在硅片上组装上一层氨基的硅烷化试剂,利用氨基来吸附银纳米粒子,这样就在基底上得到了一个可用于RIE刻蚀阻挡层的银纳米粒子的单层膜(S.Wang,X.Z.Yu,H.T.Fan,Appl.Phys.Lett.2007,91,061105(1-3))。
将处理过的洁净干燥的单晶硅(或石英、玻璃)基底放入预先滴加了氨基硅烷试剂(三甲氧基丙氨基硅烷)的真空干燥器中,保持真空干燥器的真空度为0.012Pa,放置40min后取出依次用甲苯、氯仿、乙醇溶剂超声清洗,每次3min,再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2次,每次3min,然后用氮气吹干,之后将修饰好氨基硅烷试剂单分子膜的硅片浸泡在用文献方法制备(S.D.Stahaye,K.R.Patil,S.R.Padalkar,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2001,36,1149-1155)的金属银纳米粒子的溶液中24h。这样就在基底上得到如图8所示的银纳米粒子阵列,利用RIE刻蚀得到如图9电镜所示的抗反射微结构。刻蚀气体为CF4(30sccm),刻蚀的功率100W,腔体压力30mTorr,刻蚀时间5min,刻蚀速率每分钟30nm。
实施例3
取600mL高纯水(经法国MILLI~Q超纯水仪处理,电阻率为18.2MΩcm)放入直径为12cm的玻璃容器中,在水面上放一个直径为10cm聚四氟乙烯的圆环。对圆环中的水面加以磁力搅拌,其旋转速度为120rpm,水面在磁力的搅拌下形成凹液面,此时向凹液面中滴加5%的PS球水溶液(Feng Pan,JunyingZhang,Chao Cai,and Tianmin Wang,Langmuir,2006,22,7101-71014)。在离心力作用下水面的PS球自组织形成以有序的单层PS球的结构,用垂直提拉法将有序的单层PS球的微结构转移到基底上(如硅、玻璃、聚合物等经清洁及亲水处理的基底)。然后将得到的样品通过RIE刻蚀来制备抗反射微结构,刻蚀的气体SF6(30sccm)和CHF3(6sccm)(SF6∶CHF3=5∶1),刻蚀的功率100W,腔体压力30mTorr,刻蚀时间是300S。PS球阵列的电镜图与图3相似,抗反射微结构的电镜图与图4相似。
实施例4
用垂直提拉2%PS微球水溶液方法可以在单晶Si基底上制备得到单层PS球阵列结构,其垂直提拉的速度为10μm/s(H Chen,Suzuki,Sato Z,Appl.Phys.A,20051999,81,1127-1130)。将这种单层的PS球阵列,通过RIE刻蚀获得抗反射微结构的表面,与图4所示类似。刻蚀的气体SF6(30sccm)和CHF3(6sccm)(SF6∶CHF3=5∶1),刻蚀的功率100W,腔体压力30mTorr,刻蚀速度为90nm/min,刻蚀时间是4min。
实施例5
以SiO2微球为微接触印刷的墨水,转移到硅基底上,得到六方紧密堆积(或非紧密堆积)的SiO2微球的单层球阵列(X Yan,J Yao,G Lu,X Li,J Zhang,BYang,J.AM.CHEM.SOC.2005,127,7688-7689)。以这种单层二氧化硅球的阵列为掩模,通过RIE刻蚀,便得到具有抗反射结构的表面,扫描电镜图片与图4所示类似。RIE刻蚀的条件为SF6(30sccm)和O2(5sccm)(SF6∶O2=6∶1),刻蚀的功率100W,腔体压力30mTorr,ICP(RIE刻蚀中调节腔体等离子强度的参数)的功率20W,刻蚀的速度为200nm/min,刻蚀时间为5min,这样可以提高选择比。
实施例6
利用电沉积的方法可以在硅基底上,得到单层无序的银纳米粒子阵列,扫描电镜的图片与图8所示类似(1%硝酸银水溶液、200mV的沉积电压、支持电解质5%硝酸钾、电极间距1cm)。以这个结构为RIE为刻蚀阻挡层,便在基底上得到具有抗反射结构的表面,扫描电镜图片与图9所示类似。刻蚀的条件刻蚀气体为CF4(30sccm),刻蚀的功率100W,腔体压力30mTorr,刻蚀速度为30nm/min,刻蚀时间为8min。
实施例7
从Microparticles GmbH(Germany)处购买质量分数10%的PS溶液,以等体积与乙醇混合,超生15min待用。在直径为15cm的玻璃培养皿中加入150mL高纯水(经法国MILLI~Q超纯水仪处理,电阻率为18.2MΩcm),取5μL制备好的溶液滴到硅片上,这时PS微球就在水面分散开形成无序的结构,如图1的b步骤,等待50min后加入5μL 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溶液,这时就会在水面上形成单层的有序阵列。将水面上单层PS球转移到PMMA基底表面上,这样就在聚合物基底上得到PS球的单层结构,其扫描电镜图片与图3类似。以单层的PS球为RIE刻蚀的掩模,刻蚀聚合物基底,这样就在聚合物基底上得到抗反射微结构,其扫描电镜图片与图4相似。RIE刻蚀的条件:刻蚀气体为Ar(10sccm)和O2(5sccm)(Ar∶O2=2∶1),刻蚀的功率60W,腔体压力30mTorr,刻蚀速度为30nm/min,刻蚀时间为7min。
实施例8
从Microparticles GmbH(Germany)处购买10%的PS溶液以等体积与乙醇混合超生15min待用。在直径为15cm的玻璃培养皿中加入150mL高纯水(经法国MILLI~Q超纯水仪处理,电阻率为18.2MΩcm),取5μL制备好的溶液滴到硅片上,这时PS微球就水面分散开形成以无序的结构如图1b步骤,等待50min后加入5μL 2%的是烷基硫酸钠的溶液,这是就会在水面上形成以有序的单层的有序的阵列。将水面上单层PS球转移到玻璃表面上,这样就在玻璃基底上得到一个单层的PS球的单层结构其扫描电镜图片图3所示类似。以单层的PS球为RIE刻蚀的掩模,刻蚀玻璃基底,这样就在玻璃基底上得到抗反射微结构,其扫描电镜图片与图4所以相似。RIE刻蚀的条件为刻蚀的条件刻蚀气体为CF4(15sccm)和O2(5sccm)(CF4∶O2=3∶1),刻蚀的功率60W,腔体压力30mTorr,刻蚀速度为30nm/min,刻蚀时间为6min。
实施例9
利用电沉积的方法可以在硅基底上,得到单层有序的PS微球阵列,扫描电镜的图片与图2所示类似(2%PS水溶液、600mv的沉积电压、电极间距1cm)。在电场力作用下PS纳米粒子向硅电极板方向移动(Won.Mook,Choi.Park,Nanotechnology,2006,17,325-329),这样就在极板上得到单层的PS纳米粒子的阵列,其扫描电镜与图3所示类似。然后将得到的样品通过RIE刻蚀来制备抗反射微结构,刻蚀的气体SF6(30sccm)和CHF3(6sccm)(SF6∶CHF3=5∶1),刻蚀的功率100W,腔体压力30mTorr,刻蚀时间为220S。这样就在基底上得到抗反射微结构表面,其扫描电镜图片与图4所示类似。
实施例10
用自己的合成的1%的PS纳米粒子在硅基底上旋涂得到结构与图3所示类似(R.A.Weiss,X.Zhai,A.V.Dobrynin,Langmuir 2008,24,5218-5220)。以这个结构为RIE为刻蚀阻挡层,便在基底上得到具有抗反射结构的表面,扫描电镜图片与图4所示类似。刻蚀的条件刻蚀气体为SF6(20sccm)和O2(5sccm)(SF6∶O2=4∶1),刻蚀的功率50W,腔体压力30mTorr,刻蚀速度为150nm/min,刻蚀时间为6min。
实施例11
用垂直提拉2%SiO2微球的水溶液方法可以在单晶Si基底上获得单层SiO2微球阵列,其垂直提拉的速度为5μm/s.(H Chen,Suzuki,Sato Z,Appl.Phys.A,20051999,81,1127-1130)。将这种单层的SiO2微球阵列,通过刻蚀获得抗反射微结构的表面,与图4所示类似。刻蚀的气体SF6(30sccm)和CHF3(6sccm)(SF6∶CHF3=5∶1),刻蚀的功率100W,腔体压力30mTorr,刻蚀速度为40nm/min,刻蚀时间为5min。
实施例12
用垂直提拉2%PS微球水溶液方法可以在玻璃基底上得到单层PS球阵列,其垂直提拉的速度为10μm/s.(H Chen,Suzuki,Sato Z,Appl.Phys.A,20051999,81,1127-1130)。将这种单层的PS球阵列,通过刻蚀获得抗反射微结构的表面,与图4所示类似。刻蚀的气体CF4(30sccm)和O2(6sccm)(CF4∶O2=5∶1),刻蚀的功率100W,腔体压力30mTorr,刻蚀速度为15nm/min,刻蚀时间为330S。
实施例13
Microparticles GmbH(Germany)处购买10%的PS溶液以等体积与乙醇混合超生15min待用。在直径为15cm的玻璃培养皿中加入150mL高纯水(经法国MILLI~Q超纯水仪处理,电阻率为18.2MΩcm),取5μL制备好的溶液滴到硅片上,这时PS微球就水面分散开形成以无序的结构如图1b步骤,等待50min后加入5μL 2%的是烷基硫酸钠的溶液,这是就会在水面上形成以有序的单层的有序的阵列。将水面上单层PS球转移到石英表面上,这样就在石英基底上得到一个单层的PS球的单层结构其扫描电镜图片图3所示类似。以单层的PS球为RIE刻蚀的掩模,刻蚀石英基底,这样就在石英基底上得到抗反射微结构,其扫描电镜图片与图4所以相似。刻蚀气体为CF4(15sccm)和O2(5sccm)(CF4∶O2=3∶1),刻蚀的功率60W,腔体压力30mTorr,刻蚀速度为30nm/min,刻蚀时间为7min。
实施例14
利用电沉积的方法可以在硅基底上,得到单层有序的金属银纳米粒子阵列,扫描电镜的图片与图8所示类似(1%硝酸银水溶液、800mV的沉积电压、电极间距1cm)。在电场力作用下银离子还原为单质银纳米粒子,这样就在硅电极板上得到单层的银纳米粒子的阵列,其扫描电镜与图8所示类似。然后将得到的样品通过RIE刻蚀来制备抗反射微结构,刻蚀的气体SF6(30sccm)和CHF3(6sccm)(SF6∶CHF3=5∶1),刻蚀的功率100W,腔体压力30mTorr,刻蚀时间为280S。这样就在基底上得到抗反射微结构表面,其扫描电镜图片与图9所示类似。
实施例15
Microparticles GmbH(Germany)处购买10%的PS溶液以等体积与乙醇混合超生15min待用。在直径为15cm的玻璃培养皿中加入150mL高纯水(经法国MILLI~Q超纯水仪处理,电阻率为18.2MΩcm),取5μL制备好的溶液滴到硅片上,这时PS微球就水面分散开形成以无序的结构如图1b步骤,等待50min后加入5μL、2%的是烷基硫酸钠的溶液,这是就会在水面上形成以有序的单层的有序的阵列。将水面上单层PS球转移到三氧化二铝表面上,这样就在三氧化二铝基底上得到一个单层的PS球的单层结构,其扫描电镜图片图3所示类似。以单层的PS球为RIE刻蚀的掩模,刻蚀三氧化二铝基底,这样就在三氧化二铝基底上得到抗反射微结构,其扫描电镜图片与图4所以相似。刻蚀气体为Ar(20sccm)和O2(7sccm)(Ar∶O2=2.9∶1),刻蚀的功率60W,腔体压力20mTorr,刻蚀速度为20nm/min,刻蚀时间为8min。

Claims (10)

1.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A,选取基底,对基底进行清洁及亲水化处理;
B,通过自组装技术、功能吸附方法或电沉积的方法将单层纳米粒子组装到基底上,从而在基底上得到单层的纳米粒子的阵列结构,其周期为100nm~10μm;
C,以单层纳米粒子的阵列结构为反应离子刻蚀的阻挡层,对基底进行刻蚀,从而在基底上得到锥形的具有抗反射性能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底为硅、玻璃、石英、聚合物或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基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基底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或重氮光刻胶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底。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基底为金、银、铂或铝基底。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氧化物基底为三氧化二铝、氧化锌或二氧化钛基底。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单层纳米粒子为聚合物纳米微球、二氧化硅纳米微球、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粒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纳米微球为聚苯乙烯纳米微球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微球,金属的纳米粒子为金或银的纳米粒子,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粒子为氧化锌、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或二氧化锰的纳米粒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基底反应离子刻蚀的气体为氩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其体积比为0.2∶1~5∶1,刻蚀的功率为30~80W,刻蚀的时间200~800S。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硅、石英、玻璃基底反应离子刻蚀的气体为SF6和CHF3、CF4和O2或CF6和O2混合气体,或是CF4,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为1∶1~7∶1,刻蚀功率为30~100W,刻蚀时间为200~600S。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基底反应离子刻蚀的气体为Ar或Ar和O2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为0.2∶1~7∶1,刻蚀功率30~150W,刻蚀时间300~500S。
CN2008100508884A 2008-06-27 2008-06-27 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82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508884A CN101308219B (zh) 2008-06-27 2008-06-27 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508884A CN101308219B (zh) 2008-06-27 2008-06-27 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8219A CN101308219A (zh) 2008-11-19
CN101308219B true CN101308219B (zh) 2010-09-08

Family

ID=40124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5088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8219B (zh) 2008-06-27 2008-06-27 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082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50857A1 (en) * 2012-12-04 2014-06-05 Zena Technologies, Inc. Multi-junction multi-tab photovoltaic devices
CN101746714B (zh) * 2009-12-31 2013-07-24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金属纳米结构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2142362B (zh) * 2010-02-02 2012-10-1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利用金属化合物的电泳沉积图案进行光刻的方法
CN102148429B (zh) * 2010-02-06 2016-03-30 清华大学 纳米光学天线阵列的制造方法
CN101789467B (zh) * 2010-02-20 2012-06-13 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湿法制绒工艺
CN101814587A (zh) * 2010-04-12 2010-08-25 吉林大学 一种提高平板发光器件耦合出光效率的方法
CN101866982A (zh) * 2010-05-11 2010-10-2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硅材料表面规则化的方法
CN101866957B (zh) * 2010-05-14 2011-12-21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太阳能电池的抗反射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1156977A1 (zh) * 2010-06-19 2011-12-22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陷光绒面的制备方法
KR101250450B1 (ko) * 2010-07-30 2013-04-08 광주과학기술원 마이크로 나노 조합구조의 제조방법 및 마이크로 나노 조합구조가 집적된 광소자의 제조방법
CN102030559A (zh) * 2010-10-20 2011-04-27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图案化纳米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3376B (zh) * 2011-02-25 2013-10-16 复旦大学 高度有序的小尺寸硅基纳米坑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2157628B (zh) * 2011-03-22 2013-01-09 中弘光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硅片绒面的方法
CN102351569B (zh) * 2011-07-08 2013-03-27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一种硅表面抗反射纳米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2255002A (zh) * 2011-08-09 2011-11-23 陈必雄 用于太阳能电池晶硅材料的制绒方法
CN102337541A (zh) * 2011-09-23 2012-02-0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制作锥形穿硅通孔时采用的刻蚀方法
JP2015511254A (ja) * 2012-02-01 2015-04-16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ナノ構造化材料及び同材料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2583233B (zh) * 2012-03-14 2015-01-14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纳米森林模板的超亲水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制备方法
CN103066170B (zh) * 2012-12-21 2016-03-30 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级图形化衬底的制造方法
CN103091981B (zh) * 2013-01-10 2014-08-13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利用自组装小球制作用于光刻版的金属网格模板的方法
CN103213933B (zh) * 2013-03-27 2016-03-09 厦门大学 一种硅基三维微电池纳米电极结构
CN103484821A (zh) * 2013-09-23 2014-01-01 吉林大学 一种具有响应性纯色显示功能的纳米火山型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4698742A (zh) * 2013-12-10 2015-06-10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纳米pss结构制造方法
CN103641059B (zh) * 2013-12-30 2016-03-3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硅柱支撑的金属膜纳米结构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4487B (zh) * 2015-06-19 2016-08-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可增强光反射柔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05244388A (zh) * 2015-09-25 2016-01-13 尚成荣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绒工艺
CN105226116A (zh) * 2015-09-25 2016-01-06 尚成荣 一种适用于太阳能电池制绒处理的触发剂
CN106935481B (zh) * 2015-12-30 2019-12-3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CN105576208A (zh) * 2016-02-01 2016-05-11 厦门大学 一种引入TiN/Ti作为中间层的纳米复合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09636B (zh) * 2016-02-17 2018-05-08 上海交通大学 定向单壁碳纳米管阵列为沟道的场效应晶体管及制作方法
CN106079495B (zh) * 2016-06-22 2018-09-25 西安理工大学 面曝光3d打印约束基板防粘附增透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2112A (zh) * 2016-06-24 2016-11-0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微结构硅基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半导体器件
CN105957906A (zh) * 2016-06-29 2016-09-21 徐州同鑫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光伏制绒方法
CN105914565A (zh) * 2016-07-08 2016-08-3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硅纳米针的光控太赫兹波幅度调制器
CN106082113A (zh) * 2016-07-12 2016-11-09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利用微加工在电极表面制备三维微结构的方法
CN106443838B (zh) * 2016-08-22 2018-11-13 东莞市中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宝石摄像头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5505B (zh) * 2016-08-24 2018-11-06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增强聚酰亚胺基底和导电金属层之间的粘附力的方法
CN106199778B (zh) * 2016-09-18 2019-02-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蛾眼微结构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06483191B (zh) * 2016-10-27 2019-03-08 吉林大学 一种通过消除甜点效应提高质谱检测重复性的方法
CN106601836A (zh) * 2016-12-16 2017-04-26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基于纳米颗粒的光伏电池表面陷光结构的制造工艺
CN108241185B (zh) * 2016-12-26 2020-11-17 苏州纳邦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微纳米结构光学元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204288A (zh) * 2017-05-26 2017-09-26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三维微结构的刻蚀方法及其应用
CN107579135A (zh) * 2017-09-06 2018-01-12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一种表面具有微结构的ZnO基透明导电玻璃制备方法
EP3732733A1 (en) * 2017-12-29 2020-11-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nti-reflective surface structures
CN108358161A (zh) * 2017-12-29 2018-08-03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ps小球纳米掩模的聚酰亚胺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IL277055B1 (en) * 2018-03-06 2024-02-01 Asml Holding Nv Anti-reflection optical infrastructu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CN108767113B (zh) * 2018-05-07 2022-04-12 苏州大学 一种TiO2纳米柱-Au纳米粒子复合阵列、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037369B (zh) * 2018-06-25 2020-11-20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利用反应离子刻蚀制备高效陷光绒面的方法
CN108899278A (zh) * 2018-06-30 2018-11-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图案化的纳米银线薄膜及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9065732A (zh) * 2018-07-05 2018-12-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兼具宽光谱减反射和紫外滤光功能的钙钛矿电池及其玻璃盖板
CN109950001A (zh) * 2019-03-28 2019-06-2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多层石墨烯畴区柔性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11816558A (zh) * 2019-04-12 2020-10-23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硅基深孔微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11399098A (zh) * 2019-06-05 2020-07-10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太阳光抗反射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94436A (zh) * 2019-06-12 2019-09-0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在有机材料表面制备抗反射微纳结构的方法
CN110745777B (zh) * 2019-10-29 2023-04-07 江南大学 一种规则金字塔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927833B (zh) * 2019-12-09 2020-09-11 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宽光谱抗反射增透结构及其制备工艺及光栅
CN113937182A (zh) * 2020-07-13 2022-01-1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具有柔性基底的尺寸可控的氧化锌基光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8887A (zh) * 2021-01-05 2021-05-07 南京大学 一种掩膜刻蚀制备亚波长周期性阵列的方法
CN113921392B (zh) * 2021-09-03 2022-09-2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氧气等离子体蚀刻的ps小球循环刻蚀工艺
CN114184072A (zh) * 2021-12-10 2022-03-15 深圳市顺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吸液芯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吸液芯的热管
CN114394767B (zh) * 2021-12-27 2023-08-22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观测角度影响的红色玻璃的制备方法
CN114988349A (zh) * 2022-01-12 2022-09-02 长春理工大学 带有保护性结构的抗反射微纳结构表面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93111A (zh) * 2022-11-28 2023-03-1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减反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6137A (zh) * 2004-09-02 2005-04-13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纳米材料排布的纳米刻蚀方法
CN1887687A (zh) * 2006-07-14 2007-01-03 清华大学 一种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1024483A (zh) * 2007-03-27 2007-08-29 吉林大学 金属有序结构表面增强基底的构筑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6137A (zh) * 2004-09-02 2005-04-13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纳米材料排布的纳米刻蚀方法
CN1887687A (zh) * 2006-07-14 2007-01-03 清华大学 一种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1024483A (zh) * 2007-03-27 2007-08-29 吉林大学 金属有序结构表面增强基底的构筑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保军,王英,张亚非.金纳米粒子作掩模的硅纳米柱阵列的加工.微细加工技术 1.2007,(1),24-31. *
赵保军.纳米粒子和碳纳米管的自组装及硅纳米柱阵列的刻蚀.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第9-12、17-40、50-6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8219A (zh) 2008-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8219B (zh) 以单层纳米粒子为刻蚀阻挡层构筑抗反射微结构的方法
Wang et al. Advanced colloidal lithography: From patterning to applications
García Núñez et al. Large-area self-assembly of silica microspheres/nanospheres by temperature-assisted dip-coating
Chen et al. Cicada-wing-inspired self-cleaning antireflection coatings on polymer substrates
Zhang et al. Colloidal self‐assembly meets nanofabrication: From two‐dimensional colloidal crystals to nanostructure arrays
Ye et al. Two-dimensionally patterned nanostructures based on monolayer colloidal crystals: Controllable fabrication, assembly, and applications
Mehmood et al.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with antireflection properties for solar applications: A critical review
Askar et al. Self-assembled self-cleaning broadband anti-reflection coatings
Wang et al. Large-scale fabrication of ordered nanobowl arrays
Sun et al. Direct Growth of Mono‐and Multilayer Nanostructured Porous Films on Curved Surfac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as Gas Sensors
Li et al. Nanosphere lithography at the gas/liquid interface: a general approach toward free-standing high-quality nanonets
Ye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fabrication of monolayer colloidal crystals and their inverse replicas
US20190288131A1 (en) Substrates having an antireflection layer and methods of forming an antireflection layer
CN101475173A (zh) 一种制备超疏水抗反射微米和纳米复合结构表面的方法
Chang et al. Light-trapping effects and dye adsorption of ZnO hemisphere-array surface containing growth-hindered nanorods
CN102617045A (zh) 一种SiO2减反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56395A (zh) 阵列结构绒面及其制法和应用
Liu et al. Fabrication and reflection properties of silicon nanopillars by cesium chloride self-assembly and dry etching
Li et al. Fabrication of an insect-like compound-eye SERS substrate with 3D Ag nano-bowl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ptical sensor
JP2009070933A (ja) 単粒子膜エッチングマスクを有する表面微細凹凸構造体形成用基板とその製法及び表面微細凹凸構造体
CN106277822B (zh) 硅纳米柱状阵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han et al. Nacre inspired robust self-encapsulating flexible perovskite photodetector
Lytle et al. Recent progress in syntheses and applications of inverse opals and related macroporous materials prepared by colloidal crystal templating
CN103232172B (zh) 大面积制备二氧化钛纳米中空球有序薄膜的方法
CN101866959B (zh) 宽谱宽角吸收太阳电池类蛾眼减反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1406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