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8086B - 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8086B
CN101278086B CN2006800362400A CN200680036240A CN101278086B CN 101278086 B CN101278086 B CN 101278086B CN 2006800362400 A CN2006800362400 A CN 2006800362400A CN 200680036240 A CN200680036240 A CN 200680036240A CN 101278086 B CN101278086 B CN 1012780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nker
needle
yarn guide
tooth mouth
movable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362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8086A (zh
Inventor
北原健治
山野浩稔
中森岁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78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8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8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8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6Sink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10Needle be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 D04B15/68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knitting instruments used
    • D04B15/70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knitting instruments used in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可防止针织纱的牵挂引起的针织物损伤。由于在从喂纱口(10a)供给针织纱的位置附近,使可动导纱器朝向齿口(5)的进入较浅,因而不会阻碍针织纱的供给,可防止牵挂到导针片(7b、8b)上。由于在针钩(7c、8c)上接受针织纱的位置附近,使可动导纱器(1)朝向齿口(5)的进入较深,因而可在针钩(7c、8c)上可靠地捕捉针织纱。由于针主体(7a、8a)被拉入针床(3、4)而由针钩(7c、8c)和沉降片(6)的前端边缘(6b)形成线圈时,对前端的引导部(1a)进行驱动,以使其从齿口(5)后退到沉降片(6)形成沉降弧的位置,因而可在沉降片(6)的决定针织密度的位置可靠地形成沉降弧,引导部(1a)的下端以覆盖针舌(8d)的方式延长,以防止针织纱的牵挂。

Description

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该可动导纱器与织针一起相对齿口进退,将针织纱向织针的针钩引导。
背景技术
以往,在横机中,使织针从夹着齿口相对的针床相对齿口进退,从齿口的上方向织针的针钩供给针织纱而进行针织物的编织。在齿口处的针织纱的供给,在使织针的针钩进入至齿口深处的状态下,从导纱器等喂纱部件的喂纱口向齿口的中央部附近进行。进入至齿口的织针,在从齿口后退而拉入针床时将针织纱捕捉于针钩。织针沿着设在针床上的针槽将针织纱拉入针床并形成线圈。线圈包括织针的针钩将针织纱拉入针床而形成的针编弧和在相邻的织针之间由面对齿口沉降片形成的沉降弧。所形成的线圈的大小由将织针的针钩拉入针床的线圈密度决定。决定该线圈密度时,面对齿口的沉降片的位置成为基准。
例如日本专利第3333304号公报公开,为了将针织纱可靠地引导至针钩,使用前端能够越过沉降片的前端而进入至齿口的中央附近的可动导纱部件。可动导纱部件,在从喂纱部件的喂纱口供给针织纱的位置附近从齿口后退,以避免与喂纱口干涉。从喂纱口供给针织纱时,可动导纱部件进入齿口而将针织纱向针钩引导。形成线圈时,可动导纱部件也保持进入齿口的状态。可动导纱部件的前端下侧的形状为即使进入齿口也不会对针钩拉入针织纱的路径形成障碍,即不会干涉该路径。在日本专利第3333304号公报中,沉降片也是以设在针床的前端附近位置上的支点为中心的进行摆动位移的可动沉降片,进行摆动位移的前端部分还发挥将针织物向齿口下方下压的作用。
并且织针采用分为针主体和导针片、且以导针片开闭设在针主体前端上的针钩的复合针。在复合针中,独立驱动针主体和导针片,在针主体的针钩进入齿口的期间,导针片停留在针床前端附近。其中,针主体进入至齿口的成圈位置时,已经形成的线圈作为旧线圈而残留在导针片上。将新线圈牵挂在针钩上而将针钩拉入针床时,用导针片关闭针钩使旧线圈脱圈而进行针织物的编织。因此,在针主体进入齿口时,导针片也进入齿口附近,需要使脱圈的旧线圈容易脱离齿口。但是,如果被针钩捕捉的以前的针织纱牵挂在导针片上,则有可能不被针钩捕捉。可动导纱部件等可动导纱器,还发挥防止针织纱向导针片牵挂的作用。
在横机中,使针床夹着齿口相对的原因在于,能够用任一针床的织针分别编织线圈的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使用双方针床的织针编织被称作罗纹组织(ゴム编み或リブ编み)的组织,编织包括移圈等的多种组织花纹。近年来,还使用两侧针床编织筒状针织物。
并且,例如日本特公平7-96740号公报所公开,为了以多种组织花纹编织筒状针织物,还开发出了将夹着齿口相对的针床设置上下2段,整体上使用4针床的横机。在日本特公平7-96740号公报中,使用2段针床共用的可动沉降片,而不使用可动导纱器。
在横机中,还要求将被称作花式捻纱等的多种变化纱线用作针织纱。作为花式捻纱,有到处打结的多结纱、在芯线上用卷纱连续地绕线圈的多圈纱等。还使用以空气喷流等缠绕纱线而制造的绞绕纱。这些纱线相比由普通捻搓形成的针织纱,在空间上较大扩展,一部分被针钩捕捉而拉入针床时,容易牵挂在决定针织密度的位置附近的导针片等上。
并且,作为针织纱,还有使用2根针织纱的添纱编织、以及使用多根细针织纱的多根编织等同时编织多根针织纱的情况。在使用这种针织纱的情况下,作为沉降片使用带凹部的固定沉降片,以在决定线圈密度时使针织纱的位置稳定。但是,沉降片带有凹部时,在凹陷部分导针片容易向齿口突出或靠近,从而更容易向导针片牵挂。如在日本专利第3333304号公报记载的可动导纱部件,由于形成不会干涉针织纱的拉入路径的形状,即使在进入齿口的状态下,针钩拉入针织纱时也不会形成障碍,因而对防止牵挂到导针片没有什么帮助。还考虑使可动导纱部件的前端形状以干涉针织纱的拉入路径的方式延伸,从而在导针片从固定沉降片的凹部向齿口突出的情况下自不待言,即使在不突出的情况下也能够尽量使针织纱和导针片前端分离。但是,在决定针织密度时针钩将针织纱拉入针床时,针织纱牵挂在比固定沉降片更进一步进入齿口的可动导纱部件的前端,在比固定沉降片更进一步进入齿口的位置形成沉降弧。
在花式捻纱或多根纱的针织纱的一部分也牵挂在导针片上时,被牵挂的部分有可能受损,编织出的针织物也有可能受损。并且,在4针床横机等设有2段针床的情况下,导针片相对齿口的进入关系与单段的情况相比变得复杂,针织纱容易牵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该可动导纱器能够与以往的可动导纱部件一样在齿口将针织纱向针钩引导,并且能够防止针织纱的牵挂引起的针织物损伤。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其中,织针为由针主体和导针片构成的复合针,在针床的齿口侧设置沉降片,该沉降片用于在使针主体相对齿口进退而接受从喂纱口向针主体前端的针钩的针织纱供给,并将针钩拉入针床形成线圈时形成沉降弧,所述可动导纱器与织针一起相对齿口进退而将针织纱引导至针钩,其特征在于,
织针为由针主体和导针片构成的复合针,在针床的齿口侧设置沉降片,该沉降片用于在使针主体相对齿口进退而接受从喂纱口向针主体前端的针钩的针织纱供给,并将针钩拉入针床形成线圈时形成沉降弧,所述可动导纱器与织针一起相对齿口进退而将针织纱引导至针钩,其特征在于,
包括作为将可动导纱器相对于齿口进退驱动的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与织针连动地驱动可动导纱器,从而在针主体开始向针床拉入而在针钩接受针织纱的位置附近,使可动导纱器越过沉降片的前端位置进入齿口,在针主体被拉入针床,由针钩和沉降片的前端形成线圈时,面对齿口的可动导纱器的前端从齿口后退到形成沉降弧的沉降片前端位置,
在沉降片上的形成沉降弧的齿口侧的前端部分,设有在供给多根针织纱时集中从喂纱器的喂纱口供给的针织纱的凹部;
可动导纱器的面对齿口的前端侧的形状,在直到沉降片的前端位置为止的后退时,和与该凹部相连的沉降片的齿口侧前端的形状至少部分一致,并且可动导纱器的面对齿口的前端在从沉降片的前端位置向齿口侧进入期间,沿并列设置织针和可动导纱器的方向来看与织针的导针片的前端重叠。
并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片,其至少面对所述齿口形成所述沉降弧的部分为板状,
所述可动导纱器使其至少一部分与沉降片滑动接触同时相对于齿口进退,
在可动导纱器和沉降片的滑动接触部分上,以整体与板状的沉降片为相同厚度的方式形成有沉降片和可动导纱器相互嵌合的凹凸。
并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针主体进入齿口而从喂纱口供给针织纱的位置附近,使所述可动导纱器向齿口的进入量比在所述针钩接受针织纱的位置附近减少。
并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横机是上下各2段的针床夹着齿口相对的4针床的横机。
通过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能够明确本发明的目的,特色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图1D是表示具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动导纱器1的横机2中的可动导纱器1的动作的简化侧面剖视图。
图2是表示作为使图1A~图1D所示的可动导纱器1及织针8进行动作的驱动单元的三角机构的概要的俯视图。
图3是图1A~图1D的横机2的齿口5附近的整体侧面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1A~图1D的横机2中下段侧的织针8被驱动的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1A~图1D的横机2中上段侧的织针7被驱动的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1A~图1D的横机2中上段侧的针床2的齿口5附近中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分别与图2的a、b、c、d对应而向针钩7c供给针织纱10b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A及图8B是表示在图1A~图1D的横机2中使用的可动导纱器1的整体形状的俯视图及侧视图。
图9A及图9B是表示在图1A~图1D的横机2中使用的沉降片6的整体形状的侧视图及主视图。
图10A及图10B是表示在图1A~图1D的横机2中,在沉降片6上设置凹部6a的理由及形成可动导纱器1的形状的理由的简化的侧面剖视图。
图11A及图11B是表示可动导纱器41和固定沉降片46的组合例的侧视图及主视图。
图12A及图12B是表示可动导纱器51和固定沉降片56的组合例的侧视图及主视图。
图13A及图13B是表示可动导纱器61和固定沉降片66的组合例的侧视图及主视图。
图14A及图14B是表示可动导纱器71和固定沉降片76的组合例的侧视图及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A~图1D以侧视图表示具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动导纱器1的横机2中的可动导纱器1的动作。横机2是上下2段的针床3、4夹着齿口5相对的4针床横机。针床3、4相对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齿口5的假想的中心面8a前后对称地配置。在横机2中,将配置有前方侧的针床3、4的一侧作为正面侧。各针床3、4虽然简化表示,但可动导纱器1设在上段侧的针床3上。固定沉降片6支撑在下段侧的针床4上。在沉降片6上设有用于以多根纱等的针织纱高精度地决定线圈密度的凹部6a。在上下针床3、4上,分别可相对齿口5进退地设有作为复合针的织针7、8。各织针7、8包括针主体7a、8a和导针片7b、8b。在针主体7a、8a的前端分别设有针钩7c、8c,在导针片7b、8b的前端分别设有开闭针钩7c、8c的针舌7d、8d。
各针床3、4使长度方向与纸面垂直地配置。沿着针床3、4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针槽,在各针槽上分别收容有织针7、8。三角座滑架沿着针床3、4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用搭载于三角座滑架上的三角机构进行使各织针7、8和可动导纱器1向齿口5进退的驱动。其中,从上下针床3、4同时驱动织针7、8时,由于上下织针7、8机械性地干涉,因而选择性地驱动任一织针7、8。上下针床3、4面对齿口5的前端边缘,实质上使钢琴丝等线材9沿长度方向贯通而形成。
图1A例如表示使织针8从下段侧的针床4进入至成圈位置的状态。针主体8a的针钩8c,比在齿口5的中心面8a附近从喂纱器10的喂纱口10a供给针织纱的位置更向靠向齿口5的深处进入。喂纱器10与三角座滑架连动,三角机构使针主体7a、8a的针钩7c、8c进入至齿口5的最深处后,相对驱动织针7、8,以使针钩7c、8c通过接受从喂纱器10的喂纱口10a供给的针织纱的位置。导针片8b的针舌8d进入齿口5直至沉降片6的凹部6a附近。在可动导纱器1中,使前端的引导部1a的形状比日本专利第3333304号公报的可动导纱部件延长至下侧而使其能够覆盖针舌8d。可动导纱器1使前端的引导部1a比沉降片6的前端边缘6b更向齿口5侧进入,能够使针织纱不牵挂在导针片8b的针舌8d上。虽然使可动导纱器1的引导部1a不进入齿口5也没有问题,但在花式捻纱等情况下,为了即使有纱线的振摆等也防止被牵挂,优选的是在不干涉喂纱口10a的范围使其进入。
图1B表示三角座滑架的三角机构将针主体8a从此拉入针床4的状态。针主体8a从齿口5拉入针床4时的针钩8c的移动范围包括从图1A所示的喂纱器10的喂纱口10a供给针织纱10b的可喂纱的供给高度。因此,针织纱10b可在尚未被拉入的状态下由此拉入。如果将针主体8a拉入针床4,则能在针钩7c捕捉针织纱10b。由于可动导纱器1最大限度地进入齿口5,在引导部1a将针织纱10b压入针钩8c内地进行引导,因而针钩8c能够可靠地捕捉针织纱10b。并且,在引导部1a的向下方延伸的部分,由于覆盖导针片8b的针舌8d的前端,因而能够使针织纱10b从针舌8d远离,防止针织纱10b向针舌8d牵挂。在此,可动导纱器的面对齿口的前端“覆盖”织针的导针片,由后述图6可以理解,是指沿并列设置织针和可动导纱器的方向来看,可动导纱器的面对齿口的前端与导针片的前端重叠。
图1C表示针主体8a被拉入针床4而通过导针片8b的针舌8d关闭针钩8c的状态。如果在针舌8d上保持有旧线圈,可通过进一步将织针8拉入针床4,旧线圈越过关闭的针钩8c内的新线圈而脱至齿口5,由此进行脱圈。可动导纱器1,由于针钩8c直到在针舌8d关闭进入到齿口,因而能够继续防止牵挂。
图1D表示将织针8拉入针床4并决定线圈密度的状态。可动导纱器1的引导部1a后退至与沉降片6的前端边缘6b一致的决定线圈密度的位置,在针钩8c与沉降片6的前端边缘6b以及可动导纱器1的引导部1a之间形成新线圈。
图2表示作为使图1A~图1D所示的可动导纱器1及织针8进行动作的驱动单元的三角机构的概要。三角机构搭载于三角座滑架上,包括导纱器三角11和针主体三角12。针主体三角12进行相对于针主体8a的驱动。虽然还设有进行相对于导针片8b的驱动的导针片三角,但省略图示。并且,如后文所述,导纱器三角11搭载于设在上段侧针床3上的三角座滑架上,驱动下段侧的织针8的针主体三角12设在进行相对于下段侧针床4的驱动的三角座滑架上。但是,为便于说明,将导纱器三角11和针主体三角12表示为设在同一个三角座滑架上。
针主体三角12相对压纱三角13的中心13a对称配置。在压纱三角13的左右配置有成圈三角14。成圈三角14可使相对三角座滑架的移动方向成为下游侧的一侧位置发生变化,可用针主体驱动用针踵15将针主体8a拉入针床4一侧,直到发生变化的斜面的下端。针主体驱动用针踵15或设在针主体8a上,或设在与针主体8a相连的底脚片上。导针片8b与或直接设在导针片8b上或设在与其相连的底脚片上的导针片驱动用针踵16的位置对应而移动。其中,如上所述,导针片三角省略图示。可动导纱器1,用导纱器三角11引导导纱器驱动用针踵17,使其相对于齿口5进退地进行驱动。
图中的针主体驱动用针踵15及导针片驱动用针踵16的位置15a、16a;15b、16b;15c、16c;15d、16d分别与图1A、图1B、图1C、图1D所示的状态对应。关于导纱器驱动用针踵17,作为与图1A、图1B、图1C、图1D所示的状态对应的位置分别表示17a、17b、17c、17d。其中,导纱器驱动用针踵17表示分别与相对于织针8在两侧相邻的可动导纱器1对应的部件。在与图1C所示的位置对应的导纱器驱动用针踵17c,在三角座滑架从附图右侧向左侧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先前驱动的右侧一方成为先开始拉入针床4的位置。在与图1B及图1C对应的位置中,导纱器驱动用针踵17b、17c的位置最大程度进入齿口侧。相对于此,如图1A所示,在从喂纱口10a接受针织纱的供给的位置附近,仅稍微抑制导纱器驱动用针踵17a的进入。
图3表示横机2的齿口5附近的整体的剖面结构。在各针床3、4上,并列设置有针板18、19,在针板18、19之间形成收容织针7、8的针槽。上下针床3、4延长而连接下段侧的针板19的上部。与图1A~图1D的说明一致地,针主体驱动用针踵15及导针片驱动用针踵16虽然针对下段侧的织针8表示,但同样设在上段侧的织针7上是不言而喻的。
如上所述,在横机2中,使针主体7a、8b和导针片7b、8b从针床3、4向齿口5进退,在齿口5在针主体7a、8a前端的针钩7c、8c从喂纱口19a接受针织纱的供给,将针主体7a、8a的针钩7c、8c拉入针床3、4并形成线圈。在针床3、4的前端设有用于形成沉降弧的沉降片6。可动导纱器1与织针7、8一起向齿口5进退而将针织纱向针钩7c、8c引导。具有可动导纱器1的横机2,包括与织针7、8连动而对可动导纱器1相对于齿口5进退驱动的作为驱动单元的导纱器三角11。驱动单元,由于在针主体7a、8a最大限度地进入齿口5而从喂纱口10a供给针织纱的位置附近,使可动导纱器1向齿口5的进入较浅或不使其进入,因而针织纱的供给没有障碍。如果可动导纱器1的前端1a相比导针片7b、8b的前端更进一步进入齿口5,则能防止牵挂到导针片7b、8b上。在针主体7a、8a开始拉入针床3、4而在针钩7c、8c上接受针织纱的位置附近,由于可动导纱器1进入齿口5较深,因而可将针织纱可靠地捕捉在针主体7a、8a的针钩7c、8c上。由于针主体7a、8a被拉入针床3、4而由针钩7c、8c和沉降片6的前端边缘6b形成线圈时,可动导纱器1对与齿口5面对的前端的引导部1a进行驱动,以使其从齿口5后退到沉降片6形成沉降弧的位置,因而可在沉降片6的决定针织密度的位置可靠地形成沉降弧。
图4和图5表示分别驱动下段侧的织针8和上段侧的织针7的状态。下段侧的织针8如图1A~图1D及图2所示地被驱动。上段侧的织针7也基本上与下段侧的织针8相同地被驱动。由于在沉降片6上设有凹部6a,因而相对于在上段侧的织针7和下段侧的织针8,都能够在决定针织密度位置上稳定地保持针织纱。即使为了使用多根纱而在沉降片6上设置凹部6a,由于拉入可动导纱器1而从齿口5后退时,面对齿口5的前端侧的引导部1a的形状至少部分地与沉降片6的形状一致以与凹部6a相连,因而可相对于多根针织纱以相同条件形成线圈。即使导针片7b、8b因沉降片6a容易向齿口5突出,也能够通过可动导纱器1防止牵挂到导针片7b、8b上。
图6表示上段侧的针床3的齿口5附近的平面结构。织针7收容在针板18之间的针槽20中。在针床3与齿口5面对的前端,配置有支撑在下段侧的针床上而延伸的沉降片6的前端边缘6b。沉降片6的两侧夹在织针支架21而受到支撑。可动导纱器1,其前端的引导部1a被形成于沉降片6的厚度中间的槽状通路6c引导的同时进入齿口5。即,沉降片6至少面对齿口5而形成沉降弧的部分为板状,可动导纱器1将其至少一部分与沉降片6滑动接触的同时相对于齿口5进退,可动导纱器1和沉降片6之间的滑动接触的部分,在沉降片6上形成收容可动导纱器1的通路6c,以使其整体与板状的沉降片6成为相同厚度。在沉降片6的决定针织密度位置,可动导纱器1和沉降片6成一体而形成沉降弧,整体上作为均匀厚度的沉降片6而发挥作用,因而可形成与仅使用沉降片6的情况相同的沉降弧。特别是,在各织针7、8的两侧以等间隔配置可动导纱器1和沉降片6时,在使三角座滑架沿着针床3、4移动而编织针织物的情况下,可消除三角座滑架的移动方向造成的差异。另外,作为横机2,优选每25.4mm(1英寸)排列3~8根织针的被称作3~8G的节距的横机,以能够使沉降片6具有充分的板厚。
图7在[a]、[b]、[c]、[d]分别与图2的a、b、c、d对应而表示向针钩7c供给针织纱10b的状态。在[e]中表示决定针织密度的状态。如上所述,在[b]、[c]位置中,可动导纱器1的引导部1a处于最大限度地进入齿口5的状态。其中,如日本专利第3333304号公报的可动导纱部件,可动导纱器1的引导部1a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的情况下,如用双点划线表示,针织纱10b有可能牵挂到导针片7b的针舌7d上。在可动导纱器1的引导部1a中,如用实线表示,可使针织纱10b远离针舌7d。
图8A及图8B表示可动导纱器1的整体形状。图8A以俯视图表示,图8B以侧视图表示。可动导纱器1的包含引导部1a的前端部分,厚度形成得较薄,以能够收容在图6所示的沉降片6的通路6c内。
图9A及图9B表示沉降片6的整体形状。图9A以侧视图表示,图9B以主视图表示。在沉降片6面对齿口5的一侧设有凹部6a,在凹部6a的上半部分形成有成为通路6c的槽。在凹部6a的下侧形成有通过线材9的孔6d。在沉降片6的下端附近形成有用于与下侧针床4连接的孔6e。沉降片6的定位在槽6f部分进行。
图10A及图10B表示在沉降片6设置凹部6a的理由及形成可动导纱器1的形状的理由。图10A表示在沉降片6上设置凹部6a,代替可动导纱器1,例如使用日本专利第3333304号公报的可动导纱部件等以往可动导纱器22的例子。通过沉降片6的凹部6a,可将多根纱等多根针织纱23集中在所希望的决定针织密度位置,能够使线圈长度一致。其中,在导针片8b的针舌8d进入或靠近齿口5的状态下,针织纱23有可能牵挂到针舌8d的前端。本实施方式的可动导纱器1,如图用假想线表示,使引导部1a的下端侧向下方延长,如图1A~图1C所示,相比导针片8b的针舌8d,引导部1a进入齿口5而覆盖。另外,如图10B所示,在没有凹部的固定沉降片24中,多根纱等针织纱23的位置容易错乱,在与针钩8c之间形成的线圈长度不固定。
图11A~图11B表示可动导纱器和固定沉降片的组合例。在各图中与图8A及图8B相同地,图11A、图12A、图13A及图14A以侧视图表示,图11B、图12B、图13B及图14B以主视图表示。
图11A及图11B表示可动导纱器41前端的引导部41a从向沉降片46的厚度中间开口的通路46c向齿口5进出的结构。沉降片46贴合2个板材以在厚度中间形成通路46c即可。
图12A及图12B表示在可动导纱器51的下端设置槽51a,在沉降片56的上端设置凸条56a,并使槽51a和凸条56a啮合的结构。
图13A及图13B表示使可动导纱器61的前端部61a薄壁化,在沉降片66的侧方形成阶梯66a而进行组合的结构。在各织针的两侧以等间隔配置沉降片66时,虽然不能以等间隔配置可动导纱器61,但加工容易。
图14A及图14B表示在可动导纱器71的下端设置凸条71a,在沉降片76的上端设置槽76a,并使凸条71a和槽76a啮合的结构。
在图12A及图12B~图14A及图14B的结构中,可动导纱器51、61、71与沉降片56、66、76啮合的部分需要以高精度制造成不会产生间隙等,从而整体进行沉降片的决定针织密度作用时,不会咬入多根纱等较细的针织纱。
另外,以上实施方式对作为横机而在上下各2段的针床3、4夹着齿口5相对的4针床的横机2进行说明。即,在4针床的横机2中,在上下2段的针床3、4上分别设置导针片7b、8b,即使在齿口5附近突出,也可通过可动导纱器1防止针织纱的牵挂,能够编织出没有损伤的针织物。其中,即使在针床为单段的情况下,如果使用可动导纱器1,就能够防止针织纱牵挂到导针片而避免针织物的损伤。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前提下,可通过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所以前述实施方式只是所有方案中的其中一个例示,本发明的范围是权力要求的范围所示的范围,并不受到说明书本文的限制。并且属于权力要求范围的变形或变更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包括与织针连动而对可动导纱器相对于齿口进退驱动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在针主体开始拉入针床而在针钩接受针织纱的位置附近,使可动导纱器进入齿口,从而能够引导针织纱使其被捕捉到针主体的针钩上。针主体被拉入针床上,并由针钩和沉降片的前端形成线圈时,驱动单元对可动导纱器的前端进行驱动,以使从齿口后退到沉降片形成沉降弧的位置,从而能够在沉降片的决定针织密度位置可靠地形成沉降弧。例如,即使为了使用多根纱而在沉降片上设置凹部,由于拉入可动导纱器而从齿口后退时,面对齿口的前端侧的形状以与凹部相连的方式至少部分地与沉降片的齿口侧前端的形状一致,因而可相对于多根针织纱以相同条件形成线圈。通过沉降片的凹部,即使导针片向齿口突出,或不突出靠近针织纱而容易牵挂时,由于可动导纱器的形状可覆盖导针片的前端,因而能够使针织纱从导针片的前端分离而防止牵挂。
并且根据本发明,可动导纱器和沉降片成一体而形成沉降弧,整体上作为均匀厚度的板状沉降片而发挥作用,因而可形成与仅使用沉降片的情况相同的沉降弧。由于在沉降片与可动导纱器滑动接触的部分形成相互嵌合的凹凸,因而可通过沉降片机械性地支撑可动导纱器,能够引导可动导纱器相对于齿口的进退移动。特别是,在各织针的两侧以等间隔配置沉降片和可动导纱器时,在使三角座滑架沿着针床移动而编织针织物的情况下,可消除三角座滑架的移动方向造成的差异。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驱动单元,在针主体进入齿口而从喂纱口供给针织纱的位置附近,使可动导纱器不进入齿口,或使进入量减少至在针钩接受针织纱的位置附近,因而能够避免喂纱口和可动导纱器之间的干涉而消除针织纱供给的障碍。由于可动导纱器的前端形状可覆盖导针片的前端,因而相比导针片更进一步进入齿口时,可防止导针片牵挂针织纱。
并且根据本发明,在针床的横机中,在上下段的针床上分别设置导针片,即使在齿口附近突出,也可通过可动导纱器防止针织纱的牵挂,能够编织出没有损伤的针织物。

Claims (4)

1.一种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其中,织针为由针主体和导针片构成的复合针,在针床的齿口侧设置沉降片,该沉降片用于在使针主体相对齿口进退而接受从喂纱口向针主体前端的针钩的针织纱供给,并将针钩拉入针床形成线圈时形成沉降弧,所述可动导纱器与织针一起相对齿口进退而将针织纱引导至针钩,其特征在于,
包括作为将可动导纱器相对于齿口进退驱动的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与织针连动地驱动可动导纱器,从而在针主体开始向针床拉入而在针钩接受针织纱的位置附近,使可动导纱器越过沉降片的前端位置进入齿口,在针主体被拉入针床,由针钩和沉降片的前端形成线圈时,面对齿口的可动导纱器的前端从齿口后退到形成沉降弧的沉降片前端位置,
在沉降片上的形成沉降弧的齿口侧的前端部分,设有在供给多根针织纱时集中从喂纱器的喂纱口供给的针织纱的凹部;
可动导纱器的面对齿口的前端侧的形状,在直到沉降片的前端位置为止的后退时,和与该凹部相连的沉降片的齿口侧前端的形状至少部分一致,并且可动导纱器的面对齿口的前端在从沉降片的前端位置向齿口侧进入期间,沿并列设置织针和可动导纱器的方向来看与织针的导针片的前端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片,其至少面对所述齿口形成所述沉降弧的部分为板状,
所述可动导纱器使其至少一部分与沉降片滑动接触同时相对于齿口进退,
在可动导纱器和沉降片的滑动接触部分上,以所述滑动接触部分整体与板状的沉降片为相同厚度的方式形成有沉降片和可动导纱器相互嵌合的凹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针主体进入齿口而从喂纱口供给针织纱的位置附近,使所述可动导纱器向齿口的进入量比在所述针钩接受针织纱的位置附近减少。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机是上下各2段的针床夹着齿口相对的4针床的横机。
CN2006800362400A 2005-09-28 2006-09-27 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 Active CN1012780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82919 2005-09-28
JP282919/2005 2005-09-28
PCT/JP2006/319204 WO2007037285A1 (ja) 2005-09-28 2006-09-27 可動ヤーンガイドを備える横編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8086A CN101278086A (zh) 2008-10-01
CN101278086B true CN101278086B (zh) 2010-12-08

Family

ID=37899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62400A Active CN101278086B (zh) 2005-09-28 2006-09-27 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942216B1 (zh)
JP (1) JP5179878B2 (zh)
CN (1) CN101278086B (zh)
WO (1) WO20070372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16802A1 (ja) * 2007-07-30 2009-02-05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横編機
EP2186933B1 (en) * 2007-07-30 2015-05-13 Shima Seiki Mfg., Ltd Fabric knitting method and weft knitting machine
JP5414698B2 (ja) * 2008-12-27 2014-02-1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およびその目移し方法
JP5525344B2 (ja) * 2010-06-18 2014-06-18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の複合針
CN109056178B (zh) * 2018-09-29 2023-09-29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横编机中的压片
JP7271398B2 (ja) * 2019-11-15 2023-05-11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パイル編み用横編機および編成方法
IT202000018658A1 (it) * 2020-07-30 2022-01-30 Jvc Holding Srl Platina per macchina da maglieria, macchina da maglieria che impiega tale platina, e metodo di realizzazione di un punto maglia con tale platina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4864A (en) * 1990-02-09 1992-08-04 Shima Seiki Mfg., Ltd. Movable sinker in flat knitting machine
US5134865A (en) * 1989-12-28 1992-08-04 Shima Seiki Mfg., Ltd. Sinker mechanism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s
US5333473A (en) * 1992-07-09 1994-08-02 Shima Seiki Mfg., Ltd. Sinker mechanism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s
EP0672769B1 (en) * 1994-03-18 1998-05-20 Shima Seiki Mfg., Ltd. Flat bed knitting machine with movable yarn guide memb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6740B2 (ja) * 1991-08-29 1995-10-18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二段ベッド横編機におけるシンカー
DE19806548A1 (de) * 1998-02-17 1999-08-19 Schieber Universal Maschf Flachstrick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Stricken auf einer Flachstrickmaschine
DE50303938D1 (de) * 2003-04-11 2006-08-03 Stoll & Co H Flachstrickmaschine mit mindestens zwei Nadelbetten
JP7096740B2 (ja) * 2018-08-30 2022-07-06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4865A (en) * 1989-12-28 1992-08-04 Shima Seiki Mfg., Ltd. Sinker mechanism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s
US5134864A (en) * 1990-02-09 1992-08-04 Shima Seiki Mfg., Ltd. Movable sinker in flat knitting machine
US5333473A (en) * 1992-07-09 1994-08-02 Shima Seiki Mfg., Ltd. Sinker mechanism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s
EP0672769B1 (en) * 1994-03-18 1998-05-20 Shima Seiki Mfg., Ltd. Flat bed knitting machine with movable yarn guide memb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42216A1 (en) 2008-07-09
EP1942216A4 (en) 2012-08-15
WO2007037285A1 (ja) 2007-04-05
JPWO2007037285A1 (ja) 2009-04-09
EP1942216B1 (en) 2018-04-18
JP5179878B2 (ja) 2013-04-10
CN101278086A (zh) 2008-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8086B (zh) 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
CN101310056B (zh) 可***经纱的横机和该横机中的编织方法
CN101146942B (zh) 横机中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横机
TW455637B (en) Flat knitting machine with movable loop-forming plate
EP2372002B1 (en) Knitting machine with latch needles and without sinkers
KR102226578B1 (ko) 횡편기
CN101072908A (zh) 横编机
EP3960920A1 (en) Knitting mechanism for knitting jacquard knitted fabric o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knit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and sinker for use in the same
CN101858010B (zh) 筒状针织物编织用横机
CN101448987B (zh) 嵌花花纹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横机
CN100432314C (zh) 横机的给纱装置
CN100503926C (zh) 横编机的可动沉降片装置
CN110678593B (zh) 横机中的添纱编织方法
KR100948214B1 (ko) 편직기 또는 양말 편직기를 위한 니들 및 이러한 니들이 장착된 편직기
CN102102273A (zh) 用于钩编织带机的浮线针
EP0717797B1 (en) Device for holding down the stitches being formed in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EP4317560A1 (en) Movable sinker for weft knitting machines
EP2570535B1 (en)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compound needle, and slider control method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EP1655398A1 (en) Weft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movable sinker
CN100434583C (zh) 横机的沉降片装置
US10612169B2 (en) Knitting mechanism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and the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EP3798339B1 (en)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JP2002088624A (ja) 横編み機のヤーンフィーダ及びヤーンフィーダを用いた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
CN113265752B (zh)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KR20080003232A (ko) 편사의 대피방법 및 횡편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